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因素对会计教育的严重挑战及高等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新界定(推荐)
摘要:会计相关论文是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教育目的必然会因应经济环境而发生变化,体现环境变迁对于会计教育的要求,同时会计教育的目的必须体现会计职业的特点。因此,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的目标界定为:与会计职业相联系,培养面向企业高级管理层、熟悉国际会计知识、具有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有能力的新型会计人才。
关键词:经济环境;会计教育目的;会计教育内容
人们总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去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组织一定的教育活动的。教育目的支配和指导着整个教育过程,会计教育目的也是如此。不同的会计教育目的就有不同的教育效果的依据,也就会有不同的教育制度。因此正确、恰当的会计教育目的对整个会计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只是教育目的在会计教育中的简单移植,由于会计职业的特殊性———会计是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产生和发展的,反过来会计的发展又对社会经济活动有促进作用,促使社会向前发展。因此它更具有自己的特点:会计教育的目的受环境的影响;会计信息是具有经济后果的,因此会计教育的目的受社会舆论的影响;会计实务是在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法规体系的约束下进行的,会计教育的目的也受会计法规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会计教育的严重挑战
(一)加入WTO对会计教育的挑战
在我国加入WTO后,既会遇到新的发展机遇,更要面对巨大的挑战,会计信息的全球流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使得会计教育受到的冲击将会更大。政治经济的变化对会计教育的挑战加入WTO以后,政府行为将进一步得到规范,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将更加符合国际惯例的同时,也会给我们民族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将使我们面对更加残酷的国际竞争环境。政府工作的重心和国家的一些重大经济方针将有所转移,会计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也会有所转变。因此,如何尽快制定适应环境变化的会计教育目的就成为会计及其教育的挑战。
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对会计教育的挑战加入WTO以后,西方的社会文化观念将进一步渗入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来,会计行业和职业环境将有很大的变化。跨国公司的中方雇员将与不同的文化、宗教背景即不同意识形态的人员打交道,在强调英语、计算机的必要性的基础上(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学生毕业时都有对英语和计算机能力的硬性要求,使得对毕业生的英语和计算机能力要求在宏观上有了保证),对于专业知识则几乎没有明确的量化要求。虽然部分原因是无从量化或不好量化,但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专业知识的懈怠心理。如果过分重视英语和计算机能力,则专业教育将会被这两门学科“反客为主”。这样的确是适应了环境国际化的要求,但是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培养新型的高层次的会计人才将是会计教育的又一挑战;如何在专业知识和英语、计算机专才之间进行衡量也是对确定会计教育目的的挑战。
加入WTO意味着真正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因而对人才素质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种种因素,我国的会计教育在理论与实践的衔接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上、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等方面都滞后于经济改革的步伐,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入WTO后,我国教育市场将逐步开放,外国教育将蜂拥而至,我国落后的会计教育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会计教育的挑战在知识经济环境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定,信息的加工和传递不像过去那样费时费力,各管理部门利用互联网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业务分析,将财会工作之重心由数字加工转向协助高层管理者制定战略决策。在一体化的世界经济环境中,会计事务的国际合作将日益频繁,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世界各国对于优秀人才的竞争将愈演愈烈。如何适应市场的人才需求变化,转变会计教育的目的,培养新型会计人才是会计教育面临的又一重大问题。
(二)会计行业自身的特点,政府、社会舆论等对会计教育的要求 会计行业是一个对职业道德要求严格的行业,这是由会计人员在经济工作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安然”等事件在美国证券市场和会计市场引发了全球性的诚信危机,这说明注册会计师行业 作为诚信鉴证者和实践者的责任越来越重大。同时随着公众诚信意识的觉醒,对会计师行业的诚信监督也越来越广泛,而随着法律的健全,社会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和监管越来越规范。由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不高而引起的违纪违法等社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如果我们在注重智育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轻视了德育培养,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纵观会计教学的全过程,我们很难找到比较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往往只是在教学中一带而过,这是与会计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不相适应的。因此,我们只有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不断深化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监控制度,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提高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才能促进职业道德和诚信建设深入发展,以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要,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树立良好形象。
高等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新界定
(一)会计教育界应树立的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
《会计教育的目标》中是这样论述会计教育目标的:“学校会计教学的目标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立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由此可知,对高等会计教育而言,最为关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能力。”面对新形势,我国的高等会计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素质和能力呢,我们认为,至少应培养学生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实际操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是指会计专业的学生通过高等会计教育阶段的学习后,能独立从事某些或某方面的具体会计业务,这是我国会计专业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其培养的初级会计专业人员应具有“合格的文化素养、合格的专业基础理论、一项或数项突出的专业技能”,这是一种应用型的培养模式。
独立学习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学校的课程通常是根据比较成熟的学科来设置的,不成熟的学科通常不能设置课程。这意味着大学生在校读书时有些课程还没有成熟,是未 引起人们重视的新知识,但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就有新的知识出现了。“一次教育,终身受益”的年代一去不复返,终身学习成为必需,这就要求教育的目标不仅要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还要掌握一种学习的方法,使其能终身从事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效地解决可能遇到的熟悉或陌生的问题。这也就是说,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科学研究能力对于高等教育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丰富的知识并不是目的,能综合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善于并敢于发现问题,并对之进行分析和思考、解决,这才是追求的目标。这是一种较高级的独立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应达到的主要能力。
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指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及时根据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地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敢于想象,大胆实践,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以新的手段和方法,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会计问题,建立新的会计理论或方法体系,或发现某种会计现象和规律,或填补会计学科上的空白等。它以创造性思维为基本出发点,以取得前所未有的创造性成果为标志。创造能力是思维的最高表现形式,理应成为会计专业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应达到的主要能力。
(二)会计教育目的的确定应该与会计职业有机联系起来 只有会计职业界与教育界有机地联系起来,会计教学才能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才能更好地实施会计教学工作。中国的经济发展日益加快,经济日益全球化,会计作为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国的会计制度因经济的发展进行着根本性变革的时候,我们的会计教学却依然循着“老路子”,迈着“八字步”,这如何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如何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澳大利亚大学会计教育对培养学生在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和组织系统中的职业角色,有非常明确的目标,使学生了解其未来职业生涯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与具有的权利,这在澳大利亚各大学的教学宗旨中,都有明确的说明。例如,强调培养学生的态度,以使他们“渴望不断地进行知识的发展与创造;愿意开始并参与变革;重视个人生活与职业生活中的事实、正确、诚实与道德的标准;承担责任、义务并主张权利;欣赏自己及其他的文化与风俗。”上述宗旨和目标,在其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均得以遵循。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针对进入会计业界的新人提出了三项核心素质能力要求,一是专业职业素质;二是人格素质;三是宽广的商业视角素质。因此,从上述会计职业素质的要求看,会计职业界已对会计教育提出了尖锐挑战,要求会计教育界从自身内部进行战略性改革。所以,我们所要进行的会计教学改革,绝不是简单地添加一些东西或去除一些东西,而是要从观念上和方法上,也就是从教学理念的改变、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上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其最终目标是培养能够进行创新思维、具有会计素质和能力的人才。唯有这样,我们的会计教育才能向国际水平迈进,才能满足我国不断发展的经济对会计人才所提出的要求。
所以,我们进行会计教育改革时,首先应确定明确、恰当的教育目的,结合各高校不同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合不同岗位的会计人才。基于会计行业的实务性特点——理论可能超越实务,在学校学的知识是不可能一劳永逸,会计教育不仅仅是教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和自学的能力;会计教育的目的应该与会计准则等制度、规范的会计的职业要求一致,防止不必要的误解和跟不上步伐;权衡会计知识和英语、计算机等技能知识的比重。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的目标应该界定为:与会计职业相联系,培养面向企业高级管理层、熟悉国际会计知识、具有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有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创造能力)的新型会计人才。
第二篇:“互联网 ”对我国会计教育的挑战
“互联网+”对我国会计教育的挑战
摘 要:自从“互联网+”被总理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即迅速在各行各业中得到迅猛发展。与各行各业紧密相关的会计行业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也呈现出了新兴的发展趋势。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会计教育摇篮势必要紧跟时代步伐,为培养“互联网+会计”人才提前做好各种准备。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教育;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中国大大小小各类企业都将面临一个迅速调整和剧烈变革的时期,企业的财务部门也将从原来的附属职能部门转变为企业的核心职能部门。在线财务服务、网络财务、云会计及云审计等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新兴领域初现端倪,“互联网+”为会计行业升级、会计职能转变以及会计人才转型等方面都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会计教育摇篮也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及“互联网+教育”的提出
国内“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14日,易观国际董事长兼CEO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他表示“移动互联网它的本质,离不开‘互联网+’。在未来,‘互联网+’公式应该是我们所在的行业目前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我们可以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找到若干这样的想法。而怎么找到你所在行业的‘互联网+’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2015年4月13日,《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指出应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战略部署,紧接着各高校不断推出在线开放课程,全面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互联网+”给我国会计行业及会计教育带来的新需求及挑战
“互联网+”对会计行业及会计教育带来的新需求及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互联网+”促使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转型
“互联网+”时代,会计业务将从传统的“信息处理和提供”转向“信息分析和辅助决策”,从“事后算账”转向“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原本从事简单、重复的会计核算基础业务的会计人员将逐渐被计算机取代,会计从业人员不得不从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进行转变。
2.2 报税普遍互联网化
随着“互联网+”融入到会计行业,增值税发票系统不断更新升级,基本实现了纳税人网络化办税,满足支持了纳税人通过互联网可以实时向税务机关上传开具发票、抄税、报税、网上发票验旧、网上系统更新升级等,减少了纳税人在单位与地税、国税之间往返奔波之苦,大大节约了纳税人的时间成本,提高了纳税人的办税效率。
2.3 互联网的会计电算化平台是未来的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企业势必要改变传统会计的工作空间和模式,使企业能够实时处理广阔的网络范围内的各项业务,通过互联网实现各种远程控制(如远程记账、算账、报账、查账、远程审计和监控等)和事中动态的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电子单据的处理和电子货币的结算。
2.4 专业的、借助互联网的代理记账公司开始出现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颠覆了传统的会计服务、会计信息传播与沟通方式,为代理记账公司提供了全新的业务来源和工作方式。代理记账公司将基于互联网的基础之上,远程进行会计日常业务操作,实现远程填制记账凭证、登记各类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查询账簿和凭证、工商年检、各种税的申报与缴纳等工作内容,以及预算的编制、审核,财务分析与诊断。
2.5 对传统会计教学内容的挑战
传统会计教学内容主要讲授如何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方法,以事后反映为主。“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传统会计的教学内容不再满足企业日常发展的需求,那些简单的事后核算将由计算机所取代,企业的会计人员也将从日常核算等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参与分析决策、创造企业价值、为企业战略提供支撑等管理工作。所以会计教学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会计核算内容,而是应该融入计算机知识、信息化知识、财务分析与预测、绩效管理、风险管理、战略规划、全面预算体系、资本市场运作等多元知识体系。“互联网+”下我国会计教育的应对措施
3.1 理实一体的创新课堂
3.1.1 移动终端的使用
传统的课堂点名方式往往是教师拿着点名册逐个点名或让学生自行在点名册上签到,这势必会浪费不少宝贵的上课时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少学校教师上课正在逐步尝试利用移动终端进行签到。上课时,学生用户通过点击学生机电脑桌面的程序图标进入平台登录界面,输入自己的用户名(一般为学号)和密码,与服务器建立HTTP连接,通过程序发送包将学生信息发送到教师的服务器端,教师只需在终端查询统计学生签到数据。
3.1.2 进行交互式教学
教师可以针对某一课程或某个主题建立一个讨论小组,成员们可以在小组中表达他们对目前的课程或主题的讨论意见。如果需要,成员们也可以点对点地进行深入的探讨交流。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拟定学习进程表进行自学,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知识点或测试题进行检测。课程网站会自动将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次数、参加的讨论、作业情况等记录下来,供教师或学生需要时进行查询统计。
3.1.3 课堂演示多样化
在“互联网+”下,教师上课不仅仅是靠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而是可以依赖多媒体课件、三维动画、投影仪、音响录像资料、教学模拟软件及教学网站等手段进行教学。此外,还可以依靠互动电影开展教学,让呆板的课件生成生动形象的动画,完美再现办公室、税务局、银行等地点,再设计相应的人物角色,模拟真实的情境,同时嵌入了文本、图像、表格单据及提示板等各种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功能模块。通过互动电影,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不仅解决了教师们光靠枯燥乏味的语言也解释不清的困扰,还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1.4 借助大数据平台开展教育教学
借助大数据平台开展教育教学,主要可以采用翻转课堂、开发微课与Moocs,利用大数据进行行为跟踪分析等措施。
①充分利用翻转课堂开展教学。
“互联网+”时代,教师将优质的会计课程资源、学习管理系统及在线课堂等资源充分结合起来。学生业余时间在家通过互联网去使用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学习,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再对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而且,通过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学生不再局限于原有的课堂空间,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听到最优秀教师的讲课。教师也不再是单纯地教授知识,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不断开发微课与Moocs。
在“互联网+”时代,为了使学生取得最佳的自主学习效果,教师需要不断开发微课。教师应提前对每一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并录制成教学视频上传至指定的网站,以便学生自主学习时观看。如《手工会计模拟》中《认识账簿》一节,教师可以用各种实物进行示范,引导学生认识常用的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等各种会计账簿,使其对会计账簿产生感性认识。
教师还应该不断研究开发各种会计慕课。学生可以在上课之前通过观看会计教学视频进行预习,上课时再认真听讲以便于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如《基础会计》课程中如何编制会计分录,不少同学光靠课堂上教师讲解是很难理解掌握的,经常会出现借贷方向相反或借贷科目用错,这时如果有了慕课,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再看视频复习,理解掌握就变得不再困难了。
③行为跟踪分析。
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通过学生的日常出勤、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考试情况等综合数据,分析得出学生的学习行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如有两位学生,他们在同一次考试中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分,我们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平台对其进行原因分析,究竟是因为学习态度问题根本就没有认真学习还是已经很认真学习了但是学习方法不对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如果是学习态度问题,那教师就应该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逐步提升学习兴趣;而如果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则教师应该纠正其错误的学习方法,培养其良好有效的学习方法。
3.2 加强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包括专业共建、真账实训、岗位实习和就业推荐一体化的合作模式。由企业和学校通过线上线下灵活地揉合在一起,将传统的学历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还应充分利用“云平台技术”创建各类产业基地为学生提供各个会计岗位实训与实习,同时采用“学习行为分析系统”将学生学习及实习的全过程进行跟踪记录分析,以便于学生与企业之间更好地进行双向选择。学校还可以根据“学习行为分析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总结分析,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时隔21年,“互联网+”终成国家意志[EB/OL].http://,2015-04-13.[3]张燕.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3.[4]刘继昀.网络环境下的会计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5(15):435-436.作者简介:
张红琴(1978.12-),女,浙江人,副教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第三篇:浅析新经济环境下对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重新思考
浅析新经济环境下对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重新思考
2013-01-29 17:26 来源:
【论文关键词】新经济 工商 管理 本科教育
【论文摘要】近年来受到国际范围内MBA教育项目下降趋势的影响,在新经济环境下国内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需要得到重新审视。本文分析了当前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建立实践平台这几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应如何改革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建设,从而为社会输出高质量的工商管理人才。
上世纪80年代开始,MBA教育被引进了中国。自1993年工商管理学科被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到现在,已走过了将近二十个年头。如今中国有340多所普通高校都设立了工商管理专业。不可否认,工商管理专业的蓬勃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级管理人才。然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全球化日益加剧、金融危机不断冲击的新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着改革与转型的压力,工商管理教育又将如何应对。在欧美,企业领导者们已经频频对工商管理教育发出了质疑的声音,他们认为学校课程与教育文化与现实的竞争环境并不能很好的对接。矛头首先指向了风靡一时的MBA教育。2010年哈佛商学院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总体来说,MBA教育项目的数量在下降。MBA的价值在被质疑,当前的MBA忽略了经验的重要性和技能的培养。在领导力、全球化思维、沟通技巧和解决能力的培养上都存在不足。商科教育已经来到了十字路口上。”当MBA教育受到挑战的时候,为企业输入更多更广人才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又需要怎样的变革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受国际环境的影响,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人才质量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并且存在一定的问题。早在2004年,教育部高教司就对中国普通高等院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从供需来看,总体平衡,但存在局部供给不足和局部供给过剩;从学生能力和素质看,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开拓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需要加强。普遍的情况是,比起科班出身的管理人才,企业更偏向从企业内部一线培养管理者,他们需要的是上手快、适应力强的人才,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性。从学校学到的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理论和现实生活相差太远,让一些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感到无所适从。
人才输出的质量未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反应了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培养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商业环境是动态的,很多学校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过于教条与传统且并不适合社会的需求。《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在2011年4月刊登的一篇文章就评估本科层次的工商管理教育问题,采访了瑞德福大学商学院的院长Faye W.Gilbert。Gilbert先生提到“功能性管理课程的半衰期已由10年缩短到5年。可以看到在2000年财富前25强的企业中到了2010年有13家企业已经从名单上消失了。功能性的知识也是如此,是需要持续更新的。每个商科的核心课程都需要有自己的保质期。”可能有人觉得我国的商业环境变化没有那么夸张,我们的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但事实上改变正在发生,改制与转型对很多企业来说都是事在必行的。回头看看一些学校关于工商管理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本身的选择,会发现教师和学生的处境是十分尴尬的。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的授课都是单向的,以“经典”的西方国家的理论和理念为主,这些已经不能很恰当的适应于变化迅猛的国际环境,更加与我国企业的实际国情脱节。教师所教授的、学生所学习的都应该能真实的反映课堂外社会正在发生的问题。然而很少有学校能做到这点,导致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缺乏对市场前沿问题的关注,缺乏创新思维。
长期以来,除了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大多数学校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式上也显得较为单一,鲜于创新,忽视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在课堂上仍以教师授课为主,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处于被动灌输的角色,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未能得到系统的训练。学生对学习课堂上教授的理论意义存在模糊感,对如何将所学到的知识正确地应用而感到茫然。他们需要平台去体验不同环境下的企业问题和挑战,需要机会把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商业环境中。然而,目前高校对相关实践设施和经费投入不足,与企业间缺乏联系和合作。部分教师也缺乏实践经历,在实训、实验和实习方式和内容安排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形式单一,致使学生积极性不高,实践效果不明显。此外,还存在由于与学生缺乏沟通教育而导致学生对实践的认知不充分的情况。比如部分学生以为学了工商管理应该去企业坐办公室,不愿意或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去企业一线生产线以工人的身份实习,而产生消极心态。另外,案例教学在高校中也未能得到很好的普及,即使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了案例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根据2005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的本科工商管理学生觉得现有的案例教学满意度为“一般”,主要原因体现在“理论与实际联系不足”和“操作性技能教学不足”等方面。而授课教师也普遍反映学校对案例教学的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激励机制,导致缺乏精力去搜寻各种案例素材或编写案例教材。值得注意的是,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和MBA教育是不同的,不能简单地把MBA案例和其案例教学方法搬到本科教育的课堂上。本科工商管理的学生是没有企业实践经验的,从理解能力和学习方法上与MBA学员存在差异。因此,各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方面,需要在案例选择、案例所占学时比例的安排和课堂组织上下功夫,探索适合学生的案例教学方法。
原文来自:http:///XuXieZuo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