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大全

时间:2019-05-14 01:58: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大全》。

第一篇: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大全

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公告 职位表 真题解析 在线估分 职位表下载 笔试备考专题等考试信息详情点击:http://v.htexam.com/sichuan/gwy/ 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交流群:256678668 预祝大家考出好成绩。给定资料

1.“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资源供给紧张,环境污染加重,直接影响到投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2009年底在丹麦首都召开,“低碳经济”一下子成为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名词。2009年,锂电池股、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成为了市场最热门板块,2010年的“两会”上低碳经济也成为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趋严重,国际社会的压力已不容回避,低碳经济已毋庸置疑地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以低排放、低消耗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必将第四次掀起全球经济变革的浪潮,我国经济也必将在第四次浪潮中崛起,发展低碳经济显然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动力和引擎。低碳经济,是人类发展遵循的必然道路,正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些也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环保低碳是全世界推崇的新生活方式,老庄“天人合一”观正契合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

2.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1)》发布会上,报告的主编指出:“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迅猛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中国的GDP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同时,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也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使得中国在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的过程中,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批评的对象。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均收入还处在中等偏下水平,因此高速增长仍将持续,城市化率还会进一步提高,经济结构转型至少还需10年以上。这种国内的庞大需求对能源和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逐渐形成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从而放慢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不只是来自国际的压力,而主要是出于中国未来发展的需要,虽然国际上有人拿气候变化问题故意作中国的文章,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节能减排的信念不容置疑。”他还建议,中国在积极自主减排的同时,应积极宣传介绍中国应付气候变化的成果,并适当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些低碳资金援助和比较实用的节能减排技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诚意和努力。同时,建议中国主办一些联合国气候变化国际会议,形成有中国域名的国际协议(如京都议定书、名古屋协定),举办世界性的节能减排博览会,以扩大中国的影响、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减排的认可度。

在“2010低碳经济与期货市场论坛”上,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林健表示,目前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存在企业参与意愿不高、运作机制不规范、标准制定困难等三大问题。他指出,首先,我国中小企业众多,且大量集中于制造业,这些中小企业具有参与减排的任务,但是减排的意愿并不高。其次,在运作机制上,与其他商品市场不同的是,政府在碳交易市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有碳交易总量的核定都属政府职能,而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的需求效率是最高的。最后,标准制定不仅要求国家确定总体目标,还需要对相关技术进行核准制定,对第三方认证制度进行授权,以及建立交易制度和惩罚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经济高速增长必然带来温室气体排放的迅猛增长。地方政府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低碳转型的两难选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占比较大的地区,低碳转型困难高于全国。第二,欠发达地区存在“低发展水平下的低碳排放基数制约”的矛盾。第三,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手段单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实现降低单位GDP能耗20%的目标,主要依靠的是行政手段,即减排压力主要依靠指标的层层分解来约束地方政府和企业。第四,现有的财税体制不适应低碳转型。第五,低碳城市建设缺乏“资金支撑和技术支撑”。第六,低碳经济缺少具体明确的政策法规支撑。

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理念正在由原来的温饱型向舒适型转变,生活方式的变化是以消费水平的提高为前提的。①房屋面积变大。人们不再安于原来的小房子,即使贷款也要首先住上大房子,而大房子的建设需要建材、电器、暖气设备等,从而引致消费翻番。②私车呈大众化。原来上班都骑自行车,距离较近的步行亦可。但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私家车不再单纯作为交通工具,而是同事以及朋友之间攀比和显示自己身价的标尺。拥有私家车虽然提高了更多人的生活水平,但在目前技术条件下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成倍增加。③电力需求翻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以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大为前提的,而企业数量的增多需要电力事业跟进。同时人们为了生活方便,更多人在厨房内选择了电器厨具。在电力供应主要是燃油和燃煤发电的情况下,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与低碳经济之间形成了矛盾。④行为准则失范。“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致富”的观念一定程度上损毁了传统的节俭和利他的行为准则。无休止地开采矿山、焚烧垃圾、喜新厌旧,在资源浪费的同时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

消费者鉴别产品的品位越高越能激发企业之间的竞争,这在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完善产品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进而加大了社会成本。消费者在消费时虽然非常注重产品的内涵,但在亲朋好友间迎来送往的过程中除了注重消费品的内涵外还非常在意产品的包装、款式等,于是花边经济也成为产品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企业为了在同类产品中处于竞争优势,就需要别出心裁地在产品外观层面推陈出新,用新款式、新包装、新口味等来吸引消费者。产品竞争不仅在于品质,还在于外观。同样一个产品穿上不同的“衣服”后就会有不同的身价,厂家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能够登上大雅之堂,也不惜高成本地在产品的包装上打主意。这些好看的包装商品买入前可以显示产品的身价,但是在商品消费后就变成垃圾,不但会增加能源消费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使得处理垃圾的成本提高,这些最后都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

人们对低碳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低碳就是需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用新技术替代传统技术需要经济投入。发展低碳经济就是意味着取缔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这将会缩减就业机会。事实上,低碳经济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传统产业,有效地替代传统产业的同时快速发展低碳产业才是对低碳经济的正确理解。低碳经济不是某个国家的事情,需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并肩作战才能达成全球范围内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更强的经济竞争力,于是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机会将被发达国家占有,这对发展中国家是一种损失。低碳经济的发展确实给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很多挑战,但发展中国家可以在此过程中避开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弯路,并使居民能够在低碳经济中享受生活,同时快速地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还有一部分人,提到低碳经济马上就想到这是政府需要做的事情。实际上政府并不完全代表低碳,低碳经济需要政府出政策、出制度,但要落到实处还需要普通百姓的配合。居民日常生活包括使用一盏灯、一张纸在内的点滴行为都与低碳相关,低碳经济也是普通居民的事情。

4.钥匙在插孔内一扭,汽车像野兽一样发出“嗷”的一声,油耗仪表盘刷一下从“0”跳到“17”。“我就喜欢这个‘吼声’,过瘾、气派,跑起来像一头狮子。”小刘是山西一名县级机关单位的司机,他驾驶的是一辆进口品牌的越野车,百公里油耗高达20公升左右。“机关用车要气派、大方,油耗大不大无所谓,反正是公家出钱,平时加油尽管加,到年底领导一签字就都报销了。”小刘说。

警车开道,一辆辆气派的大排量越野车鱼贯而行,像摆龙门阵。这样的场景在一些工程开工和竣工仪式、企业成立剪彩仪式、现场会参观活动中司空见惯。一些群众说,不是对领导干部和公务用车限制很严吗?政府不是号召节能减排吗?怎么感觉这几年政府公务用车越来越“大”、越来越气派,一些县处级领导一个人配有两部专车,一辆小轿车,一辆越野车,不用说车多少钱,光油耗就得多少啊。

许多企业因自身矿井资源“枯竭”而转向新矿井建设。但这些老矿井的资源真的“枯竭”了吗?位于S省J市的莒山煤矿主要生产无烟煤,属于稀缺化工煤种,市场价格每吨达800至1000元。经过几十年的开采,这座煤矿上报“资源耗尽”。但是煤矿归属S省某集团后的重新调查发现,矿井下剩余资源多达450万吨,几年来,该集团通过对这座矿井“刮锅底”式的复采已经采出优质无烟煤290万吨,价值10多亿元。

“爆破声中一楼除,总把旧楼换新楼”。近年来各地爆破的声音不绝于耳,被炸掉的楼房有民居也有酒店,有学校堂舍也有机关办公楼,有小楼房也有几十层的大厦,甚至有的在建楼房也被夷为平地。“表面上看摧毁的只是房屋,其实损失的钢筋、水泥都是高耗能产品。”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反复拆旧建新、过度追求建筑面积,消耗和浪费了大量能源。更可怕的是,这种浪费反倒变成了官员的政绩。

C省宏观经济专家组组长U分析说,当前大众节能意识不强,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对国家能源紧缺的宏观形势了解不够,相关的舆论宣传还不到位,许多宣传还停留在口号上面,节能理念未能深入人心。比如一次性用品有些可以回收加工利用,有的直接变成垃圾,它给出行人们带来很大方便,但是造成的能源浪费并没有被大多数人认识。二是缺乏配套政策,比如多数人在自己家里能够厉行节约,但是对公共场所的节能不以为然,节约无功,浪费无过。国家新近出台的阶梯电价计划,有望在这方面得到改变。三是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们错把能源等同于一般的商品,认为耗能多少只是消费水平的问题。

5.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长期挑战,即使近来国际上有媒体披露了诸如“气候门”、“冰川门”等事件,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AR4)中存在的错误或瑕疵提出批评,但这些并不足以****科学界关于气候变化事实、成因和影响的总体结论。对气候科学问题存在争议是正常的,不会阻挡国际气候谈判进程,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大趋势。

某地M领导针对“以‘低碳’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时代已经到来”的主题发布会,答记者问。

记者:对于大众来说,“低碳”近来成了公众提起最多的“热词”,在近期以来应该都不陌生了。由它又延伸出了“低碳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等等许多概念。请您先给大家介绍一些更准确的“低碳”概念吧?

M: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影响人类环境和自然生态,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量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已为人类所共识;通过提高能效和降低碳排放量以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这个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发展”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也应运而生。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6.2010年,全球“低碳”风劲吹,我国更是将“低碳”提上经济日程。大到刚落幕的“两会”低碳提案、上海世博会低碳城市概念,小到身边的广告牌、大字横幅、互联网,“低碳”二字正以前所未有的曝光率走进我们的视野。由此孕育出的低碳经济更是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生产模式被大家所认可,人们的低碳意识在认可中得到提高。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W指出,发展低碳经济应狠抓节能。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金融危机正推动着一场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把全球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真实摆在各国政府面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历史上我们错过了多次科学技术突破所带来的生产力的重大变革机遇。在这次变革中,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占领绿色技术、低碳技术的制高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省政府副秘书长、省科学院院长K提出,目前本省在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以低碳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自主创新技术的问题。低碳技术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支撑,要通过科技创新攻克和突破低碳产业发展中关键核心技术的问题。

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在党的正式文献中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到了“文明”的高度。“低碳生活”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低碳生活”的最终归属,它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人的协调和人与自我的协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环境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低碳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任何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对资源的有效与合理利用,我国近几十年经济高速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无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是建立在高能耗和高污染基础上的。在某些工业领域,生产同样一件产品,我们的厂家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工厂要付出更多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这是不争的事实。

社会要长远发展,离不开倡导和推行“低碳型”和“绿色型”发展理念。而众多政协委员聚焦社会长远发展、汇聚民意民智,提出“关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就与我国的未来社会发展方向完全吻合。公众也充分相信,这份提案能够进一步引起全社会对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视,最终惠及人民。提案中所涉及的低碳提议,关乎人们生活和消费习惯。全国政协委员洪某认为:“‘低碳’离我们并不远。建立低碳生活方式,要从节省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

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给定资料2”和“给定资料3”集中反映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2.根据“给定资料1”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环保低碳是全世界推崇的新生活方式,老庄‘天人合一’观正契合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这一句话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二、A市政府准备在全市大力宣传低碳生活理念。请以A市环保局的名义,草拟一份《低碳生活倡议书》。(20分)

要求:

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用语得体,通俗易懂;

3.不超过500字。

三、请根据“给定资料4~6”简要分析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实现低碳经济的建议。(20分)

要求:

1.对原因的分析准确、全面;不超过100字;

2.所提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

3.条理清楚,表达简明。

四、“给定资料7”的画线部分写道:“‘低碳’离我们并不远。建立低碳生活方式,要从节省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第二篇: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确保公共安全

近年来,我国公共安全事故频发,人民的安全和利益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公共安全事故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问题。上海市市委书记韩正曾在政府工作会议上指出:“让人们安居乐业是政府的重要责任,也是政府造福一方的重要内容。”而当前公共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人民安居乐业,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公共安全问题,为人民乐享发展成果创造良好的环境,保障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势在必行。

政府是社会资源的分配者,是社会生产生活的组织者,也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在调集资源、组织力量等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保障公共安全建设中,也应当承担起责任,发挥好作用。

完善的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公共安全的硬件保障。近年来,我国生产、卫生、交通等公共安全事故频发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公共基础设施配置不足和保障不及时造成的,这就在无法控制的天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人祸的因素,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牵涉面广、投资量大、收益小,因此,政府不但应在财政预算及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同时还应有效调集、调控社会资源,组织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安全事故防范的屏障。

各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还要做好企业的安全能力建设。要鼓励和督促企业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在现实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很多企业或面临着严重的生存竞争压力,或没有足够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和投入都不到位,这就要求政府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适当扶持,增加投入。同时要求或帮助企业做好领导干部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的培训。

公共安全的实现,离不开健全、完善、及时、有效的监督机制建设。政府既要强化自身公共安全执法监察能力建设,强化行政部门安全监管职能,又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尊重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权利,为社会监督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做到对于群众和媒体反映的问题深入调查、及时反馈、妥善处理。

公共安全建设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它由诸多方面组成,由多种力量维系,由多个体系保障,绝非一人一时之力可达成。因此,只有全社会共同行动,将公共安全建设作为一项必须始终紧抓和重点建设的工作进行下去,我们的公共安全才能得到保障,社会也必将更加和谐。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实现社会管理“新突破”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改革开放新阶段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创新社会管理,不单是维稳行为、管控行为和部门行为,更重要的是执政行为、人本行为和社会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

当前,我国的社会管理还面临诸多问题,重管理轻服务、重指令轻倾听、重打压轻疏导等管理理念长期存在,管理体制格局与快速变动的社会结构、日趋复杂化的利益结构和人民的多元化需求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社会管理方式方法上还存在简单粗暴等情况,这些问题容易造成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外地人与本地居民之间、企业与工人之间等等的深度隔阂,甚至引发重大的群体性事件,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为了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格局,实现社会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学化,要从理念、制度、方式上实现创新,突破社会管理的“瓶颈”。

在观念转变上做文章,实现理念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管理理念的变化决定着矛盾化解的质量。在一些社会管理领域,还存在着“被动式管理”、“单向约束”等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各级领导干部要从传统的“整治命令”思维转变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作为经常性工作,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使人民群众经济上有成就感、政治上有优越感、生活上有归属感、精神上有愉悦感、保障上有安全感。

在体制机制上出实招,实现制度创新。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国社会管理中政府采取“包打天下”、“单打独斗”的做法,在实际工作中长期存在“各管一段”互不衔接和“共管一段”责任不清等问题,越位、错位与缺位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创新社会管理,要深化对城乡管理体制、社区管理体制、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公共资源投入管理体制的改革,调动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明确各部门、各主体权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机制。

在手段方法上下功夫,实现方式创新。在社会管理中,有些领导干部还是习惯于运用高压的“硬”手段,不习惯用沟通协调、道德约束、自律互律的“软”手段,容易造成干部与群众之间矛盾的激化,甚至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出现。创新社会管理,要善于运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平等的对话、沟通、协商、协调等办法,从习惯于事后“灭火”转变到源头“防火”,从青睐硬性行政手段转变到重视运用经济、文化、行政、道德、科技等综合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

创新社会管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也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在观念转变上做文章,在体制机制上出实招,在手段方法上下功夫,大胆创新,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乞丐可入图书馆

杭州图书馆允许乞丐和拾荒者入内阅读,我们见过太多的收荒匠、推销者莫入的提示标语,却没有见过乞丐拾荒者请进的牌子。杭州图书馆的态度实在让我们感动。但仅仅是感动怕是不够的,我们要做的更多的是反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杭州图书馆的好恰恰反衬出我们其它图书馆的问题。

我们有必要弄清楚,办图书馆到底为了什么?图书馆是为谁办?图书馆的开办精神是什么?

——开办图书馆需要包容的精神。

图书馆的包容性是知识本身的特质决定的。图书中的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全人类的共同遗产,任何人都不应该也没有权利限制别人获得这份遗产。更为重要的是,这份遗产具有很强的共享性,它并不会像金银珠宝一样,多一个人分每个人分得就少一点。越多的人来分享这个遗产,这个遗产并不会因此减少,反而会增多。

图书馆的包容性也是由图书馆功能决定的。图书馆的首要功能是传播知识和文化,为学习的人营造良好的环境。知识传播得越多越广,来图书馆学习的人越多,图书馆的功能就越是得到很好的发挥。这无论是对图书馆还是读者都是善莫大焉的事情。

包容会增加图书馆的管理难度和负担,会影响图书馆的“有序”运作。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包容,受到感化的人越来越多,文明的人越来越多,讲秩序的人也越来越多,不仅让图书馆越来越有序,也会让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越来越文明有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坚持包容精神的图书馆只会只会越办越大,越办越好。

——图书馆必须坚持公益的精神。

图书馆的公益性首先是由图书馆经费来源决定的。我国的图书馆的经费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财政投入,一是社会捐赠。这决定了图书馆不是哪一个地方,哪一个学校,哪一个个人的,而是属于全社会的。那种把图书馆当做是一部分人的财产,把进入图书馆查阅资料当做特权的做法,是保守的、自私的、狭隘的,是一种封建主义的特权思想,严重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向背离的,必须坚决给予批判和抵制!

图书馆的公益性也是由世界潮流决定的,美国、以色列、英国„„,强盛国家的图书馆无不坚持公益精神。要提升全民的综合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坚持图书馆的公益精神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资本主义国家如此,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权利。进入图书馆学习知识是教育权利的一种延伸。无论贫穷富贵,无论他来自何方,无论他的从前和将来是什么样子,图书馆都应该大开方便之门,平等的对待每一个读者。为全社会建立的图书馆必将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从而为解决图书馆的经费问题开辟新的渠道。

坚持包容和公益是会遇到很大的压力和阻力,越是这样,坚持才显得越可贵。这样的坚持还有赖于读者的配合,只有这种精神才能换来读者的感动、体谅、支持,这种精神才能长久的发出耀眼的光芒!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让阳光沁入每一个人的心田

幸福是什么?有人认为十全十美是幸福;有人认为适可而止幸福;有人追求名利双收,位高权重,以为这才是幸福;有人却认为随遇而安、乐享其成,这也是幸福。幸福,不过是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然而,如今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世界,我们却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试问,在这样的社会里,个人幸福都难以实现,何谈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呢?

生活本身就是不完美的,这就正如断臂的维纳斯能给人更多美的享受一样。这样一种生活哲学也与奥地利着名作家门罗的名言不谋而合--幸福应该是带有缺陷。心里健康是个人幸福和社会稳定的“晴雨表”,要积极正确的幸福观,打造健康快乐的生活。

培养正确的幸福观,重建转型时期的价值体系迫在眉睫。早在19世纪中期,法国着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就提出了“社会失范”理论。他用独特的整体社会学视角,不仅深刻地分析了当时的社会问题,更是一针见血地指明: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由于旧的价值体系已经崩塌,然而新的体系尚未建立,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社会整体的道德就面临巨大的“空窗期”。如今,这样的情景再次上演。目前,我国正面临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三化”并进,人们普遍处于焦虑迷茫、不知所错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传统道德美德成为治理转型“阵痛”的关键。

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建立系统的心里健康教育体系势在必行。小病小灾,打针吃药就能治愈,但如果一旦并入膏肓,哪怕“亡羊补牢”,也“尤未晚矣”。如今,遍布周遭,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类的事实普遍存在:急功近利者有之、自暴自弃者有之、妄自菲薄者有之、仇官仇富者有之、骄奢淫逸者有之„„以上种种不良的心理问题,都凸显了加强心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加强心理疏导,利用心里机构、学校等对开展历史文化教育,挫折教育和心里品质教育,此其一;要建立心里疏导体制,搭建系统而全面的网络化平台,此其二;要完善心里咨询等方面的立法,尤其是要保障弱势群体,如精神病人、受灾民众等,赋予他们合法权利,保障其权益,此其三。

“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黑暗的时代”,这是世界着名短篇小说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描述。这段话至今读起来,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加强心里健康教育至关重要,要重建完整的社会价值体系,要建立系统的心里健康教育体系,于此才能真正通过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让健康幸福的生活如绚烂的阳光,洒满大地!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沿着复兴路 共筑中国梦

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个人的奋斗如此,国家的发展亦然。环顾世界,很少有民族,能像中华民族那样,历经苦难与辉煌;也很少有国家,在持续奋斗中,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总书记的深情阐述,展现了中华儿女不懈追求的美好愿景,揭示了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集体意识,道出了中国梦最为本质的核心内容。

这个梦想,凝聚着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探索奋斗;这个梦想,蕴藏着中华民族固有的“家国天下”情怀;这个梦想,更包含着中国走向未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回首近代以来,瓜分豆剖的危险、亡国灭种的阴霾、“东亚病夫”的歧视„„国家失去尊严,民族饱受屈辱,个人何敢言梦?从新中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国家民族的强盛,让人民的幸福有了坚实依托;“中国梦”的茁壮,使个人梦想有了广阔空间。吃饱穿暖、下海经商、有车有房„„个人梦想的日益丰富,再次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有国家的繁荣昌盛,才有个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国家之梦,反映国民之梦;个人之梦,融为民族之梦。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当今中国,国家理念与人民期盼同声相应;个人梦想与民族梦想一脉相承,中国梦既是“强国梦”,也是“富民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现代化国家的蓝图,对接着“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的群众期盼。个人敢做梦,国家能圆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梦正一步步变为现实,让人民感受变迁、触摸幸福、实现理想。

北京的长安街,取盛唐之意,贯穿于建国、复兴二门间,谓之长治久安。只有创造了灿烂文明的民族,才会如此渴望再创辉煌;也只有历尽苦难沧桑的国家,才更珍惜来之不易的道路。沿着这条复兴之路,为梦想努力奋斗,让梦想照进现实,我们的目标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中国梦,我们曾经离它如此之远,我们从未离它如此之近。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纳入标准与政府担心的矛盾统一于人民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诗中如画般的景色,现在却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为了一己之私而肆无忌惮地发展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攀比并炫耀般的过“高品质”的生活,向大自然排放出大量废气、毒气,尤其是PM2.5,成为空气污染的元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PM2.5作为空气质量标准的政策一经出台,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其初衷在于提供环境治理措施的可靠依据,监测并不是目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治理,以改善大气环境,维护人体健康。而地方政府则担心空气质量不达标,增加环保部门的环保压力。二者看似矛盾,实则统一。

矛盾对立面在于监测PM2.5初衷考虑的是人民利益,而地方政府的担心似乎过多考虑自身的利益。将PM2.5作为空气质量监测指标是希望通过监测数据,动态跟踪等手段将大气污染的元凶抓住,以便于为治理措施出台提供科学依据,以达到大气污染治理和空气质量改善的目的,更多考虑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从表面上来看,地方政府关于蓝天数减少,空气质量不达标,面子上过不去,给环境保护工作增加压力等担心更多考虑到了政府的利益。二者看似是对立的,实则不然。

地方政府的担心核心也是考虑到群众的利益。地方政府的担心不无道理,以往的环保报告往往比较笼统的阐述空气质量,如优、良、中、差,或轻度污染、中度或重度污染,对于具体数据没有阐述,如若对空气质量进行量化分析,从感官上来讲会强化其负面效果,可能会引起群众恐慌。而监测对于环保部门在技术上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果在短期内,无法达到群众满意的空气质量条件,可能引发更多的矛盾甚至冲突。因此从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来讲,二者实际上是统一的。

既然二者统一,无论是标准的出台还是政府的担心,落脚点都在于保障人民群中的利益,那么就应该按照这一标准,奔着最终的目标,科学执行这一标准。在保证群众知情权的同时,也为大气污染的治理贡献科学数据。也不枉人民群中的期盼,满足群中的空气质量诉求。

“举大事,必当下顺民心,上合天意,功乃可成。”治理大气污染是得民心、顺民意的大事。治理大气污染,唯有先科学规划空气质量标准,这是让国人生活在鸟语花香、空气清新世界里而迈出的第一步!

公务员考试申论:跳出“一亩三分地”才有一体化

打破传统的以行政区划为界线的分割式治理体系,告别人为配置资源的老路子,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才能实现京津冀一体化的合作共赢

从两会到现在,“京津冀一体化”一直是个社会热点。日前河北出台新型城镇化有关政策,提出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进一步强化石家庄、唐山在京津冀区域中的两翼辐射带动功能。与此同时,京津两地积极推动 “双城”交通一体化,高铁、地铁、公交“一卡通”已经提上日程。这一系列举措,让人们感受到了京津冀一体化的前行步伐。

总书记在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时,强调应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首都功能的调整疏解,通讯、交通设施的统一连接,意味着行政资源、民生资源和市场资源将突破已有行政区划,在京津冀区域内进行优化配置。那么,如何真正跳出“一亩三分地”?如何把资源切实配置好?

实际上,就京津冀城市群面临的现实课题而言,从区域发展平衡,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再到克服日益凸显的“城市病”,谁也不可能唱好独角戏。而且,从以前京津冀合作的经验教训来看,“抱团”之路的曲折与艰难,与“一亩三分地”的思想障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行政壁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利益羁绊等密切相关。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推进京津冀一体化,从政府方面而言,亟须以全局眼光、系统思维,打破传统的以行政区划为界线的分割式治理体系,转变为以市场配置资源、发挥政府作用的协同式治理体系。不仅在施政观念上打破“一亩三分地”,也应体现在城市发展和治理的实践中。这就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绘制出三地发展的大蓝图,明确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市场环境等方面形成具体支撑。只有建立起科学长效的机制,才能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

另一方面,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操盘者,其决定性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决定了分工协作的未来。客观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城市定位的差异,不同城市对于行政、民生资源和产业的转移,存在诉求上的差异。目前,北京发展走到了一个拐点,面临着资源、环境、人口的多重压力;天津需破解产业升级等难题;河北钢铁等“两高”产业产能过剩严重,结构转型迫在眉睫。有道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北京如何通过“舍”而后“得”,天津如何做好“加”与“减”,河北如何实现“转”与“调”,说到根子上,还是一个资源配置的问题。

最近,廊坊市市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面对北京准备向外转移的1000多家企业,廊坊并不会盲目地接收。他们将从企业清单中精心筛选目标,避免低质低效项目进入。实际上,对发展路径的选择,恰恰说明在新一轮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大洗牌中,地方政府再也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而应按照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胃口”、产业经济规律来办事。简言之,就是告别人为配置资源的老路子,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优化配置。这是产业调整降低成本、控制风险的治本之策,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成功之要。

作为一项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本身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动实践。打破条条框框,协同方方面面,以改革逻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好两个积极性,就能实现各方的合作共赢,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课题提供示范和样板。

第三篇: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2013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民生追求

【背景链接】

“十八大报告把民生问题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省委《意见》提出,要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创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把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作为实施民生幸福工程的核心任务,这让7800万江苏人看到了一个钱包更鼓、生活更有保障的美好未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谭颖说。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工作追求。”2013年1月20日,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参加省“两会”南京代表团审议时说的话深入人心,“民生追求”成为省“两会”的热门话题。

【标准表述】

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机制,社会保障对于提高“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社会保障建设,就是要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加快社会保障扩面,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推进城乡制度接轨,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提升百姓的幸福感。

[现实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意见》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首次提出“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就是要求更高、内涵更丰富,包含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形成合理的就业结构、培养良好的就业能力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未来江苏省将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在促进稳定就业、素质就业、平等就业、体面就业、创业就业上下功夫,努力形成“五位一体”就业新格局,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充分就业。

[措施]

要想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中公教育专家建议,除了通过提高就业质量增加工资性收入、鼓励创业增加经营性收入、完善社保体系增加保障性收入外,重点要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坚持在“四个着力”上下功夫:

一是着力加大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力度。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工资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实现企业职工劳动报酬随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同步提高;

二是着力提高一线职工工资水平。引导和鼓励企业提高一线职工工资水平;

三是着力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工资支付预警和保证金制度,依法保障劳动者劳有所得;

四是着力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

总之,就是要我们坚持把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作为实施民生幸福工程的核心任务,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帮扶等增收渠道,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既尽力而为,加快推进,又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四篇: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外卖村乱象

中国公务员考试培训首选品牌 www.xiexiebang.com

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外卖村乱象

一.材料背景

原标题:新京报:北京三无“外卖村” 聚集百余黑店

两个月来,新京报多路记者进入饭馆暗访,陆续应聘9家饭馆服务员、杂工。它们无一例外均无“餐饮许可”,在外卖平台的默许下上线,摇身变成生意火爆的正规店。它们店面狭小,专营外卖,北京像素物业部门直言,这里的100余家餐馆,90%以上都是无照经营。网络订餐在改变写字楼白领、社区居民日常习惯的同时,也出现了泥沙俱下的情况,形成了这个万人规模的“外卖村”。102家走廊餐馆

多家餐馆老板介绍,自2011年北区建成交房,这些饭馆就出现了,到了2013年,渐渐上了外卖平台。没有环保测评、没有营业执照、没有卫生许可和餐饮许可证,并不影响开店。小区里竞争激烈,每年甚至每月都有新店退出或者新加入。

“有检查就关几天门,店主也不担心相关部门的检查。”一家外卖平台业务经理透露,小区物业曾提出把所有饭馆集中到9号楼,统一管理,但最终没有推进。目前的管理仅是“早上偶尔会去检查楼道,看看有没有招牌占道,垃圾有没有及时清理”。

北京像素物业公司客服部马经理表示,2011年像素北区建成后,由于周边没有餐馆,就默许一层底商经营餐馆,从而形成风气。

由于小区楼房商住两用,业主出租开餐馆是个人行为,马经理称,物业苦于没有强制清理权利,管不了。如果有严重扰民现象,得到其他业主授权后,物业可以代为起诉。对于一

中国公务员考试培训首选品牌 www.xiexiebang.com

层现在新装修的店铺,物业要求其签订装修协议,禁止餐饮经营,但已有的102家餐馆,仍无法管理。

“像素餐馆90%没有证照”,马经理称,对于小区餐馆无照经营的情况,物业已经上报给工商、食药监等部门,曾清查过一次,但现在依然存在。个别商家办“管理执照”掩人耳目

按照正常流程,申请开餐馆需要前置审批,即在工商部门拿到营业执照前,必须先得到餐饮服务许可证,两证齐全才可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北京像素个别有“工商执照”的餐馆,用的都是餐饮管理执照,按照规定,其经营范围并不包含餐饮服务。凭借自己的人脉,老板杨明(化名)借到了朋友的工商执照,在美团和百度外卖平台上线外卖,近期又重新回归饿了么,其中美团外卖为其销量贡献最多,每月达1700余单。老板田源(化名)想着把吉太太灌汤蒸饺做成连锁店。“我已经都找好人了,要注册公司、申请商标了,有专门干这个的,一千块钱,公章都有。”

“只要先p个假照,在网上申请,走流程,等业务经理找商家的时候,好好跟他说说,就没问题。”

“我现在和业务经理们都好熟,什么事儿都好说。”田源说连营业执照都是“他们教我p的”。

“每个人有自己的手段,我就是喝酒。”这是田源引以为傲的做事方法。

二.相关评论

名义上,外卖平台也会要求相关餐厅上传营业证照,并号称会派区域业务经理实地查核。可诚如我们所见,此类做法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一者,由于平台服务提供方的放任和监管缺失,让不合格的餐饮企业轻而易举地进入了受公众信任的大平台。再者,基于平台抢占

中国公务员考试培训首选品牌 www.xiexiebang.com

市场份额的考量,尚处于初级扩张期的外卖电 商,客观上存在着尽可能多吸收店家招揽顾客的冲动。北京像素小区出现的“外卖村”,最直观地反映出外卖平台既缺乏治理意愿又缺乏治理能力的窘境。

互联网所引发的业态变更,从来都是一个“赋权”的过程。网络外卖的兴起,实质上导致了“决定餐厅能否入场”的权限,由监管部门转移到了平台电商。而硬币的 另一面是,有多大的权力便应承担多大的责任,掌握着市场入口的各家外卖平台,显然应该拿出更多诚意和心力,扮演好守关者的角色。当然,对于政府主管部门而 言,也同样有必要重新设计自身的监管模式,以求真正适应网络订餐时代的消费特征和交易方式。

——新华每日电讯《黑‘外卖村’呼唤订餐监管模式升级》

就食品安全监管来说,针对外卖业乱象,食药监等部门也要担起责任。

本质上,很多线上外卖的问题,根源还是线下实体餐馆处在了强效监管半径外。而餐馆无证经营、卫生不达标等问题,就在工商、食药监等部门的监管职能范畴内。对于某些黑店跟平台可能有的勾连,有关方面就应介入调查,并依法处理。

据了解,在新京报曝出那些外卖餐馆卫生条件差、无照等乱象后,当日上午,北京市食药监局联合工商、安监、城管等部门,对海淀、朝阳等上百家餐厅进行集中 查处,并对北京像素小区内100多家餐厅关停。其反应可谓迅速,而在这类“曝光——治理”的良性互动链条外,日常化查证执法也要加码。

毋庸置疑,线上外卖作为O2O新业态的衍生物,本身并无原罪,但在中国,有些黑心作坊乘虚而入,将无店面、难发觉的外卖视作对“互联网+”风口的把握,这无异于对新经济的抹黑。

——新京报《面对‘外卖村’乱象,监管部门守土有责》

中国公务员考试培训首选品牌 www.xiexiebang.com

对于用户和消费者来说,不管是网络订餐还是传统就餐,都只是形式上的区别,最关心的始终是食品的安全、卫生和品质。但是,相对于餐厅、饭馆等传统餐饮场所,网络外卖相对隐蔽。监管有时候难以全覆盖地触及各个角落,导致现实中的网络外卖很大程度上处于外部监管的盲区。而在内部监管方面,一些网络平台基于盈利冲动,在审核商户资质时睁只眼闭只眼,放任、默许无证商家进入平台,甚至引导商家虚构信息。内外皆有漏洞,安全问题频出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网络为载体的订餐业务,引入了强大的竞争机制和评价机制,却没有配套的监管机制与之相对应。监管跟不上行业发展,势必引发巨大的问题。作为一种新生的蓬勃力量,不管是从法律上还是从道义上,互联网企业都应该致力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不是利用其虚拟的载体钻制度的漏洞,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面对前所未有的新业态,政府部门的监管思维、模式、力度也应该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探索,切实背负起监管的重任,寻求更有效、更实际的事 前事中事后监管方式。网络平台也要自觉接受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规范其签约商户的行为,推动互联网与市场监管的深度融合。网络订餐如果继续脱离监管野蛮生长,“舌尖上的诱惑”就会变成“舌尖上的诱‘祸’”。

——新华日报《聚百余黑店‘外卖村’何以成气候》

三.热点解析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以“饿了么”、“百度外卖”为代表的网络订餐平台迅速崛起,其贩卖的便捷化餐饮服务迅速改变着都市白领的生活方式。然而,近日,随着以北京像素小区

中国公务员考试培训首选品牌 www.xiexiebang.com

“外卖村”乱象的曝光,网络订餐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也对网络订餐这一蓬勃发展的行业敲响了监管警钟。

“外卖村”乱象的出现,具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餐饮从业者缺乏基本职业素养和正确的经营理念。第二,网络订餐平台默许的态度纵容了黑“外卖村”的壮大。虽然网站在名义上要求入驻商家都需要具有餐饮营业证,但在实际操作中确没有认真核实,导致假证、借证的情况屡见不鲜。第三,有关部门的监管具有临时性,虽然在媒体曝光以后,有关部门迅速做出反应,但只要没有形成长效的日常监管模式,类似的黑“外卖村”还会在一段时间以后改名换姓,卷土重来。这也是黑“外卖村”屡禁不止的原因。

要彻底根除“外卖村”乱象,保证公众“舌尖上的安全”,需要各方长期共同的努力。第一,媒体和公众要发挥监督作用,对发现的危害食品安全的商家要坚决曝光,让黑心店家无路可走。第二,网络订餐平台需担负起企业责任。在网络订餐服务为订餐平台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的同时,企业也应该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建立严格的入驻标准,对商家的营业资格要严格核实。第三,有关部门要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除了对已出现问题的商家及时整顿处理以外,还要加强日常监管,将此类乱象扼杀在摇篮中。

(来源:鸿途教育)

第五篇: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申论考试十大社会热点解析

遂宁市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高级讲师

李训

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申论考试十大社会热点解析

1.进京上访到底违了什么法?

社会事件:12月21日下午,太原市委政法委新闻办公室发布新闻通报称,为发挥信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有效制止信访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将对进京上访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肃处臵。(12月22日《太原日报》)。谈谈你对进京上访违法的看法?

参考答案:在信访活动中,确实有少数人违反规定进行上访,甚至有的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比如,有的违反《信访条例》,组织、煽动集体上访;有的为制造影响,到外国驻华使领馆和驻华机构实施穿状衣、举标语、喊口号等行为。对违反规定的上访行为进行制止,依法对违法的信访行为进行处臵,都是应该和必要的。可是,将所有的进京上访一律看作违法行为,进而予以严肃处臵,则严重侵犯了信访人的权益,不利于社会和谐。

太原市这次部署对违法信访行为进行严肃处臵,是“依据《刑法》、《治安处罚法》、《集会游行示威法》和国务院《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山西省五部门关于《关于依法处臵信访活动违法行为的意见》安排的。可是,不管是《刑法》,还是《治安处罚法》,不管是国务院的《信访条例》,还是其它的有关规定,都没有认定一般的进京上访违法。如果山西省五部门关于《关于依法处臵信访活动违法行为的意见》,将进京上访定性为违法行为,则是与国家法律相违背,与有关规定相抵触的。

公民进行信访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到哪一级机关进行上访,完全应由公民个人决定。尽管我们提倡逐级上访,尽管进京上访往往“越级”,可只要上访者进京后不采取过激行为,不采取违法行为,只是按规定向有关部门递交信访材料,反映问题,那他就没有违法,就是在依法进行信访。

将进京上访认定为违法行为,是对公权力的滥用,是对公民信访权的践踏,这样的严肃处臵,只能使公民的信访渠道不畅,进而激化矛盾。或许这样的严肃处臵,能使进京上访的人数一时减少,能使地方政府“不丢丑”,可它却无法达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甚至会诱发群体事件发生。2.“性贿赂”是否应该写入刑法引起争议

社会事件:近年来,随着我国反腐工作的展开,“性贿赂”一词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性贿赂”是否应该写入刑法引起争议。“性贿赂”是否应该写入刑法谈谈你的观点?

参考答案:支持观点:“性贿赂”入罪具有正当基础

首先,从法律观念上看,性贿赂入罪符合社会对于刑法发挥作用的期许,是对社会民众长期以来反感、谴责权色交易的理性回应。

其次,从法律制度上看,性贿赂入罪代表了预防与惩治腐败犯罪的刑事立法不断严密的制度演进方向,而非倒退。性贿赂区别于通奸、性乱的独立性特征在于其负载了职务行为与性行为之间的对价关系。因此,在刑法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遂宁市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高级讲师

李训

对于超越夫妻关系的双方同意的性行为的容忍度不断提高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性贿赂犯罪化的正当性基础并不在于制止对性伦理道德的违背,而在于遏制为了追逐性享受而背弃职务行为的公正性。

第三,从司法实践的技术应用上看,增设“性贿赂犯罪”后肯定会出现***作性障碍,但这不应当成为刑法无能为力,消极面对性贿赂问题的理由。因为刑法中“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情节恶劣”、“明显”等在实践中难以量化的价值评判标准,本身就需要法官的裁量,“性贿赂犯罪”与其他刑法规范一样,不可能完全脱离价值评价,单纯在形式上为司法实践框定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

反对观点:

首先,从法律观念看,“性贿赂”问题的实质在于有人无视法纪,利用职权胡作乱为。“性贿赂”之所以屡屡成功,是在于权力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控。真正需要预防和惩治的是利用职务之便的犯罪,而不是在于惩治“性”本身。

其次,从法律制度发展上看,通奸等一些男女之间的性违法行为从刑法中剔除出去了,这是我国刑事立法一个制度性的进步表现。然而“性贿赂”一旦入刑,那实际上是一个刑法制度的倒退。

第三,从司法实践的技术应用上看,在刑法中增设“性贿赂犯罪”,在具体的司法实践工作运用中,将会遇到难以克服的技术障碍。在目前的贿赂犯罪中,刑法规定对贿赂犯罪的定罪处罚是以一定财物的价值、价格甚至是使用价值作为定性定量的依据的。即使可以在基本的财物性贿赂犯罪之外,另行规定增加以“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作为构成犯罪的依据,但是,在实践工作中,何谓情节特别严重?情节严重与否,这是一个价值评价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量化的。3.没有公平的“连坐”

社会事件:最近,宝鸡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办公室联合宝鸡市公安局发出《通告》指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检期间,凡是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的车辆违反交通法规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法严肃处理当事人,同时组织交通违法当事人所属单位负有管理责任的主管领导,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道路交通安全培训;出租车、公交车违反交通法规,其负有连带责任的公司、市运管处、交通局或城建局等领导要一同接受培训。私家车、自由人或无单位的市民违反交通法规的将由本人接受培训。通告还要求,所有接受培训的单位领导或当事人必须面对新闻媒体,向全市人民公开检讨。新规8月30日开始实施。请你对这一事件发表意见?

参考答案:这个通知据说争议不小,就像盲人摸象,有人看到了对公务特权车的整治,于是大声叫好,“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违规上梁怎能当甩手掌柜?有人想到了“连坐”的历史陋习,“一人犯法全家遭殃”,怎么今天还要借尸还魂?何况法治社会,公权岂有不知“法无授权不可为”之理?总之,一千个人大概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立场、利益、身份、思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遂宁市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高级讲师

李训

维不同,“司机违规领导受罚”注定要在社会中上演“盲人摸象”一幕。

其实,无论是对特权车整治的叫好,还是对“连坐”的反对,在不同语境下解释都有合理之处,但必须符合一个前提,那就是政策应当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否则很可能成为多刃剑。

对于支持者而言,“叫好”的现实意义离不开公平,这里的“公平”就是政策的连贯和始终,不是一时的冲动,也不是权宜之计。如此,对违规公务车辆所在单位领导进行“连坐”,才真正称得上权责对等、责任行政意义上的善政,各类公务特权车如果能公平地实施“连坐”,何愁各类特权车破坏交通秩序现象不除?如果只是一时之需、权宜之计,电闪雷鸣后“连坐不再”,那只能让人想到“选择性执法”,伤害的不仅是执法的威信,失去的可能还有当初的那些“叫好声”。

对于反对者而言,“反对”的立足点正是因为“不公平”,这里的“不公平”指政策混淆了一些权利和权力的界限。车辆违反交通法规,必须厘清车辆违规时的公私性质,即使是公车违规,也应当分清违规时是正在“公用”还是“私用”,然后区别对待,无论是老百姓朴素的经验感受还是法理要求,执法都应当有的放矢、宽严得当,“一刀切”难免有误伤、错杀之虞,反对声自然四起。此外,违规当事人或单位领导必须面对新闻媒体向全市人民公开检讨,这种处罚显然越位,目之所及乃“权力和法律的龃龉”,因为这涉及到宪法和民法里的诸多公民权利,除了公权领域,不知哪部法律能够承担起命令个人“向全市人民公开检讨”的职责?

如果把“全国文明城市”当作结果,那么创建过程就是“程序”,只有“结果正义”没有“程序正义”的结果,恐怕称不上“好结果”,以“程序正义”的浇灌结出“结果正义”之果,才是名副其实的“好结果”。创建各类与文明相关的城市是全国各地城市的理想,也往往是一座城市民众福祉所在,于是我们看到各地执政者与市民为了天更蓝、水更清、树更多、街更美、城市更文明而不遗余力,但越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越是在强烈的理想憧憬中,越需要理性,这种理性在于相关政策多尊重法律、多调查研究、多程序正义,自然也包括多听取民意。4.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的积极作用

社会事件:从08年9月1日举行的无锡市公务员交流轮岗工作动员会上获悉,无锡市将打破公务员“一次分配定终身、一个岗位奔到头、一个处室到退休”的格局,全面开展公务员集中交流轮岗,届时将有3000名公务员交流轮岗。(9月2日《光明日报》)。请你谈谈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人事部就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制定了《国家公务员职位轮换(轮岗)暂行办法》。通过这些年的不断探索,日趋完善。实践证明,轮岗已成为公务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增强机关活力、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机关廉政建设、及时发现和防止腐败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首先、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有利于保持并增强机关活力。应该达成共识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遂宁市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高级讲师

李训 的是,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很多人自然而然都会养成惰性,热情消退了,激情没有了,更甭提呆在机关,工作相对稳定,且福利甚好的公务员。公务员在同一机关同一岗位工作时间久了,往往会不自觉地凭经验办事,那么处理工作时就会存在习惯性,局限性思维,从而工作上很难得到开拓,很难有创新。而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则等同于公务员一切又得从新开始,以全新的面貌、全新的姿态去开展工作,也能够以旁观者清的角度来胜任新的工作,也就可以创新思维、开拓局面。

其次,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与办事效率。从这个岗位轮换到那个岗位,或者从这个机关轮流到那个机关,公务员会以原来工作岗位或工作单位的工作事务、工作经验为基础来接受新的工作,新的挑战,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更为全面的处理问题、开展工作。如让管信息化推进的去抓经济运行工作,让搞税务的去财政部门等等,从而培养出一支视野开阔、专而全的公务员队伍,达到提高办事效率的目的。

第三,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有利于预防公务员的贪污与腐败。长期在一个部门、岗位工作,公务员不仅容易受人情、关系的束缚,更有可能滋生贪污腐败的苗头。而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则可以防微杜渐,预防腐败。公务员很难在短时间内受有企图之人的诱惑,想歪点子,利用职务之便贪赃枉法,从而很好的促进机关廉政建设。

同时,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如不利于政府部门、公务员更好地了解企业或个人的真实想法,会让企业或个人产生“刚刚认识,才搞好关系,又是新面孔,又要重新打交道,很重复很繁琐”的感觉,在企业或个人心中形成的是“熟人好办事”的印象,政府机关是为人民办事的,公务员要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也就是说,在交流、沟通渠道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磨合;适应新岗位,融入新环境本文转自公务员考试信息网(www.xiexiebang.com),哪怕就是破除陈规,能看清问题,开拓创新,会有所突破,但刚熟悉,又要调离的局面,不利于公务员在工作岗位上创造佳绩;倘若交接工作不到位,对于遗留问题,经过多人插手,很难妥善解决,会形成公务员相互推卸责任、甚至彼此都不给予处理的不好局面,等等。因此,我国公务员制度体系还需要更为完善。5.如何看待断供现象

社会事件:深圳房市动向已经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据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深圳房价持续下跌,许多人发现他们过去买的房子,其价值正在不断缩水,他们所欠银行的购房贷款,其数额甚至超过了房子现在能卖出的市场价,也就是说,这些房子已经成了负资产。因而一些房主选择把房子扔给银行,也不再偿还银行的贷款,即所谓“断供”。如何看待断供现象?

参考答案:很遗憾于这则语焉未详的新闻。比如断供的“一些房主”,“一些”到底是多少?他们到底是炒房客还是自住户?其身份是什么?另外,“断供”到底是深圳一地的偶发现象,还是其它城市也有?之所以应该关注这些问题,是因为我们需要以此来衡量中国楼市到底走到怎样的地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遂宁市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高级讲师

李训

步,消费者对房市的信心到底下滑到什么程度,当然更关联着政府宏观调控的走向,要不要出手救市等等。更重要的是,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的房价开始走跌,关于房地产救不救市的言论骤起,楼市博弈空前激烈,行业真相也变得扑朔迷离。在此情形下,有必要冷静对待“断供”现象。

如果是购臵房屋用于自住的“房奴”开始“断供”,那无疑是值得忧虑的一种趋势,或有敦促政府救市之必要。这时,救市亦为救房奴。正因为此,美国国会参议院近日以多数票赞成批准一项总额3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以帮助数十万无力支付月供的购房者保留房产。但中国毕竟还远未到美国此次所面临的房地产严重萧条的地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系列数据表明国内房地产的繁荣没有根本改变。那又何来救市之必要?

不是非得心存腹诽,只是因为见惯了开发商挟国民经济而令政策,以及上下其手、左右视听之伎俩,所以更需要对“断供”冷静以待。至少我们应当看清的是,即使深圳的确出现真实的“断供”现象,那也只是深圳一地的现象。这跟深圳房价一直处在畸高状态有关,可以反证高位房价正在归于理性。更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救市之论大多仍限于“开发商言”——强力调控之下,房价在一些地方出现下跌之后,各路开发商即开始频频聚会。一方面抓住一切机会向相关部门递交建议,“上书逼宫”,另一方面则积极发动媒体获取舆论同情。最近一次的太湖“论剑”,开发商的声音异常凶猛,先是把自己比喻成“猪坚强”示弱,接着呼吁政策松动,并强调房地产业和国民经济关联,其意图不言而喻。而谁又能说,“断供”不是楼市棋盘中另一只逼宫之卒?

固然,房价过快地、无限地下跌对中国经济未必是好事,但是对于这一暴利产业来说,理性、适度地下降无疑将是消费者之福音,更将最大程度地挤出房市泡沫,从而有益于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于“断供”现象仍有待仔细考查并分析,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之策。而对于救市之论,则需要政策制定者在通盘考虑之后进行决断。在这方面,我赞成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7月12日《华夏时报》上所说的:“所有这些都是既得利益者“欲望无穷”的反映。必须铲除祸根,这时候讳疾忌医,则会养虎为患。”

6.“干净与干事”

社会事件:宁夏自治区委书记陈建国近日谈到“干净”与“干事”关系问题上有精辟之论。他说,“干净”与“干事”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互统一,相辅相成。并指出,以“干事”为“不干净”开脱,或者以“干净”为“不干事”遮羞,都是错误的(《人民日报》2008年9月1日)。请你对“干净与干事“ 发表意见?

参考答案:“干事”、“干净”四个字作为对官员的德行及政绩要求,既形象生动,又便于人们好记,因此,一度被广为引用。笔者翻阅诸多报章,聆听一些地方干部会议报告,“干净干事”是高频词之一,可见其影响不浅。

站在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角度,官员是需要做到“干事干净”的。应该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遂宁市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高级讲师

李训

说,官员“不干净”,也即是贪污受贿,以权谋私问题,公众是十分厌恶的。抵制官员“不干净”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廉政规定,监督做到了有章可循。在一般情况下,地方官员明目张胆地搞“不干净”的行为是颇为困难的。倒令人警惕的现象是某些官员“干净,不干事”的问题。

谓之“干净不干事”,也就是只要求自身不贪不沾,却不肯为国家为人民出力出汗出智工作,更不肯为改革开放事业做一番贡献。假若说,“不干净”的官员等同于贪官的话,那么可以说,“不干事”的官员也就是庸官、懒官。贪官固然会污染一地一方,而庸官同样会贻误一方。两者都要不得,都成为人民群众所不齿。

问题在于,在不少地方,对“干净、不干事”的人们却表现了无可奈何。笔者生活的南方经常听到当地的主要负责人大声疾呼要克服“不干工作”、“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记得,南方某省主要领导在近年新年之际,专门谈到克服“机关病”,其中病症之一是某些机关官员“不干事”。令人们思考的是,批评归批评,某些地方官员“不干事”的现象却很有市场,这是为何?细析个中原因种种,机关部门监督不到位是一个原因。但是,“红眼病”盛发却是令人切齿之症。

应该说,时下各地很多官员并不是不想干事,也并非没有干事的才能,而是缺乏了“干事者尤其是干成事者光荣”的氛围。笔者接触过不少在改革开放有作为的官员,一个共同特征是:他们均害怕上级表扬,害怕当先进。对此,他们也坦陈心迹,一旦受到领导表彰,就会随之而来一大堆莫明其妙的飞短流长,令你左右不是,难以招架。为着避免是非,一些官员宁愿工作选择中游,不思进取。这样,“干净、不干事”或“少干事”往往成了某些所谓“精明人”的最佳选择。可见,避免“干净不干事”现象出现,悉心创造一个“能者上,平庸者下”,“干事创业光荣,平庸可耻”的氛围十分重要。达到这个要求,需要地方官员加强道德修养,敢于解放思想,健全完善的机制,让想干事会干事又干成事的人们脱颖而出。7.范跑跑事件引发争议

社会事件: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人民生命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在这千钧一发之间,作为一名教师的范美忠第一个跑到了安全的操场,且丢下了学生不理不管,并却在网上发表了“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的范氏言论。请你对“范跑跑”事件发表看法?

参考答案: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

第一、作为一个自然人,在地~震来临时,出于求生的本能,不顾一切的跑出教室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遂宁市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高级讲师

李训

任和社会义务,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危险发生时,保护学生是教师的职责和义务,而范跑跑抛弃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样的行为是违背了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

第三、事后范跑跑在其博客上说明即使是其母亲在教室里他也不会救,这样的大不孝的言论让我们感到震惊,抛弃学生自己逃生可谓不忠,说出要弃母亲于危难而不顾的言论可谓不孝,可以说范美忠是个不忠不孝的人。

第四、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对于青年一代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一个堂堂北大学子,说出这样的话,做出这样的事情,不仅让北大为其蒙羞,也是对社会的一个警示。近些年来,大部分学校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上,而忽略了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和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以及整个社会,以后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的过程中,更加要注意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8.质疑”政府救房市“ 社会事件: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房价飞速上涨,有的城市房价甚至翻了几番,导致民怨四起。在房价超出绝大多数人购买力的情况下,人们只好“望房兴叹”。但是,今年以来,一些城市的楼市出现疲软态势,房价开始不同程度地下降,许多房地产商开始呼吁“政府救市”。请你对”政府救房市"发表看法?

参考答案:政府救市实乃一种无谓之举,目前地方政府不宜干预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首先,从价格层面说,政府不应该进行干预。房价疯涨时,尽管公众普遍呼吁政府干预市场,但一些地方的房价还是一个劲地涨,涨到极限后,人们开始持币观望,房价也开始回落,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房价一回落,一些人就立刻要求“政府救市”,这不分明是要求保护房地产商的利益吗?我们知道,房地产业是一个暴利行业,利润十分惊人,有些甚至是成本价的几倍。房价即便回落一点,房地产商仍然有利可图,地方政府没必要维护房地产商的暴利而漠视公众的利益。

其次,救市不救市,政府还是要多听民意,别听房地产商的一面之词。据报道,《广州日报》7月份进行了一项“政府应否出手救市”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穗、京、沪、深四地总体上有38% 的市民认为,“楼价还没跌至合理水平,政府应加大整治力度”,19%的市民认为“房价应由市场调节,政府不应干涉太多”,仅有22%的市民表示“政府应出手救市,稳定市场”。在持“救市”观点的人中,认为政府最应该采取的措施首先是构建多层次、满足不同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保障体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呼吁政府救市的只是少数人,这些人并不能代表广泛的民意。

总之,楼市自有其发展规律,政府不可能进行完全的干预。以股市为例,上证指数从去年10月的6100多点跌到现在的2000点左右,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措施,可从目前的情况看似乎收效甚微。股市是这样,楼市何尝不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遂宁市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高级讲师

李训

是如此呢?地方政府与其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救市,倒不如遵循房市自身规律,少些无谓之举。9.中国医改大讨论

社会事件:中国新一轮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以下简称中国医改)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进行的一次里程碑式的改革探索。中国新一轮医改将对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和非营利组织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改革方面具有开创性和借鉴性意义。关于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引发大讨论。请你就“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发表意见?

参考答案:观点之一:主张政府主导而反对市场主导

只有政府主导才能实现医疗卫生的公平性和公益性,才能体现政府的责任;而如果由市场主导,必然会出现诸多难以解决的“天然矛盾”。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

第一,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品性质与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与一般消费品不同,大部分的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性质。具有公共品性质的服务是营利性市场主体干不了、干不好或不愿干的。因此,必须而且只能由政府来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与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医疗卫生服务要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向百姓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而如果采用市场化的服务方式,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会利用医患信息不对称,为患者提供过度的服务,甚至不惜损害患者的健康。而只有政府主导,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经费和人员工资等全由政府提供,而业务收入全部上缴,那么这一矛盾就不复存在。

第三,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与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医疗卫生的普遍服务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能够及时满足每一位患者的需要,因此,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本身必须是多层次的、布局合理的。市场化的服务方式不仅无法自发地实现这一目标,而且必然导致医疗服务资源在层次布局上向高端服务集中,在地域布局上向高购买力地区集中,从而使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大大降低。

第四,医疗卫生服务的宏观目标与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合理目标应当是以尽可能低的医疗卫生投入实现尽可能好的全民健康结果,比如通过卫生防疫等有效的控制,让老百姓不生病、少生病。而在市场化的服务体制下,医疗机构为了追求自身经济效益,就必然出现轻预防而重治疗,轻适宜技术而重高新技术的倾向。

持这一观点的人还以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所取得的成绩和近年来医疗卫生市场化服务给百姓带来的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国外也有不少国家的医疗卫生采用政府主导模式的事实,来说明主张政府主导而反对市场主导观点的正确性。

由于上述理由,持该观点的人对类似宿迁的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持反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遂宁市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高级讲师

李训

对态度。观点之二:主张市场主导而反对政府主导

政府的责任并不是非要去亲自包办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其主要责任是出资、筹资和行业监管;实现医疗卫生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关键在于筹资方式,而不是组织方式,组织方式更应强调竞争性;医疗卫生服务不仅要注重公平,同样不能忽略效率。持该观点的具体理由是:

第一,医改如由市场主导,只要采取适当措施,持反对市场主导观点的人所担心的许多“天然矛盾”就会迎刃而解。比如:

1、如果将除极少数类似“非典”等危及公共卫生安全的防控工作应由政府直接工作外,而其它公共卫生服务,如预防接种、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儿童体检和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等服务,采用向城乡居民发放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券”的方式(即将政府的资金投向医疗卫生需求方,简称“需方”),让居民凭券在一定范围内的所有(包括公立和私立)相应等级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自由选择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定期凭券到政府兑换现金。该作法优点:一是通过打破行政垄断,使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公平竞争,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二是更能充分调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自觉做好预防保健工作的积极性。这种变“养人”为“养事”,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的公共卫生服务方式,在浙江、江苏和重庆等不少地方已有成功经验。由此可知:公共卫生服务虽然具有公共品性质,但也未必全由政府直接包办。既然公共卫生服务是这样,那么基本医疗服务更是如此。

2、如果政府能帮助国民实现全民医疗保险,并将政府的医保投资力度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倾斜,那么就会大幅度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的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购买能力,医疗卫生资源自然就会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中流动。所以即使是采用市场化服务方式,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目标同样可以实现。同样由此可知:影响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的并不是医疗机构是否由政府直接举办,而关键是政府的投资方式和力度。

第二,如果医改由政府主导,医护人员收入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业务收入脱钩,所有医护人员只能领固定干薪,那么就很难调动其积极性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没有竞争的压力和动力,所有服务领域的质量和数量都会下降,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也绝不会例外;同时,由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花的完全是政府的钱,常言道:“花别人的钱不心痛”,这必然会导致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节约意识不强,浪费严重。由于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必然导致:一方面医疗卫生资源供不应求,看病住院,尤其是做手术,还得凭权力和关系,甚至还要请客送礼;另一方面使政府财力不堪重负,最终使公平难以为继。由此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讲效率的公平,决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没有效率的公平也只会成为“短命”的公平。高福利的英国政府主导模式,因效率低下,医疗卫生资源供不应求,看大小病都得排队等候,2002年有100多万患者在等候做手术,其中20多万人已经等了半年以上。高福利的中国公费医疗也因效率低下,费用增长过快,政府不堪重负,最终不得不被1998年的患者高自费比例的国家医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遂宁市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高级讲师

李训

改新方案所替代。

第三,由于中国医疗保险覆盖面一直不大,导致“第三方购买者”(即政府医保经办机构和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的严重缺失。由于没有“第三方购买者”对医疗机构的约束和对患者的帮助,处于明显弱势地位的患者只能是无可奈何地接受医疗机构的过度服务,因而让患者不堪重负。如果实现全民医保,有“第三方购买者”的参与,患者的利益就能得到更好的保护,百姓看病贵也会得到明显改善。

第四,中国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医疗卫生资源依然被公立医疗机构所垄断,垄断必然带来竞争的不公平、不充分,也会引发其它许多问题。

由于上述理由,持该观点的人主张必须尽快打破公立医疗机构垄断市场局面,因而对类似宿迁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表示支持。10.三鹿奶粉拷问“国家免检产品”公信力

社会事件:三鹿奶粉是“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让人们对“国家免检产品”的公信力产生了质疑,也再次敲响了食品质量安全的警钟。请你就“国家免检产品”与公信力发表意见?

参考答案: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竞然是有毒的食品,这真是民族品牌的耻辱,政府的危机!

在“三鹿”奶粉的包装上都印有“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名牌”标志。什么是“国家免检产品”?国家质监局发布的《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规定:“如果一家企业某种产品获得了免检资格后,在免检有效期内,一是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在内均不得对其进行质量监督检查,二是在全国各个省均不得对其进行质量监督检查,三是无论是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均不得对其进行质量监督检查。”据国家质监总局公布的数据,仅2007年全国就有1302家企业的产品获得“2007国家免检产品”资格。这样一来,企业一但拿到“免检证书”,该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就处于失控状态,三鹿”奶粉问题就是出在这里。

近几年来,政府职能部门滥评奖之风又有所抬头。什么“名牌产品”、“诚信企业”、“消费者满意产品”、“环保产品”等满天飞,不仅扰乱了企业正常经营和市场秩序,甚至败坏了政府形象,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民众对此意见很大。象三鹿这样的产品一但出现质量问题,亡羊补牢,为时己晚。

产品质量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一但出现严重质量事故,不论是哪个环节,那个部门出了问题,都应该一查到底,决不能心慈手软,遗留后患,祸国殃民。我们不仅要依法追究添加有害物质的不法奶农,更要追究企业法人和质检、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领导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的老百才能吃上放心的食品,人民的生命才会有保障。

据了解,这么多人为什么选择三鹿婴幼儿奶粉?他们都是冲着三鹿是“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名牌”而来的。对老百姓而言,买东西时都图个好质量,用着放心。特别是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人们的期待更高,于是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遂宁市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高级讲师

李训

才有了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产品等荣誉称号的产生。而各大企业都争着往自己“脸上”贴这些标签,就是出于老百姓对这类质量认证的认可,进一步说就是老百姓对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的充分信任。而事实上,大部分贴着国家质认证标签的产品,也都以过硬的质量赢得了老百姓的良好口碑。但仍有少数认证企业缺乏产品质量意识,放松产品质量管理,躺在“国家免检”、“中国名牌”等金字招牌上睡大觉,如此管理能不出问题吗?

然而,三鹿奶粉事件,无疑会对我们的质量认证体系造成恶劣影响,使民众对“国家免检产品”这块金字招牌产生信任危机。要知道,国家的质量监督系统不仅仅应当对民众负责,更应当对企业负责。一个品牌的成长是需要付出很多人的心血的,作为企业有责任对自己的品牌负责,不能为了利益而泯灭了良心;作为质量监督部门,更应该用高度的责任心担负起质量监督的重任,不能因为发了“招牌”就万事大吉,什么都不管了,这无异于犯罪。

三鹿奶粉事件教训是深刻的,但如果能及时总结教训才弥足珍贵。作为一名普通的消费者,笔者恳请那些质量监督部门赶快负起责任,不要再让我们的孩子受到这种(内部资料,仅供参考)

下载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终结“奇葩证明”

    中国公务员考试培训首选品牌 www.xiexiebang.com 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终结“奇葩证明” 一.材料背景 原标题:人民日报:20类事项,不必再去派出所开证明 为切实解决群......

    2012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2012年国考必备热点之一:阳光政府与责任政府 【关键词】 转变政府职能 三公消费公开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听证制度 行政问责 四项基本制度 权力监督 权力阳光运行 科学决......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纵横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为了帮助广大考生积极备战山东公务员考试,中公教育专家特别推荐最新考情资讯,深度剖析时下热点,整合公考疑难问题,预祝广大考......

    浅谈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申论技巧】浅谈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申论考试往往考热点,而本年度或近几年有那么多热点,哪些是复习中的重点关注的呢?通过对历年申论考试中的常考热点研究,我们对申论考试的常......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严”字当头 “实”其人生 3月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申论、写作热点:谈铁道部撤销 【关键词】铁道部 改革 票价 政企分开 【背景链接】3月17日早上8点19分,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官方微博发出消息称,新成立的中国铁路总公司今天已正......

    2013年公务员考试 申论热点

    2012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女孩 来源:考试大 2012年9月12日【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背景材料】 15岁的小姑娘梁春霞现在被许多网友称为“岷县最美女孩”......

    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申论考试十大社会热点解析大全

    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申论考试十大社会热点解析 1. 进京上访到底违了什么法? 社会事件:12月21日下午,太原市委政法委新闻办公室发布新闻通报称,为发挥信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