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计档案归档制度
会计档案立卷归档制度
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制发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和省、市财政部门、档案部门有关会计档案管理的规定,结合本园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会计档案是指本园财会部门在各项会计核算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的核算材料。会计档案是本园全部档案的重要组成部门,主要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薄和会计报表。必须按规定进行收集、整理、归档。
二、归档范围
1、会计凭证包括会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
2、会计账薄包括银行和现金明细账、总账、预算内、外收支账薄、固定资产账卡、辅助账。
3、会计报表包括年度会计报表、月报表、主要财物指标。
4、其它资料:工资计算表、收据存根、移交清册、销毁清册。
三、归档时间:
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翌年三月底以前,由财会人员进行整理,按规定确定保管期限,按照本园的财会档案分类编号方法组卷、列好清单向档案室移交,经验收后,交接双方在移交清单上签字,双方各留一份备查。
归档的要求:
1、归档的会计档案、务必齐全、完整、真实、准确。
2、归档的各类凭证的规格基本一致,折叠整齐、装订牢固。
3、装订时应注意调节成册的厚薄,以便保管和查阅,每册封面要书写工整、编号清楚,加盖经办人印章。
4、要编制完善的档案目录。
档案的管理
1、会计档案由财会室负责做好平时档案材料的收集、积累、整理、保管工作。
2、查阅会计档案的人员只限在指定地点查看、严禁拆卷、撕页、涂改、勾划、损坏,对违反者,视情节轻重,报告有关领导给予处理。
3、加强档案的统计工作,及时收集档案利用的效益,档案管理人员要对查阅档案的利用效果进行登记。
第二篇:会计档案归档制度
会计档案归档制度
根据财政部和档案局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结合我文化委实际,特制定归档制度如下:
一、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
1. 会计报表:
(1)会计决算报表(永久)(2)会计月报表(5年)2. 会计帐簿:
(1)现金日记账(25年)
(2)银行存款日记帐(25年)(3)会计总帐(15年)
(4)会计明细帐(15年)
(5)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存五年)
(6)辅助帐簿(15年)3. 会计凭证
原始凭证、计帐凭证和汇总凭证(15年)4. 其他
(1)银行对帐单(5年)
(2)银行余额调节表(5年)(3)会计移交清册(15年)(4)会计档案保管清册(永久)(5)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永久)
二、归档时间:
会计档案归档时间为会计结束后,由财会部门于次年5月底之前整理立卷归档完毕,并按类分别编写好会计档案目录交档案室。根据工作需要,会计档案实体,可暂由财会部门保管一年,再向档案室移交。
三、归档要求:
1. 归档的材料必须齐全完整、财务手续完备。2. 档案封面和底面填写项目详细、符合财务和档案规定要求。
3. 立卷脊背包角纸,接缝处要加盖财务专用章。4. 立卷装订要整齐、美观、坚固、拆除金属物。5. 移交要有手续,填写移交目录,一式两份,双方各存一份。
6.涂画、拆封和抽换。7.查阅或者复制会计档案的人员,严禁在会计档案上
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可以按照以下程序销毁。1)由机关档案员会向财务部门提出销毁意见,编制会计销毁清册,列名销毁会计档案的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和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销毁时间等内容。
2)单位负责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3)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档案室和财务部门共同派人监销。
(((
第三篇:会计档案归档整理制度(范文)
一、会计档案归档的范围
1、会计凭证。包括外来的和自制的各种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汇总表,涉及对外对私改造资料,银行存款(借款)对账单及余额调节表等。终了都必须按照规定归档。
2、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各种辅助登记簿等。
3、财务报告。包括《会计制度》规定和主管部门临时通知编报的主要财务指标快报,月、季、会计报表,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上级主管部门对报告的批复及社会审计的审计报告。
4、其它会计核算资料。凡与会计核算紧密相关的,由会计部门负责办理的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资料。
5、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
二、会计档案的整理
会计终了后,应将装订成册的会计档案进行整理立卷。各种会计档案应按会计档案材料的关联性,分门别类地组成几个类型的案卷,将各卷按顺序编号。
1、会计凭证
(1)按月立卷:每月末将装订成册的凭证,统一登记案卷目录,每月立卷一份。
(2)分散装订:根据凭证的多少,分散装订,做到整齐、牢固、美观。
(3)装订封面的所有内容要填写齐全,包括:单位名称、、月份、起止日期、号码、装订人签章等。
2、会计账簿。各种会计账簿办理完结账后,除跨年使用的账簿外,其它均需整理妥善保管。
(1)会计账簿在办理完结账后,只在下一行的摘要栏填写“结转下年”字样,不填其它内容。
(2)会计账簿在装订前,应按账簿启用表的使用页数,核对各个账户账面是否齐全,是否按顺序排列。
(3)活页账簿去空白页后,将本账面数项填写齐全,撤去账尺,用坚固耐磨的纸张做封面、封底,装订成册。不同规格的活页账不得装订在一起。
(4)会计账簿的装订顺序:
会计账簿装订封面→账簿启用表→账户目录→按本账簿页数顺序装订账页→会计账簿装订封底。
(5)装订后的会计账簿应牢固、平整、不得有折角,掉页现象。(6)账簿装订的封口处,应加盖装订人印章。
(7)装订后,会计账簿的脊背应平整,并注明所属及账簿名称和编号。
(8)会计账簿的编号为一年一编,编号顺序为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借)款日记账、分户明细账、辅助账。
3、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编制完成并按时报送后,留存报表均应按月装订成册,终了统一归档保管。
三、会计档案的归档保管
1、当年的会计档案在会计终了后,可暂由财务部门保管一年,期满后存入档案并由专人保管。
2、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全部会计档案的整理、立卷、保管、调阅、销毁等一系列工作。
3、机构变动或档案管理人员调动时,应办理交接手续,由原管理人员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将全部案卷逐一点交,接管人员逐一接收。
第四篇:5会计档案立卷归档制度
会计档案立卷归档制度
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根据国家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制发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和省、市财政部门、档案部门有关会计档案管理的规定,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会计档案是指本校财会部门在各项会计核算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的核算材料。会计档案是本校全部档案的重要组成部门,主要包括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等。必须按规定进行收集、整理、归档。
二、归档范围:
1、会计凭证包括会计原始凭证、记帐凭证等。
2、会计帐簿包括银行和现金明细帐、总帐、预算内、外收支帐簿、固定资产帐卡、辅助帐。
3、会计报表包括会计报表、月报表、主要财物指标。
4、其它资料:工资计算表、收据存根、移交清册、销毁清册。
三、归档时间:
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翌年三月底以前,由财会人员进行整理,按规定确定保管期限,按照本校的财会档案分类编号方法组卷。整理好的会计档案在财务室保管二年后,由财会人员列好清单向档案室移交,经验收后,交接双方在移交清单上签字,双方各留一份清单备查。
四、归档的要求:
1、归档的会计档案、务必齐全、完整、真实、准确。
2、归档的各类凭证的规格基本一致,折叠整齐、装订牢固。
3、装订时应注意调节成册的厚薄,以便保管和查阅,每册封面要书写工整、编号清楚,加盖经办人印章。
4、要编制完善的档案目录。
五、档案的管理:
1、会计档案由财会人员负责做好平时档案材料的收集、积累、整理、保管工作。
2、查阅财会档案的人员只限在指定地点查看、严禁拆卷、撕页、涂改、勾划、损坏,对违反者,视情节轻重,报告有关领导给予处理。
3、加强档案的统计工作,及时收集档案利用的效益,档案管理人员要对查阅档案的利用效果进行登记。
第五篇:档案归档制度
洛阳市国家税务局档案归档制度
一、归档范围
凡是记述和反映本局机关工作职能活动的、办理完毕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不同载体形式的各种文件材料均属归档范围。本局档案包括党政管理、税收业务、技术档案、基建档案、会计档案、设备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八类,其均按国家、省、市和行业有关标准执行。
二、制度要求
(一)党政管理档案、税收业务档案必须与翌年第一季度以前收集、整理归档结束;技术档案与翌年第二季度以前整理归档完毕;会计档案由财务人员负责整理立卷,在本部门保管一年后在移交;基建、设备档案在完成工程或购进设备使用一年后移交;声像档案于一次会议、一项活动结束半个月内移交;实物档案在部门保存一年后移交。
(二)坚持文书处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归档整理制度,档案室集中保管,要求收发文件要有登记薄,存放文件要设立案卷类目。
(三)严禁使用圆珠笔、铅笔、红色墨水、纯蓝墨水草拟和签发文件,文件底稿一律用钢笔(或毛笔)书写,字迹要清晰、整洁,不准用复写纸打印文件,要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四)归档的档案,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档案资料要科学编号、系统排列;柜架排放整齐,指引醒目,方便利用;
(五)移交档案时,同时移交案卷目录、归档文件目录、全宗介绍、基础数字汇编等,双方要逐渐清点,签字盖章,目录一式三份(科室一份、档案室二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