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GBT 4214.1-200 声学、家用电器及类似用途器具噪声测试方法 第1部分(范文模版)
声学 家用电器及类似用途器具噪声测试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4214.1-2000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3-16批准 2000-12-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IEC 60704-1:1997《家用电器及类似用途器具噪声测试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对GB/T 4214—1984进行修订。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该国际标准等效。
由于家用电器的种类繁多,而且将来还会有新的用途和种类的产品出现,为每一个产品单独制订一个独立的噪声测试标准,不仅工作量很大,而且标准体系本身也会显得零乱。为此,IEC 60704-1:1997采用了以下办法,即家用电器的噪声测试标准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通用要求,该部分适用于所有器具。第二部分为特殊要求部分,即为某种产品(如洗衣机)制订。第二部分可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通过某条目的增补、删除、替代、适用等方法制订。因此,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联合使用构成某一器具完整的噪声测试标准。本标准采用了这一制订方法。本标准是《声学家用电器及类似用途器具噪声测试方法》系列标准的第一部分。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T 4214—1984。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提出单位:中国科学院。
本标准归口单位: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家用电器研究所,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伟成、许庆方。
本标准1984年03月24日首次发布。
IEC前言
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由所有国家电工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世界范围联合组织。IEC旨在促进电气与电子领域标准化问题的国际合作。为实现这一目标,IEC出版有关国际标准,并委托技术委员会负责这些标准的起草工作。任何IEC国家委员会在对某标准感兴趣时,有权参加该项目的起草准备工作。与IEC有联系的政府和非政府国际性组织也可参加该项工作。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双方达成协议的各个方面均保持密切合作。
2)由于每个技术委员会代表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委员会,因此,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技术问题上的正式决定或协议,应尽可能表达出在所述主题上国际范围内协调一致的意见。
3)这些决定或协议以标准、技术报告或导则的形式在国际上被推荐使用,并从这个意义上讲,已被所有国家委员会所接受。
4)为促进国际上的统一,IEC希望所有国家委员会就其条件所允许范围内,应尽可能采用IEC文本作为本国标准,IEC标准同相应的国家标准之间存在的任何分歧均应在相应的标准中阐述清楚。
国际标准由IEC第59技术委员会:家用电器 制定。
本标准的文本基于下列文件:
上述表决报告列出了有关标准本标准的投票表决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A为标准的附录。
引言
虽然家用电器发射的噪声对使用者和其他在场者一般不会造成听力损伤,但人们早已认识到有必要制订统一的测定其发射噪声的标准化方法。该方法不仅可适用于多数通用类型的器具,也可适用于特殊类型的器具。
总的说来,家用电器噪声级的测定只是其综合性能测试的一部分,此外还可能包括器具其他性能的诸多方面。因此应当将噪声测试的要求(如测试环境、测试仪器、有关工作量)制订在比较适中的水平。
噪声测试的结果有多种用途,如器具噪声的标定、以及某一特定器具和其他家用电器所发射的噪声的对比。同时,这些结果可作为新产品开发阶段或决定降噪措施等的基础。无论对于何种用途,重要的是采用已知准确度的标准测试方法,从而使不同实验室得出的测试结果有可比性。
这些条件在本标准制订过程中已尽可能加以考虑。本标准的测试方案基于GB/T 3767、ISO 3743-1和ISO3743-2有关内容。
采用这些方法允许使用的测试声环境有半消声室、专用混响室和带刚性壁面的测试室。测试结果是器具的声功率级。这些方法在本标准规定的不确定度范围内,一个反射面上方的自由场条件下所得结果与在混响场中所得结果是等同的。另外,正在考虑使用GB/T 16404和GB/T 16404.2所述的声强法。
应强调的是,本测试标准仅与空气噪声测试有关。其他如结构声及其传递不在本标准讨论之列。范围和对象
1.1 适用范围
1.1.1 概述
本标准的通用要求(第1部分)适用于由电网供电或电池供电的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包括它们的附件和部件。
如在特殊要求部分(第2部分)中未特别说明,类似用途可理解为在与家庭类似的条件下使用,如在旅馆、咖啡厅、茶室、理发店、美容店或洗衣店等。
本标准不适用于;
——专为工业或专业目的而设计的器具、装置或设备;
——作为建筑物完整组成部分或其装置的器具,如空调器具、供暖器具、通风器具、供暖燃油锅炉、用于给排水系统的水泵;
——单独的电动机或发电机;
——用于户外的器具。
1.1.2 噪声类型
ISO 12001中对不同噪声作了分类。GB/T 3767中所列方法适用于家用电器各种噪声的测量。ISO3743-1和ISO3743-2中所列方法适用于脉冲噪声以外的各种噪声。这在特殊要求部分的制订中将予以规定。
1.1.3 声源的尺寸
GB/T 3767中所列方法适用于任意大小的声源。ISO 3743-1和ISO3743-2的1.2.2中给出了声源大小的限制。这在特殊要求部分的制订中将予以规定。
1.2 测定量
本标准给出了在规定运转条件下被测器具发射噪声的工程级测量方法。测试量为声功率级LW(以dB为单位,基准量1pW),频率范围通常为中心频率125Hz到8kHz的倍频带。
将用到以下量:
——计权声功率级LWA;
——倍频带声功率级。
本标准所述方法通常指试验操作员不在场的情况。对于必须有人员操作或进料的器具,将在特殊要求部分中说明。
用于测定声功率级的精密法(依ISO 12001为一级),例如在GB/T 6881和GB/T 6882中所述的方法,不在本标准所述之列。但如果测试环境与仪器满足要求,同样可以适用。
注:在本标准通用要求部分所述条件下所测得的噪声值未必与在实际应用条件下所得噪声值相一致。
对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可以采用简化的测量方法。基于产品降噪目的,有时要采用窄带频谱分析或声强技术等测量方法。这些方法不在本标准的讨论范围。
1.3 测量不确定度
依本标准测得的声功率级的再现性标准偏差的估计值,已在ISO 3743-1和ISO3743-2的1.4中给出。但对于具有相同尺寸相同运行环境的特定的同一系列器具而言,其再现性标准偏差可能小于这些值。因此,若不同实验室的测试结果表明标准偏差小于ISO标准规定值的话,可以在本标准的特殊要求部分中说明。
IEC 704-3提供了多种器具的再现性标准偏差的值。
若对于同一器具不同的测量其测量结果不一致,但仍在预定的标准偏差之内,则有必要采用GB/T 6881或GB/T 6882规定的精密级法进行测量。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3241—1998 倍频程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
GB/T 3768—1996 声学 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 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场的工程法
GB/T 3785—1983 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GB/T 4129—1995 声学 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 标准声源的性能要求与校准
GB/T 6881—1986 声学 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 混响室精密法和工程法
GB/T 6882—1986 声学 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 消声室和半消声室精密法
GB/T 17181—1997 积分平均声级计
ISO 3743-1:1994 声学一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一混响室小型、可移动声源的工程法—第一部分:带刚性壁面测试室中的比较法
ISO 3743-2:1994 声学一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一混响室小型、可移动声源的工程法—第二部分:专用混响室法
ISO 12001:1996 声学一机器与设备发射的噪声—噪声测式规程的起草与提交规则
IEC 704-3:1992 家用电器及类似用途器具噪声的测试方法—第三部分:对于所标称的噪声发射标示值的测定与验证规程术语与定义
本标准使用以下定义:
3.1 声功率级测定有关的术语与定义:参见GB/T 3767、ISO 3743-
1、ISO 3743-2。
3.2 测量时段measurement time interval
需要测定声功率级的一段或几段运行阶段或运行周期。
3.3 运行阶段operational period
被测器具完成特定功能所用的一段时间(如洗碗机的清洗、漂洗或干燥)。
3.4 运行周期operational cycle
被测器具完成完整的工作程序所需的时间。在运行周期中,每一个运行阶段与一个特定过程有关,这一过程可能只出现一次,或重复出现(如洗碗机的清洗、漂洗和干燥)。
3.5 时间历程time history
在一个完整运行周期中的一个或多个运行阶段中得到的,传声器位置处作为时间函数的声压级的连续记录。
3.6 标准试验操作员standard test operator
为操作被测器具或进行加料所需的人。标准试验操作员不得穿戴有明显吸声特性的衣物,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3.7 声源定位中心或位置center of location or position of a source
本术语用于描述被测声源(器具)在测试环境中的安放位置,以及在自由场环境中与传声器位置坐标系统相关的方位。
对于手持式、悬挂式或立式器具,其定位中心与包络器具的基准六面体中心重合。
对于落地式、壁挂式器具,其定位中心与包络器具的基准体在地面的矩形投影(对于壁挂式器具指墙面的投影)的中心重合。
3.8 背景噪声修正值K1 background noise correction
该修正值用以表示背景噪声对被测机器指定位置发射声压级的影响,K1与频率有关,单位dB。A计权情况下的修正项1A由A计权的测量值得到。
3.9 环境修正值K2 environmental indicator
该修正值用以表示声反射或声吸收对表面声压级的影响,K2与频率有关,单位dB。在A计权情况下,用K2A表示(见GB/T 3767、GB/T 3768)。测量方法与声学环境
4.1 概述
机器或器具发出并向周围环境传播的噪声可以用声功率描述。一般来讲,器具的声功率与其所处的声学环境无关。因此,选定声功率级来表述家用电器及类似用途器具发射的噪声。
优先采用的噪声发射量为A计权声功率级,LWA,以dB为单位(基准量1pW)。
本标准中有两个基本测量方法,即直接法与比较法,见4.2与4.3。二者可以通用互换。
本标准适用的环境条件见4.4。当有必要时,在标准的特殊要求部分只采用其中一种或几种环境的组合。
4.2 直接法
用此方法,声功率级由以下物理量来确定:
——对于反射面上方的近似自由场所条件下,测量表面上的时间平均声压级和测量表面面积;
——在专用混响室中,平均声压级、混响时间和测试室体积。
这一方法所得结果直接从所测声压级中计算而得到,用A计权声功率级(如必要以倍频带声功率级)表示。
注:本方法也可与更精确的方法联用,见GB/T 6881、GB/T 6882与ISO 3742。
4.3 比较法
比较测量法在ISO 3743-1与ISO 3743-2中已明确提出。
按GB/T 4219的要求,用此方法,声功率级通过将测试室中声源产生的声压级的平均值和同一测试室中已校准的已知其声功率输出的标准声源(RSS)产生的声压级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来测定。
本方法所测得结果为倍频带声功率级,A计权声功率级从倍频带声功率级计算而得。
为检查在不同测试环境下测试结果是否有系统误差,推荐使用比较法。
4.4 声学环境
4.4.1 测试环境的总体要求与评偶像
GB/T 3767,给出了对反射面上方的近似自由场环境的要求及评价。
GB/T 3743-1,给出了对刚性壁面测试室的要求及评价。
GB/T 3743-2,给出了对专用混响室的要求及评价。
注:对于一个反射面上方的近似自由场,推荐采用GB/T 3767—1996附录A中的A3所述的绝对比较测试法评价声环境。
专用混响室的设计导则见ISO 3743-2附录A。
4.4.2 背景噪声的要求
背景噪声的要求见ISO 3743-
1、ISO3743-2和GB/T 3767—1996的第4章。与按各传声器位置处的平均值相比,背景噪声级至少应低于6dB,最好比所测声压级低15dB以上。
注:如背景噪声与器具噪声声压级之差小于6dB,参见8.1。
4.4.3 环境条件
当出现对传声器有不利影响的环境条件(如强电场强磁场,风,器具所排气体的冲击,高低温)时,应通过选择合适的传声器及传声器的位置加以避免。
使用时应当遵守测试仪器制造商关于对不利环境条件的说明规定。通常传声器的取向应是传声器校准时声波入射角的方向。测量仪器
5.1 声学测量仪器
对仪器系统及其校准的要求见ISO 3742-1,ISO3743-2与GB/T 3767—1996的第5章。
测试仪器应符合GB/T 3785或GB/T 17181中对1型仪器的要求。对于倍频程的测量,仪器应符合GB/T 3241的要求。
标准声源(RSS)应符合GB/T 4219的要求,并每年校准一次。
5.2 测量气候条件的仪器
5.2.1 温度用准确度为±1℃的仪器测量。
5.2.2 相对湿度用绝对准确度为±2%的仪器测量。
5.3 测量运行条件的仪器
5.3.1 由电网供电的器具,其电缆或电源线插头的电压用准确度为0.5级的电压表测量。
5.3.2 由电池供电的器具,其电池的电压用准确度为0.5级的电压表测量。
5.3.3 发动机、附件等设备的转速用准确度为±1%的转速表测量。被测器具的运行与定置
6.1 器具的配备与预处理
6.1.1 器具应安装制造商出厂时随机配备的具有设计用途与功能的附件、配件等。
6.1.2 应注意确保器具运行所必需的辅助装置(如电缆管或电缆,排水或供水管道,排气管等)不得向测试环境辐射大量的声级或改变器具的声辐射,参见ISO3743-1,ISO3743-2与GB/T 3767—1996的6.4。
6.1.3 测量之前,被测器具应经过足够长时间的预运转磨合期,以预防某些部件磨合不够产生异常噪声。如必要,应在最高速下运行。除了特殊说明之外,一般不加负载。特殊要求部分中应规定磨合运转期和额定运行时间。若制造商另有说明,应按制造商说明规定预运转。
6.1.4 测量之前被测器具应在最高速下稳定运行,除特殊说明之外,一般不加负载。否则应在标准特殊要求部分中规定或按器具制造商的说明执行。
6.2 电、水或燃气的供应
6.2.1 带交流/直流电动机(组)的器具应以容差为±1%的额定电压供电,并应以额定频率供电。直流设计的器具以直流供电。未标额定频率的器具以50Hz供电,容差为±1%。规定电压使用范围的器具以范围内平均电压供电,如范围界限的差不超过范围内平均电压的10%,容差与前面所定相同。如差超过10%,器具以范围内最高电压供电,容差与前面所定相同。
供电电压应在不可拆分的电缆或电线的插头处测量。当配有可拆卸电源线时,应在电源线接线端子处测量,不得在外接延伸电缆或电线头处测量。
注:当器具额定电压/频率与城市电网的电压/频率不同时,需要附加测量。若在器具额定电压/频率下进行测试,将会误导消费者。在此情形下,有必要进行附加测量。如测试电压/频率与额定电压/频率不同,应在测量报告中注明。
6.2.2 为进行噪声测量,对于电池供电的器具,应使用制造商指定的电量充足的电池。当器具加载运行一段后,电池电量减弱,到一定程度(铅酸电池是减弱10%;其他电池是减弱20%)时,应停止测量。
电池电压在电池极测量。
6.2.3 引入电或燃气加热的器具,如果加热不影响器具的噪声发射,可在不加热的条件下进行。
6.2.4 水和/或气的供给,应依照制造商的规定进行。
如制造商无明确规定,供水压力应为240kPa±50kPa,冷水温度应为15℃±2℃,热水温度应为55℃±2℃,否则应在标准特殊要求部分中明确规定。
注:当器具额定的供水压力/温度与城市管网的供水压力/温度不同时,可能需要附加测量。如测试压力/温度与额定压力/温度不同,应在测量报告中注明。
6.3 气候条件
除另有特殊规定之外,家用电器一般在以下环境条件下运行和测定:
周围环境温度 t=20℃±5℃
相对湿度 RH=50%±20%
大气压 Ps=96kPa±10kPa
6.4 测度期间器具的加载与运转
总体要求见ISO 3743-1,ISO3743-2与GB/T 3767—1996的6.5规定。除本标准特殊要求部分别有指定外,应遵守如下原则:
6.4.1 器具的加载与运转条件一般应尽可能模拟其实际用途,并应具有可重复性和可再现性。
除必须由试验操作员操作或进料才能测试的器具外,应尽量避免试验操作员在场。
6.4.2 如特殊要求部分未作产明,加载与运转条件应限于单一工况,而对多用途或多功能的器具,可采用多个工况。
如果空载条件是典型的、稳定的,并且加载条件下可再现性很差,可选择空载条件作为测定器具的发射噪声的单一工况。
对提供有速度控制的器具,一般在最大速度稳定条件下进行测试。
6.4.3 在正常运行阶段内运行的器具,可在主功能运行阶段的适当阶段测量器具发射的噪声。
注:推荐在其中一个测点,最好是被测器具前方的测点处,记录运行阶段内的A计权声压级一时间变化历程。
6.4.4 噪声测试在选择器具加载和运行工况条件时,注意避免被测器具出现过热。应当遵守制造商对器具工作/停机时间的规定。
6.5 器具的定位和安装
应遵循ISO 3743-1,ISO3743-2和GB/T 3767—1996的6.1至6.3的要求。除在特殊要求部分另有规定外,应满足:
6.5.1 落地式器具、嵌入式器具或台式器具应直接放在正常工作位置。除器具本身要求之外,不得附加任何隔振措施,其定位应遵守:
在刚性壁面测试室或专用混响室中测试时,将被测器具放在刚性壁面测试室或专用混响室的地面上,器具的任何表面(包括突出的部分)与最近的墙面距离最小为1m。
对于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场环境,将被测器具放在反射面上,同时考虑其测量表面的形状和大小。
对于立式器具(如设计在架子上使用的器具,例如,头发烘干罩)应放在与器具一同供货配用的架子上,或者安装在制造商说明书规定的架子上。
注:必须防止地面覆盖物振动而产生的声辐射。地面覆盖物应看作是被测器具的一部分。应当考虑它对测试环境的声学特性的影响。
对于台式器具,测试时应安放在标准测试台面的中心。标准测试台的要求及结构见本标准附录A。
6.5.2 手持式器具,包括其附件,如果需要,应弹性悬挂或弹性安装在高度约为25cm满足测定要求的固定架上。
测试固定架的底座应放在弹性介质上,不得对被测器具发射的噪声产生影响。同时结构振动不得从器具向外传播。其定位应遵守:
对于带刚性壁面的测试室或专用混响室,将被测器具及固定架安放在测试室的地面上,器具的任何表面(包括突出的部分)与最近的墙的距离最小为1m。
对于反射面上方的近似自由场环境,将被测器具及固定架安放在反射面上,同时考虑其测量表面的形状和大小。
注:应注意悬挂或夹持不能影响器具噪声的发射,例如,通过地面辐射,夹持时抑制或激发了器具某阶段模态的振动。对器具声辐射面和空气吸入口的覆盖,均会改变器具本身的声辐射。
6.5.3 对于靠墙放置的落地式器具,包括嵌入式器具用的柜子及台面,应放在地面上,器具的背面与垂直壁面或反射面之间的距离为15cm±5cm,注意避免器具突出部分与壁面的接触。除器具本身要求之外,不得附加任何隔振措施。其定位应遵守:
对于带刚性壁面的测试室或专用混响室,将被测器具放在测试室的地面上,器具的背面与垂直壁面或反射面之间的距离为15cm±5cm,其他面与测试室邻近墙的距离不小于1.5m。
对于反射面上方的近似自由场环境,将被测器具安放在反射面上,器具的背面与第二垂直反射面之间的距离为15cm±5cm,同时考虑其测量表面的形状和大小。
6.5.4 壁挂式器具,包括其附件,应安放在固定架上。除器具本身要求之外,不得附加任何隔振措施,其定位应遵守:
对于带刚性壁面的测试室或专用混响室,将被测器具安装在测试室的壁面上。
对于反射面上方的近似自由场环境,将被测器具安放在测试室的第二反射面上。
器具的最低边离地面的高度应符合制造商的要求。
对于此类器具,如果初步测试表明声功率级的测试值在安放位置不同时没有显著区别,则可采用6.5.1所述的落地式器具的测试位置。
6.5.5 器具应根据制造商说明书的规定,内置于满足要求的橱子内或台面上。声压级的测量
7.1 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场中的传声器的布置以及标准声源(RSS)的位置
应遵循GB/T3767—1996的7.1到7.4的规定。除在特殊要求部分另有说明之外,测量表面和测点位置规定如下:(对被测器具有两种测量表面,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传声器也只能选择几种测点布置中的一种。)
7.1.1 对于自由放置的落地式器具,包括嵌入式器具,测量表面是带有九个测点的矩形六面体,见GB/T 3767—1996的7.3.1和本标准图1。可依照GB/T 3767—1996的7.3.2增加测点,也可根据GB/T 3767—1996的7.4.2减少测点。
图1 自由搁置落地工器具的矩形六面体测量表面上的测点位置
注:如特殊要求部分未另说明,器具正面朝向χ轴的方向,测量距离d优先采用1m。推荐采用九个测点中的第一测点测定器具的时间历程、频谱等。
7.1.2 对于靠墙放置的落地式或台式器具,包括嵌入式器具,见GB/T 3767—196的7.3.1和本标准图2,测量表面为矩形六面体,带有六个测点。可依据GB/T 3767—1996的7.3.2增加测点,也可依据GB/T 3767—1996的7.4.2减少测点。
图2 靠墙放置落地式器具的矩形六面体测量表面上的测点位置
注:器具正面朝向χ轴的方向。测量距离d优先采用1m。为了测试器具的时间历程、频谱等,推荐采用六个测点中的第一测点。
此测量表面也可适用于壁挂式的器具。
注:在此情况下,χ轴与y轴在垂直反射面上,χ轴垂直向上,器具正面朝向z轴的方向。
7.1.3 对于靠墙放置的落地柜式器具,包括高度大于2d但小于或等于5d尺寸较大的嵌入式器具,测量表面为矩形六面体,带有十个测点,如图3所示。如实际测试时难以操作(如器具触及天花板)时,可取消第九和第十测点。可依据GB/T 3767—1996的7.3.2增加测点,也可依据GB/T 3767—1996的7.4.2减少测点。
图3 靠墙放置高落地式器具的矩形六面体测量表面上的测点位置
注:器具正面朝向χ轴的方向。测量距离d优先采用1m。推荐采用十个测点中的第七测定器具的时间历程、频谱等。
7.1.4 对于基准体的每一边长不超过0.7m,对于放置于水平反射面上的柜式或台式等落地式器具和手持式器具(固定于测试架),测量表面为半球面,带有十个测点。见GB/T 3767—1996的7.2.1和本标准图4。可依照GB/T 3767—1996的7.2.2增加测点,也可依据GB/T 3767—1996的7.2.1改变测点数和测点位置。
如基准体的边长超过0.7m,应采用7.1.1中所述的测点位置和测量表面。
半球面测量表面的半径r优先采用2m,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1.5m。
图4 手持式、台式和落地式器具的半球面测量表面上的测点位置
注:如特殊要求部分未另说明,器具正面朝向χ轴的方向。推荐采用十个测点中的第八测点测定器具的时间历程、频谱等。
7.1.5 基准体的边长l1和l3不超过0.4m,并且l2不超过0.8m,靠墙放置的小型落地式器具(例如擦皮鞋机),测量表面为四分之一球面,带五个测点。见GB/T 3767—1996的7.2.1和本标准图5。
图5 靠墙放置小型落地式器具的四分之一球面测量表面上的测点位置
注:推荐采用五个测点中的测点6测定器具的时间历程、频谱等。
7.1.6 正常使用时基准体的几何中心离地面的高度超过1.0m的立式器具,测量表面为矩形六面体,带五个测点,见图6。矩形六面体的中心与基准体中心重合,四个测点均匀地距离器具外廓1m,并分布在通过它的几何中心且平行于反射面的一个平面上;第五个测点位于距离上述平面向上1m。描述传声器位置的χ轴和y轴同在水平反射面,而z轴垂直于该平面。
采用上述五个测点时,通常听测得的最大声压级与最小声压级之差应小于5dB。当该条件不能满足时,必须另加6、7、8、9四个测点,见图6。
测量表面的面积由下式算出:
S=4(ab+bc+ca)………………………………(1)
注:除了在特殊要求部分另加说明,器具正面应指向χ轴。推荐用第一个测点测定器具的时间历程、频谱等。
图6 立式器具的矩形六面体测量表面上的测点位置
图中
c——测量表面的高(通常等于器具几何中心距离反射面的高度加1m),m;
2a——测量表面的宽(通常等于器具宽度加2m),m;
2b——测量表面的长(通常等于器具最大长度加2m),m。
7.1.7 如果被测器具辐射的噪声稳定,允许采用不固定的测点,而采用可沿一路径移动的传声器法进行测量,见GB/T 3767—1996的7.4.3和附录B和附录C。
7.1.8 标准声源(RSS)的位置见GB/T 3767—1996附录A.7.2 带刚性壁面的测试室的传声器布置和标准声源(RSS)的位置
见ISO 3743-1的7.1~7.6。
注 通常至少要用三个测点。依照ISO 3743-1的7.4,使用沿一路径移动传声器通常比使用多个固定的测点更方便。依照ISO 3743-2的7.2,对于不是靠墙放置或安装在墙上的声源,采用带刚性壁面的测试室更为合理。如果被测声源离墙的距离小于1m,标准声源的位置不能放在被测声源的位置,而应放在离墙1m地面上。
7.3 专用混响室中传声器的布置和标准声源(RSS)的位置
见ISO 3743-1的7.1~7.7。
注 通常测点数Nm=6并且源的位置数Ns=1。依照ISO 3743-2的7.4,可根据初步测试结果改变上述数目。
当标准偏差Sm高于4.0dB时,为了减少专用混响室测量的难度,推荐采用移动传声器而不使用12个固定测点,同时选用自由场环境进行测量。依照ISO 3743-2的7.6,使用沿一路径移动传声器比使用多个固定的测点更方便。
一般来讲,采用比较法时,标准声源(RSS)的测点和位置数与被测器具测试时的测点和位置数相同。标准声源放置在地面上,并使其基准体的中心投影与被测器具基准体的中心投影重合。
7.4 测量
反射面上方的自由场的测量,见GB/T 3767—1996的7.5;带刚性壁面的测试室中的测量,见ISO 3743-1的7.7;专用混响室的测量,应遵循ISO 3743-2第7章。
7.4.1 时间平均声压级必须在典型运行阶段并在每个测点进行测量。当噪声随着时间起伏较大时,应增大声压级观察周期。
对于采用移动传声器的情况,根据ISO 3743-1或ISO 3743-2,积分平均时间应至少包括一个完整的移动周期。根据GB/T 3767应至少包括二个完整的移动周期。
注:可将产生最大噪声的某段运转阶段作为测量时间间隔。
7.4.2 在带刚性壁面的测试室或专用混响室中用比较法测度时,需测试如下量:
——在被测器具运行期间每一测点(或每一个传声器采样路径)的时间平均倍频带声压级。
——在标准声源发声期间每一测点(或每一个传声器采样路径)的时间平均倍频带声压级。
——由背景噪声产生的时间平均倍频带声压级。
7.4.3 在反射面上方的自由场或在专用混响室中采用直接法测试时,需测试如下量:
——在被测器具运行期间的A计权或倍频带时间平均声压级。
——由背景噪声产生的A计权或倍频带时间平均声压级。
7.4.4 若采用手持式声级计,或者由于被测器具运转的要求,试验操作员必须在场时,应远离被测声源,并至少离开传声器0.5m。声压级和声功率级的计算
在带刚性壁面的测试室中测量时,应满足ISO 3743-1的7.8和第8章的要求;在专用混响室中测量时,应满足ISO 3743-2的7.8和第8章的要求;对于反射面上方的自由场的测量,见GB/T 3767-1996的第8章的要求。
8.1 背景噪声级的修正
如果所测声压级L′p与背景噪声级L″p的差大于6dB以上,应考虑背景噪声的影响。修正后的被测声源声压级由式(2)给出:
Lp10lg|100.1Lp100.1Lp|dB(基准量20Pa)
(2)
当在带刚性壁面的测试室或专用混响室中测量时,在计算各测点的平均声压级前,用式(2)对每一测点进行修正。
当在反射面上方的自由场中测量时,可用该公式对各测点的平均声压级进行修正。
如果所测声压级与背景噪声级的差大于15dB以上,不必修正。
对于以倍频带噪声级测量时,即使某些频带不满足该要求(即某些被测频带声压级与背景噪声频带声压级之差小于6dB),只要被测声压级L′pA比背景噪声声压级L″pA大6dB,A计权的测量值仍然有效。
在反射面上方自由场中的测量时,背景噪声最大修正值为1.3dB。当被测声源声压级与背景噪声声压级之差小于6dB时,测量无效。在此情形下,这一测试结果对确定被测器具噪声的上限值仍然有用,即被测器具实际声压级将不超过此值。如果将这一测试结果出具报告,要在测试报告中以图表形式清楚地注明背景噪声实际情况,并说明背景噪声不满足本标准6dB判据的要求。
8.2 测试环境的修正
当在反射面上方自由场环境中测量时,可用环境修正K2(查看GB/T 3767—1996的附录A和8.4及8.5)对测量表面的平均声压级进行修正,并按GB/T 3767—1996中8.3给出的公式进行计算。
8.3 各测点平均声压级的计算
对A计权声压级或被测频带声压级,其各测点平均值按式(3)计算:
Lpm10lg[1NN10i10.1LpidB(基准量20Pa)
(3)
式中:Lpm——各测点或测量表面的平均声压级,dB;
Lpi——从第i个测点测得的声压级,dB;
N——测点数(在混响场,如果需要应乘以声源位置数)。
8.4 用比较法时声功率级的计算
当在带刚性壁面的测试室或专用混响室中测量时,被测器具的声功率级LW由各频带声功率级合成计算得到。各频带声功率级由式(4)得到:
8.5 反射面上方的自由场中声功率级的计算
被测器具的声功率级LW是根据8.3测定,再由K1和K2(查看8.1和8.2)修正,和测量表面的面积计算得到,见式(6):
8.6 专用混响室中用直接法时A计权声功率级的计算
被测器具的A计声功率级是从依照8.3测定的测点的平均声压级和混响室的参数计算得到,见式(7): 记录内容
下列内容一般应予记录。
9.1 常规数据
9.1.1 测试室的名称和地址。
9.1.2 测量的日期和文档编号。
9.1.3 送测样品的单位、组织或个人的名称和地址。
9.1.4 测量目的。
9.1.5 遵循本标准通用要求部分和特殊要求部分有关条款的陈述。
9.2 被测器具的描述
9.2.1 种类:例如,真空吸尘器、洗衣机等。
9.2.2 设计特点:例如,手持式、台式、落地式。
9.2.3 厂商或经销商、商标。
9.2.4 类型名称(产品名称)。
9.2.5 序号和生产日期。
9.2.6 额定数据(铭牌数据):例如,电压、输入容量、水压等。
9.2.7 电源和电动机数据:例如,交流/直流电源,蓄电池电源,感应电动机,整流子电机、电机转速等。
9.2.8 厂商提供的和(或)建议用户使用的配件和(或)附件。
9.3 测量方法
9.3.1 直接法和(或)比较法。
9.3.2 所使用的国家标准。
9.4 声学测试环境
9.4.1 带刚性壁面的测试室和(或)专用混响室和(或)反射面上方的自由场测试室。
9.4.2 测试室的特征:例如,半消声室、户外场地、经过或没有经过声学处理的普通房间、专用混响室、带刚性壁面的测试室。
9.4.3 测试室净尺寸。
9.4.4 测试室表面的声学处理。
9.4.5 测试室的鉴定、方法和数据。
9.5 测试仪器
9.5.1 测试仪器:名称、类型、序列号、精确度、仪器和辅件的生产厂商和最近的校准日期。
9.5.2 标准声源及其校准日期、生产厂房。
9.5.3 测量气候要件的仪器:名称、类型、序列号、精确度、生产厂商。
9.5.4 测量被测器具运行状况的仪器:名称、类型、序列号、精确度、生产厂商。
9.6 被测器具的装备和预处理
9.6.1 测量所选的设备、备件、附件。
9.6.2 磨合运行和周期。
9.6.3 稳定运行和周期。
9.7 电源,水源等
9.7.1 交流或直流的电压及其允差、频率。
9.7.2 电池的类型、容量、完全充电或部分充电。
9.7.3 水源、水压和水温及其允差范围。
9.7.4 其他能源供给数据。
9.8 气候条件
9.8.1 气温。
9.8.2 相对湿度。
9.8.3 大气压。
9.9 被测器具的运行
9.9.1 空载和(或)加载条件:使用负载的描述。
9.9.2 所选用的运行程序:例如,阶段、周期、电机转速和控制位置等。
9.9.3 测量所用的一个(多个)阶段、一个(多个)周期的描述。
9.10 被测器具的定位和安装
9.10.1 被测器具的定位和测试环境下的标准声源(RSS)的描述:例如,离地面和墙(或多面墙)的距离(必要时描绘草图)。
9.10.2 被测器具的安装的描述:例如,固定架、内置橱子、弹性支撑物、地面覆盖物等。
9.11 测点位置
9.11.1 测点描述:例如,测点数、测点坐标、测点距离、球半径、测量表面的面积等。
9.11.2 测试环境下测点定位的描述:例如,离测度环境边界的距离等。
9.11.3 声波入射角的描述。
9.11.4 固定测点或移动测点、扫描路径。
9.11.5 传声器的辅件:例如挡风罩等。
9.12 测量数据
9.12.1 被测器具每一个测点处和每种负载运行条件下的倍频带声压级和(或)A计权声压级,测量时选择的运行阶段或周期。
9.12.2 标准声源(RSS)每一测点处的部频带声压级和(或)A计权声压级。
9.12.3 测量前后背景噪声的倍频带声压级和(或)A 计权声压级。
9.12.4 对于被测器具和标准声源的所测值所加的修正值(背景噪声、传声器附件的影响、环境修正值等);
9.12.5 选定的负载和运行条件下,在测量所用的阶段或周期下的某测点的时间历程(建议用A计权声压级-时间历程);
9.12.6 所测定的频谱。
9.12.7 噪声的主观印象的评价。
9.13 所计算的声压级和声功率级。报告内容
依据第9章中记录的数据提交报告。测试报告中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附录A
(标准的附录)标准测试台
标准测试台的设计如图A1。测度台的顶面是0.1m厚的胶合木板,最小面积为0.5m2,横向尺寸最短为0.7m。标准测试台的高为0.75m。
图A1 标准测试台
第二篇:信息安全保障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第1部分概念和模型
国家标准《信息安全保障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第1部分
概念和模型》(送审稿)编制说明
1.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年下达的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保障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由国家信息中心负责主办,标准计划号为20090326-T-469。
为回答“中办27号[2003] 文件”《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的建设情况,包括所建设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处于什么水平,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综合保障态势等内容。原国务院信息办、国家信息化专家委提出开展“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构想。2005年7月,原国务院信息办、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了“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开始着手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总体组设在国家信息中心,另设有广电、电信、移动、电力、金融、互联网、涉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等八个子课题组。2009年,项目在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委员会立项编制成国家标准。2011年,标准研制工作得到了国家发改委信息安全专项《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标准体系建设项目》的支持。1.2.编制目的
本标准主要解决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评价问题。1.3.主要工作过程 1、2005年6月-2008年2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对“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立项研究,开始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标准的建设工作。在前期研究过程中,项目组研究人员团结协作,为标准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① 为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评价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各系统在此框架下展开具体指标的设计工作;
② 给出了国家宏观指标的设计方案;
③ 各系统根据自身特点,在统一框架下初步完成各自的指标设计,完成了 前期研究报告,并且开展了试点测试;
④ 开始了标准编制工作,如广电、电信等系统已有自己的行业标准,并将其在行业内广泛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008年3月-2009年2月,项目组立足于我国国情,充分调研了国际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动态,完成的前期研究为项目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基础,并被立项列为国家“十一五”信息安全标准化与编制项目。
① 完成了总体研究报告和八个子课题研究报告: “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总体研究报告
“国家基础网络(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研究报告 “国家基础网络(移动通信)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研究报告 “国家基础网络(固网)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研究报告 “国家基础网络(互联网)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研究报告 “国家重要信息系统(金融)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 及其研究报告 “国家重要信息系统(电力)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 及其研究报告 “涉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 及其研究报告 “电子政务门户网站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 及其研究报告 ② 国家宏观评价指标的集成
对分系统子课题及专题组的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确定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逻辑框架和构成及各表现要素的相互关系。
形成了我国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总体研究报告。③ 形成课题研究的基础理论体系
课题研究以中办发[2003]27号等重要文件为基础,重点解决了以下理论问题:明确了战略、管理和技术的三要素指标体系。课题以战略、管理和技术作为构建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的三个基本要素,并把处理元素间的内在关联作为研究指标体系的基础。结合我国信息化和信息安全政策,确立了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
④ 完成了标准草案的预编工作。3、2009年3月-2011年3月,项目组在编制预编稿的基础上,广泛征求业内专家意见,召开了多次讨论会,形成了《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保障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第1部分 概念和模型》草案初稿。4、2011年4月-2012年2月,项目组借助国家发改委信息安全专项的契机,对标准草案提出的相关指标在电信系统、广电系统和江苏省进行了试点测试工作,进一步检验了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5、2011年7月-2013年5月,项目组在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北京大学、中国职工之家等地就标准草案共进行了18次规模不等的专家意见征求,并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讨论,逐步完善了标准草案。6、2012年3月-2013年4月,设计开发了配套的评价软件系统,为数据采集和专家评价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期间,召开了多次专家研讨会,进一步完善了标准草案。7、2013年5月,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委秘书处组织专家对标准草案进行了评审,专家组认为,研究提出的指标体系对服务于国家信息安全宏观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会后,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参见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汇总处理表),于5月24日形成并提交《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保障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第1部分 概念和模型》征求意见稿。8、2013年6月4日-6月30日,送7个部门(安标委副主任单位)征求意见,并面向社会在安标委TC260网站上对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9、2013年7月18日,收到1个部门的反馈,根据国家保密局提出的具体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参见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汇总处理表),形成了《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保障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第1部分 概念和模型》标准送审稿。1.4.承担单位
起草单位:国家信息中心
协作单位:国家信息中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中国电信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民航大学、江苏省信息中心、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
主要起草人:何德全
王长胜
吕欣
王宪磊
郭艳卿
杨月圆
吕汉阳
…等。
2.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2.1.编制原则
为保证所建立的“信息安全保障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有一个客观、统一的基础,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及指标的选取过程中,本课题主要遵循以下设计原 则:
1、综合性原则
国家信息安全保障综合评价指标标准体系建设是通过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效果、运行状况和整体态势,形成多维的、动态的、综合的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标准体系。因此,标准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综合性。
2、科学适用性原则
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是在符合我国国情、充分认识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科学基础之上建立的。按照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总目标的设计原则,把信息安全各构成要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指标体系必须符合理论上的完备性、科学性和正确性,即指标概念必须具有明确完整的科学内涵。
适用性原则,就是指标体系应该能够在时空上覆盖我国信息安全保障评价的各个层面,满足系统在完整性和全面性方面的客观要求。尤其是必须考虑由于经济、地区等原因造成的各机构间发展状况的差异,尽量做到不对基础数据的收集工作造成困扰。这一原则的关键在于,最精简的指标体系全面反映国家信息安全保障的整体水平。
3、导向性原则
评价的目的不是单纯评出名次及优劣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引导和鼓励被评价对象向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发展,要引导我国信息安全的健康发展。
4、可操作性强原则
可操作性强直接关系到指标体系的落实与实施,包括数据的易获取性(具有一定的现实统计基础,所选的指标变量必须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测量得到的或可通过科学方法聚合生成的)、可靠性(通过规范数据的来源、标准等保证数据的可靠与可信)、易处理性(数据便于统计分析处理)以及结果的可用性(便于实际操作,能够服务于我国涉密信息系统安全评价的)等方面。
5、定性定量结合原则
在众多指标中,有些因素是反映最终效果的定性指标,有些是能够通过项目运行过程得到实际数据的定量指标。对于评价最终效果而言,指标体系中这两方面的因素都不可或缺。但为了使指标体系具有高度的操作性,必须在选取定性指标时,舍弃部分与实施效果关系不大的非关键因素,并且尽量将关键的定性指标融合到对权重分配的影响中去。该指标设计的定性定量结合原则就是将定性分析 反映在权重上,定量分析反映在指标数据上。
6、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是衡量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评价体系的实际效果的客观标准,是方案权威性的重要标志。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应该既可以横向对比不同机构信息安全保障水平的差异、又能够纵向反映国家及各地区信息安全保障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对各级指标的定义、量化和加权等方面。2.2.主要内容
本标准概述了本标准各部分通用的基础性概念,给出了信息安全保障指标体系设计的一般模型和指标框架。本标准主要用于:辅助政府管理层的信息安全态势判断和宏观决策;支撑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运营单位及管理部门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规范评价机构和评价人员使用该标准开展的相关评价活动。
本标准主要框架如下: 前 言 引 言 1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信息安全保障评价的概念 5 信息安全保障评价的相关要素 6 指标框架设计 6.1 指标框架
6.2 指标框架描述 参考文献
本标准主要贡献如下:
1、明确了标准的目标读者及其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指出标准主要由三个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第1部分“概念和模型”是标准的概述,定义了信息安全保障评价的一般概念,提出了评价的一般模型,并给出了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的设计框架;第2部分“指标体系”建立了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的层级结构,描述了各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第3部分“实施指南”建立了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活动的实施流程和操作办法。
2、给出了信息安全保障评价的概念。
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是基于一定的评价目标,针对特定的评价对象,使用评价指标和评价算法对评价对象进行测算,并结合专家知识对获得的测算结果进行研判后,得出科学评价结果的一系列过程。
3、指出信息安全保障评价围绕三个维度进行
信息安全保障评价围绕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三个维度进行,即保障措施、保障能力和保障效果其中保障措施是实现信息安全保障正确性的途径,保障能力是从防御过程的视角对保障措施运行有效性的体现,保障效果是从保障对象安全目标实现程度的视角对保障措施运行有效性的体现。
4、列出了信息安全保障评价的相关要素
信息安全保障评价的相关要素包括评价目标、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算法专家知识和评价结果等。指出信息安全保障评价目标是评价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的正确性,以及评价保障能力和保障效果的有效性,以帮助持续改进;信息安全保障评价对象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评价指标是针对评价对象的特点及其信息安全保障要求设计的衡量信息安全保障水平、能力和态势的准则;评价算法是一系列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指标数据标准化方法、指标权重分配方法、各级指标综合方法等;专家知识作为保证评价过程科学性的要素,主要参与对评价结果的研判。
5、给出了指标的一般模型
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是通过对信息安全保障评价对象的一组关键属性进行度量,得到量化的指标值,形成评价结果,实现信息安全保障评价的目的。
6、给出了指标框架的设计和对框架的描述
指标框架为两级,一级框架包括建设情况评价、运行能力评价、安全态势评价,二级框架在一级框架下设战略保障措施评价、管理保障措施评价、技术保障措施评价、安全防护能力评价、隐患发现能力评价、应急处置能力评价、信息对抗能力评价、保密性评价、完整性评价、可用性评价、真实性评价、可控性评价共12项内容。3.方法论基础
钱学森院士在1995年就指出:“信息网络加用户将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不是简单巨系统,更不是大系统,小系统等容易调控的系统。”针对信息安全保障评价这一复杂系统评价对象,采用常规的机理描述和推理难以建立其完 整的评价模型。复杂系统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和研究方法来源于非线性科学和现代系统科学。在非线性科学中,复杂系统被认为是一种由于非线性作用而导致的具有不确定性行为的系统,即复杂系统由大量的单元或子系统非线性地耦合在一起的时空组合或过程。复杂系统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层次结构性。根据复杂系统的结构、性质、功能、使命以及拟解决问题将其分为若干子系统加以研究。子系统又可被分为更小的二级子系统,通过局部信息的处理来获得更高层次系统的状态信息,从而为自上而下的分析和自上而下的综合两种方法找到了结合点。
2、协同关联性。复杂系统中不存在与其他要素无关的孤立要素,它反映了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激励、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相互转化的内在相关性。复杂系统的发展往往不是孤立的演化,其整体在各子系统间的竞争和协作中不断发展进化。
3、开放动态性。复杂系统中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存在着客观的内在作用与联系,形成了一个开发、动态的整体。
信息安全保障评价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我们面对的这一评价问题的高维性、混沌性和不确定性。
——高维性主要表现在评价指标层次多、种类多、数量大。例如,信息安全问题覆盖了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包括了地面信息系统和空间信息系统,并且时刻发挥着人的现场直觉、经验的作用的及其巨大、及其复杂的系统。
——混沌性主要表现在要考虑定性与定量、静态与动态、宏观与微观等评价指标的结合,这些指标之间的关联方式有非线性、交叉耦合、前后相依等多种形式。
——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选取评价对象集、评价指标集、指标度量函数、定性指标量化函数、指标的标准化处理函数、指标权重函数和综合评价函数过程中会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些不确定性对评价结果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方法论的内涵在于处理某类问题的一般方法,他通常以框架形式展开处理某类问题的一般步骤序列。作为当前系统评价理论与应用的前沿问题,系统评价方法论就是处理各类系统评价问题的一般步骤。在处理复杂系统问题方法论方面,钱学森1981年对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所建立的博弈论,以及用Monte Carlo数值法在计算机上求得的结果的方法进行了总结,提出能否把博弈论和系 统科学结合起来用于结构复杂、成员众多的对阵集团。在后来的工作中对这一方法论赋予了更广泛的涵义:处理复杂行为系统的方法,是科学理论、经验和专家判断力的结合。这种定量方法是半经验、半理论的。提出经验假设是建立复杂行为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这些经验性假设不能用严谨的科学方式证明,但需要经验性数据对其确定性进行检验。从经验性建设出发,通过定量方法途径获得结论。之后,通过在社会系统、人体系统和地理系统的研究实践,钱学森进一步提炼,提出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其实质是将专家群体(各种有关的专家)、数据和各种信息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把各种学科的科学理论和人的经验知识结合起来。这个方法的成功应用,就在于发挥了系统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概括起来,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a.从定性到定量是一个辨正过程
在研究复杂巨系统问题时,通常是科学理论、经验知识和专家判断相结合,提出经验性假设;而这些经验性假设不能用严谨的科学方式加以证明,是定性认识,但可以用经验性数据和资料以及几
十、几百、上千个参数的模型对其确定性进行检测;这些模型也必须建立在经验和对系统的实际理解上,经过定量计算,通过反复比较,最后形成结论;而这样的结论就是我们在现阶段认识客观事物所能达到的最佳结论,是从定性上升到定量的认识。对很多这类定量结论的综合,就形成在更宏观层次上的定性认识。因此说,定性和定量的关系,是认识过程的一个描述,循环往复,不断深化。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实际上是把大量零星分散的认识、点滴的认识,甚至是群众的观点,都汇集成一个整体结构,达到定量的认识,是从不完整的定性到比较完整的定量,是定性到定量的飞跃。
b.强调用思维学的研究成果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技术实际上是思维科学的一项应用技术。钱学森认为,思维学由三部分构成:逻辑思维,微观法;形象思维,宏观法;创造思维,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创造思维才是智慧的源泉,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都是手段。总之,思维学是关于人脑处理信息的研究,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看,人脑与电脑相结合是非常自然的,人·机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人的“性智”与机器的强大功能。因此,面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对策是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综合集成。
c.重视知识体系的作用 在解决问题时,专家群体和专家的经验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讨论问题时又不能将所有领域的专家都请到,因此,建立知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知识体系的核心问题是知识的表述,即如何把各种知识,如书本知识、专门领域知识、经验知识、常识知识等,表示成计算机能接收并能加以处理的形式。
d.重视各种方法、观点的集成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重视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知识的结合,重视应用吸收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等西方系统学的方法和观点,强调要吸收一切有用的理论和方法。对于信息网络安全这一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和动态性等特性的复杂巨系统,不允许我们封闭地、孤立地、静止地去处理,而是要开放地、关联地、动态地去思考。
信息安全保障评价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涉及多类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而多指标综合评价过程通常需要综合多个视角、不同维度,将复杂的、多维的系统评价问题转化为易于掌控分析的框架体系加以分析。这就需要总体设计要充分考虑以下内容:
——界定评价对象边界; ——分析系统的关键要素;
——处理评价过程中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处理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的关系;
——处理评价过程中从定性到定量、由模糊到清晰的定量问题。4.其他事项说明
a.信息安全保障指标概念和模型设计方面,试图使所提概念和模型具有一定的宽泛性,以便于指标体系的扩展;
b.考虑到指标设计方面应用的可扩展性,在概念和模型之下,各行业领域亦可根据本行业里领域特性研制相对应的指标体系,这在电信和广电等行业已经得到了应用实践,但这些行业领域指标的设计工作不在本标准的研究范围。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保障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第1部分 概念和模型》标准编写组
2013年7月
第三篇:《稀土永磁材料物理性能测试方法第1部分磁通温度的测定》编制说明.doc
稀土永磁材料性能测试方法 第1编制说明
(送审稿)
2014年7月 部分:磁通温度特性的测试
《稀土永磁材料性能测试方法 第1部分:磁通温度特性的测试》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与协作单位
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12年转发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12年第一批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2]50号),下达了《稀土永磁材料性能测试方法 第1部分:磁通温度特性的测试》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计划号为2012023-T-469,完成年限为2014年。
稀土永磁材料性能测试方法 第1部分:磁通温度特性的测试为首次制定。负责起草单位为钢铁研究总院,一验单位为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二验单位为内蒙古包钢稀土磁性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和包头稀土研究院。
2、主要工作过程、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2012年7月,哈尔滨会议进行任务落实;
2013年11月,负责起草单位完成试验报告,将试验报告及统一样发送至验证单位,验证单位在接到试验报告后提出验证报告,并将验证报告发送至起草单位。
2013年11月,在试验报告及验证报告的基础上,由起草单位提出标准预审稿、标准编制说明等,并将试验报告、验证报告、标准预审稿、标准编制说明等(电子版)发送至稀土标委会秘书处。
2013年11月18日至20日,于江苏省苏州市召开2013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暨《稀土术语》等32项稀土标准工作会议,进行标准的预审。
2014年1月至6月,编制标准送审稿,进行验证性试验。2014年7月28日至31日,于呼和浩特召开标准审定会议。
本标准方法主要起草人为钢铁研究总院李卫,方以坤,朱明刚,郭朝晖,陈红升,孙威。工作包括组织制备了统一样品,与协作单位联系沟通,组织讨论实验结果,编写试验报告、标准预审稿、送审稿及编制说明。一验单位是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二验单位为包头稀土研究院和内蒙古包钢稀土磁性材 料有限责任公司。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标准内容的确定
1、编制原则
本标准是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的。
本标准是本着满足产品标准需求制订的,我们旨在确保方法的准确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标准内容的确定
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被广泛用于惯性导航系统中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电子真空器件微波管、行波管、调速管和其它高精度仪表等器件中。永磁材料的温度稳定性(剩磁温度系数)是影响高精度仪表精确度、准确度、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如何准确测量永磁材料的温度系数,为高精度仪表设计制作提供重要数据,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采用亥姆霍兹线圈作为探测元器件,通过高精度低漂移积分器检测待测样品的磁通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来表征高性能低温度系数稀土永磁材料的磁性温度稳定性。基于此,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检测方法的优化、样品形状尺寸的限定,进而实现温度系数的高精度检测。
实现高性能低温度系数稀土永磁材料的磁通温度系数的准确、规范检测。本标准中,对测试试样的形状和尺寸以及表面光洁度进行了规定,并提出了典型的开路可逆磁通温度系数测试方法以及典型的检测装置,并对测试设备的关键技术参数给予一定的限定。
测量步骤: 1)试样的磁化
测量前先将试样沿轴向磁化至饱和,最大磁化场为该材料内禀矫顽力Hcj的3~5倍。
2)试样的稳磁处理
将磁化饱和试样从室温加热到温度(T2+20℃)后,保温2小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3)测试 打开磁通计预热30分钟后将经过准备好的试样放入装置中固定,将温度计与试样接触。
(1)调节控温仪器,使试样达到测试温度T1,温度波动小于0.1℃,并且保持30分钟及以上。
(2)调节磁通计的零点漂移,记录显示磁通1,测试五次取平均值(T1)。(3)调节控温仪器,使试样达到测试温度T2,温度波动小于0.1℃,并且保持30分钟及以上。
(4)调节磁通计的零点漂移,记录显示磁通2,测试五次取平均值(T2)。4)数据处理
由公式[(T2)(T1)]100%可计算出,T1至T2温度区间内的开路可(T1)[T2T1]逆磁通温度系数。
3、预审后对问题的处理
预审会有代表提出需要对标准中给出的技术参数进行相关条件性试验验证或说明。预审会后,起草单位重点进行了稳磁处理的温度与时间参数的条件性试验,并在一验单位进行相关的验证试验,此外,起草单位对标准中的其他各项参数的选择情况进行逐一说明。(1)稳磁处理的温度和时间
稳磁处理的目的是消除试样在测试温度范围内的不可逆损失,通常是在高于第二目标温度T2 20℃的温度进行一定时间的老化处理,经过条件性试验得到老化处理的时间为2h及以上。具体见“条件性试验报告”和中科三环的“一验报告”。
(2)磁化场的选择
磁化场的选择根据《GB/T 3217-1992 永磁(硬磁)材料磁性试验方法》中“6.1 磁化场”部分来确定,磁化场为该材料内禀矫顽力Hcj的3~5倍。(3)磁通测试
第一、第二目标测试点T1和T2保温时间的选择是基于尽量保证试样温度与检测温度一直,且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如0.1℃,而0.1℃的波动对于大多数温 度控制装置是能满足的。保温时间的长短参考老化处理试验结果。
三、与有关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规定了在开路中稀土永磁材料磁通随温度变化特性的测试方法。本标准适合各类稀土永磁材料开路可逆磁通温度特性的测量。
四、标准水平分析
国内现有测试永磁材料剩磁温度系数的技术主要为闭合磁路方法,如机械行业标准JB/T 8986-1999,国标GB/T 24270-2009,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1239-2010等。对于此类闭合磁路测试方法,受积分器精度的制约,剩磁的测量误差在百分之一的量级,所以仅适用于剩磁温度系数较大的永磁材料的量测,不适合较低温度系数永磁材料(α(Br)优于-3×10-4/℃)的温度系数的准确测试。开路磁通测试方法,配备高精度积分器则更适合于低温度系数稀土永磁体温度系数的检测。
国内还没有关于开路方法检测稀土永磁材料开路磁通温度系数的国家标准,尚未查到其他国家、国际标准,本标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整个起草该期间,主要起草单位的工作得到了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也向在本标准起草过程中,提出建议和意见及参与审定的各位专家、代表表示衷心感谢!
钢铁研究总院 2014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