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时评类新材料作文素材3
时评类新材料作文:“毕福剑不雅视频”
【作文命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段疑似央视著名主持人毕福剑在饭桌上唱评《智取威虎山》的视频4月6日在网上流出。视频中毕福剑唱了该京剧里《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的著名选段,并且边唱边戏谑,对毛泽东使用了羞辱性词汇,称他“把我们害苦了”等等。网上舆论因此大哗。4月8日中午,华西都市报从央视一员工那里得到消息:因著名主持人毕福剑的视频**,严重影响了中央电视台的公众形象,央视高层决定:严厉治理工作作风,从4月8日零点开始到4月12日零点止,暂时停播4天毕福剑在央视主持的所有节目。毕福剑在s视频中辱骂开国领袖和人民子弟兵激起了人们对思想领域斗争的质问。毕福剑在辱骂开国领袖的时候居然满面春风、笑颜开怀,居然没有半丝的愧疚。有人说这不过是一时的搞笑,不值得小题大作;也有的说辱骂开国领袖理所当然,不值得群情激愤„„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看法和感受?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网络文章精选】
该不该严肃处理毕福剑不雅视频事件?
该不该严肃处理毕福剑不雅视频事件?围绕这个问题,网友们的态度并不一致。喜欢毕福剑的人认为私底下一句话,不应该如此严厉。也有人则认为既然说出口就要为自己的言辞负责,何况他的言辞确实触怒了很多人。该不该严肃处理毕福剑不雅视频事件?观察者网专栏作家关哲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得出结论:在国家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人物的言行上,进一步明确衡量标准,从严管理,不是社会退步,恰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为什么说舆论场中的公众人物没有言论自由?
有不少网民戏称,以后饭桌上不能随便讲段子了,只能说说根正苗红的话。显然这是想多了,因为舆论场公众人物**无关普通人。
所谓舆论场,是这样一个领域:一些人通过大众媒体平台做自我展示,在赢得了公众的喜爱、认可、尊敬甚至崇拜之后,成为“公众人物”,或称“名人”。
这就意味着,名人不是从进入舆论场的第一天起就自动获得名人身份的,他们要赢得公众的心,需要一个“自我经营”的过程。就像是商品的品牌一样,名人不断在媒体上亮相,就等于是给自己做广告,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粉丝,就等于是个人品牌的建立。同理,也像任何商品一样,在与公众进行这一“形象交易”的过程中,他需要始终维持自己的基本形象不变,在成为名人之前不能发生任何混乱,直到其形象在公众心里稳定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成为被喜爱、认可、尊敬甚至崇拜的对象。
这就是为什么说他们是没有言论自由的。你不能一方面离不开别人的尊重和喜爱,另一方面又沉溺于不被尊重、不被喜爱的任性自由。试想一下,如果毕福剑在进入中央电视台后第一天出镜,就表演了视频里这个黑段子,他有可能被录用吗?再试想,如果他在成为主持人之后,突然哪天公开展示了另一个不同的“毕姥爷”,完全不是大家已经熟知的那一个,他还有可能成为今天的“深受大家喜爱的”电视明星吗?
这就是问题的实质。你通过向公众承诺你是一个正面形象的毕福剑,在公众心中建立起你的名人品牌,今天又彻底撕掉了原来的面具,毁掉了最初的承诺,这个行为到底是别人坑了你,还是你坑了所有人?
所谓言论自由,在这里起不了辩护作用,因为问题的焦点在责任。毕福剑既是舆论场里的名人,又是CCTV这个国家重要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突然展示了“另一个毕福剑”给公众,该行为需要承担双重责任:一是对公众,因为其名人地位来自公众对其此前形象的认可;二是对央视,因为现在这个“另一个毕福剑”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担任央视主持人。所以央视严肃处理是自然的,且亿万观众拭目以待。
为什么说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有捍卫“政道”底线的义务? 与央视发表官方声明几乎同时,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发布了撤销毕福剑形象大使的声明。声明称,毕福剑在网络视频中的言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在革命老区红军小学群众家长和广大师生中造成无可挽回的恶劣影响,经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研究,决定撤销毕福剑全国红军小学爱心大使称号。
这个声明所针对的,主要是毕福剑所唱的那段改编《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所涉及的意识形态问题。
首先,至迟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社会就进入了一个“解构主义时代”,或称“去政治化”,对所有曾经“伟光正”的东西,统统进行解构甚至毁灭。
在私人饭局上互相分享各自刚刚听来的“段子”,是个流行已久的游戏,带色情的“黄段子”和带政治讽刺的“黑段子”,属于经久不衰的两大主题。饭局天天有,段子日日新,经过亿万人民连续几十年热热闹闹的口口相传,所有的“底线”都被穿破了无数次,所有的“高尚”也都被粉碎了无数次,时至今日,再要想说个新鲜点的,能引起听众哄堂大笑或面红耳赤的段子,已经很难了。
毕福剑这段视频没有注明时间,但仅从镜头中众男女的表情上即可断定,这是近期的事,因为饭桌上现场听众们已经不笑了。近处的某男分明在苦笑,远处的某女分明在假笑,老毕自说自唱略显尴尬,整个气氛近于炒冷饭。毕竟解构主义狂潮席卷中国大地几十年了,早已进入了晚期。
但是毕福剑的身份是CCTV工作人员,负有与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的义务。
在这里,言论自由仍然起不到任何辩护作用。中国这个国家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从国体到政体,都就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坚持立国的意识形态,就是稳固立国之本,而在意识形态上的任何动摇,也就是动摇国之根本。
所以说,所有的国家工作人员,尤其是直接参与意识形态建构工作的人员,同时也必须是国家的卫士,而且是比军人保卫国土更加重要的、直接捍卫国家“政道”的卫士,西方列国无不如此。
如果不接受中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就不要进入政府部门成为国家工作人员,这是没什么可说的。国家政策很明确,国家按贡献大小给与国家工作人员以相称的礼遇,你不能说一边尽情享受着国家大舞台给你的地位、福利和尊荣,另一边又肆意进行解构意识形态,甚至污言秽语侮辱开国领袖。这种行为不是“敢说真话”,而是背叛。
最后一个问题:
为什么说名人们在私人场合的言行也可以成为公共事件?
为毕福剑行为辩护、反对央视“严肃处理”决定者,除了那些凡事都拿言论自由作掩护的自由战士,还有一部分以此事发生在私人场合、公权力不应进入私人空间为由。
当然,如果毕福剑只是普通人,的确应该享有不受干扰、不受监视的“私人空间”,就像大众乐此不疲的饭局文化一直安然存在。但是很遗憾,今天的他,已经不是普通人了。如前所述,他进入CCTV,就等于是通过承诺捍卫国家而成为国家重要部门的工作人员;他成为著名的电视主持人,就等于是通过承诺维持形象并通过与公众进行“形象交易”而成为公众人物。
事实是,并没有人逼着他进入CCTV,也没有人逼着他成为名人,按照“契约理论”,2
他相当于自愿放弃了一部分个人权利,以换取国家和公众给予他的地位和荣耀。而当国家和公众给了他这些普通人并不享有的宝贵之物,当然也就有权利要求他的言行举止随时都能配得上,这些宝贵之物不可以轻易污损和毁弃。
归根结底,我们这些可敬的名人们的“隐私权”,就是这样失去的。这里并没有那么多社会伦理分歧,更无关政治体制,其实质就是自然形成的平等交换,是“看不见的手”的自动调节。你与国家和公众都做了交易,你从地位和荣耀中得到了巨大利益,怎么可能不付出点“慎独”的成本呢?
以上三个问题都是舆论场里的基本问题,从很简单的逻辑中就可得出。所以,最终的结论可以归纳如下:
1、由于当事人同时身为国家重要部门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人物,此事当然要严肃处理;
2、身为国家重要部门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人物,在言论自由和隐私权方面,另有不同标准,这一点当今世界各国都一样;
3、在国家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人物的言行上,进一步明确衡量标准,从严管理,不是社会退步,恰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人民日报:不告密不揭发是道德底线
“我不知道,查理今天的缄默是对还是错,但我可以告诉你,他决不会出卖别人以求前程。而这,朋友们,就叫正直,也叫勇气,那才是领袖的要件!”
这段话,是美国电影《闻香识女人》中的一段台词。片中,查理无意间目睹了几个学生对校长的恶作剧,校长逼查理交代谁是主谋,否则将开除他的学籍。查理的忘年交、盲人史法兰,在听证会上谴责校方正在毁灭这个孩子纯真的灵魂。演讲博得如潮掌声,使校方最终作出让步。
“不出卖别人以求前程”,是正直,也是勇气。这不仅是为个人辩护,更是为一种优秀品质辩护。
一种风气的形成,有其历史土壤;而其消泯,更是难上加难。至今,这种“告密揭发”思维还时常作祟。据报道,山东某高校期末考试一道试题是:选出你认为上课最积极的3名同学和翘课最多的3名同学。考题一披露,网友直呼“神题”。
可以设想,那些写出“翘课最多”学生名字的考生,可以轻松得分;拒绝写出的,则不得不丢分。这不是在鼓励学生们相互揭发吗?
出题者辩解说,这是借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360度绩效考核”中的“同事相互评价”。但是出这样的试题,未免把好经念歪了。学生翘课多少,自有学校纪律管束;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有考试成绩评定。即便学生间相互评价,也应该是当面锣对面鼓,积极公开的,而不是暗地里互相“揭发”。
无独有偶。几年前,湖北某大学的一个班级出台了“盯人”管理办法,每名学生的一言一行都会有一名“神秘同学”在暗中盯梢。班主任说,开展这项活动是为了加强学生间的友谊和互动,也是为了加强学风、班风建设。这样的“温情关怀”,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心理学专家认为,不确定性会使人处于恐惧和焦虑的状态中。一个经常有人“打小报告”的班级,气氛一定紧张不安,同学间、师生间一定疏远而戒备。学生时代播下的不信任的种子,会影响他的一生。
不告密、不揭发,与其说是一种可贵品质,不如说是一条道德底线。告密成风的社会,是人人自危的社会,告密使人与人之间失去基本信任,甚至相互侵害,冲击人们的价值判断,毁掉社会的道德基础。
这条底线,在大学里首先应该明确、清晰起来。大学,应该培育学生自由而健全的人格、敢于担当的精神,让学生成为一个阳光磊落的大写的“人”,而不应该是心理幽暗、出卖他人的“病人”。这是大学精神的应有之义。
中青网:毕福剑欠全国人民一个道歉
2015年04月08日12:01 中国青年网
当下的中国,总有一些人借助国家的资源平台“做大做强”后,得意忘形之余露出“两张脸”。大红大紫的毕福剑在“不雅视频”中,对毛泽东和英雄使用了侮辱性词汇,在网络上炸开了锅。
毕福剑“摊上大事”并非第一次。此前,他在主持节目时也因口不择言被要求其道歉,最后却不了了之。可惜的是,毕福剑并没有改掉“口不择言”的坏毛病,以为在私人空间说了也没有人知道。
环球网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72%的网民认为,“不雅视频”是毕福剑“真实表达”。“酒后吐真言”、“政治人格分裂”、“不差钱,差德”、“没有道德底线的小丑”、“台上天天唱颂歌,台下骂娘的人”、“典型的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等表达愤怒的评论满屏皆是。
英雄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值得我们一代代人的敬重,不崇尚英雄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用下流的语言取笑人民领袖和英难,竟然出自一名共产党员、口口声声说当过兵的人、央视的名嘴之口,与其身份和所处位置极不相符,让人大跌眼镜。
毛泽东是一个时代的伟人,是共和国的缔造者。没有毛泽东没有共产党,毕福剑还能像现在吃香喝辣交杯问盏、提起筷子吃肉放下筷骂娘,打着百姓舞台的旗号、装傻卖乖在全国人民面前充“姥爷”?
毕福剑不是两三岁的孩子,他的世界观早就形成。或是真情流露,或是酒后吐真言,或是忘形之语。不管怎么说,都应是其骨子里缺乏明确的、起码的、与其身份相符的政治立场底线的行为体现。
公众人物,不管是公开场合还是私人社交场合,都要做到慎言慎行。其一言一行,不仅关乎职业形象,更重要的是错误的言行所产生的社会诱导性比普通人要大很多。公众人物的私德,远比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的伪君子面貌更加重要。台上台下“两张脸”,更对人们的道德信仰造成破坏。
公众人物是现实社会中的既得利益者,获取了名利的同时,也要把持好自己的良好形象,接受社会的监督与评价。所以,毕福剑应负起责任,莫道委屈,外人也不应迁怒于所谓的“告密者”。
不管出于何种语境,毕福剑作为党员已触碰了党纪,作为公民也挑战了道德,作为主持人也打破了职业素质要求的底线!如果说歌星影星因吸毒、嫖娼“生活小节”应当下课,像这种碰政治高压线的人呢?
举头三尺有神明,人的良知有底线。既便是私人聚会,既便是个人空间,也不是什么人、什么事都可以拿来调侃,任意戏谑的。毕福剑,你欠全国人民一个道歉。
(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肖玉)
毕福剑事件”让中国人人自危
来源:杰人观察 文/陈杰人
央视著名主持人毕福剑,因为在一个私人饭局上,用辱骂性的一个词,调侃了毛泽东一句,居然被饭局上的某位偷录并曝光。此后,团中央直属的中国青年网(不是中国青年报网站)发表署名评论员肖玉的文章,称“毕福剑欠全国人民一个道歉”,并主张追究其责任。
这篇文章说:“毛泽东是一个时代的伟人,没有毛泽东没有共产党,毕福剑还能像现在吃香喝辣交杯问盏、提起筷子吃肉放下筷骂娘,打着百姓舞台的旗号在全国人民面前充‘姥爷’?人的良知要有底线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拿来调侃的。”
在这等文章和有关人士的强烈呼吁下,央视宣布暂停毕福剑的节目播出,并要彻底调查此事。
这种闹剧般的发展过程,让我想起了“文革”时期我以孩童之眼光所亲眼目睹的一个有关毛泽东的闹剧。
1976年的某天,有人在孩子们上学的山路旁石头上,发现了用粉笔书写的五个歪歪扭扭的字——“打倒毛主席”。此事被迅速层报到大队、公社、县革委会和省革委会。中午时分,即来了县革委会领导带队的专案组,他们严肃地告诉大家,该案被定性为“现行反革命案”并立即启动刑事侦查。
其实现在想来,一个人如果真的反对毛,想要打倒毛,又怎么会写“打倒毛主席”?而是会写“打倒毛泽东”。再从字体上看,就知道是孩童所为。那时的环境,孩子们所见之处,到处是大字石灰标语“打倒”某某某,今天打倒孔老二,明天打倒刘少奇,后天又打倒林彪,孩子们不懂“打倒”二字的含义,又天天学习“毛主席”三个字,所以就赶时髦写上了“打倒毛主席”。
事后的侦查结果也表明,那的确是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六岁孩子写的。当上百名公安人员和三级干部如临大敌地找到这个孩子的家里时,这个孩子还觉得好玩,当即承认那是自己写的,他都不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了!事后,这个孩子被定性为现行反革命,其父母被隔离审查、批斗。
我讲这段真实的往事,就是想说,毕福剑的这个事,让我们再次感觉重回文革当年因言获罪的恐怖社会感。你看,人家毕姥爷一介娱乐人士,从来都以嬉笑怒骂和夸张调侃作为吃饭的工具,他调侃了一下毛泽东,居然就被偷录并告密,并引发央视如临大敌,引起中青网这种媒体的小题大做。
虽然我理解很多中国人对毛泽东的特殊感情,但单纯看毕福剑一句话引发的这场**,5
完全是一场政治闹剧,它让亿万中国人都产生人人自危的感觉。
首先,一个人饭局上的调侃之语就被偷录,直接摧毁了这个社会本来弥足珍贵的人际信任。众所周知,能够到一个饭局上共杯盏的人,要么是家人、朋友或熟人,要么是值得信任的熟人介绍的陌生人。所谓“围成一桌就是一家人”,讲的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习惯。但毕福剑遭此陷害性偷录,并通过舆论的传播,让更多人感到后怕,感到人心的险恶。今后,尤其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就更会警惕万分,狐疑一切。在中国,本来就因为食品安全、政治争斗、商业纠葛等因素,导致社会的信任大为缺失,此番毕姥爷的遭遇,更是让整个中国的人际互信几近溃败边缘。
更可恶的是那个偷录者。不管他是由于拥戴毛泽东还是别的原因偷录,但这种行为,已经彻底沦为下三滥的告密文化。就在今年1月23日,《人民日报》还公开发表了一篇题为《不告密不揭发是道德底线》文章,指出告密行为的巨大危害。事实上,纵观前苏联、罗马尼亚、柬埔寨、朝鲜等国家过去盛行的告密风就可以知道,正是那种告密文化,伤害了温和、善良的人际关系,并使得一个国家陷入人人自危的恐怖境地,中国“文革”时期的告密,甚至都伤害到了父子、夫妻等最亲近的关系。此番偷录毕福剑调侃言论的人,正是告密文化的复活,是“文革”魔影的再现。
当然,比起那个偷录者而言,更让人不耻的,则是中青网和央视。作为所谓的“中央级媒体”,这两家媒体不可能不懂得“言论自由”的基本道理。一个娱乐人,在私地里调侃两句政治领导人,既不危害国家安全,也不损害公共秩序,犯得着小题大做吗?至于毛泽东的后人如果觉得名誉受损,完全可以依照民法提起侵权之诉,一切交由法院解决,这才是中央所推崇的“法治”题中应有之义。此番中青网和央视如此无视法治的现有路径和规则,居然要以政治化的手段去摆平这事,岂不是和习总所倡导的依法治国阳奉阴违?
环顾全球范围内,除了朝鲜等极少数几个极度残酷专制的国家,绝大多数国家的言论自由,早就涵括了批评、调侃甚至痛骂政治领导人的自由。比如在美国,电视主持人可以在公开节目中自由调侃、批评总统,却不会调侃残疾人缺陷。退一万步而言,就算如同某些毛粉所言,毕福剑的言论伤害了他们的政治感情,那么毕福剑也毕竟只是在几个人在场的饭局小范围所为,真正传播这些言论并造成伤害的,恰恰是那个可耻的偷录者和发布者。
再来对比有关社会事件就可以发现,央视、中青网等媒体,消耗着纳税人的钱,却总在选择性地发表偏颇言论。试问中青网,当有人鼓吹重回文革,你为何不要求他道歉?又问央视,当你的女主持人沦为***的玩物,你为何不公开宣布调查?
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毕福剑事件就可以发现,偷录者和告密者才是真正的扩大影响者,是事件的始作俑者,而中青网和央视的不当言论和行为,则无疑是对广大公众的一次赤裸裸的威吓,它让人们感觉到当前政治气氛的不对头,感觉没有安全感。
一个民主、法治、文明的社会,理当是让尽可能多数人免于恐惧的社会,而中青网和央视配合做局,却让更多人深感恐惧,人人自危,这,才是毕福剑事件的真正教训。
环球:毕福剑言论“不雅视频”流出谁之过
一段疑似央视著名主持人毕福剑在饭桌上唱评《智取威虎山》的视频昨天流出。视频中毕福剑唱了该京剧里《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的著名选段,并且边唱边戏谑,对毛泽东使用了羞辱性词汇,称他“把我们害苦了”等等。网上舆论因此大哗。
现在不清楚毕当时在饭桌上做这段唱评的具体环境和缘由。人们只能看出,当时像是个私人场合,毕唱评时嘻嘻哈哈的,至于他是要逗在场的人乐,搞“无厘头”,还是他在向饭友发自己“真实的牢骚”,难下定论。
此外这段视频的最初录制是偷拍的吗?还是毕当时知道有人在拍,他没有介意?也无从得知。
通常来说,私人场合的东西不适合做政治定性的依据,因为人在这种场合比较放松,说话随意,容易受临时性因素的影响。而政治是严肃的事情,用于政治定性的材料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言行。
因此如果只根据这段视频对毕福剑的政治倾向和立场下结论,显然不够严谨。这不是改革开放已经几十年后还值得鼓励的做法。
然而这段视频让人看到与荧屏上不同的“另一个毕福剑”,从而打击了毕以往的形象,甚至可能产生某些后续影响,这些都是毕需要承当的,他没什么值得抱怨。
互联网时代,舆论对名人的窥探无孔不入,这大大提高了名人谨言慎行的必要性。各种社会名流的私下言行被曝光到互联网上,在全世界都已屡见不鲜,这种时候毕这样的名人还在饭桌上眉飞色舞戏谑智取威虎山的解放军,对毛泽东说严重不敬之语,导致轰动性视频流到网上,他自己应负很大责任。
互联网时代的舆论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它可以截取名人言行的一个片段,对其意义做难以置信的放大,导致不可思议的后果。毕福剑**可谓最新殷鉴。
值得一提的是,智取威虎山是关于中国革命时代最著名的故事之一。由于解放军在林海雪原里打的是土匪,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内战”,近年的意识形态之争也没敢碰它。那个故事的可歌可泣和喜闻乐见几经洗礼,新版电影《智取威虎山》大获票房成功,是公众对它价值肯定的最新证明。
视频中毕福剑的唱评即使只是为了逗乐,也不能不说是低俗的。他当时身处的那个小环境以歪曲、贬损英雄故事为乐,并且看来得到他的迎合,这对公众蛮意外的。如果说毕的真实价值观就是那段唱评所体现的那样,那么公众的失望应当说是正常的。
也许实际情形比毕福剑“面向公众一套,在私底下另一套”要复杂些。央视是官方媒体机构,也是公众娱乐平台,那里出政治态度,也出明星。如果参照一些央视明星离职后更公开表达自己政治倾向的情况,评价毕的综合表现就更难用三言两语说清了。
劝名人们多自重、多谨慎还是必要的。尽管无法根据已有信息下某个结论,但上述视频降低了毕的公众形象,让多数人感到不舒服,是确定无疑的。由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说,大众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与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保持和谐,比嬉笑怒骂地显示“才华”更为重要。
最后我们要说,在不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把一个名人私下有争议的言论发到网上,这一做法不应受到鼓励,不管它的实际流行度有多高,也不管遭曝光的名人自己对此负有多少责任。(单仁平)
环球时报:毕福剑**验证互联网舆论的变迁
毕福剑昨天晚上就唱评《智取威虎山》的“不雅视频”公开道歉。他在个人微博上写道:“我个人的言论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我感到非常自责和痛心。我诚恳向社会公众致以深深的歉意。我作为公众人物,一定吸取教训,严格要求,严于律己。”
毕的这一公开态度汇入了公众这两天热烈讨论的大潮中,而且与这些讨论的总方向是一致的。这两天的舆论场充分展现了多元性,但主流价值取向的轮廓也较清晰。舆论的这一面貌与几年前相比有了显著变化。
这几天舆论最突出的焦点和态度是批评毕福剑唱评的内容,这与毕昨晚的道歉形成对接。其他讨论与这一主线比起来相对“外围”,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主流价值观真实影响力的反映。如果事情发生在几年前,互联网舆论的主基调或许是另一个样子。
除了谴责毕的不雅唱评,舆论这几天还忙活了另外几件事。一是要查出当时与毕同席并“欣赏”“为其鼓掌”的是些什么人。二是就上传视频者是否属于“不道德的告密者”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可以看出,后一个问题是意见最多元的区域。
很多人既反感毕福剑不雅唱评的内容,也对这种把“饭桌谈话”曝光到网上的做法感到不舒服。但一些参与辩论最积极的人最后往往最看重的是立场,把捍卫立场的方式放到了第二位。他们像是“站队”了,反对的都是对己方队伍者“隐私”的曝光,而支持对对立方人士的无底线监督。
实际上这些年互联网对私域的深入几乎是全方位的,舆论对这一问题的态度模糊不清。当一位基层小官在饭桌上有不雅言论被曝光到网上,或者某个大学团委书记的婚外情被抖出来时,就会遭到网上舆论的穷追猛打。而一些反体制者出了丑闻时,又会有“捍卫隐私权”的声音为他们辩护。
很多人其实都在涉及隐私的公共事件中持“双重标准”,这表明价值判断在相当多时候仍是“至高无上的”。这好或不好要另说,但它是现实。
不管怎么说,毕福剑“不雅视频”**是互联网舆论风向变迁的标志事件之一,它仍有不少难以看透的地方,但它与人们在生活中身处的道德和舆论真实环境有了更多契合。如今的网上舆论不再像是某种超然的存在。
然而舆论场总是因为一个名人的事情出现轩然大波,在短时间内吞噬掉社会的大量注意力,这正常吗?好吗?也是蛮有意思的问题。
中国有很多“正事”要做,而舆论场不断增添“野史”的鲜料,我们抓住由头,然后“狂欢”,嬉笑怒骂地开展一个个充满戏剧性的政治及道德项目。
说实话,我们也不知道这是互联网时代的“规律”,还是一种“跑偏”。或许时间会告诉我们一切。
名人不妥言论应接受公众质疑
支振锋 一段唱评《智取威虎山》“不雅视频”的流出,将如日中天的娱乐大腕儿“毕姥爷”置于公众舆论的批评之下。视频中,疑似央视名嘴、春晚主持人毕福剑清唱《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的片段,边唱边评,言词颇为不恭,嬉笑弄骂、嘲讽戏谑,还涉嫌侮辱开国领袖毛泽东。
目前尚不清楚毕福剑的回应,也不清楚他对“不雅视频”的录制和上传网络是否知情或默许。如果“不雅视频”系偷录并擅自放到网上,则这种泄露和偷偷放到网上的行为本身应受谴责。但无论如何,毕福剑在“不雅视频”中的表现及其对开国领袖毛泽东充满嘲讽戏谑的不敬、不妥言论,应受到公众的质疑和谴责。这种质疑和谴责,关系到对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发表言论的理解,也关系到一个社会健康的言论环境。
毫无疑问,毕福剑和任何中国人一样,都应该享受到宪法所规定的发表言论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更不是无条件的。作为普通公民,他所发表的言论必须是合法的,不能有损于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以及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作为公众人物,他所发表的言论还应该考虑到社会中不同群体的感情和反应,不能有悖于社会的公序良俗和主流价值观;而作为某个机构和团体的一员,他的言论还应符合其所在机构或团体的形象与利益。否则,他就应该接受法律或公众的质疑与责问,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这些方面的清晰辨析和正确理解,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阐述言论的自由和发表言论的权利。
在讨论或辩论中,“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样的话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我们却未必真地理解这句话的全部含义,也并未看到这句话所存在的内在逻辑张力。不赞同并不意味着反对,有时候可能是不置可否,或者仅仅消极地表示不支持,因此不一定得去誓死捍卫什么。当然,誓死捍卫对方说话的权利,也并不意味着不能反对其观点。
这就提醒我们对言论的自由要有更精细的理解,在言论的自由中,与言论权利一样,批评言论也可以是一种权利,因为两者在本质上都是言论,都能体现言论的自由。因此,对某些言论的批评并不意味着是在批评发表言论的行为本身,而是在批评言论的质量。简言之:公民有发表言论的自由,但其他公民也有批评其言论质量和品格的自由。
因此,对于名嘴毕福剑而言,他享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哪怕是发表错误言论的权利。只要这些言论不违反法律、不对国家、社会和他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就不应该承担法律责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不承担法律责任,不代表不承担道德责任,台前幕后两个样,人前人后两个样,会导致公众对其品行的怀疑;不承担法律责任,也并不意味着不承担社会责任,其言论如果有违公序良俗,挑战社会主流价值观,也会影响到其社会形象;不承担法律责任,还不意味着不承担相应的纪律责任或契约责任,如果言论有损于其所属机构或团体的形象或利益,则根据两者之间的劳务契约或者所属团体的纪律,他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毕福剑因言论惹非议并非第一遭,去年1月份的“辱佛事件”殷鉴不远。鉴于发表言论的自由并不能否定对言论质量和品格进行评价的自由,毕福剑此次的不妥言论也许不应承担法律责任,但他仍然要接受公众的质疑,并承担其他相应的责任。
第二篇:2014新作文素材
2014新作文素材:TVB荣誉主席邵逸夫
中新社香港1月7日电据TVB和香港电台等港媒报道,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无线电视,TVB)荣誉主席邵逸夫7日清晨在香港家中离世,享年107岁。
祖籍浙江宁波的邵逸夫,1907年出生于上海一个商人家庭,因排行第六,后来被人称为“六叔”。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邵逸夫在香港创办“邵氏兄弟”公司,摄制大量在亚洲获奖及卖座电影。六十年代,他与人合资投得免费电视牌照,成立电视广播,其后成为无线电视最大股东,并担任董事局主席,被誉为“华语影视大亨”。
邵逸夫一生致力发展影视娱乐事业,同时热心公益。他成立了两个基金发展教育科研,推广医疗福利及文化艺术。他长期捐助中国内地教育、医疗等事业,至2012年累计捐助金额超过45亿港元。
邵逸夫的善举获得各界嘉许,2007年邵逸夫获中国国家民政部颁发“中华慈善奖终身荣誉奖”,这是内地对他慈善事业的最高肯定。邵逸夫还曾积极参与香港回归事务,先后出任港事顾问和特区筹委会成员,1998年获颁特区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
邵逸夫晚年创办“邵逸夫奖”,表扬全球在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及数学方面有超卓成就的科学家,这一奖项被誉为“东方的诺贝尔奖”。
得知邵逸夫离世消息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通过传媒表示哀悼,赞扬其显赫成就,并称他是港人“十分尊重的长者”
第三篇:2014新作文素材
2014新作文素材
陈光标16吨百元大钞搭建“演播室”
12月24日晚,在南京一座临时搭建的露天红帐内,一沓沓红色百元人民币围成了三面墙和一张桌子,陈光标系着红色领带、踱着步对着摄像机镜头说:“经济普查从标哥查起,社会上所有对标哥的质疑都可以查,没问题,欢迎大家来查我。”据他介绍,整个演播室用16吨百元人民币、花了整整半天时间“搭建”而成。
中新网南京12月25日电(孙莹)“让标哥的钱拿出来透透风,见见阳光。经济普查,人人有责;经济普查,从标哥查起。”12月24日夜,南京,在临时搭建的数米高的露天红帐内,陈 光标站在一沓沓百元人民币堆出的“钱桌”旁,指着身后、左、右的三面“钱墙”说:“我就是要用这种夸张方式,让更多人关注、并积极参与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红帐、红色百元大钞、黄色聚光灯,加上陈光标的浓眉、红色领带,一眼望去,就是典型的陈光标风格,依旧浓墨重彩,依旧“景”不惊人死不休。
他说,这就是陈光标的“演播室”,16吨的百元人民币用一辆东风大卡车运来后,20个人“搭建”了5个小时才完工。
2014年1月1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将全面启动。“摸清家底惠百业,经济普查靠大家;经济普查知根知底,科学发展有理有据”,陈光标说,这样的陈氏号 召宣传方法,更容易引起老百姓关注,也节省了宣传经济普查的报纸版面,节约纸张也算是环保。
“ 经济普查有利于摸清家底,以及那些(企业和个人)真正底牌”,陈光标说:“我不怕大家看我的底牌,如果我有问题,打死我也不敢这么高调。经济普查从标哥查起,社会上所有对标哥的质疑都可以查,没问题,欢迎大家来查我。”
但无论陈光标自称的初衷如何,“标哥”式的手法拿出来,随之而至的质疑声也会不绝于耳,比如,作秀、夸张和炫富。
把灯关灭,陈光标拿着两根荧光验钞棒紧靠“钱墙”环走一周,展示真钞的标记。然后,随手拿起一捆钱,把塑料封条剪开,展示真钞的水印。虽然陈光标一直说自己做公益慈善并不在意各种非议,但他的举动却 又说明,他还是想向非议做解释。
从2010到2013年,每年陈光标都会摆出“钱墙”来撑“慈善捐款”的场面,之前是“钱堆”、“钱墙”,现在是用钱搭建出的演播室。听到作秀和夸张两个词,他先是哈哈大笑,然后就欣然承认:自己做得“过”一点,才能唤起更多人对公益慈善的注意。
而提起炫富一说,陈光标看了看手里的一沓钱表示:“希望更多人跟我一起炫富,因为我的钱来得阳光。希望标哥晒钱的作用,能引领更多企业家一起晒钱,在五年一次经济普查时拿出来晒一晒,看看有没有生虫、发霉的。”
“这是我第六次把现金摆上阵做背景,这是最多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陈光标说。
盘点2013标哥大举动:
(一)陈光标奖励吃剩饭服务员每人2万元
陈光标1月23日在南京接受采访时说:“昨天中午,请老家客人在南京一家酒店吃饭,吃过饭下楼的时候发现手机没带,就在上楼拿手机的时候,推开门,我看到了几位服务员在吃我们那桌的剩饭、剩菜,我看到他们的时候,他们有点脸红、不好意思,我当时很感动,因为我们当时打包以后也没有剩下多少(饭菜),碗里面基本上没有了,他们还是把它吃掉。”他表示:“我不知道他们手机号码多少,今天我在微博里面发了通知,就是五位服务员过来,每人奖励2万元钱,还有500袋面粉、100箱茶饮料,现在快五点了,还没过来拿,微博到今晚6点截止,(服务员)是不好意思、还是不知道,我现在还不太清楚。”
(二)陈光标申请改名“陈光盘” 称以此号召节约粮食
2月3日晚,饱 受争议的中国首善陈光标又抛出了改名字的话题,他把自己的名字“陈光标”改成“陈光盘”。
改名字的把戏对于陈光标来说并不陌生,2009年他就曾把老婆孩子的名字给改了。时隔四年,他又一次改换自己的名字。他本人表示,名字只是一种符号,不能代表什么,只想通过此次举动,唤醒更多有良知的人,一起和他加入到勤俭节约的队伍中来。2月3日晚6点,陈光标来到所辖派出所户籍室递交改名申请。
陈光标表示,改名字不是突发奇想,还是一心做好环保事业,呼吁更多的人节约粮食,参与“光盘行动”。
(三)低学历的人不要生孩子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前,陈光标一身绿西装亮相。图为陈光标在推介他的“新鲜空气”易拉罐产品。陈光标还谈到了自己计划生育问题的看法,他说:“计划生育对什么样的人群应该放开?它应该 整体提高我们国民的素质,比如说高中生只能生一胎,高中生以上的可以放开,初中生想都不要想了!当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我们可以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四)中国企业家 援助雅安地震:陈光标灾区为每位村民发放200元
中国首善陈光标同志已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参加救灾,他随身携带30万现金,现场发放给灾区人民!据悉,在4月21日上午7点,陈光标就开始给灾民发放救灾物资。此次陈光标带了13台大型机械,1千床棉被,500个手电筒,1吨面包和1前箱暖茶,将在灾区进行为期一周左右的物资发放。
(五)陈光标过生日捐450万元称看不惯富人高消费
7月19 日,借着45岁生日高调出镜的陈光标,服装却改穿了耀眼的红他称,这 是在用醒目的红来摒弃富人习惯的“高消费和高浪费”。
45岁生日捐出450万元人民币、上千台教学电脑。一袭红色背景下,身着红色上衣的陈光标和接受捐赠的代表一起掀开了铺在桌子上的大红布,一摞摞的百元大钞铺显在了闪光灯积聚的镜头前,旁边整齐地堆摞着捐出的电脑箱。
“45年来,我第一这样过生日,我就是要改变现在那些富人们所谓的“重金”过生日模式”,陈光标在镜头前表情自若,继续说:“我也参加过很多富人的生日聚会,动辄花个几百上千万的都有,几十万过个生日也司空见惯,看到这些,我感到很心酸、很难过。”陈光标想让自己的生日也搭上“节俭之风”这趟顺风车。
陈光标一直是走在风头浪尖的人物,不管人们称其为暴力慈善,还是面对雅安地震中,人们亲切的“标哥,你好”称赞,他依然故我,始终实在有所为,始终是在义无反顾!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陈光标
为了响应9•22中国城市无车日的活动,昨天,江苏黄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陈光标在他的公司内举办了一场活动,他不仅亲手砸掉了他的一辆大排量奔驰车,而且还为集团的员工购买了200多辆自行车,提倡大家骑车上班。当天上午,陈光标的公司内,他亲手遥控操作一台机械手,将一辆还有3年才报废的大排量的奔驰轿车给砸了。对于砸车的原因,陈光标解释,这是为了带头倡导低碳绿色出行,因此他还建议,目前的油价应该再提高50%、停车场停车费按每小时10至20元计费、车辆上牌费2.0排量以下10万,2.0排量到3.0排
量之间30万,3.0排量到4.0排量之间40万,4.0排量以上收取50到80万上牌费,所得资金用于发展公共交通更上台阶和缩小贫富差距。只有这样,才能更加鼓励大家“少开车、多骑车”,践行绿色环保理念。砸 了车,应该如何上下班呢?昨天,陈光标还购买了200多辆自行车发放给所有的员工,并亲自骑着自行车带领着员工走上街头,宣传“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大力提倡低碳绿色出行”的环保理念。为了鼓励员工低碳绿色出行,陈光标当天还现场宣布,只要是自己的员工骑自行车上班,路程 在5公里之内的,每月补贴300元,10公里之内的每月补贴600元。
【素材分析】其实,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方法有许多种。比如,陈光标给员工购置200多辆自行车,提倡大家骑车上班,就是值得称道的方法之一。然而,其砸掉豪车,就显得很不理智,让这次环保行动变了味,走了调。从小处讲,他不是高调环保,而是在高调炫富;从大处讲,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与“资源节约型社会”格格不入。
【素材运用】适用于环保、绿色出行、作秀、浪费、理智、态度、宣泄、消费、生活等话题。
第四篇:2013新作文素材
2013新作文素材
“中国好室友”VS“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
地震给人类带来灾难、破坏的同时,也见证了人的真、善、美。这不,网上被疯传的这位大哥在地震发生时,抱着宿舍六台手提电脑,背着三部单反相机,提着宠物小乌龟冲出宿舍,凭一己之力拯救了全宿舍的财产。他的光辉“事迹”在网上一天之内被转发几十万次,被网友称为“中国好室友”、“中国最强室友”。
据记者了解,该男生名叫黄昱舟,安徽人,就读于四川师范大学,对于现在自己变得这么火,黄昱舟万万没有想到,他说,我觉得很多网友把我个体英雄化了,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我有五个值得付出的室友,这种积淀源于两年深厚的室友之间的感情,是每一个室友的功劳,所以请不用太在意我,请媒体关注地震吧。谢谢!
看到这则帖子,不禁让人想起刚发生不久的复旦大学“同室操戈”惨剧,连日来多起杀伤室友的新闻,一度令室友成为一个恐怖名词。就在大家失去信心之时,这位冠以“最强室友”称誉的男生让人一扫此前的阴霾,对室友重获信心。
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只因有神一样的室友,可见与什么样的人相处很重要。反观社会,此理亦同。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别小看这个关系,它可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然而,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这种复杂性导致个性的丰富性,引起个体之间冲突加剧。想要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学会求同存异,具备宽宏豁达的心理品质,多为别人着想,做到以诚相待。
在生活中,我们与朝夕相处的同学、同事有了误会,受到别人不公正的对待、不为人接纳时,一定会为之焦虑和烦恼,也一定会影响学习、工作、生活及社交关系。怎么办呢?大吵大闹?干脆绝交?这些都不是最好的办法,这样只能使自己在交往中处于不利地位且影响以后的交往。相反,如果我们做到宽宏豁达,也许就会心平气和些,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会体会他人的心情和感受,误会、委屈就常常烟消云散,别人也将欣然接受你。“中国好室友”关键时刻的一个善举,引发社会如潮好评,可见人们对正能量的向往和追求。如果能多些此类善举,少些“同根相煎”的悲剧,都自觉保持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这个世界可能不至于太糟糕。
4月16日,上海复旦大学的官方微博头像由红色变为黑白,痛悼该校投毒案件中逝世的28岁的在读研究生黄洋。一个充满阳光气息的生命,在转瞬间停止,让世人惋惜。
复旦投毒案再次将校园安全推到了风口浪尖,事实上,近几年校园里类似的事件不在少数。自从1995年清华大学、1997年北京大学两起铊盐投毒事件开始,2004年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事件,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铊盐投毒案等一系列的校园案件不断,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高校人才怎么了?进入大学后,生活的方式、为人处世的方式都需要适应和调整。调查显示,大约40%的大学新生和高于50%的毕业生存有不同的心理困惑和问题,他们的问题集中在人际交往、情感交往、激烈竞争,学习和就业等各个方面。
悲剧发生在校园里,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高校在校生大都是90后,是家里的宝贝,个性强却敏感脆弱。随着升学、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分数至上成为很多人的追求,“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下诞生了不少高智商人才,但与此同时,学生情商的发展却被不同程度的忽视了——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偏重于学生的智育发展,学生的评价体系也大都建立在学业成绩的评价基础上。在这样的评价体系的引导下,学生更愿意接受与考核挂钩的课程,大学语文等一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被逐渐边缘化,而大学校园里的各种活动又难以有效弥补这方面的缺失,长此以往,学生成了高学历低情商的“偏才”。
此次事件让我们再次认识到,对学生的德育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应该放在和智育素质的培养同等重要或者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大学校园中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环境,把德育教育放在日常,建立起德育和智育并重的学生评价体系,引导学生仁爱宽容,合作互助。
作为大学生,也应该学会真诚沟通,在日常生活中多参加不同类型的活动,和老师、家长、同学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袒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正视存在的心理问题,同时给与他人关爱,实现共同成长。
第五篇:2012新作文素材
2012新作文素材
2011年十大被毁掉的词语
一、钢琴
这个词语的入选,估计大家都会很疑惑,回想2011年貌似没有什么事件是与“钢琴”相关的,就由我来给大家出个上联吧—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有可能是唐长老。下联我来献丑了—弹钢琴的不一定是朗朗也有可能是药家鑫。2010年10月20日晚的药家鑫是疯狂的,他的疯狂经过了网络的传播在2011年变成了一场对于道德、法律、公正的大讨论和大质疑,我记得他在解释自己的杀人动机时曾说过,是多年来被逼迫着弹钢琴造成了他性格孤僻、心胸狭窄,当他把刀一次又一次向被害者身上扎的时候,他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下又一下的弹钢琴键。白马把王子带到了公主身边,把唐长老带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钢琴却把药家鑫和张妙以一种最悲剧的方式带到了那个永远也回不来的地方。
曾经很多人夸奖过我的手,手指修长、手腕灵活,天生就是弹钢琴的手,我也曾意义为荣。以后?再说吧。
二、爹(爸)
2011年年底筷子兄弟的一曲《父亲》再一次的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引爆了一枚催泪弹,但是“爹(爸)”这个词在2011年无疑是命运多舛的。首先是“干爹”成了一种社会新风尚,邓建国以“干爹”身份和未到结婚年龄的“女儿” 黄梓琪走进了婚礼的现场,大方的在聚光灯下秀着恩爱,看着邓干爹苍老发皱的脸皮和黄女儿还未出脱的稚嫩模样,我倒是很好奇黄梓琪的亲爹和干爹这兄弟倆该是如何相处;郭美美的红了,慈善事业彻底的黑了,这又是有干爹撑腰的乖女儿,她不合时宜的把干爹送的豪车、名包等一干礼物在网上展现了一下,同时还公布天下自己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就这样“干爹”狠狠的将了中国慈善事业一军。随着红十会的澄清、再澄清,公众对于慈善事业的质疑达到了高峰,红十会、慈善总会、宋基金纷纷被爆出丑闻。中国慈善---一场干爹引发的血案。
除了“干爹”,“拼爹”“查爹”成了每次干部提拔、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考之后公众集中抒发对于公平公正渴求的管道。今年各个地方的干部提拔、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考中,出现了太多太多不和谐音。最年轻州长、最年轻市长、最年轻县委常委„„,正是因为我们对于在这些年轻有为的干部的简历和工作成绩实在是看不清楚,所以我们只能格外的关注他们背后的爹到底是谁;我从毕业后就参加了好多次公务员考试,虽然不顺但是最后我也很算是正常的被录取了,但是今年我看到了太多不正常的“不予录取”,原来专业不对口可以在笔试面试都完成之后再提出,原来那张一般人看不懂的血液化验单的那些上上下下的箭头也可以在瞬间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原来即使只有一两个人报名也是可以组织考试的„„在这些不正常背后,到底有多少传说中的“爹”呢?
“孩子是民,家长是主”狼爸萧百佑的家庭民主理论,随着他四个孩子三个北大的丰功伟绩一夜之间传遍神州,这种近似苦行僧的教育培养模式,到底有多少可借鉴性,我没当过爹我不便评价。但是我想起若干年前,当丁俊晖和朗朗一夜成名时,他们的培养模式也曾经风靡一时,可是无奈钢琴和斯诺克的培养成本都太高,非一般家庭的“爹”承担的起,萧百佑的成功给全国的爹们提供了一条经济可行、方便操作的道路。
三、3Q
这个阿拉伯数字与英文字母的结合,无疑是国人高超语言功力的体现,在以前这个词成为“thank you”的完美缩写,但是2011年4月26日盖棺定论的“腾讯诉奇虎360隐私保护器不正当竞争案”又为这个词语赋予了新的含义。腾讯多年来以qq为基础在网络世界开疆拓土,几乎达到人手一号的江湖大哥地位,并且依托qq开发了大量软件,成为了中国网络世界的最大的造币机器;奇虎360以其“终生免费”的噱头成功的在短时间积累了大量人气,一举超越了金山、瑞星等杀毒软件。当3和Q在各自的行业内都奠定了相当的江湖地位、孤独求败的时候,他们就必然要向圈子外开疆拓土了。Qq推出的“qq电脑医生”将其染指电脑安全领域的野心表露无疑,而360作为守土者,对于自己固有地盘的保护自然是不会落后,迅速推出了直接针对QQ的“隐私保护器”工具,宣称其能实时监测曝光QQ的行为。一场大战就此开始。
这场大战的谁胜谁败并不重要,虽然双方都是以维护网友、消费者利益在说事,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到,这不过是两个江湖大佬在争夺地盘。以后再提到3Q时,并一定是在表达谢意了,也许还在提醒我们,我们只不过是各大垄断商玩转江湖的最好配角。
四、临时工
如果评选2011年中国最大的恶人,我想一定是“临时工”莫属了。这个本来包含着心酸、屈辱、无奈的词语,在2011年却成了所有涉及公务人员违规违法、行为不端的挡箭牌。江西修水发飙打人的户籍女警是临时工、云南大学以充值卡诱惑女大学生陪酒陪吃陪其他一切可以想象行为的“老师”是临时工,从警车里翘出两只脚擦鞋的是临时工、掌掴菜农的城管是“临时工”,撞人逃逸的警察是“临时工”,因为嫌有偿陪侍人员“脱得不够”而怒砸娱乐中心的,不用问也是临时工。
以前每每出事,都会以“有关部门”作为遮羞布,随着政务公开和手机照相的发展,“有关部门”再也遮不住责任单位的脸,于是“有关部门”里的临时工便走上前台,承揽了所有的责任。临时工往往干得最多、拿得最少,即使是犯了错误出了事,也可以以个人素质低下、缺乏守法观念为由一辞了之,既不影响有关部门的评比发奖,也可以起到消事宁人的作用。
我们且慢指责和谩骂,是不是应该去考究一下,这些被顶包、担责、辞退的临时工们的“后临时工”时代是怎么样一种状态呢?
五、海(湖)景房
曾经海(湖)景房是房地产开发商最好的加价手段,管它是多大一滩水,都可以给命名个什么湖、什么海,然后在旁边竖起一栋楼,就可以以高出同地段一大截的房价开始卖房了,但是当今年夏天几次大范围、高强度的降雨之后,“欢迎大家来武汉、南京、北京„„来看海(湖)”帖子传遍网络,在我们的城市道路越来越宽、房子越来越高、汽车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的下水道以一种近乎自虐的方式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城市渍水,下水不畅,我们中国人可以把人送到太空中去,却修不好几条下水道,这个问题让我们抬不起头。我联想起从小时候起,和平大道给我的印象就是修了挖、挖了修,永远也没有停过工,但是当大雨来临时,宽宽的马路还是成了一片泽国。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是当政者的良心,因为下水道成不了加官晋爵的标榜政绩,下水道成不了好大喜功的城市地标,但它却是关系到无数百姓正常生活的基本生活设施。
我在听中国之音的时候,有一位城建方面的专家曾说过,现在国内城市管网布置最合理、功能最完善的城市就是青岛了,基本不会发生武汉、北京等地的看海看湖的情况,但是令我们痛心疾首的是,之所以管网如此完善,那是因为青岛的下水道是以抗战时期日本占领青岛时修建的下水道为基础发展和建设的。日本,这是一个相当敏感的词语,尤其是在下水道之殇中以这种太过特殊的面貌出现时,我们还能说些什么。
我憎恨日本侵略者,但是我又旗帜鲜明的欣赏日本人做事的严谨踏实的劲头,日本的足球是我看到过的真正赏心悦目的足球,如果有幸能去一趟日本,我一定要在一个大雨侵盆的傍晚走到街头,看看日本有没有海景房和湖景房。
六、学生干部
我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担任着学生干部,工作之后总还是觉得以前当过“学生官”的经历对于自己工作能力和个人修养上的帮助还是蛮大的,还记得在找工作做简历时还不遗余力的把自己的学生生涯中的“从政经历”进行了描述。可是2011年春天一位“学生高官”的突然走红,一下子把学生干部变成了讽刺谩骂的焦点。
一两岁熟知成吉思汗,两三岁看‘新闻联播’,7岁读《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在“重要报刊”上发表过100多篇文章,将其近3000元人民币稿费和变卖废品赚来的零花钱都用于资助与看望孤寡老人,“全国百名优秀好少年”、“武汉市首届‘十大孝星’”等光荣称号,五道杠黄艺博一不小心就红了,他的红只是又成了社会大众对于“官”的厌烦、憎恨的一个出气筒。小黄身上过于主流的气息再一次的点燃了网络舆论的火药桶,随着更多的信息的披露,其过于老成正统的形象和充满官气的话语让人们对小黄充满了不信任、蔑视、厌恶甚至是憎恨,并将黄视作揶揄权威和反讽现实的标本。
作为一名还算是冷静的旁观者,我个人认为最初对小黄的宣传确实是有欠妥当之处,让我们来看看2011年年底对另一名青年才俊的宣传吧“3岁学会开枪,9岁可射中移动目标。3岁学会开车,未满8岁时驾车在大型货车大量通行的弯曲而倾斜的土沙道路疾驰120公里平安到达目的地。没有不会的运动,尤其篮球,胜过一般职业选手。6岁学会骑马,骑术比骑手还厉害”和我们的小黄不相上下吧。在金刚山下那个神奇的国度,这样的宣传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在我们这个焦躁情绪充斥着网上网下的社会,这样的宣传就确实太惹人讨厌了。
到了2011年年终时,郑渊洁的一番“小学班干部制度是在培养汉奸”的言论再次将学生干部推到了风口浪尖。面对郑渊洁这位陪伴我整个童年的作家,我对照他提出的学生干部个特点(1.为强权效力;2.告密;3.奴役同胞)自我审视了一番,结果很令我惭愧。
七、见死不救
没错,就是见死不救,在2011年以前,见死不救是作为一个贬义词见诸于我们谴责和谩骂中,但是作为一个有着尊老爱幼、互帮互助传统美德民族的成员,经过今年一年所看到和听到的,我越来越感觉到“见死不救”正在成为我们中国人新的一张耻辱的名片,见死不救成了我们的共有的一种“品质”,冷漠成了我们最常见的表情。老人跌倒在安徽红十字医院门口因为见死不救不治身亡;广东佛山小悦悦连续被两辆汽车碾压十八个路人见死不救;山东长途车上司机为保护
乘客行李身中五刀,乘客冷漠旁观见死不救„„我无力再去解释这个词语了,因为我无法保证我自己就一定不是那个“19”。
八、婚姻法
我们的历史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钢铁时代,当未来的人来评价和定义我们这几十年时,我想他们一定会命名为“房契时代”,我们这个时代彻底被房子所奴役了,房子成了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2011年一向以维系和保障婚姻家庭幸福的面貌出现的《婚姻法》终于也在房子面前低头了。近期我连续参加了多个婚礼,每个婚礼上主持人都会提到这次仪式将使两家人合为一家人,但是《婚解三》教会了人们在结婚前要好好盘算一下怎么才能在离婚的时候留下更多的财产,怎样才能多些个人财产少些夫妻共同财产。《婚解三》的最大功绩就是让那些准备结婚的情侣及其家属们,在考虑婚姻事宜的时候开始习惯于同时考虑离婚后的事情,可谓是高瞻远瞩了。《婚解三》的确明确现实司法实践中面临的大量现实问题的依据,但是出于法律对于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它也助长了过于重视财产的婚恋观。对物质化、财产化的婚恋观起到了助推作用。
以前《婚姻法》是幸福婚姻的祝愿书,从现在起《婚姻法》成了人们在婚前互相猜忌、互相提防时用到的小算盘。
九、铁老大
在近几次的国务院部委调整中,每次都会提到铁道部的撤并问题,但是基于铁老大的特殊历史地位,尽管舆论一提到多次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的合并,但是至今铁道部仍然屹立不倒,并且铁道系统内部依然是自己管自己,具有其他部委、系统不可比拟的独立性。但是2011年,铁老大也终于低下他高贵的头颅了,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40人死亡,随后全国各地连续出现了高铁、动车组的故障消息,曾经自称拥有全世界最安全最稳定的高速铁路运行系统的铁老大,一次又一次的往自己的脸上扇耳光。不过铁老大的噩梦不仅是这些,铁道部的“总舵主” 刘志军因涉嫌严重违纪,也在今年被免去了职务。曾经无限风光的铁老大在短短一年内几乎就要被质疑压倒了,不过我们还是欣喜的看到铁老大在痛定思痛之后,终于在今年开通了呼吁多年的实名制购票和网络购票。铁老大在丢了一年的人之后,终于有了重新站立起来的迹象。
十、食品添加剂
从苏丹红、二噁英、三聚氰胺开始我们就开始先成为化学家才能去做美食家了,我们对食品安全的拷问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最初我们疑问“什么是安全的?”到现在我们开始质疑“我们吃的到底是什么?”。食品添加剂的乱象让我们每个人在向嘴里放食物时心理都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鲜奶蛋糕里面也许既没有奶也没有蛋,猪骨汤拉面里面也许从来就没有过猪骨头,吃着是牛肉也许实际上猪肉,还有起云剂、增白剂、增味剂、甜味剂、稳定剂、保鲜剂、缓冲剂、螯合剂,我们现在不再是作为食物链的最高层在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而是在作为一个个化学试剂反应皿在每天的进餐中吸收进来大量的可能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化学物质。
食品添加并没有错,合理适量的使用它们会使我们的食物更加可口、更有营养,但是我们的食品生产行业出了大问题,在暴利和监管缺失的诱惑下,产生了太多肆意妄为的黑心生产商,不知道他们吃过自己生产的食物没有?
2012新作文素材
2011年那些感动中国的草根人物
来源:新华网
草根,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耀眼的财富,没有过人的才华。
然而,当我们回顾2011,正是他们在我们灵魂深处跳跃,震撼心灵,温暖世界。
“最美妈妈”吴菊萍、“青海无手教师”马复兴、“龙口最美女孩”刁娜、“彪悍抢修哥”刘跃青、“江城最美女护士”肖芳、“微型妈妈”宋正凤„„他们善良、悲悯、坚韧、信义、自强、担当„„平凡的人生绽放出生命华彩和道德光辉。
他们以朴实无华的“真善美”召唤着我们去追逐梦想,追逐希望。
2011,那些平凡的感动
“中国好人” 欧兴田在抗战烈士纪念碑前行军礼。在安徽省固镇县,86岁的抗战老兵欧兴田拖着伤病之躯,为重建淮北西大门抗日烈士陵园四处奔走,并为牺牲的战友们守墓30年,被网民投票选为“中国好人榜”诚实守信“中国好人”。
“最美妈妈” 在病床上的吴菊萍看着自己7个月大的儿子陈至轩露出笑容。杭州女工吴菊萍因徒手抱接一名从10楼高空坠落的两岁女孩,造成手臂粉碎性骨折,女孩得救了,网友们称吴菊萍为“最美妈妈”。
“临汾最美的女孩” 在山西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病房内,仅92斤重的孟佩杰将体重130多斤的养母刘芳英背上轮椅。山西临汾女孩孟佩杰照料瘫痪养母刘芳英12年。2009年,孟佩杰被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后,她带着养母上了大学,网友称她为“临汾最美的女孩”。
“龙口最美女孩” “龙口最美女孩”刁娜在医院接受治疗。在山东龙口发生的一起连环车祸中,路过女孩刁娜主动看护一名遭遇车祸重伤者,在看护伤者时被撞伤,造成小腿骨折。刁娜被网民称为“龙口最美女孩”。
在青海省湟中县汉东回族乡下麻尔村小学,马复兴在为学生上语文课。马复兴是下麻尔村小学教师,他没有双手,却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30个春秋。
“最美乡村女医生”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龙河村女医生钟晶为76岁的龙肖氏打针。钟晶坚守在大山深处,用贴心的服务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解除病痛,她是网友眼中的“最美乡村女医生”。
“最坚强母亲” 许张氏陪着躺在床上的儿子静静地坐着。安徽亳州95岁老人许张氏照顾瘫痪儿子40余年,被网友誉为“最坚强母亲”。
海口市大坡镇大坡中学退休物理老师陈起贤房间里悬挂着众多奖状。87岁的退休老教师陈起贤省吃俭用,用胡萝卜熬稀饭度日,每月的生活花费不足50元,却在10年间捐款30多万元发展家乡教育事业。
邵秀景带杨林到院里晒太阳。青海西宁妇女邵秀景与丈夫1979年收养了一名脑瘫弃儿,起名杨林,悉心照料他32年,用温暖而坚定的双手托起了生命的重量。
7月13日,武汉供电公司汉口分公司电缆维修工刘跃青在污水沟内抢修。当日武汉汉正街多幅商城附近停电,刘跃青穿着内裤跳入污水沟内抢修电缆,被网民称为“彪悍抢修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生离校前在宿舍窗口挂上横幅,表达对宿管阿姨吴光华的敬意和感谢;右图:吴光华在学生公寓值班室窗口与学生打招呼。宿管员吴光华给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她的事迹经常被学生晒在网络上。
腿脚不便又经常犯眩晕症的宋正凤(右)在戴路霞牵领下出门。江苏镇江的“微型妈妈”宋正凤将一个弃婴培养成大学生的故事在网络间流传,感动了万千网友。
5月22日,广西钦州市消防支队钦南大队新兴中队副指导员谈夏林在营救火灾被困人员时,在浓烟中摘下自己的空气呼吸器,给了手中抱着的孩子。谈夏林被网民誉为“浓烟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