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事答辩状(新都会除斥期间.终极提交法院版本)
民事答辩状
答辩人:绿地集团(贵阳高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孙志文,公司经理 委托代理人:郑毅
被答辩人:毛登高,毛英,王砚
就被答辩人诉答辩人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现提出答辩意见如下:
一、逾期交付解约权存在法定的除斥期间,除斥期间届满则丧失解约的实体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规定:
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一方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应当在解除权发生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二、权利的行使分为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两种,分别应满足相应的条件,否则行为无效
首先说私力救济。本案双方当事人在合同第十三条明确约定:“买受人退房的,应当书面通知出卖人”。注意有两个关键点:
1、应当有书面通知,否则不符合程序性约定;
2、通知对象为出卖人,而不是出卖人未经授权的职员。对于第2点,答辩人补充意见如后:《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规定,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法人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该法人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据此,答辩人认为,合同具有相对性,社会经济生活常识亦告诉我们,小职员不能代表公司,尤其是解约退房涉及金额如此巨大的情况下,小职员更是无权代表公司作出接受或者签收之行为,合同第十三条约定的书面通知应当送达我司法定代表人或者经我司授权的委托代理人,否则行为无效。具体形式,应当是当面送达法定代表人、授权签收人或者国家认可的权威的EMS快递送达。
再说公力救济。因原告可以随意更改起诉时间,恶意规避法律规定,故应以法院收到诉讼文书之日为准。如法院于除斥期间届满后收到原告起诉文书,则应认定为原告在丧失实体权利的情况下起诉,法院应当驳回原告诉求。法院何时收到原告起诉文书,应为立案时间,如确实存在立案时间与实际收到时间不一致,则原告应当举证,否则承担举证不能、败诉的诉讼后果。
三、本案除斥期间已经届满,被答辩人已丧失解约权
本案中,当事人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第十三条约定了逾期交房的解约权利,但未对解约权的行使期限未作约定。在这种情况下,逾期交付解约权存在法定的除斥期间,被答辩人只能在解约权形成之后一年内行使解约权,否则丧失解约的实体权利。当事人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第十一条约定:出卖人应当于2014年6月30日前向买受人交付该商品房”,同时第十三条约定:“逾期超过90日,买受人有权退房”,据此,被答辩人的解约权形成于2014年9月29日(7月合计31日,8月合计31日,2014年9月28日为第90日),解约权的法定除斥期间为一年,故解约权丧失于2015年9月28日24时。
本案中,被答辩人应证明其在一年内有行使解约权,其是否有通过私力救济途径行使权利,原告应向法庭有效证明。就公力救济途径而言,答辩人于2015年9月29日出具起诉状,法院收到起诉状的时间稍后,立案时间为9月30日,均在解约权丧失之后。
本案中,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商业用房、纯粹的投资商品,被答辩人的行为系投资行为、商事行为,买卖双方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及双方约定这样的商事规则来履约、解约。答辩人已于2014年9月30日取得竣工验收,被答辩人完全可以选择收房而不解约,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合同目的的实现不受任何影响,被答辩人没有任何合同本身、合同范围以内的实际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被答辩人作为诚信的企业法人,亦在此承诺,将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向被答辩人支付合法合约的逾期交付违约金。在被答辩人违约情节不严重(仅逾期交付,现已达到交付条件)、合同目的能够实现的情况下,被答辩人非要强行解约,于法于理不合。按照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合同约定,被答辩人恰恰已经丧失解约权,只能选择继续履行合同,完成交付手续,领取应得的逾期交付违约金。综上,答辩人认为,被答辩人已丧失解约的实体权利,请求法庭依法驳回被答辩人全部诉讼请求。
此致
贵阳市白云区人民法院
答辩人:绿地集团(贵阳高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十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