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概试题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Ⅱ)
试题集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C)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D)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3.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各国经济以先进的交通、通讯和共同规则标准为纽带,形成统一的全球性资源流动、配置的(A)
A.世界市场体系 B.国际金融体系 C.国际贸易体系 D.国际分工体系
4.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D)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5.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是(A)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 D.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6.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这句话强调的是(B)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7.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A)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A.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 B.内外互补、互惠互利
C.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 D.与国际市场接轨
8.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A)A.对外贸易 B.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
C.对外技术交流 D.对外劳务合作
9.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C)
A.吸收外资 B.引进先进技术
C.扩大出口 D.扩大进口 10.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D)
A.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对外开放格局 B.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C.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1、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D)
A、互相帮助,互惠互利 B、公平、公正、公开
C、相互平等,合作共事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2、我国现阶段对外技术交流的重点是(C)
A、技术出口 B、技术合作 C、技术引进 D、技术咨询
13、当前,国际间的竞争,实质上是(B)
A、社会制度竞争 B、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C、经济资源竞争 D、劳动力素质竞争
14、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个全面阐述的是(D)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15、加入WTO 后,中国将严格遵守国际通行的市场规则,实行公开、透明、平等的贸易和投资政策,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B)
A、使我国经济尽快与世界经济接轨
B、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C、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D、积极利用和参与国际分工,分享新技术革命的成果 16、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A)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在实践中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A.对外开放 B.节资环保 C.经济体制改革 D.计划生育 17.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C)
A.1999年12月 B.2000年12月 C.2001年12月 D.2002年12月 18.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C)
A.改革的性质决定的 B.改革的艰巨性决定的 C.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D.改革的长期性决定的 1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根本动因在于(A)A.争取国际比较利益
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 C.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客观要求
D.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0.温州和福建的鞋业生产型企业,将国内运来的半成品鞋,进行组装和加工,再将成品鞋销往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这反映了(C)
A.生产的全球化 B.资本全球化 C.贸易全球化 D.市场全球化
21.日本生产的SONY,其电子芯片来自美国,外壳来自印度,在新加坡或印度尼西亚组装,然后在日本的神户印上“日本制造”的牌子,远销全球。这反映了(A)A.生产的全球化 B.资本全球化 C.贸易全球化 D.市场全球化
22.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吸收消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主要是通过(B)来实现的
①外资企业的发展 ②工业效益的增长 ③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④对外贸易的增长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3.2007年11月23日,正在为总统之梦努力的希拉里•克林顿在博客上写道:“如果我当上总统,我将立即要求独立的第三方检查玩具;增派产品检察官的数量;对儿童产品立法„„”。在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战打响之初,所有的民主党候选人,都明确地表示了贸易保护主义立场。这警示我国的对外开放要做到(B)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质量
②促进科技和体制创新,转变贸易增长方式 ③增加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 ④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市场选择方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稳定是(A)
A、前提 B、目的 C、动力 D、手段
25、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B)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26、跨国公司对国际技术贸易的垄断,进一步加剧了发
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利益分配上的不公平。要解决这一矛盾(D)
A、必须降低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 B、发展中国家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发达国家必须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 D、必须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27.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D)
A、增强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 B、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C、改革旧的价格管理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8.“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D)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29.我国改革的第一步突破口是(A)
A.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B.建立经济特区
C.国有企业改革 D.发展私营经济
30.“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C)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C.从实际出发与从人民利益出发的统一 D.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统一 31.全面改革中,(B)是重点
A.政治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 D.社会体制改革
32.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C)
A.坚持改革开放 B.发展能源和交通 C.发展经济 D.发展科技和教育 33、2009年3月,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正式否决了可口可乐公司对汇源集团的并购案。商务部称,这一否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相关条款作出,旨在防止可口可乐公司对中国饮料市场可能造成的垄断。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在对外开放条件下,一国经济安全需要(C)
①法律保护 ②政策护航 ③企业自觉 ④外企退出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34.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C)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C.寻求政府的支持,通过政府谈判解决争间的矛盾 端 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D.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扩大产品出口 之间的矛盾 43.党中央做出试办“出口特区”(后改名为经济特区)35.我国经济、政治和各方面改革的实质是(A)的重大决策是在(A)年 A.制度创新 B.技术革新 C.观念更新 A.1979
B.1977
C.1978 D.利益分配 D.1980 36.经济全球化是指(D)44.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对外经济关A.发达国家控制世界经济的行为 系作为发展本国、本地区经济的基本战略。这样做的根B. 各国经济全球范围内的完全融合 本道理是(A)C.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A、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具有客观必D.生产要素、商品与服务跨国界的流动与配置 然性 37.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A)B、任何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都是相互促进A.靠自己发展 B.靠国际形势的发的 展 C、对外贸易是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是发展对外C.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靠世界银行的贷经济关系的基础 款 D、二战后,国际分工进一步加强,生产力由一国社会38.2004年底,我国联想集团成功收购世界电脑业巨头化走向国际化 美国IBM公司的PC(个人电脑)业务部。这表明(B)45.中国的(A)问题是压倒一切的。A.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工程承包 B.我国企业参A.稳定 B.发展 C.改革 D.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开放 C.我国企业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 D.我国的先进46.邓小平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技术进入国际市场 的途径是(C)39.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A),开启了中国改革A.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C.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D.以阶级斗争为纲,在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届三中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会 4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C.十三大 D.十四大(A)的关系极端重要 40.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与标志是(B)A.稳定 B.开放 A.深圳、珠海 B.上海浦东 C.反腐败 D.加强人民民主专政 C.沿海地区 D.西部地区
48、我们要把改革的力度、(B)和社会可承受的程41.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度结合起来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必须(A)A.开放的速度 B.发展的速度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 C.稳定的程度 D.市场化速度 B、加快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49.“引进来”是为了“走出去”,要使我国的生产和C、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搞好国家的宏观商品能“走出去”,“引进来”应该(D)调控 A、以引进技术为主,引进国际上最新、最先进的技术 D、用先进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B、以引进资金为主,资金的引进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业结构升级换代 展 42.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经受住C、以引进国外的生产企业为主,这样既可以学到技术了考验,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同时倾销和反倾销也成和管理,又可以避免风险 为我国对外贸易的焦点问题之一。2002年,我国近50D、从我国生产和生活实际出发,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多家球轴生产企业在面对来自美国的反倾销诉讼时,积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目的 极应诉,并使美方做出该倾销案不成立的结论。在遭遇50.实行对外开放是(A)国外反倾销诉讼时,我国企业首先应该(A)A.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B.为了引进国外A.勇于应诉,保护自己的正当经济权益 先进技术取代民族经济 B.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 C.我国实现现代化之前的重要政策 D.为了引进和 发展资本主义
51.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论基础是(A)A.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 B.社会主义本质学说
C.人类社会矛盾学说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2.我国已经初步形成,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是(A)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开放→内地开放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开放→内地开放
C.经济特区→沿江沿边开放→沿海开放城市→内地开放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江沿边开放→内地开放
53.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
A.三个有利于 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四项基本原则 D.生产力标准 54.在《春天里的故事》里有这样几句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这位老人(邓小平)1979年画的这个圈是指(B)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B.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C.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 D.建立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55、“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其原因包括:(C)
①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 ②它们离港、澳、台较近,是著名侨乡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6.“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圈”特殊在(B)
A.政治制度不同
B.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不同
C.它与中央关系不同 D.权力大于其他省区 57.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A)试办特区
A.汕头和厦门 B.汕头和福州 C.泉州和厦门 D.泉州和福州 58.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对此,我们应采取的态度是(D)A、把握机遇,回避挑战
B、面对挑战,我们应视而不见
C、与发达国家步调一致,寻求发达国家的援助
D、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
59.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开放的领域和范围更加扩大,这意味着(C)
A.面临的竞争减少 B.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可以减小
C.贸易摩擦增多 D.经济风险减小
60.以下哪个判断是错误的,我们的改革(A)A.是从城市开始的 B.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是全面改革 D.是党领导下的改革 61.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A)
A.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62.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示范作用的是(A)
A.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上海浦东的开发与开放
D.沿海城市的开放
63.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B)
①是解决我国资金短缺的根本性措施 ②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具体表现
③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发展自己 ④可以保护民族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4.面对世界制造业中心逐步向中国转移,我国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D)
①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 ②通过引进外资加大本国制造业的改造力度 ③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 ④让外资参与到国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中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5.下列哪个判断是错误的(B)
A.经济全球化可以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B.经济全球化可以增加全球经济的稳定性 C.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D.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可以增强我们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能力
66.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根本目的是(B)A.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B.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C.吸引国外资金 D.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
67.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是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A、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高和国际分工的发展 B、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 C、越来越多的国家实现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 D、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自由化的发展
68.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C)
①生产全球化 ②贸易全球化 ③分配全球化 ④资本全球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9.珠三角、长三角和东北老工业基地。随着世界制造业的中心逐步向中国转移,这三大基地都跃跃欲试,试图以自己的特色、实力统一江湖来承受世界制造业的转移。从经济角度看,世界制造业的中心逐步向中国转移是由于(D)
①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②中国几十年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 ③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④中国有众多廉价的劳动力和潜在的巨大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0.对“跨国公司”的认识,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C)
A、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拥有主导地位的企业 B、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合作经营的大企业
C、是在一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D、是以各国的共同经营为主的大企业
二、多项选择题 1.“改革是中国的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基本含义是(BCDE)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深刻的变化 E.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2.我们在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时,必须做到(ABCDE)A.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统一起来
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
点
D.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E.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3. 30年来的中国改革的基本经验有(ABE)A.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B.体制问题上不搞姓“社”和姓“资”的争论 C.以社会改革为重点与其他改革全面展开 D.大胆地推进突进式改革
E.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摸着石头过河
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基本形式有(ABCDE)
A.扩大对外贸易
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 D.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 E.发展国际旅游业
5.我国吸收和利用外资的形式主要有(ABCDE)。A.外国公司的直接投资 B.外国政府和银行的贷款
C.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D.在国外发行债券 E.在国外股票市场上市
6.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形势,我国必须正确定位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E)A.政府应进一步放权,增强服务功能,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B.政府制定政策既要符合WTO规则,又要适合国情,加强对国内市场的培育
C.政府应为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既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又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管者 D.建立起反贸易壁垒的政府反应机制
E.政府干预的范围应是弥补市场的缺陷和不足,是对市场机制的“拾遗补缺”
7.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增速呈明显放缓态势,且在总出口额中比重下降,其主要原因是(ABCE)
A.外部市场疲软 B.人民币升值,增大出口产品成本
C.各国的经济民族主义明显抬头 D.加工贸易和出口退税政策趋向宽松 E.国内劳动力成本提高
8.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好处有(ABCDE)
A.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 B.有利于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C.有利于继续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D.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制定,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
E.有利于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9.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ABCDE)A.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B.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C.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D.是因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E.是因为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10.我国引进外资应遵循的原则是(ABDE)A.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B.利用外资规模要适度,同偿还能力相适应 C.尽量吸收短期商业贷款
D.外资利用保证发展重点地区、产业的需要 E.对外商实行国民待遇
11.李克强副总理在上海考察时指出,要把改革与开放更好地结合起来,完善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下列有利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有(ABCDE)
A.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 B.扩大开放领域
C.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D.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E.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
12.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应遵循的原则是(ABCD)
A.应同我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相结合 B.应从现实国情出发,力求取得最佳效益 C.避免盲目引进、重复引进
D.必须通过消化、吸收、运用和创新相结合 E.引进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
13.有人对我国老百姓看时间的方式进行了总结:“60年代看太阳,70年代看挂钟,80年代看手表,90年代看手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BC)A.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科技进步是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前提 C.党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
D、90年代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前列 E.现代人贪图安逸享受
14. 世贸组织(WTO)是(ABCE)A.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的多边贸易体系
B.为商界创造了一个有保障的和可预见的国际贸易环境
C.调解和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机构
D.是一个附属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
E.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非歧视贸易原则 15.世贸组织协议的宗旨主要是(ABCD)
A.保障充分就业 B.提高实际收入水平C.提高生活水平D.扩大货物与服务贸易
E.积极努力确保发达国家的利益
16.我国经济特区的窗口作用,主要表现为(ABCD)。A.吸收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窗口 B.引进和传播先进管理经验的窗口 C.获得知识和传播信息的窗口 D.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 E.对外援助的窗口
17.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CD)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敌我矛盾 D.人民内部矛盾 E.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
18.实行改革开放是(ADE)
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
C.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 D.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E.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19.现在,跨国公司500强中有400强在中国投资开展业务,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新趋势表现出以占领与扩大在华市场作为对我国的主要投资取向。下列选项中对跨国公司理解正确的是(ABCE)
A.它是指在一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其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B.跨国公司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C.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D.跨国公司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全球化
E.跨国公司具有全球战略目标和高度集中统一的经营管理
20.某种玩具娃娃,由中国大陆生产棉衣服,台湾地区生产塑料身体,日本制尼龙头发,马来西亚负责组装,最后在美国贴上标签全球销售。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ABDE)
A.生产的全球化和贸易的全球化 B.产品分工向生产环节分工深化
C.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国家或地区 D.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E.各国(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 21.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从华尔街到全世界,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各国都面临着危机的冲击。这一现象说明,(AC E)A.经济全球化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B.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
C.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风险全球化” D.全球化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 E.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危机的广度
22.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这两个开放不行”。“两个开放”是指(AB)A.对外开放 B.对内开放
C.对发达国家开放 D.对发展中国家开放
E.对富裕国家开放
23.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包括(ABC)
A.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B.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C.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D.一手抓工业发展,一手抓农业发展
E.一手抓四项基本原则,一手抓精神文明
24.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AD)A.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C.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D.坚持共同富裕
E.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25.虽然邓小平指出:“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但并不是说改革与革命没有区别。两者的区别表现在:(ABDE)A.条件不同 B.形式不同 C.目的不同
D.内容和对象不同 E.手段不同
26.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依据的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正确认识,这些认识包括(ABCDE)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一切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立性的,具有基本适应与部分适应的特点
D.通过改革不断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发展
E.通过改革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7.1986年邓小平经过反复思考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CE)
A.改革与开放 B.公有制和共同富裕
C.发展生产力 D.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E.共同富裕
28.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曾照搬的苏联经验即斯大林模式有三大特征,其中在经济制度上实行(AB)A.高度集中的资源配置方式 B.过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C.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体制 D.战备型,赶超型的发展战略 E.以重、军工业为重点的计划
29.我国改革是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因为它(ABCD)A.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B.涉及经济体制和政治、文化体制 C.触动体制层面和思想观念层面
D.要求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 E.是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30.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ABCDE)
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D.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
E.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是(D)A.公有制
B.私有制
C.股份制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我们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提出(A)
A.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B.股份制是公有制实现形式
C.把公有制与非公经济相结合 D.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3.江苏省电力公司依靠自主创新首创的“电网安全自动防控系统”,将电网紧急状况处置时间缩短到0.1秒,使江苏电网在2008年初的雪灾中始终保持平稳运行。这说明(A)
A.科技创新使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B.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必要性 C.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D.采用先进工艺能提高资源利用率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要使市场(B)
A.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
B.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在流通领域不受任何限制地发挥作用 D.自发地调节社会经济总量的平衡
5.邓小平关于判别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最终在(D)中得到系统化和凸显化
A.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时期 B.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
C.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中 D.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A)A.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B.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调节机制
C.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D.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7.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C)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 B.国有经济能控制垄断性行业 C.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8.“一些乡村适时推出休闲旅游农业”,这表明(B)
①市场对资源配置调节作用 ②消费需求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③生产决定消费 ④我国城乡差别正在缩小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③④
9.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基础和核心是(A)A.产权制度 B.管理制度 C.分配制度 D.人事制度 10.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C)
A.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11.经济宏观调控的主体是(A)
A.国家政府 B.行业公会 C.地方政府 D.企业协会
12.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C)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
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1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
A.国有企业改革 B.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C.城市房地产制度改革 D.医疗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14.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D)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③扩大财产性收入
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④
15.在收入分配过程中,无论是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还是注重社会公平,其实质都是(B)A、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如何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问题
C、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6.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是(A)
A.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B.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撑、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C.形成以效益为中心、结构为基础、速度为条件的产业格局
D.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17.当前我国“三农”问题分配阶段的基本特征、基本政策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其实质是城乡之间的(C)A.分割关系
B.统一关系 C.反哺关系
D.正哺关系 18.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是(C)
A、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B、人才
C、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D、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19.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C)
A.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B.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C.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D.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20.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D)
A.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 B.实行承包制和租赁制
C.在国民经济中确立垄断地位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从宏观调控目标看,图中宏观经济运行较好的时期是(D)A、1986年至1990年 B、1990年至1996年 C、1996年至2002年 D、2002年至2006年
22.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D)
A.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事权 B.正确处理好国家和企业的关系 C.正确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D.分开政府和企业的不同职责
23.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B)
A.第二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B.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C.支柱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D.基础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24.某国有企业在改组为股份制企业时,职工老张买了该企业面值20000元的股票。年终分红时,老张获得了3000元股息.这3000元属于(C)A.劳动收入 B.福利收入 C.资金收入 D.经营收入
2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首要任务是(A)A.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B.加大保护环境力度 C.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D.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6.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A)。
A.消费模式 B.生产方式 C.生活方式 D.发展模式
27、十七大报告提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B)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B.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C.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8、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D)原则,健全土地承包
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尊重农民意愿
C.公平合理合法 D.依法自愿有偿 29.通过对若干国家经济史的统计分析发现,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分配呈现平均化的趋
势。这说明(D)
A.经济经增长会自动导致收入分配的改善 B.经济增长会自发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 C.市场经济使收入分配日益平均化
D.经济发展是改善收入分配的基本途径
3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A)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D.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31.1979-1991年,我国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是8.6%,显著高于1953-1978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全国居民平均消费水平年平均增长速度1979-1991是6.5%,也比1953-1978年6.2%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这主要是因为(C)
A.生产力的发展本身就有不断加速的趋势 B.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和先进的技术
C.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D.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32.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D)A.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 B.基本实现温饱的阶段
C.基本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阶段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33.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既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又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实现经济(B)A.从注重生产向注重消费转变
B.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转变 C.从低速度增长向高速度增长转变 D.生产从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转变 3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C)A、所有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所有收入
C、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D、劳动者的所有个人收入
3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是通过各种经济政策来实施的,经济政策最主要是(A)。
①财政政策 ②货币政策 ③投资政策 ④产业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6.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只看GDP的增长而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所谓经济效益是指(D)
A.生产费用和销售费用之比 B.有用的劳动成果和劳动消耗之比
C.生产资料耗费和活劳动耗费之比 D.有效的产出和全部生产要素投入之比
37.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农业已基本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由市场调节,发生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B)A.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增加,对这些经济成分不能用指令性计划管理
B.市场对经济信号反映灵敏的长处得到发挥
C.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价值规律发生了作用
38.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就是要使(D)A.各地区平均发展
B.各地区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间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C.各地区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各地区发挥各自优势,发展经济,使各地人民生活水平大致平均
39.我国国有企业可以采取股份制形式,因为股份制(C)
A、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B、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必然要求 C、是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D、是实现职工当家作主的一种有效形式
40.要有效防止经济运行大起大落,政府应尽可能减少对企业和市场的干预,但同时又不能“放任自流”。这是因为(D)
A、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刚起步 B、宏观调控是维护人民利益的重要手段 C、国家的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
D、市场经济既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同时又存在着弱点和缺陷 41.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C)
A.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的投入 B.增加资
金和资源的投入量
C.科技、管理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 D.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
4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43.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山东省确定“十一五”期间全面淘汰105项落后工艺和装备、15种落后产品。山东省采取上述举措,是为了(A)
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③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④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4.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A)
A、生产力状况 B、资金短缺
C、就业压力 D、市场经济的存在 45.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2008年9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这说明了(B)A.个体工商户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 B.国家积极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C.个体工商户是资本主义性质经济 D.个体工商户以业主自己参与劳动为主
46.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工商局宣布放宽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允许其参与大部分工业和商业的生产经营,允许到国外经商或办企业,也允许他们在国内与外商合作合资经营。这说明在我国:(C)
A.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组成部分 B.对个体,私营经济经营范围的限制已经取消
C.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与其它经济成分联合经营,共同发展
D.个体,私营经济最适合市场经济
47.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是在(A)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三大
48.近年来,我国DVD的出口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目前拥有全球市场20%至25%的份额。国产DVD的核心元器件,如解码芯片、机芯和光学头等大都从国外进口,国内许多DVD企业只是进行一般的拼装工作。这对企业的启示是(B)C、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A.树立正确的经营战略 B.提高自主D、信息化是带动工业化的强大动力 创新能力是发展的关键 57.2006年初,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C.创立品牌,增加无形资产 D.追求盈利展规划纲要,提出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需要是企业经营的目的(C)4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形成机制应该是(C)A、5年 B、10年 A.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相结合的价格形成机制 C、15年 D、20年 B.主要应该由计划形成的价格机制 58.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我们不希望也不追求有过C.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主形成的价格机制 高的速度,我们更看重的是发展的效益和质量,更看重D.以政府定价为主的价格机制 的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资源的节约、环境的改善。”这50.2008年7月1日,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两周年。青藏段论述告诉我们(A)铁路的建成,加强了内地与青藏地区的交流,托起了青①经济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藏铁路沿线省区经济跃升的希望。这就是说,青藏铁路②经济发展方式应当向集约化转变 建成通车有利于实现(C)③经济发展不能忽视经济效益 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经济社会发④经济增长是我们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 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统筹区域发展 D、统筹人与自然和C、①③④ D、②③④ 谐发展
59、村头路口夜晚常有行人跌倒,村民张三在此安装路51.关于计划和市场的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C)灯。村委会从村财政出资安装该路灯和承担电费,照明A.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 B.我国基本经恢复正常。这表明(B)济制度的内容 ①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计划调节比市场调节更有效 C.两者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 D.商品经济的②市场是一只“看得见的手”,调节人、财、物的配置 本质特征 ③路灯是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52.发展经济为民生,民生之本是(A)④.市场难以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A.就业 B.健康 A.①② B.③④ C.消费 D.温饱 C.①④ D.②④ 5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形式是(A)60、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指(C)A、按劳分配 B、劳动和经营收入 A、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资产收益 B、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 54.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关键只要(A)C、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A.能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和促进生产发展 D、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B.由国家和政府进行管理和经营 61、对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多当市场经济中的C.所有权和经营权紧密结合,不再分离 “指导员和教练员”,而不 D.由国家和集体进行控股和决策
能当“运动员”。这主要是指政府要(D)55.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D)A、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制定规则 B、发挥自身对A.一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B.各国之间经济的均衡发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展 C、主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 D、对市场经济C.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 D.经济、人口、资源、环境活动进行规范和引导 的协调发展 62、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混乱,是导致房价上涨过快的诱56.2008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因。因此,国家不能简单 开,大会指出:只要我们措施得当,政策到位,就一定地把住房问题推向市场,要保障中低收入者的居住要能够形成一个具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必将求,合理引导住房消费需求和消费模式,促进房地产市为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有力支场健康发展。这是因为(D)
撑。这表明(A)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不能发挥积极作用 A、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B、只有宏观调控才能对市场起调节作用 道路 C、宏观调控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B、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D、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的不足 63、2008年11月以来,全国粮油价格均出现上升态势,一些地方米、面、油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分批次出售临时存储粮等措施,增加供应,稳定粮食价格。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分批出售临时存储粮以稳定粮食价格的措施,属于(D)
A、市场自发配置资源的表现 B、使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C、发挥财政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D、利用经济杠杆,平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6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B)
A.经济实力的竞争 B、人才的竞争
C、军事实力的竞争 D、政治实力的竞争 65、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B)A、劳动者共同富裕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社会化大生产 D、市场经济体制 66、目前,我国已经有30多个省市自治区出现了病人选医生的实施办法。北京各大医院在实行“手术点名费”,即患者在选择自己认可的医生时,需向医院交纳300-600元的点名费,被点名的医生可以提成40%-50%。被点名的医生从点名费中提取的收入属于(A)A.按技术要素分配 B.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劳动要素分配 D.按信息要素分配
6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 用是依靠(C)来实现的
A、限制其它经济的发展 B、凭借行政力量的支持
C、公有制经济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 D、依靠产业政策扶持
68、某“80 后”作家发表一部小说,获得稿酬8万元。此作家的稿酬属于(C)
A.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
B.个体劳动经营所得的收入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
D.知识创新的奖励收入
69、目前,我国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平衡、不协调,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问题仍然较多。破解这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归根到底要靠(A)来解决
A.深化改革开放 B.政治运动 C.国际援助 D.计划经济体制 70、科教兴国,首先要全面落实邓小平关于(C)A.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思想
B.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思想 C.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D.经济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思想
71、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C)
A、市场经济是完全竞争的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7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配体制要求在按劳分配为主体前提下,把按劳分配和(B)
A.按资分配结合起来 B.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C.按风险分配结合起来 D.劳动力价值分配结合起来
73、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C)
A.资本的占有形式 B.资本的运行方式
C.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D.资本的生产方式
二、多项选择题题
1.非公有制经济包括(ABCD)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E、股份经济
2.回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有哪两大突破(AB)
A.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突破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不相容的传统观念 B.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突破了把计划和市场看作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 C.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D.十二大提出,要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E.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
3.在计划与市场的问题上,邓小平认为(ABCD)A、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B、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E、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同,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C)A.存在着计划的指导 B.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相结合 C.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相结合 D.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E.存在着国家的宏观调控
5.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ABCD)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租赁、承包经营 D.国家独资经营 E.拍卖、出售
6.温家宝总理指出,目前,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今后,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措施,缩小差距,在分配上“更加注重公平”。这体现了(ABCD)
A.我国经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B.社会主义的本质
C.国家注重宏观调控的方向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E.我国经济发展以GDP为导向
7.我国现阶段存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有(ABCDE)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E、外资经济
8.改革30年来尤其是十四大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发生根本性变化,改革的深化明显提高了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ABE)
A.从商品率看,粮食、蔬菜类产品已超过30%,畜产品、水产品超过50%,水果接近90% B.农产品指令性计划全部取消
C.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新制度正在形成
D.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E.工业品指令性计划极少,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由市场竞争决定
9.公有制经济包括(ABC)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D、中外合资企业 E、中外合作企业 10.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市场机制的优势和长处(ACDE)A.灵活有效地配置资源,使产需及时协调 B.体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防止社会两极分化 C、实行优胜劣汰,促进技术和管理的进步 D.给企业以动力和压力,提高效率和效益 E.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
11.我国现阶段分配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ABDE)A.允许一部分地区与个人先富起来 B.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C.消除个人收入分配上的差距
D.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
E.对个人收入分配的结果进行调节,避免收入悬殊两极分化
12.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是(ABCDE)
A、生产资料私人所有 B、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C、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E、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13.市场机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BCDE)A.不能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效率 B.易引起贫富差距扩大等现象
C.难以实现生态平衡,有效保护环境
D.难以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E.容易造成经济失衡和周期波动
14.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ABCDE)
A.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B.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 C.公有制经济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D.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E.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 15.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运行的原则主要包括(ABC)
A、减量化 B、再利用 C、资源化 D、经济化 E、科学化
16.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做出的战略布局是(ABCDE)A、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
B、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C、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D、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E、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17.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ABCDE)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乡风文明 D、村容整洁 E、管理民主
18.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同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ABCD)
A、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B.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C.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D.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9.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主要包括(CDE)A、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收入 B、集体企业职工工资收入
C、个体劳动者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所取得的收入 D、私营企业雇用劳动者取得的工资收入 E、外资企业雇用劳动者取得的工资收入
20.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形成(ACDE)的产业格局
A.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B.坚持党的领导 C.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D.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E.服务业全面发展
21.自主创新包括(ABC)
A.原始创新 B.集成创新 C.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D.理论创新 E.体制创新
2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政策方针(ACE)
A.工业反哺农业 B.农业反哺工业 C.城市支持农村
D.农村服从城市 E.多予少取放活 23.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构建(ABCD)
A.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B.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C.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D.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以及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E.健全和完善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2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当前的就业方针是(ABC)
A.劳动者自主就业 B.市场调节就业 C.政府促进就业 D.就业市场完全放任自由的调节
E.政府统一安排就业
25.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AB)
A.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趋向
B.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C.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D.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
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E.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支持农业、为农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26.下列能够体现分配问题上坚持兼顾公平的选项是(BC)
A、加大对西部的投资,加快西部经济发展 B、扶助弱势群体,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C、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三条保障线” D、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建设,促进东部发展 E.确立海南省“国际旅游岛”政策
27.兄弟二人各承包了本村的五亩菜地。哥老办法种菜;弟弟则精耕细作,采用了地膜覆盖、温室大棚等先进技术。结果,弟弟菜地的产量和收入都大大超过了哥哥。从上述事例中可看出,兄弟俩的收差异主要是因为弟弟增加了(ABD)
A、劳动投入
B、资金投入 C、土地投入
D、技术投入 E.固定投入 28.2006年,国务院国资委首次明确七大行业将由国有经济控制,其中包括(ABC)
A.军工业 B.电力行业 C.电信业 D.房地产业 E.食品行业 29.中国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是(ABCD)A.建国时面临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国情
B.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世人瞩目的直接影响
C.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对单纯,计划经济体制比较顺利地运行
D.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E.中国共产党的首创
3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是因为(ABCDE)
A.劳动者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会出现收入的差别
B.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会导致富裕程度的差别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会产生富裕程 度的差别
D.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存在差别
E.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
31.小李在一家国有控股企业任技术员,全年工资收入 2万元。2007年,小李将自己的一项技术专利以20万元卖给本企业,并将其中的10万元购买了该企业的股票。2007年小李获得了2万元的股息。2007年小李的收入方式属于(ABE)A.按技术要素分配
B.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劳动力要素分配
D.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E.按劳分配
32.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ABDE)A.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C.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 D.实行多种经营方式的要求
E.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都作出贡献
33.“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这一观点表明(BDE)A.由法人股东而不是个人股东构成的股份制是公有制 B.公有制与私有制都可以通过股份制这一形式来实现 C.有公有制经济参股的就是公有制
D.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还是私有的性质 E.公有制经济占控股地位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34.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ABCDE)
A.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 C.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D.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E.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35.构成现代市场体系的要素市场主要是(ABCDE)消费和生产资料市场 B.金融和资本市场 C.劳动力和人才市场 D.技术和信息市场 E.房地产市场
36.合理且适度的收入差距是贯彻党和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等重大方针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AC)
A.克服平均主义,更好地发挥收入分配的刺激作用 B.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
C.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
D.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E.社会的稳定和谐
37.我国现阶段不属于按劳分配的分配形式有(ABCD)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房屋租金收入 C.股票市场赢利 D.公司分红
E.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收入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
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B)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B、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C、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决定的
D、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决定的
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B)A、经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 B、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C、政治体制改革有机统一起来 D、社会稳定有机统一起来
3、(A)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
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多党合作
4、(B)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
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多党合作
5、从(C)时开始,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成为无产阶级专政
A、新民主主义革命 B、新中国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改革开放
6、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是(A)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我国的政体是(D)
A、人民民主专政 B、多党合作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A)
A、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B、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政体
C、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经济基础
9、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于(C)
A、1945年 B、1949年 C、1954年 D、1956年
10、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它们的核心内容都是坚持(D)A、工人阶级的领导 B、以工农B、最高人民法院 联盟为基础 C、最高人民检察院 C、四项基本原则 D、一切权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力属于人民 20、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11、邓小平认为,我们实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度,多党合作的核心是(C)制”与西方国家的“三权鼎立”制度相比,其优势主要A、多党长期合作 B、具有宪法保护 表现在(C)C、坚持共产党领导 D、有一定的组织A、有利于实现“主权在民”原则 形式 B、不受监督和制衡,效率高
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政治性质是(A)C、议行合一,不受牵扯,总的效率是高的 A、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B、政权组织 D、有利于贯彻党的意志 C、立法机关 D、执行机关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
22、中国是一个多党派的国家。除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A、共产党领导 B、人民代表外,还有(C)民主党派 大会制度 A、六个 B、七个 C、八个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D、民族区域D、九个 自治制度
23、我国的政党制度是(C)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议事A、共产党的一党制
原则是(C)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制 A、下级服从上级 B、少数服从多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数 D、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的两党制 C、民主集中制 D、委员长负责
24、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制 度,民主党派是(D)
14、目前,我国直接选举人大代表,实行普遍的差额选A、执政党 B、反对党 举制度的是(A)C、在野党 D、参政党 A、县(市)级人民代表大会 B、乡(镇)
2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存在的人民代表大会 政治基础是(B)C、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D、省级人民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四项基本原代表大会 则
15、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D)C、改革开放 D、人民当家作A、两年 B、三年 C、四年 主 D、五年
2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存在的16、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首要前提是(A)镇的人大代表由(D)选举产生。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四项基本原A、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 B、本级的人则 民代表大会 C、改革开放 D、人民当家作C、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D、选民直接 主
17、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2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D)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由(A)选举产生。A、保障国家安全和民族平等 A、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 B、本级的人民B、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增强各民族的团结 代表大会 C、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C、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D、选民直接 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
18、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的权力(B)
28、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B)A、一届 B、两届 C、三届 A、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四届 B、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19、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D)C、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A、国务院 D、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
29、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D)C、十六大 D、十七大 A、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
38、首次将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写入中国宪法是在B、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B)C、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A、1978年 B、1982年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1984年 D、1992年 30、截止2003年底,我国共建立了(C)个民族
39、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是(C)自治地方 A、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B、共产党的领导 A、145
B、150
C、155 C、法制 D、宪法 D、160 40、第一次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
31、在新中国成立前建立的民族自治区是(C)本方略是在党的(B)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A、十四大 B、十五大 自治区 C、十六大 D、十七大 C、内蒙古自治区 D、西藏自治
41、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纳区 入宪法是在(C)
32、在1955年10月成立的自治区是(A)A、1988年宪法修正案 B、1993年宪法修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正案 自治区 C、1999年宪法修正案 D、2004年宪法修C、内蒙古自治区 D、西藏自治正案 区
42、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中,(C)
33、西藏自治区成立的时间是(D)是关键 A、1955年10月 B、1958年3月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1958年10月 D、1965年9月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34、在我国第九届全国人大的2979名代表中,占全国
43、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中,(A)人口总数8.98%的55个少数民族共有428名,占代表总是前提 数的14.4%。这说明(C)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A、各少数民族享有当家做主、行使民族区域自治的权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利
44、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中,(B)B、我国已形成新型的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的社会是核心 主义民族关系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我国各族人民拥有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D、我国已经消除了各民族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事实
45、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中,(D)上的不平等 是保障
35、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是(A)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B、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
46、(D)就是要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按照“以神 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给予惩处。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D、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36、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是(B)
47、(B)就是要保证法律效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即尽量排除和杜绝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中的随B、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意性、偶然性和腐败现象 神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D、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
48、(C)就是要确保严格公正的执法和司法。司
37、党的(D)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法机关应当独立公正地行使司法权,不受其他机关、社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 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预 A、十四大 B、十五大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49、(A)就是要建立统一、完备、科学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即立法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需要,及时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规范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50、我们应该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B)A、合理化、制度化 B、制度化、法律化 C、法律化、现代化 D、有序化、制度化
5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C)
A、国家的各项工作 B、国家机关 C、广大人民群众 D、中国共产党
52、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A)
A、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 B、社会主义了主的集中体现 C、人民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 D、上升为法律的人们的行为规范
53、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关于我国立法工作的目标是,到2010年(C)
A、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B、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基本框架 C、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形成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
54、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以(D)为根本 A、维护社会稳定 B、增强党和国家活力
C、调动人民积极性 D、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5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A)A、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发展民主,健全法制,维护安定团结
D、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56、为研究和完善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通过有关网站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部分城市进行了电话调查。在广泛进行民意调查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论证,确定了新的节假日调整方案。这体现的执政理论是(C)A、依法执政 B、科学执政 C、民主执政 D、理性执政
57、不应作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否正确的标准是(C)
A、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B、能否增进人民团结
C、执政党的地位能否得到巩固 D、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58、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B)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当家作主 C、民主集中制 D、一种国家制度
59、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句话科学地阐明了(C)A、社会主义民主的特殊性 B、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C、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 D、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60、有关人权说法错误的是(D)A、人权是社会的产物
B、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 C、人权不应局限于个人的政治权利 D、人权高于主权
6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尊重和保护人权,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是(C)
A、参政权、议政权 B、自由权、平等权 C、生存权、发展权 D、选举权、被选举权
62、在民主、自由、人权中,核心是(A)A、民主 B、自由
C、人权 D、民主和自由
二、多项选择题
1、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以下几个方面有机统一起来(A C D)
A、坚持党的领导
B、实行民主集中制 C、人民当家作主
D、依法治国 E、政治体制改革
2、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内容包括(A B)A、人民主权 B、人民专政 C、人民言论自由
D、人民结社自由 E、人民罢工自由
3、人民民主专政(A B D E)
A、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B、是我国的国体
C、是我国的政体 D、提法更符合我国的国情
E、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创造
4、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A B C)
A、性质相同 B、历史使命相同 C、作用相同 D、名称相同
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B C D)
A、捍卫党的领导地位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C、保护人民利益 D、维护国家的主权与安全
6、(A B C)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A、国家行政机关 B、审判机关 C、检察机关 D、军事机关
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A B C D)
A、国家的利益 B、社会的利益 C、集体的利益 D、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8、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遵循以下原则建立起来的(A C D)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民主协商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民主集中制
E、由人民群众直接选举 9、20世纪50年代中期,邓小平多次强调,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接受自来几个方面的监督,包括(A B D E)A、党内监督 B、人民群众的监督
C、海外人士的监督 D、民主党派的监督
E、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
10、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A B C D)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E、政治协商
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民主价值和功能主要体现在(A B C D)
A、政治参与 B、利益表达 C、社会整合 D、民主监督
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A B E)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协调关系
D、服务大局 E、参政议政
13、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形式主要有(A B C D E)A、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召开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
C、民主党派成员作为人大代表在各级人大中参政议政和发挥监督作用
D、选配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国务院及其有关部委的领导职务
E、推举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检察、审判机关的领导职务
14、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形成及其合法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A、是历史的选择 B、是人民的选择
C、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斗争得来的 D、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E、是通过暴力从其他政党手中抢夺来的
15、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A B C)
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B、管理本民族事务
C、管理本地方事务 D、民族自决 E、各民族共同繁荣
16、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是(C D)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B、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 D、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
17、同在1958年建立的自治区是(B D)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E、西藏自治区
18、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自治区是(A B D E)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E、西藏自治区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B C D E)
A、间接选举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E、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20、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包括(A B C D)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E、民主协商 C、执政党的地位能否得到巩固 D、生产力能
21、我国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B C 否得到持续发展 D)
29、我们应该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A、政治协商会议 B、农村村民委员会
B C E)C、城市居民委员会 D、企业职工代表大A、合理化 B、制度化 C、规范会 化
2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A B C D、现代化 E、程序化 D)30、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务是(A B C D E)法必严 A、完善法律制度 B、完善司法D、违法必究 E、依法治国 体制、机制
23、实行依法治国是(A B C D E)C、健全政府职能体系 D、完善民主A、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监督制度 B、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 E、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31、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主D、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要指党和国家的(B C D)E、国家长治久安的可靠保障 A、会议制度 B、领导制度
24、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C、组织制度 D、工作制度 略,其基本要点有(A B C D)
3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要保障人民的(A B D E)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A、知情权 B、参与权 C、B、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 发展权 C、对国家事物、经济文化和社会事物的管理工作要依D、监督权 E、表达权 法进行
3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区别D、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据是宪法和法律 在于(A B C D)E、随着领导人的改变而不断健全依法治国的手段 A、经济基础不同 B、阶级实质不同
25、依法治国的客体是(A B C D)C、主体不同 D、宗旨不同 A、国家事务 B、经济事业 C、E、范围不同 文化事业
34、以下关于民主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B D E)D、社会事务 E、国际关系 A、民主是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
26、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积极稳妥地B、由于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实现民主就没有统一推行政治体制改革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有(A B C D)的模式 A、四项基本原则 B、从中国实际出发 C、普遍选举、直接选举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 C、分步骤地进行 D、有领导,有秩序D、民主没有抽象的标准,符合国情的就是好民主 地进行 E、民主的发展程度同一定的经济文化状况相关联 E、采取群众运动的形式
35、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社会主义观点的有(A B C
27、衡量一种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关键要看(A B E)C)A、民主是一个多义词,首先和主要的是指国家制度 A、最广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了充分反映 B、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B、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充分实现 C、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C、最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 D、社会主义民主就是承认人人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D、最广大人民直接参加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力是否得到E、社会主义民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了充分保证
36、人权泛指自身自由和其他民主权利,主要包括(A E、是否能进行普遍的直接选举 B C D)
28、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否正确,关键看(A A、生存权 B、经济权 B D)C、政治权 D、文化权 A、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B、能否增进
37、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尊重和保护人权,认为人民团结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是(A D)A、生存权
B、自由权 C、平等权
D、发展权 E、参政权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A)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C)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发展科学和教育
C.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是(A)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是(B)A.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C.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5.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你认为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应当是(D)
A.思想道德
B.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C.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D.民族精神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C)
A.共产主义的理想 B.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C)A.实事求是 B.以人为本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D)A.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 B.公
平与正义
C.自由、民主、人权 D.社会主义荣辱观
9.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指(D)
A.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
B.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企业、事业单位乃至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
C.对假冒伪劣、不讲信誉等行为予以严厉谴责 D.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10.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B)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共产主义 D.人本主义
1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D)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 D.为人民服务
1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B)A、坚持用科学理论教育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
B、培育“四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3、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综合国力的(D)A、重要内容 B、重要部分 C、重要基础 D、重要标志
14、党的十六大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B)明显提高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而提出
A、精神素质 B、健康素质 C、品德修养 D、创新意识
15、(B)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A、文化 B、教育 C、哲学 D、管理
16、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教育和科学事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是我们坚定不移的(D)
A、基本制度 B、指导纲领 C、发展战略 D、方针
17、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增强我国综合力和国际竞争力的(D)
A、基础 B、根本要求 C、前提 D、决定性因素
18、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A)
A、中心环节 B、根本要求 C、特定内涵 D、根本任务
19、把培养(A)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必然要求 A、“四有”公民 B、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C、“四化”干部 D、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0、坚持文化建设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繁荣(B)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根本要求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动力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的根本动力
2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指导思想,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D)A、科学技术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B、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C、先进世界观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D、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2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B)
A、民主法制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3、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A)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B、融入西方文明的文化
C、民族的文化 D、面向现代化的文化
2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把弘扬主旋律和(C)
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结合起来 B、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
C、发展民族文化统一起来 D、吸收西方文化结合起来
2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里的“文明”是指(D)
A、物质文明 B、现代文明 C、古代文明 D、精神文明
26、在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中,核心和根本是处理好(A)
A、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经济建设和民主建设的关系 D、改革开放和惩治腐败的关系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A)是一致的
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B.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C.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D.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加强思想
道德建设和(C)
A.和谐文化建设
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发展教育和科学 D.传统文化建设
29、在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C)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B.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实现共产主义 30、2006年3月,胡锦涛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A)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A.八荣八耻 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1、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C)的基础
A.和谐文化建设
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2.邓小平在1986年曾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不错,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这段话强调了(C)
A.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性 B.腐败问题的严重性 C.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必要性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
3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关键是要(C)A、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B、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C、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D、发扬顾全大局、诚信友爱、扶贫济困的精神 3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C)A.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吸收各国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
35.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根本的是(B)A.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B.坚持先进世界观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C.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反映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6.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C)A.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B.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C.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D.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3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C)A.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B.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D.发展社会主义科学事业
38.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A)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39.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适应我国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向全党提出的重要任务是(B)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B.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C.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 D.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
40.为了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弘扬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A)
A.改革创新
B.为人民服务
C.诚实守信
D.爱国主义
4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在各项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D)A.科技创新
B.制度创新
C.文化创新
D.理论创新
4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B)A、经济实力的竞争
B、人才的竞争 C、军事实力的竞争
D、政治实力的竞争 4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A)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诚实可信
D.爱国主义
44.“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这段话揭示了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B)A.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B.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要解决的问题和根本 C.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D.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4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的品德是(D)A.信义
B.忠义
C.重义
D.诚信 4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D)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
D.为人民服务
47、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A)
A、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B、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D、培养四有新人
48、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C)
A、思想道德建设和远大理想建设 B、科学文化建设和社会风貌建设 C、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吸收各国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
49.《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是(C)
A.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爱岗敬业、勤俭节约
B.爱国守法、维护安定、诚实守信、热心公益、自强不息
C.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D.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实于党、宽厚待人、严于律已
50、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基础工程是(C)
A、理想教育 B、道德教育 C、发展教育事业 D、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51、以德治国的首要原则是(D)A、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B、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C、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D、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围绕、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中心任务
52、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艺术事业的基本方针是(B)
A、政治第一,艺术第二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D、弘扬主旋律,提出多样化
53、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B)A、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B、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C、科教兴国战略问题 D、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
54、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或核心是(A)A、为人民服务 B、诚实守信 C、爱国主义 D、团结互助
5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B)
A.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B.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C.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56.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是(C)
A.互为目的,互为手段 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C.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D.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57.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居于决定性的支配地位的是(A)
A.思想道德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思想建设 D.道德建设
58.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是(C)A.为党的工作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B.为社会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D.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59.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B)
A.文化教育工作 B.思想政治工作 C.改革开放 D.经济建设工作
6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C)
A、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B、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C、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D、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61.理想是有层次的,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B)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共产主义 C、现代化 D、大同社会
62.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是(D)
A.为什么人的问题 B.代表谁的利益的问题
C.对生产力发展起什么作用的问题 D.以什么为指导,为什么人的问题
6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A)的重要标志
A、综合国力 B、发展生产力 C、解放生产力 D、保护生产力 64.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A)A、文化创新 B、科技创新 C、理论创新 D、制度创新
65.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C)为
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A、民族主义 B、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 D、马克思主义
66.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A)
A、精神动力问题 B、物质基础问题 C、法治建设问题 D、和谐社会问题
6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B)A、组织保证 B、思想保证 C、法治保证 D、政治保证
68.时代精神的核心是(B)
A.集体主义 B.改革创新 C.共产主义 D.与时俱进
69.党的十五大指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B)
A.重要形式 B.重要标志 C.重要基础 D.重要来源
二、多项选择题 1、2008年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中国政府做了各种努力,84017人被抢救出来,140万被解救,430万被救治,1万伤员转到20个城市地区,被375所医院及时救治,这个事实表现了(ABCD)
A.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珍爱生命,保护人民的性质 B.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 C.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显著成效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ABCD)A.坚持用邓小平理想教育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 B.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它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是(ABCD)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爱好和平D.勤劳勇敢 E、贪图享受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包括(ABC)
A.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 B.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D.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6.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是(ABC) A.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B.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起巨大的反作用
C.物质文明是基础,对精神文明起最终的决定作用 D.精神文明是基础,对物质文明起最终的决定作用
7、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E)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B.勤劳勇敢 C.爱好和平
D.自强不息 E.团结统一
8.党的十七大强调了文化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主要是指(ABCD)
A.文化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B.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 C.文化构成社会的人文环境
D.文化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生产力
9.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ABCD)A.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B.要用“三个代表”来衡量和检验文化工作的成果 C.要把“三个代表”贯彻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
D.要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进文化创新
10.胡锦涛提出文化建设要坚持“三贴近”的方针是指(ABC)A.贴近时代 B.贴近群众 C.贴近生活 D.贴近实际
11.建设和谐文化主要包括(ABCD)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
D.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12.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正确处理的主要关系有(ABC)A.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多样化发展、思想多样性的关系
B.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精神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关系
C.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D.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关系
13.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多样性和社会多样化发展的关系,就是要(ABCD)
A.尊重多样性 B.承认差异性
C.思想多样性要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 D.核心价值体系尽可能以广泛共识为基础
14.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ABCD)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15.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措施是(ABCD)
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6.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指(AB)
A.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为最大光荣 B.以损害祖国的荣誉、尊严和利益为最大耻辱 C.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种种背离人民利益的倾向 D.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17.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就是指(AB)
A.每个公民不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在不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服务
B.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种种背离人民利益的倾向 C.在全社会形成爱劳动的良好风气
D.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为最大光荣 18.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就是指(AB)
A.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C.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种种背离人民利益的倾向 D.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服务
19.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就是指(AB)
A.在各行各业包括新兴行业中培养爱劳动的思想 B.使爱劳动的思想成为衡量公民道德品质的价值尺度 C.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D.必须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20.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就是指(BD)
A.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C.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服务 D.避免种种损人利己的行为
21.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就是指(ABC)A.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
B.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企业、事业单位乃至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
C.对假冒伪劣、不讲信誉等行为予以严厉谴责 D.避免种种损人利己的行为
22.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就是指(BCD)A.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B.要认识到我们现代化建设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
C.必须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D.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2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建立相应的践行机制,主要包括要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ABCD)A.教育机制 B.修养机制 C.示范机制 D.评价机制 E、监督机制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ABCDE)。
A、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B、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C、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D、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E、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5、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其“四有”包括(ABCE)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学历 E、有纪律
26、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ACDE)A、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B、创造崭新文化 C、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D、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E、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27、无论是对待民族文化还是外国文化,我们要坚持的方针是(ABCD)A、取其精华 B、去其槽粕 C、洋为中用 D、古为今用 E、开拓创新
28、教育(ABD)A、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B、在现代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
C、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D、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E、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29、要认真贯彻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倡导包括如下内容的基本道德规范(ABCDE)
A、爱国守法 B、明礼诚信 C、团结友善 D、勤俭自强 E、敬业奉献
3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主要表现是(ABD)
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B.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普及高中教育
D.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扩大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下保证(ABE)
A、为实现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原则 B、为现代化建设指明正确的方向和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
C、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物质保证 D、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保证
E、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人才和科技成果、智力支持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过《全世界和谐》一文,最早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马克思批判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提出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的具体设想是(B)
A.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体 B.自由人联合体 C.重建个人所有制 D.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2.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着眼点是(B)
A.解决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
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C.解决新世纪、新阶段的不和谐问题
D.解决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问题
3.十六届六中全会对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定位是(D)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和谐社会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始阶段的和谐社会
D.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须与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4.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是(B)
A.科学发展 B.以人为本 C.和平正义 D.改善民生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价值目标或核心价值是(C)A.民主法治 B.自由民主 C.公平正义 D.社会稳定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是(A)A.安定有序 B.社会安定 C.发展有序 D.秩序良好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A.以人为本 B.共同富裕 C.民主法治 D.公平正义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A)A.科学发展 B.诚心友爱 C.充满活力 D.民主法治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D)A.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B.社会安定 C.民主法治 D.改革开放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A)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经济发展 D.社会稳定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B)A.经济发展 B.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共同富裕 D.增强社会活力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是(B)A.党的领导 B.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C.各族人民 D.各阶层民众
13.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的是(D)
A.十五届五中全会 B.十五届六中全会 C.十六届五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
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巩固党执政的(D)A.物质基础 B.政治基础
C.思想基础 D.社会基础
15.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B)的社会
A.共同建设、共同发展 B.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C.共同发展、共同享有 D.共同创造、共同发展
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C)A.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B.建设和谐文化
C.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D.激发社会活力,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1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D)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8.下面不属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公平正义含义的是(D)
A.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B.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C.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D.社会主义法制得到健全
19.下面不属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含义是(C)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消除自然灾害
D.生态良好
2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安定有序”,这是因为(A)A.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B.社会稳定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C.维护稳定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稳定是我们的中心工作 21、2006年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强调,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中央坚持以深化改革来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我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这是因为(D)
①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②改革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动力③只有改革,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④改革是立国之本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
22、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这样做(A)
A.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B.是最终达到同步富裕的需要 C.是消灭城乡差别的需要
D.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3.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下面对发展问题理解正确的是(A)
A.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B.发展就是搞好经济
C.发展是指先搞好经济,再进行其他各方面的建设 D.发展是改革的动力
24.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保证。这说明(C)A.公平总是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
B.公平总是相对的,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公平
C.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一个要求,它需要制度保证 D.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和规则是为了少数人制定的
25.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此共产党必须(D)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加强执政能力建设③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6.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完备,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为此必须(C)①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使各级政府和执法部门依法办事③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④提高广大人民的法律意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7.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的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下列做法与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相一致的是(D)①围湖造田、伐林造地发展粮食生产②协调和促进东西部经济的共同发展③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就学问题④完善农村村务公开、民主决策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一起抓,因为(D)①三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②经济建设是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③政治建设为经济、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④文化建设为经济、政治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9.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B)①是当前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④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0.2006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有了较大
幅度的增长,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但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在扩大,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还没有完全理顺等。遏制和逐步缩小收入差距(B)A.可以实现同步富裕
B.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C.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D.会抑制先富者的劳动积极性 31.“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构建和谐社会,其关键是各级领导要学会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体现的哲学道理是(C)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C.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32.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A)
A.物质和意识辩证的统一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B.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改革开放先行地区的广东来说,更具紧迫性。这是因为(C)
A.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3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经济学依据是(A)
①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水平④劳动者创造了价值规律并利用价值规律为人类服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5.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不少有关和谐的思想,“和为贵”是哪位思想家提出的(A)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 3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是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提出的(D)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孟子
37.“兼相爱”、“爱无差”是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提出的(A)A、墨子 B、孔子 C、庄子 D、老子
3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D)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是(C)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C.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D.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40、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D)
①民主法治、②公平正义、③诚信友爱、④充满活力、⑤安定有序、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1、中国要全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B)为指导
A、党的基本路线 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C、宪法 D、初级阶段的理论
4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这个飞跃是我们党对(A)问题的新的探索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改革开放
C、对外开放 D、小康社会
43、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新的理念和机制,但最核心的就是(A)
A、以人为本 B、解决三农问题 C、科学发展 D、和平与发展
44、构建和谐社会的前题是(C)
A、改革 B、发展 C、稳定 D、依法办事
4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C)A、科学发展
B、共同富裕
C、社会和谐
D、国家富强
46、社会要和谐,根本地要取决于两条,其中之一就是
要把“蛋糕分好”,意指(C)A、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C、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D、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4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是(D)A、科学发展 B、改革开放 C、以人为本 D、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48、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着力解决行政区和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问题,其关键 在于(C)
A、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B、推行财政体制改革
C、打破行政区的垄断和封锁 D、加快市场制度建设
49、深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A)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B、《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C、党的十七大报告
D、《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决定》
50、公共服务的提供的特点是(B)
A、有差别
B、无差别
C、有偿性
D、无偿性
51、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途径是(A)
A、创新
B、发展
C、改革
D、弘扬
52、实现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途径是(D)A、城市社区居民自治
B、加快城市社区建设
C、开发城市社区整体服务功能
D、发挥和释放社区发展潜能
53、和谐社会建设的动力是(C)
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
C、尊重知识和人才
D、尊重人才
5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必须以和平发展作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要紧紧依靠(B)A、大陆同胞
B、广大台湾人民
C、华侨
D、世界各地的中国人
55、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跨越。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个关键的发展时期,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各种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据此回答(1)~(2)题(1). 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B)A.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质变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D.办事情必须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2). 从经济学角度看,在我国人均GDP不断增长的关键时期,政府应该(C)①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② 充分发挥社会管理的职能 ③ 统筹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④改善就业环境,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据此回答(1)~(3)题(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属于我国的(A)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文化职能 D.防御职能(2).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复杂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就道德而言,社会不同利益主体的正确做法应该是(C)A.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同等的地位来看待 B.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追求利益最大化 C.坚持集体主义,顾全大局
D.任何时候都要牺牲个人利益以保护集体利益(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这意味着(D)①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但无必要将其吸收到党内
②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
③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已不再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
④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7. 建立起一个与时俱进的社会公共管理体制,迫切要求政府转变职能。由此可见(D)A.应逐步淡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B.政府不应把社会管理事务推给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 C.公民对一切社会事务享有完全自治的权利,政府不得用行政手段去干预
D.政府应该由社会的直接“管理者”逐步转向社会治理的“主导者”
58、推进社会公平,当前重点是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据此回答(1)~(2)题。(1).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公平第一,效率第二 B.公平与效率同等重要 C.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 《论语》云:“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的合理性给我们的启示是(B)
A.必须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B.必须高度重视生活消费品的分配问题 C.必须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D.必须严格防止劳动者出现收入差距 59.近年来,河南省鹤壁市在全市877个行政村推行“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让党员干部走进村庄户院,与群众面对面进行恳谈,摸清群众的脉搏。这一做法(C)①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②能够彻底消除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③有助于干部掌握真实情况,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④充分发挥了党领导和组织农村经济建设的职能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0、崇尚和谐,企盼稳定,追求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平安社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A)
A.爱人爱己,崇尚和平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清心寡欲,顺应自然 D. 善用权术,建立威权
(2).“乐者,天地之和也„„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礼记•乐记》这段论述给我们的启示是(D)
A.中华文化能够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 B.文化发展应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C.文化可以化解一切利益矛盾,从而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D.发展先进文化,可以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3).从认识论角度看,我们之所以要发展先进文化,是因为(C)A.实践决定认识
B.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C.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61、儒家“亚圣”孟子主张“尊贤使能”,即对待“贤者”,要给予崇高的地位,提供优厚的待遇,让他们以其无与伦比的道德魅力感化民众,从而体现国家政治的正确导向,是谓“贤者在位”。对待“能者”,则要充分发挥其办事能力强、应变功夫深的特殊优势,让他们担任具体的官职,委以干实事的权限,快出业绩,是谓“能者在职”。据此回答(1)~(2)题。(1).上述材料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给我们的启示是(B)①要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
②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活动都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③只要是人才,都应安排在领导岗位上 ④国家必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孟子的“尊贤使能”理论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C)A.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B.人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无所不能 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62.古印度有一句格言:“空气、水和土地不是父辈给我们的礼物,而是我们向子孙的借款。”这句话反映的哲理是(C)A.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B.事物前后相继的因果联系
C.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不同的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63.一位德国学者和两位美国学者在合著的《四倍跃进》一书中,对GDP这样描写:“乡间小路上,两辆汽车静静驶过,一切平安无事,它们对GDP的贡献几乎为零。但是,其中一个司机由于疏忽,突然将车开向路的另一侧,连同到达的第三辆汽车,造成了一起恶性交通事故,接着,随之而来的是救护车、医生、护士、汽车修理、法律诉讼、保险代理、整理行道树等,这些都是有偿服务。即使任何参与方都没有因此而提高生活水平,甚至有些还蒙受了巨大损失,但我们的‘财富’——GDP依然在增加。”上述材料可以说明(B)A.以GDP增长衡量国家经济活动已经没有意义 B.单纯的GDP不衡量经济增长的效益与质量
C.GDP不能把三大产业的水平与劳务成果反映出来 D.GDP不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也不利于进行国际经济间的横向比较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国两制的前提是(C)A.港、澳、台等有高度自治权 B.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C.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D.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2.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C)
A.和平统一 B.承认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一国两制
3.“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哪个地区问题开始的(A)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香港和澳门
4.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B)
A.实现两岸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发展两岸经贸关系 D.促进两岸关系良性循环
4.我国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B)A.中国政府承诺不使用武力上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台湾享有完全自治权 D.与美国等有关国家共同谈判解决
5.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后,可以享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高度的自治权利,表现在(D)
A.拥有行政管理权出 B.拥有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C.可以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6.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第一次用“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的提法代替了(A)
A解放台湾 B尊重台湾 C孤立台湾 D遏止台湾
7、“一国两制”构想就是在统一国家内,依法在台港澳设立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国防服从中央外,享有高度自治权,但是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保留(C)
A自己的法律 B自己的货币 C自己的军队 D自己的关税
8、“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A)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C、港、澳、台地区保持繁荣稳定
D、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9、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会改变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其原因是(C)A、特别行政区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
B、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两种制度的地位不同,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特别行政区除高度自治外与大陆各行政区没有什么区别
10、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在(C)A、1979年 B、1983年 C、1982年 C、1982年
11、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三个附件是在(A)A、1984年12月19日 B、1987年4月13日 C、1990年4月4日 D、1993年3月31日
12、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修改权属于(C)A、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B、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3、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A)A.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B.加强经济上的交流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C.早日恢复在“九二共识”基础上的两岸对话和谈判,开展平等协商
D.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14、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是(B)A.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B.加强经济上的交流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C.早日恢复在“九二共识”基础上的两岸对话和谈判,开展平等协商
D.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15.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是(D)A.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B.加强经济上的交流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C.早日恢复在“九二共识”基础上的两岸对话和谈判,开展平等协商
D.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1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前,“台独”分裂势力加紧进行分裂活动,严重危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同胞要共同(A)A.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B.继续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
C.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实行“三通”,加强交流
17.2008年4月29日,胡锦涛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指出,国共两党向两岸同胞作出的庄严承诺是(C)A.共创互赢 B.搁置争议 C.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D.建立互信 18.“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A.“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B.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C.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 D.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19.台湾问题的产生最主要是由于(A)A.中国内战遗留问题造成的 B.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造成的 C.雅尔塔体系划定造成的 D.联合国托管造成的
20.台湾问题至今得不到解决,主要原因是(A)A.外国势力干涉和台湾分裂势力阻挠 B.陈水扁上台以后“台独”势力猖獗
C.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还未成为台湾民众的主流民意
D.少数国家支持台湾独立
21.继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澳门于1999年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说明(A)
A.统一是时代的潮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实现祖国统一是香港澳门同胞的心愿
C.解决台湾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 D.台湾的回归只是个时间问题
22.台湾问题不同于香港、澳门问题,其实质是(C)A.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的问题 B.中美之间的问题
C.中国的内政问题 D.中日之间的问题
23.中美关系中最核心、最敏感的问题是(D)
A.人权问题 B.贸易问题 C.武器扩散问题 D.台湾问题 24.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对台重要主张概括为(A)。
A.“一纲四目” B.“一国两制” C.“九条方针” D.“八项主张”
25.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的提法代替了“解放台湾”提法的是(A)
A.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告台湾同胞书》 C.《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26.1995年江泽民提出的中国政府以“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是(D)
A.《告台湾同胞书》 B.《关于台湾问题声明》
C.《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27.“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根本前提是(A)A.坚持一个中国 B.坚持两种制度
C.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保持港澳台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28.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B)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争取和平统一,不使用武力 导下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C.特别行政区享有内地一般行政区所没有的高度自治弃使用武力 权 C.只要台湾当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统一日期可以无D.两种制度地位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 限期拖延 37.《反国家分裂法》的主题是(B)D.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统一后,台湾与香港,澳门A.实现“一国两制”,统一祖国 享受同等待遇 B.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的活动 29.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港、澳、台特别行政区C.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 必须由(A)治理 D.必要时采取非和平方式,捍卫国家领土完整 A、港、澳、台人 38.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B、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澳人、台湾同胞 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C)C、中央政府委派人员 A.我国建成小康社会 B.我国综合实D、港、澳、台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爱国者 力的增强 30.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不能享有独立的C.台湾人民 D.台湾当局(C)39.“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创造性的发展了(B)A、行政管理权 B、立法权 C、外交权 A.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 D、司法权和终审权 B.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1.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是在(B)C.马克思主义的和平共处原则 A、1996年7月1日 B、1997年7D.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月1日 40.“一国两制”政策在香港实施后,将至少保持(B)C、1999年12月20日 D、1997年12年 月20日 A.30
B.50
C.80 32.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D.100 是(B)41.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出发点是维护(D)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剑英 A.台湾的根本利益 D、邓小平B.香港、澳门的根本利益 33.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C.大陆的根本利益 《中英联合声明》,是在(D)D.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A.1978年11月14日 B.1982年14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后,我们分别设立香港特别月11日 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这两个行政区的“特别之处”C.1982年9月2 4日 D.1984年在于(D)12月19日 A.政治上不直属中央政府管辖 34.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了关于现阶段发展两B.与原宗主国(英国、葡萄牙)还有政治和经济联系 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C)C.原有的经济地位不变 A.《告台湾同胞书》 D.社会制度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祖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43.对于回归后香港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C)C.《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A.社会经济制度不变 D.《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B.生活方式不变 35.香港高度自治权的授予者是(A)C.原驻军不变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家D.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变 主席 44.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和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国务海水的绿色旗帜,其中“莲花”代表(B)院 A.祖国 36.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我国人民民主专政B.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三个组成部分 国家的社会制度的性质,这是因为(D)C.澳门风光 A.特别行政区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D.澳门人民 B.特别行政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统一领45.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始终坚持
33(C)53.“一纲四目”的“一纲”是指(A)A.解放台湾 A.台湾必须回归祖国 B.香港B.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必须回归祖国 C.一个中国原则 C.澳门必须回归祖国 D.祖国D.缓和海峡两岸关系 必须实现统一 46.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54.“一国两制”理论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是(A)(B)A.一纲四目 B.国共合作 C.爱国一家 A.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 D.和平统一 B.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 55.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法律依据的是《中华人C.前者允许保留军队 民共和国宪法》关于(A)D.前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 A.设立台湾特别行政区规定 47.台湾著名作家于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到:“小B.鼓励台商投资规定 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而现在,乡愁是一湾C.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规定 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指导我国D.主张两岸实现“三通”规定 解决于光中先生“乡愁”的基本政策是(B)56.“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A)A.民众公投 B.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实行两种制度 治 D.国际裁决 C.实现两岸三通 D.放弃使用武力 48.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57.中国政府提出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针对(B)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A.台湾同胞的 B.搞“台湾独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立”图谋的
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B)C.台湾当局的 D.台湾政党的 A.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B.坚58.《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正式通持一个中国原则 过是全国人大(B)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原则 D.坚A.七届二次会议上 B.七届三次会议上 持互利互补原则 C.八届一次会议上 D.八届三次会议上 49.展望21世纪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其中最根本的前59.邓小平指出,港人治港的界线和标准就是治理香港提是(B)的港人是以(C)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A.原住民为主体 B.中国人为主一个中国的原则 体 C.坚持国共两党平等谈判 D.坚持C.爱国者为主体 D.港籍人为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体 50.中国政府首次明确表示愿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60.中英两国政府首脑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是(A)明的时间是(B)A.万隆会议 B.雅加A.1982年9月 B.1984年12达会议 月 C.马尼拉会议 D.吉隆C.1990年4月 D.1993年3月 坡会议 61.“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将和平共处原则用来处51.香港曾是殖民地由(A)理(A)A.英国统治 B.西班A.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 B.国与国之间关牙统治 系问题 C.葡萄牙统治 D.法国C.国与国之间争端问题 D.历史遗留问题 统治 62.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我们的方针是(D)52.首次提出两岸恢复“三通”的是(A)A.力争和平统一,放弃使用武力 A.《告台湾同胞书》 B.力争和平统一,拒绝使用武力 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力争和平统一,承诺使用武力 C.《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D.力争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武力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63.特别行政区不同于中国其他一般省区享有高度的
34(C)A、通过经济交流的手段来解决 A.外交权 B.国防权 C.自治权 D.独B、通过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 立权 C、放弃使用武力方式 64.两种制度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地位和作用是(D)D、力争用和平手段解决,但不承诺放弃运用武力的手A.相同的 B.矛盾的 C.相似的 D.不段 同的 5.英国政府用武力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有关香港的65.特别行政区可以不服从中央政府的是(D)三个有平等条约,即(ACD)A.外交 B.宣战 C.媾和 D.行A.南京条约》 政 B.广州条约》 65.我国宪法规定,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C.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分割的一部分。这表明(D)D.北京条约》 A.特别行政区是一个有独立主权的政治实体 6.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基本条件是 B.特别行政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ABCD)C.特别行政区必须放弃资本主义制度 A.年满40周岁 D.特别行政区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在香港居住连续20年 67.中央政府主张两岸谈判可先就(B)C.在国外无居留权 A.两岸实现完全统一问题进行谈判 D.香港永久性居民 B.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 7.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AB)C.解决两岸事务性问题进行谈判 A.是我国的基本法律 D.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问题进行谈判 B.其法律效力低于宪法而高于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68.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C.属于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多年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是在(B)D.其法律效力等同于宪法 A.1986年11月 B.1987年11月 8.和平共处原则适用于解决(ABC)C.1988年11月 D.1989年11月 A.社会制度相同国家之间的矛盾 69.党把“一国两制"内容写进党章,是在(C)B.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之间的矛盾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社会制度的矛盾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D.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矛盾
二、多项选择题 9.“一国两制”的内涵是(ABCD)1.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 A.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BCD)B.坚持两种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A.独立的外交权 B.行政管理权 C.坚持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部分地区是资本C.立法权 D.独立的司法主义制度 权和终审权 D.坚持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大陆和特别行政区之间的矛2.“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基本内容有(ABCD)盾 A.和平统一祖国是核心 10.香港特别行政区是(ABC)B.坚持一个中国是前提 A.我国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 C.坚持“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 B.我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D.保证“高度自治”繁荣稳定的局面 C.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行政区域 3.“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形成与发展的客观依据是 D.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ABCD)11.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ABC)A.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实际出发提出的 A.是区别于我国普通地方行政区域的主要标志之一 B.从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B.是区别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主要标志之一 的实际出发提出的 C.是区别于国外实行联邦制条件下各成员国的标志之C.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与可能这个实际一 出发提出的 D.意味着它可以独立地处理对外关系 D.从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出发提出的 12.香港特别行政区(ABD)4.用“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中国,就是(BD)A.保持财政独立
B.财政收入全部用于自身需要 D.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C.财政收入上交中央人民政府 20.“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在于(ABCD)D.中央人民政府不在香港征税 A.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繁荣和稳定 13.香港回归祖国(ABC)B.是我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A.洗刷了中国人民100年来蒙受的耻辱 C.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 B.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条件 D.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 C.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21.港澳台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包括(ABC)了重要的一步 A.行政管理权 B.立法权 C.独立的司D.标志着完全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道路是十分顺利的 法权和终审权 14.台湾问题(ABC)D.国防 E.外交 A.是中国国内战争的遗留问题 22.未来的台湾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包括 B.是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ABCE)C.决不允许外国势力插手 A.行政管理权 B.立法权 D.只能用和平的方式解决 C.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D.国防权 15.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E.保留自己的军队 一的基础。这里所指的一个中国原则是指 23.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不享(ABC)有(AC)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大陆和台A独立的外交权 B行政管理权 湾同属一个中国 C独立的防务权 D独立的司法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D.坚决反对权和终审权 “台湾独立”、“一边一国” E立法权 16.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对台湾同胞的郑重呼吁是,24.2007年7月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香港会展中心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ABCD)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A.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 B.达成和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讲话总结了香港回归这十平协议 年里我们取得的最重要的经验有(ABCD)C.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 D.开创两A.坚持全面准确的理解和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方针 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B.坚持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 17.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和政府对台湾C.坚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同胞倾注了满腔亲情和无私关怀。我们都会 尽最大努D.坚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力做好的事情是(BCD)25.2006年胡锦涛对两岸关系发展提四点建议,具体内A.凡是对促进世界和平有利的事情 B.凡是对台湾容是(ABCD)同胞有利的事情 A.坚持“九二共识”是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 C.凡是对维持台湾和平有利的事情 D.凡是对促进B.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 归属 18.2005年,胡锦涛主席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C.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意见是(ABCD)的有效途径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绝不动摇 B.争取和D.开展平等协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26.2005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D.反对“台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部法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律的颁布具有重要的意义(ABCD)19.2008年11月3日,陈云林访问台湾,受到台湾A.把我国对台的大政方针用立法的形式转化为法律,表大多数民众的欢迎和肯定,在陈云林与马英九会谈前,明了全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共同意志和岛内有关组织建议马英九以中华文化复兴总会会长身坚强决心 份会见陈云林,这是主要是因为(ABD)B.这是一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保护台湾同胞根本利益A.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的法律 B.台湾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C.这不是一部战争的法律,而是和平统一国家的法律 C.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D.不是一部针对台湾人民的法律,而是反对和遏制“台
独”分裂势力的法律 出并实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ABC)27.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这是永载民族史A.倡议两岸直接实行“三通” 册的盛事,具有重大意义(ABCD)B.主张国共两党直接进行对等谈判 A.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实现 C.欢迎和鼓动台湾同胞到大陆探亲、旅游、经商 B.香港回归祖国,开始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D.制定了《台湾伺胞投资保护法》 纪元 35.国际社会对“一国两制”在香港的落实评价甚高。C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欧盟认为:“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取得了以下几个方年国耻 面的显著成就(ABDE)D.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A.使香港的繁荣稳定有了更可靠的保证 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B.使香港同胞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 28.下列全国性法律中,哪些在香港与澳门特别行政区C.使香港实现了与内地政治体制的统一 实施(BCD)D.使香港保持了独特的优势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E.使香港从祖国内地得到了更强劲的支持和依托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一、单项选择题 29.香港全境分为(ACD)三大部分
1、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是(C)A.香港岛 B.路环岛 C.九龙 D.A、和平问题 B、东西问题 C、发展问题 D、国新界 际政治旧秩序问题 30.“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形成与发展的客观依据(ABCD)
2、和平问题所讨论的是(A)
A.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实际出发提出的 A、东西问题 B、霸权主义 C、南北问题 D、第B.从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三世界问题 的实际出发提出的
3、不符合历史潮流的世界格局是(B)C.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与可能这个实际A、经济全球化 B、美国建立出发提出的 国际军事霸主地位 D.从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出发提出的 C、世界多极化,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 D、多个经济31.20世纪90年代初,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同盟和经济共同体的存在 是(AB)
4、与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不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相符合的是(D)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A、总体和平、局部混乱 B、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C.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 C、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D、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将D.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长期存在 32.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原有的资本主
5、邓小平在1985年会见日本客人时,提出现在世界上义制度五十年不变。“五十年不变”是指(CD)的真正大的问题是什么,下列不包括在世界大问题中的A.港澳的资本主义制度只保留50年 是(D)B.港澳的资本主义制度早晚要变 A、和平问题 B、经济问题 C、发展问题 D、环C.港澳搞资本主义,不是搞一段时间,而是搞几十年境问题 或上百年
6、独立自主的首要条件是(A)D.五十年不变只是一个形象说法50年后也不会变 A、国家主权的独立 E.五十年不变只是权宣之计,回归50年后必须变 B、本国人民具有处理自己国家一切对内事物的独立权33.我国宪法规定,特别行政区(ABCD)利 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本国人民具有处理自己国家一切对外事物的独立权B.直辖于中央政府 利 C.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D、保持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D.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
7、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国外交政策的E.都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立脚点是(D)34.根据“一国两制”构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提A、“一边倒”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8、我国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主要体现在(A)A、坚持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
D、互助、互利,共同发展
9、所谓的不结盟,就是(A)
A、不参加任何国家集团与军事集团 B、不参加任何经济组织
C、不参加任何政治色彩的国际组织 D、可以参入一个特定的军事集团
10、“东南西北”问题的核心是(B)
A、东西问题 B、南北问题 C、南南问题 D、西西问题
11、发展问题是指(D)A、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 B、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 C、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问题
D、以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为核心的整个世界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12、二战以来,导致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是(A)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发展中国家的贫穷落后
C、各国之间难以协调的矛盾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
13、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B)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 C、不称霸
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14、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D)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C、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15、影响当代世界发展的主要障碍是(D)A、军备竞赛 B、局部战争
C、发展中国家的贫穷落后 D、国际经济旧秩序
16、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脚点(A)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
C、永不称霸 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17、邓小平倡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特点是(C)A、顺应了历史大潮发展变化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B、明确指出并精辟论证了国际新秩序的最主要的原则是“不干涉别国内政,不干涉别国的社会制度” C、首次明确提出同国际经济新秩序相适应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并强调“两件事情要同时做”,洞察到世界经济与世界政治的影响与互动作用
D、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为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本方针
18、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表现在(C)A、我们同发达国家关系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B、我们的周边环境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较好时期 C、把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推进到令人满意的新阶段
D、多边外交极为活跃
19、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的基本特点是(B)
A、以意识形态为标准划分世界政治格局
B、以经济为基础的多因素标准划分世界政治格局 C、使世界反霸权主义的力量最大限度的扩大 D、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大意义
20、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适用于处理(B)A、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B、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 C、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D、同一切国家的关系
21、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D)A、加速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B、推动南北对话 C、加强南南合作
D、建立公平、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22、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B)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争取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
C、坚持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D、构建和谐世界
23、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D)作出的战略选择 A、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 B、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 C、自身发展的需要
D、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
24、毛泽东的“第三世界”理论中(C)A、苏联是第一世界 B、美国是第一世界
C、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 D、亚洲(包括日本)、非洲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
25、邓小平说:“我们的外交政策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我们把争取和平作为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这是因为(B)
A、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B、霸权主义仍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C、中国要建立国际军事霸主地位
D、中国是维护第三世界国家利益,促进发展的可靠力量
26、我国在外交政策中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以下不能体现的是(D)
A、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B、真正的不结盟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D、不与霸权主义国家交往
27、争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必须建立国际新秩序,下列中不是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是(A)A、国际强国成员决定国际事务 B、各国独立自主选择本国发展道路 C、不干涉别国内政
D、和平解决国际分歧和争端
2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包括(D)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C、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D、长期共存、竞争发展
29、新中国建立时制定的外交政策是(A)A、“一边倒”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 D、“和谐世界”
30、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解决,是由于(D)
A、争霸与战争成为当前时代的主流
B、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引起的战争时起时伏 C、人口增长失控,资源破坏,环境恶化 D、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作祟
31、下面关于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已经改变
B、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没有根本改变 C、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根本没有改变 D、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近期将改变
32、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D)A、加速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B、推动南北对话 C、加强南南合作
D、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3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D)A.国家主权 B.领土完整
C.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4、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是(A)A、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 B、争取最大的和平
C、争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话与合作 D、在一致中求和平
35、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是(B)A、实行真正的不结盟
B、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为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C、不打别人的牌,也不允许别人打自己的牌 D、对国际问题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
36、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B)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C、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37、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是(A)A、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B、独立自主
C、加强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 D、加强对话,反对对抗
38、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D)A、和平与发展
B、和平、稳定、公正、合理 C、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9、发展问题主要是指“南北问题”,也就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当今世界发展问题更加严重,其根本原因是(C)A.发展中国家自身的落后
B.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太少 C.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D.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长期掠夺和剥削 4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最重要的原则是(A)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 B、互不侵犯原则和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C、平等互利的原则 D、和平共处原则
41、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B)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42、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主张建立的新安全观是(D)
A、互利、互信、团结、合作的新安全观 B、平等、协商、互利、合作的新安全观 C、互利、合作、繁荣、发展的的新安全观 D、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43、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最根本的社会根源是(C)A、资产阶级的人权主义 B、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C、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 D、经济军事实力
4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A)。A.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B.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 C.和平友好、真正不结盟放在首位
D.扩大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
45、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是(A)A.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B.联合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进行对抗
C.以共同经历、共同任务作为发展对外关系的基础 D.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对话,反对对抗
4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新的判断,认为(A)A.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B.世界大战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C.世界大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D.世界大战是不可避免的
47.两极格局已经终结,世界正朝着(A)A.多极化方向发展 B.超级大国主宰的单极化方向发展
C.和平方向发展 D.大国集团主宰的“大家庭”发展
48.国际竞争的重点正在转向(D)A.科技的发展 B.经济力量的发展 C.军事力量的发展 D.综合国力的发展
49、中国外交政策中被视为最高准则的是(B)A.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B.中国国家利益 C.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D.反对霸权主义
50、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时,我国所面对的不利影响包括(D)
A.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和推动者 B.现存的国际经济规则大部分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制定的
C.我国经济基础不稳固,很容易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而产生国内经济波动
D.被发达国家指责为破坏环境的对象
51、邓小平指出中国处理国家关系不是看社会制度,这句话所体现的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D)
A.我们承认国家之间不存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差别
B.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是存在的,并且往往会成为发展国家关系的障碍
C.社会制度因素对中国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不起任何作用
D.中国在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是不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放在首位
52、早在“9.11”事件发生以前,我们就在2001年6月与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一起缔结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开展合作,共同打击在亚洲地区的(A)
A.东突恐怖主义势力,即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恐怖势力
B.基地组织 C.西藏独立运动 D.伊斯兰独立运动
53、在处理国际关系中,中国重视与他国的对话与合作,在这种对话与合作中,中国将坚决捍卫自己的独立与主权。这体现了(A)
A.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我国已成为世界强国
C.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定力量 D.综合国力决定一国的国际地位
54、中国在对外关系中,一贯遵循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愿在此基础上与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建立、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这说明(C)
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C.我国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有机整体 55、2005年1月6日,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举行。与会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承诺相互合作,帮助受灾国重建。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第一时间内,为受灾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资与资金的援助。“中国速度”和“中国式关怀”成为国际社会和当地百姓交口称赞的对象。这体现了(B)
①我国奉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 ②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③我国维护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利益 ④我国充分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6、2004年1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国防白皮书中指出,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这表明(D)A.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B.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惟一力量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D.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57、根据上题材料,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目标和任务之一是: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争取较长时期的良好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这体现了(A)
A.我国在任何条件下都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B.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国家利益总是一致的
C.我国是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惟一国家 D.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58、2004年5月11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对美国国会通过所谓支持台湾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议案表示强烈不满,并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这说明(D)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决不容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②在涉及国家主权、尊严和根本利益的问题上,我国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④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9、第五届亚欧首脑会议2004年10月8日至9日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本届会议通过了由中国和法国共同提出的《亚欧会议文化与文明对话宣言》,强调了不同文化与文明间的对话与合作是增进亚欧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和容忍的有效途径之一。这里强调了亚欧各国应(B)A.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共同反对恐怖主义 D.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60、2004年第6期《时事资料手册》载文指出,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为经济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国际环境是中国外交的根本。这表明(A)
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C.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D.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61、2004年9月13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所谓“支持香港自由”决议案。该决议案罔顾事实,肆意歪曲香港基本法,挑拨香港居民与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的关
系,粗暴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的内政。对于美国国会众议院的这一错误做法,我们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美国国会众议院的上述行径(B)
①不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②侵犯了我国的国家利益 ③粗暴践踏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以及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 ④严重干涉了中国的内政,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2、胡锦涛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B)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最广大公民的根本利益 B、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D、最广大党员的根本利益
63、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我国对外政策的宗旨是(C)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始终把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放在首位 C.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64、(C)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红线,并在许多重大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A、毛泽东思想 B、四项基本原则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邓小平理论65、2000 年 6 月 15 日,朝鲜国家领导人金正日和韩国总统金大中在平壤签署了《共同宣言》,这对增进相互理解,发展南北关系,实现和平统一具有重大意义。此举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这表明(C)A、民族团结已成为世界潮流 B、朝鲜半岛统一的道路已经辅平
C、求和平、促发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D、同一民族都应成为一个国家 66、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以外地区贫困人口有增无减,占全球人口 57% 的 63 个最穷国,只获得全球 6% 的收入,人均每天生活费不到 2 美元;仅占世界人口 1/6 的北美、西欧和日本,其收入却占世界收入的 80%,人均每天生活费达 70 美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D)
A、和平与发展是相互影响的
B、中国为促进国际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C、发展中国家基础较差,闭关自守,所以贫困 D、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十分严重地存在着 67.1999年3月江泽民在日内瓦裁军谈判大会上的讲话提出(A)A.新安全观 B.不结盟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独立自主 68、新的安全观的核心是(A)A.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 B.加强军备竞赛 C.维护世界多样性 D.反对恐怖主义 69、1999年3月江泽民在日内瓦裁军谈判大会上的讲话提出的观点不包括的是(A)A、发展经济
B、全球范围内裁军 C、全面禁止核武器问题 D、反对军备竞赛
70、在国际事务中国家利益的核心是(A)A.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 B.经济利益 C.国家之间利益 D.尊重对方利益
71、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C)A.政治民主 B.经济一体化 C.各国文明的多样性 D.优势互补
72.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D)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资本全球化 D.资源配置全球化
73.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进入21世纪之后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D)。A.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加强 B.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 C.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D.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74.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是(C)。
A.世界贸易组织
B.世界货币基金组织 C.跨国公司 D.主权国家
75、中国外交的尊旨是(A)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独立自主
二、多项选择题 1、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对国际形势做出的新判断是(ABD)A.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代时代的主题 C.建立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2、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ABCD)A.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
B.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C.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E.禁止扩散核武器
3、维护世界和平,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应遵循的原则是(ABCDE)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
E.和平共处
4、在和平发展的大趋势下,当今国际形势的总体特征是(ABD)
A.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B.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拜,科学技术进步异常迅猛 C.恐怖主义已经对全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愈演愈烈
5、中国的和平发展,对国际社会的影响有(ABCDE)A.使世界局势更加稳定,世界和平更有保障
B.给国际社会带来巨大的机遇
C.给世界经济带来繁荣,促进共同发展
D.促进世界文明的和谐发展 E.为世界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6、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ABCD)
A.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 B.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D.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是中国外交工作的基本立足点
7、我国外交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BCD)
A.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两大趋势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发展的方向发展 B.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D.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8、我国在外交政策上坚持独立自主,主要体现在(ABC)
A.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B.真正不结盟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9、关于反对霸权主义的思想内容主要有(ABC)A.坚持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压、不怕霸权主义的制裁
B.团结各国人民共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任何国家干涉别国内政
C.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允许任何人干涉中国内政
D.在国际社会中,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因此可以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
10、目前有 13 亿人生活在世界最贫穷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 1 美元,8 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 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 2.6 亿的人不能上学。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达 2.5 亿美元。这说明(ABCD)A、发展问题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 B、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
C、外债问题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D、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1、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极力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刚刚跨入新千年,日本国会就酝酿修改现行的“和平宪法”,企图把其中规定禁止本发动战争以及保持陆海空军和其他战争力量的条款钩销,使日本能够对别国宣战,为此特成立了“宪法调查会”进行筹备。日本的这种行为(A D)
A、说明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B、表明军备竞赛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点。
C、暴露了日本图谋取代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D、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1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思想(AB)A.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已经解决的问题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 13.我国外交工作的主要目标(ABCD)A.反对霸权主义 B.维护世界和平C.增进国际合作 D.促进共同发展 14.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ABD)
A、实行对外开放是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的必然结果 B、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C、是20世纪世界上极为引人注目的现象
D、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5.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决定了中国只能在向世界开
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外开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ABCD)
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和发展广泛的对外经济关系,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 B、对外开放可以吸引大量外资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D、对外开放可以更好地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16.未来国际政治新秩序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ABCD)A、尊重各国人民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
B、国家不论大小、强弱、富贫、历史长短,一律平等对待
C、各个国家之间应当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友好相处
D、国与国之间发生分歧和出现争端,应当遵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由当事国各方通过协商和平解决,不得诉诸武力或者以武力相威胁
17、“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进入重大调整时期,具体情况主要表现为(CD)
A、以美、苏为中心的两大国际阵营的形成 B、不稳定因素将一直存在
C、南北矛盾更加突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世界和平面临新的威胁
D、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18、南北关系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球的安全与稳定。当前,从态势看(BCD)
A、是20世纪世界上极为引人注目的现象
B、从结构看,南北在贫富两个极端上对立更为明显 C、从对话看,南北对话更难开展 D、南北差距整体上在进一步拉大
19、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的三大外交方针是(AB)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
C.“真正的不结盟” D.“一条线” 20、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是(ABCD)A.生产全球化 B.交换全球化 C.分配全球化 D.消费全球化
21、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是(BC)
A.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发展 B.科技革命
C.生产力的发展 D.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
2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的是(ABCD)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3.在和平发展的大趋势下,当今国际形势的总体特征是(AB)
A.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B.科学技术进步异常迅猛
C.恐怖主义已经对全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愈演愈烈
24.不是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的是(BCD)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实事求是原则 C、独立自主 D.实力原则
25.胡锦涛强调,做好外交工作,要不断地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ABC)A.处理同大国之间的关系 B.处理同周边国家的关系 C.处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D.实现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 26.我国外交工作的总体布局是(ABCD)A.大国是关键 B.周边是首要
C.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D.多边是舞台
27.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变的历史大变动时期。邓小平对中国外交陆续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核心是(ABC)A.冷静观察,沉着应付 B.韬光养晦 C.有所作为 D.决不当头
28.我国的周边外交政策是(BCD)A.友邻 B.睦邻 C.安邻 D.富邻
29.我国提出和制定“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的原因是(ACD)
A.这是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一部分 B.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
C.让周边国家富裕起来,互惠互利,进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D.最终的目的是为我国营造一个适合快速稳定发展的周边国际环境
30.胡锦涛指出,和谐世界应该是(ABCD)A.民主的世界 B.和睦的世界 C.公正的世界 D.包容的世界
31、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代表我国党和政府提出的我们所主张建立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ABCD)
A、各国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共同协商,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B、在经济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在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
C、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带有武力性质
D、在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
32、我国政府和人民对待恐怖主义的态度有(ABCD)A.坚定不移地谴责和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国际社会应加强对话与磋商,积极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B.无论恐怖分子发生在何时何地对任何人以何种方式出现,国家社会都应共同努力坚决予以谴责和打击 C.打击恐怖主义应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充分发挥联合国与安理会的作用 D.不能将恐怖主义与特定的民族与宗教混为一谈,不能对打击恐怖主义采取双重标准 33、2002年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元首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地区反恐怖的协定》,共同打击(ABC)A.恐怖主义 B.分裂主义 C.极端主义 D.种族主义
34、我国外交工作的方针是(ABC)
A.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5、中国共产党与各国政党发展新型的党际交流和合作关系的原则是(ABCD)A、独立自主 B、完全平等 C、互相尊重
D、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36、中国政府提出的和谐世界应该是(ABCD)A、民主的世界,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协调合作 B、和睦的世界,坚持和睦互信,实现共同安全 C、公正的世界,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共同发展 D、包容的世界,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
37、关于我国处理与周边国家外交关系的主张,正确的是(ABCD)
A、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 B、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 C、积极开展区域合作
D、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
第二篇:毛概试题
一、项选择题(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
A 以人为本 B发展 C 协调、可持续发展 D 全面发展 2.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实事求是
C 理论联系实际 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A 社会主义 B 资本主义 C封建主义 D 民主主义
4.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是()A 完全没收 B实行购买 C 和平赎买 D 四马分肥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先进与落后的矛盾
6.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国民经济发展要求是()A 又好又快 B 又快又好 C 只好不快 D 只快不好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A 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 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 可实现经济的平衡 D 可保障社会公平
8、实行“两制”的前提是()
A 实行特区高度自治 B 坚持一个中国 C 实现共赢互利 D 推进经济合作
9、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唯一宗旨是()A保卫祖国 B执行革命政治任务
C支援经济建设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0、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
A 长期执政 B 经验丰富 C 党员人数多 D 密切联系群众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体现了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的思想有()A 解放思想 B 与时俱进 C 求真务实 D 实事求是
2、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它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B 它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C 它是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的
D 它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是一致的
3.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A 统一战线 B 武装斗争 C实事求是 D党的建设
4.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转变”的思想是指()
A 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B 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C 工作中心由城市转变为农村 D 由非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有()A 物质文明建设 B 精神文明建设 C 政治文明建设 D 和谐社会建设
6、改革是()
A 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B 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C社会制度的根本改变 D 权宜之计
7、新时期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要()
A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B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D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8、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者对时代主题的判断有()A 战争与革命 B 和平与发展 C 战争与和平D 改革与开放
9、党的十六大强调的四个尊重包括()。
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 D.尊重科学 10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包括()
A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B驾御市场经济的能力
C应对复杂局面、总揽全局的能力 D依法执政的能力
三、断改错题(先判断正误,然后将错误改正。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党的思想路线是在新民主革命时期重新确立起来的。()
(错)党的思想路线是在十一届三中全回召开后重新确立起来的。
2、实践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错)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3、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对)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对)
5、党的十七大提出,到201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错)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6、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现阶段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体形式。()(错)按劳分配是我国现阶段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体形式。
7、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原则是和平解放台湾。()(错)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8、当前,新的社会阶层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错)当前,农民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9、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
(错)、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0、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属于工人阶级。()(对)
四、简答题(回答要点,并作简明扼要的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 分)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2.如何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
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适应时代主体变化的需要。总之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都要依靠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硬就硬在这里。3.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的内容。
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制度
4.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第二,坚持科学发展观;第三,坚持改革开放;第四,坚持民主法治;第五,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五,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建设。
五、论述题(本题12分)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朔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只有建设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性中增强思想共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六、材料题(本题共14分)
据有关研究机构计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由生态和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达到8%以上。这说明,我们的经济增长是以生态环境成本为代价的。当生态环境成本用尽以后,继续按照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经济,将会牺牲人类的健康,使经济增长与我们的生活目标相背离。国内外的实践也已表明,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免费使用必然达到极限。人类要继续发展,必须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结合材料请回答
1、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发展观?
应当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要求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强调全面发展;要求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2、当前和今后应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一产业拉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B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5 BBACB 6-10 AABD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BC 2.BC 3.ABD 4.AB
5、ABCD 6. AB 7.ABCD 8.AB 9.ABC 10 ABCD
三、判断改错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判断1分,错误改正1分,共20分,)
1、(错)党的思想路线是在十一届三中全回召开后重新确立起来的。
2、(错)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3、(对)
4、(对)
5、(错)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6、(错)按劳分配是我国现阶段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体形式。
7、(错)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8、(错)当前,农民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9(错)、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0、(对)
四、简答题(回答要点,并作简明扼要的解释。本题共小4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2.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适应时代主体变化的需要。总之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都要依靠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硬就硬在这里。
3.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制度
4.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第二,坚持科学发展观;第三,坚持改革开放;第四,坚持民主法治;第五,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五,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建设。
五、论述题(本题共12分)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朔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只有建设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性中增强思想共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六、材料题(本题14分)
(1)应当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要求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强调全面发展;要求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2)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一产业拉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第三篇:毛概试题
单选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所选答案: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所选答案: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3.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所选答案:
依法治国
4.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 所选答案 :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所选答案: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6.走()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做出 的战略抉择。所选答案:和平发展
7.()是国家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趋势。所选答案:世界格局多极化 8.进入21世界后,以()为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所选答案:以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9.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宗旨是
所选答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0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所选答案:科学技术的竞争
11.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
所选答案:
共产主义社会
12、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所选答案: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13.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是指()所选答案: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4.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客观依据是
所选答案: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方式的存在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17.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所选答案: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8.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所选答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9.党的()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所选答案:执政能力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
所选答案: 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21.在全面的改革中,重点是()所选答案:经济体制改革 22.()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所选答案:和平与发展 23.国家的领导阶级是
所选答案: 工人阶级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所选答案:思想道德建设 25.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所选答案: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所选答案: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27.我国在宗教问题上实行()的原则
所选答案: 政教分离 28.邓小平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是
所选答案:生产力发展 2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
所选答案:无产阶级
30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所选答案:各民族共同繁荣
31.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所选答案: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32.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关键是
所选答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33.20世纪80年代以来,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变化,确定了()战略。所选答案:真正的不结盟
34.1953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以后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所选答案: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
所选答案:共产主义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所选答案:思想道德建设 37.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所选答案: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38.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命题的会议是
所选答案:党的二大
39.中国奉行()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
所选答案:防御性
4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所选答案:实事求是
41.“一国两制”的提出当初是为了解决
所选答案:台湾问题
4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所选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3.对“实事求是”做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是
所选答案:
毛泽东
44.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出现了严重的“左”的错误,其主要标志是()①高指标;②瞎指挥;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④浮夸风;⑤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⑥“共产”风。
所选答案:
①②③④
45.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在 所选答案: 党的十六大
46.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
所选答案: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47.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试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年代里的是
所选答案: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48.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所选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9.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所选答案:改革 50.毛泽东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的著作是
所选答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5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所选答案:毛泽东思想 52.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是
所选答案:叶剑英 5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在党的 所选答案: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54.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提出了知识分子
所选答案: 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5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所选答案: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6.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
所选答案:
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57.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所选答案: 独立自主 58.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所选答案: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59.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所选答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60.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与核心是
所选答案:实事求是
61.以下关于和谐社会的认识正确的是
所选答案:和谐社会是共同理想 62.人民解放军的唯一宗旨是
所选答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3.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所选答案: 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的社会 64.()是捍卫社会主义的钢铁长城
所选答案:人民解解放军 65.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
所选答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66.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所选答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7.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
所选答案:改革
6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 所选答案:无产阶级
69.20世纪60年代山东,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晃晃。为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
所选答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0.实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所选答案:有法必依
71.我国现阶段最大的实际是
所选答案: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2.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提出了知识分子 所选答案: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7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
所选答案: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74.两个文明一起抓,关键是 所选答案:两手都要硬
75.余华的小说《活着》中有一段描写20世纪50年代末的事情:有个小孩拿着父亲的铁皮箱交街道干部炼钢。这段描写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是在 所选答案: 大跃进运动中
76.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所选答案:公私合营 77.20世纪50年代,陈云提出了所选答案:“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78.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所选答案: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79.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
所选答案: D.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80.澳门回归祖国是在所选答案: A.1999年12月20日 81.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所选答案
C.工人阶级
82.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是所选答案:B.二者相互依赖、配合 83.在全面的改革中,重点是()所选答案: B.经济体制改革
8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所选答案: A.思想道德建设 8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所选答案: B.依法治国 8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
所选答案: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87.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所选答案: B.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88.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的是所选答案: B.中共七大 89.为中央党校题写“实事求是”作为校训的是所选答案: B.毛泽东 9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所选答案: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91.国家的领导阶级是所选答案: C.工人阶级
92.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所选答案:C.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93.第一次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所选答案:B.党的十三大
94.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
所选答案: C.我国社会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
95.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与核心是 所选答案: D.实事求是
96.()是危害党的声明机体的一个毒瘤所选答案: A.消极腐败
97.走()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做出的战略抉择。所选答案:C.和平发展
98.我国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所选答案: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99.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所选答案: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0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
所选答案:A.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
10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所选答案: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2.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所选答案:A.密切联系群众 10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所选答案:A.社会主义革命
104.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所选答案:A.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105.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
所选答案: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06.“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在下列哪篇文章中提出的所选答案:A.《论十大关系》 107.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所选答案:D.现代化
108.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如果不能降低能耗,减少废气排放,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面临严重的能源缺口,而环境的恶化将使得生态系统面临崩溃的威胁。在我国,实施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科技等措施,直接有利于所选答案:D.建设生态文明
109.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把耶稣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提问时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段话生动地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即 所选答案:A.生态文明建设应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
110.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对东部发达地区而言,要
所选答案:A.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
111.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所选答案:A.封闭僵化
多选
1.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性质不同的是
国内战争遗留问题
.中国内政问题 2我国政党制度的特征是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B.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C.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D.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
3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
A.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费 D.资本家红利 E.国家所得税
3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是
A.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B.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C.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对所有这些事业、事务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
D.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4经济全球化
: B.是发达国家主导的
C.加剧了国际经济风险的传递
D.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一定的冲击 E.使全球资源优化配置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 A.工人阶级 B.乡绅 C.农民
D.城市小资产阶级 E.民族资产阶级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B.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C.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D.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6.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
A.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B.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
C.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D.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运行体系 7.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
A.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B.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C.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8.文化方面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到
A.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B.建设健全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C.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
9.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战略目标
A.学习型 B.创新型 D.服务型
10.邓小平认为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其根源在于
B.制定的政策超过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 C.对基本国情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11.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国家帮助 B.自愿互利 E.典型示范
12.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三大外交方针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另起炉灶
13.我国宪法规定,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表明
A.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B.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C.特别行政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 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 A.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 B.有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信念
C.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D.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掌握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方针路线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15.科学发展观内涵包括()等几方面的内容
A.全面发展 B.协调发展 C.坚持以人为本 D.可持续发展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邓小平理论B.科学发展观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是
C.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E.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1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原则
A.以人为本 B.科学发展 C.改革开放 E.民主法治 19.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标志两级格局的终结 C.苏联解体 D.东欧剧变 20.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有
A.艰苦奋斗 B.密切联系群众 C.批评和自我批评 D.理论联系实际
2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有 A.农民 B.工人 D.知识分子 22.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面临哪些考验
A.执政考验 B.外部环境考验 C.市场经济考验 D.改革开放考验
23.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包括
A.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B.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D.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4.如何更好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A.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B.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D.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2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是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
B.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D.宏观调控上,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26.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分是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个体经济 C.合作社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E.国营经济 27.官僚资本主义具有
B.封建性 D.垄断性 E.买办性
28.改革是
A.是一场新的革命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C.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D.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9.群众路线包括
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到群众中去 D.从群众中来 30.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现可能性是
A.出现了一系列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B.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广大农民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E.有利的国际形势
31.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讲话中阐述的主要思想有
B.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
D.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3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提出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B.新中国在几年建设中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
C.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D.苏共二十大前后,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 33.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依靠力量是 A.贫农 D.下中农 34.新民主主义革命是
B.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 C.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D.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E.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35.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
A.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 B.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D.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 36.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A.群众路线 B.独立自主 C.实事求是 37.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完善的方面包括
A.实行多元平衡的战略 B.坚持安全高效的原则 C.秉承互利共赢的时代理念 3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呈现的新特点有
B.岗位流动加快 C.队伍迅速壮大 D.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39.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把耶稣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提问时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段话生动地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即 A.生态文明建设应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 B.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D.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40.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的文化
B.民族的 C.大众的 D.科学的
41.关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是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要经验的科学总结 B.主要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组成 D.党的十五大制定的
42.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的问题有 B.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C.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D.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43.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道路艰辛探索取得的宝贵经验成为
A.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基础 B.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条件 C.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基础 4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力量是
A.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E.农民阶级
45.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涉及到的重要方面有 A.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B.经济建设 C.民主政治建设 46.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客观依据是 B.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方式的存在 C.按劳分配以外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 D.职工个人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相系
47.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如何评价判断改革的成败与是非得失一再成为各种争论的焦点。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内容有 A.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B.是否有利于改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C.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48.我国对外开放是
A.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B.多层次的对外开放 C.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D.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4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A.统一战线 B.党的建设 E.武装斗争
第四篇:毛概试题
3.同样的所有制不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标准答案:错 6.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标准答案:对 12.党的()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准答案:D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D.十八大
13.我们要努力实现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标准答案:B A.更平均
B.更多更公平
C.更科学有效
D.更高水平
17.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是()标准答案:A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生产力
C.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D.产品的分配形式
18.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标准答案:B A.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B.控制力
C.量的优势
D.市场经济的根基
22.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但直到2014年末,仍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实施这一方略的主要举措有()标准答案:ABCD A.产业扶持
B.转移就业
C.社保政策兜底
D.易地搬迁
23.“四个全面”是指()()标准答案:ABD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改革开放
D.全面依法治国
29.我们要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以形成()新机制。()标准答案:ABC A.政府激励创业
B.社会支持创业
C.劳动者勇于创业
D.市场容纳创业
30.在经济发展中,要更加自觉地推进()标准答案:ABD A.绿色发展
B.循环发展
C.快速发展 D.低碳发展
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公有制为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标准答案:错 7.1992年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标准答案:错
8.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购买和消费活动,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标准答案:对
1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为动力()标准答案:D A.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C.科学发展
D.改革创新
16.当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是()标准答案:C A.农业发展滞后
B.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落后
C.创新不足
D.科技不发达
18.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标准答案:C A.工人阶级
B.精英阶层
C.知识分子
D.新的社会阶层
19.在环保工作中,把()放在首位。()标准答案:A A.预防为主,源头治理
B.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
C.利用自然
D.节约自然
20.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以()为核心的。()标准答案:D A.改革
B.创新
C.改革创新
D.爱国主义
28.当前形势下我国发展面临的不利的国内挑战包括()标准答案:ABC A.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
B.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C.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D.市场需求增大
2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标准答案:ACD A.国家
B.社会
C.政府
D.公民
8.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标准答案:对 9.2012年,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标准答案:错
24.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标准答案:AB A.做到两个“毫不动摇”
B.一个“统一”
C.“有所为,有所不为”
D.“由东到西梯次推进”
25.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
(八)。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这表明我国()标准答案:BD A.公民的民主权利逐渐扩大
B.立法工作坚持与时俱进
C.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
D.人民群众能够参加国家管理
26.市场经济的特点是()标准答案:ACD A.微观性
B.宏观性
C.法治性
D.竞争性
27.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以()为重点()标准答案:ABC A.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
B.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
C.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
D.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
29.社会的生产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可以分()标准答案:AB A.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
B.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
C.一类是生产关系条件
D.另一类则各种社会条件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就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标准答案:错
11.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标准答案:D A.先决条件
B.基本动力
C.根本基础
D.客观需要
12.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以()为核心的。()标准答案:C A.改革
B.创新
C.改革创新
D.爱国主义
13.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标准答案:A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二大
14.基本公共服务要总体实现()()标准答案:D A.平均化
B.市场化
C.制度化
D.均等化
18.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取得的收入实质上是()标准答案:A A.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
B.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
C.按生产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
D.按劳动力和经营成果得的收入
21.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是()标准答案:ACD A.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B.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7.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标准答案:ABD A.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B.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C.要培育“四有”新人
D.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
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公有制为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标准答案:错 5.我们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标准答案:对
1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以()为中心环节()标准答案:C A.社会效益
B.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C.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D.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7.()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标准答案:C A.核心价值观
B.核心价值体系
C.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D.中华民族共同理想
25.2013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提出明确要求。()标准答案:AB A.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B.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8.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放活民间投资的普惠政策,如保障民间投资在电网、电信、铁路等非竞争性领域的参与力度等。实施这些政策的目的是()标准答案:AD A.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B.鼓励所有民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允许各种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
D.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29.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目标是()标准答案:BCD A.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C.保护人民利益
D.维护国家的主权与安全 2.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标准答案:对 8.按劳分配只存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标准答案:对 11.发展文化事业,要坚持()主导()标准答案:A A.政府
B.市场
C.企业
D.群众
18.党的()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标准答案:D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D.十八大
20.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标准答案:A A.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B.按劳动和经营收入状况进行分配
C.按资产收益进行分配
D.按劳动力价值进行分配
2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是一个重大创新,有利于()标准答案:ABCD A.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
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转变政府职能
D.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22.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标准答案:ABC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全体公民
24.列宁说:“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 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说()标准答案:ABCD A.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
B.在不同国家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其本质是不一样的C.社会主义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必然具有民族特色
D.无产阶级专政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形式
26.“三期叠加”既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也说明了在新常态下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要逐步完成的目标, 其中“三期叠加”是指()标准答案:ABD A.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
B.结构调整阵痛期
C.发展方式转型期
D.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28.“以前,感觉国家很抽象、离我很遥远;但现在,感觉国家很具体、很真实”,这是四川灾区百姓发自内心的感言。在重大灾难里,国家“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这彰显了()标准答案:ABC A.我国“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B.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真实性
C.我国的国家性质
D.我国新型民主的超阶级性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政治性质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标准答案:对 7.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标准答案:错
14.()把涉及国家、公民、社会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标准答案:A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D.社会主义文化
17.()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标准答案:C A.核心价值观
B.核心价值体系
C.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D.中华民族共同理想
21.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放活民间投资的普惠政策,如保障民间投资在电网、电信、铁路等非竞争性领域的参与力度等。实施这些政策的目的是()标准答案:AD A.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B.鼓励所有民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允许各种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
D.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24.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标准答案:ABC A.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B.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C.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D.从速度为主转向质量效益为主、9.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标准答案:错 5.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标准答案:对
6.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标准答案:对 怎么就不能细心点呢?
26.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表现在()标准答案:ABCD A.参加国家政权
B.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C.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D.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27.市场经济的特点是()标准答案:ACD A.微观性
B.宏观性
C.法治性
D.竞争性
28.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标准答案:AB A.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观念
B.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
C.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9.生态文明与()一样,都是历史范畴。()标准答案:ABC 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政治文明
D.自然界
30.在我国,人大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人大代表不作为,国家法律确保选民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其罢免。这反映了()标准答案:AC A.人大代表的权力来自人民
B.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具有广泛性
C.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具有真实性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24.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有()标准答案:ABC A.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B.国际政治旧秩序
C.国际经济旧秩序
D.世界多极趋势
29.世界多极化格局趋势的有益影响()标准答案:BCD A.有利于西方世界的发展
B.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C.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利于机遇发展自己
D.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0.经济全球化的有益影响()标准答案:ACD A.推动了全球生产力的发展
B.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完全不利
C.有利于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
D.使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的机遇
1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为主题()标准答案:C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C.科学发展
D.改革创新
25.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比较,具有的优势是()标准答案:AB A.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B.运行的效率较高
C.能自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D.具有宏观性
28.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以()为重点()标准答案:ABC A.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
B.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
C.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
D.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
29.一般而言,和谐社会就是()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标准答案:ABC A.人与自然
B.人与社会
C.人与人
D.个人身心
2.按劳分配只存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标准答案:对
4.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第一次单列一个部分加以论述,有关内容和要求写入新修订的党章。(错)标准答案:对
28.世界多极化格局趋势的有益影响()标准答案:BCD A.有利于西方世界的发展
B.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C.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利于机遇发展自己
D.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1.党的十八提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一切为了人民是()标准答案:BCD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B.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C.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D.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 2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标准答案:ABC A.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B.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瓣的要求
C.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使命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
D.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拥护和选择的结果
29.把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立足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根本原则之一。为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着力处理好的关系是()()标准答案:ABC A.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多样化与根本利益的关系
B.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利益关系
C.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D.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标准答案:对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根本任务()标准答案:错
1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为动力()标准答案:D A.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C.科学发展
D.改革创新
2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标准答案:ABC A.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B.完善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政策
C.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
D.可通过股市运作基本养老基金
28.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鼓励()相结合。()标准答案:ABC A.金融资本
B.社会资本
C.文化资源
D.人力资本
17.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标准答案:B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B.大陆与台湾实现“三通”的要求决不放弃
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 30.世界多极化格局趋势的有益影响()标准答案:BCD A.有利于西方世界的发展
B.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C.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利于机遇发展自己
D.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8.把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立足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根本原则之一。为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着力处理好的关系是()()标准答案:ABC A.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多样化与根本利益的关系
B.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利益关系
C.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D.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30.党的十八提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一切为了人民是()标准答案:BCD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B.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C.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D.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
6.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对)标准答案:错 2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目标是()标准答案:BCD A.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C.保护人民利益
D.维护国家的主权与安全
23.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标准答案:AB A.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观念
B.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
C.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4.在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是各自联系的()的政治联盟()标准答案:ACD A.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
B.知识分子
C.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一部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21.党的十八提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一切为了人民是()标准答案:BCD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B.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C.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D.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 2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标准答案:ABC A.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B.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瓣的要求
C.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使命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
D.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拥护和选择的结果
23.把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立足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根本原则之一。为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着力处理好的关系是()()标准答案:ABC A.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多样化与根本利益的关系
B.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利益关系
C.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D.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第五篇:毛概试题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理论创新 D.四个全面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C)。
A.农民阶级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D.旧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命题的会议是(C)。A.瓦窑堡会议 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六届七中全会
在农业合作化进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形式是(A)。A.初级社 B.常年互助组 C.临时互助组 D.高级社
系统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著作是(C)。
A.《论十大关系》 B.《实践论》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论人民民主专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C)。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
C.在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B)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A.凝聚中国力量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弘扬中国精神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 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B)。A.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
B.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C.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从严治党,惩治腐败
我国始终坚持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D)。
A.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B.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强权政治
C.同发展中国家全面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D.国家主权平等
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加速前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的作用是(C)。A.局部性作用 B.基础性作用 C.决定性作用 D.主导性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这一理念是(A)。A.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B.人应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C.人对自然要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
D.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向自然索取之需,还要呵护自然
(C)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A.高度自治 B.两制并存 C.一个中国 D.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最重要的就是要(D)。A.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 B.健全民主集中制
C.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 D.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包含两个联盟。其中,起基础作用的
联盟是(B)。
A.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B.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 C.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D.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港澳台和海外侨胞的联盟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C)的有机统一。A.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C.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D.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
多选题
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包括(ABCD)。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其新的内容和特点是(ABCD)。
A.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B.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C.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D.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ACD)。
A.中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 B.独立的社会形态
C.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的社会
D.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存在的社会
邓小平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
相信你、拥护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ABC)。
A.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B.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
C.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D.坚持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
(ABC)。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共同富裕 新中国建立之际,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有(ACD)。
A.“一边倒” B.“反霸权主义”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另起炉灶”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是(ABD)。
A.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B.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C.主要学习和借鉴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D.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据生产要素的不同类别,按生产要素分配大体可以区分 为以下几种形式(BCD)。A.按劳分配
B.按资本或资产等物质生产要素分配
C.按管理和知识类的生产要素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 D.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2013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指
出,建设一支(BCD)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A.战术精湛 B.听党指挥 C.能打胜仗 D.作风优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有(AC)。A.执政考验和改革开放考验 B.精神懈怠考验和能力不足考验 C.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 D.拒腐防变考验和抵御风险考验 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B)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走苏联模式的工业化
道路。(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
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A)
小康水平是“三步走”战略中最后一个奋斗目标。(B)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A)
“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B)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A)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B)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
官僚资本主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