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月与安生电影观后感
七月与安生电影观后感
《七月与安生》改编自庆山创作的同名短篇小说,监制陈可辛表示,由于《七月与安生》篇幅很短,剧本改编会着重放在对情节和细节做“加法”上,会用真实和真诚去讲述青春、爱情、友情和宿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观后感,欢迎阅读!
七月与安生电影观后感
于青春爱情片一直是近年来国产影片市场的重灾区,我对《七月与安生》这部片也没抱有太大的希望。但在豆瓣上,同样打上爱情片tag的,《匆匆那年》分,《同桌的你》分,《致青春》分,《七月与安生》刚上映,有1万多人评分,暂时口碑良好,有分。
可是,根据它的英文名字soulmate以及整个故事的着重点来看,这部剧分在爱情片里并不太合适,毕竟酷似彭于晏的男主李程彬全剧都有打酱油的嫌疑,一言不合就北上,一言不合就逃婚,遇到双女主撕逼这样的年度大戏,还被锁在了门外扎马步。讲道理,整个故事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在讲一个严丝合缝的友情故事而已。
其实这部电影我看得很纠结,因为已经看过原作,满脑子都是安妮宝贝笔下的七月和安生。安生在那个炎热的秋天午后对七月发出了邀请;七月偷偷把小说和话梅扔给窗外的安生;安生像鸟一样爬到大樟树的最高处,看见绿色的河,开满黄金雏菊的田野和石头桥,她朝着七月伸出手,可是七月没有勇气回应她;她们在大雨中一起跑向铁路的尽头……
读原作时,我读得很慢,甚至在脑海中事先勾画出了电影中会出现的场景。
也就是因为这样,在真的看到电影时,我开始完全无法接受,以上我所读到的画面,在电影里根本没有出现。
安生明明应该是那样的张扬和不羁,在酒吧里画着浓重的烟熏妆,在幽暗的庙堂里主动勾引家明;七月明明应该是那样的安逸和柔软,从头到尾几乎都是被选择,害怕远行,害怕离开……
而电影却把这两种鲜明的性格改掉了,七月不再是软弱的七月,安生不再是倔强的安生,两人的性格甚至一度搅合在一起,七月强硬地和安生撕逼,安生却像是无辜的小兽,眼睛里湿漉漉地下着大雨。
电影的最后一波三折,不断反转,最后呈现给我们一个唏嘘不已的结局。在安生用笔勾画出来的那个世界里,七月自由自在地活着,看过这世界的千万风景,而安生则带着七月的心意,平凡又努力地活着。
比起电影的设定,我个人更喜欢小说原作,没有哗众取宠的撕逼,只有软弱却会勇敢站出来捍卫安生的七月,也有在青春的道路上不断流浪和绝望,最后还是选择了七月的安生,那才是让我鼻酸泪流的友情。
读原作的过程中鼻酸了好几次,那些有关友谊的小细节总让我想起我和我的朋友,可看电影的时候,只有七月和安生年少时昏黄时光下的交往,才让我因感动而产生泪点。
只不过原书中的那句话,还是极好地贴合了这部电影的主题。那是书中和电影中两个世界里,交叠在一起的、同属于七月与安生的故事:
少年的友情就像一只蝴蝶一样绚丽而盲目。可是安生,是她爱过的第一个人。
七月与安生电影观后感
电影《七月与安生》是由安妮宝贝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当我在手机上看到宣传片的简介时,我心想,这又是一部关于两女一男的“三角恋”的爱情故事,故事结尾无非就是友情破碎,爱情也不会长久的狗血剧情吧,心里暗自高兴自己的聪明,所以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但是直至看完这部电影,我却有了一种完全有别于俗套三角恋故事的感受。友情永恒了,爱情却只是一个配角,也就慢慢淡出了观众的视线。这个让人感受青春,感怀友情,感怀爱情的凄美故事,在几位精湛的演技下,让人动容,应该说它对每个人来说,也许是一次生命的审视,一次灵魂的叩问。
七月与安生是两个从初中时代就建立起了密切的友好关系。七月没有像夏天七月的热情似火,七月是一个温柔文静,乖巧可人的女孩,像是清晨初露的晨光,暖人,清晰,单纯;安生也不安生,安生是一个古灵精怪,追求自由,放荡不羁,才华横溢却不循规蹈矩的女孩,两个个性各异的女孩却偏偏如一见钟情的情人般建立起了一种对彼此全心付出,依赖,甚至是死心塌地的友情。七月会心甘情愿地被安生拉着逃课,和安生一起爬树,互诉心声,而缺乏亲情关爱,缺乏家庭温暖的安生也从心里把七月的家当成自己的家,把七月的家人当作是自己的家人。在七月以及七月的家人身上感受到那缺失已久的温暖,就像梁静茹的歌词里写的那样“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却能把冬天变成春天”,那甚至是一种比情人更懂得倾听,比情人更死心塌地的友情,让人深深感动和温暖的友情。作为女孩谁没有一两个闺蜜呢,可以相互倾诉,开心的,不开心的甚至小女孩之间的秘密,看到她们恨不得把自己都给对方的好的样子,我很后悔坐在我旁边的人不是我的闺蜜,我很想念她,愿她一切安好。
但是很可惜,因为命运的关系让安生爱上了七月的男朋友,而家明也被安生那种诡异浓郁芳香般的特殊个性和气质所吸引,爱上了她,但是却又离不开温柔的七月。于是,七月和安生就像家明生命中的“白玫瑰和红玫瑰”般,让他举棋不定,难以选择,所以选择了逃避,而安生也选择了独自流浪。当七月在火车站上送别安生的时候,七月跟着载着安生的火车跑,安生含泪问七月“你想我留下来吗?如果你说让我留下来,我就不走了。”但是害怕失去家明的她,抱着一己私利还是没能说出让安生留下的话。安生就这样开始了她的流浪生活,迷茫,艰苦,假装微笑了很久,但却没有人叫她不要笑了,这样的她让我感觉到心痛了,安生曾经说过“我以为自己也许会永远漂泊下去,可是永远到底有多远呢?”安生每到一个地方一个地方都会给七月写信,告诉她遇到的人,看的风景,她的生活,每封信都会问候家明,这也成为剧情发展的着火点。真相大白的时候,就是三个人彼此痛苦的开始。七月打了安生一个耳光,却无法打断两个人的深刻友情,当七月含着泪对安生喊着:“我还有什么可以拿来和你分享?”那种爱情,友情同时崩塌带来的伤心绝望却又不忍恨的痛苦无奈叫人痛心,而安生也给七月带来的伤害陷入深深地自责。最后,安生成全了七月和家明,但七月却在结婚之时让家明离开,自己却开始了安生的流浪生活。踩影子的人和影子的本体交换了人生,安生成了安稳的七月,七月成了流浪的安生,她们从此都过上彼此的生活,这就是宿命的转换。
整场电影在此落下帷幕,我不禁感叹甚至羡慕她们之间的友情。三角恋的故事却没有夺爱的勾心斗角,阴谋诡计,甚至也少有爱情的卿卿我我,它让我更多看到的,是一个动人的“情”,为了对彼此的爱而牺牲自己,过上独自漂泊的生活。善良而宽容的七月也好,倔强而孤独的安生也好 都是真情真性,愿意为爱牺牲,懂得感恩的女子,“我恨过你,但也只有你借助电影的一句对白结尾,七月说“你写的是什么内容?”安生说:“爱,流浪和宿命。”
七月与安生电影观后感
安生,人不如其名,一点都不安生。学习不好、不听话、叛逆,没有家庭温暖的安生有自己的一层保护壳。遇到七月以前,安生是孤独的,遇到七月以后,安生仿佛找到了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安生心中,七月是她唯一的朋友,甚至是亲人。
所以在第一次从七月口中听到家明这个名字的时候,她突然意识到以后七月不再是她一个人的七月,朋友的爱会被分走一大部分。她又一次感到了孤独、不安甚至是背叛和嫉妒。
“我爱你,所以我不希望你去爱别人。”也许,安生从始至终都没有爱过家明,她只是不想让家明抢走七月。这无关性别,而是从没体会过亲情、友情的安生的一种独占心理,希望在七月心中自己永远是最重要的那个人。
安生是个简单的人,但是她不傻。离开家,更多的是因为自己不想成为七月的敌人,也许她敏感地意识到了如果自己不离开,她和七月很可能貌合神离,最终形同陌路,而安生不愿意变成这样。所以她跟着一个合适的人,一个自己不爱的人开始了北漂生活。这段流浪的日子里,安生与七月一直相互通信,从明信片上知道对方的生活现状,也体会对方的、与自己截然不同的那个令人羡慕的人生。
也许真的是距离产生美,再亲密的朋友之间也需要隔着一个安全距离,在明信片上的七月与安生仿佛回到十三岁初识得美好,带着对方去看一个不同的世界,这样一个人就可以同时拥有自己和对方的两个人生。当然,除了那句“问候家明”。安生真的是在关心家明吗?也不尽然吧。
青春要是永远停留在十三岁该有多好。安生永远可以是七月最重要的那个唯一。
当然电影中还是有一些不合理得处理,但是也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一部值得回味思考的电影就可以列入好电影的范围。
七月与安生电影观后感
七月比安生要复杂。表面上七月是一个乖孩子,学校的三好学生,家里的乖宝宝,一切沿着既定轨迹走着。与安生成为好友也许是计划外的事,安生奔放叛逆,与七月格格不入。可是安生的洒脱自由,也是七月内心的羡慕。七月的内心一直住着一个安生。与安生的相遇是选择也是宿命。
安生流浪各地,七月跟着她的明信片走遍世界,却从不离开家乡,其中一个原因也许就是害怕自己真实的内心被激发而不可收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七月十分羡慕、甚至嫉妒安生。七月羡慕安生的忠于内心和胆大妄为。说实话,每个人心中都有叛逆的因子,其实大多数青春期的乖乖女多多少少羡慕过那些坏女孩,幻想过自己像他们一样抽烟喝酒打架,呼朋唤友,和不同的男孩子谈恋爱。但是大多是人没有遇到一个像安生一样的朋友。
可是,想象总会被现实击碎,七月心中的安生尽管叛逆,却是真实的忠于自我的那个人。在两人同游上海的时候,七月知道原来安生这些年为了生存也曾放纵,她讨厌这样的安生,也讨厌当年逼走安生的那个自己。
“我恨你,可是我也只有你。”无论他们如何相互伤害,永远会被紧紧绑在一起,就像硬币的正反面一样无法剥离。安生曾经替七月过她向往的生活,而七月就像安生心中完美的白月光。
七月与安生电影观后感
尽管有一些用心用意我不是特别赞同。最突出的就是对于女生之间由小到大关于性的探索和调侃,我想未必是本人敏感作祟,百合的意味的确一度被镜头语言营造得甚嚣尘上。都是各自与亲密的好友一同成长上来的,和女伴同出同入、一起上厕所、一起睡觉、一起换衣服、互相调侃几句身材发育,很日常的情形,却被刻意处理得蕴藏起暧昧。特别是当安生张开臂弯让七月躺过来的时候,她是觉得七月的世界不应该容许有第二人了吧,当她听到家明的名字时,那种嫉妒、不安的感觉如此真切强烈,我并不认为这仅仅归结于简单关于友情的占有欲。
于是在安生的女性魅力散发出对家明的诱惑时,我开始看不清故事的走向。我很难分辨,安生到底在什么时候起,从对七月全情的占有突然跳脱到动起家明的心思。包括后面数次姐妹间的拉锯、僵持、伪装、抢夺,观众都看不清、理不明。加入了同性暧昧的情愫之后,于我而言反而不如简单的双姝夺爱的脉络。
当然,在大多数的具体叙事环节,电影之于小说的丰富和添加处理得相当不错。家明喜欢七月的沉静文秀,又会被野生安生的气息晕染而恍惚,正如小说里的形象,这个男人除了英俊,并无其他任何优秀特质。电影让他每次在双生花之间的摇摆更加具象化,也更显自然。很喜欢全片轻重缓急的着笔,有娓娓叙来,有酒吧放歌的摇滚激昂。加入了网络小说作者一重,是编剧和导演极其独到的匠心。令全剧在倒叙、插叙,直至结局三重反转中步步推进,几分酣畅、几分回望。
你活成了我,我活成了你。双姝的内心这一层也很妙。是安守着小城平静无澜的简单生活,还是走向广阔的天地自由浪荡,女生啊,不管怎么样,都是辛苦的啊。你可以循规蹈矩,走一条大家都认为你该走的路;你也可以放纵内心的自在灵魂,且行且歌,迎接天南地北的历练。相对狭小的三角情感、单亲家庭孩子的孤单乖戾、闺蜜的嫌隙与和解,这个关于因循还是自由的命题,是青春片中通常比较鲜见的。片中处理得挺好,纷纷杂杂的“问候家明”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舒缓的情感又细腻动人。
第二篇: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情.恕
—— 话剧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话剧《七月与安生》是由安妮宝贝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刚看到宣传单上的剧情简介的时候,我心想,这又是一个关于两女一男的“三角恋”的爱情故事,似乎俗套的很,心里到没对该剧抱太大的期望。及至看完,却有了一种完全有别于俗套三角恋故事的感受,这个让人感怀青春、感怀友情、感怀爱情的凄美故事,在几位演员精湛的演技下,让人从内心动容,应该说,它对于每个人来说,也许是一次生命的审视,一次灵魂的叩问。
七月与安生是两个从初中时代就建立了亲密友谊的好朋友。七月并没有如夏日七月般的热情如火,七月是个温柔文静,乖巧可人的女孩,像山间小溪般的清澈、单纯、善良;安生也并不安生,安生是个古灵精怪,叛逆桀骜,虽才华横溢却从不循规蹈矩的女孩。两个个性迥异的女孩却偏偏如一见钟情的情人般建立起了一种对彼此全心付出、依赖、甚至是死心塌地的友情。七月会心甘情愿地被安生拉着逃课,和安生一起爬树,互诉心声;而缺乏亲情关爱,缺乏家庭温暖的安生也从心里把七月的家当自己的家,把七月的家人当自己的家人,在七月及七月的家人身上感受那缺失以久的温暖。就像梁静茹的歌里唱的“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却总能把冬天变成春天”,那甚至是一种比情人更懂得倾听,比情人更死心塌地的友情,让人深深感动和温暖的友情。可惜,因为命运的关系让安生爱上了七月的男朋友家明,而家明也被安生那种如诡异浓郁芳香的植物般的特殊个性和气质所吸引,爱上了她。但又不能割舍温柔善良的七月,于是,七月和安生就像家明生命中的“白玫瑰与红玫瑰”般,让他举棋不定,难以选择,只能暂时逃避。而安生也选择了独自流浪,却终于在三年后又回到家明身边。终于,当三个人尴尬相遇,真相大白的时候,就是三个人彼此痛苦的开始。七月打了安生一个耳光,却无法打断两人十年的深刻友谊,当七月流着眼泪对安生喊着:“我还有什么可以拿来和你分享?”,那种爱情、友情的同时崩塌带来的伤心、绝望却又不忍恨的痛苦无奈叫人揪心。而安生也为给七月带来的伤害陷入深深的自责。她是那么爱七月,却也是真心爱家明。最终,当她亲手把家明推回七月身边,当她在家明和七月的婚礼当天,对着他们家的窗户解酒浇愁,流着眼泪祝福他们的时候,也同样让人对这样的“第三者”恨不起来。最终,当七月得知怀了家明孩子的安生在国外处境艰难的时候,我相信七月的内心一定是煎熬的,但善良的七月、心疼安生的七月还是把安生接了回来,并且全心全意地照顾她,两人似乎又回到了当初的纯真,都如此珍爱着彼此的情谊。安生生下小安之后,飘然离去,独自流浪。而七月抱着安生的孩子,给她读安生写的书《七月与安生》。
整场演出在此时落下帷幕,掌声响起。我心里也跌宕起伏,三角恋的故事却没有夺爱的勾心斗角,阴谋诡计,甚至也少有爱情的卿卿我我,它让我更多看到的,是一个动人的“情”字,和基于“情”真而显现的“恕”字。善良而宽容的七月也好,倔强而孤独的安生也好,其实都是真情真性,愿意为爱牺牲,懂得宽容的女子,都是世间美好的女子。人生也许就是七月与安生,平淡和激情,乖巧和叛逆的矛盾综合体。
三林中学汤靓
2011年11月14日
第三篇: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月与安生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可以借鉴的哈。
期盼许久的话剧,安妮宝贝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七月与安生》,年初看见其在上海、深圳、北京的巡演公告,内心就已经跃跃欲试,终于现实所迫未能成行,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第一次看话剧是在去年春节假期的北京,正值西方情人节,三里屯流星雨模样的灯光闪烁,许多拿着玫瑰花的男男女女在我眼前走过,阿拉伯风格的餐厅里,露着肚皮的姑娘跳着热辣的具有异国风情的舞蹈.同行的朋友,提议去看话剧,这种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看得懂的剧,终于第一次映现在眼前,由于坐的是第一排,演员的妆容表情都看的一清二楚,剧名叫《情人劫》,北京电影学院艺术系的学生创作执导.整个剧情有轻松诙谐,有逻辑推断,内容营养场面养眼,我发誓,我喜欢这东西.无法向文艺青年靠拢,也一直没做过所谓文艺青年这么文艺的梦.只知道自小作文号称不错,却在小学代表学校出去比赛时得了零分,老师批语:文笔流畅,段落清晰,可惜跑题了.跑题该是我一大特色,老师这大笔一挥,我这一个天生文科生的料就被埋没到了至今.以至于只能在今天像怨妇一样絮絮叨叨写点拿不出台面的观看感、读后感什么的.早早的朋友送了票,我在第一时间向闺蜜分享喜讯,告诉她我们的话剧有着落了,我知道她喜欢,如同她知道我一样.却没想到在时间临近时,又有朋友送票过来,我哭笑不得的给嫂子绘声绘色的描述了一番话剧有如何的好看美妙,她这才没有将这两张价值千元大钞的票给浪费了.一整天心神不宁,如同要出趟期待许久的远门.其实,只是看场话剧.这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的白领青年眼里,听了一定会笑掉牙齿.没办法,我就是这么容易满足,没出息了这么多年,不好改邪归正了.江一燕和照片上一样清秀漂亮,只是比想象中身材娇小了些.剧场内座无虚席,郑州人民表现出了对艺术极高的热爱和高雅的素质.七月与安生,其实该是同一个人,七月是安生的影子,安生是七月的影子.她们13岁遇见对方,就开始了长达10年的形影不离的生活.在学校,在安生家里,在任何场合,她们都是有了喜事要第一个跟对方分享的人.或许,真的如同江一燕所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是两个人,一个是宅女,一个是流浪汉.就如同每一个男人的心头,都有一个白玫瑰,一个红玫瑰.安生自小离开父母,严重缺爱,自由散漫,过早的表现出了叛逆和所谓的洒脱.她外表强悍入男孩,内心柔弱如小孩,这样的女孩比正常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更需要爱,更怕受伤害.所以她外表坚强独立,将自己层层包裹;她反叛,做出种种身边人不能接受不能理解的举动,是想引起大家更多的关注.如果一旦有所求,便会被生活着了相,哪怕这种渴求,只是爱.七月漂亮、温柔、乖巧、灵动,在学校讨老师喜欢,在家里讨父母喜欢,以至于语文老师都评价七月以后要流芳百世,而安生这一类的孩子一定会一臭万年,观后感《七月与安生观后感》.七月胆小听话,连树都不敢爬.安生爬上那颗大树,大声的喊道:七月,快上来呀.七月笑答:安生,你快下来,男孩子才爬树呢,刚下过雨,树上一定很湿,我才不呢.这段对话,这个场景,在剧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我被这种纯净的来自两个女生的友谊所感染的内心硬生生生出一些柔软.第二次,却硬生生生出一些疼痛.七月说,只要安生能够快乐,我什么都愿意和你分享,什么都可以.七月如愿考上大学,安生如期落考,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活,她在酒吧打工,抽烟、喝酒,如古惑仔般洒脱叛逆.直到七月恋爱,家明的出现.那天,安生的母亲来看许久未见的女儿,母亲说,她不得以,不得以没有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责任,不得以无法告诉她生父的姓名,因为她不能打扰他的生活.但是,这不影响她作为一个母亲疼爱的女儿的心.这一段,在后来我看到剧情的结尾时,不得不哀叹女人的命运,安生和母亲命运,又何尝不是一个轮回.安生反叛的赶走母亲后,内心波荡起伏,沉默许久的感情终于释放出来,痛哭不止.她边弹奏吉他、边唱歌,边哭泣.以至于七月和家明站立许久,她都未曾发现.家明走上前去,轻轻的摸了摸安生的头发.就是家明这一摸,就是安生这一抬头.改变了二个人,不,是三个人的命运.安生像个独特的稀有植物一样迅速的吸引了家明,两个人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相互纠缠.安生终于累了,她一边爱一边自责一边哭,她的爱伤害的是与她相识十年的七月,那个单纯纯净的七月,能承受的起这样的伤害吗?
安生爱家明,她太缺少关爱,而对于这样一个英俊温情干净的男人,她显然不具备抵抗之力.一个“贪”字,让家明和安生以爱的名义纠结在一起,或许安生和家明对于对方来说真的是具有致命的吸引力,无法不靠拢无法不相爱.正如安生所问,如果你先遇见的是我,你也一定会喜欢七月,因为,她是七月.她优秀的几近完美.这就是命.也许常人最难以抵挡的就是一个情字,多苦多累,都甘愿背负,一句心甘情愿让一切成了理所应当.当然,我要说,这里面最贪婪的要的最多的人是家明,他在漫长的时间里立场左右飘忽不定,在先遇见七月的时间里,与之相爱.在遇见安生后,又不加以控制自己和引导安生的情感任期发展.直到安生帮他做出选择,什么样的爱能让一个女人宁愿自己承受失去所爱也要将爱人推开,那相当于要了她的命.可是,是的,安生恰恰是因为爱.她太爱家明,不忍心看到心爱的男人为难,她爱七月,不忍心看到七月肝肠寸断.一个女人都能有的理性和担待为什么家明没有?就是因为他英俊温情干净吗?就是因为七月和安生都太优秀,无法割舍吗?到底,你是爱自己,还是爱她们?
安生默然退出,七月如愿和家明结合.一切似乎都平静了.不,安生怀孕了,这个怀了家明孩子的女子,不忍心断了这个和家明唯一共有的事物,依然决定自己生下来.然而,加拿大的生活,因为安生嫁的那个男人发现安生怀的不是自己孩子,而决然离开她.安生因此生活困顿潦倒,不能维持.朋友帮忙将这一切告诉了家明,使家明和七月本来已经平静的生活,又掀起了惊天巨浪.七月害怕失去家明,但是听到安生的状况,她毅然大声的说:接她回来吧.那一刻,我落泪了.爱究竟是个多神秘的东西,让人能够如此的为其颠覆原则.挺着大肚子的安生,再一次爬到许多年前和七月一起爬的那棵树上,她们重复以前的对话,安生泪流满面的大声站起来对着七月对着全场说:对不起.其实,我觉得说对不起的更应该是:家明.是这个男人的贪婪毁了两个女人的生活,和一个孩子的未来,以及一份本该坚固纯净的友谊.安生生下孩子后,继续骑着自行车洒脱的开始了她的流浪生活.她说她突然特别能够理解母亲,理解母亲的无奈和不得已,她要走了,她要离开他,因为她爱他.人常说在一场涉及三个人的感情纠葛中,最先离开的那个女人,往往是最爱那个男人的.都是一样的深爱,只是各自的爱各有不同.无论爱与不爱,但求简单快乐,不伤及他人,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也为别人的幸福着想,一心一意,全心全意,相信一定会看到果树漫天的那一天.剧终时,说安生出了一本书,书名就叫《七月与安生》,关于爱,关于流浪,关于宿命.典型的安妮宝贝的创作风格,时常我在和她在她的文字的交流对话中,分不清楚哪个是她笔下的人物,哪个又是她.那天看到一段话,觉得放在这部观后感作为结语,相当映衬.“小时候听外婆说命运,命运就是女人的脸,女人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照镜子,说是在看自己,其实,是在看命运.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感谢安妮宝贝的创作,更感谢宁财神的立体呈现以及演职人员的精彩表现,使这部作品如此鲜活.没看过小说,只是单就电影谈谈自己的感想。
你是世界上另外一个我
七月比安生要复杂。表面上七月是一个乖孩子,学校的三好学生,家里的乖宝宝,一切沿着既定轨迹走着。与安生成为好友也许是计划外的事,安生奔放叛逆,与七月格格不入。可是安生的洒脱自由,也是七月内心的羡慕。七月的内心一直住着一个安生。与安生的相遇是选择也是宿命。
安生流浪各地,七月跟着她的明信片走遍世界,却从不离开家乡,其中一个原因也许就是害怕自己真实的内心被激发而不可收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七月十分羡慕、甚至嫉妒安生。七月羡慕安生的忠于内心和胆大妄为。说实话,每个人心中都有叛逆的因子,其实大多数青春期的乖乖女多多少少羡慕过那些坏女孩,幻想过自己像他们一样抽烟喝酒打架,呼朋唤友,和不同的男孩子谈恋爱。但是大多是人没有遇到一个像安生一样的朋友。
可是,想象总会被现实击碎,七月心中的安生尽管叛逆,却是真实的忠于自我的那个人。在两人同游上海的时候,七月知道原来安生这些年为了生存也曾放纵,她讨厌这样的安生,也讨厌当年逼走安生的那个自己。
“我恨你,可是我也只有你。”无论他们如何相互伤害,永远会被紧紧绑在一起,就像硬币的正反面一样无法剥离。安生曾经替七月过她向往的生活,而七月就像安生心中完美的白月光。
把我的胳膊借你靠
安生,人不如其名,一点都不安生。学习不好、不听话、叛逆,没有家庭温暖的安生有自己的一层保护壳。遇到七月以前,安生是孤独的,遇到七月以后,安生仿佛找到了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安生心中,七月是她唯一的朋友,甚至是亲人。
所以在第一次从七月口中听到家明这个名字的时候,她突然意识到以后七月不再是她一个人的七月,朋友的爱会被分走一大部分。她又一次感到了孤独、不安甚至是背叛和嫉妒。
“我爱你,所以我不希望你去爱别人。”也许,安生从始至终都没有爱过家明,她只是不想让家明抢走七月。这无关性别,而是从没体会过亲情、友情的安生的一种独占心理,希望在七月心中自己永远是最重要的那个人。
安生是个简单的人,但是她不傻。离开家,更多的是因为自己不想成为七月的敌人,也许她敏感地意识到了如果自己不离开,她和七月很可能貌合神离,最终形同陌路,而安生不愿意变成这样。所以她跟着一个合适的人,一个自己不爱的人开始了北漂生活。这段流浪的日子里,安生与七月一直相互通信,从明信片上知道对方的生活现状,也体会对方的、与自己截然不同的那个令人羡慕的人生。
也许真的是距离产生美,再亲密的朋友之间也需要隔着一个安全距离,在明信片上的七月与安生仿佛回到十三岁初识得美好,带着对方去看一个不同的世界,这样一个人就可以同时拥有自己和对方的两个人生。当然,除了那句“问候家明”。安生真的是在关心家明吗?也不尽然吧。
青春要是永远停留在十三岁该有多好。安生永远可以是七月最重要的那个唯一。
当然电影中还是有一些不合理得处理,但是也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一部值得回味思考的电影就可以列入好电影的范围。
第四篇:七月与安生电影经典台词
七月,羡慕安生的洒脱,自由,一心想活成安生的样子,而安生,向往七月的稳定家庭,安生并非是喜欢自由羡慕安生洒脱的,自由和洒脱仅仅是她无爱家庭里唯一值得骄傲的东西,人都有自尊,不是安生爱自由,只是她无法安稳,其实他内心渴望的是七月的生活。而七月因为从小的家庭幸福,才更追求安生的洒脱 最后活成彼此的模样,那就是一开始注定的结局。感人的是他们的友谊。周冬雨和马思纯的《七月与安生》在爱奇艺播放了,该片感动了不少人,电影七月与安生有不少经典的台词和经典语录,小编为大家整理电影《七月与安生》的经典台词和语录。
1.七月:因为我听说,如果我踩着一个人的影子,这个人就不会走远了。——《七月与安生经典对白》
2.我朋友跟我说,喜欢一个人就应该主动一点。苏家明,我喜欢你。
3.别说再见,说了会真的再见的。——安生
4.苏家明:你到底是谁?
电影《七月与安生》经典台词
5.安生:别问我这种哲学性问题。——《七月与安生经典对白》
6.七月:我妈说女孩没什么地方可去,就是从一个家到另外一个家。
7.安生:你信?我都想好了,我这辈子注定四海为家。——《七月与安生经典对白》
8.七月:你跟我说尿尿在哪尿,我想上厕所。
9.安生:那,写了个喜字。——《七月与安生经典对白》
10.你的文胸样式好土啊。——安生
11.没有谁离不开谁。——安生
12.我们三个之中,不是你最先逃跑的吗。——安生
13.七月,让我看看你的胸。
14.就像世间很多事物。人们并无方法从它寂静的表象上猜测到暗涌。比如几个人和另一个人的相遇,或者他们的离别。——《七月与安生经典语录》
15.我手里拥有的东西太多,所以我放不掉。——《七月与安生经典语录》
1.伤口是别人给予的耻辱,自己坚持的幻觉。——《七月与安生经典语录》
2.安生:我遇见你,所以我喜欢你。
3.七月:我喜欢你,所以我陪伴你。——《七月与安生经典对白》
4.七月:我要自由自在的生活,和你一样。
5.安生: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去多久就去多久。——《七月与安生经典对白》
6.七月和你一样,都喜欢藏。——家明
7.我手里拥有的东西太多,所以我放不掉。——七月
8.安生:你喜欢七月什么啊?
9.苏家明:你喜欢七月什么啊?
10.安生:七月喜欢你什么啊?
11.苏家明:七月又喜欢你什么啊?
12.安生:我喜欢七月的一切。
13.苏家明:七月的一切我都喜欢。——《七月与安生经典对白》
14.七月:你先走。
15.安生:为什么要我先走?
《七月与安生》小说经典句子
1、我手里拥有的东西太多,所以我放不掉。
2、就像世间很多事物。人们并无方法从它寂静的表象上猜测到暗涌。比如几个人和另一个人的相遇,或者他们的离别。
3、伤口是别人给与的耻辱,自己坚持的幻觉。
4、有时候不知道真相,不了解本质的人,是快乐的。而能够假装不知道真相,不了解本质的人,却是幸福的。
5、只是很平淡。像一条经过的河流。你看不出它带来了什么。或者带走了什么。它只是经过。
6、我从来都不知道永远有多远。也许都是很短暂的。
7、他轻轻的叹息,也许我们都是无法给彼此未来的人。也许彼此都已经丧失爱和被爱的能力。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是两个被时间摧残得面目全非的残废的人。她发现自己只能爱一个人在一瞬间。而且渐渐变的自私。也许可以轻率的交出身体。却决不轻易的交出灵魂。
8、我以为自己也许会永远漂泊下去了。可是永远到底有多远呢?
9、她像一棵散发诡异浓郁芳香的植物。会开出让人恐惧的迷离花朵。
10、少年的友情就像一只蝴蝶一样绚丽而盲目。
11、阳光和风无声地在空荡荡的屋檐穿行。那一刻,幸福被摧毁得灰飞烟灭。生命变成一场背负着汹涌情欲和罪恶感的漫无尽期的放逐。
12、就像世间的许多事物。人们并无方法从它寂静的表现上猜到暗涌。比如一个人和一个人的相遇。或者他们的离别。
13、伤口是别人给予的耻辱,自己坚持的幻觉。
14、相见的唯一一个夜晚,安生因为喝醉睡得很熟。七月失眠却无法和安生说话,只能一个人对着黑暗沉默。她们还是像小时候一样,并肩睡在一起。可是安生再不会象以前那样,爱娇地搂着她,把头埋在她怀里,把手和腿放在她身上。
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七月与安生》这部剧全程下来心疼七月,你们说安生被全世界伤过还乐观活着,可她却将全世界唯一一个爱她的人伤的遍体鳞伤。是我不清楚友情的界限是什么?还是世界一直在刷新你们的世界观让你们的容忍度一直在提高?这是发生在你们身上都无法感同身受的,因为你没经历,所以请不要说谅解。能谅解理解安生的只有七月。
七月与安生,很羡慕她们之间的友情。其实友情和爱情的本质是一样的,无非就是有个人陪你闹看你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友情与爱情不能并存时,大部分爱情会凌驾于友情之上。可是爱情是暂时的,友情却是一辈子的,一旦爱情过了那个保质期,回归平淡,埋在心里的那份友情便会日益渐浓,再也无法放下。
七月与安生,一个本有着幸福的家庭生活,一个却不是那么好,安生想要一个家,七月想要自由,各自有自己追求,每个点都很感人,他俩的反差也是互补,融为一体,这才是完美。周冬雨反差比较大,马思纯真的很容易让人爱上。她已经融入到里面,很喜欢她。
七月与安生,本来就是一个人。假如七月即是安生,安生便是七月。小时候安生想要过七月那样安稳幸福的生活,长大了七月想要过安生那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日子。安生想要安稳,却不得不四处奔波。七月一直生活在安逸的世界里,却向往着像安生那样可以四处流浪。
七月和安生 人生中将会遇到未知的一切 未知所以才值得探索 然而人生真正可以遇到的知己又有几人 羡慕安生的自由奔放 把每一天过得那么精彩 七月不够洒脱 但是无论如何 一辈子一个人 能遇到 就是幸福的 羡慕他们 因为我们不曾拥有那样一个知己
第五篇:七月与安生经典语录
七月与安生经典语录
七月与安生经典语录1
1.就像世间很多事物。人们并无方法从它寂静的表象上猜测到暗涌。比如几个人和另一个人的相遇,或者他们的离别。
2.七月说,她与安生之间,她是一次被选择的结果,只是她心甘情愿。
3.伤口是别人给予的耻辱,自己坚持的幻觉。
4.世间最美的艳遇,是遇见另一个自己。
5.他轻轻的叹息,也许我们都是无法给彼此未来的人。也许彼此都已经丧失爱和被爱的能力。
6.她像一棵散发诡异浓郁芳香的植物。会开出让人恐惧的迷离花朵。
7.我从来都不知道永远有多远。也许都是很短暂的。
8.我手里拥有的东西太多,所以我放不掉
9.我以为自己也许会永远漂泊下去了。可是永远到底有多远呢?
11.一个男人,你要很爱很爱他,你才能忍受他。
12.有时候不知道真相,不了解本质的人,是快乐的。而能够假装不知道真相,不了解本质的人,却是幸福的。
13.折腾一点不一定不幸福,但是会很辛苦。
14.只是很平淡。像一条经过的河流。你看不出它带来了什么。或者带走了什么。它只是经过。
15.只是一切都无法在最美好的时刻凝固。
七月与安生经典语录2
1、我恨你,但我也只有你。
2、女孩可以走的路很多,人生折腾点未必不幸福,只是很辛苦。
3、有时候不知道真相,不了解本质的人,是快乐的。而能够假装不知道真相,不了解本质的人,却是幸福的。
4、也许你一直所渴望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有着最多的辛苦,看你怎么过。
5、安生:我遇见你,所以我喜欢你。七月:我喜欢你,所以我陪伴你。
6、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恨过你,但我也只有你。
7、只是一切都无法在最美好的时刻凝固。
8、什么叫乖,为什么要听话?
9、安生变成了安稳的七月,七月也仿佛变成了流浪着的安生。
10、安生:“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七月:“是你逼我的!”
11、我现在很累,可以让我回家了吗,我想回家了。
12、过的折腾一点,也不一定不幸福。就是太辛苦了,但其实,女孩子不管走哪条路,都是会辛苦的。
13、你先走。为什么要我先走?因为我听说,如果我踩着一个人的影子,这个人就不会走远了。
14、我手里拥有的东西太多,所以我放不掉。
15、就像世间很多事物。人们并无方法从它寂静的表象上猜测到暗涌。比如几个人和另一个人的相遇,或者他们的离别。
16、给你一个七月,换你一个安生。
17、真正聪明的人,根本不会让别人觉得自己聪明的,你就是太笨了,老是装腔作势,一点也不会掩饰自己。
18、我以前想象过的将来都是有你的。
19、25岁之前叫流浪,25岁后叫做浪。
20、折腾一点不一定不幸福,但是会很辛苦。
21、七月,你让我留下来我就留下来。
22、没有一个人,谁离开谁就过不下去。
23、看起来有趣的人多了,都是装的。
24、如果踩住一个人的影子,那个人一辈子不会分开,但是安生说一辈子太长了,他只想活到27岁。
25、世间最美的艳遇,是遇见另一个自己。
26、看着漫天繁星的时候,我会以为生命也许就是如此而已。回来后画了油画星夜。画布上有深深的蓝,和掉着眼泪的星斗。只是一切都无法在最美好的时刻凝固。
27、当有某一天,七月回过头的时候,身后踩着她影子的人,一定是已经过上幸福生活的安生。
28、人生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分享。
29、七月:我要自由自在的生活,和你一样。安生: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去多久就去多久。
30、可能是因为你走了,我的人生变得很无趣,一眼便可以望到一生。
31、我们在茫茫野地中生火煮咖啡。在冰凉的溪水中洗澡。晚上躺在睡袋里看满天星斗。那一刻,我问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32、只是很平淡,像一条经过的河流,你看不出它带来了什么,或者带走了什么。它只是经过。
33、从来不知道永远到底有多远,也许一切都是很短暂的吧。
34、家明说,安生是个不漂亮的女孩。但是她像一棵散发诡异浓郁芳香的植物。会开出让人恐惧的迷离花朵。
35、一个女孩说,我好喜欢这个绒布小狗熊。另一个说,我也很喜欢。一个说,那我叫爸爸买来我们一起玩吧。另一个说,好的。
36、安生,我当初没有拦你,现在也拦不住家明。
37、没关系,我们长大了,就会好了。
38、踩影子的人和影子的本体交换了人生:安生成了安稳的七月,七月成了流浪着的安生。
39、安生,我恨过你,但我也只有你。
40、一个男人,你要很爱很爱他,你才能忍受他。
41、从那一刻起,安生仿佛变成了安稳的七月,七月也变成了流浪着的安生。
42、七月说,你写的是什么内容。安生说,流浪,爱,和宿命。
43、七月说,她与安生之间,她是一次被选择的结果,只是她心甘情愿。
44、相见的唯一一个夜晚,安生因为喝醉睡得很熟。七月失眠却无法和安生说话,只能一个人对着黑暗沉默。她们还是像小时候一样,并肩睡在一起。可是安生再不会象以前那样,爱撒娇地搂着她,把头埋在她怀里,把手和腿放在她身上。
45、伤口是别人给予的耻辱,自己坚持的幻觉。
46、传说一个人踩到另一个人的影子,那么两个人便会永远在一起不分离。
47、别说再见,说了,真的会再见的。
48、这个世界上除了我,根本没有人爱你。
49、我以为自己也许会永远漂泊下去了。可是永远到底有多远呢?
50、七月和你一样,都喜欢藏。
51、阳光和风无声地在空荡荡的屋檐穿行。那一刻,幸福被摧毁得灰飞烟灭。生命变成一场背负着汹涌情欲和罪恶感的漫无尽期的放逐。
52、你跟我说尿尿在哪尿,我想上厕所。那,写了个喜字。
53、男人都是难以忍受的。
54、爱人姐妹,仇人知己。
55、风里有花香,身边有最爱的人。
七月与安生经典语录3
一、七月:你先走。
二、安生:你喜欢七月什么啊?
三、安生:我遇见你,所以我喜欢你。
四、我手里拥有的.东西太多,所以我放不掉。——《七月与安生经典语录》
五、有时候不知道真相,不了解本质的人,是快乐的。而能够假装不知道真相,不了解本质的人,却是幸福的。
六、相见的唯一一个夜晚,安生因为喝醉睡得很熟。七月失眠却无法和安生说话,只能一个人对着黑暗沉默。她们还是像小时候一样,并肩睡在一起。可是安生再不会象以前那样,爱娇地搂着她,把头埋在她怀里,把手和腿放在她身上。
七、就像世间很多事物。人们并无方法从它寂静的表象上猜测到暗涌。比如几个人和另一个人的相遇,或者他们的离别。
八、没有谁离不开谁。——安生
九、伤口是别人给予的耻辱,自己坚持的幻觉。
十、她像一棵散发诡异浓郁芳香的植物。会开出让人恐惧的迷离花朵。
十一、我朋友跟我说,喜欢一个人就应该主动一点。苏家明,我喜欢你。
十二、阳光和风无声地在空荡荡的屋檐穿行。那一刻,幸福被摧毁得灰飞烟灭。生命变成一场背负着汹涌情欲和罪恶感的漫无尽期的放逐。
十三、我们三个之中,不是你最先逃跑的吗。——安生
十四、安生:为什么要我先走?
十五、少年的友情就像一只蝴蝶一样绚丽而盲目。
十六、七月和你一样,都喜欢藏。——家明
十七、伤口是别人给与的耻辱,自己坚持的幻觉。
十八、七月:我喜欢你,所以我陪伴你。——《七月与安生经典对白》
十九、我手里拥有的东西太多,所以我放不掉——安妮宝贝《七月与安生》
二十、我以为自己也许会永远漂泊下去了。可是永远到底有多远呢?
二十一、安生:那,写了个喜字。——《七月与安生经典对白》
二十二、苏家明:七月又喜欢你什么啊?
二十三、就像世间很多事物。人们并无方法从它寂静的表象上猜测到暗涌。比如几个人和另一个人的相遇,或者他们的离别。——《七月与安生经典语录》
二十四、七月:我要自由自在的生活,和你一样。1、我手里拥有的东西太多,所以我放不掉。
二十五、苏家明:你到底是谁?
二十六、苏家明:你喜欢七月什么啊?
二十七、我手里拥有的东西太多,所以我放不掉。——七月
二十八、就像世间很多事物。人们并无方法从它寂静的表象上猜测到暗涌。比如几个人和另一个人的相遇,或者他们的离别。——安妮宝贝《七月与安生》
二十九、只是很平淡。像一条经过的河流。 你看不出它带来了什么。或者带走了什么。它只是经过。
三十、安生:七月喜欢你什么啊?
三十一、七月,让我看看你的胸。
三十二、伤口是别人给予的耻辱,自己坚持的幻觉。——《七月与安生经典语录》
三十三、安生:我喜欢七月的一切。
三十四、你的文胸样式好土啊。——安生
三十五、我从来都不知道永远有多远。也许都是很短暂的。
三十六、安生: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去多久就去多久。——《七月与安生经典对白》
三十七、就像世间的许多事物。人们并无方法从它寂静的表现上猜到暗涌。比如一个人和一个人的相遇。或者他们的离别。
三十八、七月:我妈说女孩没什么地方可去,就是从一个家到另外一个家。
三十九、安生:别问我这种哲学性问题。——《七月与安生经典对白》
四十、七月:因为我听说,如果我踩着一个人的影子,这个人就不会走远了。——《七月与安生经典对白》
四十一、安生:你信?我都想好了,我这辈子注定四海为家。——《七月与安生经典对白》
四十二、苏家明:七月的一切我都喜欢。——《七月与安生经典对白》
四十三、七月:你跟我说尿尿在哪尿,我想上厕所。
四十四、别说再见,说了会真的再见的。——安生
四十五、伤口是别人给予的耻辱,自己坚持的幻觉。——安妮宝贝《七月与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