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概题库第7章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和保证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马克思主义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的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的意义上说的 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革命的阶级斗争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改革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4.我国实施改革的目的是()A.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C.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D.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格局所呈现的特点是()A.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 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C.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 D.沿海、周边、内地 6.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A.发展 B.创新
C.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战略是()A.国内国际两种市场相结合 B.自力更生、独立自主 C.全面开放、兼顾内外 D.“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8.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A.兴办经济特区 B.开放浦东新区 C扩大出口 D.实施“走出去”战略
9.()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A、1978年 B、1977年 C、1979年 D、1980年
10.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
A、生产关系 B、社会环境 C、自然环境 D、生产力的要求 11.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A、十二届三中全会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2.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主要看它是否适应()的要求。A、劳动制度 B、社会制度 C、生产力 D、人民
13.()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从而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D、胡锦涛 14.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在()拉开了序幕
A、城市 B、工厂 C、农村 D、乡镇
15.1992年,党的()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六大 D、十五大
16.最先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是()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D、胡锦涛 1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首先开始于()A、农村 B、城市 C、沿海地区 D、内地 18.在全面改革中,()改革是重点。
A、教育体制
B、社会体制 C、经济体制 D、政治体制 19.第一次对“三个有利于”标准作出完整表述,是在()A.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 D.党的十五大 20.“三个有利于”标准是()A.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B.实用主义的标准
C.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D.实践标准在思想领域的具体化
21.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统一起来。
A、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
B、人民可以承受的程度 C、政府可以承受的程度 D、自然可以承受的程度
22.1980年,在党的工作会议讲话上,()正式使用“改革开放”的表述。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D、胡锦涛
23.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的标准。A、三个有利于 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四项基本原则 D、生产力
24.我们要把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
A、开放的速度 B、稳定的程度 C、发展的速度 D、市场化速度 25.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定为基本国策 A、对外开放 B、节资环保 C、经济体制改革 D、计划生育 26.实行对外开放是()A.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C.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政策 D.社会主义发展的权宜之计 27.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的关系。A、独立自主 B、自力更生
C、平等互利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8.()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A、独立自主 B、自力更生
C、平等互利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9.我国已经基本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B.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
C.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 D.全方位、多方向、宽领域
30.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31.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后,我国正式成为()的成员。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世界卫生组织
D、世界气象组织
32.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A、对外贸易 B、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 C、对外技术交流D、对外劳务合作
3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是看它()
A.是否适应了上层建筑发展的要求 B.是否扩大了公有制经济的比重 C.是否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D.是否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34.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C.各种各样的人民内部矛盾 D.落后的社会生产力
35.对外开放是一项涉及面十分广泛的基本国策,其基本点是()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36.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A.相互适应 B.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C.相互矛盾 D.根本对立无法调和
37.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是()A.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D.加强人民民主专政 38.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C.生产力 D.阶级斗争
39.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
A.提高生产力水平
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C.公有资产占优势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0.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句话是从()
A.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政治、经济、文化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从完善我国生产关系上说的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上说的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含义是指 A.改革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2.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
C.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3.邓小平明确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是否有利于 A.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增强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吸引力 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4.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是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B.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C在自力更生基础上推进对外开放
D.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改革是对我国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2.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由1000美元达到3000美元,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它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稳定与发展似乎成了两难选择。有人认为,为了确保稳定,就要限制发展。
四、问答题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需要通过改革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
2.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什么?处理它们之间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C 2.A 3.C 4.D 5.B 6.C 7.D 8.D 9.A 10.D 11.D 12.D 13.B 14.C 15.B 16.B 17.A 18.C 19.A 20.C 21.A 22.B 23.A 24.C 25.A 26.A 27.D 28.D 29.A30.C31.B 32.A 33.C34.A 35.D36.B37.A38.A39.B40.D
二、1ABCD 2ABC 3ABD 4ABCD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1)我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任何革命都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改革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即计划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3)我国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根本方面是社会主义的。改革主要是指对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实现形式即体制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下的改革,是为了完善这一制度、发挥这一制度作用的改革。
2.(1)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互相促进、互相统一、不可分割。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基础。(2)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各方面的重大关系,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3)在改革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最终要靠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来解决,离开了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能实现。
四、问答题
1.(1)社会主义是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和动力根源于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共同富裕的价值观念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从根本上消除了产生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可能性,确保了社会各民族、各阶层和各个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平等,是社会主义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自觉的推动力量。
(2)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时间不长。我们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虽然都有了大幅度的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但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经济体制、管理体制、民主体制和思想道德等方面,与我们应该达到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比还有相当的距离;在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也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不断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要完全达到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目标,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革与我国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中存在的弊端,所以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不改革、不进行体制创新,很多问题就无法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和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
2.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也是稳定的保证,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第二篇:毛概题库
单选题
1、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是()生机勃勃的伟大创造,是理论发展的源泉。1.军队 2.中国共产党 3.人民群众 4.工人阶级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推进(),同推进经济、文化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1.党的建设 2.人的全面发展 3.社会主义道路 4.人民民主专政
3、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1.发展生产力 2.消灭剥削
3.消除两极分化
4.达到共同富裕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努力促进人的()发展。1.自由 2.个性 3.全面 4.主体
5、()指出,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1.邓小平2.习近平3.江泽民 4.胡锦涛
6、关于“八个明确”,错误的是(不知道)
1.高度凝练、提纲挈领地点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2.构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3.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八个明确”
4.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1.辛亥革命 2.新中国的成立
3.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8、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纲领是(不知道)1.毛泽东思想 2.邓小平理论 3.科学发展观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9、我们在第(不知道)个五年计划的实践中也觉察到苏联模式的弊端。1.一 2.二 3.三 4.四
10、坚持党的领导,核心是坚持党的()。1.先进性 2.阶级性 3.纯洁性 4.时代性
11、按照十七大部署,2008年9月起,我们党开展了历时()的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把推动科学发展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有机统一起来。1.一年 2.一年半 3.两年 4.两年半
12、关于“八个明确”,错误的是(不知道)
1.高度凝练、提纲挈领地点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2.构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3.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八个明确” 4.党的十八大报告概括“八个明确”
13、由于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只能是()阶段的社会主义。1.萌芽 2.初级 3.中级 4.高级 14、2000年6月9日,江泽民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要回答和解决的正是(不知道)的重大问题。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 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4.“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5、()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1.辛亥革命 2.五四运动 3.新中国成立
4.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6、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1.“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2.“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 3.“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4.“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17、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决定于()。1.现代化建设任务的艰巨性 2.时代发展的主题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1.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阶段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 4.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经阶段
19、()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实践的统一。1.“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2.“十四个坚持” 3.“八个明确”
4.“十四个坚持”和“八个明确”
2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阐明了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不知道)关系。1.辩证 2.特殊 3.对应 4.统一
21、在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我国经济保持了(不知道)的发展速度,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较慢 2.飞速 3.较快 4.均衡
22、(不知道),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1.“一个中心” 2.“ 两个基本点”
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改革开放
2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是()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3.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振兴中华
24、()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1.发展 2.革命 3.改革 4.开放
25、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错误的是(不知道)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新时代的精神旗帜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2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1.群众 2.人民 3.多数人 4.最大多数人
27、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在()1.1979年 2.1982年 3.1983年 4.1984年
28、我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改变和铲除原有的经济制度 3.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体制?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9、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1.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 3.新时期的目的 4.对旧制度的根本变革
30、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中,()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1.农民阶级 2.工人阶级 3.地主阶级 4.资产阶级
31、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错误的是(不知道)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2.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3.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4.我们已摆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合作社经济是(不知道)。1.社会主义性质 2.半社会主义性质 3.个体性质 4.国家资本主义性质
3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1.发展 2.以人为本 3.全面协调可持续 4.统筹兼顾 34、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不知道)次提出科学发展观。1.一 2.二 3.三 4.四
3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4.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36、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1.毛泽东思想 2.邓小平理论 3.科学发展观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7、科学发展观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1.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 2.物质和意识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4.物质和运动
3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衡量党的方针政策的成败得失,必须坚持(不知道)的标准。1.客观性 2.系统性 3.全面性 4.规律性
3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统一于()。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3.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实践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40、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开始。1.城市 2.农村 3.内陆 4.沿海
第三篇:毛概题库
第七章
一、判断题
1.我国目前需要进一步提高“引进来”的水平和“走出去”的能力。(对)标准答案:对 2.最先阐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的是列宁。(错)标准答案:错 3.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改革。(错)标准答案:错 4.改革是对原有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革。(错)标准答案:错
5.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错)标准答案:错 6.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是互不相干、相互排斥。(错)标准答案:错
7.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中国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对)标准答案:对
8.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对)标准答案:对
9.最先阐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标准答案:对 10.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深入分析的是邓小平。(对)标准答案:对 1.建立自主创新型国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对)标准答案:错 4.最先阐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标准答案:对 5.对外开放会导致资本主义。(错)标准答案:错
9.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决定的。(错)标准答案:错
6.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深入分析的是毛泽东。(错)标准答案:错
9.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理论的是毛泽东。(错)标准答案:对 10.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决定的。(错)标准答案:错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对)标准答案:对 10.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错)标准答案:对 7.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对)标准答案:对
4.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规律进行系统阐述的是列宁。(错)标准答案:错 二.单选题 注:每题1.5分。(得分:7.5)
1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B)标准答案:C A.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必然结果
B.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 C.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中国发展的需要
12.我国的改革()(C)标准答案:C A.是生产关系的根本革命 B.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 C.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D.目标是扩大世界影响
13.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D)标准答案:B A.改革开放 B.自己的发展 C.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14.邓小平曾指出,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是()(D)标准答案:D A.惩治腐败 B.实现四个现代化 C.发展生产力 D.改革开放
15.对外开放中,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是()(B)标准答案:B A.“引进来”的能力和“走出去”的水平B.“引进来”的水平和“走出去”的能力 C.引进来”的质量和“走出去”的数量 D.“引进来”的数量和“走出去”的质量
16.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B)标准答案:B A.阶级斗争 B.改革
C.物质利益原则 D.精神激励
17.改革是()(D)标准答案:D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18.“三个有利于”标准是()(A)标准答案:C A.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B.实用主义的标准
C.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D.检验真理的标准
19.我国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制度。(A)标准答案:C A.政治管理 B.社会经济
C.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 D.税收
20.在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中,我们要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B)A.特别优惠 B.严格监管 C.减税让利 D.国民待遇
11.我国对外开放的主体是发展()(D)标准答案:A A.对外经济关系 B.对外政治关系 C.对外文化关系 D.外交关系
17.对外开放是我国的()(B)标准答案:A A.基本国策 B.基本方针 C.基本制度 D.基本政策
标准答案:D 19.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B)标准答案:B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B.长期的基本国策 C.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政策 D.当前的权宜之计
20.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C)标准答案:C A.政府 B.企业 C.人民群众 D.国家
14.改革是一场革命是指()(D)标准答案:C A.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C.它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6.邓小平提出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在()(A)标准答案:D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南方谈话
19.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思考的()(D)标准答案:D A.列宁 B.斯大林 C.毛泽东 D.邓小平
19.1990年,我国作出开发和开放()的战略决策。(A)标准答案:D A.海南 B.重庆 C.厦门
D.上海浦东新区
11.贯穿社会主义社会始终,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C)标准答案:D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4.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A)标准答案:A A.改革
B.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 C.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D.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三.多选题 注:每题2分。(得分:10.0)
21.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BCD)标准答案:ABCD A.是机遇 B.是挑战 C.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
D.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22.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中()(ABC)标准答案:ABC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前提 D.改革是目的
2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正确关系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相辅相成的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立足点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 D.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24.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可以概括为()(AB)标准答案:ABD
A.两极称霸的格局已经打破 B.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C.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已经形成 D.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25.改革开放的成绩证明()(AC)标准答案:ABC A.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B.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C.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D.对外开放会导致资本主义
26.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归结起来就是()(CD)标准答案:ABCD A.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政治局面混乱 B.经济停滞不前濒临崩溃
C.人民生活物资匮乏,生活得不到改善
D.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拉大
27.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应遵循的原则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应从现实的国情出发,力求取得最佳效益 B.避免盲目引进,重复引进
C.必须同国内的消化、吸收、运用、创新相结合 D.应同我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相结合
28.邓小平曾指出,改革是()(AC)标准答案:ABCD A.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B.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D.解放生产力
29.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ABD)标准答案:ABCD A.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C.没有固定的模式
D.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30.对外开放中的全方位包括()(ABCD)标准答案:ABCD A.资本主义国家 B.社会主义国家 C.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
23.邓小平提出经济特区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技术的窗口 B.管理的窗口
C.知识的窗口 D.对外政策的窗口
25.对外开放中的多层次包括()(ABD)标准答案:ABCD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技术开发区 D.沿海经济开发区
28.对外开放的领域包括()(AD)标准答案:ABCD A.金融 B.保险 C.房地产 D.科教文化
30.坚持改革正确方向核心()(ABC)标准答案:ABC A.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B.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D.坚持中国制造
26.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的是()(ABCD)标准答案:CD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对外开放 C.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D.建设创新型国家
27.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ABC)标准答案:ABD A.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B.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各国实行开放政策的结果 D.世界分工越来越细的产物
30.对外开放中的宽领域包括()(ABCD)标准答案:ABCD A.国际商品市场 B.国际资本市场 C.国际技术市场 D.国际劳务市场
23.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对外开放不断加深的体现和必然要求。加入WTO后,()(ABCD)标准答案:ACDB
A.有利于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B.有利于中国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 C.有利于我国与跨国公司进行广泛合作。D.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知名度 29.改革开放的成绩证明()(AC)标准答案:ABC A.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B.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C.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D.对外开放会导致资本主义
2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为()(ABCD)标准答案:ABCD A.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B.是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的需要 C.是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需要
D.是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各种困难和矛盾的需要
23.“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B.生产力标准的深化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D.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具体化
第八章
一、判断题 注:每题0.5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得分:4.5)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体。(错)标准答案:错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对)标准答案:错
3.市场经济是对少数人有利的,计划经济是对大多数人有利的。(错)标准答案:错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对)标准答案:对
5.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是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错)标准答案:错
6.近些年社会矛盾加剧是由于搞了市场经济而带来的。(错)标准答案:错
7.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对)标准答案:对
8.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本质区别。(错)标准答案:错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对)标准答案:对
10.判断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究竟好不好,要从它的基本国情出发来认识,要从它的实践效果来分析。(对)标准答案:对
11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错)标准答案:对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对)标准答案:对
13共同富裕是指全国各地、所有人们同步富裕。(错)标准答案:错 14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错)标准答案:错
15和谐社会是指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关系,与自然无关。(错)标准答案:错 16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对)标准答案:对
17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对)标准答案:对
18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不可兼得,中国的发展只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错)标准答案:错 19.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一回事。(错)标准答案:错 20.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本质区别。(错)标准答案:错
21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上升,这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错)标准答案:对
22.按劳分配和其它分配方式之间是矛盾的。(错)标准答案:错
23.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对)标准答案:对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对)标准答案:对 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错)标准答案:对 26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对)标准答案:对
27.民主的形式是多样性的,没有统一标准。(对)标准答案:对
28.世界上的民主,都是具体的、相对的,而不是抽象的、绝对的。(对)标准答案:对 29.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对)标准答案:对 30.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标准答案:对
31.毛泽东十分重视文化的作用,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思想。(对)标准答案:对
3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对)标准答案:对 33.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结果。(错)标准答案:错 34.非公有经济是当今中国经济制度的基础。(错)标准答案:错 35.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对)标准答案:对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对)标准答案:对
37.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日就是完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任务之时。(对)标准答案:错
3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对)标准答案:对
39.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标准答案:对
40.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标准答案:对 二.单选题 注:每题0.5分。(得分:3.5)
1国家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制度是()(A)标准答案:A A.社会保障制度
B.按困难群众需要分配制度 C.维护社会稳定制度
D.保障最低生活标准的平均分配制度 以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式进行市场、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是()(A)标准答案:A A.资源节约型社会 B.环境友好型社会 C.和谐社会 D.创新型社会 在我国、既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标志的是()(B)标准答案:B A.生存权和劳动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言论、集会等自由权利
D.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是()(A)标准答案:C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C.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D.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标准答案:C A.根本任务 B.根本原则 C.本质属性 D.基本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这个飞跃是我们党对下列哪个问题的新的探索()(A)标准答案:A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改革开放 C.对外开放 D.小康社会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D)标准答案:C A.公益性文化 B.普及文化知识 C.体制机制创新 D.传播先进文化 关于“和谐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标准答案:D A.和谐社会就是没有矛盾、没有冲突的社会 B.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社会形态 C.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组织得到很好协调或稳定的那种社会 D.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 下列哪一项是我国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成份()(A)标准答案:A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股份制经济
10.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C)标准答案:C A.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B.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及运行方式 D.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体系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标准答案:A A.思想道德建设 B.科学建设 C.教育事业 D.文化建设
1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标志是()(B)标准答案:A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以爱国主义为原则 C.以民族团结为核心 D.以团结合作为最高理想
13.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B)标准答案:B A.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B.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C.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D.国家、社会与市场的关系 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他强调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他告诫我们:“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都要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话的意思是,农业()(B)标准答案:B A.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 B.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C.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D.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5.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D)标准答案:D A.二者在内容上完全不同 B.二者是两个阶段上的不同目标 C.二者的目标要求是完全相同的 D.二者都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正确反映
16.实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B)标准答案:B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纠
17.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A)标准答案:A A.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B.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C.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D.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18.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是()(D)标准答案:D A.前者为目的后者为手段 B.前者为基础后者为目标 C.前者为内容后者为形式 D.二者相互依赖、配合
19.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B)标准答案:B A.人民群众尽快富裕起来 B.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0.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B)标准答案:B A.广泛性 B.真实性 C.阶级性 D.现实性
21.民主的发展程度越高,民主的本质就越优越。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C)标准答案:C A.肯定了民主发展程度与民主本质的区别 B.否认了民主发展程度与民主本质的联系 C.认为民主的发展程度决定民主的本质 D.认为民主的本质决定民主的发展程度
22.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C)标准答案:C A.建立人民共和国 B.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D.人民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 十八届三中全会全会提出会后工作的总基调是()(C)标准答案:C A.稳中有为 B.稳中求变 C.稳中求进 D.稳中有变
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的根本原因是()(B)标准答案:B A.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 B.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C.多种经营方式并存 D.多种筹资方式并存
25.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的奋斗成果和历史选择,它们的核心内容都是坚持()(D)标准答案:A A.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C.四项基本原则 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A)标准答案:A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D)标准答案:D A.大同社会思想; B.中国传统的小康思想; C.三民主义;
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8.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B)标准答案:B A.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补充 B.我国社会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 C.生产要素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D.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
29.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A)标准答案:C A.党的领导 B.发展公共事业 C.制度建设
D.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的根本之策是()(C)标准答案:C A.让人民监督权力 B.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C.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D.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31.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B)标准答案:B A.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B.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C.科教兴国战略问题 D.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
32.两个文明一起抓,关键是()(B)标准答案:C A.抓物质文明 B.抓精神文明 C.两手都要硬
D.先抓物质文明,后抓精神文明
3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要()(A)标准答案:B
A.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外国文化中的有益成果 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C.始终高举社会主义文化大旗,在文化观念上决不照抄照搬,在发展模式上决不简单模仿 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 34 下列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B)标准答案:B 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
35.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得到不断推进。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A)标准答案:A A.实行差额选举 B.按党派分配名额 C.按单位分配名额 D.实行等额选举
36.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文化工作者要努力为人民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为此必须坚持()(B)标准答案:B A.把“扫黄打非”放在首位 B.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C.把“双百”方针放在首位 D.把文化产品多元化放在首位
37.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A)标准答案:B A.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C.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D.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38.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D)标准答案:C A.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9.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A)标准答案:A A.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实现祖国统一
C.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D.实现全面小康
40.以下关于和谐社会的认识正确的是()(B)标准答案:B A.和谐社会是最高理想 B.和谐社会是共同理想 C.和谐社会是全体公民的理想 D.和谐社会只是中国人的理想
4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D)标准答案:D 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42.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十四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20多年的实践,党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了新的科学定位,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B)标准答案:B A.辅助性作用 B.决定性作用 C.基础性作用 D.补充性作用
4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A)标准答案:A A.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依法打击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维护社会稳定 C.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D.确保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4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标准答案:B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5.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C)标准答案:C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4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理念保函“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它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构成了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其中,公平正义是()(B)标准答案:A A.社会主义法制的价值追求 B.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要求 C.社会主义法制的核心内容 D.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使命
47.中国共产党和各主民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D)标准答案:C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B.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4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D)标准答案:A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49.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A)标准答案:C A.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和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B.为全党工作大局服务和为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C.为人民服务和社会主义服务 D.为政治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
50.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标准答案:A A.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福祉 B.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C.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D.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发展
5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A)标准答案:D 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C.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三.多选题 注:每题0.5分。(得分:3.0)
1.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ABCD)标准答案:ABC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改造自然
2.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B.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C.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对所有这些事业、事务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 D.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3.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新型工业城乡关系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以工促农 B.以城带乡 C.工农互惠 D.城乡一体
4.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标准答案:ABCD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5.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ABCD)标准答案:ABCD A.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B.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C.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D.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6.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会指出,除了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以外,还要紧紧围绕()(ABCD)标准答案:ABCD A.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B.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C.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D.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BCD)标准答案:AB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支柱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8.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ABCD)标准答案:ABCD A.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B.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C.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D.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除优先发展教育外,还包括()(ABCD)标准答案:ABCD A.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C.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D.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10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D.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是()(ABCD)标准答案:ABC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 C.宏观调控上,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D.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13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指导方针是,必须坚持()(ABCD)标准答案:ABC
A.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B.中国特色社会助于文化发展道路 C.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D.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4.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ABCD)标准答案:ABCD A.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B.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C.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D.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5我国现阶段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ABCD)标准答案:ABC A.二者性质相同 B.作用、职能相同 C.历史使命相同
D.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6三中全会关于健全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的举措是()(ABCD)标准答案:ABC A.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B.完善国家安全体制 C.制定国家安全战略 D.确保国家安全
17我国政党制度的特征是()(D)标准答案:ABCD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B.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
D.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18小平提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ABC)标准答案:ABC A.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B.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 C.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D.看是否符合自由、民主、人权
19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客观依据是()(ABCD)标准答案:BCD A.任何社会人们的富裕程度不可能是一样的 B.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方式的存在 C.按劳分配以外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 D.职工个人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相联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公平正义; B.民主法治; C.安定有序;
D.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21.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ABCD)标准答案:BCD
A.中国人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B.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C.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D.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2.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是()(ABCD)标准答案:AC A.生存权 B.经济权 C.发展权 D.政治权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标准答案:ABCD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ABCD)标准答案:ABC A.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C.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D.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25.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指()(ABC)标准答案:ABC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生态良好
D.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26.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ABCD)标准答案:ABCD A.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B.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C.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D.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27.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还要()(ABCD)标准答案:ABCD A.提高社会治理水平B.维护国家安全
C.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D.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28.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ABCD)标准答案:ABCD A.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B.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ABCD)标准答案:ABD A.计划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B.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是必要的 C.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 D.一切经济活动都处于市场关系之中
30.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D.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31 文化体制改革要做到()(ABCD)标准答案:ABC A.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B.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C.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D.加强意识形态渗透的体制机制
3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按劳动分配外其他分配方式有()(ABCD)标准答案:ABC A.按资分配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社会保障原则分配
33.文化方面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到()(ABCD)标准答案:ABC
A.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
B.建设健全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C.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D.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34.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包括()(ABCD)标准答案:ABCD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爱好和平D.勤劳勇敢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ABCD)标准答案:ABCD A.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运行体系
B.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C.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
D.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36.邓小平提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ABC)标准答案:ABC A.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B.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 C.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D.看是否符合自由、民主、人权
37.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ABCD)标准答案:ABCD A.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B.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C.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D.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38.生态建设方面,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做到()(ABCD)标准答案:ABC
A.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制度
B.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 C.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D.形成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关系
39.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ABCD)标准答案:ABCD A.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C.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D.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4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包括()(ABCD)标准答案:ABC A.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B.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D.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41.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把耶稣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提问时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段话生动地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即()(ABCD)标准答案:BCD A.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取代经济建设 B.生态文明建设应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 C.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D.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4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原则()(ABCD)标准答案:ABCD A.以人为本 B.科学发展 C.改革开放 D.民主法治
43.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业格局,其主要内容有()(ABCD)标准答案:ABD A.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B.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C.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服务业全面发展
4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是()(ABC)标准答案:ABCD A.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B.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 C.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45.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两个文明抓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因为()(BCD)标准答案:ABCD
A.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有反作用 B.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 C.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D.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精神文明又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第九章
一、判断题 注:每题0.5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得分:5.0)
1.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对)标准答案:对
2.从1987年至今,海峡两岸交流大体经历了单向交流、双向交流和两岸持续、稳定、有序地向前发展三个阶段。(对)标准答案:对
3.1955年一二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海战役,解放了金门岛和马祖岛。(错)标准答案:错 4.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对)标准答案:对 5.1949年以来,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对)标准答案:对
6.为了争取和平统一,可以承诺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错)标准答案:错
7.“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在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对)标准答案:对
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有关国际条约明确规定将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对)标准答案:对
9.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开启了两岸事务性商谈。(对)标准答案:对
10.1993年4月,海峡两岸举行了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对)标准答案:对
2.台湾问题与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性质是一样的。(错)标准答案:错
3.对于从事过“台独”活动的人,只要他们回到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我们都将热情欢迎,以诚相待。(对)标准答案:对
5.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对)标准答案:对
6.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对)标准答案:对
8.“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对)标准答案:对
9.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解决港澳台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采取暂时不动、待时机成熟时再收回的策略。(错)标准答案:错
10.从1987年至今,海峡两岸交流大体经历了单向交流、双向交流和两岸持续、稳定、有序地向前发展三个阶段。(对)标准答案:对
2.1949年以来,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对)标准答案:对
6.60多年来,我们党和政府的对台工作一直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对)标准答案:错1。1台湾问题的核心是实行两种制度长期不变。(对)标准答案:错
3.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对)标准答案:对
8.在解决港澳台问题上,大陆行使对其的治理权是没有回旋余地的。(对)标准答案:错 9.“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对)标准答案:对
10.1993年4月,海峡两岸举行了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对)标准答案:对
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对)标准答案:对
4.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对)标准答案:对
7.“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在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对)标准答案:对
1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大致经历了由“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两个重要历史时期。(对)标准答案:对
二.单选题 注:每题0.5分。(得分:3.0)
11.中英关于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是在()(C)标准答案:C A.30938 B.31035 C.35612 D.32993 12.中葡关于澳门政权交接仪式是在()(B)标准答案:D A.30938 B.31880 C.35612 D.36514 13.“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A)标准答案:A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C.港澳台地区保持繁荣稳定
D.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14.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是在()(B)标准答案:A A.17958 B.18172 C.18233 D.19906 15.最早提出两岸尽快实现通邮、通航、通商“三通”建议的文献是()(A)标准答案:B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 C.《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16.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的提法代替“解放台湾”的是()(B)标准答案:A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十二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二大
17.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会改变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其原因是()(C)标准答案:C A.特别行政区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
B.台、港、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两种制度的地位不同,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特别行政区没有国防和外交权
18.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识的年份是()(C)标准答案:C A.1990年 B.1991年 C.1992年 D.1993年
19.”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A)标准答案:A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西藏问题
20.香港澳门问题是()(A)标准答案:A A.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和英国葡萄牙之间的问题 B.中国内政问题
C.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的问题 D.不可以谈判的问题
11.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以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享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高度的自治权利,主要体现在()(B)标准答案:D A.拥有行政管理权
B.拥有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C.可以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12.台湾问题产生主要是()(D)标准答案:D A.南京条约 B.开罗宣言 C.马关条约
D.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
17.澳门问题产生的依据条约是()(B)标准答案:B A.南京条约 B.中葡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19.美蒋签定”共同防御条约”时间是()(D)标准答案:B A.19541 B.20059 C.19968 D.17958 20.《反分裂国家法》被审议通过的时间是()(B)标准答案:B A.2004年 B.2005年 C.2006年 D.2007年
12.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是在()(B)标准答案:B A.30926 B.31868 C.35612 D.30195 18.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的提法代替“解放台湾”的是()(A)标D)标准答案:D A.《中英联合声明》 B.《中葡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5.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B)标准答案:B A.“一国两制”方针 B.“一个中国”原则 C.双方平等协商,共议统一 D.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19.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在()(B)标准答案:B A.1979年 B.1982年 C.1983年 D.1984年
三.多选题 注:每题0.5分。(得分:5.0)
21.根据“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中国政府在澳门回归后保持澳门的几个“不变”,即澳门原有的()(ABC)标准答案:ABC A.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生活方式不变 C.法律基本不变 D.外交事务不变
22.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统一,就是()(BD)标准答案:BD A.通过经济交流的手段来解决 B.通过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 C.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来解决
D.力争用和平的手段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2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有()(ABCD)标准答案:ABCD A.一个中国 B.两制并存 C.高度自治
D.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24.“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民主自治权利,包括()(ABCD)标准答案:ABCD A.行政管理权、立法权和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B.单独财政预算,中央政府不征锐 C.中央政府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内部事务 D.特别行政区人民的各种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25.香港问题产生的依据条约是()(ABD)标准答案:ABD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26.目前解决台湾问题()(ABCD)标准答案:ABCD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27.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具有重要意义,包括()(ABCD)标准答案:ABCD A.说明祖国统一大业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B.表明了中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C.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处理国际问题的卓越能力 D.证实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 28.台湾问题是()(ABC)标准答案:ABC A.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 B.属于中国内政
C.主要是由于美国直接插手造成的 D.主要是由于中日甲午战争造成的
29.“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标准答案:ABCD A.以“一个中国”为基础 B.实行“两种制度”
C.台、港、澳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D.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30.台湾问题的实质()(ABCD)标准答案:ABCD A.是主权问题,B.是中国的内政问题,C.是涉及中国是统一还是分裂的问题。D.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21.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AB)标准答案:ABCD A.“一中一台” B.“两个中国” C.“一国两府” D.“台湾独立”
25.从香港回归以来,中央政府已经推出实施的措施有()(ABCD)标准答案:ABCD A.港股直通车 B.建立更紧密经贸安排 C.开放人民币业务 D.增加个人游
26.邓小平在谈到台湾有必要同大陆统一时,提出的几点理由是()(ABCD)标准答案:ACD A.统一是民族感情的问题,分裂是违背民族意志的 B.不实现统一,两岸“三通”就没有现实的可能
C.只要台湾不与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 D.采取“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统一,台湾人民的利益没有损失
28.2013年6月,习近平提出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的意见有()(ABCD)标准答案:ABCD A.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B.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 C.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 D.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30.在我国八十年代祖国统一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ABC)标准答案:ABC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西藏问题
26.2000年2月21日,中国政府发表《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的白皮书。白皮书中提到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解决统一的情况是()(ABD)标准答案:ABD A.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 B.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 C.如果民进党上台执政
D.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两岸统一问题
27.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ABD)标准答案:ABD A.立法权
B.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C.独立的外交权 D.行政管理权
29.关于台湾问题,以下哪些提法是正确的()(ABCD)标准答案:BCD A.我国要对台湾恢复行使主权 B.我国对台湾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C.主张用和平的方式实现两岸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反对以任何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
25.在台湾问题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陆发布过的重要文件有()(ABCD)标准答案:ABCD A.《告台湾同胞书》
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D.《反分裂国家法》
26.香港是亚太的()中心(ABCD)标准答案:ABCD A.经济中心 B.金融中心 C.贸易中心 D.航运中心
第十章
一、判断题 注:每题0.5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得分:3.0)1.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对)标准答案:对
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对)标准答案:对
3.人民解放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唯一宗旨是时刻准备打仗。(错)标准答案:错 4.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民融合源于党的“人民战争”思想。(对)标准答案:错 5.宗教是对相当一部分群众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现象,但在社会主义社会会很快消亡。(错)标准答案:错
6.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时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根本目的。(对)标准答案:错
7.党对统一战线的指导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誉与共。(对)标准答案:对 8.加强军队的革命化建设,就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作风(对)标准答案:对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群众,这是由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决定的。(对)标准答案:错
10.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人才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对)标准答案:错
1.、在新形势下,只有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高安全保障。(对)标准答案:对
2.作为国家主人和领导力量的工人阶级是指工人队伍中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公有产权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的职工。(对)标准答案:错
1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具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对)标准答案:对
2.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对)标准答案:对
7.宗教信仰自由是指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错)标准答案:对 89.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在于创造性。(对)标准答案:对
3.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年轻化正规化建设,是党一以贯之的建军治军思想(对)标准答案:错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失去了领导地位。(错)标准答案:错 8.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个别宗教可以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错)标准答案:错 9.党的十八大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对)标准答案:对
二.单选题 注:每题0.5分。(得分:3.0)
11.让人民亲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和魅力最有效的途径是()(D)标准答案:B A.建设美丽中国 B.实现人民利益 C.提高的党的执政能力 D.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12.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B)标准答案:C A.中国共产党 B.人民群众 C.工人阶级 D.工农联盟
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C)标准答案:C A.一切为了党 B.一切为了国家 C.一切为了人民 D.一切为了发展
14.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整体,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的是()(A)标准答案:A A.劳动 B.知识 C.人才 D.创造
15.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是()(D)标准答案:A A.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B.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C.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D.团结奋斗,共同发展
16.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在于()(C)标准答案:C A.劳动 B.知识 C.创造性 D.理论性 17.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要完成的双重历史任务是()(C)标准答案:D A.革命化与年轻化 B.自动化与智能化 C.电气化与知识化 D.机械化和信息化
18.中华民族政策的基石是()(B)标准答案:B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发展 D.各民族共同繁荣
19.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标准答案:A A.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C.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D.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
20.在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民主党派在国家中的主要作用()(B)标准答案:B A.合作共事 B.参政监督 C.沟通关系 D.自我教育
12.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是()(A)标准答案:A A.宗教信仰自由 B.宗教与国家分离 C.限制宗教发展 D.鼓励宗教发展
14.1997年,中央军委提出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防和军队()(A)标准答案:C A.机械化 B.信息化 C.现代化 D.智能化
17.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民融合源于党的()(A)标准答案:A A.“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思想 B.“人民战争”的思想
C.“军民鱼水情、患难与共”的思想 D.“军民一体、平战结合”的思想
19.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B)标准答案:B A.工人 B.农民 C.共产党员 D.知识分子
20.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C)标准答案:C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社会稳定
11.新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B)标准答案:B A.国家政权机关
B.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C.各阶级的联盟 D.人民团结
13.衡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是()(A)标准答案:A A.实现人民的利益 B.维护党的利益 C.推动生产发展 D.提高综合国力
14.我军是执行党的政治人物的武装集团,必须始终把()建设放在第一位。(A)标准答案:D A.机械化 B.信息化 C.现代化 D.革命化
14.“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概括(A)标准答案:C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16.发挥统一战线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独特优势,要支持人民政协围绕()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B)标准答案:A A.团结和民主 B.团结和统一 C.和平与发展 D.民主与科学
三.多选题 注:每题0.5分。(得分:3.5)
21.努力把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坚持以人为本、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具有空前广泛性和巨大包容性的统一战线,不断巩固()的最广泛的联盟(ABCD)标准答案:ABCD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2.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ABCD)标准答案:ABCD A.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B.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C.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D.人民解放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2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ABC)标准答案:ABC A.队伍迅速壮大
B.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岗位流动加快 D.不再是领导阶级
24.在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必须()(ABCD)标准答案:ABCD A.坚决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B.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C.反对和取缔邪教 D.打击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
25.几千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在祖国大地上自强不息、团结拼搏()(ABCD)标准答案:ABD A.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B.共同建设了幅员辽阔的锦绣河山 C.共同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D.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因为()(ABCD)标准答案:ABCD A.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国家的领导地位
B.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 C.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D.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27.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是要()(BCD)标准答案:BCD A.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仰群众放弃宗教信仰
B.要求宗教信仰者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防止政策
C.要求宗教信仰者从事的宗教活动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 D.支持宗教信仰者努力对宗教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28.人的全面发展()(ABCD)标准答案:ABCD A.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B.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 C.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目标和动力 D.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29.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战略任务是()(ABCD)标准答案:BCD A.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B.保卫领土领海领空及海洋、太空、网络电磁空间安全 C.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国家发展利益 D.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30.依靠知识分子,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ABCD)标准答案:ABC A.必须努力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B.必须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积极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C.必须在政治上对知识分子予以充分的信任,使其发扬“热爱祖国、求实创新、拼搏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
D.必须警惕知识分子的反作用 21.巩固和发展民族的团结()(ABCD)标准答案:ABCD A.关系到过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B.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C.关系到各民族地区的自身发展 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2.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ABCD)标准答案:BCD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2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工人阶级仍然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 B.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C.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D.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
2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群众()(ABC)标准答案:ABC A.这是由“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B.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
C.这不但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D.广大农民群众比工人阶级更具先进性
28.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关键是建立和完善()(ABCD)标准答案:ABCD A.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体系 B.军队人才培养体系 C.军队保障体系 D.国防动员体系
21.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潮流,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就必须()(ABCD)标准答案:ABD A.坚持以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先导 B.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 C.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传统化 D.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23.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三者密切不可分,其中()(ABCD)标准答案:ACD
A.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 B.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 C.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 D.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ABCD)标准答案:ABCD A.他们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B.他们是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允许下出现的
C.他们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主导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总的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 D.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9.共同富裕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 B.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C.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23.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
C.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D.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第十一章
一.判断题
4.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对)标准答案:对
5.党对统一战线的指导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誉与共。(对)标准答案:对
10.作为国家主人和领导力量的工人阶级是指工人队伍中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公有产权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的职工。(错)标准答案:错
1.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民融合源于党的“人民战争”思想。(错)标准答案:错
2.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时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根本目的。(错)标准答案:错
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对)标准答案:对
4.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人才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错)标准答案:错
5.在新形势下,只有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高安全保障。(对)标准答案:对
6.宗教是对相当一部分群众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现象,但在社会主义社会会很快消亡。(错)标准答案:错
7.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对)标准答案:对
8.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对)标准答案:对
9.加强军队的革命化建设,就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作风。(对)标准答案:对
10.人民解放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唯一宗旨是时刻准备打仗。(错)标准答案:错
1.宗教信仰自由是指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对)标准答案:对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群众,这是由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决定的。(对)标准答案:错
二、单选
8.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个别宗教可以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错)标准答案:错
13.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B)标准答案:B A.工人 B.农民 C.共产党员 D.知识分子
14.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在于()(C)标准答案:C A.劳动 B.知识 C.创造性 D.理论性
15.让人民亲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和魅力最有效的途径是()(B)标准答案:B A.建设美丽中国 B.实现人民利益 C.提高的党的执政能力 D.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16.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标准答案:A A.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C.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D.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
1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C)标准答案:C A.一切为了党 B.一切为了国家 C.一切为了人民 D.一切为了发展
19.“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概括(A)标准答案:C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11.在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民主党派在国家中的主要作用()(A)标准答案:B A.合作共事 B.参政监督 C.沟通关系 D.自我教育
12.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在于()(C)标准答案:C A.劳动 B.知识 C.创造性 D.理论性 13.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标准答案:A A.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C.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D.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
14.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B)标准答案:B A.工人 B.农民 C.共产党员 D.知识分子
15.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是()(A)标准答案:A A.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B.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C.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D.团结奋斗,共同发展
16.发挥统一战线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独特优势,要支持人民政协围绕()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A)标准答案:A A.团结和民主 B.团结和统一 C.和平与发展 D.民主与科学
17.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C)标准答案:C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社会稳定
18.衡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是()(A)标准答案:A A.实现人民的利益 B.维护党的利益 C.推动生产发展 D.提高综合国力
20.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民融合源于党的()(A)标准答案:A A.“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思想 B.“人民战争”的思想
C.“军民鱼水情、患难与共”的思想 D.“军民一体、平战结合”的思想
11.新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B)标准答案:B A.国家政权机关
B.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C.各阶级的联盟 D.人民团结
12.我军是执行党的政治人物的武装集团,必须始终把()建设放在第一位(B)标准答案:D A.机械化 B.信息化 C.现代化 D.革命化
13.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在于()(C)标准答案:C A.劳动 B.知识 C.创造性 D.理论性
14.发挥统一战线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独特优势,要支持人民政协围绕()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B)标准答案:A A.团结和民主 B.团结和统一 C.和平与发展 D.民主与科学
15.在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民主党派在国家中的主要作用()(B)标准答案:B A.合作共事 B.参政监督 C.沟通关系 D.自我教育
16.中华民族政策的基石是()(B)标准答案:B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发展 D.各民族共同繁荣
17.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要完成的双重历史任务是()(D)标准答案:D A.革命化与年轻化 B.自动化与智能化 C.电气化与知识化 D.机械化和信息化
19.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是()(A)标准答案:A A.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B.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C.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D.团结奋斗,共同发展
20.“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概括(C)标准答案:C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三.多选题 注:每题0.5分。(得分:4.0)
21.努力把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坚持以人为本、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具有空前广泛性和巨大包容性的统一战线,不断巩固()的最广泛的联盟(ABCD)标准答案:ABCD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3.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C)标准答案:BCD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24.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
C.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D.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2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是要()(BCD)标准答案:BCD A.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仰群众放弃宗教信仰
B.要求宗教信仰者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防止政策
C.要求宗教信仰者从事的宗教活动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 D.支持宗教信仰者努力对宗教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26.巩固和发展民族的团结()(ABCD)标准答案:ABCD A.关系到过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B.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C.关系到各民族地区的自身发展 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7.几千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在祖国大地上自强不息、团结拼搏()(ABD)标准答案:ABD A.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B.共同建设了幅员辽阔的锦绣河山 C.共同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D.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因为()(ABCD)标准答案:ABCD A.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国家的领导地位
B.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 C.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D.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2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工人阶级仍然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 B.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C.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D.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
30.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战略任务是()(ABCD)标准答案:BCD A.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B.保卫领土领海领空及海洋、太空、网络电磁空间安全 C.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国家发展利益 D.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22.共同富裕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 B.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C.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D.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24.人的全面发展()(ABCD)标准答案:ABCD A.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B.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 C.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目标和动力 D.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25.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
C.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D.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26.依靠知识分子,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ABCD)标准答案:ABC A.必须努力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B.必须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积极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C.必须在政治上对知识分子予以充分的信任,使其发扬“热爱祖国、求实创新、拼搏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
D.必须警惕知识分子的反作用
27.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潮流,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就必须()(ABCD)标准答案:ABD A.坚持以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先导 B.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 C.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传统化 D.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28.在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必须()(ABCD)标准答案:ABCD A.坚决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B.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C.反对和取缔邪教
D.打击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
30.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三者密切不可分,其中()(ABCD)标准答案:ACD A.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 B.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
C.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 D.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群众()(ABC)标准答案:ABC A.这是由“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B.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
C.这不但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D.广大农民群众比工人阶级更具先进性
23.依靠知识分子,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ABC)标准答案:ABC A.必须努力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B.必须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积极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C.必须在政治上对知识分子予以充分的信任,使其发扬“热爱祖国、求实创新、拼搏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
D.必须警惕知识分子的反作用
26.努力把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坚持以人为本、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具有空前广泛性和巨大包容性的统一战线,不断巩固()的最广泛的联盟(ABCD)标准答案:ABCD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7.巩固和发展民族的团结()(ABCD)标准答案:ABCD A.关系到过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B.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C.关系到各民族地区的自身发展 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第十二章
一、判断题 注:每题2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得分:12.0)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错)标准答案:对
2.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了重要部署,要求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标准答案:对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标准答案:对
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对)标准答案:对
5.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对)标准答案:对
6.当前改善党的领导,首先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错)标准答案:对
7.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党的建是一项伟大工程。(对)标准答案:错
8.建设学习型、革命型、智能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三个方面的任务不是相互分割而是紧密联系的。(对)标准答案:错
9.党的纯洁性体现在党的政治上,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指导思想。(错)标准答案:错
10.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错)标准答案:错 2.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中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对)标准答案:对 7.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其他阶级出身的人不能入党。(错)标准答案:错 8.习近平指出,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贯穿于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和全部工作中。(对)标准答案:对
9.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对)标准答案:对
10.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并不是一致的。(错)标准答案:错 4.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就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对)标准答案:对
6.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错)标准答案:对
7.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标准答案:对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工人阶级。()标准答案:错
7.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这是在多年的执政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积累的执政的成功经验之一。()标准答案:对 二.单选题 注:每题1.5分。(得分:6.0)
13.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强调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工作,从作风和本领两方面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问题。(A)标准答案:D A.思想 B.政治 C.文化 D.经济
11.政党是有阶级性的,中国共产党是()的政党(A)标准答案:A A.中国工人阶级 B.中国农民阶级 C.广大人民群众 D.中国社会新兴阶层
1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宗旨是()(A)标准答案:C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1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把()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A)标准答案:D
A.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B.集体领导与分工合作制结合 C.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D.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15.在中国,要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关键在()(D)标准答案:D A.全国各族人民 B.工人阶级 C.人才 D.党
16.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最大的政治优势是()(A)标准答案:C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密切联系群众 D.批评与自我批评
17.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A)标准答案:C A.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实现中国梦 C.实现共产主义 D.实现共同富裕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D)标准答案:D A.工人阶级 B.全国各族人民 C.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D.中国共产党
19.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了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的任务。(D)标准答案:D A.改革开放和发展生产 B.生产发展和走向共同富裕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20.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的,是()相结合的产物(A)标准答案:B A.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实际 B.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 C.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历史 D.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15.()强调,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是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赢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历史,也是党不断实现、保持、发展自己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历史。(A)标准答案:D A.邓小平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16.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是由()(A)标准答案:A A.党的性质决定的 B.党的组织决定的 C.党的路线决定的
D17.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A)标准答案:C A.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实现中国梦 C.实现共产主义 D.实现共同富裕
19.()强调要坚持“两个务必”,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C)标准答案:C A.邓小平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20.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坚持()的根本要求.(C)标准答案:D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保持先进性、纯洁性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14.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主线”是()(D)标准答案:B
A.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B.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C.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D.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多选题 注:每题2分。(得分:4.0)
2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因为()(ABCD)标准答案:ABC A.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B.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 C.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D.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2.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必须()(ABC)标准答案:ABCD
A.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B.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C.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D.必须抓好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23.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就是要()(AD)标准答案:ABCD A.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B.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坚持党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D.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24.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三个方面的任务不是相互分割而是紧密联系的()(ABCD)标准答案:BCD
A.只有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和理想信念 B.只有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和改革创新能力 C.只有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明确学习和创新的实践途径、根本目的
D.只有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25.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建设()(D)标准答案:ABD A.学习型 B.服务型 C.知识型 D.创新型
2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是因为()(ABCD)标准答案:ABCD A.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7.党的执政能力包括()(ABD)标准答案:BCD
A.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策略,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B.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 C.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 D.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8.在60多年的执政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执政的成功经验,主要有()(ABCD)标准答案:ABCD A.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B.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C.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D.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9.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的同时,()(ABD)标准答案:ABCD A.精神懈怠 B.能力不足 C.脱离群众 D.消极腐败
30.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是要()(ABCD)标准答案:ABC A.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建设 B.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 C.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D.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党的建设
23.《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ABCD)标准答案:ABC A.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4.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ABCD)标准答案:ABCD A.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B.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C.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D.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25.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充分证明了这样的道理()(AB)标准答案:AB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C.共产党以外的政党也能救中国 D.只有资本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6.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为()(ACD)标准答案:ABCD
A.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同时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 C.只有为人民服务,党才有存在的意义 D.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党才会有力量
26.党的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是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标准答案:BCD A.无所不能的党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
C.思想上、组织上、政治上完全巩固的党 D.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党
29.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必须()()标准答案:BCD A.坚持从法制教育入手 B.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C.提高领导骨干素质,夯实组织基础 D.完善党内制度及工作机制
27.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标准答案:ABCD A.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B.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C.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D.要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26.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党的建设面临考验有()()标准答案:ABD A.执政考验 B.改革开放考验 C.计划经济考验 D.外部环境考验
29.执政党对国家权力系统的领导包括()()标准答案:ABC A.执政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路线领导
23.坚持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就能()()标准答案:ABCD
A.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B.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 C.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D.完成历史和时代赋予党的庄严使命
第四篇:毛概题库
《毛邓三概论》复习题
一、简答题:
1、简述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P2
1935年遵义会议(1)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2)这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何在?P3(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5(1)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2)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P5-6(1)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结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5、怎样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P6-7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6、简述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P8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这是毛泽 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7、简述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条件?P9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 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8、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标志是什么?P10末行-P11首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
9、群众路线包含哪些内容?P13 群众路线,就是(1)一切为了群众,(2)一切依靠群众,(3)从群众中来,(4)到群众中去
10、群众路线具有哪些作用?P13(1)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2)是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11、简述独立自主的内涵?P13(1)把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2)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3)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12、独立自主的重要意义有哪些?P13(1)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3)也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决策时的坚定决心和信念。
1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所具有的重要意义?P14(1)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又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的特色;
(2)既贯穿于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中,又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活动中,是党和人民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14、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15、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P14(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2)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3)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6、如何看待应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P16 1.这个问题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历史,2.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3.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额7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有哪些?P17(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体的历史条件下,(2)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3)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4)并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
1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历史意义?P17(11978年召开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
19、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 19 党的十七大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依据?P26末段 首先,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 其次,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
最后,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2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含哪些方面内容?P27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2.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3.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
22、如何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P27(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2)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3)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4)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
23、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P27-28(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2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包括哪些方面?P33-34段首(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4)“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25、如何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中的“实际”的现实意义?P33(1)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这个实际。
26、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P35 首先,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其次,实事求是是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选择
27、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P40-41 ①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②社会主要矛盾: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8、近代中国革命具有哪些时代特征?P42(1)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同于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29、如何理解五四运动的影响和意义?P42(1)以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阶段。(2)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3)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30、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分两步走”?P43(1)第一步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任务,(2)第二步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3)这是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革命过程。
3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客观形成条件?P44二行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以及世界形势的新变化,呼唤着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32、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内容?P45末行-P46首行(1)无产阶级领导的,(2)人民大众的,(3)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3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重要作用是如何体现的?P46首行(1)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2)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3)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
34、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P46-49 ①对象: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②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③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的领导
35、如何从根本上反对封建主义?P46倒第二段
(1)反对封建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制度,(2)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3)消灭地主阶级,解放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民主化创造条件。
36、官僚资本主义具有哪些特征?P47(1)依靠帝国主义(2)勾结封建势力
(3)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4)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7、为什么把城市小资产阶级作为中国革命的动力?P48(1)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2)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同样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38、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应采取哪些管理方法?P48(1)在政治上争取它,对其动摇性和妥协性进行批评和斗争。(2)在经济上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又斗争又联合。
39、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P49(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2)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40、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实践意义?P52(1)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进一步展开和体现。(2)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的奋斗目标。
4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的主要内容?P52(1).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2)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4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包含哪些内容?P53(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2)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3)保护民族工商业。
43、简要回答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土地革命路线?P53(1)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2)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3)发展农业生产
44、如何看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P54四行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与新生产力相联系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2)它对发展现代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积极作用
45、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的具体内容?P54(1)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封建的文化(2)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6、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文化?P54(1)就其内容说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2)就其形式说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形式和特色。
47、如何使新民主主义文化成为大众的文化?P55首行
(1)文化工作者要用革命文化教育和武装人民大众,使他成为人民大众的有力的思想武器(2)同时又要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创作的源泉,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
48、怎样把握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P57(1)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的保证(3)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有哪些?P59(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2)工农民主统一战线(3)抗日民族统一(4)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50、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哪两个联盟?P59(1)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2)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51、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武装斗争的革命经验有哪些?P60中段 一要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二要 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三是 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
52、怎样把握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之间的相互关系?P62(倒第二段)
(1)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2)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3)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53、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P63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基础上行成的具有独创性的革命理论。
54、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哪五种经济成分?P66(1)社会主性质的国营经济
(2)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3)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4)私人资本主义(5)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5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哪些?P67(1)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2)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56、“一化三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P70(1)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
(2)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7、怎样理解“一化三改”的相互关系?P70(1)他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2)其中,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58、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意义?P73(1)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在中国具体化了,(2)形成了中国化的过渡时期理论(3)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行动指南。
59、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哪几个步骤?P74-75 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第二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第三步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60、如何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P75-77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6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P78-79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才去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6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P82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6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具有哪些重大意义?P83中段
(1)为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和保证,(2)为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成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里程碑
6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取得了哪些重要理论成果?P89-95红标题
一、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65、如何评价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P91(1)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极为重要的方针
(2)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66、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哪些变化?P93(1)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2)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67、如何理解毛泽东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P97(1)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两个阶段,(2)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3)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68、如何理解毛泽东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P97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农业、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69、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P100-101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70、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P113-114(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3)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7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P116(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7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P119(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相互联系的矛盾。(2)但主要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论述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P5-7(1)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结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关系:(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试分析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条件?P8-9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这是毛泽 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 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怎样全面把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P13-14 ①内容: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它是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②意义:(1)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又
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的特色;(2)既贯穿于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中,又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活动中,是党和人民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4、如何全面地理解群众路线这一活的灵魂?P13 内容:群众路线,就是(1)一切为了群众,(2)一切依靠群众,(3)从群众中来,(4)到群众中去 作用:(1)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2)是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5、如何全面地理解独立自主这一活的灵魂?P13 内涵:(1)把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2)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3)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意义:(1)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3)也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决策时的坚定决心和信念。
6、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条件和理论组成部分?P17-19 条件: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体的历史条件下,(2)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3)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4)并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 组成:党的十七大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主义理论体系”。
7、当今时代应怎样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P27 内容:(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
(2)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3)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
略举措。意见:(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2)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3)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4)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
8、如何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P35-36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②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的原因:
首先,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其次,实事求是是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选择
9、怎样把握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革命的时代特征?P40-42 ①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②社会主要矛盾: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1)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同于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10、怎样全面把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P45-46(1)无产阶级领导的,(2)人民大众的,(3)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4)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5)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6)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
1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哪些新的内容和特点?P51(1)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2)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3)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4)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12、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52-54(1).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2)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3)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4)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5)保护民族工商业。
(6)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封建的文化(7)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3、试分别论述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和政体?P52-53 国体: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政体: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P55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中国国情,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何要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P58 第一 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
第二 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第三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16、党建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有哪些实践经验?P59(1)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2)正确对待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3)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4)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17、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中积累了哪些丰富的经验?P61中段 第一 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第二 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第三 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
第四 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18、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P58、62 ①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作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②相互关系:(1)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2)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3)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19、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主要矛盾有哪些?P66-67(1)社会主性质的国营经济
(2)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3)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4)私人资本主义(5)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6)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7)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20、如何整体地把握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P70 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1)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
(2)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他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2)其中,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1、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怎样的?P73-74 第一 积极领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二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第三 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第四 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22、怎样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P113-116(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3)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23、如何认识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P118-119 首先,经济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其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节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最后,对完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2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P123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在化国家而奋斗。
第五篇:毛概题库
一.判断题
1.中共八大提出了既反保守有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2.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3.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因此,它已不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4.社会主义制度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因此,我国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赶上或超过西方发达国家。(×)5.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合作化。(√)6.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7.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软弱性和妥协性。(×)
8.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9.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大,国有经济比重少,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12.“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是指在21世纪中叶中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1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因此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是指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南。(√)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16.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18.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共同本质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19.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20.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的一种必然选择。(√)
21.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22.没收官僚资本,就其性质来说是完全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2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24.从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去世,毛泽东多次犯错误,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说明毛泽东不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25.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26.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27.新文化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28.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难以把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形态区别开来。(×)29.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毛泽东明确提出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30.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是难以避免的。(×)31.中国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因为中国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发展。(×)3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
33.建国后相当历史时期中并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34.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把思想建设放在第一位。(√)
35.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30年的经验教训有很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
36.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错误的,因为70年代末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7.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严重脱离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损害了广大社员和小集体的利益。(√)38.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实质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9.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革命的对象不同。(×)40.三大改造的完成是我国剥削阶段制度被消灭的标志(√)41.马克思主义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4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43.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就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4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十五大。(√)
45.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4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47.《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48.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根本原则是实现共同富裕。(√)4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50.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51.一定的思想或事物成为一个人的信念,需要有明确的认知和强烈的情感。(√)
52.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53.发展才是硬道理。(√)
54.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说明社会主义不适合我国发展的需要。(×)
5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二次历史件巨变。(√)56.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是对抗性的矛盾。(×)
57.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58.中国资产阶级包括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59.邓小平的“台阶论”发展思想,难免会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
60.毛泽东最早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科学命题的会议是中共六届七中全会。(×)61.三大改造的目的是为了尽快形成“苏联模式”。(×)
62.新中国建立以来的30年最大的建设成就,是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63.“四马分肥”是改造手工业的基本原则。(×)
64.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65.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66.初级阶段是用来解释中国发展相对落后的一种理论。(×)
67.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68.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由1000美元达到3000美元。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它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稳定与发展似乎成了两难选择。有人认为,为了确保稳定,就要限制发展。(×)69.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70.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没有提到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说明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关系。(×)71.在世纪之交中国已经初步实现了小康建设目标。(√)
72.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它的生命力存在于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过程之中。(√)73.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
74.建国后,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没收政策。(×)7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的发生。(√)
76.由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原有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重大的解体作用,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发展。可见,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一个目的是要把中国从封建社会变为资本主义社会(×)77.“一体两翼”也是指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7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7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是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无关紧要。(×)80.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得土地所有权从农民私人所有转化为集体共同所有。(√)
8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总路线。(×)82.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就是社会主义。(×)
8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根于中国实际、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8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85.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到21世纪中叶才能完成过渡。(√)86.后来的改革证明当初的三大改造搞错了。(×)87.邓小平的“台阶式”发展思想,难免会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
88.马克思主义能否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其前提是能否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89.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不等同于人的全面发展。(√)
9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过渡时期没有本质区别。(×)
91.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应是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9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既可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也可以走城市武装起义的道路。(×)
9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发展先进生产力。(×)
94.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95.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人民民主专政。(×)96.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97.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有机统一的。(√)
98.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9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中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但发展程度不高。(×)100.中共一大明确提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101.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的生命力。(√)
10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社会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103.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深入分析的是邓小平。(√)
104.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同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两个阶段,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是革命的对象不同。(×)
105.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106.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107.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
10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09.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形式。(×)
110.最先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伟大任务的是陈独秀。(×)11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矛盾对立的。(×)二.单选题
1.明确提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是在(B)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2.开辟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新纪元的是(B)
A.五四运动 B.俄国十月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辛亥革命 3.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A)
A.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议会制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D.政治协商制
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的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B)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 D.基本策略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出的奋斗目标是(D)A.国民经济现代化 B.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
C.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始于(B)
A.对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B.对苏联模式的弊端已有认识 C.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 D.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实践 7.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A)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B.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C.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 D.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8.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深刻原因是(D)A.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着缺陷 B.经济、政治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 C.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D.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9.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是(A)
A.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爱国统一战线 D.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10.习近平第一次提出中国梦是在(C)
A.党的十八大会议上 B.十八届三中全会 C.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 D.第一次出访俄罗斯 11.我国在三大改造完成后建立起来的经济体制是(A)
A.计划经济 B.商品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 12.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D)
A.敌我之间的矛盾 B.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13.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是错误的(B)
A.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范畴 B.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资本主义范畴 C.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非独立的社会形态 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A)
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 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 15.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所指出的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是(A)A.贫农 B.中农 C.民族资产阶级 D.雇农 1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体现了邓小平关于()的思想。(C)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7.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的是(A)A.毛泽东 B.刘少奇 C.陈云 D.邓子恢 18.完整表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在(D)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9.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A)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新世纪新阶段阶段性特征 C.新世纪时代特征 D.新阶段阶段性特征 20.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21.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C)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22.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是(C)
A.我国脱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B.我国脱胎于不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C.我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我国脱胎于封建社会 23.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D)
A.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4.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为了(C)A.开展整风运动,克服官僚主义 B.维护社会的团结稳定 C.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D.巩固发展三大改造的成果 25.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A)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自力更生、艰创业的方针不动摇 C.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D.改革开放不动摇 26.中国共产党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总结和思想结晶是(D)
A.五个“统筹” B.西部大开放战略 C.“三步走”战略 D.科学发展观 27.社会主义改革是(C)
A.改变基本制度 B.原有体制的修修补补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D.改革具体的政策 28.第一次比较完整地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B)
A.1982年党的十二大 B.1987年党的十三大 C.1992年党的十四大 D.1997年党的十五大 2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C)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30.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C)A.科学发展观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社会和谐 D.生态文明 3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B)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32.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B)
A.改革 B.发展 C.依法治国 D.依德治国
3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重大问题做了完整性总结性的理解概括是在(A)
A.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B.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 C.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 D.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 34.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根本保证是(B)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 B.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 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 D.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 35.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C)
A.实现公有制 B.实行按劳分配 C.生产力高度发达 D.人们思想觉悟提高 36.论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的是(A)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D.胡锦涛 3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C)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吸引外资、对外贸易 38.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后,毛泽东适时提出了(C)
A.反对本本主义的任务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C.实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 D.大规模调查研究的任务 39.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突出了()的首要基础地位。(A)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上层建筑
40.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巨主义压迫;内部没有起码的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进程的一个主要形式是(C)
A.争取民主 B.农民运动 C.武装斗争 D.工人运动 41.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目前其中最大的实际是(C)A.人口多,底子薄 B.地区发展不平衡 C.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 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42.贯穿社会主义社会始终,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D)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4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A)A.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4.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中的“是”是指(C)
A.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B.主观对客观的能动反映
C.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D.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即辩证法 4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指(A)
A.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具体问题 B.使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D.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46.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形成全党共识的是(D)
A.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 B.1935年遵义会议 C.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 D.延安整风运动 47.毛泽东时代最杰出的科技成果是(A)
A.两弹一星 B.鞍山钢铁厂 C.武汉长江大桥 D.大庆油田 48.人民军队建设的宗旨是(C)
A.党指挥枪的原则 B.枪指挥党的原则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政治工作三原则
49.1980年5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A)
A.本质 B.优越性 C.目标 D.基本特征
50.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A)A.阶段性特征 B.现实性特征 C.发展性特征 D.持续性特征 5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B)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超始阶段
B.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D.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5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B)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伟大实践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C.实现四化的伟大实践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实践 5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是(A)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5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要管(B)
A.五十年 B.一百年 C.一百五十年 D.二十年 55.近代中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是(B)
A.封建主义 B.帝国主义 C.民族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56.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是(B)
A.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B.发展生产和共同致富裕
C.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57.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D)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六届六中全会 5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C)A.加工定货 B.统购包销 C.和平赎买 D.公私合营 5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是(D)
A.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 C.党的建设 D.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60.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的轨道上来。(D)A.引进外资,引进先进技术 B.引进技术,吸引人才 C.科学研究与市场经济结合 D.科技进步与提高劳动者素质 61.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A)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62.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C)A.把圈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B.按照苏联的经验去做 C.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D.照着马列本本去做
6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其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A)A.工农联盟 B.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
C.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64.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A)
A.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 B.以人为本 C.可持续发展 D.全面协调发展 6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其所要实现的历史任务来说,是(C)
A.发展生产,解决人民温饱的阶段 B.加快发展,实现人民小康生活的阶段 C.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 D.完全实现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阶段 66.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B)
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D.民族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67.毛泽东思想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
A.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问题 B.什么是中国革命道路,如何坚持革命道路的问题 C.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发展阶段问题 D.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问题 68.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A)
A.无产阶级领导权 B.农民问题 C.党的建设 D.武装斗争
69.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B)A.1956年1月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 B.《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70.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B)
A.对抗性的 B.非对抗性 C.不可调和的 D.针锋相对的 71.坚持改革开放是(B)
A.立国之本 B.强国之路 C.政治保证 D.奋斗目标 72.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A)
A.党指挥枪 B.军民一致 C.民主建军 D.官兵一致
73.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是(A)A.改革开放 B.以经建为中心 C.四项基本原则 D.发展市场经济 74.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文化工作基本方针是(B)
A.发展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D.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75.我国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所以要优先重点发展(B)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国防工业 76.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D)
A.立党为公 B.执政为民 C.和谐发展 D.以人为本 7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C)
A.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什么是社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怎样解决这一主要矛盾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 78.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中共中央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C)A.农业现代化 B.工业现代化 C.科学技术现代化 D.国防现代化 79.毛泽东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的理论著作是(A)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不要四面出击》 80.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主要的贡献表现在(B)A.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B.正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 C.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8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C)
A.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 B.将马克思主义照搬到中国
C.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82.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D)
A.发展生产力 B.变革生产关系 C.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D.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8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标志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D.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 84.近代中国的(),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A)
A.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 B.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C.领导阶级和革命力量 D.革命前途和革命手段 85.毛泽东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即(A)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B.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 C.低级的社会主义和高级的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86.加强党的建设放在首位的是(A)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政治建设 87.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D)
A.党的先进性 B.党的领导 C.执政兴国 D.执政为民 88.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是(B)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党的领导 89.“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哪次党代会提出来的(D)
A.党的十五大报告 B.党的十六大报告 C.党的十七大报告 D.党的十八大报告 90.在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表达是(C)
A.小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己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D.大资产阶级 91.在同资产阶级的联盟中必须实行的方针是(A)
A.又联合又斗争 B.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C.一切服从统一战线 D.团结——批评——团结
92.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A)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93.我国提出到什么时间建成创新型国家(B)
A.2015年 B.2020年 C.2050年 D.2030年 9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B)
A.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族主义
95.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四个现代化是指(C)A.工业、农业、商业和交通业 B.工业、农业、商业和科学技术 C.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 D.工业、农业、国防和交通业 9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统一于(B)
A.社会主义革命中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 D.坚持对外开放中 97.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C)
A.无产阶级专政 B.资产阶级专政 C.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 98.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是(C)
A.十月革命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99.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C)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认清中国革命的性质 100.下面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述不正确的是(C)。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中不符合中国特色的地方予以修正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101.在当代中国,()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C)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邓小平理论 C.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D.毛泽东思想 102.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C)
A.剥夺地主、富农的工商业 B.接管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C.没收官僚资本 D.赎买民族资本主义 103.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D)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问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104.“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D)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B.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10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D)
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106.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集中到一点,就是(D)
A.保持政治稳定 B.实现祖国统一 C.加强国防建设 D.把发展放到首位 107.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根据是(D)
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局势
C.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 D.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108.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是(D)
A.人民民主专政 B.社会主义制度本身 C.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D.发展生产
109.毛泽东提出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即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在总体上没有取得成功,其最根本的原因是(D)
A.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B.照搬苏联模式
C.以革命的方法搞建设 D.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110.实现 “四个现代化”最早提出的时间是(A)
A.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 B.第三届全国人大会议 C.第四届全国人大会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1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B)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112.我们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下列选项不是原因的是(C)
A.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期的、独立的社会形态 B.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 C.在这个阶段需要对资本主义进行补课 D.要防止急噪、冒进和超越社会发展阶段 113.农业合作化时期,党对富农的政策是(A)
A.保存富农经济 B.没收其土地,保护其工商业 C.消灭富农 D.限制并逐步改造富农 114.在对资本主义改造的公私合营阶段和平赎买的形式是(A)
A.“四马分肥” B.定息 C.核价收购 D.无偿没收
115.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D)A.不要四面出击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积极引导,稳步前进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16.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B)
A.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怎样建立国家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117.共同富裕意味着(D)
A.同等富裕 B.同步富裕 C.两极分化 D.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18.党的十七大提出,()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A)
A.党的基本路线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四项基本原则 D.改革开放 119.l950年6月,中央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D)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三.多选题
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ACD)
A.体现时代性 B.忠于实践性 C.把握规律性 D.富于创造性
2.邓小平关于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揭示了我国当前的(ABC)A.社会性质 B.社会发展水平C.社会发展程度 D.社会发展模式 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是(ABCD)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C.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4.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主要是(ABCD)
A.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B.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江泽民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D.胡锦涛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 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CD)
A.没收官僚垄断资本 B.没收民族资本
C.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6.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是(ABCD)A.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
C.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7.下列关于党在五六十年代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的说法中正确的(ABC)A.社会主义可以分成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B.中国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要比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C.我国当前人口多,底子薄,要建成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至少需要五十年至一百年的时间 D.社会主义在中国将很快建成,共产主义很快就会实现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ABCD)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 B.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D.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9.党的十八大提出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其中经济方面提出()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AB)A.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 B.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 C.财政收入翻一番 D.外汇收入翻一番 10.实事求是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BCD)A.它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B.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C.它是制订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D.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党的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11.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指出,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坚持()等“两条腿”走路的方针(ABCD)A.农业与工业并举 B.重工业与轻工业并举 C.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 D.大中型企业并举 12.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ABCD)
A.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决定性条件
C.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D.是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的需要 1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新的内容和特点(ABCD)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B.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C.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D.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1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AD)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15.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ABCD)
A.委托经销代销 B.委托加工 C.计划订货 D.统购包销 16.实现共同富裕是(ABCD)
A.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B.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D.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 17.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最终在全党得到确立时所经历的重大事件是(CD)
A.遵义会议 B.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C.延安整风 D.中共七大 18.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所采取的“四马分肥”是指(ABCD)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基金 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股息和红利)19.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进行改造理论的内容包括(ABCD)A.对所有制的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同步的方针 B.和平赎买的方式
C.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 D.由低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主义为过渡形式 20.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有(ABCD)
A.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 B.国营经济的壮大
C.个体农民有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的愿望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开始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2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因为(BCD)A.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 B.它们的基本立场和方法是一致的 C.它们对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的认识是一样的 D.他们的依靠力量是一样的 2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由(ABCD)
A.跨越“卡夫丁大峡谷”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B.不断提高的现代化的水平和标准决定的 C.我国现实的国情决定的 D.当前时代的特点和国际环境决定的 2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ACD)
A.为全党全国人民的行动指明了目标和任务 B.是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替代 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D.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主要经验的总结 24.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主要内容是(ABCD)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
2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了()等几个时期(ABCD)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26.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有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ABC)
A.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因此,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都来得坚决和彻底
B.它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C.它的成员中大部分出身于破产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 D.它们人数众多,容易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27.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主要内容是(ABC)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保护民族工商业 D.平均地权
28.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在于:(ABC)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B.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相融性
C.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D.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现实发展模式 29.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ABCD)
A.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大力培养一代又一代“四有”新人
C.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D.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0.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所有制调整方面的思想有(ABC)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C.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 D.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 31.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分有(ABCD)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 C.资本主义私营经济 D.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2.2002—2012年十年,我国成功地迈上了三个大的台阶是(ABC)
A.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大台级 B.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大台阶 C.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大台阶 D.军事实力、环保水平、绿化面积迈上大台阶 33.党在革命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的策略方针。(BCD)
A.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B.发展进步势力 C.争取中间势力 D.孤立顽固势力 34.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的两个联盟是(AB)
A.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 B.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C.工人阶级同亲英美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D.农民阶级同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35.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ABCD)
A.无产阶级领导的 B.人民大众的 C.反对帝国主义 D.反对封建主义 36.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是(CD)
A.中学为体 B.西学为用 C.百花齐放 D.百家争鸣
3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到与时俱进,就要做到“三个解放出来”,即自觉地把思想认识(ABC)
A.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 C.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 D.从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中解放出来 3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ACD)
A.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B.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进入了过渡时期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39.新中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有(ABC)
A.互助组 B.供销合作社 C.生产合作社 D.公私合营 40.()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AB)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提高综合国力 D.提高国内生产总值52.1986年9月在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时,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两大原则的概括,它是(AB)A.发展生产 B.共同致富 C.公有制 D.按劳分配 4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ABCD)
A.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C.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 D.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4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相互关系为(ABCD)
A.经济建设是各项工作的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都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B.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规定了道路、制度、领导和指导思想一系列最根本最重大的原则问题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是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点
D.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43.新民主主义文化是(ABCD)
A.无产阶级领导的 B.民族的 C.科学的 D.大众的 44.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ABCD)
A.发展为了人民 B.发展依靠人民 C.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D.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45.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可划分为(CD)
A.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B.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 C.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46.毛泽东晚年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的最主要错误是(AC)A.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B.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认识不足
C.阶级斗争扩大化 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上存在某种缺陷,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47.邓小平在强调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时,指出(ABCD)A.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B.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C.我们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 D.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
48.毛泽东指出,从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至少需要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这是由于(ABCD)
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历史条件决定的 B.我国的现实状况决定的 C.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点决定的 D.社会发展的自身规律决定的 49.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ABC)
A.农业 B.能源和交通 C.教育和科学 D.第三产业 50.科学发展观,是()的条件下形成的科学理论(ABCD)A.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B.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C.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D.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51.邓小平理论是(ABC)
A.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B.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C.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D.全面、准确地继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52.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来看(ABCD)
A.没有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实践,就不会有党的建设的理论 B.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
C.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就不会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D.没有革命战争的实践,就不会有建立人民军队和关于军事战略的理论 5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ACD)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C.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5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CD)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敌我矛盾 D.人民内部矛盾
55.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形成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ACD)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党的建设 D.统一战线
56.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学风问题上曾经反对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是(BC)A.投降主义 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 D.冒险主义 5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BD)
A.邓小平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8.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时期的主要理论成果有(ABCD)
A.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 C.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 D.强调党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转为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60.四项基本原则(ABCD)
A.和改革开放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B.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C.关系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命运 D.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保证 61.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BCD)
A.发展是硬道理 B.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动力 C.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D.社会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62.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ABD)
A.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 B.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 C.科学发展观强调优先发展经济 D.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 63.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ABCD)
A.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B.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C.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D.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6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BCD)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65.邓小平在阐述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时,曾经指出(ABCD)
A.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B.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D.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消灭贫穷 66.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应做到(ABCD)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统一
C.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D.把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好,建成一个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67.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提出处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AC)A.长期共存 B.肝胆相照 C.互相监督 D.荣辱与共 68.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内容包括(ABCD)
A.对所有制的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同步的方针 B.和平赎买的方式
C.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 D.由低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主义为过渡形式 69.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途径有(ABCD)
A.没收官僚资本 B.对个体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7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因为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ABCD)A.增强综合国力 B.促成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C.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顺利发展 D.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71.为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党中央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实施了(CD)A.两弹一星计划 B.863计划 C.科教兴国战略 D.人才强国战略
7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是“两头小中间大”,其中“两头小”是指(AD)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地主大资产阶级 7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BD)A.帝国主义与殖民地的矛盾 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国老百姓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74.党的思想路线是(ABCD)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75.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BCD)A.基本含义 B.历史地位 C.基本特征 D.基本任务与基本路线
76.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它的基本特点是(ABCD)A.它有新的领导阶级即无产阶级 B.它有反帝反封建的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C.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D.它有了新的前途,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达到社会主义的目的 77.改革开放以来,党高度重视发展,集中体现在(ABCD)
A.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 B.江泽民“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胡锦涛时期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D.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78.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说法正确的是(ABC)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B.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封建主义争取人民解放 C.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 D.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一个社会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 7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法宝是(ACD)
A.统一战线 B.独立自主 C.党的建设 D.武装斗争
8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策和基本目标为(BC)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81.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土地革命路线是(ABCD)
A.依靠贫雇农 B.团结中农 C.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D.发展农业生产 82.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过渡形式有(ABC)A.互助组 B.初级社 C.高级社 D.家庭承包
8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ABCD)A.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C.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D.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物质基础 84.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可分为下列阶层(ABCD)A.贫农 B.雇农 C.中农 D.富农 8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是(ABCD)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C.防止左的和右的倾向的思想武器 D.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86.1949年组成人民政协的阶级、阶层的政治联盟有(ABCD)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87.过渡时期总路线体现的同时并举包括(ABCD)
A.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阶级的改造同时并举 C.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D.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88.集中体现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著作有(CD)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89.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重大理论意义在于(BCD)
A.它把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B.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C.它对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90.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BCD)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1.土地问题解决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BC)
A.中国人民同封建地主阶级、帝国主义及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B.国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国外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与国民经济急待恢复之间的矛盾 92.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们没有变的是(ABC)
A.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C.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没有变
93.毛泽东指出,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基本特点是(ABCD)
A.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并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显著的优势 B.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C.封建势力是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具和社会基础 D.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9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是(CD)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95.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揭示了我国当前的(ABCD)A.社会性质 B.社会发展水平C.社会发展程度 D.社会阶段 96.社会主义制度完全建成和巩固的首要条件是(AB)
A.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充分发展社会生产力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9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ABC)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目标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D.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98.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BCD)
A.扫清军阀统治 B.推翻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C.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D.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9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ABCD)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00.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ABC)
A.立党之本 B.执政之基 C.力量之源 D.强国之路 101.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条件(ABCD)
A.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但农村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B.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C.相当力量正是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D.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 102.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BCD)A.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
B.社会主义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种矛盾
C.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矛盾基本结束,但还没有完全结束 D.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得到解决 103.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有(ABCD)
A.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C.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D.证明了马列主义的真理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04.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AD)A.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国家 B.资本主义发展壮大
C.完全沦为殖民地国家 D.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