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企业所得税】股权仅有2%,分红权却有20% 股权如此转让,纳税是否调整

时间:2019-05-14 01:15: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案例分析-企业所得税】股权仅有2%,分红权却有20% 股权如此转让,纳税是否调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案例分析-企业所得税】股权仅有2%,分红权却有20% 股权如此转让,纳税是否调整》。

第一篇:【案例分析-企业所得税】股权仅有2%,分红权却有20% 股权如此转让,纳税是否调整

【案例分析-企业所得税】股权仅有2%,分红权却有20% 股权如此转让,纳税是否调整

【案例简介】

近日,某大企业股东将部分股权平价转让出去,最终股权仅有2%,分红权及表决权却高达20%。如此安排商业目的是否合理,是否属于避税,存在一定争议。近两年,企业之间股权转让业务越来越频繁且复杂,日益成为税企双方关注的重点。近日,某大企业股东将部分股权平价转让出去,最终股权仅有2%,分红权及表决权却高达20%,引发了税务机关的重点关注。那么,这种股权转让商业目的合理吗?算避税吗?

【案例分析】

一.2%的股权,20%的分红权

甲公司原有两个企业股东,A公司出资800万元占80%股权,B公司出资200万元占20%的股权。现A公司将甲公司的部分股权转让给C公司,股权转让协议约定:C公司出资600万元购买A公司持有的甲公司60%股权,A公司所持有的60%股权实现了平价转让,无股权转让所得。转让后的股权结构为:A公司出资200万元占20%的股权,B公司出资200万元占20%的股权,C公司出资600万元占60%的股权。

同时,股权转让协议约定:C公司在其后需对甲公司增资9600万元,使甲公司的注册资金达到1亿元,增资后的股权结构为:A公司出资200万元占2%的股权,B公司出资200万元占2%的股权,C公司出资9600万元占96%的股权。不过,甲公司章程又同时规定,A公司仍拥有20%的分红权及表决权,所以最终各方的分红权及表决权比例为:A公司20%,B公司2%,C公司78%。获取这些信息后,税务机关认为这起平价转让股权的交易十分蹊跷,决定一探究竟。二.企业缘何作此特殊安排?

平价转让又附带超比例分红条款,这笔貌似特殊的股权转让业务,到底是咋回事?

甲公司章程规定A公司具有超出资比例的表决权可以理解,但A公司超过出资比例分红法律是否允许呢?根据《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可见,公司法认可股东可以按照约定的比例分红。

那么,A公司超过其出资比例的分红可以免缴企业所得税吗?《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另外,《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附表《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优惠明细表》填报说明写明:依决定归属于本企业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投资比例或者其他方法计算的,实际归属于本公司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金额。A公司据此认为,纳税人按照其他合理方法计算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可以免缴企业所得税。

一般来说,股权是指投资人由于向合伙企业或向企业法人投资而享有的权利,包括投资收益权、表决权、公司管理权和剩余资产分配权等,上述权利不可割裂。所谓股权转让,是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东权益有偿转让给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权的民事法律行为。笔者了解到,在上例中,甲公司目前经营情况一般,净资产略低于实收资本。原主要投资人A公司既想收回部分投资,又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不愿失去所拥有的股权,所以引进新的投资者,做了不对等分红权及表决权的股权转让。三.是否需要纳税存在争议? A公司平价转让股权,税务机关是否应该以其股权转让价格明显偏低而予以纳税调整呢?

一种观点认为,虽然表面上看A公司在当期并未实现所得,但其实质是A公司将本应计入当期的股权转让溢价收入递延至未来,通过A公司在甲公司未来超过其实际出资比例的分红权及表决权来实现。该交易如果是同股同权,A公司的股权转让价格显然要高于目前的转让价格,则A公司立即产生利得;但A公司仍想在未来甲公司的经营中获得收益,且不愿其分红权及表决权被过度稀释而做出平价转让,等于将眼前的利得做了递延。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五条第六款规定,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因此,税务机关可以评估甲公司股权的市场公允价值,以确定A公司所转让股权的价值,据以计算其转让股权应实现的所得并征收企业所得税。同时,此种形式的股权转让是将当期应缴纳的股权转让企业所得税递延至未来缴纳,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国家的税收利益。如果不予以调整,可能会使一些企业利用此种形式的股权安排规避当期纳税义务。另一种观点则认为,A公司以超比例分红权及表决权为代价取得平价股权转让,实质上是C公司将其未来的部分受益向A公司作了让渡。在甲公司增资过程中A公司由于资金问题放弃了部分股权,且其不愿自身利益被过分稀释,因此设计了这样一种不对等的股权转让。股权转让价格虽然不公允,但具有合理商业目的及正常理由。其未来的受益能否实现取决于甲公司的经营状况,具有不确定性,类似于一种看涨期权。

税收征管法规定,税务机关可以调整的情形需要同时满足“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及“无正当理由”。此案虽然计税依据偏低但有正当理由,其主要目的并不在于避税。因此,税务机关不应调整其股权转让价格。依据税收法定原则,笔者赞同这种观点,但要防止个别企业利用此种形式的安排恶意避税。

作为一种符合企业发展实际需要的经济形态,股权转让中潜在的税务风险应引起税务机关和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相信随着股权转让税收政策及管理的不断优化完善以及反避税力度的持续加大,类似的政策问题会有明确答案。

第二篇:股权转让涉及税种有印花税和企业所得税

股权转让涉及税种有印花税和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转让有关所得税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4]390号)规定:企业在一般的股权(包括转让股票或股份)买卖中,应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8号)有关规定执行。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所得应并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第五十条规定,除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但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依据本条规定,企业所得税应在浙江海运集团注册地缴纳。

印花税,印花税税目税率表第十一项规定,产权转移书据应按所载金额的万分之五贴花。《国家税务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1]155号)第十条进一步明确,财产所有权转移书据的征税范围是:经政府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动产、不动产的所有权转移所立的书据,以及企业股权转让所立的书据。因此,转让股权的行为,属于财产所有权转让行为,应按照产权转移书据万分之五缴纳印花税。

第三篇:房地产开发企业股权转让过程真实案例分析

法定代表人王大将与市里的领导关系很好,以一个较低的价格拿到了一块地,本身不是搞房地产开发的,专门成立一个公司拿这个地。拿到地之后就想我不懂房地产,也许挣不到钱。现在土地价格很高转出去同样挣钱。就把项目公司的股权全部转让给江苏大华房地产公司,因此双方签订了转让协议,转让的时候全部股权转让,转让的代表资产就是土地开发,这个公司有很少量的其他资产全部剥离,转让分两次,第一次合同签订之日起五日内转让90%的股权,八个月以后转让剩下的股权。合同里约定转让的价款叫做包干费,股权转让金这是规定三亿元,另外的7亿元叫做包干费。三个元作为股权转让可以少交个人所得税。但是另外的7个亿要求受让方支付给他,自己在土地前期开发中尚欠其他债权人的债务7个亿,实际上并没有发生7个亿的债务,这完全是虚构的,他想把这个作为成本,来逃避相应的税收。

整个转让过程中,实际转让方已经支付的款项一共是3亿,1.5亿是土地拿地,还有前期的拆迁支付了1亿,另外土地的凭证中已经支付了0.5,实际上只支付了3亿的成本。在转让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些公关费两千万,具体来说包干费分四次,第一次在合同签订后5天内支付3亿股权转让进,三个月内支付第二次包干费2亿元,协议签订后6个月支付第三次包干费3亿元,第四此是在协议签订会8个月内支付其余包干费2亿元,同时办理相关变更手续。其中0.5亿土石方工程是个体交易的,很难获得发票,事后申请税务机关开发票,但是这个事是真实发生的,我们认为这应当是根据据实确认的原则,0.5亿代开发票是可以的。剩下的7个亿是根本没有发生的。

合同签订以后,双方支付了第一笔3亿的股权转让进之后,办理了变更之后,很快就不按照合同签约来实现,拒付的理由是协议地块内分母、通讯塔等迁移工作尚未完成,双方有争议,协议不成,准备起诉。起诉之前委托了律师,双方商量这个案件涉及了一些重要的税务问题以及相应的风险。来北京进行法律咨询,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转让方涉及到底缴纳那些税收?各税种及其税负是多少?第二,本案股权转让是否会被认定为实质上的土地买卖,从而需要缴纳巨额土地增值税?第三,转让方获取项目公司成本发票的方式是否违法?能否将10亿元包干费提供真实、合法、有效的发票?是否可以全部在缴纳土地增值税前扣除?

下面我们看第一个问题,我们先看转让方要交那几种税,税负是多少?

第一,营业税,按照规定,以当初购置不动产的时候,取得土地使用权以及对外支付,假定这个行为构成实质上的不动产的转让,不是股权的转让,营业税及两个附加=0.47亿元,第二,印花税,这是比较小的。

最重要的是土增税,大家知道,土增税的税基的计算不是据实计算的,有五个扣除项目,有一些按照法定的方法,房地产开发等等相关流转费等等,由于本案购买土地以后,并没有进行房地产开发,应该适用税务总局一个单独的文件,因此扣除项目金额3.78亿,增值税6.22亿元,增值率164.6%,土地增值税税额是2.54亿元。

个人所得税,包干费的性质,是否是股权转让价款?数额是3亿元或10亿元?7亿元包干费是否真是存在对股权转让价款有何影响?因此个人所得税税额是1.91亿元。

是否应当同时缴纳土地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如果是这样转让放在这样的股权交易过程中,到底应该交多少税?转让方应纳税额总额是4.97亿元,税前利润是6.55亿元,税后净利润是1.58亿元,总税负是49.7%,如果按照净利润来算,总的税负是75.9%。我曾经一直说中国的法定税负如果都要交的话,税负到底是多少?我认为非常之高,在50%以上,普华永道有一个报告认为是77%,这个案例就印证了。

该转让行为如认定为股权转让行为,则只需缴纳个人所得税1.91亿元,同一个行为,如果按照资产转让承担的税负将比股权转让的税负是2.56倍,所以是有巨大的差异。

受让方缴纳的税收很少,如认定为资产转让受让方只需要缴纳契税和印花税。下面我们要分析最担心的问题是是否能否把股权转让认定为所谓的资产转让,从而要缴纳巨额土地增值税?当时拿了这样一个文件,2000年有一个批复,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能源(000027,股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一次性共同转让深圳能源实业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这些资产主要是不动产,因此税务总局批复以土地增值税的规定征税。

我们来看法律形式上,这个案件的股权转让以后,土地的权利人并没有变化,因为土地原先属于这个项目公司所有,股权变更以后,不动产还是属于这个项目公司,项目公司没有变,只是股东变了,但是可以看到,实际控制人是变了。下面来看本来股权转让存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特点,不同一般的。

第一,资产结构单一,主要是不动产,而且又剥离了,全部是土地。

第二,业务相对简单,这个公司就是一个壳公司,没有实质的经营业务。

第三,股权价格决定于资产价格,并不取决于这个项目公司的信誉、经营情况,因为这个项目公司根本没有开展经营。

第四,股权全部转让,而且应当说也是实质性的一次性转让。因为第一次就转让了90%,很短的时间又转让下一次。

所以应当说税务总局的687号确立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以适用在本案中,应当缴纳土地增值税。他们找到我们,怎么办?我认为这样适用在法律依据上和法理上应当说根据并不冲突。

第一,税收征收严格遵循法定原则,自然我们这个案件法律形式上权利人并没有变更。只是股东变更了,房地产的权利人并不变,法律形式不符合我们土增税要求的房地产的全书发生转移。

第二,我国税法没有普遍确立实质课税原则,如果需要按照实质课税原则征税,在税收法定注意原则下,必须有税法的特别规定才可以适用。

第三,《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14条明确规定,《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由财政部解释,实施细则由财政部制订。

第四,这个函仅仅是个案的批复,不宜作为普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

第五,本案是分两次转让,不完全具备这一条件。

因为我认为税务机关依据并不充分,如果单个文件一定让税务机关知道,税务机关征收土地增值税的可能性较大。如果纳税人在纳税后对此提起行政诉讼,司法机关将会进一步审阅这个文件,司法机关裁判不征税的可能性较大。但这需要进一步分析提起行政诉讼后,对本案合同双方将会产生那些影响,考虑到协议关于转让方提供发票条款的约定,转让方的风险非常大。

如果当初找到我们,我们事前做一些筹划,做一些规划,找了律师,体现律师的价值,想办法把税款转嫁到受让方,如果对方不懂税法,不知道还要交这么多税,暗度陈仓。

最好的方案是双方都不交,股权转让分几次进行,避免缴纳土地增值税。第二,股权体现全部是不动产,我们签订合同时,不仅剥离其他资产,应该加大,通过土地抵押的形式融资,或者1500万卖掉两百亩,买一些需要的资产,稀释资产结构。如果懂了就可以这么操作。另外通过兼并的形式,要这个项目公司有什么用?直接大华兼并,未来由大华来交,转让的价格还不会受影响。

最后,给我们完善税法的思考,1、在法律上确立实质课税原则,2、完善税法解释,减少执法风险。

3、推进税制改革,降低法定税负。避税那么难,风险那么大,有什么办法?一旦避税不成功,要交滞纳金,还要交罚款,所以造成很多社会问题。根本原因是中国税制不合理。随着房地产的财产税的扩大试点,我们的确需要对现行的地方税有一个调整,优化中国税制,实现中国的公平正义,这正是我们在座的所有的同仁共同的愿望,谢谢大家!

下载【案例分析-企业所得税】股权仅有2%,分红权却有20% 股权如此转让,纳税是否调整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案例分析-企业所得税】股权仅有2%,分红权却有20% 股权如此转让,纳税是否调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