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经济学讲课要点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
第一节
物质资料的生产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一门科学.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力:生产过程中人们与自然界发生的关系; 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
(一)生产力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生产力越高,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也就越高,从而创造的社会财富也就越丰富。
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低,直接与三个要素有关。
生产力三要素 ①劳动者的劳动 ②劳动资料 ③劳动对象
生产力要素之一:劳动对象:生产过程中,直接加工改造的对象,劳动对象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没有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自然物质(天然水域中的鱼类;原始森林中自然生长的树木)
一类是经过人类加工过的物质,又称为原料。(机器制造厂用的钢材;纺纱厂用的棉花)
科学技术发展,不断提高劳动对象的数量和品质
小结:劳动对象 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整个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力要素之二:劳动资料
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劳动资料中 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劳动资料又称 劳动手段
小结: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是人类控制自然能力的尺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
生产力因素之三:劳动者。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即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科学技术通过影响三个实体性要素,来影响影响生产力:
科学技术 知识愈丰富,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愈高;
科学技术 愈发展,生产工具就先进;
科学技术 愈发展,劳动对象的数量和质量会提升
(二)生产关系
人们只有结成一定的关系,共同活动,互相交换活动,才能与自然界发生联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叫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包括三个要素:
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2、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
3、产品的分配关系。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为何重要?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不仅决定 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而且决定 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2、在经济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艺等意识形态,统称为上层建筑。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二节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人类社会两类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筑,既矛盾又统一: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筑。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体。
第三节生产关系四个环节及相互关系
一、生产关系的四个环节
物质资料生产的总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
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
二.生产与消费
生产是生产资料劳动力消费;
消费品消费是劳动力的再生产
生产决定消费:(1)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2)生产决定了消费的方式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1)消费使生产得到最终实现(2)消费为生产提供目的和动力 三.生产与分配
分配包括生产资料的分配、劳动力的分配和消费品的分配。主要指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生产决定分配:
(1)生产的发展水平决定可分配产品的数量(2)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分配的社会形式 分配对生产有反作用:
四、生产与交换
交换包括:劳动活动的交换和劳动产品的交换
生产决定交换:生产过程中,社会劳动分工的程度,决定了交换的范围和规模(分工愈细,交换范围愈广,交换规模愈大)。
交换对生产也有反作用:交换的发展,又会推动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 第四节、经济规律
一、生产关系 发展的规律就是经济发展的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二、经济规律的分类与体系
(1)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规律、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规律。
(2)若干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如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价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等。
(3)某一特定社会形态的特有经济规律
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按劳分配规律。第五节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1、唯物辩证法
2、抽象法
3、归纳与演绎
4、分析与综合5、数学方法
6、历史与逻辑法 第六节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
1、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在16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初期,由于当时西欧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财富如何增长的问题。
重商主义------研究流通领域特别是外贸如何增加一国的财富。
重农学派------把研究视角从流通转向生产,开创近代经济学的研究,开创古典政治经济学。
古典政治经济学------有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2、古典政治经济学
代表人物:配弟——斯密——李嘉图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19纪中叶创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第2章
商品与货币
第一节
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
一、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特征
1、自然经济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自己或本经济单位的需要,不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 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社会分工和生产者独立的经济利益,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两个重要条件。
在人类历史上,与不同的所有制相联系,产生和存在着不同的商品经济,即:
简单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第二节
商
品
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最大量、最简单的经济细胞。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商品开始。
一、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1.使用价值
商品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不同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商品,可能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对商品使用价值的理解:
①使用价值是由物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质的区别。②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③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或物质载体)。2.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 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3、价值
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能够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交换,说明在不同商品中包含着某种共同的、同质的东西.凝结在劳动产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劳动,就是价值。
它是包含在一切商品中的同质的东西,并决定着商品交换的比例。由于一切商品作为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所以需要交换;
由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是同质的,因而能够比较,并按一定量的比例进行交换。
马克思揭示了价值同劳动的本质联系一一价值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价值由劳动所创造;
价值体现的是人们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这是价值的实质。4.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统一性表现在: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价值必须以使用价值为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必须具有价值)
矛盾性表现在:两者相互排斥,相互对立。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性:
1、商品生产者生产使用价值是为了实现价值。(为了价值,才不得不关心使用价值;有可能不惜损害使用价值以牟利)
2、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是两者的分离
(交易双方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买卖结束,卖方得到价值,买方得到使用价值)
3、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有可能不能实现。(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以商品交换为条件)
5、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小结
1、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2、价值是凝结在劳动产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劳动。
3、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二、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1.具体劳动:在特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干差万别的劳动,叫做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2.抽象劳动: 抽去了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叫做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两重性,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它们既统一又对立。
统一:即不管劳动的具体形式如何,都是抽象劳动的支出。
矛盾:具体劳动有可能不能实现或实现为较少的抽象劳动。
(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意义: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础
三、商品价值的构成
商品价值的构成包括两个部分:(1)、生产资料价值或物化劳动价值(转移)(2)、活劳动新创造价值
物化劳动 :物化劳动是指凝结在劳动对象中体现为劳动产品的人类劳动.活劳动 :是与“物化劳动”相对应的概念 指: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消耗过程
四、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是体现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
如何衡量商品的价值量?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 2.简单劳动、复杂劳动与商品价值量 3.劳动生产率(力)与商品价值量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
商品价值量,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5(劳动熟练程度是指劳动经验的丰富程度和劳动技术水平的高低程度。劳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劳动消耗的程度。)2.简单劳动、复杂劳动与商品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但:不同的生产劳动,其复杂程度很不相同,不能直接比较。
考察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时,还要区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 是指: 不需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指 :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分析不同种商品的价值量,必须:把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
在同样的时间里,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量,等于倍加或自乘的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量。3.劳动生产率(力)与商品价值量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衡量。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必然引起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劳动生产力越高,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使用价值量)越多;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其价值量越小。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马克思)
5、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入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它决定着商品生产的其他矛盾。
第三节
货
币
一、价值形式的演变和货币的本质
何谓价值形式?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即:商品的交换价值
1.简单的价值形式
在原始社会后期,人们把极少量的剩余产品偶然地用作交换。
商品价值偶然地、简单地通过另一个商品表现出来
例如,1只绵羊和2把石斧相交换。
在这个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羊)的价值通过另一种商品(石斧)表现出来。
这种价值形式叫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一种商品的价值通过另一种商品相对地表现出来,这种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就处于相对价值形式。
例如,在1只绵羊=2把斧子的价值关系中,绵羊的价值是通过同斧子相交换,使自己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出来。与其相对立的另一商品斧子起着等价物作用,就处于等价形式。等价形式 商品交换的价值关系的两极之一。
在商品交换的价值关系中,用来充当表现一种商品价值的材料。
即:以其自身的商品体,反映另一商品的价值,起着价值镜的作用。一般等价物: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其它一切商品的统一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它的出现,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
历史上,一般等价物曾由一些特殊的商品承担,随着社会的进步,黄金和白银成了最适合执行一般等价物职能的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等价形式具有三个特点
1、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2、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3、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
2.扩大的价值形式
随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交换逐渐经常化。简单价值形式发展为扩大的价值形式。等价物已不是一种商品,而是许多不同商品(商品系列)。比简单价值形式更充分反映价值性质
一种商品(羊)的价值,可以由无限系列的其他商品来表现:
商品(羊)的价值量得到了比较确定的表现——更接近羊所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会使交换经常发生困难(每次交换,都以交换双方互相需要对方的使用价值(质与量)为前提)3.一般的价值形式
为了克服直接的物物交换所产生的困难,人们自发地用自己的商品先换得一种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它换取自己所需要的其他商品。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同一种商品(如羊)上。一般价值形式:一切商品价值都通过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一般价值形式不是扩大的价值形式等式的简单颠倒,它使价值形式发生了质的飞跃------交换从物物交换,进入到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交换。
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还是不固定的,仍会阻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
4.货币形式
当金银独占了一般等价物的地位时,一般价值形式就转化为货币形式。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金或银来表现。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商品的特殊性
其一,一切商品都有价值,但只有货币商品是价值的一般直接代表。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必须通过货币来表现;
其二,一切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货币商品:既具有同普通商品的特殊使用价值;又具有普通商品所没有的一般使用价值——充当货币材料。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马克思)货币的出现,解决了交换迅速扩大中的矛盾,大大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但,货币并没有消除商品的内在矛盾,相反,矛盾更进一步发展了商品的内在矛盾,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转化成为商品和货币的外部对立。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五种职
1.价值尺度,: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货币是商品外在的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价格标准:是指含有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计量单位及其等分。货币在给其他商品规定价格时,只需要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
2、流通手段: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最初是贵金属条、块,进而发展为铸币,最后产生纸币。(当代出现了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取决于3个因素:
1、流通的商品数量;
2、商品价格水平;
3、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纸币流通规律 以贵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币发行量如果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含量就相应减少,纸币就会贬值,物价随之上涨,这种现象就是通货膨胀;反之,则是通货紧缩。(指流通中的货币量不足,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现象。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纸币一般不宜作为贮藏手段)。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可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 4.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职能是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并发生赊购赊销,即用延期支付的方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用于清偿债务 时执行的职能。而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被运用于缴纳租金、税金和发放工资等方面,超出了商品流通领域。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与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区别在于:
前者 是商品的给与和货款的支付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开了,即“先给货后付款”;
后者 则是现货交易,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会 减少
因为: 在本期内用延期支付方式赊购的商品无须支付货币,而交易双方互相赊购的商品又可以彼此抵消。
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考虑货币支付手段职能,货币流通量的公式应作相应修正: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一方面解决了因缺乏现金而不能购买商品等矛盾,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使生产经营者结成了债务链条,可能导致商品生产经营无法顺利进行,扩大商品经济矛盾。
5.世界货币: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
世界货币是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当商品交换超出国家界限而发展为国际贸易时,就会产生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的职能:
1、国际支付手段:支付国际收支逆差;
2、国际购买手段:购买外国商品;
3、财富的国际转移手段:把财富从一国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如战争赔款)。(中,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是主要的)第四节
价值规律
一、基本内容和要求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决定规律);
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价值实现规律)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按照等价的原则进行交换
一切商品价值都用货币表现,用货币表现的商品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即: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等价交换,即:商品的价格必须符合价值 通常: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与价值偏离。
商品价格与价值偏离,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二、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价格以价值为中心,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偏离价值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因为:
第一,价格波动始终以价值为轴线;
第二,从较长时期来看,一种商品的价格涨落相互抵销,商品总价格与总价值基本相等;
第三,不同商品的价格涨落,总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
※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棒子”)。※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鞭子”)。※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筛子”)。
第四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一)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资本来自货币;但货币并不一定就是资本。
因为:货币是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的媒介;资本则是用于剥削工人并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资本的含义: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二、资本总公式矛盾及其解决
1.资本总公式:
G——W——G’(G´ =G+∆G))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即: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的矛盾: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流通中商品实行等价交换,交换的结果不会发生价值增值。但:资本总公式表明,资本流通的结果发生了货币增值。3.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剩余价值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1)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产生剩余价值。
(2)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因为资本家不把货币投入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同时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产生和实现.关键是购买到特殊的商品
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这种商品的使用,不仅要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还能够创造出一个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从而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之内并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的使用,不仅要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还能够创造出一个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劳动与劳动力不同,劳动不是商品,既无价值,也无价格,不能出卖。)
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1、劳动力成为商品应具备2个基本条件
(1)劳动者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2)劳动者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劳动力一无所有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维持劳动者家属及其子女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的。(马克思)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一般商品被消费或使用,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随之丧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不发生价值增值。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还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其超出原有价值部分就是剩余价值。劳动力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于货币转化为资本有决定性的意义。
小
结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因为: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还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工人的全部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 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
(1)必要劳动时间,即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所花费的劳动,叫做必要劳动。
(2)剩余劳动时间,即工人在工作日中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以外的那部分劳动时间。
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支出的劳动,叫做剩余劳动。
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马克思)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身的价值量,用c表示 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量的变化,用v 表示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依据: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内容(构成):
生产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意义(目的):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小结 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一、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m'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从物化劳动角度来分析的剩余价值率:
m’ = m / v = 剩余价值 / 可变资本 从活劳动角度来分析的剩余价值率:
m’ = 剩余劳动时间 /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 / 必要劳动 剩余价值率反映的关系:
反映 工人创造的价值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分配比例; 反映 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在多大程度上为资本家所占有。故:m’能确切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 的绝对延长而增加剩余价值量的生产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中工作日的界限:最低界限:必须大于必要劳动时间;最高界限:取决于生理因素、道德和社会因素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增加剩余价值量的生产方法。
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
1、超额剩余价值是指某些企业生产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仍按社会价值出售其商品所获得的剩余价值;
2、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带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3、与工人生活资料相关的部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降低劳动力价值;
4、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1,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都提高了剥削程度,增加了m的生产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3,两者赖以存在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
四、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生产和实现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工资
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工资不是劳动的价格,因为劳动不是商品)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现象与本质
从表面现象上看,工资是劳动 的价值或价格; 从本质上看,工资是劳动力 的价值或价格。
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有偿劳动与无偿劳动的界限,好像工人全部劳动都得到了报酬,资本家并没有剥削工人。
二、工资的形式
计时工资:计时工资是按照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按照劳动者生产的产品数量支付的工资。
三、名义工资、实际工资 各义工资:货币工资
实际工资:以货币实际所能购买到 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来计算的工资(衡量工资实际水平的只能是实际工资。)
第五章
资本积累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一、基本概念: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生产规模保持不变的再生产,或者说,就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生产规模比原来扩大的再生产。
内涵扩大再生产: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而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外延扩大再生产: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而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资本, 追加到生产上.使生产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进行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叫做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把剩余价值作为资本使用,或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实质: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家不断地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增值资本,来继续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
资本积累规模(积累量)取决于四个因素:(1)剩余价值率 的高低
剩余价值率越高,剩余价值越多,积累量也就越大。(2)劳动生产率水平。
劳动生产率水平越高,资本积累量越大。
(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
所用资本是全部预付资本,所费资本是在生产中实际耗费的资本。差额越大,越有利于扩大资本积累
(4)预付资本总量。预付资本总量的增大,可变资本量相应地增大,剩余价值更多,资本积累数量增加。
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因为:资本主义 12 生产过程,不仅生产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而且生产和再生产出形成资本家和雇佣工人的社会经济条件。
第二节 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过剩人口
一、资本的有机构成与个别资本增大的方式
1.资本的构成
包括两个方面:价值构成和技术构成
(1)资本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这种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从物质方面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它们之间有一定比例。)
(2)资本的技术构成
价值构成(比例)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
生产的技术水平越高,每个工人所使用的生产资料数量就越多;技术水平越低,每个工人所使用的生产资料数量越少。
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3)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资本的价值构成以资本的技术构成为基础,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 写成 C:V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进,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必然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导致: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便必然提高,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比例必然下降。
2.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方式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以个别资本增大为前提;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基本形式:(1)资本积聚:个别资本依靠剩余价值资本化,来增大资本总额;(2)资本集中
资本积聚: 资本集中:把许多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或联合起来,形成大资本。
资本集中通常有两种:(1)兼并和收购;(2)股份公司 竞争和信用是推动资本集中的强有力杠杆。
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关系: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1)资本积聚可以促进资本集中(资本积聚,资本的力量增长,击败其他中小资本。)(2)资本集中可以促进资本积聚(资本集中可使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有利于采用先进技术,获得超额利润,增加积累。)
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区别
1、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的自我积累;资本集中是社会资本的合并或联合;
2、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家依靠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资本集中是通过原有资本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实现的,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
3、资本积聚要受积累基金限制,增长速度较缓慢;资本集中增长速度比较快。
二、相对过剩人口 定义:劳动力的供给, 超过了资本主义积累对劳动力的需要的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 相对过剩人口成因分析
1、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大,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总资本中不变资本部分便逐渐扩大,可变资本部分则相对减少,也就是说,对劳动力的需求会相对地减少。
2、劳动力的供给相对增加:
例如,先进机器的使用,简化了操作,便于使用女工、童工及非技术熟练工人,竞争使农民和小商品生产者等破产,加入到雇佣劳动者的队伍;总人口的增加、退休后再就业及某些产业结构的调整等,会加大劳动力的实际供给。
3、结论: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必然产物
3、相对人口过剩的形式
(1)流动的过剩人口 :指那些暂时找不到工作或暂时从工人生产过程中被排除出来的失业人口。
(2)潜在的过剩人口:指那些在农村中多少还有一小块土地和打短工过着艰苦生活的人,表面上没有失业,实际上在农业生产上是多余的人。
(3)停滞的过剩人口:指那些没有固定职业,依靠干些杂活勉强维持生活的人。
相对过剩人口,并不是绝对多余的人口,不是生产能力已经容纳不了的人口;
仅仅是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主义积累对劳动力的需要的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与历史趋势
一、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随着资本积累的增进,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于资产阶级手中;与此同时,工人阶级陷于贫困化。
二、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即: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必然取代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积累表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 矛盾(即资本主义 基本矛盾)必然尖锐,从而为资本主义灭亡准备了基本条件。
第6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
第一节
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是指投在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
资本循环: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相应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在运动中得到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
资本循环全过程可用公式表示为: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购买阶段
1、职能形式:货币资本
2、资本职能: 购买Pm与 A,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3、循环内容: 货币资本变成生产资本
第二阶段:生产阶段(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
1、职能形式:生产资本
2、资本职能: 生产剩余价值。
3、循环内容: 生产资本变成商品资本
第三阶段:售卖阶段
1、职能形式:商品资本
2、资本职能: 实现剩余价值
3、循环内容: 商品资本变为货币资本
资本循环三个阶段,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第一、三阶段是流通过程,第二阶段是生产过程.因此: 产业资本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小
结:
1、产业资本的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2、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互相承接、互相依赖;
3、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 循环过程中依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但不是三种独立的资本。
二、产业资本循环的必备条件
(1)产业资本循环在空间上的并存性
资本所有者必须把全部资本按一定比例分成三个部分,使其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上。
(2)产业资本循环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并存着的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都必须连续不断地顺次通过三个阶段,相应变更它们的职能形式并回到原来的出发点。
(3)并存性与继起性关系:相互联系和互为条件:并存性决定继起性,而并存性又是继起性的结果。
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 的统一;产业资本的循环有三种循环形式: 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每种资本形式都会经过三个阶段,完成一定职能,再回到原来出发点。小 结
1、产业资本不仅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而且是三个循环形式统一 2:产业资本循环的必备条件
3:资本是一种运动,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
(资本不但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而且是一个运动不息的过程。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能保持资本主义生产的连续性,实现价值的增值。)
第二节
资本周转
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一个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来看,就是资本周转。(周转是反复进行的循环,而循环则是一次的周转)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资本的运动形式,只是分析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
考察资本的循环,重点在于分析产业资本在其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阶段以及资本形态的变化;考察资本周转,着重说明资本运动速度以及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一、资本周转速度
指:一定时间内资本周转的次数。(通常以“年”为单位)(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成正比,与周转时间成反比。)
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对提高剩余价值的生产有重大的影响!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两个因素
1、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
2、生产资本的构成
(一)资本周转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是从预付资本形式开始,又回到预付资本形式为止,中间所经过的时间。资本周转时间: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资本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资本流通时间包括:生产资料购买和商品售卖。
资本周转时间,即: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小结:资本周转时间越长,资本周转速度越慢;反之越快。
(二)影响周转速度的资本构成
预付资本的周转快慢,与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有关。
1、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
1.固定资本: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 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资本是一次预付,实物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并随着物质磨损程度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
2.流动资本: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及劳动力
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一次生产过程中完全消失其原有的独立的使用价值形态,其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1)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固定资本,逐渐转移:流动资本,一次全部转移
(2)周转时间不同:固定资本周转慢,流动资本周转较快。
(3)价值收回方式不同:固定资本,一次预付出去,逐渐收回:流动资本,一次全部付出,一次全部收回。
(4)实物更新方法不同:固定资本,一次购买,长期发挥作用;流动资本,不断购买。
预付资本的周转快慢,与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有何关系? 1.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在预付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1)固定资本%越大,总周转速度越慢;
(2)流动资本%越大,总周转速度越快。2.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各自的速度越快,总速度也越快。影响固定资本周转速度,有哪些因素?
1、固定资本的磨损。(有形磨损(物质磨损);无形磨损(精神磨损)2.固定资本的折旧
折旧——把固定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损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价值提取并积累起来,以用于将来从实物上更新。
折旧基金——折旧费,每年以货币形式提取的补偿金。折旧率=折旧费/固定资本原值=1/使用年限。
小结: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与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成正比例:固定资本物质存在时间越长、越耐用、磨损越慢,那么资本价值固定在原使用形式上的时间也越长,周转的速度也越慢。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1.总周转:预付资本价值在一年内周转次数
2.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对提高剩余价值的生产有重大的影响:
(1)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预付资本数量;
(2)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年剩余价值数量;
(3)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年剩余价值率高低
剩余价值是由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带来的,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和年剩余价值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可变资本的周转,就会使资本家预付的可变资本减少,而使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剩余价值量增加。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一、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
个别资本:各自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
社会资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个别资本的总和
个别资本运动与社会资本相互联系
1、每一资本都要和为它提供生产资料的企业联系,购买机器和原材料;
2、又要和消费它的产品的企业联系,向它们出售产品。
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构成社会总资本或社会资本
个别资本与社会资本相互区别
1、社会总资本的运行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个人消费;
2、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运行,不仅包括预付资本的流通,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流通;
3、社会总资本运行,除了资本流通外,还包括一般商品流通。
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社会总产品必须全部售出,即实现价值补偿;
2、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耗费掉的全部生产资料和全部生活资料,必须得到物质补偿。
价值补偿: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出售以货币形式回流,用于补偿在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要取得剩余价值。实物补偿: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转化为货币以后,如何再进一步转化为再生产所需要的物质产品。
三、社会总产品的双重构成
即: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上构成和价值形式上的构成。
1、社会总产品实物形态构成: 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2、社会总产品价值形式上构成::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分析:
1、社会总产品实物形态构成: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相应地,整个社会生产可以划分为两大部类:
1、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
2、生产消费资料的第Ⅱ部类
2、社会总产品价值形式上构成
从价值上可将社会总产品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三个部分。不变资本:生产资料的消耗
可变资本: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的补偿 剩余价值:资本家消费或资本积累
把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为三个部分,及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三、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一)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1、简单再生产图式和交换的三大要点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2000c+ 500v+ 500m =3000
2、简单再生产实现过程(三大交换)1.Ⅰ内部交换:
Ⅰ 4000c(生产资料):本部类各企业之间交换实现
2.Ⅱ内部的交换:
Ⅱ 500v+ 500m(生活资料):通过Ⅱ内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实现
3.ⅠⅡ之间 交换:
Ⅰ1000v+1000m与Ⅱ2000c :两大部类间交换实现
三大交换,实现价值补偿与物质补偿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Ⅰ(v+m)=Ⅱc 18 表明: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存在互为条件、密切联系的内在关系
由基本条件Ⅰ(v+m)=Ⅱc,派生实现条件: 1.Ⅰ(c+v+m)= Ⅰc +Ⅱc 表明:Ⅰ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
2.Ⅱ(c+v+m)= Ⅰ(v+m)+Ⅱ(v+m)
表明: Ⅱ消费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
三个公式,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简单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和消费之间,以及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比例关系。只有满足上述的条件,简单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四、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是以资本积累为基础,将积累的资本作追加资本,从而使社会再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生产。
积累的资本最初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形态,它要能变成实际发挥职能作用的资本,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即:有可供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一).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为了使扩大再生产成为可能,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和物质上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
1、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之一: Ⅰ(v+m)> Ⅱc 即: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Ⅱ部类消耗的不变资本 表明:为了提供扩大再生产所追加的生产资料,第Ⅰ部类的产品除了维持简单再生产所必须的生产资料外,还要有一个余额,以满足两大部类因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
2、扩大再生产的前提紊件之二:
Ⅱ(c+ m-mx)>Ⅰ(v+mx)即:第Ⅱ部类不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用于积累部分之和,大于第Ⅰ部类可变资本与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部分之和。(Mx表示资本家个人消费)表明:为了能够提供追加的消费资料,第Ⅱ部类的产品除了满足原来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以用于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
3、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之三:
I(v十m)+Ⅱ(v+m)>Ⅱ(c+v+m)即: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可变资本加上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Ⅱ部类全部产品价值之和。表明:为了提供追加的新资本,两大部类一年内
创造的价值,不能全部用于生活消费,而必须从剩余价值中提取一部分用于积累。以上三方面互相制约、互为条件,只有这些条件同时具备,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才成为可能。
(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只是为扩大再生产提供了可能。要把这种可能转化为现实,两大部类还必须建立一定的平衡关系,在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剩余价值一部分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mx,另一部分用于积累;用于积累的部分又可分为: 追加的不变资本△ c和追加的可变资本△v两个部分,即:
m= mx+ △ c+ △v 代入,就有:
Ⅰ(c+v+m)=c+v+(mx+△ c+ △v)=(c+△ c)+(v+mx+ △v)2)
Ⅱ(c+v+m)=c+v+(mx+△ c+ △v)=(c+△ c)+(v+mx +△v)上式:
I(c+ △ c)在第Ⅰ部类内部实现,Ⅱ(v+mx +△v)在第Ⅱ部类内部实现。
上式余:
Ⅰ(v+mx +△v),在使用价值上是生产资料,在价值上代表第Ⅰ部类工人和资本家的收入部分,必须转化成消费资料。
Ⅱ(c+ △c)在使用价值上是消费资料,价值上代表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部分,必须转化为生产资料。
两部分相等,两大部类的产品就全部得到实现。以上分析,得到: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条件:
Ⅰ(v+mx+ △v)= Ⅱ(c+△ c)
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可变资本,加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之和,必须等于第Ⅱ部类原有不变资本加上追加不变资本的总和。
表明:
1、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第Ⅱ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包括追加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
2、第Ⅱ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第Ⅰ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包括追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
由基本条件Ⅰ(v+ △ v+mx)= Ⅱ(c+ △c),派生另外两个实现条件: Ⅰ(c+v+m)= Ⅰ(c+△c)+Ⅱ(c+△c)
表明:Ⅰ生产资料的生产,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 2.Ⅱ(c+v+m)= Ⅰ(v+△v+mx)+Ⅱ(v+ △v+mx)
表明: Ⅱ消费资料的生产,与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
上述三个实现条件,表明:两大部类的积累和生产扩大存在着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关系:
第Ⅰ部类为第Ⅱ部类生产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规定着第Ⅱ部类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积累率;
第Ⅱ部类生产为第Ⅰ部类提供追加的消费资料,又制约着第Ⅰ部类的积累规模。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归根到底要受两大部类提供追加物质资料数量的制约。
三、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规律
资本积累总是伴随着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不变资本的比重将逐渐增大,可变资本的比重逐渐缩小。
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生产会呈现优先增长的趋势。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后是消费资料的生产。
第四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并不能自发实现:
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造成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以及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对抗性矛盾,使社会再生产所要求的比例关系和平衡条件经常遭到破坏;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经济危机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典型特征是商品生产过剩,但: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 是相对过剩,是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商品生产过剩。
2、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主要表现在:
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广大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第二,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两个基本矛盾决定经济危机必然周期性爆发
3、经济危机周期性:从一次危机爆发到下一次危机爆发之间的间隔时期。
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
4.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 固定资本再生产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1)、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资本主义摆脱危机提供了物质基础: 当危机转入萧条阶段以后,固定资本更新引起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加;从而使生产资料生产部门开始恢复、发展。而生产资料生产的扩大,引起了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从而推动了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恢复和发展。
2)、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新的经济危机的到来创造了物质前提: 当资本主义经济从萧条走向复苏和高涨阶段以后,资本家大规模地更新固定资本,使社会的生产能力急剧增长,产品日益增多;生产的扩大又重新超过支付能力的需求,社会再生产的比例日益失调;为新的危机的到来创造了物质前提。
第二篇:政治经济学要点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简述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
(1)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社会再生产总过程内部的四个环节,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生产起着主导的决定的作用,一定的生产决定着一定的分配、交换和消费;而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2)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生产的社会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从而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2)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只是生产过程的结果。3)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与结构。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和结构,是由生产的发展水平和生产结构决定的。4)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方式。
(3)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1)分配方式影响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2)交换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制约着生产的发展。3)消费影响到劳动力的再生产、产品的实现和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生产必须以社会消费需求及其变化为导向。
3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答案要点:
(1)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质。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1)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2)人们的经济活动归根到底是受一定的经济规律支配的,而不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随意行事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规律是作为一种强制的力量制约着人们的行动,决定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的。违反客观经济规律,最终要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3)无论人们是否认识经济规律,它都存在着,并且在发生作用。
(3)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质的原因:1)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的,这里的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从而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因而不能自由地选择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条件。在一定经济条件基础上必然产生与此相适应的经济规律,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2)经济规律的内容和经济规律的作用都是客观的,这是由产生经济规律的经济条件所决定的。经济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取决于客观经济条件,而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志。
(4)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
6简述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
(1)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有什么样的客观经济条件,就会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经济规律。在一定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经济规律,其内容和作用都是客观的,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可以用自己的自觉的行动加速或延缓经济发展过程,但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制定或创造经济规律。不仅如此,人们的各项经济活动归根到底是受一定的经济规律支配的,而不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随意行事的。在经
济发展过程中,客观经济规律作为一种强制的力量制约着人们的行动,决定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就要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3)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完全无能为力,只能听任经济规律的摆布,做客观经济规律的奴隶。人们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人们对客观经济规律的认识越正确,越深刻,行动就越自由,也就越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动地改造世界。
(4)在阶级社会中,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是有阶级背景的。经济规律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因此,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要受到利益关系的限制。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往往受到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抵制。
二、商品和货币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正常的社会生产条件下,按照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
交换价值:它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它表现为一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值是交换价值背后的本质内容。
(二)填空题
5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和的矛盾。(私人劳动 社会劳动)
三)判断题
4劳动生产率是具体劳动的生产率,因而它不影响价值的形成和价值的决定。
答:此观点不正确。
5劳动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惟一源泉。
答:此观点不正确。
6私有制条件下生产商品的劳动不能既是私人劳动,又是社会劳动。
答:此观点不正确。
2怎样理解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重性?
答案要点:
(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就是人们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各种具体劳动在劳动目的、劳动对象、生产工具、操作方法和劳动结果诸方面都各不相同。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不同的使用价值,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永久性条件。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从另一方面看,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作为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既相统一,又相矛盾。二者的统一,体现在商品生产中,生产商品的劳动过程既是具体劳动创造
使用价值的过程,又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二者又存在差别和矛盾,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永恒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具体劳动构成一个多元的社会分工体系;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没有差别的,有意义的只是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量的多少。所以,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重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现着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统一。
(五)论述题
1试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要点: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价值实体和价值量决定的理论。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运用科学的抽象法,第一次把价值从交换价值中抽象出来,揭示了价值实体,并指出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相互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量。劳动量是由劳动时间衡量的,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基础的,复杂劳动是作为倍加的简单劳动发挥作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劳动二重性学说。马克思首先发现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重性。根据劳动二重性学说,科学地解决了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怎样创造价值的问题,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价值形式和货币学说。商品价值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交换价值。马克思分析了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阐明了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科学地说明了货币的起源和货币的本质,揭示了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流通的规律,建立了完整的价值形式和货币学说。
(4)关于价值规律的学说。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马克思揭示了商品经济的这一规律,对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都作了深入的分析,建立了关于价值规律的学说。
(5)马克思把商品、货币、价值等都看作反映一定生产关系的经济范畴,科学地说明了这些范畴的实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为物的外壳所掩盖。马克思揭示了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和根源,阐明了商品、货币、价值都是体现一定生产关系的经济范畴。
(五)论述题
1试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要点: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价值实体和价值量决定的理论。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运用科学的抽象法,第一次把价值从交换价值中抽象出来,揭示了价值实体,并指出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相互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量。劳动量是由劳动时间衡量的,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基础的,复杂劳动是作为倍加的简单劳动发挥作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劳动二重性学说。马克思首先发现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重性。根据劳动二重性学说,科学地解决了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怎样创造价值的问题,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价值形式和货币学说。商品价值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交换价值。马克思分析了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阐明了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科学地说明了货币的起源和货币的本质,揭示了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流通的规律,建立了完整的价值形式和货币学说。
(4)关于价值规律的学说。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马克思揭示了商品经济的这一规律,对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都作了深入的分析,建立了关于价值规律的学说。
(5)马克思把商品、货币、价值等都看作反映一定生产关系的经济范畴,科学地说明了这些范畴的实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为物的外壳所掩盖。马克思揭示了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和根源,阐明了商品、货币、价值都是体现一定生产关系的经济范畴。
2如何理解劳动二重性?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答案要点:
(1)劳动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种属性。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不同的: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抽象劳动抽去了劳动的有用性;2)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而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没有差别的,有意义的只是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量;3)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4)商品作为使用价值,是人类劳动和自然物质的结合,因此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而价值作为抽象劳动的凝结,它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能理解为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种属性,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
(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这是因为:1)劳动二重性学说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但不清楚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怎样创造价值。马克思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学说,说明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怎样创造价值的问题,正确地解释了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的决定、价值形式和价值本质,从而建立起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2)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没有劳动二重性学说,就没有劳动力商品的学说,就不能正确地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从而就不能说明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剩余价值学说就无从建立。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科学地说明了剩余价值的来源,从而建立起剩余价值理论。3)劳动二重性学说,为解决政治经济学上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才能科学地分析价值、货币、资本、剩余价值、工资、利润、利息、地租等经济范畴,建立科学的价值形式学说、货币学说、资本有机构成学说、社会资本再生产学说、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等。
(2)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实践具有指导意义:1)要正确处理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之间的关系。根据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流通又是为商品流通服务的,正常的货币流通能够促进商品流通的发展和商品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甚至破坏商品流通和商品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按照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和商品经济规律的要求协调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关系,促进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的顺利进行。2)要保持货币流通的顺利进行,必须掌握货币运动的规律。根据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有规律可循的,纸币的发行只限于它象征性地代表的金属货币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所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必然导致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因此,纸币的流通不同于金属货币的流通,纸币发行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物价总水平。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必须严格控制纸币的发行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大于或小于为完成商品流通所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可能造成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这两种不正常的现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意味着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不仅影响生产和流通的顺利进行,而且影响人民生活,甚至社会安定。因而根据货币流通规律有效地控制、调节货币流通量,是社会主义经济顺利运行的重要条件。
三、资本和剩余价值
(一)名词解释
劳动力商品:指作为买卖对象的劳动力,它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的价值取决于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能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制度特有的现象。
资本:指能够在运动中自行增值的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种自行增值表现为获取剩余价值。它是通过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在运动中使其自身的价值不断增值,则构成了资本最一般的属性和特征。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体现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惟一目的。
绝对剩余价值:指通过延长工作日长度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之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
相对剩余价值: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
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之一,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了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
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那些首先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的企业,就会使其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其所生产的商品仍按照社会价值出售,因而多得一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也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价值形成过程:指抽象劳动同劳动对象相结合而凝结成价值的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指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的形成过程。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形成过程同时就是价值增殖过程。
剩余价值率: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它表示雇佣工人受剥削的程度。
可变资本:指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剩余价值,使资本增殖。
不变资本:指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资本。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不改变原有的价值量,故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称为不变资本。
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工资就是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二)填空题
2资本的总公式是。(G-W-G′)
5是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剩余价值规律)
6资本主义工资是的转化形式。(劳动力价值或价格)
(三)判断题()1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劳动力都是作为商品出现的。
答:此观点错误。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四)简答题
1什么是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答案要点:
(1)资本的总公式是: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即G—W—G′。这一公式既适应于商业资本,也适用于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因而,称为资本的总公式。
(2)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同价值规律相矛盾。其矛盾表现在:按照价值规律,商品交换应按其价值等价交换。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无论是G—W,还是W—G′,商品的价值量都不会变化,不会发生价值增殖。但是资本总公式表现出来的却是经过流通过程,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第三篇:政治经济学要点(共)
一、经济规律的内容?
答⑴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它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作为客观力量决定着经济现象的必然发展趋势。它既要通过经济现象表现出来,又被经济现象所掩盖。因此,认识和发现经济规律就要从经济现象入手。
⑵按照经济规律存在和发挥作用的不同社会经济条件,经济规律可区分为三种类型: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表示一切社会生产的某种共同本质和各个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体现几个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由于从低到高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规律的作用范围、程度和形式也会不同;一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表现它们赖以存在的社会生产关系特有的本质特征。
二、使用价值和价值
答①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或者说是物品的有用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物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物品可以具有多种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本身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并不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
②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是商品中无差别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的实体就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按照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只有量的差别,因而可以互相比较。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可以形成价值,但不意味着一般人类劳动本身就是价值。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般人类劳动才形成价值。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
答: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体,两者的相互关系是既相统一,又相矛盾。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二者的统一性,集中表现在二者统一于商品价值之中。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这中矛盾表现在: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排斥的。一切商品,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为了获取其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为了获取其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为了占有商品的价值,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将它让渡给消费者。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的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商品二因素是互相排斥和矛盾的。
③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解决。这个矛盾只有通过市场交换,使生产者实现了价值,消费者获得了使用价值,才能得到解决。
三、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答:(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即生产的商品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的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不是生产的商品绝对超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2)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会产生买卖脱节,造成商品积压;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可能造成整个债务链条的破坏。从而存在经济危机在形式上的可能性,但不具有现实性。因那时商品经济的范围和比重均较小,不会引起全社会性的经济危机。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之所以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通过这个矛盾的两个具体表现可以充分说明。这个基本矛盾一是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二是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尖锐激化,便会造成大量商品无法销售,生产相对过剩,从而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四、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答:垄断没有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一方面,垄断会限制竞争,从而改变自由竞争条件下经济机制的运作方式;另一方面,垄断没有消除竞争,只是改变了竞争方式,并使得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战后,不仅垄断资本之间存在竞争,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之间存在竞争,而且中小资本之间的自由竞争也依然存在。这些竞争的并存和相互交织,反映了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竞争的复杂性。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正在发育的市场经济
3、以按劳分配为主和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
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体现生产者在分工条件下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生产关系。它由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构成。具体劳动: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由劳动的目的、对象、工具、方法、结果决定。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和自然物质共同构成物质财富的源泉。各种不同
抽象劳动: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形态的体劳动是形成人类劳动分工的基础。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货币的本质是(D)。
A.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B.人们为方便交换而发明的一种工具; C.金银等贵金属 D.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在于(B)。
A.货币的积累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财产所有权 D.贷放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是(D)。
A.劳动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 B.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 C.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D.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D)。
A.资本积累的两种形式 B.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方法 C.社会资本增大的两个杠杆 D.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 产业资本的循环中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B)。
A.借贷资本、商业资本、生产资本 B.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C.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D.固定资本、流动资本、预付资本 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A.B.D.E.)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 B.价值的决定与价值的实现 C.商品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 D.价格与价值量的不一致 E.价值规律在不实现中实现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A.C.E.)。
A.使商品价值表现为价格 B.是观念的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 C.总是准确地反映商品的价值 D.有时并不真正反映商品的价值 E.可以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量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是(A B C D E)。
A.程度有所减轻 B.同期性与非同期性相互交错 C.危机周期缩短 D.经济周期变形 E.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
从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工人的个人消费(B.C.D.E)。A.可变资本不是工人劳动创造的 B.可变资本是工人劳动创造的 C.不变资本的工人劳动创造的 D.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劳动创造的 E.雇佣工人是资本的附属物
通过资本主义简单自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工人的个人消费(A.B.C.E)。A.其实质是为了资本家再生产出可供剥削的劳动力 B.是资本主义再 生产的必要条件
C.从属于整个资产阶级榨取剩余价值的需要 D.完全是工人自己的事情,与资本主义再生产无关 E.从属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
为了弥补固定资本无形磨损的损失,资本家采取的办法有(A.B.C.D.E)。A.利用新技术 B.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C.延长劳动时间 D.提高劳动强度 E.提高对机器设备的利用率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A.C.D)。A.I(v+m)=IIc B.I(v+△v+m/x)=II(c+△c)C.II(c+v+m)=I(v+m)+II(v+m)D.I(c+v+m)=Ic+IIc E.I(c+v+m)=I(c+△c)+II(c+△c)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主要表现在(A.B.C.D.E)。A.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B.产品的社会化 C.生产过程社会化 D. 管理社会化 E.资本社会化 经营优中等土地的农业资本家(B)。
A.只须缴纳级差地租 B.既要缴纳级差地租,又要缴纳绝对地租 C.拥有土地所有权 D.不须拥有土地经营权垄断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实质
(1)板块结合。认为不同所有制经济实行不同的分配方式,即公有制企业实行 按劳分配,非公有制企业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也可以说是相互结合了。
(2)一般和特殊的结合。“按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共有分配原则,按劳分配 是社会主义的特殊分配原则,二者的结合是分配一般与分配特殊的结合。”(3)统一式结合。“既然生产要素中已经包含了劳动要素,而按生产要素分配 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所以,二者的合,“实际上是指把按劳动要素的 贡献分配与按非劳动要素的贡献分配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按贡献分配’是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统一。”
(4)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与按要素分配具有同一性的按劳分配体现的是生产 一般?熏是外在形式。与按要素分配具有差性的按劳分配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生产特 殊,是内在本质。因此,二者的结合,是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答:(1)财政政策是政府制定的关于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由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等组成。财政政策的主要任务在于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货币政策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流通进行管理和调节所确定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由信贷政策、利率等政策组成。
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稳定币值和发展经济。货币政策的手段主要有: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更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
(3)财政政策是国家意图的体现。为推动市场机制不断健全,国家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应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而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在这种情况下,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可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必须密切配合、互相支持,而不能相互代替、互相推脱。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既有不同的调节重点和手段,有着不同的调节影响和作用范围,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二者应有的积极作用。
(4)积极的财政政策,实际上不仅包含扩张性措施,也包括了紧缩性措施。但总体上讲扩张的力度要大于紧缩的力度,除续建和收尾项目,并继续调整和优化国债资金使用方向外,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重点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倾斜,目的在于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以应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保证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
(5)实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宏观调控“两防”目标: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通货膨胀;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紧缩银根、提高利率,可以控制信贷投放规模、改变企业投资成本偏低的状况,从而有利于保持投资的稳定增长;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加强流动性管理的最主要政策手段,利用发行央行票据进行对冲操作,可以有效回收通过外汇占款渠道被迫投放的人民币,从而缓解流动性过剩;
(6)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关键是要通过各种政策手段的实施,提高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实现经济和财政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经济金融走势呈现少有的好形势,宏观经济形势出现重要转机。因此,要抓住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的适度增长,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第四篇:政治经济学课程要点(必看)
一、基本概念
0.生产力、生产关系
1.社会分工、商品经济、私人劳动、社会劳动
2.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一含义)35;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
3.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信用
4.资本、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工资、利润、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商业资本、职能资本、地租、级差地租(及Ⅰ、Ⅱ)、绝对地租、土地价格、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资本有机构成
5.垄断、垄断利润、垄断价格、金融寡头 6.股份合作制、按劳分配、集体所有制 7.公平、效率 8.市场机制
9.需求、公共产品
10.企业制度、财产所有制201、法人治理结构、资本循环、资本周转(速度);固定资本、流动资本(二者区别的依据)
12.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宏观经济调控
13.经济增长、经济效益、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式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经济危机
14.经济发展、二元经济(结构)、新兴工业
【平【课程要点
化、可持续发展
二、简答/多选知识点
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生产方式
科学抽象法
1.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商品经济产生发展的前提和基本特征 商品经济发展阶段
2.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3.价值形式的演变阶段(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货币五大职能(2+3)货币流通规律
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影响(与12章宏观调控政策手段结合)通货紧缩的危害
银行信用相对于商业信用的优势(进步性)信用的本质、形式、各自地位作用
4.商品流通形式Vs货币流通形式的区别(作为货币的货币Vs作为资本的货币)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和使用价值的特殊性63-64 资本主义生产的价值增殖过程(65图)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借贷资本的特点
资本积累两种途径的关系
相对过剩人口的三种基本形态 5.企业兼并的主要方式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6.按劳分配的内容和要求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主要表现(特征)
判断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和国有经济控制力的主要表现
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政策和防止收入差距扩大的基本方针
8.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特征
现代市场经济的含义、基本框架(四个要素/环节)
现代社保制度的基本特点和三大内容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基本分类和国别模式(美法德日)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9.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 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 市场体系各种分类
按最终用途分类,商品市场的分类及各自特点
市场竞争的功能
金融工具含义、分类、金融市场按期限分类 市场运行规则四个内容
10.现代产权制度的主要特征203 企业制度三大类型 股份制优点208 股份有限公司特点 现代企业制度特点209 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
12.社会总需求的构成(社会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社会总供求平衡条件及含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
政府一般经济职能
宏观调控的最终/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手段 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及两大宏观政策的构成
政府转变经济管理职能的重点
13.社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及经济含义6公式
社会扩大再生产理论的现实意义(如何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是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 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经济增长两类因素(三大推动因素)
建立宏观调控机制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途径
14.经济发展含义、三大内涵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三联系三区别)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经济增长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
经济发展的四大影响因素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阶段、战略重点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对策
三、论述
3.现代社会信用的主要形式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4.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如何实现(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利润率平均化过程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条件下,垄断形成的必然性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6.社会主义的本质
7.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注意把握的要点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当怎样改革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方针中“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8.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所应包括的内在要素
12.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和政策及其应用(政府货币政策工具在经济膨胀与紧缩两种情况下的稳定器作用)
应用:货币政策三工具应用(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财政政策五工具应用(财政收入政策两工具、财政支出政策三工具)
(1)当经济过热时(具体表现为通货膨胀、供不应求、需求过旺、物资紧张、就业旺盛等)
①从紧货币政策: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公债)(卖出公债,就收回了货币,实现了货币回笼)
②从紧财政政策:提高利率、增加税种(财政收入政策两工具);减少政府采购、减少公共建设、减少转移支付(财政支出政策三工具)
(2)当经济衰退时(具体表现为通货紧缩、供过于求、生产过剩、市场疲软、内需不足、就业不足、失业率升高等)
①从松货币政策: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主要是公债)(买进公债,就放出了货币,实现了货币投放)
②从松财政政策:降低利率、降低税种(财政收入政策两工具);增加政府采购、增加公共建设、增加转移支付(财政支出政策三工具)
注:均衡的货币/财政政策也即稳健的货币/财政政策。松紧搭配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可有以下组合:松财政紧货币、紧财政松货币、双紧、双松。只需掌握各自的松紧应用方法,不需掌握组合搭配。
(以上楷体部分是解释,不是正式内容。)解析政府货币政策工具在经济膨胀与紧缩两种情况下的稳定器作用
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及现阶段我国政府转变经济管理职能的重点
13.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及努力方向
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及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原因(必要性、重要意义)
14.经济发展的内涵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我国的发展战略的选择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对策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第一年:
Ⅰ4000c+1000v+1000m=6000——4400c+1100v(+500m/x)
Ⅱ1500c+750v+750m=3000——1600c+800v(+400m/x)
在扩大再生产中,第一部类的积累率为50%,两大部类在扩大再生产中资本有机构成都不变,剩余价值率均为100%。试计算:(1)下一生产循环的采购阶段,两大部类的投资结构如何?
(2)下一生产循环结束后,两大部类生产的社会总产品W1、W2及其价值构成c+v+m分别为多少?
解:
(1)第一部类的积累率为50%,所以下一生产循环的采购阶段追加投资总额(ΔG=Δc+Δv)为1000*50%=500,保持原来资本有机构成4000:1000=4:1不变,则Δc=400,Δv=100;资本家消费m/x=1000-500=500 根据扩大再生产基本实现条件Ⅰ(v+Δv +m/x)=Ⅱ(c+Δc)得出
Ⅰ(1000+100 +500)=Ⅱ(1500+Δc)则ⅡΔc=100,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保持不变,所以ⅡΔv=50
所以,下一生产循环的采购阶段,两大部类的投资结构为:
Ⅰ4400c+1100v(+500m/x)Ⅱ1600c+800v(+600m/x)
(2)由于剩余价值率100%,所以,下一生产循环第一部类m=1100,第二部类m=800 所以,两大部类生产的社会总产品W1、W2及其价值构成c+v+m分别为: ⅠⅡ4400c+1100v+1100=6600 1600c+800v+800=3200
第五篇:浙江工商大学政治经济学知识要点
政治经济学知识要点
一、基本概念
生产关系P5价值P28 私人劳动
垄断
社会分工P20 抽象劳动P30
P49
资本积累
绝对地租
可持续发展
垄断利润 扩大再生产 财产所有制 经济增长方式 劳动生产率 P33 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 货币流通规律 信用
商业资本 金融寡头
可变资本 生产价格 通货膨胀
资本有机构成 公共产品 法人治理结构 市场机制
国民生产总值 经济发展 经济危机
集体所有制
社会总需求 二元经济结构 宏观经济调控 国内生产总值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P32
二、基本知识点
1、何为生产方式 P6
2、何为科学抽象法 P9
3、商品经济发展所经历的阶段 P23
4、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P22
5、劳动力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P28.29
6、价值规律的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
P35
7、价值形式演变的四个阶段及货币的本质 P38-42 P42
8、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哪些职能
P42-44
9、货币流通规律 P46
10、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抑制通货膨胀 P47-48
11、银行信用较之商业信用的进步性 P51
12、现代社会信用的主要形式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P49 P52-53
13、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14、写出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两者的主要区别
15、论述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
16、利润率平均化过程。
17、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18、资本主义垄断的形成
19、市场机制存在的缺陷和局限性 20、市场竞争的功能
21、现代市场体系的主要分类方式? 22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个性特征表现
24、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
25、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26、简述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一般经济职能
27、现代市场运行规则的内容
28、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方式的主体地位的含义,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条件下,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有什么重要意义 30、收入分配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31、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政策和防止收入差距扩大的基本方针
32、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特征
33、简要回答现代产权制度的主要特征
34、加快资本周转有什么作用与意义
35、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和政策及其应用。
36、政府货币政策工具在经济膨胀与紧缩两种情况下的稳定器作用
37、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38、经济增长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39、我国政府转变经济管理职能的重点。
40、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注意把握的要点?
41、试论述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42、试述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方针中“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43、经济发展的内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44、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45、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46、“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47、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8、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49、如何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50、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及努力方向
51、简要回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阶段、战略重点
52判断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5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5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当怎样改革
三、计算题
1、再生产图式计算
2、资本周转速度的计算
3、商品价格、价值的相关计算
4、资本有机构成的相关计算
5、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的相关计算
6、货币需要量、货币币值的计算
7、利润率平均化的相关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