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
论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及对策
2014级 英语专业 陈明光
摘 要:翻译是不同语言的一种跨文化交际,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方面,也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难点。本文首先论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指出如何把文化差异与翻译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克服语言障碍、克服语言文化上的代沟。然后针对文化差异在英语翻译中所存在的问题,本论文提出相应的翻译技巧,旨在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关键词:问化差异;翻译教学;影响及对策
Abstract: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cross-cultural exchange, which is quite essential for English learning and difficult for teaching.The dissertation starts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college translation teaching, then with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teaching as well as the measures for overcoming the languages barriers in translation teaching.Then,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the dissertation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techniques to improve students’ translation skills.Key words: cultural differences;translation teaching;influence and countermeasures.引言
语言是传递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发展,构成是有很大密切关系。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都在他们的语言表达形式上留下强烈的痕迹。在我国,人们早已习惯用“翻译学”一词作为翻译钻研的各个领域的代名词。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手段和途径之一。有位国外专家曾经说过,翻译很可能是宇宙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人类最复杂的一类活动。它的复杂性必然对我们的研究构成挑战,所以在研究中不断拓展,不断创新,不断深化。古往今来,一般来说,人类对翻译的研究已有了直观经验式的、文艺学的、语言学的、文化学的等多种视角和方法。
在翻译学中同一个字词或者成语和习语在不同的国家中人们对其含义往往有所不同。在我国,例如:英语中的“homework”(家庭作业)被误解成“家务”,“Do you have a family?”(你有孩子吗?)被误译成“尼有家庭吗?”等等。所以翻译是不能单单于语言的转换,而是透过语言表层,了解其深层内涵和文化涵义。只要透彻的掌握两种言语,翻译时才可“全文理解、融会于心”,“下笔抒词、自善其备”。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即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缩影,如同窗口般向人们揭示着这个民族文化的差异、语言的特色。民族的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形成。本文主要是以文化与英汉翻译的差异性进行阐述,及其在英汉互译时所应当采取的相对应的策略。
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与翻译主要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1.1何为 翻译
翻译就是“搬运”就是“转放”,而语言就是工具,是搬运的工具(周志培.陈运香.文化学与翻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简言之,翻译就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也就是说,在翻译的时候,要保证原文的意思,在保证了原文本意的基础上增加或是删减词汇。而翻译者的工作就是负责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因此,翻译有两种要素:准确性和表达性。准确性是翻译的首要条件。表达性则是让译文易于理解。翻译的根本问题是“理解”和“传达”。对原作的理解是翻译的前提,但光是理解是不够的,斯坦纳(Steiner 1975/1992/1998)提出的“理解也是翻译”。(赵彦春.翻译学归纳结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0页)。翻译是学习外语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探讨两种语言对应关系的一门学科。
1.2何为 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正处在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化时代,文化也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一部分。我国现代的人类学家认为:文化是指某一群体的人们活动、穿着、思维和感觉的一切方式。如今随着社会的经济日益强大争雄和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日益提高,各国之间的跨国文化交流。早在20世纪初,我国学术界就对文化的含义划了一定的界限。有较宽泛的,如梁簌溟认为,“文化是生活的样法,”“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的一切”。“文化之义,应在政治、经济,乃至一切无所不包”。有较狭窄的。如陈独秀认为,文化的内容“是文学、美术、音乐、哲学、科学这一类的事。当然,英国的文学家雷蒙德.威廉姆斯(Raymond Williams)在英语中也提出:,culture是一个难以解释的词(杨海庆.中西文化差异及汉英语言文化比较.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1.3翻译属于文化活动
翻译推动了语言文化的发展,又受到各种语言文化因素的制约。沈苏儒主张,“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翻译能把某一种文化背景的发送者用某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尽可能地充分的表达出来、有效的传达给使用另一种语言(文字),具有另一种文化背景的接受者(周志培.陈运香.文化学与翻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当今人类高速发展的世界里,翻译早成了沟通各族人民的思想,促使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中西方进行各种外交活动所必要的重要手段。翻译对于丰富人类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国家中的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专业素质方面提供了宝贵的价值,使学习和运用外语的综合水平有所提高(冉东青.谈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河北外国语学院 , 2010-7)。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时常利用某种场合谈论着有关文化的东西。如: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企业文化等等。这些文化在中西方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存在,通过与不同名族、不同国家的人利用英语进行交流,了解彼此间的文化差异,是保障英语翻译顺利进行的核心所在。
2、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中西方存在的文化差异,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在长时间的积累与发展中,形成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特色是别的民族所不具备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传承下来。具体分析如下:
2.1历史文化的差异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人口多,有很多的农谚。如:和气生财(Harmony brings wealth).礼尚往来(Courtesy calls for reciprocity.)马到成功(achieve immediate victory;win instant success).众人拾柴火焰高(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等等。而英国人喜欢航海,故很多谚语源于航海。如:Hoist your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好风快扬帆still waters run deep。静水流深。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小洞不赌要沉大船。正是因为一种无形的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中西方在语言上的表达也大有不同。文化就是一种精神财富,也遍布了所有人类的感兴趣的领域,范围之大实在无从说起。不同文化在各自的领域中经过一代又一代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形成,因而不仅有着丰富的语言文化、浓厚的背景文化,而且还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所以在翻译时不仅根据自己的思路更重要的是与民族文化有效结合翻译。
2.2风俗习惯上的差异
在整个英语翻译过程中,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在西方人们习惯用(Thankfulness)感谢和答谢,一般来说,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这么客气的话语,这样会让人产生的陌生的感觉,相互之间也会觉得有些距离感。但是对于西方人来说 “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例如给对方递东西或者一点小帮忙都会用到“Thank you.”,一起的一顿晚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在一些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对于西方人来说这是最起码的礼节。在中国我们被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or 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地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或者是吃过了,你呢”?等。但是在西方,就如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有如:白色在西方象征着天使、纯洁和幸福,在婚礼上新娘子要穿白色的婚纱。而在中国自古以来人们往往用白色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悼和敬意:白色意为丧色,在中国的婚礼上,新娘要穿红色喜服。再如:再如:“Blue blood ”这个习惯用语,若从字面上翻译为“蓝色血液”,然而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显然是错误的。在这些颜色词中,有着丰富的文化色彩背景,在英语中,通常将“Blue blood”翻译为“贵族”。因此,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要想确保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核心在于了解彼此间的文化差异。
2.3信仰和价值观的差异
文化具有一定的宗教性,由于各民族没有一个共同、统一的宗教信仰,所以就英汉翻译必然出现一些差异。就如中西方人们对死亡的表达存在很大差异。“go to/reach a better world”、“be in the golden heaven”、“be In/go to heaven”、“be with God/be called to God”等等。另外,英语中还有如“pass away”、“pass out”、“fall asleep”、等大量没有涉及到宗教信仰的死亡用语。然而,在中国,人们的信仰不统一,但是最主要的信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佛教中关于死亡的用语有“成佛,圆寂,归真等;道教中关于死亡的用语包括“隐化、迁形、物化等(吴晓梅.英汉死亡委婉语的文化差异.科技信息,2008年第3期)。而西方国家的人们多信仰基督教,所以他们使用的死亡词语多与上帝有关。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持久地影响着人们的态度、需求和行为方式。因此,中西方的不同的价值观念则往往赋予其语言以不同的文化内涵。中国自古视节俭为美德,而英美文化则是一种崇尚金钱的物质文化。还有在东方社会中,长者被看作是智慧的化身。受两千年的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形成了谦和有礼、尊老爱幼的社会准则。在汉文化中“老”字非但不是令人畏惧的字眼,相反它给人一种“德高望重”之感。反之在英美国家所表达的则不同。
2.4地理文化的差异
由于地域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与其所处的地域、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等各个方面密不可分,从而形成了一定地域特色的文化。在文化形成过程中,对同一现象及事物有着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态度或看法。例如:英国,四周环海,地理位置处西半球,海洋性气候强,气候变幻无常,阴雨天多,所以英国人见面时喜欢谈论天气,人们对天气便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觉,为此,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喜欢用有关于天气的话语作为打招呼的首要方式。但相对来说中国的地理文化、人们生活的方式较特殊,人们日常交流更愿用直截了当的询问方式来进行彼此问候,而不是只看某种因素各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有很大的差异,在英语学习的翻译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习俗,在学习中把握好其各民族文化的内涵,从而适应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交际的需要。
2.5习语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到罗马随罗马(入乡随俗)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一天建不成一个罗马(冰冻三
尺非一日之寒/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道路通罗马(殊途同归)
英语中有难以数计的习语,或者叫做成语。这些习语具有特殊的涵义,它们的意思并不等于组成这些习语的词的词义的中和,而且很多习语本身也是多义的。比如:have no time for是一个现代美国习语,它的涵义是dislike(不喜欢、厌恶),意思与组成这个习语的词的词义总和差得很远(刘宓庆.英汉翻译技能指引.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3)。英美习语意思变化莫测,常常使学习者望文生义,导致在翻译中易出错。因为很多习语从字面上看很像某个汉语的成语或词组,如“hold one’s breath”从字面上看很像汉语的“屏息”。其实,它的意思“奢望”,常用于否定,如I wouldn’t hold my breath(我不敢奢望)。
2.6社交礼节
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社交礼节方面,中西方也有着许多的差异。如中国人见面经常说“你吃了没有?”或者“到哪里去啊?”“好久不见”等之类的问候语和客套话。而英语国家的打招呼常用“hello”,“hi”,或者拥抱之类。如果对英汉文化差异不清楚,我们会出现很多尴尬局面,如:“Have you eaten?”, Where are you going ?中国式英语。又如“您辛苦了”在中国使用的范围非常广,而在英语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着不同的表达方法。例如欢迎远道而来的外国客人可以说“You must have had a tiring journey。表示“在路上辛苦了,一路好吗?而对于刚刚完成艰难任务的可以说“well done that was a hard job”。因文化的差异所以在日常的交流中所表达的方式也不同。
3.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教学影响的表现
3.1直译法
直译法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下,在译文中即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203页)英文中的Literal translation和中文“直译”的定义不是十分确定,既可以逐词译(word-for-word-translation),也包括逐句译(sentence-for-sentence-translation)。直译作为一种翻译策略,让学习者了解两种语言结构的差异,“因为没有哪两种语言是完全相同的,无论是符号所指的意义或语言符号排序都会有差异,可以说国际之间没有绝对的一致。因而,翻译之间也没有绝对的准确。在对英语进行翻译时,译者应该在确保译文能够确切地表达原文的含义的前提下采用以直译为主的翻译策略。如白页(White Page)、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冷和平(cold peace)、同房(to live together)、Don't dream away your time.不要虚度光阴等。直译法一方面有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亦即保持‘异国情调’和‘洋气’,另一方面又有利于语言变得日益丰富、完善、精密”。
3.2意译法 意译(free translation)是指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译。意译法有几个特点(1)以目标语为导向;(2)用规范的目标语语言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3)注意译文的自然通畅。以求译文与原语的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的方法。翻译时须考虑到汉英文化方面的差别,不能干篇一律地采用直译的方法,而应根据翻译时的行文需要采用意译的方法。比如Black sheep(败类、恶棍)、She was in her birthday suit(她一丝不挂)、book bank(旧银行)、flood light(探照灯)、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不自由,毋宁死)、she wears her years well(她一点不显老)等都属于意译而不是直接翻译。但是,意译不能脱离和违背原文的含义。
3.3异化翻译法
异化翻译法(Foreignzing Translation)是美国翻译理论家Lawrence Venuti(1995)创造的、用来描写翻译策略的一个术语。异化翻译法是故意使译文冲破目的语常规,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207页)。尽管英汉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然而两种语言有着迥异的历史文化背景。西方学者提倡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差异,是作为一种审美理想型提出来的,既已“异”为美。而我国翻译界虽崇尚“信”“达”“雅”的标准,但以对翻译中的异化问题产生很大的重视,鲁迅主张“宁信而不顺”实际上是倡导异化。例如:He who knows much does not say much(知多者言少)、He who listens understands(听者悟也)。异化法保留了外来文化的异质,丰富汉语的表达方式,是异化翻译法的理念之一,较好地再现了原文的风貌。
4. 翻译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翻译是一门要求极高的课程,需要翻译者具备较高的语言功底、了解各国文化背景、风土人情,还要有灵活的思维能力。不同的文化背景使中西方的文化产生了差异。从而,促使了中西方交流受到了阻碍。为了解除这一障碍,了解文化背景知识成了首要的前提,也是完成翻译工作的重要环节。历史表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重要时期。第一,公元前221年,通过“商鞅变法” 而强大的秦国最终统一的中国大地,长达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拉下了序幕。这一次统一,不仅为统一的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开始形成。而此时的西方各国,还仅仅是奴隶制。中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识无论是在思想文化上还是经济上或者风俗等等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在学习两种文化的同时,因为现在跨国文化普遍,语言与语言的交流不再是局限于某个国家或者某个地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大相径庭,文化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差异,其中包括句法、词汇、表达方式、表达内容、语境、得体性等。用英语得体、有效的进行交流,就必须注意并熟知该民族的文化特征。人们常说To be bilingual, one must be bicultural(要掌握两种语言,必须掌握两种文化)(杨海庆.中西文化差异及汉英语言文化比较.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只有加强不同文化的积累,才能让翻译出来的作品能更好表达出当地的文化和真实的意境。5.结论
翻译是在语言平台上进行的,而语言又反映着文化,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文化在人类社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涉及到语言的问题,还会涉及到文化的问题。又因为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如: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等这些外在因素和自身的内在因素,而且文化已经在人类语言中产生并存在相当长的时间了,甚至可以远追溯到原始社会。它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并深深植根于社会文化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折射出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翻译学习本身也带有强烈的民族文化气息,因而不同民族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英汉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传统、不同的宗教信仰以及不同的等级观念等就造成了翻译在使用上的不同。因此,我们必须要遵守不同民族的语言习惯以及社会习俗,熟悉掌握了英汉翻译的异同,并从中更多了解英汉民族各自丰富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学、政治生活等民族文化特色,才会促使不同国家间的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英语翻译的使用总是要符合当地的民族、文化习俗。文化因素在委婉语的翻译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进行英语翻译时,向读者传达最准确的信息,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可以了解对方,增进文化的交流,更有利于英语教学的翻译。
参考文献
[1]周志培.陈运香.文化学与翻译[Z].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1)[2]刘建芳.论中学文化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4)[3]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Z].上海外教教育出版社,2005 [4]杨海庆.中西文化差异及汉英语言文化比较[J].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9 [5]冉东青.谈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J].河北外国语学院 , 2010-7 [6]吴晓梅.英汉死亡委婉语的文化差异[J].科技信息,2008(3)[7]李艳.田玲.中西文化差异背景下的翻译及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8]刘宓庆.英语翻译技能指导[Z].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词,2006.7
致 谢
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唐春珍教授,她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她严谨的教学态度、随和热情、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是我学习的榜样。本课题从选题到研究的过程中都得到了唐教授悉心的指导。在与唐教授的多次询问中不断地修改论文中的不足,指出了我存在的问题,在唐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下使我的论文不断得到完善而且最后顺利完成了我的撰写工作,在此我向唐教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当然,我也非常感谢在函授期间教过我的各位老师们。他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幽默的教学风格总让我很期待课堂,让我懂得了如何当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感谢他们在课堂上为我们讲的专业知识外还拓展的课外知识,对我的论文完成有很大的帮助,在此表示真诚的感谢。
第二篇:论文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市场调研期末
考试论文
摘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调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到整个社会的国民经济、政治,小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调查及其应用已成为必需。市场调查方法很多,这里主要说一下邮寄调查。邮寄调查是一种被普遍应用的方法,采用此种方法的关键是选择好邮寄调查的对象,一般可以利用各种通讯录、名册等来选择邮寄对象。电脑的应用使信息拥有量大增,一般企业可以在积累的大量的客户资料中,抽选并打印地址和信封寄出。邮寄调查范围大、成本低,被调查者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问题,同时在被访问者不愿面谈及其反应可能受访问者影响或曲解的情况下所能采取的最好的办法。
关键字:邮寄调查
优缺点
适用范围
方式与措施
目录
前言..................................................................................................................3 第一章
文献综述............................................................................................3 第二章
邮寄调查的优点与局限性...................................................................4 2.1邮寄调查的优点.....................................................................................4 2.2 邮寄调查的局限性................................................................................4 第三章
邮寄调查的适用范围及其注意的问题................................................5 3.1 邮寄调查的适用范围............................................................................5 3.2 邮寄调查应注意的问题.........................................................................5 第四章 邮寄调查的方式和措施.........................................................................6 结论..................................................................................................................7 参考文献:.......................................................................................................7
邮寄调查在营销调研中的应用
前言
邮寄调查是一种有效的信息收集的方式,它不需要对调查员进行挑选和培训,整个调查可以由一家机构完成,难以接近被访者的调查即可采用这种方式。因此,看起来邮寄调查是一种高效、方便和廉价的调查方法。但是,邮寄调查具有突出的弱点,因为调查现场无访问员指导,辅助被访问者回答问题,因此限制了所获信息的类型及该技术的普遍推广。此外,邮寄调查还存在拒访率高和系统误差大的缺陷,因此在现在调查中的使用越来越少。但同时,当调查的实效性要求不高,调查对象的名单地址都比较清楚,调查经费比较紧缺,而调查的内容又比较多、比较敏感的情况下,采用邮寄调查是比较合适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统计与决策》 PKU CSSCI-2005年9期-魏红刚
邮寄调查是通过邮件或类似方式从被访者处收集信息的方法,也称邮寄问卷调查.调查者通过某种方式将调查表或问卷送至某调查者手中,由被调查者填写,然后将问卷寄回指定收集点.调查者与被调查者没有直接的语言交流,信息的传递依赖于问卷。
《市场研究》-2005年3期-王文利,Wenli Wang 邮寄调查邮寄调查是将问卷寄给事先选择好的调查对象.一个典型的邮寄调查包裹,由如下几部分组成:邮出信封、封面信、问卷、回邮信封以及可能附上的小礼品或其他谢礼.被调查者完成问卷之后用回邮信封寄回.《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2008年1期-翟本瑞,ZHAI Ben-rui 3
电子邮寄问卷成本低、方便、迅速,成为调查研究的有力工具.虽然其回复率与拒答题项与传统问卷差异不大,但在涵盖误差、抽样误差、测量误差、非回应误差等项上仍应进一步检视,才不致造成推论时的偏误.本研究采取准实验设计,以检视影响电子邮寄问卷回收率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问卷长短、亲密用语、性别、年龄、是否为学生等因素的影响都不显著,与受访者的亲疏程度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第二章
邮寄调查的优点与局限性
2.1邮寄调查的优点(1)扩大调查范围。
邮寄访问可以不受调查对象所在地域的限制,只要是通邮地区都可以被选为调查对象。特别是在需要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抽取样本进行相关民意测验的项目中,那些地区无线通信方式相对落后,电话访问难度很大,入户访问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小,此时邮寄访问能较好的达到调查的要求。(2)增加样本量。
按随机原则选定的调查样本,可以达到一定数量,同时发放和回收问卷,而且调查时间短。
(3)减少了访问员的劳务费,免除了对访问员的管理。
邮寄访问除了正常的问卷邮寄费用以外,调查实施过程一般不需要支付访问员的劳务费,受访者礼品费也不需要太高,有的调查中甚至不需要准备受访者的礼品费,而且整个调查过程中,由于不需要实地调查人员,从而大大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因此邮寄访问能够以相对低的成本收集数据信息。
(4)被访者能避免与陌生人接触而引起的情绪波动。
可以避免面访调查中可能受到的访问员的倾向性意见的影响,方便调查对象从容地考虑,从而提供更为周全的答案。这与电话访问明显不同,电话访问的问题力求简明扼要,受访者不需要太多思考即可做出回答,因此收集信息的深度就会受到限制,而邮寄访问恰好弥补了电话访问这一缺陷。
(5)被访者有充足的时间填答问卷。(6)可以对较敏感或隐私问题进行调查。2.2邮寄调查的局限性
(1)问卷回收率较低。
受访者收到调查邮包后,完全基于受访者自己的兴趣来决定是否回答问卷,因此他们可能并不在意问卷上研究人员对他配合调查的致谢;也可能不在乎调查后可能得到的礼品;还有些人由于距离邮局较远不方便将已经完成的问卷填好寄出;另外,当抽样出现问题又无法改变时,比如抽中的收件人不在,邮件可能被退回。基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受访者放弃被调查的概率就会较高。因此在邮寄访问中,问卷的回收率通常较低。
(2)信息反馈周期长,影响收集资料的时效。
(3)要求被访者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4)问卷的内容和题型不能太困难。
(5)难以甄别被访者是否符合条件。
(6)调查内容要求易引起被访者兴趣。
第三章
邮寄调查的适用范围及其注意的问题
3.1 邮寄调查的适用范围
(1)空间范围大。在一个地区可以邮寄到许多地方甚至是全国、国际市场进行调查。不受调查所在地区的限制,只要通邮的地方,都可选为调查样本;(2)样本数目可以很多,而费用开支少。按随机原则选定的调查样本,可以达到一定数量,同时发放和回收问卷,而且调查时间短;
(3)被调查者有较充裕的时间来考虑回答问卷,并可避免面谈中受调查者倾向性意见,从而得到较为真实可靠情况。
3.2 邮寄调查应注意的问题
(1)抽样问题。邮寄抽样可以是比较好的名单,也可以是不好的名单。邮寄调查的满意度取决于邮寄名单的质量。
(2)应答问题。如果调研人员不知道如何在邮寄调查中获得满意答案,应答率会很低,因此在邮寄访问中问卷设计的通俗化显得非常重要。如,在邮寄访问中经常出现填写问卷不符合设计要求,出现信息遗漏等情况;如受访者可能并非收信人本人,从而导致调查结果出现偏差;对于问卷中个别问题,由于没有访问员的现场指导和沟通,受访者很可能会出现曲解原意,从而导致问题回答出现偏差。
第四章 邮寄调查的方式和措施
在市场调查技术中,邮寄调查通常有两种方式:留置问卷调查和固定样本邮寄调查。该调查技术应用范围包括:对时效性要求不高、样本框较齐全、调查内容较多、调查问题较敏感的项目。
(1)留置问卷调查。由调查员按面访方式找到被访者,说明调查目的和填写要求后,将问卷留置于被访者处,约定日期登门取回填好的问卷,或附上回邮信封要求被访者直接寄回。
(2)固定样本邮寄调查。事先抽取一个地区性或全国性的样本,征得样本中家庭或个人同意后,由调查机构向该固定样本中成员定期邮寄调查问卷,样本中成员将问卷按要求填好后,及时寄送回调查机构,为防止样本老化,应定期调整更新样本。
为了提高邮寄调查的回答率,克服邮寄调查的缺陷,通常采用如下措施:(1)电话提前提醒和相应的解释工作;
(2)庞大的被调查目标人群数据库,准确抽取样本框;(3)适当的奖励措施;
(4)多方位的合作伙伴(电信、银行等)。
结论
目前我国市场调查中极少采用邮寄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在欧洲,邮寄调查所占的比例也远远低于电话调查和面方调查。原因主要是由于邮寄调查的上述局限性。一般来说,当调查的实效性要求不高,调查对象的名单地址都比较清楚,调查经费比较紧缺,而调查的内容又比较多、比较敏感的情况下,采用邮寄调查是比较合适的。其涉及的内容范围可以是有关日常的消费、日常的购物习惯、日常接触媒介习惯等比较具体的方面;也可以是有关消费观念、生活形态、意识、看法、满意度或态度等比较抽象的方面。此外,邮寄调查能够应付困难的问卷,邮寄问卷可以提供较好的服务。参考文献:
1、柯惠新等主编 《市场调查与分析 》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
2、柯惠新,刘红鹰编,《民意调查实务》,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1月
3、阿尔文·C·伯恩斯,罗纳德·F·布什著,《营销调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英文版
1998年8月第二版)
4、樊志育著,《市场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
5、王静主编,《现代市场调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论文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 <点击这里录入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作者信息>5
<作者单位>
摘要:综述文章:以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用途的结构书写,篇幅以150~300字左右为宜,不用第一人称做主语,不与正文语句重复。一般研究性文章:以摘录要点的形式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结构报道出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字数在200~400字左右为宜,不用第一人称做主语,不与正文语句重复。
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3~6个,分号隔开)要能反映文章的基本观点,避免广义词。第一个关键词为该文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中图分类号:请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10
简要回顾研究工作的背景和研究目的,一般400~600字,不超过800字。一级标题
1.1 二级标题
1.1.1 三级标题 25 图表的标注:图片标注在下方,表格标注在表格上方,居中,汉字用宋体,数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罗马字用Symbol.字号:小五。
表1 名称……(小五号宋体)
Tab.1 英文名称
x/cm 10 12 注:
I/mA 30 34
v/(ms-1)2.5 3.0
h/m 4 5
p/MPa 110 111 30
文献出处标注:以参考文献的序号在正文中以[1]标注出,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号:五号,上标,颜色:蓝色。例:……年产量居全国之首[1]……
第四篇:比较学论文
中国比较新闻学研究:历史、现状与问题
摘 要:中国的比较新闻学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蹒跚起步的,而真有所发展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比较新闻学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是其萌芽期;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是其成长与初步成熟期;第三阶段为新世纪以来,是其繁荣与深化期。但从整体层面来看,比较新闻学的研究在整个新闻传播学领域仍显薄弱、稚嫩,无论从研究方法和理论运用,还是研究内容、对象、视角和深度上都有进一步展拓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中国;比较新闻学;研究现状。
比较新闻学是20世纪初发轫于西方的一门新兴学科。这门学科的确立首先应当归功于三位美国报刊研究学者:韦伯·施拉姆、佛雷德·塞伯特和西奥多·皮特森。其标志就是他们的合作成果———1956年出版的《报业的四种理论》。该书从对社会所有制的观察出发,将有史以来人类社会的新闻体制分成四种形态:封建社会的集权主义、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责任论以及苏联共产主义的方式。这使人们对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报业现象及其归属第一次有了全球的观点,由此来看,《报业的四种理论》是西方比较新闻学的奠基石。而本文所说的比较新闻学也主要是针对跨文化、跨民族、跨国界、跨意识形态及社会制度的两种以上不同新闻现象之比较或类比的研究。
尽管比较新闻学早在20世纪的西方国家已蔚为壮观,然而它在中土的落地开花,却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入之后的20世纪90年代。从国内第一篇具有真正比较新闻学意味的论文《中美法新闻教育之比较》
1989年刊发,到第一本研究专著《比较新闻学》在1994年出版,至今,比较新闻的学术研究,已在中国大陆历经了整整20个年头。
对我国内地比较新闻学的学术研究发展轨迹,笔者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是比较新闻学萌动与初曙期,其作用在于为当代比较新闻学的兴起积蓄力量;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是比较新闻研究的成长与成熟期,此阶段创立起了比较新闻学的基本内涵与学术研究体系;第三阶段,21世纪初至今,学术界与新闻实务界一道,对比较新闻学所涉各类问题展开深入、持久、卓尔不凡的梳理与探讨,最终确保了比较新闻学学术研究水准的不断提升,使得比较新闻学研究持续走向深入。
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比较新闻学研究的萌芽。
中国新闻业是在西方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从早年留洋的新闻学者戈公振、徐宝璜等人的著作都能看到西方新闻思想的影子,尽管那些著作中并没有多少比较新闻学的成分。1931年,杜超彬的《最近百年中日两国新闻事业之比较观》为中国早期比较新闻学著作之一。1949年以后,在东西方阶级、国家、政治、思想的碰撞中,中国大陆新闻学走了自己的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纲领的新闻路线,对西方是批判和拒绝借鉴的。在这种情况下,比较新闻学当然不可能有所作为。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新闻体制改革与新闻观念更新的步伐不断加快,突破了中国新闻学学术研究的一个个盲区、禁区。比较新闻学研究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界的。1982年第5期《新闻大学》第34页的补白文章对“比较新闻学”给出了这样的界定:
比较新闻学是对各国新闻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并从中引出一些规律性结论的学科。如同“比较文学”、“比较语言学、”比较法学“一样,它是新闻学科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外有不少新闻院校的新闻专业设有”比较新闻学“这门必修课。
比较新闻学并不是简单地把各国报纸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按年代排列,也不是简单地对比某一种新闻或评论的文体的差异。比较新闻学是综合性的比较考察,首先要比较各国的新闻现象,通过比较发现其中的类似点与不同点,然后是对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上述类似性与不同点形成的原因,研究不同国家报纸产生前的新闻现象,研究报纸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当代新闻事业的概况,从而分析各国的新闻事业的本质及其对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乃至国际范围的影响。
但遗憾的是,理论观念认知与研究行动付诸之间,在中国学界又延迟了数年。到了1987年初夏,在英国牛津大学附近的一个僻静的乡村里,中英两国的一批新闻界代表,就新闻媒介的作用问题,召开了主题为”新闻媒介与公民“研讨会,这在中国比较新闻领域可谓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虽然该研讨会影响有限,并未引起学界的太多瞩目。但是,在新闻传播领域,中西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差异,毕竟引起了图强思变的中国新闻业界的较大关注,并继而也引来了具备业界经验又身兼新闻学者身份人士的重视。从现在可供查找的资料看,原中国新闻学院副院长周鸿书教授1989年4月在《中国记者》杂志上发表的《中美法新闻教育之比较》一文,可谓初具比较新闻学研究意蕴的学术论文。本篇文章尽管读起来不够紧凑、严谨,像是作者的出访随笔,但其所着力表陈的中美法新闻教育的现状、特点、短长及对今后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启示,可谓零星展现出了比较新闻研究的志趣、底色、视野与路径。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中国的比较新闻研究似乎只能称得上是萌芽阶段,因为此阶段既没有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或专著出现,更看不到献身于此的专门学术人才的登堂入室。历史的重担留给了下一个十年———20世纪90年代。
二、20世纪90年代,比较新闻研究的成长与初步成熟。
与80年代萌芽状态相比,伴随着新闻宣传领域思想解放运动的日益深化,90年代的比较新闻学研究迅速呈现出持续化、规模化、成熟化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学术成果的有无到有、由弱变强、从”星星之火“到”星火燎原“的一次质的跃进。
1.期刊学术论文逐年增加,研究范畴不断扩大。
本文以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为依据进行检索统计发现,从学术期刊论文数量看,80年代研究成果为零,到90年代年均3篇,比较新闻研究日渐升温的情势非常明显从比较研究范畴看,国别从中西到中韩、中澳,再到美日;内容从抽象观念研究到结合具体案例;选材从新闻标题到新闻写作,再到新闻法规,复到灾难报道……几乎涵盖比较新闻学研究的所有方面。
2.研究专著呈井喷现象,学科体系建构走向初步成熟。
经过80年代至90年代最初几年的力量储备与积蓄,至90年代中后期,比较新闻学研究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一批有分量的专著次第问世,宣告了中国比较新闻学学术研究已走向初步成熟:
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陶涵主编的《比较新闻学》出版,该书对西方新闻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作了较系统的简介,就媒介所有权、管理、世界新闻史、新闻法、新闻自由等问题在若干个国家间做了横向对比,具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重大影响。1994年,武汉大学樊凡与单波主编的《中西新闻比较论》出版,该著作从多学科多侧面交叉研究法出发,从文化和哲学的角度来探讨中西不同的新闻现象,摆脱了那种”河对汉,绿对红“的简单类比,引导人们从更深层次来把握不同社会的新闻现象。1997年,江西财经大学刘夏塘主编的《比较新闻学》出版,该书以”中外新闻的概念“、”中外新闻的价值观“、”中外新闻的自由观“、”中外新闻的舆论观“、”中外新闻的客观性“为篇章,加以平行异同评析,行文简白朴实,观点鲜明,有很多作者自身体认隐在其中。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教授童兵主编的《中西新闻比较论纲》出版,该书详细、周全地对中西新闻的历史、编辑方针、传媒组织架构、传媒的社会调控、新闻法制、新闻伦理、新闻观念作了比较。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项目,本论著以其资料翔实、体例全面、谋篇布局科学有致,堪称比较新闻学走向初步成熟的典范之作。
3.研究队伍从无到有,各方贡献精彩纷呈。
20世纪90年代比较新闻研究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一批有实力的新闻学研究者长期致力于此。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有童兵、单波、张威、秦志希、顾潜等。
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学养的童兵教授穷其多年辛劳撰写出体例完备、条分缕析的《中西新闻比较论纲》,为中国比较新闻学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难得的参考资料,可谓比较新闻学的主要开拓著作之一。
哲学博士、武汉大学青年教师单波凭借自己精深的学术功底,深耕细耙,从政治、文化、哲学观念等诸方面考辨中西新闻思维不同面相及其成因,为比较新闻学的由”器“至”道“的转变与登上大雅堂奥,奉献出了殷实的智力支撑。留澳学者张威,以其对西方新闻业界、学界发展状况的熟稔,不断尝试拓展比较研究的新领地,其在中澳新闻比较、中西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比较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2]。另外,武汉大学的秦志希,复旦大学顾潜等学者从文化视角,辨析中西新闻的不同表征,也实属难能可贵。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香港与内地联系的日益密切,香港新闻传播学者陈韬文的比较新闻研究成果也开始在大陆得到关注与刊发,1997年其发表在《国际新闻界》上的《权力结构、经济发展与新闻体制:香港和新加坡的比较》一文,以其新锐、深刻的政治传播学研究取向,为中国比较新闻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窗,助推了大陆比较研究走向”深水区“。
以上专著以及一些论文都对我国的比较新闻学研究做出了贡献。但问题还是明显的。主要表现为与国际学术研究的规范尚有一定距离,具体地说就是在资料来源的注释方面不够规范化;引用的西方资料相当陈旧,并且多为间接引用;没有文献述评;漠视甚至略去对方法论的介绍;缺乏原创性……一句话,比较新闻学在中国仍然处于有限成熟阶段。
三、21世纪比较新闻研究的繁荣与深化。
进入2000年,比较新闻学研究承接新世纪东风,展示出继往开来、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与上一个十年相比,2000-2009年,比较新闻学研究可谓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1.从论文、论著数量看,不但数量剧增,而且研究生毕业论文对此选题也时有关注。
2000-2009年,有关比较新闻学的期刊论文展示出稳定、匀速的提升局面,280篇总稿量,使年均篇目接近30,比前一个十年提高了10近倍。
研究专著也大量出版。《比较新闻传播学》(童兵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无冕国度的对舞:中外新闻比较研究》(郝明工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张威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中西方新闻传播:冲突·交融·共存》(顾潜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张咏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比较新闻传播学导论》(孔正毅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美新闻传媒比较:生态·产业·实务》(薛中军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外新闻发布制度比较》(徐琴媛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陈昌凤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跨文化传播:中美新闻文化概要》(高金萍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大洋两岸中美新闻传媒研究》(康化夷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等10余部专著的陆续出版为比较新闻学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的日臻完善进一步打下良好根基。
从2002年郑州大学研究生张鸿勋发表第一篇有关比较新闻学研究的硕士毕业论文《中美两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分析比较研究———AHCHOR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从美国到中国》至今,不过短短八年时间,硕士学位论文总数已达50余篇,且比较研究选题之科学、深度之精微都是一般期刊论文难以企及的。更值得关注的是,已有部分博士论文,如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张西明的《张力与限制———新闻法治与自律的比较研究》、2007年武汉大学新闻学博士朱清河的《中美新闻报道观念比较研究》,也已开始把比较新闻学作为主修方向。以上数据只是笔者通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简单检索所得,实际的硕博论文以比较新闻学为选题的应该比此更多。
2.研究力量不断壮大,研究深度进一步拓宽。
首先是研究实力的不断扩大。从队伍的构成看,新世纪10年比较新闻学研究人员越来越体现出专业化、年轻化、高校化特点。除了童兵、单波、张威、顾潜等老资格比较新闻学领军人物仍然在此领地深耕外,郭可、高金萍、张咏华、陈昌凤、李希光、朱颖、朱清河、庹继光、钟瑛等一批学界新秀逐渐步入比较新闻学研究梯队,为新世界比较新闻学研究的持续繁荣夯实了人力基础。随着比较新闻学学科体系与专业教材的完备、研究队伍及研究水准的提升与优化,比较新闻学专业课程教育也在很多高校新闻院系陆续开设起来,像武汉大学设置了比较新闻学的研究生专业方向。
新世纪比较新闻学学术研究热潮迭起,一个个高质量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展现出来:经过数年的积淀,2002年童兵教授出版了新世纪大陆第一本比较新闻学专著《比较新闻传播学》。该书不但用巨量文字就中西(德、美、英、法、日、俄)新闻传播史、中西新闻传播观念(新闻功能观、性质观、真实观、价值观、宣传观、舆论观、权利观、受众观等)、中西新闻传播体制、中西新闻传播控制、中西新闻传播法制、中西新闻传播实务与中西新闻传播教育等诸方面存在的异同给予了粗细有致、点面结合的科学梳理与逻辑归纳,而且更对比较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目的、对象、方法进行了充分、理性的研讨与辨析。因此,本书不失为迄今为止大陆出版的最权威、最系统比较新闻学专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郝明工2002年出版的《无冕国度的对舞(中外新闻比较研究)》分上、中、下三篇对中外新闻事业、新闻理论、新闻传播以及它们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展开宽领域梳理。同年,华中科技大学姚里军的《中西新闻写作比较》将中美新闻写作中所呈现出的种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取宏用精地直揭本质,令人豁然开朗。
2003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副编审顾潜的《中西方新闻传播:冲突、交融、共存》以全球化传播为大背景,透过理论思想视角,从历史和现状对中西方新闻传播作了全面深刻的省察与评比,发人深思。2003年2月,时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的张威出版的《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通过对中西新闻学相对平衡的介绍,尝试对传统的无产阶级新闻学在新的历史时期向何处去的问题作出解答,并就比较新闻学的宏观视野、中西新闻理论和实践的趋同与悖逆作了详细的介绍。上海大学张咏华教授以良好外语教育背景与所在院所资源为平台,把比较研究的重点放在最具新媒体代表意义的中外网络新闻业的关照上。2004年8月,她出版的《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一书,从多学科的角度探讨研究中外网络新闻业在与多种社会因素互动背景下的发展及其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应用现状与意义、影响;尤其注重考察全球化背景下网络新闻业同物质经济运作的最新发展,指出网络新闻业发展的最为基本的动力,来自经济运作发展的需要。这一研究成果为比较新闻学研究如何与时俱进,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经验资鉴。
以关注美国新闻传媒业为研究志趣的一批学者,21世纪以来开始陆续发力并结出硕果。清华大学新闻史学者陈昌凤2006年2月出版的《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一书,兼重实践性和学术性,作者力图将新闻教育放在新闻业与社会变迁的框架下加以论述,概论其历史传承和走向,探讨其理念与潮流的发展,对于新闻教育在中国(包括大陆、港台)的兴起和本土化,对于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对于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的矛盾和问题,都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中国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开始新闻教育的,而世界主流新闻教育从人文传统起步、逐渐融会多学科背景,正在走向更广阔的领域。中国的新闻教育如何在中外比较中既吸收西方的先进经验又走出自己的特色,是很值得研究的,就此方面而言,这本书是一项重要的开拓性成果。青年学者高金萍2001年曾就《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
第2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新闻报道进行对比研究[3],2006年她又以同样的思考视角推出自己比较新闻学专著《跨文化传播:中美新闻文化概要》。这本专著运用文化结构理论,从新闻文化的表现形式、体制形态、价值观念三个层面入手,透视全球化背景下中美新闻传媒的发展变迁、态势、前路。
另外,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就”新闻构架“与”国家利益“的关系[4]、复旦大学青年教师孙玮就媒体如何报道暴力事件[5]、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就主流新闻网站报道的”客观性“[6]、陕西师范大学青年学者朱清河就新闻报道整体取向及其根源[7]、复旦硕士生李舒就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的评奖标准[8]等所作的中美新闻比较研究都从某个方面拓展与丰富了中美(西)比较新闻学的研究范畴与学术积淀。
3.研究取向逐渐由宏观走向中观、微观。
随着传媒技术与跨文化传播的突飞猛进,比较新闻学近年来由过去所探讨与关注的范畴、深度越来越走向细微通幽的境地,其热点与重点追随着时代大势而起伏、呈现出大异既往的新面向。尤其是2007年以来,比较新闻学的学术研究最大变化就是开始把研究热点与重点从”宏大叙事“的整体关照逐步转向”精细入微“的具象解构。
通过对近十年280篇有关中外比较新闻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2007年(45篇)、2008年(55篇)、2009年(55),三年发稿量占去十年总数的一半以上。更耐人寻味的是,2000到2006年7年所发表的论文做宏观比较研究的超过三分之一,经典论文一半以上都是”宏大叙事“,而2007年以来的论文绝大部分都是围绕中外新闻传播领域中某个具体现象(事物、案例、理念)而展开,鲜见既往通而化之整体比较选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比较新闻学的研究总体取向越来越趋向局部、具体、细节、精细的微观选题。
与学术研究论文成果不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8年至2009年没见到一本比较新闻学类书籍正式出版,这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比较新闻学”宏观学术问题“研究的式微,换句话说,也许是由于比较新闻学学术体系已经完备,学者的兴趣已经从”宏大叙事“建构转向”细枝末节“的修补与完善。
四、比较新闻学研究现存的偏向与问题。
比较新闻学研究在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尚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从表面上看,在繁荣的同时,有头绪较乱的现象,譬如简单比附问题,结论草率问题,”视野“窄化问题,方法老套问题,推论模式化问题、资料陈旧问题等。概而言之,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研究队伍知识储备不够多元,选题涵盖范围渐趋单向度。
比较新闻学的研究重在跨文化、跨制度、跨民族的不同新闻体制、各种新闻现象之间的互订与比对,以图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照优劣,扬长补短,这就需要具有”世界眼光“人才投身其中,事实上,近年来我国此类学术成果之所以一路高奏凯歌,也正是得益于很多具有外语教育背景、西方留学访问背景的人的不断加入。
像法国、德国、日本、俄国、意大利、韩国等国家的新闻业越来越多的被纳入近年来的研究选题,也是专业人才队伍得到充实、改善的佐证。但只要我们稍微对科研队伍与研究成果的构成做一分析,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即专业人才与研究选项太过于英语化及美国化、欧洲化。很多冠以”中西新闻某某方面比较“的论文、专著,实际上讨论的还是中美之间的问题。
中西新闻比较,因为美国在西方的独特代表性地位,以美国现象为主也不为过,但”为主“不可”唯独“。尤其在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我们要学会博采众家之长,抱着多看、多听、多了解的态度给予其他国家和地区适度关照,这是从事比较新闻学研究应有的态度与襟怀。
2.研究方法比较单一,过于倾向比较研究中平行研究。
比较新闻学是一种跨文化、跨学科的新闻学研究,它通过异质文化之间的互识、互证、互补和对话来促进彼此的沟通和理解,其目的是推动地球上的多元文化并存,求同存异,互促共进。因此针对它的研究方式应该是丰富的、多样的与鲜活的。经过长期学术研究实践磨练,除了传统的分析和综合贯穿其中外,比较新闻学应主要包括以下研究方法与手段:一是影响研究;二是平行研究;三是科际研究;四是阐发研究;五是”模子—寻根“法。对照这些方法度量已有研究成果,我们会发现,目前运用最多的是平行研究方法。在少有的用创新方法研究成果中,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孔正毅教授2004年出版的《比较新闻传播学导论》是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作者抓住近代中西新闻传播的几次接触高潮,以中、西两种视角,从传播者、传播载体、传播技术和传播理论著作的译介等几个方面,全面阐释中西新闻传播间的相互影响,有一种试图建构比较新闻传播学科框架体系的努力。
3.学术争鸣不足,学术流派没有形成。
任何一个领域的学术研究,只有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竞争局面,才能吐故纳新,不断进步。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由于意识形态高度整齐划一,遏制了学界求新思变的热情,使中国大陆比较新闻学研究错失了很多发展机会。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十几年来,比较新闻学研究迅速步入了快车道并不断取得丰硕成果。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中国比较新闻学研究所遭遇的发展瓶颈问题,比如研究选题的简单重复、研究方式方法的老套、研究结论的不证自明与模式化等。面对文化全球化、同质化浪潮,尤其是在网络传播为特征的新媒体时代,要想推动比较新闻学的学术研究持续发展,就需要拿出更大理论创新勇气,不唯书、不唯上、不畏权威,在整个比较新闻界(甚至是整个新闻传播学界、业界)展开经久不衰的学术互动活动,形成良好的观念争鸣与商榷氛围,培养一批学有专攻、关注前沿的比较新闻学研究专门人才,定期开办丰富多彩的学术沙龙、论坛、研讨会,让不同观点、理念、意见、建议在阳光下相互碰撞、激荡,让真知灼见在观念交锋中被各方接受,并迅速转化为业界行动与学术实践”增长极“。惟其如此,比较新闻学研究才能在未来发展征途上,枝繁叶茂、前程似锦。
参 考 文 献。
[1]周鸿书。中美法新闻教育之比较[J].中国记者,1989,(4)。
[2]张威。中西比较: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J].国际新闻界,1999,(1)。
[3]高金萍。从《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的悉尼奥运报道论中美新闻文化的差异性[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2)[4]李希光,BradThompson,于家娣,包丽敏。新闻构架与国家利益———中美媒体关于中国驻南使馆被炸和学生示威报道的比较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1,(1)。
[5]孙玮。媒介是如何反映暴力现象的?———中美暴力新闻报道比较[J].新闻大学,2000,(3)。
[6]孙有中。布什访华———新华社新华网与美联社新闻网的比较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2,(2)。
[7]朱清河。报道重点的差异及根源解读[J].新闻界,2006,(1)。
[8]李舒。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评奖形式比较[J].新闻记者,2006,(11)。
第五篇:论文
浅谈境由心造 润物无声
——试论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
论文摘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所以,教师不仅应当是一名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一个学生思想的塑造者。教学中,利用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文质兼美的文本;校园环境的‚软硬‛作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良好的师德师风,把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与传授知识结合起来,培养真正的智与德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论文关键词: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文本;校园环境;活动;师德师风,学生品德养成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审美情趣,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有人提出教师不仅应当是—名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一个学生思想的塑造者。教学中,不能将育人的德育工作被教书的任务冲淡了,应把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与传授知识结合起来,坚持德育为首,培养真正的智与德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一、利用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不一定会影响他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生活世界是人生命存在的背景,是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为人生奠定了基础,生活世界构成了学生道德认识的各种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汲取丰富的文化知识,耳濡目染的得到体悟,确立道德信仰。因此,教师要利用生活世界中的活动和交往,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首先,学生在校的时间要比在家的时间长,与师生交往的时间自然也比较多,受心理困扰,有的学生乐于交往,有的不愿意交往,有的不会交往,还有的害怕交往。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创造各种情境,让学生学习礼仪行为,学说礼貌用语,教会学生如何与人交际,遇事该怎么办,指导学生主动地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安慰别人,团结友爱,共享欢乐。
其次,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教育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传统的‚灌输‛、‚说教‛型的德育教学方式,师生之间是赤裸裸的权威与服从的关系。自我教育就是让学生用道德规范自己、约束自己。自我教育,立足于学生自己认知、自己领悟、自己体验、自己抉择,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其内在的道德需要,体现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在道德实践中,学生可以开展讨论,轮流值日等形式,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但在学生的自我教育中不能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尊重、理解、爱护学生的基础上,要用自己的言行、学识、境界、风范去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理解、体验、选择和行动。
再次,教会学生‚学会科学选择‛。30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电脑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学生接触的信息呈现出多样化,不可控制。受一些家长的文化水平、价值观的影响,学生的个人道德取向极易‚偏轨‛。只有教会学生选择,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觉醒,才不至于融入团队、集体时,迷失方向,迷失自我,成为‚问题儿童。‛
二、让学生的‚理、情、行‛在文质兼美的文本中得以升华
在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中,‚理、情、行‛是一个整体,是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以文本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与其他课程相比,语文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德育内容就分散在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里。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用心去品味,那生动感人的场面肯定会让你难以释怀:‚他挖呀挖呀,一直挖了三十六个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当挖到第三十八个小时的时候,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我们听到孩子这至真至诚的呼唤,仿佛看到了父亲那近乎疯狂的执着,以及当他听到底下突然传出孩子的声音时的那份狂喜,不得不使人热泪盈眶。因为在这疯狂和喜悦的背后包含着神圣的父爱,这种爱是多么的真挚、纯洁,无私。这难道不让你感动吗?如果这位父亲在地震中没有一种执着的精神和不放弃的意志,那么,他将会失去儿子。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到父爱深沉和伟大的同时,也不知不觉中将‚相互信任,互相帮助‛的美好品质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熏陶。
三、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软硬‛作用,让学生‚不扶而直‛
古人有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沙俱黑‛。说的就是环境对育人的影响。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作用意义深远。我们将校园环境的德育教育分为硬环境教育和软环境教育。正如一位专家所说的,学校的每垛墙都能说话,并且能讲出最美的语言来。这就是硬环境德育教育。校园文化就属硬环境德育教育的范畴,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我们可以把教学楼取名为‚求知楼‛,把试验楼取名为‚探索楼‛;可以给每个楼道取上名字,‚孔子楼道‛、‚安全楼道‛、‚常规知识楼道‛,并将相应的内容利用展板悬挂在楼道的两侧;也可以利用橱窗展示一些名人故事、古典精髓(如‘弟子规’)等。相信学校的一草一木,一条路,一块标语牌都能起到育人的作用。软环境德育教育是指校风、校纪和班级的微观环境、宿舍文化等。学校可将校风、校训、教风、学风、校徽、校歌、日常管理细则等印成小册子,师生人手一份。可在每次的升国旗仪式中让全体学生诵读学生誓词,还可以利用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班主任可以把本班的班级姓名、班级口号、班风、班级公约、班级形象、管理理念等制成牌匾,挂在本班门口,让每个学生‚心知肚明‛。
四、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平台,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完善个性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发扬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关系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的放矢的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各种活动中,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更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如:在‚清明节‛组织学生祭扫革命烈士陵园,在缅怀革命烈士丰功伟绩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应继承革命烈士遗志,用自己的刻苦和努力,把革命红旗代代相传可以以少先队为阵地,坚持开展以各种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教育,如‚人人争当三好‛,‚我向雷锋叔叔学习‛活动;‚如何使用零花钱‛,‚我是校园小主人‛,‚爸爸、妈妈我能帮你做‛主题班会等。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如‚美化家乡,我来参与‛的植树活动,‚净化环境,从我做起‛的校园签名活动等。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肯定会有新的体验,新的感悟,新的收获。
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庭。积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精心搭建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互相衔接。定期召开家长谈心会,家长学校开展教育理论培训等活动,学生家长就可以了解更多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就会逐步渗透到学生家长的心中。这些活动的开展,促使家长更加尊重孩子,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更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和谐稳定。
五、用良好的师德师风,引领学生茁壮成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人格、学识、风貌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来体现,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身教重于言教‛,我们要不断用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充实自己,完善教学技巧和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使自己更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始终站在文化的前沿,疏导文明行进的方向。
一些老师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往往不是以严出名,而是以德服人。教师要善于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用良好的形象,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学生茁壮成长。教师‚行为示范,为人师表‛的精髓即在于此。
总之,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才能收到实效,学生就能实现从‚道德认识‛向‚道德实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