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圆明园的毁灭教后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我上了《圆明园的毁灭》一课。通过这节课,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受益匪浅。无论从课的准备,还是上课、到第二次再次教学,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只有下功夫钻研教材,才会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把握教材是关键。为了充分备好这堂课,我搜集了大量相关的资料。同时,还认真揣摩了教育名家于永正、窦桂梅、王崧舟关于这一课的课堂实录,确立好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可以说是站在名家的肩上确立了适合本班学生的教案。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使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堂课上完后,通过自我反思,从整体上看我感觉还是有进步。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但是,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而,我对这篇文章的设计思路如下:
首先请孩子们自由读第2--5自然段找出三句高度评价圆明园的话。
A:圆明园在北京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B: 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C: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而144年前的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即使在当时也没有多少人亲眼见过。那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它的辉煌,光靠书上优美的语言文字描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多媒体课件,生动再现当年的样子,使学生亲眼目睹,亲身感
受它作为万园之园的独特魅力,从而萌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最后从辉煌到毁灭,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圆明园真的太美了,它美到极点,学生情至极点,为下文“被毁”架好至真至美的情感场,这时我设计了火烧圆明园被毁后废墟的场面,前后一比较,让学生感受到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万园之园顷刻间化为一片灰烬的无奈,让学生在一种至恶至丑的情境中产生强烈震动,迅速投入到一种激昂悲愤的情绪中,体会强盗们的贪婪、疯狂,真正了解到“国弱被人欺”的历史原因,进而将内心的愤怒和伤痛发泄到极点。
其次我创造不同目的、不同方式的读书活动,做到以读导情,以议悟情,以情激情,让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语感能力得以培养,受到思想教育。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我非常重视朗读训练。第二至四自然段朗读时应体现欣赏、赞美、自豪之情,语气自然、从容,语速宜缓,娓娓道来,通过品读、引读、想象读,把学生带入一百多年前的圆明园之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情感起了变化,带着历史的悲愤,朗读时应体现痛惜、仇恨之情,声调可提高,“闯进、统统、凡是、任意”等关键词要读重音。背诵有一定难度,我采用分散难点,讲求方法。第二自然段的背诵可用图示法,利用简笔画板书圆明园的布局,请学生上台板画,抓住“众星拱月”帮助记忆;第三自然段可用填空法、比较法,引读法概括出几种建筑风格;第四自然段抓住“总—分—总”段式进行背
诵。
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被激发了出来,学生感悟到了对英法联军的恨和爱国情感;本课的目标、重难点已达成;此外,还加强了学生与文本的沟通;更令我高兴的是,在这节中,本班学生的积极性有了质的飞跃,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通过认真反思,同时在教导主任陈老师和教研组长的精彩点评下,让我明白了这堂课的不足和今后要努力的方向。在我以往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得要扎实,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透彻,我总是将课文内容分成几节课讲完,在授课中不断地讲,不断地说,生怕学生哪点儿没理解到,这种看似细讲的课堂,自己累得满头是汗,学生有时还是一头雾水,因为学生没有主动学习,只是被老师牵着、不停往脑子里灌。在这堂课上我力求抓住教学主线——“领略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再由
此自然导入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摧毁,感受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之深刻”这样设计好后,再在学生精心预习下,我在讲课文时就轻松多了,不必面面俱到地泛讲,只对重点词、句、段、中心内容进行了精讲,一节课中,我启发式地问,学生答、读、演、练,充分体现了师导,学生主动学的教学模式,课文内容讲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掌握得很好。由此,我不由得深思我过去的教学模式和对学生能力的判断。以往,总认为不细讲,不面面俱到,学生就不会理解,不会掌握;实际上,是我低估了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只要放手让学生主动地学,他们会更自信,主动获取知识比被动获取记得更牢更深刻。有了这样一次经历,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改变教学思路,认真钻研教材,力求抓主线,从而把自己解脱出来,还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和权利,使教学实效真正体现。但是在课后,陈老师也针对这样的设计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把后面圆明园的毁灭放到第三教时,这样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就更能突破,教学效果更明显。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以往总觉得上课就要上最主要的内容,这样课堂会更出彩,实际上只要把课上实在了那就是成功的课了。要是能“忍痛割爱”去掉最后内容的教学,然后在把圆明园的建筑风格进行仿写,我想我的课一定会更精彩,更成功。
第二篇:圆明园的毁灭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并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认识贫穷受欺压,落后要挨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教学这一课,我进行了反复的备课,最终经过科组级组的讨论定下教学思路,现对本节课进行一个小结
为了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我首先出示了雨果先生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和他对英法行为看法的两句话。引发学生对英法的愤恨,对圆明园之毁灭感到可惜。引出课文最后一段,通过学生的朗朗,感悟文里中的情感。然后过度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为了达到本课的情感目标,突破重难点,于是,我适时地给学生补充材料,数量众多的图片等等大量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图片,向学生展示了当年圆明园的辉煌之处: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教学中还注重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突出语文课“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熟读成诵,在读中感悟”的特点,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默读、齐读、范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语言,品味语言去感受昔日圆明园的精美,壮观。使学生深切感受圆明园它作为万园之园的独特魅力,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无限向往,从而萌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当学生沉浸在圆明园的辉煌中时话锋及转:“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却被毁灭了,是谁毁灭了它?为什么会被毁灭?”引导孩子感受圆明园的毁灭。为了达到情感的高潮,我还播放的圆明园被毁的的视频,一首小诗,激发学生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让学生迅速投入到一种激昂悲愤的情绪中,体会强盗们的贪婪、疯狂。
指导学生读重点词句:“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通过个人读,齐读,配乐读,从读中去感悟。
当学生的情感激起时,我话一转,让学生去思考,圆明园被毁的原因,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这时组织学生说话练习:“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最想说些什么?”这样同学们都感慨万千,表达自己要努力读书,要振兴中华。
但是,由于按排的内容太多,课堂上没有了让学生写的时间,在学生的朗读上没有进行很好的反导,学生都是大声地读,感情不够强烈。
第三篇:圆明园的毁灭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要求通过朗读、学习,想象曾经的圆明园辉煌的景观,了解它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是介绍“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2至4自然段)。在设计这部分的讲读内容时,我抓住课文中的三个评价圆明园的句子“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让学生依序朗读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在读中思考、想象。因为当年的景观早已不复存在,在做课前的准备工作时,我安排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资料,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圆明园,并思考课后练习题。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找出文章该段落的重点句,然后展开想象,了解文字介绍中的圆明园。当学生逐渐梳理出文章层次与想象空间后,再借助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加深文字印象。
我认为,只有充分了解圆明园曾经是一座怎样宏伟与丰富的建筑,对孩子才会有震撼力与感染力。因此该课时主观的朗读与课件直观的音像图片资料双管齐下的教学手段非常重要,相得益彰。当同学们对祖国的壮丽山河与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对祖国丰富馆藏,杰出艺术品发出声声由衷的赞叹时,再顺势导出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课前搜集准备的资料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原因不再陌生,但学习有关圆明园被毁灭前的前期准备工作,经过读与看,充分的酝酿后使学生完全地领悟了为什么老师说,圆明园这三个字是国人心中永久痛,文章中介绍说它的毁灭也是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样才能对圆明园的毁灭最深刻的感触,对英法侵略军可耻行径感受愤怒与屈辱。
学习完第5自然段后,学生纷纷表示对英法联军的愤怒恨,与对当时国力软弱乏力的痛心。接着,我设计再次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观看现在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告诉学生们回首历史,让人扼腕叹息,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干什么呢?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还能做些什么?由此引导学生记住国耻,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饶,国力富强,才能够避免这一耻辱重复上演。最后,我要求学生全体起立,摸着胸前的红领巾,对着课件显示的总结语起誓:勿忘国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节教学课,针对我班学生朗读平读,唱读的不良习惯。我注重要求学生朗读时注意找出重音、停顿、快慢与情感的变化。并亲自示范朗读,使学生较快地了解到朗读中如何将情感的渗透与读的技巧相糅合,逐步养成良好的朗读意识。并在教学中,注意教师引导语言的风趣与形象,使学生感兴趣,有兴趣,听得入耳,形成师生良好的互动关系。
第四篇:圆明园的毁灭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讲读课文,教学任务是重点要求通过朗读、学习,想象曾经的圆明园辉煌的景观,了解它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结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感觉要是把这节课讲授好,首先就是要找到准确的切入点,找到一条课文的主线,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这条主线来设计,为此我仔细研究教学用书,精心研读吃透教材,熟读课文,理清教学思路,最终确定以读带读,以读促悟,确定教学的主线集中在“不可估量”这四个字身上,以此串联全篇。针对让学生深入全面理解圆明园的毁灭这个问题,学生在学习这节课时,有关圆明园毁灭的背景历史的知识肯定比较匮乏。那要是按常路出牌,肯定走不通。为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身临其境、如痴如醉的感受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它的美,陶醉于圆明园的美景中流连忘返,不能自拔,才能深深的体会到圆明园毁灭的令人无比心碎!一句话,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读出、体会出圆明园美的陶醉,进而突然转换画面,用视频最为直观的方式展现它毁灭的痛彻心扉心碎!学生的历史感悟和民族意识此时此刻就会在内心觉醒,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就会油然而生!学生的语文素养中的说写能力就会得到训练。
总之,这节课还有许多遗憾,比如预设中的学生读的环节还有些薄弱,没有让学生尽情的朗读和体会。在最后环节中没有做到训练学生动手写的训练。教学环节最后有些紧促---------,需要总结的还有很多很多。加油!
最后,我要感谢五年级二十四班可爱的学生全身心、忘我的、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才让我放松心态从容自如的投入到教学中!爱你们!
我知道有效的课堂教学源于教师课前精心的预设,没有精心的预设不可能出现精彩的生成,但是精彩的生成不一定是预设的生成,这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教学预设才能达到良好的生成效果。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赛课我都不习惯写详案,只要把教材吃透,把握住主线思路就行,至于学生是不是按照自己的设计出牌不重要,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表现灵活处理就可以。
第五篇:读《圆明园的毁灭》后有感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我感到愤怒和惋惜。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的建筑宏伟,还收藏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各种奇珍异宝。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能搬走的东西就搬,不能搬的就烧,有的东西用大车和牲口运走,为了销毁证据,10月18日,有人就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
这些可恶、残忍的强盗,是会受法律的制裁,他们在中国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烧掉了我们中国人的心血、汗水。还烧掉了我国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这篇文章上我想起了战争,日寇在中国为所欲为,以为自己非常了不起,必须让老百姓尊重他,为他服务。后来,是那些抗日英雄打败了无恶不作,杀人不眨眼的狗日,还有那些背叛自己国家的汉奸。还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日本人想不付出就把钓鱼岛占为己有,日本人还抓了我们的中国人,日本人想再次让战争发生在我们这一代的身上,经过中国人的一致努力,不去日本,不买日产,他们没有钱买枪等等。我们中国人不会回到以前的生活,以前受尽了耻辱。
如今的圆明园已被日寇抢去了昔日的辉煌,抢走了,烧掉了我们中国人的一辈子的一心血汗水。我感到无比的愤怒,我恨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