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 波 体现数码图形艺术审美特性的方法
中文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数字化图形设计艺术创造过程中,如何从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视觉的创新性以及大众化几个方面表现其审美认识和审美情趣,从而探究数码图形艺术的本性。
关键词:数码图形、审美特性、创新视觉、大众化、体现数码图形艺术审美特性的方法
作者简介:金波,1971年出生,男,湖北襄樊人,现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系讲师,学士学位。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流芳街南环路特1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系 邮编:430205 E-MAIL:feilipingmian@yahoo.com.cn
前言
数字图形艺术的诞生与美术、艺术设计、数字技术有着紧密地联系。1951年首台供商业应用的电子计算机获得专利,除了大量深入的技术研究,也偶尔涉及音乐和视觉艺术。但时此时电脑对大量的艺术家来说是一个技术上比较难掌握的机器,数字计算机绘画作为一种新型媒介,还只是模仿传统媒介,并没有用来进行主流艺术创作、创造出新的美学体验和新的价值观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 数字技术得到高速发展,个人电脑越来越普及并且越来越容易使用,新一代艺术家对电脑操作不再陌生,逐渐将其变成创作土具或者媒介。数码设备也不断推陈出新,无论从设备上还是操作程序上都体现了人性化的一面,越来越简便的操作界面和便携化的数字设备使数字图形艺术的普及与发展成为可能。[1]艺术创作过程从单纯地模仿传统媒介走向利用电脑程序在电脑中创作或自动生成,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新的技术促成了新的媒介,绘画和雕塑的历史让我们知道,每次革命均来自于概念和材料的不断发掘和更新,数字艺术这种新兴媒介的迅猛发展,改变了艺术创作方式,也改变了艺术欣赏的方式。因此,数码图形艺术的更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
一、数字图形艺术必须与技术具有完美的结合
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 ,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也促进了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例如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著名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就非常关心音乐与物理、音乐与心理之间的关系。并发起组织“93北京科学与艺术研讨会”,探索科学与艺术的共同特征及相互影响 ,促进科学界与艺术界的交流。显然 ,探讨艺术与科学,特别是艺术与当代科技飞速发展之间的关系,已成为艺术学科的重要课题之一,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早在公元前 6 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美是和谐”的思想。[2]毕达哥拉斯学派大半都是数学家,他们把数学与和谐的原则当作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根源。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黄金分割”的理论 ,以及音乐里的数量比例关系 ,并且将这些原则运用到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等各门艺术中去。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 ,自古希腊开始以来 ,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高峰。这个时期的一些大艺术家 ,本身就是大科学家 ,他们把许多自然科学的方法和原理运用到艺术创造中,促进了艺术的完善与发展。例如 ,达.芬奇既是大艺术家 ,又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他在解剖学、植物学、光学、力学、工程机械等科学领域都有巨大成就。达.芬奇把几何学、透视学的原理运用到绘画艺术中。他认为绘画必须掌握几何学的点、线、面和投影的原则 ,他不但自己运用这些原理创作出不少著名美术作品 ,更重要的是将这种自然科学的方法带入绘画理论与创作实践中 ,对后来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些例子充分表明 ,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是广泛和深刻的 ,除了将自然科学的成果直接运用到艺术领域之外 ,更重要的是以科学的思维方法来促进艺术家文化心理结构的改变 ,从而推动艺术创作观念和创作方法的革新 ,推动艺术形态的发展。作为处于交叉学科门类的数字图形艺术 ,是否能够巧妙地解决好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已经成为其进一步发展和生存的关键。
二、创新视觉表现的新手段
杜桑以来,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模糊了,数字艺术以来,真现实和虚现实之间的界限模糊了。数字艺术是以电脑为技术支撑的电子时代的新媒介,是艺术摆脱以视觉为中心的束缚过程中的一大飞跃。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媒介的发展。传统的图的概念、内容和形式不再突出,人类审美情趣的多样化,孕育着各种新的视觉样式的形成,视觉表现方式也将更加生动和更具有参与性。
视觉创新在于创新意识,在于一种能承受某种主题的与众不同。创新,能使我们的视觉形象避免平庸,或与别人类似而不能有效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高质量的视觉传播形态应该是扎根于社会背景的基础上的适当创新,或者是激发受众的潜意识,提升其审美能力。同时,视觉传播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受到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而更新拓展。在广告传播中,当商品具有独到的特点时,更需要依托好的表现形式,由于商品本身已具有竞争上的优势,若创意表现杰出,便能一举成功。例如耐克公司的一系列的平面广告,用电脑笔触描绘的插画风格人物形象,展现出另类而不一样的意境,充分显示了动感韵味十足的时尚特征,迎合了这一消费层面的青年人崇尚运动、崇尚前卫的心理需求。
另外,数字图形艺术的视觉创新也体现在使用媒介和材料上。通过对贯用材料的表现运用上进行思维与观察方法的转换,从而达到对以往熟悉的材料转化到一个陌生新异的视觉理念上来。许多视觉形态开始运用声、光、色、人体等媒介来重新构置自己的创作,以表达目前人类业已存在的焦虑和不安。美籍韩裔艺术家白南准在1993年完成的《电子高速公路:比尔•克林顿偷了我的想法》一共用了313台电视机,使之排成一面墙壁,充分调用的闪烁不定的霓虹灯和管线,充分展示“当代生活图形的数据库,从政客到街景、流水线、时装展示、明星作秀、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甚至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将电视媒介文化的各种碎片无序地编织在一起,似乎作者叙说的不是媒介泛滥的社会现实,而是面临生存的危机和社会灾难”。[3]新媒体的运用所带来的视觉奇观至此已经非常清楚地展露无遗。这虽然不能概括新媒体使用所带来视觉感官上的不同,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新媒体艺术审美趣味的特征。
三、满足受众的个人化心理需求
在现实生活中 ,数字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标志和主流倾向。我们的看的、使用的、拍摄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数字化的再现。数字化改变了人的视听、思维、行为与认识方式 ,二维与三维的视觉传达 ,视觉对象与视听信息 ,都可以使用数字的逻辑系统的演算来处理与修改 ,数字化虚拟的艺术形象应运而生。因此,设计师必须站在满足受众的个人化心理需求的立场上,才有可能创造和拓展出更多意想不到的艺术视野与视觉特效。
1、数字图形艺术大众化
对于一个没有接受传统艺术长期训练的人来说,是没有办法做到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形象,因此历史地形成了艺术贵族化高不可攀的倾向。然而 ,数字科技的运用普及 ,使艺术日益走向了单纯化和低端性的纯技术倾向 ,并且这种技术是建立在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基础上 ,只要经过一定的重复性操作以及提高熟练程度 ,人人都能制作出“象模象样 ”的艺术作品 ,而更多的艺术家 ,也不再花更多的时间去在作品中“惨淡经营 ”,渐渐学会了“偷懒 ”,借助数字工具的帮助在艺术创作中走“短、平、快 ”的捷径 ,以适应和追赶大众日新月异的精神追求和物质生活变化的脚步与节奏。因此 ,大众化在以通俗的数字处理和互动的艺术创作模式为依托的背景中 ,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构成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又一鲜明的美学特征。事实上 ,数字技术的人性化的设计与操作 ,规模化的复制 ,快速的传播工具与载体 ,都在根本上解放了艺术的“劳动生产力 ”,使艺术不再难以接近或令人敬而远之 ,它构成了新的艺术与现实的互动关系 ,而这种关系的重要标志 ,就是大众化。[4]数字艺术作为最普及的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媒体所在 ,都始终与大众媒体携手共进,使艺术不再是单个艺术家展示个人才艺的独有专利与领地 ,有更多的人被吸引到艺术的创作中来。在许多网站中设有在线涂鸦板,大家可以轻松的在线进行创作,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非专业人士,他们可以自由的而轻松的在网络上涂抹描绘。
2、互动双向的沟通
互动性 ,是数码图形艺术作品 ,在创作与接受之间、作者与观众之间、过程与结果之间所表现出的一种角色换位,勾通互动,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艺术模式,是艺术同一性的极至体现。这种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体现出的群策群力 ,以及形成的群星荟萃的创作队伍都与数字技术支持下的互动数字创作平台密不可分的。
互动性的数字平台,使任何人无论身处何处,只要他进入数字网络系统,他就可以参与到网络中他所感兴趣的艺术创作 ,对作品进行补充、修改和再创造。即根据自己的理性认知,生活体验,个人爱好,对“开放式 ”的作品进行多次的再创作,不断注入新的题材内容,新的理性与情感元素。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 ,艺术家和原创者,只是搭起一个作品的框架和供人表演的舞台,扮演着一个艺术向导的服务性角色 ,目的是让更多的网友都尽情参与并表露各自的才艺与特长 ,从而拓展、膨胀作品的内涵空间。[5]另一方面 ,在网络艺术创作的互动过程中 ,每个参与者都品尝到了艺术家及艺术创作的荣耀与快感 ,在作品中 ,每个人的个人化 ,个性化的元素都可以成为艺术的对象 ,并且没有专门的艺术技能 ,也能凭借数字技术提供的艺术与技术的“半成品 ”进行“来料加工式 ”的创作 ,这种共同参与艺术创作的互动平台与氛围 ,最终形成了当今人们所关注的最突显的艺术互动特征 ,即艺术与非艺术的互动 ,艺术家与非艺术家的互动 ,它的结果 ,就是艺术走向了无法控制和约束的边缘与混沌。似乎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 ,艺术对象有爱无类 ,艺术作品走向制品并无限复制 ,这一切都是互动式的艺术生产模式密不可分。的确 ,互动性的数字创作平台 ,给予观众对作品享有更大的选择权与修改权 ,每一个观众都能以个人的方式 ,找到与自己有共同点的作品样式。
结语
数码图形艺术在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过程中,具有主体性、实践性、形象性、情感性和独创性的一般审美共性,从形式美、非物质性与技艺性、历史文化的积淀性、和交互性等方面来看,构筑着视觉艺术的百花园,其独特的美学特性体现出艺术的多样性意义,为人类的视觉审美提供更多的的选择,从而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创作者由此能真正将作者权心甘情愿的交出来 ,从作品中得到切身的精神与情感的满足与陶冶。
参考文献:
[1]廖详忠.数字艺术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23)
[2]帕夫利克(Pavlik.V.)[美],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M].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2-83 [3]黄剑峰.从数码艺术看传统艺术与数码技术的融合[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0)3:(76)
[4]思雷伊纳-彭达维斯[美],数字绘画与创意[M]:徐洁,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96)
[5]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7)
Exploring Esthetic characteristic of Digitization graphics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elaborated in the digitized graph design artcreation process, how from artistic and the technical highunification, the visual innovation as well as the popular severalaspects displays its esthetic understanding and the esthetic appeal,thus inquires into the digital graph art the natural disposition.Keyword: Digital graphics.Esthetic characteristic.Innovation vision.Popularity
第二篇:艺术的继承和创新体现了当代人的审美理想
艺术的继承和创新体现了当代人的审美理想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总有一些“永恒的价值”被继承升华,一些“思想观念”被抛弃修正。而对文化的正确认知是问题的关键,这也是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反思与文化认同的矛盾和纠结所在:在美术领域,近代以复制西方体系为进步,现代以时代的不同、片面的艺术独立性为说辞为一些当代艺术的“肆意宣泄”张目,这不仅是对艺术的价值与本质内涵的歪曲,更深层的是这关乎人类灵魂深处的审美理性和价值取向,从而影响人类对文明进步本质精神的认知与认同。
艺术的本质是促进文明与进步
绘画是人类早期在表达情感、认识描摹世界中掌握的特殊语言文字系统,如代表人类史前文明的远古岩画,其所表达的内容及影响与作用都具有集体或社会意义。区别于语言、物质工具,绘画是人类认识、表述世界和自身的“第一工具”。不同程度上承担了语言、文字的表达情感、认知教化、文化传承的社会功能。即便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语言文字系统的成熟和巨大作用也没有取代绘画语言特有的文化功能,这是从人类灵魂深处衍生出的审美理性和内在精神。
包括绘画在内的艺术语言的特殊性使其文化功能更具独特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艺术语言在拥有独立性的同时,又从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层面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文明进程。纵览古今中外,美术以其特有的语言和方式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西方的文艺复兴使欧洲的思想冲破宗教樊篱的长期束缚,是一场以艺术语言的真实性、生动性来彰显人文精神、启蒙人类理性精神的文化艺术运动,内在规定了文明发展新阶段的价值标识。
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构是一个需要艺术精神和审美理性潜移默化、深入参与的价值观重构和思想解放的过程。区分“美与丑”、“真与伪”,形成先进文化的价值观、荣辱观,从而定义新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是对全球化时代人类发展新模式的探索与充实。正是在此意义上,艺术语言拥有了真正的独立性,并跨越学科意义拓展到其他人文学科、科学领域,使美术话语同人类整个话语体系的价值取向与内涵密切关联起来。
社会中的美术自主性
在全球化时代,面对多元文化的影响,艺术思潮可谓是泥沙俱下,其中不少片面的、颓废消极的错误思想披上艺术的外衣,以审美现代性的名义兜售。“艺术”这一神圣的光环,确实混淆了视听,蒙蔽了一些人,片面认为艺术是自由意识和情感的表达,否认、不承担艺术的社会性和文化功能,以机械复制西方当代艺术符号或主观任意地表现人性的放纵,以颠覆道德与美的价值标准为人性的解放、个体的自由和艺术的价值,并视其为艺术和时代发展的必然。
这虽不是艺术界的主流思想,但其故意夸张的表象方式对整个社会心理的影响却不容小觑,特别是那些肆意宣泄人性颓废、荒诞的行为艺术更是如此,即使在西方,这样的艺术也是受到抨击和批评的。如美国著名艺术批评家唐纳德·库斯皮特所言“只有当艺术真正是美的时候,艺术才可能抗拒生活中的丑”。
人不可脱离社会,作为创造性活动的艺术必然是在特定的社会性中伸展着艺术的自主性,艺术家想表达的“自我”是在社会化的网络中生成、存在的。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艺术自主性的发挥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表现为艺术社会功能的呈现与承担。
即便是史前文明的远古岩画,其所表达的内容、影响与作用都具有集体或社会意义。中世纪西方的绘画忠实地为宗教服务着,维护、表述着宗教定义的美与价值;中国古代的宫廷绘画在为皇家、贵族服务中表现出其社会的阶级性,在阶级性中承担着艺术的认知、教化、审美的社会功能;而书写胸中逸气的中国文人字画,即便艺术个性如八大、八怪的自由意识和情感表达也有着对社会现实的另一种反应,八大在绘画中以“哭之、笑之”和“白眼看天”拒绝否认当时的社会政治体系;郑板桥绘画中的“枝枝叶叶总关情的民间疾苦声”更是深刻的政治理想的自我诉求,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了自我的审美与价值取向,在本质层面丰富升华了艺术的价值内涵。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黄宗贤认为,中国艺术的现代进程,是试图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反思与批判而建立起集体意识的自强体系,而中国当代艺术则是以后现代主义的面貌软化了当代艺术应有的锋芒和精神力量。美术的现当代性应是以创造、歌颂美好的,批判、揭露丑恶的艺术本质精神来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这也是海德格尔所说的“真正的艺术家的关怀”,艺术的价值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与人的内在价值达成统一。
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的修正
中国近代以来文化的反思与否认成为主流。中国的传统绘画同样受到文化艺术界的激烈抨击,从陈独秀的打倒 “四王”风格绘画,到徐悲鸿秉承康有为的“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思想,都注重引入西方的写实主义,但却有遮蔽中国传统绘画本质精神之虞。
学习借鉴应在正确认知自我与他者的基础上进行,不是以时代的名义、以文化对比的名义认为时间性、阶段性的“落后”就要加以否定和抛弃的。历史事实是代表西方艺术现代性的抽象主义以绘画表达情感正是在学习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上生成的。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岳川所言,西方从中世纪神学走出来并从儒学获得精神资源;美国密歇根大学包华石教授所言,当欧洲人利用唐宋的画论来取代古典主义和写实主义的时候,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正疲于学习文艺复兴的传统而吸收保守派的主张。
今天,虽然一些偏激的认识和行为已被修正,但一些现象仍然存在,表现在对艺术现代性的错误认知和对当代性的错误表达上。一些当代艺术就是对西方艺术符号亦步亦趋的模仿,照搬、移植西方的教育、审美模式和判定标准。由于其权威化的贯彻与实行,在“中西结合”的新理论下使中国传统绘画语言、理念与价值内涵在无形中向西方标准放弃性的看齐,抑制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主体性的创新发展。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人类文明阶段进步标识的固化理解和形而上的推定,从而否定掩盖了其历史局限。著名学者林毓生认为,中国的现代性状态是一种迷恋,这种整全式、全方位的追求有很大的风险。美国匹兹堡大学高名潞教授也认为在中国,现代性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的错位,当现代主义在西方成为廉价、批量性的东西时,在中国却成为一种高尚的、新兴的、有价值的东西。
时代在发展,民族性也总是被修正,表现为民族性能否承载时代性,为其生长提供持续的文化动力;时代性能否创新、延展民族性的主体价值框架。中国的传统绘画语言以具象、抽象相并为特征;以气韵、写意、意境贯之有形神兼备之意。“笔不周而意周”的写意精神产生的艺术效果与精神对话,拓展了具象事物的表象空间,如以梅、兰、竹、菊入画喻君子的品质与精神。中国画这种笔墨的气韵与抽象、写意的文人精神体现了中国文化普遍联系、辩证、协调的天人观,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价值观与人文关怀。这种精神在全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正可合理言说中国美术的世界性意义,充分展现中国美术的内在精神和逻辑。
重构艺术话语体系掌握文化话语权
在文化的竞争中,复制、模仿西方话语不会产生话语权和软实力,只有创新重构才能掌握话语权、提升软实力。真正的艺术创新应是先进文化与高尚精神的表征,能启迪心智、陶冶情操、规范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心理,构筑起人类的精神家园。
这种终极关怀的形成,要求美术语言发挥审美的根本性作用,以美术元素在人类生产生活、衣食住行、休闲娱乐中的无处不在来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审美理性来界定道德、美的标准与取向,表现人类对高尚美好、真理正义的追求与向往,以此为取向的艺术话语重构才能激发文化认同并最终掌握文化话语权。因为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精神力量,也是人类对明天的责任。若整天生活在以低俗为“美”所构成的世界里,人类势必将被引入堕落黑暗的无底深渊。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台湾师范大学林安梧等诸多学者一致认为,谈话语权应该有一种彰显中国文化艺术本来具有的人类性高度的文明意识,从肆意践踏和丑化自己的历史、妖魔化自己的传统和祖先的思想阴影中走出来,用平和的心态和眼光对待我们的历史与现实,以全世界视野的高度考虑怎样发挥中国文明应有的作用。
中国美术未来视野的重构就是要明确什么是美?为谁而美?为什么而美?这是艺术当代性、本质性的构筑与表达。以中国艺术特有的语言、人文精神与文化理想来吸收、塑造升华人类优秀的品德与精神,反思、修正现代性的弊端与局限,呈现拓展有利于促进人类科学进步、包容共处的民族性文化因素;构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荣辱观,使文化艺术得到大发展、大繁荣,掌握文化话语权,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