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渠清如许”

时间:2019-05-14 10:2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8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渠清如许”》,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8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渠清如许”》。

第一篇:2008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渠清如许”

2008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渠清如许”

生活,本如一渠流水,清清的,淡淡的。不要壮阔起伏的波澜,那样会使人疲于奔命;不要五彩斑斓的颜色,那样只是给人以海市蜃楼般的虚幻。

人生的轨迹并非总如预设一般,朝心仪的方向驰往,你需要一颗清静如渠的心来从容淡定地面对未知的境况。

文革期间,画家黄永玉与作家表叔沈从文于下放途中擦肩而过。沈从文淡淡地告诉黄永玉:要从容。十年**过去,黄永玉说那三个字总会在其心头不经意地浮现。的确,这是多么淡定豁达的一种生活态度啊!如水一般清澈,却如水一般坚定,永不止息。那是向他人展示了一种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淡定!

古语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见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水也是一种衡量标准,而且是很高的标准。

君子之交,不因名利,不因富贵。庄子曰:不为冠冕而肆志,不为穷约而趋俗。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如水之交,不需要铜臭来污染它,更不要因彼此苟同而搅混它。与人交往,先哲已给我们树立榜样,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诗人李杜以诗会友互表敬意,等等。与人的交往,也与水一般清澈,一般和谐,一般温润。和谐以共生共荣。

清水一直以来都是整个民族精神的代表符号。面对江山社稷,面对黎民苍生,老子说:上善若水;杜甫说:润物细无声。

5月地震,四川震区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默默地为灾区人民祈福,默默地贡献自己绵薄之力。我们记不清每一位救援者的名字,我们记不清每一位捐款者的名字,我们记不清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名字但我们知道,他们有爱,对生命的敬重,对国家的赤诚!大爱无痕,大爱如水,滋润却无声。

渠清如许,这是一个人的处世态度,是与人交往的准则,更是为国家民族奉献的最高境界!

没有波澜,没有色彩,只有如水的静默,那,却是一种对生活的最高敬意!

点评

收放自如、潇洒行文、紧扣中心是本文最大的特点。开篇以生活,本如一渠流水,清清的,淡淡的引入,然后从沈从文的要从容到对君子之交淡如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另类解读,最后归结到清水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符号。文章以水的清淡贯穿全文,同时又赋予了水丰富的文化内涵。材料新颖,黄永玉和沈从文的故事似不经意实很用心,四川地震这个材料也被作者巧妙地纳入到水的范畴,表现出作者对材料较高的驾驭能力。

第二篇:福建高考满分作文

福建高考满分作文

“一蓑烟草任江平”

邢雅洁

时间的流逝,淡涤旧迹,仅留下微漠的平淡与悲哀。濮水之边,你翩然而去,仅留下楚使的瞠目与叹息。

或喜甜甘之味,或爱亦苦亦甜的刺激,谁人如你——— 庄子,淡泊一切,与道合而为一,只偏执着那淡淡的清白。

当一种美,美得让人无所适从,也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一种平淡,淡得让人无从品味,也只好叹之惜之,赞之赏之。你甘于淡泊,乐于平淡,自得于平淡,只愿在梦中化蝶而逍遥,只愿随那盘旋而上的鹏者浮游于天地,不愿累于国事,不愿牵绊于尘世,你就如同那甘之如饴的淡淡而香的矿泉之水,给人以绝境逢生,给人以平静致远,给人以超脱外物,我想要触及你的衣襟,却在指尖碰触了清而澈,凉而柔的泉水,原是这般滋味。

无奈我摆脱不了那甜的诱惑,忘却不了那或苦或甜的香醇,只好在无路可走之时,望见你那平静如水的双眸,澄澈至极,悠悠远远,望断天涯路。我以为你是孤独的,你却告诉我 “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谊,惠子的离去并未换来你的嗥啕此类,原来你早已看透了生死,望穿了红尘。何以赞美你的平淡,我早已词穷。

念往昔,繁华竞逐。你依旧逍遥游于世外,参透大自然的无穷。世界不过是你的主观产物,甚至你了解了河鱼之乐,蝶舞之愉,螳螂之负,摇曳而去,穿梭于泥潭之中,何去在乎那权势之争,谁言非要承受那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氤氲之间,明月可掇,你在清风夜唳之中独自守望那明月,以至于在人们高枕无忧之时那皓白之月不会迷失——— 只因你这颗平淡的心相追逐。世人笑你疯癫,你淡漠的眼神却摄人无语,恍然大悟你淡淡的泉水般的哲理如此深邃,你却早已悠然飘远。

对你唯有惊鸿一瞥,却窥见了一种平淡致远的处世态度,淡罢,淡罢,绝不为万物所主宰,我独逍遥于濯浊之外,蝉蜕去拖累,只愿抱明月而长终。江边一蓑烟草,一片缟素。

教我如何追寻你的步伐,那美至于无所适从的精髓;教我如何触及你的衣襟,那平淡而超然的态度。

这便是你吧,淡淡如泉水,你偏执的追逐,泉边那飘扬的一片缟素,是为你而起的飘渺之歌。

点评

这篇作文让我们对学生的生活感悟能力和文字把玩能力刮目相看。庄子的境界其实一般人难以企及,但是作者对此却有较深的感悟,否则,通过一个人的人生境界来阐释一个“淡泊”的哲理,很容易落入俗套,或成为人物事迹的介绍而难见新意。作者借大量的庄子寓言和经过提炼的语言,萃取精华,裰合成文,显得富有文采和大气,很好地展现了一个高中生的语言素养。文中一些句子,如“我想要触及你的衣襟,却在指尖碰触了清而澈,凉而柔的泉水”“泉边那飘扬的一片缟素,是为你而起的飘渺之歌”,语句灵活,富有弹性,是作者创造性的运用。

第三篇:问渠那得清如许(教师读书笔记)

问为

渠那得清如许 有源头活水来

——教学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刘伟云

沂水县诸葛镇第二初级中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学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正如一位名人说:“教学对教师本人来说,也是一种最高意义的自我教育。三尺讲台使教师照亮了别人,也升华人自己。”有人说,教师要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培育人类的花朵,绘制灿烂的春天;有人说,教师应是一泓清泉,灌溉滋养孩子们枯涸的心灵。那么要想让这清泉时常清澈见底,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涌入,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活到老学到老,不断用新知识、先进思想来武装自己。

第一脉活水:教师素养

通过参加培训,阅读《教学技能指导》,倾听师德演讲等一系列活动,我很荣幸学习到什么是教师素养,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从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一名从教近一年的教师,特别需要加强教师素养的修炼,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为此,教师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计较个人得失,安心于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道德修养。每个教师是“田园工作者”,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能依赖他人,要求教师有极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踏踏实实工作,按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每天的工作是忙碌的,就需要学会统筹,有条不紊;教师工作的对象,内容是动态的,教师要以变化发展的态度,创造性的进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树立起对职业的尊重之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一,爱学生。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却是教育的前提,教师面对的是复杂,鲜活的生命个体,需要用耐心和细心,让学生体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二,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意味这教师太尊重每一个学生,用审慎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自尊心。三欣赏并激励学生。教师要树立多元智能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今天的学生,努力发掘学生的不同闪光点,让学生在肯定中进步。

教师需要真才实学,终身学习,毋庸置疑,只有自己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才有可能把它传授给学生,并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教师的教学技能,即要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都必须具备良好的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而作为一名新教师,更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最终获得技能。的确,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而要掌握好良好的教学技能,需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第一,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应用网络多媒体资源于教学之中,调动学生兴趣,培养自身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观念,一枝黑板,一根粉笔,一节课的传统模式已不能适应今天教育的飞速发展。

第二,积极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和各级进修活动,做到终身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自身不断地完善,课余时间,多读教育论著,用心做笔记,注重积累,应用于教学实践。

第三,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多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多听他人授课,吸取优秀经验。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行成时时处处学习的习惯。

第四,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使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积极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先进经验,使自己不断进步。

诚实正直,勤奋好学,礼貌待人,是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远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败。教师要教育学生勤奋刻苦,好学进去,自己必须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用文雅和亲切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教师的工作是长效的,我们要保持上进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授业,更重要的是给每一个学生明天会更好的理想信念及生活的勇气和毅力。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深知自身所担负的责任和重任,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二脉活水:教学技能

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这部分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五个层面详细解读教师的教学技能,并结合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指导教师了解并掌握新课程下的新技能,为新课程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它是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每个教师都要有基本的教学技能,以胜任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增强教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加以论述:

1、要掌握某种教学技能,必须领会这种教学技能的基本知识,弄清它的本质意义和适应范围,了解其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及要领,这是技能形成的基础。其次,技能总是在练习与应用中形成和发展的。

2、就技能的来源而言,教学技能即表现为个体的经验,又是人类经验的结晶。它源于教学经验,又高于教学经验,是个体经验与人类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教学技能需要学。教学技能和其他技能一样,熟练运用要经过选择活动方式和练习。练习:第一要明确练习的目的;第二要了解练习的结果;第三要反复练习。教学技能的形成是有规律可循的,也是可以经过科学训练而掌握的。

3、掌握教学技能要注意分析不同技能的特点。要特别提到的是,各种教学技能的难度是不一样的。教学中有些影响师生交流互动的技能,如场面控制、活动调节、诊断与评价、及时确认等教学技能,更应当受到重视。

4、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认真反思。“反思被广泛看作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说谓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的过程。反思具有自觉性、针对性、过程性、广泛性、创造性、超越性等特点。

5、教师要主动建构经验的意义。当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学习者经验系统的变化。也就是说,学习者经过学习,其经验系统得到重组,转化或者改造,这一学习结果是学习者经由主动构建而获得。

6、教师的教学技能在一定文化脉络中习得的。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是在学校的组织环境中逐步习得的。学校里教 师之间交往与沟通,工作中的合作与切磋,实践中的观摩与互动,都是教师掌握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

总之,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在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在教学活动的参与和磨砺中,通过自觉的训练和经验的反思而构建起来的。教学技能只有在实践中综合地创造性的应用,才能得到发展。

第三脉活水:教育技能

教育技能不同于教学技能,教学技能可以说是教学的一种技术,而教育技能则是教学的一种艺术。通过学习,我学到了许多培养学生的艺术。比如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又这样一个事实:一个学生不怕来自老师的批评,但怕在集体受到学生的批评和抱怨,或者说老师孤立一个学生很难,而在集体的影响下,同学们一起帮助教育一个学生比较自然有效,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个巨大的作用来自于“班集体”。优秀的班集体环境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者,颇有教育素养的老师不去做“保姆型”、“老板型”、“警察型”班主任,在班集体中不习惯于单枪匹马的孤军奋战,而是致力于班集体的建设,教育集体,团结集体,发挥集体的教育功能。

有一次在课堂上提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一个优秀的但性格执拗的孩子起来没有回答出来,在我的提示下他想出了答案,但是也许是强大的自尊心迫使他拒绝回答,我没有着急,而是静下来等待,不久便有学生着急,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同学出现了躁动,最后竟然同学们给他鼓了掌,耗时20分钟后,他回答了这个问题。对于这宝贵的二十分钟,我不仅让这个孩子认识到了自己性格上的缺憾,而且我增强了这个集体的凝聚力,用这个班级的力量去拉了这个同学一把,不让他掉队,不让他躺在绊脚石的旁边睡到天亮。

作为一名新教师,这仅仅是学习的开始,我会像书中那样做一名有智慧思想的老师,让自己真正的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是的,甘为人梯,吃也清淡,穿也素雅,面对大千世界,我们心怀淡泊,像春蚕,像蜡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谱写无怨无悔的人生。虽然平凡,我们却背负着祖国未来的希望;虽然清贫,我们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为了积攒更多的力量,能让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必须先一步成长起来,找准定位,找准平台,从最近的地方找到最优的方法。

爱,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田,谢谢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让我享受人生无尽的幸福,同时,我将执着而坚定、无怨无悔地一路走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把幸福播撒给更多的学生!

第四篇: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问渠那得清如许

问渠那得清如许

——漫谈阅读教学中写作素材的积累

(根据2012年宜宾市新课改培训发言稿整理)

筠连县中学

闫相同

关键词:教材

素材

挖掘

积累

内容摘要:在阅读教学中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学生写作素材库,是解决中学生写作中“有米下锅”问题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新课标教材实际,努力挖掘课本中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训练学生炼就一双发现素材的慧眼,灵活掌握运用素材的写作技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有人说,中学生学习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对一般中学的普通学生来说,这恐怕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而“三怕”之中,作文问题更具有普遍性。当看着自己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拼拼凑凑写出的文章所获得的惨不忍睹的分数时,莘莘学子们常常会发出无可奈何的慨叹:“学语文难,写作文更难,写好作文难上加难。”当然,究其困难所在,有无米下锅者(缺少写作素材),有有米不知怎么把饭煮熟者(怎么运用素材写作文),也有不知如何把饭做得香甜可口者(根据材料如何成就一篇高分作文),原因可谓“丰富多彩”。

一、有米方成巧妇,素材问题是个问题 有这样一则笑话:

古时候某地有一个张秀才,冬夜在家里写文章,妻在一旁做针线。只见秀才一会儿紧蹙双眉,一会儿抓耳挠腮,又是揪头发,又是捶额头,一副痛苦不堪的样子。妻不忍,问曰:“相公,写文章真的很痛苦吗?难道比女人生孩子还难吗?”秀才回答:“娘子有所不知,女人生孩子虽痛苦,但毕竟肚子里有货,而我肚子里空空如也,挤都挤不出来,你说能不难吗?”

写文章比女人生孩子还难?很多人可能在捧腹之余一笑置之。但仔细一品味,这故事却道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没有一双发现素材的慧眼,不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而要在考场上有限的时间里写出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也的确“难于上青天”。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编辑部曾组织了“中国中学生作文问题大调查”活动,调查对

象涉及全国50余所学校的高中学生,调查数据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大调查问卷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写作时,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数据统计如下:

A.没有什么可写(32.95%)B.不知从何写起(30.21%)C.有话说不出,表达困难(25.26%)D.老一套,没意思(11.58%)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07.7—8.其中,选择A项“没什么可写”的学生占了32.95%,这是学生作文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有学生说:没有素材,写时感到无话可说,有时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脑海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写什么,思维打不开。还有学生认为“以前作文很好,现在读理科,忙于做作业,没有时间来管语文,也不像以前那样做摘抄了,因此感觉现在作文素材少了,写不出来,难以下笔了”。可见缺乏作文素材,没有什么可写,出现这些问题,都是“素材”惹的祸!

写作材料是提炼和形成主题的基础,是表现和深化主题的手段。学生写作素材的来源,笼统地说,来源于两个方面,即学生直接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学习经历)和间接的阅读积淀。但就多数高中学生而言,“两耳‘难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高考’书”的客观现实,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式的忙碌生活,给他们提供的写作素材非常有限,难以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而广泛的阅读积淀对深陷于书山题海中的他们来说又似乎要求过高不够现实,那些洋洋洒洒动辄数十万言的高考热点素材必备素材之类的参考书又可能无济于事,于写好作文“无补”。因此,要解决无米下锅的问题,不能舍近求远,不能避熟就生,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开发文本素材,有责任把积累写作素材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有责任帮助学生强化语文教材本身丰富的素材库的意识,真正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二、教材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米库”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三个方面的写作指导:

(一)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

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不妨说:“教材中不是缺少写作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的眼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习惯,让他们把熟悉的知识转化为写作素材,以丰富其写作素材库。要引导学生从作家生平与思想、文本内涵的挖掘和个性化解读等方面去积累写作素材,组建属于个人的写作素材库。

高中语文必修四阅读鉴赏第二单元——宋词单元,选取的四位作家——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都是宋词中的领军人物。这四位词人都是失意文人,柳永有“奉旨填词”、浅斟

低唱的无奈,苏轼有被贬黄州、寄情山水的旷达,李清照有夫死家亡国破的悲戚,辛弃疾有壮志难酬“廉颇老矣”的慨叹,他们或放浪形骸,或豪迈乐观,或婉约愁怨,或矢志不渝,而这些都可以作为典型的材料写入作文。翻开近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不难发现,以作家为材料入文者,开卷皆是,屈原、陶渊明、李白、苏轼、李清照、鲁迅、史铁生、海子、霍金等成就了许多美文佳作,如以苏轼、李清照为材料的重庆卷满分作文《诗人·明月·黄花》,以鲁迅为素材的福建卷满分作文《壮哉,猛士》,等等。

(二)授之于渔,给学生一双发现素材的慧眼

对一篇文本,在写作素材积累上,引导学生取与不取,取多少,从哪个角度取,教师在拟定阅读教学目标时可以预设,但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积累自己感兴趣的素材。丰富写作素材库,要从四个方面予以点拔:

1.借鉴思想,武装大脑提高认识。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本书中最为人熟知的一句话是“婚姻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很多人认为这是本书的主旨,精炼地总结了生活中人们的一种心态,而“围城”这个名字即由此而来。然而,这句话钱老是借自一句法国谚语(Le mariage est une forteresse assiégée, ceux qui sont dehors veulent y entrer, ceux qui sont dedans veulent en sortir)。

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中闪耀着思想光芒的篇章很多,如必修四第三单元,这个杂文和随笔单元选了《拿来主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热爱生命》等文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思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充满着科学价值与革命精神;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的论断,至今仍闪耀着睿智的光芒;蒙田关于热爱生命的最好方式就是珍惜时光、热爱生活的哲人语录,朴素深刻,耐人寻味。这些关于社会人生问题的精辟阐述,我们完全可以储备起来,丰富写作素材,在文中巧妙“借鉴”。有些学生也善于在作文中“借”思想,画龙点睛,深化文章主旨。学生们“借”得较多的,如:

“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他一定给你打开了一扇窗。” “我们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我们能够拓展生命的宽度。”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

俗语云:“记得老句子,便是新文章。”“千古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这“老句子”其实就是我们需要积累的写作素材,而真正的“抄”不是照搬原文,而是巧妙地运用素材,推陈出新。

2.积累素材,引来写作源头活水。

经典素材之所以百写不厌,百读不厌,不仅因为其典型性、生动性,更因其打上民族文

化的印记,具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这样的写作材料,教材中俯拾即是。如必修四第四单元的三篇人物传记的传主,廉颇是军事家,蔺相如和苏武是政治家,张衡是科学家,他们或以政绩、品德名垂青史,或以奇才异行惊世骇俗,都能令后人景仰、追慕。而廉蔺将相之和,苏武北海牧羊,张衡全面发展,都可以成为学生笔下的素材。

3.丰富语言,锤炼字句文采斐然。

从一定角度看,文章是语言的艺术,好文章都是运用语言艺术的范本。读写结合,从阅读中积累素材,也包括语言的学习,而摘录和仿写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阅读时关注这些,既可能为文章增色,又可能举一反三,做好其他题。如,2009年四川高考卷第20小题要求运用比拟、比喻、排比的手法仿写《荷塘月色》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那几句,今年高2010级调研考试第20小题要求仿写“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草„„”,这些试题,如果学生平时有所积累,要答好应该不难。

4.学习技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技巧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一篇好文章在构思、表达、润饰等方面都有值得借鉴的技巧。技巧属不属于素材,这个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阅读的时候去关注这些技巧,在写作时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技巧。

(三)教给学生灵活运用素材的方法

有些经典素材,高考年年写,是否会给人审美疲劳?有人曾说,年年高考,考生们每年搅得司马迁、屈原、苏轼等古哲先贤九泉之下不得安息!其实,问题不在于经典素材,而在于运用经典素材之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同买来一块肉,有人做成回锅肉,有人做成鱼香肉丝,有人做成肉丸子,而李庄人则做成了宜宾名菜李庄白肉。同样是读了成都七中罗晓辉老师的《高考作文经典材料百变通》,有人可以写成文质兼美的高分作文,有人却不得要领生硬套作。因此,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准确、灵活地运用课文素材。

如:“将相和”事例,在议论文中,可以作为论据分别从宽容、爱国主义、语言与沟通、双赢、宽恕自己与善待他人、一步与一生、责任、荣与辱、进与退等不同角度写成议论段。

又如:以高一上期选修教材课文《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一文事例为论据,可提炼出以下论题或论点——

1.伟大与平凡(论据: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2.惜时(论据(1):本文描述鲁迅白天会客耽误了的时间要在夜里补回来的事例,描述先生病重也不忘工作的事例。论据(2):鲁迅名言——“哪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3.说话应注意场合和分寸(论据:鲁迅先生不在容易引起别人尴尬的场合指出别人穿衣 的不当。)

4.中学生应该培养节俭的美好品质(或“人在任何时候都应保持节俭的优良品质”)(论据:本文中所描写的鲁迅,已在上海乃至全国成名,稿费收入也不薄,但本文中所见的鲁迅先生却十分节俭——12节中“鲁迅先生不戴手套,不围围巾,冬天穿着黑石蓝的棉布袍子„”的简朴穿著;13节中“这菜简单到极点”;16节中“鲁迅先生随时吸的是绿听子的便宜烟”;鲁迅对摩登女子的厌恶。)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只是解决了有米下锅的问题,至于有米怎么把饭煮熟,如何把饭做得香甜可口,那还要涉及立意构思和谋篇布局的问题。尽管如此,把读和写紧密结合起来,就能为写好作文奠定良好的基础,就能引来汩汩滔滔的源头活水,假以时日,也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阅读教学中开发文本素材,我们将会收获到不一样的惊喜,品尝到不一样的滋味。

2012.7.28.5

第五篇:问渠哪得清如许 评课稿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关于

老师《》一课评课

娄底四小

聂元庆

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在这次活动中的所思所感。

首先我想用一首诗来作为我评 老师的《》的开始:

观书有感(其一)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注释: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一、删繁就简三秋树

略读课文教学应当遵循“整体概览,局部精读”的原则。从文章的“点睛之笔”入手,去读文章,是一种好方法。因为这样的阅读有利于让孩子从整篇文章入手,迅速“聚焦”与“锁定”重点内容,从而保障孩子们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立足重点,细细咀嚼,真正实现“探”有所获,“究”有所得。

王崧舟老师在执教《小珊迪》一课时,就是紧扣文中“他不是那种人”的断定,引领学生一起同情着作者的同情、感动着作者的感动、悲伤着作者的悲伤、崇敬着作者的崇敬,使人、文、课和谐的交融在一起。二、一枝一叶总关情

读中悟、悟中导

老师对学生读课文除了每次都有要求外,读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集体读,个别读,老师读、学生读,大声读、默读„„等等。不同形式的读也是有不同的功能。默读有利于对文字的揣摩;出声朗读能加强感受、增强记忆;指名朗读可以给对文本有不同感悟的学生施展个性的空间;自由朗读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感受文本,品味语言。集体朗读有增强气势、激发共鸣的功能;教师范读对学生不仅有示范作用,而且有激励作用„„但老师对每种读法的作用掌握很清楚,什么时候该用什么形式用得非常准确:如,体会女娲补天真辛苦、真伟大时,让学生在默读中找出具体的词句,学生通过细心揣摩都能找到有关句子,产生体验;

为了更深入、准确地体验情感,老师指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来指导朗读,使学生在课堂上积累了更多的语言文字,学生也在细节中获得情感、升华情感。

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老师很得巧用了“读”的艺术,无论从读的形式还是读的次数,该什么时候读该怎样读都把握得当,行云流水。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参与到读中,实现读和思考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亲近文本,走入文本,进而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感悟,自然地达到“一个文本,多种声音”的个性化朗读的境界。

学习一篇文章,只关注内容,绝对不是本色的语文课。教师在备课阶段文本细读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发现文本在语言层面的“个性之处”、“精妙之处”。只有教师关注了这些语言点,才有可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种种策略和手段,辅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运用、去巩固和内化。在《珍珠鸟》一文中,冯骥才重点抓住珍珠鸟的动作进行了细腻且稍带轻松幽默的刻画,倾注了对鸟的喜爱、呵护之情。所有这些,我想作为教师是有义务、有责任让孩子们收获的。这实际上也是驱使孩子学会“善读”的内核和本质。

三、山雨欲来风满楼

民主平等营造和谐氛围

课堂教学中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课堂上没有喝斥、没有讥讽、没有批评,有的只是老师那始终带着微笑的脸,以及鼓励、赞赏、期待的眼神。学生因为有了信心,有了勇气而变得想说,敢说、愿说。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如春风化雨,点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有巧妙的点拨,由衷的赞美,热情的鼓励,颇有大家风范,课堂意境的渲染更是独具匠心。举例

一花一世界,一课一菩提。我相信每一堂课都诉说着教者生命的秘密。我相信 老师也一定做过三毛一样流浪的梦,泰戈尔一样芳香的梦,甚至在听课时,我分明看见三毛倔强的眼神、泰戈尔透彻的悲悯与 老师此时那种肆无忌惮的明丽慢慢重叠在一起,交织出对走在小语路上的自信和魅力。

是的,我们一直都没停下脚步,也从来没有放弃,就如自由的梦。这一堂堂的好课,一册册的好书,就是这走乃至奔跑的足迹。

也许是因为在同样的年纪时,我们恰在同一方水土,读着同样的书,做着同样的事。就这样,与千万人中遇见所遇的人,于千万的时间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只是轻轻地道一句:原来,你也在这里。

明白了略读课文教学的三个关键词: 粗略,即抓大放小,有所侧重 ; 应用,即以点带面,迁移运用; 自主,即放手阅读,体现个性。正像刘仁增老师说的:“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人,你学习语文干啥呢?简单八个字:下笔成文,出口成章。”因此,略读课应以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关键。因此,有了《狮子和鹿》一文中,刘老师对语气词一唱三叹式的教学:找相关句子,感受语气词的作用;补充语气词,丰富对内容的感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气词写作片段„„相信这样的教学之后,学生对于语气词一定会有鲜活的感知。而虞大明老师在《祖父的园子》一文教学中,通过写旁注、作比较等手段,试图使学生明白“同样的景物,不同的写法,就会让读者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同样的文字,离开了目的,就没有好坏之分。”我马上联想到了很多语文老师爱让孩子们摘抄辞藻华丽的所谓“好词好句”,真应该让虞老师给他们洗洗脑!陈建先老师的《卡罗纳》,整堂课就在和孩子一起品味“细节之美”,也让孩子实践着;景洪春老师的《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则努力使学生体会说明方法以及层层推进的写作手法,并进行了及时有效的训练„„名师的教学,使我们明确:略读课的教学,既要关注语言内容,也要关心言语形式,关注文章表达手法。略读课,就应该将孩子渡向独立阅读的彼岸。

下载2008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渠清如许”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8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渠清如许”.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08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

    2008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转) 2008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渠清如许生活,本如一渠流水,清清的,淡淡的。不要壮阔起伏的波澜,那样会使人疲于奔命;不要五彩斑斓的颜色,那样只是给人以海......

    2012福建高考满分作文

    2012福建高考满分作文:人生中的赛跑“时间是贼偷走一切”,很多人在老的时候都会感慨的一句话。回顾自己的一生自己做过多少值得或不值得的事情呢?最近的比赛上刘翔以12.88的成......

    2011福建高考满分作文

    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 厦门一中 白杏珏 纪德有言:“我为美好的事物消耗着自己的感情,它们的光辉来自于我不断地燃烧,但这是一种美妙的消耗。”这美妙的事物,便是我们创造的事业,这......

    福建高考满分作文2篇

    福建高考满分作文 缤纷成就和谐 三人进商店寻解渴之物,喜甜者偏爱果汁,喜淡者选择矿泉水,喜欢又苦又甜者买下咖啡,三种味道不同,但却因不同而和谐——— 和而不同方为和谐,若这世......

    2012年福建高考语文满分作文

    2012年福建高考语文满分作文 【原题回放】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

    2009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3

    2009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这也是一种问题 文: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9-7-9 15:37:15 点击:155 有瑕疵的才是真实的。———题记 曾几何时,我们见过这样一则广告:画上有绿油......

    2009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5篇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作文真题】2009年福建卷 题目:这也是一种_____ 请先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形成完整的题目,然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

    2009年高考满分作文(福建卷)

    www.xiexiebang.com家教中国直播网为您提供2009年高考满分作文(福建卷) 这也是一种永恒 永恒,不只在于时间从洪荒而来的脚步;也不只在于风声从亘古而至的呢喃。一个瞬间,往往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