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街道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规划
街道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发展规划
“>街道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规划2007-12-17 14:53:32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街道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规划街道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规划(2)机关各支部、各部门: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市、区文明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解放北路街道党工委根据《市“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规划》,结合地区实际,特制定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全
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市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区七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党的政治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开展街道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进一步推进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确保“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的顺利实施。
二、奋斗目标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继续巩固和发扬“自治区文明单位”的创建成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开展健康向上的街道机关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丰富和提高党员干部的业余文化生活,为把我街道建成环境
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化、生活方便、社会风尚良好的新型社会打下坚定的事业基础。力争三内培养创建自治区级文明社区3个,环保绿色社区4个,市级文明社区9个,宜居社区5个。五年间街道办事处积极争创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三、加强思想建设
1、积极推进理论武装工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党员干部是街道精神文明建设长期的根本任务。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邓小平理论和实践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荣八耻”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真正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解决问题,科学理论的力量在于指导实践,当前和今后相当的一段时期里,要把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放在首要位置,巩固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深刻理解并以实际行动回答为什么要坚持“三
个代表”,怎样当好“三个代表”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在全面实践“三个代表”思想中,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通过全方位、多层次推动理论武装工作的深入开展,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战斗力,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2、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建设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上下功夫。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怍,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大力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灌输式教育,按照《乌鲁木齐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细则》的要求,充分利用爱国主义
教育基地,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街道机关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事业中来,大力推进街道机关作风建设,做好党风廉正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坚持正面教育,使街道机关干部政治立场坚定,始终跟党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方针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当人民的好公仆。
3、坚持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五观”教育。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保持社会稳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一个突出的着力点,坚持不懈地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和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使“三个离不开”和“五个相互”的思想深入人心,不断增强各族干部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继续
搞好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和经常性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大力发扬民族团结互助精神,培养全体党员干部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着力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自觉抵制、坚决反对各种危害社会稳定的行为和民族分裂主义的破坏活动。通过卓有成效的宣传教育,使各族党员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正确地认识新疆发展的历史,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全面正确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三者关系,不断提高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觉悟。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不解地开发反腐败斗争。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必须支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
街道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规划
第二篇:街道“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规划
机关各支部、各部门: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市、区文明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解放北路街道党工委根据《市“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规划》,结合地区实际,特制定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市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区七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党的政治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开展街道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进一步推进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确保“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的顺利实施。
二、奋斗目标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继续巩固和发扬“自治区文明单位”的创建成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开展健康向上的街道机关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丰富和提高党员干部的业余文化生活,为把我街道建成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化、生活方便、社会风尚良好的新型社会打下坚定的事业基础。力争三内培养创建自治区级文明社区3个,环保绿色社区4个,市级文明社区9个,宜居社区5个。五年间街道办事处积极争创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三、加强思想建设
1、积极推进理论武装工作。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党员干部是街道精神文明建设长期的根本任务。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邓小平理论和实践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荣八耻”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真正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解决问题,科学理论的力量在于指导实践,当前和今后相当的一段时期里,要把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放在首要位置,巩固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深刻理解并以实际行动回答为什么要坚持“三个代表“,怎样当好“三个代表”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在全面实践“三个代表”思想中,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通过全方位、多层次推动理论武装工作的深入开展,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战斗力,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2、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建设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上下功夫。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怍,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大力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灌输式教育,按照《乌鲁木齐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细则》的要求,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街道机关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事业中来,大力推进街道机关作风建设,做好党风廉正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坚持正面教育,使街道机关干部政治立场坚定,始终跟党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方针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当人民的好公仆。
3、坚持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五观”教育。
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保持社会稳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一个突出的着力点,坚持不懈地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和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使“三个离不开”和“五个相互”的思想深入人心,不断增强各族干部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继续搞好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和经常性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大力发扬民族团结互助精神,培养全体党员干部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着力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自觉抵制、坚决反对各种危害社会稳定的行为和民族分裂主义的破坏活动。通过卓有成效的宣传教育,使各族党员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正确地认识新疆发展的历史,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全面正确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三者关系,不断提高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觉悟。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不解地开发反腐败斗争。
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必须支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各级党组织必须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每个党员都要严格按照党章和党内法规行事,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注意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努力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时时处处重实际、求实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忠诚地为群众谋利益。要深刻认识反腐败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防,同时通过体制创新努力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力度。要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对任何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都必须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决不手软,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各族人民。
四、加强法制道德教育,促进街道各项事业健
康向上发展
1、加强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为落脚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要通过各种各类市民文明学校教育阵地,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认识学习《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社会主义道德与文明行为规范》、《市民道德教育读本》三本书。在辖区内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区的职业道德: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险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努力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2、加强法制教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要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大力开展公共安全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创建“平安街道”、“平安社区”活动,要大力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工作的力度,营造学法、用法、守法的街道机关工作环境。努力提高各族党员干部的法制观念,积极倡导维护社会治安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弘扬社会正义,从根本上预防犯罪,保持社会的长治久安。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相配套的防范措施,建立和完善“群防群治、专兼结合”的社会治安防范体系,以带动各社区的治安防范工作。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各社区继续加大集中整治工作力度,加强隐蔽战线的斗争,坚持“主动进攻,先发制敌,露头就打”的方针。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破坏活动。要进一步加大对辖区居民内部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继续抓好对“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消除社会隐患,携手共同促进社会安定。
3、加快文化事业发展。
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为中心,以社区广场文化为平台,大力弘扬街道民族优秀文化,实施精品战略,繁荣文化艺术创作。以社区建设为依托,加大社区、校园、企业、军营等社会文化发展力度,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突出重点的原则大力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在用好文化设施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生产、文化经营、文化服务、文化中介等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持续进行“扫黄打非”,依法管理文化市场,促进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
4、加快卫生事业发展。
深化社区环境卫生和医疗保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合理优化配置卫生资源,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指导服务、医疗保障和卫生监督为一体的卫生体系。加强预防保健和地方病、传染病的防治与监控,普及健康教育,倡导义务献血。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建设,加大医德医风建设力度,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水平,为社区各族群众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
5、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积极扩大就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要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就业观念,建立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体系,形成开发岗位的工作机制和实施失业预警制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规范辖区内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组织,逐步形成市场导向就业的机制。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技一能。积极推行非全日制工作等多种就业形式,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做好就业导向工作,鼓励自谋职业,重视少数民族失业人员就业,保护特殊群体就业。完善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社区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完善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管理,搞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最低生活线的衔接,逐步增加城市贫困人口救济补助标准,做好优扶安置工作,加大社会救济力度,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贫困人口救济补助机制。
六、认真做好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全面提升街道整体工作管理水平
1、继续严格控制自然人口增长数量,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大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宣传力度,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保持低生育水平,促进优生优育。加大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工作力度。改善人口结构,鼓励并重点引进高素质劳动人口,保持机械人口的有序增长,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
2、加强环境建设,优化生态环境。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外部条件,环境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最直接的切入点。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人人有责”的观念。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绿地、青山、蓝天、碧水”的目标,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为突破口,坚持“全民动手,普遍绿化”的原则,从创建园林城区入手,用五年的时间将我辖区建成规模适宜、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园林化地区。到2010年,建成地区绿地率达到26%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到3平方米。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加快生活垃圾袋装化和分装化进程,积极拓宽环卫设施融资渠道,增建功能齐全的环卫设施,努力实现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高标准和规范化,水冲公厕达80%,垃圾袋装化收集达到9 0%。努力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道路清扫机械化率达到4 0%,生活垃圾机械化、半机械化率达到9 5%。认真实施《乌鲁木齐市市容与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继续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对市容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清除各种影响市容市貌的牌匾、招牌,全面整治乱搭乱摆的各类占道摊点。提高城市整体净一化水平。
七、深入开展街道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以“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科室”、文明社区”、“文明落院”“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街道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各社区的有效途径。街道办事处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参与,贵在坚持,重在共建”的原则。始终要以“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龙头,要坚持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情抓起,按照主题不变,充实内容,要抓到底,抓出成效和要求,在巩固、提高、延伸、辐射上下功夫。围绕街道的中心工作建立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营造文明健康、规范有序的生活环境,从街道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常年开展“四美一净”活动为突破口,在解决文明言行、环境卫生、服务质量、交通秩序方面存在问题上年年都有新进展。深化创建文明城区活动。要以提高辖区各族居民群众素质和地区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创建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小区为基础,以建设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化的现代化社区为主要内容,积极参加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大双模双拥工作和军民共建活动的力度,围绕争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这一目标,不断拓宽双模双拥工作和军民共建活动内容,要把共建重心下移至社区,立足于互办实事、共同受益和增进团结。完善规划,健全制度,加强协调,推广经验,建立示范点网络,不断提高共建质量,形成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的共建新格局。
2、积极推进文明社区创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乌鲁木齐市文明委制定下发的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保证社区成为安居乐业。在以点带面,迅速启动,全面推进,大力发展社区的同时,要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的若干意见》,以“管理规范,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方便,人际关系和谐”为目标,街道各科室、各社区都要把社区建设和文明社区创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社区建设与文明社区的创建作为份内之事和应尽职责,做到同部署、同安排、同要求、同检查、同达标,呈现出以文明社区建设工作为主线,创造一流社区建设工作的大好局面。创建文明社区要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求发展、三年大变样、五年把所有社区都建成文明社区”实施步骤的要求,力争在三年内把95%以上社区建成市级文明社区,4 5%以上社区建成自治区级文明社区。
八、加强队伍建设,建立投入机制
1、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从提高素质、改进作风入手,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政治理论工作队伍。要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专(兼)职干部的参谋助手作用,并履行好规划、组织、指导、协调、督察、调研和管理的职能。要对其在理论和业务上给予培训和深造,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工作能力,鼓励他们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2、逐步增加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将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加大对街道办事处精神文明的投入。逐步建立起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集资、群众捐资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精神文明建设投入机制。加大与社区各单位的联系,形成团结进步、互助互爱的共驻共建大好局面。要用好用足文化经济政策,按照市、天山区有关规定抓好落实,引导和调控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九、进一步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而且是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街道机关各科室、各社区居委会主要责任人要强化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体现和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和天山区七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方针,把三个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街道党政主要领导要对精神文明建设负总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领导亲自抓,党政各部门和工、青、妇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各科室、各社区精神文明责任制,真正形成工作合力。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发挥好党团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在齐抓共管中,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第三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某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基本精神,特制定某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
一、“十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回顾
1、理论建设不断深入,干部群众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
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学习宣传科学发展观,结合中央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和部署,认真开展形势和政策教育,不断掀起理论学习的新高潮。坚持理论学习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机结合,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理论学习与促进改革发展有机结合,全面推进和谐某建设。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努力打造“理论湘军”品牌,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社科人才不断涌现,理论创新不断加强,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通过理论学习、理论宣传、理论应用和理论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广大干部群众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全省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更加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显著增强。
2、道德教育日益深化,公民素质明显增强。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和新方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逐步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组织抓好大学生“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全社会开展“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五种精神”(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认真组织“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反对邪教,崇尚文明”等大型展览活动;积极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改陋习、树新风”和“共铸诚信,打造诚信某”等主题活动。积极开展“双助工程”(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和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和实施《文明市民公约》、《文明村民公约》和行业道德规范,公民文明素质大大提高,逐步培育和形成了蓬勃向上的时代风尚和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全省涌现出了一批有特色的道德实践活动品牌。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大青少年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大大增强。普及民主法制教育,在全社会逐步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风尚。围绕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任弼时和罗荣桓诞辰100周年,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主题教育。建设和完善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发挥革命纪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3、先进文化繁荣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致力“文化兴湘”战略,深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艺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发展活跃,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牢牢掌握舆论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舆论引领水平进一步提高。新闻出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初步形成运行机制高效、监管体系健全的新闻出版产业体系。广播影视大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涌现一批全国驰名的名牌栏目,形成了颇具影响的“电视湘军”阵营。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集镇文化、墟场文化、村落文化,社会文化事业发展迅速,群众文化活动活跃、健康。文化市场有序发展,演出活动十分活跃,演出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开展专项治理工作,规范娱乐市场经营行为,积极引导健康、文明的文化消费和娱乐形式,扶持和发展富有湖湘特色、雅俗共赏的“歌厅文化”,娱乐产业整体层次提升,娱乐市场日益繁荣。音像市场逐步规范,网吧营业场所得到治理,电影业改革不断深入,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文艺创作活跃,水平提高,推出了一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工程建设上了新台阶。强化文物保护,博物馆工作成果突出。教育事业欣欣向荣,科学技术事业蒸蒸日上。对外文化交流、对外宣传健康发展,宣传渠道不断巩固和拓宽。
4、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城市,从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楼栋、文明家庭抓起,使创建活动逐步覆盖到街道、社区、小区,进楼入户到人;在村镇,以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为基础,以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村为重点,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行业,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着力抓好窗口行业的行风建设。涌现出一大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具有示范作用的先进典型,全省城乡面貌发生新的变化,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始终围绕时代要求,紧跟发展主题,立足某实际,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创建渠道,丰
富活动内容,群众参与热情越来越高,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活动效果越来越明显。
5、注重总结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有新的体验。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注重及时总结和提炼经验:一是必须把握导向。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扬主旋律。二是必须服务大局。始终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这个奋斗目标,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三是必须以人为本。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四是必须突出特色。始终突出地方特色,挖掘湖湘文化精华,注重形式和内容创新,继承和发扬优良革命传统,打造具有湖湘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创建品牌。五是必须形成合力。始终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尤其抓住基层创建这个重点,调动广大基层群众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创建的强大合力。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也要看到全省工作发展不平衡,还存在薄弱环节。城乡环境需大力改善,公民素质有待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有待健全。所有这些,与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各地各部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抢抓机遇,勇于创新,迎接挑战,扎实工作,推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十一五”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任务、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6、社会环境仍然复杂,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从国际环境来看,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发展,我省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广泛深入。一方面为我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还要面对西方敌对势力价值观的渗透,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从省内来看,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环境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生活方式、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给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带来了大量新情况、新问题。这些充分说明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领域的矛盾和斗争,价值观念的激荡和碰撞仍然错综复杂,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
7、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此,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全省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使精神文明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8、全省“十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我省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全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全省“三化”进程稳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以小康某、平安某、生态某、诚信某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某建设逐步实施,科教兴湘、文化强省战略初放光彩,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突出主题、把握导向,立足某、打造特色,以人为本、服务经济,丰富载体、充实内容,创新形式、提高效率,面向群众、讲求实效,重在建设、扩大影响,形成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新成绩。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某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9、“十一五”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和全省工作大局,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发掘、传承和光大湖湘文化的精华,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努力形成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和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全面实现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建设和谐某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10、“十一五”精神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奋斗目标是: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某为重点,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继续加大理论学习、研究和运用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政治理论水平,推动学习型社会创建。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努力生产一批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深受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新建一批有较高档次的精神文明标志性工程。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造就有一定实力和影响的理论、新闻、出版、文艺湘军,巩固和提升我省出版、影视、戏剧在全国的地位。从严治党、依法治省,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现党风、社会风气、行业风气和社会治安的明显好转。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创建,努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1、加强理论学习教育。继续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更加深入人心。继续抓好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确立“一把手”抓学习的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带动作用。加强学风建设,坚持理论学习与改造主观世界、促进改革发展有机结合,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理论学习的集中研讨、学习交流、宣传、考核制度建设,使干部理论学习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新闻媒体和理论刊物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普及的力度。
12、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充分发挥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的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入研究和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原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规律,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深入研究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推出一批理论研究成果。
13、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继续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教育活动,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机关、学校、单位、社区、家庭为主阵地,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宣传教育,形成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的良好风尚。认真组织实施“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
14、不断创新思想道德建设的载体。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运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实践所创造的崇高道德资源,丰富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典型的宣传力度,发挥大众传媒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注意发现和总结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亮点,鞭挞不道德行为,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推动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发展。积极运用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兴传媒手段,不断拓展思想道德建设阵地,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15、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韶山“一号工程”为重点,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把青少年爱国主义基地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各级政府要把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某“电视湘军”的优势,着力办好某电视台金鹰卡通频道。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专项治理,严格规范网络文化市场,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努力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以课程改革为重点,抓好中小学校德育整体建设工程。紧紧抓住学校这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教育。积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着力建立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组织好大学生参与“五下乡”、“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深入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
16、加大科学普及和普法教育力度。以科普设施、大众传媒、科普组织和科普队伍为主要依托,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努力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继续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推进依法治省和依法行政,以领导干部、青少年和流动人口为重点,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形成全体公民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风气。
四、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17、繁荣社会文化事业。积极推动文艺创作多出精品力作,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充分发挥湖湘文化资源优势,创作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体现某特色的优秀作品,促进小说、戏剧、舞蹈、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曲艺、杂技等艺术门类的创新与发展,用健康文明的艺术产品占领城乡文化阵地。继续深化各级艺术表演团体改革,逐步建立完善国家、集体、演职员之间责权利明确的艺术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艺生产的导向机制和奖励机制,规范“田汉奖”、“芙蓉奖”的评选,逐步形成符合艺术规律、市场经济规律的文艺创作激励机制。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区)”活动,建成4至6个“全国文化先进县(区)”。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等基层文化单位的作用。进一步健全“政府买单,群众看戏”机制。大力推动“五下乡”活动的广泛开展,探索实施城市医务人员定期到农村基层服务制度、城市文艺团体每年三分之一时间下农村演出制度、城市科研部门和单位定点进行科技对口扶贫制度。加强农村图书发行网络建设,逐步解决农民买书难的问题。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加快建设长沙简牍博物馆、龙山里耶秦简博物馆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的建设。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建立省、市(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继续实施“万村报栏工程”、“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二期工程”、“湘西地区乡镇文化扶贫工程”,推动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完成省群众艺术馆新馆、某图书馆扩建等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
18、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娱乐演艺、体育服务4大主导产业,提升品牌影响力。精心培育“金鹰节”、某卫视等媒体产业链。壮大某广播影视集团、某出版集团、某日报报业集团、长沙晚报报业集团实力,推动有条件的文化体育机构发展成为产业集团,通过资本经营、品牌经营,培育1-2家进入全国十强、5-6家进入全国百强的报纸、刊物。积极调整图书出版产品结构,巩固中小学教育、教辅和科普、少儿、古籍、音体美等领域的品牌优势。制定“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推进《世界馆藏中华艺术瑰宝》、《湖湘文库》等大型文化出版工程。推动动漫产业、网络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加快电子出版物和网络新闻、网络出版服务,积极开发新型出版媒体。提高图书、音像制品发行现代化、网络化水平,着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网上书店,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农村、小城镇市场。加快发展电视广播业,完善有线广播电视网建设,不断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和人口覆盖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全面启动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全省高速宽带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某卫视逐步实行制播分离,节目年生产量在现在9000小时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8000小时。在广播方面,节目生产量由现在25000小时提高到30000小时。网站、短信进入良性运行,经营收入不少于3000万元。力争“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到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过600亿元,占GDP7%左右。
19、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和舆论导向水平。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政治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全党工作大局服务,为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新闻工作的新途径,改进宣传报道方法,提高宣传报道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舆论环境。继续完善突发事件报道规定、报刊违纪违规警告制度、政法宣传报道意见、媒体道歉制度、“十条规定”等新闻工作规章制度建设。搞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典型报道和大型战役报道,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20、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中共某省委、某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优化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突出对策研究的原则,加强优势学科建设,推动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做到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形成一批具有某特色、走在学科前沿、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学科及学科群。紧紧围绕某“三化”战略目标,以我省“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推出一批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服务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成果。加强社科规划和管理工作,力争“十一五”期间我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达到200项,完善省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招标工作,加强社科研究人才队伍特别是“百人工程”专家的培育工作,加大对省社科研究重点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
21、进一步搞好对外宣传工作。加强外宣阵地建设,继续办好红网、某在线、金鹰网、星辰在线等重点新闻网站,开办红网英语频道,进一步强化红网的外宣功能,使红网成为境外了解某的权威窗口;充分发挥某卫视和某人民广播电台海外覆盖的作用,继续办好香港《文汇报》“看某”、美国《侨胞》和法国《欧洲时报》“今日某”专版。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大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充分发挥海外华人华侨团体的作用;积极创办国际性和国家级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努力在国外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主题艺术节活动。抓好外宣品制作、陈列和发送,完成全省外宣品的基本配置,形成主要包括《中国某》电视形象宣传片、手册、多媒体光盘等产品的系列外宣精品。逐步在机场、车站、码头、涉外酒店和旅游景点设立对外宣传电子屏和外宣品陈列架,做好外宣品发送工作。
五、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2、坚持不懈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继续实施环境创新工程和交通畅通工程,力争在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两个方面有明显改观。继续开展“讲文明、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及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婚育新风进万家、帮困助学、“社区是我家、卫生靠大家”、“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等群众参与面广、效果好的主题活动。坚持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活动,重点治理水污染、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23、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进一步加大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力度,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和完善城市整体功能。大力兴办各类文明市民学校,强化行为规范和市民教育,加大公民基本常识和社会公德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市民文化道德素质。夯实基础,大力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楼栋、文明家庭活动,促进城市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到“十一五”期末,全省文明城市、文明社区(小区)创建覆盖面力争达到90%左右。3-5个城市创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省30%以上的大中城市、省辖市城区、县级市和县城建成省级文明城市、文明城区和文明县城。
24、大力推进小康生态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全面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水平。抓好小城镇的小康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把这项活动与小城镇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地级市的示范辐射作用、县级市和县城的中心带动作用、小城镇的纽带桥梁作用和文明单位的帮扶作用,广泛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共建活动,积极探索城乡精神文明共建的多种实现形式,继续开展“湘西生态民俗文明走廊”和“湘东革命老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片”等连片创建和城乡结对共建活动。到“十一五”期末,全省小康生态文明村镇和文明户的创建覆盖面力争达到70%,建设一批规划科学、管理有序、整洁美观、风气良好的小康生态文明村镇。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科技示范户”等多种形式文明创建活动,着力解决封建迷信、打牌赌博、人情风盛行等陈规陋习,加大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力度,逐步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25、抓好创建文明行业活动。要重点抓好与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窗口行业、执法部门和党政机关,并注意向其它行业扩展。着力抓好基层示范点工作,公安、交通、卫生、通讯、气象、工商、建设、电力、贸易、民政、司法、水利、供销、税务、医药、旅游、铁路、民航、金融等行业要制定规划,扎扎实实地开展优质规范服务活动、政务公开活动,继续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和公示制。根据新的形势,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探索开展非公有制企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拓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覆盖面。到“十一五”期末,全省各行业参与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的覆盖面力争达到80%,建成省级文明行业8-10个,全国文明单位80-120个,省级文明单位800-1000个。
六、实现“十一五”工作目标的主要措施
26、加强组织领导。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纳入到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目标管理考核之中,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7、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在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上下功夫。真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同时,要注重把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转化为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促进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健康、稳步、持续发展。
28、坚持齐抓共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围绕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发挥各自优势,实行齐抓共管。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按照分工协作的要求,落实“守土有责”的要求,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工作。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各部门尤其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主动担负起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职责。各级文明办要在党委、政府和文明委的领导下,协调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团结社会各界人士,充分发挥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29、抓好队伍建设。广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探索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特点、新途径和新办法。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加强业务学习,强化实践锻炼,努力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本领。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切实在转变作风、求真务实上下功夫。
30、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文化经济政策,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力度。各级财政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安排要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不断增加。要建立有效的专项资金制度。认真做好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征收、管理、使用工作。对宣传文化企业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扶持。进一步完善鼓励捐赠和赞助等各项政策,拓宽渠道,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业。
第四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
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某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基本精神,特制定某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
一、“十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回顾
1、理论建设不断深入,干部群众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学习宣传科学发展观,结合中央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和部署,认真开展形势和政策教育,不断掀起理论学习的新高潮。坚持理论学习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机结合,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理论学习与促进改革发展有机结合,全面推进和谐某建设。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努力打造“理论湘军”品牌,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社科人才不断涌现,理论创新不断加强,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通过理论学习、理论宣传、理论应用和理论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广大干部群众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全省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更加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显著增强。
2、道德教育日益深化,公民素质明显增强。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和新方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逐步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组织抓好大学生“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全社会开展“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五种精神”(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认真组织“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反对邪教,崇尚文明”等大型展览活动;积极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改陋习、树新风”和“共铸诚信,打造诚信某”等主题活动。积极开展“双助工程”(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和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和实施《文明市民公约》、《文明村民公约》和行业道德规范,公民文明素质大大提高,逐步培育和形成了蓬勃向上的时代风尚和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全省涌现出了一批有特色的道德实践活动品牌。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大青少年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大大增强。普及民主法制教育,在全社会逐步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风尚。围绕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任弼时和罗荣桓诞辰100周年,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主题教育。建设和完善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发挥革命纪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3、先进文化繁荣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致力“文化兴湘”战略,深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艺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发展活跃,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牢牢掌握舆论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舆论引领水平进一步提高。新闻出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初步形成运行机制高效、监管体系健全的新闻出版产业体系。广播影视大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涌现一批全国驰名的名牌栏目,形成了颇具影响的“电视湘军”阵营。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集镇文化、墟场文化、村落文化,社会文化事业发展迅速,群众文化活动活跃、健康。文化市场有序发展,演出活动十分活跃,演出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开展专项治理工作,规范娱乐市场经营行为,积极引导健康、文明的文化消费和娱乐形式,扶持和发展富有湖湘特色、雅俗共赏的“歌厅文化”,娱乐产业整体层次提升,娱乐市场日益繁荣。音像市场逐步规范,网吧营业场所得到治理,电影业改革不断深入,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文艺创作活跃,水平提高,推出了一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工程建设上了新台阶。强化文物保护,博物馆工作成果突出。教育事业欣欣向荣,科学技术事业蒸蒸日上。对外文化交流、对外宣传健康发展,宣传渠道不断巩固和拓宽。
4、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城市,从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楼栋、文明家庭抓起,使创建活动逐步覆盖到街道、社区、小区,进楼入户到人;在村镇,以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为基础,以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村为重点,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行业,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着力抓好窗口行业的行风建设。涌现出一大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具有示
喜爱的精品力作。新建一批有较高档次的精神文明标志性工程。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造就有一定实力和影响的理论、新闻、出版、文艺湘军,巩固和提升我省出版、影视、戏剧在全国的地位。从严治党、依法治省,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现党风、社会风气、行业风气和社会治安的明显好转。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创建,努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1、加强理论学习教育。继续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更加深入人心。继续抓好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确立“一把手”抓学习的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带动作用。加强学风建设,坚持理论学习与改造主观世界、促进改革发展有机结合,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理论学习的集中研讨、学习交流、宣传、考核制度建设,使干部理论学习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新闻媒体和理论刊物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普及的力度。
12、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充分发挥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的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入研究和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原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规律,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深入研究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推出一批理论研究成果。
13、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继续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教育活动,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机关、学校、单位、社区、家庭为主阵地,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宣传教育,形成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的良好风尚。认真组织实施“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
14、不断创新思想道德建设的载体。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运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实践所创造的崇高道德资源,丰富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典型的宣传力度,发挥大众传媒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注意发现和总结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亮点,鞭挞不道德行为,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推动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发展。积极运用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兴传媒手段,不断拓展思想道德建设阵地,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15、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韶山“一号工程”为重点,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把青少年爱国主义基地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各级政府要把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某“电视湘军”的优势,着力办好某电视台金鹰卡通频道。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专项治理,严格规范网络文化市场,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努力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以课程改革为重点,抓好中小学校德育整体建设工程。紧紧抓住学校这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教育。积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着力建立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组织好大学生参与“五下乡”、“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深入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
16、加大科学普及和普法教育力度。以科普设施、大众传媒、科普组织和科普队伍为主要依托,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努力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继续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推进依法治省和依法行政,以领导干部、青少年和流动人口为重点,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形成全体公民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风气。
四、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17、繁荣社会文化事业。积极推动文艺创作多出精品力作,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充分发挥湖湘文化资源优势,创作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体现某特色的优秀作品,促进小说、戏剧、舞蹈、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曲艺、杂技等艺术门类的创新与发展,用健康文明的艺术产品占领城乡文化阵地。继续深化各级艺术表演团体改革,逐步建立完善国家、集体、演职员之间责权利明确的艺术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艺生产的导向机制和奖励机制,规范“田汉奖”、“芙蓉奖”的评选,逐步形成符合艺术规律、市场经济规律的文艺创作激励机制。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区)”活动,建成4至6个“全国文化先进县(区)”。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等基层文化单位的作用。进一步健全“政府买单,群众看戏”机制。大力推动
“五下乡”活动的广泛开展,探索实施城市医务人员定期到农村基层服务制度、城市文艺团体每年三分之一时间下农村演出制度、城市科研部门和单位定点进行科技对口扶贫制度。加强农村图书发行网络建设,逐步解决农民买书难的问题。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加快建设长沙简牍博物馆、龙山里耶秦简博物馆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的建设。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建立省、市(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继续实施“万村报栏工程”、“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二期工程”、“湘西地区乡镇文化扶贫工程”,推动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完成省群众艺术馆新馆、某图书馆扩建等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
18、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娱乐演艺、体育服务4大主导产业,提升品牌影响力。精心培育“金鹰节”、某卫视等媒体产业链。壮大某广播影视集团、某出版集团、某日报报业集团、长沙晚报报业集团实力,推动有条件的文化体育机构发展成为产业集团,通过资本经营、品牌经营,培育1-2家进入全国十强、5-6家进入全国百强的报纸、刊物。积极调整图书出版产品结构,巩固中小学教育、教辅和科普、少儿、古籍、音体美等领域的品牌优势。制定“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推进《世界馆藏中华艺术瑰宝》、《湖湘文库》等大型文化出版工程。推动动漫产业、网络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加快电子出版物和网络新闻、网络出版服务,积极开发新型出版媒体。提高图书、音像制品发行现代化、网络化水平,着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网上书店,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农村、小城镇市场。加快发展电视广播业,完善有线广播电视网建设,不断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和人口覆盖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全面启动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全省高速宽带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某卫视逐步实行制播分离,节目年生产量在现在9000小时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8000小时。在广播方面,节目生产量由现在25000小时提高到30000小时。网站、短信进入良性运行,经营收入不少于3000万元。力争“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到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过600亿元,占GDp7%左右。
19、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和舆论导向水平。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政治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全党工作大局服务,为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新闻工作的新途径,改进宣传报道方法,提高宣传报道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舆论环境。继续完善突发事件报道规定、报刊违纪违规警告制度、政法宣传报道意见、媒体道歉制度、“十条规定”等新闻工作规章制度建设。搞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典型报道和大型战役报道,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20、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中国共产党某省委、某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优化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突出对策研究的原则,加强优势学科建设,推动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做到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形成一批具有某特色、走在学科前沿、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学科及学科群。紧紧围绕某“三化”战略目标,以我省“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推出一批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服务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成果。加强社科规划和管理工作,力争“十一五”期间我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达到200项,完善省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招标工作,加强社科研究人才队伍特别是“百人工程”专家的培育工作,加大对省社科研究重点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
21、进一步搞好对外宣传工作。加强外宣阵地建设,继续办好红网、某在线、金鹰网、星辰在线等重点新闻网站,开办红网英语频道,进一步强化红网的外宣功能,使红网成为境外了解某的权威窗口;充分发挥某卫视和某人民广播电台海外覆盖的作用,继续办好香港《文汇报》“看某”、美国《侨胞》和法国《欧洲时报》“今日某”专版。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大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充分发挥海外华人华侨团体的作用;积极创办国际性和国家级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努力在国外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主题艺术节活动。抓好外宣品制作、陈列和发送,完成全省外宣品的基本配置,形成主要包括《中国某》电视形象宣传片、手册、多媒体光盘等产品的系列外宣精品。逐步在机场、车站、码头、涉外酒店和旅游景点设立对外宣传电子屏和外宣品陈列架,做好外宣品发送工作。
五、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2、坚持不懈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继续实施环境创新工程和交通畅通工程,力争在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两个方面有明显改观。继续开展“讲文明、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及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婚育新风进万家、帮困助学、“社区是我家、卫生靠大家”、“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等群众参与面广、效果好的主题活动。坚持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活动,重点治理水污染、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nbs
第五篇:县邮政局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xx县邮政局“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保证。“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邮政事业,不仅体现着物质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而且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自身发展的内在要
求。因此,邮政服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和窗口。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以及主要任务和要求,为全面实施并实现我局”十一五”改革和发展计划,根据“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把三个文明建设作为统一奋斗目标的原则,结合邮政企业发展和改革实际,特制定我局《“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1、我局“十一五”期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路线和基本方针,坚持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方针;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加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党风、行风建设;树立敬业、创业、奉献的时代精神,自觉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和造就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精通、诚信服务、勇于奉献的邮政职工队伍,努力把我局建设成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
2、我局今后五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奋斗目标是: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制定的精神文明建设奋斗目标的要求,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持党基本路线不动摇的信念;建设一支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党性的党员、干部队伍和一支道德好、业务精、作风正的职工队伍;深入开展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的“讲职业道德、尽职业责任、守职业纪律、树行业新风”活动,逐步实现我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3、实施我局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要把长远目标同阶段性任务结合起来。当前的任务主要是提高干部职工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复杂性、紧迫性认识,改善局容局貌和生产环境,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以及行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方针,“十一五”中后期,逐步建立和健全文明规范的有关制度和工作机制。
二、今后五年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1、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认真组织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头脑,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切实推进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深化企业民主管理,促进企业得到全面发展。
2、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开展敬业、爱业、勤业、精业、创业的“树五业精神”活动。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发扬主人翁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精神;二要促进职业道德建设,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要求渗透到工作和生活中;三要学习先进,弘扬正气,大力宣传和表彰我们身边的先进模范人物和事迹,增强我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狠抓党风、勤政廉政建设,坚持反腐败斗争。同时,狠抓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在思想道德问题上,做到:从领导做起,从党员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4、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开展“三户”、“五双好”等评选活动,增加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活力。积极做好环境绿化美化和爱国卫生工作。继续保持“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5、深入开展“树行业新风、创优质服务”活动,实施邮政服务形象工程,一是整治营业环境,合理调整生产场地,配齐各种设施。二是加强示范窗口建设,以点带面,共同提高。三是优化内部管理,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四是认真贯彻落实《邮政通信服务规范》,强化监查检查,控制服务热点和违规经营,促进企业的优质服务工作,提高用户满意度。
6、重视干部职工文化、业务知识教育,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制定职工岗位成才,成人教育奖励办法,鼓励职工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积极开展各种内容的劳动竞赛活动。积极参加县上举行的各项公益活动,通过组织职工参加各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精神。
7、积极响应县委政府及团委、工会、妇联的号召,切实开展各项活动。一是扎扎实实地开展帮贫助困活动,尽力帮助贫困学生和下岗职工,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是认真落实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做到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经常化,杜绝违反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行为。三是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狠抓资金、消防、邮件、机要、设备、车辆、信息、职工人
身安全等方面的专项检查,督促整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加强防范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杜绝重、特大案件的发生。四是加强职工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增强职工的法制观念和公德意识,争做文明公民。
8、进一步做好邮政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继续开展艰苦奋斗的教育,引导职工认清形势,明确责任,增强信心,焕发斗志,克服消极悲观的错误思想,树立“知穷不言穷,穷则思变;知苦不怕苦,艰苦奋斗;知难不畏难,迎难而上”的创业精神;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五种”精神,激发全局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奋斗精神。
三、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1、局党支部要从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
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切实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建立“党政一把手抓两手”的机制。两个文明的目标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新成立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设在党支部办公室,并建立相应的例会制度。每年在党支部宣传思想工作计划中,确定几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全局党政工团等职能部门,要明确各自分工的职责,同时,要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职工的积极参与作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逐步形成团结协调的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2、配合企业改革和发展,逐步建立和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的规范和制度,关键是要作为衡量各部(室)、班组、支局(所)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硬指标。规范和制度,既要有共同目标要求,又要有指标分解要求。在此基础上,形成严格的检查、考核、奖惩制度。
3、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无论是精神文明的软件建设,还是硬件建设,都要逐年增加投入,特别是对企业文化、局容局貌、职工素质、环境建设要保证必需的资金和必要的费用。
未来五年,是我局邮政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为形成“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局面打基础的重要时期。我们一定要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的指引下,在我局改革和发展事业朝着开放性、现代化方向前进的道路上,大力加强我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实现思想道德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努力谱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xx县邮政局
2006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