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国大业》看主旋律电影营销策略(一)

时间:2019-05-14 01:5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建国大业》看主旋律电影营销策略(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建国大业》看主旋律电影营销策略(一)》。

第一篇:从《建国大业》看主旋律电影营销策略(一)

从《建国大业》看主旋律电影营销策略(一)

长久以来,主旋律电影一直是“叫好不叫座”。而电影《建国大业》上映以后,不仅创造了国产大片的票房神话,更是打破了票房尴尬这一桎梏主旋律电影多年的僵局,本文试图通过对《建国大业》这一主旋律电影商业化运作模式和电影营销策略的分析来揭示未来我国主旋律电影营销策略。

电影《建国大业》自上映以来全线飘红,捷报连连。已经成为国产影片中最为卖座的影片。而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部标签为主旋律的电影在采用商业化电影营销策略以后竟然一改之前主旋律影片的颓势,突破了主旋律影片票房不会突破4000万的魔咒。细细探究影片《建国大业》成功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这部主旋律电影在采用了现代化商业运作模式之后,才使得主旋律电影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达到了完美结合。

一直以来,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电影各自为战、各有弊端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主旋律电影说教意味浓重,电影营销策略陈旧、运作模式效率低下是其主要弊端。而商业大片虽然电影营销策略先进,但片面迎合市场,追逐经济效益也广为大众诟病。随着影片《建国大业》的成功,人们似乎看到了一条“主旋律内容、商业化运作”的电影制作新模式。笔者在此主要是着重分析《建国大业》成功背后的营销策略。

一、入虎穴得虎子——巨额影片营销投入

长久以来,出于投入与产出等经济因素的考虑,主旋律题材电影的推广费用一般不会超过800万。而作为向国庆六十周年献礼的《建国大业》影片推广费用近2000万,再从其拍摄总投资仅三千万来看,推广费占总投资比例之大,这在主旋律影片中前所未有。正是有了2000万的推广费用,《建国大业》才会一口气做到了“大片气场”,攻下了全国绝大多数媒体,才会投下了国产电影数目最多的1450个拷贝,才会占据全国80%的票房市场。可以说,巨额的营销投入为影片的顺利推广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借势主题——为国庆六十周年献礼

高唱主旋律是《建国大业》对自身的准确定位。首先,其借了内容的势。《建国大业》最初策划源于张和平在政协的一次会议上提出的,他希望能够拍摄一部表现政协创作历史的影片。这个题材的意义非常事关重大,得到了与会者的支持。最终,政协主席贾庆林表态中国政协全力支持这部影片的拍摄。就这样,《建国大业》从构想走向了现实。而从电影营销策略角度看,《建国大业》一定程度上因为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具有时代性高度,具有了其他影片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注定将引发主流消费者的激情。第二,向国庆60周年献礼的主旋律题材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营销卖点,赚足了公众的眼球。影片从拍摄到推广再到最后的发行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说《建国大业》电影营销策略的巨大成功有取巧之嫌的话,那么对于其他影片的营销者而言,如何想法设法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则是顺利推广影片的第一道难题。

三、挖掘导演影响力——“营销”韩三平

从拍摄《建国大业》以来,总导演韩三平成为被媒体曝光次数最多的导演之一。他的不少语录都成为很多娱乐新闻的头条进行发布。提起韩三平的名字,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作为中影集团的董事长,韩三平巨大的号召力不容小觑。在建国大业拍摄之初,韩三平就确定了组建明星阵容拍摄影片的计划,吹响了全国影视明星的“集结号”,而众多明星的加盟除了被影片本身的内容所吸引外还是冲着韩三平的影响力去的。一句“韩三爷能做到斯皮尔伯格做不到的事情”更是被广泛流传。韩三平的“个人魅力和个人地位”被制片方炒作的淋漓尽致,这时的韩三平已经成为《建国大业》的一个标签,影片推广方把韩三平连同《建国大业》一起整体打包,全力进行商业运作。

四、做足阵容戏——强大明星阵容的娱乐卖点

强大的明星阵容是《建国大业》最值得影迷津津乐道的地方。作为主旋律影片商业化操作的试验田,短短140分钟的电影汇集了172位明星,用群星璀璨来形容这部电影一点也不过分。“偶像实力大牌、老中青明星齐上阵”成为这部影片最大的娱乐看点。作为影片的制作方兼推广方,以韩三平为首的主创人员也在宣传豪华明星阵容方面做足了功夫。从拍摄之初爆料成龙、李连杰、刘德华、章子怡、陈道明等众多大牌倾情加盟《建国大业》,到逐步曝光全部明星阵容;从爆料成龙想演毛泽东到爆料周星驰亲自打电话要求参演;从人们纷纷猜测明星的片酬到对公众对众多大牌明星的零片酬议论纷纷。

这些重磅新闻都无一例外的占据了各大报纸的显要版面。媒体对《建国大业》密集报道的背后是影片营销人员的精心布置。电影营销策略人员从一开始就竭力在明星阵容上挖掘新闻,吸引媒体记者和公众眼球。按照总导演韩三平的话说”这就是注意力经济,就是要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在影片推广方的努力推动下,全国各大媒体为《建国大业》做了延续好几个月的“免费”报道,从单纯报道《建国大业》的娱乐新闻到策划无数的新闻选题,从一个报道兴奋点到另外一个报道兴奋点,宣传效果不断叠加,影响力不断提升。各大电视台慷慨滚动播放建国大业的预告片,拿南京首映礼来说,江苏卫视精心布置,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把首映礼办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晚会。江苏卫视的品牌效应在宣传《建国大业》的同时得到了充分张扬。在公众的高度关注下,各大电视台也全力为《建国大业》呐喊助威,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建国大业》本身,更多的是为了提高自身收视率,为了推广自身媒介品牌,与《建国大业》强强联合,产生宣传效果的“叠加效应”。

第二篇: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军大业》讲述了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挽救革命,于当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从而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故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后感,欢迎阅读。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_年_月_日,我有幸观看了献礼祖**亲六十岁的史实大片《建国大业》,让我对1945——1949年这5年中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及我党第一代领导人的英雄事迹有了更加详细和深刻的了解。短短两个多小时,我仿佛回到了那个艰难而又催人奋进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影片以重庆谈判到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其中,影片依次展现了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定都北平,政治协商级以黑白史诗片段为表现形式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的事件。

我向这部电影除了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之外,更重要的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原因的思考,历史上以各个阶段为领导的革命数不胜数,以农民阶级为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为什么?虽然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很正确的回答,但看过了这部影片后,我确实对革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想要革命,只有勇气和魄力,但想要革命胜利,我向这还远远不够。

革命需要坚持。没有哪一次革命会一帆风顺,把时间从1945年往前调,我们国家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人的残忍,野蛮吓退了国民党,但吓不倒我党革命决心,国民党的那些所谓正统军校出身的大批军人只坚持了数月,就开始消极抵抗,甚至在抗日战争中期开始对自己的同胞共产党进行打压,但我党坚持住了,我党抗日战争的初期战斗中吸取经验教训,开展了广泛的敌后根据地,不断地从后方骚扰,打压敌人,迫使日本侵略者把自己的工作重心转向了后方战场,此时国民党的反动分子也向我党进行了进攻,但我党再次坚持住了,我党不要国民党的资助,不要同盟国的援助,在解放区实行自给自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话是我党坚持的最好写照,我党还坚持分配土地给农民,动援任何一个可以团结的帮手,就这样,敌人的一次次进攻无攻而返,终于,因为我党对革命的坚持,终于赶跑了侵略者,实现了国家的独立。而在电影中,我党更是为了国家统一,继续坚持着,当国民党提出划江而治时,我党没有停下革命的脚步,毅然发动了渡江战役,因为我们知道划江而治的中国永远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这场革命一定要坚持下来。这种坚持是我党特有的,也是革命必须的。

革命需要人民的支持。国民党有先进的后备军,高素质的军人,雄厚的兵力,这场战争怎么会输?因为国民党是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根本不管人民死活,在电影中,国统区物价飞涨,人民正常生活难以继续,而杜月笙等大资本家囤积物资哄抬物价企图发一批国难财。在这样一个地方,人民没法治,失去了人民,还谈什么革命?反观共产党,我党和人民的融洽,早在“军民鱼水情”这句话中可以体现的出,广泛发动人民,得到人民支持,确实为我党革命的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电影中,解放军占领上海,没有一个人去住到民宅中,累了,就睡大街,当宋庆龄走到大街上,看到满大街的人民解放军,我想,一切都明白了,一个军人能始终为人民着想,这样的军队怎么会不得人心?有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支持,革命怎么会不胜利?

革命需要非凡的领导。这场革命胜利的最大原因我想就是拥有几位拥有雄才大略的领导人。毛主席自不必说,他最让人熟知的便是他非凡的军事才能,游击战则是他战略的精髓,四次反围剿胜利,渡赤水。三大战役已经是他的成名作。在电影中,导演并未侧重于毛主席的军事才能,而着重描写细节,政治局开会的时候,毛主席把蜡烛吹灭了。摸黑继续开会,他说,留下半支蜡烛晚上还要写东西,看完后,很震撼,以小见非凡,秒啊。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当然有以亲和与儒雅出名的周总理,周总理一向兢兢业业,刻苦工作而在电影中,总理和主席在一起,帮主席分担工作,提供方便,甚至在得知我党没能保护好受邀参加政治会议的冯玉祥将军,总理终于大发脾气,痛骂手下都是“猪脑袋”,这种细腻生动的描写,吧周总理刻画活了,正是这样一个非凡的总理,为革命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还有朱德及刘少奇等领导人自然都是满富智慧,有力地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此时此刻,我终于深切体会到历史的价值,看完《建国大业》。我更加尊敬老一辈的革命家,是他们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黑暗,迎向了新生活。我也更加觉得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好好学习,掌握真正的本领,肩负起强大中国的重任!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__月__日上午锦州市统战部组织各民主党派召开庆贺建国60年大会,会后招待看电影《建国大业》。

《建国大业》讲述1945年开始到1949年伟大祖国解放之间的几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电影中最让我们锦州自豪的是打辽沈战役之时毛主席站房屋上,周总理问他在干什么?毛主席说在看锦州,周总理说这离锦州有一千里呢。可见锦州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可书上一笔。当年辽沈战役的胜利对于全国的胜利起关键的作用。

《建国大业》以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国体为主题,主题重大,集中、突出,类似反映建国题材的影片较之只能望尘莫及、自叹不如。

《建国大业》云集了170多位华语影坛一线明星。

电影《建国大业》再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

在解放上海后,战士累的睡在大街上,这一细节感动着宋庆玲先生,才使她能来到她的伤心地北平,促进中国各民主党派政治协商制度会议开始。

《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表述历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过闻一多演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又如用写意的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住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

细节决定成败。在炮火连天之时,让你的心紧张,又来了一个浪漫的场面,主席和总理带着两孩子在挖菜,山花灿烂,家庭温馨,建国之后的幸福生活应是如此。这一细节让人看到了希望。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中秋节的前夕,全家人决定晚上一起出去吃饭然后去看被媒体宣传的不得不看的宏篇巨着《建国大业》,草草吃饭晚饭直奔电影院,生怕买不到票,还好售票柜台前并不十分拥挤,19:00整电影正式开始,一幅幅熟悉画面,一张张激动的笑脸,枪声、炮声、欢笑声和呐喊声,此涨彼消;鼓声、号声、呼啸声、叹息声,跌宕起伏,一段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近代史,荡气回肠,感叹不已……

当走出影院,原本以为每人百元一张的电影票,一定能博得家人的喝彩,结论是90%的内容看不懂,但90%的演员都能如数家珍,听到这样的结果不知道是喜是悲,喜的是,不要让后代老是背负中华民族百年沉重的历史,悲的是,一个公民不知道自己共和国的历史,将如何让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看完《建国大业》后,不知道是历史被娱乐商业化了,还是历史就应该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来传承?

张澜,李济深,沈钧儒……,这些民主党派的创始人多见于他们撰写的着作和文学作品,与国共两党的恩恩怨怨在《建国大业》第一次感受到,如果说建国60年到今天分成两个三十年,那么,通过《建国大业》感到未来30年,应该是中华民族强盛,中国民主繁荣的30年,中国已经结束了军政和训政,正在逐步走向宪政,一个富强的国家,不仅仅是GDP,更重要的是民主和自由……

《建国大业》中有上海解放的镜头,四月的上海春暖乍寒,战士们都荷枪睡在马路边上,镜头来回扫描着睡在街头的战士们,在他们当中就有我的父亲和母亲,渡江战役,解放上海,都是孩时父母常常提及的往事,我们逐渐长大后,老是问及父母,你们什么时候结婚的呀?新房在什么地方呀?谁追的谁呀?,听到这些问题母亲常常笑答,只有背包一对,茶缸一双,新房是国民党港口司令部,上海虹口区的四川北路,虹口公园附近,在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父母亲终于实现了他们“解放全中国才结婚!”的共同承诺,今年是共和国60岁,也是父母亲结婚60年,虽然父母已经长眠于世,但是共和国不会忘记你们,人民不会忘记你们,儿女们不会忘记你们,在《建国大业》的影像中让我们知道了你们为共和国所做的贡献,我们为有你们这样父母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爱自己,爱家,爱国……

观看建国大业观后感

今年是祖国60华诞,我觉得今年最值得期待的电影是中影的《建国大业》,真是心想事成,姐单位团购观看《建国大业》,姐有事把票送给我,哈哈……《建国大业》的明星阵容强大,不太看电影的我觉得是“史上最牛献礼片”,是中国电影人对共和国诞辰的一次集体献礼。真是“群英荟萃”影片中所有的配角无一不是一流当红影星。172位演员聚集在140分钟的电影里。

——郭晓冬;再比如画面上突然放到一个士兵的背影,正奇怪干嘛给他特写,镜头一转,居然是王宝强;葛优一出来,全影院的人都乐了。但最搞笑的还是范伟。那一场戏说的是毛主席见厨师。前一个镜头还是黄晓明扮演超级帅气的‘警卫员’,下一个镜头就是范伟忙不迭地跑进了画面。而且,他是一脸仰慕地看着毛主席,憨得特别可爱。

眼花缭乱的最后10分钟,邀请各民主人士讨论建立新中国细节。这下,章子怡、赵薇、任达华、甄子丹、邓超……一张张熟悉的明星脸一股脑儿地涌了出来。最后10分钟的‘主角’其实是刘德华。

因为这10分钟里的腕儿太多,大家才弄明白原来演员里还有周星驰。演的还是周作人,啊!真好……

在此我祝祖国“生日快乐”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第三篇: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建国大业》作为电影人、电影界送给祖国妈妈的生日礼物,其中众多著名影星无薪参演,他们的豪迈之行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说到这里,同学们知道怎么写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吗?了解相关精彩内容请参考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文章: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1

今天,我过的真高兴啊!我今天早晨起了一个大早,早早地收拾好书包,高高兴兴的,一蹦一跳地去上学了!

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我很高兴,可能是因为昨晚看了电影的缘故吧!昨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安钢电影院,看了一部国产的大片 —— 《建国大业》!

这一部电影非常好看,看得我如痴如醉!《建国大业》这一部大型电影片,主要讲了主席主席与蒋介石商谈 “ 建立共和国 ”的事情。一九四五年十月十日,主席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乘坐飞机,一起飞往南京,与蒋介石商谈双十协定的事情,并签订了双十协定,维护了暂时的和平,让那些思想保守分子足足高兴了一阵子!

可是没过多久,蒋介石这个就反悔了,亲自撕毁了双十协定,重新拉开了内战的序幕!这时,连坐在电影院里座位上的我,都气愤不已,恨不得一口口水吐到蒋介石的脸上,恶心死他!堂堂男子汉大丈夫,“ 伟大的 ”民国大总统,竟然出尔反尔,说话不算数,说一套做一套,他的素质竟然连个老百姓都不如。蒋介石让中国人打中国人,真是民族的罪人,中国人民的鲜血不是流在战场上,而是流在了自己同胞的枪杆下,真是让人痛心啊!我祝愿蒋介石不得好死,死后碎尸万段,被打下地狱,被钟馗吃掉!

啊,这部国产的大型电影片《建国大业》真是太好看了,有机会我一定要多看几遍!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2

十月一日放假期间,我无意中发现了一部抗日影片,名字叫做《建国大业》。看了以后令我受益匪浅。《建国大业》讲的是共产党为了与国民党抗战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新中国的成立也有很多人做出了牺牲,比如,1946年10日,李先生被国民党暗杀了,闻一多先生为李先生的死而感到愤怒,他当众说:“李先生到底做了什么事被暗杀,他不过就是拿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已。”从此,闻一多先生就成了国民党的眼中钉,肉中刺。不料,闻一多先生当晚就被暗杀。看到这里,我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心里有充满了惋惜。

经过不懈的努力,新中国终于成立了,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飘扬。人们的欢呼声,鞭炮声充斥了整片天空。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上说了一段慷慨的演讲。此时,我的心情既兴奋又激动。新中国终于成立了!新中国终于有立足的地方了!

看了这部影片,我懂得了建立新中国是多么的不易,明白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前辈的血换来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3

国军的军装还是比咱的漂亮,据说腕儿们今年抢着做国军,就是为了跟剧组要一套衣服,整部剧中的明星大体扫一眼,两伙阵营还是分得很明显:我党领导人还是那些特型演员,基本特征就是形神俱备,名气就基本上扔一边了;扮演国军的诸人就是不折不扣的明星,范儿要紧,像不像就不算问题了,王学圻、尤勇、胡军、李连杰、陈宝国、刘德华等人赫然在列,就是为了能压得住场。还是有些演员的戏份被剪掉了,比如侯勇版的陈赓,李幼斌版的报社记者、邓超版的徐悲鸿都没了,那些有笑点的演员却都还保留着,范伟、葛优、王宝强、郭德纲、冯巩等人出来就是让你乐,这也反映了咱们的“主旋律影片”向“主流电影”的跨越,《建国大业》告诉我们革命历史题材不必瞪着眼握着拳看,咱们完全可以靠着椅背伸懒腰,可以大笑,还可以吃爆米花,所谓的严肃,都可以丢垃圾桶了。

除了国共两党,民主党派的刻画同样很有力道,民革、民盟等党派屡屡受主席邀请北上,虽心有所属,采用的策略还都是打太极。张澜、李济深、宋庆龄等人还是很好的反射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以及他们的软弱(这是主席说的),他们作壁上观、静待时局,不轻易为动,更加重了他们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身处这个水深火热时局里的身不由己。这些民主党派在大局落定之际投诚,主席不计前嫌亲迎接纳,并许以国家副主席和人大代表之席位,从而将共产党、主席的豁达胸怀铺展的淋漓尽致。影片最后以定国歌、国旗而结束,众代表在激烈讨论选定四星环绕的五星红旗,只是再度重申了建国大业其实是人心所向的道理,在那个风口浪尖的年头,也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4

《建国大业》这一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主旋律影片,云集一百七十多位明星,话题人物齐聚,四大天王中的两位捂婚天王刘德华,黎明,功夫之王成龙,李连杰,华表奖的双黄蛋得主陈凯歌,冯小刚,四小花旦里的章子怡,赵薇,实力派男星姜文,陈道明,陈宝国,葛优等演员纷纷出马,以置于使笔者无法一一列出,这些大腕在影片拍摄和上映的档期,每个人身上出一条新闻,对影片的宣传就不可小窥,更何况中影掌门人韩三平十多年后重新掌镜,众大腕零片酬出演,国产片拷贝又创新高等新闻本身就有着巨大噱头,让人们重新唤起了对主旋律影片的热情!

其实主旋律影片很早就对自身如何更多的吸引观众做过尝试,2005年,为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影片《太行山上》,就起用了港台明星梁家辉,刘德凯分别饰演国-共的抗-日英雄,2007年的献礼影片《八月一日》同样选用了吕良伟,李子雄饰演了叶挺和汪精卫,两部影片在这一类型片上做的突破不大,但是起用明星的机制无疑使影片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建国大业》在起用明星上可以说是在以前影片的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而且对这一类型片的宣传,说教的功能大为改观。国共两党人物喜怒哀乐都给予了描写,凸显了人性化。然而影片从皓如烟海的史料中选则材料,修改剧本,难免有些典故,事件交待不清,或是挂一漏万,下面是笔者看出的几点,一吐为快。

李宗仁不顾蒋介石的阻挠,硬是选上了副总统。片中有一场蒋,李二人共同登台,宣誓就职的戏一闪而过,未做交待。其实当时蒋对李很是愤恨,想让李宗仁出丑,于是派人通知李宗仁宣誓就职时穿军装。自己反到穿一身长袍马褂。当李宗仁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结果就职典礼时李宗仁站在蒋介石旁边,象极了一个跟班。

片中结尾处斯-大林对中-共的代表慷慨陈词:只要中-共一宣布建国,就第一个与中国建交,显得很丈义。但是片中也提到过一幕,起初共-产党攻陷南京,苏联的驻华使节并没有留下,而是和蒋介石一同退往广州,事实上苏联对国共两党的政策一直是暧昧的。对中国是否划江而治也提出过意见。但是还是主席有远见,有魄力,一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诗词就点明了事物的主要矛盾,中国人的事还得中国人自己作主!任何国家的政策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主,并没有无私的援助!

转眼间新中国已经迎来了自己六十岁的生日,国家日益富强,然而就象片中对国歌的讨论一段所说的,我们永远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警惕。用我们的血肉,我们的智慧组建成新的万里长城,永远前进,再前进,在世界上找到我们应有的位置!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日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那万众欢腾、全国人民载歌载舞的场景,在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

《建国大业》是一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__周年而拍摄的献礼影片,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主旋律故事片。看完整部电影,不禁让人为之感慨,为之动容。

最让人难忘的是,影片中,起到关键性淮海战役结束后,主席,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我们敬爱的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那一刻,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怀着激动的心一齐喝酒,喝醉了酒的他们一齐拥抱,一齐欢呼的情景让人感动万分。那一刻,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

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一次次突破围剿,一次次突破封锁线,一次次穿过茫茫雪山,一次次穿过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红军由防御转向进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我的感情,一齐尽情的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我的眼睛也在这一刻湿润,心中澎湃。

在国军飞机轰炸共军大本营时,主席刚刚吃了颗安眠药。周恩来好几个人冒着危险冲进主席的卧室硬是把主席给抬到了防空洞里。而主席的厨师却为了为主席端走饭菜,被国军那不眨眼的炸弹,炸死在厨房。主席还亲自在安葬的那天和他告别。看到那里任何人都会流泪。

共产党胜利了!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日成立了!!万众沸腾。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团结的中国人最终打败了小日本,推翻了残忍的蒋政权,踏向了越来越完美的明天。

台湾那边,是落寞的蒋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电影看完了,我受益匪浅。共产党才几万条破枪就把拥有飞机坦克的日军、国军打败了,这靠的是什么就像吉鸿昌所说的:“日本有飞机大炮,我们有热血,有四十万万人的热血。中国人的愤怒已经到达极点,莫不抱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誓愿牺牲一切,为生存而战!为真理而战!!”

是啊,中国人民不就是这样才成功的吗让我们团结起来吧!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5篇

第四篇: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北野

今天,一部主旋律电影,而且是关于建国大业这样的主旋律电影,可以公开放映,基本不违背历史事实,让政府通过,让百姓可看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我们应该对全体创造人员表示祝贺!

我发现电影院里看电影的人不少,有年轻人、老年人,没有喝彩,也没有掌声,偶尔有会心的笑声。特别是老蒋感叹:不反腐败亡党,反腐败,亡国。最后,老蒋选择了不反腐败。因为,在亡党亡国之间,他宁肯选亡国。党是权力的工具,如果没有掌握权力的工具,失去了权力,国家对当权者来说,还有什么意义?正是因为这样的自私自利,国民党失去了民心,失去了天下。

电影拍的平平淡淡,点了国民党为什么失去了政权,但没有强调共产党如何赢得天下。可能今天不好说。共产党赢得天下是因为反对一党专制,反对党天下,家天下,反对独裁,积极主张民主、自由,反对政府官员贪污腐败,为民生而战,分田地,重民生,重民权。一句话,共产党带表广大人民利益,用生命和鲜血推翻最腐朽、反动的政权。那是一种了不起的英雄主义精神。

60年后,当共产党要庆祝建国60周年时,在这个大喜的日子,不知道是真的因为敌人太坏,太多,太捣乱,还是党的决策者警惕性太高,整个国家像要打仗一样紧张。维护稳定成为各级政府的第一要务。如果可以讲真话,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以代表人民利益起家的共产党,在执政60年后,不仅历史的贪污腐败、专权滥权,官民关系紧张,社会道德沦丧等问题重演,而且,社会怎么会紧张到如此地步?

说真话,今天的中国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最自由,人民生活最美好、安定的时代,各级政府也最努力让人民高兴。大家都兢兢业业。最近的30年无疑是最近60年来最好的30年,而且,越来越好!这是真的!但中国人不知道如何过好日子,这也是毋庸置疑的。千百年来,中国人可以忍受最无耻的压迫,但一有好日子就瞎折腾。不让中国人说话,中国人能忍,你让中国人说话,天堂的日子他也能说成地狱。而且,永远不知足。中国人不怕穷,不怕苦,但怕富裕,怕过好日子!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从上到下大家都紧张而不开心?为什么干事的人的总是挨骂,不干事发牢骚、骂街的人永远正确?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千百年来,中国人相信胜者为王败者贼。这个信条也是中国文明赖以存在的基础。而且,中国人都知道,任何历史上的王朝没有长久的,总是周期性改朝换代。这个改朝换代的频率不断加速。在过去自夏朝起的4100年中,平均改朝换代的速度是约186年一次,最近2000年加速到约135年一次,最近百年,更加速到平均约50年一次。从这个意义上说,稳定压倒一切,完全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历史和现实的根据。

最近60年,特别是最近30年,由于全球化,特别是西方文明作为一个参照物,使中国文明数千年来的胜者王,败者寇的精神支撑跨掉了。过去60年的历史证明:胜者不一定全对,胜者不一定不重复犯败者的错误;而败者,只要有机会,就可以证明自己不一定全错。比如,国民党反动派,如此腐败的一个政府,一个政党,经过60年的发展,在台湾创造了民主、自由和繁荣的奇迹。而胜者经过60年证明在中国文明固有的基础上,他们也无法避免重复犯古人的错误。胜者自立国号,在西方文明的介入和影响下,造成了国家的分裂。这在古代是不可能发生的。

结果,问题就成了中国文明自身的问题。凡是离开了中国大陆的华人社会,华人文明,不管是香港、新加坡、台湾乃至海外华人,都可以干的不错,而且,不用割断自己的文化之根。而生活在大陆的中国人,中国文明的直接继承者,则非要走极端,反传统,反自己的文明,其结果,自己的路越走越窄。谁要说毛主席领导的革命没有代表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那是无视历史,胡说八道。但毛主席自己暂时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得到了政权,也不能无视历史,1

把祖宗、前人说的一无是处。我们看看千百年来中国的历史:新王朝骂旧王朝,把所有问题都归罪于前人、失败者。一直到最近,中国的贫弱还是是因为大清国,因为腐朽反动的国民党政府,因为林彪、四人帮等等。这样一代代怪怨下去,不反思自己的问题,不讲真话,不面对现实,不许争论,中国何时才能真正的成熟、进步?今天,出了问题都是别人的,成绩是自己的。西藏、新疆出问题,是敌对势力,经济出问题是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官员出问题是因为不注意思想改造。我们从来不从整体思考:包括我们人人在内的全体人民、制度、文化、文明到底有什么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大家像商量好了一样都相互回避着问题,相互欺骗着。如果我们连面临什么问题都不敢想,不能想,不能讲真话,还谈什么呢?如果到今天还是什么都不能谈,那么,除了走历史的循环之路,我们的未来又在哪里呢?

与其说是建国大业这部电影,不如说是时间逼问我们所有中国人:我们到底怎么了?我们到底面临什么问题?我们该怎么办?我们何时可以讲真话?如果不能找到不稳定的根本原因,维稳只是美好的愿望。如果不能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只是死亡的硬道理。希望各方有这样的容忍讲真话的基本气度。这是我们文明、进步的第一步。我们实在无法想象这样一个伟大、富强而繁荣的国家,她的人民没有独立思考能力,人们不能讲真话。

可能建国大业的基础是讲真话。共产党人曾经为讲真话,为真理而战斗,而献身,她因此而赢得了人心!问题是等共产党掌了权,就只能自己讲真话,不许别人讲真话。这种自我否定动摇了国家的基础。一个国家的基础不是物质的,不是权力的,不是暴力的,而一定是精神、道德、信仰的。特别是一个现代国家,其基础一定是建立在自由和自愿的基础之上。

让我们紧密的团结在以胡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为建立一个现代自由、民主国家而奋斗!

《建过大业》观后感范文二:

看完了《建国大业》这部电影,觉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辈的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一切。最让人难忘的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我们敬爱的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那一刻,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我的眼睛也在这一刻湿润,心中澎湃。解放上海,我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看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人。更有无数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万众沸腾。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踏向了越来越美好的明天。台湾那边,落寞的是蒋介石那悲情的身影。我们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的生活更应该珍惜。因为这是用鲜血换来的。祝伟大的祖国60岁生日快乐!!祖国,我爱你!!

《建国大业》观后感

短短2个小时内,影片展现出全景的建国过程,以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国体为主题,应该属于记史记实类的。从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庆会谈到最后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中间四年多时间中的共产党、国民党和各个民主党派之间的种种变化、纠葛都能在影片中一

一展现。虽然这段历史我已经知道,但,影片中不同的表现手法又让我对这段历史了解更甚。很多人或许不是冲着历史去看,而是被片中170多位影星吸引。说实话,除了几个特型性的人物不可以任意选择,片中绝大多数角色很多人都能扮演,不一定非请什么大腕。之所以这样,无遗是吸引更多人的眼球。每每一熟悉的演员出现,影院里总会有一阵笑声和骚动,这或许只有大腕才能制造出来的效应吧。但,反过来想,如果不用他们,那么多的历史人物能在短时间内让观众记住吗?不可能!他们是在为韩三平导演的这部巨片锦上添花啊!影片中,很多情节充满了人文气息,毛等领袖更是充满了人情味。如:毛摸黑开会,节约蜡烛只为晚上写作。七届二次会议的时候,各位领导从拐角处依次走进会场,每个人的表情亲切温和甚至带点搞笑。淮海战役胜利后的那个晚上,中央四位领导人高兴得边喝酒边高唱《国际歌》。毛醉了,嘴角挂着微笑歪倒在一边。周总理充满激情地挥舞双臂做指挥状,和冯玉祥被杀后的勃然大怒形成强烈的对比。刘少奇和朱德紧紧拥抱在一起,激动的场面真的感染了我。

此影片还用各种表现手法给我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如李公朴被害,通过闻一多

演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又如用写意的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最后的开国大典,则是完全拷贝的1949年的录像版本,很震撼。

斯人已去,历史还在!庆幸的是我生在一个和平幸福和谐的年代!我唯有缅怀烈士,祝福祖国!让自己更充实地度过每一天!

10月13日是少先队建队60周年的日子,六年级的老师为我们准备了一场电影——《建国大业》!这部影片是我曾经多次从电视和报纸上听闻过的了!所以我对它深深的期待!电影以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的飞机上拉开序幕,之后与蒋介石签定了《双十协定》,但最终被撕毁了,一批爱国主义人士也被蒋介石杀害了,但历史的车轮最终走向新中国的成立。

电影中有这么一段,抗日名将冯玉祥大白天手持灯笼闯入蒋介石府中,蒋介石的手下疑惑地问道:“大白天为什么提着灯笼!”,冯将军却说:“这个世道太黑,我怕看不见!”足以看出看当时国民党的统治下,世道是多么黑暗,而我们这位爱国的大将军却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了。

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而也有许多的革命人士牺牲了,它们奉献了他们的一切,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此片中,令我流泪的是:为毛泽东做饭的一位厨师——郭本财。当敌机来的时候,当每一个纷纷奔去防空洞时,老郭却往回跑,当他的队友问他为什么往回跑?他却说:“锅里还给毛主席烧着菜!”当他怀里紧紧抱着红烧肉时,敌机已经飞到了他的头顶,丢下了一颗炸弹,老郭就这样牺牲了。这位朴实的厨师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心,他说的话还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

解放上海,战士们因为连日作战,非常疲惫,战役结束后,没有占民宅,而是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也从中明白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因为有我们最亲爱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支坚不可摧的队伍!

通过中国人民和无数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战,1949年10月1日,我们伟大的毛主席终于昂首挺胸地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一个崭新的国家屹立在世界东方!

在台湾那边,落寞的是蒋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现在我们身旁的高楼大厦、彩色的霓虹灯、车水马龙的马路,都是我们这些前辈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啊!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一切,并由衷的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我们的人民幸福安康!

作品读后感

1.《青春之歌》是我国著名作家杨沫的成功之作之一,他通过描写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下的年轻人的革命精神。当看完了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那个时代爱国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他们的信念是那么的坚贞。《青春之歌》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这些历史时期的爱国学生为背景,描写了以此大学生为中心的一批爱国进步青年。在中国共产_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反蚋了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激烈动荡的年代,知识分子的掘起和分化。表现中国的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教育下,不断更新自己,摆脱旧思想来束缚的曲折成长过程,说明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只有在共产_党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伟大革命之中,才是唯一正确出路,才能拥抱起美好青春。

这部作品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她是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典型。她的成长表明那个时代广大知识分子走过的一找曲折艰难的道路,作为一个具有崇高的无产阶级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热情的青年革命者。经过了一条艰苦的磨练和改造过程。她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佃农生母,惨遭迫害致死。她深受异母的凌辱和虐待,使她从小养成孤僻倔强的反搞性格。她憎恨害死她生母的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为反抗不幸的命运离家出走,这是“五四”以来,许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社会时共同迈出的第一步。但她仍然不是一个成熟的革命者,她身上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狂热性以及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常常流露出来。最后在卢嘉州,林红等的教育帮助下,经历了二次铁窗血与火的洗礼,参加农民抢麦斗争,并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在一系列革命实践中变为坚强,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欣赏完了这部作品后,我感触颇多,在当时这种社会环境下,进步青年敢于投身革命斗争之中的热情应该值得现代这社会中的青年人学习,学习他们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

2.近期,我读了杨沫所著的《青春之歌》,颇有感触,随笔记录下来。在读此书之前,《穆斯林的葬礼》中的韩新月是我一直最喜爱的人物形象。她聪慧、美丽、纯洁向上,又带着一种惹人怜爱的淡淡忧郁。但当《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走进了我的生活,我克制不住地欣赏她,喜欢她,甚至崇敬她。从对待世俗的超然冷漠到投身革命的热血沸腾,道静生活中的一息息波澜在我的心中翻滚着,久久不能平息。合上这本书最后一页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道静不知不觉中代替了新月在我心中的位置。她不像新月那样宁静温婉,但确在无形中,将那个几乎完美的姑娘“比”下去了…… 道静最动人之处,莫过于那种青年特有的热情力量,那种为实现真理而不顾一切的勇气。就是这种力量和勇气,锻铸了一个使人景仰的“女战士”形象,而不只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女孩子。也就是在这一点上,相比之下,——用个苛刻些的词——新月显得“狭隘”了。我不否认新月有强烈的事业心,但她只是凭着对心爱职业的向往而奋斗,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她的生活始终被各种琐碎的情感笼罩着,从来没有开阔自己的生命,最终还以热爱生活的人所不能接受的病态美离开人世……而道静不在腐化中沉沦,将一腔热血泼洒在革命的战线上……尽管在故事的结尾,她在游行中身负重伤,生死未卜,但无论结果如何,她都是光辉的,美丽的,因为她是为真理奋斗的先驱而不是生活的牺牲品。《穆斯林的葬礼》文字优美,感情深挚,它之所以没能像《青春之歌》那样

有一种很激奋人心的力量,我想,或许是由于它没有将生命的意义超脱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没有将人物小小的情感世界丰富到对生活、对人类的博爱。生命的意义何在?各人的价值观不同,答案自会有差异。但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总该对真理存在一种执着和热情,即便是没有保尔“为人类解放事业而斗争”的境界,甚至没有道静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不惜一切代价的勇气,至少,我们该学会欣赏生活,把自己生命的主旋律定格于健康向上,这样才能不为琐事所困扰!

青春之歌》读后感

《青春之歌》,作者杨沫。描写了抗日和抗战时代背景下,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的革命精神。从对待世俗的超然冷漠到投身革命的热血沸腾,林道静生活中的一息息波澜在我的心中翻滚着,久久不能平息。感受到那个时代爱国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以及他们坚强的信念和对自由、真理的不懈追求精神。

这部作品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这些历史时期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描写了一批爱国进步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反映了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激烈动荡的年代,知识分子的崛起和分化。表现中国的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教育下,不断更新自己,摆脱旧思想来束缚的曲折成长过程,说明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伟大革命之中,才是唯一正确出路,才能拥抱起美好青春。

《青春之歌》是一部充满战斗激情的动人小说,她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战斗图景,描写了一批热血青年投身革命,为打碎黑暗的旧世界而与反动阶级进行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的感人故事。这部作品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她是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典型。她的成长表明那个时代广大知识分子走过的一段曲折艰难的道路,作为一个具有崇高的无产阶级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热情的青年革命者,经过了一场艰苦的磨练和改造过程。她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佃农生母,惨遭迫害致死。她深受异母的凌辱和虐待,使她从小养成孤僻倔强的反抗性格。她憎恨害死她生母的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为反抗不幸的命运离家出走,这是“五四”以来,许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社会时共同迈出的第一步。但她仍然不是一个成熟的革命者,她身上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狂热性以及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常常流露出来。最后在卢嘉州、林红等人的教育帮助下,经历了二次铁窗血与火的洗礼,参加农民抢麦斗争,并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在一系列革命实践中变为坚强,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

“青春”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太短促了,也正是因为他的短促方才显得他弥足珍贵。每个人都拥有青春,对于那些年过半百的人,“青春”给了他们的回忆和遐想;而对于我们这些风华正茂的人来说,“青春”给了我们无尽的活力和憧憬向往。

不要把自己的命运的交给“命运”,而是要自己努力改写命运,尽管这条路可能很艰难,可你有青春,有冲劲,有干劲,还有什么好怕的?这是上一代革命勇士留给世界的印记。他们身上闪烁的不屈和顽强是那个残酷时代造就的精神。做为当代共产党员我们不仅仅只敬佩他们的精神,更要学习和行动起来,从我们自身做起,努力工作、积极面对生活。对社会和国家尽到自己绵薄之力,就可以说无愧于共产动员这个称号了。

★《青春之歌》读后感(1500字)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值得人们用最美好的语言去讴歌,而青春本身就是一首最美好的歌。这几天,我看了一本流动着青春热血的好书——《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我国著名作家杨沫的成功之作之一,他通过描写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下的年轻人的革命精神。看完了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那个时代爱国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他们的信念是那么的坚贞。

《青春之歌》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这些历史时期的爱国学生为背景,描写了以此大学生为中心的一批爱国进步青年。在中国共产_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反蚋了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激烈动荡的年代,知识分子的掘起和分化。表现中国的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教育下,不断更新自己,摆脱旧思想来束缚的曲折成长过程,说明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伟大革命之中,才是唯一正确出路,才能拥抱起美好青春。

这部作品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她是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典型。她的成长表明那个时代广大知识分子走过的一找曲折艰难的道路,作为一个具有崇高的无产阶级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热情的青年革命者。经过了一条艰苦的磨练和改造过程。她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佃农生母,惨遭迫害致死。她深受异母的凌辱和虐待,使她从小养成孤僻倔强的反搞性格。她憎恨害死她生母的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为反抗不幸的命运离家出走,这是“五四”以来,许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社会时共同迈出的第一步。但她仍然不是一个成熟的革命者,她身上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狂热性以及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常常流露出来。最后在卢嘉州,林红等的教育帮助下,经历了二次铁窗血与火的洗礼,参加农民抢麦斗争,并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在一系列革命实践中变为坚强,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在《青春之歌》中我领略到了林道静对于党的真挚的依赖的象孩子见到母亲一样的情感;领略到他们那一群象火山一样喷发的热血的爱国之情;领略着那个动荡的、轰轰烈烈的时代的风云。一星期以来,每个晚上,我都沉浸在那个时代中。但是,毕竟,我还是从那个时代中走出来了。书看完了,我看了杨沫的再版后记。这一本书,它经过了另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文化大革命的时代。它听取了众多的意见而改变了一点,增加了林道静在乡村农民运动中锻炼的七章,这表明了“歌明者要与工农商相结合”的歌明思想,也给整部小说展示了更广阔的天地。同时,林道静的思想发展、成熟之路也就更加合情合理。我虽反感增写的理由,但却还比较喜欢这几章。最喜欢的是开头道静和余永泽生活,和卢嘉川接触的一段,在狱中和林红接触的一段,写得很成功。可是后来,却很难理解一个成功的歌明者的真正的斗争和歌明的情节。这种内部的“左”和“右”的斗争,也许是因为某些人的批评,也许揉进了文革的一些影子,更也许,我自己天真地没有预料到当时斗争的复杂性。

总而言之,杨沫是一个成功的作家,但同时又是一个有太多责任的作家。作品不应该为历史去背上沉重的包袱。我欣赏的是那种“自由”的作家,他没有任何责任和工作的目的需要而去写作,他的作品就应该是他自己最强烈的感情,是他心底最强最高亢的呼声。杨沫的作品,也许是,也许不是,但是她毕竟写出了,成功地写出了一代人最壮美的青春!

这本书也让我感到,在当今社会中的我们,也应该像文中的林道静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坚强的意志,这种奉献要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因为现在家家户户多数是独生子女,所以个个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经历不起任何风吹雨打,很多事都要靠父母,缺乏奉献精神,而坚强的意志更需要我们的锻炼,需要我们在一道道坎坷中慢慢成长,需要我们意气风发的走向未来

生活在这个“和平”时代的我们几乎没有那股“为革命胜利而奉献自我”的冲劲,这股劲在久而久之的安宁中逐渐淡化,甚至将要化为乌烟。惟独从书本

或影视中还能有所体会。杨沫的《青春之歌》正是一部充满了奋斗激情的作品。作者以高亢激昂的旋律为爱国知识分子写下的一首青春的赞歌。这是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它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以学生运动为主线,描绘了当时我国各类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和所走过的道路。塑造了众多的知识分子形象,如卢嘉川、林红、江华等,他们遵照党的指示,领导学生运动,宣传爱国主义思想,他们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小说的结构清晰明了,整个故事都是围绕着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和行踪展开的,由林道静散发开引出各种人物和事件。作者用很多的笔墨来描绘林道静的形象。林道静是林道静是大地主林伯唐强暴佃户姑娘秀妮所生,母亲投河自尽后,小道静受尽了养母的百般虐待。她的出生和她所生活的环境造就了林道静的性格:倔强、富于反抗、同情劳动人民,却又染上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习性。在林道静的体内流着“红血液又有黑血液”。这一性格的双重色彩注定了她在走向革命道路的过程中,要经受更多的痛苦和磨难

她心地善良,同情民众,憎恨她的家庭,为摆脱可怕的鸟笼、可怕的婚姻,为追求自由,道静离家出走,但是她虽然逃离了家庭给她设置的网,却又踏进了余敬唐的罗网。她因绝望而走向自杀的道路,北大学生余永泽救了她。余永泽以“骑士兼诗人”的风度和温情体贴赢得了林道静的爱情。然而现实不能把两个没有共同的追求目标的人捆绑在一起,这样只会给双方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折磨。道静终究是要摆脱余永泽给她设置的鸟笼的,她向往自由,追求革命。她的内心涌动着滚滚热情,而余永泽在民族危亡之时,名利熏心、整天想着个人幸福。在道静为与余永泽的爱情苦闷时结识了卢嘉川,他引导她阅读进步书刊,学习革命理论,并逐渐投身于火热的斗争。日渐觉醒的林道静发现自己以前“好象个糊涂虫”,也使她进一步看清了余永泽自私、庸俗的真面貌。当余永泽赶走卢嘉川,导致卢被捕,最后牺牲时,林道静终于与他分手了。林道静的这段经历,不仅真实再现了30年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无路可走的痛苦处境,而且也形象地说明了,个人反抗是软弱无力的。从林道静与余永泽的决裂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林道静在探求光明人生道路中的又一曲折经历。林道静跨出了“爱”的小圈子,标志着她思想历程和人生道路的重要转折。这以后,她经受了一系列血的教训和斗争实践的艰苦磨炼,她张贴标语,撒发传单,单枪匹马地进行革命活动,遭到国民党特务的逮捕。党组织营救了她,把她秘密护送到定县农村。在这里,党又派果敢、机敏、干练的江华同志领导她工作。在江华的帮助和教育下,林道静的思想逐渐成熟起来。尤其是女革命者林红的热情帮助,以及她那誓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使她进一步懂得了人生的意义是为人民,为革命而奋斗。她看清了自己思想深处存在的温情狂热,多愁善感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并自觉在平凡而艰苦的工作中锻炼自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林道静终于成为英勇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林道静的成长过程告诉我们:知识青年只有将个人命运融入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中,其青春才是最壮丽和辉煌的。

作者通过曲折的情节,细腻地挖掘林道静的内心世界,描绘了林道静的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真实而生动地揭示出知识分子只有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出路,才能有光明的前途。林道静的形象真实感人,栩栩如生,可以说是这部小说在艺术上最成功之处。作品不仅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静这一典型,而且还通过林道静的成长,刻画了国难当头时走着不同道路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中有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林道静的引路人卢嘉川、江华和林红;有民族危亡之时,名利熏心、整天想着个人幸福的余永泽;有开始倾向革命,但最终因贪图享乐而成为别人手中的玩物的白丽萍。正是这些与林道静相互映照的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形象,立体地反映了“一二·九”运动前后动荡年代我国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为进步知识分子谱写了一曲青春的颂歌。

第五篇:爱国主义电影《建国大业》

爱国主义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

借着周末的时间,我们看完了建国大业这部影片。在观看之前,我们本身并没有很大兴趣,因为在我看来,爱国电影很枯燥,但是当我们看完了整部电影之后,我们的内心产生了很大的波动。对影片献礼却不是献媚的态度感到钦佩,其中讽刺的台词既有味又有警示作用,国走在前党走在后的誓言振聋发聩,点燃了我们内心对国家热爱的火焰。

影片所讲的是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10月前的国家编年史,而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此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党和毛泽东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吸收抗日战争的新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影片之中,多位怀着爱国救国之心的仁人志士为了解放旧中国,努力奔波,斗争。曾经的我们不明白,真的会有人为了心中的信仰而放弃自己的生命?包括自己的性命!事实上是我们错了,这正是他们心中有信仰,他们是爱着这个国家的,爱着每一个人,为了祖国呕心沥血。有句话说的对“死,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通过影片,仿佛把我们带进了那个艰苦,充满战斗的岁月之中,追逐历史,缅怀我们的祖辈。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获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尽管有许多革命人士被国民党残忍杀害,但是他们从来都不屈服。他们坚持内心,用百折不挠,舍生忘死的斗争来换取胜利,这就是因为他们心中一直有信仰存在,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的民族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与挫折,都只会迎难而上,从不退缩!所以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的中国,随着“一国两制”深入实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我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大陆内和大陆外统一战线两个范围联盟中的成员流动更加频繁、联系日趋紧密,适应新形势,切实做好港澳工作、各级党委要抓好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扎实推进各领域统战工作,不断开创党的统一战线事业新局面。

苏轼在《过秦论》中所说,灭六国者,非秦人,六国;族秦者,非天下也,秦也。国民党与其说是被共产党打败了,不如说是被其自己打倒了。古今来,历史一再反复的证明,不论是封建时候皇帝,还是现代执政党,无论是谁,只要抛弃了人民,终将被人民所抛弃,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在我们脑海中一直萦绕着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没有先进的武器,只有落后的步枪加上缴获的山炮,凭什么打败了有美国做后台的蒋介石?想了很久,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我又想到我们学的<<毛泽东思想和特色主义理论>>这本书,毛主席的思想以及结合我国当时国情,也是共产党取得最终胜利的基础。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决策,红军的十万里长征,都是为最终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旗帜的共产党的坚定不移,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和平,前进的路一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人民只有团结一致,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战胜一切艰难,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坚定不移的爱自己的祖国。毛泽东思想是指引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每当唱起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时,有时就在想为什么会选这首歌呢?又为什么没改歌词?电影建国大业却告诉了我答案,原来国歌是经过政协委员讨论,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正式确立。在政协委员会议上,就针对国歌有所讨论,有人建议“歌词内容已不符合国情,为什么不改歌词”?有的政协委员提出“这首歌为抗战而生,要铭记历史,不能修改歌词”,毛主席的所说的话让人印象深刻,他提出:“居安思危是民族成熟的表现,要时刻保持危机感”。当毛泽东主席隐身于穷乡僻土,共产党的军事经费来源于哪里?在半个月吃上一顿红烧肉已是奢望的岁月里,靠什么来调动四方部队和百姓?他依赖的是什么?个人的道德品质?个人的人格魅力?还是天下百姓共同努力的结果?毛泽东贵为国家主席,过的却是平民式的生活。他的生活之简朴,超出人们的想象,如果作者不是用纪实文学的形式报道毛泽东的生活情况,如果不是毛泽东身边8位工作人员的叙述,真让人难以置信。在谈到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时,毛泽东主席常用这样的比喻:“水里可以没有鱼,但鱼儿却永远离不开水。”鱼水关系是什么呢,水里可以没有鱼,但是鱼却不可离开水,所以用这比喻老百姓跟他的关系,比喻党群关系。历代统治者,形容自己和老百姓的关系的时候,都是水和舟的关系,舟在水上,水是载着舟的,舟还是浮在水上的,就是说封建的统治,它可能还是在老百姓之上。而主席把自己比作为鱼,就说我永远离不开你,但你可以没有我,我们觉得这个是非常非常深刻的。

细细想来剧中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腐败分子大多是党内主体骨干和盟友,若反腐,那就是把他们自己给反了,党就亡了;但倘若不去反腐败,国民经济就被腐败分子给蛀掉了,国民经济垮了还怎么打仗?即使非战争时期,经济基础垮了,何来上层建筑?这也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习近平主席抓住根本,不忘初心:“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党能否不断前进、长期执政,就在于能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因此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现象作斗争。对腐败必须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习近平主席明确表明:“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除恶务尽。腐败分子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们追回来绳之以法。” 我们欣喜地发现,自十八大以来,已有超过100名省部级以上官员落马。2016年,中央打虎的脚步并未放缓。据统计,6月25日至后的40多天里,就有郭伯雄、周本顺、奚晓明、肖天、谷春立、张力军等多只老虎被打掉。中央用行动表明:反腐没有指标,只要违纪违法,一律查处。三年多来的反腐“成绩单”,使人民群众增强了对党的信任和支持,人民群众给予高度评价。国家统计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1.5%的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习近平主席不忘初心,一切以人民群众为主,人民也更忠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因为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只是短暂一瞬,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用实际行动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虽然中国梦的实现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方向正确就不怕路远。

想想现在的中国,我们可以安心地在学校上课,都是革命先辈们的努力加上后辈人的付出得来的!我们还懂得了,爱国不是好高骛远,爱国不是虚无缥缈。我们应该立足脚下,从身边小事做起。记得有句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还懂得了,爱国不一定是非要我们喊出来不可,把国家时刻摆在自己心里最崇高的位置更是一种深沉持久的爱国精神。要履行爱国使命,我们大学生可以做的很多,很多。只要我们牢记社会主义荣辱观,时刻绷紧“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句话,无论何时何地,心系祖国,情系人民,忠实履行当代大学生的义务,我们相信,美丽圣洁的大学校园,就会处处唱响爱国主义的主旋律。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要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勤奋学习、顽强拼搏、立志成材的强大动力,自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紧跟时代和社会前进的步伐,努力掌握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早日成为栋梁之材。要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中国、观察世界,时刻铭记历史教训,牢记时代嘱托,弘扬伟大的爱国之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下载从《建国大业》看主旋律电影营销策略(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建国大业》看主旋律电影营销策略(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国大业》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建国前夕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以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筹备为主线,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那段风......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

    旗 帜 与 警 钟 ---观《建国大业》有感电影《建国大业》再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

    观后感前段时间我观看了献礼祖**亲六十岁生日的史实大片——《建国大业》,让我对 1945~1949 年这 5 年中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及我党第一代领导人的英雄事迹有了更加深刻的了......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9月12日夜,我在上海大光明电影院观看了首映的、翘首以盼、一票难求的国庆60周年献礼大片《建国大业》。电影放映前举行了见......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 在前几个星期的思修课上,我观看了《建国大业》这部电影,感触颇深。此片所描述的正是中国为迎接光明而走过的黑暗曲折之路。其中有一些片段非常值得我......

    建国大业 电影观后感

    建国大业 电影观后感 建国大业 电影观后感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建国大业》这部电影。爸爸告诉我:《建国大业》的演员阵容强大,百名巨星齐上阵,共同来为祖国成立60周年......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 篇一: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建国大业》这一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主旋律影片,云集一百七十多位明星,话题人物齐聚,四大天王中的两位捂婚天王刘德华,黎明,功......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

    心灵震撼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 在祖国60华诞之时,中影推出了历史史诗巨片《建国大业》,这部影片以超浓缩的手法,叙述了六十多年前在中国大地上的那场波澜壮阔、翻天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