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少年正是读书时老师
少年正是读书时(2015.12.28)
开场白: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精神的殿堂。在这里我们认识了多彩世界,在这里我们读懂了喜怒哀乐!在这里我们跨越时空,触摸历史沧桑„„每一次读书,我们都心存一份感动;每一次读书,我们的心灵都得到一次净化。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领略书的魅力,探寻读书方法!
一、知识积累——我知道:①有关书的名言: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卡莱尔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②有关读书的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③名人读书方法; 学者陈善的“出入法”:既要钻得进去,又要跳得出来。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教育家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想家伏尔泰的“再读法”:重新再读一本书,就仿佛与老友重逢。孟轲的“独立思考法”:尽信书不如无书。④名人读书故事: 古人读书故事:(1)西汉匡衡,凿壁偷光读书。(2)晋代车胤,囊萤读书。(3)汉朝孙敬,头悬梁读书。(4)战国苏秦,锥刺股读书。(5)晋代孙康,映雪读书。今人读书故事:
鲁迅嚼辣椒驱寒读书: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蒲松龄草亭路问: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一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⑤读经典名著与读流行作品:流行作品用的是现代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起来轻松省力,有兴趣,吸收快。经典名著是经时间筛选留下来的硕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它们和一般作品在文化品位上是不相等的,它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其他的就不在话下了。读名著,有以一当十的价值。尤其是,名著为很多人反复阅读,巳成为当代人共同的文化素养,不了解名著,就会在文化沟通中产生严重障碍。
你为是是应该多读流行作品还是多读名著呢?谈谈理由。⑥读图与读文: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风尚。鼓吹这种风尚的人认为,图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读图的好处多多。对这种风尚持批评态度的人不少,他们认为绝大多数人,尤其是中学生,应该以读文为主,读图只能放在第二位;把大量时间消耗在读图上,将造成全民阅读水平的低下,得不偿失。你认为读图和读文各有什么长处和局限性?中学生应该怎样处理这二者关系? ⑦阅读模式:
了解作者情况、作品背景→扫除字、词、句障碍→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阅读的全过程都伴之以练习。⑧“网上阅读”大家谈:
网上阅读对我们的阅读观念、方式和效率,带来哪些巨大的变化? 可以掌握大量信息,勿庸置疑。读书速度提高。
但是,快餐式阅读,一目十行,影响对文字的整体把握何品味,影响阅读效果。而多数人在网上阅读的基本上也就是快餐式的文学较多,而真正的经典名著通过网上阅读的方式并不合适。
⑨与书籍结伴而行:
1、定期召开读书报告会或举办“读书沙龙”
2、制定自己的读书计划
3.撰写关于读书的作文 4.撰写有关同学们课外阅读的报道
5.给朋友推荐一本好书
6.轮流当小“书探”
1、请你给本次活动确定主题。参考答案如:(1)阅读名著,陶冶情操;(3)我读书,我快乐;(4)让书香伴随花香,让名家走进心灵。
2、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如:(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3、如果你来主持本次活动,你准备采取哪些形式来开展活动: 如:(1)、举行一次读书问卷调查;(2)、请新华书店到学校举办一次书展;(3)请作家作一次“走进名著”报告会;(4)在全校(全班)举办“读书交流会”;(5)举行“名著走向舞台”话剧表演;(6)举行名著知识竞赛;(7)编辑名人读书名言;(8)“名人读书故事”大家讲。
二、常见题型——我会做:
(一)为推进“文化襄阳”建设,我市从2012年开始,每年四月集中开展“书香溢襄阳”读书活动。为配合这次活动,你所在的班级同时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8分)
【续写标语】为鼓励更多同学参与活动,班长负责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他根据下面语段中的划线句拟出了标语的前半句,请你续写后半句。(要求: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2分)
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会感到一时的快乐,我们常常会心一笑;而经常性地读书则会让我们一辈子都从中获得很多益处,真正领略“读书是福”的意境。
标语:读好书一时快乐,好(常)读书终(一)生受(获)益
【设计活动】这次活动的成功举行离不开合理的安排,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再设计两个。(2分)
活动一:举办“我的读书经验”交流会
活动二:举行“书香溢襄阳”读书知识竞赛
活动三:示例:①举办“走进名著”读书报告会;②举办“名著在我心中”读书演讲会;③举行“名著走向舞台”话剧表演;④出一期“我与名著共成长”墙报(黑板报)。(2分)
【仿写表达】谈到读书的作用时,大家各抒己见,请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写一句话,表达你对读书作用的认识。(2分)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读书,让我们体验生活的乐趣;读书,让我们拥有崭新的发现;读书,让我们感悟人生的真谛。;读书,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
【探究材料】怎样读书才更有效?请联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既引起自己阅读兴趣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犹如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就看谁有眼力能拿到货真价实的东西。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表明一个人的情趣、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因此,读什么书会像一面镜子,将人们的精神世界映照得一清二楚。
材料二: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其实,形成自己的阅读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正因为找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瞧瞧,连兴趣也谈不上,更不用说癖好。
探究结果:读书要有所选择(1分),应选择引起自己阅读兴趣(又有阅读价值)的书来读
(二)、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这一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广泛地认识到。读书可以让我们享受和吸取人类文化的成果,让我们的心灵世界逐渐变得广阔,变得丰富多彩。少年正是读书时,热爱读书吧!让书陪伴你一生。某班同学在“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了如下活动,请你踊跃参加。活动一:【宣传读书活动】
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2分)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书让学识变得渊博;读书让思维变得缜密。活动二:探寻读书方法——怎样读书读书还得讲究方法,下面向你介绍两位名人的读书方法。你还有另外的读书方法吗?请介绍一种,并说明使用这种读书方法的理由。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我的读书方法:我平时读书时注重勤积累,勤摘抄,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我的理由:_摘抄做笔记的过程就是静下心来深入理解,吸收、消化、揣摩作者的思路的过程。如果只看一则不能深入理解,二则不能消化吸收三则不便日后急需之时查找。
活动三:走进书的世界——读书实践走进书的世界你一定收获颇丰吧,请展示你的收获。请向你的朋友推荐一部你最喜欢的名著(教材附录中的名著),并说说推荐的理由。我推荐的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四)【活动收获仿写】: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在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要求内容相近,句式相同。
1、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可以使软弱的性格变得坚强,可以使卑微的生命变得高尚;可以使单调的生活变得多彩了可以使浮躁的心态变得平和
2、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一本书像一座桥,帮助我们通往充满阳光的大洋彼岸。一本书像一个路标,指引我们走进广阔无垠的草原.(三)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每一次读书,我们的心灵都得到一次净化;每一次读书,我们都会有丰厚的收获。现在班上要举行“四个一阅读”活动,作为课代表,有以下任务等着你去完成:
任务一:拟写标语,请你围绕本次活动的主旨“交流、分享、进步”,仿照例句,拟写一条简介、富有感染力的标语。示例: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喜悦。__好书共读,快乐同享。任务二:规划方案
这次活动的成功举行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活动安排。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再安排两种。活动一:开展:“好书大家读”活动活动二:开展:“书香校园”评选活动 活动三:开展“书香伴我行”征文活动活动四:_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在手机的时代,指尖上的世界里,尤其是学生、上班族,他们走个路、坐个车、吃个饭、聊个天,几乎机不离手,差不多就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有了这种莫名其妙地被强迫的惯性,他们热衷用手机来看电子书,上百万字的书转化成了几M,拷贝进入手机里轻松得跟没事发生一样,读起来也轻松得跟没读一样。
材料二:书籍所承载的知识和思想信息,远远超出图片影像的有限范围。好的书籍给人的精神影响,在广度和深度上更是影像材料无法企及的。多少个世纪积累下来的印刷文本,它的价值和蕴涵的智慧,不是技术化的影像能够承载的。处于思想成长期的青年学子,多闻一闻油墨香,多从好的书籍中汲取精神营养,一定会比沉迷于读书快感的人多一份思想的力量。探究结果:要重视阅读书籍,而不是一味沉迷于手机阅读和电子图书阅读。
任务四:提出建议为了使“四个一阅读”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示例:制定读书计划建议一:定期召开读书报告会建议二:举办“读书沙龙” 给朋友推荐一些好书;轮流当书探
(四)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班上将开展一次“读书报告会”。
1、【设计活动步骤】。
步骤一:主持人致开场白并宣布活动开始。步骤二:各组推荐代表进行交流(或各专题活动小组展示他们小组的成果)步骤三:老师评价步骤四:主持人致结束语并宣布活动结束
2、【调查读书现状】 读书现状调查表 调查项目 学段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小时
1.2小时
0.5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
27.8%
35.8%
45.6%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3、【探讨读书方法】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4分)①向校长提建议:校长你好,我们学校可以每周专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自由阅读吗? ②向同学提建议:同学们,俗话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读书要有所选择,可以从自己有兴趣的书籍入手。
4、【材料探究】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为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材料二:随着音响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分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理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以上两则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现象?其原因是什么?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学生阅读量少;二是由于音像制品、漫画不断普及带来的负面影响。B、简要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引导学生更多的阅读文学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C、如果就这一问题进行一次采访,请以语文老师为采访对象设计两个问题。
如提问一:当前社会上普遍反映学生阅读能力下降,您认为语文教师(或语文教学)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呢? 提问二:面对当前不少学生阅读能力下降的现状,您认为语文老师应该怎样改变这一现状?提问
补充:
1、举办“阅读名著”手抄报比赛的步骤:(1)赛前分组搜集“名人读书名言”、“名人读书故事”、“名人读书经验”等资料。(2)分小组办手抄报_3_各组上交参赛作品(4)评委打分并宣布比赛结果。
2、为配合这次活动,班里还准备办一份读书小报。请你为这份小报拟写一个栏目名称,并简要介绍这个栏目的内容。(栏目名称为4个字)。(1)名称:新书速递内容:推荐最新上市的,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图书,并简介该书的作者、内容。
3、在活动中,同学们认为读书要有好方法,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有收获,请你谈谈你对读书方法的认识。如:我觉得读书要像蜂采蜜,一要多读,读各类书;二要努力读懂,不能不懂装懂;三要在读书过程中反复思考,领会吸取书中的有用知识。
4、活动结束后你认为这次活动有哪些不足?请针对这次活动写出你的建议或意见。如:(1)学校图书室应多储备一些中外名著和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2)学校图书室应增加对学生开放的次数;(3)学校多举办些读书活动,营造更加深厚的读书氛围;
第二篇:少年正是读书时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导学案(一课时)
方案一 【学习目标】
交流读书体会、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好书推荐、说读书名言等 通过讲述读书故事、好书推荐、说读书名言等活动,增 活动,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 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通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 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学会就主题进行交际,并能出不了解各种阅读形式的优劣。
【学习方法】自我训练,互动法 课前准备:文本,教案 教学过程
一、向名人学读书,讲故事比赛
1、每组每人搜集几个名人读书的故事,在小组内讲故事。
2、每组选出一名将故事的代表,参加班级讲故事比赛。
3、讲故事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温馨提示:小组合作,交流,推荐)
二、好书大家分享
1、每人做张卡片,把自己喜欢的书的简介,作者简介以及推 荐理由都写在卡片上,相互交流。如课本 P183 右上角图所示(小组合作交流,小组长把制作好的卡片搜集起来制作成小宣 传画的形式,具体要求看 P183 第二块内容)。
2、小组长收集好后拍代表在全班展示,给不同表现的同学加 分。
三、合作探讨 完成课本 P183 页,第三块内容。搜集查找关于“读图”“网上阅读”的资料。全班同学分成两、队,选出代表,两两比赛,组织一场辩论会。辩论形式灵活,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展开辩论。每一小组可在 比赛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还可以反驳其他小组的观点。以 小组合作情况,发言情况,以及准备资料的多少评出一二三个 等级,分别给不同等级的学生加不同分。比赛后与其他小组交 流资料,以实现资源共享,互相提高。(温馨提示:交流讨论,小组记录员记录好你们小组讨论的内 容或者整合小组成员的意见,2 分钟后小组长派代表展示)。
四、各小组准备档案袋,将小组活动资料整理入袋保存。
五、课后反思 教学重点:学会就主题进行交际,并能出不了解各种阅读形式的优 劣。
方案二
少年正是读书时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好书推介、说读书名言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2、根据交际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评价。【教学重难点】
学会就主题进行交际并能悉心倾听对别人的交际过程进行恰当的评价。【课前准备】
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读书我快乐”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课型:口语交际评价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1、板书繁体字“书”,有人认识它吗?
2、不认识这个字的同学向认识这个字的人请教
(1)指名当众请教,相机指导向别人请教问题要真诚有礼貌
(2)个人自主选择小老师进行口语交际
3、过渡:读了黑板上这本一字书,你既认识了繁体字“书”又学到了向别人请教问题的方法,这正应了古人的一句话“开卷有益”,意思是只要读书就有好处。说到读书,我们班的同学们个个都有发言权。据我所知因为读书而废寝忘食的人大有人在,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这样喜欢读书吗?
4、根据发言板书课题:我读书我快乐
二、名言荟萃
1、导入:
快乐是我们对读书的最原始最直接的感受,其实读书的好处很多很多,所以古今中外很多人总结出很多关于读书的名言。
2、出示名言:
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少年不知勤学苦,白首方悔读书迟
3、展示个人搜集到的名言
4、出示说话要求
(1)声音要适度
(2)说话要流利
(3)意思要清楚
5、出示听话要求
认真听、及时评
6、发放评价星级表,教师引领评价
第三篇:少年正是读书时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名人读书典故。2.知道一些名人读书故事。3.积累名人读书名言。4.学习一些名人读书方法。一.有关读书的典故 你知道它们与谁有关吗?
头悬梁、锥刺股------------(孙敬、苏秦)囊萤映雪-------------------(车胤、孙康)凿壁偷光-------------------(匡衡)韦编三绝-------------------(孔子)程门立雪-------------------(杨时)
(一)悬梁刺股:发音:xuán liáng cì gǔ。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二)车胤囊萤/孙康映雪
1.车胤囊萤我国晋代有个清贫好学的车胤,从小爱读书,但他家里很穷,点不起灯,于是,他就用很薄的纱布,做了个小口袋,把萤火虫捉来放在里面,晚上便利用闪闪荧光来勤奋读书。
2.晋代孙康因为家贫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他觉得非常可惜,白白地浪费光阴。一天外面下起了很大的雪,半夜梦醒,见一丝亮光从窗缝里钻进来,原来是大雪映出来的,他起身对着亮光看起书来。经过他夜夜刻苦努力终于成为饱学之士。
(三)凿壁偷光
晋朝人孙康从小喜欢读书,贫穷。为了维持生计家人不得不在白天都干活,孙康年纪小,但是不例外。白天没有时间,晚上家里没有灯不能读书。孙康问父亲:“为什么别人家里有油灯,而我们没有呢?”父亲回答说:“油灯很贵,咱们要买油灯全家都要饿肚子。”小孙康很懂事,从此就不再提此事。
读的书都是 借的,又很讲信誉,到时间一定要还,常常因为没有时间看书而发愁。他曾经尝试在月光下读书,但是太暗,眼睛疲劳。
有一年冬天,下大雪。月光皎洁。他忽然发现,书上的字在雪地里看得很清楚,孙康非常高兴,忙坐雪地里看书,坐累了就躺在雪地里,映着雪的反射光线读书。此后,每遇到下雪,孙康不顾严寒,躺在雪地里读书,时间长了手脚都长满冻疮,但是通过这种方法他读了很多的书。最后官拜御史大夫。许多人知道这个故事之后,感动得泪流满面。
(四)韦编三绝
1.韦编三绝,出于《史记·孔子世家》的典故,原为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现用于比喻读书勤奋。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五)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备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二.名人读书的故事
1.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2.曹禺真读书假洗澡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3.爱迪生以书为枕 大名鼎鼎的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一生的发明多达近二千项,被誉为“发明大王”。这与他的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他常常通宵达旦地读书,查资料,困极了,他就以书当枕,在实验室躺一会儿。因此,有人风趣地说:“怪不得爱迪生有那么多的知识,原来他在睡梦中也还要从书本里吸取营养哩。”
三.名人读书名言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三国]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宋]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绍斯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四.读书方法举隅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五.我思我问 1.我喜欢看什么书? 2.我平时看过什么书?
3.我看书时动笔作批注、写读书笔记吗? 4.对于图画阅读与文本阅读,我喜欢哪一个? 5.我的阅读目标是怎样的? 6.电子阅读有何利弊?
第四篇:少年正是读书时
一、关于读书的古诗: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2.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4.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5.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6.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二、关于读书的名句:
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7.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8.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9.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10.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11.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
4、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5、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6、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
7、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8、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9、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10、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1、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12、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
13、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14、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钱三强
1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丘
1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18、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丘
19、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22、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弗·培根
23、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艾迪生
24、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25、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托尔斯泰
26、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
27、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28、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2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0、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 1.韦编三绝
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2.囊萤映雪
孙康,晋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是说:晋朝人孙康家里穷,无油点灯,曾经在下雪天的夜晚用雪光照着读书。
3.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故事大全《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4.凿壁借光
西汉时有一位著名的经学家名叫匡衡,关于他凿壁偷光读书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为佳话。
史书记载,匡衡自小家境贫寒。白天,他靠砍柴割草,换点粮食度日;晚上,他想读书,可是没有钱买油灯。他看到邻居家灯火明亮,就在墙上动手凿个洞,引一点微弱的亮光。每天晚上,他就靠这点儿亮光如饥似渴、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后来,为了能读到更多的书,他甚至愿意给一位家中藏书丰富的人做奴仆而不计报酬,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读到更多的书。
5.程门立雪
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hào)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yí)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zuò)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为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6.牛角挂书
出自《新唐书·李密传》
隋朝有个读书人名叫李密,原是贵族出身,后来家境破落。但他喜欢读书,从不浪费能够用来读书的点滴时间。一次,李密骑着牛出外办事,就把一套《汉书》挂在牛角上,从中抽出一本,坐在牛背上一边赶路,一边读,十分专注。这一情形恰巧让大臣杨素看到,杨素问道:
“你是哪儿的书生?”
“我叫李密,辽东襄平人。”
“你读的是什么书?”
“《汉书》中的《项羽本纪》。”
杨素很亲切地跟李密详谈了一阵,觉得这个少年前途无量,便鼓励他:“你这么好学,将来一定会有成就的。”杨素回家后,把情况讲给儿子杨玄感听,杨玄感便和李密结交,成了好朋友。公元613年,杨玄感看到隋朝大势已去,便乘机起兵反隋,并请李密为他出谋划策,但杨玄感没有采纳李密的妙计,兵败身亡。后来李密投奔了瓦岗寨的农民起义军,成为瓦岗军的首领。
后来,人们用“牛角挂书”来形容读书非常刻苦努力。
7、昼耕夜诵:出自:《魏书·崔光传》:“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 崔光(449—522)北魏清河人.本名孝伯,字长仁.(世居今山东省夏津县白马湖镇崔庄村)孝文帝赐名光.崔光幼年家贫,嗜书好学,后为人撰写书稿,以润笔之资赡养父母.482年(北魏孝文帝泰和六年)崔光仕魏为中书博士著作郎,与秘书丞李彪共撰国史,后李彪解职,史事由崔光专任.后因谋略功,实授太子少傅,迁右光禄大夫.516年(孝明帝熙平元年)封为平恩县侯,加授太子太保.518年,崔光奏请修补《石经》形容抓紧时间学习,读书勤奋。
8、圆木警枕:司马光从小到老,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反而更加刻苦。他住的地方,除了图书和卧具,再没有其他珍贵的摆设。卧具很简单:一架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枕头。为什么要用圆木枕头呢?说来很有意思,当读书太困倦的时候,一睡就是一大觉。圆木枕头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它就滚走了。头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声,他惊醒了就会立刻爬起来读书。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醒,不会懒惰。形容鞭策自己,勤奋不懈。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形容发奋图强,刻苦磨练自己。
还有: 暗室求物 傲贤慢士 白面书生 闭户读书 博览群书 布衣韦带 穿壁引光 春诵夏弦 箪食瓢饮 读书得间 废书而叹 焚膏继晷 腹载五车 滚瓜烂熟 含英咀华 画荻教子 开卷有益 立地书橱 两脚书橱 磨穿铁砚 囊萤照读 牛角挂书 囊萤照书 七行俱下 然荻读书 三余读书 十年寒窗 诗礼之家 十行俱下 书香门第 十年窗下 硕学通儒 书声琅琅 大璞不完 孙康映雪 徒读父书 五行并下 韦编三绝 学富五车 寻章摘句 一箪一瓢 一介书生 引锥刺股 凿壁偷光 映月读书 源头活水 映雪读书 招贤纳士 昼耕夜诵 折节读书 暗室求物
第五篇:《少年正是读书时》说课稿
《少年正是读书时》说课
云南北辰高级中学
陈秀兰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一代文豪苏轼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促进读书,许多电视台相继推出了读书节目,如央视10套的《子午书简》,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开卷八分钟》,中国教育台的《读书周刊》,特别是央视一套播出《朗读者》后,读书更是成为一种时尚,成为几乎全民的活动。中学生的学业相对繁重,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应该怎样去选择,怎样去读呢?本课题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说教材
《少年正是读书时》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旨在通过此次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目前的阅读状况,找出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说学情
中学生已经进入中学这一成长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及时地帮助他们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活动实施时,要强化这样的意识:综合性学习的一切活动应由学生自己自主、合作完成,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和协作。
三、说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通过说读书名言,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好书推荐等,增强学生表达、倾听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合作讨论等活动,增强学生与他人交往沟通,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有选择地读书,提高阅读品位,善于总结和分享。
重点: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
难点:学会有选择地读书,提高阅读品位,善于总结和分享。
四、说教学过程
三环节:课前准备——课堂活动——课后延伸 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名人读书名言。
2.搜集名人读书的经验,写上自己的评析和体会,要求联系实际,有现实意义。
3.搜集读书成语典故,及名人读书的故事,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活动: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曾经写下这样的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谁给大家说说这首诗的主旨呢?
(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综合性学习初显语文味。)活动一:名人论读书
1.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名言展示:书是一扇窗户——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
书是良药——汉朝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书是阳光——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活用名言:依照上面的例句,运用相同的修辞方法,写出你对书的认识。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书是________——我说:“________________。”
2.介绍名人的读书方法,如:韩愈的“提要钩玄法” ;朱熹的“三到法”;鲁迅的“随便翻翻”;毛泽东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华罗庚的“厚薄法”等。
(作用:先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体验存在感和成功感,然后及时介绍名人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模仿和创造)活动二:开讲啦
1.讲读书的典故及古今中外名人读书的逸闻趣事。
典故资料链接:韦编三绝,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逸闻趣事资料链接: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曹禺真读书假洗澡,爱迪生以书为枕,闻一多醉书,华罗庚猜书,侯宝林抄书,张广厚吃书,高尔基救书等。2.讲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收获。3.介绍自己最拿手的读书方法。4.好书推荐,说出推荐理由。
(作用:给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大胆展示自己。)
活动小结: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先辈,把自己的经验写成文字,供后人借鉴。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当把自己投入到书籍之中,才能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为即将展开的更加绚丽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延伸
同学们,上节课的活动相信大家都尝到了读书的“甜头”,现在一定正跃跃欲试要一展读功吧,可我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选出适合自己的书呢?这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请同学们课后搜集相关资料,如“流行作品与经典作品较量”“读图与读文争锋”“网上阅读利与弊”等,看看大家是如何见仁见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