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草案)5篇

时间:2019-05-14 00:23: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草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草案)》。

第一篇: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下简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协调配合机制,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明确机构和人员,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分析本地区食品安全形势,研究部署、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

(二)提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政策措施;

(三)督促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

(四)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食品安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四条 县级以上卫生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承担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部门规定的食品安全相关工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食品生产活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活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餐饮服务活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出入境检验检疫、经济和信息化、粮食、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公安、教育、住房和城乡建设、旅游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相关工作。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县级以上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及商务、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依法负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和本地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实际,具体明确相关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第五条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加强舆论监督,客观报道食品安全管理情 况,增强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第六条 鼓励举报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对提供违法行为线索和协助案件查办的有功人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予以奖励。

第二章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卫生等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要求和本地区实际,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

第八条 省卫生部门应当组织省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商务、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本省实际,制定和实施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监督抽查和风险评估,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省有关部门获知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后,应当及时向省卫生部门通报。省卫生部门会同省有关部门对信息进行核实后,应当及时调整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

省卫生部门应当加强对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实施情况的督查,并会同省有关部门定期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和考核。

第九条 承担风险监测工作的技术机构应当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并按照监测方案要求按时向省卫生部门和下达任务的部门报送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

省卫生部门应当收集、汇总风险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通报省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商务、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并报送国务院卫生部门。

第十条 县级以上卫生、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商务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米面、蔬菜、水果、食用油、豆制品、肉类、水产品、乳制品、蛋类、酒饮料等大宗食品的抽查、监测,对食品中的微生物、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农药兽药残留及非食用物质等危害因子进行检验、分析。监测、分析结果应当及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第十一条 省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商务等有关部门可以向省卫生部门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建议,并提供相关资料。

省卫生部门根据本省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需要,成立由医学、农业、林业、渔业、食品、营养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第十二条 省卫生部门应当向省有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通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根据评估结果依法发布食品安全风险警示。

第三章 食品安全标准

第十三条 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

第十四条 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省卫生部门可以组织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报国务院卫生部门备案。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编号由省标准化行政部门提供。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草案应当向社会公布,公开征求意见。

省卫生部门成立由医学、农业、林业、渔业、食品、营养、食品检验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审评委员会,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进行审评。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由省卫生部门会同省农业、省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制定。

第十五条 企业生产的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企业标准。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应当报省卫生部门备案。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由省卫生部门制定。

第十六条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由省卫生部门向社会公布,供公众免费查阅。

第十七条 市、县(市、区)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商务、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应当收集、汇总食品安全标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向同级卫生部门通报。市、县(市、区)卫生部门应当将存在的问题及时报告省卫生部门。

省卫生部门接到通报和报告后,对标准自身存在的问题,属于国家标准的,应当及时报告国务院卫生部门;属于地方标准的,应当及时组织修订;属于企业标准的,应当督促企业修订标准并重新备案。

第四章 食品生产经营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十八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本办法规定的与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并承担食品安全责任。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食品安全管理员,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保证食品安全。

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先进技术手段,记录生产经营的相关信息。

第十九条 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法律、法规对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从事食品生产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或者《食品小作坊生产许可证》后,办理工商登记。

从事食品流通或者餐饮服务经营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当依法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后,办理工商登记;但食品摊贩适用本办法第五十三条规定。

第二十条 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及食品摊贩,应当建立并执行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食品从业人员每年应当在经县级以上卫生部门公布的具有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第二十一条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组织食品安全管理员和其他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当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监督。

第二十二条 禁止生产经营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食品。

除前款规定外,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

(一)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处理的食品;

(二)以废弃食用油脂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食用油及其他食品原料;

(三)超过标准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四)有毒有害的动植物和微生物;

(五)掺入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

(六)省人民政府为防疫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七)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第二节 食用农产品

第二十三条 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防止对食用农产品及其产地造成污染。食用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

在水产品、畜禽产品、蔬菜、瓜果等食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物质。

第二十四条 在批发市场和超市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应当附具相应的产地证明和标明产品的品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质量等级等内容的标识,记载可追溯食用农产品来源的相关信息。

第二十五条 食用农产品销售企业对其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应当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设立或者委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对进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抽查检测。食用农产品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不得销售。

第二十六条 学校、医院、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集体供应伙食的单位应当建立购货台账,注明所购食用农产品名称、产地、数量、日期,不得采购未经检疫和检验检测的食用农产品。

第三节 食品生产

第二十七条 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明文件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对无法提供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第二十八条 食品生产者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第二十九条 食品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中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并建立台账,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第三十条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并执行原料验收、生产过程安全管理、贮存管理、设备管理、不合格产品管理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原料、生产关键环节、检验、运输和交付等事项制定和实施控制要求,不断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保证食品安全。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如实记录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情况。记录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查验出厂食品的检验合格证和安全状况,并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检验合格证号、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第三十一条 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食品生产者应当对召回的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销毁,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对因标签、标识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召回的食品,食品生产者在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销售;销售时应当向消费者明示补救措施。

食品生产者应当将食品召回和处理情况及时向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

第四节 食品经营

第三十二条 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明文件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第三十三条 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第三十四条 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

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第三十五条 从事食品批发的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和批发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进(销)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和进(销)食品日期等内容。记录、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第三十六条 小食杂店日常经营活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保持经营场所整洁卫生;

(二)不得向无证照供货者进货;

(三)按有关规范要求留存进货票据;

(四)按有关规范要求贮存、清理食品,不得经营腐败变质、感官性状异常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五)国家、省其他相关规定。

第三十七条 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应当审查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明文件,明确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对入场食品经营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发现食品经营者有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工商部门或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未履行前款规定义务,本市场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三十八条 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应当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食品生产者认为应当召回的,应当立即召回。

第三十九条 餐饮服务经营者(本条及以下不包括食品摊贩)应当制定并实施原料采购控制要求,确保所购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查验、索证索票和采购记录制度,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者的生产经营许可证明文件、资质证明、产品合格证明、供货或者采购清单等,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进货票据。

第四十条 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严格遵守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保证其制作加工过程、经营场所、设备、设施与工具、餐具、饮具、操作人员等都符合规定的要求。

餐饮服务经营者在制作加工过程中应当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

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等设施、设备;定期清洗、校验保温设施及冷藏、冷冻设施。

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按照要求对餐具、饮具进行清洗、消毒,不得使用未经清洗和消毒的餐具、饮具。

第四十一条 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食品安全标准采购、保存和使用食品添加剂。

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将食品添加剂存放于专用橱柜等设施中,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妥善保管,并建立使用台账。

第四十二条 从事餐饮具集中消毒的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后,向卫生部门申领《餐饮具集中消毒卫生许可证》。

餐饮具集中消毒场所的选址、布局、清洗消毒流程等应当符合有关卫生规范和卫生要求,洗涤用水、洗涤剂、消毒剂和消毒后的餐饮具应当符合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

《餐饮具集中消毒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办法由省卫生部门制定。

第五节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

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鼓励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以下简称食品小作坊)改进生产经营条件,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保证食品安全。

第四十四条 设立食品小作坊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生产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生产、包装、贮存等固定场所;

(二)具有与生产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和条件;

(三)具有确保食品安全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规范;

(四)国家、省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四十五条 设立食品小作坊应当符合本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条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预先核准名称后,向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请取得《食品小作坊生产许可证》,凭《食品小作坊生产许可证》办理工商登记。未取得《食品小作坊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的,不得从事食品生产活动。

《食品小作坊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三年,期满可以依法延续;食品小作坊要求延续的,应当在《食品小作坊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三个月前,向原发证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延续申请。

食品小作坊名称、生产地址、设施设备、工艺流程发生变更的,食品小作坊应当自变更发生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原发证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第四十六条 食品小作坊生产活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食品原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实施许可证管理的食品原料,必须采购已经取得生产经营许可证明文件的产品;

(二)产品包装应当采用食品用包装材料;

(三)使用的清洗剂、消毒剂等物品应当符合相关标准;

(四)依照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五)用水应当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六)国家、省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四十七条 禁止食品小作坊生产下列食品:

(一)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二)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三)国家和省人民政府禁止食品小作坊生产的其他食品。

第四十八条 食品小作坊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至第二十九条规定,建立进货查验记录、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并参照本办法第三十条规定建立生产台账和产品销售台账。记录和台账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第四十九条 食品小作坊应当自行检验或者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食品检验机构对其生产的食品进行检验。经检验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销毁,不得销售,并如实记录。

第五十条 食品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应当有标签,标注“小作坊食品”字样及《食品小作坊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名称、配料、生产者、生产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基本信息。标注的内容应当清晰、易于识别。

第六节 食品摊贩

第五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方便群众生活、合理布局的原则,统筹规划,将食品摊贩集中经营场所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

第五十二条 设立食品摊贩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营场地周围环境清洁,与垃圾堆放处、厕所等污染源相距二十五米以上,现场制售食品的,应当有充足水源,用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排水通畅;

(二)有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销售、加工和废弃物收集设施;

(三)从业人员按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取得健康证明;

(四)国家、省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五十三条 食品摊贩应当符合本办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条件,并向经营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备案取得食品摊贩备案证明;符合工商登记条件的,还应当办理工商登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及时将食品摊贩备案情况报送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

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摊贩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发现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查处。

第五十四条 食品摊贩的经营活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当地政府允许或者指定的场所、区域、时间内经营;

(二)将食品摊贩备案证明、健康证明及联系方式等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予以明示;

(三)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采购时应当查验供货者的生产经营许可证明文件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四)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当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标准及卫生要求;

(五)烹饪食品应当保质、卫生,保证食用安全;

(六)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用具、容器、设施等应当符合卫生要求,防止污染,并不得与其他用具混用;

(七)销售散装直接入口食品,必须配备防蝇、防尘、保洁设施,不得着地存放,并与食品原料或者半成品分开放置;

(八)食品经营人员必须保持个人卫生,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使用清洁无毒无害售货工具;

(九)按照要求对餐饮具进行清洗、消毒,或者使用一次性卫生餐饮具、集中消毒餐饮具;

(十)国家、省规定的其他要求。

在距离幼儿园、中小学校门口一百米范围内,禁止食品摊贩经营。

第五十五条 禁止食品摊贩经营下列食品:

(一)冷荤凉菜以及使用亚硝酸盐加工制作的食品;

(二)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用油制作的食品;

(三)使用报纸、书刊、印刷纸张或者非食品用塑料制品等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材料包装、存放的食品;

(四)国家和省人民政府禁止食品摊贩经营的其他食品。

第五章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第五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上级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大型社会活动等的主办者应当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安全工作方案或者应急预案,建立、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度,确定食品安全责任人,明确食品安全措施,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第五十七条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发现其生产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可能对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应当立即按照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或者安全工作方案、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处置,立即停止生产经营;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应当立即采取封存、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等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扩大。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时起二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部门报告;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也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卫生部门报告。

法律、法规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置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八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隐瞒、谎报、缓报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已经上市销售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实际情况,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第五十九条 发现可能对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食品或者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除应当立即采取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的相关措施外,还可以实施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停止采购、销售相关食品的临时控制措施。采取临时控制措施的条件和原因消除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解除临时控制措施。

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立即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指挥机构,启动应急预案,依照规定进行处置。

第六十条 县级以上卫生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设区的市卫生部门应当立即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责任调查,督促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事故责任调查处理报告;事故涉及两个以上设区的市的,由省卫生部门组织事故责任调查,督促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并向省人民政府提出事故责任调查处理报告。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阻挠、干涉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第六十一条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相应的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协助卫生部门和有关监管部门进行食品安全事故现场卫生处理,开展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作出食品安全事故技术判定。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六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本级卫生、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和商务等部门制定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并按照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工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相关部门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第六十三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摊贩除外)在其生产经营场所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由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部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食品小作坊在其生产场所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统一监督管理。

快餐外卖、饮品点心、面包糕饼、卤味烤禽等食品店以及咖啡店、茶楼(馆)、歌舞厅(影剧院)等内的食品经营及现场制售活动,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监督管理。

小食杂店、炒货店以及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经营场所内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独立主体的餐饮服务活动除外),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监督管理。

第六十四条 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应当对通过网络交易平台提供食品的经营者加强管理,发现有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的,应当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并及时采取措施制止,必要时应当停止对其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

网上交易的食品或者相关服务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法律、法规、规章禁止交易的,经营者不得在网上进行交易。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接到消费者或者相关权利人食品安全投诉的,应当根据管理权限及时调查、核实,依法予以处理,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应当予以协助、配合。

第六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信息公开,及时、准确、客观地公布食品安全信息。

下列食品安全信息由省卫生部门统一公布:

(一)本省食品安全总体情况;

(二)本省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

(三)本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处理信息;

(四)省人民政府确定需要统一公布的其他重要的食品安全信息。

县级以上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商务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

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的具体办法,由省卫生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六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发布综合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县级以上卫生、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商务等部门应当建立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记录许可颁发、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根据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记录,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生产经营者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必要时可以向社会公布生产经营者不良行为信息。

第六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实现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信息互通共享,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具有法定资质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和承担复检工作的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公开检验检测项目、申请程序、检验检测期限等事项。

第六十八条 县级以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部门之间协作配合机制,及时互通相关监督管理信息,提高监督管理效能。

第六十九条 县级以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对涉嫌构成食品安全犯罪的案件,应当及时将案件按有关规定向同级公安机关移送;公安机关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移送的案件应当及时审查,对符合立案标准的,应当及时立案查办。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条 违反本办法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十一条 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及食品摊贩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使用未取得健康证明的人员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有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给予警告,并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对食品摊贩处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生产经营本省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由县级以上有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明文件或者由给予备案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取消食品摊贩备案证明。

第七十三条 小食杂店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并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四条 餐饮服务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四十条第四款规定,使用的餐饮具不符合要求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第七十五条 餐饮具集中消毒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部门给予处罚:

(一)未经许可从事餐饮具集中消毒经营的,没收违法所得和用于违法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二)清洗消毒流程、洗涤用水、洗涤剂、消毒剂不符合有关卫生规范、卫生要求和卫生标准的,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三)消毒后的餐饮具不符合有关卫生标准的,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未经许可从事食品小作坊生产经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

第七十七条 食品小作坊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生产禁止生产的食品的,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其改正,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情节严重的,吊销《食品小作坊生产许可证》。

第七十八条 食品小作坊违反本办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八条至第五十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食品小作坊生产许可证》。

第七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五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未经备案从事食品摊贩经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处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并可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

第八十条 食品摊贩违反本办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从事经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以并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一条 食品摊贩违反本办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责令改正,并处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情节严重的,由给予备案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取消食品摊贩备案证明。

第八十二条 伪造、涂改、出借、出租、转让、买卖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明文件、食品摊贩备案证明,或者使用伪造、涂改、出借、出租、转让、买卖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明文件、食品摊贩备案证明的,由县级以上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收缴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明文件、食品摊贩备案证明,并处一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的,视为本办法所称的情节严重:

(一)连续十二个月内受到两次以上较大数额罚款处罚或者已受到一次以上责令停产停业行政处罚的;

(二)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或者有死亡病例等严重后果的;

(三)侵害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利益的;

(四)拒绝、阻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或者擅自动用查封、扣押物品的;

(五)隐匿、销毁、伪造证据的;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八十四条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食品销售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行为:

(一)销售已过保质期的食品,或者为了延长食品的销售期更改食品的生产日期或者保质期的;

(二)销售的预包装食品或者散装食品未标示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的;

(三)销售有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召回或者停止经营的食品的;

(四)销售的食品存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等感官性状异常情形的。

第八十五条 被吊销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明文件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

第八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不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定职责,本行政区域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

违反本办法规定,县级以上卫生、农业、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商务及其他有关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的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一)不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定职责,日常监督检查不到位,致使可以避免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二)迟报、漏报、谎报、瞒报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已经上市销售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实际情况,或者阻碍、干涉事故调查工作的;

(三)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违法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行政管理措施的;

(四)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八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八十八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在本办法施行前已经取得相应许可证的,该许可证继续有效。

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依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乳品、转基因食品、酒类和食盐的食品安全管理,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八十九条 本办法自年月日起施行。

第二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安全利用核能,保证核设施、核材料安全,预防与应对核事故,保护从业人员和公众的安全与健康,保护环境,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核安全,是指对核设施、核材料采取必要和充分的监管、保护、预防和缓解等安全措施,保障核设施、核材料安全,防止由于任何技术原因、人为原因或者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情况下的放射性后果,从而保护从业人员、公众和环境免受核事故的危害。

核设施,是指下列设施及其场址区域内与其配套的运行保障系统,放射性废物处理、贮存系统及构筑物,核材料的贮存、装卸和处理系统及构筑物:

(一)核动力厂(核电厂、核热电厂、核供汽供热厂、核动力装置等);

(二)其他反应堆(研究堆、实验堆、临界装置、工业或者医用反应堆等);

(三)核燃料循环设施(核燃料生产、加工、贮存和后处理设施等);

(四)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

专门设立的从事放射性废物处理、贮存的设施按照核设施进行管理。

核材料,是指:

(一)浓缩铀-235材料及其制品;

(二)铀-233材料及其制品;

(三)钚-239材料及其制品;

(四)氚、氘,含氚、氘的化合物及其制品;

(五)需要管制的锂-6;

(六)其他需要管制的核材料。

有关铀矿石及其初级产品的管制,不适用本法。

第三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实施与核安全相关的下列行为,适用本法:

(一)核设施选址、设计、建造、调试、运行、退役等;

(二)持有核材料;

(三)为核设施选址、设计、建造、调试、运行、退役及核材料持有等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

(四)针对前三项行为的管理与监督。

有关核技术利用、铀(钍)矿、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辐射防护和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适用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不适用本法。但对下列设施和场地的移交和监护行为适用本法:

(一)集中进行天然化合物铀精制的设施;

(二)铀(钍)矿选矿场、退役后的尾矿渣、尾矿库或者场地;

(三)与铀(钍)矿、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相关的其他有限制性开放的放射性废物集中存放设施或者场地。

第四条 从事核事业应当遵循确保安全的方针。

核安全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责任明确、严格管理、纵深防御、独立监管、全面保障的原则。

第五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对其行为的核安全负主要责任。为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有关单位,应当对其行为负相应责任。

第六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核安全的监督管理。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核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国家核安全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划定和管理核电厂及其他重要核设施周围的规划限制区,组织实施核事故场外应急准备与响应。

第九条 国家坚持从高从严建立核安全标准体系。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制定核安全标准。

核安全标准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核安全的要求,适时修改。

第十条 国家制定核安全政策和措施,指导和加强企业的核安全文化建设。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能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培育核安全文化的机制。

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和为其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单位应当积极培育和建设核安全文化体系,将核安全文化融入生产、经营、科研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经常性的职工核安全教育,强化职工确保核安全的意识;管理者和个人应当做出核安全承诺。核设施营运单位还应当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一)建立核安全承诺机制;

(二)定期开展核安全知识培训,对职工进行保障核安全的技能培训并进行考核评价;

(三)在不影响核设施安全的前提下,对公众开放核设施,进行核设施安全现场宣传;

(四)与各级、各类学校合作,开展对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核安全知识教育活动,特别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核安全教育活动;

(五)通过建设核安全宣传场所,印制和发放核安全宣传材料等多种措施,开展核安全宣传活动;

(六)对核安全文化建设情况定期进行全面评估;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十一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核安全相关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在科技创新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表彰,对在科技创新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

国务院发展改革、科技、能源、海洋主管部门应当在相关科技研发规划中安排与核设施、核材料安全和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估相关的技术研究专项,推广先进、成熟的核安全技术。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核安全监管技术研究。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持续开发先进、可靠的核安全技术,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提高核设施、核材料安全水平。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保护核设施、核材料安全的义务,对危害核设施、核材料安全的行为有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的权利,并享有对核设施安全信息的知情权,但涉及秘密的除外。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受到核损害后,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损害核设施、核材料。第十三条 国家加强对核设施、核材料的安全保卫工作。

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应当制定安全保卫制度,建立和完善安全保卫措施,防范对核设施、核材料的损害和破坏。

第十四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与核安全有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核安全国际合作机制,按照职责代表国家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公约所规定的义务。

第二章 核设施、核材料安全

第一节 核设施安全

第十五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为核设施设置纵深防御体系,并保证各项防御措施独立、有效。

第十六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和为其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单位应当建立并实施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有效保证所有影响安全的设备、工程和服务等的质量,确保核安全。

第十七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控制辐射照射,使从业人员免受超过国家规定剂量限值的辐射照射,使辐射照射保持在合理、可行和尽可能低的水平。

第十八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满足核安全要求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度;

(二)具有规定数量、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三)具有保障核设施安全运行的能力;

(四)具有与核设施安全相适应的安全评价、技术保障、资源配置和财务能力;

(五)具有应急响应能力及核损害赔偿的财务保障能力;

(六)具有必要的核安全技术支撑和持续改进安全技术的能力;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不具备上述条件,有关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和发放核设施运行许可证。

不具备上述条件,未获得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放的许可证,不得从事核设施营运活动。

第十九条 核设施操纵人员应当按照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取得核设施操纵员执照。核设施操纵人员执照颁发办法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规定。

核安全设备焊接人员、无损检验人员等特种工艺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未取得前述职业资格的,不得从事与核设施安全专业技术有关的工作。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培训计划,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核安全教育与技能培训。

第二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对经规划确认的核电厂等厂址予以保护,加强对规划限制区的管理,在规划期内不得变更厂址用途。

禁止在核设施规划限制区内建设可能威胁核设施安全的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的生产、贮存设施以及各类人口密集场所。

第二十一条 国家建立核安全许可制度。

核设施营运单位在核设施选址、建造、首次装投料、运行、退役等活动前,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的规定,申请领取核设施建造、运行许可证,并办理核设施选址、首次装投料、退役等相关审批事宜。未领取许可证、未办理相关审批事宜的,不得从事前述各项活动。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严格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核安全许可申请组织安全技术审查,对满足核安全要求的,在技术审查完成之日起二十日内,依法颁发建造、运行许可证。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审批核设施建造申请书及运行申请书的过程中,应当向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核设施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征询意见,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三个月内给予答复。核设施营运单位要求变更许可规定条件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

第二十二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在遵循调查、评估和审核程序,对地质、地震、气象、水文和人口分布等进行科学评估,满足核安全技术评价要求的前提下,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核设施选址安全分析报告,经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符合核安全要求后,发放核设施场址选择审查意见书。

第二十三条 核设施设计应当采用科学合理的构筑物、系统和设备参数和技术要求,提供多样保护和多重屏障,使核设施运行可靠、稳定和便于操作,以确保满足总体核安全要求。

第二十四条 核设施建造前,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建造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核设施建造申请书;

(二)初步安全分析文件;

(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四)建造质量保证文件;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第二十五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在获得核设施建造许可证后,应当确保核设施整体性能满足核安全标准的要求。

建造许可证的有效期不得超过十年,到期未完成建造的,需办理延期申请,经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继续建造。但是,有下列情况的除外:

(一)因国家政策或者行为导致核设施延期建造;

(二)用于科学研究的核设施建造;

(三)用于工程示范的核设施建造;

(四)用于乏燃料后处理的设施建造。

核设施建造完成后应当进行调试,并验证建成的核设施是否满足其设计的核安全要求。

核电站设备制造主体应当确保核电站核安全相关设备的性能满足核安全标准的要求。核电站外部保障主体应当确保自身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核安全相关要求。

第二十六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在首次装投料前,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下列材料:

(一)首次装投料申请书;

(二)最终安全分析文件;

(三)质量保证文件;

(四)应急预案;

(五)核材料许可证;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第二十七条 核设施经过调试和试运行后,符合核安全规定要求的,核设施营运单位方可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核设施运行许可申请。核设施营运单位在获得运行许可证后,应当按照许可证的规定运行。核设施运行许可证的有效期为设计寿期。

在运行许可证有效期内,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法律、法规和新的核安全标准的要求,对核设施运行许可证规定的条件作出合理调整。

核设施营运单位在对下列对象进行调整时,应当报经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一)作为颁发运行许可证依据的重要构筑物、系统和设备;

(二)运行限值和条件;

(三)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与核安全有关的程序和其他文件。

第二十八条 核设施运行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可以继续运行的,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于有效期届满五年前,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运行许可证延续申请,并对其是否满足相关核安全标准进行论证,经审查批准后,方可继续运行。

第二十九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有效防范人为失误和自然灾害威胁,确保核设施安全。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在运行许可证有效期限内对核设施进行定期安全评价,并接受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查。

核设施终止运行后,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采取安全的方式进行停闭管理,保证停闭期间的安全,并确保退役所需的基本功能、技术人员和文件。

第三十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在核设施开始退役活动前,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交退役所需的下列申请材料:

(一)退役申请书;

(二)安全分析文件;

(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四)质量保证文件;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核设施营运单位在获得核设施退役批准书后方可开始退役。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在核设施退役时按照合理、可行、尽可能低的原则消除核设施场址的放射性物质,将构筑物、系统和设备的放射性水平降低至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第三十一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安全技术审查时,可以委托与许可申请单位没有利益关系的技术支持单位进行技术审评。受委托的技术支持单位不得弄虚作假,并对其技术评价结论负责。

第三十二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建核安全专家委员会,为其核安全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制定有关核安全规章、标准和规划以及在做出有关核设施重大安全问题的技术决策过程中,应当咨询核安全专家委员会的意见。

第三十三条 国家建立核设施营运单位核安全报告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建立核安全经验反馈制度,并及时处理核安全报告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建立核安全经验反馈体系。

第三十四条 国务院核材料主管部门负责放射性废物处置管理工作。放射性废物处置由国务院指定的单位专营。

国务院核材料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省级人民政府负责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的选址规划。国务院核材料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的选址规划。

第三十五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对其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和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放射性废液进行处理,使其转变为稳定的、标准化的固体废物后,自行贮存,并及时送交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处置。

第三十六条 国家建立放射性废物管理许可制度。专门从事放射性废物贮存、处置的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贮存、处置许可,经批准后方可实施。核设施营运单位利用与核设施配套建设的贮存设施,贮存本单位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无需申请领取贮存许可证。

放射性废物贮存、处置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十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实施放射性废物贮存、处置行为的,应当提前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方可继续实施。

第三十七条 国家建立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关闭制度。有下列情况的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应当依法办理关闭手续,并在划定的区域设置永久性标记:

(一)按照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设计,服役期届满的;

(二)处置的放射性废物已经达到该设施设计容量的;

(三)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或者水文地质等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处置设施不适宜继续处置放射性废物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关闭的情况。

第三十八条 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应当编制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关闭安全监护计划,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关闭的安全监护计划,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安全监护的责任人及其责任;

(二)安全监护所需费用;

(三)安全监护措施;

(四)安全监护期限。

放射性废物处置单位应当按照经批准的安全监护计划,对关闭后的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进行安全监护。经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后,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进行监护管理。

第三十九条 为核设施提供核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核安全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并对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活动的质量负责。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行为,应当取得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资质许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核设施进行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的境外机构,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相关注册登记手续。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进口的核安全设备进行安全检验。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四十条 进出口核设施应当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要求。

进口核设施,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安全审查申请,经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建造许可。

第二节 核材料安全

第四十一条 核材料持有单位应当具备下列安全条件:

(一)与保障核材料安全相适应的场所、仪器、设备和人员;

(二)全面承担核材料安全责任的能力。

核材料持有单位应当保障核材料的安全与合法利用,并承担下列义务:

(一)防止被盗、破坏、丢失、非法转让和非法使用;

(二)建立专职机构或者指定专人保管核材料;

(三)建立核材料衡算制度,保持核材料收支平衡;

(四)建立与核材料保护等级相适应的实物保护系统;

(五)建立信息保密制度、采取保密措施、防止核材料相关信息泄露;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四十二条 核材料持有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核材料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核材料许可证,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核材料许可证申请报告;

(二)核材料安全、实物保护文件;

(三)核材料衡算等技术文件;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核准核材料许可证。

不具备上述条件,有关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和发放核材料许可证。

核材料持有单位不具备安全条件,未获得核材料许可证,不得从事核材料持有活动。

国家保障核材料的铁路、水路运输,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铁路、水路运输的管理,制定具体的保障措施。

第四十三条 产生、贮存、运输、处理、处置乏燃料的单位应当采取措施确保乏燃料的安全,并对其持有的乏燃料承担核安全责任。

第四十四条 国务院核材料主管部门负责协调乏燃料运输管理活动,监督有关保密措施。

国务院公安部门审查并核发乏燃料道路运输通行证件,对乏燃料道路运输的实物保护实施监督,指挥、协调地方公安机关查处可能危及乏燃料安全运输的事故。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批准乏燃料运输容器和乏燃料运输方案。

国务院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负责乏燃料道路运输承运人资质认可的管理和承运人驾驶人员及其他运输作业人员资格认可的管理,协调乏燃料公路超限运输车辆行驶道路的管理工作。

通过水路运输乏燃料的,按照水路危险货物运输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通过铁路、航空运输乏燃料的,按照国务院铁路、民航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乏燃料的运输应当遵守有关法律和国务院有关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的规定。

第四十五条 托运人对乏燃料的安全负首要安全责任。托运人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有关核安全分析报告,经审查获得有关核安全分析报告批准书后,方可开展乏燃料运输活动。

乏燃料承运人应当依法取得国家规定的运输资质,未取得乏燃料运输资质,不得从事乏燃料运输活动。

第三章 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

第四十六条 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承担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日常工作,牵头制定国家核事故应急预案,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根据国家核事故应急预案部署,制定本单位核事故应急预案,报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及承担其日常工作的机构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及承担其日常工作的机构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内核事故应急预案和核设施场外核事故应急预案。省、自治区、直辖市核事故应急预案经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审查后,由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发布;核设施场外核事故应急预案报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审批后实施。

核设施营运单位负责制定本单位场内核事故应急预案,报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审批,受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并报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备案。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规定,制定本系统支援地方的核事故应急工作预案,报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备案。

第四十七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配备应急设备,开展应急演练,做好应急准备。

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周边区域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区群众开展不定期的核事故应急演练,培养其核事故应急意识和能力。

第四十八条 国家建立核事故应急准备金制度,保障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所需经费。核事故应急准备金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四十九条 在发生核事故时,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开展应急响应,缓解事故后果,并立即向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及承担其日常工作的机构报告核设施状况,提出场外应急响应行动建议。

第五十条 在国务院领导下,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及承担其日常工作的机构通过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机制,按照国家核事故应急预案总体部署,组织协调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核设施营运单位实施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规定,实施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按照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要求,实施应急响应支援。

第五十一条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及承担其日常工作的机构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机构负责发布核事故应急信息。

第五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核设施营运单位等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和授权,组织开展核事故后的恢复行动、损失评估、调查处理等工作。

核事故的调查处理,由国务院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负责实施。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独立或者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核设施核事故调查处理。国务院或者其指定的机构负责核事故场外应急行动调查处理。

第五十三条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及承担其日常工作的机构通过国家原子能机构和外交渠道,统筹协调核事故应急国际通报和所需的国际救援工作。

第五十四条 核燃料运输的应急应当纳入所经省核事故应急预案或者辐射应急计划。当发生核事故时,由核燃料运输所经地的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应急响应。

第四章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第五十五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及核设施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公开核安全相关信息。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公开核安全行政许可程序及结论,公开核安全有关活动的安全监督检查报告、总体安全状况、辐射环境质量等信息。

国务院应当定期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核安全情况。

第五十六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公开本单位核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文件、核设施安全状况、流出物和周围环境辐射监测数据、核安全报告等信息。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规定。

第五十七条 对依法公开的核安全信息,应当通过政府公告、网站以及其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及时向社会公开。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核设施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申请获取核安全相关信息。

第五十八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就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核安全问题通过问卷调查、论证会、座谈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利益相关方的意见。

核设施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就影响公众利益的重大核安全问题举行论证会、座谈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利益相关方的意见。

第五十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存在核安全隐患或者违反核安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得编制、散播有关核安全的虚假信息。

第六十条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公开、公众参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十一条 国家建立核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对从事核安全活动的有关单位遵守核安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及许可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在核设施集中的地区设立派出机构,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应当向核安全有关活动现场派遣监督检查人员,执行核安全监督检查。

第六十二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持续开展核安全监管技术研究开发,建立并保持与核安全监督管理任务相适应的技术评价能力。

第六十三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进行核安全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现场进行监测、检查或者核查;

(二)调阅相关文件、资料和记录;

(三)向有关人员调查、了解情况;

(四)发现问题要求有关人员说明情况,并要求整改。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对监督检查情况形成报告,建立档案。

第六十四条 从事核安全有关活动的单位对核安全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予以配合,如实说明情况,提供必要资料,不得拒绝、阻挠。

第六十五条 核安全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

核安全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监督检查活动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并定期接受培训。

核安全监督检查人员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应当出示有效证件,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应当依法予以保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能源主管部门未建立培育核安全文化机制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其改正;应当追究纪律责任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违反本法第十条第二款、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三十三条第三款、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有权责令其改正,可予以警告。

(一)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和为其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单位未培育和建设核安全文化体系的;或者管理者和个人未做出核安全承诺的;

(二)核设施营运单位未为核设施设置纵深防御体系的;

(三)核设施营运单位和为其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单位未建立和实施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

(四)核设施营运单位未按照要求控制辐射照射剂量或者未使辐射照射保持在合理、可行和尽可能低的水平的;

(五)核设施营运单位未建立核安全经验反馈体系的;

(六)核设施营运单位未就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核安全问题,征求利益相关方意见的。

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为同一单位的,不得重复处罚。

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法第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损害核设施、核材料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由公安机关予以处罚。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草案)》的说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核事业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核工业体系,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近年来,鉴于核能在增加能源供给、保障能源安全、促进污染物减排等方面的明显优势,我国正努力发展核能产业,安全稳步发展核电。但随着核事故在有的国家的出现和带来的后果,核安全问题也为社会公众所关注,并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安全问题之一。

发展核事业的首要条件是保障安全,核安全是核事业发展的前提、基础和生命线。2016年4月,总书记在美国举行的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上指出,“确保核安全是各国应尽之责,我们要结合国情,从国家层面部署实施核安全战略,制定中长期核安全发展规划,完善核安全立法和监督机制,并确保相关工作得到足够投入和支持。”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核安全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核安全法纳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交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牵头起草并提请审议。制定核安全法的决策,再一次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同时,也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对人类负责任的态度。

按照立法规划关于任务、时间、组织、责任四落实的要求,环资委成立了立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根据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要求,认真研究了相关国内立法和国际立法的经验;两年多来,先后赴广东、浙江、江苏、北京、四川、山东、甘肃、新疆等省(区、市)调研,听取地方人大、政府有关部门、专家学者,特别是核电企业、科研单位一线员工和科学技术人员对核安全立法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科研学术单位、有关企业和律师、学者等,研究法律草案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和实际问题。多次召开座谈会、研讨会,举办专题讲座,并开展了立法项目论证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共计七章八十六条。2016年6月8日,经环资委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现就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立法的必要性

(一)制定核安全法是保障我国核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核设施、核材料具有潜在的放射危害性,立法有利于防范危害,为核安全提供法律保障。我国核事业在民用领域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截至今年6月底,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有31台,装机容量为2969万千瓦,在建机组有23台,装机容量为2609万千瓦,目前是世界上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根据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国核电机组数量将跃居世界第二位。为进一步提高核安全保障措施,迫切需要制定核安全法律予以规范。

(二)立法有利于增进社会公众对核安全的了解和信心

发展核事业中的安全问题始终为社会公众所关注。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国际社会对核能发展安全性的质疑不断。核安全立法一方面可以依法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另一方面可以依法加大核安全科普宣传,增加公众对核安全知识的了解,引导公众正确、科学认知我国核安全状况。

(三)立法是完善核安全法律体系的需要

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一定数量涉核领域的法规和规章,但涉及核安全的法律,仅有一部从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角度加以规范的法律。有关核安全基本方针、原则,法律制度、措施的建立和实施,核安全责任、公众参与及监督管理体制等重大问题均未作出规定,不能适应核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亟待完善有关核安全的法律规范体系,草案即担负这样的使命。

(四)立法有利于强化核安全监管工作

随着核事业的发展和国外曾经发生过的核事故警示,核安全监管对于保证核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我国政府也为此设立了国家核安全监管机构,担负着与核事业发展同样重要的核安全监管工作。通过制定核安全法,可以进一步理顺对行业管理与监督的职责,实现运营与监管的分工,提高核安全监管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和有效性。

(五)立法是促进我国核安全国际合作的需要

我国作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成员国和有关核国际公约的签约国,担负着核安全国际合作的使命。由于缺乏相关专项法律,国际上有关人士对我国核安全监管能力和履约能力有所疑虑。国际原子能机构组织评估团曾向我国提出加快核安全立法的建议。核安全立法有利于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坚定国际社会对我国核安全的信心,也有利于我国“核电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二、草案主要内容

(一)关于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

草案第一条从如下四个方面明确了立法目的,一是为安全利用核能,保证核设施、核材料安全;二是为预防与应对核事故;三是为保护涉核人员和公众的安全与健康;四是为保护环境。这一立法目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预防和应对由核设施、核材料导致的核事故造成的对人身和环境的危害。根据这一立法目的,草案第三条明确了本法的适用范围主要限定在涉及核设施和核材料的有关活动及为其提供设备、工程及服务等的行为,以及相关的管理与监督行为。

(二)关于方针、基本原则

草案第四条明确了从事核事业应当遵循“确保安全”的方针。这一方针强调在发展核能和核技术应用中,必须保障核安全。这一条还明确了核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责任明确、严格管理、纵深防御、独立监管、全面保障的原则。

(三)关于管理体制

根据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国务院部门职责分工,草案第六条予以确认,即明确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核安全的监督管理。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核安全管理工作。

(四)关于核安全责任

核安全责任是保证核安全的前提和基础。草案专门就全方位核安全责任做出了规范。在第五条中明确了“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对其行为的核安全负主要责任”。本条中还进一步明确了“为核设施选址、设计、建造、调试、运行、延寿、退役及核材料利用等行为提供设备、工程和服务等的有关单位,应当对其行为负相应责任”。草案中众多条款规定的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职责,也同时是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核安全责任。此外,对于放射性废物处置、核损害赔偿等,草案也做出了相应规范。其中,关于核损害赔偿问题,应当制定专门的核损害赔偿法规予以规范。为适应国际合作的需要,草案仅就核损害赔偿的主要责任及其主体、免除承担责任和第三方免责等问题做出了规定。

(五)关于制度措施

为了保证法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草案规定了具体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包括规划制度、标准制度、报告与反馈制度、许可制度、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制度、资质资格管理制度等,在这些制度中明确了一些相关的核安全保障措施,如核安全文化、宣传和教育、人员培训、国际合作、科研、资金保障等。

(六)关于公众参与、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为了强化核安全的政府监管责任和公众对核安全的监督,保证草案规定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得以有效贯彻实施,在第一章规定核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草案第四章“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中对信息公开做出了具体规定,并进一步明确了公众参与的有关内容。草案专设第五章“监督检查”,明确了政府应当履行的监督检查职权、责任,检查内容和方式。同时,为保证草案中各项禁止性、限制性和义务性规定的有效实施,第六章“法律责任”中对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以及为之提供各种服务的主体的责任追究问题,均做出了明确规定,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等内容。

(七)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关系

目前,核安全法和原子能法正在制定过程中。原子能法是核领域带有基础性和综合性的法律,对原子能研究、开发与和平利用等所有活动做出全面规范。核安全法是有关核领域关于安全问题的专门法,重点以核设施、核材料安全为主要规范内容。这部法律不规范有关核技术应用和伴生放射性矿涉及的放射性污染防治问题;又将原子能法中有关核安全问题进行具体规范,是以防范核领域可能发生重大污染事件和核安全事故作为主要规范内容。

第三篇: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

【发文字号】浙江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0号 【发布日期】19981229 【实施日期】19981229 【时效性】被修正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

*注:本篇法规已被《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的决定》(发布日期:2004年3月29日 实施日期:2004年3月29日)修正

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10号)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已于1998年12月15日经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8年12月29日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消防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公安消防机构负责实施。

计划与经济、规划、建设、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应当依照各自职责配合公安消防机构做好有关消防管理工作。

教育、劳动等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司法行政等部门应当做好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第三条 每年的11月9日为本省消防日。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消防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消防事业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消防法》和本办法的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健全防火安全委员会组织或者消防联席会议制度,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做好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协调解决消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督促、检查下级人民政府履行消防工作职责,落实消防安全目标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在消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或者显著成绩的单位、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制定城市消防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消防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规划、建设等部门实施。纳入城市消防规划的工程建设应当与城市其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实施。

设在城市消防规划区域外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工矿区和集贸市场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应当与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工矿区、集贸市场的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同步实施。

第六条 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城市,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规划,采取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等措施,确保符合有关消防安全规定的要求。

居民住宅密集区建筑物耐火等级低且公共消防设施不适应防火灭火需要的,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防火分隔、增设消防通道和公共消防设施、住宅区配置灭火器材等措施,提高防火灭火能力。

第七条 市政部门应当加强公共市政消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保障消防给水设施完好、消防车通道通畅;公安、交通部门应当保证执行消防任务的消防车辆和消防艇、船迅速通行;电信部门应当保障火警电话和其他消防通信线路的畅通,优先传递火情信息;无线电管理部门应当保障公安消防机构的消防专用无线频点。

第八条 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对居民、村民进行消防宣传教育,督促、指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制订防火公约,组织消防联防,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制止消防违法违章行为,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水源、消防通信和消防车通道等设施纳入集镇和村庄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九条 除《消防法》第二十七条和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以外,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大型集贸市场,重要的车站、码头,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也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地域相近的,可以联合建立专职消防队。

鼓励、支持街道、居民住宅区、乡镇、村庄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建立义务消防队。

未建立专职消防队或者义务消防队的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消防管理人员,负责日常消防管理工作。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对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和专职、兼职消防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参加本单位以外的火灾扑救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器材、装备等,被施救单位应当给予补偿;被施救单位无偿付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十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集贸市场、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应当严格履行《消防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消防安全职责;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严格履行《消防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消防安全职责。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的消防工作全面负责,落实消防安全管理经费,并接受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两个及两个以上单位共用同一建筑物的,该建筑物的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当签订协议,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没有签订协议的,由该建筑物的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共同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第十一条 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建立消防设计责任制,填写《工程消防设计自审表》,并报送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建设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图纸及其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未经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给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不得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得进场施工。

境外设计单位设计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应当符合国家建筑工程消防技术标准;国家尚未制定消防技术标准的,由省公安消防机构会同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论证,论证意见作为消防设计审核的依据。

第十二条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建设单位协助。施工单位应当服从建设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组织,落实消防安全责任,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消防设计和消防技术标准、消防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第十三条 从事自动消防系统工程设计、安装、监理、调试、维修的,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专业资质证书。

设置自动消防系统的建筑工程在申报消防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当提供具备法定检验资格的自动消防系统工程检验单位出具的技术测试报告。

第十四条 建筑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施工单位不得交付使用,建设单位不得投入使用。

经消防验收合格的建筑物确需改变使用性质或者进行装饰、装修的,必须符合相应的消防安全要求,并应当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安全审核。

第十五条 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同一建筑物内,不得设置员工集体宿舍。已经设置的,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应当采取措施,督促、帮助企业限期解决;限期解决确有困难的,在采取必要的消防安全措施,并经公安消防机构批准后,可以继续使用。

第十六条 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装卸、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

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取得公安消防机构核发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许可证》或者《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确需大量销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应当将销毁物品的种类、品名、数量、销毁方法、地点以及消防安全措施报经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同意。

第十七条 从事电焊、气焊、电工作业的人员应当经劳动部门进行消防安全培训考核合格;从事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操作、保管、押运、运输和自动消防系统工程设计、安装、调试、维修、检测、操作的人员,应当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安全培训考核合格。上述作业人员应当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八条 生产未列入国家强制质量认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管理范围的消防产品的,应当报经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批准。

从事销售消防产品的,应当将消防产品的批准文件和质量检验合格证书按规定报公安消防机构登记备案。

从事维修消防产品的,应当报经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批准。

需要使用进口消防产品的,应当持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法定的质量检测报告等资料,向省公安消防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

公安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务为用户指定消防产品的销售单位和品牌。

本条所称消防产品是指用于预防、扑救火灾和在火灾现场防护、使用的产品。

第十九条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健全执法机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管理,切实履行法定职责。

公安消防机构发现火灾隐患或者其他违反消防管理规定的行为,应当责令当场改正;不能当场改正的,应当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需要采取强制措施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消防设计审核、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审核、验收等监督检查不得收取费用。

第二十条 对未履行《消防法》和本办法规定职责的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上级人民政府或者同级人民政府应当责令其履行职责,并对主要责任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公安消防机构根据《消防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第四十六条、第五十条规定给予罚款处罚的,可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二条 公安消防机构根据《消防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给予罚款处罚的,可处以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三条 公安消防机构根据《消防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给予罚款处罚的,对个人可处以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可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一款和第三款、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二款、第十六条第二款、第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和第四款规定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吊销消防专业资质证书;情节严重的,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处以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责令改正,对个人可处以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可处以警告或者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器材或者配置的消防设施、器材失效、不能使用的;

(二)在重点防火部位警示的安全距离内燃放烟花爆竹或者有其他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行为的;

(三)擅自填埋、圈占当地人民政府明示确定为消防水源的水塘、水池、河道等天然水源的;

(四)从事电焊、气焊、电工作业和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操作、保管、运输、押运以及进行自动消防系统工程设计、安装、调试、维修、检测、操作的人员违反规定作业的;

(五)单位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引起火灾的;

(六)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造成火灾损失扩大的;

(七)不按公安消防机构要求保护火灾现场、未如实提供火灾事实情况或者发生火灾隐瞒不报的;

(八)其他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

第二十六条 公安消防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消防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国家建筑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消防设计、建筑工程通过审核、验收的;

(二)对应当依法审核、验收的消防设计、建筑工程,故意拖延,不予审核、验收的;

(三)发现火灾隐患不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改正的;

(四)利用职务为用户指定消防产品的销售单位、品牌或者指定建筑消防设施施工单位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4年8月31日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浙江省消防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第四篇: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2004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2004

(1998年12月15日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3月29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关于修改〈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消防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公安消防机构负责实施。

计划与经济、规划、建设、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应当依照各自职责配合公安消防机构做好有关消防管理工作。

教育、劳动等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司法行政等部门应当做好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第三条 每年的11月9日为本省消防日。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消防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消防事业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消防法》和本办法的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健全防火安全委员会组织或者消防联席会议制度,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做好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协调解决消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督促、检查下级人民政府履行消防工作职责,落实消防安全目标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在消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或者显著成绩的单位、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制定城市消防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消防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规划、建设等部门实施。纳入城市消防规划的工程建设应当与城市其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实施。

设在城市消防规划区域外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工矿区和集贸市场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应当与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工矿区、集贸市场的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同步实施。

第六条 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城市,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规划,采取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等措施,确保符合有关消防安全规定的要求。

居民住宅密集区建筑物耐火等级低且公共消防设施不适应防火灭火需要的,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防火分隔、增设消防通道和公共消防设施、住宅区配置灭火器材等措施,提高防火灭火能力。

第七条 市政部门应当加强公共市政消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保障消防给水设施完好、消防车通道通畅;公安、交通部门应当保证执行消防任务的消防车辆和消防艇、船迅速通行;电信部门应当保障火警电话和其他消防通信线路的畅通,优先传递火情信息;无线电管理部门应当保障公安消防机构的消防专用无线频点。

第八条 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对居民、村民进行消防宣传教育,督促、指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制订防火公约,组织消防联防,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制止消防违法违章行为,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水源、消防通信和消防车通道等设施纳入集镇和村庄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九条;除《消防法》第二十七条和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以外,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大型集贸市场,重要的车站、码头,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也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地域相近的,可以联合建立专职消防队。

鼓励、支持街道、居民住宅区、乡镇、村庄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建立义务消防队。

未建立专职消防队或者义务消防队的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消防管理人员,负责日常消防管理工作。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对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和专职、兼职消防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参加本单位以外的火灾扑救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器材、装备等,被施救单位应当给予补偿;被施救单位无偿付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十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集贸市场、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应当严格履行《消防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消防安全职责;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严格履行《消防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消防安全职责。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的消防工作全面负责,落实消防安全管理经费,并接受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两个及两个以上单位共用同一建筑物的,该建筑物的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当签订协议,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没有签订协议的,由该建筑物的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共同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第十一条 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建立消防设计责任制。

建设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图纸及其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未经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给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不得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得进场施工。

境外设计单位设计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应当符合国家建筑工程消防技术标准;国家尚未制定消防技术标准的,由省公安消防机构会同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论证,论证意见作为消防设计审核的依据。

第十二条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建设单位协助。施工单位应当服从建设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组织,落实消防安全责任,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消防设计和消防技术标准、消防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第十三条 设置自动消防系统的建筑工程在消防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当提供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技术测试报告。

第十四条 建筑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施工单位不得交付使用,建设单位不得投入使用。

经消防验收合格的建筑物改变使用性质或者进行装饰、装修,必须提高相应消防技术标准的,应当报经原审核的公安消防机构核准。

第十五条 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同一建筑物内,不得设置员工集体宿舍。已经设置的,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应当采取措施,督促、帮助企业限期解决;限期解决确有困难的,在采取必要的消防安全措施,并经公安消防机构批准后,可以继续使用。

第十六条 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装卸、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

第十七条 从事自动消防系统工程操作的人员,应当经消防安全培训,并由公安消防机构考核合格。上述作业人员应当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八条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健全执法机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管理,切实履行法定职责。

公安消防机构发现火灾隐患或者其他违反消防管理规定的行为,应当责令当场改正;不能当场改正的,应当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需要采取强制措施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消防设计审核、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审核、验收等监督检查不得收取费用。

第十九条 对未履行《消防法》和本办法规定职责的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上级人民政府或者同级人民政府应当责令其履行职责,并对主要责任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公安消防机构根据《消防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第四十六条、第五十条规定给予罚款处罚的,可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一条 公安消防机构根据《消防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给予罚款处罚的,可处以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二条 公安消防机构根据《消防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给予罚款处罚的,对个人可处以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可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三款、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处以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责令改正,对个人可处以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可处以警告或者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器材或者配置的消防设施、器材失效、不能使用的;

(二)在重点防火部位警示的安全距离内燃放烟花爆竹或者有其他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行为的;

(三)擅自填埋、圈占当地人民政府明示确定为消防水源的水塘、水池、河道等天然水源的;

(四)从事电焊、气焊、电工作业和自动消防系统工程操作的人员违反规定作业的;

(五)单位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引起火灾的;

(六)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造成火灾损失扩大的;

(七)不按公安消防机构要求保护火灾现场、未如实提供火灾事实情况或者发生火灾隐瞒不报的;

(八)其他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

第二十五条 公安消防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消防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国家建筑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消防设计、建筑工程通过审核、验收的;

(二)对应当依法审核、验收的消防设计、建筑工程,故意拖延,不予审核、验收的;

(三)发现火灾隐患不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改正的;

(四)利用职务为用户指定消防产品的销售单位、品牌或者指定建筑消防设施施工单位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4年8月31日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浙江省消防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第五篇: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

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72号)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已于2002年9月3日经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2002年9月3日

第一条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以下简称《工会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所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职工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限制。其他组织中的劳动者参加和组织工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享有《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及本办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履行规定的各项职责和义务。第四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在开业或者设立一年内依法建立工会组织。上级工会有权派员帮助和指导职工组建工会;职工在上级工会的指导下,依法成立工会筹备组,发展会员,召开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工会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开业或者设立一年内仍未建立工会组织的,自期满的第一个月起由所在地的地方总工会、产业工会或者乡镇、街道工会按拨缴工会经费标准的规定收取筹备金,并协助、支持职工组建工会,待工会建立后,按照工会经费管理规定的比例返还给基层工会。第五条工会各级组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

各级工会委员会由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 不得作为本企业基层工会委员会成员的人选。

各级工会委员会向同级会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其监督。上级工会组织领导下级工会组织。

第六条职工二十五人以上的单位,应当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不足二十五人的,可以单独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的会员联合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或者选举组织员一人,组织会员开展活动。

女职工人数在十五人以上的,应当建立女职工委员会,不足十五人的,设立女职工委员,在同级工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乡镇和街道建立乡镇工会组织和街道工会组织。

同一行业或者性质相近的几个行业,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地方的产业工会。企业较多的村和城市社区,可以建立基层工会联合会。

第七条基层工会组织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法人条件的,由上级地方总工会依法确认后,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依法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的工会组织,其工会主席或者主持工作的副主席是法定代表人。第八条基层工会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或者五年。各级地方总工会委员会和产业工会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

第九条职工二百人以上的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会,应当设专职工会主席或者副主席;职工二百人以下的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会,可以设专职工会主席或者副主席,未设专职工会主席或者副主席的,应当配备工会工作人员。职工二百人以上的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的公司,事业单位工会专职工作人员人数可以按职工总数的千分之三配备。乡镇、街道工会应当按规定设专职或者兼职工会主席;未设专职工会主席的,应当配备工会工作人员。

第十条工会帮助、指导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对劳动(聘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以及续延情况进行监督。第十一条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工会有权代表职工与单位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卫生以及职业培训等重大事项签订集体合同。区域性、行业性、产业性工会组织代表职工与相应的企业组织或者企业进行协商,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工会代表职工与单位就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

第十二条企业、事业单位处分职工,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企业、事业单位单方面解除职工劳动(聘用)合同时,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工会认为企业、事业单位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合同,要求重新研究处理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第十三条工会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会应当督促企业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确保劳动安全卫生,维护职工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合法权益。工会应当督促企业维护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权益。工会建立劳动保障法律监督组织和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组织。第十四条工会发现企业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现明显重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企业应当及时研究答复;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时,工会有权向企业建议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并同时向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报告,企业必须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五条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必须有工会参加。工会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工会提出的意见,有关部门应当及时研究,并给予答复。第十六条工会应当协助企业加强对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知识的培训,教育职工遵守本单位的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技能,增强职工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七条工会应当监督企业、事业单位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和休息休假制度。企业、事业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损害职工身体健康,或者无视职工正当理由、违背职工意愿强迫职工延长工作时间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并与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支持职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第十八条企业、事业单位有非法限制职工人身自由、搜身、扣留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合法证件、强迫职工交纳抵押金,以及侮辱、体罚、殴打职工等违法行为的,工会应当制止,并向劳动、人事、公安等有关部门提出处理建议,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及时作出处理。职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

第十九条工会应当督促企业、事业单位依法为职工缴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各类社会保险费用。

第二十条工会应当尊重企业及其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支持企业搞好生产和经营管理,教育职工遵守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履行劳动合同,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等活动,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

第二十一条工会应当协助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办好职工集体福利事业,做好工资、社会保险、劳动安全卫生等工作。工会会同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对职工进行民主法制、职业道德教育,组织职工开展业余文化技术学习和培训,组织职工开展文娱、体育活动。第二十二条工会应当密切联系职工,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关心职工的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并自觉接受职工监督。

第二十三条地方总工会、产业工会、乡镇(街道)工会应当加强对基层工会服务、监督和工作指导。

第二十四条根据政府委托,工会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先进集体的评选、表彰、培养和管理工作。

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与同级工会、政府有关部门与产业工会,应当通过召开联席会议或者采取适当方式,向同级工会通报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和与工会工作有关的行政措施,研究解决工会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联席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具备条件的乡镇、街道,可以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协商机制的三方代表应当定期召开协商会议,就劳动法规、规章、政策的制定,劳动标准的确定以及集体劳动争议等进行研究、分析,协商解决涉及劳动关系的各项重大问题。第二十六条国有、集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其他企业、组织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民主管理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保障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职工(代表)大会至少每年召开一次。工会委员会支持和组织职工参与企业、事业单位民主管理。企业、事业单位工会委员会应当支持和督促企业、事业单位实行厂务(事务)公开,推进企业、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第二十七条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委员会的主任由工会代表担任,依法主持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乡镇、街道建立的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应当有工会代表参加。地方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有同级地方总工会的代表参加。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审理、评议、评查等工作,应当有工会兼职劳动争议仲裁员参加。

第二十八条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的公司、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其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公司职工代表;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可以有公司职工代表。推荐为董事会成员的职工代表由职工(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成员中应当有公司职工代表。监事会成员中的职工代表由职工(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

第二十九条基层工会兼职工会主席、副主席、委员占用生产或工作时间从事工会工作,每月不超过三个工作日,可以累计使用;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增加工作日的,应当事先与单位协商,单位应当予以支持。工会的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劳动争议调解员、平等协商代表依法履行职责时,经工会与单位协商,可以不受三个工作日的限制。上述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期间,工资照发,其他待遇不受影响。

第三十条基层工会主席、副主席任期未满时,不得随意调动工作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因工作需要调动时,应当征得本级工会委员会和上一级工会的同意。基层工会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延长期限相当于其任职期间;兼职工会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期限短于任期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任期期满。但任职期间个人严重过失或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除外。工会专职工作人员非本人原因不再从事工会工作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安排从事原工作岗位或者安排与原工作岗位相当的工作。

第三十一条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的专职工会主席、副主席任职期间,享受单位行政副职、中层管理人员正职的同等待遇。其他专兼职工会主席任职期间享受本单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同等待遇。乡镇、街道专职工会主席任职期间,分别享受乡镇、街道行政副职同等待遇。女职工委员会主任不是同级工会主席或者副主席担任的,其任职期间享受同级工会副主席同等待遇。工会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奖励、补贴,由所在单位支付,并享受本单位职工同等的社会保险和其他福利待遇。

第三十二条工会的财产、经费和国家拨给工会使用的不动产,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或者任意调拨,不得将工会的财产、经费作为该工会所在单位的财产、经费予以冻结、查封、扣押、清偿债务。

第三十三条工会组织合并的,依法属于工会的经费和财产归合并后的工会所有。工会组织依法撤销时,应当在上级工会主持下,清理工会财产和经费。清理后的财产经费结余应当全部移交上级工会。企业破产时,不得将工会经费和财产列为企业破产财产,工会经费和财产应当及时移交上级工会。企业欠缴、未缴的工会经费应当作为企业债务,纳入企业债务清偿范围。

第三十四条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应当按照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缴当月的经费。未按规定拨缴或者逾期拨缴工会经费的,按日加收拖欠金额千分之五滞纳金。成立工会筹备组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自成立工会筹备组之月起按前款规定向工会拨缴工会经费。各级工会应当按规定的比例向上级工会上缴经费。企业、事业单位拨缴的工会经费在税前列支。

第三十五条根据工会经费独立原则,工会应当独立建立银行账户,实行单独核算,建立预算、决算和经费审查监督制度。

第三十六条各级工会建立经费审查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由同级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报上级工会批准。经费审查委员会负责对本级工会和下级工会及工会兴办的企业、事业单位的经费收支和财务活动等情况进行审查监督。经费审查委员会负责工会领导干部的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第三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应当为工会办公和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设施、活动场所等物质条件。工人文化馆、职工学校等职工活动设施建设,应当列入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逐步解决。地方总工会所属的工人文化馆,享受国家投资兴办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的同等待遇。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总工会、产业工会及其所属的事业单位的在职职工、离休、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险和其他待遇,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三十九条省、设区的市总工会及省产业工会应当加强同各国地方工会及产业工会组织的友好合作关系。

第四十条违反《工会法》和本办法的规定,阻挠职工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或者阻挠上级工会帮助、指导职工筹建工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以暴力、威胁等手段阻挠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违反《工会法》和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改正,依法处理:

(一)妨碍工会组织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

(二)非法撤销、合并工会组织的;

(三)妨碍工会参加职工因工伤亡事故以及其他侵犯职工合法权益问题的调查处理的;

(四)无正当理由拒绝进行平等协商的。第四十二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工会或者当事人有权要求企业、事业单位及时纠正或者要求有关部门处理,属于劳动争议范围的事项,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一)侵占、挪用或者任意调拨工会财产、经费的;

(二)拒绝向同级工会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和设施的;

(三)调动工会主席、副主席、委员以及工会筹建负责人劳动(聘用)合同约定的岗位的,未征得本级工会委员会、上一级工会同意,或者擅自变更、解除工会主席、副主席、委员劳动(聘用)合同的;

(四)不按规定支付工会工作人员的劳动报酬及其他福利待遇的;

(五)阻挠工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者对工会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进行打击报复的;

(六)侵害工会及其工作人员其他合法权益的。第四十三条企业、事业单位不缴、欠缴工会经费的,基层工会或者上级工会可以依法向企业、事业单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提起诉讼。

第四十四条工会工作人员违反《工会法》和本办法规定,不履行职责或者损害职工、工会合法权益的,由同级工会或者上级工会责令改正或者予以处分;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国工会章程》予以罢免;造成损失的,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本办法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1993年7月23日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浙江省外商投资企业工会条例》、2000年12月28日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浙江省私营企业工会条例》同时废止。

下载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草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草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