第一篇:党员学习资料专题三
专题三
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要论断
为什么说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
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永远向前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呢?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一谈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就有使不完的劲,充满生机活力?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就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中国共产党伴随民族的危难而诞生,把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有过辉煌,也有过苦难。鸦片战争后,中国陷于内忧外患的境地,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了中国。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并且成为了中国人民谋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主心骨,担当起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 史使命。党在一大纲领中就指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在党的二大进一步提出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反帝反封建纲领。中国共产党为了自己的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中国共产党靠人民支持拥护而执政,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最大追求。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和人民血肉相连。革命时期,人民倾其所有支持我们,把最后一个儿子送去当红军,把最后一碗红米饭当作军粮,把最后一尺土布送去做军装,把最后一碗盐水用来救伤员;建设时期,人民与中国共产党同甘共苦,在遭受严重封锁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掀起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在实践中做出了许多开创性 的举措,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宝贵经验,很多经验被党和国家采用,并向全国推广开来,促进了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没有哪一个时期,也没有哪一件事,能离开人民的支持。人民是我们党革命时期的支持者,建设时期的参与者、改革时期的推动者,人民是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执政的共产党理应为人民谋幸福。我们的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执掌政权也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人民群众之所以支持中国共产党,是因为他们信任中国共产党,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是为人民打天下的政党。今天,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更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大追求,怀着对人民无比崇敬的心情,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人民当英雄来敬畏,当主人来尊重,当亲人来服务,当老师来请教。把人民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把维护人民权益的责任扛在肩上,把服务人民的工作落实在行动上,时刻关注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昨日的初心,也是未来奋斗的目标。“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党的十九大擘画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全党同志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 断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封闭、不僵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政党,是一个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朝气蓬勃的政党,是一个顺应潮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对未来自信的政党。我们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未来引领,过去解决人民群众温饱问题是党的使命,今天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的需要也是党的使命。要根据人民需要的变化,适时调整我们的战略重点和工作目标。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目标,解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需要,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民生水平,进一步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使命呼唤担当,初心引领未来。实现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实现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让初心永远,让使命永恒。
第二篇:党员学习资料
1、《集中精力把两会精神贯彻好》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是在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民主、团结、和谐、务实的大会,凝聚了共识,提振了信心,确定了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对于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最重要政治任务,就是集中精力把两会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
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统一思想才能行动一致。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和其他决议和办法,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深化着中国改革发展的战略思考。学习贯彻两会精神,首先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力量凝聚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更加自觉地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上头脑清醒,在路线原则上立场坚定。历史经验表明:统一思想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是我党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是我们的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思想上同心同德,才能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只有统一思想,才能达到共识,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只有统一思想,才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致,奋发有为,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
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坚定信心才能明确方向。两会既是民主政治的盛会,也是对中国发展的检阅。从城镇化率历史性地突破50%到覆盖13亿人的 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从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到全面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正是取得这些扎扎实实的成就,我国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上了新的起点。事实与变化最有说服力,学习两会精神,回顾发展成就,就更能坚定信心,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不断增强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信心百倍向着既定目标不断前进。
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攻坚克难才能激发动力。当前,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我们既要正视前进中的问题与矛盾,也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总体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就要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难点,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今年两会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了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价格改革、收
入分配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政府改革等改革的重点任务,为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动力。
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开拓前进才能再创佳绩。形势有新变化,现实有新挑战,人民有新期待。从两会的新起点出发,需要我们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我们决不能也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更不能墨守成规、停滞不前,而应增强忧患意识,焕发改革精神,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牢牢把握主题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巩固发展“十二五”开局良好势头,开创各项事业更加蓬勃兴旺的新局面。
全国两会已经胜利闭幕,但改革发展的伟大进程仍在持续。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自觉的态度、扎实的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两会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开拓进取,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2、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稳中求进,是党中央确定的今年工作的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坚持科学发展,中国一定能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两会闭幕以来,五千多名代表委员和13亿人民带着这样的共识踏上新的发展征程。集中精力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稳中求进既是工作总基调,也是工作总要求。所谓“稳”,就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所谓“进”,就是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坚持稳中求进,就是要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贯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朝着既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
历史地看,稳才能更科学地发展、更持久地前进。过去30多年里,正是靠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我们才积小成为大成,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航船不断向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大起大落,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心态和情绪,也会影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放眼未来,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才能坚定地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在今年各项工作中做到稳中求进,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使“政策稳”;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使“增长稳”;继续采取综合措施,防止物价走势反弹,使“物价稳”;积极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隐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使“社会稳”。
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断呈现的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新挑战。越是形势复杂多变,就越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越是面对风险挑战,就越要迎难而上、奋发有为。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无论是保持社会主义现代化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还是推动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断向前,都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环境。“稳”既为当前攻坚克难提供基础,更为长远乘势而上创造条件。在多种的思潮中,思想无定力,难以凝聚发展力量;在错杂的环境下,心若有旁骛,极易错失发展良机。只有不为困难风险所惧,不为杂音噪音所扰,不为传闻谣言所惑,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把智慧力量凝聚到两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上,才能扎扎实实地稳中求进,取得各项工作的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稳中求进,考验智慧能力,考验决心勇气。在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我们就能够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将中央的科学决策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巨大动力,更好地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办好实事,更好地增进活力、促进
发展、推进事业。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统一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加快改革创新的力量,以坚定的信念和信心汇聚亿万人民的智慧,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3、满怀信心迎接党的十八大
乘着全国两会的春风,中国大地涌动着科学发展、稳中求进的热潮。大江南北忙春耕,各级干部走基层,调整结构转方式,体制创新促发展,破解难题惠民生。不负大好春光,抓住历史机遇,广大干部群众正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各地各部门正以真抓实干的积极行动,意气风发地书写各项事业发展新图景。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八大将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作出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两会确定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确定了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激励着我们满怀信心努力奋斗,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
当前,改革发展呈现出活力迸发、蓬勃兴旺的良好态势。从城市到农村,从海港到边疆,从工厂到矿区,调结构转方式迎难而上,形成转型发展新热潮;惠民举措频频推出,力推民生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领域改革稳妥推进,破解难题迎来新契机;城乡统筹力度不断加大,推动城镇化进程进入新阶段;政府主导与社会协同有机结合,大力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文化事业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风生水起,社会风气和人民精神面貌展现新气象„„各地各部门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努力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巩固和发展了“十二五”开局良好势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正如中央一再强调的,今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新情况、新变化。在这样的形势下,更加要求我们坚定信心、聚精会神、攻坚克难、开拓前进,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我们充满了信心与底气。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镇化率突破50%,初步建立世界上第一个覆盖10多亿人的全民医保体系,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许多困难家庭住上了梦寐以求的保障房„„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奠定了良好物质基础和体制条件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活力不断释放的结果,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决策、励精图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把握历史和现实,思考现象与实质,不难得出这样一个基本判断: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指日可待,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景无限光明,中华民族正昂首行进在近代以来梦寐以求的伟大复兴之路上。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我们更加需要沉着与实干。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风险的考验,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最宝贵的经验就是坚决排除各种阻力干扰,坚定不移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当前,国际竞争态势逼人奋发,改革发展形势令人鼓舞,人民群众期待催人进取。历史机遇稍纵即逝,事业发展不进则退。在这关键时刻,更加要求我们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到改革发展上来。更加要求我们立足本职坚守岗位,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分内的职责尽到,切实做好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心无旁骛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谱写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新篇章。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回望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中国奋斗崛起的伟大历程,党中央带领亿万中国人民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团结奋斗,推进了国家实力前所未有的增强,促进了社会民生前所未有的改善,成就了社会主义中国前所未有的辉煌。展望未来,机遇和挑战犹存,信心与勇气同在,只要我们继续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就一定能为中国发展迈向新高度打下坚实基础,创造新的更加伟大的成就。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统一思想、团结奋斗、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4、转变作风开创新局面
从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共忙春耕生产,到走基层转作风蹲点调查研究;从下厂矿进车间解决实际困难,到走入寻常巷陌破解民生难题。当前,一股干部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热潮在神州大地兴起。广大干部努力以优良的工作作风,积极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力争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改革重点已经确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是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能不能实现改革发展的预期目标,能不能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关键在于各级干部能否以优良作风、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再创佳绩。
当前,我国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社会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前进中遇到不少需要克服的困难和风险。特别是在今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新矛盾新问题,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从容应对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所指出的“四大危险”与“四大考验”,果断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无不需要通过转变作风来激发智慧、增强力量、做好工作,为干部群众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拓前进奠定坚实基础。
无论是把握历史机遇,还是破解现实难题,都要求各级干部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深入群众、深入实践、直面矛盾、正视问题,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担当精神迎难而上,多到矛盾突出的基层去,多到困难较多的一线去,多到难点焦点问题聚集的地方去,这样才能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抓落实、促发展、出实绩。如果遇到困难绕道走,遇到矛盾就缩手,只能贻误改革发展时机,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损失。
无论是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还是贯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都要求各级干部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用更加科学的调控措施稳定经济增长,切实缓解物价压力,用更加有效的实施方案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各项改革,用更加得力的社会管理举措确保和谐稳定,一步一个脚印力求实效,这样才能朝着既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如果务虚名而不下实功,爱作秀而不做实事,图形式而不抓落实,就难以符合时代要求、顺应百姓期待,也不可能实现各项工作的“稳中求进”。
无论是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还是凝聚共识激发力量,都要求各级干部大力发扬密切联系群众、执政为民的优良作风。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走进基层、融入群众,积极面对各方诉求和利益关切,高度重视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民生难题,认真探索解决之策,这样才能在倾听民意、汇集民智、改善民生中暖人心、谋共识、得民心。如果宗旨意识淡薄,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对群众疾苦麻木不仁,只会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和事业发展前途。
任何一幅发展蓝图,只有真抓实干才能化为现实;任何一项科学决策,只有真抓实干才能惠及百姓。“一分布置,九分落实”。作风体现党风,现在决定未来。当下,在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全党同志务必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把智慧力量凝聚到科学发展实践上。各级干部务必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求真务实转变作风,形成全国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潮。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大力锤炼优良作风,不断鼓舞奋斗精神,奋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三篇:党员学习资料
观后感
焦裕禄、任长霞等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们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在于他们公而忘私,心系百姓,还在于他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勤政廉洁,是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一、学习其精神,提高党性、道德修养
作为一个父母官,没有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而是怀着一颗爱民仁后情怀,深入百姓体察民情,不顾自己已经羸弱的身躯,顶风冒雨,深夜看望受伤的老人,在一家老小尚未温饱的情况下,他用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资助更需要帮助的贫苦百姓。
半个多世纪的今天,我们国家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改革开放让人民走上了富裕之路,在没有饥民背井离乡,逃荒要饭的景象,生存问题已经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们代表的就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当我们面对群众诉求时,是否还能记得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否拥有焦裕禄同志一样的赤子之心人民情怀?水可载舟,我们要像焦裕禄同志一样爱护,帮助我们的人民,这样才是我们的立国之基,立党之本,焦裕禄同志对人民的深情值得每一个党员干部用心感受,用行动去实践。
二、学习其精神,立足本职,建功立业
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顶风冒雨,明察暗访,用科
学发展观描绘出兰考的新篇章,为了锁住兰考肆虐的风沙,他带着通讯员,推着自行车,亲自调查风沙的起因,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剧烈的病痛也没有退宿,为解决夏季的水患,又是他带领干部群众顶风冒雨,查看水清,在大家垂头丧气时,又是他振聋发聩,激起大家战天斗地的豪情。
在我们今天的工作中,内容虽然不同,相同的是我们都会面临困境,在困难面前,我们是知难而上,还是畏惧退缩?工作方法是实事求是,调查研究,还是推诿扯皮,知难而退?焦裕禄同志一心为国为民,问计群众,实地考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他们把生命交给了热土,他们没有高谈阔论,没有留下什么警示明言,甚至没有像样的政绩工程,但他们有一颗火热质朴的心,他们心里想的是人民,他们是人民的好儿女!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第四篇:党员学习资料
2013年5月政治学习资料之一:
警惕“精致的利己主义”
——我们时代需要怎样的价值
近期,“最美”一词,再成对平民英雄的礼赞。从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到最美司机吴斌,“最美”中闪耀人性的光辉,也触发人生价值的思索。无论是面对失控的汽车还是忍受剧烈的疼痛,千钧一发之际做出“最美”选择,都已超越了一己得失的考量,遵从着崇高道德律令的召唤。
然而,更多时候,我们却容易被“利己”俘获,在利益的加减法中迷失了人生的价值。这样的利己,不仅是漠视受伤孩子、倒地老人的复杂利己考量,也不仅是催生地沟油、毒胶囊的强烈利己动机,更有一种貌似无害的“精致的利己主义”。
精致的利己主义,或是工于心计、圆滑世故,一举一动都笼罩着利益的影子;或是把利益当做唯一驱动,原则、信念都可以为了利益让路;或是吃透规则甚至潜规则,善于钻空子、找漏洞达到自身目的。所谓精致,不过是为绝对的利己主义,穿上了一件合情合理的外衣。
应该说,利己是一种基本的人性倾向。主张个人利益、维护个人权利,无可厚非。日益激烈的竞争,急功近利的风气,确实容易在一定程度上让人生演变为个体福利的速度狂飙。但我们也要时时自问:这些以“自我”为圆心精心设计的生命旅程,果真增进我们的幸福了吗?如果陷入了利己的泥淖,把整个生活都设计为实现个人利益的棋局,再“精致”也只是算了人生的小账。
说到底,不是一切都能用物质利益来衡量。白芳礼帮助贫困孩子实现梦想时的爱意与怜惜,如何计算?杨善洲凝视曾经的荒山瓜果飘香时的满足与充实,如何计算?郭明义在数十年如一日的奉献中收获“吃得香,睡得着”的快乐,如何计算?
生命有限,但生命的宽度、广度与深度,却可以突破一己的限制。如果把生命的意义局限于一己之私,难免会哀叹生命的限制,裹足于小小的得失。精致的利己设计得再巧妙,也无法突破个人的狭小格局。帮助他人的快乐、承担责任的充实、坚守理想的笃定,才可能让我们拥有更丰富更完美的人生。
有外国媒体票选最快乐的人,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筑沙堡的小孩、为婴儿洗澡的母亲、挽救了患者的医生获选。跳脱利益的枷锁,放开功利的束缚,这样的快乐,可称纯粹。汲汲于名利、计较于得失,随权势俯仰,视风向转移,即便自视高明,也终究只是“俗士不可医”。
从社会的层面看,“精致”的马甲,软化了对利己思想的认识,钝化了对利己行为的敏感,弱化了对利己主义的警惕。更糟糕的是,倘若在“精致”的设计下,绝对的利己变得不那么扎眼,逐渐在社会成员中获得“理解”、得到认同甚至可以跟随,整个社会的价值难免被消解,一个时代的风尚难免被侵蚀。
要求所有人都无私奉献是不现实的,每个人的权利实现、全面发展,才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石。跳脱精致的利己主义,并不是要让每个人都变成“无我的圣人”。只是说,我们可以少一些自我中心的计算、少一些斤斤计较的敏感、少一些小肚鸡肠的狭隘,在问“值不值”的同时,也问一问“该不该”;在考量“性价比”“回报率”的同时,也考量心灵之得、精神之获,这样或许才能拥有更饱满的意义、更珍贵的价值和更丰盈的人生。
在一个“最美”和“最牛”泥沙俱下的转型社会,在一个“最好”与“最坏”交织呈现的复杂时代,我们面对更为深刻的价值选择,因此更需要我们时时拷问内心:人生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出发?
材料二:
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讲话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庆祝即将到来的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盛大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表彰全国各条战线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并对新形势下开展的“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劳动竞赛活动进行深入动员和推进。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向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和公安民警,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致以节日的问候!向长期以来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老劳模、老先进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荣获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和全国“工人先锋号”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各级工会干部和广大工会积极分子表示亲切的慰问!我还要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向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致以诚挚的问候
和良好的祝愿!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在全国各族人民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时刻到来的。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历经百年奋斗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从此当家作主站起来,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振兴发展从此开启了历史新纪元。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民族团结空前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关于“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科学预言,已经和正在变为现实。
劳动创造世界,奋斗成就伟业。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祖国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是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辛勤劳动、不懈奋斗、无私奉献的结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创造了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而又打开国门搞建设的人间奇迹。我国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形成,辽阔内地和民族地区一大批新的工业基地的开辟,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的建设,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的突破,教育卫生体育事业的兴旺,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国家“一穷二白”面貌的改变,无不凝结着我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辛勤劳动的汗水、创新创造的智慧。60年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先进性明显增强,利益进一步实现,领导阶级地位
更加巩固,主力军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劳模齐聚一堂,见证沧桑巨变。今年全国“五一”庆祝大会和其他庆祝活动,特意请来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著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60年来,我国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像长江后浪推前浪那样,先后涌现出孟泰、时传祥、张秉贵、王进喜、蒋筑英、包起帆、王启民、徐虎、李斌、孔祥瑞、许振超、王洪军、窦铁成、王顺友等成千上万先进模范人物。他们把人生追求和伟大事业融为一体,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中,有长期奋战在生产一线的产业工人,有岗位成才的技术工人,有勇攀高峰的科技人员,有自强自立的下岗再就业带头人,有带领职工再创辉煌的国有企业管理者,也有敢闯新路的自主创业者。劳动模范的成批涌现,生动诠释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深刻体现了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是光荣的,都会得到全社会承认和尊重;同时也有力见证了新中国60年的历史巨变同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密不可分。党和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们,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上会永远铭刻他们的功勋。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也是在全国广泛开展“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劳动竞赛活动的热潮中到来的。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作为提高职工素质、推动企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载体,在新中国60年发展史上写下了并继续书写着浓重的一笔。长盛不衰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主题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展开,领域不断拓宽,内涵不断丰富,方式不断创新。可以说,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锻造了劳动模范,而劳动模范的成批涌现推动了劳动竞赛活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进军。
去年12月,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起开展的“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劳动竞赛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新的载体,是我国工人阶级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创新举措,是近几年来各级工会组织开展的“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主题竞赛活动的重要内容。这一顺时应势的劳动竞赛活动,感召力强、吸引力大。目前,全国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和职工群众已经参与到竞赛活动中来。竞赛活动紧紧围绕中央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大部署,针对本地区、本产业、本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以重点工程竞赛、企业技术创新、职工素质提高、发挥劳模示范带动作用为突破口,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引导职工群众更加自觉、更加积极地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广大职工踊跃参加竞赛活动,充分展现了我国工人阶级识大体、顾大局,为党分忧、为国建功的主人翁风采。中央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一劳动竞赛活动,希望及时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乘势而上,把劳动竞赛活动搞得更加生动活泼、扎实有效。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同时也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及时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现在,这些应对之策已初见成效,全国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这表明,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及时有力有效的,各地区各部门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是自觉积极得力的。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和深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还在加深。工会各级组织要深刻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当前形势下的重大意义和现实紧迫性,认真搞好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来。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开展“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劳动竞赛活动,动员广大职工群众进一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突出重点、扎实工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贡献,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建功立业。
要把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同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当好时代先锋和行动楷模结合起来。去年召开的中国工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强调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聚焦点,是发挥各级工会组织优势的切入点;强调我国工人阶级要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成为继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的时代先锋,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行动楷模。广大职工要树立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完成“十一五”规划、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团结奋斗。要充分认识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国家利益息息相关,自觉做到胸怀全局、立足本职,以主人翁姿态踊跃参加劳动竞赛活动,用实际行动当好时代先锋和行动楷模。
要把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同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一大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高素质职工结合起来。提高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全民族文明素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大计。中央提出,要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因此,主题竞赛活动既要见物又要见人。要注重提高职工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坚持在广大职工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特别是要引导广大职工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引导职工进一步增强爱岗敬业和岗位成才意识,主动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自觉学习、刻苦学习、终身学习,努力掌握新知识、锻造新技能、增长新本领,加快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我国要建成创新型国家,在科技前沿必须有一大批具有原始创新能力和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科技人才,在生产一线必须有一大批高技能人才。要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结合劳动竞赛活动,组织职工广泛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技术交流、技能培训,踊跃参加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合理化建议等活动,着力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队伍,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作贡献。
要把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同发扬光大劳模精神、保持工人阶级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结合起来。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一代又一代劳动模范既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又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以自己的模范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劳模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激励我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最近,各地结合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充分利用工人文化宫、俱 乐部、报刊杂志、网络等宣传阵地,突出宣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进一步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劳动竞赛活动,要同发扬光大劳模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组织职工群众深入学习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和先进模范人物,以他们的崇高思想、先进事迹、优秀品质为楷模,引导职工群众崇尚劳模、学赶先进、争创一流,保持工人阶级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
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各级工会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履行各项职能,突出维护职能,把维护职工群众具体利益同维护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去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各级工会广泛组织开展“共同约定行动”、“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劳动竞赛活动,既推动了企业发展,又促进了职工权益实现,受到广大职工普遍欢迎,赢得社会各方面广泛支持,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独特优势。希望各级工会组织按照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促进和谐的要求,深入推进“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等各项帮扶活动,加强对下岗失业职工、零就业家庭、困难职工大学生子女、农民工的就业服务,更加自觉、更加积极地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和社会稳定。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尊重职工群众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要完善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管理和企事业民主管理的制度,认真解决广大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广大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在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职工权益机制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级工会的作用。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支持工会依照法律和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把更多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组织,为工会履行职责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把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的事情更多交给工会组织去办,不断扩大工会组织的社会影响,使工会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应有作用。
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劳动者利益带来深刻影响。中国工会要同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增进合作、共同努力,携手应对挑战。要在和平、发展、合作、工人权益的旗帜下,遵循独立、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交往原则,进一步发展同各国工会组织、国际和区域工会组织的关系,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民主和谐的国际工运新秩序,为促进实现体面劳动和人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同志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神,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的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12月27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会议上强调,新的一年,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围绕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顺利完成提供坚强保证。
奇摩女孩
http://bb-552.com
E2OPC2u4D762
第五篇:2010年党员学习资料
2010年党员学习资料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省委召开八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贯彻《决定》的实施意见。中央、省委全会对全国、全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的决策部署,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党的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围绕综合国力、国际市场、科学技术等的全方位竞争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当前,海西建设面临重大历史机遇,泉州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产业、港口、城市发展,加快推进泉州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对全市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总体上看,我市近年来党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是好的,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仍然存在诸多的不适应问题,有的还比较严重,主要是:有的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风不正,学用脱节,理想信念不坚定;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党内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尚不健全;有的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不强;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够健全,个别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甚至软弱涣散,部分党员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的党员干部作风不扎实,责任心、事业心不强,做群众工作的方法简单,缺乏洞察民意的敏锐性;预防腐败的机制尚不够健全,腐败现象在一些环节和领域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有的地方和单位党委(党组)管党责任意识不强,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落实不到位,等等。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中央和省委的目标任务很明确,对策措施很具体,我市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首要的任务就是把上级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结合泉州实际,现就我市贯彻中央四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如下若干意见。
一、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全体党员思想政治素质
1.抓好领导班子理论武装工作。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培训,每年举办县、乡党政主要领导理论学习班,研讨推动科学发展与各地相关的实践问题。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继续办好“华大讲堂”。坚持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讲党课制度,党政主要负责人每年至少讲一次党课。制定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评价实施办法,把理论学习情况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2.加强党员干部思想理论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加强全社会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和向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弘扬新时代海西精神、惠女精神。全面落实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建立基层党员轮训制度。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和理论宣讲队伍建设,探索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理论宣传的有效途径,总体推广理论进基层示范点建设经验,办好《泉州晚报》理论专版。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带动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建设。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发挥党校、党委讲师团、国民教育体系以及各类干部培训机构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作用。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总结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经验,探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建立领导班子务虚制度,围绕海西建设实践,围绕产业、港口、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思考和研究。健全调查
研究制度,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挂钩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制度。市、县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每年不少于2个月。县(市、区)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每年要向市委报送调研材料和决策建议。
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
4.落实党员知情权。探索建立党的重要会议和党内重大决策党员旁听制度,坚持重大问题党内先通报、重要文件党内先传达、重大决策党内先讨论。完善党务公开实施意见。加强地方党委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和联系,探索建立市委和各县(市、区)委新闻发布制度。
5.拓展党员参与权。认真总结县级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经验,落实党代表任期制,开展党代表提案制度试点,建立健全代表参与重大决策、参加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列席党委有关会议、联系党员群众等制度。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制度,发挥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作用,经常性地征集党员意见。结合运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拓宽党内交流和意见表达渠道。
6.保障党员选举权。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介绍办法,改进和规范选举程序和投票方式,逐步扩大党内选举差额范围和比例。认真总结“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经验,积极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保护党员独立表达选举意志,尽可能减少任期内的干部调动,维护党内选举的严肃性。
7.完善党员监督权。畅通党员检举、揭发、申诉、控告、上诉等各类监督的渠道,完善党员向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党代表询问、质询制度,加强保护党员监督权的制度建设,在举报的保密、奖惩和补偿方面形成有效的保护制度。
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8.高度重视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拓宽检验干部德的途径。建立自主选学和组织调训相结合的干部参训机制和教育培训实效评估制度,落实“干部海西建设能力提升计划”,抓好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加强对重点岗位干部的管理,做好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的选拔与管理,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注重从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选拔县级党政领导干部。探索职位、职级分离的激励措施,研究落实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和艰苦边远地区、急难险重岗位工作的干部实行工资福利倾斜政策。
9.大力改革干部选任工作。完善干部经常性考核机制,认真实施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和监督。推行差额选拔干部制度,完善差额推荐、考察、酝酿办法。扩大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范围,逐步推进机关中层干部交流轮岗,健全党政机关内部管理人、财、物和执纪、执法等岗位定期轮岗制度。研究制定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具体办法。加大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检查和巡查力度,完善干部选任工作“一报告两评议”、责任追究和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等制度,探索建立县委书记履行干部选任工作述职检查制度。
10.推进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市县信访部门、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征地拆迁、招商引资、抢险救灾工作一线等岗位实践锻炼、增长才干;加大选派年轻干部到国(境)外进修培训力度。建立上级党政机关从基层一线遴选干部制度,开展市直机关科级干部和县乡科级干部双向交流任职,从市直机关选派优秀科级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担任党政正职,从县乡机关选派优秀科级年轻干部到市直机关担任相应职务。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健全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制度,实行动态管理、梯次配备。加强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全面实施“112专家工程”、“222高技能人才工程”和“百镇千村万人培训示范工程”,加快我市各类紧缺急需人才的引进步伐,加大对青年骨干人才和领军人才的培养,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扎实做好离退休干部和老龄工作。
四、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11.大力加强乡镇建设。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乡镇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合理设置乡镇机构,科学界定乡镇职责,探索扩大乡镇管理权限,切实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注重从具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县直机关优秀干部、乡科级后备干部中选拔乡镇党委书记。研究制定加强乡镇干部队伍管理意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强化能力素质培训,改善工作生活条件。
12.提升村级组织建设水平。深入开展“学美岭、创五好”活动,坚持和完善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五个一”工作机制等做法,抓好不适应村和经济欠发达村的整顿转化。深入实施“村村社社有大学生计划”,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每年统筹安排一定名额,定向从大学生“村官”中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探索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整合农村“七大员”和村务专职工作者队伍。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推行机关党组织和农村、社区、企业结对帮扶。按照村级自我积累和财政适当补助相结合的原则,加大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力度,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干部报酬待遇和养老保险、党员干部培训资金保障机制。探索建立村(社区)主干离任后享受补贴制度。
13.建设高素质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严格村党组织书记的选任标准,注重从本村优秀现任村干部、致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外出经商和务工人员中的优秀党员选拔村党组织书记。鼓励优秀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县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退居二线、提前离岗或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回原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明确村党组织书记岗位责任,实行村干部任期目标、任职承诺和党员群众评议制度,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加强岗位培训,确保村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县或县以上集中培训,累计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加大从优秀村(社区)主干中选拔乡镇(街道)领导干部、考录乡镇(街道)公务员、招聘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力度。
五、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力度,进一步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
14.壮大党在“两新”组织的力量。改进党组织设置形式,巩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成果,推进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依托驻外商会,加大在外出经商、务工人员相对集中地建立党组织力度。加强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步伐,力争通过1至2年的努力,逐步使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新社会组织全部建立党组织。完善党务干部选任、委任、派任、兼任、聘任等选配形式,探索企业聘用与党务部门指导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积极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开办党务干部培训班。组织实施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工作“5432”计划。健全流入地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制度,加快建设党员信息库,发挥流动党员服务站作用,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15.创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机制。健全党组织的活动制度,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新途径。完善党组织与企业经营管理层的沟通协调机制,引导企业群团组织发挥职能作用。完善企业党建经费保障机制,鼓励企业党组织积极探索党建经费的筹措渠道。制定实施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意见,进一步加强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组织,民办学校、民办医疗卫生机构等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协会、学会、促进会等社会团体党建工作。
六、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深化求真务实作风建设
16.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建立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把党性分析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完善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健全对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制度。完善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机制,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社会团体、新闻舆论的监督。
17.进一步弘扬求真务实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制止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改进会风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清理检查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解决节庆剪彩过多过滥问题,改进领导干部活动报道。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严肃追究不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深化机关党建服务经济发展“五建五创”活动,推进机关协同协作形成合力。巩固“破解熟人经济、提升服务水平”等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推进绩效目标考评和基层“五评”机关工作,提升公职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
18.进一步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实行涉及群众利益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重大决策实施情况及时向社会通报。切实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措施,抓好为民办实事项目,认真解决安置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公共交通、企业改制和破产中损害群众利益以及拖欠务工人员工资等问题。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市党政领导干部每季度安排一天时间、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每月安排一天时间下基层接访群众。县(市、区)党政班子成员和市县两级部门领导干部要定期接访群众,乡镇(街道)领导干部要及时接访群众,坚决纠正脱离群众、漠视群众利益倾向。探索运用网络技术掌握社情民意,注重分析网络舆情,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继续办好政风行风“一车一线”,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七、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19.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强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抓好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争创一批具有泉州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任前谈话、述职述廉、诫勉谈话、谈心谈话等制度。建立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和廉政提醒制度,推行领导干部廉政承诺制,践行市委全体委员集体廉政承诺。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肃查处和整治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便利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等问题,禁止领导干部利用职便变更已开设的银行存款账户,为配偶、子女等揽储谋利。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
20.大力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加强对重点对象、重要权力和重大事件的监督,严肃查办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案件,严肃查办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加强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国有资产管理、金融、司法等领域专项治理。健全反腐败协调工作机制,加强查办大案要案组织协调。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完善举报人和证人保护机制,保障被调查人合法权益,依法追究诬告陷害行为。扎实开展“一案一整改”工作,完善重大案件剖析制度和通报制度,发挥查办案件惩戒功能和治本功能。
21.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持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推进集中审批、网上审批工作。稳步推进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和执法监督程序,健全以执法责任追究为核心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监督,规范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做好全省网上远程评标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规定,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完善国有企业权力运行制衡机制、薪酬激励和约束机制。实施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党内询问和质询办法,加大对地方和部门行政主要领导、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法人代表)经济责任审计力度,每年选择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专项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
22.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规定,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村务决策听证等制度,全面推行村财计算机网络监管,推广使用“世纪之村”农村数字化综合应用平台,坚决查处村干部违纪违法行为,有效预防农村基层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
八、健全和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持续推进党建工作改革创新
23.强化党要管党政治责任。坚持地方党委常委会定期讨论研究党建工作,建立县、乡党委书记抓农村党建工作述职、市委分管领导听取部门党委(党组)书记汇报机关党建工作、下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党建工作制度。建立党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机制,完善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科学制定党建工作考核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党员领导干部抓党建的情况考核。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和党建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开展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巡查工作。
24.深化党建工作改革创新。围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开展以党的建设新要求新举措为内容的试点工作,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提供指导。探索实施党建工作项目管理,引导基层党组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把上级党建工作部署和重点工作落到实处。积极构建党建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增强党的建设效率性、参与性、民主性。深化农村、城市社区、机关党的建设“三级联创”和国有企业“创五好”等活动,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建设,完善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培育、宣传、表彰先进典型。
25.创造党建工作良好条件。重视党务干部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基层党务干部,加大学习培训、实践锻炼、轮岗交流和选拔使用力度。落实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制度,逐年增加党建经费投入,保证基层党组织活动、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培训、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等工作的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