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期末论文
——
走 进 智 者 的 心
灵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姓名:赵欢欢 学号:20121003303 班级:化工12-1班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_____走进智者的心灵
(一)走进孔子
这学期我很荣幸地选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同老师一起重温我们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感受到了我们的古人是多么的伟大,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的心被沉淀了许多。走进智者的心灵,让我见识了至今被视为千古绝唱的诗词、琴棋书画以及伟人的情怀,与此同时也引发了许许多多的思考。
我领略到了儒家思想的精华,让我不禁肃然起敬。早在几千年我们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就提出了一系列著名的思想来教化自己,教化世人,形成了儒家思想体系。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如今还在教化着世人。首先,我想从“仁”谈起。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它是孔子思想理论的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并强调“德治”,德治的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并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他的这种思想至今仍然洗礼着世人的心灵,爱作为“仁”的实质,是我们当代人应当具备的最起码的素质之一,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连最起码的善良与爱的都没有,那么,我们生活的环境将会是什么样的,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我们丧失了仁爱之心,我们将生活在一个充满血腥的世界里。八点几级大地震将不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得到及时的救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豪情壮语也只是说而已;如果我们丧失了仁爱之心,人与人之间将会处于自相残杀的利益纠纷之中;如果我们丧失了仁爱之心,不管现在有多少老人跌倒也不会有人去扶,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死于无谓的伤痛之中。我们的生活将会处于无边的阴霾之中,天空不会如此的蔚蓝,鸟儿会绝种,也不会有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总之,一切的切都将丧失最美好的一面。
其次,儒家思想中的“义”在当今社会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现代人做事情十分崇尚讲义气者,是我们这个社会发扬人道主义必不可缺乏的气概,大义凛然在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一丝正气。同时他的“礼”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里的并非仅仅指的就是人情世故中的礼尚往来,现在已经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明’“礼”诚信也纳入到了我们的方针政策之中,对建设和谐社会主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他的“智”更是造诣极高,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令我觉得很遗憾的就是,如今我们对“智”的理解太肤浅了,我们仅仅把智理解为智商,而忽略了它最本质的含义。最后,我想说一下我对孔子思想中“信”的看法,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被人信任是一种十分幸福的事情,那是做事情基本原则,曾经的一份调查显示人们的幸福指数越来越低了,我想一部分因素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越来越少了,相互的猜忌会让人们不愉快。“商道酬信”已经成为了不可磨灭的真理,它决定着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是我们在成功的道路上必备的道德品质之一。
走进庄子
在很久以前我读了庄子并且也读了于丹老师的对庄子的解读,我对庄子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就是如何用平静和淡泊名利的态度来看待周遭的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它最根本的属性,要顺其自然,做事情不能本末倒置,超越名利,不为外界的表象所迷惑,我们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金钱、名利、地位哪一个不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可是,往往很多时候越是想得到越是得不到,在长期的追逐中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堕落下去,所以,正如庄子的想法不妨抛开一切杂念,用一颗平常的心态来对待周围的一切。然后迎难而上,用乐观的心态来对待世界。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中却蕴含有大智慧。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他的《逍遥游》了。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觉悟是一个佛家语。用现在的话就是“看见我的心”。我曾经觉得“觉”很重要,但是看过书之后反而觉得“悟”更为重要。“悟”才是人生中的经历。当我80岁时,回想这一生的点点滴滴,时光流逝,脑子里的每段篇章,可能那还是一个过程。但是他是我的经历,我的积累。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而“觉”是瞬间,好像一点过程都没有。有些不劳而获的意思。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片海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智者的高尚灵魂,带给了我精神上的财富,我真心地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能够博览群书,体验更多的中国古人的思想精髓。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学院:
这个学期选修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时间如白驹过隙,马上就要结课了,在此谈谈对这堂课的大体感悟。课程结束了,却忘不了老师给我们讲的每一堂丰富多彩的课程,每一个有趣的典故,每一次笑的前仰后合后的深刻思考。每一堂课轻松愉快,笑声不断,让我们这些理科生大开眼界,在愉悦的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我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堂,即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又能引发一些思考。非常感谢魏老师能够带给我们如此美好的文化享受。我想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继续学习关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因为这堂课真的激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对于这门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对道家文化特别感兴趣,尤其感觉他们的思想很深刻很有道理。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有些学者认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进取的,消极的,因为社会只是天道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认为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绝对的,因此基本上并不需要提出一套决定性的社会理想,因为天道变化,本身无所谓绝对的是非善恶之性能,因而道家强调得更多的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这种智慧必须是能应在任何历史情境的社会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也就因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以自己发展规格为主,而强调应对的智慧,因此利于人们休养生息的需求,让汉初的黄老之治有了实验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安定了千百年来中国士大夫失意于儒家本位的官场文化之后,也能有一广大的心性世界以顺遂人生。
我非常喜欢他们顺其自然的态度,我觉得有时候在生活中真的需要顺其自然,慢慢进步。现在处在物欲横流什么都讲求速度的社会,我们应该放慢脚步去认真感受生活,体会人生。我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上老师可以多讲一些关于道家思想的知识,讲讲他们的代表经典之作。我个人就非常喜欢《道德经》。记得《道德经》的开篇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结合一下该书的成因,我们就能知道,老子心底还是希望给碌碌无为或者忙碌妄为的人一点指点,希望在忙碌的同时多一些思考。这在我们的学习中也同样适用,我们整天忙于做实验、写论文,几乎没有时间真正的思考,我们像上了发条的钟一直不停的忙碌,也许有时候我们真该停下来歇一歇想一想。现在学生每天都忙于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人文这一块很是缺乏,中国传统文化这堂课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
对于这门课程中的饮食文化和建筑文化,老师讲的也是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学生们听的很认真也很享受。可是鱼和熊掌不可兼
得,我们上课的时间太少了,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可以减少这方面的知识,抽出更多时间讲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关于人文思想的知识,也可多讲一些汉字文化,讲一讲诗词,小说之类的文学作品。对于老师的讲课方式方法,做学生的很喜欢现在的讲课模式。现在的课堂气氛已经很好了,老师讲的生动有趣,学生们听的也是认真投入,受益匪浅,收获颇多。在此,非常感谢老师带给我们的精彩课程。
总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们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激起了我对道家文化的兴趣。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己也会不断的去学习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量;另一方面,近代快速发展的中国正在阔步走向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
文化是现实的反映,会随着现实的变化而变化.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文明的优势,源于传统文化的优势。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后来的学者对当时的文化格局有“十家”之说,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兵家十种学术流派。在这“十一家”之中,可以称为哲学的有“儒、释、道”三家,所以它们历来也被称为“三教”,因为其他学说都不侧重于世界观,只是侧重于方法论,相对于儒、释、道,它们对中国习俗的影响相对还很有限,而释家文化2、道家思想3、儒家思想这三家对中国影响致深致远。
儒家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不断发展的思想,它是一种现实主义思想,无论是孔子、孟子、朱子还是现代儒,都呈现出一些区别,就证明了儒家思想也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在与时俱进,儒家思想无论怎么发展,有一点始终是一成不变的,那就是儒家的目光,总是立足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前提,首先去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关注人对社会的价值,并以此作为个人价值和美德的衡量标准。因为儒家具有了这种视角,所以儒家教育人们“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君子固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教育人们去做一个集“仁、信、智、直”于一身,清能有容,直不过矫的“中庸”君子。一。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从某种角度说,儒家思想是一种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学说,是中国主流的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儒家思想作为的官方思想,至今依然是华人的主流思想基础。
儒家思想高于百家之上的地位,我相信这不是历史的偶然,这是儒家思想的进步性决定了的。正如前面所述,它的进步性就因为把人对社会的责任放在首位,强调人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扼守的角色和义务,这种现实主义使得它既容易被人理解,也为社会和政治的稳定提供了根本基础。
今天儒家所拥有的地位,是由于儒家在产生以后,在从古到今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所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独占大一统思想地位后而行成的。儒家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等。儒家在先秦遭墨、法、道等派的激烈批判,在秦代和汉初,遭统治者排斥;在六朝先后受玄学、佛学的挑战,在五四反孔非儒高潮下历空前之厄,但还是绵延至今,其原因是因为儒学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且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它是东方最有价值的知识系统,以至于今天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学(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儒家是国学的核心与主体。
一、儒家文化的思想精髓
儒家文化就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和以皇帝为最高顶点的垂直隶君型的社会结构上产生的。经百家争鸣、两汉独尊儒术、魏晋儒道并融、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的兴盛,儒家文化经久不衰,并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转化过程中通过对其他文化的吸纳和自身的改造而被保存下来。儒家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独领风骚两千多年,这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
1、人本主义思想 “仁”是儒家人本精神的实质,仁者“爱人”,就是推己及人,把对自己之爱、对亲人之爱推广到对一切人的爱。《沦语·雍也》中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颜回》中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博爱的精神,它提倡尊重人、理解人。“义”是指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懂得遵守社会道德,并肯定事在人为,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改变自然和现实社会。所以说,儒学是一种积极人世的人生哲学。它塑造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勤奋向上的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2、“内圣外王”思想 在积极肯定了现实生活的人生态度之后,儒家提出了现实生活的理想原则,这就是著名的“内圣外王”思想。“内圣”是对个人主体心理修养方面的要求,以达至仁、至圣的理想境界;“外王”是指社会教化方面的要求,以实现仁政、王道的目标。“内圣外王”,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和社会理想的统一,它所注重的是个人人格的自我修养、人生理想的完成和对社会人际关系的治理。
3、“天人合一”思想
家强调人本思想,但不同于西方文艺复兴后的人文主义。儒家文化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同时,还提倡“天人合一”,主张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孔子所讲的天命,不等同于基督教的上帝。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在“究天人之际”问题时,把“天”与“人”纳入一个能自觉维持平衡的有机系统中进行思考,认为天人之间紧密相联,不可分割。传统儒家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有机的自然观,也是儒家文化特质之一。从以上的内容来看,儒家文化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有机的自然观、完美的伦理道德体系和重民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对历代统治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儒家文化的精神已渗透在中华民族日常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它的价值已远远超过了它所赖以产生的那个时代对它所做的要求,而成为中华民族及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和谐意识与和平发展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因此,他既讲“天知人”,把天拟人化、道德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称“中和”、“中行”、“中道”,都是同样的意思,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 “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的实质乃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度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当今的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既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小至家庭,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是同样的道理。可以想象,如果片面照搬西方的“戡天”思想而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其结果只会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并最终招致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
人本意识与对人的尊重 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宏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认为“立人”、“达人”要以“己立”、“己达”为前提。第二,主体理应包括个体主体和类主体,主体意识应包括个体主体意识和类主体意识。一方面,儒家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社会性的类存在,作为类存在,人在自然、宇宙中居于特殊的位置。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强调“人贵物贱”,认为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贵之处,具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价值;强调“民为邦本”,认为人民构成国家政治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国家的安宁才有保障,国家的发展才有可能;强调“民贵君轻”,认为人民、国家、君主的重要性,人民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决于民心之向背。
儒家的人本意识突出人的主体性,主张把人当人来看待,提倡重视民意,与民同乐,这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体现,也是古代民主思想的萌芽。固然,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不同于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人本或民本观念是通过对人性的肯定来论证人格尊严,民主观念是通过对人权的肯定导出人格平等。人性与人权、民本与民主具有相通性,但不能等同。不过,人本或民本思想仍然可以成为民主思想的基础。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有必要从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中吸取有益养分。
忧患意识与责任承担
儒家文化所体现的忧患意识亦正是他们通过对忧患境遇的深刻体验而孕育出来的宏扬人性尊严和人生价值、提升主体人格和精神境界的特殊心态。它包涵悲天悯人和承担责任两层意义。当现实的苦困缠绕个人与众生之际,当天人合一的境界和人我和谐的秩序被打破之时,自然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深沉的悲情悲愿和无限的同情之心,孟子称之为“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所谓承担责任即是在悲天悯人的基础上所引发的自我关怀和群体关怀。自我关怀表现为谋求主体道德生命的提升;群体关怀表现为谋求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正如悲天悯人的同情心是责任感得以生发的直接契机,承担苦困的责任感则是同情心的必然升华,二者共同构成儒家忧患意识的有机内涵。
儒家的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而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即便在今天,人们仍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在严峻的现实挑战面前,我们尤其需要有孔孟儒家那样强烈而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去扛起时代的重任,消除民族的和人类的危机,由忧患而最终超越忧患,实现人类的崇高理想。
道德意识与文明进步
与道家崇尚自然的传统不同,儒家的传统是崇尚道德。儒家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首先,有无德行构成人们人格评价的直接依据。一个人如若没有崇高的道德,即使贵为王侯,也得不到万民敬重;反之,有了崇高道德,即使穷困潦倒,也能得到万民称颂而名垂千古。其次,道德还是人们设身处地的行为准则。儒家认为仁义之心是人之生命的根本,失去仁义之心也就等于丧失生命之根本。再次,道德构成文化教育的中心内容。儒家重视教育,但他们所论教育主要不是知识教育,而是伦理教育,如何做人的教育,儒家的愿望是通过道德教化以造就志士仁人的理想人格。最后,道德也是国家兴衰存亡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与这个国家上至国君、下至百姓的道德状况、道德水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仁义存则存,仁义亡则亡。
儒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崇尚道德的传统,而严格说来,道德意识与法治意识并不矛盾。一个具有高度道德修养和道德自觉的人,也就是一个奉公守法的人,他在从事经济活动中自然能做到诚实守信。因此,我认为,尽管儒家所论道德,它的那一套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一定都切合现代社会和现代经济,但中国作为文明之邦,在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却万万不能舍弃。
力行意识与实践品格
在儒家看来,和谐境界的实现,人本精神的高扬,忧患境域的摆脱,道德素养的提升,无一能够离开人们投身现实、奋发进取的努力和作为。因此,儒家经典大多强调力行,儒家人物大多是力行主义者。道德修养或道德实践即通过修身或自我改造以达其“内圣”目标;社会政治实践即通过事功或社会改造以达其“外王”目标。“内圣”有赖于“立德”,即注重人的自我身心修养以挺立道德人格;“外王”有赖于“立功”,即在社会上成就一番大事业以挺立政治人格。所以《大学》在强调“修身齐家”的同时,紧接着便讲“治国平天下”,认为这两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废,所以儒家反对空谈,反对坐而论道,特别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易传》亦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求人们去效仿天地运行的刚健风格,去直面现实,去改造自我和改造社会,而不畏任何艰难险阻;要求人们锲而不舍,知难而进,奋发进取,依靠主体的力量,通过主体的实践,完善自我,改进社会
二、规范整合与结构整合
规范的整合。统一的价值观需要统一的规范去维持,文化的整合规范因价值的需要而产生,因文化的整合而系统化和协调一致。因此,不仅要制定统一的规范,而且要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从而将社会成员的行为纳入一定的轨道和模式,以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儒家文化的规范整合在于它提出了“礼、仁、忠、孝、信、义”等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并强调人们修身养性,通过人们的这种内在的教化来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实现规范的整合。
3、结构的整合。社会是一个多元结构的系统,是由众多互相分离而又互相联系的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和单元都有自己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发挥必须和其他部分的功能联结起来才能实现,才能对整个社会的运行发挥作用,即所谓的功能互补。由于统一文化的作用,使社会结构成为一个协调的功能体系,儒家文化既提出了“君君、臣臣”的君主制思想,又提出了民本思想,忠君爱民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依存。“忠君”是为了维护君主的绝对权威,“爱民”是为了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二者都是为了巩固君主制,从而,实现了君主阶层与百姓阶层的结构整合,以进一步实现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同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实现了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的结构性整合。还有人圣思想,即只要人人潜心修养,都可以成圣等等。整合功能是儒家的一大特色。所以说,儒家文化是秩序文化并不过分,它所追求的就是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儒家思想对中国的贡献中国 儒家的思想,它培养的不仅仅是中国士大夫独特的文采风流,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中国众多的思想家、政治家、艺术家,还有众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正是因为他们的思想、事迹、精神、著作固化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记忆或潜意识中,感染了我们一代有一代,不仅仅形成了我们中国今天特有的风俗伦理,也培养了我们勤劳、善良、包容、含蓄、坚韧、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把儒家思想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来看,儒家把自己个人的价值和国家利益联系起来,促使个人顺应和投入于国家公共利益,作为一种道德标准,这有利于促使人去进行自我约束和反思,有利于促使着人们不断提高人格修养。所以,儒家道德思想的先进性是显而易见的。从中国历史来看,儒家文化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刚健自强精神,对于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传统、追求真理的传统、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传统的形成,都起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而这种种优良传统在今天显然并没有过时,仍有赖于我们进一步去发扬光大。我们有理由从儒家的力行主张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开拓创新。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但是现在不少人有这样一个幻觉,以为只要中国还在,中国人还在,普通话还在,关于中国的学问和文化遗产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还安安稳稳地存在着,甚至是发展着,不管是令人欣喜地还是令人讨厌地。所以我们会同时听到“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和“走向开放的中国仍然面临铲除封建主义的重任”的声音。可是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这两种似乎对立的说法的共同前提,即中国传统文化的活生生的存在,几乎快要消失了。
如果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喻成漂亮的羽毛,那么伦理道德就是皮,羽毛是根植在皮中。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根本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很好的展示自己羽毛的风采呢?如果我们自己连赖以生存的传统伦理道德都抛弃了,何以将传统文化继承下去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儒家乃至传统文化中的独特是否还活在人们心中呢?情况似乎是:尽管还有残存,但已岌岌可危。经过白话文运动和以拼音文字为目标的简化字异变,再加上民国后禁止在学校中读经,以及语文教学中的西式“科学化”的影响,当今的年轻人极少能够直接进入传统文化的语言世界,即能够直接阅读传统经典并能用古文写作散文和诗词。传统语言目前只能以“成语”、“引语”一类形式残存于人们的话语。看看他国的做法吧,印度人在建国后,花大气力复活梵文这个早已死去的古代文字,法国政府为了维护纯洁法语、对抗英语的话语霸权也是不惜工本,而中国人何以对维系祖宗文化的语言龙脉就如此绝情?在成年累月地阅读和体会通俗文和英文之后,偶一读到古文,那种领会的透亮、亲切和理解的丰富入微让人如饮仙酿。中文的悠久、丰厚和灵性在世界文字中是无与伦比的,摧残它真比砍伐原始森林、变草原为沙漠还充满罪过。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其凝固而无法变迁,这样做的后果事实上是让传统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同时传统文化的保护也不是对其进行隔离,跨文化的接触和族际之间的互动也是一个文化自身发展的必须。因此那种认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就是将其一切传统都原封不动的保留,甚而采用与外界隔绝的方式,人为地阻绝其文化的变迁的思想是不妥当的。无论是流于形式或刻板的“仿古”现象,还是仅仅加以保存和记录,都不是真正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正确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让传统文化得到顺利的发展。有些人一提到传统文化就会想到那些封建习俗和生活方式,比如穿长袍、留长辫、读文言文和繁缛的礼节,传统文化更不是裹小脚、童养媳、一夫多妻、三从四德等封建习俗;当然也不仅仅只是民风民俗、民间工艺、传统节日、戏剧文学、园林建筑、琴棋书画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其实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那种一种信仰、精神和一种价值观。
就拿中国的传统节日来说吧,“清明节”表面上看祭扫和修整祖墓,其实更是一种对祖先的怀念;还有“重阳节”,古代是要祭飨天帝和谢祖先恩德的,之后又添加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内涵,这两个节日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文化”。还比如“端午节”难道仅仅是吃粽子、赛龙舟吗?“端午节”体现的是一种爱国的精神和对爱国人士的一种敬仰和尊重。春节民间有祭灶神、放鞭炮、大扫除等风俗习惯;祭灶神是对赐予我们食物的灶王爷表达感恩之情,而放鞭炮和大扫除则是寓意驱赶灾难和破旧立新的愿望以及辞旧迎新的祈求。另外中国古典戏剧文学大多是宣传惩恶扬善、体现仁义道德和真善美的传统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调客观以及包容的理性精神,与西方传统文化所拥有的科学和宽容的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符合人类社会的文明和思想进步。因此,我们根本不必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一种失望乃至鄙视甚至彻底摈弃的悲观态度。西方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原来就具有的宝贵之处。
文化与文明是有着本质不同的。前者是人类社会在进化过程积累起来的一种自然意识,有着显著的时空局限性;后者是人类社会对自身文化进行反省反思后形成的一种自觉意识,具有跨越时空的普遍性。任何传统文化,都有着其自身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历史理由,但也有着进一步按照科学和理性的精神加以改造和提升的必要。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以现代文明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它,并引入科学和理性的方法来改造它、提升它,使之更加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大趋势,并更好地为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贡献。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现代精神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的主流。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认为,作为大学生,应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发展历程。同时我们对中国文化的传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字:历史 传统文化 发展 保护
目录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二、丰富多样的中国传统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五、对保护传统文化的看法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查看了有关的资料,简要地概括一下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
原始物质文化时代,火的使用标志着人与动物的最后诀别。新石器时代,人类已经广泛使用石斧、石刀、石铲和石梨等石器工具。原始艺术也有长足发展,原始彩陶、陶绘、原始雕刻等相继出现,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这都表现了原始先民对大自然的崇拜。
随即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出现了早期的文化:近似文字的刻划符号;舞蹈和音乐(包括乐器);城市建筑;礼仪;美术等
沿着历史的长河,追溯到了奴隶社会(夏商西周),那时候神权至上,青铜器文化高度发展,成熟的文字出现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中华文化体系形成。就是如今我们能在课本上看到如孔孟学说,至今影响着我们的思想。
放眼秦汉时期,佛教、道教出现,儒家学说确立统治地位,法家学说成为帝王专制统治的实际工具,国立教育体系在全国建立起来,文字统一,纸发明,中华文化大发展。
而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受战火摧残,但也出现了新文化,如玄学。
尽管文化遭到了战火的摧残,在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达到繁盛的巅峰,大量优美的诗词歌赋涌现,使中国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无不让国人骄傲自豪。
宋朝时中华文化最发达、由盛转衰的时期。理学出现,后来确立了其统治地位。
而在元朝中华文化本身受严重摧残,不得不深深地叹息,让我们了解到通过野蛮的暴力建立的政权是行不通的。虽然文化有所衰落,但对外交流大大加强。
中华文化的发展就是这样起起落落,到了明清时期,中华文化固步自封,再难有发展。
清末以来,中华文化受西方文化强烈影响,思想活跃,但破坏严重,思潮奔涌。
可见中华文化从萌芽到发展,是多么坎坷的一段路程,在那些歌舞升平的年代,在那些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华文化都以它顽强的姿态存活着,滋养着国人的灵魂,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丰富多样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孔子、孟子、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被称为“汉文化圈”,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朝代更替是中华传统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每个朝代都有一定的文化潮流。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武术、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华夏文明文化远源流长,诞生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中华文化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出现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使得华夏文化闻名于世。老子的《道德经》里讲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华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由少变多,由简变繁,影响至深,逐渐出现更多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样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诸子百家
传统纵览: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
传统文化之剪纸
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民间习俗、精忠报国、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月亮...皇宫官府:宫廷文化、帝王学。
诸子百家:
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 ;仁、义、礼、智、信;中庸)
道家(老子、庄子;道德,无为、逍遥)
墨家(墨子、《墨子》、兼爱)
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
名家(惠施、《公孙龙子》)
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杂家(吕不韦)
农家(《吕氏春秋》)
兵家(《孙子兵法》)艺术
琴:笙、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
传统文化之皮影
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 阳春白雪》
棋: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
书: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
画: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八骏图、太极图(太极)。传统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传统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歌、赋、《诗经》、《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四大名著。
传统节日: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祭祖)、端午节(粽子、赛龙舟、屈原)、中秋节、重阳节(敬老)、腊八节(红包、守岁、团圆饭)、除夕、春节(正旦、元旦、元日)为代表。
中国戏剧:昆曲、湘剧、粤剧、徽剧、汉剧、京剧、皮影戏、越剧、川剧、黄梅戏;昆曲脸谱、湘剧脸谱、川剧脸谱、京戏脸谱。
中国建筑:长城、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井、石狮、秦砖汉瓦、兵马俑。
汉字汉语:汉字、汉语、对联、谜语(灯谜)、歇后语、熟语、成语、射覆、酒令等...。
传统中医:中医、中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
宗教哲学:佛、道、儒、阴阳、五行、罗盘、八卦、司南、禅宗、佛教、观音,太上老君;烧香、拜佛。民间
民间工艺:剪纸、风筝、中国织绣(刺绣等)、中国结、泥人面塑、传统文化之服装
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凤眼、千层底、檐、鹫。
中华武术:南拳北腿、少林武当,内家外家,太极八卦
地域文化:中原文化、江南文化、江南水乡、塞北岭南、大漠风情、蒙古草原、天涯海角、中原。
民风民俗:礼节、婚嫁(红娘、月老)、丧葬(孝服、纸钱)、祭祀(祖);门神、年画、鞭炮、饺子、舞狮。
衣冠服饰:汉服、深衣、襦裙、唐装(盘领袍)、唐巾(襆头)、直裰(道袍)、舄、云端履、千层底、绣花鞋、老虎头鞋、维服、俄服、哈服、京服、朝鲜服、藏服、苗服、银饰(苗族)、旗袍(满族)、蒙古袍、肚兜(满族)、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丝绸。其他
四大雅戏:花鸟虫鱼、牡丹、梅花、桂花、莲花、鸟笼、盆景、斗蛐蛐、鲤鱼;
动物植物:龙、凤、狼、麒麟、虎、豹、鹤、大熊猫...;梅、兰、竹、菊、松、柏。
器物随身:玉(玉佩、玉雕..)瓷器、景泰蓝、中国漆器、彩陶、紫砂壶、蜡 染、古代兵器(盔甲、大刀、宝剑等)、青铜器、古玩(铜钱等)、鼎、金元宝、如意、烛台、红灯笼(宫灯、纱灯)、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芭蕉扇、桃花扇、裹脚布。
饮食厨艺: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酒、茶道;吃文化、中国菜、八大菜系、饺子、团圆饭、年夜饭、年糕、中秋月饼、筷子;鱼翅、熊掌...传说神话: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嫦娥飞天、夸父逐日···
神妖鬼怪:神仙、妖怪、鬼怪、幽冥;玉帝、阎罗王、黑白无常、孟婆、奈何桥···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一个无法回避的现状是,中国传统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遗忘。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得几乎没有人再愿意去接触那些费时费力且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在英语成为世界普及的语言的同时,英语的重要性也几乎超过了我们的母语。学校里现在从小学就开始上英语课,大学里英语四六级与学位、毕业证挂钩,虽然近几年取消了,但丝毫没有降低英语的重要性。职称考试也要考英语,社会上针对各个年龄段各个不同层次的英语需求者的培训班也都红红火火。在就业方面情况更是不容乐观,外语系毕业生招聘场面火热,而中文系毕业生招聘廖若寒星。当我们发现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并不是社会最需要的,社会更需要具有专业知识且专业技能过硬的专业人才。还有多少人愿意去了解儒家文化,老子思想?
现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对白胡子老人、圣诞贺卡等越来越表现认可并风行城乡,却将我们曾经祖祖辈辈、城市乡村、大街小巷来舞狮跳龙、扭秧歌,祈祷丰收幸福的群众性社火社戏活动,只限定流传在少数地方、把玩于少数老人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许多伟大的手工艺、建筑、发明也在失传或是已经消失,比如算盘。由于计算器的出现,算盘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作为祖国未来的年轻一代非旦没有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反而都在追求国外的品牌,热衷于日漫。肯德基、麦当劳这些西方的食品已成为他们饮食上的主要来源之一。他们愿意学习现代化乐器,钢琴、小提琴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乐器,传统的乐器渐渐无人问津。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很多传统的文化习俗将会在这一代手里消失,还有多少人会写毛笔字?还有多少人会画水墨画?还有多少人会抚琴?又有多少人会下棋?
与我们恰恰相反的是国外友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兴趣,不远千里来到中国学习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他们很多人在传统文化上的造诣超过了大部分的中国人。甚至对很多西方学者来说,研究汉学成为了一种时尚。他们不仅很好地继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更在积极努力地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对保护传统文化的看法
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以上引自网络
1.传统文化的概念共识。
对其进行一些概念上的分类。有些是物品是放在博物馆展览,有些需要有专门的人群来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些是精神层面的传承,这可能需要国家方面出力,在传媒方面,向公众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品质。2.使传统文化现代化。
单纯的保护没有意义,必须干涉到现代人的生活,使其融入生活,才能源源不断的流传。
这也许需要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对于传统文化本身,可留其核心的思想或是主旨,在形式上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模式(如汉服,我们可留其风韵,改变其制式,保留其对色彩的搭配方式而加入现代的新鲜靓丽的颜色)。二是我们接受者。传统文化始终是我们祖先经历代流传而延续至今的,我们也要担起传承者的责任,去接受,去理解,去发扬。这点上个人认为有必要在儿童阶段就开始开展,传统文化会在其成长过程中成为他人生经历的一部分。例如在小学阶段多开展传统文化课,兴趣课也可有多种多样的选择。
例:一些已经融入生活并流传下来的,例如戏剧,例如节日。在这方面也可看看日本的做法,对于传统服饰的传承、现代化及节日礼节方面保留得更加完整。
3.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主要讨论文化旅游。
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将其传统文化作为旅游特色,但文化旅游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其两面性,有一种观点认为:“旅游会导致民族传统文化的商品化,破坏民族传统文化的真实性,使其失去原生含义,从而影响当地民族文化的发展。”外来的游客外来的物资势必带给这个民族新的认知和影响,有部分人群就可能改变了自身本族的生活习性转而模仿外来文化,而民俗民风的商品化也一定程度上造成民族文化的失真。但另一方面,文化旅游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不可忽略的,并且它很大程度地传播了当地的少数名族文化,使其为世人所了解、欣赏。这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有着积极方面的影响。
4.注意与可持续发展结合,以达成在低成本的状态下,既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又使该族群有所发展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