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能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能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在县领导、社区参与、管理局卫生局指导下,以社区医院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负责收集社区卫生信息,针对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实施健康咨询、健康教育以及社区卫生诊断,负责辖区计划免疫管理和免疫接种工作,按照法定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做好疫情登记、报告工作,开展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的社区防治,了解社区妇女的健康状况,开展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服务。
第二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社区基本医疗服务的基层医疗服务单位。根据服务范围和人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设日间观察床5张;根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设一定数量的以护理康复为主要功能的病床,一般不超过50张。目前,北京市共有32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开设下列科室:
(一)临床科室:
全科诊室、中医诊室、康复治疗室、抢救室、预检分诊室(台)。
(二)预防保健科室:
预防接种室、儿童保健室、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指导室、健康教育室。
(三)医技及其他科室:
检验室、B超室、心电图室、药房、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健康信息管理室、消毒间。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配置
(一)至少有6名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9名注册护士。
(二)至少有1名副高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三)每名执业医师至少配备1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具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注册护士。
(四)设病床的,每5张病床至少增加配备1名执业医师、1名注册护士。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社区基本医疗服务的基层医疗服务单位。根据服务范围和人口,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设日间观察床1张,不设病床。目前,北京市共有158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站,一般开设下列科室:
全科诊室、治疗室、处置室、预防保健室、健康信息管理室。
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人员配置
(一)至少配备2名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二)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执业医师。
(三)每名执业医师至少配备1名注册护士。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 区县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 北京市16个区县卫生局所属社管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作为各区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中枢,行使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具体管理职能,规划各区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展,对各区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工作进行管理、监督、质量控制和考核。
第三篇:8812019年x市x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能简介
881
2019年x市x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能简介
x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1年1月正式挂牌并开展各项工作,属公益一类事业机构,隶属于x市卫计委管理,实行财政全额预算管理。是纳入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定点医疗机构,中心是集医疗、保健、康复、预防、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等“六位一体”的全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形成以中心为主体,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补充的新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中心位于x市延安南路51号,共三层,建筑面积2000㎡,房屋投资569万元,设备投资200万元,共设有25张床位,辖区常住人口68689人,区域面积13.5平方公里,1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中心接管南林社区卫生服务站)。
中心核定编制40人,目前在岗31人,临时聘用人员1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7人。注册医师总数:14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5人、医师4人、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师)士:18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7人、护士5人),检验师:3人,(其中:检验士:1人),放射医(士)1人,营养师1人】。
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两大功能的不同,设置了全科诊室、中医诊室、康复治疗室、抢救室、预检分诊室、预防保健科、社区卫生管理科、妇女与计划生育指导室、儿童保健室、健康教育室、预防接种室、健康信息管理室、检验室、放射科、B超室、心电图室、药房、治疗室、处置室等,方便服务对象就医。同时,为了减少健康人群与患者之间在获取健康保健服务时的影响,在科室布局时将医疗和保健区域分开,避免交叉感染。在标牌设计上按照醒目、清楚、具有中医特色的原则,规范科室标识、标牌,方便服务对象快速熟悉适应就诊环境,顺利找到相应科室。
中心医疗服务设施逐渐齐备,各项服务能力水平显著提升。先后配备了西门子B超、飞依诺G5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蓝韵200AmmX线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流变分析仪、全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酶标仪、洗板机、水浴箱、离心机、血压计、快速血糖仪、十二导心电图机、多功能床、体外高频热疗机、微波治疗仪、日本企画极超短波治疗器等先进医疗设备。能为辖区居民提供较好的就医环境,解决一定的就医需求。
第四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计
性质:
1、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2、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3、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
4、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
5、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
6、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内容:
预防服务:包括传染病、非传染病和突发事件的防控。一是传染病的预防即社区一般病因预防、二级五早预防和三级预后康复预防。二是非传染病预防即一般危险因素预防、二级早期疾病干预、三级防残预防。三是突发事件的预防,是指隐藏在“健康人群”内的,且能突发严重卫生问题的监测预防。
医疗服务:除在医院开展门诊和住院服务外,重要的是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开展家庭治疗、家庭康复、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
保健服务:对社区居民进行保健合同制的管理,并定期进行健康保健管理。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实施预防传染病、非传染病和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很多卫生问题
任务书:
总建筑面积:1400㎡用地面积:2000㎡
其中
大厅:100㎡门诊:100㎡输液:100㎡药房:100㎡儿童防疫:100㎡ 育龄保健:100㎡传染病防疫咨询康复:100㎡
残疾人心理身体咨询及康复:300㎡
疾控咨询管理咨询:100㎡
办公室:100㎡会议室200㎡
停车车位、残疾人车位
各部分包括厕所、储藏等建筑面积,适当增加内容,各部分面积可根据调查,适当调整面积,总建筑面积不能低于1200,建筑层数不超过三层。
五一节放假期间调查个人家所在卫生院、防疫站、画出平面、各部分功能图,有文字说明 节后上课交调查报告,并提出个人的设计意象
第五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观后感
观后感
2013年5月8日,我参观了成都市武侯区跳伞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和特点,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
成都市武侯区跳伞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于2007年,位于武侯区跳伞塔街道林荫街19号,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是武侯区政府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举办的公益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挥着政府在医疗救助等方面的惠民平台作用,主要开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跳伞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范围达2.6平方公里,服务常住人口69153人,分布在7个居委会。由于该社区管辖范围较大,下设棕北社区卫生服务站,使得辖区内居民都能在15分钟内到达该服务中心(站),打造出了一个方便快捷的“15分钟健康圈”。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凡到中心就诊均免收挂号费,而且药品均是零加价,这项惠民政策使得居民能很便捷地接受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大大减轻了居民看病的负担。中心还提供免疫接种、中医康复、妇幼保健、慢性病管理等11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在传染病防治方面,跳伞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是由专人负责。其工作的重点是对传染病患者的追踪、管理、转诊和治疗流程的记录,督促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还会定期做相关主题的健康教育讲座,向人们宣传传染病的防治要点。当来中心就诊的患者是首次被诊断传染病时,工作人员还会按照规定将其及时上报在国家传染病疫情网上。当辖区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中心会及时响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并预防该事件的继续发展,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在成都这样一个越来越国际化的城市,我们需要这样结构配置合理、功能完备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来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卫生服务。居民收入的极大差距使得相当大一部分居民面临着看一场病就要花掉一辈子的积蓄这样残酷的事实,有了这样的基本卫生服务机构,居民就可用最少的钱享受到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这对于提高居民对社会的满意度,维护社会的稳定性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慢性病逐渐成为了危害健康的又一大杀手。糖尿病、高血压患病人数的不断增长,大大加重了社会的负担,目前有80%的人口死亡都可归因于慢性病的危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一个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能够利用居民健康档案,牢牢地掌握每一位慢性病患者的基本信息、诊疗经过、病情变化等,督促他们按时服药,控制人群中慢性病的发展趋势,减轻慢性病的恶化带来的危害,给国家和社会减少了不必要的负担。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这些年来,我们充分借鉴、吸取国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和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也看到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流动人口增多,高血压、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差,老年人人口比例持续增长使得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增加等。我们必须不断地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尽快解决这些难题,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才能给每一位居民提供更全面、更深入、更专业的基本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