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合理的利益格局是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基本路径之一

时间:2019-05-14 00:0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立合理的利益格局是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基本路径之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立合理的利益格局是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基本路径之一》。

第一篇:建立合理的利益格局是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基本路径之一

建立合理的利益格局是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基本路径之一

一、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通过各种各样的努力来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格局

利益关系调整的目标和手段:

第一点,就是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通过各种各样的努力来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格局。什么叫合理的利益格局?这个不是讲绝对的平均主义,而是讲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人们凭借着个人的力量、个人的条件,能够尽可能的通过发挥自己的作用来获得社会的承认、获得社会的财富。当然,每个社会中的每个个人的条件不一样、个人的家庭背景不一样、个人的历史不一样、个人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所以,社会不可能是绝对平等的。但是,一个社会决不允许利用权力,尤其是利用公权力来寻租,造成社会的利益不合理,这个是中国要打破利益格局中所谓的合理,是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考虑的。

当前,对于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我们主要想说的是要调整三个方面的利益格局:第一,城乡之间的利益格局。大家都知道中国国家的城乡差别很大。第二,地区差别,东、中、西的差距也比较大。第三,群体之间的差距,也就是说,富裕群体和弱视群体、不利群体、边缘群体的差距。那么怎么来进行利益调整?调整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个是税收,通过税收财政的方式。一个是通过公共资源的配制,比如说,公共设施的配制。一个是通过体制机制。这张表大家可以看出来,针对城乡差距中国可以通过税收减免的方式让城乡居民他的收入差距能够有所减少。比如说,这些年中国针对农业问题废除了农业税,实际上,对于农民来说这是一个扶持,也是当前中国来缩小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比如从服务设施上来缩小差距,中国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教育、农村医疗、农村公路,包括对农村的中国过去发改委系统搞的农村的“路路通”、“村村通”,搞的每家都通电视,这些实际上都是通过设施、设备的投资来改善城乡差别的方式。还有一个,在体制上通过改革来缩小城乡差距,比如说,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加快人口流动体制机制的改革,这些是可以从体制上来缩小差距的。

第二,涉及到地区差别中国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就是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让地方政府,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能够得到更多资金提供给居民,使地方政府在涉及到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方面能够有均等的财政能力。其二,中央政府或者上游政府可以通过设施设备的投资,通过公共服务的方式让中西部地区在道路设施方面有更好的道路有更好的道路设施,为它的发展创造条件。缩小群体差别也可以通过税收的方式,比如说,我们举个例子讲,最近中国大家也比较关心中国国家正在进行税收方面的改革,包括,今年国家关于体制改革的内容里面专门提到“要进一步的扩大房产税的试点范围”,另外中国当前正在进行结构性的减税,还有中国正在进行的营业税改成营转增的这种改革,这一系列的改革都旨在通过税收的方式来缩小企业、群体之间的差距。另外,对于群体差距的缩小也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等等方式,另外,对于群众差距的缩小也可以通过公共服务的供给。比如说,中国7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通过《国家“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根据这个规划在全国要建立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尤其是一些地区,包括北京、广东、成都、南京等等,都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就是缩小群体差距的一个重要手段。比如说,北京市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流动人口能够获得更多的基本公共服务。

第三,缩小群体差距的一个重要办法就是创造机会均等。比如说,中国就是通过改善教育环境让不同群体的人都能够受到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教育,都让他们能够得到基本的公共卫生和医疗,这样他就在健康状况、发展机会上均等。所以,调整利益关系的第一个调整目标和手段,我们主要是集中在城乡、地区、群体。那么,它的调节手段就包括税收、设施服务和体制机制。

二、调整利益群体关系

第二个调整利益格局,形式合理的利益格局就是要调整利益群体关系。当前,中国国家的利益群体关系大家社会反映比较多、问题比较突出、老百姓意见比较大的主要表现在三个群体大家比较关心,也比较认为是个问题:一个是以个别贪污官员为代表的权贵群体、一个是以垄断行业为代表的垄断利益群体、一个是以地产资源行业为代表的地产资源利益群体。这些群体的手段和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以个别贪污官员为代表的权贵群体,它的主要手段是利用公权力寻租获得非法收入和灰色收入。这些年来,中国处理的一些官员等等他主要是通过这种公权力来寻租。它的主要表现有,比如说,根据《中国监察报》报道,在基层的违纪违法案件中村干部占到70%以上,村干部腐败引发的农村信访占到50%以上。

第二,以垄断行业为代表的垄断利益群体他们通过对一些行业,比如说,像电信、石油、包括金融将超额利润部门化、私人化。比如说,中国国家的电信行业的利润高达20%,高不高呢,非常高。为什么呢?因为,其他国家都不超过10%,美国电信行业的利润率不到1%,所以,由此可以看到通过垄断来获得的高额利润还是很高的。

第三,以地产资源行业为代表的地产和资源利益集团,它是与权贵合谋非法掠夺社会财富。比如说,据《中国国土资源报》的报道近20年农村征地大约1亿亩,征地补偿费和市场差价之间有两万多亿的差价,所以,有很多已经转化为房地产和资源行业的资产,满足了部分利益群体的需求,老百姓意见也比较大。

三、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第三,要建立合理的利益格局就要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重头戏,大家也都知道中国中央国有企业去年的资本经济收入总量是800亿,支出是769亿,其中,722亿由于各种各样的名义返还给了央企,用于社会保障的仅有40亿。所以,加快的国有企业的改革,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在利益格局调整中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第四,要加快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大家看到,最近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一次提出来,再一次要削减或者是各种方式,314项行政审批下放或者是废除。为什么呢?因为,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是中国的一些政府部门,有一些当然是政府该管的、不该管的中国通过行政审批来管,就加大了政府和市场和社会之间的矛盾,也是个别部门和个别官员利用行政审批来获得个人的利益、获得部门的利益。所以,加快行政审计改革,就是要减少或压缩审批项目。所以,国务院最近进一步又减少压缩了314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中央政府有2500多项,压缩了2000多项差不多占到70%已经减少压缩了,地方的37000多项行政审批已经有接近70%的也减少或者压缩了,但是,还有一部分,这部分随着政府转型和深化要进一步的压缩。第二、要大胆下放,就是,该由政府来管政府必须管,但是,该由市场来管的就由市场管,该由社会来管的交给社会去管。所以,我们觉得广东南海最近进行的一系列的示范和试点是非常有意义的,它的地方的领导讲了这样一句话:“怎么来看、怎么来下放行政审批?下放审批先看,如果企业能够生产的就先让企业去生产,如果社会组织能够提供的让社会组织提供,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不了的交给政府政府来管,这样来大胆的下放的行政管理。”第三、“转移让渡”一些政府公共服务给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也就是说,一些像养老、医疗等等的这些社会服务,其实,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交给社会组织去管。去年以来,广东省在成立了社会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的对于社会组织进行改革,让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这都是一些很好的例子。

五、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第五,加快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大家都知道,中国国家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已经酝酿、研究多年,最近也很快即将出台了。那么,收入分配的改革涉及到一系列的领域,涉及到我们刚才讲到前面的一系列的方面。大家从这张表中可以看到,从1978年到2010年中国国家的经济系数从1978年的0.317到2001年的0.4、到2004年的0.465、到2009的0.496、到2010年达到0.5。当然,经济系数不是一个唯一反映一个国家社会稳定的一个唯一的数据,但是,至少它让中国从这个趋势上来看,咱们国家的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在不断扩大的,不断扩大就要求中国要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篇:城管局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城管局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根据《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社会体制改革专项小组2014年重点改革任务》(新改组2014]5号)文件要求,我局对照下达的社会体制改革目标,认真落实工作任务,现将2014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1、深入推进“三无院落”整治

按照目标任务,我局今年需完成73个院落硬件设施建设。其中试点院落6个,于3月8日进场施工,5月30日前完工。(外东街129号、惠安路20号、华林街145号、西仓街61号、复兴街9号和武阳东路172号)。

目前已完成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共69个院落的治理,最后一批4个院落正在抓紧施工。项目总投资约1000万元,截止目前总投资820万元(合同价),实际完成投资约750万元。

2、全力推进城市管理机制改革

抓好市容秩序整治。坚持集中整治和常态管理相结合,加强错时整治,联合执法,夜间执法,有序疏导,规范摊点管理,取缔违章占道,实现全时段无缝管理,有效维护了城市市容秩序,共组织专项集中整治行动130余次,开展联合执法37次,未发生一起执法纠纷。抓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我局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认真落实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坚持24小时值班制,及时发现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并及时派遣处置,目前任务派遣率达到100%,处置率达到68%左右,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2014年在已完成8个镇乡拓展的基础上,开展了数字城管系统向新平镇、永商镇、花桥镇、文井乡等4个镇乡场镇的拓展,并已完成相关数据联网测试,12月底建成后我县将在全市二、三圈层率先实现数字城管镇乡全覆盖。

二、明年工作计划

1、继续实施社区老旧院落升级改造。计划对约30个“三无”院落实施硬件改造。

2、强化法治城管,践行群众路线。进一步加强法治城管建设,强化效能监察,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和行政处罚网上公开办理,增强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完善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制度,及时解决城市管理方面的社会诉求,提高群众满意度,切实转变政风行风,以实际行动长期践行群众路线。

3、推进智慧城管建设。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提升系统运行效能,提高业务协调和处置能力,促进案件高效处置。拓展系统功能,综合利用信息资源,推进“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县城管局坚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县“1551”总体发展思路,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按照新初书记对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智慧化”的新要求和年初先义书记慰问城管一线干部职工时的讲话精神,践行“大城市、细管理”理念,凝心聚力,用心工作,用改革创新方式推进城市管理“转型升级”,努力实现“环境卫生洁净、市容秩序规范、市政设施完好、城市立面清爽”,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落实精细化要求,抓好城市日常管理

1、加强城市常态管理。一是强化环卫作业监督。加强对环卫公司的日常监管和考核,每日完成市政道路环卫作业270万平方米和垃圾清运180余吨,及时维护环卫设施,确保城市道路干净和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城区道路坚持晴天每日3次洒水降尘,每周冲洗3-4次,人行道每月冲洗4次,并及时冲洗各类突发性污染;二是市容秩序常抓不懈。坚持集中整治和常态管理相结合,加强错时整治、联合执法,夜间执法,有序疏导,实现全时段无缝管理。半年组织专项整治行动20余次,有力维护了城市市容秩序;三是及时维护市政设施。严格落实养护标准和技术规范,完成城区及园区范围内道路维护3000余处,路灯维修2500余盏,确保市政设施完好率达到95%以上,路灯及光彩设施亮灯率达98%以上,绿化管护做到了及时修剪、补植、防虫,确保“草青、树绿”。四是抓好问题发现和处理。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认真落实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坚持24小时值班制,通过天网和监督员及时发现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并及时派遣处置,目前任务派遣率达到100%,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五是扬尘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认真落实扬尘治理“预警、巡查、快处”应急机制,扎实推进“三大工程”,加强“三大工地”监管,开展运渣车辆联合专项整治,严格推行建筑垃圾全密闭运输和公司化运营管理,加大道路、绿化冲洗降尘力度,对全县扬尘治理工作坚持每月考核通报。共覆盖或清除裸土、建渣6350平方米,绿化带提挡降土4800米,道路硬化5500平方米,开展联合整治30余次,检查工地520处次,查处工地污染9件,改装建渣运输车69辆,出动冲洗车辆3780余车次,冲洗用水37800余吨。全县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六是国有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坚持以“提升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为工作重点,加大对国有市场环境卫生和经营秩序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所属国有市场无一起消防和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2、抓好生活垃圾处理。一是加快推进农垃分类收运处置达标。在2013年完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覆盖率100%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全域推广兴义镇不二果园子社区模式,已配置户分类垃圾筐55000余个、大垃圾袋4万余个,投放分类果屑箱400组、分类三轮车156余辆,同时健全了三级废旧资源回收网络,配套建设镇级再生资源回收站12个,村级再生资源回收点188个,形成了三位一体循环回收体系,力争2014年分类收集覆盖率达80%以上。二是加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监管。加强对生活垃圾处理厂的日常巡查监管,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目前处理厂每日处理垃圾量为330吨左右,运行处置情况良好,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有关标准要求。三是强化餐厨垃圾收运和无害化处置。目前,我县餐厨垃圾收运范围已覆盖主城区内大中型餐饮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学校食堂及部分镇乡的主要餐饮企业约160余家。我局强化日常监管,确保现有收运范围内的餐厨垃圾应收尽收,加快餐厨垃圾资源循环利用。目前日收运餐厨垃圾约18余吨,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二、有序推进项目工程,加快落实优城战略

1、老君山登山步道天社山公墓旁公厕建设、新贸市场公厕改造。登山步道公厕建设项目投资约37万元,于2014年4月14日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主体施工,正在进行设施安装,将于6月底投入使用。新贸市场公厕将于下半年实施改造。

2、太升西街、华林街、岳巷路等三条中小街道人行道改造。该项目计划投资95万元,目前正在进行项目招标工作。

3、城区“三无院落”硬件整治。已完成了外东街129#院落整治,取得了满意效果。目前正在抓紧实施西仓街61#、惠安路20#、华林街145#、武阳东路172#、复兴街9#5个院落整治,总投资近200万元,预计6月份全部完成。

4、张大公馆路灯安装工程。总投资150万元,已完成前期相关准备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招标工作,预计将于7月初同林盘道路改造同步实施。

5、牵头新邛路风貌改造工程。该项目总投资约200万元,已通过县委财经领导小组会审定,目前正在积极准备报县规委会预审。

6、数字化向镇乡拓展项目。计划投资40万元,上半年已完成了4个镇乡(新平镇、永商镇、花桥镇、文井乡)的数字化拓展招标工作,目前正在抓紧进行基础数据普查,项目建成后我县将实现数字城管全覆盖目标。

三、深入推进环境治理,助推全县生态提升

一是牵头抓好治理工作。大力推进环境治理规范化、管理标准都市化;坚持每2个月一次的第三方测评;坚持日常督查,强化问题管理和效能督办,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水平。二是专项整治成效明显。督促指导相关部门、镇乡以专项整治为抓手,深化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扎实开展群众关心关注的雾霾污染、河渠黑臭、交通拥堵、市容脏乱等“城市病”专项整治,不断改善全县域环境质量。二是示范创建顺利推进。扎实开展省级环境优美镇和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以点带面推动镇村“四化”达标。4月22日,市治理办牵头对我县金华镇创建2013省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优美示范镇”和红岩村、东华村、李柏村、方兴社区创建“美丽乡村”工作进行了考核。今年,我县还推荐了兴义镇岷江社村、邓双镇文山村、花桥镇马王村、永商镇烽火村、普兴镇山河村为2014“美丽乡村”示范村庄,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三、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局将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接地气、转作风、解民忧,进一步落实“大城市、细管理”要求,凝心聚力,用心工作,进一步提升城乡管理水平,巩固省级环境优美示XX县成果,争创“全省一流、全市领先”的工作业绩,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一要解决群众诉求,改进政风行风。进一步强化效能监察,提升服务质量,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强化教育监督,切实转变作风。听取社会各界对城管工作的意见建议,积极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及时解决环境卫生、市容秩序、扬尘治理、人力三轮车等方面社会诉求,提高群众满意度,切实转变政风行风。

二要加大治理力度,提升城乡环境。认真落实省市“依法治理、持续治理、常态治理”工作要求,不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一是深化全民发动,全面实施环境治理“村民自治”、“居民自治”。二是坚持常态长效抓好城市日常管理,进一步优化环卫和市容秩序,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三是强化“城市病”等专项整治,巩固“七乱”治理成果。四是加快推进省级环境优美示范镇和美丽乡村示范创建。五是坚持监督检查和目标考核相结合,促进环境治理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三要推进民生工程,优化城市功能。加快实施中小街道人行道改造、张大公馆林盘路灯安装、天社山公墓旁登山步道公厕建设和新贸市场公厕升级改造。大力开展入城通道治理,重点抓好新邛路沿线市政设施、景观绿化、立面整治工作。完成太康市场一期工程,抓好二期前期储备。加快推进城区院落整治工程,完成73个“三无”院落的硬件设施建设,突出文化品味,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鲜明的人居环境。邛崃工商局在xx市委、政府和xx市工商局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xx市“五大兴市战略”和邛崃“363工作计划”,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深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和依靠群众,创新服务,强化监管,为促进邛崃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强化干部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和精气神呈现昂扬向上的新貌。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通过学习、宣传和培训、测试,统一了广大干部思想认识,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确保精神实质入脑入心和全覆盖。二是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通过改进办文、办公、办会和办事程序和要求,制定六条规定,改进文风会风和工作作风,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和车辆安全管理。三是认真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企业和广大个体工商户,召开各类座谈会7次,干部谈话35人次,收回调查问卷132份。走访企业14家,个体工商户100余户,广泛地听取了干部群众和企业工商户、部分党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扎实开展“三比三学”活动、专题讨论和“五个找”大讨论活动,对照“四风”表现的22种情况,逐项剖析,归纳总结了12种表现。立足边学边改,严格正风肃纪,认真撰写调研报告,精心组织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努力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落到实处和具体行动上,实现党委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清正、清廉和清明。四是大力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积极探索“三早一督导”预警机制,全方位多渠道收集研判信息,努力做到问题苗头“早发现”;加强教育引导,努力做到问题苗头“早提醒”;加强督促检查,努力做到问题现象“早纠正”;从规范着装和言行细节入手,认真开展公务督导,从细微处抓好干部执行纪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提升队伍精气神,塑造邛崃工商新形象。截止目前,干部纪检监察信访举报为零,未出现违纪情况。在6月份市政协组织的民主评议部门工作中,邛崃工商工作满意率达到98.3%,受到市政协肯定。五是先后组织近百名党员干部深入南宝乡秋园村、龙洞村、金甲村、木梯村深入开展“挂、包、帮”活动。特别是在“4.20”抗震救灾和7月份防汛救灾期间,及时派驻工作组,深入帮扶村和联系点,与24户困难群众结对联系帮扶,投入帮扶资金1万余元,发动爱心人士为困难学子提供助学金1.1万元,积极扶持困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走上致富兴村发展道路。六是加强宣传展示,着力营造良好的工商服务新形象。结合各个时期开展的教育活动及工商所等级评定和规范化建设,充分利用工商所硬件展示和网络媒体、报刊杂志、标语、led显示、政务微博及文明志愿者服务平台,深入企业和广大个体工商户,加强对内对外宣传和展示,共组织开展宣传活动30余次,对外发布各类信息计800余条,撰写心得体会150余篇,调研文章20余篇,为全局干部学习、工作、生活营造了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浓厚氛围和工作环境。

二、强化创新服务,助力邛崃稳步推进灾后重建和实现跨越发展 2013年,邛崃工商局积极支持经济发展和农村产权改革,从放宽市场准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开展动产抵押、股权出质、股权出资和债转股的登记,创新服务等方面,深化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效能,开辟“绿色通道”,服务重大投资项目办理事宜,有力地促进了邛崃经济繁荣健康和平稳发展。一是开展“一站式”服务和“管家式”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开展企业走访和回访,为xx市新威能源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核定为“能源项目筹建、能源项目投资、热力技术咨询服务”等,使该企业顺利贷款1000万元。为四川新迪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现场办公,及时解决企业经营范围及实收资本到位问题,该企业经营范围变更为”医药化工原料生产销售(不含化危品及易制毒品)等,为企业解决了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继续支持原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改制重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采取预约服务、专人指导、绿色通道、延时服务等措施,依法引导企业规范改制,共帮助四川省古川酒厂等20余家企业顺利组建登记并提供跟踪服务,受到企业好评。三是制定优惠扶持措施,放宽登记准入条件。依据市局相关文件,制定了优惠扶持措施,严格落实市产业转移园区工业投资项目相关政策,放宽登记准入条件,积极扶持园区企业做大做强,已办理工业园区企业登记200余户。四是加大新型融资方式的推进力度,扩大农村有效抵押登记范围。共办理动产抵押278户,股权出质73户,出质金额,担保金额25.67亿元,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融资渠道探索出了新的路径,共计办理农民专业合作社154户。五是加强市场准入管理,促进市场主体繁荣。全年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620户,私营企业229户,注册资本7.77亿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16%、18%,反映了xx市场经济主体活跃,有力地助推了邛崃就业创业和经济发展。全年共年检企业户,个体工商户户,注销企业户,个体工商户户,清吊企业户,个体工商户户。新增核发食品流通许可证275份,其中,食品经营企业4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户,个体工商户225户。变更食品流通许可证登记26户,延续登记64户。

三、强化培育指导,努力振兴邛崃品牌发展战略

通过一对一地培育指导,向四川省工商局推荐上报了4件四川省著名商标的申请认定,向xx市工商局推荐上报3件xx市著名商标的申请认定,指导4家企业开展xx市著名商标的复审申请。完成了xx市品牌发展目标统计,对全市35家持有“中国驰名商标”及省、市著名商标企业的调查和数据统计,完成了对全市2012的品牌结构调查统计,按照省局要求开展了“商标战略进园区”活动和实施“个十百千”工程商标培育统计。建立推进品牌战略联席会议长效机制,帮助四川省文君茶业有限公司的“文君”商标和四川省古川酒业有限公司的“古川”商标争创“中国驰名商标”。按照xx市委政府工作安排部署,与xx市委目督办、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等相关部门多次研究,按照《商标法》要求,经过大量搜索、筛选,最终确定“古蜀邛丝路”、“丝路首城”、“丝路农庄”、“丝路邛窑”等商标在不同的商标类别上注册了32件商标,并于9月23日正式将32件商标的注册申请资料上报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

四、强化市场监管,着力营造邛崃良好市场经济秩序

结合“红盾春雷百日行动”、“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和“百日安全生产专项行动”等,通过强化宣传、指导、监管和行政执法,有力地维护了邛崃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确保了经济繁荣和跨越发展。8月份,邛崃工商局被市局评为“红盾春雷行动”先进集体,3名同志获市局表彰为先进个人。一是大力加强市场监管。共计开展校园周边环境、农资市场、化危品市场、中介市场、广告市场、节日市场、烟花爆竹、黑网吧、文化娱乐场所、食品安全、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专项整治计50余次,商品质量监测29个批次,食品快检筛查2129个样品,共检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计9800余户次,规范经营户计230余户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计30余份,立案查处共查处了产品质量、不正当竞争、无照经营、企业登记、商标广告等各类案件72件,其中一般程序案件50件,当场处罚22件,罚没金额115万元。目前,已完成西街市场、东虹农副产品配送中心2个市场的29户猪肉、蔬菜经营户流通追溯体系建设信息采集补录,完成了西街市场的网络布线工程。二是大力开展抗震救灾和防汛救灾市场监管,确保灾后重建有序进行。芦山地震发生后,全局干部立即停止双休,坚守岗位,认真履职尽责;局领导带队,分片区组织第一时间查看灾情,慰问受灾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组织党员服务队深入南宝乡帮扶点实地了解灾情,慰问受灾群众;组织执法人员重点加强了对食品、建材、钢材、木材等灾后重建所需物资以及帐篷、口罩、防寒衣物、棉被等救灾物品的监管,防止不法分子欺行霸市、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对赈灾物资中转站所接收捐赠食品进行认真查验,严防过期、霉变食品进入灾区;受理处理涉及灾后重建的消费纠纷5件,处理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100元,有效确保了灾后重建工作顺利进行。三是大力开展农贸市场环境综合治理。制定并印发《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两次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目督办及9个重点农贸市场开办方负责人召开治理工作会,将工作目标和责任进行分解落实,督促指导城南小区市场、文星市场(文水路市场)、南河市场完成了升级改造工作。五是从严规范无证无照经营行为。通过各所和镇乡摸底统计,全市约有无证无照经营1329户,其中无需前置许可的801户,需前置许可的528户,截止目前督促办照693户,其中无需前置许可的485户,需前置许可的208户。六是大力开展合同指导和信用监管。对已获得“守合同重信用”称号的31家企业开展上门服务,帮助企业顺利通过“守重企业”的复查考评。深入到“四川文井茶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指导其建立合同管理机构,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健全合同管理档案,增强企业的合同履约意识,提高企业的信誉度。目前已有12家a级、16家aa级、3家省级“守重企业”及4家新申报企业的相关资料上报xx市企业诚信促进会复查考评。

五、强化消费维权,着力维护民生和社会稳定

一是扎实开展消费维权宣传活动。结合“让消费者更有力量”主题,扎实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宣传活动、“12.4”法制宣传日活动和食品安全宣传周、百日安全宣传活动,深入开展消费维权“五进”活动,先后开展消费宣传进机关活动39次,进乡村活动193次,进社区活动351次,进学校316次,进企业活动1319次,进商场超市和集贸市场活动1953次,进网络活动40余次,举办各类培训和各层次培训60余次,受训经营主体达1000余人次,举办和参加各级各类宣传活动15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266人次,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悬挂宣传横幅、条幅计20余条,宣传教育覆盖全市各个乡镇和城区,有效提高了经营者自律意识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二是以效能建设为抓手,12315工作质量再上台阶。通过制定并实施《xx市邛崃工商局12315消费申诉回访与通报制度》,消费者申诉处理率和满意率逐步提升,12315热线进一步畅通,通话率进一步提高,语音自动留言量不断增长。截止目前,共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212件,同比增长11%,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7.1万元。三是行政指导效果进一步显现。改进监管方式,强化行政指导,促进新型消费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经营者自律意识,自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组织参加市局举办的3期大型消费维权和商品质量管理培训班,有效促进了基层消费维权和商品质量管理工作,得到企业的广泛好评。四是快速维权机制进一步深化。深入开展12315“五进”活动,新设立“12315维权服务站”10个;开展12315维权服务站行政指导和专题培训4次,提升了“消费维权服务站”的消费纠纷和解率。五是积极开展矛盾纠纷调解。调解过程中坚持早排查、抓苗头,严防矛盾纠纷激化,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企业、化解在景区、化解在社区、化解在学校等。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坚持领导值班制和包案制,对群众的来信来访,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及时移交相关责任科、室、所限时解决,同时,建立起同公检法部门、各镇乡人民政府、各个社区的联动协调机制,对不愿进行行政调解或未达成协议的,积极引导当事人走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力求矛盾纠纷化解在工商部门职能范围内,有效避免群体性事件发生。共开展消费矛盾纠纷调解达40余次,处理来信来访和转办件计19件,调解率或处理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第三篇: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是加强社会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是加强社会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魏礼群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是加强社会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放在突出位置,第一次把加快形成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和社会管理机制等概括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体制的基本目标任务。这是对近年来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成果的新升华,对于推动社会体制改革、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现代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社会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基本任务和重点工作

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从根本上说就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体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可以说,这“四个加快”就是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它们之间既密切联系,又各有侧重。社会管理体制侧重于明确各类社会主体作用,保持社会关系协调、富有活力、有序运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侧重于满足公众基本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侧重于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社会管理机制侧重于社会全过程重要环节的调节、治理。这些方面构成了新型社会体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支柱。

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是加快社会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管理体制作出新概括,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提升为“社会管理体制”,并把“法治保障”纳入社会管理体制,形成了社会管理体制有机联系、密不可分的科学布局。概括地说,党委领导是核心,应发挥各级党委在社会管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政府负责是关键,各级政府应切实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明确部门责任,健全职责体系,培育社会组织,创新公共政策体系;社会协同是依托,应发挥各类社会团体、社会组织、社会单位的协助配合作用,特别是支持和促进社会组织体系发展,健全基层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推动社会管理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公众参与是基础,应发挥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法治保障是基石,应发挥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保障作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把社会管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加快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政府主导,就是明确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应建立中央统一领导、地方为主、统一与分级相结合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同时,积极探索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和城乡社区自治组织在社会管理中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的体制,着力创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推进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就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对象覆盖全体人民,着力编织覆盖全社会、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使人人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可持续,就是立足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着眼长远、循序渐进。

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是加快社会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党的十八大充分肯定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为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指明了方向。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处理好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的关系,尊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运行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此,一是实行政社分开,即行政权力与社会自治权利分开。同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要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二是实行权责明确,通过法律明确规定社会组织的权利和责任,权、责、利相统一、相对等。三是实行依法自治,以法律为自治准绳。应根据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加快培育和规范发展各类社会组织、社会企业,尤其是公益类、服务类、慈善类社会组织,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城乡社区组织,给社会组织以更充分的信任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是加快社会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源头治理是治本之策。应将社会管理的关口前移,树立民生为先、服务为先理念,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动态管理是化解之策。应建立健全诉求表达、矛盾调解、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平稳有序运行。应急处置是保全之策。应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围绕提高预知、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主动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式和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及时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

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应把握好几个问题

坚持正确方向。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社会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等方面改革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改弦易辙。我们要以世界眼光和宽广胸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社会治理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要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主张的影响,确保社会体制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坚持问题意识和制度导向。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就是一个解决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过程。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我们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面临许多与别的时代、别的国家不同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社会管理体制问题、社会建设中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些就是时代的呼声。必须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同时,坚持标本兼治,注重加强制度建设。

坚持继承和创新有机统一。我国社会治理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应高度重视继承我国传统社会治理文明优秀成果,包括重视道德教化和家庭的作用;也应高度重视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推动社会建设中形成的鲜明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以及群众工作优势,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体制的基本内核和可靠支柱。同时,必须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勇于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社会建设现状,推进社会管理理念创新、实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努力使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坚持在各方面体制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加快社会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方面体制改革相协调、相配合,在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生态体制改革创新中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应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大改革力度,带动和促进其他方面改革。把握好各方面体制改革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规律,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全面协调地加以推进。

坚持加强宏观指导和鼓励基层创造相结合。构建现代社会体制、实现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需要积极稳妥推进。应坚持30多年来行之有效的“摸着石头过河”的领导改革方法。重视加强社会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从国家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系统研究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以及路线图、时间表,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总结社会体制改革中的实践创造,鼓励大胆试验、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及时推广新鲜经验。

第四篇:李克强强调:建立大病保险制度 完善全民医保体系 合理调整利益格局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李克强在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强调

建立大病保险制度 完善全民医保体系 合理调整利益格局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2012年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他强调,要围绕“十二五”深化医改重点工作和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破除以药补医,形成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把医改不断推向深入。

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医改办公室负责人关于今年上半年医改进展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安排的汇报,审议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指导意见。会议认为,上半年医改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基本医保人口覆盖率稳步提高,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继续扩大,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启动,一些大城市也开展了公立医院改革路径的有益探索,医改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在认真听取有关部门负责人意见后,李克强说,医改是一项关系全局、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进一步深化医改,能够改善民生、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还能带动消费、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目前医改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难点问题进一步显现。要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努力在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等重点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并统筹推进相关配套改革。

李克强指出,大病保障是衡量一个国家医疗保障水平的重要标准。目前,我国全民基本医保已经覆盖城乡,但大病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和风险还比较突出,往往一个人得大病,全家陷入困境。近几年,不少地方在大病保险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成功经验。要下决心抓紧把大病医保纳入全民医保范围,拓展和延伸基本医保的功能,这有利于从制度上筑牢、织密社会安全网,切实解决大病患者的特殊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给病人及其家庭带来希望、带来温暖。李克强强调,建立大病保障制度,要注重创新机制,把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结合起来,相互衔接、功能互补。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投入,逐步提高基本医保最高支付限额,用于支持群众看大病;另一方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地方因地制宜,采取政府委托办理、购买服务等办法,支持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放大基本医保的效用,强化社会互助共济的功能,形成政府、个人和保险机构共同分担大病风险,医疗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及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机制。同时,要搞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慈善救助以及商业补充保险的衔接,探索形成多种形式的大病保障制度,不断提升保障能力。

李克强指出,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也是医改的 重点和难点。破解公立医院改革难题,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必须抓住破除“以药补医”这个关键环节,进行利益格局调整,采取综合配套措施,使医院在取消药品加成后能够更加有效顺畅地运行,把工作重点切实转移到改善医疗诊治、提高服务质量上来。

李克强说,要在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的有效路径。要总结推广一些地方的经验,取消药品加成,建立医事服务费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这样既可以减轻患者负担,又可以合理提高医务人员报酬、调动医生看病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优质服务、合理用药,通过避免开大处方,还可以降低医保支付压力,推动形成人民群众得实惠、医护人员添动力、医疗保障可持续、医院发展有后劲的良性循环。

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第五篇: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突破口 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突破口 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绍兴市卫生局2010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深化医改工作会议和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卫生厅指导下,按照深化医改实施意见及三年重点任务实施计划,把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医改的突破口来抓,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强有力推进保障机制。全市849家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于7月1日起全部实施以药品零差率销售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药物制度,成为全省首个提前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的市。实施半年来,进展顺利,运行平稳,成效初显。基层医疗机构用药进一步规范,用药结构渐趋合理,基本药物收入占药品总收入比例已达80%,抗生素滥用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建立了统一的基本药物采购配送制度,药品品种基本满足临床需要,药品配送及时率达95%以上;实现了“两降一升”,据2010年11月底统计,门急诊均次费用下降34%,住院均次费用下降24%,门急诊人次上升较快,平均达29%,高达50%。药价平均降幅达40%,截止2010年11月为群众减少药品费用支出2.02亿元,广大城乡居民切实感受到新医改带来的实惠。最近我市人大常委会在专题审议医改中给予了高度评价,取得了政府、实施机构、群众“三满意”的效果。

基本药物制度的率先实施犹如开启了破冰之旅,不仅根除了基层医疗机构“以药养医”弊端,使基本医疗服务公益性得到回归,更加坚定了我们对医改的信心和决心,更加激发了基层医务人员参与医改的热情,也使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医改、重视医改、支持医改。实行零差率后,各级政府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完成医改目标任务所需的资金基本得到保障。至11月底,市、县两级财政用于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偿经费已到位1.58亿元。所有县(市、区)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20元以上。新农合保障水平大幅提升,2010年在人均筹资236元的基础上,通过各级财政再注资,人均筹资增至283元,其中财政补助达到人均206元;2011全市所有县(市、区)人均筹资额至少为400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今年新建、改扩建180家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面完成。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推进,第三轮(2010-2011年)参合农民健康体检率为45.92%,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全面实施,三年五项医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认识,迎难而上

认识是决定行动的前提,认识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是医改的一项重点难点工作,但要使基层医疗机构公益性回归,要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又是一道越不过的坎。面对种种疑虑和担心,我局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互交流的方式,学习政策、吃透精神、借鉴经验,转变理念。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在市级层面举办4期医改相关政策培训班,同时组织人员赴天津、青岛等地考察学习,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交流会议,讲做法、谈体会、议对策,切实转变以药养医、重医轻防等观念,促进医疗服务模式转变,从而自加压力,迎难而上,从而确保卫生系统切实承担起实施责任,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市、县两级卫生行政部门做到积极主动,把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作为今年卫生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及早谋划工作方案。

二、政府主导、强势推进

我局在深入调研、掌握实情的基础上,多次向市主要领导汇报情况,分析利弊,主动当好参谋,积极争取支持,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中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主要领导专题听取汇报,深入基层了解民意,并到医疗卫生单位听取意见和建议;分管领导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各县(市、区)开展调研,掌握基层实情,督促指导。市人大、政协组织开展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视察和专题审议。市政府于2010年4月28日召开全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市发改、财政、卫生、人事、社保等部门对实施意见开展了多次专题讨论,市委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对实施意见进行专题研究;6月13日,市政府召开全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进会,再部署,再落实。市政府把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列入今年对各县(市、区)及有关部门重点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我局与市医改办一起加强对实施工作的检查指导,及时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确保顺利推进。

三、以点带面,统筹实施

针对实施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2008年下半年起,在市区、诸暨市同山镇及新昌县开展了以“药品降价、财政补助、绩效考核”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改革试点,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奠定了基础。在第一批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实施后,我们选择经济实力较强的绍兴县和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新昌县这两个不同类型的地区率先试点,为面上推开提供做法与经验。在继第一批绍兴、新昌两县于2月25日实施后,第二批4个县(市、区),包括市直开发区、新区,提前于7月1日起实施。在实施中,由市医改办牵头,建立工作协调机制,财政、人事、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精心组织,统筹谋划工作方案,统一实施政策,统一实施范围,统一实施时间,统一实施内容,同时结合建立基层卫生服务运行新机制、完善基层卫生机构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方面改革同步推进。在市委宣传部支持下,制订下发宣传工作方案,建立了宣传报道市县上下联动机制。在主流媒体上开辟电视专访、电台热线和报纸专版等,宣传相关政策、报道工作动态,印发《绍兴卫生》基本药物宣传增刊,在《绍兴网》、《绍兴卫生信息网》增设基本药物专版,统一制作宣传折页、宣传展板,设立咨询电话,统一价格公示。合理引导群众对改革的预期,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政策配套,攻克难点

人员定编、财政补偿、绩效工资是推进基本药物制度中的几个难点问题,对此,我局加强与发改、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主动沟通,抓好政策落实。财政部门组织人员认真做好财政投入的测算工作,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合理确定财政补助标准。人事部门抓好核编定岗和启动绩效工资改革工作。至目前,市级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省、市的医改实施要求,已出台13个配套政策,形成了相互衔接、逐步完善的医改政策体系。一是机构人员上“三定”。即定机构性质、人员编制、工资定额。定性上,所有政府办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院)定性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定编上,按每万人口城市11名、农村15名标准配备,流动人口按登记发证人数的50%以内配备,按规划设床位的中心按每床0.7人的标准相应增加编制,所有县(市、区)定编文件全部出台,全市共核定编制9279名,新增3818名,确保了基层医疗队伍的稳定。定额上,在编人员按不低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含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核定;公共卫生专职人员按全额事业人员标准核定;临聘人员暂按农村3.5万元/年、城市4万元/年的标准核定。二是财政补偿上“三明”。即明确补助方式、补偿内容、拨付方式。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完善绍兴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政府投入政策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补差额、拨专项”的补助方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由财政安排,建设发展补助和专项补助予以核拨。明确“定收支、核专项”的补偿内容。对经常性收支进行差额核定,对建设发展项目和专项补助核定补助标准,对基建欠款经财政部门核定后由各级财政予以专项补助,对新(改、扩)建经费由财政列入预算管理,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采取定额补助等。明确“先预拨、后结算”的拨付办法。采取年初预算、按月预拨、绩效考核、年底结算的拨付方式。在实施零差率初期,按去年药品差价基数预拨补助经费,再根据上一2个月药品销售量安排周转资金,保证机构运转需要,发挥财政“兜底”作用,使基层医疗机构消除顾虑。三是管理制度上“三新”。即新的绩效

分配、新的财务管理、新的考核体系。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方案已报省里审定,制订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实绩考核奖比例控制在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的70%左右,分配系数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及作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保障医务人员的合理收入。建立新的基层财务管理体系,以县(市)为单位成立卫生系统财务核算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进行集中收付、集中核算,确保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药款结算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顺利实施。探索新的绩效考核体系,各基层医疗机构突破原有管理、服务和运行体制机制,逐步建立以服务效率、服务成效、群众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和服务对象三方互动的全新考核体系,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活力和服务效率。

我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虽取得一定成效,但离医改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与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健康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还面临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在推进医改进程中,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下一步,改革任务更加艰巨,体制机制创新更加迫切。我们将根据省卫生工作会议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要以加大投入提高水平为落脚点,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研究解决医疗费用过高问题,切实降低群众看病就医负担。要以提高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为目标,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研究解决绩效考核问题,充分调动好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要以实施政府服务项目为抓手,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一步研究解决项目绩效考核问题,不断提高项目实施质量和效率。要以服务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继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研究解决功能定位问题,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特别要抓好绍兴县、嵊州市、新昌县的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改革试点的总结和推广。要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着力点,探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创新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医院服务流程,加快打造“数字卫生”,完成绍兴市区域卫生信息化暨医疗服务“一卡通”一期建设,建立市级卫生信息交换平台和健康记录共享系统。建立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重点化解好医院基建债务,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着力推动医改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下载建立合理的利益格局是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基本路径之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立合理的利益格局是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基本路径之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