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二级学院“党政集体领导下院长负责”管理体制研究
高校二级学院党政集体领导下院长负责管理体制研究
1998年以来,随着高等学校学科发展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大多数大学按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设置二级学院,二级学院成为学科建设的载体和一级管理组织。学校管理模式由原来校系纵向管理逐渐向扁平式管理发展,重心下移,形成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目前,高校二级学院承担着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重任,管理着相当数量的学科建设资金,成为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二级学院既具有自主协调、自主运行、自主完善等方面的职能,又拥有相对独立的财务权、人事权和学院事务的决策权,院(系)自主作为的空间日益增大。[1]因此,二级学院采取什么样的领导体制,如何实现正确决策、规范管理、有效监督已经成为高校二级管理体制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问题。新形势下,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同时,积极研究和探索高校二级学院领导管理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二级学院领导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各地、各高校积极探索高校二级学院领导管理体制和党政关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没有明确高校二级学院领导管理体制,各地、各校的院级领导管理体制不尽一致。概而言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四种形态:
(一)二元化结构制
在一些二级学院中,学院党组织只是政治核心,并把党要管党片面理解为党只管党;而院级行政主要负责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具体工作,一般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容易形成行政核心。党政关系表现为党政各管一摊、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两张皮现象,或院长书记各唱各的调,形成了二元化结构。在工作开展中,往往存在党政认识不够统一、团结不够有力、关系不够协调、步调不够一致、配合不够默契等现象,削弱了党政领导班子的合力。
(二)党政合一结构制
由于学院院长和书记两人的学术、能力、性格、气质上的差异或强弱,在学院管理体制中不同程度表现出谁强谁当家的党政合一结构体制。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以党代政或以政代党等一言堂以及党政关系紧张等现象。由于党政不分、职责不明,学院重大事项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合二为一,不利于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落实。
(三)院长负责制
高校院(系)领导管理体制在建国初期实行过系主任负责制,20世纪六十年代实行党总支领导下的系主任分工负责制。1999年以来,一些高校实行院长负责制。一般情况下,在配备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时,院长人选一般为业务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学科带头人,而书记人选比较注重其思想政治素质。由于二级学院的中心工作主要是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院实行院长负责制的领导管理体制似乎顺理成章。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若院长的个人性格、处事方式、工作风格很强势,甚至独断专行,学院党组织的作用较难以发挥。
(四)党政共同负责制
高校二级学院党组织的职责是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开展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而学院行政职责主要是教学科研,两者既具有不同职责又具有交叉重合、不能完全分开的特点。因此,大多数高校探索二级学院党政共同负责的领导管理体制。党政共同负责,强调了学院党政领导共同对学校和学院负责。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共同负责的效果取决于党政两个一把手彼此之间的关系、修养、性格、气质等因素。学院党政一把手彼此团结、顾全大局、关系协调、性格气质互补,则能够促进学院各项工作开展;反之,若院长、书记都个性强、互不买账,易形成不团结、不协调、不配合等局面。因此,如果党政共同负责制没有明确的决策机制和运行机制作为保障,将不可避免产生职责不清,矛盾大的事互相推诿,其结果是谁都不负责。
二、构建党政集体领导下院长负责的领导管理体制
高校二级学院在高校管理架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既是学校决策的贯彻者,又是学院重大问题的决策者和各项具体任务的组织实施者。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2]这为高校二级学院探索构建三权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领导管理体制、完善权力结构和相应的制度指明方向。按照三权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原则,我们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中,提出高校二级学院实行党政集体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所谓党政集体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是指凡属关系学院全局的重大问题,如办学定位、发展规划、组织结构的设置、院下属机构干部的任免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均由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讨论决策,院长根据党政集体决策在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党政集体领导,即通过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本单位的重要事项,行使决策权。党政联席会成员包括学院正副书记、正副院长和工会主席。党政联席会在学院工作中发挥着统领全局的作用,决定重大事项,协调党、政、工、团关系,是学院工作的决策中心和领导中心。院长负责,即院长根据党政集体讨论决策和工作需要,通过院务会行使执行权。院务会是学院最高行政机构,其成员包括正副院长、系主任和学院办公室主任。院务会主要职责是在院长领导下,根据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和学院党政联席会做出的决定,研究部署贯彻落实的方案、具体步骤和措施,并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副院长各司其职,分工负责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党政集体领导负有对事关学院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作出决策的重大职责,院长是行政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全院的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党政集体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不仅是党政集体领导决策的执行者,也是党政集体领导决策的主要成员之一。党政集体领导决策和院长负责体现了该领导体制的重要内涵,既要充分调动、发挥院长和其他行政领导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党委又能大力支持院长独立负责地行使管理职权,促进党政集体领导决策和院长职权之间关系的制约与协调。
三、党政集体领导下院长负责制的运行机制
党政集体领导下院长负责制的运行机制可以概括为四权四制。
(一)四权
一是学院党政联席会作为决策机构,规范集体领导,履行学院重大事项的决策权;二是院务会作为执行机构,在院长领导下实行院长分工负责制,履行执行权;三是学院党委作为保障机构负责履行对决策程序、决策过程、决策实施、执行结果检查监督,同时做好配合协调、拾漏补缺、保驾护航的保障权;四是在学院党委领导下,积极探索党代会常任制和教代会的职能定位,履行并保障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权的落实。
(二)四制
一是民主集中制下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集体领导的基本原则,党政联席会决定重大事项,由院长和书记负责,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贯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3]的议事决策制度,建立与之配套的议事规则,通过民主程序决定重大事项,保证参与决策的每一成员享有同等的发言权、建议权和决定权。二是院务会议制度。院务会由院长负责,各位副院长分工负责学院的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协助院长负责具体抓好某一方面工作。各副院长各司其职、分工负责是对集体决策的负责,既要对自己分管工作独立负责,又要自觉服从集体领导和集体决议。院长要定期召开院务会,研究、布置、检查各项具体工作的贯彻落实。
三是党委会制度。学院党组织是高校负责党的建设工作的基层单位,一方面要领导党支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党委布置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宣传、发动、组织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并在学院发展事业中努力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委会要定期研究党的工作,以及发挥党的作用的途径、方法,并将党委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党政联席会议体现,作为党政集体决策时重要参考依据,对学院各项工作起到保证作用。
四是学院党代表和教代会制度(以下简称学院两会)。目前,二级学院已普遍建立了教代会,我们认为对于党员人数超过500人规模较大的学院可设立党代表制,这是党员和教职工参与学院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组织形式。学院党委要加强对党代会和教代会领导,定期召开学院两会,党内重大事情和学院重大事项决策前要提前交学院两会代表讨论、审议,听取代表意见;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应定期向学院两会汇报工作,接受代表评议监督。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向代表进行述职述廉,接受代表民主测评,使学院两会代表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
四、党政集体领导下院长负责制的特点分析
一是强化了民主集中制下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
学院实行党政集体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从职能分配角度分析,党政领导的决策权在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4]的原则下实施,而院长的执行权是要对党政集体领导决策执行的负责。因此,学院党政集体领导的决策和院长负责,具有在指导思想上、发展方向上、管理目标上、工作任务上的高度一致。该体制使党政职责明确,分工合作,协调配合,进一步强化和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5]。
二是确保了四权相对分离又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
学院实行党政集体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从权力分配角度分析,该体制是对学院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也是一种既分权相互制约又分工相互配合的院长负责制。有利于学院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积极帮助行政做好配合协调、拾漏补缺、保驾护航工作,大力支持并保障院长在职责范围内独立地履行执行权。在学院党委领导下,构建党代会、教代会的监督平台,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权的落实。使决策权、执行权、保障权、监督权相对分离又有机结合。
三是构建了二级学院民主建设的保障机制。
学院实行党政集体领导下院长负责的领导管理体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必须建立健全学院民主建设的保障机制来确保二级学院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正常行使。学院党代会和教代会制度是党员和教职工参与学院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学院工会主席(兼教代会团长)作为党政联席会成员参与学院重大事项的决策讨论,确保在学院决策层面上参政议政。教代会团长根据会议议题,可事先召开教代会代表会议广泛听取意见;还可根据会议议题需要,建议邀请相关代表列席学院党政联席会。学院通过五务(党务、院务、财务、事务、服务)公开制度,确保党员和教职工行使五权(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民主权利,进一步促进学院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更好的保障学院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第二篇:浅谈高校二级学院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研究与实践
浅谈高校二级学院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摘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是党中央推进民主管理的重要举措,对高校二级学院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基于中国计量学院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实践经验,提出高校二级学院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完善集体决策机构;二是明确各决策机构的决策内容;三是严格决策程序和原则;四是强化监督机制建设。
论文关键词:高校;二级分院;三重一大
“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是党中央提出的旨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防止党政领导主观、专断,不断提高我党各级组织决策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一项根本性制度。它要求党政领导班子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简称“三重一大”制度。高校二级学院是高校的基本教学单位,其党政班子能否做到科学决策与民主管理对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构建相应的机制,落实“三重一大”制度是高校二级学院当前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中国计量学院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认真研究“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并参照了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构建了以学院党政联席会为核心,党总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为两翼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构,规定了各自的决策内容及决策程序与原则,并制订了严格的监督机制,较好地落实了“三重一大”制度,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完善学院“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构
集体决策机构是实施“三重一大”的基础。我院“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构以党政联席会为核心,以党总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为两翼,分别负责学院全面工作、党务工作、学术方面重大问题的决策,三个机构相互协作、分工明确。
党政联席会由学院正、副院长及院长助理和党总支正、副书记组成,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和学工办主任可列席会议。经学院院长或总支书记提议,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可召开扩大会议,参加人员还包括各学科负责人、专业负责人或学院党总支委员、分工会主席。
党总支委员会由学院党总支全体委员组成,会议由学院党总支书记召集并主持,书记因故不能主持时由副书记或由书记指定的委员主持。党总支委员会可以邀请学院主要行政负责人列席。
教授委员会由9人组成,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名、秘书1名。教授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学院党政办公室。教授委员会委员由学院全体教职工大会在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中进行差额选举产生,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由全体委员选举产生。秘书由主任委员从学院党政办公室管理人员中提名并经教授委员会讨论确定。院长、具有高级职称的党总支书记(主持工作的副书记)为教授委员会的当然委员,学院党政领导在委员会中所占的比例不超过委员数的1/2。教授委员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3年。
二、明确各决策机构的决策内容
从宏观层面上看,“三重一大”的内容为“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但在微观层面,必须将“三重一大”的内容具体化,结合单位的属性,确定哪些工作内容应纳入三重一大之中,并根据工作内容的属性分派给各决策机构,做到事
权明确、边界清晰。我院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及党政联席会、学院党总支委员会以及教授委员会的各自分工,将三个决策机构的决策内容确定如下:
党政联席会全面负责学院的各项事宜,其决策内容包括: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和上级有关部门以及学校党政有关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研究本单位的改革与发展规划;教学与科研计划;人才培养计划;专业设置;学科发展方向;重大科研任务的承接与组织协调;重大改革方案的组织实施;内部机构负责人的任免;学术梯队的建设;人事调配;岗位设置与聘任;职称评审;津贴分配与奖惩;学生招生、就业、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对外合作与交流、联合办学、出国人员遴选;较大额度经费的收支、经费切块、学院创收管理和分配;学期()行政工作计划、重要工作任务的检查与落实等;由学院党总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院长、书记认为需要由党政联席会讨论的重要事项;其他涉及学院发展和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
党总支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学院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问题,主要决策内容包括:学院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各项决定的贯彻落实;党总支和学期工作计划及总结;教工、学生党支部设置、撤销和建设问题;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党员发展、预备党员转正和党员教育;党员的评优、表彰、处分等事项;政治思想工作和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重大事项;院工会及共青团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学校党委交办的其他重要工作事项。
教授委员会在主任委员的主持下开展工作,受学校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主要决策内容包括:审议学院总体发展规划,审议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建设计划;审议学院内部管理框架机构设置及其管理规章;审议学院人员编制方案,审议人才引进计划,应聘教师面试考察;学科负责人推荐,学院内部机构负责人推荐;审议教学科研人员岗位聘任资格;审议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审议学院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审议研究生培养计划,审议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审议推荐学院重要科技项目、教研教改项目、团队建设项目;审议推荐教学名师(新秀)、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人才,审议推荐科技和教学成果;审查学士学位、硕士学位人员的资格,并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提出建议;审议学术纠纷和学术失范行为并提出处理建议;审议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或院长提请讨论的其他重要学术事项。
三、严格规定“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程序及原则
决策程序是决策机构在决策时应遵循的方式、步骤、时限和顺序,决策原则是在作决策时必须遵循的指导原理和行为准则,科学而合理决策程序以及严格的决策原则是保证决策正确性的两个基本要素。为切实保障“三重一大”制度的实施,我院制定了“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程序及原则。
党政联席会议题由院长和党总支书记共同商定,会议之前要形成初步设想或方案,议题确定后应提前通知与会成员。有关人员应在会前做好充分准备,认真调研(必要时需征求教代会、党支部、民主党派、教授等的意见),并提供有关资料和政策依据,以及可供选择的方案和建议。党政联席会需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讨论和决定本单位的重要事项。对重要问题有较大分歧,赞成与不赞成人数接近时,除紧急情况外,一般应暂缓作出决定,待进一步调研、交换意见后,提交下次会议讨论。党政联席会议一般应在全体成员到会时方能开会。因故不能出席会议的应向会议召集、主持人请假。出席会议的成员若少于应参会人员的2/3,会议应改期进行。不能出席会议的成员,对会议议题如有意见和建议,可在会前提出。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应在征求学院分工会意见、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后,由党政联席会议作出决定并组织实施。党政联席会议议事时,凡涉及到本人以及直系亲属关系的职务聘任、职称晋升、进修培训和出国、奖惩等问题,本人及有关成员应主动回避。
党总支委员会一般有应到委员4/5以上出席方可召开,表决议题时的赞成人数超过到会
委员半数为通过。如对重要问题双方意见不一致,赞成与反对的人数接近的,除紧急情况外,一般应暂缓做出决定,进一步调查研究,下次再议,或向上级党组织请示。
教授委员会会议所讨论的议题主要由教授委员会主任委员与学院党政领导班子酝酿确定。教授委员会会议须2/3以上(含2/3)委员到会方能召开。教授委员会可根据议题内容邀请相关人员列席会议。教授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的决议须经到会委员半数以上同意方为有效。教授委员会对所审议的议题应当充分讨论,如对重要问题产生严重分歧,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可暂不表决;经进一步调查研究和交流意见后,可再行召开会议讨论表决或提交校学术委员会裁决。教授委员会通过的有关学术纠纷等问题的决议,利害关系人如有不同意见,可在决议公布后7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教授委员会申请复议,教授委员会必须在收到复议申请后14日内做出书面答复。教授委员会委员应当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对教授委员会会议讨论的敏感问题必须严格保密。若会议讨论的议题与委员本人及其直系亲属、指导的学生直接相关,相关委员应当回避。
四、强化“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监督机制
为保障“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实施,我院制定了相应的监督机制,明确了各主体的责任,规定了违反规定者应当承担的纪律责任。
学院规定,党政领导班子贯彻执行“三重一大”制度的情况,应列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学院副处以上干部应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执行情况列入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领导干部述职的重要内容。学院工会和全体教职工有权监督“三重一大”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有权向各级党组织和上级部门反映意见。
凡属下列情况,要追究有关责任者的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三重一大”制度决策程序,不执行或擅自改变集体决定的;未经集体讨论而由个人决策、事后应通报而不通报的;未向领导班子提供真实情况而造成决策失误的;执行决策时发现可能造成损失,能够挽回而不采取措施挽回的;其他违反本规定的情节。
论文来源及知识扩展阅读:http:///lunwen/
第三篇:2022年高校大学学院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参考范例
管理学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发〔2010〕76号),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以及学校《关于进一步推进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并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应按照“党委领导、院长负责、明确职责、健全机制”的总体要求稳步实施,并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1)要坚持学院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同时保证院长依法行使职权。
(2)要正确处理党政之间的关系,在强化党的领导的同时,注重发挥好院长的作用,建设和谐学院党政领导班子。
(3)要正确处理党务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关系,学院党组织要为学院发展提供引领和坚强保障,促进学院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章
学院管理体制
第三条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工商管理学院实行学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第四条
明确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学院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落实“管思想、管干部、管人才、管政策”四管职责。学院党委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学院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委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并按照分工抓好组织实施,支持院长依法依规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院长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学院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行政管理工作。
第五条
学院党委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深化学校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确保学院改革发展正确方向;
(2)依照有关规定讨论和决定学院改革发展、财务预决算、“三重一大”、内设机构设置,以及涉及师生权益保障等的重大问题;
(3)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领导学院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制定内设机构负责人的选拔任用流程和规定,讨论决定任用的有关人选;
(4)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讨论决定学院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创新用人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讨论决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报学校审批;
(5)领导学院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员工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加强师德师风、精神文明和学院文化建设。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6)完善学院党组织设置和工作机制,提升组织力,增强政治功能,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抓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工作;
(7)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支持纪检机构履行监督责任,加强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工作;
(8)全面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做好统战工作;
(9)领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开展工作,健全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
第六条
院长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学院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行政管理工作,积极主动、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1)组织拟订和实施学院总体发展规划、基本管理制度和重大改革实施方案,制定学院具体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
(2)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为目标;
(3)组织拟订学院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推荐院内干部人选,聘任学院内部机构负责人;
(4)组织拟订和实施学院人才发展规划、重要人才培养政策和重大人才工程计划;依照法律和学院规定,聘任与解聘教师和内部其他工作人员,对教职员工实施奖励和处分;
(5)拟订和执行学院经费预算方案,依法管理、使用和保护学院资产,维护学院合法权益;
(6)组织开展学院对外交流和合作,依法代表学院,学院与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境外机构等签署合作协议,接受社会捐赠;
(7)向党委报告重大决议执行情况,向教代会报告工作,组织处理教代会、学生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和团员代表大会有关行政工作的提案,支持学院各级党组织、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群众组织和学术组织开展工作;
(8)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三章
学院党委与行政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
第七条
党委会议事规则。党委会由党委书记召集并主持,研究和决定学院重大问题,不是党委委员的院长、副院长列席党委会。会议议题由学院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提出,党委书记征求院长意见之后确定。会议必须有半数以上委员到会方能召开;讨论决定干部任免等重要事项时,应有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到会方能召开。表决事项时,以超过应到会委员人数的半数同意为通过。
第八条
党的民主集中制是党委领导学院最根本的制度。其基本原则是:
(1)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对事关学院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由学院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
(2)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对学院日常工作的管理、重要工作思路的提出、重大问题的具体实施由个人分工负责。
(3)建立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等组织和专家、教授的作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4)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会议议事制度、重大问题决策制度、向上级请示报告制度、领导责任制度以及民主生活会制度等。
第九条
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是试点学院行政议事决策机构,是院长行使职权的基本形式,主要研究提出拟提交党委会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重要事项的建议方案,部署落实党委会决议的有关措施,研究处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行政管理等工作。院长办公会由院长召集并主持,会议成员一般为学院行政领导班子成员。党委班子成员等可列席会议。会议议题由学院行政领导班子成员提出,院长征求党委书记意见之后确定。会议必须有半数以上成员到会方能召开。院长应在广泛听取与会人员意见基础上,对讨论研究的事项作出决定。重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行政管理工作应当先由院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再由党委会议研究决定。
第十条
完善党政沟通决策机制。建立党委书记、院长每周至少沟通一次及党委会、院长办公会每两周至少召开一次的工作机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坚决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重大问题在提交会议前,党委书记和院长要充分沟通、取得共识。加强党务、院务公开,强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对于应当经党委会或院长办公会讨论决定的事项,如遇紧急情况,来不及召开会议或征求班子其他成员意见时,党委书记和院长可在交换意见基础上作出应急决定,但事后应及时向其他成员通报和说明。
第四章
学院领导班子建设
第十一条
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建设,保障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改革顺利推进。
(1)党委书记是学院党委的第一责任人,全面主持党委工作,在集体领导中负主要责任。院长是学院的行政负责人,全面负责行政工作。党委书记和院长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相互信任,加强团结,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及时交流工作情况;
(2)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具体实施情况,党委书记不兼任副院长,党员院长兼任党委副书记,专职党委副书记应全面配合党委书记抓好学院党建工作;
(3)领导班子成员要认真执行集体决定,按照分工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增强集体领导的意识、分工负责的意识和主动配合的意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乐于奉献,廉洁自律,互相支持,形成合力;
(4)副职对正职负责。副职要协助正职做好党委及行政工作。书记和院长要充分调动副职的积极性,尊重他们的意见。副职既要在正职领导下做好分管工作,又要主动关心大事,从全局出发,积极参与集体决策。
(5)领导干部都要严守工作纪律。凡经集体讨论决定的事情,任何个人无权擅自改变。如有不同意见,允许保留,也可以向上级组织报告,但行动上必须坚决执行,并以集体的决定对外表态;
(6)落实任期目标责任制。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要确保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学院管理,确保高质量完成有关工作目标。
第五章
学院党支部建设
第十二条
推进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教工党支部应设在系、研究所、学科团队等教学科研一线单位。
第十三条
明确党支部参与重要事项决策制度。全面建立教工党支部负责人参与所在系、研究所、学科团队发展规划、经费使用、津贴分配等重要事项决策制度,并由党支部对所在系、研究所、教研室、学科团队、实验室教职工参与岗位聘任、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干部推荐等事项作出思想政治鉴定。
第十四条
重视和加强党支部书记选拔培养工作。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应由支部所在系、研究所、学科团队等的党员主要负责人担任,并可根据需要配备一名副书记。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养及“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着力把教师党支部书记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
第六章
组织保障与检查监督
第十五条
加强试点工作领导。合理确定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工作职责。领导班子成员要认真执行集体决定,按照分工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在人才引进、考核、廉政责任等事项中,实行院长先签、书记后签的“双签”做法,党委要负责把好思想政治素质关。加强二级学院纪委建设,落实纪委监督责任。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及群众组织作用,健全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
第十六条
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学院党委承担试点工作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要各司其职,把试点工作要求落实到学院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学院党委要根据实施意见,研究制定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明确各自决策事项和范围。学院党委要定期分析研究试点工作情况,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主动研究破解试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严格落实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要求,抓实教工党支部书记抓支部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健全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把责任压实、考核抓实,推动党建工作落地见效。对责任落实不力、出现严重问题的,依法依规严肃问责,既追究主体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
第十七条
强化党建工作保障。学院设立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实行合署办公,负责人由党员骨干担任。选优配强专职组织员,加强“党员之家”等党员活动场所建设。健全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履职尽责激励机制。
第十八条
健全督查督办机制。党委会议、院长办公会议应形成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党委会、院长办公会的会议记录由参会人员共同签字确认后归档。会议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和问题,要及时形成会议纪要,由党政主要负责人签字并上网公布后,按职责分工予以落实和执行。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会后要加强跟踪督办,落实情况分别向党委会、院长办公会汇报。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必须认真落实会议形成的决定或决议,自觉维护领导班子的威信。实施过程中如需对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决定的事项进行变更、调整,应按照决策程序提出议题并按复议结果执行。
第十九条
党委书记和院长以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都要严格遵守重大问题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的原则,严格遵守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学院党委应加强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执行本细则情况的监督。纪委每年检查一次民主集中制的执行情况,并向党委和上级纪委报告。
第二十条
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作用。党委会每学期要报告工作1~2次,院长每年要向党委会报告工作,纪委每年要向党委会报告学院党风廉政状况和纪律检查情况,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党委要教育和监督领导干部坚持廉政制度和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加强自身监督,自律自查,互相谈心,沟通情况,交换意见,交流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按规定向群众通报民主生活会情况,听取意见,接受监督。
第二十一条
党委和院长要支持纪委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纪委根据上级纪委要求做好党风廉政调查,并向党委和上级纪委报告检查结果。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和审计制度,学院的重要经济活动都要接受纪委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党委要引导和支持教代会正确行使职权,院长每年要向教代会报告工作;重大问题的决定,要认真听取教职工代表的意见,自觉接受教代会的监督。
第二十三条
党委和院长每年召开1~2次民主党派、党外人士、离退休老干部代表座谈会,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发挥他们在学院工作中的参与和监督作用。
第二十四条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凡涉及党务、院务信息,原则上都要公开。
信息职业学院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委对学校的领导,进一步理顺党政关系,完善领导体制,规范运行机制,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科学、民主、高效、有序地运行,加快学校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浙江省高等学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和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第三条
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统一领导学校的工作。校长是学校的行政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党委要尊重和支持校长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校长在党委集体领导下,依法行使职权,重视和支持党建工作。
第四条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改进领导方法,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第五条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二章
党委职责
第六条
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是学校的领导核心,履行党章等规定的各项职责,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决定学校重大问题,监督重大决议执行,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保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完成。
第七条
党委的主要职责是:
(一)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依法治校,依靠全校师生员工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讨论决定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和基本管理制度。
(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负责人的人选,依照有关程序推荐校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人选。
做好老干部工作。
(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讨论决定学校人才工作规划和重大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统筹推进学校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五)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员工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六)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培育良好校风学风教风。
(七)加强对学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学校党委自身建设。
(八)领导学校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九)领导学校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
做好统一战线工作。
(十)讨论决定其他事关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
第八条
党委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讨论决定学校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履行职责。
第九条
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负责组织党委重要活动,协调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工作,督促检查党委决议贯彻落实,主动协调党委与校长之间的工作关系,支持校长开展工作。
第三章
校长职责
第十条
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组织实施学校党委有关决议,行使高等教育法等规定的各项职权,全面负责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
校长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拟订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基本管理制度、重要行政规章制度、重大教学科研改革措施、重要办学资源配置方案。
组织制定和实施具体规章制度、工作计划。
(二)组织拟订和实施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
按照国家法律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推荐副校长人选,任免内部组织机构的负责人。
(三)组织拟订和实施学校人才发展规划、重要人才政策和重大人才工程计划。
负责教师队伍建设,依据有关规定聘任与解聘教师以及内部其他工作人员。
(四)组织拟订和实施学校重大基本建设、经费预算等方案。
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管理和保护学校资产。
(五)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把学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六)组织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负责学生学籍管理并实施奖励或处分,开展招生和就业工作。
(七)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和后勤保障工作。
(八)组织开展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依法代表学校与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境外机构等签署合作协议,接受社会捐赠。
(九)向党委报告重大决议执行情况,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组织处理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和团员代表大会有关行政工作的提案。
支持学校各级党组织、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群众组织和学术组织开展工作。
(十)履行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四章
基本工作原则与要求
第十二条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必须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要合理确定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工作职责。领导班子成员要认真执行集体决定,按照分工积极主动开展工作。
第十三条
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民主集中制原则。
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凡属学校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必须由集体讨论决定。
(二)科学治校原则。
正确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规律,按照科学的思想、理论、制度和方法领导学校,提高管理水平。
(三)民主治校原则。
严格执行党的代表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调动和发挥群团组织、学术组织以及专家学者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四)依法治校原则。
不断强化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提高依法办事、照章办事的能力,实现学校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第十四条
党政密切配合,正确处理好党委和行政、集体和个人、书记和校长之间的关系。
第十五条
正确处理“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关系。党委总揽全局,把好方向,抓好大事,管好干部,尊重和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党委书记在坚持党委集体领导中负主要责任,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善于发挥班子成员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校长在党委集体领导下,依法行使职权,重视和支持党建工作。其他行政领导也要自觉接受党委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党委决定。
第十六条
党委书记和校长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相互信任,加强团结。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及时交流工作情况。党委会议有关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等议题,应在会前听取校长意见;校长办公会议的重要议题,应在会前听取党委书记意见。意见不一致的议题暂缓上会,待进一步交换意见、取得共识后再提交会议讨论。集体决定重大事项前,党委书记、校长和有关领导班子成员要个别酝酿、充分沟通。
第十七条
党委副书记协助党委书记工作,对党委负责;副校长协助校长管理学校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工作,对校长负责。
第十九条
学校领导班子应经常沟通情况、协调工作。党委书记、校长要发扬民主,充分听取和尊重班子成员的意见,支持他们的工作。领导班子成员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对职责分工交叉的工作,要注意协调配合。
第十九条
坚持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提高组织生活质量。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正确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党委书记和校长要定期相互谈心,定期同其他领导班子成员谈心,对在思想、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早提醒、早纠正;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努力营造团结共事的和谐氛围。
第二十条
领导班子成员要树立党性观念、政治观念、大局观念和群众观念,增强集体领导意识、分工负责意识和主动配合意识,关心全局工作,切实履行职责,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自觉维护党委集体领导和校长的行政管理权威,尊重和支持党委书记的工作。领导班子要加强团结协调,党委书记和校长在班子团结协调方面负主要责任,要严以律己,做出表率。
第五章
重大问题与决策程序
第二十一条
学校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必须由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主要包括:
(一)研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
(二)研究决定向上级党组织呈送的重要请示、报告,讨论通过党委的重要决议、决定、通知及党委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
(三)研究决定学校党的建设、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重要问题;
(四)研究决定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发展规划、管理体制、重大改革方案等重要问题;
(五)研究决定学校内部机构的设置,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讨论决定干部的选拔、任用、教育、考核、监督、奖惩等有关干部队伍建设中的问题;
(六)研究决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进人计划、各类职称评审、人才培养引进有关政策等重要问题;
(七)审定学校的财务预决算、5万元以上大额度资金使用、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等重要问题;
(八)研究决定学校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书记、校长代表党委、行政所作的工作报告;
(九)研究确定校级学术机构、各类委员会的确立及调整;
(十)研究决定纪检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审定由纪委提出的党员干部重大违纪案件的处理意见;
(十一)研究决定民主党派工作的重要问题,审定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十二)审定校级先进,向上级推荐先进,对出国人员进行政审;
(十三)研究决定校行政提请党委决策的重要事项;
(十四)其它需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
第二十二条
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应当按以下程序决策和实施:
(一)调查研究,提出议题。
需提交党委研究的议题,由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事先组织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提出工作思路、计划和方案。
(二)征求意见,充分酝酿。
决策前要充分进行准备,有关领导之间要相互沟通并视内容分别听取基层党组织、教代会、学术委员会、民主党派、群众团体、专家教授等的意见,进行充分论证。
(三)集体研究,民主决策。
党委在研究重大问题时,党委成员都要充分发表意见,表明态度,深入讨论,集思广益,充分发扬民主,并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作出决定。
(四)分工负责,组织实施。
党委集体决定的事项,分别由党委或行政明确责任人,按职责分工组织实施。其他领导成员要积极配合,形成推进工作的合力。实施中如需变更、调整原定方案,必须由责任人提出意见,并报党委会讨论同意。
(五)组织保证,推动工作。
在重大问题、重要事项的决策与实施过程中,党委应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各项工作的完成。
(六)督促检查,确保落实。
党委对会议决定的事项要责成有关领导和部门进行督查督办,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会议决定事项的贯彻落实。凡立项督查督办的事项,必须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办结后按规定及时立卷归档。对重要工作的完成情况,建立信息反馈和书面报告制度。因工作不负责任,给学校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第六章
会议制度与议事制度
第二十三条
党委会
(一)建立党委会例会制度。
党委会原则上每两周召开一次,如遇重要情况可随时召开。党委会由党委书记召集并主持,党委书记不能出席时,可委托党委副书记召集并主持。党委书记、副书记均不在校时,一般不召开党委会。出席会议人员为校党委委员。党委办公室主任列席党委会。根据会议议题,其他相关人员可列席会议。
(二)党委会必须有半数以上委员到会方能召开。
讨论和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到会;党委书记、校长如有一人缺席,一般不研究干部问题;不准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
(三)党委会讨论决定问题时必须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委员的半数形成决议。
意见分歧较大或者有重大问题不清楚的,除紧急情况外,应当暂缓作出决定,待进一步调查论证、充分交换意见后,下次会议再进行讨论决定。党委委员如因故缺席会议,会后由党委书记指定人员向其通报会议情况及党委决议。
(四)党委会召开前,党委书记和校长应就会议议题充分交换意见,达成共识。
(五)党委会一般情况下不讨论未列入议程的议题和没有具体处理方案的议题。
(六)党委会由党委办公室指定专人记录并做好会议记录的保管和存档工作。
第二十四条
书记办公会
(一)书记办公会是党委研究处理日常工作事务的会议。
书记办公会不是一级决策机构,不得决定重大问题。
(二)书记办公会由党委书记召集并主持,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参加。
书记办公会也可由书记委托副书记主持。
(三)书记办公会的议题由书记与副书记共同商议提出,如意见不一致,应暂缓提出。
(四)书记办公会的议事范围:
1.传达学习上级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
2.酝酿需要提交党委会讨论决定的有关问题;
3.对党委会决定事项的组织实施进行协调;
4.交流日常工作情况。
(五)书记办公会由党委办公室指定专人记录。
第二十五条
校长办公会
(一)校长办公会是学校行政议事决策机构,主要研究提出拟由党委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方案,具体部署落实党委决议的有关措施,研究处理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校长办公会不是一级决策机构,不得决定重大问题。
(二)校长办公会由校长召集并主持。
校长不能参加时,由校长指定副校长召集或主持。参加人员一般为校长、副校长,会议必须有半数以上成员到会方能召开。校长办公室主任、纪检监察处处长列席校长办公会,其他列席人员由会议主持人视议题确定。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等可视议题情况参加会议。
(三)建立校长办公会例会制度。
校长办公会原则上每周召开一次。如遇重大和急办事项可随时召开。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召开的,可顺延至下一周。
(四)校长办公会要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研究问题要在充分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由校长作出决定。
(五)会议议题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提出,校长确定。校长办公会召开前,重要议题要与党委书记沟通。会议召开后,通过适当方式将会议作出的决定向党委书记通报。
(六)校长办公会的议事范围:
1.根据学校党委对学校改革、发展和管理体制等重大事项的决策,讨论决定学校行政工作的重要事项,拟订发展规划,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传达上级关于行政工作的重要文件或会议精神,研究讨论贯彻落实措施。
3.听取各系(部)、各部门有关行政工作重要事项的汇报,并就有关问题作出决定。
4.审定以学校行政名义发布涉及学校行政工作全局的政策性文件以及以学校行政名义上报上级部门的重要文件。
5.研究拟定对各级专业技术人员的聘任;研究拟定对全校教职工的考核方案和意见;研究拟订学校分配改革方案;研究拟定对师生员工的奖惩。
6.研究拟定和执行财务预决算。研究决定1—5万元大额财务开支,研究拟定5万元以上大额财务开支计划和基本建设规划、重大基建项目和校办产业重大项目的建设计划,研究预算外资金的使用。
7.研究处理学校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研究开展社会服务、学术文化交流和对外合作办学工作;研究处理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共青团员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有关行政工作提案,以及关系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
8.研究处理必须由校长办公会处理的其他工作和突发事件。
(七)校长办公会由校长办公室指定专人记录。
第二十六条
党政联席会
(一)党政联席会议是学校党政领导交换意见、磋商学校重要问题、协调工作的会议。
党政联席会议不能代替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
(二)党政联席会议由党委书记或校长召集并主持,副书记、副校长、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参加会议。
根据工作需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可以列席会议。党办、校办负责人列席会议。
(三)需要会议讨论决定的议题由书记、校长研究确定。
(四)党政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1.沟通工作情况,交流重要信息,汇报重要工作完成情况;
2.讨论研究需要党委和行政协调解决的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3.听取有关部门重要工作的汇报;
4.决定必须由党政联席会议讨论的其他重要事项。
(五)党政联席会议由党办、校办指定专人记录。
第二十七条
党委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和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讨论决定学校重大问题,应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建议方案,经领导班子成员沟通酝酿且无重大分歧后提交会议讨论决定。对干部任免建议方案,在提交党委会议讨论决定前,应在党委书记、校长、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纪委书记等范围内进行充分酝酿。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要事项,应经过专家评估及技术、政策、法律咨询。对事关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应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方式,广泛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建议。
第二十九条
凡行政提交党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问题,党委会应当在20日内列入议题。党委会对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后,行政领导应当在规定时间内予以落实。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重要情况,要及时向党委报告。
第二十九条
会议形成的决议,任何人无权擅自改变,必须坚决执行。如有不同意见,允许保留。对会议决定的事项如需变更、调整,应根据决策程序进行复议。
第三十条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分别负责党委会、书记办公会、校长办公会、党政联席会的议题收集整理工作,了解并向会议主持人报告会议准备情况,提前通知与会人员,同时送达会议议题、日程和有关材料,与会人员应按照要求做好准备。上述会议都应有专人负责记录,并形成决议通知和会议纪要,按党务、行政分别由党委书记、校长签发。
第三十一条
建立会议通报制度和保密制度。对因故未能参加会议的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由党委办公室或校长办公室会后及时汇报和通报,保证会议精神的顺畅落实。会议研究的内容和作出的决定,在未正式公布前,任何人不得向与会成员以外的人谈论与泄露,发现违反保密纪律者,由校纪委立案查处。
第七章
贯彻实施与监督检查
第三十二条
学校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书记和校长是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总责任人。要把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常抓不懈,抓实抓好。
第三十三条
学校党委按照上级规定加强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执行本实施办法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三十四条
党委对本实施办法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要求是:
(一)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在民主生活会上报告个人执行本实施办法的情况。
(二)纪委每学期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执行本实施办法的情况检查一次,并将检查结果向党委报告。
(三)党委定期召开中层干部、党外人士、教职工代表等座谈会,听取对执行本实施办法情况的反映。
(四)将领导干部执行本实施办法的情况列入干部述职和评议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
第三十五条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执行情况,是学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是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违反本实施办法的,由党委或上级党组织根据干部管理权限,视情节给予相应处分。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实施办法由中共浙江信息职业学院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实施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原印发的《浙江信息职业学院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第四篇:综合性高校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中党委地位和作用研究
大学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学院党委地位和作用研究
周 立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03)
内容摘要:我国高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基层学院党委的职能、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发生很大变化,明确基层党委的地位和作用,适应高校改革发展新特点,加强基层学院党委建设非常必要。文章从高校党建理论出发,结合高校实际,研究基层学院党委在学院改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加强学院党委建设的可操作性建议。
关键词:高校党建;基层党组织;建设
随着综合性大学的发展,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建立,按学科划分的系发展成为专业学院(文中所指学院专指高校中的专业学院),学院党员的人数和质量不断提升,成立学院党委成为必然(文中所指学院党委专指综合性高校中的专业学院党委)。学院党委作为高校党的一级组织,在建设现代高校的进程中,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管理重心下移,学院在学科发展、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的要求下,学院党委如何定位,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基层党委的要求,在学院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是摆在高校党政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学院党委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等学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教党〔2006〕32号,以下简称“教党32号文”)、《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教党〔2007〕11号,以下简称“教党11号文”)是指导高校党建工作的政策性文件,四个文件中明确了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和主要责任。《条例》、《标准》两个文件中提出了学院党委的地位和作用。《条例》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学院党委应: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支持本单位行政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加强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具体指导党支部的工作;领导本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本单位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领导本单位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标准》第十二条要求:重视系(处)级单位党组织建设,系(处)级单位党总支(党委、直属党支部)能按时换届选举,特别是认真选配好党总支(党委、直属党支部)书记。系(处)总支(党委、直属党支部)能在本单位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积极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支持行政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2005年全国高校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后,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促进高校改革发展与维护高校稳定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和广泛体现。教党32号文中提出:进一步加强院(系)党委(党总支)的建设。高校院(系)级单位党委(党总支)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支持本单位行政负责人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建立健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院(系)工作中的重要事项,要经过党政联席会议,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研究决定。发挥本单位师生在院(系)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经常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师生员工的思想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进作者简介:周立(1974-),男,浙江淳安人,助理研究员,产业经济学硕士,从事高校党政管理研究。1 1
一步明确了高校学院党委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工作的重点。2007年5月,教党11号文件指出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原则和目标任务,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内容,这是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通过四个文件,基层学院党委在学院的改革发展的作用和地位可能概括为四大作用,政治核心作用,监督保障作用,重大事项的决策作用,服务师生员工作用。
二、发挥学院党委的地位和作用和思考
学院党委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明确,政治核心作用是关键,监督保障作用是保证,重大事项的决定体现民主集中制,而服务师生员工是目标。进一步加强学院党建工作,更好的发挥学院党委的作用,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党政共同负责制是学院党委政治核心作用的制度保证
通过调查,发现有些高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学院一级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党政关系不明、党政配合不力的状况,阻碍了学院党政领导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制约了学院的发展。2005年,全国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得到有力加强,学院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高校的认可。
学院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有两个好处:一是有利于学院党委集体讨论重大问题,形成统一决策。在共同负责的机制下,既可以有效防止和避免学院主要领导说了算的情况,又能充分发挥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二是有利于党委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业务工作中去。学院中大量的思想问题和矛盾,产生于教学、科研和日常行政工作中,党的工作游离于学院中心工作之外,会造成思想政治工作脱离教学、科研和日常行政工作,形成党政工作“两张皮”,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实效性,解决不了教职工存在的思想问题,调动不了广大教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院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有利于党委工作融入学院的各项工作中,了解和掌握学院的各项工作情况,也有利于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教学、科研和日常行政工作中去,有利于适时疏导、帮助解决教职工在各项业务工作中产生的矛盾和思想问题。
(二)服务学院中心工作是学院党委工作的主要内容
教党11号文中就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原则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的原则。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用中心工作的成效衡量和检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效果。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学院党委要围绕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开展工作,既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各项决定的贯彻落实,又要与行政领导共同做好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
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必须体现服务中心工作。党委在确定和实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目标过程中,必须融合在以培养和塑造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心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工作中。这些工作的建设和发展状况是检验党委是否真正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主要标志。党委要围绕学院的改革与发展的目标,通过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的作用,发挥民主党派成员的参政议政的作用,特别要注意发挥教授、专家在学术方面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整体优势,形成合力,推动各项工作不断上新台阶。党委要围绕中心工作和任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结合高校的实际,做到四个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与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相结合;与学院活动相结合,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建立激励机制。学院党委要努力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学院党委要支持行政领导行使职权。党委和行政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只存在党政职责分工,党政目标是一致的,根本任务、中心工作是相同的,只是工作侧重点的不同而已。党委主要领导要积极主动地支持行政领导在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行使指挥权与组织实施工作,维护行政领导的指挥权威。同时管好学院的干部,有力地保证和监督行政指挥工作的有效落实。这是
党委服从服务中心工作,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三)和谐的党群关系是学院党委作好各项工作的保证
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基层学院党委的作用尤其重要。学院党委要始终把师生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由于高校的特殊性,教师更加关注自我价值实现、和谐工作环境、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等问题,学院党委在服务群众的目标就是构建和谐学院。学院党委应本着对广大教职工有深厚感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关心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生活作为重要大事来抓,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入手,始终体现真心、爱心、诚心。通过细致入微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解决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具体实际问题把全院教职员工团结在一起。
尊重个人的成长,给予充足的发展空间。面对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校教师的期望值与日俱增,学校迫切需要教师队伍提高学历和科研水平,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这是高校教师所面临的内部压力。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这需要党组织充分考虑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创造良好的环境,为他们个人发展提供空间,尤其是对于年轻教职工,更应该鼓励他们出去攻读学位,外出进修,要有“放得出去,收得回来”的胸襟和气魄,让他们深刻感受到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创造条件,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工待遇。作为基层党组织,应该积极参与学院的创收工作,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优势,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通过提供科技服务,提高创收水平,在改善教师福利的同时,也为学院的发展积累一部分资金。这些实实在在的利益,也是提升学院凝聚力的有效手段。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个“本”是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如关心教职工的家事,当他们生活中遇到困难,总是能得到党组织及时的关心和帮助,使大家体会到学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学院和谐事业环境是学院长期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前提。
(四)选配高素质的党务干部是加强学院党委工作的重要环节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高校学院党委工作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要求党务工作者具有较高的素质和水平。学院党务工作者应当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党务工作能力;还应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决策、组织、指挥和控制能力,沟通、协调内外各种关系的能力,以及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能力。高校要重视基层党务工作干部的培养和教育,引导他们加强党性修养,作为学院一级,要积极探索师资队伍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注重从教师队伍中选拔培养专兼职党务工作干部。
加强学院党委班子建设,选配高素质的党委书记尤为关键。党委书记除要具有上述条件以外,还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大局观念和甘为人梯、海纳百川的胸怀;具有较高的个人修养和个人魅力,能和广大师生打成一片,使人们愿意和书记交流,又能自觉服从于书记的领导。在学院领导班子中,书记负责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委书记,要充分把握好党委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作用,让行政领导放手管理。党委书记要主动思考和处理与行政领导的关系,主动与行政领导开展谈心活动,了解行政领导的思想和意图,在思想和行动上支持行政领导。书记和院长要在职责分明的基础上,热情合作、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补台,做到在权力、荣誉面前不相争,在责任、困难面前不推诿。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就高校而言,学院是学校教育教学、学科发展、科研研究的第一线,学院发展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改革与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办学方针的落实,这对学院党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学院党委要来在来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也要根据高校师生员工党员的特点,制定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发挥好学院党委的四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恒民,对高校院(系)领导体制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4(2).〔2〕洪平,关于对高校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若干问题的探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3).〔3〕司书忠,关于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4〕王坤泉,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6).〔5〕张华,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制度建设的作用和原则〔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5).〔6〕戴亚虹,高校院(系)级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发挥途径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4).〔7〕刘钟新,论和谐高校构建中的院系行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7).〔8〕江珩,高校学院党委工作机制创新的初步探索〔J〕学习月刊,2007(6)。
作者联系方式:新疆石河子市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周立 邮编:832003
E-MAIL:zhoulid@126.com
第五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二级学院基层教工党委党建工作的创新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二级学院基层教工党委党建工作的创新
研究
摘 要 在新媒?w环境下,高校教工党委的党建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改变,尤其是二级学院的基层教工党建工作如何进行创新,如何提升基层教工的党建模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剖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二级学院基层教工党委党建工作所面临的机会和困难,然后结合高校二级学院基层教工党委党建工作的特点讨论了加强创新其党建工作的对策,在新媒体环境下,改进高校二级学院基层教工党委党建模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 二级学院 基层教工 党建工作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河南工程学院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研究成果;河南省社科联2018调研课题“新时代下河南高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查与创新研究”(SKL-2018-261)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左秋玲,河南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火灾机理与防治;李景山,铁道警察学院治安系。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6.289
新媒体技术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以手机、数字电视和计算机等为终端,给人们提供信息资源与服务的一种传播方式。高校一直是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的前沿,它反过来也给高校的教工党建工作提供了一个相互沟通与学习的新平台。因此,新媒体技术不可避免的就对广大高校教师产生着影响,尤其是对新进青年高学历教工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及行为等产生着影响和冲击,这就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二级学院基层教工党委党建工作的推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级学院基层教工党委党建工作应当做到与时俱进,探索出符合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二级学院基层教工党委党建工作的创新之路。
因此,本文主要结合高校二级学院基层教工党委的特点,剖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二级学院基层教工党委党建工作创新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二级学院基层教工党建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二级学院基层教工党建工作的机遇
1.教育载体的丰富性
新媒体有着短、平、快和多元化的特点,这极大地使得高校教工党建教育载体变得日益丰富化。大多高校和二级学院已经在利用QQ群、微信、短信、微博、网站和论坛等平台,将党建的通知和学习资料通过附件、图片和视频的形式传达给一线教工,这就使得党建工作变得透明化,一线教工也可以参与党建工作,比如党建项目的申请不再是只有党委领导申请了,一线教工党员也可以参与申报并成功立项。另外,对于党委基层委员的选举,不再是上届委员到期延期,而是会通过短信征求一线教工党员的意见,虽然一线教工没有参选委员的资格,但是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提高基层党员对党委的监督力度。同时,基层党员甚至还可以提供多种对于党建工作方面的信息和素材,有利于党建工作内容的扩充。
2.调动基层党员学习十九大精神的主动性
在新媒体环境下,基层党员都可以公布党建信息,基层党员在新媒体平台上享有顺畅发言的权力,有利于激起基层教工党员参加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十九大会议召开后,教工党员通过平台的交互特性互相交流十九大的新精神和理论,提高了广大基层教工学习十九大精神的主动性,使得党建学习不再流于形式,在新媒体环境的支持下,变得愈加实在,愈加踊跃,从而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
3.有利于更新党建资源,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新媒体平台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资源,这些资源更新速度快、数量巨大,查询便利,极大地补充了党建信息,克服了传统党建工作存在理论过旧、案例过老等缺点,高校基层党委书记可以及时更新基层党建平台的材料,编写典型案例,扩充党建资源,激起基层教工党员参加的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基层党建的工作效率。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二级学院基层教工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是新时代计算机科技的产物,它在给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带来快捷的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新进教工的价值观和做事方法,这就使得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1.信息传播无法实时动态管控。
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基层教工党员思维和行为的信息起源和流传都具有不可控的特点。因为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各种虚虚实实的信息出现在新媒体的平台上,基层年轻教工党员无法分辨真伪,如果意识形态受到了渗透,在课堂上再把这些虚假的报道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他们正处于身心定型的转折期,很容易遭到不良舆论的影响。
2.电子信息片面解读党建理论知识体系
新媒体环境的不时影响,人们完全迈入了微信、支付宝等智能时代,信息呈现出电子化的预期方向,人们的浏览方模式从书本转化为电子书阅读,其最大的弊端就是电子信息可能是单一的或矛盾的,这就使基层教工党员所获取的信息和吸纳的信息变得片面化,这使得完善党的理论知识体系构建变得更为艰难,同时也阻滞了党建工作扩充的深度。
3.容易导致党建工作形式化
新媒体的普及给高校二级学院基层教工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大多二级学院基层教工党建工作都在借助新媒体科技,以图片、视频等形象的方式来推广教工的党建工作,这极大地激发了基层教工党员学习的主动性,然而,新媒体归根结底是为基层教工的党建工作提供支撑的,假如无法掌握其深度,则会使得基层教工的党建工作愈加形式化,不利于高校二级学院党建工作的长远性发展。
二、新媒体条件下高校二级学院基层教工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对策
(一)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基层教工党建工作
高校肩负着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及马克思主义教育等重要工作,尤其是二级学作为意识形态传播的前沿阵地,基层教工就成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基层教工党员在党员队伍中属于最具活力的队伍,因此,在推进高校二级学院基层教工党建工作中,要不断融合时代成长和基层年轻教工的进步规则,不时优化党建工作方式,时时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基层新进教工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在随着时代更新。
因此,高校基层党委书记要把新媒体当作话语权的重要阵地,二级学院基层教工党建领导应当重视新媒体的影响力,重新确定新媒体在党建工作中的作用,积极转变工作方式,结合本二级学院的实际,将新媒体环境下的党建和传统的党建工作方法进行有机结合,积极引导二级学院基层教工参与党建工作,以此稳定基层年轻教工的政治观念,进而从根本上创新高校二级学院基层教工的党建工作模式。
(二)开发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二级学院基层教工党建互动平台
新媒体环境下创新高校二级学院基层教工党建工作,实际就是融合新媒体技术和党建工作力量,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二级学院基层教工党建工作的实时互动。一般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高校二级学院要及时开发党建专题网络版块,扩展教育宣传的渠道,将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会议和党建教育案例等信息上传到专题网页上,采用有奖竞答、抢答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确保这些最新的信息可以被基层教工学习并消化,与此同时,还应及时更新网站党建内容,避免党建工作流于形式化,积极促进广大基层教工利用新媒体平台自动登陆网页并下载党建的文件和材料。
第二,新媒体环境下,广大年轻基层教工大多组织松散,思想散漫,这就需要二级学院在党建工作方面能够灵活运用新媒体平台,将优秀党员评比,年终优秀考核和党员活动等信息发布在党建网页上,使得年轻基层教工能够参与到这些活动中,而不是由学院领导指定考评名单,这从形式上也是一种创新和突破,提高了年轻教工登录党建互动平台的兴趣和必要性,也提升了党建工作的信息化能力。
(三)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方式
良好的沟通党组织和基层教工党员之间互相交流和学习党建信息,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高校二级学院通过鼓励基层教工使用QQ群、微信群等在线沟通或E-mail来表达本人的对党建工作的建议。而对于高校二级学院党委书记而言,要将年轻教工最关心的事情职称评选,党建项目立项和结项,党建论文发表的报销,党建知识学习等热点问题经常在线交流,抛弃传统的口头通知或询问,比如征求年级教工对基层党委的意见时不能仅问下有意见吗?而在线多请大家提建议,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将党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最终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和二级学院基层教工的积极参与。
(四)建设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二级学院基层教工党建队伍
二级学院党委负责着高校基层教工的党建工作,目前来看,党建工作队伍基本上都不是来自网络或计算机相关专业,某种程度上还不能做到借助新媒体推进一些党建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培训一批顺应新媒体发展的党建队伍,不光要有着扎实的党建工作实践,还要具有较强的新媒体运用的本领,在此基础上,融合二级学院基层教工的具体特点来开展党建工作,从而促进党建工作的科学化程度,提高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新媒体改变了信息的传达方式,改变了二级学院基层教工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基层新进教工的思维和价值观。因而,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二级学院基层教工党建工作面临着创新的机会,二级学院要正确认识新媒体对党建工作的增补,努力创新工作方式,正确利用新媒体平台,主导互联网的言论走向,积极开发新媒体对高校二?学院基层年轻教工的积极作用,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式和内容,从而扩充高校二级学院基层教工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
注释:
丁灵妍.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学生团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党史博采.2017(8).50-51.冯佳琪.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与发展研究.党史博采.2017(2).21-22.韩亚超.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与发展研究.渤海大学.2015.喻瑜.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西南石油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