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产技术部制度
生产技术部制度
一、部门名称:生产技术部
二、部门性质:负责公司的生产技术
三、管理权限:行使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权限,并承担执行公司规章制度、管理规程及工作指令的业务。
四、管理责任:受分管副经理委托,行使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综合平衡生产能力,科学地制定和执行生产作业计划、生产调度,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对所承担的工作全面负责。
五、主要职责:
(一)制定公司生产计划,完成经营规划和年度的综合性、专业性计划,在执行的过程中进行协调和调整,并及时向公司管理层汇报计划的实施进展和指标完成情况。
(二)负责公司生产技术管理大纲、目标的制定,主持推行生产车间目标责任制,实施工作,并以此进行考核、奖惩工作。
(三)收集、整理、归档与公司发展目标相关的技术;结合公司情况加以分析预测,提交与企业业务相关的地区、行业、产品发展前景的对策报告;在试制工作中,协调解决新产品存在的问题。
(四)及时了解、掌握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动态,向公司管理层提出应对建议。
(五)设立与修订公司的生产计划和各项产品的标准工时(含样品制作),计算样品、原物料的标准用量。
(六)制作各项操作规范,改善、简化、策划与推行工作;对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与追踪。
(七)负责订单的审核、登记及分段,核定订单交货期,处理交货期的异常情况,解决相关的突发情况。
(八)负责生产进度的安排及控制(含样品制作进度)、用料的管理及异常情况的处理。
(九)设立、修订生产绩效奖金基准;统计、比较生产绩效奖金,检查每月生产绩效。
(十)统计生产负荷,确保产销平衡。
(十一)调度生产工作人员,审核团体公休计划。
(十二)完成公司高级管理层交办的其他任务。
部长职责
(一)组织、计划、指导、控制及协调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活动和资源,以达到公司对成本控制、产品数量及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制定、实施库存和生产成本控制计划。
(二)根据生产加工流程和技术要求确定所需人员的资格条件、工作步骤及任务分配,主持部门员工的任用、培训、评估等项工作。
(三)与研发中心等其他相关部门密切合作进行新产品开发、技术和工艺流程革新,以及产品的改进。
(四)分析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设备维护及其他相关工作报告,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五)负责抓好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劳动保护,环境保护等专项工作。
(六)负责做好生产设备、计量器具的维护与保养。
(七)强化车间管理,合理安排生产,节约水电等能源消耗。
(八)负责生产调度员、统计员、安全员、设备管理员的业务培训与管理,定期检查评比。
(九)按时完成公司高层管理者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二篇:生产技术部制度(机电运输)2011
安阳永安白莲坡煤矿有限公司
产技术部制度汇编(机电运输)
安阳永安白莲坡煤矿有限公司
2011年1月3日 生
(二)目 录
第一部分 机电运输系统管理制度...........................1
第一章 机电运输系统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 第二章 机电运输安全会议制度...........................................................................................1 第三章 机电运输安全投入保障制度...................................................................................3 第四章 机电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3 第五章 机电运输系统培训制度...........................................................................................4 第六章 机电运输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7 第七章 机电运输系统监督检查制度...................................................................................8 第八章 机电运输系统安全技术审批制度...........................................................................9 第九章 矿用设备器材使用管理制度.................................................................................13 第十章 矿井机电运输灾害预防管理制度.........................................................................15 第十一章 机电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制度.............................................................................16 第十二章 机电运输安全操作管理制度.............................................................................18 第十三章 矿井机电设备管理制度.....................................................................................22 第十四章 机电设备包机责任制度.....................................................................................31 第十五章 机电设备租赁管理办法.....................................................................................32 第十六章 机电设备修理管理办法.....................................................................................34 第十七章 机电设备定期检修制度.....................................................................................37 第十八章 机电设备管理联保责任制度.............................................................................39 第十九章 高压供电管理制度.............................................................................................42 第二十章 低压电气管理制度.............................................................................................47 第二十一章 电气接火审批制度.........................................................................................53 第二十二章 小型电器管理制度.........................................................................................54 第二十三章 电缆管理制度.................................................................................................55 第二十四章 小型电缆管理制度.........................................................................................59 第二十五章 电气试验制度.................................................................................................60 第二十六章 节电管理办法.................................................................................................62 第二十七章 防爆电气设备入井检查制度.........................................................................66 第二十八章 防爆电气设备管理检查办法.........................................................................68 1
第二十九章 起重机操作及管理规定.................................................................................72 第三十章 机电运输隐患管理规定.....................................................................................73 第三十一章 大巷轨道运输管理制度.................................................................................74 第三十二章 斜巷及采区运输管理制度.............................................................................79 第三十三章 小绞车管理制度.............................................................................................83 第三十四章 窄轨电机车管理办法.....................................................................................87 第三十五章 设备、材料装车运输管理规定.....................................................................90 第三十六章 机电配件管理制度.........................................................................................91 第三十七章 油脂管理制度.................................................................................................95 第三十八章 阻燃胶带使用管理制度.................................................................................98 第三十九章 机电干部上岗检查制度.................................................................................99 第四十章 机电事故分析追查制度...................................................................................100 第四十一章 要害场所管理制度.......................................................................................102 第四十二章 杂散电流管理制度.......................................................................................103 第四十三章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标志管理制度...............................................................104 第四十四章 机电工培训管理办法...................................................................................106 第四十五章 矿井运输管理制度.......................................................................................110 第四十六章 电气焊使用管理制度...................................................................................113 第四十七章 机电设备定期检修制度...............................................................................114 第四十八章 机电设备运行及维修保养制度...................................................................117 第四十九章 矿灯管理制度...............................................................................................120 第五十章 主井提升管理制度...........................................................................................122 第五十一章 机电队排水管路检查...................................................................................124 第五十二章 机电设备安全保护装置使用管理制度.......................................................127 第五十三章 大型固定设备运行管理制度.......................................................................130 第五十四章 皮带与刮板输送机运行管理制度...............................................................134 第五十五章 水泵使用管理办法.......................................................................................140 第五十六章 机电设备管理达标评比办法.......................................................................143 第五十七章 工作面设备拆除及安装管理规定...............................................................164 第五十八章 钢丝绳管理制度...........................................................................................168 第五十九章 矿车(人车、平板车、花架车)检查考核办法.......................................171 第二部分 机电运输各岗位管理制度.......................174
第一章 变电所管理制度...................................................................................................174 第二章 充灯房管理制度...................................................................................................183 2
第三章 锅炉房管理制度...................................................................................................185 第四章 井口管理制度.......................................................................................................189 第五章 水泵房管理制度...................................................................................................197 第六章 通风机房管理制度...............................................................................................206 第七章 压风机房管理制度...............................................................................................210 第八章 主井绞车房管理制度...........................................................................................213 3
生产技术部制度汇编
(二)第一部分 机电运输系统管理制度
第一章 机电运输系统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一、机电矿长、机电负责人及机电部门应对全矿的机电、运输系统的安全工作负责,是全矿机电、运输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者。
二、机电部门在机电矿长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及相关规章制度,保证机电、运输系统安全运行。
三、机电部门负责范围:
1、负责编制机电、运输系统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供电设计方案、图纸等工作;
2、落实;3、4、5、定期组织机电、运输设备检修,做好日常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完好; 具体负责组织制定机电、运输系统的规章制度,并抓好落实; 组织机电、运输事故中设备的检修和恢复工作,并提出防范措施,组织本系统的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督促落实;
6、落实;
7、落实;
8、9、负责对机电、运输事故的追查,制定防范措施,督促落实; 负责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检查及机电、运输设备保护和测试管理工作。具体负责制定机电、运输系统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并负责组织深入现场,检查机电、运输设备运行情况,及设备供应准备情况的第二章 机电运输安全会议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一系列机电运输系统管理的指示精神,研究部署机电运-2
生产技术部制度汇编
(二)四、其他事项
1、会议时因故改期,机电部门及时通知与会议有关人员;
2、参加会议人员无特殊情况必须按时参加会议;
3、机电部门负责点名、签到,并做好会议记录,形成会议纪要;
4、参加会议人员必须将手机设为振动或关机。
第三章 机电运输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一、计划安排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总则第八条规定和【2005】168号文规定安全投入保障制度,稳定安全费用的提取、投入渠道,实行统一使用管理。机电运输安技工程项目由机电部门、生产科设计后,矿领导研究批准,下达计划。机电运输安全投入项目有:
1.矿井机电设备供电、配电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2.矿井运输(提升)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
二、安全费用提取
安全费用由财务科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统一提取,做到专款专用,任何人不得擅自挪用。
三、机电运输安安技工程质量保证
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由分专业部门负责,机电部门牵头,技术科、安全科等相关单位参加,定期对施工进度和质量进行检查,并记录备案。
四、机电运输安技工程的检查与验收
1.由调度室、机电部门、技术科等科室负责对施工的项目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处理。
2.验收由机电部门牵头,调度室、技术科、安全科等相关单位参加,安检科负责监督。
第四章 机电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
生产技术部制度汇编
(二)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条“煤矿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未经安全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培训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这是从事煤炭生产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定,机电部门根据矿安全科培训制度。制定机电运输系统培训制度:
一、所有从事井下作业的人员,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本岗位的《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做到人人持证,合法操作,坚决制止无证操作。
二、新入矿从事井下作业人员,根据安监总煤行【2007】253号《煤矿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试行)》规定: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小时,考试合格后,具备入井实习资格,在老工人的带领下,实习2个月,经考试合格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每年再培训时间应不少于20小时。
三、对调换工作和采用新工艺作业的人员,以及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的人员,必须由人劳部门负责组织到安全教育培训中心重新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
四、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应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检查局下发的安监总煤矿字【2005】135号文件的规定。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成为特种作业人员。
(一)机电运输特种作业工种包括:
1、井下特种作业工种
(1)矿山井下电钳工(2)矿井主排水工(3)电气设备防炸检查工(4)绞车操作工
(5)固定胶带运输机操作工(6)信号工(7)主提升机操作工(8)拥罐工
2、井上特种作业工种
生产技术部制度汇编
(二)4.应急救援预案和发生瓦斯爆炸、水灾、火灾、顶板等灾害的自救、互救方法和避灾路线;
5.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6.自救器等安全逃生装备和设施的使用与维护; 7.入井须知通风安全系统、报警系统和安全指示标志; 8.瓦斯、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性质、危害及瓦斯聚集的预防; 9.其他相关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八、机电部门职责范围
1、负责机电运输系统现有岗位人员进行分工种管理,与安全教育培训中心联系,按有关规定进行安全培训。
2、3、负责向安全教育培训中心及时提供调出人员名单资料。
负责向安全教育培训中心提供机电运输系统新入矿人员名单,并负责组织新入矿人员到安全教育培训中心参加安全教育培训。
第六章 机电运输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监总煤调【2007】95号文件关于加强隐患排查整改的规定。根据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和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相关政策、文件、会议纪要要求,结合本矿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岗位职责
1.矿长对本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全面责任。2.机电矿长负责机电运输系统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
3.安全矿长负责隐患排查确认工作,负责安全隐患排查分析、管理确认。4.机电部门为机电运输隐患排查治理的主要责任者。5.机电队长为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者。
6.每月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在机电运输办公会和矿安全办公会上通报。
二、机电运输系统安全隐患的分类标准
1.重大隐患:《国务院446号令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特别规定》中规定的15种安全隐患;
2.一般安全隐患:重大安全隐患之外的隐患。
生产技术部制度汇编
(二)机电运输设备每星期各单位自检一次,每月机电部门大检查一次,并计算“三率”,对达不到要求的根据管理制度予以处罚。
机电运输安全检查内容有:
1、机电设备“三率”必须达到“90.5.1”,综合完好率必须达到90%以上,电气完好率必须达到95%以上,机械完好率90%以上,五小电气合格率达到100%,电缆悬挂合格率98%以上。2、3、4、5、6、井下电气设备消灭失爆。
井下所有输送机头、槽头喷雾齐全,雾化良好,吊挂高度合理。井下所有的运输机头机尾必须有压柱,且牢靠。
井下所有要安装接地极的电气设备,必须有合格的接地极。全矿使用防爆电器设备的单位必须配兼职防爆检查员,并负责自己所管的设备,每星期检查两次。
7、靠。
8、井下各生产单位为减少事故,必须按矿规定的时间正常检修,并填各单位的煤电钻综合保护开关要做到正常使用,保护齐全,灵敏可写检修记录,并把检修内容上报机电部门备案,无故不按期上报罚机电队长100元,并调度会上进行通报。
9、部门。
10、各生产单位使用的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检漏继电器等各种保护要灵活可靠,使用正常。
11、井下各生产单位所使用的固定设备,司机必须持证上岗。
12、斜坡轨道安全设施必须齐全,灵活可靠。记录、牌板悬挂到位。各生产单位使用的设备必须包机到人,并把包机人员名单报送机电
第八章 机电运输系统安全技术审批制度
一、机电运输系统安全技术工程的设计、规程、措施的编制依据 1.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化各项技术要求为依据。
0
生产技术部制度汇编
(二)(3)200mm以下口径水泵和管路的安装。(4)高低压电缆的维护检修。
(5)井上、下一般机电设备的吊装和搬运。(6)矿用变压器的安装。
(7)电气试验及电器安全保护装置的整定。
(8)斜井筒内主管道、管路、电缆、提升容器、钢丝绳的日常检查注油和维修。
(9)钢丝绳的检查、维护、倒头、更换或插绳。
4.发生以下事故时,可以由现场的矿(队)领导、技术人员、安检人员及现场的有关工人共同研究制定应急安全措施,由施工人员接应急安全措施施工。但现场有领导人员时,领导人员必须在现场监督安全措施的落实,不得离岗。
(1)矿井突然停电,需立即查明原因或已发现地面倒杆、断线、电缆接头爆、电缆击穿、高压接地等需立即抢救处理事故时。
(2)主扇突然停止运转。(3)主提升设备突然发生故障。
(4)排水设备突然发生故障,若不立即处理即可发生水淹事故时。(5)发生其他危及全矿井安全的机电运输事故时。
三、机电运输系统设计、规程、措施的编制要求
1.编制前,由机电矿长下达《设计、规程、措施编制任务书》,由机电部门(队)负责人编制。
2.各类设计的编制内容必须符合上级有关文件规定要求。
3.编制前,机电部门(队)负责人必须勘察现场,认真分析现场情况。充分取得各方面意见,确定安全技术措施,按规定编制内容。然后装订成册,所有编制人员都必须在规程、措施上签字,并上报审批。
4.规程措施的编制要求内容齐全、重点突出、字迹清楚、文字简练通顺、计算依据充分、选取参数合理、技术先进、切合实际、符合上级有关规定。
5.凡属省局审批的设计、规程、措施必须提前40天按编制要求编制完毕;凡属报矿审批的设计、规程和不需要编制作业规程的综合性措施,必须提前10天按编制要求编制、报批。一般性措施必须提前5天按编制要求编制完毕。
生产技术部制度汇编
(二)5、对于无规程、措施强行施工的,对有关负责者处以500元罚款,出现事故的,按事故分析意见处罚。
第九章 矿用设备器材使用管理制度
为加强本矿设备器材供、管、用全过程综合管理,认真搞好设备器材的选型、购置、验收和使用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器材的效能,满足生产需要,提高安全水平和经济效益,使设备器材管理做到科学化,规模化和程序化,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设备器材的管理,应贯彻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发展的方针,坚持设计选型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2、机电部门、采购、供应部门负责对全矿设备器材进行全过程综合管理。其主要职责,一是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有关设备器材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设备器材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申报本矿设备器材计划。二是组织推广先进设备器材和先进技术的应用。三是组织对设备器材使用和维护工作的监督检查。四是组织设备器材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总结管理经验和检修维护技术,更好地服务煤矿生产和促进安全工作。
3、机电、采购、供应部门负责设备器材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采购合同的签订,到货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和报废等全过程的宏观管理。
4、采购或调试的设备器材,必须有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防爆设备和器材还必须有防爆合格证。
5、新进设备和器材,由机电部门、供应科仓库管理人员进行验收,分类入库存放,及时编号、建卡、建牌和入账,做到帐、卡、物、牌四对照。所付“三证”、图纸、说明书和实验报告等送科存档。
6、成套设备严禁折套使用,如需折套时,须经机电矿长批准,但是必须在三天内交还换下来的设备和零件。
7、经过验收后的设备器材应技术安装调试投入使用,暂时不使用和不需要安装的必须入库妥善保管,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生产技术部制度汇编
(二)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章 矿井机电运输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1.矿井必须有双回路供电线路。
2.下面个地点不得少于两回供电线路,并应来自各自的变压器和母线段,线路上不应分接任何负荷,以下有:
(1)井下中央变(配)电所(2)水泵房(3)主要通风机房(4)提升人员绞车房(5)抽放瓦斯房
3.井下各级配电电压和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1)高压不应超过10000V(2)低压不应超过1140V(3)照明、手持式电气、电话、信号额定电压不应超过127V(4)远距离控制电压不应超过36V(5)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电压时,低压电器设备上,应明显标注电压额定值
4.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不得直接向井下供电。5.电气作业进行操作时,应穿戴和使用防护用具,修理电气设备和线路作业时,应由电气工作人员进行。
6.供电设备和线路的停送电,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7.电气设备可能被人所触及的裸露部分,必须设置保护罩或遮栏及警示标志等安全装置。
8.在断电的线路上作业时,该线路的电源开关把手,必须加锁或设专人看护,并悬挂“有人作业,不准送电”的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任务的工作人员,才有权取下警示牌和送电。
9.每一矿井应备有地面、井下配电系统图、井下电力设备布置和负责人及-
生产技术部制度汇编
(二)部门。
2.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与安全科、机电部门结合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制定机电运输系统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2)组织机电运输员工学习相关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知识,本岗位职责,不断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
(3)根据本系统应急救援的需要,储备足够的救援物资
二、应急救援体系
1.机电运输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为一级救援体系。2.矿为二级救援体系。
三、机电运输系统一旦发生重大事故,首先启动机电运输系统相应性质的应急救援方案,及时实施抢险救灾,防止事故扩大,调度室应及时向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机电部门)汇报。各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汇报内容包括:
1.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 2.事故类型; 3.影响范围; 4.人员遇险情况; 5.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6.应急预案的启动情况;
7.采取的应急抢救方案、措施和进展情况; 8.需请示报告的其他事宜。
四、《制度》启动后,按应急救援人员通知程序表,尽快通知领导小组成员,由矿应急领导小组的组长或副组长任指挥长(办公地点临时设在调度室),根据灾情,安排相关的领导小组成员赶赴事故现场,组织现场抢救、医疗救护、物资供应、善后处理、后期服务和事故调查等工作,研究判定抢救方案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全力以赴投入救灾工作。抢险救灾工作结束后,2日内写出抢险救灾总结报告。
五、奖罚
生产技术部制度汇编
(二)对受潮的电气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换,升井干燥。绝缘老化的电气设备要更新,升井进行检修。
(4)380V、660V供电系统必须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严格甩掉不用。127V煤电钻供电系统和信号。照明系统必须坚持使用综合保护装置,也不准甩掉不用。从安全角度出发,磁力启动器里必须装设漏电闭锁继电器,以防漏电线路再次合闸送电。从寻找漏电故障来看,由于故障线路的磁力启动器不能合闸,便于判断故障范围,缩短寻找故障的时间。
(5)接地网必须完整,接地电阻必须小于2Ω,配电点要设局部接地极。
二、运输安全操作制度 1.倾斜井巷运输安全操作制度
(1)倾斜井巷运输时,严禁蹬钩;行车时,严禁行人。把钩工摘挂钩时,必须站在地面上,待矿车停止后进行。严禁蹬在车上或在矿车运行中进行摘钩。
(2)运送物料时,每次开车前,把钩工必须检查牵引车数、各车的连接装置和装载情况。牵引车数不超过规定、连接不良或装载物料超重、超高、超宽时,都不得发出开车信号;信号工、把钩工和推车工必须紧密配合,必须在相互确认后方可作业。
(3)倾斜井巷各车场应设信号硐室及躲避硐,并必须设挡车器或挡车栏。上部水平车场必须设阻车器。在变坡点下方20m处,必须设挡车器或挡车栏。挡车器或挡车栏必须经常关闭,放车时才准打开。
(4)斜巷运输时,矿车之间的连接、矿车和钢丝绳之间的连接,都必须使用不能自行脱落的连接装置;倾斜角度超过12°时,还应加装保险绳。
(5)新掘的斜巷兼作人行道时,从碴面起垂高1.6m内,必须留有宽0.8m以上的人行道(生产矿井现有斜巷,必须留有宽0.7m以上的人行道)。人行道必须畅通无阻,严禁堆放任何物料而影响行人。斜巷的坡度大于16°以上时,必须设台阶或梯道;大于25°或结冰路滑区段,必须设扶手栏杆。生产矿井现有斜巷人行道的宽度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可在巷道的一侧设置躲避硐,且有两个躲避硐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25m。
(6)倾斜井巷的运输工作,必须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由各专业岗位人员负责对轨道、钢丝绳、绞车、驱动装置、人车、矿车、连接装置、保险装置-20
生产技术部制度汇编
(二)不得歪斜。
(3)向运转中的输送机装较长的物料时,必须先放物料前端,小直径朝后;取物料时,必须先取后端或从侧面取出,严禁从迎面取前端的操作方法,否则应停止运转后再取。
(4)刮板输送机运送较大的物料,其宽不得超过溜槽两侧之外,而且必须有人跟随物料一同前进,以便发现问题随时停机处理。
(5)刮板输送机两侧环境应当整洁,磁力启动器或其他固定设备,如小绞车等应设置在小硐室内,距离溜槽边不得小于700mm。输送机操作按板及电缆也应离开溜槽一定距离,避免煤块碰撞。
(6)运送物料链板输送机的沿线,应设有信号,遇有问题随时可以停止刮板输送机,不可使用“晃灯”的办法代替信号。
(7)利用刮板输送机运送较大物料(如溜槽、支柱等),不得使其直接通过机头,即不得使其从后一台输送机机头直接坠入前一台继续运行。
(8)禁止使用刮板输送机运送火药、雷管等易爆物品。(9)任何人不得在停止或运转中的溜槽内行走。
(10)必须在溜槽内工作或通过的,应实现与司机取得联系,确认停机后方可工作或通过。
(11)每次开动刮板输送机前,必须发出开车信号。
(12)刮板输送机司机应负责清扫机头附近浮煤及矸石杂物,保持环境、设备通风良好,人员畅通无阻。
(13)不得用脚踩刮板链的办法来临时处理飘链以免摔倒。
(14)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采煤机司机和盘电缆工应随时注意上方溜槽中无人员、大块煤炭或物件,如有应及时停止刮板输送机。
4.胶带输送机安全操作制度 ①
做胶带接头的安全操作规程
(1)将机头方向的胶带端头固定在胶带机架上,必须时切去损坏的胶带卡子,用打卡机重新打卡子。
(2)松开紧带绞车或紧带装置的牵引绳,必须时切去机尾方向胶带端头损坏的胶带卡子,用打卡机重新打卡子。
生产技术部制度汇编
(二)(三)负责全矿设备租赁工作。
(四)负责全矿设备报废的鉴定、报批工作。(五)负责全矿设备的调配、调拨工作。
(六)负责指导、监督、检查本矿所属各单位的设备管理,定期召开机电例会,组织开展技术革新活动,推广先进经验、新技术、新工艺。
(七)参与新设备的验收工作。
(八)负责组织验收修理单位承修的设备。(九)负责设备维修计划的组织和措施的落实工作。(十)参与与机电设备有关的工程设计。(十一)审查确定机电安全技术改造项目。
(十二)负责本部门所属范围内的设备安全、经济合理运行。(十三)协助教育培训部门对机电运输系统职工进行培训、技术考核。(十四)对特大、重大机电事故组织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第五条 第六条 机电矿长、机电部门长对全矿机电设备管理负责。各基层区队长设备使用单位应明确一名副队长负责本单位设备管理,负责建立、对本单位机电设备管理负责。
健全设备操作规程和责任制,建立设备运行、故障记录、包机制度、维修责任制度、定期检修制度、维护人员巡回检查制度等,做到制度落实、责任落实、材料配件落实,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第七条 设备使用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设备管理员,具体负责本单位所属设备的领用、交接、回收和管理工作,负责本单位所属设备的帐本、卡片和图纸管理。单位设备管理员每月底到机电部门对帐一次。
第八条 第九条 全矿机电设备管理指标是95.5.1,即设备完好率达到95%以上、机电部门设备管理组对全矿机电设备实行帐、卡管理。所有设备设备待修率为5%以下、事故率为1%以下。
必须编号,做到属性准、用户清、状态明,帐、卡、物三对照。设备管理组每月组织一次设备清查,根据清查结果,及时修改相关的帐页、卡片和图纸。
第十条 机电部门对各单位设备使用情况,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应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并按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一条 机电部门对每起人为设备损坏或丢失事故应组织追查分析,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罚、通报。设备损坏或丢失的均按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二条 机电部门每月组织召开一次设备使用单位正职和机电队长参加的机电例会,通报总结全矿机电工作情况、设备管理情况,分析现场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布置下月机电工作计划。
-认真查验设备状况。检查有无磕碰损伤、缺少部件、明显变形、受大型设备无法入库的,验收后应摆放整齐,上有盖、下有垫,不准潮、锈蚀等情况。
生产技术部制度汇编
(二)(一)设备管理组组织有关人员参加验收。
(二)根据下达的修理任务单,修理项目逐项进行检查、试验,所修理的设备必须达到完好要求,防爆电气设备必须达到防爆标准,并经防爆检查员检查合格后,签发防爆检查合格证。
(三)根据检查验收结果,填写验收单,发放验收合格证。
(四)设备管理员办理入库手续、登记、建帐、造卡。第二十条 井下回收设备入库验收的程序:(一)由设备管理员按设备回收清单逐台(件)检查清点数量,察看部件有无丢失、损坏,损坏或丢失的设备(包括配件和附件)应报告设备主管人员,并按规定对使用回收单位进行罚款。
(二)(三)(四)(五)(六)(七)
第五节 设备的领用、移交
第二十一条 机电部门设备管理组统一管理和调拨全矿机电设备,有权调动矿内各单位的机电设备,以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
第二十二条 各单位领取设备,由区队设备管理员持本单位设备计划表、领用手册先办理手续,后出库(除抢险、救灾外)。没有出库手续的设备严禁出库。急用设备经调度室签字后可先出库,后办理手续,但第二天队设备管理员必须到设备管理组补办手续。
第二十三条 设备领用人员负责对设备完好、防爆性能进行检查,并进行必要的试验,领用防爆电气设备必须检查是否有防爆检查合格证。设备一经出库,出现问题由领用人员负责。
第二十四条 新安装设备的领用,由安装单位凭安装计划到设备组办理设备领用手续,进行领取。安装结束后,由安装单位提前一天提出验收申请,机电部门组织安装单位、接收单位及矿有关部门共同对安装的设备进行检查验收,对查出的问题限期在设备交接前处理完。设备安装单位将检查的隐患处理完后方可提出交接申请,由机电部门组织交、接设备的单位到现场清点、验收设备,合格后,由交、接双方设备管理员到机电部门设备管理组办理移交手续。设备管理员对入库设备零部件等进行逐项登记。由回收单位办理移交手续。
设备管理员及时建帐、登记撤卡,并对设备分布图纸进行修改。对损坏的设备应及时编写计划报科长、机电矿长审批后安排修理。对需检修设备由设备管理员组织检修单位、回收使用单位进行拆检,设备管理员月底统计设备回收迟交表,连同包队管理员开出的回收并按《机电设备检修管理办法》办理手续。单一并交主管人员。
生产技术部制度汇编
(二)备入井证(特殊情况可由调度室安排入井,事后该单位应补办手续)。没有入井证的设备严禁入井。
第三十六条 设备的安装与验收应按下列程序进行:(一)设备安装前,机电管理部门应尽早向工程设计部门提出设备安装地点的巷道、硐室、土建工程的技术要求,保证安装现场具有能满足设备最大尺寸运输及维修要求的空间。
(二)设备安装前,安装施工单位应及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订设备安装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有关职能管理部门审批同意,施工人员贯彻相关安全措施后才能开始施工。
(三)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安装施工单位必须接受矿机电管理部门的技术指导和安全管理部门的监督,必须严格执行矿安全管理规定,按设备安装标准和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施工。
(四)安装施工完成设备调试和检测能够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使用后,安装施工单位应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工具、材料、仪器、仪表等,保持环境整洁,缆线悬挂整齐,安全保护装置投入使用。设备安装结束,由矿机电部门组织有关单位人员参加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给使用单位投入运行。
(五)安装验收后,安装单位应将安装的技术资料如安装日志、调试记录、试运转记录、验收记录、隐蔽工程记录等资料收集整理并交机电部门归档,重要设备的安装资料机电部门应复印后,交矿档案室存档,便于日后检查和查阅。
第七节 设备的使用与检修
第三十七条 遵循“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安全运转的设备管理原则,设备使用单位负责设备的正确使用、操作和精心维护、安全运转,并对其保持完好和有效利用负责。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设备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保障设备运行的规章制度。
第三十八条 设备使用单位应及时与矿培训科联系培训合格的设备操作与维修人员,持证上岗。设备操作与维修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结构、技术特征和工作原理,按照操作规程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时刻保持设备完好,正确使用、操作和精心维护设备,保证设备安全运转,并负责保证设备运行环境优良。
第三十九条 设备使用单位必须按有关规程和规定进行机电设备的预防性检查和检修,并作记录,保证检修的时间、项目和质量,日检保日,月检保月,否则将追究检修人员责任。严禁为赶生产而拚设备。
第四十条 地面检修的设备,必须由承修单位兼职验收员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到机电部门办理手续。对生产急用需修复的设备,由机电部门安排有关承修单位给予修复,承修单位应积极配合,不听从安排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生产技术部制度汇编
(二)革新和技术推广工作。对于设备管理方面的合理化建议或科技成果,促进矿井安全生产取得明显效果的,经鉴定后对有功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十条 机电部门现场管理人员日常应进行不定期检查,对查出的问题以隐患通知单形式下发责任单位,限期进行整改,到期落实整改情况。
第五十一条 机电部门每月组织一次全矿范围内的设备专项大检查,按照《机电设备管理达标评比办法》对各单位设备使用与管理状况进行检查、评比、考核,奖优罚劣。
第五十二条 每年底机电部门根据全年检查情况和设备管理情况进行总结评比,对评选出的设备管理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给予适当奖励。
第五十三条 对于不能认真执行机电运输管理制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于教育、批评、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
(一)不能正确履行管理职责,造成机电运输设备管理缺失的;
(二)不按规定程序实施设备的计划、保管、发放、领用、运输、安装、操作、维护、检修、回收等管理要求的;
(三)因责任缺失造成设备隐患,一般隐患不能按期整改,或职能部门检查发现设备有重大隐患的;
(四)发生设备事故的;
(五)人为原因造成设备损坏或丢失的。
第五十四条 没有办理手续而设备管理员私自发放设备者,罚设备管理员50元/次。设备承修单位私自发放设备的,每台罚款100元。因生产急需经有关部门同意发放,领用单位和承修单位未到设备组办理手续的,每迟办一天罚双方设备管理员各10元/天。
第五十五条 没有入井证的设备入井的,对运输队给予50元/台的罚款。第五十六条 新安装的设备,安装结束后如验收不合格,对安装单位安装费用按80%进行结算。对验收查出的隐患,设备交接时没整改的每项罚款100元,发现的新问题每条罚款50元。查出的所有问题由接收单位负责整改,根据工作量大小,安装单位按每条问题50~150元支付接收单位有偿服务费,所需的材料、配件费由安装单位支付,机电部门负责具体办理。接收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整改完毕的,按每条50元进行处罚,第二次检查验收仍未处理的,不支付有偿服务费并按服务费的数额对等处罚,联责队长、机电队长各100元。
第五十七条 不听从机电部门设备调拨安排的,发现一次罚款500元。对偷取其它单位生产设备的,一经查实对偷取单位罚款1000元/台,并对责任人罚款500元。
第五十八条 对于更换的坏设备、坏配件应及时升井进行检修。如果现场检查发现工作现场存放有未及时升井的坏设备或配件,罚使用单位50元/次;如发-30
生产技术部制度汇编
(二)完好牌一处罚10元,设备编号损坏涂抹一处罚款50元,设备铭牌丢失一处罚款20元。
(十)设备损坏或丢失的,除按规定对责任单位进行处罚外,对单位正职按对单位罚款的5%分别给予处罚。
第六十二条 机电部门及矿其他职能部门在安全检查中检查发现设备发放、领取、运输、安装、使用、检修、维护、回收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应以隐患通知单形式下发责任单位,限期进行整改,实行闭环管理。责任单位必须按规定的整改期限向检查部门反馈整改结果,不按期反馈的对责任单位主管领导罚款50元。
职能部门现场落实有能力整改而没整改的隐患,每条罚队长、机电队长各100元。第二次落实仍没整改的,加倍处罚,并通报批评。
第十四章 机电设备包机责任制度
为加强全矿机电设备的管理,确保机电设备正常有效运行,全矿所有的机电设备必须实行包机管理,责任到人。
一、职责
1.机电副矿长负责对全矿机电设备包机管理工作的领导。2.机电部门长负责对全矿包机管理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指导。
3、机电部门负责全矿包机管理工作的现场监督检查。
4.使用单位机电队长负责本单位设备包机任务的分配与管理,行政正职负责包机责任制的落实与监督管理工作。
5.机电包机维修工负责所包设备的日常维护及故障处理,及时填写“设备日常检修记录”。
6.包机运转工负责所包设备的操作、巡视及设备卫生的打扫。操作方法遵循对应机电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要求。包机运转工每天除按章操作、维护设备和打扫卫生外,必须经常对岗位上的设备巡回检查,大型固定设备必须及时填写 “运行及巡检记录”或“运转日志”,发现异常及时汇报本单位值班领导和矿调度室。
二、工作程序
生产技术部制度汇编
(二)1、各使用单位根据生产计划,每月25日前将设备计划以书面形式报机电部门,由机电部门根据生产作业计划及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各使用单位租赁设备的台数,编制租赁计划。
2、各单位因生产急需增加设备时,需经矿分管领导和生产科签字后,到机电部门办理领用手续,安装后3日内需办理追加手续,否则,按计划外设备处理。
3、设备管理员应在白莲坡煤矿设备出库发放单上注明更换或者新增加。
三、设备租金的构成
1、设备租金以月租金为计价基础,租金的计算由月折旧费、月修理费、月管理费、租赁系数四项构成。
2、折旧费按财务有关规定执行,修理费、管理费按内部规定执行,租赁系数按0.7计算。
月租金=(折旧费+管理费+修理费)³0.7 其中:月折旧费=设备原值³0.97/(折旧年限*12)
月修理费=设备原值³0.05/12 月管理费=设备原值³0.18 /12
四、租赁设备的维修
1、使用的设备中小修及日常维护,均由使用单位按维修要求办理。
2、使用设备不当或维修不及时造成设备或部件损坏的,按设备或部件原值进行处罚,其修理费用由使用单位支付。
3、使用完撤除升井的设备,应保证零部件齐全完整,设备完好。缺件和损坏的,由原使用单位按规定期限配齐,否则,对其罚款。
五、设备租金的考核办法
1、机电部门每月30日前根据实际情况计算上月各单位实际租金,并报企管科,由企管科对各单位进行考核。
2、计划外领取的设备,其租赁费计入当月实际租金,如使用单位不报设备租赁计划,则视为计划外租赁。
3、设备使用期限不到(新设备为一年零二个月,修复设备为7个月)因维护修理不到位,造成损坏需更换的属计划外设备,除损坏设备租金计算到月底外,领用更换的设备从领用之日起开始计算租金。下个月只计算单台租金。
-机电部门根据生产需要,向承修单位下达月设备修理计划,承修单
生产技术部制度汇编
(二)位应根据修理计划准备配件,不得借故推诿。
二、设备修理程序
1、升井设备由机电部门组织原使用单位、承修单位共同拆检试验,拆检后三方填写设备拆检记录并签字。
2、对于所修设备,机电部门向承修单位下达设备修理委托单。修理委托单应注明设备修理项目、质量标准、技术要求、修理工期等内容,由承修单位、委托单位双方签字。
3、承修单位设备检修完工后,自己组织检查、验收,并如实填写设备检修验收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检修内容、材料配件消耗情况、检修负责人、检修人员、检修日期、检修人自检情况、班组质检情况、厂部质检情况、主要参数测定及试运转情况等。
4、承修单位设备修理完工自检后,机电部门设备检修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根据机电设备质量标准和防爆标准进行验收,并填写设备修理竣工验收单、设备入库验收单。
5、承修单位持设备入库验收单把设备交机电部门设备库房,由机电部门库房管理员外观验收正常时,在设备入库验收单签字后方可入库。
6、承修单位月底凭设备修理竣工验收单、设备入库验收单、设备拆检记录、设备修理委托单、设备检修记录,到机电部门结算设备修理工时。
三、承修单位职责
1、承修单位必须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检修标准,无检修标准的设备不准检修,承修单位检修设备更换配件应符合拆检记录,提倡多修。
2、承修单位修复的设备必须达到完好标准,防爆设备达到防爆标准要求,并进行试运转。电气部分进行检测,并且记录有关数据。设备应进行防腐刷漆等,如不进行刷漆防腐,降低一个修理档次。
3、承修单位对修理的设备实行保修制。采掘设备正常使用时(各种低爆开关、耙矸机、喷浆机、内齿轮绞车、回柱绞车、双速绞车、乳化液泵,各种皮带机、刮板机,各种减速机,75kW以下电机,30kW以下水泵,各种滚筒等)保修期为1个月;大型设备(75kW以上电机,30kW以上水泵,高爆开关,变压器,移动变电站等)保修期为3个月。保修期内设备出现问题,由机电部门、使-36
生产技术部制度汇编
(二)设备检修质量问题发生事故的,承修单位应派人现场处理,事故影响时间计入承修单位。每影响1h,对承修单位罚款200元,并对有关领导、验收人员、责任人罚款50元。
2、承修单位领用材料配件时,应按设备拆检记录缺、损件数量领用,且必须交旧,其费用计入原使用单位。拆检记录以外的材料配件(磨损超限零部件除外)费用由承修单位自己承担。
3、承修单位因修理质量造成事故,影响生产,需下井或加班进行处理的,材料、修理费、加班费一概不计,由承修单位自负。
4、使用单位升井设备应及时通知机电部门,并由机电部门指定交往地点,不得私自交往机修厂等修理部门。否则,发现一次罚款500元。
5、机电部门负责修理工作的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检查督促承修单位修理设备,严格按制度对承修单位进行考核,不得弄虚作假,造假报表。违犯者,发现一次罚款50元,情节严重者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五、外委设备修理的管理
1、矿及公司无修理能力或急用的待修设备,根据设备损坏情况填写立项申请单经对外经济领导小组 同意后,方可外委修理。
2、外委修理设备由矿对外经济小组统一招(议)标,价格由矿对外经济小组与承修单位统一谈价。
3、外委修理设备出矿前,应由机电部门设备修理人员办理拆检单,设备验收出库单,设备验收出库单应由库房管理员、设备检修负责人及承修单位人员共同签字后到机电部门长处签字盖章,办理出门证。设备修理完毕后,返矿时,由机电部门分管领导、库房管理员及有关人员对照拆检单,根据机电设备质量标准和防爆标准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验收证明。承修单位到矿财务科结算时,必须附有设备验收入库单、验收证明,否则不予结算。
第十七章 机电设备定期检修制度
一、设备定期检修工作分类
1、定期检查
生产技术部制度汇编
(二)2、影响生产时间较长、平时不易检修的项目,应集中安排月底进行检修。对日常发生不易处理的隐患安排月底检修时间进行处理。
3、大型固定设备的定期检修项目,使用单位每季度编制检修计划,报机电部门,根据定期检修检查内容要求执行。
四、相关规定
1、各单位每月16日前应把当月设备检修项目、部件名称和数量、检修所需时间、人员、影响地点和范围、检修项目负责人等内容报机电部门,每月20日前机电部门根据各队所报检修项目,结合生产情况,统一编制矿井停产检修计划,并上报永安公司机电部。
2、各队根据所报检修项目,向供应科报送配件、材料计划。并积极督促落实材料、配件到货情况。
3、停产检修前一天,由机电副矿长组织召开检修预备会,落实检修项目准备情况,材料、配件、工具到货情况,安排布置检修任务,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4、检修项目必须有安全技术措施。由检修单位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经有关部门和领导审批后,组织参加检修人员贯彻学习。安检科负责检查措施执行情况。
5、对于主要检修项目,机电部门要派专人到现场跟班。设备检修结束后,必须进行试运转,并对检修情况进行验收,填写检修记录。检修结束三天之内检修单位把检修验收总结报告报机电部门,检修负责人要在总结报告中签字认可,机电部门安排专人整理后,存入设备技术档案。检修验收总结内容包括检修期间所测主要技术数据、检修期间存在问题、检修结果等。
6、采煤、开拓、掘进移动设备的检修,由使用单位根据设备状况向机电部门报送升井检修或更新计划,进行检修或更新。工作面结束后,设备应升井入库,不得私自移装到其它工作面使用。
第十八章 机电设备管理联保责任制度
为加强机电设备管理,更进一步提高设备完好率,把责任切实落实到个人,结合白莲坡煤矿实际情况,制定白莲坡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联保责任制度。
0
生产技术部制度汇编
(二)直接追究其责任。由机电矿长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追查分析,根据事故性质、原因和责任划分,拿出初步处理意见,报矿研究决定。
2、发生影响工作面生产8h以上机电事故,由矿调度室、机电部门、安检科组织追查分析,根据事故性质、原因和责任划分,拿出处理意见。
3、对矿领导和机电部门检查的机电运输类重大事故隐患没有在限期内整改的,每条罚队长(支部书记)、机电队长各200元。
4、对公司检查的影响安全生产的机电类重大隐患,每条罚队长100元,机电队长200元。
5、区队队长和机电队长负责制定本队机电设备管理联保责任制度,对一般机电事故组织追查分析处理。当设备地点或主要设备分管人员工作范围变更时,应在5天内将联保责任名单报机电部门。逾期不报,对单位正职、机电队长各罚款100元。
6、任人。
七、各单位机电维修工是机电设备管理现场直接责任人,对因检查、维护不到位发生机电事故负责。机电部门组织追查分析,落实责任,对责任人进行处理。
1、2、检修过的设备出现故障,按事故影响时间长短组织分析,落实责任。上级部门和领导检查出的问题,复查时仍未整改,按管理制度规定根据联保责任制度,对查出的机电事故隐患,组织处理并落实到责对其处罚,影响安全的加倍处罚。
3、因维护检查不到位,操作失误造成设备损坏的,经机电部门组织分析后,按设备损坏程度给予一定的罚款并联责队长、机电队长。
八、联保责任要求:
1、矿各单位均应制定本单位联保责任制,把每台设备、每个小型电器、设备卫生等均包到专人,责任到人,不留死角。
2、各单位应按照联保责任制要求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按联保责任落实到个人,并进行处理。
3、加强中班、夜班安全管理。对在这两个班内,因工作不负责任,野蛮操作、违章指挥、设备卫生状况极差造成事故的应责联到跟班队长和班长,对-组织分析供电事故
生产技术部制度汇编
(二)对高压供电事故组织召开追查分析会,查找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并制定防范措施。
二、高压供电系统管理责任及范围
1、机电队管理责任范围
(1)自地面6kV变电站高压开关柜出线侧电缆及高压供电设备到本队分管的变电所(配电点)电缆及高压供电设备的检查、维护工作。
(2)变电所与变电所之间的电缆检查、维护工作。
(3)由变电所向外供电的高压电缆,出现事故由机电队协助用电单位处理。
(4)负责变电所内馈出高压电缆与高爆开关的接线工作。
(5)负责井下采区变电所至分管采区泵房的高压电缆及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工作
(6)负责6kV变电站到地面工业广场院内供电线路及设备维护管理工作。
2、运输队管理责任范围
负责井口以下电缆及设备维护管理工作。
3、其它供用电单位管理责任范围
负责自变电所门外或配电点高压开关柜出线侧电缆至移动变电站(或变压器)高压侧检查、维护,包括电缆悬挂检查工作。分管高压供电设备出现事故无能力处理时可申请由机电队协助处理。
分管供电管理的部门要根据机电部门下发的负荷变更单及时更改变电所(配电点)内的供电系统图。
三、高压供电设备检查与维护
1、分管维护单位每季度应对高压供电电缆绝缘程度全面摇测一次,将摇测试验结果在季度末报机电部门,上报数据应与上季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各单位分管领导每月组织本单位人员对本单位所属的高压供电设备和线路进行一次全面自检,及时处理所检查出的问题,并将检查结果报机电部门。
3、分管单位每月对井下高压供电设备进行一次检查维修,维修内容包括接线螺栓紧固、除尘、瓷瓶清扫、触头检查等。并做好记录,缺少一次罚款-44
生产技术部制度汇编
(二)4、在无人看管的变电所、配电点停送高压时,申请单位应持有经过审批的《停送电联系票》找机电队值班人员,由机电队派人到现场负责停送电。停电时应由机电队值班电工现场看护,停电后挂上“有人工作,禁止送电”的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并送电。停送电必须专人负责,坚持谁停电、谁送电的原则,严禁预约或使用电话联系停送电。
5、操作高压电气设备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并必须穿电工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台上,严禁违反操作规程对相关高压电气设备进行停送电操作。
六、停电检修规定
1、变电所及配电点高、低压设备检修时,检修单位必须提前1天到机电部门办理第一种工作票。工作票一式四份,机电部门电气工程师签发。由检修单位分别交调度室一份,变电所值班员一份、检修人员一份、机电部门存一份。由调度室安排具体的停送电时间。
2、变电所值班人员根据工作票要求的内容填写操作票,在检修人员监督下,执行停电、验电、放电、打接地线等安全措施。
3、任何单位不得无计划停电,紧急情况下需停电的,停电后必须立即向调度室汇报。对无计划停电的单位落实查证后罚款200元,对责任人罚款100元。
七、事故处理规定
1、因使用单位原因导致变电所高压跳闸时,变电所值班人员应立即向调度室汇报,并查找跳闸回路。跳闸回路没查清前经调度室同意可试送一次,(如显示短路跳闸时不得试送)。在确定跳闸原因后,可把无故障开关柜送上,把跳闸的开关柜停掉,挂上“禁止送电”牌,只有在故障处理完毕后,才能给予送电。
2、变电所总电源跳闸时或顶跳6kV变电站时,变电所值班人员应立即向调度室汇报,然后查清具体哪个回路跳闸。查清原因后,把跳闸回路电源开关所带负荷全部停掉,电源开关小车拉出,合上联络开关,检查开关显示情况。确定具体跳闸开关后,将故障开关停掉,其他开关送电,恢复正常供电状态,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3、因短路导致高压供电系统跳闸,连续二次合闸不能正常送电的不准继续送电,变电所值班人员应汇报调度室,由调度室通知有关单位查找故障原因,排除后方可送电。
第三篇:生产技术部
生产技术部
信息化建设项目情况汇报
1、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部共有计算机3台,打印机2台,主要工作内容:
(1)打印材料;
(2)利用电子邮件向上级传送一些相关材料;
(3)上网了解一些安全生产管理信息。
就目前应用内容看,我部还急需再配置2台计算机,3台打印机。
2、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1)无计算机管理应用专业人员;
(2)与各矿生产口计算机不能有效进行数据传输,实现自动化办公。
3、明年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计划。
建立集团公司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包括集团公司生产口领导与生产部之间、生产部与各矿生产科之间的信息传输管理系统,以及报表的自动生成系统等。
生产技术部
2004年11月24日
第四篇:技术部模具机加工生产制度
技术部模具组机加工生产制度
劳动纪律:
1: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脱岗。:
2:有事要请假,经部门主管同意后方可请假。
3:车间内禁止吸烟,不得在车间大声喧闹,聚众聊天,打架斗殴。
4:不得动用他人设备,未经允许不得拆卸他人机床零部件。
各种设备操作规程
1、必须穿好工作服,扣紧袖口,不准戴手套、围巾进行工作,毛衣必须穿在里面,以免被卷入机床旋转部分,发生事故。
2、未能了解机床性能或未经指导同意,不得任意启动机床进行工作。
3、工作前必须先把刀具、工件夹得牢固可。
4、按照螺母或螺钉头的大小选用合适搬手,搬手用完后必须取下(特别是运转部分)。
5、不准把任何刀具、量具、工件及其他东西放在机床床面上或产生运动的部分。 开车后必须注意下列事项:
(1)不要用手接触工件、刀具及机床其他运转部分,身体也不要在机床上。
(2)不准用棉纱或其他东西擦拭机床和工件(必要时必须停车)。
(3)吃刀时必须缓慢小心,以免损坏刀具或机床。
(4)切削时头不要与工太接近,切实注意,不可在正对切屑飞出方向来观察加工。
(5)机床运转时不可变换速度。
(6)切下之切屑(特别是带状切屑)不要用手去清除,以免割破手指。
(7)如遇刀具断裂、马达、机床发生不正常音响或漏电及操作发生故障时,立即停车并报告指导技工及时处理。
(8)机床开车后,电机不转,立即关闭机床电源,以免烧坏电机。
9、实习时必须全神贯注,尤其在机床自动走刀时应特别注意,严禁不停车就离开工作地点。
10、工作完毕,必须整理好工具并把机床打扫干净,并对机床加油润滑。
钳工(维修、装配)操作规程
1、使用锉刀、刮刀、手锤、台钳等工具前应仔细检查是否牢固可靠,有无损裂,不合格的不准使用。
2、凿、铲工件及清理毛刺时,严禁对着他人工作,要戴好防护镜,以防止铁削 飞出伤人。使用手锤时禁止戴手套。不准用扳手、锉刀等工具代替手锤敲打物件,不准用嘴吹或手摸铁削,以防伤害眼和手。刮剔的工件不得有凸起凹出时和毛刺。
3、用台钳夹持工件时,钳口不允许张得过大(不准超过最大行程的2/3)。夹持园件或精密工件时应用铜垫,以防工件坠落或损伤工件。
4、钻小工件时,必须用夹具固定,不准用手拿着工件钻孔,使用钻床加工工件时,禁止戴手套操作。使用砂轮机按砂轮机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5、用汽油和挥发性易然品清洗工件,周围应严禁烟火及易然物品,油桶、油盘,回丝要集中堆放处理。
6、使用扳手紧固螺丝时,应检查扳手和螺丝有无裂纹或损坏,在紧固时,不能用力过猛或用手锤敲打扳手,大扳手需要套管加力时,应该特别注意安全。
7、使用手提砂轮前,必须仔细检查砂轮片是否有裂纹,防护罩是否完好,电线是否磨损,是否漏电,运转是否良好。用后放置安全可靠处,防止砂轮片接触地面和其他物品。
8、使用非安全电压的手电钻、手体砂轮时,应戴好绝缘手套,并站在绝缘橡皮垫上。在钻孔或磨削时应保持用力均匀,严禁用手触摸转动的砂轮片和钻头。
吊机安全操作规程
1、每班运行前进行一次空载试验,检查各部位有无缺陷,安全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2、行车运行时,应先鸣信号,禁止吊物从人头驶过。
3、吊物接近额定负荷时,应先进行试吊,即在距地面不太高的空中起落一次,以检查制动系统是否可靠。
4、当行车发生危险时,无论何人发出紧急停车信号,均需停车。
5、工作中必须遵守“十不吊”,即指挥信号不明或多人指挥不吊,超过负荷不吊,工件捆扎不牢不吊,吊物上站人不吊,安全装置失灵不吊,物体埋在地下不吊,照明不足不吊,斜拉斜吊不吊,物体锐角处不垫软物不吊,物体下有人不吊。
6、当吊运重物降落到最低位置时,卷筒上所存的钢丝绳不得少于两圈。
7、在行车停止使用时,不得悬挂重物。只有将重物卸下后,并将吊钩升到适当高度,控制手柄停在零位上,再切断电源停用。
钻床操作规程
1:工作必须夹紧在工作台或虎钳上,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准用手拿着件钻孔。
:2:开始钻孔和孔将要钻通时,用力不宜过大;钻通孔时,工件下面一定要加垫,以免钻伤工作台或虎钳;用机动进给钻通孔,当接近钻透时,必须停止机动改用手动进给。
:3:拆卸钻头、钻套、钻夹头等工具时,须用标准楔铁冲下或用钻卡扳手松开,不准用其他工具随着敲打。
摇臂钻床:
(1)钻孔前,须将摇臂及主轴箱调到需要位置并夹紧后,方可工作。
(2)改变主轴回转方向时,要先停主轴后换向,不准突然改变主轴回转方向。
(3)用移动式摇臂钻床钻孔时,须将钻床放平、放稳、固定牢靠后,方可工作。
(4)工作后,将主轴箱放在靠近立柱一边,摇臂降到立柱下部位置。
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
1、砂轮机要有专人负责,经常检查,以保证正常运转。
2、使用前应检查砂轮是否完好(不应有裂痕、裂纹或伤残),砂轮轴是否安装牢固、可靠。砂轮机与防护罩之间有无杂物,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确认无问题时,再开动砂轮机。
3、操作者必须戴上防护眼镜。
4、砂轮机严禁磨削铝、铜、锡、铅及非金属。
5、砂轮机开动后,要空转二至三分钟,待砂轮机运转正常时,才能使用。
6、使用砂轮机时,人不得直对砂轮运转方向。
7、磨刀件或刀具时,不能用力过猛,不准撞击砂轮
8、在同一块砂轮上,禁止两人同时使用,更不准在砂轮的侧面磨削,磨削时,操作者应站在砂轮机的侧面,不要站在砂轮机的正面,以防砂轮崩裂,发生事故。
9、砂轮不准沾水,要经常保持干燥,以防湿水后失去平衡,发生事故。
10、砂轮磨薄,磨小,使用磨损严重时,不准使用,应及时更换,保证安全。
11、砂轮机用完后,应立即关闭电门,不要让砂轮机空转。
2011年10月24日星期一
郭桥甫
第五篇:技术部制度
1.2技术部管理制度 技术部管理制度
1.目的
(1)正确贯彻执行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技术方针政策,促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确保 公司技术管理工作正常有序进行,为企业的施工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技术保障,促进企业 的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2)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提高企业工程质量,保证工程项目施工的正常运行和 项目管理技术、质量目标的实现。
2.技术管理机构
3.技术人员管理职责
(1)总工程师
1)建立健全公司技术管理体系、规章制度。加强技术管理工作,推进公司技术进步。
2)建立健全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质量监督,负责解决工程中重大技术质量问题。
3)根据公司发展需要,组织制订和实施公司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技术工作计划。
4)建立健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技术管理制度。组织审定重大工程和特殊 单项工程的技术方案;审批项目经理部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案和技术文件等。
5)负责公司施工工艺标准的编制、审批,并组织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
6)负责计量管理、试验管理、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技术交流及群众性的技术活动 等工作。
7)提出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与技术培训的要求。
(2)技术部
1)在公司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公司的技术管理工作。
2)负责制订公司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3)负责起草公司中长期科技发展计划,制订技术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和检 查落实。
4)负责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与技术交底的管理工作,参与重点工程、重要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制订。协作公司总工程师审批项目部上报的施工组织设 计、相关施工方案。编制公司的季节性施工技术要点,并组织相关部门对施工现场落 实
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5)参加建设工程交接桩工作,并组织复测及对有关技术资料的校核。
6)负责计量管理。组织公司各单位(部门)做好各类计量与测量器具的采购、验 收、流转、鉴定、报废等管理工作。
7)负责制订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与技术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8)参与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竣工预验收等工作。组织 制订重点质量问题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参加重大质量事故分析和处理方案的制订。
9)负责施工技术资料的检查指导,审核工程竣工技术资料的整理、编制。
10)审核项目部的试验计划,检查施工现场试验室的设置,检查现场试验员的日常 工作,保证送试率100%,检查试验员的各种登记台账。
11)建立技术系统档案库,协调技术人员的工作分配和调动。
(3)项目部总工程师
1)项目部总工程师
a.在公司技术部的领导下,具体负责项目部的技术管理工作。
b.参加公司重大质量事故分析和处理方案的制订。
c.负责制订项目部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d.负责审批项目部所辖范围内的、除公司总工程师审批以外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 及施工方案。
e.参与项目部所辖范围内项目的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竣工预验收等工作。组织制订所辖项目重点质量问题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f.负责项目部所辖范围内的项目计量管理工作,并组织其做各类计量与测量器具 的采购、验收、流转、鉴定、报废等管理工作。
g.负责制订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与技术培训计划,并上报公司技术管理 部。
5)负责公司施工工艺标准的编制、审批,并组织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
6)负责计量管理、试验管理、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技术交流及群众性的技术活动 等工作。
7)提出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与技术培训的要求。
(2)技术部
1)在公司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公司的技术管理工作。
2)负责制订公司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3)负责起草公司中长期科技发展计划,制订技术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和检 查落实。
4)负责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与技术交底的管理工作,参与重点工程、重要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制订。协作公司总工程师审批项目部上报的施工组织设 计、相关施工方案。编制公司的季节性施工技术要点,并组织相关部门对施工现场落实
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5)参加建设工程交接桩工作,并组织复测及对有关技术资料的校核。
6)负责计量管理。组织公司各单位(部门)做好各类计量与测量器具的采购、验 收、流转、鉴定、报废等管理工作。
7)负责制订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与技术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8)参与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竣工预验收等工作。组织 制订重点质量问题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参加重大质量事故分析和处理方案的制订。
9)负责施工技术资料的检查指导,审核工程竣工技术资料的整理、编制。
10)审核项目部的试验计划,检查施工现场试验室的设置,检查现场试验员的日常 工作,保证送试率100%,检查试验员的各种登记台账。
11)建立技术系统档案库,协调技术人员的工作分配和调动。
(3)项目部总工程师
1)项目部总工程师
a.在公司技术部的领导下,具体负责项目部的技术管理工作。
b.参加公司重大质量事故分析和处理方案的制订。
c.负责制订项目部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d.负责审批项目部所辖范围内的、除公司总工程师审批以外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 及施工方案。
e.参与项目部所辖范围内项目的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竣工预验收等工作。组织制订所辖项目重点质量问题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f.负责项目部所辖范围内的项目计量管理工作,并组织其做各类计量与测量器具 的采购、验收、流转、鉴定、报废等管理工作。
g.负责制订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与技术培训计划,并上报公司技术管理 部。
h.负责项目部施工技术资料的检查指导,并监督其竣工后向甲方、档案馆移交。
I.审批项目部所辖项目的试验计划,检查施工现场试验室的设置,检查现场试验 员的日常工作,检查试验员的各种登记台账。
2)机电承包部总工程师
a.在公司技术管理部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机电承包部的技术管理工作。
b.负责制订机电承包部的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c.负责审批公司机电专业施工方案。
d.负责制订机电承包部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与技术培训计划,并上报公司技术管理部。
e.负责公司机电专业施工技术资料的检查指导,并监督其竣工后向甲方、档案馆 移交。
3)市政工程承包部总工程师
a.在公司技术管理部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市政工程承包部的技术管理工作。
b.负责制订市政工程承包部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c.负责审批市政、道路专业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d.参与市政工程承包部的分部、(子部分)、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组织制订市政工 程重点质量问题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参加公司重大质量事故分析和处理方案的制订。
e.负责市政工程承包部所辖范围内的项目计量管理工作,并组织其做各类计量与 测量器具的采购、验收、流转、鉴定、报废等管理工作。
f.负责制订市政工程承包部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与技术培训计划,并上报公司技术 管理部。
g.负责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检查指导,并监督其竣工后向甲方、档案馆移交。
4)项目总工程师
a.组织项目各专业人员进行施工图纸自审,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施工图纸会审及 设计交底。
b.组织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并按规定报公司技术管理部(项目管理 公司、市政工程承包部)审批或备案。
c.审核项目材料需用计划和加工订货计划;监督有关人员做好材料的人场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保证材料符合标准要求。
d.组织重要部位和特殊过程的隐蔽工程验收,对发现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及时 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验证措施的落实情况。
e.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努力提高施工工艺水平和操作技能。
f.参加施工中质量事故的处理,负责技术处理方案的制订。
g.负责本项目技术标准管理、试验管理、计量管理和测量管理、技术培训工作等。
h.协助经理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对质量持有否决权。
(4)工程技术管理人员
1)技术员
e.在有效期内失准的计量器具,立即组织修理、调整及校准,并查明失准原因,做 好相关记录,送公司技术管理部审核后归档保存。
4.系统化管理
(1)成立技术专业委员会
.
1)为加强技术系统化建设、强化系统管理,公司成立钢结构、测量、混凝土、模板、试验五个技术专业委员会。
2)专业技术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委员组成,人员一般不超过10人。专业委员 会主任由公司总工程师提名,公司科技委批准。副主任、委员由主任提名,公司科技委 批准。
一
3)专业委员会跟踪掌握所属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推动公司专业技术进步。
4)专业委员会组织开展公司内部的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活动。通过工程观摩、学 术报告、技术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交流与技术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公司工 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5)专业技术委员会主任制订工作计划,加强专业技术委员会内部的沟通和联系,加强与公司技术管理部的日常联系和信息沟通,随时通报活动情况、反映问题。
6)专业技术委员会成员每年按需要和情况变化进行调整,报公司科技委通过。
7)公司技术管理部每年对各专业技术委员会的工作进行考核,年底系统对各专业 委员会进行考评,对活动成效比较明显、取得成果的专业委员会进行奖励。
(2)技术部人才管理
1)技术部人员选拔
a.技术部负责选拔、培养本系统人才,掌握本部内专业人才的流动。进入系统的 业务人员,必须具有相应专业学历、岗位证书或专业技术职务。
b.项目总工程师的聘用应由系统领导推荐、党委工作部考核后确定,当内部人才 无法满足施工生产需要时,由系统工作委员会通过人力资源部向社会招聘,招聘人员纳 入系统统一管理。
2)技术部人员考核、考评
a.技术部人员属双重管理,行政上属项目经理部,业务上隶属于技术系统。
b.技术部人员每年年底应写个人工作总结,并向公司技术管理部汇报。项目总工 程师工作总结上交公司总工程师。
c.技术部每年对系统人员从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工作业绩三个方面进行一次考 核、考评,评选公司优秀的技术干部。
3)技术部人员培训
.
a.技术管理部每年年初根据公司承担施工任务情况、人才需求情况、规范标准更 新情况制订系统培训需求计划,报公司人力资源部统一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管理制度
1.总则
(1)为加强施工管理,提高公司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水平,达到科学合理地组织施 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编制本管理制度。
(2)施工组织设计是以一个施工项目或建筑群体为编制对象,用以指导各项施工 活动的技术、经济、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综合性文件。
(3)公司承建的新建、扩建、改建的房屋建筑和构筑物、市政工程等工程项目均应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4)施工组织设计应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随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不适的 内容,并经公司系统审批同意后实施。
(5)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基本建设的各项政策和法令,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合理
组织施工。
2)科学安排施工程序,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组织流水作业,满足合同工期。
3)贯彻执行施工技术规范、规程、规定、标准,积极采用建设部推广的《建筑业10 项新技术》,推广科研成果,贯彻企业工法,充分发挥企业优势,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在 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前提下,节约资源、降低工程成本。
4)不断提高机械化、工厂化、标准化施工水平,通过改进施工工艺和应用新技术,减轻劳动强度,方便工人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5)合理紧凑地规划施工平面,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空间,根据工程特点,合理利用 永久性工程和附近已有设施,达到节约施工用地和临设费用投入的目的。
6)贯彻北京市施工现场管理法规及有关规定,编制有针对性的文明施工措施。
2.施工组织设计分类及编制内容
(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分类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根据工程建设规模和施工阶段的不同分为:
1)施工组织总设计:施工项目是建筑群体、小区建设或施工规模庞大、复杂的工 程,应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
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项目是单位工程或施工规模一般的工程,应编制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简称施工方案)
’4)季节性施工方案
(2)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内容
1)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内容
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在施工图纸会审后编制完成,其内容主 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编制依据
①设计图纸、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②国家法规、现行规范、规程;
③现行国家标准、图集;
④建筑地区的自然、社会环境及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⑤企业文件。
b.工程概况
采用列表说明的方式。内容主要包括:
①基本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地址、工程的建设、质量监督、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开竣工日期、质量目标;
②建筑概况:包括建筑规模、建筑功能、防水等级、防水材料、装饰装修情况等;
③结构概况:包括结构形式、抗震等级、抗震设防烈度、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结构构
件尺寸、连接形式)、钢筋连接形式等;
④电气、设备概况;
⑤工程特点、重点、难点:本工程不同于一般工程所具有的施工难点、特点。
c.施工部署
①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及安全目标;
②项目岗位设置及组织机构图;
③施工流水段(分区)划分及流水段划分平面图;
④施工进度安排及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或网络图;
⑤分包计划及分包管理;
⑥劳动力使用计划。
d.施工准备
①施工现场准备:包括场地平整,道路围墙、排水系统的修筑位置及走向,施工用 水、用电计算及管网线路的铺设和架设的布置,现场各种临时房屋的搭设数量、位置,一
图四版的准备。
②技术准备:图纸会审、方案编制、人员培训、测量、计量、试验仪器的配置、新技术
推广应用计划及分工;
③质量准备:质量计划、分项工程样板控制检验计划。
④物资及机械准备:工程物资、周转物资及大、中型施工机械计划。
e.施工平面布置图
①施工平面图说明;
②施工平面布置附图:应按基础、主体结构、装修三个不同施工阶段分别进行平面
布置,反映出临设、施工用水、用电、消防、大型机械等的布置情况。
f.主要项目施工方案
主要包括:测量工程、土方开挖及回填、地基处理工程、防水工程、降水工程、边坡支
护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结构工程)、脚手架工程、砌体工程、装饰装
修工程、冬雨期施工、电气工程、暖卫通风工程等。
g.主要施工管理措施
①质量管理措施; ②工期保证措施;
③成品保护管理措施;
④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⑤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⑥消防保卫管理措施;
⑦降低成本管理措施:钢筋、水泥、木材的节约措施。
h.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内容
a.编制依据;
b.分部(分项)工程概况;
c.施工安排;
d.施工准备;
e.施工方法;
f.质量标准与验收;
g.施工、安全防护、消防、临时用电、环境保护注意事项。
3)季节性施工方案编制内容
季节性施工方案编制内容见《雨期施工管理规定》、《冬期施工管理规定》。
4)深基坑施工方案编制内容
a.编制依据;
’
b.工程概况、施工现场周围情况和地下勘察情况;
c.基坑支护方案选择和设计(图纸、计算书);
d.施工部署;
e.施工方法;
f.对基坑及相邻影响物体的监测方法和应急措施;
g.质量、安全防护、消防、保卫、临时用电、环境保护等保证措施;
h.施工平面图。
3.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制要求
(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作应在开工前完成,如遇特殊情况,经主管领导批准,可 按地基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分阶段完成。
(2)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经理部有关 部门参加,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完成文本的编写工作。对于国家或北京市重点、重要工程、结构复杂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管理部应组织公司技术人员参与编写。
(3)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由项目部编制,项目总工程师审批。重点、难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人员编制。由专业公司承担的工程项目施 工方案,由专业公司技术人员编写。
.
(4)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必须由具有一定设计能力和施工经验、具有中级职称以上 的工程技术人员编制,并应通过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审核。基坑支护方案的编制、审 批还应符合《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规定》(DBJ 01—80一2003)要求。(5)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框图:(见下图)口回匝匦砸
1、编制依据:应由技术管理部门或人员负责编制
2、工程概况:应由技术部门或人员负责编制
3、施工部署:应由施工管理部门或人员组织编制
4、施工准备:应由技术部门或人员组织编制
5、主要施工方法:应由技术部门或人员组织编制
6、施工总进度计划:应由施工管理部门或人员组织编制
7、各项需要量计划:应由技术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等编制
8、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由技术部门与工程部门等编制、项目经理审核
9、各项保证措施:应由各相应专业主管部门或人员负责编制
10、季节性施工方案:应由技术部门或人员负责编制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框图
(6)施工组织设计的成文要求
1)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的纲领性、技术性文件,内容当简则简,当详则详,不 要过于求全、求细,不同于施工方案、技术交底。
2)编制内容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工程特点,针对性强,切合实际,切忌照
搬照抄、流于形式。
3)成文要注重文字简练通顺,计算正确,采用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法定图例和标准 工程技术术语。
4.施工平面图的设计与管理
(1)现场施工平面图布置原则
一
圈L一一+一一+圈
1)要做充分的调查研究,摸清各种情况,科学安排场地空间,正确使用和保护已有 的市政设施,合理利用能源。
2)一切施工临时设施应尽量避开拟建建筑物位置,避免中途搬迁,造成浪费,并尽 量减少临时设施的工程量。
3)要使材料运距最短,减少二次搬运。
4)严格遵守上级颁发的安全防护、现场管理、现场保卫等各项文明施工现场标准。
5)临时设施的布置应符合防火要求。生活、生产设施分开设置,布置合理。
6)满足环保要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相应设置冲洗池、沉淀池、隔油池、垃圾站 等环保设施。
(2)施工平面图内容
1)用地范围,拟建工程的位置和尺寸,原有地上构筑物和地下设施的位置、尺寸。
2)水、电源线路,变压器、变配电室的位置,给水、排水系统,消防设备。
3)主要运输道路的平面布局。
4)办公区、生活区位置、尺寸,其他临时设施的布置。
5)永久性及半永久性测量坐标位置。
6)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存放位置,加工厂(棚)、预制场的位置,大中型施工机械 的位置及影响半径等。
(3)施工平面图绘制要求
1)施工平面图按比例绘制。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一般为l:200或1:500。建筑物 尺寸及相对尺寸应标注清楚,拟建建筑物的标识应重点突出。
2)施工周期较长的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图要随施工组织设计的调整而调整。
3)施工总平面图应按《总图制图标准》(GBF[’50103—2001)制图。图幅、图面要有
图框、图标、图名,并注明必要的几何尺寸及图例、说明等,力求达到图文并茂。总平面
图图框及图签内容见附图l。
5.特殊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编制要点
(1)“四新”施工方案
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工程,在正式使用或施工前,项目总工程
师应组织编写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施工工艺标准及质量验收标准,报公司总
工程师审批后并报北京市建委备案。
(2)临时用电方案
1)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规定,单位工程用电设 备在五台及以上或设备用电量在50kW及以上者,应单独编制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2)临时用电施工方案应报公司安全管理部审批、技术管理部备案。
3)现场临电施工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用电负荷及负荷计算、配电箱及开关箱的 设置、配电线路的设计及导线截面选择、供电系统图及平面图、用电安全措施等
(3)塔吊方案
1)单位工程选择塔吊作垂直运输机械的,应单独编制塔吊施工方案。
2)塔吊施工方案应报公司技术管理部、工程管理部联合审批。
3)塔吊施工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塔基形式、塔吊选型原则、吊次计算及数量的确
定、塔吊安全管理措施等。
(4)脚手架施工方案
1)所有用于结构、装修用的脚手架在施工前均应编制施工方案。
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应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一2001)对脚手架结构构件与立杆地基承载力等进行设计计算。
3)脚手架施工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脚手架形式、构件、承载变形验算、构造要求 及安全使用防护措施等。
6.施工组织设计的装订
(1)文字资料要求:
1)文本正文必须是Word 97及以上格式(或与其相兼容的格式),字体为宋体,四
号,每页23行,每行31个字(包括标点符号)。正文中表格标题放在表格上面,图形标 题放在图形下面,表格、图形分别编号,并放在相应标题的前面。目录应由“插入”菜单
中“索引和目录”命令生成,目录级别为二级,小四号字。
2)施工总平面图要求有基础、主体结构、装修三阶段施工平面布置图,图形必须由 AutoCAD 14及以上或专业设计软件绘制而成,要求有公司统一的图框(见附图1),并 尽量利用图层、颜色等手段绘制。
3)施工进度横道图及网络图必须由Proiect软件或其他专业软件绘制生成。
4)封面中间应有本集团企业标志。
5)所用纸张应是A4纸,大型图、表可用A3纸。
(2)施工组织设计装订
装订顺序为外封面(附件1)一内封面(附件2)一施组正文一附图,外封面应加盖项 目部公章,内封面中审核人签字必须手签,而且审核人可由项目总工程师和项目经理共
同签名。
7.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成后,项目部各部门参与编制的人员在“施工组织设计会签 表”上签字(附件3),交由项目经理签署意见并在会签表上签字。签字齐全后报上一级 部门(公司技术部门),由上级部门组织同级相关部门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讨论,将讨论 意见签署在“施工组织设计审批会签表”上(附件4)。然后由总工程师对施工组织设计 进行审批,将审批意见签于“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表”上(附件5)。
(1)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权限
1)由公司总工审批的施组(方案)包括:
a.15000m~及以上的住宅工程。
b.25层以上或檐高大于80m的工程。
c.5000m~及以上的公建工程。
d.造价在5000万元及以上的市政工程。
e.基坑深度在8m以上的深基坑支护方案。
f.高度在30m及以上的落地外脚手架、建筑高度在60m及以上的外吊篮或整体提 升脚手架等技术要求高的脚手架方案。
g.基坑开挖深度超过5m以上的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h.项目管理公司管理的面积35000m~以上的住宅工程、10000~以上的公建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i.首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以及技术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
工
方案。
i.总工程师要求另报的其他专项施工方案。
2)公司总工可以委托技术管理部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a.15000m~以下的住宅工程。
b.5000m~以下的公建工程。
c.高度在30m以下的落地外脚手架或建筑高度在60m以下的外吊篮方案。
d.临电方案。
e.装修施工方案。
f.塔吊施工方案。
3)项目管理公司总工程师审批的方案:
a.项目管理公司管理的面积35000m~以下的住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b.项目管理公司管理的面积10000m~以下的公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c.项目管理公司施工的分部(分项)施工方案。
4)市政工程承包部总工程师审批的方案:
a.市政工程承包部管理的造价在5000万元以下的市政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b.市政工程承包部管理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5)机电设备承包部总工程师审批的方案:
所有机电设备专业施工方案。
6)由项目总工程师审批的施工方案:
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以上3)、4)、5)、6)条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审批后,报公司技术管理部备案。
7)专业分包施工方案
.
各专业分包工程施工方案,由各分包单位编制、审核,报项目部,项目经理部根据工
程情况编制相应的管理方案,并将此方案作为附件报公司技术管理部审批。
(2)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的审批期限
1)审批单位接到送审的施组后,一般应在lO天内予以审批或回复,方案应在7天 内予以审批或回复。
2)大型单位工程、技术复杂工程的施组应在15天内予以审批或回复。
3)编制不符合要求的施组或方案应经修改完善后重新报送审批。
4)对于大型工程或重点工程的施组,由技术管理部组织会审,公司总工程师主持,由参加会审的部门在会审记录上签字盖章。
8.优秀施工组织设计评选
(1)公司每年开展一次优秀施工组织设计评选活动,于次年年初评选上年所报审 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将此作为公司科技奖励的一项内容。
.
(2)优秀施工组织设计参评条件:公司所承建的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工程和 构筑物、市政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以及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分项工程施工方
案。
(3)优秀施工组织设计考核的内容及标准详见附件6。
(4)优秀施组评选程序
1)优秀施工组织设计评选分初评、终评两个阶段。
2)初评阶段:公司技术管理部进行初评,统计有关情况,并填写优秀施工组织设计
(方案)评选表格(附件7)。初评通过后,技术管理部将所有施工组织设计,发给各位评 委,进行终评。
(5)终评阶段:公司成立施工组织设计评审委员会,设主任1人,委员7人,评委由
公司技术系统及工程管理部、质量管理部、经营管理部、安全管理部管理人员组成,具有
中级以上职称资格。评委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和执行情况进行评分,详见优秀施 工组织设计评分表(附件8)及评分汇总表(附件9)。
评委评审结束后,技术管理部对每一项目评分进行加权汇总,加权汇总后所得分数
即为得分值。所有参评项目根据终评分值高低统一排队,依此确定其评定等级。
(6)评定结果确定:评分值排在前两位的项目为公司优秀施工组织设计获得单位。技术管理部起草奖励通报,行文下发。
9.附则
(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时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政 策、规定,本规定如与上级文件精神相矛盾时,将及时进行调整。、(2)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及所属各单位,由公司技术管理部负责解释,自下发之日 起执行。××建筑公司 ××年×月×日 技术交底管理制度
1.总贝0
(1)技术交底是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程序,技术交底的目的,一是使参 加组织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生产主管人员、作业班组明确所担负工程任务或作业项目 的特点及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措施、文明施工措施等,以便更好地组织施工;二是
明确交底人与接受交底人之间的责任。
(2)技术交底必须在单位工程图纸综合会审的基础上进行。同时,技术交底也必 须安排在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并应为施工留出适当的准备时间,技
术交底不得后补。
(3)技术交底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并辅以口头讲解。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应履行 交接签字手续。技术交底是工程技术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及时归档妥善保管。
(4)技术交底应根据工程任务情况和施工需要,可由项目总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 向负责专业施工任务的生产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长(或操作层人员)进行操作交底和安 全、文明施工交底,技术交底应同时交给质量检查员、安全员一份,质量检查员按照技术
交底要求,并结合施工规范进行检查和指导。
(5)技术交底实行工前交底、工中指导检查、工后检查验收。专业生产管理人员在 接受技术交底时,应切实将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防范措施等理解透彻,并随时检查
实施情况,将交底工作落到实处。技术人员对技术交底的正确性负责;生产人员、班组
长对现场组织施工和交底内容的实施情况负责。
2.技术交底分类及内容、分工
(1)技术交底分类
技术交底分为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 底、“四新”(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技术交底和设计变更技术交底。
(2)技术交底内容、分工
1)施工组织设计交底
a.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应包括主要设计要求、施工措施以及重要事项等。
b.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由项目总工程师对项目部工程、技术、质量、经营、安全、物
资、消防保卫等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交底。重点和大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由公司总 工程师对现场的各种管理人员进行交底。
2)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
a.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应结合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设计要求、现场情 况、工程难点、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劳动组织及责任分工、施工准备、主要施工方法、质
量标准及措施,以及施工、安全防护、消防、临时用电、环保注意事项等进行交底。
b.季节性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还应重点明确季节性施工特殊组织和管理、设备及 料具准备计划、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消防安全措施等项内容。
c.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由项目部专业技术负责人,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对专业生 产管理人员进行交底。
3)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a.分项工程技术交底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班组长进行交底,质量检查员、生产 管理人员检查实施。
b.分项工程施工前,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应按部位和操作项目,向专业生产管理 人员或班组长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交底的内容应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做到突出重点,技
术先进,可操作性强,既满足标准要求,又经济合理。
e.分项工程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准备、材料要求、操作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文明施工措施以及需要交底的其他事项。
d.项目施工的各级专业生产管理人员必须详细了解工程各工序、各专业施工中的 衔接和配合问题,及时做好工序、专业工程的穿、插,以便施工顺利进行。
4)“四新”技术交底
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工程,在正式使用或施工前,项目总工程
师应组织编写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施工工艺标准、质量验收标准以及注意事
项,并分别对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进行交底。
5)设计变更交底
修改量较大,变更内容复杂的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应写技术交底。
设计变更交底由项目部专业技术负责人根据变更要求,并结合具体施工步骤、措施 及注意事项对专业生产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长进行交底。
3.技术交底注意事项
(1)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应分别按《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 01—51—2003)及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 01—7l一2003)的专用表格格式及相关要求进 行填写。
(2)技术交底资料由资料员负责汇集整理,交底人员要及时将资料移交至资料员 处编目存档,归人施工技术资料中。
4.附则
(1)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单位,由公司技术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 行。
(2)技术部在进行技术资料检查时,检查技术交底情况,主要查技术交底的全面 性、正确性、及时性、可操作性和完整性。××建筑公司 ××年×月×日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制度
1.总则
(1)施工资料是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项目建设和竣工验收的必 备条件,为了加强施工资料管理,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体现施工资料是工程质量的重要
组成部分,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和北京市的有关管理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
况和特点,特制订本制度。
(2)在北京地区施工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应遵照本规定执行。外埠工程、有特 殊要求的工程,除满足本规定的基本要求外,还应满足当地相应规定和要求。
(3)施工技术资料是企业依据有关管理规定,在施工全过程中所形成的应当存档 保存的各种图纸、表格、文字、音像材料等技术文件材料的总称,它是评价施工单位的施
工组织和技术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是评定工程质量,竣工核验的重要依据;是工程竣
工档案的基本内容,也是对工程进行检查、维护、管理、使用、改建、扩建的重要依据。
(4)施工资料实现计算机管理,凡按规定应向城建档案馆移交的工程档案,应过渡 到光盘载体的电子工程档案。属国家及北京市重点工程、大型工程的项目必须采用缩 微品及光盘载体,其他工程宜采用缩微品及光盘载体。
2.管理要求与岗位职责、(1)施工资料管理要求
施工资料管理实行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制。
1)施工资料的编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以及北京市建委、集 团及公司的有关管理文件要求。
2)建立健全技术资料管理岗位责任制,并按集团规定建立工程档案室(公司档案 室设在经理办公室,负责工程档案的接收及归档后的档案管理工作)。公司技术管理部 和项目经理部均设专人负责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
3)施工资料应随施工进度及时汇集、整理,所需表格按北京市建委颁发的《建筑工 程资料管理规程》(DBJ 01—51—2003)和《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JfI’01—41—2002)及
有关规范规定的相应格式认真填写,做到项目齐全、准确、真实、规范,无未了事项。
4)公司经营管理部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项目经理部与专业分包单位签订分 包施工合同时,应对施工资料及工程档案的编制责任、编制份数、移交期限以及编制费
用做出明确规定。
5)施工资料原件不得少于2套,其中移交建设单位1套;公司保存1套(交公司档 案室保管),保存期自竣工验收之日起不少于5年。
(2)施工资料管理岗位职责
1)公司技术管理部职责
a.设专人负责施工资料的管理工作。
b.负责对公司各工程项目的施工资料进行指导、监督、检查。
c.负责对将要竣工的工程的技术资料进行审核和预验收,并填写质量控制资料核 查记录。(附表3)。
d.负责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完成技术资料的编制、组卷和移交工作。
2)项目经理部职责
a.根据所承接工程规模的大小设专职或兼职资料管理员。
b.负责编制所承接工程的竣工资料和竣工图。
c.负责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制、审核等日常管理工作。
d.总承包施工时,负责汇集整理各分包单位编制的有关施工资料。
e.经理部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同时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资料目标设计。按工 程特点及施工组织情况编制技术资料的项目、数量、内容等计划(或施工组织设计内含 有资料目标设计),经审批后,严格向有关人员进行交底。
f.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每季度对施工项目的技术资料进行检查并填写记录表(附 表1)。于每季度的第三个月25日前将检查结果和检查意见报送公司技术管理部。对 不合格的技术资料应及时督促补充、完善、限期整改。资料自检属于技术资料的检查范
围,存人资料中。
g.实行联合总承包的工程,分包方负责填写各种申报资料,总承包方负责报验、收
集、整理施工资料,并做竣工资料。
3.建筑工程施工资料主要内容
’
(1)建筑工程单位工程施工资料主要内容规定如下:
1)施工管理资料:
a.工程概况表;
b.企业资质证书及相关专业人员岗位证书;
c.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d.见证记录;
e.施工日志;
f.项目管理制度(汇总);
g.建设工程质量事故报告。
2)施工技术资料:
a.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
b.技术交底记录;
c.图纸会审记录;
d.设计变更通知单;
e.工程洽商记录。
3)施工测量记录:
a.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b.基槽验线记录;
e.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d.楼层标高抄测记录;
e.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记录;
f.沉降观测记录。
需进行沉降观测的工程: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2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物;造型 复杂的14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物;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单桩承受荷载在 4000kN以上的建筑物;使用灌注桩而设计和施工人员经验不足的建筑物;因施工、使用
或科研要求进行沉降观测的建筑物。
沉降观测分施工过程及竣工后二个阶段,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放在施工资料中 存档,竣工后的沉降观测记录归到基建文件中由建设单位保存。
4)施工物资资料:
a.钢筋(材)
钢筋(材)及相关材料(机械连接套筒等)必须有质量证明文件(合格证、检测报告),承重钢筋(材)按现行规范规定做力学性能复试报告(对用于二级及以上抗震要求的框 架结构的钢筋(材),要核算以下数据,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屈比不小于1.
25、屈标比不大
于1.30);进口钢材、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好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进行化学成
分检验报告。
b.水泥
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厂家28天强度结果检验报告;用于承重结构和装饰装修的水 泥应进行现场复试;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水泥,进行有害物含
量检测。
c.砂与碎(卵)石
’
用于承重结构中的砂石按规定进行现场取样复试;按规定需要预防碱一集料反应 的砂石,供应单位应提供砂石碱活性检验报告,并满足相应要求(注:D种高碱活性集料
严禁使用于Ⅱ、Ⅲ类工程)。
‘
d.外加剂
外加剂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产品性能和使用说明书;有相应资质等级检测部门出
具的检测报告;按规定取样复试(注:由外加剂带入的碱含量不宜超过1k∥矗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使用的外加剂应有有害物含量检测报告,当有氯化物时,应作混凝土
氯化物总含量检测(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
e.掺合料
掺合料应有质量证明文件,用于结构中的掺合料应有进行取样复试的检测报告,掺
合料试验报告单上结论一栏中应说明是几级粉煤灰(注:工级粉煤灰允许用于后张预应 力混凝土构件和跨度小于6m的先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f.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产品性能和使用说明书;有相应资质等级检测部
门出具的检测报告;按规定现场取样复试。g.砖与砌块
砖与砌块必须有质量证明文件;用于承重结构中的砖与砌块应有现场取样复试的 检验报告。
h.轻集料
轻集料必须有质量证明文件;按规定进行现场取样复试。
i.装饰装修物资
主要装饰装修物资应有质量证明书、检验报告、质量保证书、环保检测证明书等。建筑外窗应做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透性能检测报告;室内人造木板游离
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检测报告;有防火要求的消防检测报告;室内花岗石放射性
指标限量检测报告;室内涂料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游离甲醛含量或苯的含量检测报 告;外墙面砖吸水率检验报告,寒冷地区(I、Ⅱ、Ⅵ、Ⅶ区)抗冻性检测报告;安全玻璃安
全性能检测报告。
i.保温材料
室内、屋面保温材料应有质量证明书,屋面保温材料的堆积密度或表观密度、导热
系数以及板块保温材料的强度、吸水率复试。
k.预应力工程物资
‘
主要物资应有质量证明文件,预应力筋、锚(夹)具、连接器、涂包层和套管等应进行 复试。
1.钢结构物资
主要物资应有质量证明文件、中文标志、检测报告等,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 的复试报告;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有扭矩系数和 紧固轴力检验报告,并进行复试;对于进口钢材、钢材混批、板厚大于或等于40mm且设
计有z向性能要求的钢材、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大跨度受力构件钢材、设计要求复验 的钢材、对质量有疑义的钢材,现场抽样复试。
m.幕墙工程物资、主要物资应有质量证明文件、检测报告、商检证等,按规定应进行复试的物资的复 试报告;幕墙应有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透性能、平面变形性能、保温性能、隔声性能及耐撞击性能检测报告;硅酮结构胶应有相容性和剥离粘结性检测报告。
n.预拌混凝土物资
预拌混凝土应有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混凝土运输单、预拌混凝土合格证、混凝土 氯化物和碱总量计算书(基础结构或Ⅲ类工程)。
0.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物资
各类管材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及相关检验报告(检定证书),主要设备、器具应有安装 使用说明书。
p.电气工程物资
各类物资应有出厂合格证、生产许可证、“CCC”认证标志和认证书复印件及试验记 录,电线、电缆还应有生产许可证,镀锌制品和外线金具还应有镀锌质量证明书,封闭母
线、插接母线还应有安装技术文件。q.通风与空调工程物资
各类管材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及相关检验报告。
r.电梯工程物资
电梯设备进场后,建设、监理、施工和供货单位联合开箱检查,主要设备、材料及附
件应有出厂合格证、产品说明书及安装技术文件。
5)施工记录
a.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地基基础及主体结构钢筋隐检、地下防水工程隐检、装饰装修工程隐检、屋面工程
各工序隐检、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隐检、建筑电气工程隐检、通风与空调工程隐检、电梯工程隐检、智能建筑工程隐检等。
b.预检记录
模板预检、设备基础和预制构件安装预检、地上混凝土施工缝预检、机电各系统的
明装管道、设备安装预检、电气明配管安装预检、明装线槽、桥架、母线预检、明装等电位
预检、明装避雷带预检、变配电装置预检、机电表面器具预检等。
c.地基验槽检查记录
d.地基钎探记录
勘查报告或设计文件规定应进行钎探的工程必须进行钎探,当遇到基坑不深处有 承压水,持力层为砾石层或卵石层(以圆形或亚圆形为主、粒径d>20一的颗粒含量超 过全重50%的碎石土)、且其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时,可不进行钎探。
e.混凝土浇灌申请书
f.预拌混凝土运输单
g.混凝土开盘鉴定
h.混凝土拆模申请单
i.冬期混凝土搅拌、养护测温记录
j.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k.构件吊装记录
1.焊接材料烘焙记录
m.地下防水效果检查记录
n.防水工程试水检查记录
0.通风(烟)道、垃圾道检查记录
p.支护与桩基工程施工记录
q.预应力工程施工记录
r.钢结构施工记录;
s.幕墙工程施工记录
t.电梯工程施工记录
6)施工试验记录
a.回填土试验
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确定最小干密度控制值的干容重试验报告;回 填过程中分层分段取样,做回填土试验的夯实报告。
b.钢筋连(焊)接试验
应有钢筋连接工艺检验报告(班前焊);并按规范要求做施工连(焊)接试验报告。
c.砌筑砂浆试验
应有砂浆配比通知单、砂浆试块抗压强度报告、砂浆试块抗压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d.混凝土试验
应有混凝土配比通知单、混凝土标养抗压强度试验报告、600℃·d同条件抗压报告 及其他施工条件要求的同条件抗压报告,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e.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试验
外墙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报告、后置埋件现场拉拔试验报告。
f.桩基(地基)施工试验
桩基按设计要求进行的承载力检验报告。
g.钢结构工程施工试验
高强螺栓连接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检验报告;安全等级为一级、跨度40m以上的公 共建筑钢网架结构,节点承载力试验报告;
一、二级焊缝超声波、射线探伤、磁粉探伤检
验报告;防腐、防火涂料涂层厚度检测报告。
h.幕墙工程施工试验,双组分硅酮结构胶应有混匀性和拉断试验报告;后置埋件应做现场拉拔试验报告。
另外还有: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系统试运转调试记录;灌(满)水试验记录;强度严
密性试验记录;通水试验记录;吹(冲)洗(脱脂)试验记录;通球试验记录;补偿器安装记
录;消火栓试射记录;电气接地电阻测试记录;电气绝缘电阻测试记录;电气器具通电安
全检查记录;电气设备空载试运行记录;建筑物照明通电试运行记录;大型照明灯具承
载试验记录;高压部分试验记录;漏电开关模拟试验记录;电度表检定记录;大容量电气
线路结点测温记录;避雷带支架拉力测试记录;风管漏光检测记录;风管漏风检测记录;
现场组装除尘器、空调机漏风检测记录;各房间室内风量温度测量记录;管网风量平衡
记录;空调系统试运转调试记录;空调水系统试运转调试记录;制冷系统气密性试验;净
化空调系统测试记录;防排烟系统联合试运行记录;智能建筑工程各系统施工试验记 录;建筑节能保温测试记录;电梯工程各种测试记录。
7)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a.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验收记录;
b.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记录;
c.室内环境检测记录;
d.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e.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f.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
g.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h.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i.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查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i.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k.施工总结;
1.工程竣工报告。
8)竣工图
a.各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均必须编制竣工图。
b.凡一般性图纸变更,可在施工图上直接改绘,凡结构形式、工艺、平面布置、项目
等重大改变及图面变更超过40%的,应重新绘制竣工图,竣工图必须加盖竣工图章,并
签字齐全。
c.在施工图上改绘,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抹、刀刮、补贴等方法,应使用绘图笔或签
字笔绘制,采用仿宋字体,字体的大小与原图字体大小相协调,严禁错、别、草字。绘制
线应采用绘图工具,不得徒手绘制。
(2)建筑工程必须进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项目:
1)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28天标养);
2)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
3)用于承重结构的钢筋和连接接头试件;
4)用于承重墙的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
5)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
6)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中使用的外加剂;
7)地下、屋面、厕浴间使用的防水材料;
8)用于结构实体检验的混凝土同条件试块;
9)后张法施工的预应力张拉施工记录;
10)重要钢结构用的钢材和焊接材料;
11)高强度螺栓;
12)网架节点;
13)合同约定应进行见证检验的项目;
1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饰面采用的天然花岗石材、人造木板和饰面人造木板。
有见证取样是指在单位工程施工试验中随机抽取,不得另外进行。每个项目应抽 取的比例为该项目试验总次数的30%,试验总次数在lO次以下的不得少于2次。
4.施工资料、竣工资料的编制和组卷
(1)施工资料的编制和组卷
1)质量要求
a.施工资料必须真实地反映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具有永久和长期保存价 值的文件材料必须完整、准确、系统,各程序责任者的签章手续必须齐全。
b.施工资料必须使用原件;如有特殊原因不能使用原件的,应在复印件或抄件上 加盖公章并注明原件存放处。
c.施工资料的签字必须使用档案规定用笔。施工资料采用打印的形式并手工签名。2)载体形式
施工资料可采用载体形式:纸质载体、光盘载体。
3)施工资料组卷
a.施工资料应按照专业、系统划分,每一专业、系统再按照资料类别从C1至C7顺
序排列,并根据资料多少组成一卷或多卷。
b.应单独组卷的子分部(分项)工程有支护土方、地基(复合)、桩基、预应力、钢结 构、木结构、网架(索膜)、幕墙、供热锅炉、变配电室和智能建筑各工程,单独组卷的子分
部(分项)工程也应按照C1至C7顺序排列,并根据资料多少组成一卷或多卷。
c.卷封面采用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的表E1—1,卷内目录采用规程中的E1—2,分项目录根据资料内容分别采用表E1—
3、E1—
4、E1—
5、E1—6。
(2)竣工资料的编制和组卷
1)责任与时限
a.单位工程验收合格后3个月内,项目经理部应按照城建档案馆的编制要求,把 竣工资料编制完成并移交完毕。如在有关合同中另行规定了竣工资料的移交时间,则 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和份数,把竣工资料编制完成。
b.单位工程竣工资料应由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专业或分承包技术人 员负责编制本专业或分承包的工程竣工资料。所有资料编制完成后,由总承包单位统 一送交公司技术管理部审核,并存放公司档案室一份。
c.竣工资料必须有总工程师签字或总工程师授权项目总工程师签字,并加盖公司 公章。
2)组卷原则
a.竣工档案按单位工程组卷。
b.竣工档案应按基建文件、施工资料和竣工图分别进行组卷。
c.竣工档案应按照专业、系统划分,每一专业、系统再按照资料类别从C1至C7顺
序排列,并根据资料多少组成一卷或多卷。应单独组卷的子分部(分项)工程有支护土 方、地基(复合)、桩基、预应力、钢结构、木结构、网架(索膜)、幕墙、供热锅炉、变配电室
和智能建筑各工程,单独组卷的子分部(分项)工程也应按照C1至C7顺序排列,并根据
资料多少组成一卷或多卷。
d.卷内资料排列顺序要依据卷内的资料构成而定,一般顺序为:封面、卷内目录、文件资料部分、备考表、封底。组成的案卷力求美观、整齐。
e.卷内资料若有多种资料时,同类资料按日期顺序排序,不同资料之间的排列顺 序应按资料的编号顺序排列。
f.案卷不宜过厚,一般不超过40mm,案卷内不允许有重复资料。
g.竣工档案案卷封面采用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的表E2—1,卷内目录采用规程 中的E2—2,备考表采用表E2—3。
(3)案卷规格及图纸折叠方式
1)案卷规格
卷内资料、封面、目录、备考表统一采用A4幅(297mm×210mm)尺寸,图纸分别采 用AO(841i/lin×1189ram)、A1(594mm×841i/lln)、A2(420mm×594mm)、A3(297mm×
420mm)、A4(297×210mm)幅面。小于A4幅面的文件要用A4托纸(297mm×210mm)衬
托。
2)案卷装具
案卷采用统一规格尺寸的装具。属于工程档案的文字、图纸材料一律采用城建档 案馆监制的硬壳卷夹或卷盒,外表尺寸为310mm(高)×220mm(宽),卷盒厚度尺寸分别 为50mm。
3)图纸折叠方式
图纸折叠前要按图框裁切整齐,折叠方式应采用“手风琴风箱式”,图标、竣工图章 应外露。
4)案卷的装订
a.文字材料必须装订成册,图纸材料可以装订成册,也可以散装在卷盒内存放。
b.装订时要剔除金属物,装订线一侧根据案卷薄厚加垫草板纸。
c.案卷用棉线在左侧三孔装订,棉线装订结打在背面。装订线距左侧20mm,上下 两孔分别距中孔80mm。
t
d.装订时,需将封面、目录、备考表、封底与案卷一起装订。图纸散装在卷盒内时,需将案卷封面、目录、备考表三件用棉线在左上角装订在一起。
5.竣工资料的验收和移交
(1)工程竣工验收后,项目经理部将工程资料拿到公司技术管理部,在技术管理部 完成竣工资料的整理、汇总和移交工作。
(2)竣工资料编制完成后,须经公司技术管理部同意,方可向建设单位移交,办理 正式移交手续,由双方单位负责人签章。
(3)送交建设单位的竣工资料由项目经理部负责向建设单位移交。按协议规定的 时间移交,但最迟不得超过3个月。
‘
(4)送交北京市城建档案馆的竣工资料,应请档案馆对工程档案资料进行预验收,合格后由项目经理部陪同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向档案馆移交,必要时公司 技术管理部可共同参加。推迟报送日期,应在规定报送时间内向城建档案馆申请延期 报送,并申明延期报送原因,经同意后办理延期报送手续。
6.技术资料管理
(1)技术资料管理
1)公司技术部设专人负责施工资料的管理工作;对公司各工程项目的施工资料进 行指导、监督、检查。
2)每对在施工程的施工资料进行一至二次检查和抽查,对重点关注工程实行 不定期抽查,并填写施工资料中间检查记录表。(附表1)。
3)对将要竣工的工程,技术管理部对施工资料进行审核,并填写质量控制资料核 查表。(附表3)
4)每年对项目经理部的资料进行二次评比活动,评比的内容见附表2。对评比成
绩在前两名的单位,分别给予资料相关人员奖励800元、500元。对资料管理较差的单 位,给予通报批评或处以500元~800元的罚款。
5)对于在施工资料中间检查过程中发现资料缺项、漏项、不合格项、资料整理装订 不齐的经理部,视情节严重情况给予500元~1000元罚款。对不能按规定时间移交竣 工资料的经理部,给予50元/天的罚款。
6)公司年终评比优秀资料员1~3名,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2)技术资料费管理
1)竣工资料和竣工档案费由项目经理部根据合同和有关要求在整理工程档案时 向建设单位收取。
2)竣工资料费的30%由公司技术管理部掌握使用,主要用于奖励基金和做竣工档 案时使用,其余‘70%由项目经理部作为奖金分配给项目工程技术人员。由经理部做好
奖金分配表,经公司技术管理部和系统领导审核后方可执行。
7.附则
(1)本制度是依据国家和北京市现行的有关规范、规定制订的,当国家和北京市有 关规范、标准、规定有所变动时,本定应做相应调整。
(2)本规定适用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及所属单位,公司技术部负责解释,自颁 布之日起执行。
××建筑公司××项目部 ××年×月×日
施工现场试验管理制度
1.试验机构设置
(1)公司的试验管理在公司总工程师领导下开展工作。公司技术管理部负责试验 管理工作。
(2)施工现场根据工程情况建立一定规模的试验室(标养室、试块制作间),并配备 足够数量的试验设备,投入使用前需经公司技术管理部按照北京市及集团有关规定的 要求进行验收。
(3)现场应按工程规模配备专职试验员,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下的项目设一名 试验员,2万~5万平方米的项目设两名试验员,5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设三名试验员。如工期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可增加相应数量的试验员。
(4)现场试验员必须持集团及以上试验员岗位证书,方可上岗工作。
2.试验管理工作职责
(1)公司技术管理部
1)贯彻执行国家、部、北京市、行业的有关规定、技术标准和上级对试验工作的要 求。
2)组织制订试验管理规定,掌握试验管理工作情况。
3)组织培训试验人员学习法规、规范、技术标准、试验方法及试验业务管理知识,并负责检查考核试验人员资质水平、业务能力。
4)定期检查现场的试验工作和业务指导。
5)推广试验工作中的先进技术,统一试验项目操作标准,组织进行业务工作交流。
6)参与与工程试验有关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7)对试验人员资质、试验环境、设备进行控制,按照试验标准进行验收。
8)定期检查试验系统仪器设备的配备、管理和标定工作。
(2)项目总工程师职责
项目部配备专职试验员,负责本项目的试验工作;试验工作实行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制。
1)负责组建或协助分包单位筹建现场试验室,制订岗位责任制度、计量器具和试 验设备管理制度、养护室的管理制度。
2)抓好本项目试验工作的实施,做好对现场试验员的技术交底工作。
(3)现场试验员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试验的法规和规范,熟练掌握各项试验标准和操作要 求。
2)在施工前,按照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会同技术人员编写项目试验计划,包括见证 取样和实体检验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工作,保证试验项目齐全,试验数据真实、准确,并认真填写《试验日志》。
3)负责原材料取样、送样和砂浆、混凝土试块制作、养护及送试验室测定等工作;试
件送试后,应及时取回试验报告,对不合格项目应及时通知总工程师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4)负责填写委托试验单、配合比申请单。
5)负责向试验室提供所试验原材料的验证资料,包括产品备案书、材料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合格证等。
6)负责现场简易土工、砂石含水率等试验工作和砂浆配合比的换算计量检查工 作。
7)负责试验报表的统计上报,工程试验资料的领取、整理、汇总和归档工作。
8)负责混凝土坍落度、砂浆稠度的测定工作。
9)负责冬期施工混凝土的测温,并做好测温记录。
lO)建立现场试验台账。包括:
a.水泥试验台账(附表1);
b.砂石试验台账(附表2);
c.钢筋(材)试验台账(附表3);
d.砌墙砖(砌块)试验台账(附表4);
e.防水材料试验台账(附表5);
f.混凝土外加剂试验台账(附表6);
g.混凝土试验台账(附表7);、h.砌筑砂浆试验台账(附表8);
i.钢筋(材)连接试验台账(附表9);
i.回填土试验台账(附表10);
k.标准养护室温湿度记录(附表11);
1.砂石含水率测试记录(附表12);
m.结构实体同条件试块记录表(附表13);
n.大气温度测温记录表(附表14);
0.混凝土坍落度测定记录(附表15);
p.有见证试验汇总表(附表16);
3.现场试验室配置
(1)现场试验室应根据工程规模的大小,设15m2~20m2的现场试验室,试验室分
为内外间,内间为标养室,设置放置试块的架子。外间为操作间,设置振动台、烘箱、试
模及拆模的器具等。
(2)配备仪器
150×150mm和loO×100mm的混凝土试模;
70.7×70.’7mm的砂浆试模;
环刀、铝盒、电炉子、炒锅、温度计等;
振动台;
烘箱;
坍落度筒、300ram长的钢板尺、小勺;
1000g天平、lO(K~g台称。
(3)标养室必须配备温湿度自控喷淋装置,喷嘴不得直对试件,避免直接冲淋试 件。
4.试验管理
(1)标养室管理
1)标养室的试块必须放在架子上且彼此间隔≥lOmm,不可将试块无序排放。
2)混凝土(砂浆)试块要和混合砂浆试块分别存放。温度控制在20±2℃,相对湿 度为95%以上。水泥混合砂浆养护温度为20±3℃,相对湿度为60%~80%,若现场混
合砂浆标养达不到此要求,应在混合砂浆成型后立即送试验室。
3)标养室每天由专人负责进行两次温度和湿度的检查(上、下午各一次),并记录 测定时间、测定值、检测人签字。
4)标养室应保持清洁卫生,不得放其他杂物。
5)要经常检查标养室的仪表、设备、温湿度计、排水设施、电路等,以确保安全和正 常使用。
(2)试件的制作、养护管理
1)用于检查结构质量的试件,应在浇筑(或砌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每组试件所 用的拌合物应从同一盘或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出,对于预拌混凝土还应在卸料过 程中卸料量的l/4至3/4之间采取。
2)试件制作完后,应立即用纸条进行逐一标识,防止因试件较多造成标识混乱。
3)试件拆模后应立即将标识写在试件上,杜绝现场存在无标识试件。标养试件应 及时放人现场标养室内进行标准养护(现场没设标养室的项目,应及时送试验室标养)。制作不规范的或编号不符合要求的试件不能进入标养室。
4)同条件试件应放在结构内与结构同条件养护,不得放在标养室中养护。
(3)有见证取样管理
1)开工前会同监理单位选择具有见证资质的试验单位承担项目的有见证试验,每 个单位工程只能选定一个有见证试验的检测机构。
2)现场试验人员在建设单位或监理人员的见证下,对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试 块、试件和材料进行现场取样,并填写《见证记录》。
3)有见证取样项目和送检次数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标准、法规的规定要求,重要工程或工程的重要部位可增加有见证取样和送检次数。
4)见证取样和送检时,取样人员应在试样或其包装上作出标识、封志。标识和封 志应标明样品名称和数量、工程名称、取样部位、取样日期,并有取样人和见证人的签
字。
5.附则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项目经理部,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公司技术部负责解释。××建筑公司××项目部
××年×月×日 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1.总则
(1)工程测量是做好施工技术准备、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 环节,各级施工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和支持测量工作。公司成立测量专业技术委员会,公
司、项目经理部均应设专职测量人员,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明确职责,严格岗位责任
制,搞好工程测量工作。
(2)工程测量工作在各级技术主管的领导下,实行公司、项目经理部二级管理。对 测量人员的使用及调配须征得测量专业技术委员会的批准。
(3)各级工程测量人员须坚持测量工作程序,遵循施工测量工作流程。施工准备 阶段,要认真熟悉图纸,根据移交的测量资料做好复测、方案编制等工作;施工阶段,要
严格控制测量精度,并做好测量记录;工程竣工阶段,做好竣工测量,及时准确地提出测
量成果,以满足竣工验交的需要。
(4)测量工作必须做好原始记录,坚持复核和签字制度,不得随意涂改和损坏,工 程测量资料和测量成果资料应妥善归档保管,装订成册。
(5)总承包施工的测量管理纳入公司正常管理。承包队伍的测量人员必须经过测 量专业委员会的考评,如上岗证、操作能力等,合格后方可从事工程测量工作,承包队伍 的测量工纳人公司测量系统,统一管理。
(6)建立测量日志制度。工程测量是先导,测量工作必须有序,坚持填写测量日 志,做到一天一总结,一天一计划,有利于安排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公司测量专
业委员会将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测量人员的测量日志。
2.机构及人员设置
(1)公司设测量专业技术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委员等,对公司在编测量人员 建立测量人才库。测量专业技术委员会隶属于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
(2)公司技术管理部设测量主管1名,全面负责测量系统的管理工作。
(3)项目经理部设测量主管1名,并根据工程大小、复杂程度配备测量人员(详见 附件2:现场测量人员、设备资源配置表)。
3.工程测量的岗位职责
(1)公司测量专业技术委员会
负责本专业培训、学术交流、项目人员考核评定及公司重大测量课题的研究、重大
工程的测量定位、验线等事宜。项目选定的测量人员,须经过测量专业委员会考核同 意,或者由测量委员会向项目推荐,测量专业委员会对选定的测量人员的业务水平负 生
贝0
(2)公司测量主管
1)总体职责
a.制订公司工程测量管理制度,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测量工作法令、规程及上级规 定。
b.参加公司承建的工程的勘测设计单位组织的交接桩工作,并负责组织复测、加 密及有关技术资料的校核。
c.负责审核大型复杂、重大建筑工程的测量施工方案。
d.负责重要建筑物测量放样和重要建筑物重要部位的复测工作。
e.负责组织市政地下管线竣工测量工作。
f.总结和推广测量方面的先进技术、经验,组织测量人员的技术培训。
g.组织对测量事故的分析研究及处理。
h.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项目部工程测量的业务及管理工作,建立测量人员档案。
i.建立测量仪器台账。
2)分项职责
a.市政工程
①接桩后对道路、桥梁、主干管道以及河道等工程中线、水准点的复测工作。
②加密中线、水准点和基线桩的测设工作,改移、恢复、新建重要主干线的测设与
复测工作。
③组织工程竣工测量工作。
b.建筑工程
①接桩后对主要建筑物的轴线、水准点和坐标控制点进行复测并向项目部作定位 交桩。
②对项目部定位施测后的复测工作。
③参加单位工程竣工资料的编绘工作。
(3)项目总工程师
对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负技术责任,审核或审批测量方案,组织工程各部位的验线
工作,并在施工测量记录表格上签字认证,组织测量方案的交底工作。
(4)项目部测量主管
1)总体职责
a.负责编制施工测量方案(流程图附件1),填写测量工作日志。
b.接桩后对控制点的点位复测及桩位保护工作。
c.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测量放线工作。
d.组织或参加工程竣工测量工作。
e.负责所属范围内测量仪器定期检查和保管工作。
f.负责工程测量技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2)分项职责
a.房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①主持接桩后的复测工作,熟悉、校核设计图纸,制订工程测量工作计划安排及依 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编制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②负责建筑工程定位测量工作,做好现场楼层及垂直度测量放线等,填写工程定 位测量等记录表。
③负责工程测量资料积累保管、整理归档及移交工作。
④负责项目经理部范围内的测量仪器的定期检查和保养工作。
⑤负责设计图纸或规范要求的其他变形测量工作。
b.市政工程项目经理部
①主持接桩后的水准点、中线桩的复测工作,熟悉、校核设计图纸,制订工程测量
工作计划安排及依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编制市政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②负责市政工程的放样工作。
③整理隐蔽测量竣工资料,参加由公司组织的竣工测量工作。
④负责项目经理部范围内的测量仪器的定期检查和保养工作。
⑤负责设计图纸或规范要求的其他变形测量工作。
4.交接桩及护桩制度
(1)交接桩工作由建设单位主持。公司测量主管及项目测量主管参加,在现场由 勘测设计单位直接进行交接桩工作。
(2)交接桩测量资料必须齐全,并应附标桩示意图,标明各种标桩平面位置和标 高,必要时附文字说明。依照资料进行现场核对,检查清点标桩。
(3)交接桩时,各主要标桩应确属完整、稳固。交桩后,公司测量班立即组织测量 人员进行复测,如发现问题及时提交交桩单位研究解决。
(4)交接桩工作办理完毕后,必须履行手续,填写交接桩记录表,一式三份,建设单
位、交接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交接桩记录表存人工程档案。
(5)为确保测量工作顺利进行和方便施工,各级测量人员必须对标桩妥善保护。要设置明显标志,以防损坏,在繁忙地段应设三角架保护,必要时加设护桩。
(6)加强对施工人员教育,注意保护测量标桩,测量人员应经常定期巡视标桩保护 情况。所有测量标桩未经工程技术负责人同意,不得破坏。
(7)在施工范围内标桩附近,需搭设临时建筑物或堆放材料时必须事先与现场测 量人员取得联系,同意后方可实施,以免损坏测量标桩或影响测量视线。
.
5.施工测量方案与技术交底
(1)建筑小区工程、大型复杂建筑物、特殊工程的施工均应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规程》(DBJ 01—2l一95)中有关“施工测量方案的编制”的要求编制施工测量方案。
(2)施工测量方案由测量专业人员会同技术部门共同编写,但应保证在各阶段施 工前完成。
‘
(3)施工测量方案编制完成后,应由施工单位的技术、生产、安全等有关部门会签,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审批。
(4)施工测量方案审批后,由编制者进行施工测量交底。
6.施工测量放线的实施
(1)施工测量各项内容的实施应按照方案和技术交底进行,遇到问题应及时会同 有关技术部门进行方案调整,补充或修改方案。
(2)施工测量中必须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即先测设精度较高的场地整 体控制网,再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局部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3)施工测量前必须严格审核测量起始依据(设计图纸、文件、测量起点位、数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作业与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
(4)实测时应做好原始记录。施工测量工作的各种记录应真实、完整、正确、工整,并妥善保存,对于需要归档的各种资料应按施工资料管理规程整理及存档。
(5)每次施工测量放线完成后,按施工资料管理规程要求,测量人员应及时填写各 项施工测量记录,并提请质量检查员进行复测。
7.工程定位及测量复核
(1)在工程测量前项目测量人员必须对有关设计图纸的测量定位依据进行核算,如发现问题及时向技术主管部门或公司测量主管汇报核实以便与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 协商。
(2)为避免测量差错,所有测量内业和计算资料必须两人复核,测量内容、成果等 要详细填入测量手簿内,并签好姓名及日期,并记好工作日志。
(3)标桩要经常检查并做好记录,如果经过机械振动、雨雪后应及时复测、调整。
(4)质量检查员应对施工测量记录的内容进行复测检查,并与测量人员办理自检 记录。
(5)施工测量放线自检完成后,由质量检查员报请监理验收。
(6)施工测量放线验收通过后,由测量人员向下一工序的班组进行交接,并办理交 接检查记录。
(7)项目定位(复核)由公司组织测量专业委员会成员进行,并规定摞底线(含槽底 标高)、±0.000平面轴线(含标高)、工程竣工测量,由公司测量专业技术委员会把关,不合格者不能进入下一步工序。
8.施工中的变形观测
(1)规范或设计要求进行新建筑物变形观测的项目,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单
位完成,施测单位应按变形观测方案定期向建设单位提交观测报告,建设单位应及时向
设计及土建施工单位反馈观测结果。
(2)施工现场邻近建(构)筑物的安全监测、邻近地面沉降监测范围与要求由设计 单位确定,并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完成,施测单位应按变形观测方案定期向建
设单位提交观测报告,建设单位应及时向设计单位及土建施工单位反馈观测记录。
(3)护坡的变形观测及重要施工设施的安全监测由专业施工单位确定校核完成,并应编写变形观测方案,及时整理观测结果,保证施工中的安全。
9.工程竣工测量
施工测量必须保证建筑物或构筑物位置正确、其精度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要 求。在工程施工中,必须根据有关规定要求及时安排竣工测量工作。工程竣工后及时 提交竣工资料。
10.测量仪器管理
(1)公司范围内使用的全部仪器(全站仪、铅垂仪、经纬仪、水准仪等)全部由公司
统一采购、统一年检、统一调配,费用列入公司管理费用。项目经理部使用上述仪器时,由项目总工程师或测量人员写报告,向公司租赁仪器,并签订租赁协议(各种仪器租赁 费用见附件3),租赁收入冲销管理费用。项目租赁使用仪器时,负责仪器的安全和保 养,否则损坏的仪器,使用单位应按仪器当时价值赔偿。其他如塔尺、钢尺等小型测设
工具,由经理部自行购置、年检。
(2)测量人员在使用仪器前,必须熟悉和掌握并严格遵守测量操作规程。
(3)所用测量仪器必须定期检测,对于检测不合格或超出检测时间的仪器不得使 用。新购置的测量仪器必须进行检测,在充分了解测量仪器性能后方可使用。
(4)对于精密测量仪器必须由测量负责人或在其指导下,才能使用。测量人员在 使用测量仪器实测过程中,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测量仪器。雨天、烈日下测量
应打伞。
(5)测量仪器必须由专人保管,随时清点仪器附件,并经常擦拭,定期上油。在平房中,仪器不得放在地上,以免受潮。
11.测量成果整理与积累
(1)测量成果的计算资料必须做到记录真实、字迹清楚、计算正确,格式统一,并装
订成册,妥善保管。
.
(2)原始记录必须做到清楚工整,不得涂改、后补,每一单位工程完毕后必须及时 整理测量资料。凡纳入工程技术档案内的,应按规定整理好方可交技术部门入档,不入
档者应保留到工程竣工验收一年后方可处理。
12.附则
(1)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由公司技术管理部负责解释。××建筑公司××项目部 ××年×月×日,计量管理制度
1.总贝0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制订本制度。
(2)为了加强和完善公司计量工作监督与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保证量 值传递的准确和统一,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各种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安全生产等目 的,特制订本制度。
2.计量工作管理系统
(1)公司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计量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公司的计量管理工 作。技术管理部为公司计量工作的职能管理机构。
(2)基层单位的计量工作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领导,日常业务工作由计量员(兼 职)负责。
3.计量器具流转制度
(1)计量器具的选用
1)各基层单位在每个单位工程开工前,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 规范、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文件要求,选择适用的计量器具。
2)计量器具选用时,应满足以下内容:
‘
a.所选计量器具的计量单位与所要测量的参数的计量单位都应为法定计量单位,且二者一致。
b.所选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应高于所要测量参数的允许误差值的3~5倍。
c.所选计量器具的量限应大于所要测量的参数的全量限的1/3。
(2)计量器具的采购
1)公司所属各单位要求购置计量器具时,应由计量员填写计量器具购置申请单,一式两份,报公司技术管理部审核批准后实施。单件器具超过2000元的,还须经总工 程师审批。
2)购置计量器具时,在满足生产经营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必须购置带有CMC标志 的计量器具。
3)采购计量器具时,应审查拟购计量器具有无出厂检定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及有 关技术文件,检查计量器具有无厂标、外观质量、配套附件数量及包装等,确认符合要求
后方可提货。提货时应逐件进行上述检查。
4)购置计量器具时,应严格按购置申请单的要求办理。
5)未经申请批准,任何单位或部门不得私自购置计量器具,否则,视情节轻重给予 处理。
(3)计量器具的首次检定
1)购得的计量器具(除C类中外观检查和对比检查的器具)首先应由国家法定计 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经检定合格的器具可办理登记手续,投入使用,经检定不合格的
器具应按规定时间持器具到所购处进行退货或换货。
2)在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购得的计量器具(除C类中外观检查和对比检查的器 具)如有该机构出具的有效检定证书,可登记后直接发放使用。
3)未经检定或检查的新购计量器具一律不准发放使用,如有违反者,视情节轻重 给予处分。
(4)计量器具的发放领用登记
1)新购置的计量器具经首次检定合格后,计量员才可对其进行建账登记、编号,确 定检定周期(即首次检定的检定证书开具的周期),并报公司技术管理部备案。
2)建账后的新器具若暂时不投入使用,应由计量员妥善保存;若投入使用,应由使 用人填写《计量器具发放领用登记台账》,并严格按规定正确操作。
3)经首次检定合格的新器具若在计量员处保存已超过有效期,必须重新检定合格 后才可发放使用。
4)计量器具的使用人(或领用人)一旦发生变化,计量员应收回该器具,确定其状 态良好后,重新进行发放领用登记。
(5)计量器具的封存与开封
1)对于在较长时间内不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在有效期内)且状态良好可以进行 封存,由计量员填写封存记录表,一式两份,报公司技术管理部审批备案。
2)封存的计量器具,在封存期间不列入周期检定计划,但计量器具管理台账依旧 保留。
3)封存的计量器具,应按计量器具存放、保管方面的技术要求固定地点进行封存,并定期进行保养,确保其在封存期间状态良好。
4)使用单位要开封使用封存计量器具时,应由计量员填写计量器具开封审批单,一式两份,报公司技术管理部审批。
5)开封后的计量器具,如果已超过检测年限,应重新到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 行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未经公司技术管理部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开封使用封存的计量器具,一旦发 现,要给予处理。
(6)计量器具的降级、报废
’
1)在用计量器具准确度在有效期内偏离校准状态称为失准,一旦发生计量器具失 准现象,计量员应立即将器具送检定机构进行校准,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对失准
器具已测试数据的有效性进行评定,必要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找出器具失准原因,制订
纠正或预防措施,填写计量器具失准报告单,报公司管理技术管理部。
2)经检定机构修理、检定后的计量器具,无法保证原有精度或准确度,但仍有使用 价值,应按检定人员开具的检定证明上的级别降级使用,计量员应修改相应的计量器具
管理台账,并将结果报公司技术管理部备案。
3)不能修复或无修理价值的计量器具,由检定部门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计量员 填写计量器具报废单,一式两份,经公司技术管理部同意后办理报废手续。4)若计量器具外观已损坏严重,无须检定即可报废时,由计量员持器具及计量器 具报废单到公司技术管理部办理报废手续。
5)报废的计量器具应撤离施工现场,严禁流人生产中使用。
6)报废的计量器具应从管理台账上销去,但其分类编号保存,以备增加同型号的 新器具时,补充进去。
4.计量器具配备、使用、维护保养制度
(1)计量器具的配备
1)根据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规范、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文件以及计量有关 文件的要求,需配备计量器具的检测点上必须配备符合3.(1)2)条款要求的计量器具。
2)配备计量器具时,应本着既符合有关技术要求,又经济合理的原则。
(2)计量器具的使用
1)计量器具在使用时,必须针对检测对象的特点进行合理选择,具体要求可参见 3.(1)2)条款规定,不致因使用不当而造成计量器具的损坏。
2)使用人员应按计量器具有效检定证书规定的准确度等级进行使用。
3)计量器具必须正确使用。使用前,使用人员应熟悉使用说明书(操作规程)中的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中,应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按操作方法正确操作;使用后,应
将器具擦拭干净,恢复使用前状态,装箱妥善保存。
4)任何人不得随意拆、卸计量器具;严禁私自将器具转借他人使用。
5)计量器具属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得使用。
a.未按规定进行周期检定的。
b.经过周期检定不合格的。
c.已超过检定周期的。
d.无检定合格证或合格印的。
6)指定专人使用的计量器具,应由使用人妥善保管,严禁无关人员私自动用;公用 的计量器具应由计量员或指定部门进行妥善保管,每次用后进行检查。
7)精密、贵重、大型的计量器具应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进行保管和使用,并以每 一台(件)为单位建立技术档案,工作调动时,应办理移交手续。
8)属于不合理使用或非正常损坏的计量器具,要查明原因,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制 订防范措施。
(3)计量器具的维护、保养
1)操作人员应按生产厂家的指导或技术文件中有关规定对所使用的计量器具进 行维护保养,使其处于洁净及良好状态。
2)计量器具在使用或保存时,应注意防尘、防潮、防腐蚀、防止日晒雨淋。
3)各类使用中的计量器具,使用者应负责日常维护保养,每次使用前要调整校对,使用后擦拭干净。对使用频率低或近期不用的计量器具用完必须加涂防护油脂,放人 原包装内妥善存放。
4)新购计量器具到货后,应尽快组织开箱安装和验收。安装前必须熟悉仪器使用 说明书等技术文件中所述有关注意事项。
5)计量器具在使用过程中要轻放,搬运时有合理的方法,切勿碰撞。
6)计量器具应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和安全。
7)计量器具的备品和附件等必须保持完整性,禁止成套的设备分散或解体使用。
8)长期不用的计量器具,储存环境应满足规定要求,且定期进行维护。
9)电子类计量器具若长时间不使用,应定期通电。
10)测量仪器除遵守以上制度外,还应遵守以下制度:
a.在运输过程中,测量人员应将仪器背或抱起,防止在车上颠簸而损伤仪器。
b.在使用过程中,为保证仪器安全,操作人员除按操作规定进行操作外,不得擅离
操作岗位。任何非操作人员不得动用仪器。
c.在大风、雨、雪、烈日下进行操作时,仪器应用雨伞进行遮挡,工作完成后,应将
仪器擦拭干净,及时装箱。
d.仪器使用保管人员应定期对仪器进行保养、检查校正,保证其测量精度,减少误差。
11)操作人员每次对精密、大型、贵重的计量器具进行维护保养后,应做好记录,每
月至少一次。
12)计量员应不定期地对本单位计量器具的维护保养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 录。
5.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
(1)为了确保计量器具在使用中的精度,公司各单位所有在用的A、B类计量器具(详见附表计量器具管理目录)必须进行周期检定,不得超周期使用。
(2)每年年初,各单位应编制本的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经领导签字确认 后,报公司技术管理部进行审核。技术管理部按审核合格的周期检定计划,提前一个月
下发《计量器具周检通知单》,督促计量员按时组织器具送检。
(3)各单位计量员应把A、B类计量器具送到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经批准授权 的检定机构进行检定,严禁自行检定。
(4)A、B类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执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出具的检定证书上的周 期,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私自更改或自定检定周期。
(5)经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周期的计量器具一律不得使用。
(6)各单位在用的A、B类计量器具周期受检率必须达到100%。
(7)使用计量器具的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器具送检工作。
(8)C类(除一次性检定以外)器具应由计量员和使用人员共同按公司制订的《C类 计量器具外观检查和对比检查校准细则》组织周期检查,每6个月一次,并做好原始检
查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器具名称、规格、出厂号(或分类编号)、使用人、检查日期、检
查人、检查内容及检查结论。
6.计量原始数据、统计报表、证书标志管理制度
(1)计量原始数据,统计报表的管理
1)计量原始数据是指产品质量、工艺控制、能源、原材料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环节 可测量的并与统一量值有关的计量检测数据。统计报表是指企业向外和企业内部填报 的统计报表。
2)各类计量原始数据的采集应以相应计量检测点上配备的计量器具的示值为准,并由专人负责登记、建账,按月分类分级汇总。
3)各类计量原始数据,应认真采集填写,不得随意涂改复制,确保原始面貌;若经 检查发现其确实有误时,必须由原检测人员改正,其他人不得随意代替更改。
4)各种计量原始检侧记录,应有检测人员和单位计量员的签字后方为有效。
5)各类统计报表中所填报的计量数据,应以相应的计量检测点上配备的计量器具 给出的数据为准,严禁使用估算、倒算及平均分摊的做法,确保计量数据准确可靠。
6)各种计量原始数据应每月底进行汇总;统计报表每月汇总后按规定时间报公司 有关部门进行核查、认证。
7)各类工程中的计量原始数据保存日期从工程竣工交付使用之日起不少于两年。
(2)计量证书标志的管理
1)计量器具的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证书的原件应由各单位计量员收集、保 存、使用人员可保留复印件。
2)各类计量器具的检定证书原件统一由公司技术管理部保存,各单位计量员保存 检定证书复印件。
3)在公司范围内各类计量器具,除C类外观检查和对比检查器具外均送外进行检 定。计量员在领取检定合格证时,应注意合格证的以下内容:、a.单位、器具名称、规格、制造厂、出厂编号、检定结论等应填写齐全。
b.检定员、复检员(核验员)、主管及检定单位公章应清晰齐全。
c.检定日期,有效日期应填写齐全。
d.若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应写明不合格原因或作用范围、有效期等。
对上述内容有疑问或有未填写齐全的项目,计量员应主动请检定单位协助,填写齐
全,计量员不能随意涂改检定证书。
4)计量器具彩色标识分为合格证(绿色)、准用证(黄色)、限用证(蓝色)、封存(紫 色)、禁用(红色)五种,各种证件由统一公司技术管理部管理发放。
5)计量器具彩色标识的使用方法详见公司《程序文件》
6)标识一旦损坏,计量员应及时补贴。
7)无法粘贴标识的器具应做好表明其状态的标志牌。
7.计量人员岗位责任制
(1)在本单位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开展本单位的计量工作。
(2)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国家计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上级有关规章制度,完
成上级下达各项工作任务,并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
(3)统一管理本单位的所有计量器具,建立计量器具管理台账,随时进行计量器具 的核对工作,保证计量器具的管理台账与实物一一对应。
(4)负责C类(一般性管理)计量器具的外观检查和对比检查工作,每半年进行一 次,并做好相应记录。,(5)负责对所有计量器具进行标识,无法粘贴标识的应做好标志牌,标明器具当前
状态。
(6)负责所有计量器具的发放、交接及报废器具的回收、处理。
(7)做好施工现场计量法规的宣传,监督指导计量器具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确 保器具处于良好状态。
(8)对在有效期内失准的计量器具,应立即组织修理、调整及校准,并查明失准原 因,所有记录报公司技术管理部审核。
(9)建立并保存计量器具的各类原始记录及技术档案,确保相互交圈。
‘(10)按时参加公司计量工作会议或计量业务知识培训等活动。
(11)封存的计量器具由计量员保存时,其保养工作由计量员完成,并做好相应记录。
8.计量人员任免制度
(1)计量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熟悉我国的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熟悉公司有关计量规章、岗位责任制和有关计量管理规定。
3)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了解有关的计量知识。
4)具有一定的组织工作能力和管理经验。
5)工作认真细致、能深人基层,作风正派、秉公办事。
(2)各单位将提名报公司技术管理部进行资审,技术管理部将资审合格的计量员 请公司主管计量工作领导审核批准后,通知计量员本人或其单位领导。
(3)具有公司或公司以上级单位颁发的计量上岗证或计量培训合格者可直接上岗 工作,否则,应先参加公司的培训,经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4)各单位在岗的计量员,不经过公司技术管理部同意,不得随意更换。如因工作 或其他原因须更换时,应提前一个月向技术管理部提出申请,且计划更换后的计量员必
须符合8.(1)条款要求,否则,不得随意更换。
9.计量技术档案和资料保管使用制度
(1)计量技术档案和资料是指与计量工作有关的所有台账、记录、资料、证件、文 件、规定等。
(2)计量技术档案和资料应做到齐全(不散失)、清晰(字迹工整、不涂改)、准确(不 错记、不漏记)、保管完善。
(3)各种计量技术档案和资料在保管时应注意防尘、防潮、防虫蛀、防腐蚀。
(4)借阅计量技术档案和资料时,禁止乱写、乱画或毁损、丢失。
(5)借阅计量技术档案和资料时,应办理借阅登记手续。
(6)各种计量技术档案和资料应由专人负责保管,除特殊规定外,至少保留两个检 定周期。
10.计量监督管理制度
(1)材料管理中的镑、秤等重量计量器具,一方面所使用的计量器具要配齐,周检 合格在有效期内使用,另一方面要对一级和二级进出库的称重数量进行监督。1)用经过检定的游标卡尺对上述各种规格的试模(组装后)的几何尺寸进行测量,其误差控制在±3mm以内,除抗渗试模外,应对其对角线进行测量,其误差控制在 ±3mm以内。
2)各种试模的面板、螺丝等应齐全,且不得有任何损坏。
3)上述条款有任一条款不满足时,均判该试模不合格。
(3)坍落度简
1)用经过检定的游标卡尺对其进行测量,上底、下底、高的最大误差均不得超过
±2mmo
2)表面不得有任何凹凸现象。
3)以上条款有任一条款不满足时,均判定该坍落度筒不合格。
7.C类计量器具外观检查校准细则
(1)水准标尺(塔尺)
1)尺身两旁应有凸出的边条。
2)标尺的顶端和底端应装金属包头,其底面要平整,且与标尺分划面垂直,底面应 与分划的零点一致。
3)标尺表面平整光洁,不得有明显的伤痕、气泡和龟裂。
4)标尺的分划要粗细均匀、清晰,边缘平直分明。
5)标尺的连接处,必须装有在抽尺时保证尺寸正确的弹簧闩锁或其他固定装置。
6)尺身展开抽出时,不得有松动、脱落和弯曲等现象,连接部分的分划应相互吻 厶 口0
7)以上条款中任一条款不满足时,均判定该尺不合格。
(2)钢直尺、皮尺、水平尺、靠尺、直角尺、工程检测组合工具(包括:百格网、塞尺、内外直角尺、焊接检测尺,线坠等)。
1)线纹刻度应清晰可辨、均匀,无断线及重线现象。
2)无斑点、严重的划痕、脱皮及锈蚀等现象。
3)以上两条有任一条款不满足时,均判为不合格。
注:工程检测组合工具,目前无国家检定规程。
(3)常用玻璃量器(注射器、量筒、滴定管、移液管、三角瓶、烧杯、李氏比重瓶、溶
筒、量杯、容量瓶、容量筒)。
1)量器不允许有影响计量读数及使用强度等缺陷,如气泡。
2)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
3)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
4)量器的口应平整光滑,不得有粗糙处及未经熔光的缺口。
5)量器不得有任何破损现象。
6)以上各条款有任一条款不满足时,均判该量器不合格。
(4)容重筒
1)外观不得有任何变形,否则,判定该器具不合格。(5)水泥稠度凝结仪
l/惆度:室心试锥锥底直径为40mm,高为50mm。2)凝结时间:针不得弯曲。
3)凝结时间:滑动部分总重为300±2g。
4)以上条款中有任一条款不满足时,均判定该仪器不合格。(6)砂浆稠度凝结仪:
1)标准圆锥体和杆的总重为300±2g,圆锥体的高度为145mm,底部直径为’75mm。2)固定螺丝应灵活。
3)以上条款中有任一条款不满足时,均判定该仪器不合格。(7)水泥胶砂流动测定仪:
1)刻度清晰、玻璃板无损坏,否则,判定该仪器不合格。
(8)秒表:
1)外壳不得有任何破损现象。2)表针回零,走动时灵活。
3)以上条款有任一条款不满足时,均判定该表不合格。(9)击实筒:
1)筒身不得有任何变形,否则,判定该仪器不合格。一次性检定。××建筑公司 ××年×月×日
工程洽商、施工图管理制度
1.总则
(1)为加强对工程设计变更、洽商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及建筑使用功能,特制订 本制度。
(2)设计变更、工程洽商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协调解决施
工过程中随时发生问题的文件记载,其目的是弥补设计的不足及解决现场实际问题。
凡施工过程中遇到做法变动、材料代用、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或为纠正施工图中的错误等
情况,均应通过办理设计变更或工程洽商予以解决。
(3)设计变更由设计单位提出,对原设计图纸进行的局部修改。洽商分技术洽商
与经济洽商二种,经济洽商是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纯粹的经济协调
条款,是工程结算的依据。
(4)设计变更、工程洽商记录是工程施工、验收和改建、扩建和维修的重要依据,是
施工设计图纸的补充,与施工图纸具有同等效力。
2.设计变更、洽商的办理
(1)设计变更、工程洽商的提出有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提出变更要求三
种情况。
(2)设计变更或设计变更通知单是指由设计单位提出的、对原设计图纸所作的局
部修改。设计变更或设计变更通知单,内容应详实,必要时应附图,并逐条注明应修改
图纸的图号。设计变更通知单应由设计专业负责人以及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的相关
负责人签认。
(3)建设单位提出变更是指建设单位基于某种想法、工程使用需要,要对工程项目
进行的变更。此变更必须先经过设计认可,再经其他各方签字方可生效。
(4)施工单位提出变更要求是指施工单位针对原设计图纸中某些错误的更正,或
在满足设计的前提下,因现场施工条件改变或受施工能力限制而对原设计提出的变更
(称技术洽商)。
1)技术洽商由施工单位各专业技术人员办理,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批后上报监理、设计和建设单位。
2)办理技术洽商时,经办人应综合各专业、各部门情况,谨慎从事。当某专业的项
目变更对其他专业有影响时,必须事先与相关专业技术负责人协商,各专业本着提高质
量、降低成本、方便施工的原则,共同确定变更方案。
3)对于施工总承包工程,分包单位先提出设计变更与洽商要求,经总包同意后,由
总承包单位办理。
4)在办理技术洽商时,应综合考虑经济成本。对内容超出合同以外或涉及经济上 的增减的技术洽商,应事先与工程、经营人员沟通,在成本合理的情况下方可办理。
(5)工程洽商记录应分专业办理,专业工程洽商应由专业的技术负责人办理,但应
由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签认。
(6)各类变更、洽商要随施工进度及时办理,以不至影响施工进度。所有设计变 更、洽商,均应先签后干。如遇到特殊情况,须经项目经理签字后方可施工。
(7)设计变更、洽商记录不得涂改。若在办理过程中,出现某一方不同意某项条款
而进行涂改时,应重新书写、办理。
(8)设计变更、工程洽商记录应根据内容及时抄送各相关单位及部门。
3.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的资料管理
(1)设计变更、洽商记录应采用现行资料管理规程规定的表格格式。
1)“工程名称”一栏中,工程名称必须与施工图图签一致。对于群体工程,除冠以
群体工程名称以外,还应注明单位工程名称。
2)“记录内容”一栏中均应详细注明与变更内容相关的图纸页号、轴线位置和修改
内容,必要时附图示之,以利后期查询和追溯。记录内容必须条理清晰,明确具体,用词
准确肯定,不得由模糊词语,文字及图示表述清楚,深度满足施工和预算的需要。
3)在签字栏中,签字必须齐全。若设计单位授权建设(监理)单位代为签字(如设 计单位在异地时),则必须由设计单位的书面委托书。设计变更、洽商为多页时,必须每 张签字。
4)若在后期设计变更、洽商中,有对前期某一设计变更、洽商或其中某条内容重新
更正的情况,则必须注明“某年某月某日洽商第几条内容作废”的字样,同时在
前期设计
变更、洽商记录响应位置处标出范围,写上“作废”字样,并注上后期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日期、条款及编号。
(2)一般情况下,设计变更、洽商记录正本四份,四方各存一份。若群体工程中有
几个单位工程同时使用一份“设计变更、洽商记录”,总包单位资料员必须按单位工程个
数如数复印归档,并在复印件上注明原件存放处、抄件人签字、日期,并加盖原件存放单 位公章。
(3)施工单位在收到或办理完设计变更、洽商记录后,应及时将原件交给资料员归 档。
1)做好相应技术交底。设计变更交底应由项目技术部门根据变更要求,并结合具
体施工步骤、措施及注意事项等对专业工长进行交底。
2)做好竣工图草绘工作。栋号技术负责人应及时、准确地将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中相关内容改绘在有关图纸上,以正确指导施工。
4.施工图管理
(1)没有设计正式签署的图纸不得施工。
(2)公司技术部负责施工图纸的管理工作,图纸分发份数,按下列规定执行:
1)项目经理部取得施工图后,必须将全套施工图交公司技术管理部和经营管理部 各一套,作为竣工图和竣工结算的依据。
2)对设备安装图纸,要及时发放给设备安装施工单位,除将设备安装图配齐外,还
应为设备安装单位提供一套完整的土建施工图。
(3)各项目经理部的专职(兼职)资料员,负责施工图纸的收发登记、保管和整理工作。
1.2技术部管理制度
雨期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1.总则
(1)为做好雨期施工的组织工作,从技术上保证雨期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特制订
本制度。
(2)本制度是依据北京地区的气象条件并针对建筑工程的特点而编制,外埠工程
应根据施工所在地实际气候条件参考本规定执行。
2.北京地区雨期施工阶段及降雨等级划分(1)雨期施工管理流程: 5月中旬成立 5月20日前完成 5月底完成
(2)雨期施工技术准备
1)凡施工工期经过雨期的工程项目,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都必须制订雨期施工
要点,进入雨期施工前编制雨期施工方案,并报请技术管理部审批。
2)雨期施工前,各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学习,并向工程、质量、安全、物质等有关部门进行技术交底,各相关部门应按照技术交底内容提前做好物资、设备、人员等准备工作。
3)雨施期间,要随时掌握气象情况,重大吊装作业、高空作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等都要事先了解气象预报,确保作业安全和保证混凝土质量。
(3)雨期施工方案
雨期施工方案的编制原则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经济合理,有效地减少降
雨给施工带来的影响。对于不进行雨施的工程项目以及停建、缓建的工程,在进入雨期
前应编制雨期保护措施,确保建筑物及中周边构筑物安全。
雨期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编制依据;
2)雨期施工项目:重点阐述雨期施工项目、部位、主要工程量及计划的施工时间;
3)雨期施工部署:成立雨期施工防汛领导小组,雨期施工流水段划分,劳动力、进
度安排等;
4)雨期施工主要措施;
5)主要材料计划:包括雨期施工防汛材料和机械设备计划;
6)雨期施工质量、安全防护、环保、环卫等措施;
7)附图,主要包括:现场防汛物资、设备存放位置、防汛重点控制部位平面图、防汛
组织机构流程图及有关计划用表等;
8)现场降雨汇水排水量计算。
(4)每年进入雨期施工前,公司技术管理部、工程管理部、物质管理部人员适时对
雨期施工项目进行检查与控制。并重点检查雨期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及施工现场实际
落实情况。
4.施工道路及临时设施管理
(1)道路与场地
1)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应根据工程场地地形特点和环境情况,并结合工程设计 的正式道路来布置,做到因地制宜地妥善设置综合排水设施,确保及时将积水排除场
外。
2)施工道路应将路基碾压坚实、做好面层及排水沟、排水涵管等设施,确保雨期道
路循环通畅,不淹不冲,不陷不滑。
3)场地排水坡度应不小于3‰,并能防止场地周边地区的水流入。排水沟坡度应
不小于5‰,其断面尺寸应按暴雨公式和汇水面积参数确定。
4)凡有可能积水的区域,应事先填筑平整。各种构件、大型模板、机具等的存放场
地以及现场钢木加工和预制构件的生产场地,应分层碾压密实,严禁积水,防止雨季下
沉。
(2)临时设施
1)现场临时设施的搭设,应严格按照各有关规定实施,防洪器材要备齐并按有关
规定发放。
2)雨季施工前,应对各类仓库、变配电室、机具料棚、食堂、宿舍(包括电气线路)等
进行全面检查,加固补漏。对于危险建筑必须及时处理。
(3)脚手架
1)脚手架的设计、搭设必须符合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搭
设后未经专业验收并合格的脚手架,一律不得投入使用。
2)雨期施工前,要对各类架子区域的防洪排水设施进行认真地清理和修复,确保
排水有效,不冲不淹,不陷不沉。
·
3)雨期施工中,要经常检查各类架子的根部及与建筑物拉结牢固情况。要及时维
护和加固立杆、扫地杆、立柱、抛撑等根部的垫板垫木。确保垫设位置正确,平稳牢固。
4)要经常检查和及时维修加固各类人行脚手板和斜坡坡道的脚手板及防滑条。
确保架板稳固,防滑措施有效。为确保防滑效果,不宜使用钢筋或竹板做防滑条,在斜
面上铺设的脚手板,不宜使用钢跳板。
5)要经常检查和维护调整各类架子的缆风绳拉线。各拉线的紧张度要平衡,拉线
地锚区域不得积水。
6)超高架子要有妥善的防雷保护设施,并定期进行防雷设施的接地电阻测试(接
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并做好记录。
7)雨期施工中,要加强对各类架子的沉降量及垂直度的观察测定,发现异常情况
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8)大风、大雨后必须对各类架子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经施工负责人确
认后,方
可使用。
5.雨期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土方与基础工程
1)在进行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时,应尽量安排在雨期以前完成。确需在雨期施工 的,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技术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措施。土
方开挖前要备好防洪器材和排水机械设备。
2)要防止基坑(槽)进水泡槽。挖土前要在工作区域四周做好挡水埂、排水沟等截
水排水设施,防止区域以外的水流人。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同时做
成一定坡势,以利集水外排。基底成型时宜在基层同时做好排水沟、集水井等抽排系
统,下雨时及时排除落雨,防止雨水泡槽。
3)要严防滑坡和边坡塌方。雨期施工中基坑(槽)边坡支护的设计应比常规设计
适当放缓或采用护坡方式。
4)基坑挖好后要迅速协调组织好钎探、验槽等工作,尽量减少槽基暴露时间。
5)灰土垫层地基的施工宜采用小步距流水段,加紧各工序的衔接,灰土打完后应
及时进行基础施工并防止雨淋浸泡等。
6)基础混凝土施工时必须考虑随时准备遮盖挡雨和排出积水。箱形基础、筏形基
础的底板施工处于雨期施工时,应在适当位置增设集水坑,以利雨水的排除。
7)桩基施工前,应将场地平整并碾压密实,四周做好排水沟,防止下雨时造成地表
松软,影响成桩质量。桩孔要随钻、随灌混凝土。防止出现灌水塌孑L。
8)回填土应在晴天进行。回填时除按照正常施工的有关规定外,还应严格控制土 的含水量。
(2)砌筑工程
1)砌筑工程施工前,要检测各种砌块的含水率。控制砂浆的稠度,受雨冲刷而失
浆的砂浆,应重新加灰搅拌后才能使用。砂浆应随拌随用。
2)每日收工时应妥善覆盖砌体表面,防止突然降雨冲走砂浆,致使砌体倾斜倒塌
或影响质量。
3)刚砌成的砌体若经雨水冲刷,砂浆中胶结料流失较重时,应拆除重砌。
4)下雨时,禁止露天砌筑作业。在小雨中必须砌筑时,应适当减少砂浆稠度,减少
日砌筑高度。
(3)混凝土工程
1)因雨期砂石含水率变化幅度较大,要及时测定其含水率,并调整水灰比,严格控
制塌落度,确保混凝土质量。
2)不宜冒雨露天浇灌混凝土,开盘前应与气象部门联系,掌握天气变化情况,避免
遇雨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
3)对终凝前的混凝土,应及时覆盖防止受雨冲淋。
4)合模后如不能及时灌筑混凝土时,应在模板的适当部位预留排水孔,防止模内
积水。
5)涂刷水溶性脱模剂的模板,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脱落,影响脱模及混
凝土表面质量。
6)在浇筑混凝土中遇雨不能连续施工时,应按规范规定留置施工缝并覆盖防雨材
料,雨后继续施工时,应先对接合部位进行处理后再进行浇筑。
7)雨期施工期间应加强防风紧固措施。各类模板临时停放,均应按有关规定进行
防风固定;雨后必须重新对模板进行校正验收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4)吊装工程
1)塔吊使用前必须检查避雷及接地接零保护是否有效,雨后还必须及时检查塔吊
路基有无下沉现象,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措施,妥善解决。
2)采用履带起重机或轮胎起重机时,要防止停机位置的土基浸水软化。在人工填
土上停机作业时,宜采用活动路基箱或枕木等措施,防止吊机起荷作业时,机体或支腿
下陷倾斜。
3)雨中不宜吊装作业和露天焊接作业;雨后各类物资、设备必须经检查确无问题
后方可继续使用。
4)吊装作业期间遇雨时,必须对已就位的构件做好支撑加固,方可收工。
(5)屋面工程
1)屋面工程施工时,应掌握近期天气预报,严禁在雨中进行防水施工作业。
2)屋面上铺筑保温层时,应及时做好上部找平层,以防突然降雨淋湿或浸泡保温
层。
3)屋面防水工程的施工试验,要科学利用雨期天然条件,平屋顶的蓄水及坡屋顶 的淋水要综合安排好试验准备。
(6)装修工程
1)室内装修宜在屋面楼、地面工程完成后进行,或采取先做地面,堵严各种孔洞、板缝,防止上层向下漏水。
2)已安装好的门、窗等,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并制订相应的成品保护措施,防止风
雨等意外损坏。
3)室外抹灰和饰面镶贴应及时注意苫盖,防止突然降雨冲刷。降雨时禁止进行外
墙面装修作业。
4)外墙涂料应在晴天组织施工。施工前,根据所用材料的施工工艺要求测定基层 的含水率,符合标准后方可进行涂料施工cf
(7)暖、卫、煤、电工程
1)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应将暖、卫、煤、电的穿墙套管或预留洞口及时封闭,防止雨
水及泥砂冲人。
2)地下的暖、卫、煤、电工程,在备齐材料并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后,再挖沟槽,抓紧
施工安装,同时要做好防洪排水设施,防止沟槽灌水、暖沟进户口要设临时挡水封闭。
3)电气墙体预埋管、盒、箱等,均要随预埋随封闭管口,防止降雨进水,门头、雨罩
和挑檐部位的预埋电线管、灯头盒等,均应先做好其本身及其连接节点部分的封闭,再
浇筑混凝土,确保使用时管腔内不进水。
4)通过屋面的暖、卫、煤、电视天线等立管,在施工中要随时做好管口临时遮挡封
闭,防止突然降雨灌水。并应及早做好正式防雨防水节点。
5)高层建筑在结构完成后,要及时做好避雷设施,以保证安全。
6)室内下水与室外管道接通前,应先将室外检查井临时加高围档,防止因室外场
坪工程未完降雨而灌入井中冲人室内。
7)电气安装管内穿线以前,应从上往下对管路吹扫,以防止管内存有积水。
(8)市政公用工程
1)地下管线工程:施工应采取分段进行,并要与质检单位及工程验收单位提前做
好协商与配合。做到随挖槽随敷设管线、随验收、随回填。在沟槽上口线外侧设挡水墙
(坝)。槽内要设有排水沟和积水坑,坑内积水要及时排至槽外。管线的端头要及时封
堵,防止泥水灌人管内。
2)地下市政结构物工程,除做好坑、槽防护外,还要对结构周围的地面及临近建筑
物进行沉降监测,结构施工时要根据所占工期长短,进行分段施工,分段不宜过长。
3)道路工程:在道路两侧要排水畅通,不得存有积水,路基土方摊铺后要
及时碾
压,填筑时要使路中向两侧留有排水坡度,保证雨水及时排至路床以外。受雨的路床要
待干燥后方可上人上机械进行施工,防止扰动已铺好的床体。
4)路面结构施工:石灰土应尽可能避免雨期施工,不得已非雨期施工时,应缩短施
工段落,及时碾压成活;若摊铺时遇雨,未摊铺的混合料应暂停摊铺,已摊铺的混合料立
即碾压一至二遍,尽可能使混合料少吸水;待晴天后,翻开晾至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重
新摊铺碾压。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石或砂砾层,施工原则同石灰土。沥青路面施工,原
则上禁止下雨时施工,若摊铺时遇雨,首先停止拌合供料,同时适当减慢摊铺,加快碾压
速度,确保碾压成活的终碾温度符合要求。
5)桥梁工程:施工的现场及周围要排水畅通。防止桥梁、板施工支架的地基或基
础受雨水浸泡,雨后要对支架进行普遍检查和调整。大体量混凝土浇筑时要掌握天气
变化,避开雨天施工。
6.雨期施工物资及设备管理
(1)材料、构件运输、储存及保管
1)各种材质的门窗及其配件、细木制品等,在运输、存放时应有防雨防晒措施。存
放场地要碾压坚实,并做好周围的排水设施。构件宜水平存放,底层要搁置在调平的垫
木上。垫木应沿边框和中格部位合理布置。
.
2)砂子、豆石、陶粒等松散材料,堆放周围要加以围护,防止被雨水冲散。
3)灰膏等的存放,要加以覆盖,防止雨水冲刷或污染。
4)彩色石碴要按规格品种分隔围护堆放,下垫上苫,防止水冲流散混杂。
5)各种石膏板、配筋加气板、各类轻质复合隔墙板材,严禁雨淋、浸水、受潮。
6)生石灰旁边不得放置易燃物料,防止降雨水化热引起燃烧。
7)化学品、易燃易爆品等,应按规定使用与存放,并设专人保管。
8)防洪防汛及暑天施工各种物资材料按雨期施工方案配备齐全,并妥善保管。
(2)机械、电气设备
1)在雨期施工前,应对现场所有动力及照明线路、供配电电器设施进行一次全面
检查,对存在线路老化、安装不良、瓷瓶裂纹、绝缘降低以及跑漏电等问题,必须及时更
换。
2)配电箱、电闸箱等,要采取防雨、防潮、防淹、防雷等措施,外壳要做接地保护。
3)现场的脚手架、提升架、外用电梯等,均应设置避雷装置,并要经常检查和遥测。
4)动力设备的接地线不得与避雷地线共用。接地线如需拆换时,必须先做好新的
接地线后再进行。
5)线路架设及避雷系统敷设时,应掌握气象预报情况,严禁在雷雨天气中作业。
6)用电的机械设备要按相应规定做好接地或接零保护装置,并要经常检查和测试
有效性及灵敏性。
7)现场机械操作棚(如搅拌机、卷扬机、电焊机、木工机械、钢筋机械等),必须搭设
牢固,防止漏雨、潲雨和积水。
8)塔吊基础要做专业设计,做好排水沟槽,防止积水影响塔基稳定。
9)塔吊如距高压线较近时,应做三组三角地线,以减弱雨期施工的静电感应。
10)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使用前,做好工前检查,收工后有切实有
效的防护措施。做到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11)各种抢险设备必须按雨期施工方案配备齐全,并处于良好状态。××建筑公司 ××年×月×日 冬期施工管理制度
1.总则
(1)为做好冬期施工的组织准备工作,保证冬期施工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2)本制度是依据北京地区的气候条件,并针对建筑工程的特点编制的,原则上可
用于其他工程。
2.北京地区冬期施工气温特点及阶段划分
(1)按照《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 104—97)规定,凡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
天稳定低于5℃时,即进入冬期施工。在冬期施工期限以外,当日最低气温低于一3clC 时,也应按冬期施工规定执行。根据北京地区历年气温记录,每年11月15日至次年3 月15日为冬期施工期,历时4个月。为便于工程管理和根据不同温度调整技术对策,把冬期施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末冬阶段:平均气温为O℃左右,最低温度一般在一5℃左右,时间从11月中
旬至12月中旬、次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此阶段一般采用低蓄热法施工。
2)严冬阶段:平均气温在一5℃左右,最低气温在一10℃左右,时间从12月下旬至
次年二月上旬,此阶段一般采用高蓄热法施工。
3)寒流阶段:平均气温一lO℃左右,最低气温在一15℃以下,每年约4~5次,此阶
段除采用高蓄热法施工以外,应临时加强保温,延长保温时间等措施,有条件的工地也
可采取外界热源措施。
4)对于采用大模板、滑模施工工艺的钢筋混凝土工程,当大气最低气温低于10℃
后,即应采取相应的增强措施,通常称之为低温施工阶段。该温度区一般为lO月初至
11月15日,次年的3月15日至4月上旬。
(2)冬期施工转入常温施工的界限是: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高于5℃时解除
冬期施工。
3.冬期施工准备及要求
(1)冬期施工管理流程
10月初完成 10月中旬前完成 10月底前完成
(2)冬期施工技术准备
1)公司技术管理部根据工程部制订的冬期施工项目计划,针对不同项目的冬期施
工特点,编制《冬期施工技术要点》,主要包括结构养护、保温措施、搅拌站的热源供应方
式、外加剂的选用、工程的采暖形式等。
2)凡施工工期经过冬期的工程项目,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都必须制订冬期施工
方案,并报公司技术管理部审批,进入冬期施工前技术管理部同工程部对冬期施工进行
一次检查。
3)冬期施工前,项目部应按照冬施方案内容提前做好人员教育,物资、设备等冬施
准备工作。
4)做好冬期施工特殊工种的培训,掺外加剂人员、测温人员由公司技术管理部组
织统一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5)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应对搅拌站的生产能力、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进行
考察,并签订现场技术质量合同。
(3)冬期施工方案
冬期施工方案的编制原则是:确保工程质量;经济合理、冬施增加的费用少;所需的
热源和材料有可靠的来源。
冬期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编制依据;
2)冬期施工项目:重点阐述冬期施工项目、部位、主要工程量及预计施工时间;
3)冬期施工部署:冬期施工领导小组,流水段划分,劳动力及进度安排等;
4)冬期施工主要方法、措施:包括各种加热、保温措施,搅拌站的热源供应方式,装
修工程的采暖形式,外加剂的选用和掺配工艺流程,热工计算,测温方法及测温点布置
图,试块制作等;
5)现场布置:包括热源来源、位置,冬施所用临设,电力安排等;
6)主要计划:包括冬期施工物资、设备、试验和计量仪器、人员培训计划;
7)冬施质量、安全、消防保卫等措施;
8)附图。
(4)公司技术管理部每年适时对冬期施工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帮助、指导。
4.冬期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1)土方及基础工程
1)基础工程,开槽后的基坑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材质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和阻燃
消防要求。
2)垫层与上部基础结构施工不能连续进行时,垫层的保温时间不能只满足于混凝
土临界强度要求,必须考虑负温对地基的冻害影响,在基础工序未进行前,垫层的保温
层一般不应揭去,防止地基受冻而影响承载力。
3)冬期挖方应按规范放坡,并保持边坡平直,防止反复冻融,分层剥落。
4)桩基工程:入冬前做好土壤保温,防止桩位土壤受冻。
b.混凝土养护温度的测量:当采用综合蓄热法养护时,先绘制测温孑L布置图,并对
测温孔进行编号;浇筑混凝土时根据测温孔布置图留置测温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临界
强度前,每2h测量一次,以后每6h测量一次;测温时温度计停留时间不少于3分钟。
c.混凝土表面检查:及时检查混凝土表面是否受冻,是否有收缩裂缝,边角是否脱
落、施工缝处有无受冻痕迹,如发现随时处理。
d.试块留置检查:现场需留置的试块有:临界强度试块;拆除顶板、墙体模板的试
块;外墙外挂架使用试块;28d同条件试块;28d标养试块。
(4)砌筑工程
1)各类砖、砌块,应清除表面污物、冰雪等,不得使用遭水浸和受冻后的砖、砌块。
2)砂浆应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冬期施工不得使用无水泥拌制砂浆;石
灰膏、粘土膏、电石膏等宜保温防冻,当遭冻结时,须融化后方可使用;拌
制砂浆的砂子,不得有直径大于1em的冻结块或冰块。
3)拌和砂浆时,水温不得超过80%,砂温不得超过40%,其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
增大。
4)冬季砖砌体应按“三一”砌砖法施工,灰缝不得大于10mm;每日砌完后,应及时
进行保护性覆盖,砌体表面不得留有砂浆,在继续砌筑前,应扫净砌体表面。
5)冬季砌筑一般采用抗冻砂浆法,对含筋砌体,其防冻剂应选用不含氯盐的外加
剂;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得采用冻结法施工,加气砌块承重墙体及外围护墙不宜冬期
施工。
6)砂浆试块的留置,除应按常规要求外,应增设l组与砌体同条件养护的试块,用
于测试检验28d砂浆强度。
7)砂浆上墙温度不得低于5℃。当设计无要求时,且最低气温等于或低于一15℃
时,砌筑承重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应按常温施工提高l级。
8)普通砖、多孔砖和空心砖在气温高于O℃条件下砌筑时,应浇水湿润;在气温低
于、等于O℃条件下砌筑时,可不浇水但必须增大砂浆稠度。
(5)防水工程
1)卷材防水一般不宜安排在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宜选择晴天且环境
温度不低于5℃,操作时间应选择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之间。
2)雪天、风天、严寒阶段及寒流的气候条件下不得进行防水层施工。
3)采用热熔法施工,温度应不低于一10℃,冷粘法施工温度不宜低于一5℃;当采
用涂料防水层时,施工温度不应低于一5℃,且涂料贮运环境温度不宜低于Occ。
(6)装饰工程
’
1)安排室内抹灰前,宜先做好屋面防水层及室内封闭保温,室内抹灰应采用“加热
法”,室温保持在5℃以上,且时间不少于lOd;外墙面抹灰及镶贴面砖等,不应在严寒季
节施工。
.
2)室外刷浆、饰面和花饰工程以及高级抹灰、混色油漆工程的施工环境温度不应
低于5℃;中级和普通抹灰、混色油漆工程以及玻璃工程的施工环境温度应在Occ以上;
室外涂料的施工环境温度一般不低于5℃,并应符合涂料说明书的要求。3)冬期施工抹灰所采用的砂浆应采取保温防冻措施,如掺外加剂,其掺量应由试
验室试验确定。
(7)屋面工程
1)冬期施工采用的屋面保温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和杂质。
2)干铺的保温层可在负温度下施工,板状保温层应在气温不低于一10℃时施工。
但板材应在基层表面铺平垫稳,分层铺设。板块上下层缝应相互错开,缝间隙应采用同
类材料的碎屑填嵌密实。
3)雪天及五级以上的天气不得进行保温层施工。
4)屋面找平层冬期施工应依据气温和养护温度要求加入防冻剂,施工时应设分格
缝,缝宽20rmn~,(8)水暖工程
1)凡竣工工程楼内不能通暖时,卫生设备试水后须把其内部及存水弯中的水放
尽。
2)铸铁管用水泥捻口时,应尽量在正温下操作;当气温低于一5℃时,应用高强度
等级普通水泥,用热水随拌随用,捻好的口应及时覆盖保温。
(9)管道工程
1)除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及砌筑工程的冬施要求外,对管道接口应采取如下措
施:
a.给水管用石棉水泥接口时,应采取热水拌合接口材料,水温小于50~C;用膨胀水
泥接口时,用35℃热水拌合。当气温低于5℃时,不宜采用以上两种接口形式,如必须
使用时,应采取防寒保温措施并回填不冻土。
b.排水管道用水泥砂浆接口时,应用35℃~’70%的热水拌和,施工好的接口应覆
盖保温材料养护。
c.钢管电弧焊接口:在负温(不低于一20%)焊接时,应清除接口处的冰雪,并有挡
风措施,焊接应先预热后再施焊(预热宽度20cm~25cm),已焊钢管禁止敲击,接口合龙
要在正温下进行。
2)冬期进行水压试验应采取以下防冻措施:
a.管身进行胸腔填土,并适当填高,暴露的管接口及管段应进行覆盖。
b.水试压临时管线均需用阻燃草帘缠包。
e.试压合格后及时放水,避免冻胀。××建筑公司 ××年×月×日
6)每月组织项目部相关人员进行现场环保工作的教育,并做好《应知应会教育》 的
记录。
7)每月按规定对所在工地环保工作进行检查评分,同时填写《施工现场检查评分
记录表》(环境保护部分)。
8)按照公司《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措施》、《环境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
案》、《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和《程序文件》及《管理手册》要求,填写、编制项目部《环境因
素调查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措施》、《环境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重
要环境因素清单》、《环境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统计表》、《环境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统计
表》、《施工单位环境管理监督检查表》,并按时向技术管理部上报。
9)协助领导及时妥善处理重大污染事故、施工扰民等问题,及时上报公司并做好
相关的记录《环境信息记录表》。
10)积极组织施工现场环保宣传教育、普及环保科研革新等项活动。
4.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1)防止大气污染措施
1)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施工现场应采取覆盖、固化、绿化、洒水
等有效措施,做到不泥泞、不扬尘。施工现场的材料存放区、大模板存放区等场地必须
平整夯实。
2)施工现场不得使用锅炉、烧煤的茶炉、大灶等;现场食堂必须使用清洁燃料,设
施符合环保要求。
3)规划市区内的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量超过100In3的施工现场,必须使用预拌
混凝土;未使用预拌混凝土的工地,必须在搅拌设备上安装除尘装置并将搅拌棚封闭。
4)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物应在库内保存或严密遮盖。
5)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并指定专人负责洒水及清扫。
6)建筑物内的施工垃圾清运必须采用封闭式专用垃圾道或封闭式容器吊运,严禁
凌空抛撒。施工现场应设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存放。施工垃圾清运
时应提前适量洒水,并按规定及时清运销纳。
7)施工现场出入口必须设置洗车池,施工车辆出入现场要严格清洗车轮,防止泥
砂带出现场;运土方、渣土车辆必须封闭,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撒。
8)市政道路施工铣刨作业时,应采用冲洗等措施,控制扬尘污染。灰土和无机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