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津市中心城区环外环规划范围内规划和土地管理业务流程(规业字[2006]23号)
【发布单位】天津市规划局、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发布文号】规业字[2006]23号 【发布日期】2006-01-17 【生效日期】2006-01-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天津市
天津市中心城区环外环规划范围内规划和土地管理业务流程
(规业字[2006]23号)
第一条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市规划和土地管理工作,形成职责明确、相互协调、规范有序的规划和土地管理工作机制,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结合我市规划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与管理工作实际,制定规划和土地管理业务流程(以下简称流程)。
第二条第二条 本流程适用于本市中心城区环外环规划范围以内的地区。
第三条第三条 本流程将规划和土地管理业务流程划分为4大类,共35项。
第四条第四条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核发和换发;负责规划设计方案和建筑设计方案的审查报批、建设工程规划验线和规划验收;负责城市建设工程档案的验收、接收、保管和开发利用等项工作。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土地收购整理储备、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和征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以下简称土地出让)、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建设用地批准书和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土地使用证的核发、土地查验、土地变更登记等项工作。
第五条第五条 在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土地招标出让过程中,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规划设计方案评审标准的制定、评审专家库的建设、评审专家的随机抽取和规划设计方案的评审等相关工作。
对于拟实施土地公开出让的建设项目,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核发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时,可根据实施城市规划的需要,对是否采取招标方式供地提出建议。
第六条第六条 严格实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以下简称“两证一书”)和建设用地批准书制度。
办理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之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土地出让。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后,建设单位方可实施建设。
对于新建、续建的国有建设用地项目和已建成、未办理“两证一书”的建设项目,在补办土地协议出让、作价出资或者入股和土地租赁手续前,由建设单位向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补办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对于已办理“两证一书”的建设项目,在补办土地协议出让、作价出资或者入股和土地租赁手续前,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已核发的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进行复核。
对于涉及占用土地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单位在市政工程规划设计成果审定后,申办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第七条第七条 以招标、拍卖和挂牌有偿方式供地的建设项目,实施土地出让前,由土地整理部门申报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由土地受让者作为申报主体,继续办理其他规划用地手续。
对于以其他方式供地的建设项目,由项目建设单位作为申报主体;对于临时使用土地的项目,由土地使用者作为申报主体。
土地受让者交齐土地出让金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土地受让者申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土地出让金缴纳情况。
第八条第八条 严格规划和土地审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土地出让方案需报市政府审批,建筑设计方案需报市政府会审。
第九条第九条 对于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单位须取得选址意见书后,申办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通过后,项目建设单位申办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第十条第十条 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研究制订土地收购整理储备计划。土地收购整理储备计划经市政府批准后,由土地收购整理部门实施土地收购整理储备工作。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研究制订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农用地转用应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和征用批准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将审批文件抄送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本流程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本流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天津市规划局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二00六年一月十七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漳州市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
漳州市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
文本
第一章 总 则
第1条 为指导中心城区近期建设项目安排,加强城市建设监督管理,实现“十一五”城市发展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和《漳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2000-2020)、《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漳州市的实际发展情况,特编制本规划。第2条 规划期限:2006-2010年 第3条 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3.1围绕发展城市经济、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处理好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注重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3.2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味。
3.3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相协调,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综合资源、环境、财力的实际条件,并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3.4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从实际出发全面分析和评价城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确定近期规划工作的重点。第4条 规划范围
九龙江北岸,东起江东桥,沿九龙江西溪向西至金峰开发区厂西二路,芗城区北至北环城路,龙文区北至漳华路,南至江滨路,用地面积约44平方公里(不含金峰开发区、龙文工业区);九龙江南岸,桥南片区西起西洋坪路,东至九龙大道东侧花卉种植、批发交易市场,含厦深铁路站场及周边用地,用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第二章近期建设规划目标及规模 第5条近期城市发展目标
5.1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地位。
5.2 强化城市集约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创造优美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3 实现城市发展空间的战略拓展与整合,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升城市整体建设标准与质量。
5.4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支柱产业,实现产业协调发展和全面升级。
5.5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6条 城市规模 6.1人口规模:50万人 6.2用地规模:50平方公里 第7条 城市发展方向 龙文区重点发展迎宾路以南区域,局部向迎宾路以北拓展,芗城区重点向西发展,桥南片区以南山景区为核心,向东发展。第三章 城市近期建设用地规划 第8条 重点发展区域和重点改造区域 8.1 重点发展区域
8.1.1 龙文区:5.3平方公里的新城市中心区;龙文南路以东龙文区政府为中心的区级行政中心区;沿水仙大街布置的市级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八号路两侧商业物流配送中心;水仙大街南侧至建元路的居住用地,迎宾路以北、龙文北路两侧综合用地、蓝田工业区东北侧用地,龙文工业区龙文北路两侧用地。
8.1.2 芗城区:金峰路两侧居住用地;西洋坪路两侧的高校园区、体育中心;零号路两侧、群裕小区以东片区;丹霞路南段、江滨路以北片区;金峰工业区谢溪头片区。
8.1.3 桥南片:厦深铁路站场及周边配套区;以百花市场为依托的九龙大道沿线用地、南山景区,今后五年以市政道路、桥梁的延伸和建设为主,暂不考虑大型居住区的建设。
8.1.4 长洲片区:九龙江北溪、西溪与324国道形成的三角地块,用地5.25KM2(不计入城市用地范围),拟建设集商务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8.2 重点改造区域
8.2.1 龙文区:人民广场北侧片区。
8.2.2芗城区:延安北危旧房改造片区,漳华路中段两侧地块,瑞京旧村片区,钟法路南段片区,延安南片区。8.2.3 桥南区:南大道两侧用地。第9条 居住用地规划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为29平方米,住宅建设量为140万平方米,住宅开发以新区建设为主,旧城改造为辅,启动城中村改造建设,严格控制住宅零星开发,鼓励规模建设,按照相关的标准要求配套建设各种公共服务设施。根据我市的经济实力,建设一个功能完善的经济适用房小区,按照相关规定及标准要求进行建设。第10条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0.1 行政办公用地
近期重点建设市级行政服务中心,配套建设部分市级行政办公设施,以龙文区政府为中心,建设区级行政办公集中区。10.2 商贸物流设施
10.2.1 依据《漳州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完成旧市级商业中心的业态调整,新市级商业中心初具一定的规模,丹霞组团区域商业中心完善成熟,城西组团,桥南组团商业中心初步形成商业形态。大中型商业设施和专业批发市场参见《漳州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10.2.2 重点建设迎宾路东段物流园区、浦口粮食物流园区、桥南区厦深铁路、龙厦铁路站前物流园区。10.3 文化娱乐设施
结合市博物馆,新建漳州市木偶艺术中心,与市级行政服务中心相配套,建设市级艺术馆、市级图书馆,续建市级青少年活动中心(闽台青少年交流中心),新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整合旧城区大众影院、向阳剧场、木偶剧团等用地,在侨乡剧场规划建设1处芗城区综合娱乐设施;结合新城市中心区建设,开展市会展中心及美术馆建设的前期工作。10.4 教育科研设施
10.4.1重点建设漳州师范学院达理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漳州市教育学院、南方艺术学校。
10.4.2基础教育重点结合居住区规划建设,配套建设4所小学(西桥小学、龙机小学、毅达小学、霞桥小学);完善现状学校的各项配套设施,增加科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用房面积;合并一些规模小、建筑质量差的学校。推进诗浦中学、湘桥中学的新建工程。10.5 医疗卫生设施
新建市级中心血站;续建漳州市朝阳医院二期工程;改建和扩建现有的医疗卫生设施,整合市医院与原漳州卫校用地,完善市医院用地布局;推进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建设;在水仙大街以北、七号路以西地块预留市第二医院(500床)用地,做好前期建设工作。10.6 体育设施
重点建设市体育中心二期工程,含主体育场(2万人)一座,体育休闲中心一座,在洋老洲新建一座综合游泳馆;在南昌东路以北,五号路及龙江路之间地块,建设全民健身中心;积极推进社区活动场所建设,整治改造体训基地腾飞馆南侧用地。第11条 工业用地规划 11.1 蓝田工业开发区:至2010年规划规模为5.2平方公里,近期完成开发面积2.2平方公里,重点建设漳华路东段两侧、七号路以东工业用地,主要发展生物制药、机械、家具、食品等轻污染、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
11.2 龙文工业开发区:至2010年规划规模为2.5平方公里,近期完成开发面积1.5平方公里,重点建设龙文北路两侧工业用地,发展具有传统优势轻加工及外资辐射型产业(不计入城市建设用地指标)。11.3 金峰工业开发区:至2010年至2010年规划规模为7.03平方公里,近期完成开发面积为3.53平方公里,重点建设谢溪头工业区及厂西二路两侧商住区,发展机械制造、文体用品、家具、电子等产业(不计入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第四章 道路交通规划 第12条 城市对外交通
12.1 铁路:重点建设厦深铁路及龙厦铁路漳州段。
12.2 高速公路:重点实施沈海高速公路泉厦漳拓宽改造工程角美至长洲段,沈海高速公路福厦漳诏复线漳州段,厦成高速公路漳州段。13.3 城市外环线:结合西洋坪大桥的建设,建设桥南西环线,北起西洋坪大桥,沿西洋坪路桥南段,东至九龙大道。第13条 城市主、次干道
重点建设完成的城市主干道有北江滨路西段、南江滨路西段,龙江路北段、龙江路南段、龙文路北段、漳华路中段、西洋坪路北段、南段、漳码路西段、七号路南段。次干道有新浦东路东段、建元路东段、六号路、丹霞路南段、瑞京路西段、大学西路、零号路、钟法路、修文西路(新华南路—延安南路)。第14条 城市重要桥梁
根据城市用地发展情况,完善过江通道规划,重点建设西洋坪大桥及龙江大桥。
第15条 交通枢纽
近期重点建设漳州火车南站,占地约47公顷,同时,在南站站场前建设一处二级汽车客运站,占地约2.67公顷。第16条 公共交通
16.1 根据近期城市发展的重点,增设龙文新区、芗城区西部、桥南片区的公交线路。
16.2 建设东区公交车场,新建始发站及换乘站6处,在漳响路及丹霞路交叉口西南侧建设公交调度中心。第17条 城市公共停车场
近期在胜利公园、人民广场北侧地块,新区行政中心南侧地块,延安南路、修文西路交叉口东北侧地块,在迎宾路南侧汽车汽配中心西北侧、桥南片南山景区、百花村花卉交易市场各建一处社会车辆停车场。同时,在城市主要干道、城市中心大型公建(商业、办公、医院、旅馆、旅店、文体活动场所)、公园、城市公交换乘站等位置均应配套停车场,具体规模参照《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18条 在市区按0.9-1.2公里的服务半径设置加油站,新建6处加油站,其中两处与汽车加汽站相结合。第五章 市政工程设施 第19条 给水工程
19.1进行第一水厂取水口上移工程,重点建设漳州第三水厂一期工程,占地10公顷,日供水能力15万吨,选址于蓝田工业区北侧。19.2 在新区建设2处给水加压泵站,日提升能力为5万吨。19.3 加强给水管网建设,配套建设DN200-800管网工程35公里,芗城区主要完善管网布局,进行管道改造,重点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龙文区及桥南片区结合道路建设一次配套完成。第20条 排水工程
20.1 扩建碧湖污水处理厂,由原来10万吨/日扩建为15万吨/日。20.2近期重点建设金峰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能力2万吨。20.3在芗城区湖内村及龙文区龙江路各建1处污水提升泵站。20.4采用雨污分流方式,结合城市道路的新建或改建,建设管网系统,重点建设蓝田工业区、龙文工业区至碧湖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20.5 启动中水利用工程,近期在碧湖污水处理厂重点建设提升泵站一座及集水池,配套建设中水回用管道5.6公里,中水回用率达10%。第21条 供电工程
21.1 输变电工程:重点建设220KV东区输变电工程、220KV九湖输变电工程,110KV龙文输变电工程,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建设110KV谢溪头输变电工程,110KV湖坂输变电工程,110KV虎伯山输变电工程。21.2 线网工程:结合城市重点发展区域,配套建设电力线网,局部改造芗城区架空线路为地埋式电缆,重点建设东区-东屿Ⅱ回线路,九湖变110KV线路工程。第22条 通讯工程 22.1 邮政:
新建龙文区综合邮政处理中心,用地2公顷;在新城市中心区、厦深铁路站场配套区、金峰工业区各建一处邮政支局;完善邮政配套设施建设。22.2 电信工程:
新建龙文区电信枢纽大楼及中心机房,占地为3.2公顷,桥南片区、龙文新区、金峰工业区建设两处模块局,每个模块局面积为0.2-0.3公顷。重点建设江滨路、龙江路、漳华路、龙文北路、漳码路、新浦东路东段、建元路东段、六号路、丹霞路南段、瑞京路西段、大学西路、学府路、钟法路南段的通讯线网,总长为80公里。第23条 燃气工程
23.1近期气源以管输天燃气(LNG)为主,至2010年,市区用户年用气量为7607万标准立方米,平均日用气量20.84万标准立方米。23.2近期重点建设蓝田天燃气门站,金峰LNG中心气化站(含燃气调压站),新建2处汽车加气站;配套建设高压管道(蓝田至金峰段)15公里,中压管道117公里,庭院户内管道居民户数为8.13万户。23.3 重点建设以下道路的燃气管网工程:江滨路、龙文路、迎宾路、漳响路及龙文区、桥南片区各新建主次干道。第24条 环卫设施
24.1近期内需配建单独公厕30座,8座垃圾中转站,1座建筑垃圾转运站(大中型垃圾分检中心)。24.2 附建于垃圾转运站的环卫工人休息场所8处。
24.3 在龙文区规划建设环卫车辆停车场(含车辆修配中心)1处,占地1.2公顷。
24.4 在金峰污水处理厂相邻地块,建设1处粪便处理厂,占地0.28公顷。
第25条 城市园林绿化
25.1近期园林绿化建设目标:紧密结合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工作,努力提高城市绿地的数量,改善绿地布局,控制好旧城改造的绿地指标,达到国家园林城市的要求。至2010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6.16平方米。
25.2 根据漳州城市发展的方向,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点应与城市新区建设相配套,近期重点建设北江滨公园一期,漳州市湿地公园、南山景区、荔枝海生态公园。
25.3 结合旧城改造与新区环境整治要求,加快河道治理及绿化工作,重点建设三湘江滨河绿地,浦头港两侧绿化带。
25.4 进一步完善老城区现有公园绿地配套服务设施,提高绿化服务功能,重点改善芝山公园、九龙公园绿化,整治胜利公园周边环境。25.5 结合近期主要道路的建设和改造,重点实施江滨路、龙江路、龙文南路绿化景观带建设,构筑城市主要交通干道的绿色走廊。道路绿化率应达到《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的规定。25.6 结合住宅小区建设,完善居住小区绿化设施,新城区绿地率不小于40%,旧城区绿地率不小于30%。
第六章 防灾工程规划 第26条 抗震
所有新建工程都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设防,并注意场地选择、建筑布局、抗震分析及施工质量,增强结构抗御地震的能力;同时,加强避震疏散场地建设及平时管理。具体位置及建筑物设防等级要求参见《漳州市区抗震防灾规划》。第27条 消防
27.1在水仙大街北侧,九十九湾以西,新建消防指挥中心,用地1.3公顷。
27.2在龙文区迎宾路以北、五号路以西地块、高校园区大学路北侧新建2处消防站;在历史文化名城增设旧城专职消防队。第28条 人防
28.1 至2010年,人均人防设施面积达0.58平方米,工程总量为23万平方米,新建人防工程量为8万平方米,年建设量为1.6万平方米;人防工程建设的重点为城市新建区,旧城区通过新建和加固改造,形成较完整的人防工程体系。
28.2 在云洞岩景区西侧,新建市人防指挥中心,用地规模8.5公顷,新建龙文区级人防指挥所工程,改造芗城区级人防指挥所,在胜利公园新建人员掩蔽所20000平方米。第29条 防洪排涝工程
29.1 防洪:近期结合北岸江滨路工程,建设路堤结合工程及防洪堤水闸;南岸进行防洪堤改建工程。
29.2 排涝:三湘江水系整治工程,总长约8.5公里。
九十九湾河道整治工程,总长约9公里,在湘桥建设一处电排站,占地0.3公顷。
第七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第30条 根据《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城市建设现状确定名城保护范围,总面积为70.5公顷。采用二级保护方式,划定重点保护区28.4公顷和建设控制地带42.1公顷。近期以保护为主,可逐步采用市场运作的形式,在市财力许可的情况下,由政府投入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31条 加强对浦头港-新行街、新华东路(岳口段)两片历史街区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其它建设项目侵占历史街区用地。第32条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措施。
32.1 重点保护区内不得进行与保护文物古迹、古城风貌无关的工程建设,对区内的建筑采取维修、整修、重建和拆除四类,使其符合历史街区风貌要求。
32.2 建设控制地带内必须控制建(构)筑物的性质、规模、体量、高度、色彩、风格。
32.3 除满足消防要求外,严格控制车行交通穿越历史街区的重点保护区,各类市政工程设施应采用埋地铺设。
32.4 具体保护、整修方法及措施参照《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有关内容。第八章 市区环境保护规划
第33条近期环境治理目标及工作重点
33.1 至2010年城市环境功能分区明确,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环境质量达标率90%左右,主要水系水质95%以上达到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33.2 加大市区内河环境综合整治的力度,尽快建成完善的现代化城市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三湘江、九十九湾、浦头港、护城河等水质基本改善。
33.3 加大城市生态系统改造和优化的力度,扩大城市公园绿化的面积,保护好风景名胜区和市郊生态调节区。
33.4 重点保护好城市饮用水源和地下水源,九龙江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区划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
33.5 加快建成区内污染型企业的关、停、并、转、迁的综合整治步伐,优化城区的功能布局。
第九章 云洞岩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 第34条 云洞岩风景名胜区保护等级 云洞岩风景区分为二级保护:
34.1 一级保护区:即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部分,主要包括云洞岩、瑞竹岩景区,面积1.83平方公里。
保护内容:景区内一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森林植被、历代摩崖石刻、自然山体。
34.2 二级保护区:即风景区的规划管理范围,面积约10.8平方公里,包括岭兜山、大石水库、长山水库、龙岐入口区等。保护内容:森林植被、自然山体、水系及部分人文景观。
34.3 外围保护地带:即风景区与城市的协调区,面积5.5平方公里,(具体范围见规划图)
保护内容:地形地貌、水体、植被等景观资源及生态环境。第35条 云洞岩风景名胜区保护措施
35.1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风景名胜区保护的法规、条例,做好封山育林、植树绿化、护林防火和防治虫害工作,禁止破坏和随意改变风景区的一切景观和自然环境。
35.2 严格控制基建规模,一级保护区内禁止除必要的景观建筑以外的一切建设活动,对文物古迹应采取保护、修缮措施;二级保护区内,不得建设与景区内容相悖的设施,控制建设景区必需的服务配套项目,对其建筑选址、性质、规模、标准、体量、色彩、风格提出明确控制要求;外围保护地带内不得建设大型工矿和污染项目,村庄建设要统一规划。所有建设项目需报相应管理部门审批。
35.3 拆除景区所有违章建筑,恢复自然景观,严格控制大气、噪声、水体的污染,禁止在景区内建设工厂、挖砂取土采石、乱倒垃圾,并不得在景区内新建坟墓。
35.4 有关风景区的环境容量、旅游设施布局,具体的保护措施等参见《云洞岩风景规划》及《漳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35.5 按照景区保护措施的要求,近期以整治保护为主,加强管理,整合云洞岩景区及瑞竹岩景区,加强各景点、景源的联系,使两者成为有机整体。
第十章近期建设控制引导及控制要点 第36条 控制引导区规划
将中心城区发展建设用地按不同建设控制要求分为三类:重点建设区域,可建设区域及不宜建设区域。第37条 重点建设区域
指近期城市发展策略应积极促进重点开发建设的区域,包括近期重点发展区域及重点改造区域,政府应加大对该区域的开发扶持力度。具体内容详见附表。37.1 控制要点:
37.1.1 所有建设不得侵占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及绿化用地,住宅间距需满足日照和安全要求。
37.1.2 开发强度及建筑退让红线宽度需满足《漳州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及已批准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的要求。
37.1.3 市区严格实行土地开发“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的原则,由政府统一储备。第38条 可建设区域
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在开发或改造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列入近期开发建设或改造的弹性控制区。38.1 控制要点:
38.1.1在条件未成熟时,严格控制在该区域内进行低水平的开发或改造。
38.1.2项目的选址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
38.1.3严格控制环境容量,按相关规范要求确定项目的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等。
38.1.4对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绿化用地应进行充分预留。第39条 不宜建设区
是指近期不应或应严格控制建设的区域,主要包括城市公园、历史文化名城重点保护区、云洞岩风景区、芝山风景区、九龙江沿江绿化保护区、水源保护区、荔枝海等。
第十一章近期规划实施政策与措施 第40条 科学制定土地供应计划
坚持“供需平衡、加强储备、盘活存量、控制增量、集约用地、确保重点”的原则,加快存量土地消化,加大政府用地储备力度,启动城中村的改造用地,控制好农村集体所有的未征用的空地,为未来城市功能拓展和重大项目建设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优先保证主导产业和重点建设区域土地的供给,优化用地结构。第41条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41.1 城市建设的财政投资要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调整财政资金的支出结构,保持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通过贴息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和杠杆调节作用,优先保障重点地区和重大设施的建设。41.2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向民间资本和外资开放交通、燃气、自来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为公益性设施建设筹集建设资金,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第42条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42.1 加强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工作,在近期建设规划指导下,完善各专项规划近期建设的内容,还应将近期规划的成果转化为具有指导性的政府文件。
42.2 建立城市近期建设项目库,明确其选址规模、建设方式、投资估算、筹资方式、实施时序等,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城市建设的计划。42.3 建立近期建设规划的滚动调校机制,定期检讨规划实施情况,适时对规划进行调校。
42.4 建立以近期建设规划为中心的规划管理审批制度,项目选址及建设必须符合近期建设规划的内容。对未列入计划的项目,实行弹性管理模式,严格进行充分研究和论证,确有必要增加的项目,按法定程序报规划管理部门审批。
42.5 维护近期建设规划的法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的法律监督、舆论监督与社会监督,对于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要严肃查处,依法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强制性及指导性内容 第43条 强制性内容
文本中涉及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发展规模、用地空间分布、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布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云洞岩风景区保护、控制建设实施措施等方面的第6、7、8、10、30、31、32、34、35、36、37、38、39条均为强制性内容。第44条 指导性内容
文本中有关对外交通、城市主、次干道、公交线路、停车场、加油站等城市交通设施,给排水、供电、电讯、邮政、燃气、环卫等市政公用设施,城市河湖水系、绿化广场、城市防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第9、11、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3、40、41、42条为指导性内容。
第45条 本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如需调整近期建设规划中涉及强制性内容的部分,必须组织专家论证,并征求漳州市人大常委会意见,报漳州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46条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说明书、附图组成,在本规划期限内,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及空间利用规划和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
第47条 本文本解释权归漳州市城乡规划局。
第三篇:上饶市中心城区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规划管理办法
上饶市中心城区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规划管理办法(暂行)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精细优美城市建设的理念,提高城乡规划管理水平,落实和深化《江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2014版)规定,进一步规范中心城区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规划审批和管理,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上饶市中心城区(北至沪昆高速公路,东北至饶北河,东至云碧峰森林公园东侧边界,南至外南环路,西南至董团乡仙山村,西北至清林学院北侧山林,总面积16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建设用地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二、规划用途及技术要求
建筑物退让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一般可作为:地块内部机动车通道、消防通道、机动车停车位、绿化隔离带、管线走廊、游步道及街道家具、非机动车停放处、围墙、电信电力设施等。
在规定的后退城市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内,不得设置零星建筑物;但雨棚、招牌、挑檐、灯饰等属于公益上有需要的临时性构筑物,经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可突入后退道路规划红线建造,但其离室外地面的净空高度不得小于3米。
(一)控规或规划设计条件中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的用地为绿地,应符合下列规定,且不得低于规划设计条件中绿地率的要求;
1、当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大于等于10米时,建设用地沿街布置为非住宅建筑的,退让范围内用地绿地率不得小于50%;建设用地沿街布置为住宅建筑的,退让范围内用地绿地率不得小于60%。该退让范围内用地可用于规划设置绿化隔离带、管线走廊、游步道及街道家具、非机动车停放处、围墙、电信电力设施。
2、当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小于10米时,或规划设计条件中对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有明确用途和功能要求的,按规划设计条件执行。
(二)控规或规划设计条件中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的用地不为绿地,应符合下列规定,且不得低于规划设计条件中绿地率的要求;
1、当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大于等于8米时,建设用地沿街建筑为非住宅建筑的,退让范围内用地绿地率不得小40%;建设用地沿街布置为住宅建筑的,退让范围内用地绿地率不得小于50%。该退让范围内可用地应用于规划设置地块内部机动车通道、消防通道、机动车停车位、绿化隔离带、管线走廊、游步道及街道家具、非机动车停放处、围墙、电信电力设施。
2、当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小于8米时,或规划设计条件中对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有明确用途和功能要求的,按规划设计条件执行。
三、沿城市道路建设的围墙应为透空型,高度不应超过2.2米,有特殊要求的除外,后退道路红线不少于1米。
四、建筑退界用地规划中为绿地的,同时应严格执行《江西省城市绿线管理规定》有关规定,各类建设工程要与其配套的绿化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综合平衡。
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改变建筑退界范围内用地的规划用途、或占用破坏城市绿地的,由城市规划、园林绿化、市政等相关行政部门,按照《城乡规划法》等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五、规划审批程序
1、建设单位取得土地使用权后、申请建设工程(建筑、市政)方案规划设计前,由市政规划管理科提出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规划技术要求;
2、建设单位申请审查用地规划设计方案;
3、科室人员现场踏勘,对方案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 4、方案修改后报局务会审批; 5、对方案出具审查意见并盖审定专用章;
6、工程竣工后,申请办理工程规划竣工验收手续。
六、申报材料
1、申请报告;
2、已核发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附图(复印件及电子文件)、规划条件、建设用地规划红线图;
3、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总平面方案及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方案文本和电子文档);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申报材料。
七、本办法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2014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