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BUPT_2012中特期末论文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忆改革开放30年
——回顾、反思与展望
摘要: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从未遇到过的新课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建设突破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束缚,彻底摆脱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逐步完善,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同时,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也走了不少弯路,出现了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总结这些成就和问题,在于继续坚持改革的方向,全面提高开放水平,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关键词:改革开放 成就 问题 经济
正文: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华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是著名歌唱家董文华为中国改革开放所唱的一首歌曲,相信每一位中国人都有听过这一首歌曲,这首歌曲讲述了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方针这一措施在中国所取得重大成就,不得不说,小平同志的举措是十分天才的。
当时的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是十分艰巨的。首先,在十年内耗中国民经济基本被拖垮,社会生产力低下,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人民的生活贫穷并且艰苦,大部分人温饱都不能解决,这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在当时变的异常尖锐,经济想要重新起步需要很多内部的改革;长期的封闭发展使中国与世界缺少交流,国民的思想 观念狭隘落后,尤其是在文革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致使国民盲目自信,胡乱发展,反复折腾,虽然“四人帮”已被粉碎,但左倾思想仍在延续,此时推行改革开放必将遭到左倾分子的反对和阻碍,因此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需要在思想观念上进行一次彻底的拨乱反正;政治上的落后也是阻碍改革开放的难题。就在这时,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了建国以来一些失误产生的原因,在思想路线上进行拨乱反正,强调全党应解放思想、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同志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事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去” 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努力拓展对外开放的新空间,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二十多年来, 我国始终不渝地奉行“走出去”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走和平发展道路, 逐步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对外开放, 逐步提高了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三)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指出,“抓住时机, 发展自己, 关键是发展经济。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现在, 我们国内条件具备, 国际环境有利, 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 是必要的, 也是能够办到的。”
正如小平同志的论断一样,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经济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1978 年,中国GDP 总量仅3624 亿元,2007 年已达到246619 亿元,2009年更是达到了333244亿元,年均增长9.7%。中国经济从一度濒临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均GDP 过2000 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列和工业化中期阶段。
(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就城镇居民而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型步入了小康型阶段并逐步向富裕型过渡,消费质量明显提高,居民的吃、穿、住、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6年的11759元,居民收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除工薪收入外,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总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上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发生改变。
就农村而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不仅促成了我国农业增长的"黄金时期”,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了上亿人的温饱问题,成为人类消除贫困史上的一个奇迹。如今在农村,砖瓦房比比皆是,小洋楼也不稀罕,一部分农民还在城里买了商品房。平板电视机、自动洗衣机、电脑等高档消费品进入寻常农家,小汽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了城市人的特权、农村人的社会底层化。而且隔离型的户籍制度,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割裂开来,按照特权、等级、排序进行治理,保护一部分人的利益,同时损害另一部分人的权益。源头上的不公正日益成为仇恨、犯罪的渊薮。
现实中国的不和谐——特权、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城市差距、身份歧视、省籍歧视、就业歧视、边缘群体、弱势群体、血汗工厂、农村贫困、城市犯罪、同命不同价、打工子弟学校、高考分数线差异,基本上都与户籍制度有关。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没有树立社会正义、公平思想,没有“正义压倒一切”的理念,相反,奉行“稳定压倒一切” 的错误指导思想,一些官员以社会稳定为借口,剥夺当地人民的话语权、谈判权、参与权、管理权、组织权、投票权、抗议权,导致弱势群体不断扩大,社会道德沉沦,群体性事件频发,最终难以维护社会稳定。
(三)经济问题
中国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特权与垄断。特权市场经济酿成了腐败市场经济、不公平市场经济、不道德市场经济的后果,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过度垄断造成了社会矛盾与冲突的激化。
特权垄断利益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祸害。越多的特权垄断的国有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就越没有希望。目前,中国的垄断国有企业资产利润率仅相当于发达国家大企业资产利润率的1/10—1/100。垄断国有企业的高成本、低效益极大地损害了国民的福利。
中国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居世界第一位。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然而,这个数据还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城乡之间实际收入的差距,如果把福利、补贴等因素考虑进去,一般估计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达到6倍左右。
(四)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是中华民族的生存底座,不可恢复的生态环境破坏等于是断了子孙后代的活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奉行唯经济主义的指导思想,不惜破坏人民的生存基础和生态环境,以谋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提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经过近30年的实践,中国改革开放整体上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社会总体上已经由生存型社会转向发展型社会。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具体来说,要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按照城乡统 筹协调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按照提高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水平的要求,更加积极地推进对外开放;按照社会和谐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同时,有的文章分析了改革进入新阶段以及中国进入发展型社会后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如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阶 段的特殊意义,利益关系的调整将更具有深刻性和复杂性,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需求增大等。基于此,许多论文都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协调经济、社会以及政治 等不同领域的改革关系。在当前,要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发展民主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升到更重要的位置,并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践,使其整体上与其他改革保持平衡。只有这样,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能健康地发展,并在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加快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 [1] 汪洋.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N].南方日报,2007-12-28.[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3]温家宝.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