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华网记者探访山东微湖监狱:文化“无声音”改造“有亮色”
新华网记者探访山东微湖监狱: 文化“无声音”改造“有亮色”
地处微山湖畔的山东微湖监狱,近年来在深化监狱体制改革、转变改造方式的过程中,依托浓厚的文化底蕴,积极探索创新,将传统文化寓于监狱教育改造工作中,走出一条文化改造的新路子。
志愿者的文化帮教
5月19日,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师生代表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组成的志愿者服务团队走进山东微湖监狱。这批志愿者的到来,不但为服刑人员带来了心理辅导、技能辅导、知识讲座,也开启了‚服刑人员新希望回归援助志愿者行动‛帮教之旅。
许多第一次走进高墙的志愿者们不仅对整洁优雅的监区环境感到惊讶,更为整个监狱浓郁的文化氛围感到吃惊。在微湖监狱各个监区门口,取自《老子》《孟子》《道德经》《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经典之中的对联苍劲有力,以‚信‛‚诚‛‚和‛‚仁‛‚善‛‚孝‛等为核心的监区文化核心精神熠熠生辉;通道和监舍的墙壁上,书法和绘画作品缤纷绚烂;图书室里,儒家文化经典著作整齐有序……
据管教干警介绍,微湖监狱不仅有严明的管理,还有人性化教育,在对服刑人员进行法制、道德、文化技能教育的同时,也加大传统文化教育,将诵读国学经典作为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要辅助内容,在这里,几乎每个服刑人员几乎都能背诵多篇经典之作。
来自清华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刘泽华说:‚在交流中我能充分感受到他们是在用心学习领悟传统文化,看得出来他们忏悔和积极改造都是发自肺腑的。‛
近年来,有许多志愿者组织和社会团体走进监狱开展帮教活动,微湖监狱政委孙孟杰说,社会帮教其实就是‚帮心‛‚帮智‛,在大墙内外架起一座座亲情桥梁,不但解决服刑人员存在的心理辅导、职业辅导等实际问题,还让服刑人员体悟到了社会和家庭的温暖,激发服刑人员踏实改造的信心和劲头。
‚这些来自著名高校的志愿者都是栋梁之才,而我们却是社会的罪人,他们的到来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知识和温暖,更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社会并没有遗忘我们。我们没理由不好好改造。‛服刑人员付某说。
文化潜移默化出“我要改造”的动力
‚过去的思维都认为改造是我说你听。在这种灌输和强迫式的改造过程中,服刑人员内心可能不认同、不服气,改造成效自然也就大打折扣。‛孙孟杰说,近年来,微湖监狱大力加强教育改造工作,通过思想教育、以理服人,变消极被动改造为积极主动改造。
‚启发服刑人员的自觉意识是改造的前提,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到犯罪的原因和危害。‛微湖监狱副政委董兴义分析说,罪犯之所以会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缺乏孝道、仁爱、诚信和礼仪,而这四个方面正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传统文化、儒家思想运用到教育改造 工作中就是对症下药,优秀文化的影响能让服刑人员在道德思想、认罪态度、行为规范等方面发生正向转变。
据微湖监狱教育科科长张文杰介绍,从入监教育开始,微湖监狱就根据不同服刑人员的犯罪行为、个人特点,将《论语》《孟子》《大学》《弟子规》《二十四孝》等经典传统文化分门别类、因材施教。例如,对盗窃抢劫服刑人员,通过儒家‚道之以德‛对其输以‚先义后取‛的义利观;对因性格暴躁犯故意伤害、杀人入监的服刑人员,则授以‚与人为善,遇事忍让‛的处世方法……
服刑人员张某原为某电视台工作人员,因贪污公款被判有期徒刑15年,人生的落差和身份的改变,也曾让张某消沉过、低迷过。入监三年来,在学习儒学经典中,张某深刻认识到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
‚现在一学习国学经典心就特别静,什么都不想了。‛张某说,有位哲人曾经说过,‚除掉荒原野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经典传统文化对于服刑人员来说就犹如一粒粒健康的种子,培植在曾经荒芜的心田,荡尽了以前那些腐朽的思想,让生命重焕生机。
张某的感悟在服刑人员中十分普遍。据董兴义介绍,微湖监狱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来,服刑人员深受‚孝‛‚悌‛‚信‛‚谨‛‚和‛等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在道德思想、认罪态度、行为规范等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基本都养成了‚三省吾身‛的自省习惯,树立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行为原则,实现了由‚接受教育、要我改造‛向‚管理自我、我要改造‛的转变。服刑人员的“自助教育”
‚我儿子上次写信主动问起了妈妈的生日,还让我带一本调整心理的书,他以前在外面的时候也没有这样过。‛服刑人员王某的父亲说,儿子刚被逮捕时,自己感觉无地自容,觉得是作为父亲的最大失败。他说,儿子服刑一年多来,每次会见或者通信时,他都能感觉到儿子的变化,知道理解父母的难处了,知道学习了,知道上进了。
有了发自内心的文化自觉,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就如顺水行舟,事半功倍。微湖监狱在将传统文化应用于教育改造过程中,探索出‚自助教育‛改造模式,即在服刑人员深刻反省的前提下,由警察督导服刑人员自学自励、自我管理,养成自我约束、自觉渐进的习惯,进而提升教育改造质量。
‚自助教育不是走过场,更不是空对空、独角戏。‛张文杰说,为了让教育内容为服刑人员理解和接受,微湖监狱通过编写丛书、推荐好书、教唱新歌、搭台宣讲、电化教育、心理矫治、特色监区文化的平台和形式持续推进,建立起科学的监区文化体系。同时还通过开设亲情电话、亲情寄语、亲情照相、亲情救助、亲情餐厅、亲情短信、月末开放日等举措,在大墙内外架起一座座亲情桥梁,为自助教育搭建保障平台。
这种‚自助教育‛不仅体现在思想上,还体现在技能教育上。微湖监狱设立了出监监区,在常年对服刑人员进行技能教育的基础上,集中组织临近出监的服刑人员学习汽车修理、电焊、车床操作等职业技能。还和一些社会资源联合建立培训基地,选择十多个投资少、见 效快、易就业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训。
为了确保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能尽快适应和融入社会,微湖监狱还在出监监区设立了社会模拟实训中心,通过模拟交通导引中心、派出所、人才市场、银行、自助查询大厅、电子阅览室、心理辅导中心等模拟社会实训项目,开展就业指导和社会对接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微湖监狱服刑人员生产技术获证率已经达到99.7%以上,刑满释放时掌握3门以上实用技术的人员比例达81.5%以上。
从积极改造到感恩回报社会
‚虽然我们的亲人触犯了法律,但监狱和社会对他们不离不弃,通过一切手段和方法感化教育、挽救帮助他们。‛服刑人员孙某的弟弟说,实地参观微湖监狱之后,他有三个想不到:一是想不到这里的条件这么好,完全不是外界误解的阴暗潮湿、充满阴森的形象;二是想不到监狱干警的态度这么好,这里就像一个充满温馨和亲情的家;三是想不到监狱这么有责任心,不仅关心服刑人员的日常生活和改造,还关心出狱之后怎么办。
‚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改造。在这里我把前三十年都想明白了,也把前三十年没学的知识学了。‛服刑人员李某初中文化程度,一开始,他把自己归为文盲一类,认为学习《弟子规》《二十四孝》哪些‚高深‛的经典不但没有必要,甚至有些好笑。刚入监时,在密集宣传、强制学习下,催人泪下的尽忠行孝故事、深入浅出的为人处事道理让他心有所动,再加上管教干警的循循善诱、殷殷教导,王某从此 把《弟子规》一遍一遍地抄,一遍一遍地读,走上了积极改造的道路。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随着监区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微湖监狱传统文化教育改造收到了显著效果,教育改造质量稳步提高。服刑人员的违规率下降到0.02%以下,顽危犯转化率在85%以上,连续10年实现监管改造无事故。
同时,在近年来的刑满释放人员中,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等各类先进典型不断涌现。2008年刑满释放人员刘某,在监狱是学雷锋积极分子,回归社会后赶上汶川大地震,他带头把积攒的2000元钱一次性捐给灾区;刑满释放人员杨某购臵客车开通‚亲情会见专车‛,其中两段路程免费接送服刑人员家属,被人们誉为‚学雷锋亲情车‛;就在几天前,另一位刑满释放人员张某还给微湖监狱送去了一万余公斤蔬菜……
‚君子和而不同。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微湖监狱致力于打造‘和润微湖’,就是寓意微湖监狱通过‘润物无声’‘因材施教’的教育改造,把那些曾经危害和谐社会的犯罪分子,改造成为和谐社会的守法公民和市场经济中的有为公民。‛孙孟杰说,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改造形式与警察的正面教育相互补充、互相促进,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新华网记者 韩元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