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洲里及中东铁路沿线沙俄监狱的形成
满洲里及中东铁路沿线沙俄监狱的形成
庞业清 李秀金
(满洲里市文物管理所,内蒙古 满洲里 021400)(满洲里市博物馆,内蒙古 满洲里 021400)[摘 要]中东铁路是中国东北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沙皇俄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以保护筑路和工程人员,维护铁路附属地秩序为名,在铁路沿线设立监狱等司法机构,妄图施行长期、有效的殖民统治。本文作者根据相关资料,尝试性地探讨这一课题。
[关键词]沙俄;中东铁路;监狱;司法权
2010年12月24日,“满洲里沙俄监狱旧址陈列馆”建成并开展。这就意味着在沙俄修建的中东铁路沿线上,旅顺的“日俄监狱旧址”和“满洲里沙俄监狱旧址”均被辟为陈列馆。其它几处铁路沿线的沙俄监狱旧址均被拆除,已荡然无存。
1896年6月3日,李鸿章在莫斯科与沙皇的户部大臣维特签订了《中俄密约》。同年9月,清政府驻四国公使许景澄又与华俄道胜银行签订了《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沙俄攫取了修筑满洲里至绥芬河的中东铁路特权。
1897年11月,山东曹州巨野的老百姓与德国的传教士发生冲突,结果传教士被杀,德国则以传教士被杀为名,打着保护其教堂和传教士的幌子,派出舰队强占了胶州湾。在
此期间,沙俄帝国对这件事反映异常敏感,他们在第一时间即12月19日,就以防止德国继续扩张,侵占为由,派出西伯利亚舰队强占了中国的旅顺口,踞为自己东海岸出海口的军港。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初,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3月27日,沙俄帝国也随之责成俄驻北京代办,与清政府签订了《中俄会订旅顺大连湾租地条约》(即《旅大租地条约》),又称《中俄密约》。条约规定:中国旅大地区由沙俄政府全权管理25年,并允许其修筑“中东铁路”的南部支线,即由哈尔滨到旅顺口。7月6日,中俄再订《东省铁路续订合同》,由此中国东北全境完全成为沙俄的势力范围。
沙俄既已租用了中国的旅大地区,他们就开始着手筹建殖民政府。任命阿列克塞耶夫为中国关东州总督,开始设警、驻军,建立司法机构及总督府各部门。其中在旅顺口元宝房地区建立的第一座沙俄监狱,竣工于1902年。这是沙俄在中国的租地内建起的第一座监狱,他们自认为这是具有“合法性”。因为沙俄是对该地区进行全权管理,所以建立监狱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
中东铁路始建于1898年,由沙俄中东铁路筑路工程局承建,局长、总工程师、总监工——茹格维志,该人还兼管全局的司法事务。筑路工程局另设有专职的法律总顾问——
多罗公切夫。
在铁路修建过程中,大面积土地被占用,民房被拆迁,墓地被夷平,这就引起了极大的民怨和纠纷。随着铁路的修建,在铁路附属地内,涌入大量的人口,居住、经商、开办工厂,修理铁路设施等,附属地内人口骤增,华洋杂处,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打仗、斗殴、奸淫、经济诉讼以及刑民案件等等,屡见不鲜。鉴于此,中东铁路建筑局局长茹格维志,积极敦促沙俄政府尽快在中国关东州建立正式的司法机构。1901年6月,由沙俄政府的财政大臣维特、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和代理司法大臣玛努辛等人,在圣彼得堡主持召开了“关东州司法会议”(实际是辽、吉、黑“东三省司法会议”)。会议对中东铁路沿线的司法机构设置问题,作出了非常详细、具体的决议。根据这个决议,沙皇尼古拉二世于同年8月颁布了《关于中东铁路司法权之敕令》。敕令规定:中东铁路沿线附属地内的司法事务,南线归旅顺地方法院;哈尔滨及东线归海参崴地方法院;西线归赤塔地方法院属理、管辖。在哈尔滨设立地方审判厅和地方检察厅,沿线其它地方设立11处初级审判厅。日俄战争以后,旅顺地方法院迁至哈尔滨,改为边境地方法院,仍辖11处初级审判厅。哈尔滨边境地方法院,对所辖11个初级审判厅,采取巡回审判制,定期派员到满洲里、海拉尔、博克图、扎兰屯、昂昂溪、横道河子和绥芬河等地审理案件。
随着敕令的颁布,又决定在哈尔滨、满洲里、海拉尔、博克图和横道河子等地设立监狱,其中哈尔滨监狱的规模最大。同时,在扎兰屯、昂昂溪、安达、一面坡、穆棱、绥芬河和窑门(今德惠市)等地的警察署内也要设有临时拘留所。
满洲里沙俄监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于190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满洲里沙俄监狱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主体建筑1187平方米,地上二层,地下一层;东平房178.4平方米,西平房133.1平方米。因主体建筑及围墙均为石砌,故民称“石头楼”。主体建筑的地下室与一层多为牢房,一层部分房间和二层部分房间为监狱管理机构,二层主大厅为“初级审判厅”。东平房为轻刑犯和女犯牢房。西平房为洗浴、洗衣、杂物间等等。
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通车,沙俄在铁路沿线附属地内建立了正式的警察机构。10月,沙俄中校扎列姆巴出任哈尔滨警察部长,直属中东铁路管理局领导。不久又由外阿穆尔边防军中抽调18名校级军官和714名士兵充实组成“中东铁路管理局警察部”,充实到沿线各警署以增加警力。本部仍设在哈尔滨,铁路沿线被分为七个区来管辖,满洲里在其中的一个区内,而哈尔滨则单独成立了“警察署”。
1904年,中东铁路管理局警察部对铁路沿线附属地内的警察机构,进行了改组。哈尔滨所设警察部,铁路沿线重新划分为四个区,每区设立警察署,直至1908年3月止。铁
路沿线四个区划分如下:
第一区,从满洲里站起到伊列克得站(距满洲里往东345俄里)止;
第二区,从伊列克得站起到船坞站(哈尔滨江北)西部信号机止;
第三区,从哈尔滨新市街(道里)边界起到宽城子站(长春)止;
第四区,从哈尔滨站东部信号机起到绥芬河站北止。1909年,沙俄在哈尔滨开办了“警察学校”,专门培养、提高警察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该校还附设了短期训练班,负责培训一般的警察,满洲里沙俄监狱的警察也有从这个学校毕业的。
沙俄监狱里羁押的犯人,多为俄国人,也有中国人。监狱里的初级审判厅以及哈尔滨的边境地方法院,只受理原、被告均为俄国人的案件。如俄国人与中国人发生刑民诉讼案时,俄国人成为被告和犯罪人,则由沙俄驻华领事裁判。重要案件移交边境地方法院。铁路附属地内中国人与俄国人之间以及中国人相互间的所有案件,如中国人成为被告时,则由中俄双方地方官员会同审理。
又据满洲里坊间传闻,一到冬天,有些流浪汉无处藏身难以越冬,他们就在铁路附属地内寻衅滋事,被抓到警察署,投到沙俄监狱,可以越冬,可以果腹。
1932年9月,当日本侵略者进犯西部呼伦贝尔大草原时,爆发了“海满抗战”。以海满护路军司令苏炳文为首的东北军,奋起抗击日寇的侵犯。当他们退守到满洲里时,首先围剿了日本驻满洲里机构,俘虏了以日本特派宣抚员大平孝为首的近百人(包括汉奸)。当时这近百号的日、伪人员就被羁押在沙俄监狱里,个个垂头丧气失去了往日的威风。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满洲里沙俄监狱变成了仓储基地,储备、转运苏联援助的前方战场所需的军用物资,为解放东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