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佛网传统文化专题资料更新
传统文化专题资料更新
点击查看本专题9月8日归档资料
分享到:4
视频转贴 人类世界向何处去—下集-圣我要提问 明伦园传统文化家塾学校地贤教育在人间系列
址
居士文章 一名80后学习传统文化和佛
佛教问答 净空法师:答印尼同修问
法的体会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传统文化的复兴主视频转贴 佛教教育短片:传统文化最缺要靠什么
人才
世间百态 国学大师南怀瑾对国家近百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日本还有这么个地年教育的肺腑之言
方,希有难得!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如果没有礼乐,传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这个发明全世界找统文化很不容易在这个社会
不到第二家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这十二个字能够帮
居士文章 传统文化中的心理修炼
助全世界,回归到和谐、稳
佛教问答 净空法师:答明伦园传统文化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 答明伦园传统文化家塾学校陈瑞珠老师问
家塾学校陈瑞珠老师问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帮助大家对传统文佛教故事 纪晓岚:狐狸修仙的两个途径
化、对老祖宗的东西生起信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这个是救中国传统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孔孟学说是什么?
文化,没有这个东西,传统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群书治要、国学治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怎样成功的将宗教要,这是传统文化的下手之
教育和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
佛友商讯 绍兴贝叶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法语:一定要把传统招聘总务干事
文化复兴起来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传统文化跟大乘佛
居士文章 一个优秀的女人
法首重「诚敬」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
佛教问答 中国传统文化有糟粕吗?
髓就这十二个字
居士文章 参加大悲古寺传统文化夏令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现在学传统文化没营有感:点亮希望之灯
老师用“无师自通”的方法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稻盛和夫成功落实法师开示 广行法师:把家庭建设好就是传统文化在企业
首善
法师开示 广行法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学习传统文化的次道德底线
第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第一大善就是弘扬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当前传统文化培养佛法、弘扬传统文化
师资没有老师教,全靠自己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现前传统文化复居士文章 刘金莉:弘扬中华文化 促进兴,为什么短时间做不到?
社会和谐
居士文章 傅冲:传统文化拯救了我的家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中国能把传统文化族
摆在第一位,不但救国家,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拯救传统文化和宗居士文章 喜讯:我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教教育是第一等布施
重视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如何培养年轻人学居士文章 蔡礼旭:学习传统文化改心境
习传统文化
佛教新闻 辽宁海城谦德传统文化学院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希望同学奋发努2012年夏令营招生简章
力,救救佛法和传统文化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居士文章 传统文化让我学习到孝、敬、华十二字
感恩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中国传统文化和大居士文章 传统文化对我的教育
乘佛法要复兴,难在缺少真
居士文章 “杜甫很忙”恶搞圣贤是轻世间百态 山东一公司给员工父母每月慢传统文化
发数百元工资称代为尽孝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做拯救中华传统文
法师开示 我终于找到了幸福的密码!
化的救星
居士文章 蔡礼旭:弘扬力行传统文化要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这个东西能够帮助中道
中国传统文化复兴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我们应当做三宝及居士文章 俊才:佛教文化与中华民族文传统文化的传人
化的圆融
世间百态 人民政协网:“恶人”团长陈佛教故事 传统文化拯救了我的家庭
大惠
居士文章 传统文化救了我 改变了忘恩
视频转贴 中国传统文化论坛精华选辑
负义的我
居士文章 蔡礼旭:自信心从哪找?
居士文章 蔡礼旭:家长要有正确的认知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道德拯救世界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要学文言文
佛教问答 就业前,如何完善自我?
视频转贴 一位五十岁老师的反省
居士文章 蔡礼旭:学习圣贤文化要有反居士文章 蔡礼旭:道德伦理教育光靠钱求诸己的心态
不行
居士文章 蔡礼旭:“症状解”能不能解居士文章 蔡礼旭: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决问题
态:随顺圣贤教诲
居士文章 蔡礼旭: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居士文章 蔡礼旭:文言文是开启圣贤智好方法
慧的金钥匙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不重视道义的教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作之君,作之亲,育,人就容易变节、容易变心
作之师
居士文章 蔡礼旭:传统文化的学习跟弘
居士文章 蔡礼旭:学习要从扎根做起
扬需要理智及智慧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现今社会问题出在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中国传统文化是哪里?
宝!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今天社会需要什法师开示 周泳杉老师:永续的经营企业
么?
居士文章 周泳杉老师:人和是企业最大居士文章 周泳杉老师:换位思考的智慧 的保障
居士文章 蔡礼旭:心真一切皆真
居士文章 周泳杉老师:有德此有人
世间百态 我国拟公选199名孔子学院中居士文章 周泳杉老师:把企业办成学校
方院长分派至各国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老祖宗的东西能够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外国人应当向中国传五千年,你能说它没道理
学习 居士文章 周泳杉老师:领导和下属相处居士文章 周泳杉老师:称职的领导要做的心态
到作之亲
视频转贴 《学佛与180条做人的道理》居士文章 王凤仪发明《家庭六步教育:有声书(附文)
正本清源 优生优育》
居士文章 周泳杉老师:企业领导人要有佛教故事 惜字感应录:《惜字集》
辨惑的智慧
居士文章 蔡礼旭:顺从五伦之道的法则居士文章 蔡礼旭:学为人父
做人谓之德
居士文章 周泳杉老师:改过的方法:攻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三顾茅庐
其恶,无攻人之恶
居士文章 蔡礼旭:学习的次序是信解行居士文章 周泳杉老师:先事后得是应有证的工作态度
居士文章 周泳杉老师:落实君亲师就是居士文章 蔡礼旭:人生要有敬慎的态度
为政以德
居士文章 钟茂森博士的母亲:三十年教居士文章 蔡礼旭:夫妇是五伦大道的根子心得
本
视频转贴 陈大惠老师沈阳论坛【30--37视频转贴 陈大惠老师沈阳论坛【22--29视频】善恶因果现场
视频】善恶因果现场
居士文章 蔡礼旭:忠信以存心 敬慎以居士文章 蔡礼旭:人为何要遵守五伦关行己平恕以待人
系?
视频转贴 陈大惠老师沈阳论坛【15--21视频转贴 陈大惠老师沈阳论坛【08--14视频】善恶因果现场
视频】善恶因果现场
视频转贴 陈大惠老师沈阳论坛【01--07居士文章 周泳杉老师:为政以德是我们视频】善恶因果现场
经营人生正确的态度
视频转贴 电视剧: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视频转贴
儿童启蒙动画
视频转贴 常礼举要(动画片)
视频转贴 儿童经典教育指南(视频)
视频转贴 弟子规动画教学
视频转贴 太上感应篇卡通故事
视频转贴 陈大惠老师:忏悔到底有什么居士文章 蔡礼旭:教化最重要的是以身好处
作则
居士文章 蔡礼旭:复兴文化,榜样的力
居士文章 蔡礼旭:中国文化有两个根基
量是无穷的
居士文章 蔡礼旭:学习传统文化要扎扎居士文章 周泳杉老师:管理的根本
实实力行方能万事定
居士文章 蔡礼旭:文言文是开启智慧宝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中国的教育是爱的藏的钥匙
教育
居士文章 周泳杉老师:企业需要什么样
居士文章 蔡礼旭:学习传统文化要立志 的人才
居士文章 蔡礼旭:学习传统文化应有的居士文章 周泳杉老师:价值不等于价格
态度
居士文章 蔡礼旭:传统文化是今世之必居士文章 周泳杉老师:高薪真的等于人须—家和万事兴
才吗
居士文章 刘光汉:一个民营企业家的孝居士文章 周泳杉老师:企业管理的态度
道
居士文章 欧路莎引孝道入企业 老板行居士文章 菲尼克斯电气靠传统文化做感恩在门口躬迎员工
“长”企业
居士文章 蔡礼旭:学习传统文化:学贵居士文章 在家做孝子 为国做忠良
力行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学文言文从背诵古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德育课本
文下手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文言文是与古圣先居士文章 李承臻:中华伦理道德救了我贤对话的工具
全家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承传圣贤的学术这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现在的孩子目中无是善中之善,这是大善
人,这什么原因?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不学文言文真的是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服务社会
大不孝
居士文章 蔡礼旭:学习传统文化要重实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古时候的中国人
质不重形式
视频转贴 2011春晚最红冠军歌曲:周笔居士文章 蔡礼旭:学习传统文化要重实畅演唱《弟子规》
质
佛教下载 华家一家:传统文化救了我的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中华万姓先祖纪念女儿
堂开幕典礼致词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澳洲万姓先祖纪念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消灾免难之道-中堂安位典礼致词
华圣哲的智慧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中国传统文化-古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2007年净宗弘法大圣先贤的教育
会-中华文化的根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中国圣贤人的教诲居士文章
李越老师:至圣先师孔子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怎样用孔孟学说跟居士文章 人大代表建议:将《弟子规》大乘佛法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编入小学必修课
居士文章 蔡礼旭:学习传统文化的心态居士文章 怎样使员工忠贞于企业
--正己而不求于人
居士文章 如何落实德行教育(1)
居士文章 孝经白话注解
居士文章 钟茂森:道义救危机 中华商居士文章 蔡礼旭:学传统文化要放下功业伦理世纪重建之路
利心
居士文章 复兴商界的中国精神:以人为居士文章 蔡礼旭:读书志在圣贤
本 以德为本 以孝为本
居士文章 蔡礼旭:《弟子规》是德行的居士文章 蔡礼旭:《弟子规》是家训的根基,要在生活中落实
集大成居士文章 钟茂森博士:怎么样在企业中居士文章 李越老师:礼在人际关系中的振兴中国精神
运用(2)
居士文章 蔡礼旭:何谓富贵 何以快乐居士文章 钟茂森博士:以艰苦奋斗为荣--以传统文化为视角
以骄奢淫逸为耻
佛教问答 蔡礼旭:能否为学生讲解现代佛教问答 蔡礼旭:古圣先贤的故事能感的德育故事
动学生吗
居士文章 李越老师:礼在人际关系中的居士文章 蔡礼旭:《弟子规》与孝、悌、运用(1)
忠、信、礼、义、廉、耻
居士文章 学习传统文化
居士文章 蔡礼旭:以师志为己志
居士文章 钟茂森博士:企业家的“治国佛教问答 蔡礼旭:如何引导对传统文化平天下”使命
不了解的学生 居士文章 蔡礼旭:正己而不求于人
居士文章 凌孜:困惑是因为我们无知
居士文章 周泳杉老师:为什么要学习居士文章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弟子规》
居士文章 外国人嘲笑十二生肖,中国人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胎教与一千天 的回答让他们目瞪口呆
居士文章 蔡礼旭:承传家道文化让企业佛教问答 人善被人欺吗?
永续经营
居士文章 蔡礼旭:人生最大的福份是明
居士文章 周泳杉老师:泛爱众 而亲仁
白道理
居士文章 蔡礼旭:学习传统文化正确的居士文章 蔡礼旭:正己才能化人
心态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中国古圣先贤教化
佛教问答 蔡礼旭:讲解《弟子规》问题
人民就用三样东西
居士文章 周泳杉老师:《弟子规》的由佛教问答 如何学习经典
来
居士文章 汇通汇利:企业文化在《弟子
佛教问答 《弟子规》学习问题
规》中建立
第二篇:传统文化资料
少年宫写作()班
姓名:
练习四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1、端午节
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君王不采纳。后来君王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人民怀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来,每年端午节,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老人们说吃粽子时,可要学习屈原的崇高品质和爱国精神。是的,每逢端午节,人们怎么会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呢?
2、春节
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3、中秋节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第三篇:传统文化资料
1.孟子的故事:早先孟子家住郊外,屋边不远就是坟山。孟轲贪玩,他看别人在挖深坑,放棺材,堆土包,觉得非常有趣,经常独自一人拿了一把小锄头,在坟墓之间的草地上,挖洞洞,堆土包,上面插一块小石片,就像死人的墓一样。有时玩得起劲了,孟母几次喊他回去吃饭,他也不肯离开。孟母见儿子经常是满身泥土,双手常有一股死雀死鼠的臭味,怕他为此得病,深为不安。她想:此处靠近坟山,对教育孩子不利,还是搬家吧!搬到什么地方呢?她觉得乡间冷僻,还是搬进城市里住好些。孟母进城在北街租了一间房子,对门是一家肉店,终日门庭若市,砍骨之声不绝入耳。孟轲经常去观看屠夫如何杀猪砍骨,觉得很好玩,就把厨房的菜刀找出来,对着案板上的南瓜、茄子乱砍一气。孟母回家后,一见这情景,又气又急,狠狠地揍了孟轲一顿。她觉得孩子摹仿性太强,不宜与屠夫人家来往,不然时间一长,他会忘记学习的。于是,孟母决定再次搬家,这次选了一个好地方,住址靠近学校。
第三次搬家后,孟子常到学校里去观看教师如何讲课。他见那些学生们对老师非常尊敬,专心听讲,彬彬有礼,同学之间也相互揖让,举止斯文,觉得很有意思。回家后,便盘坐地上,眼望竹简,像学生读书一样,口里念念有词,还在书案上摆设俎豆,学习揖让进退的礼节。这天,孟母卖布回来,见儿子与往日大不相同,言语温和,行动有礼,不由高兴地说:“这个地方可以长期住下去啦。”(晓天整理汇编)
2.孟母断织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做人法则。——摘自百度知道 孟母断织
3.《三字经》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是对窦燕山教育子女经验的总结。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晋时期人,他的老家是蓟州渔阳,也就是今天天津的蓟县。过去,渔阳属古代的燕国,地处燕山一带,因此,后人称窦禹钧为窦燕山。窦燕山出身于富裕的家庭,是当地有名的富户。据说:窦燕山为人不好。以势压贫,有贫苦人家借他家粮食时,他是小斗出,大斗进,小秤出,大秤进,明瞒暗骗,昧心行事。由于他做事缺德,所以到了 30 岁,还没有子女。窦燕山也为此着急,一天晚上做梦,他死去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心德不端,恶名张注天曹,如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仅一辈子没有儿子,也会短命。你要赶快改过从善,大积阴德,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 从此,窦燕山暗下决心,痛改前非,缺德的事再也不做了。一天,他在客店中捡到一袋银子。为找到失主,他在客店里整整等了一天。失主回到客店寻找,他原封不动地将一袋银子归还给失主。窦燕山还在家里办起了私塾,延请名师教课。有的人家,因为没有钱送孩子到私塾读书,他就主动把孩子接来,免收学费。总之,自那以后,窦燕山就象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周济贫寒,克已利人,广行方便,大积阴德,广泛受到人们的称赞。后来他的妻子连续生下了五个儿子。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养教育儿子身上,不仅时刻注意他们的身体,还注重他们的学习和品德修养。在他的培养教育下,五个儿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先后登科及第:长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礼部尚书;次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礼部侍郎;三子曾任补阙;四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谏议大夫;五子曾任起居郎。当时人们称窦氏五龙。当时有一位叫冯道的侍郎曾赋诗一首说:“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这里所说的“丹桂五枝芳”,就是对窦燕山“五子登科”的评价和颂扬。
4.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汉族,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政治上,他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较为偏激。加封为“亚圣公”,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第四篇:传统文化资料
一、不久前,某地一对新人结婚时,一帮朋友在新郎家门前闹新郎,给新郎周身涂上了各色油漆。无知的新郎情急之下买来汽油,在卫生间洗刷油漆时不慎引燃汽油,导致全身重度烧伤,医疗费花去近百万才保住了性命。看到这则报道后,笔者认为传承传统文化不但应当与时俱进,而且应当把握好扬弃。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和发扬,这是保住民族根脉的具体要求。但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上,由于社会制度的变迁、经济文化的发展、时代观念的更新,一些传统文化中的观念、做法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了,尤其是一些歪风恶俗已经和现代文明社会格格不入了,因此笔者觉得,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必须把握好扬弃。
扬,就是在继承的同时发扬光大。笔者认为,中华民族爱国爱家、乐于助人、诚信敬业、勤劳节俭、孝老爱亲、见义勇为、路不拾遗、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等等优良传统,就应该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弃,就是对封建文化中的糟粕,对传统文化中的歪风恶俗,对有伤国格人格的观念、做法等等要大胆的摈弃。
首先,党员、干部要带头摈弃封建官场中的衙门作风、吃喝风、送礼风、买官卖官风、攀附跟人风、得过且过风、铺张浪费风,要自觉反对“四风”,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用总书记的“四有”要求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尽力当好人民的公仆;第二,干部、职工要自觉摈弃职场中的礼尚往来、“酒精考验”、滥办酒席、琢磨人不琢磨事、吃喝玩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歪风恶俗,要自觉做抵制歪风恶俗的带头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普通百姓要自觉摈弃婚礼上的恶闹、轻养厚葬、封建迷信、崇洋媚外、攀比消费、酗酒打牌、自甘落后、不问国事等陈旧观念,要自觉跟上时代的步伐,走上文明大道,自觉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当好新时代国家的主人。
传承传统文化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参与。让我们把握好传承中的扬弃,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吧!(巩章玉)
二、勇于扬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已有 1183 次阅读 2015-4-27 18:42 |个人分类:儒学与现代化|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但是传承的过程中应该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
最近有新闻说的是京剧青衣戴的头饰上面,有一种点翠的工艺,需要从活着的翠鸟上面拔出羽毛来进行装饰。这一工艺引起了一些人士的不安。
作为一种传统工艺,相信点翠在京剧艺术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人类社会、文化都是不断在发展的。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让人们意识到,一些过去我们觉得很必要的东西,其实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甚至对整个生态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些东西也就被归为糟粕,最终遭到扬弃。
比如几十年前,据说尼克松总统访华,为了表示对贵宾的欢迎,中方推出一道传统名菜,是一条一半熟,一半生的鲤鱼。当这道菜上到桌上以后,这条鲤鱼的嘴巴还会动。这可把美国来宾吓坏了。
随着这些年国人的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已经逐渐认识到这样的东西实际上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一方面就动物福利来说,这是不合适的。另一方面半生半熟的鲤鱼,里面也可能有很多寄生虫,对人的身体有害。况且我们也并非一定要从这样的菜中获得必不可少的营养。因此相信很多著名的大饭店已经没有这道菜了。
点翠工艺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活生生地从翠鸟身体上拔出羽毛,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羽毛的鲜艳。然而羽毛毕竟是有机物,经过这种点翠工艺装饰的头饰,经过一定时间,始终还是会腐烂最终消失殆尽。反过来,我们现在有很多化工产品能够很好地对其进行替代,且色彩更加绚丽,保存的时间也远长于鸟类的羽毛。这种点翠工艺也就并非必要了。
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传媒技术的出现,京剧本身也逐渐成为一种濒临消失的艺术。而随着人类的爆发式增长,挤压了翠鸟们的生存空间,那些原来非常常见的翠鸟也逐渐沦为濒危物种。
因此无论是京剧的青衣还是翠鸟,在现代社会中,都面临着非常大的生存危机。既然这样,二者为何还要互相伤害呢?给对方多一点生存的空间,多一点爱护,肯定会更美好。
三、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应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合理地扬弃。一定的文化形成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但由于文化具有滞后性,因而当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传统文化并没有消失,反而是跨阶段地影响与制约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综合,用历史和 科学 的观点来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切实把握和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现代化的基本精神理念,进行有选择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发展和创新。例如,社会主义本来是西方的思潮,在中国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用中国人所能接受的方式来建设社会主义。从前我们也曾生搬硬套地学习西方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由于脱离中国的实际,所以成效不大,推广不开。
当然,对待传统文化,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并非一切都好,一切都具有现代价值,它有精华,但也有大量封建糟粕的东西,如权力崇拜、个人崇拜,封建等级观念,专制主义、个人迷信、封建家长制、闭关锁国、践踏知识与人权、任人唯亲,唯书唯上,官本位,皇权思想,依附性人格,缺乏国民、公民意识,缺乏民主、法制观念,缺乏创新意识,缺乏科学精神,重农抑商,重义轻利,重群体轻个体,反对竞争,轻视效率等等。这些都是封建落后的东西,还对我们当今的社会有很多负面的影响,需要我们去判断去甄别去筛选去批判,但过去那种对传统文化不问青红皂白,一概怀疑、否定和批判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四、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根。。。
弘扬传统文化要对传统文化有正确的认识。中华民族历经万千年的对“幸福”的不懈追求,逐渐形成了“福禄寿喜财吉”的民俗传统文化和儒、释、道等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进而进化为今天的治世哲学。中国的文化、历史发展历程,就是中华民族追求幸福的发展过程。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一脉相承,文化和历史是鉴证文明进步的轨迹,我们无法挽留逝去的历史,但我们可以留住历史给予我们的文化,历史是路,社会是车,文化是车的动力。。。
鉴于此,传统文化——我们祖先留给子孙的活宝,我们应该责无旁贷地传承下去。。。
历史是死去的无法改变的昨天,传统文化是生于人类之始并可进化永生的。传统文化有永恒的的生命力和诱惑力,不用刻意去弘扬,只要不去专注的破坏她,她就会很好的传承下去。比如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极大破坏,给历史造成了无法愈合的创伤。这么大浩劫,也只是损坏了文化的躯壳,增添了世人的几声惋惜而已,没能把文化抹杀,同时“破四旧”本身又形成了一种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文化的一场流行感冒。而后那些抗体(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流感病毒做了殊死搏斗,最终传统文化迎来的依旧是生机勃勃的春天。。。
传承就是弘扬。文化是以人的思想意识的变化而变化的,除了永恒的“福”文化,任何文化都有它的阶段性,失去潮流价值的文化逐渐走向历史的暗角。唐诗、宋词应该说经久不衰的文化,但还是衰退了许多,原因是时代变迁,使其逐渐失去社会潮流性:唐、宋时期,文化娱乐比较匮乏,几千年的文字成了当时文化推崇的主题,唐代作诗,到宋已发展到作辞,吟唱诗词几百年,把汉字研究到了极致,以至后世子孙都无法逾越,那是的诗、辞,相当于今天的流行音乐,李白、李清照相当于今天的周杰伦,随便找个学生都能唱几首周杰伦的歌,唐诗宋词就要老师家长逼着背了。继承发扬和遗弃是文化发展的正常规律。。。
传承即为弘扬。祖宗留下的东西,绝不能遗弃,也不可能都摆在明面上。事实周杰伦的流行歌曲和李白的诗是血脉相连的祖孙关系,只不过是几经继承与发扬的唐诗罢了,为了能让后人知道这是怎么来的,就要把这几经发扬的过程原原本本的传承下来,这就是把传统文化的各个阶段性文化传承下来,再让子孙传承下去,以至世界上唯一最完整的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永远的传承下去,留给全人类一个最辉煌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
如今已经不仅中国在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那神奇的诱惑力使全世界都在关注她,国内的国学热,国际的孔子学堂,汉语热,都是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立了保护机制,文化遗产正在得到抢救性保护。。。
奥运福娃,百家讲坛,创意文化产业的兴起等等都为传承传统文化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由以上内容得出结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就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过程,只要保护好失去流行意义的文化遗存,中国传统文化将会完整的,永远的以中华文明的身份高高屹立于世界巅峰
。。。
不要担心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以独特的魅力,受到全人类的推崇,已经成为世界共有的精神财富,她将一统天下思维,以原始共产主义,追求共有“幸福”而始,以世界大同(世界共产主义),拥有“幸福”而终。。。
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走出三个误区
2014年11月15日 09:58:52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 王小龙
字号:【 大 中 小 】
今年以来,总书记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问题发表了多次重要讲话,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国内主流舆论普遍认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非常有必要,而且正当其时。
然而,有些人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太理解,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认识误区。一种观点认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在弘扬封建文化,因而难以接受。有人以一些庙坛的祭祀活动为例,认为恢复一些祭祀礼仪是“愚昧的”,“在工业文明曙光的时代,做这些祭祀,就像在看腐尸的舞蹈,让人反胃!”也有观点与前面的观点恰好相反,认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应该从恢复一些过去被人们公认为“糟粕”的传统做起。有人在网上发言说,“裹小脚也是华夏传统文化的载体”,甚至有人认为,一夫多妻也是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文化传统从废除重婚罪,倡导一夫多妻制开始”。还有观点认为,现在提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我们过去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反差较大,不好理解。上述三种认识,不管其影响大小,都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要走出这些误区,需要做到“三个讲清楚”。
第一,真正讲清楚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习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事实证明,一些人陷入认识误区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清。真正讲清楚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关键在于“优秀”二字。评价“优秀”与否,既要坚持真理尺度,也要坚持价值尺度。总的来说,优秀传统文化应是剥离或改造了那些与现代化文明绝对相悖的方面,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特别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精华。只有真正讲清楚了这个问题,才能正本清源,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充分讲清楚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一些人陷入认识误区的另一个直接原因在于我们过去和现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差异。需要指出的是,近代以来传统文化在中国确实存在不同的境遇,在某些时期确实存在把部分优秀传统文化当作腐朽而批判、抛弃、破坏的现象。但我们应该分清主流和支流,看到继承和发展是历史的主流;也应该积极面对历史的挫折,勇于用现实补偿历史。讲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既是个历史问题,也是个现实问题。具体来说,需要讲明白“三个关系”:一是讲明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就是从主客体的维度,讲明白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也就意味着需要扛起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旗,讲明白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是如何坚持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二是讲明白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就是从理论和历史的维度,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共鸣,讲明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是如何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三是讲明白坚持改革开放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就是从实践和现实的维度,讲明白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坚持改革开放的题中之义,坚持改革开放需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精神助力。
第三,努力讲清楚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为我们提供了基本工作思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要按照“创造性转化”的要求,实现变“废”为“宝”的飞跃。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些虽为精华,但其价值常常不容易被人发掘,表面看起来“没有用处”,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努力改造,真正发现它们的“大有用处”。另一方面要按照“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实现变“旧”为“新”的飞跃。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历史中凝结沉淀而成的,有的不免有些陈年的气味。老酒虽香,也需新瓶盛装,我们应该善于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六、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念
□ 海 北[青海]
据所拥有的资料看,大体可以给出这样一个判断: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传统教化的必备功课,更是儒家的精神实质。《三字经》中有“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之言,明确要求幼儿从小记住,而且连次序都不能出错。《千字文》中有“尾生岂信”的典故,尽管有些死板,但其精神可取可学。《弟子规》中有“首孝悌,次谨信”,有“凡出言,信为先”,都是教化我们要守信用。《德育启蒙》也颂扬守信,鞭打失信,说“守信之人,言不妄发,说到做到,不矜不伐。无信之人,事事皆假,人所厌弃,不如牛马”。
超越童蒙教育,进入儒家经典。翻开《论语》,我们知道关于诚信的记载,可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子张问行。孔子的回答是:“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按照杨伯峻先生的解释,这段话的大意是:子张请教怎么做才能行得通,孔子谆谆教诲说:言语要忠诚老实,行为要忠厚严肃,做到这点,即使到它国异邦也没有问题;相反,说话欺上瞒下,骗左哄右,行为刻薄轻浮不老实,就是在人人熟知的本土本乡,也麻烦。所以,脑子里时时刻刻想着诚信,把诚信摆在自己眼前,刻在自己的车上并照此去做,走到哪都能行得通。二是子路问士。我们知道,传统社会大体上把人分为士、农、工、商四类,“士”大约相当于过去的知识分子,他们有知识、有文化,守卫社会的良知,最起码不会丧失做人的底线。孔子的解释分为三个层次:最高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接下来是“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再次就是“言必信,行必果”,这是小人都能做到的——“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此已”。据李零先生看法,这“言必信,行必果”必须排在“行己有耻”和“宗族称孝”之后,才能体现真正的力量,是社会正能量。也就是说,心中先有知耻和孝悌观念之后,排在第三的才是诚信。这个秩序不能紊乱。这与上述所引《三字经》中的内容是一致的。三是子贡问政。就是子贡向孔子请教怎么从政的问题。孔子的回复是:“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再追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一点也没犹豫:“去兵。”子贡三问时,孔圣人干脆答到底了:“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几句几乎是白话文,不用找学者们的学术解释,我们自己一看就清楚,其核心要点就是从政的基本要求乃为树立诚信。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台湾学者傅佩荣先生提供了一种解释,说是指政府要树立诚信,取信于民,即政府要做到让百姓信赖政府,因为“百姓若不信赖政府,国家就无法存在了”。此一理解,也很有道理。另看“布重一诺”的历史典故。文献资料是这么记载的:“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司马迁《史记·季布列传》)大意是:当年季布作为大将,不管是在项羽手下还是后来效命于刘邦,为人诚实守信,没有半点欺违诈隐,深得百姓口碑,历史上便留下了这个成语。
再举例说明。以毕生精力研究戏剧理论、梅兰芳的戏袋子之一,为京剧梅派艺术的形成与成熟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功不可没的齐如山先生,在其《北平怀旧》一书中记载了一则故事,一定程度上代表并真正践行了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如果我们考虑到那时的社会背景,列强入侵、社会动荡,风雨飘摇的岁月,千年未有的重大变局,听到会更为感动。清末,北平城里有四家信誉最高的钱庄,恒和、恒利、恒裕、恒源号称“四大恒”,民间有口皆碑。他们是怎么挣来的声誉呢?同治年间,其中之一的恒和银行要关门歇业,可当时还有很多银票在外流通,一时兑换不完,银票收不回来。恒和就把歇业公告尽可能到处张贴,广而告之,希望所有持有存折的客户尽快兑现。可等了一年,仍有许多银票未能回笼。恒和便在四牌楼西边路北租了一间门面房,挂一个醒目的钱幌子,不做生意,专门恭候持有银票的人前来兑换。不想这一等,就是二十年。直到1901年八国联军杀进北京,才在匆忙之中关门逃难。故事到此结束。这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发?近代史学者雷颐认为,这个故事的意义在于为“公共空间”的建设提供精神资源;中国社会科院王毅先生说,“这的确说到了问题的关键之处”。我画蛇添足地说一句:二十年的等待,换来的是民族精神!——民间的诚信,可以培育良风美俗,调节社会和人心,起到道德建设的杠杆作用。
总体上看,诚信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民族文化的软实力,是当代精神文化的根基。因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一个国家的凝聚力是文化,一个国家的发展后劲是文化。所以,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希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更多的能够对改革提供助力的智力资源。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应该在国家的大力提倡和社会的鼎力引导下,做出自己的努力。我们认为,汲取传统文化中关于诚信的营养成分,转化为当今社会的正能量,亦是当务之急。它可以让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血有肉,生动丰富,充满文化的积淀和历史的张力。
本文刊于《青海学习报》2014年5月5日 第36期
第五篇:传统文化资料
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在2008年出现新的纯手工多层彩色剪纸,最具代表性的是北方山西的江萍剪纸,发展成为多色、套色、花色美,形成了“简中求繁、繁中求和、和中求殊”的原色、重彩艺术语言。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
形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
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
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皮影戏又称
“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
戏”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 等、的戏剧。皮影戏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
古时候,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
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灯谜、歇后语、成语等;传统节日如有: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以及各种民俗等;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例如我们鄂尔多斯的蒙
古族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篆(zhuan)刻简介
篆(zhuan)刻是一种从古至今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篆(zhuan)
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zhuan)刻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中国象棋的起源众说纷纭,在战国时,有《楚辞》招魂篇里提到过象棋。
象棋的棋子共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各十六个,由对弈双方各执一组,每组兵种
是一样的,各分为七种:
红方:帅(1)、仕(2)、相(2)、车(2)、马(2)、炮(2)、兵(5)
黑方:将(1)、士(2)、象(2)、车(2)、马(2)、炮(2)、卒(5)
口诀:马走日,象飞田,炮隔山打,车走直线,将帅不出城,小卒一去不返乡。
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南宋时期,象棋“家喻户晓”,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
动。
唐代以前,象棋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 ;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篆刻,又称印学,是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甲骨文便是最早的篆刻。到了春秋时期,随着印章的出现,篆刻逐渐成为专门的技艺。开始时,印章统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皇帝专用.围棋是一个智力游戏,起源于中国。围棋的规则十分简单,却拥有十分广大的空间可以落子,使得围棋变化多端,比中国象棋更为复杂。这就是围棋的魅力所在。下一盘围棋的时间没有规定,快则五分钟,慢则要几天,多数时候下一盘棋需要一到二个小时。下围棋对人脑的智力开发很有帮助,可增强一个人的计算能力、记忆力、创意能力、思想能力、判断能力,也能提高人对注意力的控制能力。下围棋也会对小孩子起到积极作用,使他们能更好的分析事物。
围棋,在我国古代称为弈,在整个古代棋类中可以说是棋之鼻祖,相传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篆书的。刻法上阳刻和阴刻。我们目前见到的有书法家或者人
们的印章上都是篆刻。比如我展示给大家的几个篆刻。篆刻艺 篆刻和书法联系在一起的。篆刻的图章有楷体的、隶书的、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京剧脸谱,是一种具有汉族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一门艺术,国内外都很流行,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脸谱的主要特点有三点:美与丑的矛盾统一,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其图案是程式化的。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脸、抹脸、勾脸。一种颜色为主色,以夸张肤色,再勾画出眉、眼、鼻、口和细致的面部肌肉纹细。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末、丑,共五大行当。
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
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几千年漫长的发展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虽历尽劫难但生生不息,最终又赢得了发展的巨大机遇,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开阔了原有的视野,吸纳了新的养分。数字时代的到来给了我们新的机遇和挑战,更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机遇。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把握数字时代机遇,用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新思维,去接受挑战,去奋斗。
作为中国人,多少了解一些本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借鉴、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弘扬悠久的中华文明,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增强古诗文的阅读能力,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养育了华夏大地上世世代代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成就了先人上善的德行,从而使中国这个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虽历经磨难却能光彩照人,万古长青。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更是青年人应有的担当。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孩子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句句箴言显真理 中华诗词颂万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首童声甜美的演唱的《水调歌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于是他们也不由自主的跟着哼唱了起来。他中华经典满胸怀 琴棋书画说人生 琴棋书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岁月流年传岁月 传统节日承传统 孩子们最期待的就是过节日,针对孩子喜欢节日的特点,志愿者向孩子们介绍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传说。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孩子们对中华传统节日的兴趣,加深他们对节日了解。婉转曲调奏四方 黄梅京剧唱九州 戏曲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亮点。教育孩子们学习戏曲是对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传承,也是让孩子们感受戏曲之美很好的契机。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人类最早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它没有中断,传统文化主体仍保留至今,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为孩子们讲解中华传统文化,将文化之火传承万代。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
我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人,一定要热爱传统文化,并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