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收看十九大报告的学习体会
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收看十九大报告的学习体会
发布时间: 2017-10-18 19:53:32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伦晓璇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认为,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是党和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系到我们事业发展的前景,关系到全国人民的福祉,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有幸作为列席代表,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报告,深受鼓舞、深感振奋、深受教育。
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的十九大报告,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宏伟目标,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向往,发出了新时代的政治宣言。一是明确宣示了我们党“举什么旗”的问题。报告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信念更加坚定。二是阐明了我们“走什么路”的问题。报告强调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体现了我党的卓越的战略远见和坚定的政治定力。三是明确了我党的历史使命。报告强调全党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体现了党的使命担当。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我们要从讲政治高度深入学习报告精神,以报告提出的新的时代观为指导,践行“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不渝地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认为,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回顾和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个阶段”发展战略,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以及我们各项工作提供了全新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今年正值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中国人民大学的事业和未来命运始终与党的事业和发展进程息息相关,我们应当努力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加强十九大精神的研究和阐释工作,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
哲学院陈先达教授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上的成就与理论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需要促进和推动理论创新,而理论创新又进一步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保证。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的显著强化。这五种力量空前提高,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力量的体现。我们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工作者。我不知道,对我们来说,还有什么比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从事研究更光荣、更伟大、更激动人心的任务。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无不为自己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而感到生逢其时。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任务中,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理论创新,认真学习和贯彻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秦宣教授认为,党的十九大,不仅国内各界翘首以盼,而且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十九大报告,回答了“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到哪里了、要到哪里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其中,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阐述,回答了“从哪里来”的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阐释,回答了“现在到哪里了”的问题,而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阐释具有开创性、突破性贡献;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为两个阶段的安排,并提出新时代的基本方略,回答了“要到哪里去”的问题。
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教授认为,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起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中国国际地位和时代特征,保持了政治上的连续性,比如报告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仍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期,从大的方向上延续了初级阶段论。同时,既有坚持,又有发展,明确指出在2035年实现基本现代化,到2050年实现全面现代化,这也是外国媒体艳羡不已的事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接力赛。
哲学院副院长臧峰宇教授认为,聆听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感到非常振奋,真切地感受到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认真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需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切实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此,应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学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和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角度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探究如何更好地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水平。
社会与人口学院陶涛副教授认为,位卑未敢忘忧国。今天上午认真听取了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的报告,除了一如既往的深刻、扎实、全面、系统之外,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华民族早已不仅仅是站了起来,而且已经富起来、强起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已经升级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已经在民族复兴道路上大踏步前进,站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而这一切奇迹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的。尤其在过去的五年,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充分体现出我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政治抱负,全面深化改革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强烈责任担当,以及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的制度的先进性。
第二篇:收看十九大报告的学习体会
收看十九大报告的学习体会
10月18日,是个举国欢庆的日子,我们迎来了党的第十九次人民代表大会,我们全校师生一同聆听了总书记的报告,深受鼓舞、深感振奋、深受教育。使我感受颇多。做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应感召十九大的精神,立志做一名爱岗敬业的好教师。
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的十九大报告,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宏伟目标,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向往,发出了新时代的政治宣言。一是明确宣示了我们党“举什么旗”的问题。报告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信念更加坚定。二是阐明了我们“走什么路”的问题。报告强调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体现了我党的卓越的战略远见和坚定的政治定力。三是明确了我党的历史使命。报告强调全党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体现了党的使命担当。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爱岗敬业既是教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所有教师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个人满足,完成人格升华、实现个人利益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完成育人任务。
首先,教师是一门职业,我们既然选择了这项职业,就应该毫不犹豫地热爱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的工作态度,要怀着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胸怀进行工作,勤恳踏实,忘我投入,不计较个人得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要把师德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首位。是否具有高尚的师德,是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我们应把崇高师德内化为自觉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自尊自励、自警自省,以自身的模范行为成为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我们教师对待学生一定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应该冷落、挖苦学生。即使学生成绩不好,或是行为失当,我们也要毫无保留地爱护他们、关心他们。当学生失意时,教师要及时安慰、劝解;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应宽容、大度;当学生徘徊时,教师宜点拨、指引;当学生成功时,教师要一起分享、庆贺。
总之,我决心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把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到自己的本职工作当中,落实到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中。2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迎接十八大的召开呢?我们应该争做新时期的优秀教师,努力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而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就要坚定终身从教的信念,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神圣的三尺讲台上忘我耕耘,爱学校,爱学生,爱同事。弘扬孺子牛精神、蜡烛精神、园丁精神、铺路石精神,对学生加强人文关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多付出,少索取,淡泊名利,耐得住清贫;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师之德,对自己所选择这一圣洁的事业无怨无悔。对待工作除了满腔热忱,更要有执着的探索与追求,追求每一堂课的完美,追求每一个活动的精心,追求每一件事的认真,这样,才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社会,无愧于家长。
二、更新知识,博学多才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就要博学多才。博学,这是时代的呼唤,事业的需求。素质教育已把每位教师推到风口浪尖上,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会有高素质的学生。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成败。一位智者说过,学习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学习不能改变人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的宽度。目前,教师这一职业已经向更广泛的空间敞开了大门,将有许多出类拔萃的博学之士补充到教师队伍中来,这无疑将给中规中距的教师队伍带来新的活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更何况,现在我们面临的学生与以前相比,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大大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信息技术应用上,我们有的教师已大大落后于我们的学生了,“学高为师”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作为教师,就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获取新知识,只有这样才不会导致学生求知欲望和崇高理想的泯灭。也只有这样,老师的知识量才会从传统意义上的“一桶水”变为拥有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这是学生的渴望,也是社会的期望和时代的盼望。
三、立足岗位,勇于创新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可以想象,没有创新的教育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后果。没有创新的教育,哪来创新的人才!
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而应花样翻新,与时俱进,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教育赋予我们的任务也不同。教师绝不能辛辛苦苦因循守旧,兢兢业业从事低效劳动,我们应该立志民族创新从我开始,让自己的学生个个具有创新之才。
收看十九大报告的学习体会
我们全校师生一同聆听了总书记的报告,深受鼓舞、深感振奋、深受教育。
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的十九大报告,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宏伟目标,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向往,发出了新时代的政治宣言。一是明确宣示了我们党“举什么旗”的问题。报告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信念更加坚定。二是阐明了我们“走什么路”的问题。报告强调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体现了我党的卓越的战略远见和坚定的政治定力。三是明确了我党的历史使命。报告强调全党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体现了党的使命担当。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我们要从讲政治高度深入学习报告精神,以报告提出的新的时代观为指导,践行“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不渝地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认为,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回顾和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个阶段”发展战略,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以及我们各项工作提供了全新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今年正值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中国人民大学的事业和未来命运始终与党的事业和发展进程息息相关,我们应当努力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加强十九大精神的研究和阐释工作,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
哲学院陈先达教授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上的成就与理论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需要促进和推动理论创新,而理论创新又进一步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保证。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的显著强化。这五种力量空前提高,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力量的体现。我们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工作者。我不知道,对我们来说,还有什么比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从事研究更光荣、更伟大、更激动人心的任务。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无不为自己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而感到生逢其时。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任务中,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理论创新,认真学习和贯彻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秦宣教授认为,党的十九大,不仅国内各界翘首以盼,而且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十九大报告,回答了“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到哪里了、要到哪里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其中,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阐述,回答了“从哪里来”的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阐释,回答了“现在到哪里了”的问题,而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阐释具有开创性、突破性贡献;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为两个阶段的安排,并提出新时代的基本方略,回答了“要到哪里去”的问题。
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教授认为,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起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中国国际地位和时代特征,保持了政治上的连续性,比如报告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仍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期,从大的方向上延续了初级阶段论。同时,既有坚持,又有发展,明确指出在2035年实现基本现代化,到2050年实现全面现代化,这也是外国媒体艳羡不已的事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接力赛。
哲学院副院长臧峰宇教授认为,聆听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感到非常振奋,真切地感受到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认真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需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切实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此,应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学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和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角度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探究如何更好地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水平。
社会与人口学院陶涛副教授认为,位卑未敢忘忧国。今天上午认真听取了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的报告,除了一如既往的深刻、扎实、全面、系统之外,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华民族早已不仅仅是站了起来,而且已经富起来、强起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已经升级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已经在民族复兴道路上大踏步前进,站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而这一切奇迹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的。尤其在过去的五年,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充分体现出我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政治抱负,全面深化改革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强烈责任担当,以及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的制度的先进性。
第三篇:教师十九大学习体会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学习十九大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已胜利闭幕,十九大的成功召开乃国家一大盛事喜事,全国人民都在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而努力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
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我们的学生,十几岁的青少年风华正茂,当中国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他们都将成为祖国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伟大的历史使命与崇高的时代担当,呼唤着他们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成为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通过学习十九大会议精神,使广大教师们受益匪浅,来了一次思想洗礼,进一步增强了学好党章党纪的责任感、紧迫感,增强了爱国情感,学习教育活动起到了坚定立场、引领思想的作用。
一个国家的明天,取决于青年。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后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不久的将来,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学校是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学生的重要思想阵地。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就是说,我们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来对待,才能真正地为学生的未来着想。当教育能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当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性被解放出来,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人发展的核心价值时,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必须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必须做“为人师表”的榜样,才能做好“教书育人”。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深深感到教育的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必须在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施教,踏踏实实育人,发扬求真务实作风,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用素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创新。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才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学校是传播文明的场所,教师是播种文明的使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做到文明执教。育人为本,是学校办学的宗旨,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尊重和关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情操引导学生,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成人成才。
教育关系学生的未来,系民族兴衰和国家存亡。要克服急躁情绪,从细微处做起,从点滴做起,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对待学生有耐心,特别对于问题生,要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给予改过机会,用发展的眼光看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精心营造和优化育人环境。教师要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着对学生无私的爱心。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有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自觉性,俯下身子与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传播正能量。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把对党的忠诚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不断砥砺品行,提高自我,做一名合格的党员教师。
作为党员教师,我们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我们热爱研究学科规律,感悟学科内涵,跟随教育形势,既发展学生素质,又关注学生成绩,让学生达到全面发展。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走上三尺讲台,“砥砺前行”,让我们更加“不忘初心”。备好课、上好课、争取每一节都是精品;课下学、课上教,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是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开始的第一步。
作为党员教师,我们的初心是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努力工作,教育学生成长;刚入党时,我们的初心是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人,实现崇高的价值观;学习了讲话之后,我们再次提醒自己不改初心,以德育人,在工作中恪尽职守,将全部心思放在学生身上,用爱感染学生,用忠诚建设教育事业。
作为党员教师,我们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教育改革实践,关注细节、追求和谐的教育价值观,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落实到工作中,就是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工作岗位上严以律己,认真履职,注重落实,切实有效地上好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作为党员教师,我们需要加强师德修养。树立良好师德形象,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心育人。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把毕生献给党的教育事业。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努力追求教育之于生命的最高境界---带着对生命的了知、洞察和至爱,带着人格的魅力和灵性,像寻找珍贵的金子般去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教育淋漓尽致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
作为党员教师我们须时刻谨记,我们仅仅是几千万中国共产党员中的一分子。从我做起,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教育教学上俯下身子认真钻研教学,才会走出教育好学生的第一步。
教育是一项宏大的事业,也是一项需要沉下心去、扑下身来、用心血去成就的事业。每天多努力一点,我们的学生离成功就近一点。爱学生不仅要付出大艰辛,还要有一颗无私、忘我的心。在教育岗位上,我们要用师爱滋润学生,用生命承载教育,用平凡演绎伟大,用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谱写出感人的篇章。
第四篇:十九大报告学习体会
十九大报告学习体会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唐芳
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是党和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系到我们事业发展的前景,关系到全国人民的福祉,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总书记的报告,深受鼓舞、深感振奋、深受教育。
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的十九大报告,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宏伟目标,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向往,发出了新时代的政治宣言。一是明确宣示了我们党“举什么旗”的问题。报告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信念更加坚定。二是阐明了我们“走什么路”的问题。报告强调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体现了我党的卓越的战略远见和坚定的政治定力。三是明确了我党的历史使命。报告强调全党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体现了党的使命担当。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回顾和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个阶段”发展战略,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以及我们各项工作提供了全新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
党的十九大,不仅国内各界翘首以盼,而且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十九大报告,回答了“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到哪里了、要到哪里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其中,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阐述,回答了“从哪里来”的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阐释,回答了“现在到哪里了”的问题,而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阐释具有开创性、突破性贡献;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为两个阶段的安排,并提出新时代的基本方略,回答了“要到哪里去”的问题。
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起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中国国际地位和时代特征,保持了政治上的连续性,比如报告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仍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期,从大的方向上延续了初级阶段论。同时,既有坚持,又有发展,明确指出在2035年实现基本现代化,到2050年实现全面现代化,这也是外国媒体艳羡不已的事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接力赛。
位卑未敢忘忧国。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的报告,除了一如既往的深刻、扎实、全面、系统之外,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华民族早已不仅仅是站了起来,而且已经富起来、强起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已经升级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已经在民族复兴道路上大踏步前进,站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而这一切奇迹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的。尤其在过去的五年,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充分体现出我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政治抱负,全面深化改革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强烈责任担当,以及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的制度的先进性。
第五篇:十九大报告学习体会
十九大报告学习心得体会
(二七区 黄敏珠)
10月18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2280名党的十九大代表、3千多名中外媒体记者,在会场亲身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而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党员,恰逢在北京“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学习,和800多名同学在大礼堂共同收看实况,聆听总书记这份重要报告后,内心激情澎湃,感想良多。通过进一步的学习讨论,我也深受启发:
一是报告非常的求真务实,体现了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作风要求,真正的了解了民情,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二是国力实力显著增强。通过五年来的回顾总结,切实感受到了祖国的发展壮大,许多方面就是自身在生活中能够切实感受到的。三是宗旨意识强,报告全文处处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所有工作都紧紧围绕人民,尤其是大会的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是体现了我们共产党员是从人民中来,我们的权力都是用于人民的宗旨思想。四是对纪检监察工作评价实,要求高。对五年来纪检监察工作取得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的论断体现了对纪检监察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的认可,同时,对今后全面从严治党也有了更好的要求,更扎实的部署,需要我们认真的学习思考。从四个角度谈一下对报告的体会:一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发展以及取得的成绩感到无比自豪,作为千千万党员中的一员,凝聚滴水成大海的作用,为祖国的发展尽一份力,无比的成就感。二是作为一名人民群众,为报告中对于下一步各方面的部署尤其是民生工作的部署感到强烈的温暖和幸福,觉得老百姓的事成了国家将要完成的头等大事,而且周全具体,从住房、医疗到教育、养老等,“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三是作为一名青年干部,为努力实现“中国梦”感到更有责任感使命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有“干劲”,因为“中国梦”是我们每一个青年的“梦想”。四是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感到使命光荣,担子更重。尤其是对于“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论断,感到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监督别人之前先要管好自己,严守纪律,做守纪律的标杆。自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中要能担当,能动真碰硬,更能严守政治纪律和工作纪律,不徇私舞弊,不吃拿卡要,真正践行“忠诚、干净、担当”。
下一步,将结合报告中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反腐倡廉工作,党风政风监督工作等方面再深入学习,结合工作实际,积极主动想对策,想办法,按照上级部署要求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尤其是对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再巩固深化方面,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惩治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多去反腐败斗争压倒性省里,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等方面,着重思考实践,紧盯难点,抓重点人群,看住“小微权力”,向基层延伸等方面,抓好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