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播稿怎么写
应有关领导之约,现冒昧地在此谈谈“广播稿的写作”,广播稿怎么写
。其实,我对广播稿的写作法,仅仅略知皮毛。充其量,是二三十年前给县广播站和云贵两省的广播电台投过稿,后又当过县广播电视台的总编辑;在去年所著的《新闻写作谭》一书中,还漂皮地谈了谈不同媒体稿件的写作,当然也谈了广播稿的写作。
在此,权当抛砖引玉。如有不对,欢迎批评指正。
一、广播稿的概念
1、广播的含义
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有线广播;前者我们通常称为广播电台,后者则就叫广播。
2、广播稿的含义
广义地说,广播稿就是为了广播或广播电台的播出需要,所专门采写的文稿及相关音频资料,它主要包括消息、通讯、评论、访谈和录音报道等。
狭义地说,就是专为广播而采写的各类新闻稿件,特别是针对“新闻联播”节目而采写的消息或小通讯。
现在我们所说的广播稿,就是狭义的广播稿,是特指为我市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节目而采写与制作的稿件和录音材料。
二、广播的社会作用和发展
广播同其他传媒形式一样,对人们的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说,如沟通作用、教化作用、动员作用、导向作用、感染作用、批评作用等等。社会越是发展,科技越是进步与发达,我们越是离不开信息传媒。广播、报纸、杂志、电视和互联网,分别
是我们在从事各项社会活动时,获取信息的窗口和渠道之一,而且是尤为重要的窗口和渠道。
广播作为重要的传媒形式,它的历史并不长,还不到一百年时间,但是它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重要和重大的作用。在交通还不发达的上个世纪上半叶,甚至在八十年代以前,它以报纸不能望其项背的速度,将世界上刚刚发生的重大事件迅速传遍每个角落。二战时,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就是广播及时将信息传递给了整个中华民族以及全世界。歌剧《红岩》有这样一个情节,当渣滓洞里的江姐她们从广播里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时,那万千感慨汇成欣喜与骄傲,她们一针一线在铁窗里绣五星红旗。一九七六年,我们僻远的玉屏,也同全国同时惊闻毛主席和周总理逝世,肝胆俱裂,天地失色。就是在交通和科技相当发达的今天,广播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在汽车司机、学生、工人和广大农村群体中仍然有着数量庞大的受众。尤其是在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广播的作用尤为突出。当然,因为电视和互联网的普及,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冲击着广播,但这并不妨碍它仍然是有着强大影响力的主流传媒形式。
广播是随着电台的产生应用而兴起的。十九世纪末,电台发明。仅仅二三十年的光景,广播电台便应运而生。世界上第一家正规广播电台,于1920年11月2日在美国诞生,它是美国商业部对西屋公司发给的一个商业性电台执照,其呼号是:KDKA。
我国最早的广播电台,是1922年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成立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美资英文报纸《大陆报》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呼号XRO,于1923年1月23日晚间首次播出节目。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哈尔滨无线电台的台长刘瀚于1926年建成并于10月1日广播的电台。1928年8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创办“中央广播电台”。我们今天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其创立可追溯到1940年12月,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3月,更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同年12月5日,再次更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至今如此。
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创立于1950年1月1日。1949年11月15日,贵阳解放。12月31日,成立了贵阳人民广播电台。之后,全国统一各省的广播电台的称号,于是更名为贵州人民广播电台。贵州的广播电台的历史,还可往前追溯。1938年4月,为了“坚固播音壁垒”,对敌实施有效的广播和更有力地争取国际同情与支持,国民党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设“贵州广播电台”。
铜仁人民广播电台,于1999年10月1日正式开播,现开办有一套新闻综合调频广播,频率为FM103.6,发射功率1000瓦。
玉屏广播站,始建于1951年。当时叫玉屏县收音站,每日收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的国内外大事和时事政策等内容,而后送县领导阅,次日由《玉屏简报》印发。1956年6月,改名为玉屏县人民广播站;1961年又更名为玉屏县广播站;1984年并入县广播电视局。县广播站从建站时起,就坚持自办“玉屏新闻”节目。据《玉屏侗族自治县志》记载,播出的新闻稿件数量是:1987年,455篇;1988年,396篇;1989年,350篇;1991年180篇;1992年,390篇;1994年,1007篇;1995年,356篇。在1991至1995年间,有6个节目在地区获奖,有26篇稿件获省广播电台奖。从1985年至1988年间,我算是玉屏广播站最热心的通讯员之一,此时,也是我搞通讯报道的主要时段。我的稿件,被编辑们推荐到地区和省里评奖,得到了省地新闻部门的奖励,也得到了省军区和军分区的奖励。
因为种种原因,玉屏的广播节目难以为继,但广播仍然在发挥它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大家要努力地勤奋采访,写出更加生动精彩和富有感染力、震撼力的广播稿。
三、广播稿的特点
说是广播稿的特点,其实指的是新闻稿件经广播这种传媒形式传输而表现出的特点。较之其他媒体形式而言,广播有其独到和特殊的地方,那就是靠声音来传递信息,受众通过听觉来获取与感知其信息内容。它的特点是:
1、传播速度快
在传统的四大媒体中,广播的传播速度是最为快速、最为迅捷的。这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是它的工作程序。广播稿到了编辑部,经编审后,就可直接送达播音员播音,当即向受众直播或录播。相比报纸、杂志来说,就没有繁琐的排版、校对、付印、运输、发放等环节。电视新闻,制播程序也比广播繁琐得多。第二,是它灵活的时间。广播的“新闻联播”节目虽有固定的时间,但遇有重大或紧急新闻,可随到随播;一天24小时,随时可以发播要闻。然而,再快的报纸,常规也只能是每天一次,就算是特刊,也只可能偶尔地破例有一两期,而不可能对重大新闻随时印报。第三,是它自身的运行速度。广播信号的传输,是30万公里/秒。报纸、杂志是靠车辆运输,其速度可谓望尘莫及,与其不可同日而语。
2、传播范围广
同样,在传统的四大媒体中,广播的传播范围是最广的。广播广播,其“广”之得,大概来源于此。只要电台发射信号的功率足够强大,无论是在高山还是在江河,都能清晰地听到广播的声音。这一点,不但报刊望尘莫及,就是电视也不能相比,一是因为广播信号的波长和频率比电视信号更容易传输;二是收音机电视机更便于携带。
3、听觉感知
广播是用声音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适宜人的生活习惯,通过听觉作用于大脑,易于接受。对于只要听觉和思辨力正常的人,无论妇孺老幼都能接受,对识字能力和文化程度没有过高的要求,因而,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再则,听广播就像听一个熟悉的人在述说,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富有亲和力。
4、简短清晰
广播稿通常都不长,以说清事情的原委为目的,多数稿子不到一分钟。短稿,线索单一,脉络清晰,不枝不蔓,不绕不拐,容易让人听清,不易分神。相对来说,在传统的四大媒体中,它的稿子长度是最短的。
四、广播新闻的种类
就广义的新闻种类而言,一般认为有两大类:一是客观实录类新闻,如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二是叙事说理类新闻,如述评、评论、社论、编辑部文章等。狭义的新闻种类,就是特指消息的种类。消息我们通常分为四种,即动态消息、典型消息、综合消息、述评消息。
广播新闻的种类,在此也可理解为狭义的消息,实际上也就是动态消息、典型消息、综
合消息和述评消息四种。
但是,广播因其鲜明的用声音传播、用听觉感知的特性,决定了新闻种类有所不同。具体说,它有三种形式:一是单纯的文字稿;二是以录音配合文字的组合稿;三是以文字(语音)解说现场录音的实况稿。
录音和音效播放,是广播最鲜明的个性特色,广播新闻的种类也就离不开录音,具体有:录音报道、录音通讯、录音特写、录音访谈、配乐广播、广播对话、广播评论、重大集会和重要文艺、体育表演活动的实况转播等等。
五、广播稿的基本写法
广播稿在写作法则上,与写其他媒体稿件并无本质上的不同,都得遵循写作的一般程式和规则,都要费心费力地经营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然而,所不同的是,广播稿它是通过声音与听觉结合并相互作用的形式而体现出的一门语言艺术。在此,通常的新闻稿件写法作略,仅就广播稿的特殊之处,予以强调。
1、新闻稿件的构成要素和通常格式
新闻,此处特指消息,它有其固定的构成要件和基本格式,即固定的写作套路。
第一,新闻六要素:五个“W”和一个“H”即Who,What,When,Where,Why和How;
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二,消息五部件: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
怎样驾驭消息写作,怎样分布力量把握这五大部件?我的《新闻写作谭》中有篇文章叫《消息写作的重心与中心》,里面写道:“重心是标题与导语。重心,就是作者精力和功力的集中点、倾注点。标题和导语,浓缩与集聚了消息的主题思想和消息的核心内容,自然得倾其力量表现。……中心是主题与事实。中心,即主体部分的写作,它是作者思想意图的展示区,是消息主题思想的完整表达和基本事实以及细节的具体展示和呈现。”
2、广播稿写作的语言特点
要写好广播稿,就必须考虑到语言表现和听觉习惯的两个因素,在声与闻上下功夫。
第一,追求口语化,少用书面语。
听觉感官,是相对声音而言的,没有声音,自然没有听觉器官。而听觉器官长期适应于某种声音的频率或结构形式以后,也就养成了某种听觉习惯,一旦这种声音发生变化,听觉器官就难以适应。因此,广播稿一定要符合于日常的口语习惯,要尽可能口语化,适合听觉器官的接受与感知习惯。老舍先生说:“书面上美好的字,不一定在口中也是美好。……„老李,说说,切莫冗长‟!大概不如说:„老李,说说,简单点‟!后者现成,容易说,容易懂。”这里的一个“切莫冗长”和一个“简单点”,在听觉感知上,就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又如:
“我们驱车而行,于拂晓前抵达。”
如果将其变为口语,则成:
“我们开着车去,在天亮前到达。”
改动后,句子的意思没有改变,但念着既顺口,又好听且易懂。
使用口语,还要尽量将文言词改为白话,尽可能将音单音节词改为双音节词,以适应口语习惯。
第二,少用方言土语和听众不熟悉的简化词或简称。
广播是大众性传媒,语言必须通俗易懂,地域性的和知悉面较窄的方言土语,尤其是生僻的方言土语,就尽可能不要用;用了,人家也不知其意。比如我们玉屏话:
“箍篓子姑到壁透卡卡,没肯起来。小张一脚俩(lià)过去,一把枯倒他讲根,嘿实当(diāng)起来。箍篓子展十笨,手哈脚鳔,眼看要打脱。小张顺手帮他手朝后一撇,再巴(bià)一定子,挺得他一哈曰到卡卡郭,呛死猪,溜豆溜不得。”
翻译:“小偷蹲在屋壁角,不肯起来。小张一脚迈过去,一把捏住他脖子,用力提起来。
小偷使劲挣扎,手动脚跳,眼看要挣脱。小张顺手将他手朝后一扭,再冲一拳,揍得他一下蜷在屋角,像死猪,动弹不得。”
像这种方言土语,不要说外地人听不懂,就是玉屏人听着也别扭。如果仅是看书面文字,别说外地人看不懂,我们玉屏人自己也看不懂。
简称,是不能随意的,特别是那些不被大多人知晓的,就更是如此。比如,有一天,有人问路:“hé管局怎么走?”心里想了半天,也不知这是一个什么局,是“河道管理局”吗?有了海事局,这河道管理局有多大用呢?后来,搞了一半天,才知道是“合管局”,全称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如果不是知道的,就是再聪明的人,也想不出这个简称来。
还有,我们的“11766工程”,在玉屏可以简称,在外用,就必须有说明。这类数字简称,都是官方工作类简称,于普通百姓,大多是一头雾水。
第三,力求字准意明,避免音近意远、音同义异。
大凡字、词或词组,都有一定的字面意思。如果是通过书面来眼认心读,一般不会出现什么歧义。倘若是口读耳听,就会对一些语音相近的词产生混淆,生出与原意截然不同的歧义来。如,有这样一则报道:
“自我省西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以来,本市各界对震灾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捐款累计已逾100万之巨。”
这则报道,就文字来“看”,没有问题。但凭耳“听”,却有问题。这问题,就在“震灾”与“赈灾”这两个词上。它们音同意不同,容易产生听觉错误;两个词,最容易造成错觉的是后面一个“赈灾”。这里,要么换成“捐赠救灾”,要么就对“赈灾”进行补充说明。再如:
“局长问书记:„七一‟要到了,过不过?书记说:过,并要过一个有意义的„七一‟,干脆去联系村看望贫困户和贫困党员,范文
《广播稿怎么写》(http://www.xiexiebang.com)。局长回答:你说的有意义,我也就没异意。”
这里的“意义”和“异意”两个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如果不结合的语境,仅仅凭语音,就容易造成歧义。会不会有人将局长的话理解成:你说的讲党性有觉悟,而我说的就没党性没水平?造成一种截然不同的误解。
又如另一个由语音和听觉引起歧义的例子。“不对”和“部队”。
那是我在茅坡当知青的时候。大队在张家生产队修水库,我是工地广播员,既在工地放广播、念报纸,还一边采写广播稿,并播出我自己写的稿子,同时,还负责给各生产队量收土方。一天晚上,当我们在大队排练文艺节目时,有位女知青问我:“白天在工地上你念报纸,说不奉行节约和大肆铺张浪费的事,这到底是哪个部队?”部队?我顿时一头雾水,白天我没有念这样的报纸呀,真是莫名其妙;我肯定地回答:“没有的事。”她抿嘴一笑,说:“你这样念的:不讲节约而任意地挥霍浪费,这是„部队‟(不对)的!”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将“不对”两个字,都念成了去声,有的听众就将“不对”听成了“部队”。当然,这问题的出现,在于我,因为我当时普通话太不标准,不知道要变调。要将不字,由去声变成上声。
这个笑话,快四十年了,我依旧恍如昨日。
第四,多短句,突出韵律和节奏,少用长句和连续仄声字词。
平常口语和听觉习惯,都以短句为多;句子长了,不便读,也不便听。短句易读易记,易有节奏感,产生韵律的美感。既是长句,又是连续仄声,这样的句子,一是拗口,二是难听明白。如:
“不对大吵大闹恶劣习气予以狠狠惩治就不利作风建设。”
这是典型的连续仄声的长句。播音员要一气读完,还真是考水平和气功。而听众要听明白也是非常吃力和劳累。又如:
“太过溺爱会祸害后代。”
这不是长句,却是一句典型的仄声句子。播音员念时,虽不致像上面一句憋得喘不过气来,但却又像是在念绕口令。“会”、“祸”、“害”、“后”四个字相连,声母相同,不好念。
连续仄声不好,那么连续平声会怎样?如:
“春天桃花开得非常妖娆。”
连续平声,不像连续仄声那样拗口与别扭,但是,也不是很好读、很好听,只是两相比较显得轻而已。写作中,要力避仄声句子,也不要多用平声句子。
为表现出句子的韵律与美感,一方面要将句子写短,另一方面要平仄起伏错落,还要考虑兼顾声母韵母的搭配,使句子富有抑扬顿挫的乐感。如第一个例句,就可以这样修改:
“大吵大闹的恶习,要严加惩治,强化作风建设。”
修改之后,原来拗口憋气的句子就好读得多,抑扬顿挫,铿锵有力。
第五,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用解说与注释性符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使文章变得更具美感、乐感,能使文章更好地表现主题和丰富内容;反之,会破坏文章的美感、影响阅读和表情达意。
在书面语言中,有不少情况可以借助标点符号来说明或注释文章句子。最主要是两种标号:一种是破折号;另一种是括号。看文章,很容易看清读懂两种标号要说明与注释的内容,然而,广播就无从进行表现,只有专门的语言进行说明。还有一种标号,即省略号,有些意思读者可进行联想与猜测,而听广播,就无从知道省略号的意思。如:
“全国唯一的箫笛博物馆——玉屏箫笛博物馆,于2013年6月8日16时隆重开馆。”
作为平面媒体新闻,破折号不会对读者阅读新闻产生任何障碍,而作为广播稿之于听众,就得进行修改。可改为:
“玉屏箫笛博物馆,于2013年6月8日16时隆重开馆。目前,它是全国唯一的箫笛博物馆。”或:
“作为全国唯一箫笛博物馆的玉屏箫笛博物馆,于2013年6月8日16时隆重开馆。”
第六,用顺序的形式进行布局,不用或少用倒叙和插叙
日常的口语习惯都是顺序式的,除了故事,没谁有意去埋伏笔,设悬念,吊胃口。尤其是新闻,就更应是按时序的发展脉络而推演。当然,在导语即开头部分,还是应该先将最重要的事实予以推出,但在进入正文的主体部分后,就不要再支离破碎地插叙,让听众觉得零乱而如入五里云雾之中。更不要采用电影的蒙太奇手法,来表现。音画效果,同单纯的声音效果,在感官感知程度上,会有较大的差别。
广播新闻稿,以不枝不蔓的清晰与单一的结构方式叙述为好。
第七,写完稿件,要自己先念一两遍。
广播稿是用来口播的,所以在写完稿子后,一定要念一两遍,发现不好念或不易听的地方,立即进行修改。毕竟,写稿时,默默地用心和用思维在写,是习惯性的书面语言,只有用声音念出来,才能发现是不是顺畅的口语,才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广播稿。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写完广播稿,要“自己好好儿念一遍,就是自己来检验一下,写下来的那些语言上不上口,顺不顺耳。……要是不怎么上口,不怎么顺耳,必然是语言有毛病,就得修改。……上口顺耳的稿子就是意思明白通畅的稿子,人家不必花费无谓的力气就可以了解,而且决不至于发生误会。”
总起来说,广播稿在写作上除了要遵循一般新闻套路的规则外,还必须充分认识广播的特殊性,要突出它的口语和听觉元素,一定要适于口念,适于耳闻;不要用长句子,避免连续仄声词语;语意要表述完整,不要用标点符号作提示;在结构布局上,脉络要清晰要单纯,少用倒叙与插叙。稿子写好了,还应口念一两遍,再进行最后修正。
3、强调广播特点,突出现场音效
要做到严格意义上广播稿,就必须要突出现场音效。一方面有播音员的声音,另一方面有现场的录音,就会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觉得既亲切,又真实。
现场音效,来源于现场录音。也就是当身临现场采访时,就得随身随时带好录音设备,捕捉现场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音效进行录音。
第一,录音,要有的放矢。
进入采访现场前,事先要预计与设想现场状况,会有什么进展,会有什么高潮,会有什么亮点,会有什么结局,最想和期望录制的内容是什么?进入现场后,及时观察实情与预先判断有何差异,怎样临时更改或完善计划方案。方案形成,便按方案进行采访与录制现场音效。录音,当录则录,切勿乱录一气,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加区分地乱录,回来整理就如理乱麻,无从下手,心烦意乱,事倍功半。
第二,录音,要整理取舍。
在新闻采访上,有一句行话叫“大量占有第一手素材”,其比喻是“像奸商囤积货物一样贪得无厌”。录音,就是第一手素材,大量而又量大,其中,有有用的,更有没用的。第一
步,就是找出有用的。而后,将这些有用的,也就是将要写进稿子里,同时又将送广播电台播用的内容,单独剪辑并提取出来,重新进行整理、分类与编序。以便使用时,提取方便。对于那些不用的素材,既可删除销毁,也可整理存放,当作资料收藏。
第三,录音,要放进稿子。
这是至为关键的一步,是录音的价值得到具体实现的环节。所有录音,只要不被放入稿子,就是一堆杂乱无章毫无是处的噪音。
那么,录音究竟该放在稿子的何处才体现出价值,才是物尽其用?是放在开头,即导语位置,还是放在主体部分,抑或是放在结尾处?具体放在哪个位置,其实并无定论与固定格式,但一般而言,还是放在主体部分为多。录音材料在何处契入,这是一个熟能生巧的技术性技巧。初入门者,可多听听中央电台、省电台和市电台的的录音新闻。更简单的办法是,从央视的“新闻联播”节目那里学,画面的切入使用,就类似于广播的录音;当然,并不完全等同,切勿盲目照套。
新闻,亦即消息,不外乎是发布消息的人,要告诉他人一件别人尚不知道的事情。既然是告诉,那开始总要有个引言,这引言自然就是发布消息的人的开场白,以引起听客的注意,知道将要说的是什么。等到把事情讲完了,那也要有个结束语,表明这事说完了。这一头一尾就是消息发布人的话。这也就是说,主体部分的事情、事件、事实的发展与演进过程,是可以用录音来表现与展示的。至于用多用少,用长用短,一处用还是多处用,这得看需要和能力;这同写作技巧一样,是能力与匠心的体现。
将录音材料用在主体部分,这是通常情况,也不是说不能用在开头与结尾。用在开头,应该是与作者的话同步,不能放了半天录音,只有说说笑笑、唱唱闹闹、山崩地裂、流水潺潺,而听众却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同步进行,可立即将听众的思绪带进现场,有身临其境之感。
将录音材料用于结尾,也是可以的。作为作者写某一篇稿件,应该是没有问题。录音结束,稿件也结束。然而,作为广播,是不行的,还得由播音员来进行转接与过渡,否则,与下一条消息或下一个栏目衔接不起。
《百度百科》的《广播稿》里,有一则录音新闻实例,题为《农民尤明富教子忠心守边关》。说的是,一位年过花甲的农民大爷尤明富,找到县广播站要求编辑给他录音,他得知儿子要上云南边防了,要给儿子寄一盘录音带去,鼓励儿子精忠报国,杀敌立功。这篇稿件,就是在主体部分用了老人给儿子的录音,开头和结尾,则是记者的话。开头先介绍由头,老人是谁,哪里人氏,为什么要录音,录音干什么?而后,就是播放老人录音的内容。最后,是稿子的结束语,“听众朋友,听了尤明富的大爷给儿子的录音,你有什么感想呢?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农民,在关系到祖国安危,人民幸福的严竣考验面前,毅然将儿子送到前线,并且一次又一次鼓励儿子不怕苦、不怕死,英勇杀敌。一颗火红的爱国心,多么令人感动啊!”
再举一例,说说录音放在开头的写法。
2011年元月中旬,玉屏下了一场罕见大雪,漫天雪花,地冻天寒。正是大雪纷飞那天,县政府组织力量去修建高速铁路的工地上慰问施工的工人们。大家想想,这是在年关将近的时候,当地政府给国家重点工程工地送去关切与慰问,漫天飞雪,一边是送去热气腾腾的食物,一边是县艺术团的演员顶着飞雪迎着寒风,在空旷的场地上为工人们表演节目,头发与眉毛上也沾着雪花。场景真的非常感人。县府的信息中心发了报道,《贵州日报》予以采用;我是从县政府网站上看到的报道和图片。当时,我曾留言,这条消息,完全可以上CCTV和《人民日报》。
如果这条消息发广播稿,是可以将录音直接放在开头的,也就是与导语同出。一边是工地的现场声音——施工机械的声音和慰问声、演出声;一边是播音员就录音而出的解说性导语。至于施工现场工人们的话语和其他交谈,则可在主体部分再行出现。
总之,录音插配在稿子的哪个部位,得视情而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真实、完整、全面地反映所报道的事情的真相,让听众对新闻事实本身有一个完整和客观的了解。
六、写广播稿的基本要求
不可否认地说,广播事业和广播科技虽在蒸蒸日上地发展中,而广播的播出业务本身,却日渐从“广播”变成“窄播”。互联网和电视,大量地俘获报纸、杂志和广播的读者与听众,听众一天天减少成为不争的事实,就连县级广播站,也停止了广播业务,乡镇与村寨,已经看不到了用于广播的高音喇叭和入户的低音喇叭。于是,写广播稿的业余作者也少了;写广播稿,反而成为比其他新闻稿更费神费力的劳动。然而,要想写广播稿,就要有吃苦的打算,还得有必需的设备器材。一言蔽之,就是“三要”。
1、要有录音设备
如今的广播稿,都强调要能给听众一个身临其境的感受。身临其境,有两种感受方式,一是眼观,二是耳闻。播放现场录音,就是给听众营造身临其境的最简单方式。早年,录音设备是专业记者的专有工具,而今科技进步,条件改观,录音设备十分普及,为写广播稿配制音效提供了保障。
即使没有专门的录音机、录音笔,其实也无所谓,大多手机都有录音功能,能基本满足一般音效的录音要求。当然,如果是有心要写广播稿,就必需要有录音设备。作为业余报道的通讯员,不求配专门的采访录音机,但至少还是要购买一只录音笔,以保证在采访中录制现场音效。
2、要有“厚脸皮”
现场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必经程序。现实中,不少采访对象不习惯于录音采访,要么是拒绝,要么是变得拘谨与别扭。无论是拒绝,还是拘谨别扭,都不利于采访,不利于写出完整有用的稿件来。因此,相对于一般的文字记者来说,录音记者无形中凭空多了不少麻烦。
录音之先,往往要先征求被访者的意见,视其对录音的态度进行相应采访。遇有不理解或犹疑者,就得放下“公子哥”和“大小姐”的面子,给平时的薄脸皮“增厚”,要虚心求人,要耐心地予以解释,求得理解、支持与配合。
3、要有吃苦精神
相对其他媒体稿件而言,写广播稿如今成为一个最费时力的活计。早年,民间有一句非常粗俗而又有些丑陋的谚语,叫做:“没有日刺猬的心性,你就别去当学徒。”套用这话,我要说:没有日刺猬的心性,你就别去写广播稿。写广播稿,一是又苦又累,二是名无利薄。
第一,深井扯水千把,换得一桶清泉。
打个比方。玉屏城里原来到处都是吊井,吃水要用一个井竿将水桶放进深深的吊井里,躬着腰,费力地扯着井竿,一把一把地将水桶提起来。而有的地方则是浅口井,手拿着水瓢,就可直接在井里舀水。相比而言,吃吊井里的水就难多了。同样,写广播稿比写其他媒体稿件也难多了。
写文字稿,都是一样的付出。可写广播稿,就多了若干程序,多了不少麻烦,多费不少心血,多流不少汗水。既要录音,在录音时,往往还得看人脸色。回家后还得对录音进行整理,费时耗力。轮到写稿了,还得构思在何处插入录音,兼顾文字音效的搭配。
二三十年前,我那时写广播稿,都是在为报纸写稿时多复写一份,寄给广播电台。电台笑纳,从不开口要录音稿件。那年月,通讯员都没录音设备,也没有谁有条件送录音稿件。而今,已是此非彼时,老皇历无用。广播稿,不再是报纸稿件的复制,必须专门为之,成为了众多媒体稿件中的苦差事。于是,不愿多吃额外苦,趁早远离广播门。
第二,无名薄利,母不识子。
有一句话叫做“有付出,就有收获。”而写广播稿,则可能完全不是这样,有付出,却没有收获,就算有收获,却也显得无足轻重。既然选择了写广播稿,就得淡泊名利,如是为名利而来,那就是投错了胎,进错了门。
自然投稿,广播电台的采用率同样不会很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电台的记者有大量的任务稿件堆积,自家煮饭自家吃;二是所投稿件质量差,不能用;三是题材不合,不能用。四是时效不吻,不能用……费了大量心血的稿件,大都泥牛入海,没了影音。一月两月尚能坚持,时逾半年却难长久。付出与收获,严重不对等,也不可能对等。
所投稿件有幸被采用,而作者自己却不能看到也不能听到。就正如一个母亲在产床上生了孩子就被人抱走,长的什么模样,一点也不知道,仅仅知晓有个儿子存活于世。而报纸、电视和网媒,作者却能看到自己用心血采写的文字或画面。报纸登载了,同事或领导也能知晓,而广播用了,默默无闻。即使是作了有用功,产生了社会价值(被采用),因无人知晓,也就没人首肯与认可,仍然视同作了无用功。
既然提笔写广播稿,困难也就无所畏惧,名利也就无所在乎,人家说好说歹也就不在话下,天下本身就没有不费力的美差。写稿,一是为了宣传我们的玉屏、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父老、我们的单位、我们的今天和明天,二则为了提高我们自己的能力,展示我们自己的才华。
总之,写广播稿是件有意义的社会劳动,往大说,它对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作用,对推进玉屏的社会发展有益,往小说,则对提高自己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都有帮助,是一件于民于已都有益的好事。因此,大家都提起笔来,共同描绘我们玉屏美丽的家园,让玉屏通过广播飞向更加浩渺辽阔的天空,飞向更加遥远广袤的大地。
第二篇:广播稿
第四周:文明礼仪的广播稿
二年级2、3班
付出一份真诚,打造爱的世界。带走一片笑容,永远与我们同行。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啦!我是主持人徐铭爽 大家中午好!
今天的主要栏目有《校园新闻》,《德育之窗》 下面的栏目是《校园新闻》
1.今天又是星期一了,同学们周末是否洗好自己的鞋子、袜子、书包、红领巾等物品呢,希望能看到同学们干净整齐的着装风貌。
2.我们少先队在检查中发现,有一些同学的手甲很长,请各班主任认真检查一下,请同学们自检。今天下午第六节课下后进行卫生大检查,请各同学做好卫生保洁工作。
下面的栏目是《德育之窗》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讲求、崇尚接人待物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每个人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出个人的气质与素养。荀子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是民族素质、国体形象的体现。文明礼仪不是抽象的概念。它体现在我们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 中。文明礼仪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与人相处时的亲切真诚,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文明礼仪体现在我们学习和生活的一切细节之中。文明礼仪是一种品质,文明礼仪是一种修养。人字的结构很简单,一撇一捺,但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么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人。为促进文明礼仪风尚的日趋浓厚,推进校园和谐,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做到:
1.参加升国旗仪式,做到快、静、齐,衣着整洁、脱帽肃立,行注目礼。2.参加集会严格守纪,观看演出、比赛做文明观众,不起哄,适时适度鼓掌致意。
3.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丢垃圾。
4.不打骂人,不说脏话,不高声喧哗,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欺负弱小。5.要着装得体,符合学生身份,体现出新世纪学生蓬勃向上的风采,因为仪容,仪表,仪态,可以让人一看便知道你的修养,作为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之外,还要学会做人,学会接受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批评教育。尤其是在自己犯了错误的时候,理应有一颗悔过之心,去面对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尊敬老师、尊敬长辈、尊重他人,是我们每个小学生首先要具备的最重要的礼仪。同学们,“天下大事,必行于细”,讲文明懂礼仪重在行动。“国 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当是我们的基本素养。我们既是校园文明礼仪的受益者,更是文明礼仪的创造者,每位同学都是 小学的文明礼仪使者。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使黑龙泉小学的明天更加文明有礼,和谐美好!
红领巾广播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三篇:广播稿
亲爱的朋友们,紧张而充实的校园生活又开始步入正轨,年轻的我们又该如何审视属于我们的青春呢?该如何点缀我们的生活,抒写我们的人生呢? 青春寄语
青春是一种心境,是一种气质,如果你正值青春年少,那就随着青春的脉搏一起跳动吧!即使你已岁月沧桑,但心态依然可以保持年轻,让我们青春到来。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个时期,而不是一种心境。青春不是指粉红色的面颊、红润的嘴唇、光滑的皮肤和健康的身体,而是指那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想像和激越的情感,青春是生命深处的一泓清泉。
青春是一种气质。勇猛果断而不是怯懦退缩;渴望冒险而不是贪图安逸。没有人会单纯,因为年岁增长而衰老,而一旦丧失理想,就会真正变老。年岁也许会在你的皮肤上生出皱纹,而热情不在则会使心灵起皱。忧郁、恐惧、自卑都会使人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慢慢变老。
当一个人无论是60岁还是16岁,心里都怀有对新生事物的向往,都会像儿童一样对未来充满永不衰减的憧憬,都能在生活中汲取快乐,那样就会保持年轻。
在你我的心灵中都有一座无线电台,只要它正在接受其他人和上帝发出的美丽、希望、快乐、勇气和力量的信息,我们就会永远年轻。当你把无线收拢,当你的心灵覆盖着愤世嫉俗的霜雪和悲观厌世的坚冰,即使你年方二十,你也已进入了垂暮之年。然而,只要你把天线打开,接收到乐观向上的电波,那么你可以相信,在死去时你依然年轻。
生活总是美丽而充满了悸动,生活之窗,可以是一本书、一句话、一张名片甚或一座城市,关键在于各人的悟性。打开窗子说亮话,因为窗是采光的。人居斗堂,总是要打开窗户,用来接纳光线,接纳世界。
人们坐船或坐车,也喜欢临窗而坐,因为窗外是缤纷世界。不管是匆匆一瞥,还是久久眺望,都是为了观看阴晴雨雪,浏览迎眸风景。放飞视野,拓展襟怀。但人在不同年龄,对窗外世界的解读是不一样的。
青少年的窗外是一片天。他们不喜欢久困牢笼,喜欢趴在窗口,看天看云,看五彩霓虹,看墙外行人,看嫦娥奔月,看窗外的海阔天空……观看之中,胡思乱想,便有了想破窗而出的冲动。想去远方谋发展,想去寻找契机,干一番事业。
中年的窗外是一条河。缤纷的生活之河,日夜奔腾不息。透过窗棂,让你感到它在你眼前旋转,在你耳边回荡。世事汹涌,惊涛裂空,激起思绪万千。于是你凭窗远眺,目游万仞,心骛八荒。借一页之窗,洞达世情,策略天下。于是许多惊天之举,在窗前做出;许多传世之作,在窗下成篇;许多传世玄机,在窗下悟透。一旦破窗而出,行走于天地之间,便惊天掠地,立身做事,也行端影正。如能为国为民成一番事业,那都是得益于窗前之启迪和修炼。
老年窗外是一幅画。人老了,感情归于平和,生活趋于淡定。在从容与寂静的日子里,也许很少出门,但喜欢倚窗。他们懂得一窗之外,就是大千世界,深谙浩然之气,化外之境。他们临窗寄语,往往是一份睿智而高蹈的人生。
人们对于居室之窗,在于守望。但面对无处不在的生活之窗,就在于如何阅读,如何感悟了。因为生活之窗,可以是一本书、一句话、一张名片甚或一座城市,关键在于各人的悟性。
笑对人生
大仲马说:“人生是一串由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这活在今天看来也不无道理的。
确实,在生活的道路上,极少有人是一帆风顺的,都要遭受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有的人在逆境中奋起,做出了很多成绩;有的人没有勇气正规人生,沉沦下去。然而,生活是位严肃的老人,他绝对不会可怜懦夫,相反,只欢迎那些笑着面对人生的人,同学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列夫托尔斯泰就是这样的人,据说,托尔斯泰读大学文科班时,曾经连续两个学年考试不及格,无法毕业,只好退学回家,但也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坚定执着地追求着人生的真谛。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名著《战争与和平》《复活》的问世诚想。假如他当初自暴自弃,那么世界文坛恐怕就会少了一颗巨星。
也许有的人认为:这并没有什么,托尔斯泰所受的挫折和某些人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
海轮凯勒是个先天不足的人,她又聋又哑,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成为著名的教育家。
海轮说的好:“我滑落过好几次跌倒、摔倒,然而我战胜我自己继续攀登,因为我看见灿烂的云霞在向我招手,希望的顶峰就在前面。”这是何等的胸怀和气魄啊!
正是非凡的乐观精神,造就了他们伟大的人格,使他们获得成功。然而在这世纪之交的时代,有些人却在一时挫折面前退却了,不是有人发出了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的感慨吗?不是有人因高考落榜而一蹶不振吗?
生活中遇到不幸是必然的,可毕竟美好的东西在召唤我们。
人生的路是那样坎坷艰难的,有时是阳光灿烂,有时也会阴云满天,阴云常常会给每个人的心里投下浓重的阴影,可是这能够成为自己畏缩不前的理由吗?不能!人生是短暂的,我们都想在短暂的一生中得到社会的承认,反映真正的自我价值,那就要为社会创造价值。
而那些愁眉苦脸郁郁寡欢的人,那些会高水平发牢骚的人,那些以为世态炎凉的、红尘若梦的人,他们遇到一点点不幸便以为自己是人世间最不幸的人,他们不想也不会为社会创造价值,社会也不会承认他们的,只有那些信心十足的人ˉ当然绝不是茫然自信,只有他们才能创造出生命的价值。
人生就像骑自行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人生总是在以下苦恼中循环往复,挣扎不出:一是得不到的想得到,二是得到了又怕失去,三是总觉得别人得到的比自己得到的要多。不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得到的原来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对于人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都不是很明确,或者说总是说不太清楚。其实这就对了,没有谁能用几句话真正把人生说明白的,因为每个人对于人生的认识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侧重点。
在自然界这个复杂的环境中,我们每个人都在挣扎中撰写自己的人生。人生这本书,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都要非写不可的,非读不可的,而且是非要写好,读好不可的。
人生在世,短短的几十年,如果你把好的事记住,坏的事忘掉,那么你这辈子将会快快乐乐地过完。
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坎坷,如果你选择面对,你就成功了;如果你选择回避,那么你就失败了。
人生的路上,你要学会珍惜,珍惜美好的一切,因为当你一旦失去时,你将会追悔莫及。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置身何处,而是我们将前往何处。
人生有些事,错过一时,就错过一世。
人生总有许多偶然和巧合,两条平行线,也可能会有交汇的一天。人生又有许多意外和错过,握在手里的风筝,也会突然断了线。
世界上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人生中最长久的拥有就是珍惜。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获取幸福就是珍惜你所拥有的,并遗忘你所没有的。
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幸福;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场心伤;在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段荒唐;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阵叹息。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可以。
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都或多或少点缀着一些美好的事物,它可能是一束束鲜花,一缕缕的阳光,也可能只是一句句暖暖的祝福……在我的人生路上却是我的校园生活渲染了一路的春天。
童年的日子是无忧无虑的,童年的校园生活是纯真无邪的。似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欢快地奔流着,时时泛起一朵朵晶莹的浪花。一颗颗跳动的心,一张张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笑脸,编织着一个个彩色的梦,谱写着一曲曲真挚动人的歌。每当老师出现在三尺讲台上的时候,我们的心随着老师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另一个世界里呼吸新鲜的阳光、感受异国风马牛不相及情,尽情的长篇大论。课间是愉快的,不绝于耳的欢声笑语,师生之间的友爱与尊敬编织着音符在空气中飘动。师恩无尽处,当我因考试失败苦闷时,老师窗前那盏明亮的灯一直亮到深夜;当我遇到挫折颓废无助时,是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我做生活的者……
鱼儿在水里尽情的嬉戏,我们在校园用快乐的音符奏响心灵的乐章。每当听到小鸟的欢歌、树叶的沙沙声,沿着小路在林宇中漫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仿佛这个世界干净得一点杂质也没有,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充实。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月圆是画,月缺是诗。我的校园生活在无声的岁月中为我描绘了一幅幅人生画面,为我空白如纸的人生描上彩色的一笔。岁月有痕,留下的是我对校园生活的爱痕,让我们带着心中这份爱打造我们人生中的最亮点,开创我们美好的明天。
第四篇:广播稿
甲:给你的天空划一道绚丽的亮色,给你的世界奏一曲动听的欢歌。清晨之声广播又如约的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五年四班主持人xx 乙:我是五年四班主持人xx 今天我们为大家准备的是校园安全和文明礼仪2个方面的内容,希望你能够喜欢,并从中受益,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
甲:进入冬季,天气渐寒,威胁校园安全方面的因素增多,为确保广大师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有效维护我校的安全稳定,请全校师生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乙:
一、消防安全。冬季干寒,火灾易发。寝室严禁使用“热得快”、热水壶、电热毯、暖手宝等大功率电器;严禁在室内明火;严禁将烟花、爆竹、火柴、气体打火机等易燃、易爆品带入学校。请同学们自觉遵守,互相监督。
甲:
二、交通安全。冬季经常有雾水,路面易结冰,上学和放学要特别注意。要遵守交通规则,过横行道时应多观察,外出不要乘坐非法营运车辆。平时多留意路况,主动避让机动车辆,雨天防滑。骑车时按路线靠右行驶,不骑飞车、不单手或双手离把骑车、不带人骑车、不并排骑行,不在路上追逐打闹。遇到冰雪天气谨慎慢行。按时回家,确保安全。
甲:
三、课间安全。走路小心,不追跑打闹,防止滑倒跌伤,上下楼梯、拐弯时要特别留意。值日生值日要见机行事,当气温低于零度时,不要在走廊拖地,以免造成地面结冰,滑倒伤人。节约用水,用完要关紧龙头,尽量避免水洒到地上打滑。去厕所时要站排
乙:饮食安全。为了个人健康,尽量少吃冷饮、冰冻食物及隔夜食品,切勿在无证摊点购买食物或进餐,以防食物中毒或因不洁食品导致的腹泻等不良状况发生。
甲:预防流行病、传染病。冬季时节,早晚温差大,抵抗力下降,是呼吸道感染、结核病等易发时期。请及时增减衣物,以免感冒发烧,平时多喝开水,多锻炼,多通风,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遇病及时就医,积极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
乙:大课间长跑安全。冬季跑步注意保暖,不要只穿件绒衣就出来,衣服穿得太少,易受寒感冒。穿宽松保暖的衣服,不要穿过紧的衣裤,长跑时要保护好足部。不要穿过硬的鞋,如皮鞋等,以免造成踝 关节损伤。跑步过程中,要深呼吸,且呼吸要有节奏。可采用两步一呼吸、三步一呼吸方法,即跑两三步,一直保持吸气,再跑两三步,一直呼气,跑步时不要张大嘴呼吸,冷空气进入气管,会对身体 造成伤害。应半张嘴,并用舌头顶住上牙堂,口鼻共同呼吸。起跑后,两臂随跑的节奏自然摆动。前脚掌或前脚掌外侧先着地,然后过渡到全脚掌着地,跑步时注意力要集中。
甲:接下来为大家播放有关文明礼仪方面的知识。亲爱的同学们:文明礼貌是什么?文明就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问候,是不小心撞倒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或恣意践踏草坪时的主动制止„„一个讲文明的学生才有一颗洁净的心;一个懂礼貌的学生,才会从知识中升华做人的道理。
乙:然而,在这美丽的校园里,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绿色的操场上总有我们随手扔下的包装纸、塑料袋;长长的走廊里总响起不和谐的争吵声,这些破坏了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谦恭礼让的礼仪之邦。
甲:一位名人说过: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礼仪与文明,你就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乙: 在21世纪,礼仪已经等于我们的第二张脸。就算你长得再漂亮,穿得再好,如果你的言行举止粗鲁,没有半点礼仪的话,那么你还是会遭人讨厌,你的形象也会非常失败。
甲: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但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垃圾,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吗?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让生活充满文明礼仪的气息呢?
乙:首先,我们应严于律已,做到穿戴整洁,朴素大方。抵制攀比等不良风气。对待他人应彬彬有礼,用语文明。一声谢谢,等于一次情感的交流;一声对不起,能化解剑拔弩张的冲突;一个不要紧,等于给人吹去一阵温暖的春风;以礼待人,你会发现天很蓝,花很红,其他的人也很友善,世界是多么的美好,这就是礼貌的魅力所在了。
甲:其次,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笑也是一种礼仪。笑是柔和的和平武器,笑是自信心的表现,笑是沟通人与人心灵之间的纽带,笑是鼓励的,笑是温馨的。校道上,同学们向老师的一声声问好,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使冬季从此不再严寒;课堂上,老师的一个笑容,让课堂的气氛变得更活跃了起来;早晨,对着镜子给自己一个微笑,让一天的学习生活不再枯燥„„
乙:最后,作为学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爱护公共财物,不人为损坏桌椅,节约水电是最基本的行为要求。积极主动地参加大扫除,为洁净校园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上课、做操、就餐都应该自觉遵守纪律,铁一般的纪律才能造就一个优秀的集体,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随时随地,我们都应该牢记并坚决做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互相帮助,礼貌待人,自觉使用礼貌用语。课间要文明休息,不奔跑打闹,以免产生不必要的伤害。愿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更加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愿文明礼貌之花开遍我校的校园!
甲乙: 同学们,老师们,感谢你们的收听!本次播音到此结束!
甲:传播校内外新闻,抒发学子心声,丰富课余生活,校园广播再一次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主持人xx 乙:我是主持人xx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有关学习方面的一些小秘诀和生活小常识
我们说人的智力相差无几,如何成为尖子生那?那就是他们爱思考和爱做题。体现在记忆力好和思维敏捷,只要经过他们做了的、老师讲解过的题目,他们很快地写出答案来,只要老师把将题目读完,就有了解决的思路,不需要老师太多的点拨。
甲:除上述优点外,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还具有下列特点:
1、以学为先 一旦打开书本,尖子生绝大多数都能做到电视不看、零食不吃。精力高度集中,有一种投入其中、自得其乐的状态。在他们心目中,学习是正事,理应先于娱乐,一心向学,气定神闲,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忘我备战。乙:
2、分秒必争 尖子生学习十分自觉,能够闹中求静,不会太多地受环境干扰,他们坚持不懈,做事专一,始终如故。绝不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事上,保证学习时间,学会见缝插针利用好空余时间,经过日积月累,效果很可观。甲:
3、勇于提问 课堂上勇于提问是尖子生渴望和追求知识的表现,他们知道高分是来自对知识的透彻理解和掌握。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没有弄懂的问题通过提问,通过爱问,达到深入研究,仔细体会的目的。所以在学生群体中间,好问的学生占有老师大量的资源,有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不爱问的学生,就主动放弃了别人的帮助,让自己在困境中越陷越深。
乙:
4、善做笔记 尖子生往往一边听课一边记重点,不是事无巨细全盘记录,特别善于记下老师补充的东西,课本上没有的东西,特别是思维方法更是认真记录。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的重点,在他的笔记本里都应该找到。
甲:
5、勤于思考 这一条贯穿于听课、做作业、复习等各个阶段。比如:做完一道题后,要对答案,这里他们会有一个反思的过程,弄清这道题考的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做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乙:
6、书写整洁 通常,书写整洁的解答比潦草乱画的得分高。大家都有体会,乳白的鲜牛奶装在脏兮兮的杯子里,谁喜欢喝?其实不是老师在试卷评判过程中有多大的随意性,工整地书写便于让老师判断解题的过程,也是培养一种很好的书写习惯。
甲:
7、自我调整 不回避问题,一旦在学习中遇到了挫折,心情变得非常急躁时,就暂时停止学习,一个人静静地思索,进行心态的调整,不断地在告诫自己——“宁可不打仗,绝不打乱仗”。备考阶段与前期一样,每一天都努力学习,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追求高效每一天,不把时间浪费在焦虑上。
乙:
8、学习互助 与同学开心地相处,遇事不斤斤计较,宽容豁达;珍视同学间的友谊,在学习中互相支持和帮助,经常一起讨论学习中的问题,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并相互交流心得。从而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甲:第二个内容生活小常识 1.防止冬季静电
冬季,该如何防止被静电电到呢?
一是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除了经常通风换气外,要勤拖地、勤洒些水,或者放些盆栽花草;尽可能避免使用化纤的地毯、窗帘和塑料质地的饰物。二是尽量避免穿化纤的衣服。洗衣服时可以使用防静电的洗涤剂。
三是使用保湿性能好的护肤品,以保证皮肤的水分;勤洗澡、勤换衣服也能有效地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电荷和带电尘埃。
四是在饮食方面,可适当增加含维生素c、a、e和酸性食物的摄取,如胡萝卜、卷心菜、西红柿以及香蕉、苹果、猕猴桃等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的水果。带鱼、甲鱼可增加皮肤的弹性和保湿性,具有良好的除静电功能。
五是在摸门把手或水龙头之前用手摸一下墙壁,将体内静电“放”出去。乙:2.防止冬季身上发痒
进入冬季很多人身上会发痒,有些人以为这是洗澡不够干净,就用热水冲洗,哪晓得越洗越痒,身上都抓出血了,还是痒。对付这个毛病,可以尽量穿纯棉、柔软的内衣,保持清洁和宽松;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胡萝卜、菠菜和豆制品,少吃刺激性大的食物,如辣椒以及牛、羊、狗、鹅肉等。老年人如果用电热毯的话,温度不要过高,时间也不宜过长。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洗澡水温不宜过高,不要以为身上痒用热水泡会缓解,这样只会让你更痒;洗澡时间也不要过长,不要用碱性肥皂;洗完澡后,最好抹些润肤露,这样能减少和预防皮肤瘙痒。甲:3.防止嘴唇干裂
秋风乍起的时候,空气湿度低,风沙大,不少人经常口唇干裂,嘴角裂口出血、疼痛,连说笑和吃饭都受影响。如何预防嘴唇干裂那?
一是嘴唇干裂别舔有些人为了滋润口唇,喜欢用舌头去舔,其实这是一种坏习惯,因为舔唇只能带来短暂的湿润,当这些唇部水分蒸发时会带走嘴唇内部更多的水分,使你的唇陷入“干—舔—更干—再舔”的恶性循环中,结果是越舔越痛,越舔越裂。同时唾液里面含有淀粉酶等物质,风一吹,水分蒸发了,带走热量,使唇部温度更低,淀粉酶就粘在唇上,会引起深部结缔组织的收缩,唇粘膜发皱,因而干燥得更厉害。纠正舔唇、咬唇等不良习惯。
二是无论男女,都应使用护唇膏来呵护双唇,尽量选择添加刺激性成分少的无色唇膏。过敏体质的人,用棉签将香油或蜂蜜涂抹到嘴唇上,也能起到很好的保湿作用。尽量避免风吹日晒等外界刺激,可以采取戴口罩的办法来防护。三是平时应多喝白开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莲藕、荸荠、梨等食物有生津、止渴的功效,嘴唇容易干裂的人不妨吃些这样的食物。及时补充足量水分,充足的饮水量,对于人体机能的均衡有很大帮助,能有效 乙:3.戴眼镜的烦恼
所有戴眼镜的人,都知道最大的烦恼莫过于镜片出雾。特别是天冷时,镜片出雾的现象更加明显,严重影响视力,是生活、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事情。如何使镜片清楚呢?你可以准备肥皂或者沐浴露之类、一块干的软布或纸巾。接下来将肥皂沾水涂在眼镜片两面,不用涂很多,然后用干燥的软布或者纸巾直接擦拭镜片,将肥皂液擦掉
第三步,直到镜片晶晶亮,看不出涂过东西。其实镜片上已经均匀覆盖了薄薄得一层肥皂膜
第四步,把眼镜放在热水杯上熏一下试试看,果然不再有蒸汽在上面了。
第五步,全过程熟练的话半分钟都用不了,而且只要镜片不沾水擦拭,可一直保留效果!难题解决。
甲乙: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又要和同学们说再见了,感谢你们的收听!谢谢大家,再见
第五篇:广播稿
红领巾广播稿
甲:给你的天空划一道绚丽的亮色 乙:给你的世界奏一曲动听的欢歌
甲: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相会在广播站 乙:传播校园内外新闻,抒发学子心声,丰富课余生活
甲: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飞翔之声·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播音员。
甲:我是播音员。今天我们为您安排的栏目有《新闻播报》、《学生二十五条常规》、《文海拾贝》三个栏目。
乙: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今天让我们走进这周的“新闻播报”。
甲:历史上的今天:10月7日。
乙:1860年10月7日,英法侵略军火烧圆明园。甲:1864年10月7日,中俄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
乙:1888年10月7日,清政府发展海军,北洋海军正式建立。甲:1895年10月7日,中国民主建国会创建人胡厥文诞辰。乙:1931年10月7日,南非著名黑人图图主教诞辰。甲:1949年10月7日,我国与波兰建立外交关系。乙:1952年10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诞辰。甲:1978年10月7日,《中国青年报》复刊。
乙:1981年10月7日,邮电部作出六项决定,随时准备与台湾通邮通电。甲:1982年10月7日,我国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成功。乙:1985年10月7日,中国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甲:1986年10月7日,美发明防止核反应堆爆炸装置。乙:1986年10月7日,北京第一所弱智儿童养育院开学。甲:1986年10月7日,美国发现最古老的恐龙化石。乙: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元帅逝世。
甲:1989年10月7日,我国政府抗议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乙:1992年10月7日,戈尔巴乔夫基金会**。甲:1993年10月7日,《明报》记者席扬因窃取国家秘密被逮捕。乙:1994年10月7日,缅甸大毒枭杨茂贤在云南伏法。
甲:1995年10月7日,林格尔文章诬蔑新加坡法制,被新判处有罪。乙:1995年10月7日,我国试制成功“洋底探测系统”。甲:1995年10月7日,美制成电子密码戒指。乙:1997年10月7日,动画艺术大师万籁鸣逝世。甲:2001年10月7日,中国男子足球冲进世界杯。乙:2001年10月7日,阿富汗战争,塔利班政权崩溃。
甲:反映学校生活新动态,宣传学校管理新举措,介绍学生事迹,发现闪光点,树立榜样,带动进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学生二十五条常规》 乙:安全
甲:
1、按学校要求,把握好上学时间,不早到校也不迟到。到校后自觉进入教室学习。有事有病要向班主任请假。
乙:
2、上学、放学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不在街边逗留玩耍,不购买零食和玩具。下午放学后,要按时回家,不得在校园逗留、玩耍。
甲:
3、上室外课和放学后,值日生要关闭电脑平台、关风扇、熄灯、关窗、锁门。
乙:
4、上下楼梯靠右行,不许高声喧哗,不得拥挤,乱推乱撞。
甲:
5、不允许带有危险性的物品和有攻击性的玩具进入校园,在校园内不玩水,不玩电。乙:纪律
甲:
1、上课铃响,立即有秩序地进入教室,做好课前准备,学习用具、书本,整齐摆在桌子右上方。室外课要安静、迅速站队,有秩序地进入上课场所。乙:
2、课间开展有益的游戏活动,不在操场、通道、走廊高声喧哗,不追逐打闹。不乱写乱涂乱画,不爬高上低,不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甲:
3、同学间要团结友爱,不打架,不辱骂老师和同学。
乙:
4、上课精神饱满,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不
随便插话,不做小动作。
甲:
5、爱护学校的公共财物,损坏东西要赔偿,自觉爱护校园花草树木。乙:集会、两操
甲:
1、放学时,由老师护送、列队出校门,步伐整齐,不允许擅离队伍。
乙:
2、做好上下午两次眼保健操,做到手法对,穴位准,用力适当,坐姿端正。甲:
3、早操和集会,站队做到快、静、齐,做操动作要准确到位,认真有力,整齐规范。退场时要保持队伍整齐,不言语,按次序返回教室。
乙:
4、举行升旗仪式时,要按要求穿好校服,少先队员要佩戴红领巾。任何人
不得随意走动,迟到学生原地站立,行注目礼。唱国歌时,歌声嘹亮、整齐。甲:礼仪
乙:
1、进教室、办公室,要喊报告,老师同意后,方可进入。
甲:
2、同学之间要友好团结,互相谦让,自觉运用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以礼待人,不骂人,不说粗话脏话。
乙:
3、上学身着校服,少先队员佩带好红领巾,队干部佩带好职别标志,衣服
整洁,手脸干净,背好书包,书包要保持整洁,不烫发,不留长发、不戴首饰。
甲:
4、遇见老师、同学和校外来宾要敬队礼问好,或点头表示致意。
乙:
5、下课铃响,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有秩序地走出教室,不能拥挤起
哄。甲:卫生
乙:
1、不吃零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不践踏草木,不乱涂课桌、黑板和墙壁。
甲:
2、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勤带手帕。
乙:
3、教室内地面无垃圾,讲台干净无尘,门窗明亮,桌椅排放整齐,物品也
要安放有序。
甲:
4、走廊、花槽包干区每天打扫二次,做到无垃圾、无果皮纸屑、无落叶、无水迹。
乙:
5、卫生工具箱要把门关好,工具摆放整齐,里面无垃圾。
甲:
6、上厕所要大便入坑,小便入池。便后冲水,让厕所干净卫生、无异味。
播放音乐 乙: 绚丽色彩,缤纷校园,文海拾贝带你走进文学殿堂,与你共享佳文。生活的大树需要文学的花朵来点缀。这里是文海拾贝,请您静静地聆听“文海拾贝”。甲:读书,一个永恒的话题!不知大家是怎么认识读书?用什么方法去读书?在
这里向大家推荐一位作家对读书的看法和自己的读书经验,不妨试一试,会 让你受益非浅的!乙 :关于读书 叶文玲 甲:父母生养身体,书籍铸造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书籍好比我们的再生父母。乙: 读书赋予人的快乐是任何美食、锦衣和华屋绝难比拟的——吃一道佳妙的
菜,美味一忽儿;穿一件漂亮的衣,神气一阵子;读一本有益的书,受用一 辈子。
甲:人不读书与人无朋友一样孤单,人无朋友的孤单,也许是暂时的,人若不爱
读书,那么这种孤单贫穷将是终生的。乙:文学的魅力无穷,书中的世界最大。
甲:顿悟是人在精神上升时的飞跃,而书籍便是保证飞跃的撑杆。
乙:书籍是炎夏的凉阴,是严冬的炭火,是治狂医骄的良药,是灵魂的伊甸园。甲:但愿天下无尽书,化作生生世世伴
乙: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到说再见的时候了。
甲: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衷心地祝愿:标尚之声红领巾广播能成为你的良师益
友,愿它能带走你所有的烦恼,为你带去无尽的欢乐;
甲:愿它能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伴随你度过金色的年华。
乙:感谢大家的收听,本次播音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