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医院20112020中长期发展规划3

时间:2019-05-14 00:30: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医院20112020中长期发展规划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医院20112020中长期发展规划3》。

第一篇:XX医院20112020中长期发展规划3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

前言

我院是广州地区唯一一家集医疗、临床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得益于国内三大空港之一的白云国际机场的辐射效应和北广州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院业务增长迅猛,为了进一步规范医院的管理,促进医院业务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中的独特作用;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和《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决定制定《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是在各科室、职能部门发展规划和医院“十二五规划(初稿)”的基础上,拟定出《规划》的讨论稿,提交医院办公会议讨论、论证后制定出来的,本《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医疗、教育、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医院中西医结合文化建设等方面。

医院现状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原名花都区中医院,2008年7月正式启用现名)为广东省示范中医院,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医院,是广州地区唯一一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也是广州市花都区中医药工作的龙头单位,为花都区2003年成功创建广州地区第一个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做出应有的贡献。我院总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4.6万平方米,全院员工833名,含卫技人员683名,其中高级技术人员55名(正高5名),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42名,硕士学历以上67名(含博士5名)。开放病床500张,设备总值超亿元。预计2010年度,我院年门诊量超过85万人次,住院病人量超过2万人次。

在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医院近几年来发展迅猛,已从同级医院中脱颖而出,业务量在广州地区中医系列医院中名列前茅,为全省医疗卫生系统所瞩目。2009年3月,我院被广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广东省中医名院”,并顺利通过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2009年9月,医院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纳入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活动。

我们看到了成绩,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影响了我院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的发挥和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如由于现有业务用房紧张,门诊及病区服务功能未能很好发挥,业务用房的基建资金缺口大;人才梯队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我院作为财政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床位编制增加问题未解决,目前医院限定编制仅320人,由于编制名额紧张,影响了人才引进和员工队伍的稳定;大型医疗 设备和中医诊疗设备不足,已成为我院继续发展的“软肋”; 重点专科建设仍然不足,省级以上重点专科数量少,区域性优势不够显著,科研成果少;治未病服务平台尚在筹建中,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保健需求;教学工作仍以专科及本科生临床带教为主,研究生教育尚未正式起步;承担各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处于低级阶段,档次较低,整体科研水平偏低等。

指导思想

我院以重点专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和《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为指导。结合地区社会发展需要,以提升中西医结合特色综合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强化特色,充实内涵,不断提高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全面带动我院医疗、教学、科研协调发展,使我院在华南地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中享有相当的知名度及影响力,中西医结合文化建设独树一帜。

总体目标

围绕着把我院建设成为医疗、教育、科研均衡发展的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总体目标。坚持传承岐黄医术、提供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的办院宗旨,通过五年、十年中长期建设,使我院中西医 结合特色浓厚、优势明显、临床疗效显著,重点专科在主攻方向的疾病诊治能力、学术水平、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储备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队伍,引进、培养一大批各级别名医,形成具有中国南方中西医结合特色和优势的名院、名科、名医效应;教育教学功能齐全,有效探索符合中西医结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临床和基础科研能力,提高我院科研立项的数量及质量,促进临床科研成果的转化;建设我院独特的中西医结合文化,形成我院服务品牌,使我院的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在华南地区享有相当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中期发展规划(2011-2015年)

一、医疗工作

(一)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2010年“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的要求、以及提高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水平和提高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的需要。不断强化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

争取用2-3年时间,全体医院领导和医务、护理、药剂、教学、科研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均接受过省级以上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政策、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院长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政策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通过继续与广州中医药大学联合举办西学中班、鼓励非中医类别临床医师参加中西医结合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力争到2015年 全院80%的非中医类别临床医生,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临床科室负责人接受过系统中西医结合知识及基本技能培训。

探讨医院名中医评选、考核及激励机制,进一步促进中医专才的成长,启动名中医工作室筹建工作,建立并完善师承教育制定及其考核制度。

医院进一步探索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吸收和引进以中医专业为主的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高层次人才,加大引进中医、中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力度,争取引进一批省内、国内知名的中医人才,不断优化中医人才比例和层次,逐步完善发展“名医”战略。

(二)积极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

鼓励对中医药传统疗法的继承和发扬,积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积极采用非药物中医治疗方法。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在群众健康保健方面的优势作用,尤其是“治未病”方面的作用,大力采用群众乐意接受的中医中药治疗形式,完善优秀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考评体系,加大对优秀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推广力度和奖励力度,条件成熟时选择一个病种试点多专业一体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试点,为病人提供全面、全程、全方位的服务。

在科室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制定中将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作为重要指标。

(三)继续加强临床科室的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加强临床科室的建设与管理,规范科

室的发展方向,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在科室综合目标考核体系中将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进一步完善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注重诊疗方案在临床的实践应用;逐步在手术科室尝试推广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干预,逐步推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中医临床路径的应用。

各科室合理配置应用中医诊疗设备,鼓励条件成熟的科室建设中医综合治疗室,积极采用非药物中医治疗方法。力争全院采用非药物治疗达到相当的水平。

鼓励条件成熟的科室积极申报各级重点专科。

(四)以重点专科建设为龙头,提高临床疗效,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

医院把重点专科建设作为医院“三名”战略的重点工程来抓。按照“学科建设是龙头,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关键,经费投入是基础,政策措施是保障”的指导思路。医院成立重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专科建设计划,提出重点科室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广东省中医名科和广州市重点中医专科——针灸康复科,广东省骨关节特色专科骨伤科加大了管理和扶持力度,医院每年投入一定经费用于人才、科研、设备、设施建设。

积极培养、扶持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的骨伤科、脑病科、肿瘤科等科室建设,争取用2-3年时间,学科带头人确立、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基本完成,人才梯队基本建立,技术实力达到相应建设标准要求,建成一批省市级、乃至国家级重点专科。以重点专科 为龙头,带动全院整体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的提高,突出我院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

(五)逐步规范急诊科建设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以及白云国际机场区域急救网络医院的要求,扩建急诊科,完善急诊分区,规范各专科急诊诊室的设置,完善急诊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留观病房及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等建设,条件成熟时建设中医综合治疗室。建立急诊分诊制度、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制度等相关制度。

同时加强急诊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建设好中西医结合急诊人才梯队。

(六)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总体应急预案和有效机制 在严格执行各级政府制定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我院应急制度与预案,反复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进一步提高全院职工的应急素质和医院的整体应急能力。

(七)继续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建设

1、进一步完善医院、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人;成立专门质量管理机构,定期研究医疗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活动记录制度;强化医务科、护理部对全面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多部门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的协调机制。

2、遵照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以及省卫生厅的相关规定,制定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监

督评价与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临床应用新技术审批程序,并对新开展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经济性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等,建立完善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3、进一步完善病案管理制度,落实和强化三级病历质控制度,配备专职院控员,把好院控质量关,监督科控员工作,进一步提高病案质量,逐步完善电子病案管理,同时强化在架病历的实时监控,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

4、进一步完善患者唯一身份识别等有关制度,完善手术患者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保障医疗安全与患者生命财产安全。

5、条件成熟时逐步建立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信息化管理体系。

(八)推进信息化建设。

我院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一个目标,一条主线、四个关键点。一个目标:全国数字化医院示范医院;一条主线:建立数字化医疗系统,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业务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保证医院未来高速发展为主线;四个关键点:

1、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业务整合与数据共享机制;

2、以电子病历为核心载体的患者诊疗数据组织与共享模式;

3、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临床服务与医院管理的协同机制;

4、以病人为中心,实现医疗协同服务的建设原则。

按照《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信息化一体化解决方案》建设基于电子病历(EMR)的医院信息化平台、临床业务平台、临床信息系统平台、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结合我院业务实际,建设有我院特 色的数字化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核心工作包括:

1、平台基础建设,包含临床业务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医院管理系统集成功能、原有系统数据的继承与延续应用功能、各业务系统间信息的互联互通功能、支持区域卫生信息交换与医疗协同;

2、数据中心建设,包括资源规划与信息处理需求、信息资源服务建设需求;

3、标准体系建设需求,包括标准体系框架、电子病历文档标准、四个基本数据库标准;

4、安全体系建设需求,包括数据安全需求、运行安全需求、技术安全需求、管理安全需求、设备安全建设需求;

5、存储体系建设需求;

6、网络与通讯建设需求。

根据我院医院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规划方案,按照每年医院运营经费的3%-10%逐步投入医院信息化建设,计划到2015年我院的信息化投入总额将达到1700万元。

(九)加强护士队伍与人才建设,开展中医护理工作 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切实维护护士合法权益,深化护理体制改革,加强护士的教育培训,强化护理管理。

1、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培养专业型人才。⑴做好护理人员准入制的管理,护理部在招聘护理人员时严格把关,以专科以上学历、具有责任心、思想素质较好的人员补充护理队伍,并逐步加大中医护士在护理队员所占的比例,充分发挥中医护士的优势;⑵培养实用型管理人才,加强领头羊的作用,医院为科室护长提供学习的平台,计划选派护长到各上级医院学习进修,并参加各项学习班,开拓眼界,吸取众家所长,提高管理水平,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⑶加强护士的继续教育,鼓励护士参加自学及业余培训,逐步 提高护士的学历,争取2015年专科以上学历达90%;⑷加强专科建设,培养护理骨干,选派素质好,热爱本职工作的护士外出进修学习,配合医院的发展需要,培养专业型人才,争取五年内成立专科护士队伍,充分发挥护士的专长;⑸加强人文文化的教育,护理部定期举行学习班,并请院外专家到我院授课,举办各项活动,丰富护士的业余生活,提高护士的凝聚力和归属感;⑹强化护理管理体系,强调护理服务质量,追求实效,确保护理安全;⑺加强日常护理工作监管,定期对各科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提高服务质量;⑻加强重点部门的监控管理,制订全院的护理质量检查标准;⑼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护理工作指引及流程,确保护理安全;⑽加强病房的管理,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定期进行护理缺陷点评。

2、继续强化护士的培训工作。按《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要求,强化护士的中医知识培训,制订医院护理人员的中医知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手册,要求护理人员培训合格率达100%。强化护士的技能训练,提高护理水平,对护士进行技能考核。加强服务理念,争创护理品牌。

3、发扬中医特色,突出中医护理优势,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操作,科室制订辩证施护病种,制订标准护理计划,能熟练的给病人提供中医食疗及中医保健护理的知识,发挥中医健康宣教的优点。

4、进一步完善护理管理信息化工作,各种护理信息逐步实行信息化管理。

5、不断提高护理论文水平,鼓励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研究工作,争取三年内有一至二项护理专项科研项目立项。

(十)建设并逐步完善治未病服务平台,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医院从针灸康复科和体检中心抽调相关人员筹建治未病中心。

争取在1到2年内,完成“治未病”服务的平台建设,建成规范的治未病中心,构建有我院中西医结合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1、制订相关管理制度、工作制度、服务规范、中医健康干预方案、技术操作规范、疗效评估标准、制定服务流程等。

2、完成设备配置,如健康状态信息管理设备、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设备、健康咨询与指导设备、健康干预设备等

3、设计体质辨识表,有计划地开展体质辨识工作、建立健康管理数据库。

在提供治未病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积累、提高:

1、提高和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和服务能力

2、加强中医预防保健对亚健康状态的指导和干预

3、提升中医预防保健自主创新能力

4、加强中医预防保健人才培养

计划到2015年末,把我院治未病中心的业务全面开展起来。

(十一)不断提高临床检验水平、规范临床实验管理 规范检验科建设,按照三甲医院的要求和标准筹建、成立独立的输血科,并根据医院业务用房建设的进展,逐步成立病房检验科及门诊速检中心,不断完善更新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质量控制制度。不断引进各种检验新设备、新技术,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完善我院检验科业务范围。继续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检验人员技术水平和人才结构,继续引进高素质检验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科研能力及有ISO15189认证能力的人才,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培养科研创新能力。逐步为检验科的实验室ISO15189的认证作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

(十二)大力引进先进的影像检查、治疗设备,提高诊疗水平继续规划协调好医技、影像科室的业务用房,并按设备要求做好业务用房的改建工作,继续大力引进包括多层螺旋CT、MRI、DSA、OCT等大型检查设备,进一步提高我院的诊断技术水平。完善医技、影像科室的服务流程,逐步解决患者检查排队时间过长问题,改善服务质量。继续引进高层次影像人才,条件成熟时筹建医学影像科,统筹影像科室的工作及进一步发展。

(十三)完善中药药事管理

进一步规范我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工作,完善对临床使用中药进行监督、评价和指导作用。根据医院基建的建设的进度,安排好药剂科的业务用房问题,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的要求,规范药剂科管理,做好业务用房规划建设。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的规定,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用药安全、有效,推广小包装中药饮片,提高中药饮品质量。做好人才培养、引进及储备计划,逐步开展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监测患者用药全过程,同时对门诊和住院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点评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对药物治疗做出综合评价,发现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从而更好地保证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减少和避免药源性伤害。

不断引进人才,做好院内制剂的研究开发工作,力争到2015年,院内制剂品种达到30个以上,进一步提高院内制剂的工艺水平以及质检水平,提高药品安全,把制剂室建设成一个出成绩、创成果的科研基地。

规范煎药室管理,完善煎药室工作制度及相关流程,煎药员工作技能培训工作,提高煎药质量,缩短候药时间。

(十四)到2015年,实现下列各项医疗指标: 年门诊人次≥150万人次 年出院人次≥32000人次 治未病服务人次≥10000人次

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60% 住院病人中西医结合治疗率≥70% 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率≥12% 床位使用率≥97%平均住院日≦9.0天 床位周转率≥30次/年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95% 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6% 医院感染率≦10% 丙级病历率0 处方合格率≥95% 开展成分输血比例≥96% 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40%

二、教学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临床教学工作

进一步完善岗前培训工作,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加强临床教学制度化建设,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管理,使教学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逐步完善师资制度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内、外、妇、儿、骨、针灸等学科的教研组、教研室工作,规范临床科室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大对临床科室教学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建设,使之完全符合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教学医院要求。

(二)继续承担各类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继续教育项目 逐步健全相关制度,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各级相关专业学术委员会,加强中西医结合技术交流;积极鼓励各科室,特别是重点专科申报、承担各级各类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力争到2015年,我院每年承担的省级以上继续教育项目不少于8项,其中包括1-2

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提高我院的重点、特色专科在华南地区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三)逐步发展与完善研究生教育

由于种种原因,我院虽于2007年建设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已有一大批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特别是学科带头人,被聘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副教授及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承担着临床教学任务,但研究生教育尚在筹备阶段,没有正式起步。医院逐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鼓励、引导我院的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遴选条件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特别是重点专科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积极申报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型研究生导师,提高我院教育档次。通过研究生教学,促进临床医疗工作和临床科研工作的发展,达到以教学促科研、以教学促医疗,医教研相长的良性循环局面。力争到2015年,我院研究生导师人数达到10名以上的规模,并完成相应的研究生培养工作。

(四)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根据国家的相关部署,进一步加强、完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服务站中西医结合医疗工作,并进一步完善相关鼓励措施。继续做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天灸治疗哮喘的工作。

三、科研工作

我院医学专业论文数量较少,质量不高,科研立项数量偏少,级别偏低,缺少国家级以上的科研项目,近年内未取得省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院将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医护人员开展科研工作,在3-5年内,着力提高科研立项水平,着力使我院的科研项目体现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新亮点”,争取省市级、乃至国家科研项目;争取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积极参与协作攻关,更要瞄准专业的尖端领域,寻求省内外合作研究。争取到2015年末,我院科研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四、基础设施建设

新住院综合大楼2008年获得花都区政府立项,按照区政府40%,我院自筹60%比例出资。并于当年启动了大楼设计与勘探工作,2009年底完成旧职工宿舍楼的收购、拆除工作;2010年区政府决定我院综合大楼项目按1:1配备停车场,追加2410万元投入,在我院小观园建两层地下停车场;附属医疗用房预计2012年下半年可以交付使用,小观园地下停车场预计2013年初可以建成使用;新住院综合大楼预计2012年下半年可以顺利开工建设,2015年可以投入使用。新住院综合大楼投入使用后,我院总建筑面积将达9.3万平方米,总床位数将超过1000张,停车位超过700个,将大大改观我院业务用房严重不足和就诊环境欠佳等局面。

五、中医药文化建设

我院将继续贯彻执行好《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及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建立并不断完善诊疗行为规范体系,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拟进一步修订体现中西医结合医院特点的《员工手册》并开展培训,聘请专家对医院员工中医诊疗行为、员工言语仪表、特定礼仪等进行培训。计划投入50万元,建设VI识别系统,包括确定有我院特色和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质的LOGO标志、院歌等。使医院宗旨、院歌、院训等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使医院员工们能做到言语仪表规范,具有体现中医药文化的特定礼仪,诊疗行为规范,体现中医理念和思维。

另外,我院将结合新住院大楼工程和门诊楼环境改造工作,在建筑风格、庭院建设、内部装饰、医院标识、庭院等建设中突出中医药文化体系。利用好门诊走廊、候诊区和住院部走廊、中药候药区等地方宣传好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知识,并与所在科室的中西医结合特色相结合。拟在新地下停车场上投入400万元建设中药植物园“百草堂”和有岭南建筑风格文化特色的亭台。

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一、医疗工作

(一)医疗业务能力、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有较大提高

能充分发挥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在维护和增进群众健康中的独特作用,处理疑难急重症的能力在多个专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二)医院规模相应扩大

病床数达到1000—1200张,临床科室增加到45个以上,在骨科病区充分扩大的基础上,筹建中医骨伤医院。

(三)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重点专科建设上新台阶 拥有在华南地区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的重点专科3个以上,国家级重点专科不少于2个。

(四)形成功能齐全、水平先进的医院管理模式

手术室规模与配置达到一流水平,药物配送系统、供应系统、人力管理系统具有先进水平,影像、医技水平与规模进一步提升,医院规模、中西医结合医疗水平和管理能力处于华南地区领先水平,成为北广州、乃至华南地区区域性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之一。

(五)医疗器械设备达到3亿元以上

(六)各项医疗指标基本达到国内一流医院先进水平

(七)中西医结合护理工作达到一个新台阶

“辩证施护”在临床应用水平达到新台阶,中西医结合护理工作的特色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社区护理,特别是在老年病、慢性病和养生康复护理中的巨大作用,促进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技术规范

得到进一步的完善,造就出一支专业造诣较高,具有创新思想的中西医结合高级护理人才队伍。

二、教学工作

(一)形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培养体系

(二)形成完善的研究生培养教育体系,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体系。

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硕士研究生着力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诚信能力和时间能力较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读研究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达95%以上。博士研究生着力于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和科技开发能力。推进研究生教育信息化、智能化与规范化管理。

三、科研工作

(一)以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为龙头,带动临床科研工作的长足发展。

(二)培育在全国具有较高水平科研成果

(三)培育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培养综合人才,进一步提高员工科研素质,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在行内享有较高声誉,争取2至3人担任省级学会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

(四)推进中西医结合科研实验基地建设

四、基础设施建设

启动门诊楼的改建项目,不断改善我院就医环境。

五、中医药文化建设

进一步加强中药植物园“百草堂”的建设与管理,逐步补充更多的岭南药植物。建造以展示中医药文化、历史等为主要的文化长廊。筹建广州中医药文化展览馆。

保障措施

一、形成部门领导负责制,分管院领导督办。院长统一协调的工作格局。

二、倡导科学管理,建立机制,健全管理组织机构,提高决策、管理水平。

三、注重人才建设,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科人才、专科人才,管理人才梯队。

四、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医院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五、制定不同时期、不同部门年度经费投入、设备、人员配备计划,保障《规划》的实施;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成效。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九日

第二篇:2014年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XXX中医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中医药事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同时,随着我院搬迁县人民医院原址,环境条件得到改善,发展的瓶颈被打破,医院将进入发展的快速通道。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以及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推动我院持续全面、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我院2014年—2019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促进和加快医院建设和发展为主题,以内涵建设为重点,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积极探索医疗改革中公立医院和中医药事业发展新模式,构建与完善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的运行管理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继承与创新,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统筹协调,科学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中医与西医要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大力推进中医药医疗、护理、保健、科研、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统筹城乡、中医药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实现共赢。并在医院发展的同时,实现职工的共同发展和提高,构建和谐医院。(二)坚持转变发展方式,突出特色与优势。从单一的疾病治疗模式,转变为既重视疾病治疗,又重视预防保健、养生康复并融合一体的综合防治模式;同时更加注重特色优势建设和服务功能的完善。

(三)坚持继承创新和科技进步,提高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中医药发展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通过知识继承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医师的中医药理论体系,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医院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髙科技进步对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四)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积极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在管理体制、投入补偿机制、公立中医医院改革、中医药服务模式、临床型中医药人才培养、重大疾病防治攻关、中药管理与安全等方面加强研究;边推边试,边试边改,更好地体现中医药自身特点,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反映中医药发展趋势,适应中医药发展需求。

三、发展目标

1、立足于“起步晚、底子薄”的基本院情,坚持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坚持继承与创新,加强内涵建设,把医院建设成为省内知名的中医院。

2、持续改善与优化医疗服务,调整业务发展结构,加大新技术、新业务开发力度,打造核心技术,为患者提供技术先进、疗效显著、服务上乘、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3、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强化中医院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把医院建设成为环境优良、流程合理、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现代化医院。

4、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提高整体素质,满足医院发展需要。

5、坚持文化领军,培育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医院和谐发展,创建人民满意的中医院。

6、坚持预防先行,加强中医药特色“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到2015年,建成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功能完善、中医药特色突出、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中医预防保健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队伍素质得到提高。(二)到2019年主要指标

1、医院编制人数达120人,中医药人员结构合理。

2、业务用房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诊疗设备每年不低于200万元递增。

3、临床科室建设:全院共成立7-8个病区,搬迁后外科分设为外一(普外科)、外二科(骨外科);成立针推科住院部,与康复、老年病、体检防保、“治未病”中心协同发展。

4、开设病床300张,年住院人次达1万人次(中药饮片使用率>60%)

5、年门诊急诊人次>15万人次(中医诊疗人次占60%)。

6、业务收入1亿元(中医业务收入占60%)

7、平均住院日≦11天

8、病床使用率≧90%

9、急危重症疑难病人收治比例≧8%

10、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11、门诊处方合格率≧95%

12、住院病历甲级率≧90%

13、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格率≧95%

14、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15、医院感染率≦5%

16、病床周转次数≧30次∕年

17、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

18、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5天。

19、治愈好转率≧90% 20、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60%

21、基础护理合格率≧90%,各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3项。

22、药事服务工作指标≧二级医院指标要求。(三)具体措施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就医环境。根据县委政府对卫生资源的合理调整,县医院新建搬迁后,将我院搬迁到县医院原址开展业务,以改善我院现有的狭窄的医疗环境,同时也可使我院的占地面积由原来的3.8亩增加到13.7亩,业务用房面积增加到13000平方米,将为我院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到2019年,可开设病床300张,住院人次每年可达1万人,门诊人次可达15万人次,业务收入突破1亿元。

2、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充分发挥县中医院在农村中医药工作的龙头作用,加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能力建设,积极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动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加强对乡村两级中医药工作的指导,提升中医药服

务能力。

3、建设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加强中医药学术技术带头人,临床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一是积极向县委、政府争取编制,将编制人数增加到120人。二是依托XX中医学院、省中医医疗集团、医学会培养中医药学术带头人和临床技术骨干10名、中医系统管理人员4名,积极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培训。推进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力争我院中医药继续教育培训覆盖率100%。三是做好选派我院医生跟师和医院师带徒工作,在5年内出师6名中医药学术继承人。四是开展中医药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各种专业医学会、医疗单位组织的技术培训、交流、学习研讨等以提高理论技术水平和促进技术创新的继续教育。五是每年送培3-5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半年以上,每年组织1次以上上级专家到我院进行专题培训。六是统筹规划,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加快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梯队建设,医院专业发展的需要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人才战略,在引进人才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坚持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到2019年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60%,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比例的60%。

4、加强临床科室建设。临床科室设置充分体现中医特色,进一步加强中医特色门诊建设,临床科室的设置、命名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到2019年实现临床科室不少于8个,注重服务质量的提高和中医特色的体现形式及优势的发挥。

5、积极开展中医特色优势科室建设。继续加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争取建成2个省级重点专科:针推科、糖尿病科,2个市级重点专科:老年病科、脾胃病科,对重点专科实行中医特色病种管理,逐步推行中医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不断优化和完善特色病种治疗方案,加强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与创新。每年为重点专科建设投入资金10-50万元,每年为重点专科增加1-2名中医类别人员,每年选送1-2名重点专科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半年以上。

6、加强和规范临床药事管理,认真执行中药房、中药饮片管理的相关规定,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尤其是严格管理药品、试剂、高值粍材等招标釆购、使用,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管理措施.建立临床药师制,加大药师人才梯队的建设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从现在起至2019年,达到中药饮片450种和成药数量300种,创造条件开设院内制剂室,院内制剂5种以上,逐步推广使用中药小包装饮片,人员配备符合规范化药房技术要求,7、加强护理管理,按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要求认真制定计划与具体措施。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进一步加强护理技术、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完善质控体系建设,护理人员全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400学时。每个科 室完善2—5个中医护理常规。

8、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倡导全院干部职工发扬“传承创新、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医院精神,以“弘扬祖国医学,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宗旨,以最优质的医疗技术、最优良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编印医院员工手册,制定中医院行为规范,制订医院彩铃;每月编制一期医院文化资料;从诊疗行为、语言仪表、教学传承、同道相处等方面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的 服务文化。

9、加强中医药特色“治未病”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中医防病治病服务平台,不断选派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医优秀人才到国家及省级中管局组织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项目培训、进修学习,并给予经费保障。配备健康状态信息管理、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等设备,完善中医对疾病防治、养生保健体系,使中医药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和养生保健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0、加强中医药科研工作步伐。每年安排一定科研经费用于发挥中医药优势,制定奖励措施加强运用中医和中西结合方法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对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进行联合攻关,争取在临床疗效上有所突破,鼓励发表学术论文并完成中医药科研课题3项。

11、加强宣传工作,营造中医药氛围,提升社会影响力。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及科普知识宣传,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长期配合并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开展好各种讲座外加下乡指导、义诊、病人随访、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将中医药知识普及到乡村,逐步做到村村有中医、人人知中医、爱看中医。

12、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建设数字化医院,扩充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HIS功能,优化医院工作流程,实现医院信息的全电子化管理。重点加强临床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力争将医院信息系统从以收费、物资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向以病人为中心、以一卡通系统、条码技术、电子病历、PACS系统(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LIS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为核心应用的临床信息系统 快速推进,努力扩展信息化技术在医院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最终为广大患者就诊提供高质量、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弘扬“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树立即符合中医药传统优秀品德又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服务理念,文明行医,诚信服务,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和以患者满意为标准,广泛开展义诊,送医药、献爱心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以医疗安全、优质高效和创建文明单位、诚信单位为目标,在优化业务结构、内涵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夯实医院发展基础,促进医院“生态、和谐、创新”型跨越式发展.(二)加强学习,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按照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编制计划并组织实施,完善院科两级目标责任制管理体系,搞活用人机制,通过目标责任书,加强对科室的管理,以达到激励科室、促进医院发展的目标;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病案质量管理为中心,强化质量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完善三级质控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全员全程全面质量管理;完善成本核算、绩效工资管理体系,强化经营理念、市场意识,坚持质中取胜、量中增收的原则,进行成本量化管理,切实降低医疗成本。加强医保、新农合费用管理、积极推行各种费用控制办法,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降低病人负担。

(三)争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争取县委、政府的支持,把XXX中医药事业发展列入议事日程,加大对我院人力、物力的投入,力争到2015年,完成新建住院大楼,进一步改善医疗环境,更好的为老百姓的健康服务。(四)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结合公立医院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绩效工资改革的情况,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在正视医院目前缺乏核心竞争力、科研水平不高、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的问题,认真分析,科学谋划,真抓实干,突破医院的发展瓶颈.(五)加强医院管理,确保规划顺利实施。一是继续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明确院长是“ 规划”第一责任人,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抓好医院全面工作。二是进一步修改完善《XXX中医院员工手册》《XXX中医院管理规范》,使医院工作有序开展。三是明确院务会领导分工,确定职责,抓好落实。四是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保证政令畅通及各种培训学习的完善。五是进一步强化十三项核心制度的落实,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六是继续加强医德医风管理,进一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七是完善各项鼓励和考核制度,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为医院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六)加强监督,狠抓落实,确保规划运行、实施和考核。把规划的各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逐一细化,强化检查与监督,对其中难度较大的规划任务,要组织力量加大工作力度,狠抓落实,对量化指标在注重完成数量任务的同时,更要注重质量和综合社会效益的提高,对定性指标要努力做到以社会和群众满意为评价标准,以实现我院的医疗服务环境明显优化,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社会和群众的综合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明显发挥,医院的发展步伐得到加快。

2014年3月

第三篇:医院中医药中长期发展规划

*************医院中医药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3年-2018年)贯彻国家中医药工作及省、市、区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拓展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努力提高中医药系统的治理能力,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的科学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和中医中药并重的政策,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动员社会参与,推动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我院中医医疗、防病治病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人享有基本中医药服务、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

2、坚持中西医并重。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

3、坚持继承与创新。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发展中医药事业。

5、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2013年-2018年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发展完善与人民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相适应的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完善中医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中医药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中医药科教和文化建设,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促进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

2.主要指标。

(1)中医药医疗资源。2018年,中医床位数达到100张。医院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水平。

(2)中医药人力资源。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重超过10%。(3)中医药服务。服务量每年上升5~7%,到2018年,医院中医药年总 诊疗人次达30万人次,出院总人数达3000人次。

(4)中医药科教。到2018年,中医药继续教育覆盖率达到100%,中医药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取得重要进展和成果。

(5)中医药优势学科。到2018年,省中医重点(特色)专科达到1个,市级中医重点(特色)专科达到2个。

四、具体措施

(一)积极参与医改,着力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作用。

积极参与公立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加成,推行了“先诊疗、后结算”的服务模式。探索建立中医药分级诊疗的新模式。开展中医单病种支付改革试点,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减轻患者负担。召开了“中医药参与医改,探索建立分级诊疗新模式”座谈会,试点开展“治未病、治已病、康复一体化连续诊疗”服务模式工作。执行了中医医疗管理统计报表制度,将执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中。

(二)建立中医药公共卫生补助资金项目绩效考核长效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组织开展绩效评估。对国家和省级中医药公共卫生补助资金项目开展绩效评估,建立中医药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绩效考核长效机制、考核结果与补助资金分配挂钩机制。

(三)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2015年顺利通过全国的评审。完善医院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创建标准及创建程序。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督导工作。中医药服务每年持续提高。加强了基层中医药项目工作的管理,对项目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四)加强中医内涵建设,着力提高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

按照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原则,持续改进检查评估工作,有序推进三甲医院的评审工作,提升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实施“名医、名科、名院”战略。推动“治未病”科建设,并进行调查分析。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通过临床科室和重点专科建设、规范诊疗行为、开展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等,促进中医临床疗效不断提高。推进中医医疗机构应急能力以及中医药防治突发传染病应急体系建设。

(五)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着力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提升中医药管理与服务水平。制定我院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规划,制定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规范和标准。建立集中医资源管理、医疗服务监管、远程会诊、诊疗数据挖掘等功能一体化的中医综合管理和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中医方式健康评估、健康监护、疾病管理、健康教育、随访服务等一体化的“治未病-治慢病-康复”平台。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开展系统的学习培训工作。

加强基层人员队伍培训。开展基地医院带教师资培训;组织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师资培训、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师资培训、基层医疗机构中医专科骨干培训班。落实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培训项目、成人中医大专学历教育项目、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项目、基层中医临床专科技术骨干培训等项目,提高基层中医药人才的专业技能。开展继续教育项目执行情况质量抽查,提升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质量。推进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建立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做好学员的招生和管理工作,培养合格临床医师。

(七)注重与临床结合,着力提高中医药科研创新能力。

围绕重点病种优势,积注重与临床结合,极整合资源,促进我院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积极打造基地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为目标,扶持重点中医药科研平台的业务建设,引导和鼓励多单位、多学科联合攻关,中西医协同创新,推动全省中医药理论和技术创新,争取了国家、省级中医药科研项目。推进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

(八)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宣传,着力扩大中医药的社会影响力,促进公民中医健康素养的提升。

建立医药文化宣传平台和载体,完善中医药文化宣传长效机制,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月、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巡讲活动月、“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周活动,成为每年中医药文化宣传的常态工作。开展中医健康素养调查,了解公民中医保健基础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认知情况。

**********医院 2013年2月10日

第四篇:医院教学科研中长期发展规划

***医院教学科研中长期规划***医院创建于1952年,其前身为***诊所,***教授曾坐诊于此。***年更名为***医院,经过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现已建设成为一所综合功能齐全、中医优势突出、专科特色明显、管理水平较高、教学科研能力较强、医德医风较好的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医院先后荣获***示范医院、爱婴医院、***厂务公开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单位、全国中医护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我院是***共建医院,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中医、中西医结合类)基地,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区龙头单位,***通过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评审验收,是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创建单位,全国2000所标准化县级医院建设单位,***中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医药学会***专委会挂牌单位、主任委员单位。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贯彻落实好我院的中长期规划,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加强我院的教学科研投入力度,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中坚力量,才能提高医院综合实力,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近几年取得的成绩

1、与***大学、***医学院签订教学协议书;

2、完善临床教学管理制度、计划,充实临床教师队伍和临床教学内容,做到科科有人负责;

3、xxx~xxx年完成科研论文xxx篇,其中省级期刊论文xxx篇,国家级期刊xxx篇,核心期刊xxx篇;

4、与xxx医院共同完成xxx个科研项目。

5、按***市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要求,xxx年~xxx年全院医师以上、护士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医学继续教育覆盖率分别为xxx%、xxx%、xxx%、xxx%,学分达标率分别为xxx%、xxx%,xxx%、xxx%;

6、举办重点学科学术讲座xxx次,2012年邀请院外专家讲学xxx次;

7、中青年医务人员参加函授、自考等专科、本科教育,部分科主任参加国家级学术年会。

8、***年**月在我院综合大楼主体工程顺利完工,我院“三甲”医院评审准备工作正紧张有序的进行,这是我院全院上下xxx余名干部职工确实贯彻上一阶段工作规划、团结协作、锐意进取的结果,也是我院在下一阶段到来之年的一个良好开局。近几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我院针对本科实习学生的规范化教学工作才开始起步,致使临床专业实习人员较少,xxx年、xxx年每年平均不到xxx名;

2、近5年内取得***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无国家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开展,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开发;

3、医学专业论文数量较少,质量不高。近xxx年论文发表

省级期刊xxx篇,国家级期刊xxx篇,核心期刊xxx篇;

三、教学科研中长期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动力点,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以抓质量促效益的办院方针。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完善基础功能为支撑、以深化医改创新为动力、以强化管理服务为保障的办院思路指导教学、科研工作。

(二)发展总体目标

在3~5年甚至10年时间内,继续巩固医学院校学生的临床教学工作,规范在职人员培训,逐渐开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加强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逐步实现医务人员分阶段接受医学继续教育,着力提高科研立项水平,使我院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能进一步来源于临床,服务于临床。

科研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新亮点”,争取省级、市级科研项目;争取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积极参与协作攻关,更要瞄准本专业的尖端领域,寻求省内外合作。

(三)具体目标

1、教学工作

(1)加快教师队伍培养建设,不断提高临床带教能力。使医院能更好地承担有关临床、护理、药剂、检验、放射等大学、中

专学校的教学实习任务。

(2)提升医院的临床教学管理水平,加强我院临床科室对实习、进修人员的环节管理,完善院科两级教学职能,规范临床教学管理。

(3)继续加强与***大学、***医学院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工作联系,进一步完善教学医院建设。

2、科学研究

(1)在全院职工中强化科研创新意识,鼓励医务人员申报科研课题;

(2)规范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督促及时实施和进行成果鉴定。

(3)至xxx~xxx年甚至xxx年时期末,争取获得省级科研课题xxx项以上,区级科研课题xxx项以上,成都中医药大学校级科技课题xxx项以上。

(4)继续加大科研论文的开发力度,争取在国家级学术刊物(本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发表论文≥xxx篇,省级学术期刊发表论著性文章≥xxx篇。

3、继续医学教育

(1)继续贯彻执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有关的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规定。

(2)全院医师及护士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达100%;

(3)全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分达标率100%;

(4)力争承办国家级学术会议xxx次,承办***市级学术会议xxx次,提高我院在全市的学术地位。

4、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1)继续抓好在职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历教育,注重人员队伍的素质培养,使卫技人员结构趋于合理;

(2)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青年人才队伍的培养,着重选拔培养临床学科带头人和科室业务骨干,造就一批拥有高素质的学科业务骨干,以形成不同层次的高素质的学科人才队伍;

(3)鼓励年轻医务人员参加不同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

(4)积极参加***级相关专业学术委员会。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

在院长领导下,以分管院长具体负总责,科教科具体负责,各科室抓好落实,各级各类人员全面参与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努力做到人人有责,责任明确,措施落实。

2、强化管理

科教科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职能,听取意见,逐步完善我院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并另一手抓落实。对科室教学科研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和不定期检查,加强内部管理,狠抓制度落实,完善绩效考评,确保高效运行。

3、提高质量

建立健全教学科研质量管理考评体系,完善内容,改进方法,不断提高,务求实效。严格按照“三甲”医院评审标准对科研教学的要求,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完善院科两级管理,不断提高教学科研管理水平。

4、激励机制

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政策导向,调动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改善环境

创造良好的科技环境,积极改善教学科研条件。

***年**月至今,我院成立了科教科,全面负责我院的科研、教学管理工作。在医务科坚实的工作基础上,各项工作有了突飞猛进的跨越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我院的教学科研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更要励精图治,变压力为动力,抓住机遇,为实现我院中长期总体发展规划而努力奋斗。

***医院

二〇xx年xx月xx日

第五篇:医院教学科研中长期发展规划

医院教学科研中长期规划

xxx医院创建于xxx年,历经xxx年的变革与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医院,是全县医疗教育中心,担负着全县地xxx个乡镇卫生院和xxx个村级卫生所的卫技人员培训工作。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贯彻落实好我院的中长期规划,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加强我院的教学科研投入力度,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中坚力量,才能提高医院综合实力,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近几年取得的成绩

1、与xxx学院签订教学协议书;

2、完善临床教学管理制度、计划,充实临床教师队伍和临 床教学内容,做到科科有人负责;

3、xxx~xxx年完成科研论文xxx篇,其中省级期刊论文xxx篇,国家级期刊xxx篇,核心期刊xxx篇;

4、与xxx医院共同完成xxx个科研项目。

5、按xxx医学继续教育管理要求,xxx年~xxx年全院医师以上、护士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医学继续教育覆盖率分别为xxx%、xxx%、xxx%、xxx%,学分达标率分别为xxx%、xxx%,xxx%、xxx%;

6、举办重点学科学术讲座xxx次,每年邀请院外专家讲学不少于xxx次;

7、继续拟建设骨科、心内科为省级重点专科。心内科、产科、儿内科、普外科、骨外科完成技术项目达xxx%;

8、中青年医务人员参加函授、自考等专科、本科教育,部分科主任参加国家级学术年会。

9、xxx年xx月在我院综合大楼主体工程顺利完工,我院“二甲”医院评审准备工作正紧张有序的进行,这是我院全院上下xxx余名干部职工确实贯彻上一阶段工作规划、团结协作、锐意进取的结果,也是我院在下一阶段到来之年的一个良好开局。

近几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签订教学协议的高等医学院校比较单一,致使临床专业实习人员较少,xxx年、xxx年每年平均不到xxx名;

2、近5年内未取得省级科技进步奖,无国家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开展,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开发;

3、医学专业论文数量较少,质量不高。近xxx年论文发表省级期刊xxx篇,国家级期刊xxx篇,核心期刊xxx篇;

4、全院专业技术人员医学继续教育覆盖率近xxx年未达到 xxx%,合格率也在xxx%以下;

5、市级、县级重点专科人才匮乏,人才梯队未形成,直接 影响了技术项目的开展和外延;

三、教学科研中长期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 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 务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动力点,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坚持以 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以抓质量促效益的办院方 针。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完善基础功能为支撑、以深化医 改创新为动力、以强化管理服务为保障的办院思路指导教学、科 研工作。

(二)发展总体目标

在3~5年甚至10年时间内,继续巩固医学院校学生的临床教学工作,规范在职人员培训,加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逐步实现医务人员分阶段接受医学继续教育,着力提高科研立项水平,使我院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能进一步来源于临床,服务于临床。

科研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新亮点”,争取省级、市 级科研项目;争取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积极参与协作攻关,更要瞄准本专业的尖端领域,寻求省内外合作。

(三)具体目标

1、教学工作

(1)加快教师队伍培养建设,不断提高临床带教能力。使 医院能承担有关临床、护理、药剂、检验、放射等中等专业学校 的教学实习任务。

(2)提升医院的临床教学管理水平,加强我院临床科室对 实习、进修人员的环节管理,完善院科两级教学职能,规范临床 教学管理。

(3)继续与xxx学院等医学院校签订教学协议书,完善教学医院建设。

2、科学研究

(1)建立院内科研课题和科技研发基金,在全院职工中强 化科研创新意识,鼓励医务人员申报科研课题;

(2)规范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督促及时实施和进行成果 鉴定。

(3)至xxx~xxx年甚至xxx年时期末,争取获得省级科研课题1项以上,市地级科研课题xxx项以上,县级科技课题xxx项以上。

(4)继续加大科研论文的开发力度,争取在国家级学术刊 物(本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发表论文≥xxx篇,省级学术期刊发表论著性文章≥xxx篇。

3、继续医学教育

(1)继续贯彻执行省、市、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有关的医 务人员医学教育管理规定。

(2)全院医师及护士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县/市/省)继续教育覆盖率达xxx%;

(3)全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分达标率xx%以上,中级以上 职称人员的学分达标率达xx%以上;

(4)力争承办国家级学术会议xxx次,提高我院重点专科 在全市的学术地位。

4、学科建设(1)继续争取成立xxx个重点专科,完善骨科、ICU、心内科等重点专科建设。

(2)重点专科每年至少完成1项新技术,并达到一定水平;(3)加强重点专科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开展,全面提高重点专科科技含量。

5、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1)充分发挥上级医院的“传、帮、带”作用,临床、护理、药剂、放射、影像、检验等专业到xxx医院、xxx医院、xxx医科大、xxx医院等医院进修轮训;

(2)大力引进科研人才及高学历人员,重视人才管理,做到任人唯贤,量才录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继续抓好在职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学历教育,注重人员队伍的素质培养,使卫技人员结构趋于合理。在3~5年甚至10年时期末,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应逐步全部具备副主任医师职称;

(4)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青年人才队伍的培养,着重选拔培养临床学科带头人和科室业务骨干,造就一批拥有高素质的学科业务骨干,以形成不同层次的高素质的学科人才队伍;(5)鼓励年轻医务人员参加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造就一定数量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积极参加省、市级相关专业学术委员会。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

在院长领导下,以分管院长具体负总责,科教科具体负责,各科室抓好落实,各级各类人员全面参与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努 力做到人人有责,责任明确,措施落实。

2、强化管理

科教科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职能,听取意见,逐步完善我院 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并另一手抓落实。对科室教学科研工作进行 定期考核和不定期检查,加强内部管理,狠抓制度落实,完善绩 效考评,确保高效运行。

3、提高质量

建立健全教学科研质量管理考评体系,完善内容,改进方法,不断提高,务求实效。严格按照“二甲”医院评审标准对科研教 学的要求,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完善院科两级管理,不断提高教 学科研管理水平。

4、激励机制

建立医院科技发展基金,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通过激励和 约束机制的政策导向,调动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

5、改善环境

创造良好的科技环境,积极改善教学科研条件。20xx年xx月至今,我院成立了临床教学、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和科教科,全面负责我院的科研、教学管理工作。在医务科坚实的工作基础上,各项工作有了突飞猛进的跨越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我院的教学科研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更要励精图治,变压力为动力,抓住机遇,为实现我院中长期总体发展规划而努力奋斗。

xxxxx医院

二〇xx年xx月xx日

下载XX医院20112020中长期发展规划3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医院20112020中长期发展规划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长期发展规划

    龙都幼儿园中长期发展规划 20011年9月 龙都幼儿园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1年---2016年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十七大会议精神,以《幼儿园工作规程》为工作准绳,以《纲要》精神为指......

    中长期发展规划

    竹铺中心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深刻理解我县“促进公平,强基固本,提高质量,改革创新,服务发展”教育工作方针,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理清学......

    中长期发展规划

    合肥市城西桥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中长期规划 2013年9月 语言文字是交际的工具和信息的载体。推动语言文字的 规范化、标准化,是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基础工程,对社会......

    中长期发展规划

    东高联校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在新的教育大背景下,我校教育发展面临着以下新形势: ⒈近几年,学校快速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⒉素质教育的飓风越刮越紧,学校只重升学的畸形......

    中长期发展规划

    内蒙古棋盘井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 中长期安全发展规划 内蒙古棋盘井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 二〇一五年 中长期发展计划、规划 2014年度安全工作计划 根据公司年初......

    医院教学科研中长期发展规划5篇

    医院教学科研中长期规划 //市医院创建于1938年,历经70余年的变革与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医院,是全县医疗教育中心,担负着全县地多个乡镇......

    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强化内涵和特色意识,努力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创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规划目标一 总体目标:创办邯郸市装......

    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

    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一、发展战略理念 展望未来,丰太公司将继续秉承“服务、敬业、拼搏、创新”的企业精神,“高、严、细”的管理方法,以向高科技战略转型为重心,以机制创新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