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中国国防战略选择 15级3班 26号 庄严

时间:2019-05-14 00:24: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新形势下中国国防战略选择 15级3班 26号 庄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新形势下中国国防战略选择 15级3班 26号 庄严》。

第一篇:论新形势下中国国防战略选择 15级3班 26号 庄严

论新形势下中国国防战略选择

2015级3班26号庄严

摘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世界舆论的风口浪尖,而幕后的最大操纵者可想而知,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不断挑衅,超级强国的军事胁迫,使中国举步维艰,进退维谷。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中国有利有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军事上的挑战。一旦,有心人利用我国内部的民族分裂问题、与周边地区的领土争端问题挑起战争,信息战、网络战、情报战、心理战、舆论战......人类历史,是演绎着战争与和平悲喜剧的巨大舞台,而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振兴,则是贯穿于一幕幕跌宕起伏、蔚为壮观的话剧中最激动人心的主题。进入21世纪,多元化的不断发展,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绘制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蓝图,面对新时代的全新挑战,中华民族正以锐不可挡之势,走上伟大复兴之路。

关键词:国际战略格局、中国边境安全、中国国防基本目标和任务、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小结。

一.国际战略格局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两德统一、华约解散、苏联解体为标志,延续了45年之久的两极国际战略格局宣告结束。目前,新的国际战略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正处于国际战略格局的转型时期。此次国际战略格局的转变,不同于以往。以往几次战略格局的转型都是通过大规模战争方式实现的,因而格局转化快,过渡时间短,甚至没与过渡时期。这次战略格局的演变,基本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在此期间,各种国际力量需要慢慢发生变化,要重新定位和整合,由量变到质变,最后才能定型。美国“一超独霸”的局面是两集体制被打破后的一种过渡现象,在这个过渡期内,国际战略格局呈现的基本态势将是“一超多强”,又是一个终将被多极体制所取代的暂时历史进程。

世界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大国关系相对稳定,地区国家相互靠拢,“多极化”将是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在此形势下,唯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逆流而上。然而中国的现状是,内部腐烂,外部受敌,两相作用下,没落只会是中国的必然下场。

二.中国边境安全

(一)美国对中国的安全有综合性的影响

在大国与中国关系向前发展的同时,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仍有一股企图遏制中国的逆流。这股反华势力顽固坚持“冷战”思维,把中国当成苏联解体后新的敌人,它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强大与统一,对我国综合实力的迅速增长感到十分恐惧。2003年,中国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西方一些媒体,就散布中国的航天是用于“军事目的”,竭力吹鼓“中国威胁论”,主张西方世界联合起来遏制中国。这伙反华分子或以政客的身份活动,或以学者的面目出现,或打着民主和人权“卫士”的幌子招摇过市。美国政府对中国实行“接触”政策时,毫不掩饰地宣称“接触”是“推进美国理想和价值观的最好方法”;同时继续对中国保持经济制裁,在技术转让方面限制中国;在人权、西藏、军贸、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问题上攻击中国;继续向我国台湾出售武器,干涉我国内政;一面空恐吓,一面针对中国进行军 事演习;美国多年来一直派飞机对我国东南沿海实施侦察,终于导致了2001年四月一日的撞机事件。

另一方面,美国常年在中国周边部署一定规模的军事力量。其主要表现在:一是美国实施前沿部署对我国构成现实军事压力,二是美日军事同盟对我国安全构成直接挑战,三是军事进入中亚对我国安全带来直接影响。总之,美国以反恐为契机在我国周边地区进行军事渗透实现了军事力量驻足南亚,进军中亚、重返东南亚和强化在东北亚地区影响的战略目标。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美国国防部于2001年9月完成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已明确将亚洲列为其地缘政治中特别关注地区,并在谈及亚洲安全形势时称,“亚洲存在出现一个有着巨大资源基础的军事竞争对手的可能性”,实际上暗指中国。2002年,美国出台的《核态势审议报告》,公然将中国列入核打击对象,美国把防止我国的崛起尤其是防止亚太地区“落入中国控制之中”作为21世纪美国的一项战略目标。

(二)周边热点地区发生突变的可能性不可排除

我国周边地区热点问题中,对我国安全影响较大的是朝鲜半岛和印巴之间的对立。这两个热点地区,既存在降温缓和的发展趋势,又存在着升温发生危机的可能性。

(三)边界和海洋争端解决异常困难

我国和一些邻国的一些边界争议及海洋权益的争议异常复杂,解决起来难度很大,这些争议始终是可能威胁我国边境和领海安全的不稳定因素,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热点问题。

1.中印边境争端

我国与印度之间陆地争议边界领达12.55万平方公里,不仅是我国而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争议地区。中印边界线全长2000多平方公里,度预算军费高达100多亿美元,现役总兵力126万人。其中陆军103.2万人,装备火炮六千多门,飞机1800架,可以夺取局部空中优势;海军约六万人,舰艇150余艘,有一定的远洋作战能力,战略核力量已初步具有核威慑和核打击能力。印度在中印边界争端上坚持强硬态度和不让步立场,并在中印边境集结大量军队和构筑了完备的战场体系,对中国保持着局部军事优势,中印边界争端难以在短期内解决。

2.南海隐患

目前,我国南沙群岛的海南岛礁几乎被瓜分殆尽,形成了海域被侵占,岛屿被分割,资源被掠夺的局面,从而使男孩的形式一度十分严峻,情况变得十分复杂,成为中国边界安全的一大隐患。

环太平洋地区是二十一世纪最活跃的地区,作为西太平洋的一个重要海域,男孩以其独特的海洋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的诱惑,吸引着各方触角纷纷向这里延伸利益矛盾的交汇点,成为一个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中国政府对待南中国海的态度是:南中国海关系到子孙万代的利益,一寸也不能放弃。基本方针是: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3.钓鱼岛问题

关于钓鱼岛问题,我国政府的态度是:钓鱼岛不存在主权争议。

(四).部分地区民族分裂主义活动频繁

随着冷战结束,民族主义情绪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泛滥,价值西方敌对势力的背后蛊惑。近几年,民族分裂主义在我国西藏、新疆地区有进一步加剧之势,突出表现为“藏独”势力,和“东突”势力。

**集团在国外建立“流亡政府”,成为反华势力“分化”中国的工具。尽管中国政府一再表示强烈反对,奥巴马仍与**会面过3次。2010年2月、2011年7月、2014年2月,奥巴马均在白宫地图室以“私人身份”会见**,试图降低会面的政治寓意。报道称,奥巴马2014年与**的最后一次会面后,当时中国副外长张业遂随即紧急召见美国驻华使馆临时代办康达,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在国外到处游说,与反华势力勾结,就所谓“人权问题”和西藏问题攻击中国政府,成立分裂主义组织,煽动群众闹事,搞颠覆破坏,甚至搞暗杀、爆炸等活动,“疆独主义”已活脱脱的演变成一个恐怖主义组织。

3.1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

2014年3月1日21时20分左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火车站发生的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无差别砍杀事件。

解放军装备学院副院长刘建认为:“从国际形势看,昆明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几股势力利用我们容易忽视这一地区的防范,借机组织活动。这次恐怖活动的目的是破坏我们平稳的形势,故意制造恐怖袭击来干扰我们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1)起底“东突”恐怖组织

“东突”恐怖组织在境外有50多个大大小小的组织,其中以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简称东伊运)危害最大。联合国已将东伊运列入安理会颁布的恐怖主义组织名单。

(2)“东突”在“基地”受训

东突恐怖主义为东突分裂主义的极端形式,其思想根源为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均起源于19世纪后半期。

据公安部消息,2003年12月,公安部公布了首批东突恐怖组织名单和11名恐怖分子名单,包括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东突厥斯坦解放组织、世界维吾尔青年代表大会、东突厥斯坦新闻信息中心4个恐怖组织。在这4个组织中,东伊运最具危害性,其宗旨是通过恐怖手段分裂中国,在新疆建立政教合一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国”。

东伊运与本·拉登基地组织是共生关系,活动资金主要来源于基地组织资助,以及通过走私贩毒、武器弹药和绑架、敲诈、勒索、抢劫等方式筹集经费。其得到了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大力支持。东伊运派成员在后者的武装训练基地参加军事训练。在训练结束后多次派遣这些人员潜入新疆建立暴力团伙,进行爆炸、暗杀、投毒等暴力恐怖活动。

(五)台独势力从中作梗

李登辉上台前极力掩盖自己的“台独”思想,上台后放纵“台独”在岛内的发展,致使“台独”势力民进党掌权。近几年来台湾军费一直高居不下,所购武器之多、种类之全,完全可以开一个名副其实的“万国武器博物馆”,中国台湾从美国、德国、荷兰等过购买先进武器外,还积极建立自己的军工生产体系,大力研制先进的武器装备,不断改进现有武器装备,使得台军武器装备已达到先进水平。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和日本。美国政府把台湾作为遏制我国的一张王牌,他之所以 坚持一个中国,其实质是长期维持两岸不战、不和、不统、不独的分离状况,充当两岸关系最大的操纵者。日本一些极端人物不断赴台活动,极力发展“日台关系”。可见日本的野心由来已久,现在已经从幕后走向台前。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中国国防战略还是要以防备美国为主体。

(三)中国国防基本目标和任务

中国国防基本目标和任务:防止分裂,促进统一,防备和抵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维护国家发展利益,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发展综合国力;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建立符合国情和是和世界军事力量发展趋势的现代化国防,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国防作战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持正常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争取较长时期的良好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在这些目标和任务中,制止分裂,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事关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提升我国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军事实力和作战能力至关重要。同时,国家利益随着国家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而不断拓展。全力维护国家的发展利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增强综合国力,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我国在未来多级化格局中取得重要地位的实力基础。在各种力量矛盾交错的当今世界,我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必然把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安全环境作为优先目标。

(四)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

人类社会正进入信息化时代,进行战争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所谓信息化战争,就是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它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综合运用作战保密、军事欺骗、电子战、心理战和实体摧毁等手段,对对方的信源、信道和信宿进行有效控制,进而瓦解或摧毁敌方战争意志、战争能力、战争潜力的军事活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每场战争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高技术以及高技术武器在战争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战争空间逐步向陆、海、空、天、电磁、网络等多维空间拓展;信息攻击、电子对抗、远程精确打击、陆海空天电一体化作战成为主要的作战样式,非对称、非线式作战成为战场常态,每场战争都用到新的军事理论,同时又深刻影响着军事理论的发展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然而,现代世界格局,仅仅只是勉强维持在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之上,各国之间暗涌不断,恐怖主义四处活跃,战争的爆发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中国当下正处于风口浪尖,举步维艰,如何能在战争爆发时保全自己,则需要我们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积极防御。

“9·11事件”是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本土的一起系列恐怖袭击事件。2001年9月11日上午,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和世界贸易中心二号楼,两座建筑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世界贸易中心其余5座建筑物也受震而坍塌损毁;9时许,另一架被劫持的客机撞向位于美国华盛顿的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五角大楼局部结构损坏并坍塌。

事件发生后,全美各地的军队均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虽然塔利班发表声明称恐怖事件与本·拉登无关,但美国政府仍然认定本·拉登是恐怖袭击事件头号嫌犯。作为对这次袭击的回应,美国发动了“反恐战争”,入侵阿富汗以消灭藏匿基地组织恐怖分子的塔利班,并通 4 过了美国爱国者法案。2001年10月7日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宣布开始对阿富汗发兵。

在9.11事件过去近十年之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当地时间1日晚发表全国电视演讲,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奥萨马·本·拉登已被打死:

当地时间1日凌晨,20多名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成员携带先进战斗装备,首先乘坐4“黑鹰”直升机从阿富汗飞抵巴基斯坦首都附近,然后掉头前往距当地60英里的北方城市阿伯塔巴德,以重火力袭击了当地一处豪宅。据悉,这栋建于2005年的民房价值约100万美元,但没有电话和互联网服务。美国官员最终确定,这里就是本·拉登的“家”。在40分钟的短暂战斗后,共有22人被打死或者被俘。本·拉登在交火中“头部中枪”身亡。死者中据信包括拉登的1名儿子。在突袭过程中,美国一架直升机因出现故障而下坠。最后,这架飞机被机组人员和突击队毁掉,机组人员乘坐另外的直升机离开了这栋建筑。媒体透露美军在展开行动前曾搭建模拟建筑进行反复演习。

可以说,美国特种部队海豹突击队在此次行动中起到了核心作用。那么,击毙本拉登的美国神秘特种部队海豹突击队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神秘之师?

美国特种部队海豹突击队是世界十大特种部队之一,是世界上最为神秘、最具震慑力的特种作战部队之一。至今外界也很少有人知道海豹突击队会在什么地方执行任务、什么地方作为训练基地等等,然而这支神秘的力量总是在国家最需要他们的时刻出现。对外披露的消息是,全美军只有200多名现役海豹突击队战士,他们个个文武双全,体魄强健,因为主要是夜间执行任务,对视力要求不亚于战斗机飞行员。进入海豹突击队,学员要通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艰苦最严格的特别军事训练,而且有时训练完全是真枪交火,学员们在超常的困境中培养锻炼毅力和团队作战的能力,最后70%的学员要被淘汰出局。因此成为海豹突击队的战士是一名美国军人的最高荣誉。海豹突击队的指挥中枢:美国海军特种战争司令部。美国海军特种战争司令部成立于1987年4月。作为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海军部门,美国海军特种战争司令部主要负责提供指挥、战术指导、物资和全面监控,从而确保海军特种作战部队能够达到战场指挥官所提出的军事要求。同时,该机构还负责输送可以长时间执行海外任务、技能全面、反应快速、攻击力强的作战部队。对海豹突击队员的核心训练包括特殊侦搜任务、直接行动任务,以及在各种级别的冲突中,尤其是非战争状态的军事行动中执行任务的能力。海豹突击队是作为一支战术部队进行训练的,但是它经常可以带来战略上的冲击。海豹突击队的选择对所有美军部队和平民开放,平民可以通过海豹突击队挑战项目参加特种部队人员的遴选。但是候选人必须符合有关的学历和个人情况的标准。现役军人必须通过体能测试。所有的海豹突击队员必须从自愿者中产生,并且适合从事潜水工作。海军特种作战部队的军官也和新招募的人员一样,必须通过同样的基本水下破坏训练。

本·拉丹40分钟内被美军秘密击毙。海豹突击队展现了其作为美军“王牌”部队的作战能力。他们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突入拉丹藏身之所,又是凭借怎样的装备完成任务的呢?原来,支撑着美军“王牌”作战部队的强大战斗力的,有四种秘密武器。

(1)改良黑鹰无声运载突击队

5月2日凌晨,一架直升机闪电般地突入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地区,飞机承载着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登陆本·拉丹的藏身之所。这就是海豹突击队的招牌运载工具——黑鹰直升机。外媒披露称,这架黑鹰直升机“非比寻常”。媒体分析称,高度改良版的黑鹰 5 直升机尾部加设螺旋桨片,这能使其在飞行和着 陆的过程中比标准的黑鹰直升机更加安静。特制黑鹰直升机周身漆上了银色,银色的喷漆能够使飞机在红外线的侦测当中更易于“隐身”。

(2)“坎大哈野兽”秘密监视拉丹

另一件更为“神秘”的武器,是被多国军事观察员们称为“坎大哈野兽”的美军RQ-170无人侦察机,在军事行动中起着“哨兵”的作用。在配合作战部队执行任务方面,“坎大哈野兽”是个优秀的空中指挥官,它凭借出色的侦测系统,向地面上的部队实时传达周围 的情况,例如锁定目标位置、及时变更行动路径等。更为关键的是,在击毙拉丹行动之前的几个月,密切监视着拉丹活动的角色就是由“坎大哈野兽”担当的。

(3)快速变光护目镜瞬间变色

今年1月,美国海军的研究部门称,他们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可快速变光的护目镜,并且已经配备了30套到海豹突击队员的手中。通常情况下,护目镜 能帮助士兵适应多变或者不可预测的光线环境。护目镜一般配有多种颜色的透镜,但是在转换时需要士兵停下正在进行的工作,手动变换透镜。不过这种新型的护目 镜完全脱离了“手动”的概念。它能自动检测周围的光线环境,瞬间将护目镜的透镜着以琥珀色、蓝色或者深灰色。

(4)易拉罐机器人延伸视野

自2009年开始,美国海豹突击队购入了一种可以远程遥控的“易拉罐机器人”。它能够胜任肉眼所需要做的工作,让部队的“视线”变得更远。外媒 披露称,这种机器人的命名缘自它只有易拉罐大小,但却装备着尖端的器材:红外线摄像机可以让它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下,将周围的环境看得一清二楚 ;无线电发射器可以让画面即时传送回遥控人员手中。在此次军事行动中,侦察机器人有效地为海豹突击队探清了前路,让黑暗的“未知”变成了“可知”。

此场作战不化武器装备先进完备,作战要素一体化,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火力情报、侦查和监视为一体,使作战行动精确高效。相比之下,我们中国的军事科技信息化作战手段和军事高技术武器就差之甚远了。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到来,加剧了世界各国战略力量的不平衡性,对世界各地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必须正视信息化战争带来的新挑战,加强军事理论创新,加快国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加速培养国防信息化人才队伍,加大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力度,加强我国应对信息消化战争的国家战略能力,以求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能够力求自保。参考文献:《暗剑刀锋》

第二篇:论新形势下中国国防战略选择

论新形势下中国国防战略

一、现阶段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

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发展步伐。美国学者昆西·赖特在《战争的研究》一书中指出:“和平乃是许多力量之间的平衡。”多极化的趋势有利于维持大国之间的力量平衡,制约超级大国的霸权,从而为全球的和平与发展创造了必要前提。经济全球化把愈来愈多的国家联结为利益共同体;经贸投资和跨国公司的活动,使各大国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局面。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保持总体稳定,但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有所增加。

首先,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大国关系出现新的深刻调整,世界经济出现新的增长,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相互依存加深,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是,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倾向也有新的发展,围绕战略要地、战略资源和战略主导权的斗争此起彼伏,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经济安全面临新的问题。

其次,军事因素对国际格局和国家安全的影响上升。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加速发展,世界军事力量对比进一步失衡,以军事实力为后盾谋取战略和经济利益的倾向突出。最后,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严重。因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时起时伏,同时,国际恐怖势力活动频繁,环境污染、非法移民、毒品走私、跨国犯罪以及严重传染性疾病等跨国性问题日益突出。非传统安全威胁具有跨国性、流动性、复杂性、隐蔽性和突然性等特点,已成为影响世界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中国国防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制止分裂,促进统一,防备和抵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维护国家发展利益,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的现代化国防,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持正常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争取较长时期的良好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在这些目标和任务中,制止分裂,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事关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国家利益又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而不断拓展。全力维护国家的发展利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增强综合国力,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我国在未来多极化国际格局中取得重要地位的实力基础。在各种力量和矛盾纵横交错的当今世界,我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必然把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安全环境作为优先目标。

三、中国提倡新安全观

中国将坚持不懈地实践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新安全观是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防御性国防政策的延续,也是中国近年来在国际安全领域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安全领域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和声音。”

新安全观的“新”是相对于冷战时期国际上的传统安全观而言的。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传统安全观集中表现为两个超级大国通过军事集团的形式以武力或武力相威胁手段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争端,最终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中国积极倡导的新安全观同这种冷战思维有着根本上的不同。新安全观在本质上体现了一种“非零和”的双赢思想,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适应了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的时代发展要求。

中国已经用自身实践证明了新安全观的可行性和积极作用。近年来,中国积极寻求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与邻国的边界争议,积极推动各种形式的地区经济合作和地区安全对话合作机制的建设。比如,上海合作组织就是新安全观的成功实践。

四、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保持适度的国防投入,是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需要。

中国政府依据国防法,适应国防需求的变化,在国家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上,继续适度增加国防费。

国防和军队建设与任何一个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一样,都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投入。近两年来,我国的国防投入呈上升趋势,但增加的国防费主要用于国防和军队自身建设。看一个国家的国防费,最主要的不是看它增长了多少,而是看它增加国防费的意图是什么,是用于防御,还是用来扩张。事实已经证明,中国始终不渝地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对外扩张,中国发展军事力量完全是为了自卫,不会对任何国家造成威胁。中国的国防费包括人员生活费、活动维持费和装备费三部分,2003年国防费中这三部分的比例分别是32.5%、33.6%和33.9%,人员生活费和活动维持费占三分之二左右,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的国防费是维持性的,中国的国防是自卫型的。

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立足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着眼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需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创新发展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坚持军事斗争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法律等各领域的斗争密切配合,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策略,主动预防、化解危机,遏制冲突和战争的爆发。逐步建立集中统一、结构合理、反应迅速、权威高效的现代国防动员体系。以联合作战为基本作战形式,发挥诸军兵种作战优长。陆军逐步推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提高空地一体、远程机动、快速突击和特种作战能力。海军逐步增大近海防御的战略纵深,提高海上综合作战能力和核反击能力。空军加快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提高空中打击、防空反导、预警侦察和战略投送能力。第二炮兵逐步完善核常兼备的力量体系,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战略威慑和常规打击能力。

五、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确保国防安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持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积极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

从中国情况来看,国家经济要为国家安全利益拓展提供量足质优的资源保障,要为维护海洋、太空、电磁空间等领域的安全提供有效的资源保障,还要为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以及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坚实可靠的资源支持,这也为中国国防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中国应改变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分割、自成体系的状态,打破国防建设在经济建设“体外循环”。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在体制、结构、布局、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融合。为此,必须在国家建设中进一步发挥军队的积极作用,在国家基本建设上充分体现国防要求,在人才培养和后勤保障上依托国民教育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术上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在国防经济布局上兼顾国防原则和经济原则,在体制上建立高效的平战转换系统。

六、小结

儒家思想历来强调“中正仁和”、“仁者爱人”、“内圣外王”、“和为贵”,强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厚德载物”。中国人历来酷爱和平,反对战争,尤其是厌恶侵略战争。在唐代的“贞观之治”和清代的“乾隆盛世”,中国都是当时世界上力量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却不屑于对外诉诸武力搞扩张,而是实行睦邻友好政策,鼓励商贸交流。唐代的长安城内,各国商贾云集,如同当今纽约大都市一般热闹;而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更是记载了中国的先辈们孜孜追求“和平发展”的历史轨迹。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最远抵达北非,一路留下的是友谊邦交和货物贸易,却未在海外占领一寸土地

人类历史,是一个演绎着战争与和平悲喜剧的巨大舞台,而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振兴,则是贯穿于一幕幕起伏跌宕、蔚为壮观的话剧中最为激动人心的的主题。进入21世纪,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绘制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蓝图,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走上伟大的复兴之路。中国,再次成为历史聚光灯下一个鲜活的主角,为全世界所瞩目。

第三篇:班 级 口 号

班 训:

班 态 度 决 奋 斗 成 级 口 号:

我 努 力 我定就成一 切,未 来。

我 快 乐

第四篇:论中小企业经营战略选择

论中小企业经营战略选择

目 录

一、内容摘要

二、关键词

三、正文

一、专精战略

二、差异化战略

三、依附战略

四、“空隙”战略

五、名牌战略

(一)树立名牌战略意识

(二)重视产品品牌商标注册

(三)努力提高品牌的含金量

(四)做好品牌宣传工作

(五)塑造诚信的企业品牌

六、绿色经营战略

(一)树立绿色营销的观念

(二)加强绿色产品的研发

(三)采用绿色营销策略组合

(四)强化绿色企业形象以引导绿色消费

七、采用与众不同的经营特色战略和联合竞争战略

四、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经营战略的选择。本文将阐述中小企业经营的几大战略以及选择战略的原则等方面问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 经营战略

中小企业要想快速高效的发展,除了需要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之外,搞好自身的建设才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要具有战略眼光,形成自己的发展战略。唯有如此,中小企业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看准方向,把握时机,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专精战略

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中小企业实力较弱,往往无法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难以形成规模性生产和销售,难以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质量、技术、信誉以及市场营销一般都不如大型企业,无法形成成本领先战略和产品差别战略所要求的经营优势。所以,明智的中小企业就要善于集中力量,坚持“有所不为而后有为”的原则,运用市场聚焦策略,扬长避短,把有限的资源、资金、力量集中到能够形成自身优势的领域和目标上来,或者谋求成本领先地位,或者争取产品差别优势,如有可能两者兼而有之。在形成相对竞争优势后,要乘势而行,使企业在该目标区域内呈鼎立之态,形成核心竞争力。其实这也是一个企业定位问题。企业要根据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产品、以及自己所服务的市场,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劣条件,准确地确定自己的位置,指定自己的竞争基准。

中小企业要发挥其“小”的特长,专注于某

一、两个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做成“强”的、有竞争力的企业。企业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是保持企业持续生存和发展独有的、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能力。中小型企业应该彻底抛弃“小而全”的经营思想,围绕自己的核心能力进行经营,专心致志地做最专长的业务。这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战略。

二、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是将企业提供的产品标新立异,形成全产业内具有独特性的东西。差异化的方式可以是设计或品牌形象、技术特点、客户服务、经销网络及其它方面的独特性。坚持差异化原则可以利用客户对品牌的忠诚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价格敏感性的下降使中小企业避免与大企业发生正面冲突,它可以增加利润却不必追求低成本。中小企业为保持在特定市场上的优势地位,不以扩大市场规模为目标,而是以开发高附加值的、有别于大企业的产品为方向,力求达到无人可敌的境地。这样做自然可获得丰厚回报。

差异化要求中小企业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不一定必须是实质性的创新开发,重要的是顾客能感觉到的创新。中小企业贴近市场,可根据消费需求,采用差异化战略,小产业与大企业产品有差异的特色产品,吸引消费者。中小企业如果能以特色产品和优质服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就能树立起良好的市场形象,提高消费者或用户对该企业产品的依赖程度和购买频率。

三、依附战略

形成与大企业大集团分工协作、专业互补的关联产业群体,这一战略是根据中小企业力量单薄、产品单一的特点而制定的一种经营战略。大企业为了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必然要摆脱“大而全”生产体制的桎梏,求助于社会分工与协作。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依赖性,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所以称这种相互依赖关系为生存互补战略。

中小企业在决定自己的生产方向时,不是着力于开发新产品,而是接受一个或几个大企业的长期固定的订货,与大企业建立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中小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大企业所建立的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关系。

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获得特许权与大企业合作。所谓特许权,是指一家大企业选择若干家中小企业,授予大企业产品、服务或品牌的经营权,收取一定的特许费,但不损害中小企业的独立自主性。特许权经营成为大型企业使用的一种战略,它把大中小企业比较成功的结合起来,中小企业可采用这种战略。

四、“空隙”战略

企业竞争的全球化和消费者需求周期的短期性将使得新市场会不断地出现。这意味着对中小企业而言,不存在有没有市场机会的问题,存在的只是寻找市场机会。这些就是制定战略潜在出发点和目标。另外,现有的市场不可能是天衣无缝的,总会存在“空隙”。“空隙”市场由于产品服务面比较窄,市场容量不大,大企业因不能形成规模生产而不愿插足该领域,使中小企业既可扩大市场占有率,又可扩大收益率。中小企业只要看准机会,将这些空隙组成联合销售网,必定会超过那些大圆圈市场。中小企业应发挥机动灵活、适应性较强的优势,去寻找市场上的各种空隙,“钻进去”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五、名牌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必须针对自身品牌定位的特点,在不断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水平获得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前提下,要做大做强,更需要走名牌战略之路才能创出自己的品牌,进而发展为名牌。中小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名牌战略意识

品牌定位。树立名牌意识首先就要选好牌子,需要从产品特点、消费心理、文化现象中精心研究和策划。品牌定位成功,企业也就有了一个走向市场、占领市场、走向未来的信誉载体。

战略规划。企业要从产品的开发、研制、服务、宣传等各个层面使消费者接受所生产的产品,这就要有品牌的统筹策划和战略的全面谋划来提升品牌形象,整合品牌资源,从而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忠诚度,最终树立起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战略规划:首先,重视质量战略。名牌战略的核心是质量战略。质量是名牌产品的生命。严细的质量管理,是开拓名牌、保持名牌、发展名牌的先决条件。其次,实施市场战略。实施市场战略一定要树立市场导向观念。从产品的开发到营销,必须牢牢扣住市场变化这一主题。还要根据区域性、文化性、民俗性的差异,及时变换产品的包装、使用性能等,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再次,形成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必须随着市场的变化,及时更新换代,充分发挥自有品牌的品牌效应

(二)重视产品品牌商标注册

在品牌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对产品商标品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去用法律来保护企业的商标使用权。因此,企业在制定品牌战略时,一定要把设计、注册商标、拥有自己的品牌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商品未出,商标先行,世界上一些著名的企业都是重视商标注册的。为此,目前尚无商标的中小企业应立即注册自己的商标,已有商标的企业也要注意扩大注册国别、增加注册类别的问题。只有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品牌,企业在竞争中才会取得优势。

(三)努力提高品牌的含金量

商标注册后在法律上获得了承认和保护,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只有商标随商品一起进入市场被广泛使用后,被消费者所认识,经营者再辅以良好的质量、服务、信誉和宣传,一些好的商品和品牌才能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在这方面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应该向国外的企业宝洁公司、联合利华公司等多学习。

(四)做好品牌宣传工作

创品牌不仅要通过媒体大力宣传自己的产品,提高产品知名度,而且企业在与消费者进行沟通过程中,也必须随着阶段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变换内容,从不同方面表达对消费者的关爱,启发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所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应该在一个短时间内专门让市场认同其品牌,它需要利用媒体的组合策略来达成,但要让消费者有好感就要在设计品牌和消费者之间沟通过程中的情感交汇点,让其产生心灵的共鸣。

(五)塑造诚信的企业品牌

作为企业不能把信用当作一种“装潢品”。信用是一种形象,可以用来展示素质,但是信用绝不是一种“装潢品”,通过扎实的工作来对企业本身进行信用建设。缺失了信用,就丧失了市场。中小企业应牢记过去惨痛的教训。

六、绿色经营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必须在生产、经营等方面实行变革,从生产到市场销售全过程贯彻环境保护战略,并实施绿色营销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中小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的策略有:

(一)树立绿色营销的观念

树立绿色营销观念,要求企业寓环保意识于经营决策之中,在营销时不仅要考虑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更要考虑公共利益和对环境的影响,要切实把环境保护贯穿于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包装、使用以及服务等各项环节中,不仅保证自己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获得利润,同时还达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

(二)加强绿色产品的研发

企业首先应从了解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入手,建立有效、快捷的情报信息网络,捕捉绿色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分析绿色市场变化动向、绿色消费发展趋势,为绿色技术和产品开发提供依据。其次,企业必须有长远意识,多方筹集资金,通过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大技术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和改造的力度,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特别是提高节能降耗水平和环保能力,努力使产品既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再次,企业在绿色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过程中,应遵循国际通行的绿色5R原则,即加强研究(Research)、减少废弃物排放(Reduce)、重复使用(Reuse)、再循环利用(Recycle)和保护区(Reserve)。

(三)采用绿色营销策略组合

在产品策略上,应注重生产绿色产品,尽量采用天然的、有利于消费者生命健康、不污染环境的能源及原材料,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绿色技术,在适当时候导入绿色标志认证。

在价格策略上,应根据绿色产品价值,将开展绿色产品过程的环境成本内在化,在价格上反映资源和环境的价值。绿色产品的价格应略高于一般同类产品的价格,以体现绿色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企业的发展。

在渠道策略上,精心挑选有信誉、关心环保、热心公益服务、有良好公众形象、对绿色产品有认识的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借助其信誉、形象推出绿色产品,利用中间商的销售网络,将绿色产品推广。

在促销上,通过举办绿色产品展销会、洽谈会及配套宣传等形式,诱导和创造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在服务策略上,应提供绿色服务,即在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提供以符合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为原则的全过程服务。

(四)强化绿色企业形象以引导绿色消费

加强企业内部绿色宣传和教育,制订绿色制度,培育企业绿色文化;开展绿色稽核,监督企业绿色表现等;宣传绿色产品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内涵,以及所带来的社会、环境效益;宣传企业在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等方面的绿色表现,扩大企业的影响面,使企业的绿色形象得以有效传播,引导消费者的绿色消费。

七、采用与众不同的经营特色战略和联合竞争战略

与众不同经营特色战略是根据中小企业比较易于接近顾客而制定的一种经营战略。中小企业规模小,不能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而保持成本水平的领先地位,以获得竞争的主动地位。但范围小,比较容易接近顾客,能够通过使其产品或服务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来吸引消费者,这就是经营特色战略。它的好处是一旦建立起来就有很强的竞争力。因为它能博得用户的信任,满足用户需要,所以就能树立优势地位,而不被其它企业所替代。尤其这些经营特色往往与企业大小没有直接关系;小企业可以在市场上与大企业展开竞争。

对于采用这种经营战略的企业来说,处理好经营特色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是战略成功的关键。因强调经营特色一般要以成本提高为代价,如增加设计和研究的开发费用,用高档的原材料等,成本提高对企业来说是二个沉重的负担。中小企业必须正确处理经营特色与成本的关系,要根据企业的经营能力,成本差距,市场的发展状况等因素来决策企业的经营战略。

联合竞争是根据单个的中小企业资金薄弱,生产技术水平较差,难以利用规模效益等特点而制订的一种经营战略。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结成较为紧密的联系,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开发市场,从而有利于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这就是联合竞争战略。因中小企业每个都有自己的许多优势,如不同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各自的营销网络和各自的顾客等。但也有它们各自的弱点,它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会遇到种种困难和危机。如把这些各具特色的小企业联合起来,就能取长补短,克服困难。如我市的制革行业,在1995年就有大小不同的单个企业30多家,在市场竞争中,由于资金、销售、技术等原因,至今只有不到10家在艰难经营,如能找出一种能适应各自利益的经营战略,利用各自的技术、营销网络等进行联合,用联合竞争战略,相互取长补短,克服困难,利用规模效益,使他们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共同发挥各自优势,其发展前景是会很乐观的。当然就目前的情况看,要把它们联合起来是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的。采用联合竞争战略的小企业的联合方式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松散型的联合。这是企业之间仅局限于生产协作或专业化分工的联系,在资金、技术、人员上基本没有约束,这种联合方式彼此的约束力不强,比较自由,不能成为命运共同体,竞争力不强;二是紧密型的联合。企业之间除了生产协作或分工上联系之外,进行资金或销售方面的联合。如上面提到的我市制革业可以考虑这种联合方式。这样使参加联合的企业能成为命运共同体,从而可以提高竞争力。采取什么样的联合方式,要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民营中小企业制定经营战略时首先要力争在方向上、类型上做出最佳选择。在战略选择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企业未来产品经营方向与生存发展战略一致原则;

2、企业具体环境与经营战略一致原则;

3、企业潜在核心能力与经营战略一致原则;

4、多种类型最优化选择原则。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已无法应付接踵而来的激烈竞争,唯有通过战略的运用才能紧握住每一个转变的契机。这是一个不谈战略就显不出品位的时代,这是一个不谈战略就显不出企业实力的时代,毫无疑问这还是一个战略决胜的时代。那些根本还来不及谈论战略的企业和企业家,失败的机会总是随时随地都有的。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并更加重视战略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因为战略是不能出问题的,战略出问题企业就会有灭顶之灾。

第五篇:论中小企业的比较优势及竞争战略选择

论中小企业的比较优势及竞争战略选择

【摘要】p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如何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选择适合的战略是中小企业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谋求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现实需要,可供中小企业选择的竞争战略主要有:竞争战略联盟、寻找空白战略、小企业集群、资源外包战略、信息化战略等,企业根据不同情况适时的选择合适的战略是企业竞争致胜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比较优势;战略;竞争战略

两千年前,我国的军事家孙膑就在《计篇》中写道:“夫战而庙算胜者,得算者多;未战而算不胜者,得算可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不算乎!吾以此观胜负见失!”孙膑所说的“算”、“庙算”、“多算”,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战略谋划”之意。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战略。

一、研究的目的及现实意义

历史已经迈进了21世纪,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比两千年前竞争更为激烈的年代。所不同的是,在我们面前的主要的不再是充满硝烟的战场,而是“杀机弥漫”的商战。但是,在我们企业家中的很多人,已经忘记了前辈们留给我们的竞争胜负贵在“多算”的教益。在我国的企业中,特别是中小企业,得过且过的无战略现象,不切实际的冒进现象,裹足不前的保守现象等大量存在,中小企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战略危机”。因此,对中小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站在中小企业的角度对战略选择进行了一个较详细的论述,不敢认为该文对企业家们有多大的指导意义,只希望他们能看到“战略危机”的存在,站在战略的高度进行市场竞争,逐步走向战略致胜之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尽管早在1938年,管理学家巴纳德在其《经理的职能》一书中,就提出战略因素的构想,开创了企业经营战略之先河。然而,迈克尔·波特开创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本文的竞争战略选择就是基于波特的理论之上的。自波特以来,战略管理思想经历了五个阶段:

(1)战略管理的结构学派

虽然早在70年代末战略管理的分析框架已经基本定型,但很少有人去研究如何实现各方的有效匹配的,如何制订竞争战略,获取竞争优势等问题,因为在那时企业运用这种战略管理进行经营就能实现企业目标。只到80年代,市场的竞争发生了急剧变化,这些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哈佛商学院教授波特第一个对此问题获得了重大突破。他于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产业和竞争者分析探讨》,及以后出版的《竞争优势》中阐明了其战略管理思想和分析框架。他的理论建立在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结构——行为——绩效”这一范式上,认为产业结构决定了产业内的竞争状态,并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及其战略,从而最终决定了企业的绩效。他提出了用于产业结构分析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认为有五种竞争力量决定了一个产业的结构并决定了该产业的平均利润率。

在产业分析的基础上,波特提出了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集中战略。这三种战略为企业战略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最基本的模式。

(2)战略管理的能力学派

波特的战略管理思想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如何制订竞争战略和取得竞争优势,但由于他着眼于从企业外部环境出发,对企业的内在因素未做深入研究,给人以欠缺之感。

从80年代开始,为克服波特战略思想的局限,同时在研究多元化公司选择相关性或非相关性多元化战略以获得新的经营领域的竞争优势等问题的过程中,以普拉哈拉德、哈默、斯多士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的企业核心能力理论逐渐兴起,并取代定位学派而成为战略管理领域的主流理论之一,同时以意味着对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的研究从企业外部的行业结构与定位观向企业内部的能力观转变。

能力学派强调以企业生产经营,经营能力和过程中的特有能力为出发点来制定和实施企业竞争战略。该学派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以普拉哈拉和哈默为代表的核心能力观,认为核心能力指蕴含于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环节中的具有明显优势的个别技术和生产技能的组合;二是以斯多克·伊万斯为代表的“整体能力观”,该观点主要表现为组织成员内的集体技能和知识以及员工相互交流方式的组织程序,强调价值链的整体优势。

(3)战略管理的资源学派

1984年,沃纳菲尔特在美国的《战略管理杂志》上发表了《公司资源学说》,提出了公司内部资源对公司获利并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公司内部环境比外部环境有更重要的意义,对企业创造市场优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内部的组织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他的观点对整个90年代战略理论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研究及后来的罗曼尔特、里普曼、巴尼、库尔等人的研究形成了所谓的资源学派。

该学派认为,每个组织都是独特的资源和能力的结合体,这一结合体形成了企业竞争战略的基础。企业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培育和发展企业独特的战略资源的及优化配置。这种战略资源的独特能力,即核心能力。核心能力的形成需要企业不断地积累战略制订所谓的各种资源需要企业不断的学习、超越和创新。只有核心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企业才能通一系列组合和整合形成自己独特的、不易模仿的、替代和占有的战略资源,才能获得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4)管理战略的战略联盟学派

结构学派、能力学派和资源学都是竞争时代的产物,都是通过竞争对抗来获取优势的,然而过度的竞争对抗更有可能损坏竞争秩序,两败俱伤,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在技术日益分散化的今天,企业很难单靠自己能力掌握竞争主动权。

源于对竞争对抗固有缺点的认识,同时为适应形势的变化,90年代以来,出现了战略联盟观,该观点最早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问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米共同提出的。战略联盟指由两个或以上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战略目标,通过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相长,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网络组织。

战略联盟观的思想可归结为:“制订战略——实施战略——竞争合作——竞争优势——业绩”,即企业通过制订和实施战略,实现竞争合作,赢得竞争优势,取得经营业绩。

(5)基于IT的战略管理

基于IT的战略管理思想主张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或建立信息系统来实施企业竞争战略,获得竞争优势,以实施企业的使命与目标。它不同于简单地认为在战略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及建立信息系统的观点,而是置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于竞争取胜的法宝与武器。该思想认为信息技术及系统与产业结构、核心能力、资源具有至少同等的重要性,而不是依附于它们。美国学者查尔斯·惠兹曼于1988年出版的《战略信息系统》一书中,首先次系统地探讨了战略信息系统的概念,指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或体现企业竞争战略和企业计划,使企业获得或维持竞争优势,或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麦肯锡的董事顾问们也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的经营业绩,价值实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将信息技术看作是企业业务的一部分,大大超越了传统观念中信息技术只作为工具与技术的功能。

到现在,不少专家学者已将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当作竞争战略组成一部分,成了获得竞争优势,决定企业兴衰存亡的关键,信息技术已不仅仅被看作是一种工具,一种资源。采用信息技术与建立信息系统是一种竞争战略,虚拟公司的产生是这种战略管理思想的一种实践。

2.发展趋势

本文的战略管理思想主要是基于当前已经出现的,但战略管理思想出现了的新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

(1)研究对象细分化。不再将企业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来研究战略管理问题,而是对企业的众多形式进

行具体研究,如对中小企业、跨国企业、制造公司等,根据不同观点提出更具体的战略管理思想和方法。

(2)更强调战略构想。处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可凭借信息网络技术利用他人的各种资源和力量来实现其战略构想。

(3)更强调竞争合作。现代竞争光靠一家之力已显乏力,维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必须与人合作,只有共赢,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生存与发展。

(4)强调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将在企业竞争战略制定中呈现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本文的写作主要是基于以上管理战略思想的,力求将前人的经验和成果加以总结,以寻找适合中小企业的竞争战略。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竞争战略的选择是针对中小企业的,力求寻找适合中小企业的竞争战略,而不是针对所有的企业,力图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本文主要是采用对比的方法来论述中小企业是如何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来选择竞争战略的。本文的结构采用的“比较优势——战略选择”这样一个逻辑顺序进行安排,在内容上尽可能对国内外战略管理理论各种学派的主要观点进行比较全面的综合与总结。

战略管理思想从产生与基本框架的奠定到结构观,能力观,资源观及战略联盟观,基于IT的战略管理演变,并不是一种观点代替另一种观点,只是各观点的侧重点不同,背景不同而已,它们都是从以前的观点中吸取精华,克服时代缺陷,但也有自身缺陷。但是,不管一种战略管理思想怎样,只要是适合本企业的,利于企业发展壮大的,就值得企业采用。

下载论新形势下中国国防战略选择   15级3班 26号  庄严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新形势下中国国防战略选择 15级3班 26号 庄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