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最新资管业务八条底线,大幅降低杠杆率、禁止预期收益率、穿透合并计算合格投资者5篇

时间:2019-05-14 01:1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读最新资管业务八条底线,大幅降低杠杆率、禁止预期收益率、穿透合并计算合格投资者》,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读最新资管业务八条底线,大幅降低杠杆率、禁止预期收益率、穿透合并计算合格投资者》。

第一篇:解读最新资管业务八条底线,大幅降低杠杆率、禁止预期收益率、穿透合并计算合格投资者

重磅!解读最新资管业务八条底线,大幅降低杠杆率、禁止预期收益率、穿透合并计算合格投资者

2016-05-17孙海波金融监管研究院关于就《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落实资产管理业务“八条底线”禁止行为细则(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中基协字〔2016)63号)

各位理事、监事,资产管理业务专业委员会委员、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专业委员会委员:

根据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发展需要,我会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落实资产管理业务“八条底线”禁止行为细则(2015年3 月版)》进行了修订,现向各位理事、监事、委员征求意见。请将有关意见和建议以电子邮件形式于2016年5月20日前反馈至我会资管产品部。

电子邮箱:zgcpb@amac.org.cn 附件:

1、《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落实资产管理业务“八条底线”禁止行为细则(修订版,征求意见稿)》

2、修订说明

附件一: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落实资产管理业务“八条底线”禁止行为细则

(修订版,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规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行为,结合目前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实际运行情况,按照“八条底线”要求,制定本细则。.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是指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及其依法设立的从事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的子公司。

第三条 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不得存在非公平交易、利益输送、利用非公开信息交易、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不得利用资产管理计划进行商业贿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一)交易价格严重偏离市场公允价格,损害投资者利益。不存在市场公允价格的投资标的,能够证明资产管理计划的交易目的、定价依据合理且在资产管理合同中有清晰约定,投资程序合规以及信息披露及时、充分的除外;

(二)以利益输送为目的,与特定对象进行不正当交易,或在不同的资产管理计划账户之间转移收益或亏损;

(三)以获取佣金或者其他不当利益为目的,使用资产管理计划资产进行不必要的交易;

(四)泄露因职务便利获取的未公开信息,以及利用该信息从事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的交易活动;

(五)利用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资产为资产管理人或第三方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向相关服务机构支付不合理的费用;

(六)违背风险收益相匹配原则,利用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向特定一个或多个劣后级投资者输送利益;

(七)侵占、挪用投资者委托资产。

第四条 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不得存在不适当宣传、违规销售资产管理计划、误导欺诈投资者以及以任何方式向投资者承诺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等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一)资产管理计划名称中含有“保本”字样,资产管理合同及销售材料中存在包含保本保收益内涵的表述,如零风险、收益有保障、本金无忧等;

(二)与投资者签订回购协议、抽屉协议或承诺函等文件,直接或间接承诺保本保收益;

(三)销售人员向投资者口头或通过微信、QQ、短信等方式承诺保本保收益; 评论:新增通过微信、QQ短信等形式承诺保本规定,表述更加严谨。(四)销售人员明知投资者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条件或资产管理计划最低投资门槛,仍为其提供多人拼凑或短期借贷凑足最低投资资金等建议或便利;

评论:和2015年底的征求稿比,新增了该项表述。细化合格投资者最低投资门槛的表述。

(五)向非合格投资者销售资产管理计划,或者投资者人数累计超过200人,若同一资产管理人的多个同类型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标的完全相同,应合并计算投资者人数;

评论:和此前八条底线要求比,这里明确了“同一资产管理人的多个同类型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标的完全相同,应合并计算投资者人数”的要求,这实际上市对《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的进一步补充和细化,也颇具争议;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规定“以合伙企业、契约等非法人形式,通过汇集多数投资者的资金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或者私募基金销售机构应当穿透核查最终投资者是否为合格投资者。但是如果在基金业协会备案则可以不再穿透核”;现实中很对机构通过资管计划嵌套,最终投资于同一个项目或资产,如果向上穿透,则突破了200人上限,但此前的规则是备案产品不穿透核查。

此次征求意见稿基本上否定了上述规避做法,也是和近期部分监管局的处罚案例通报精神一致。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部分证监局曾对2只券商集合资管产品同时成立并投向同一只基金子公司专户,认定为变相突破200人的限制,因为穿透底层资产看,这2只券商集合资管产品最终投向同一个资产项目。也就是实践中监管仍然看实质,尤其是成立日期相同的多只产品同时嵌套一层其他协会备案的产品投资于同一个底层资产,监管仍然会穿透审查合格投资者是否超过200人。

(六)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直接向不特定对象宣传具体产品,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和销售机构通过设置特定对象确定程序的官网、微信、客户端等互联网媒介向已注册合格投资者进行宣推介的情形除外;

评论:和去年11月份征求意见稿比新增微信和APP客户端特定程序的筛选渠道;和4月15日发布的私募基金募集办法保持一致。

以微信公众号为例,通过微信公众号的群发功能发布产品信息属于不特定对象发布,但如果在微信公众号菜单栏设置选项,如果订阅用户主动通过菜单栏经过更详细的个人信息获取和筛选则可以。这里核心应该是是否已经获得客户的初步信息(不一定要符合合格投资者严格要求,这是在购买阶段,但产品宣传至少需要客户主动注册自己财务和风险承受等信息),网站非注册用户产品浏览也在禁止之列。

(七)向投资者宣传的资产管理计划投向与资产管理合同约定投向不相符,但已按照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程序和要求取得授权的除外;

(八)销售资产管理计划时,存在未充分披露资产管理计划交易结构、当事各方权利义务条款、收益分配内容、投资顾问合作信息(如有)、关联交易情况(如有)等行为;

(九)资产管理计划完成备案手续前参与股票公开或非公开发行;(十)资产管理计划向投资者宣传预期收益率; 评论:这条此前金融机构反响最大,尤其是对结构化产品A份额(或优先级)的预期收益率如果不能进行宣传有一些难以理解。监管机构禁止宣传预期收益率主要是考虑到容易踩红线,投资者将预期收益率理解为保本收益,销售人员将预期收益率可能曲解为保本;这在信托计划和银行理财销售过程中也非常常见,通过暗示预期收益率就是很可能最终收益来吸引客户。

但对于结构化产品,优先级份额的预期收益率的确有一定保障基础,即劣后份额的本金支持。

(十一)夸大或者片面宣传产品,夸大或片面宣传资产管理计划管理人及其管理的产品、投资经理等的过往业绩,未充分揭示产品风险,投资者认购资产管理计划时未签订风险揭示书和资产管理合同。

第五条 资产管理计划不得投资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一)投资项目被列入限制类或淘汰类产业目录;(二)投资项目违反环境保护政策要求;

(三)通过穿透核查,资产管理计划最终投向上述投资项目。

第六条 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不得对资产管理业务人员及相关管理团队实施当期激励,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一)项目奖金发放机制与项目实际完成进度不匹配;

(二)项目结束前已发放奖金比例超过项目已实际到账收入的80%。第七条 资产管理业务不得从事违法证券期货业务活动或者为违法证券期货业务活动提供交易便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一)资产管理计划份额下设子账户、分账户、虚拟账户或将资产管理计划证券、期货账户出借他人,违反账户实名制规定;

(二)直接或间接为违法证券期货业务活动提供账户开立、交易通道、投资者介绍等服务或便利;

(三)资产管理计划交易系统外接未经监管机构或自律组织认证的其他交易系统,为违法证券期货业务活动提供端口服务便利;

(四)设立伞形资产管理计划,子伞委托人(或其关联方)分别实施投资决策,共用同一资产管理计划证券、期货账户。

第八条 资产管理计划不得违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基本原则,直接或间接对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优先级份额认购者提供保本、保收益安排;资产管理计划不得违反杠杆设计与风险收益相匹配的原则;资产管理计划不得存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一)未对结构_化资产管理计划劣后级份额认购者的身份及风险承担能力进行充分适当的尽职调查;

(二)未在资产管理合同中充分披露和揭示结构化设计及相应风险情况、收益分配情况、风控措施等信息;

(三)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的杠杆倍数超出以下限制:

1、股票类、混合类资产管理计划的杠杆倍数超过1倍;为管理符合规定的员工持股计划设立的股票类资产管理计划的杠杆倍数超过2倍。

2、期货类、固定收益类、非标类资产管理计划的杠杆倍数超过3倍。

3、其他类资产管理计划的杠杆倍数超过2倍。

评论:和此前2015年底的征求意见稿比,没有实质变化;只是在第2点新增期货类资管计划的杠杆倍数不超过3倍。但该项内容和目前使用的八条底线内容差别非常大。

杠杆率如何计算,对于类似1:1:3带有夹层的结构化比例如何计算也稍有争议。但从本征求意见稿的第十五条看,协会的思路是先定义优先级,然后按照排除法就是劣后级,属于从严认定的思路。因为中间层肯定也为优先级提供了风险保障,所以相对优先级而言,中间级只能纳入劣后级(尽管相对劣后级而言中间级属于优先,但从十五条定义看并不会看这个特征)。所以从严解释,1:1:3的带夹层结构化产品杠杆率为4倍,超出征求意见稿的监管范围。

(四)通过穿透核查,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嵌套投资其他结构化金融产品;(五)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名称中未包含“结构化”或“分级”字样; 评论:新增“分级”选项,此前要求必须包含“结构化”三个字。(六)集合(“一对多”)资产管理计划的总资产超出净资产的140%。评论:和去年11月的征求意见稿版本相比,这里140%比例限制不再局限于债券类,而是对所有类型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比例都约束在140%以下。和当前正是法规比,现行法规只是在回购交易有特别限制,不得超过140%。

第九条 资产管理人不得违规聘请第三方机构担任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顾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一)聘请个人或不符合相应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担任投资顾问,或实质上承担投资顾问职责;

(二)未建立或未有效执行投资顾问遴选机制,未按照规定流程选聘投资顾问;(三)未签订投资顾问协议,或未在资产管理合同及其它材料中明确披露投资顾问身份、未约定投资顾问职责以及未充分说明和揭示聘请投资顾问可能产生的特定风险;

(四)未建立或有效执行防范利益冲突机制,资产管理计划与投资顾问本身、其管理的或担任投资顾问的其它产品之间直接或间接存在利益输送、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行为;

(五)向未提供实质服务的投资顾问支付费用或支付的费用与投资顾问提供的服务不相匹配;

(六)投资顾问及其关联方以其自有资金投资于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第十条 不得开展资金池业务,资产管理计划投资非标资产时不得存在以下情形:

(一)不同资产管理计划进行混同运作,资金与资产无法明确对应;(二)资产管理计划在整个运作过程中未有合理估值的约定,且未按照资产管理合同约定向投资者进行充分适当的信息披露;

(三)资产管理计划未单独建账、独立核算,未单独编制估值表;(四)资产管理计划在开放申购、赎回或滚动发行时未进行合理估值,脱离对应项目资产的实际收益率进行分离定价;

(五)资产管理计划未进行实际投资,仅以后期投资者的投资资金向前期投资者兑付投资本金和收益;

(六)资产管理计划所投资资产发生不能按时收回投资本金和收益情形的,资产管理计划通过开放参与、退出或滚动发行的方式由后期投资者承担此类风险,但管理人进行充分信息披露及风险揭示的除外;

(七)通过资产管理计划间的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

(八)以资产管理计划为非标资产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担保或回购承诺。

第(八)项本来就不允许,但此类交易在目前监管框架下本来就不允许。其实央行和5部委联合发布的127号文也已经禁止资管计划为同业投资或其他资管计划提供担保或回购等(SPV之间的投资参照执行)

第十一条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依据本细则要求,相应制定本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禁止行为细则。

第十二条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违反本细则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可视情节轻重对其采取相应纪律处分,并通报相关机构。情节严重的,移交中国证监会处理。第十三条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可根据资产管理业务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本细则内容。

第十四条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参照执行本细则。

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按照规定开展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不适用本细则。第十五条 释义:

(一)本细则所称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是指存在一级份额以上的份额为其他级份额提供一定的风险补偿或收益分配保障,收益分配不按份额比例计算,由资产管理合同另行约定的资产管理计划。资产管理人应当在资产管理合同中明确份额属性划分标准,并向投资者确认其认购的份额归属于优先级还是劣后级。

(二)本细则所称杠杆倍数计算公式为,杠杆倍数=优先级份额/劣后级份额。(三)本细则所称股票类资产管理计划,是指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投资范围,投资于股票或股票型基金的资产比例高于80%(含)的资产管理计划。

(四)本细则所称期货类资产管理计划,是指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投资范围,仅投资于期货、期权及其他金融衍生产品、现金的资产管理计划。

(五)本细则所称固定收益类资产管理计划,是指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投资范围,投资于银行存款、标准化债券、债券型基金、股票质押式回购以及有预期收益率的银行

理财产品、信托计划等金融产品的资产比例高于80%(含)的资产管理计划。(六)本细则所称非标类资产管理计划,是指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投资范围,投资于未在公开证券交易场所转让的股权、债权及其他资产权利的资产比例高于80%(含)的资产管理计划。

(七)本细则所称混合类资产管理计划,是指投资范围包含股票类、期货类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标的,但投资比例未迗到相应类别标准的资产管理计划。

(八)本细则所称其他类资产管理计划,是指投资范围及投资比例不能归属于前述任何一类的资产管理计划。

(九)本细则所称关联方的界定以《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相关规定为准。

(十)本细则所称市场公允价格区分不同交易市场特征,采取不同确定方法,在集中交易市场,可以参考最近成交价格确定公允价格;在非集中交易市场,应当在资产管理合同中事先约定公允价格确定方法,并按照约定方式确定公允价格。第十六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新设立的资产管理计划应当符合本细则要求。对于发布之日前存续的资产管理计划,不符合本细则第七条、第九条第(一)款至第(五)款的,应及时进行整改;其他不符合本细则相关条款的,到期前不得开放申购或追加资金,合同到期后予以清盘,不得续期。

附件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落实资产管理业务“八条底线”禁止行为细则

修订说明

为进一步落实证监会关于资产管理业务“八条底线”要求,根据中国证监会部署,结合近期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实际情况,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筒称协会)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落实资产管理业务“八条底线”禁止行为细则(2015年3月版)》(以下简称《细则》)进行了修订,形成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落实资产管理业务“八条底线”禁止行为细则(修订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现就修订情况说明如下:

一、修订背景

经证监会批准同意,协会于2015年3月5日发布了《细则》,并分别于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组织开展了培训和讲解工作,加强行业对《细则》的理解和执行,指导行业规范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细则》发布以来,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规范,非公平交易、高杠杆、不规范销售等行为受到了严格管理,非标项目当期激励情况较多的现象有所改变。然而,受前期股票市场异常波动影响,《细则》关于杠杆倍数的要求需要加以调整,违法从事证券期货业务活动以及违规聘请投资顾问等新的情况需要纳入规范。另一方面,考虑到在协会登记备案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增长较快的情况,为加强对其业务行为的规范,防范业务风险,避免出现监管套利现象,需要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纳入统一的自律管理范围之内。

有鉴于此,协会启动了对《细则》的修订工作,通过资管委员会组织行业专家对《细则》的内容、形式、适用范围进行了讨论、分析,并征求了有关监管机构、派出机构及自律组织的意见,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二、主要修订内容

《征求意见稿》总体架构与《细则》保持不变,内容由之前的十三条增加为十六条。其中新增条款五条,合并原有条款四条为两条。

(一)修改适用范围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结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私募基金备案实际情况,新增第十四条,明确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参照执行《征求意见稿》,同时重申资产证券化业务不适用《征求意见稿》。

(二)新增对“从事违法证券期货业务活动”和“违规聘请投资顾问”行为的禁止性要求 为落实中国证监会的监管要求,根据前期股票市场异常波动的现象,结合资产管理计划投资证券期货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日常备案监测过程中掌握的信息,《征求意见稿》新增以下两条禁止性要求:

1、第七条 资产管理业务不得从事违法证券期货业务活动或者为违法证券期货业务活动提供交易便利。2015年7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清理整顿违法从事证券业务活动的意见》(证监会公告[2015]19号),对清理整顿违法证券业务活动做了部署。检查发现,部分资产管理计划也存在外接具备分仓功能的信息技术系统以及违规设立子账户、分账户、虚拟账户、伞形资管产品等行为,为落实证监会监管要求,新增加的第七条主要从账户实名制、账户控制权、外接交易系统以及设立伞形资管产品四个方面禁止资产管理计划为违法证券期货业务活动提供服务或便利。

2、第九条 资产管理人不得违规聘请第三方机构担任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顾问。目前,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聘请投资顾问的情况较多,投资顾问在资产管理计划运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而投资顾问的条件、能力以及合作模式都会对投资者利益产生较大影响。通过备案监测发现,部分资产管理计划存在未充分披露聘请投资顾问信息、投资顾问条件要求不统一、投资顾问权责不清晰、投资顾问费用不规范等问题,风险较大,有必要加以规范。新增加的第九条主要从投资顾问基本要求、投资顾问遴选及选聘、投资顾问信息披露及职责约定、防范利益冲突以及投资顾问费用支付等方面作了明确要求,以期进一步规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聘用投资顾问的行为。需要说明的是,《征求意见稿》明确禁止个人担任投资顾问,同时禁止投资顾问及其关联方以其自有资金投资于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以明晰投资顾问与投资者之间的角色定位,防范潜在的利益冲突。

(三)修改“资产管理计划杠杆设计”和“资金池”内容

1、第八条资产管理计划不得违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基本原则,直接或间接对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优先级份额认购者提供保本、保收益安排;资产管理计划不得违反杠杆设计与风险收益相匹配的原则。此前,《细则》对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杠杆倍数做了最高不得超过10倍的限制,起到了一定的风险防控作用。随着市场情况的不断变化,资产管理计划的类别在不断丰富,有必要针对不同类别资产管理计划设定不同的杠杆倍数限制,进一步反映资产管理计划的实际风险状况。本条主要做了如下修改:

一是区别资产管理产品与股票融资行为的本质差异,回归资产管理业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本源,明确禁止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直接或间接为优先级份额认购者提供保本保收益安排。例如,约定对优先级收益预先计提、约定提前终止罚息、约定差额补足以及其他实质上为优先级份额认购者提供保本保收益的安排等。二是依据投资范围及投资比例将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分为股票类、期货类、固定收益类、非标类、混合类和其他类,并根据不同类别产品的市场风险波动程度相应设定不同的杠杆倍数上限。将风险较高的股票类产品杠杆倍数上限由10倍下调至1倍,主要综合考虑了当前股票市场实际情况以及总体监管导向,同时对于混合类杠杆倍数也设定为1倍,主要是为了防范以“假混合真股票”类产品规避前述规定情形出现。考虑到为管理符合规定的员工持股计划设立的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存在一定特殊性,《征求意见稿》适当放宽其杠杆倍数至不超过2倍。另外,为进一步控制投资风险,降低投资杠杆水平,参照《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集合(“一对多”)资产管理计划的总资产不得超出净资产的140%。

三是增加了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信息披露内容,要求对结构化设计及相应风险情况、收益分配情况、风控措施等信息进行披露。

四是将杠杆倍数计算公式调整为“优先级份额/劣后级份额”,使之更加筒洁、明了,也与市场同行做法一致。

五是要求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名称中必须包含“结构化” 或“分级”字样,以充分揭示结构化产品的风险属性。

六是严格加强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风险防控,禁止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嵌套投资其他结构化金融产品。

2、第十条 不得开展资金池业务。针对资金池“滚动发行、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的特征,《征求意见稿》在原有表述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细化,增加了“资产管理计划未实际投资,仅以后期投资者资金兑付前期投资者本金和收益”、“资产管理计划所投资产不能按时兑付,通过开放参与退出或滚动发行等方式由后期投资者承担风险”等禁止行为,重点防范类似“庞氏骗局”的资金池产品。此外,《征求意见稿》对以资产管理计划为非标资产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担保或回购承诺情形予以禁止,防止资产管理计划承担超出范围的风险。

(四)进一步规范销售推介行为

一是禁止销售人员变相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即禁止通过多人拼凑或短期借贷凑足最低投资资金方式销售资产管理计划。

二是禁止变相扩大投资者人数,即禁止通过设立多个投资标的完全相同的同类型资产管理计划变相突破200人限制。

三是禁止资产管理计划向投资者宣传预期收益率,包括不得口头宣传产品预期收益,不得在推介材料、资管合同等文字材料中写有“预期收益”、“预计收益”等字样。四是禁止资产管理计划以任何方式向投资者承诺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明确资产管理计划名称中不得出现“保本”字样,资产管理合同及销售材料中不得存在包含保本保收益内涵的表述。

(五)增加纪律处分及释义条款

《征求意见稿》第十二条增加了协会对违反规定行为进行纪律处分的原则性要求。情节严重的,可移交中国证监会处理。第十五条对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及相关类别、关联方界定、市场公允价格含义做了解释说明。

三、做好新旧规则衔接工作

考虑到《征求意见稿》修订内容较多,为做好新旧规则衔接工作,确保私募资管业务平稳发展,协会确立了“新老划断”的过渡原则,即新设资产管理计划需严格符合修订后的规则要求,存续资产管理计划则根据涉及条款内容不同进行区别对待。对于违反第七条、第九条

(一)至

(五)款规定的存续资产管理计划,资产管理人应及时整改;对于与修订后其他条款不相符的存续资产管理计划,则允许合同到期后予以清盘,但到期前不得开放申购或追加资金,不得续期。

下载解读最新资管业务八条底线,大幅降低杠杆率、禁止预期收益率、穿透合并计算合格投资者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读最新资管业务八条底线,大幅降低杠杆率、禁止预期收益率、穿透合并计算合格投资者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