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亲爱的母校(默明哲)doc

时间:2019-05-14 01:19: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忆亲爱的母校(默明哲)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忆亲爱的母校(默明哲)doc》。

第一篇:忆亲爱的母校(默明哲)doc

忆亲爱的母校,敬爱的学长、学弟

——为母校北京一0一中七十岁诞辰而作

1958届高三6班 默明哲

我是1956年9月底,转学插入高二6班的。能来京上学,在4年前,是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我之所以能来京,直接原因是父亲的工作,在三四年中,由本县而省城,由省城而京城的连续调动。而他的调动,归根到底,是因为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一日千里地大发展的需要。

我祖籍河北省新乐县(现为市)东曹村。父亲默守信,自小贫寒,没有上过正规学校,识字不多。1938年和李文耀伯父建立了村支部,李任书记,他是组委,李不久脱产,他接任书记。后来,在新乐县设10个区时,他任一区副区长,不久改任二区(区政府在本村)区长。1950年初,新乐县归还定县两个区并将余下的8个区并为4个区,他任第四区(驻邯邰村)区长。1951年4月调河北省(驻保定市)公安厅狱政处,1952年六七月调来北京。先任北京第六建筑工程公司工地主任,1954年任第二工区(驻北大)总支副书记,成为副科长级(即副县级)。公司在中国人民大学南侧盖了公司经理书记科长级干部家属楼,1955年4月我母亲、弟弟妹妹即迁来京。

有趣的是,李文耀伯伯早一些进京,他于1954——1955年,我父亲于1955—1956年,在北京干部文化干部补习学校补习初级中学文化,两个糖豆干部又成了同学。

我是1947年10月进入本村初级小学,1950年进入东王庄村高小五年级的。1951年5月前在邯邰村读高小六年级,因父亲4月调走又失学八九个月。1952年3月,再回东王庄村继续读六年级。旧社会河北省文化教育不发达,全省也没有几所完全中学。解放后党很重视教育,在本县办了十几所高小,但还没能办初中。当时想念六年级多认几个字,不当睁眼瞎就行,没有继续上学的奢望。然而,出乎预料,不久河北各个县、包括我县都成立了初级中学。7月新乐初中建立,9月我成了110名第一批学生中的前10名。3年后,1955年9月,我又成了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的第一批高中生(是年,石家庄市,除了两所普通中学,还有一所工农干部速成中学,四年读完六年的课)。这回,一踏进校门我就梦想转学来京。次年年9月,通过北京市教育局考试,我插入高二6班,投入了亲爱母校的怀抱。

入校后才知道,母校在战火纷飞,炮火连天的岁月诞生,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进京伊始叫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1955年后由大文豪郭沫若题写校匾,定名“北京一零一中学”,不再是干部子弟学校,招了不少工农子弟。北京不存在九十九、九十八、九十七中,为什么不接着排序叫?据说,是表示学校要“永远向前”、“永远站在革命的前列”,直奔向社会主义,培养学生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班同学,既有徐文伯、张亚南、冯建林、赵沱州、徐正良、宋智祥、黄佩昆、李峰等高干子弟,又有段焕文、张宝全、温树怀、赵学俭等普通老百姓子弟,二者大概是四比一。同学们处得很好,一样艰苦朴素,一样上学好进,对我这个外来户一样热情欢迎。我缺课二十多天,徐正良副班长还给我抄写了听课笔记。老师们的水平、素质、师道,校纪、校风之好,让我很快感到胜我前两所中学几筹。对母校的亲切感,发自肺腑,油然而生。1957年春,我们班同学集体到新街口豁口外延安大院,拜访过徐海东大将(徐文伯之父)。他老人家说,你们幸福的生活在毛泽东时代,不要辜负了这个伟大的时代,要永远跟着毛主席革命,将来做国家的栋梁才。徐伯伯的嘱咐,不仅表达了他们夫妇,也表达了宋养初伯伯(张亚南之父,曾任部长、是习仲勋和齐心的战友和婚姻的见证人)、张淑华(张亚南之母)妈妈,表达了革命老校长王一知和母校老师们的希望。母校贯彻执行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确定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地培养我们成为有理想、有信念、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劳动者和战士,我们大多数同学也没有辜负学校领导和老师对我们党培养。还在学校时,可以说,已有人崭露头角 不必讳言,一零一中的存在,既有被好人误解,又有被右派攻击的情况。1957年在党进行整风之际,从国民党阵营起义过来的龙云先生先就曾对母校说三道四。我记得徐文伯、张亚南两位学兄(他们都生于1937年,长我一岁)曾在报上撰文,摆事实、讲道理,予以澄清和驳斥。特申明,龙云先生不要道听途说,应来校看看。

短短的两年的在校生活,我和同学们结成了深厚友谊。其中,与张亚南、段焕文关系最好,一直保持了五十多年的交往。与张亚南关系最深。1958年9月,我考进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他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国际共运史专业。9月11日,他扛着我的铺盖卷,我提着脸盆和简单日用品,送我到哲学系报到。他入学时,我已于13日到了大兴县三合庄参加公社化运动去了。我们俩在大学又接着同学五年。38斋盖好后,我们不同系,却同住38 斋,他在上,我之下。毕业后,我俩都分配到了部队。虽不同兵种,但一直联系。他没有离开部队,我早到了地方,也还是联系密切。特别是近三十多年来,我们又在反击弃毛、非毛、反毛恶浪中并肩战斗,他是我的榜样。

记得,2011年2月13日,张亚南在延安儿女联谊会(他是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春节团拜会上,发表了一通慷慨激昂的讲话,捍卫毛泽东主义,抨击反毛逆流。下边是网友的择录。

延安儿女联谊会副会长张亚南在春节团拜会上的主持词(摘录)2011年2月13日下午):

请大家安静下来,团拜会现在开始。我是延安儿女联谊会副会长、原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韦国清的秘书;原保定市警备区政委张亚南,我学了一辈子马列主义理论、国际共产主义理论,因此政治上比较敏感,大量的事实让我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父辈为之奋斗一生的党、共产主义事业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甚至是诋毁。我就碰到过几次:(1)在一次大会上我的一首广受我们共产党人欢迎的政治言志诗《一个共产党员的追求》遭到一群年轻人的耻笑;(2)就在今年春节前我的一位老部下组织的团拜会上我为老一辈鼓与呼的充满激情的讲话,被人说成是神经病;我觉得在我们革命后代中,积极弘扬传承并捍卫红色文化方面要走在最前列的。接着,他高声朗诵自己的诗:

我从茫茫的人海中走来,心潮仿佛像沸腾的大海。

面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疯狂挑衅,国际共运却在谷底徘徊。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威胁着我们党,我,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退役的老兵 岂能袖手旁观,岂能泯灭战士的情怀?!我必须自觉地投入战斗,哪里有“敌情”哪里就有我在,在餐桌、在舞厅、在小巷、在大街,我要像哨兵一样,守卫着思想的大堤..........---------------------

他勇于战斗的行动感染了我。他常常谈到坚定信念。在赠于我的《历史大潮中的小脚母亲》一书环衬页上,他写道:“赠给捍卫共产主义信仰的忠诚卫士、老同学、老战友明哲同志,愿你以书中的母亲们的英雄群体为榜样,去生活、去奋斗、去迎接挑战,去创造比在位时更加辉煌、更加壮丽的人生!”并工工整整写下了:“老同学、老战友张亚南2011年2月20日于京”几个刚劲有力的字。张亚南学兄念念不忘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悼念艾地同志》词,常用以鼓舞自己,还把它写给我。词文是: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怎奈笑意难为久,春来反凋残。残固不堪残,何须自寻烦。

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

亚南学兄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壮丽事业奋斗的一生。不幸患了癌症,2013年1月13日晚19时17分病逝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304医院)南楼6层肿瘤2科1病区0624病房44床。

张亚南逝世后,乌有之乡网站为他发了讣告,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

讣 告

张亚南,汉族,江苏泗洪县人,中共党员,军人,大校正师职主官。曾就读于华东军区三野干部子弟小学、北京育才小学、北京101中学,1963年8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业。曾任工程部队师政治部主任;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开国上将韦国清首长正师职秘书;曾任中共保定市委常委、保定市警备区政委、党委书记,此间曾兼任保定市双拥刊物《连心桥》杂志总编辑。在退休后曾担任延安儿女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在这期间协助组织大量的红色文化和社会公益活动。张亚南同志热情宣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信仰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张亚南于2013年4月19日因病去世,享年76岁,于2013年4月26日上午10点—11点,在八宝山殡仪馆菊厅举行告别仪式,望各位亲朋好友相互转告,届时前来送行。告别那天,给亚南兄送行的人很多,有同辈、长辈,更有晚辈。晚辈在菊厅前拉起了长条幅,上面写着:“继承张老遗志,共产主义必胜”等斗大的字。

张亚南学兄驾鹤西归前,忍着病痛写了绝笔诗两首。

(一)一个癌症晚期的共产党员的理想与追求——致所有共产党员和信仰共产主义的人们的一封公开信

我从茫茫的人海中走来,心潮仿佛像沸腾的大海。

面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疯狂挑衅,国际共运却在谷底徘徊。

一场旨在亡我中华、灭我种族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步步升级,五角大楼训练的东瀛矮奴纵队、南海周边的虾兵蟹将纵队、反共反华的鹰犬们长期潜伏、收买、搜罗豢养的第五纵队,从空中、从海上、从地下狗洞狼窝里一起冒出来,像潮水一样向我国门涌来!

帝国主义套在中华民族脖子上的三重岛链,像枷锁一样勒紧了共和国的咽喉命脉!

中华民族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激昂的国歌再次在耳畔震响:起来!起来!起来!!

千百万抗战将士用血肉筑成的伟大长城,岂能再让倭寇的铁蹄任意践踏毁坏?!

值此中华民族横遭狼群围攻之际,凡有血性的男儿都应该

放弃内耗、放弃党争、放弃派斗;

不分民族、不分信仰、不分党派

携起手来,一致对外!

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民奋起万众一心,打击侵略者、严惩汉奸、卖国贼!

凡是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举起你的刀枪,把胆敢冒犯的倭兵倭将和手下败将统统赶下大海!

铸我中华魂、壮我民族胆、争我大国气派!

在这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都面临着考验、面临着决择、面临着站队的历史节点,我,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退役的老兵、一个癌症晚期的危重病人,岂能放弃这最后为党为国争尊严争国格的赌命一搏?!

我,一个具有65年军龄曾参加过淮海战役的“小老兵”,岂能在这大战前夜泯灭战士的情怀?!

我,一个曾为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拼杀疆场的无畏战士,岂能在祖国面临战争威胁的严峻时刻苟且于癌?!

为此我向党庄严请战:

讨逆大军组建之时,我请求站在最前排!

我死也要死在战场上,誓保红色的江山千秋万代!

党若批准我,这就是对我最大的信任、最大的关怀!

鲜红的军旗猎猎作响,嘹亮的冲锋号角撞我胸怀;

只要党中央一声号令,作为一个战士以命相拼,责无旁贷!

从现在起就要进入一级战备,哪管他是北往还是南来。

我必须自觉地投入战斗,哪里有“敌情”哪里就有我在!

我,要像哨兵一样守卫着思想的大堤,在车站、在病房、在小巷、在大街„„

自觉地抵制腐朽意识形态的侵蚀;

自觉地防范金元帝国豢养的妖魔鬼怪;

自觉地做好打硬仗打恶仗的所有准备;

自觉地御敌于国门之外;

自觉地捍卫党的理想和追求;

自觉地对人民献出情和爱;

自觉地净化自己的灵魂;

自觉地为共产主义大业添火加柴!

我把光,投进未来的世界,意欲划破黎明前的黑夜;

我把热,散给广漠的空间,却让自己头上蒙着雪;

我把爱,溶进共和国的血管,情愿与时代共享痛苦和欢快;

我把身躯,投进保家卫国的战场,甘当战友冲锋陷阵的铺路石和挡箭牌;

我把整个生命,同化于人类的最高理想,直面历史的重负和民族的未来!

如果有人问我,你最大的幸福是什么? 我一定告诉他:

是鲜红的国旗上有我的血;

假如有人询问:

你最大的责任是什么?

我的答案就是——

我一定用我的一生,为躺在九泉下的革命先烈和父兄,站岗,护旗,守业;

倘若有人追询:

你最大的期望是什么?

我一定这样回答:

那就是让全世界人民生活在 被共产主义旗帜映红

和赤化了的五彩世界!

这就是我——一个老革命军人的理想与追求,一个癌症晚期老共产党员的政治自白!在写罢诗后,他注明:“ 原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韦国清同志的秘书、保定市警备区政委、一个与癌症晚期争夺生命的斗癌、反帝、抗霸的顽强战士张亚南向党呈现的最后一次政治表态”。

2012年12月26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304医院)

南楼六层肿瘤二科一病区0624病房44床

(二)我从太平间醒来——一个死过一次的癌症晚期的共产党员醒来后发自心底的呐喊

我从太平间醒来,像一个打不倒的战士又冲到了阵地的前沿!

耳边响起“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号角,眼前展现中国梦蓝图的画卷——

2020年建成全民小康社会生活,建国百年实现现代化强国夙愿。

我仿佛看到强大的捍卫世界和平的 中国远洋舰队游弋在全球所有水域;

我仿佛看到造福人类的中国的 天体研究站遍布宇宙空间。

亲爱的祖国啊,为了看到你的强大,我要为你再活一百年!

癌细胞可以吞噬我的躯体,大鬼小鬼怎能割断我与党的血脉相连?!

忠诚于党,一身正气是我的信念,为国家而生,为民族而战

激励我战胜癌症勇往直前!

我从太平间醒来,西医专家宣布没有治疗的手段。

三种毒癌转移五脏六腑,神仙也休想力挽狂澜!

九旬以上的老岳母为我洒泪祝福,残腿的士兵摇坐轮椅无数次从寒风中赶探!

一位将军俯下身躯贴近我胸前,递上灵芝草,请来华佗仙,输上救命液,扶我练身板。

一声声真情壮胆,一份份厚爱回天,一股股冲天的暖流,更激起我对人间的依恋!

这种发自心底的战友的 大情大爱胜过十万大军,鼓励我拼意志拼胆略

与癌症与死神决战!

癌细胞终于被吓破了胆,“癌兵”被我威震“癌营”视死如归

的气势镇住,不敢轻易上前!

我迈着矫健的步伐,追赶到将军面前。

把眼睛擦亮数遍,没错,他的身影多像当年的周恩来啊,一个热血沸腾的滚烫的国魂铸进了我的心坎!

我从太平间醒来,倍感报效国家敬孝父母如此短暂!

贪官未灭,豺狼虎视眈眈,今生岂能闭上双眼?!

倘若我能大难不死,我一定要瞪大双眼,识破贪官、汉奸、卖国贼的丑恶嘴脸——

让伪装者撕下面具,让帮腔者当众现眼。

让五角大楼培训的第五纵队

在我人民战争的火海烈焰中像

狼群一样四散逃窜!

我坚信一定会有一个

全民大奋起、全民大排队、全民总动员!

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下,打掉妄图亡我中华独霸全球的 幕后豺狼的凶狠气焰!

守住领土不丢分毫的底线,看好强大祖国的锦绣河山!我们不欺负别人,倘若当年的手下败将

非要在我头上拉屎拉尿,那他就会遭到在朝鲜战场同样的命运——

丢盔卸甲人仰马翻!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挡车的螳螂、鹰犬、跳蚤,统统在飞速的车轮下血肉四溅彻底完蛋!

向前看,雄踞世界榜首的巅峰就在眼前,向前看,朝霞红满天,向前看哪,强大的祖国将迎来鲜花,迎来胜利,迎来凯旋!

多难的祖国啊,历经坎坷、历经屈辱、历经磨难,终于又站在了历史的最前沿!

我,一个癌症晚期病人,我要为祖国高歌,我要为祖国放声呐喊!

我要献上一腔沸腾的热血,投身于振兴祖国的伟大实践!

让人生无悔、让生命无憾,让熊熊燃烧的第二个青春

更加绚丽、更加辉煌、更加灿烂!诗后注明:

“原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韦国清的秘书、保定市警备区政委、一个与癌症晚期争夺生命的斗癌、反帝、抗霸的顽强战士张亚南致癌症患者的一封公开信,一份向生命挑战、向死神宣战的宣言书!

2013年1月13日晚19时17分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304医院)南楼6层肿瘤2科1病区0624病房44床。”

母校教育出来,值得尊敬的学兄和学弟,大有其人。下边再说一位。1956届高三4班朱戈(1935年生)就是其中一位,他去世了,很值得怀念。我和他是在2004年相识的。他的祖父朱福照是我北大哲学系1920年的系友,他的父亲李某某是重工业部和冶金工业部副部长,王鹤寿的助手。朱戈兄是名副其实的红二代和红三代。一位七大书记处书记的女儿,要把一位副总理的女儿介绍给他为妻,介绍人说:“都是高干子女,门当户对,多好哇。”但他就是说:“我才不要她呢。”。她进了北京外交学院,而他进了北京工业学院(现在的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在工业部门当工程师。他摆脱了附龙攀凤的封建旧俗,不以“官二代”自居,站到了老百姓一边。怎不令人敬爱?

在母校70岁华诞时,我写了自己一些事和两位学兄、学弟的点滴事,说了了说知心话,算作向亲爱的母校的贺寿词。

2015年12月5日

第二篇:别了,亲爱母校

别了,亲爱母校

那年,我来到了这美丽的泸师附小,看到了泸师附小是那么的美丽,现在即将离开它,我真有点舍不得啊,自从98年进入了泸师附小,我就深深的爱是了它!它六年来教会了我许多的知识,做人的道理。

我从一年级的无知,二年级的幼稚,三年级的活泼,四年级的调皮,五年级的朦胧到了六年级这个时候的埋头苦干。这六年里,母校使我改变了许多,使我在知识的海洋里得到了丰富的食品。它是那么的美丽,使我慢慢的爱上了它。它用它的心来温暖我们,关爱我们。它永远是我们的母亲。

马上我们将离它远去,各自各奔前程。我将利用留在母校的最后一秒再望一望那高大的红樟树,再望一望那漂亮的教学楼,再望一望那绿色的主席台。母校你在我心中永远是最美的!

第三篇:忆母校

忆 • 恋 ——师恩难忘

在故黄河畔,有这样一个地方,它是让我成长的沃土,是让我实现梦想的天堂。那就是我的母校——三十五中。

时光如流水,转眼间,我已经离开母校两年了。但是,母校的点点滴滴都在我的脑海里珍藏。在这里,我从一个懵懂、胆小怕事的孩子长成了一个懂事的、活泼大方的、心怀理想的女生,我的梦想也在这里起航。

中考的时候,我的成绩并不理想,全市排名第3718名,也曾经沮丧失意过,进入了三十五中,我消沉了很久。记得高二文理分科的时候,那是我人生的一个大转折,我靠努力进入了文科重点班,在这里,我遇到了这样一群老师,他们带我走出阴霾,走向了成功。我的学校针对我们这一届开始制定了一个教育方针“大课堂,快节奏,高效率”,我们每天都有早自习和晚自习。早自习是记忆的最好时机,前半小时我通常拿出英语书背单词或是高分作文,这样既可以提高我的记忆力,又可以锻炼我的语感,后半小时我就背诵语文诗词,或者历史政治,我发现充分利用早自习的时间对于学习非常有帮助。我们的课程安排的紧凑而有规律,在课堂上,老师们非常耐心为我们讲解,总是出题目给我们练习。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老师总是让我们上黑板板书,老师们说板书是学习非常好的途径,因为我们可以轻易地从板书里找到自己的错误,并且锻炼我们的及时思维能力。以前我很害怕板书,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渐渐喜欢上了这样的方式,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很多。而在一天的课程结束之后,我们的老师也找到了另一个让我们吸收知识的方法,就是给我们一小时讨论时间,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则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找老师问问题,也可以自己做题。在这个时间里,我有了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平时不解的问题都可以在这段时间解决掉,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加强其他课程的学习。就这样,日复一日,我的成绩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很多,每次的模拟考试中,也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备考的过程里,我遇到过困难与困惑,但是有老师的帮助,同学的鼓励,为了大学梦,我不断努力,在最后的高考中,终于得到了满意的答案。我开心地得知,我比中考进步了1960个名次!

我知道,所有的付出都已得到了回报。而我的成功,离不开母校,离不开我的恩师。我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始终怀揣着热爱母校、感恩母校的炽热情怀。至少,我的这份感恩母校的情怀纯真如斯!每当有一点点关于母校的人或事触及我的生活,母校一词便会兀然涌出,存于心底关于于母校的点点滴滴,便会如歌似梦般非常清晰地从我沉沉的记忆深处浮现。是母校让我的大学梦想实现,而我的成功是因为我有一批非常出色的老师!

我的班主任,是一个严厉但是亲切的老师。她对我们的学业要求很高,她对我们的期望很高。总是督促我们勤奋,不可懒惰。记得高三的那段紧张的日子,她一直陪着我们,早晨比我们来校还要早,晚上也陪着我们自修,总是那样,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她关心我们的身体,总是提醒我们注意身体,多吃蔬菜水果,她经常带一些有营养的东西到教室,分给我们吃,那个时候的我们,都很开心!记得有一次,我的慢性阑尾炎发作了,她慌忙跑去医院给我买消炎药,并把我带到办公室让我好好休息。感谢我又这样一位亲爱的班主任,负责、博爱,永远陪在我们身边,给我们奋斗的勇气。

语文课上,我们的老师总是会想出很多开发我们思维的点子,让我们的语文课不再枯燥。有一次,我们讲到了《阿Q正传》,在学完整篇文章后,鲁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他让我们自由组成小组,任意选择课文里的一个场景表演出来,鼓励我们正确使用课文里的对话,这个任务一下就调动起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一时间,课外的时间我们都忙开了,一个星期后,我们都上台展示了自己的表演,现场气氛特别热闹,还吸引来别班的老师来做观众呢!感谢我有这样一位睿智的语文老师,让我学会了利用有利资源,将知识运用到最大化,善于思辨,灵活应对。

数学课上,同学们遇到了不懂的题,老师总会不厌其烦的为我们讲解,一遍,两遍,——直到我们大家听懂为止。我的数学成绩很差,我的数学老师,孙老师,总是在课下的时候帮我单独辅导,她总是很耐心地看着我做题,并且让我解题给她看,并时时给我讲另外的思路。孙老师总是鼓励我说:这个世界没有笨孩子,你只是需要时间好好入门。还记得有一次考试,我成绩进步很多,孙老师特别高兴,在班上表扬了我很久,回到办公室也跟我的老师们一直夸奖我,我觉得很满足,感谢我有这样一位耐心的数学老师,让我对数学不那么恐惧。

英语课上,老师是个可亲可爱的人,总是露着笑容。她的英语课氛围很活泼。她习惯锻炼我们的说话能力,课上总是让我们朗读课文,并分小组扮演角色说话。我总是很享受这样的英语课,因为在课上,同学们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她很和善,即使批评我们,也总带着笑,循循善诱。

历史课上,石老师带我们走入了历史的天空,她总是能用各种方式为我们讲述历史故事,记得高三的时候,我们都很头疼背诵一些历史资料,一度陷入痛苦。石老师就想出了个办法,她花了很久的时间,为我们将所有的历史资料全部重新筛选整理了一遍,这样不仅使我们背诵的负担减少了,也将资料变得更有条理性。感谢我有这样一位善解人意的历史老师,让我们每每想起她时,总会有很温暖的感觉。

如果说,这世上除了亲情最温暖人心,那么我想说,还有一种情,让人回味,给人力量,那就是——师生情。感谢母校,让我们和老师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你们的名字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正永存。最后,我想借用毛泽东对徐老说的一句旧话:恩师过去令我尊爱,今天也令我尊爱,将来也还令我尊爱!

祝福母校,感恩老师!

第四篇:初一_写景作文《忆母校生物园》

忆母校生物园

作者:不详

岁月匆匆,转眼间我就踏入了中学的大门。每当我回忆起小学的一点一滴,总会想起昔日那郁郁葱葱的生物园。

我还记得生物园春天那生机勃勃的景象。春风唤醒了万物,那苍老的木棉树不知何时冒出了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儿。在微分的吹拂下,花儿轻轻悄悄地绽放出美丽的笑脸。一朵朵烈焰似火的花儿在生物园里格外夺目。其他的花儿也不甘落后,相继露出她们天使般的脸孔。在春风的吹舞下,花儿娇滴滴地扭动着她们纤细的腰。一阵细雨随风飘来,为这美丽的景色添上几分神秘的色彩。雨后,一阵阵清新的土壤味扑鼻而来,几滴珍珠似的水珠在嫩绿的叶子上调皮地滚动着。这时,太阳懒懒地升起,水珠顿时闪耀出金色的光芒,让人陶醉在这片辉煌中。春天的生物园给人一种朴实的感觉,一个遐想的天空。

夏天的生物园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树叶被风吹得“瑟瑟”地响,听着这声音,让人心旷神怡。那树叶错落有致,灿烂的阳光从树叶缝中透过,让人昏昏欲睡。紫荆花开了,绿丛中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粉紫色,紫荆花不像牡丹那样娇艳,也不像茶花那样红花,更不像水仙那样柔嫩,它在万紫千红的花海中,显得那样朴素,那样大方。湛蓝的天空更让人感觉到生物园里的生气。

生物园的秋天有种凄惨的美。花儿都零落了,树叶也变得金灿灿的。一阵风吹来,顿时树叶漫天飞舞,宛如一群黄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过,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让人心中升出一种不舍,一丝留念,让人不得不赞叹它那种特殊的美。冬天,生物园笼罩着一种静谧的美。苍劲的树木露出那久经岁月冲刷的树皮,孤单着立在那里。但我知道,它的心中有股信念支撑着它: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还记得,这里曾是我们的好去处。小孩可在绿树成荫的地方嬉戏玩耍,也可以在这鸟语花香的天堂中窃窃私语。也可以在这儿静静地观赏这欣欣向荣的景象。课后,望着着生物园,会让人油然生出一种惬意,一种舒适。回想起那鸟语花香、变化莫测的生物园,心中会异常踏实。想起它的芬芳,想起它的幽深,想起它的艳丽,想起它的……简直让人回味无穷!

校园难忘,生物园更难忘!

来源:http:///zuowen/chuzhong/chuyi/xiejing/73425.htm

第五篇:忆母校情深意长 感师恩永志难忘

忆母校情深意长 感师恩永志难忘

——小记文新院校友返校活动

“咱都毕业十年啦,啥时候有机会再回到母校去看看!”近年来,随着三江学院办学历史不断扩展。“亿母校,感师恩”成了很多毕业多年的校友共同的呼声。2013年10月26日,文新院迎来一批“熟悉的陌生人”。他们是中文系(文新院前身)2003届新闻传播专业的37名毕业生,今天是他们毕业十周年返校的日子。

“呀,你咋这么胖啦!” “你变得更成熟了!” “老师还是当年那么帅!” “校园变得不认识啦!”

同学们在一片感慨中又聚到了一起。从2000年进入三江学院,到2003年毕业,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三年时光留在了三江学院这片美丽的校园。毕业十年了,无论在外打拼如何辛苦、如何风光,大家心里都会记挂着三江牛、勤人坡、奶茶店……如今又回来了,再到食堂吃顿饭,到当年的宿舍看看,到当年的教室坐坐,一切都显得那么熟悉又陌生,感觉是那么亲切。

见面会在文新院演讲厅举行,大家在一起重温往事,回忆大学时光,感恩母校,祝福老师,祝福母校。当年的系主任包忠文老师来了,当年那个帅气的屈伯俊老师也来了。同学们聆听老师的教诲,感觉又一次回到了自己的大学时光。包忠文老师感谢同学们在校期间对学校的支持,感谢大家为学校争得的荣誉,他对同学们现在有很好的发展感到欣慰,并欣然题词“善于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他还鼓励学生们继续努力,为社会发展,为学校赢得更多的荣誉,并祝愿同学们工作顺利,家庭和睦。屈伯俊老师深情的回忆了同学们在校期间的点点滴滴,他说:“感谢大家十年返校,看到大家能有今天的发展很高兴,希望大家珍惜这样一份感情,铭记每一个感人的瞬间,并邀约每一个十年都回来相聚。”

温馨的见面会后,2003届全体校友向文新院赠送孔子塑像,祝愿学校。

此外,文新院还迎来了多批毕业生。2012年4月中文系99文秘班的一批学生也相约返校,并向母校赠送纪念鼎。返校的每一名学生都由衷的表示,三江学院几年的教育对他们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真心感谢母校的悉心培育,铭谢恩师。校园里每一天的拼搏与努力,每一步的成功与喜悦,都是毕业生一生永远的记忆,都是成长进步不可缺少的阶梯。岁月的沧桑,能洗尽青春的铅华,但洗不去校友心中对母校浓厚的情谊。

文:季丹军 摄影:文新院团学联

下载忆亲爱的母校(默明哲)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忆亲爱的母校(默明哲)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同窗忆,回报母校情--电子信息工程08-2班

    四年同窗忆,回报母校情 指导思想: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四十多年来,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