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2会计基本假设练习题
1.2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练习题 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是()A收付实现制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权责发生制 2.下列有关企业会计基础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权责发生制下凡不属于当期的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支付,也并不作为当期费用 B权责发生制下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取,也并不作为当期收入 C收付实现制 的会计基础是企业会计结算的主要依据
D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发挥了统驭作用
3.将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体现的会计基本假设是()
A会计分期B货币计量C持续经营D会计主体
4.货款已经收到,但销售并未实现,则企业应当不确认销售商品收入,这一做法是()A可比性信息质量的要求B谨慎性信息质量的要求 C收付实现制基础的要求D权责发生制基础的要求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中期的是()A月度B季度C年度D半年度
6.形成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所依据的会计基本假设是()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
7.界定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是会计基前提是()A会计职能B会计主体C会计内容D会计对象
8.企业本月收到上月赊销产品款20000元,本月销售产品40000元,收到货款30000元,余款尚未收到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本月实现的产品销售收入为()元 A20000
B30000
C40000
D60000 9.A公司1月份发生下列支出,预付本季度全年保险费2400,支付上年第四季度借款利息3000元(已预提),支付本月办公费800元,计入本月费用的是()元 A1000
B6200
C3200
D380
10.企业为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主要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A谨慎性
B可比性
C可靠性
D重要性
11.通常情况下,最关心偿债能回复力和支付利息能力的财务报表使用者是()A企业的债权人
B企业职工
C企业股东D税务机关
12.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处理采用的政策方法前后各期应是()A经管理层批准后,可以变动B应当一致,不得变动 C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动D可以任意变动
13.下列各项中,要求同一企业前后各期会计信息相互可比,或不同企业同一期间相关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A重要性B谨慎性C相关性D可比性
14.下列有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在同一会计期间,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B在不同的会计期间,同一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确认、计量报告标注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C与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的有用的信息,都应当充分披露
D有意遗漏应予披露的会计信息,不会降低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
15.企业将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作为自有资产入账,主要体现的信息质量要求是()
A谨慎性B实质重于形式C可靠性D及时性
16.下列各项中,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A谨慎性B及时性C重要性D可理解性
17.通常情况下,最关心企业的盈利情况的财务报表使用者是()A企业股东B企业债权人C货物供应商D企业职工
18.对可能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作资产减值损失处理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A客观性B重要性C谨慎性D实质重于形式 多选题
21.下列有关会计主体假设的叙述中,正确的()
A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B明确会计,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甲乙或事项的空间主体 C会计主体也等同于法律主体 D法律主体通常也是会计主体
23.下列各项中,将影响企业按持续经营的会计基本假设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A适度调整经营方针B破产C长期停业整顿D解散 24.下列各项中,可确认为会计主体的有()A集团公司B子公司C母公司D企业年金企业
25.下列各项中,符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会计期间的划分规定的有 A半年度B季度C年度D月度
26.下列有关企业会计基础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在收付实现制下,凡属于当期的收入,即使款项在当期尚未收取,也应作为当期收入计入利润表
B在权责发生制下,凡不属于当期的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支付,也不应作为当期费用入计入利润表
C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发挥了统驭作用 D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基础,是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依据
27.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时,下列各项业务中不能确认为当期费用的有()A支付下年的报纸、杂志费B预提本月短期借款利息 C预付下季度房租D支付上个月房租
28.母公司拥有若干子公司、分公司的情况下,下 列各项中,可以作为会计主体的有()A母公司B子公司C分公司D企业集团
D境内设立的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货币为主的单位编制的财务报告 30.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时职能有
A决策职能B控制职能C反映职能D预测职能
31.下列各项中,反映了可靠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A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根据进行确认、计量
B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C在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应当是真实、完整 D各类企业执行的会计政策应当统一,便于比较 32.下列各项中,符合可比性信息质量要求的是()A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会计信息应该相互可比 B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相互可比 C企业选定的会计政策,以后期间不得变更 D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确保使用者充分理解 33.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A会计分期B实质重于形式C货币计量D重要性 34.下列选项中,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A可靠性B相关性C可比性D可理解性
35.下列各项中,可以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有()
A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都予以充分披露 B延后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C有意 遗漏应予以披露的会计信息
D在不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准确判断的前提下对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信息信息省略 判断题
36.一个营业周期通常短于一年但也存在正常营业周期长于一年的情况(Y)37.在持续经营的情况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Y)
38.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为会计基本假设(Y)
39.权责发生制是以是否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N)
40.持续经营假设可使企业成为百年老店,因而即使企业进入破产清算,也不应该改变会计核算方法(N)
42.评价经营业绩,属于企业的基本职能(N)
43.会计确认属于会计监督职能运用的特定方法(N)44.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N)
45.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报告,并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的有关信息(Y)
46.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会计基础的形成,是基于持续经营假设(N)47.货币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唯一计量尺度(N)
48.会计主体假设明确界定 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Y)
49.会计除了核算和监督职能外,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分析等职能(Y)50.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做的合理设定(Y)
51.在权责发生的基础下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应当负担的费用,只要在当期没有实际收到和付出,都不能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N)
52.企业应当遵循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需要考虑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N)
53.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Y)54.即使企业已经开始进行破产清算,也应坚持持续经营的会计基本假设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N)
55.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N)还有其他
56.收入-费用=利润这一会计等式,是复试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N)
57.企业应当遵循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则不需要考虑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N)
58.企业的投资者既享有企业的经营利益,也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Y)
59.对某些特殊交易或者事项进行处理是,通常需要根据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的信息质量要求来把握其会计处理原则(Y)
60.企业对已出售商品提供产品质量保证并因此确认为一项预计负债主要体现了谨慎性的基本要求(Y)
61.企业没有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即使签订了商品销售合同并将商品交付给购货方,也不应当确认销售收入,这一说法,充分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Y)
63.根据可比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如果按照规定需要变更会计政策或者在会计政策变更后可以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Y)
64.月末,单位内部的审计人员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审核,属于会计监督中的内部监督和事后监督(Y)
65.社会公众也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企业对其所在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如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提供社区服务等(Y)
66.企业有意对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省略,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错误决策,违背了可靠性和重要性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Y)67.根据可靠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企业不得隐瞒收入,但可根据投资者的要求提前或者延后确认收入(N)
第二篇:会计基本假设知识点
会计基本假设
5.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1)会计主体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2)持续经营(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
3)会计分期 为和中期。中期是短于一个完整会计的报告期间,又可以分成月度、季度、半。
由于有了会计期间,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又需要在会计的处理方法上运用预收、预付、应收、应付等一些特殊的会计方法。
4)货币计量
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第三节 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6.权责发生制(优点是: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收付实现制(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7.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首要: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次级:实质重于形式(融资租赁)、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收集、处理、传递)。
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会计要素 第一节 会计要素
1.会计要素的确认
会计工作就是围绕着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展开的。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时点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一定日期),是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要素; 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时期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一定期间),是利润表的基本要素。1).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分类:按变现或耗用时间长短(流动资产〈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变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 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
2).负债是指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分类: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偿还的债务)和非流动〈长期〉负债(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偿还的债务,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表明企业归谁所有。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第二,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第三,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和计量,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所有者权益的形成来源: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3)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具体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4个项目)。
4)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分类:收入按性质(日常活动的内容)不同。可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按重要性要求(主次)分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明确界定日常活动是为了将收入与利得相区分,因为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能确认为收入,而应当计入利得。
收入→日常活动
利得→非日常活动
企业的利得:接受捐赠、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的处置净收益、罚金收益。
企业的收入:销售商品、出租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销售原材料、提供劳务收入;
5).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将费用界定为日常活动所形成的,是为了将其与损失相区分,因为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计入损失。
分类:费用按与收入的配比关系,可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6)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表反映的具体内容就是某一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利润按照构成,可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2.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基本计量属性)、重置成本(常用于盘盈资产)、可变现净值、现值(常用于非流动资产可收回金额、摊余成本计量)、公允价值(常用于金融资产)
第二节 会计科目
3.企业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通常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负债的科目。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4).成本类科目:按成本的不同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和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
5).损益类科目: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可以分为反映收入的科目和反映费用的科目。
会计科目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是:总分类科目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的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归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总分类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共同反映经济业务既总括又详细的情况。
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第三篇:审计基本假设体系的重构(本站推荐)
审计基本假设体系的重构
【摘要】所有的科研都需要假设,审计学科也同样需要假设。审计假设是人们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但目前还无法加以论证的、以保证审计和审计工作得以存在和进行的前提条件和认定,反映着审计实践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特点,是建立和研究审计理论的基石,是进行审计工作的前提。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结构体系重要组成要素,历来是审计界探讨的重点。迄今为止,审计学界对审计假设仍然没有统一的结论。随着环境的变化,审计的假设也再不断变化,本文通过对审计假设理论的回顾和评价,并且结合我国审计的现实发展状况,分析审计假设的决定因素,并提出了重新构建审计假设理论。
【关键词】审计假设;审计假设理论;审计假设理论重构引言
假设作为哲学和逻辑学的一个概念,指若干理所当然的原始命题是进行演绎推理或科学论证先决条件,它是任何一门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先导。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每一可论证的科学多半是从未经论证的公理开始的,否则论证就永无止境。”这里为未论证的公理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假设。假设是理论构架的基石,一切逻辑推理的起点。审计学作为社会应用科学一个分支,应确立自己合理的假设。审计假设这一概念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莫茨和埃及学者夏拉夫在《审计哲理》(ThePhilosophy ofAuditing)一书首次提出后,引起审计理论界广泛关注,但是对审计假设的探索至今在国内外审计理论界仍未取得完全共识,各种观点同时并存。审计假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因为审计学科与其他所有学科一样,在本学科领域内,也还存在着一些能感觉得到但还无法加以确证的最基本认识,例如内部控制对揭弊查错的作用,财务报表可验证性的特征等。由于这些最基本认识在审计实践中的不可或缺性,使其自然成为开展审计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即审计假设。对于审计假设,虽然其自身还无法从逻辑上加以证明,但对其正确性和有效性却可从以其为基基础并通过逻辑推理建立的审计理论无法解释审计实践,或无法被审计实践所验证,则审计假设的正确性、有效性同样受到怀疑。因此,审计假设的正确性、有效性既需从以其为基础而进行的逻辑推理中得到验证,还需通过实践来加以验证。
审计假设,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实践意义。审计假设的实践意义突出地表现在对审计责任的判断作用上。众所周知,审计在履行其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向社会承担责任,而审计假设正是判断审计人员履行其职责的一个重要依据。M“utz和Sharaf认为,几乎所有的审计假设均与审计人员的责任有着直接的联系。因为审计是一项注重验证的活动,审计验证的对象虽然以会计信息为主,但在会计信息的背后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组织,这个组织与社会环境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经营活动上的连续性,使得审计要对该组织在某一特定时间段中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是否得到正确的表述作出判断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因此对某些情况根据经验总结作出合理的假定,即合理地确定审计人员的职责范围是必然的,这是审计人员履行其职责所需的前提条件,因此审计责任与审计假设具有直接联系。
共页第页当前审计界关于审计基本假设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
审计假设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莫兹和夏拉夫在其专著《审计理论结构》一书中提出了8条审计假设:审计可验证假设、无利害冲突假设、受审计的财务报告及其他资料不存在串通舞弊和其他异常差错假设、有效内部控制假设、公认会计原则假设、无反证假设、审计人员有能力独立地审查财务资料并发表意见、审计人员承担着与职业地位相称的职责。他们开创了审计假设及其体系的研究,对后来审计假设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戴维·费林特(David Flint)也提出了七项假设,主要包括:
①审计是以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或公共责任环境的存在为首要前提的;②受托经济责任的内涵太微妙、太复杂、太重要,以致没有审计,该种责任的解除就无法解释清楚;③审计的本质特征在于其地位的独立性和在调查与提供报告方面免受约束;④审计的对象,如行为、业绩、成果、业务记录、财务状况或与此有关的事实都可以通过证据予以证实;⑤可以为行为、业绩、成果和信息质量等确立责任标准,可对行为、业绩、成果和信息质量的实际状况进行计量并与一定标准进行比较,计量与比较的过程需要专门的技能和专业判断;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的涵义、重要性和目的是清晰的,通过审计可对其清晰性做出明确的表达;⑦审计可以产生经济或社会效益。
蔡春教授在《审计基本假设研究》一文中提出了5项基本假设;刘力云同志在《试论审计假设体系》一文中提出审计假设两个层次中第一层次的4项基本假设等等。从他们所构建的审计基本假设体系可看出,审计学者在对审计基本假设的认识上存在很大的分歧,这是因为各自对审计基本假设应该具有的标准有不同的认识。美国著名审计学家罗伯特·莫茨和埃及的侯赛音·夏拉夫在他们合著的《审计理论结构》一书中第一次系统的研究并提出审计假设理论,他们是审计假设理论研究的开创者。他们提出了几项审计假设:(1)财务报表和财务资料是可验证的;(2)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管理部门之间不存在不可避免的利害冲突;(3)呈报检查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信息材料不存在串通舞弊和其他非常错误;(4)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减少错弊发生的可能性;(5)公认会计原则的一致运用可使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到公允表达;(6)如果没有明确的反证,对被审单位来说,过去真实的情况将来也属真实;(7)审计师完全有能力独立审查财务资料并表达意见;(9)独立审计师承担的职业责任与其职业地位相称。著名审计学家杰克·罗伯逊对他们的研究成果给予至高无上的评价:“没有任何其他的理论结构能达到莫茨和夏拉夫的理论结构那样的深度和广度,因此任何新的审计理论的发展都不可能超越莫茨和夏拉夫的理论结构。”但审计假设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发展自身,否则审计理论研究将停滞不前.“莫氏审计假设”中的第二、三、四条假设的成立性已遭到严酷的现实的猛烈抨击,不仅在国外有不断爆发的审计丑闻,“安然”、“世通”等,我国也出现了一连串惊人的审计失败和舞弊案件,如红光、银广厦等等。这些案件暴露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呈报检查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信息资料也可能存在严重的串通舞弊。(2)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不可以减少舞弊发生的可能性。难道说上述的麦科特公司没有内部控制系统吗?一旦公司高级管理层串通舞弊,那么内部控制就形同虚设,毫无作用了。审计理论假设存在的问题
4.1不同观点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从以上阐述的国内外审计假设观点可以看出,不同研究人员之间的观点、认识差异较大。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审计假设体系的内容,如我国学者管锦康以审计关系理论为基础,以审计目标为导向,构成一个包括经济责任可认性、经济责任可验性、审计可信性和审计可行性在内的审计假设体系;而英国审计学家汤姆·李提出了与之不同的3类13项内容的审计假设体系。其他学者提出的审计假设也或多或少的不一致,达成共识的假设更少。这就使审计假设不像会计假设那样简练、明了,从而阻碍了假设体系的应用和推广。
4.2审计假设系统性不强
审计假设系统性不强表现在:第一,审计假设体系条目繁多,存在多余的、不重要的项目。如李氏因素较多,结构不明确,费氏第七条“审计可以产生经济或社会效益”应属于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不是假设问题。第二,审计假设之间独立性不强,如莫氏第七条“审计人员完全有能力独立审查财务资料并提出报告”可推出第二条“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之间没有必然的利害冲突”。第三,排他性原则考虑不够,如李氏模式审计行为假设中第一条“有利害冲突”和第三条“形式、实质独立”矛盾等。
4.3研究范围的局限性较大
多数的审计假设体系研究范围不完整,未能完整反映现代审计的职能和作用。如莫氏模式、李氏模式、费氏模式、安氏模式及我国大多数学者的审计假设均是从财务审计实务中总结出来的,是以狭义的审计观为基础的,如莫氏模式的“财务报表与财务信息是可验证的”、“各期运用公认会计原则的一致性可以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到公允反映”、“审计人员会尽职尽责地检查财务资料以发表独立的审计意见”;李氏模式中审计依据假设、审计功能假设中的第2和第3条等。他们的假设对内部审计、国家审计、绩效审计和管理审计等未做考虑,这影响了审计理论结构的完整性以及社会对审计的全面认识。
4.4面临抽象概括与全面具体之间的两难境地
随着在审计假设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研究人员已意识到审计假设,一方面要有综合性和代表性,即能最大限度地涵盖审计行为产生、存在、发展的规律及各类审计的特征。另一方面又应具有全面性,即从时间上,适用于审计从产生起历经的整个发展历程;从内容上,既适用于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又适用于财务报表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和不同要求的审计。但要从繁杂的审计现象中提炼出最精练、最概括的审计假设无疑是相当困难的。
4.5重理论轻实务,难得到审计实务界的认可
为了进一步了解审计假设研究的现状,从1990-2002年《审计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审计理论与实践》、《现代审计》等多种期刊中有关审计假设研究的文章38篇,从理论与实务的研究内容角度进行了分析,目前我国的研究太过偏向于理论方面,只是从实践中归纳总结了审计假设,即只提出假设,没有验证假设的过程。到底归纳总结的假设对不对,能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很少有人做研究,这就很难使研究人员提出的审计假设得到实务界的认可。
4.6研究方法较单一
通过对上述文章的分析,在审计假设的研究中,规范性的研究占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即使有少数与实务相结合的文章,也只是侧重于定性分析和简单的归纳法,从根本上引人其他研究方法的文章还没有。其实,规范性研究固然是审计假设的重要研究方法,但规范研究只能解释“应该是什么”,而没能注意到目前审计实务的真实状态“是什么”。所以可以尝试引人其他研究方法作为补充,多种研究方法结合运用。这样才会使审计假设更好地在理论与实务两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内容本身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审计假设对审计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审计理论结构的建立都要以一定的假设为基础,否则就无法进行判断、推理。但审计假设自身的特点是具有不能自我验证性,它必须有相关条件予以支持。如“财务报表没有串通舞弊或其他不正当的非法行为”假设一报表的公允性,但后来由实践证明该假设是不恰当的。所以,审计假设必须由实践来检验,而且它应建立在一定的环境基础之上,当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时,审计假设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正是由于审计假设自身的特点,使得此项研究变得极为困难。
(2)审计理论研究尚不完善
虽然审计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关于审计理论的研究才只有100多年的时间。所以审计理论研究往往局限于对审计实践的解释,对实践经验的提炼与系统化做得不够。审计基本理论研究难以系统深人到丰富的审计实践中去,也没能形成基本的理论框架。由于审计理论研究的不尽完善,也使得审计假设的研究受到制约,自身的体系性也较差。
(3)研究人员自身的局限性
虽然审计假设研究在不断地发展,但从审计假设研究的历史来看,从事该研究的学者偏少。他们所提的观点大都受其所处的时代、环境的局限,而且不能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令人信服的事实证据。就我国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虽然有关文章和著作也有一些,但在研究方法上难有突破,所提的观点多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修修补补,缺乏广度和深度。这是由于我国审计的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研究人员水平、素质不高所造成的。
(4)未将审计假设列入审计准则的范围
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工作指南。而审计假设则包括实施审计应具备的前提条件以及对被审计事项做出判断的依据。所以审计假设和审计准则均对审计实务具有指导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由于审计假设未明确地引人到审计准则的范围之中,使得审计人员在实务中难以理清审计假设与审计准则的关系,这不利于审计假设的研究和审计准则的完善。
5审计理论体系的重构
依照以上有关对审计理论的认识,可以认为审计假设的重构应该分为两类:审计存在假设和审计业务实施假设。
5.1、审计存在假设,即被审计过的经济信息等对信息使用者更有用。
具体包含以下3个假设:第一条是经济业务等信息可被验证和评判;第二条是审计人员完全有能力独立胜任审计工作;第三条是审计人员依照相关的审计准则进行审计工作,可承担与其相匹配的职业责任。审计使经济信息价值含量提升,对信息使用者更有用,审计才有存在的资格和理由。若审计只是流于形式,或根本不能真正对经济信息的真实性、公允性作出客观合理的判断,以帮助信息使用者进行计划和决策,那么,审计终将被公众遗弃。
对于审计存在的具体假设,第一条经济业务可被验证和评判非常重要。如果经济信息不可被验证,那么就不可能有审计。因为审计工作就是对经济信息进行追溯或展期验证并对其合法性、公允性做出判断。另外,不仅经济信息要可被验证而且可被评判,验证只能保证其真实性,而评判则保障了其是否公允合理的反映被审计单位的业务事实。只有经济业务信息可记录、计量,并有相应的标准作参照对比,审计才能真正做到验证和评判。
第二条和第三条是对审计主体及其工作依据提出的假设,审计人员若没有能力胜任审计工作的话,那么要想取得公众的信任就成无稽之谈。一项学科存在一定要承担与之相匹配的社会责任,如何较好地完成社会责任,我们假定只要切实履行了审计准则,就可以认定审计人员承担了其应有的社会责任,公众应对其予以合理的信任。
5.2、审计业务实施假设具体包括:无反证假设、风险可控假设、完善有效的内控框架可减少舞弊的发生概率。具体的审计业务也需要设定一些公认的前提条件才能顺利实施。因为审计人员受托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是有一定业务范围的,包括空间限定和时间段限定。若没有无反证假设(如果没有明确的相反证据,对被审计单位来说,过去被认为是正确的,将来也将被认为是正确的。)基于会计及其他经济业务信息的连续性,审计会陷入对受托审计时段以前经济业务信息的无限验证漩涡中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必须对时间进行明确科学的截取,即承认无反证假设的正确性。
风险可控假设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的检查风险是可以被控制在一个可忍受的范围内的。这一假设可帮助审计人员理性的选择审计业务。对那些明显有较高风险业务不予承接,尤其是现今风险基础审计风行业界时,这条假设显得尤为重要。若认为风险不可控,那么审计业务将不可能进行。因为风险是游离于人们控制范围之外的。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增加多少审计程序和扩大多少审计范围,风险都不可能降低,那么审计只能处于无奈的尴尬境地。只有完善有效的整体框架内部控制,才能使舞弊的发生概率降低,这样使得审计中通过对内部控制等风险评估决定具体审计范围和重要的审计方法正确合理。
参考文献
[1] 王香焕,万方全;;审计假设体系的重构[J];齐鲁珠坛;2008年06期
[2] 尤家荣.审计假设研究[J].审计研究, 1995,(03).[3] 王明珠.王雪莉,李艳;审计公设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4] 朱锦余.论审计假设体系[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1994,(03)
[5] 杨学军.审计假设的作用[J].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04)
[6] 王文威,粟琳.也谈审计假设[J].事业财会, 2005,(01)
[7] 孔令文.浅议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假设[J];齐鲁珠坛;2009年03期
[8] 杨学军.审计假设的作用[J].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04)
[9] 刘力云.试论审计假设体系[J].审计与经济研究, 1993,(02)
[10] 傅建设.试析审计假设[J];天津商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11] 莫兹R K,夏拉夫H A.审计理论结构[M].文硕,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0: 65.
第四篇:会计练习题
《基础会计》综合练习题1
一、单项选择: 1.“限额领料单”按其填制方法属于()。
A、汇总凭证
B.计算凭证
C.一次凭证
D、累计凭证
2.当经济业务只涉及货币资金相互间的收付时,一般填制()。
A、转账凭证
B.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
C、收款凭证
D、付款凭证
3.登记日记账的方式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
A.逐笔定期登记
B.定期汇总登记
C、逐日逐笔登记
D、逐日汇总登记,4.明细账从账簿的外表形式上看一般采用()账簿。
A.卡片式
B.多栏式
C、订本式
D、活页式
5.在实地盘存制下,平时在账簿中对财产物资()。
A.只记减少数,不记增加数
B、只记增加数,不记减少数
C、同时记增加和减少数
D.先记增加数,后记减少数
6.“未达账项”是指单位与银行之间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时间不同而造成的()。
A.一方重复记账的账项
B.双方登记金额不一致的账项
C.双方均尚未人账的账项
D、一方已经人账,而另一方尚未登记人账的账项
7.财产清查中发现某种材料盘亏时,在报经批准处理以前应作会计分录为()。
A.借:管理费用
B.借: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C、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D、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
8.下列不属于对外会计报表的是()。
A.现金流量表
B、产品生产成本表
C、资产负债表
D.利润表 9.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是()。
A、权责发生制
B.货币计量
C、会计主体
D.持续经营
10.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特点是直接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登记()。
A、总分类账
B.明细分类账
C、现金日记账
D.银行存款日记账
二、多项选择:
1.下列各项中属于收益性支出的是()。
A.购进机器设备
B、收购进办公用品
C、购进商品
D、购进原材料
E、支付短期借款利息
2、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需根据账户余额减去其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填列的有
()
A、货币资金
B.存货
C、应收票据
D、短期投资
E、应收账款
3.未达账项有以下几种情况()。
A、银行已记存款减少,本单位尚未记账
B、银行已记存款增加,本单位尚未记账
C、本单位已记存款减少,银行尚未记账
D、本单位已记存款增加,银行尚未记账
E.双方都尚未记账
4.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平行登记的要点有()。
A.登账的次数相同
B.登记的依据相同
C、登账的人员和时间相同
D、登记的方向一致
E、登记的金额相同
5.按照账户的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账户中属于调整账户的有()。
A、累计折旧
B、坏账准备
C、待摊费用
D.预提费用
E、利润分配
三、名词解释
1、财务会计报告:
2、未达账项:
3、记账凭证:
四、根据下列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50000元,存入银行
2、甲产品1000件完工入库,单位成本5元
3、以银行存款1000元支付罚款
4、以银行存款支付银行贷款手续费200元
5、以银行存款支付本季度短期借款利息7500元(其中前两个月已预提5000元)
6、计算分配本月工资,其中生产工人工资5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00元,厂部管理人员5000元,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2000元
7、从银行提取现金61000元用于发放工资
8、在财产清查中发现账外旧设备一台,估计原值20000元,现值12000元
9、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发票标明价款10000元,增值税17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10、本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5000元,其中车间生产设备折旧费4000元,管理部门折旧费1000元
11、本月摊销书报费200元
12、以现金支付业务招待费500元
13、销售企业产品一批,货款200000元,增值税34000元,货款已存银行
14、职工张华出差借款2000元,以现金支付
15、张华报销差旅费500元,余款退回
《基础会计》综合练习题1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1、D
2.D
3.C
4.D
5.B
6.D
7·D
8.B
9.A
10.A
二、多项选择:
BCDE
BDE
3.ABCD
4.CDE 5.AE
三、名词解释:
1、财务会计报告:是指明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
2、未达账项:是指单位与银行双方之间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时间不同,而造成一方已经入账,而另一方尚未收到结算凭证尚未入账的款项。
3、记账凭证:是对经济业务事项按其性质加以分类,确定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凭证。
四、根据下列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短期借款
50000
2.借:库存商品
5000
贷:生产成本
5000
3.借:营业外支出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4.借:财务费用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5.借:财务费用
2500
预提费用
5000
贷;银行存款
7500
6、借:生产成本
50000
制造费用
4000
管理费用
5000
应付福利费
2000
贷:应付工资
61000
7.借:现金
61000
贷:银行存款
61000
借: 固定资产
12000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12000
借: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贷:银行存款
11700
借: 制造费用
4000
管理费用
1000
贷 :累计折旧
5000
借:管理费用
200
贷:待摊费用
200
借:管理费用
500
贷:现金
500
13.借:银行存款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0
借:其他应收款
——张华
2000
贷:现金
15.借:管理费用
500
现金
1500
贷;其他应收款 ——张华
2000
《基础会计》综合练习题2
一、单项选择:
1.会计是以()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
A、劳动
B、货币
C、实物
D、重量及货币
2.()是会计的主要内容,是会计的基础。
A、会计分析
B.会计报告
C、会计核算
D.会计监督
3.下列不属于会计要素的是()。
A.所有者权益
B、成本
C、资产
D.负债
4.下列经济业务中,会引起一项负债减少,而另一项负债增加的经济业务是;
A、以银行借款偿还应付账款
B.将银行借款存人银行
C、用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
D.以银行存款偿还银行借款
5.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的结构特点是()。
A.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余额在贷方
B、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余额在借方
C.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一般无余额
D.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一般无余额
6.设置待摊预提性质的帐户是()的需要。
A.经济核算制
D.经营责任制
C.收付实现制
D。权责发生制
7.对于临时租人的固定资产,应在()中登记
A.分类帐目
B.备查帐
C、日记帐
D.日记总帐
8.编制科目汇总表的直接依据是
A、原始凭证
B.原始凭证汇 总表
C记帐凭证
D.汇总记帐凭证
9.采购员预借差旅费,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化是()
A.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
B、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
C、资产中一个项目减少,一个项目增加
D.负债中一个项目减少,一个项目增加
10.为了及时掌握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一般应采用()
A、权责发生制
B.实地盘存制
C、收付实现制
D.永续盘存制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目中属于会计核算前提有()。
A.权责发生制
B、会计主体
C、货币计价
D.会计期间
E.独立核算
F.持续经营
G、自主经营
2.下列各项目中()属于会计准则中规定的一般原则。
A.合法性
B.政策性
C、相关性
D.配比性
E、群众性
F.一贯性
G.合理性
3.发生下列情况,应该对财产进行不定期清查的是()。
A.财产保管人员变动
B.年终结帐
C.发现财产被盗
D.与其他企业合并
E、自然灾害造成部分财产损失
4.会计核算程序的内容包括()。
A、帐簿组织
B、报表体系
C、记帐程序及方法
D.编制报表的方法
5、下列内容不应列入本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有()
A.临时租人固定资产
B、临时租出固定资产
C、租人包装物所付押金
D.受外单位委托代管商品
D、未分配利润
三、名词解释题:
1.原始凭证
2.会计循环
3.会计要素
4.资产负债表
四、填空
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2.应收帐款属于会计要素中的()。()是复式记帐、填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和编制报表的理论依据。
4.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是按()排列。
5. 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主要区别是()。
6.对帐的主要内容包括()、()、()和()。
五、根据下列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以银行存款支付前欠货款70200元
2、销售企业产品一批,货款200000元,增值税34000元,货款已存银行
3、以现金95元购买办公用品
4、购进材料一批,增值税发票标明货款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以存款支付
5、收回A企业前欠货款43290元
6、以现金35000元支付工资
7、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报刊费800元
8、以银行存款支付企业广告费3000元
9、将现金280元存入银行
10、上交本月企业所得税25000元,以存款支付
11、采购员预支差旅费1000元,以现金支付
12、以存款偿还前欠货款78000元
13、采购员报销差旅费950元,余款交回
14、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10000元
15、以存款支付固定资产大修理费39000元
《基础会计》综合练习题2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1、C
2.D
3.B
4.B
5.B
6.D
7·B.
8.C
9.C
10.D
二、多项选择:
1.BCDF
2.CDF
3.ACDE
4.AC
5.AD
三、名词解释:
1.原始凭证,是经办单位或人员在办理经济业务过程中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经 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的会计凭证。
2.会计循环:是指在每一会计期间,会计工作总是按照基本程序有步骤地、连续不 断地、周而复始地进行。
3、会计要素:从大量经济业务中,将不同性质的业务内容加以分类,归纳出若干类 具有独特性质的会计元素,称为会计要素。
4、资产负债表,是总括反映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其构成 情况的会计报表。
四、填空
1.核算、监督
2.资产
3.会计恒等式
4.流动性
5.登记总帐妁依据和方法不同
6.帐证核对.帐帐核对. 帐表核对.帐实核对
五、根据下列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借:应付帐款
70,200
贷:银行存款
70,200
2.借:银行存款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0
3.借:管理费用
贷:现
金
4.借:原材料
1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
贷:银行存款
117000
5.借:银行存款
43,290
贷;应收帐款
43,290
6、借:应付工资
35,000
贷:现
金
35,000
7.借:管理费用
800
贷: 待摊费用
800
借: 营业费用
3000
贷: 银行存款
3000
借:银行存款
280
贷:现金
280
借:应交税金 一一一应交所得税
25,000
贷 :银行存款
25,000
借:其他应收款
1000
贷:现金
1000
借:应付帐款
78,000
贷:银行存款
78,000
13.借:管理费用
950
现金
贷;其他应收款
1000
借:银行存款
110,000
贷:短期借款(或银行借款)
110,000
15.借:待摊费用
39,000
贷:银行存款
39000
《基础会计》综合练习题3
一、名词解释
1、账户:
2、会计分录:
3、实地盘存制:
4.持续经营
二、单项选择
1.总分类帐户是根据()设置的用来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核算的帐户.
A.总分类科目
B.明细分类科目C、会计要素
D.经济业务的繁简
2.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中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i面应记金额,而应借应贷的会计
科目并无错误,一般应采用的错账更正方法是()
A、补充更正法
B.划线更正法·
C.红字更正法
D.
A、C均可
·
3.下列选项中所列的账务处理程序,作为会计核算中最基本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是
()
A、记账凭证处理程序
B.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C.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D.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4.预提费用是指()
A.本期或前期已经支付而由后期负担的费用
B,本期已耗用,应由本期负担,但本期尚未支付的费用
C、本期事先提取,下期可能发生的费用
D.本期事先支付,下期才发生的费用
5.某企业“本年利润”帐户11月30日贷方余额为30万元,它表()
A.本期财务成果的总额
B.1—11月份累计利润总额
C.11月份的利润总额
D.11月份产品销售利润和其他销售利润之和
6.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应盖有()的公章
A.本单位
B.填制单位
C、接受凭证单位 D.主管单位
7.某日业务终了后,出纳人员盘点库存现金实有数为503元,经核对发现该日未记
账的现金付款凭证数额为20元,未记账的现金收款凭证数额为30元,那么该日 现金日
记账账存余额为()
A.503元
B 493元
C、513元
D.553元
8.“累计折旧”帐户在帐户分类中属于()
A.资产类帐户
B.负债类帐户
C、所有者权益类帐户
D.损益类帐户
9.企业回收应收账,会使()
A、应收账款增加. B.应收账款减少
C、应付帐款增加
D、应付帐款减少 10.()是会计的主要内容,是会计的基础
A、会计核算
B、会计监督
C会计分析
D,会计报告
三、多项选择
1.期间费用包括()
A、制造费用
B.财务费用
C、管理费用
D.销售费用
2.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记账依据是()
A.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B.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C、部分现金收款凭证 D.银行存款转账凭证
3.制造费用分配的标准很多,一般可按()进行分配
A、产品数量
B.产品耗用的工时
C、机器工作小时
D.生产工人工资
4、对于账簿上的文字或数字错误,不得()
A、划线更正
B、挖补
C、用褪色药水更改
D.涂抹
5.企业财务成果的汇总和分配核算主要是通过()帐户来核算的,A.营业收入
B.本年利润
C其他业务收入
D。利润分配
6.现金日记帐与总分类账的现金科目的核对要求有()
A、每一张收款凭证、付款凭证的金额与日记账的金额,(数字、方向)是否完全 一致。
B.现金总账借方发生额合计数与现金日记帐借方发生额合计数是否相符。
C.现金总账贷方发生额合计数与现金日记帐贷方发生额合计数是否相符,D.现金总账与现金日记帐余额是否相符。
7.¥1340.50的汉字大写应为()
A.人民币壹仟叁佰肆拾元伍角整
B.人民币壹仟叁佰肆拾元零伍角整
C.人民币壹仟叁佰肆拾元零伍角
D.人民币壹仟叁佰肆拾元零伍
8.在财产清查中应采用实地盘点法进行清查的资产()
A.固定资产
B。产成品
C.银行存款
D.应收账款
9.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需根据帐户余额减去其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填列的是
()
A、存货
B.货币资金 C、应收账款
D、应收票据
10.下列做法堵中考虑了谨慎性原则的有()
A: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祛
B、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C、存货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
D、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四、根据下列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收到投资者投入资金600000元存入银行
2、从银行提取现金5000元备用
3、生产产品领用材料50000元
4、车间领用低值易耗品3000元备用
5、借入短期借款36000元存入银行
6、采购员预支差旅费8000元,以现金支付
7、采购员报销差旅费7800元,余款交回
8、计提本月折旧费,其中车间负担3900元,管理部门负担1900元
9、结转本月应付工资,其中生产工人4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9000元,厂部管理人员12000元
10、从银行提61000元备发工资
11、以现金61000元发放工资
12、购买办公用品2093元,以存款支付
13、以存款偿还前欠货款2000元
14、结转完工产品成本20000元
15、以存款支付广告费30000元
《基础会计》综合练习题3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账户:就是在会计内容划分会计要素的基础上,按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分
门别类地记录和汇集经济业务数据的工具。
2、会计分录:就是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确定帐户、金额和记账方位(即借方或贷方)的记录
3、实地盘存制:又称定期盘存制,是指平时根据会计凭证在有关账簿中只登记存货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月末通过实地盘点,将盘点的实存数作为帐面结存数,然后倒挤出本期发出数
的一种存货核算方法。
4、持续经营:也称继续经营,是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既不会停业,也不会被兼并或破产,并以 现有的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或扩大的经营规模和扩大的经营范围)持续不断地进行经营运用。
二、单项选择
1、A
2.C
3.A
4。B
5.B
6、B
7.C
8.A
9.B
10,A
三、多项选择
1、BCD
2。AB
3.BCD
4.BCD
5.BD
6、BCD
7。AB
8.AB
9.AC
10.ACD
四、根据下列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借: 银行存款
600 000
贷:
实收资本 600000
2.借;现金
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借:生产成本
000
贷:原材料
000
4.借;制造费用
000
贷 :低值易耗品
000
5.借;银行存款
000
贷 :短期借款
000
6.借:其他应收款000
贷:现金000
7.借:管理费用,7800
现金
200
贷:其他应收款000
8.借:制造费用900
管理费用900
贷:累计折旧5 800
借:生产成本
40000
制造费用000
管理费用000
贷:应付工资
61000
10.借: 现金
61000
贷:银行存款
61000
11. 借:应付工资
61000
贷:现金
61000
12.借:管理费用
2093
贷;银行存款
2093
13.借:应付账款000
贷:银行存款000
14。借:库存商品000
贷;生产成本000
15.借:营业费用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第五篇:会计练习题
1.练习库存现金的核算
资料:某公司2009年2月份有关业务如下。
(1)2月1日,从银行提取现金45 000元准备发放给职工。
(2)2月2日,将已向银行提取的备发工资45 000元发放给职工。
(3)2月5日,职工张明出差,预借差旅费800元。
(4)2月10日,现金清查时,发现短缺100元。
(5)2月14日,经研究决定在一车间设置备用金,定额为5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6)2月15日,短缺现金100元查明,责任在出纳员。
(7)2月16日。收到出纳员交来的赔款。
(8)2月18日,张明报销差旅费760元,多余40元现金交回。
(9)2月25日,一车间报账,支付邮电费80元,报刊费50元,市内交通费120元,文具费60元,招待费30元,以现金补足其备用金。
(10)2月28日,重新核定一车间备用金,决定减少50元。
要求:为上述业务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2.练习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资料:2009年3月某公司有关其他货币资金业务如下。
(1)3月5日,汇出25 000元,在外地银行设立采购专户。
(2)3月12日,收到采购员寄来发票及有关凭证,货款金额10 000元,另附运费发票一张计1 000元,商品尚未运到(商品增值税率为17%,运费的税率为7%)。
(3)3月14日,公司为取得银行汇票将20 000元存入银行,银行审核后,开给公司汇票一张。
(4)3月17日,收到外地发来的商品,经验收合格,结束采购专户。
(5)3月21日,公司以取得的汇票采购商品,发票总金额为16 000元,由企业承付(增值税率同上)。
(6)3月25日,将21日采购余额退交银行。
(7)3月31日,收到下属单位汇款通知,已汇出款项12 000元。
要求:为上述业务编制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