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大纲

时间:2019-05-14 10:4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大纲》。

第一篇:2011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大纲

2011年全国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

(修订版)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指定参考用书(共6册)本套书共分五册,分别是

一、《城市规划原理》(2011年版)

二、《城市规划相关知识》(2011年版)

三、《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2011年版)

四、《城市规划实务》(2011年版)

五、《城市规划法规文件汇编》(2011年版)

六、《考试大纲》

目 录

一、城市规划原理„„„„„„„„„„„„„„„„(1)

二、城市规划相关知识„„„„„„„„„„„„„„(7)

三、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12)附:现行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与规范一览表(2008年)„(16)

四、城市规划实务„„„„„„„„„„„„„„(19)全国城市规划执业资格考试科目为:《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规划实务》。本考试大纲对各考试科目分层次列出了具体的内容,分别用掌握、熟悉、了解来界定各条目的考试要求。“掌握”是指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熟悉”是指应当具备的较重要知识,“了解”是指一般知识。在《城市规划实务》科目中,“掌握”是指考生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

一、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作为一门理论性考试科目,内容是关于城市与城市发展的知识,城乡规划学科知识,城乡规划体系知识,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形成的知识,城乡规划编制的知识,城乡规划实施的知识。本科目考试的目的是:考核应试人员所具备的城乡规划理论知识的状况,包括对城市发展及城市规划学科的基础理论,对城乡规划制定、编制、实施等有关的专业理论的了解、熟悉、掌握程度。

1.城市与城市发展

1.1城市与乡村

1.1.1掌握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特征

1.1.2熟悉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特点

1.2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1.2.1了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

1.2.2熟悉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差异

1.2.3熟悉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1.3城镇化及其发展

1.3.1熟悉城镇化的含义

1.3.2熟悉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1.3.3熟悉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及当前状况

1.4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及资源环境的关系

1.4.1熟悉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4.2熟悉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4.3熟悉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4.4熟悉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2.城市规划的发展及主要理论与实践

2.1国外城市与城市规划理论

2.1.1了解欧洲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

2.1.2了解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2.1.3熟悉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

2.1.4熟悉现代城市规划主要理论发展

2.2中国城市与城市规划的发展

2.2.1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

2.2.2了解中国近代城市发展背景与主要规划实践

2.2.3熟悉我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和发展历程

2.3当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探索和实践

2.3.1了解当代城市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趋势

2.3.2熟悉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或理念

2.3.3熟悉当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实践

3.城乡规划体系

3.1城乡规划的内涵

3.1.1掌握城乡规划的概念

3.1.2熟悉现代城乡规划的基本特点与构成 3.1.3熟悉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3.1.4熟悉规划师的角色与地位

3.2我国城乡规划体系

3.2.1熟悉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的构成 3.2.2熟悉我国城乡规划行政体系的构成 3.2.3熟悉我国城乡规划工作体系的构成 3.3城乡规划的制定

3.3.1掌握制定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

3.3.2熟悉制定城乡规划的基本程序

3.3.3掌握城乡规划编制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3.3.4熟悉城乡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

4.城镇体系规划

4.1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和任务

4.1.1掌握各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

4.1.2掌握各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

4.2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

4.2.1熟悉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4.2.2了解各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5.城市总体规划

5.1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和任务

5.1.1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

5.1.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

5.2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程序和方法

5.2.1熟悉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工作程序

5.2.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工作方法

5.3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研究

5.3.1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现状调查的内容

5.3.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评价内容与方法

5.3.3熟悉城市发展条件综合评价内容与方法

5.3.4熟悉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性质的内涵

5.3.5熟悉城市规模预测方法

5.3.6了解城市总体规划的其他专题研究

5.4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5.4.1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5.4.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要求

5.5城镇发展布局规划

5.5.1熟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5.5.2掌握划定规划区的目的及其划定原则

5.5.3掌握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的类型

5.5.4掌握城市空间布局选择的基本方法

5.6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5.6.1掌握城市建设用地分类的标准

5.6.2掌握各项城市建设用地间的相互关系及布局要求

5.6.3掌握城市建设用地变化及分布的特征

5.6.4掌握城市用地布局与交通系统的关系

5.7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5.7.1熟悉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

5.7.2了解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的要求和方法

5.7.3掌握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道路网络规划的要求和基本方法

5.7.4熟悉城市交通设施规划的要求和基本方法

5.7.5了解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的要求和基本方法

5.8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5.8.1熟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5.8.2掌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内容和成果要求

5.8.3掌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内容和成果要求

5.9其他主要专项规划

5.9.1熟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5.9.2熟悉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

5.9.3熟悉城市防灾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5.9.4熟悉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5.9.5熟悉城市竖向规划的主要内容

5.9.6了解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

5.10城市总体规划成果

5.10.1掌握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的文本要求

5.10.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的图纸要求

5.10.3掌握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的附件要求

5.10.4掌握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

6.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6.1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作用与任务

6.1.1掌握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作用

6.1.2掌握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任务

6.2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

6.2.1掌握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内容

6.2.2掌握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成果要求

7.城市详细规划

7.1控制性详细规划

7.1.1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7.1.2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7.1.3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

7.1.4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7.2修建性详细规划

7.2.1熟悉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7.2.2熟悉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内容

7.2.3熟悉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

7.2.4熟悉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8.镇、乡和村庄规划

8.1镇、乡和村庄规划的工作范畴及任务

8.1.1熟悉镇、乡和村庄规划的工作范畴

8.1.2熟悉镇、乡和村庄规划的任务

8.2镇规划的编制

8.2.1熟悉镇规划的内容

8.2.2熟悉镇规划编制的方法

8.2.3熟悉镇规划的成果要求

8.3乡和村庄规划的编制

8.3.1熟悉乡和村庄规划的内容

8.3.2熟悉乡和村庄规划编制的方法

8.3.3熟悉乡和村庄规划的成果要求

8.4名镇和名村保护规划

8.4.1熟悉名镇和名村保护规划的内容

8.4.2熟悉名镇和名村保护规划的成果要求

9.其他主要规划类型

9.1居住区规划

9.1.1掌握居住区规划的目的与作用

9.1.2掌握居住区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9.2风景名胜区规划

9.2.1了解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任务

9.2.2了解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基本内容

9.3城市设计

9.3.1熟悉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9.3.2熟悉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0.城乡规划实施

10.1城乡规划实施的主要影响因素

10.1.1掌握影响城乡规划实施的基本因素

10.1.2熟悉公共性设施建设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

10.1.3熟悉商业性开发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

二、城市规划相关知识

城乡规划工作涉及相关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综合性很强。《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科目涵盖了与城乡规划工作关系最为密切的八个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即:建筑学、城市交通、城市市政公用设施、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与环境。本科目考试目的是考核应试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状况,即对各相关学科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熟悉与了解的程度,以及在城乡规划实践中运用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

1.建筑学

1.1 中外建筑史的基本知识

1.1.1 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的主要分类与特征 1.1.2了解外国不同历史时期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 1.2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

1.2.1熟悉公共建筑的空间组织与场地要求 1.2.2熟悉住宅建筑的类型及套型空间设计要点 1.2.3熟悉工业建筑的功能空间组织与场地要求 1.3建筑场地条件的分析及设计要求

1.3.1 掌握场地选择的基本原则与规划控制要点 1.3.2掌握场地空间布局与竖向设计要点 1.4建筑技术的基本知识 1.4.1 了解建筑结构的选型

1.4.2 了解建筑材料的分类与建筑物的组成构件 1.4.3 了解建筑节能的相关政策要点 1.5建筑美学的基本知识 1.5.1 了解建筑美学的基本要素 1.5.2掌握建筑环境的设计方法 1.6建筑项目策划与设计

1.6.1了解建筑项目策划的程序与内容 1.6.2熟悉我国建筑设计阶段 2.城市交通

2.1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2.1.1熟悉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法 2.1.2熟悉道路平面及交叉口设计要求 2.1.3了解道路纵断面设计要求

2.1.4了解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规划设计要求 2.2城市停车设施规划设计

2.2.1 了解停车场的分类及停车特点 2.2.2熟悉路边停车带的规划设计要求 2.2.3掌握停车场库的规划设计方法 2.3城市交通枢纽规划设计

2.3.1 了解城市交通枢纽设施的分类与特点 2.3.2熟悉城市交通广场规划设计要求与方法 2.4城市轨道交通

2.4.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和技术特征

2.4.2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要求和基本方法 2.4.3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 3.城市市政公用设施

3.1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设计

3.1.1 了解城市各项市政公用设施的系统构成 3.1.2熟悉城市各项市政公用设施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3.1.3 了解城市各项市政公用设施容量预测的内容与方法3.1.4熟悉城市各项市政公用设施规划设计的技术要求 3.2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

3.2.1熟悉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的原则与内容 3.2.2了解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的方法 3.2.3了解城市竖向工程规划的技术要求

3.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3.3.1熟悉城市工程管线的分类与特征 3.3.2熟悉城市工程管线综合的技术要求 3.4城市防灾规划

3.4.1熟悉城市灾害的种类与防灾减灾系统的构成 3.4.2掌握城市防洪、抗震、消防、人防设施的设置要求 4.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4.1 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4.1.1 了解信息技术的主要构成 4.1.2 了解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4.2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4.2.1 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4.2.2 熟悉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4.3 地理信息系统(GIS)4.3.1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构成

4.3.2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4.4遥感技术(RS)4.4.1 了解遥感技术(RS)的要点

4.4.2 了解遥感技术(RS)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4.5城乡规划管理信息化

4.5.1 了解城乡规划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与发展 4.5.2 了解城乡规划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5.城市经济学

5.1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5.1.1 了解城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特征 5.1.2熟悉城市经济学与城乡规划的关系 5.2城市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 5.2.1熟悉城市规模的基本概念 5.2.2 了解城市规模的形成机制

5.2.3熟悉城市经济增长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 5.2.4熟悉城市产业结构对城市职能和空间布局的影响

5.3城市土地市场与城市空间结构 5.3.1掌握城市土地市场中的资源配置原理

5.3.2熟悉我国的土地制度、房地产市场与住房供给体系 5.3.3熟悉运用经济杠杆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引导与调控手段 5.4城市交通经济与政策分析 5.4.1熟悉城市交通的供求特征 5.4.2熟悉城市交通的政策调控

5.5城市公共财政与城市规划的公共品配置 5.5.1 了解城市公共财政的性质与功能

5.5.2 了解城市公共品的概念与城市规划的公共品配置 5.5.3熟悉公共财政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控作用 6.城市地理学

6.1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知识

6.1.1 了解城市地理学与城乡规划的关系 6.1.2 了解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6.2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地理条件 6.2.1 了解地理条件与城市分布的关系 6.2.2熟悉影响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地理条件 6.2.3熟悉城市发展条件的地理学评价方法 6.3城镇化的基本原理 6.3.1熟悉城镇化的基本理论 6.3.2 了解世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6.3.3 了解中国城镇化的特征与城镇化战略 6.3.4 了解城镇化水平的预测方法 6.4城镇地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 6.4.1熟悉城镇地域的主要类型

6.4.2 了解城镇地域的城乡空间关系及演化规律 6.4.3 了解我国城市密集区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6.5 区域城镇体系的特征和规律 6.5.1熟悉城镇体系的基本概念 6.5.2熟悉城镇体系的分工与协作关系 6.5.3熟悉城镇体系空间联系的基本理论 6.5.4熟悉城镇体系的城市规模分布规律 6.6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6.6.1 了解城市地理学的调查与分析方法

6.6.2熟悉城市地理学分析方法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7.城市社会学

7.1城市社会学的基本知识

7.1.1 熟悉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理论 7.1.2 了解城市社会学与城乡规划的关系

7.1.3掌握城乡规划的社会价值取向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7.2城市社会学的调查与研究方法 7.2.1熟悉城市社会调查与数据处理的方法

7.2.2掌握城市社会学调查方法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7.3城市社会阶层与社会空间结构 7.3.1熟悉城市社会阶层特征及其空间分异 7.3.2掌握人口结构与问题

7.3.3熟悉当前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的特征和存在问题 7.4城市社区

7.4.1掌握社区和邻里的基本构成要素

7.4.2熟悉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社区自治的内容 7.4.3 了解中国城市社区发展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7.5城乡规划的公众参与

7.5.1掌握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要点

7.5.2熟悉西方国家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实践 7.5.3了解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原则、内容与形式 8.城市生态与环境

8.1 生态学及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知识 8.1.1 了解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8.1.2 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8.1.3 熟悉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基本功能 8.2 城乡环境问题 8.2.1 熟悉环境问题的类型与影响城乡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8.2.2 了解城乡主要环境问题形成原因与解决途径 8.3 区域生态适宜性评价

8.3.1 了解区域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8.3.2 了解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基本知识与构建目标 8.4建设项目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8.4.1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与内容 8.4.2 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与基本方法 8.4.3 了解城市承载力的要素与评价方法

8.4.4 熟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8.5城乡生态规划与建设

8.5.1 了解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应用领域 8.5.2熟悉生态恢复的概念与主要方法

8.5.3 了解城市与区域生态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三、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

城乡规划是一项重要政府职能,经批准的城乡规划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依法行政。遵循依法行政原则,《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科目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城乡规划法规,含城乡规划行政法学基础、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法配套法规、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二是城乡规划管理,含城乡规划管理基础知识、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管理、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城乡规划监督检查和城乡规划行业职业道德。本科目考试目的是:考核应试人员对行政法学和公共行政管理基本知识,城乡规划法规、技术标准与规范以及城乡规划方针政策,城乡规划管理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以及城乡规划行业职业道德等有关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一)城乡规划法规 1.城乡规划法学基础 1.1行政法学知识

1.1.1了解法律的本质、作用与法律渊源 1.1.2熟悉行政法学的概念与原则

1.1.3熟悉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和行政行为的内涵 1.1.4了解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

1.1.5熟悉行政法制监督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1.2行政立法知识

1.2.1 了解行政立法概念和我国的法律体系 1.2.2熟悉行政立法权限与程序 1.2.3熟悉行政立法的内涵和立法要求 1.3行政许可知识

1.3.1 了解行政许可的内涵和行政许可的设定 1.3.2熟悉行政许可的基本内容与实施程序 2.城乡规划法制建设概况

2.1 了解我国城乡规划法制建设的历史演进 2.2熟悉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

2.3熟悉我国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体系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1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立法背景 3.2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重要意义与作用3.3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内容与说明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配套法规 4.1 熟悉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现行法规的适用条件 4.2掌握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现行法规的主要内容 4.3 熟悉城乡规划实施与监督检查现行法规的适用条件 4.4掌握城乡规划实施与监督检查现行法规的主要内容 5.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

5.1 了解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的知识 5.2熟悉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的主要内容 5.3掌握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 6.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 6.1熟悉主要相关法律的内容 6.2 了解其他相关法律的内容 6.3熟悉主要相关行政法规的内容 6.4了解其他相关行政法规的内容

7.城乡规划方针政策

7.1熟悉国家有关城乡规划的方针政策 7.2了解部门有关城乡规划的政策

(二)城乡规划管理

8.城乡规划管理知识 8.1 公共行政管理知识 8.1.1 了解公共行政的概念 8.1.2 熟悉公共行政的主体与对象 8.1.3 掌握政府的主要职能 8.1.4 熟悉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 8.1.5 掌握公共政策与公共问题 8.2城乡规划管理基本内容

8.2.1 熟悉城乡规划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8.2.2掌握城乡规划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8.2.3掌握城乡规划管理的原则、依据与方法 8.2.4熟悉城乡规划管理的工作内容 9.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管理 9.1城乡规划编制管理

9.1.1 掌握城乡规划体系与城乡规划的内容和要求.9.1.2掌握城乡规划组织编制的主体 9.1.3掌握城乡规划的编制与报批程序 9.2城乡规划审批管理

9.2.1熟悉城乡规划的审查规则 9.2.2掌握城乡规划审批主体

9.2.3掌握城乡规划的审批程序与方法 9.3城乡规划修改的管理

9.3.1掌握城乡规划修改的原则与条件 9.3.2掌握城乡规划修改的主体 9.3.3掌握城乡规划修改报批程序与方法 9.4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 9.4.1 了解各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等级及其条件 9.4.2 了解各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审批程序 9.4.3熟悉各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承担项目的内容 10.城乡规划实施管理 10.1城乡规划的实施 10.1.1熟悉城乡规划实施主体

10.1.2掌握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原则与要求

10.1.3掌握近期建设规划实施管理依据、内容与方法 10.2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

10.2.1熟悉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对象 10.2.2熟悉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目的与任务 10.2.3掌握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发程序 10.3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10.3.1熟悉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概念 10.3.2熟悉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10.3.3 了解国有土地划拨与出让的规划管理程序 10.3.4掌握建设用地规划行政许可程序 10.4建设工程规划管理

10.4.1熟悉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概念 10.4.2 掌握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10.4.3掌握建设工程规划管理行政许可程序 10.5 乡、村庄规划管理

10.5.1 熟悉乡、村庄规划管理的概念 10.5.2 了解乡、村庄规划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10.5.3 了解乡、村庄规划行政许可的程序 10.6 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

10.6.1熟悉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的概念 10.6.2掌握临时建设的规划管理程序与要求 10.6.3熟悉临时用地规划管理的程序与方法 10.7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

10.7.1 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的意义 10.7.2熟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的原则、内容与方法 10.7.3掌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实施管理要求 10.8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

10.8.1了解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概念 10.8.2熟悉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目的与任务 10.8.3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原则、方法与程序 11.城乡规划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11.1 城乡规划监督检查

11.1.1 熟悉城乡规划监督检查的原则与要求 11.1.2 掌握城乡规划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11.2 城乡规划法律责任

11.2.1 了解城乡规划法律责任内容 11.2.2 熟悉城乡规划行政处罚种类

11.2.3 掌握城乡规划行政处罚的原则及程序 12.城乡规划行业职业道德 12.1熟悉城乡规划行业准则

12.2掌握城乡规划行业职业道德标准

附:现行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与规范一览表(2008年)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配套的行政法规与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2.《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4.《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6.《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 7.《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 8.《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9.《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资格管理办法》 10.《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11.《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 12.《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13.《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14.《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15.《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16.《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17.《城市黄线管理办法》 18.《开发区规划管理办法》

19.《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 20.《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21.《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 22.《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 23.《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 24.《城建监察规定》

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

25.《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26.《城市规划制图标准》 27.《镇规划标准》 28.《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29.《防洪标准》

3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3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3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3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 34.《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3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36.《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37.《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38.《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39.《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40.《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4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42.《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43.《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4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45.《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

相关法律与行政法规

4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4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4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4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5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5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5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5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56.《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5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58.《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5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60.《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6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62.《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 6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6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6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66.《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67.《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6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6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70.《风景名胜区条例》 71.《城市道路管理条例》 72.《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73.《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74.《城市绿化条例》

75.《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76.《信访条例》

四、城市规划实务

城市规划实务是指城市规划师所从事的实际业务工作,包括规划制定、实施管理、监督检查三大方面。《城市规划实务》科目考试的目的是:考核应试人员综合运用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的能力,理解、把握技术标准规范和国家政策的能力,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综合分析与协调的能力。

1.城乡规划的制定与修改 1.1城乡规划的组织

1.1.1熟悉城乡规划编制的组织要求 1.1.2熟悉城乡规划编制内容和原则要求 1.2城乡规划方案的评析

1.2.1掌握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镇发展布局方案的评析 1.2.2掌握城市、镇总体规划方案的评析 1.2.3掌握乡、村庄规划方案的评析

1.2.4掌握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评析 1.2.5掌握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的评析 1.2.6掌握建设项目用地规划选址方案的评析 1.2.7掌握建设项目总平面图的评析

1.2.8掌握城市、镇近期建设规划方案的评析 1.2.9熟悉道路交通等专项规划方案的评析 1.2.10熟悉其他类型规划方案的评析 1.3城乡规划的审批

1.3.1掌握城乡规划审批的程序要求 1.4城乡规划的修改

1.4.1熟悉城乡规划修改的条件和程序

2.城乡规划的实施管理 2.1规划条件的拟定

2.1.1掌握建设项目规划条件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2规划行政许可证件的核发

2.2.1 掌握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发程序和要求 2.2.2掌握城市(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程序和耍求 2.2.3掌握城市(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程序和要求 2.2.4熟悉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核发程序和要求 2.3规划行政许可的变更和延续 2.3.1 掌握规划条件变更的程序和要求

2.3.2掌握建设项目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变更的程序和要求2.3.3熟悉规划行政许可延续的程序和要求 2.4掌握规划条件核实

3.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3.1.1掌握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的相关工作内容 3.2违法用地和建设的查处

3.2.1掌握违法用地的界定及查处程序 3.2.2掌握违法建设的界定及查处程序 3.3法律责任

3.3.1掌握城乡规划法律责任的相关内容 20

第二篇: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相关知识

相关知识

2010 2 关于消防疏散说法错误的是(B)A.消防能力与建筑层数和高度的,防火云梯高度多在30~50M之间

B.电梯应紧邻居室,尤其应紧靠卧室

C.防火措施:提高耐火极限;将建筑物分为几个防火区;消除起火因素;安装火灾报警器

D安全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的布置:长廊式高层住宅一般应有两部以上的电梯,用以解决的疏散

15、以下不符合高压、中压A管网布线原则的一项是(D)。

A.宜布置在城市的边缘或规划道路上,高压管网应避开居民点

B.对高压、中压A管道直接供气的大用户,应尽量缩短用户支管长度

C.连接气源厂(或配气站)与城市环网的支状干管,一般应考虑双线,可近期敷设一条,远期再敷设一条

D.长输高压管线可以连接任意用户

16、下列属于可弯曲管线的是(A)。

A.电力电缆

B.电力管道

C.电讯管道

D.污水管道

41、进行竖向设计时,确定标高需考虑四个主要因素,下列(D)答案正确。

A.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考虑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影响;考虑交通联系的可能性;考虑建筑物朝向

B.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考虑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影响;考虑建筑物朝向;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C.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考虑建筑物朝向;考虑交通联系的可能性;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D.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考虑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影响;考虑交通联系的可能性;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47、污水量预测与计算时,生活污水量约占生活用水量的()。

A.95%~98% B.90%~95% C.60%~80% D.70%~90%

48、重现期为50年的洪水,其频率为(B)。防洪堤的转弯半径应尽可能的大一些,一般为()倍的设计水面宽。

A.2%;2~4 B.2%;5~8 C.5%;2~4 D.5%;5~8 68、某城市拟建一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厂,该城市所有工厂排出的工业污水其性质与城市污水性质类似。为解决工业污水问题提出四个方案,其中(D)个方案最经济合理。

A.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附近环境容量有限的水体

B.各工厂采用稀释办法,使工业废水的浓度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下水道

C.工业废水经各工厂自建的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下水道

D.各工厂承担一定的污染治理费用,工业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由城市污水厂统一处理

75、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有以下(ABC)项要求。

A.尽可能与相交道路、广场和沿路建筑物的出入口有平顺的衔接

B.路基稳定、土方基本平衡

C.线形可以起伏频繁,以丰富城市景观

D.道路及两侧街坊的排水良好

78、下面四项中,属于城市排水工程系统总体规划内容的是(AB)。A.确定排水干管、渠的走向和出口位置

B.划定排水区域,估算雨水、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区污水排放标准 C.对污水处理工艺提出初步方案 D.按照确定的排水体制划分排水系统 79、城市燃气调压站具有(ACD)功能。A.调峰 B.混合 C.加压 D.调压

80、电力负荷预测诸方法中,较为先进的预测方法有(AD)。A.经济指标相关分析法 B.年平均增长率法 C.国际比较法 D.电力弹性系数

81、城市变电所包括(CD)两种形式。A.高压变电所 B.低压变电所 C.变压变电所 D.变流变电所

99、城市建设及发展过程中,遇到(ABD)情况之一时,工程管线直采用综合管沟集中敷设。

A.交通运输繁忙或工程管线设施较多的机动车道,城市主干道以及配合兴建地下铁路、立体交叉等工程地段

B.广场或主要道路的交叉处

C.需要同时敷设四种以上工程管线的道路 D.道路与铁路或河流的交叉处 E.道路穿过绿地

100、综合管沟内宜敷设的管线有(ABCDF)几种。A.电信电缆管线 B.低压配电电缆管线 C.高压输电电缆管线 D.给水管线 E.燃气管线 F.雨水排水管线

2009 6.一般建筑抗震设防基准期为()年。A.30 B.50 C.70 D.100 11.为了便于排水,建筑场地的最小坡度不得小于()。A.0.1% B.0.3% C.1% D.3% 12.在一般情况下,自然地形坡度≥()时,建筑场地应设计成台阶式。A.3% B.5% C.8% D.10%

2006

2、直接影响场地设计总体布局的自然环境条件有()。a.当地气象条件 b.当地地形地貌条件 c.当地工程地质条件

d.当地的气象、地形和地貌、工程地质等条件

8、城市给水设施的布置形式可分为()。

a.统一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 b.地下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 c.蓄水池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统一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 d.地下给水系统、统一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

9、以下排水设施保护方案中,不确切的是()。

a.若污水处理厂设在集中给水水源的上游,可将处理后的水引至灌溉田或生物塘 b.若污水处理厂设在集中给水水源的上游,可延长排放渠道长度,将污水引至下游再排放

c.排水泵站宜单独设置,并且泵站周围尽可能设置宽度不小于5m的绿化隔离带 d.出水口一般设在岸边,当排水需要同受纳水体充分混合时,可将出水口伸入水体中,伸入河心的出水口应设标志

11、燃气用量的预测与计算的主要任务是()。a.预测计算燃气的日用量与小时用量 b.预测计算燃气的日用量 c.预测计算燃气的小时用量 d.上述三项均不正确

14、热电厂、集中锅炉房等热源设施的规划要求最全面且正确的一项是()。①靠近热负荷比较集中的地区

②便于引出管道,并使室外管道的布置在技术、经济上合理 ③便于燃料贮运和灰渣排除,并使人流和煤、灰车流易于分开 ④有利于自然通风考试大 ⑤位于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

⑥全年运行的锅炉房宜位于居住区和主要环境保护区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⑦有利于凝结水的回收

⑧锅炉房位置应根据远期规划在扩建端留有余地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6、进行城市道路设计时,下列不符合消防要求的是()。

a.当建筑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设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

b.沿街建筑应设连接街道和内院的通道,其间距不大于80m c.建筑物内开设的消防车道,净高与净宽均应大于或等于3m d.消防道路宽度应大于等于3.5m,净空高度不应小于4m

31、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中应用最普遍的化学处理法,下列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a.酸碱中和法 b.通氧反应法

c.沉淀化学处理法。利用沉淀作用,形成溶解度低的水合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减少毒性

d.化学固定。常能使有害物质形成溶解度较低的物质

45、城市用水主要分为四类,即()。a.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市政用水和消防用水 b.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市政用水和消防用水 c.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绿化用水和消防用水 d.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绿化用水和消防用水

46、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和进行水量预测时,一般采用下列()组城市用水分类。1)工业企业用水 2)生产用水 3)居民生活用水 4)生活用水 5)公共建筑用水 6)市政用地 7)消防用水 8)施工用水 9)绿化用水 a.1)、3)、5)、7)b.1)、4)、6)、9)c.2)、4)、6)、7)d.1)、4)、8)、9)

47、城市配水管的管径一般至少为(),供消防用水的配水管管径应大于()。a.100mm;150mm b.120mm;180mm c.150mm;200mm d.180mm;250mm

49、燃气调压站供气半径以()为宜。a.0.1km b.0.5km c.1.0km d.5km

52、二级消防站应拥有()辆消防车辆,占地()m2。a.6~7;3000 b.4~5;2500 c.3~4;2000 d.2~3;1500 70、城市供热管网的二级管网采用的管网为()形式。a.闭式 b.双管 c.多管制 d.开式

e.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77、城市地表水取水构筑物位置的选择的叙述,下列()条不妥。a.具有稳定的河床和河岸

b.有足够的水源和水深,一般可以小于2.5~3.0m。c.弯曲河段上,宜设在河流的凸岸 d.顺直的河段上,宜设在河床稳定处

79、下面四项中,不属于城市供热工程系统总体规划内容的是()。a.预测城市热负荷 b.布局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网 c.选择城市热源和供热方式 d.估算规划范围内供热管网造价

95、下列各项叙述属于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选择要考虑的是()。a.符合城市道路系统对道路的性质、等级和红线宽度等方面的要求 b.满足交通畅通和安全要求 c.考虑道路停车的技术要求 d.满足城市与其他区域交通的衔接 e.注意节省建设投资,节约城市用地

100、将城市工程管线按弯曲程度分类,下列()管线属于可弯曲管线。a.自来水管 b.污水管道 c.电信电缆 d.电力电缆 e.电信管道 f.热力管道

2000 26.城市道路的最小纵坡应大于或等于下列哪一种数值:(A)0.2%(B)0.3%(C)0.5%(D)1%

33.下列工作内容哪一项不属于城市分区规划中燃气工程规划的内容?(A)选择城市气源种类

(B)确定燃气输配设施的分布、容量和用地

(C)酌定燃气输配管网的级配等级,布置输配干线管网(D)确定燃气输配设施的保护要求

34.根据用水的目的、对象对水质、水量和水压的不同要求,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和进行水量预测时,一般采用下列哪一组城市用水分类?

①工业企业用水②生产用水③居民生活用水④生活用水⑤公共建筑用水⑥市政用水⑦消防用水⑧施工用水⑨绿化用水(A)①③⑤⑦(B)①④⑥⑨(C)②④⑥⑦(D)①④⑧⑨

35.城市电力负荷预测是城市供电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你认为下列城市用电量预测方法中,哪一种方法不宜用于城市用电量的远期预测?

(A)经济指标相关分析法(B)年平均增长率法(C)电力弹性系数法(D)时间序列建模法

36.在城市燃气系统设施工程规划中,确定燃气气源、输配设施和管网管径的最重要依据应是下列哪一项?

(A)根据预测年的城市燃气总用气量(B)根据预测年的燃气日用气量和小时用气量

(C)根据预测年的民用和工业燃气负荷重量,并适当考虑未预见用气量(如管网漏损量等)

(D)根据预测年的燃气资源状况、城市规模、城市环境质量要求和层经济实力。37.以下四种城市排水体制中,哪一种体制多用于旧城区改建?(A)直排式合流制(B)截流式合流制(C)不完全分流制(D)完全分流制 39.下列城市工程管线,哪一种管线最宜采用环状管网布局形式?(A)雨水管(B)污水管(C)热力管(D)给水管

40.将城市工程管线按弯曲程度分类,下列哪一组管线属于可弯曲管线? ①自来水管道②污水管道③电信电缆④电力电缆⑤电信管道⑥热力管道(A)③④⑤(B)①②③(C)③④⑥(D)①③④

41.设置城市燃气储配站主要有三个功能,并指出下列功能中哪项不属于燃气储配站的主要功能?

(A)调峰(B)混合(C)加压(D)调压

42.综合布置城市地下工程管线产生矛盾时,提出的下列避让原则中,哪一项是不合理的?

(A)压力管让自流管(B)小管让大管(C)低压管让高压管(D)易弯曲的管让不易弯曲的管

43.城市地下工程管线的埋设深度是指下列哪一项?(A)地面到管道顶(外壁)的垂直距离(B)地面到管道几何中心的垂直距离(C)地面到管道底(内壁)的垂直距离(D)地面到管道底(外壁)的垂直距离

4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采用台阶式,当保护台地的挡土墙高度超过6.0米时,宜退台处理。试问退台的宽度不能小于多少?

(A)1.0米(B)1.5米(C)2.0米(D)2.5米

45.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编制用地竖向工程规划的工作内容与深度应为下列哪一组?

① 确定防洪潮、浪堤顶及堤内地面最低控制标高②确定主、次道路交*点、转折点的控制标高③确定主、次、支三级道路范围全部地块的排水方向④确定主、次、支道路交*点、转折点的控制标高⑤补充与调整其他用地控制标高⑥落实防洪、排涝工程设施的位置、规模及控制标高⑦确定用地地块或街坊用地的规划控制标高⑧确定建筑室外地坪规划控制标高

(A)①③④⑤(B)②④⑥⑦(C)③④⑥⑧(D)③④⑤⑦ 46.下列各灾害如:①火灾②河(江)洪、海潮、泥石流③风灾④雪灾⑤冰雹灾害⑥地震⑦战争,其中哪一组是构成城市防灾系统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A)①②③⑥(B)①②⑥⑦(C)②③⑤⑥(D)①④⑥⑦

47.某平原地区一座规划为4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该城市防洪标准(重现期年)应为下列何种幅度范围?

(A)20-50年(B)50-100年(C)100-200年(D)≥200年

48.城市防灾系统工程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深度应为下列哪一些?

①确定城市消防、防洪、人防、抗震等设防标准②制定防灾对策与措施③确定地下防空建筑的规模和数量等④布置城市消防、防洪、人防等设施⑤确定规划范围内的防洪堤标高、排涝泵站位置等⑥组织防灾生命线系统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④⑤⑥(D)①②④⑥

49.下列城市消防设施中,哪两项是城市必不可少的消防设施? ①消防给水管道②消防站③消防水池④消火栓⑤消防了望塔(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50.在城市规划中,城市防震标准(即抗震设防烈度)依据以下哪项确定?(A)城市性质和功能(B)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C)城市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D)国家的有关规定

08规划原理

96.综合管沟内,不能设置在一起的两种管线有()A·电信电缆管线、高压输电管线 B.高压输电管线、燃气管线 C.给水管线、热力管线 D.热力管线、污水排水管线 E.给水管线、燃气管线

其他

60、以下工程管线综合错误的是(C)A.电信管线与高压输电管线必须分开设置 B.电信管线与燃气管线必须分开设置

C.敷设工程管线支线的综合管沟,应设置在机动车道下 54.下列哪项不属于城市消防设施?().A.消防通道 B.消防望塔 C.消防站 D.消防调度中心

56.下列哪项不是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基本工作内容?()A.确定城市干路的控制纵坡度 B.确定城市建设用地的控制高程 C.平整土地、改造地形

D.分析地面坡向、分水岭、汇水沟、地面排水走向

第三篇: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

全国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

全国城市规划执业资格考试科目为:《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规划实务》。本考试大纲对各考试科目分层次列出了具体的内容,分别用掌握、熟悉、了解来界定各条目的考试要求。“掌握”是指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熟悉”是指应当具备的较重要知识,“了解”是指一般知识。在《城市规划实务》科目中,“掌握”是指考生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

一、城市规划原理

二、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

三、城市规划相关知识

四、城市规划实务

一、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作为一门理论性考试科目,内容是关于城市与城市发展的知识,城市规划学科的知识,城市规划体系的知识,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的知识,城市规划编制的知识,城市规划实施的知识。本科目的目的是:考核应试人员所具备的城市规划理论知识的状况,包括对城市发展及城市规划学科的基础理论的具备程度,对城市规划编制、实施等有关的专业理论的具备程度。 1.城市与城市发展 1.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1.1.1 了解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 1.1.2 了解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1.2 城市的物质构成、社会构成和产业构成 1.2.1 熟悉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要素以及相互关系 1.2.2 了解城市社会的基本特征及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 1.2.3 了解城市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3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 1.3.1 掌握城市化的含义

1.3.2 熟悉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3.3 熟悉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4 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 1.4.1 熟悉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

1.4.2 熟悉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发展的一般规律 2.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与实践 2.1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2.1.1 了解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 2.1.2 了解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 2.2 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2.2.1 了解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2.2.2 熟悉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

2.2.3 熟悉战后城市规划学科的主要理论发展 2.3 当代城市规划主要理论和实践

2.3.1 了解当代城市规划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条件 2.3.2 熟悉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或理念 2.3.3 熟悉当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实践

3.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它规划的关系 3.1 城市规划的作用和任务 3.1.1 掌握城市规划的作用 3.1.2 掌握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 3.2 城市规划体系的基本概念

3.2.1 掌握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基本概念 3.2.2 掌握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基本概念 3.2.3 掌握城市规划行政体系的基本概念 3.3 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3.3.1 熟悉区域规划的基本概述及主要内容 3.3.2 熟悉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关系 3.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3.4.1 了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3.4.2 了解国民经济的基本指标、分项指标的主要内涵及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3.4.3 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及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3.5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关系

3.5.1 熟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概念、用地划分标准及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3.5.2 熟悉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及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4.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 4.1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方法 4.1.1 掌握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 4.1.2 掌握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 4.1.3 熟悉城市用地的经济评价 4.2 城市用地的构成和空间布局 4.2.1 掌握城市用地的构成 4.2.2 掌握城市用地布局的主要原则 4.2.3 掌握城市用地布局的主要模式 4.2.4 熟悉城市空间布局的艺术问题 5.城市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 5.1 城市规划编制的任务和要求

5.1.1 掌握城市规划编制的层次及各层次规划之间的相互关系 5.1.2 掌握各层次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 5.1.3 掌握城市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5.2 城市规划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5.2.1 掌握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和主要方法 5.2.2 熟悉城市规划中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常用方法 5.2.3 熟悉城市规划中的研究工作及常用方法 5.3 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5.3.1 掌握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5.3.2 掌握城镇体系规划的工作方法 5.4 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5.4.1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5.4.2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5.4.3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要求 5.4.4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法 5.4.5 掌握城市分区规划的作用和内容 5.5 城市详细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5.5.1 掌握详细规划的类型、作用和地位 5.5.2 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5.5.3 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5.5.4 掌握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5.5.5 掌握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5.6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5.6.1 掌握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概念 5.6.2 掌握城市道路网规划及红线划示

5.6.3 了解城市交通的特征及交通调查的基本知识 5.6.4 熟悉城市交通及对外交通的主要设施及规划要求 5.6.5 熟悉城市交通政策的概念及制定原则 5.6.6 熟悉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 5.7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5.7.1 熟悉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 5.7.2 熟悉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基本知识 5.7.3 熟悉竖向规划的基本知识 5.7.4 熟悉城市防灾系统规划的基本知识 5.8 城市绿化景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5.8.1 熟悉城市绿化系统的组成

5.8.2 熟悉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5.8.3 熟悉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及规划原则 5.9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5.9.1 熟悉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5.9.2 熟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基本内容 5.9.3 熟悉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基本内容 6.城市规划的实施

6.1 城市规划实施的目的与作用 6.1.1 熟悉城市规划实施的基本概念 6.1.2 熟悉城市规划实施目的与作用 6.2 城市规划实施与公共行政的关系

6.2.1 熟悉城市规划实施与公共政策及政府行政职能的关系 6.2.2 熟悉城市规划行政行为与其他公共行政行为的关系 6.2.3 了解行政区划的有关知识 6.3 城市规划实施的机制和原则[HTSS] 6.3.1 熟悉城市规划实施的行政机制 6.3.2 熟悉城市规划实施的财政机制 6.3.3 熟悉城市规划实施的法律机制 6.3.4 熟悉城市规划实施的经济机制 6.3.5 熟悉城市规划实施的社会机制 6.3.6 掌握城市规划实施的原则

二、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

城市规划是一项政府职能,必须依法行政。城市规划从编制、审批到实施管理是一个有机的过程。注册城市规划师应该具备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方面的专业知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科目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城市规划管理基本知识;二是城市规划管理的运作(城市规划编制与审批管理、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和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的专业知识;三是城市规划法规、政策和职业道德的有关知识。本科目考试的目的是,考核应试人员对行政管理学、行政法学的相关知识;对城市规划管理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方法和操作的知识的具备状况,对城市规划法规、政策和职业道德的内容、实质等有关知识的具备状况。

1.城市规划管理基本知识 1.1 行政管理学的有关知识

1.1.1 了解行政和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 1.1.2 熟悉行政机构和行政领导的基本概念 1.1.3 熟悉行政沟通的作用和原则 1.1.4 掌握提高行政效能的方法 1.2 行政法学的有关知识

1.2.1 了解法律的概念和行政法渊源 1.2.2 熟悉依法行政的意义 1.2.3 熟悉行政行为的内涵 1.2.4 掌握行政法治原则的基本内容

1.2.5 掌握行政主体、内容、程序和权限合法的内涵 1.2.6 熟悉行政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关系 1.2.7 了解行政立法的意义、内容和基本要求 1.2.8 掌握行政责任和监督的基本内容 1.3 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 1.3.1 熟悉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 1.3.2 掌握城市规划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1.3.3 掌握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工作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3.4 掌握城市规划管理决策优化及决策依据 1.3.5 掌握城市规划管理控制及其过程 1.3.6 熟悉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方法 1.3.7 熟悉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原则 1.3.8 了解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特征 2.城市规划编制与审批管理 2.1 城市规划组织编制管理

2.1.1 熟悉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和城市详细规划的组织编制主体 2.1.2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和城市详细规划的编制和报批程序 2.1.3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和城市详细规划的调整和报批程序 2.2 城市规划审批管理

2.2.1 熟悉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和城市详细规划的审核和审批主体 2.2.2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和城市详细规划的审批程序 2.2.3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和城市详细规划的调整程序

2.2.4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和城市详细规划的审核内容和审核依据 2.3 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

2.3.1 了解各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条件 2.3.2 了解各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承担项目的内容 2.3.3 了解各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审批程序 3.城市规划实施管理 3.1 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

3.1.1 熟悉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概念 3.1.2 掌握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目的与任务 3.1.3 掌握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内容与依据 3.1.4 掌握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程序及操作要求 3.2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3.2.1 熟悉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概念 3.2.2 掌握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目的与任务 3.2.3 掌握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内容与依据 3.2.4 掌握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程序及操作要求 3.3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含建筑、管线和市政交通工程) 3.3.1 熟悉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概念 3.3.2 掌握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目的与任务 3.3.3 掌握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内容与依据 3.3.4 掌握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程序及操作要求 3.4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

3.4.1 熟悉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保护单位、历史风貌地区和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 3.4.2 掌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的意义 3.4.3 掌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3.4.4 掌握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单位以及历史风貌地区保护规划管理的内容与依据 3.4.5 掌握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单位以及历史风貌地区保护规划管理的程序及操作要求 3.5 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

3.5.1 熟悉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概念与意义 3.5.2 掌握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的任务 3.5.3 掌握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的特点与方法 3.5.4 掌握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操作要求 3.5.5 掌握查处违法用地和建设的程序及操作要求 4.城市规划法规文件 4.1 城市规划法制建设概况

4.1.1 了解我国城市规划法制建设的历史演进 4.1.2 熟悉我国城市规划法规体系框架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4.2.1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立法背景 4.2.2 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重要意义 4.2.3 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内容和说明 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配套法规 4.3.1 掌握下列配套法规的主要内容: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 4.3.2 熟悉下列配套法规的主要内容: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城建监察规定》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 《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 《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资格管理办法》 4.4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技术规范

4.4.1 熟悉下列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防洪标准》

《建设设计防火规范》

4.4.2 了解下列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 《城市排水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给水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供电规划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

4.5 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法规

4.5.1 熟悉下列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城市绿化条例》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4.5.2 了解下列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6 行政管理法制监督法律 4.6.1 熟悉下列法律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4.6.2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主要内容 5.城市规划方针政策和职业道德 5.1 城市建设和规划的方针政策

5.1.1 掌握我国现行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方针政策的主要内容

5.1.2 了解与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有关的其他重要方针政策的主要内容 5.2 城市规划行业职业道德 5.2.1 熟悉城市规划行业特点 5.2.2 掌握城市规划行业职业道德标准

三、城市规划相关知识

城市规划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城市规划理论具有多学科性的特征。《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科目涵盖了与城市规划工作最为相关的8个方面的内容,即:建筑学的知识、城市道路工程的知识、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的知识、城市经济学的知识、城市社会学的知识、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的知识,以及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本科目考试的目的是:考核应试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状况,即对建筑学、城市道路工程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的相关专业知识的具备程度,对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和环境以及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一般知识的具备程度。 1.建筑学

1.1 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及场地要求

1.1.1 熟悉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及工业建筑的功能组合 1.1.2 熟悉场地条件的分析及平面、竖向设计要求 1.2 建设程序及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1.2.1 了解建设程序与项目策划

1.2.2 熟悉建筑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不同工作要求及图纸表达深度 1.3 建筑材料与结构的类型与适用情况 1.3.1 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类型与特点 1.3.2 了解建筑结构的空间类型与特点 1.3.3 了解建筑材料与构造基本知识 1.4 中外建筑史的基本知识 1.4.1 了解中国建筑史的基本知识 1.4.2 了解外国建筑史的基本知识 1.5 建筑美学的基本知识

1.5.1 了解对比与协调,比例与尺度等空间要素的基本知识 1.5.2 了解建筑色彩的基本知识

1.5.3 了解建筑与环境的艺术处理的基本知识 2.城市道路工程 2.1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2.1.1 掌握道路断据面设计的要求 2.1.2 熟悉道路平面及交叉口设计的要求 2.1.3 了解道路纵断面设计的要求 2.2 城市停车设施的规划设计 2.2.1 了解停车场的分类及停车特点 2.2.2 熟悉路边停车带的规划设计要求 2.2.3 掌握停车场库的规划设计要求 3.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

3.1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给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环卫)工程规划 3.1.1 熟悉城市各项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3.1.2 了解城市各项市政公用设施工程的容量预测与计算的基本方法 3.1.3 熟悉城市各项市政公用设施工程的主要设施规划布局的原则与要求 3.1.4 熟悉城市各项市政公用设施工程的网络构成与布置原则 3.2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及竖向规划 3.2.1 熟悉城市工程管线的分类与特征

3.2.2 熟悉城市工程管线综合布置的原则与要求 3.2.3 熟悉城市竖向规划的任务、内容与技术要求 3.3 城市防灾规划的基本知识

3.3.1 熟悉城市灾害的种类与防灾系统的构成 3.3.2 熟悉城市防灾规划的任务与内容 3.3.3 熟悉城市消防、防洪、抗震的设防标准

3.3.4 熟悉城市消防、防洪、抗震、防空设施的设置要求 4.城市经济学

4.1 城市经济学的一般知识 4.1.1 了解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4.1.2 了解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4.2 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4.2.1 了解供需理论及其在城市问题研究中的应用 4.2.2 熟悉外部性经济问题 4.2.3 熟悉土地经济的有关理论 4.2.4 熟悉城市公共经济问题 4.2.5 了解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经济分析 5.城市地理学

5.1 城市地理学的一般知识 5.1.1 了解城市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5.1.2 熟悉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5.2 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 5.2.1 了解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理论 5.2.2 了解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6.城市社会学

6.1 城市社会学的一般知识 6.1.1 了解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6.1.2 了解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6.1.3 了解城市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6.2 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问题研究 6.2.1 了解与城市规划有关的主要社会问题 6.2.2 熟悉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7.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7.1 生态及城市生态学的一般知识

7.1.1 了解生态学的概念、起源及研究内容 7.1.2 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7.1.3 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 7.2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7.2.1 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 7.2.2 了解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7.2.3 了解预防或减少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措施 7.3 城市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 7.3.1 熟悉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 7.3.2 熟悉城市中的主要污染源及其特点 7.3.3 熟悉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与主要措施 8.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8.1 地理信息系统及网络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8.1.1 熟悉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8.1.2 熟悉网络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8.2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8.2.1 熟悉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8.3 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8.3.1 了解常用遥感信息及图象解译的基本知识 8.3.2 了解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主要用途

四、城市规划实务

城市规划实务主要是指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规划及设计方案的审核、规划文件的似定、管理案件的处理、建设工程竣工的规划验收、违法建设的查处等实际业务工作,是注册城市规划师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承担并应该掌握的业务工作。本科目考试目的是:考核应试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包括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理解和掌握法规、政策的能力,对规划问题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城市规划的编制和评析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等。

1.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与评析 1.1 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

1.1.1 熟悉城镇体系规划方案的编制 1.1.2 熟悉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编制 1.1.3 掌握城市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的编制 1.1.4 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编制 1.2 城市规划方案的评析

1.2.1 熟悉城镇体系规划方案的分析和综合评析 1.2.2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分析和综合评析 1.2.3 掌握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分析和综合评析 2.城市规划文件的似定 2.1 城市规划编制任务书的拟定

2.1.1 熟悉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任务书的基本内容 2.2 城市规划文本的拟定

2.2.1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文本的格式与内容 2.2.2 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的格式与内容 2.3 “一书两证”的拟定与核发

2.3.1 掌握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格式与内容 2.3.2 掌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核发程序和要求 2.3.3 掌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核发程序和要求 2.4 规划设计条件的拟定 2.4.1 掌握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条件的基本内容 2.4.2 掌握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条件的基本内容 3.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案件的处理 3.1 建设用地性质变更

3.1.1 掌握建设用地性质变更的核定 3.2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评析

3.2.1 掌握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分析综合评价 3.3 建设工程竣工的规划验收

3.3.1 掌握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的内容及综合评定 3.4 违法用地和建筑的查处

3.4.1 掌握违法建设的界定及查处对策 3.4.2 掌握违法用地的界定及查处对策

第四篇:注册城市规划师

一、相关信息

1.全国城市规划执业资格考试科目为:《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规划实务》。

2.2008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时间安排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时间两个半小时。考试题型分布如下: ①单项选择题:共70题。②多项选择题:共30题。

注意:考试大纲对各考试科目分层次列出了具体的内容,分别用掌握、熟悉、了解来界定各条目的考试要求。“掌握”是指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熟悉”是指应当具备的较重要知识,“了解”是指一般知识。

本门讲课中,考 P13 代表教材13页,二、答题注意事项

(一)考前准备。首先是精神准备,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是考试成功的必要条件。其次是物质准备,应该准备两只以上的2B铅笔和准许带入考场的计算器、橡皮等。铅笔要事先削好,铅笔头呈扁片状,以便于涂抹答题卡,计算器用于客观题中的计算题。

(二)答题原则。单项选择中,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指的是最正确最全面的选项,例如,若A、B两项都是正确的,但是B项的内容覆盖了A项的内容,则B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最正确答案。

(三)掌握速度。每科的考试时间是2.5个小时,应根据题量,事先有大体的答卷速度安排。如果遇到一时答不上来的题,可以暂时跳过,先答其他题目,等卷子基本上答完再回过头来重新考虑。切勿在个别题目上耽误过多的时间,影响整个考试。

(四)减免差错。一是每题都要注意审题,弄清题意;二是注意填涂答题卡时不要错行,最好每隔五道题就核对一次题号;三是要注意在考卷发下来时首先填写姓名、考号等项,并且在交卷时再核对一次;四是在答题完毕后浏览全卷,检查是否有漏题未答。

(五)答题技巧。考试中合理运用排除法,首先去掉与题目无关或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在剩下的选项中分析作答。考题选项中有时存在两个矛盾选项,尤其在多选中,矛盾选项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另外合理的猜测也是答题的技巧,因为答总比不答强,所以每个考题都应该作答,一定不要漏答或不答。还要会用单选的唯一性。如果四个选项中有三个与另一个属性不一样,那这一个就很可能是答案。

三、复习注意事项 1.复习方法。

第一步,通读全书,理清全书知识框架和脉络; 第二步,抽取知识点重点记忆; 第三步,查漏补缺。

2.复习技巧。复习时要“避轻就重”,对于大纲要求掌握、熟悉的内容要重点把握;对于方便出题的内容要重点突破;对于前后矛盾的内容,一般考题不会涉及。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本章结构

内容精讲

一、城市与乡村

大纲要求

1、掌握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特征

2、熟悉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特点

(一)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特征(掌握)(新)

1、城市的基本特征

(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4)城市具有系统性

2、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1)集聚规模的差异(2)生产效率的差异(3)生产力结构的差异(4)职能差异(5)物质形态差异(6)文化观念差异

3、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主要是从物质联系、经济联系、人口移动联系、技术联系、社会作用联系、服务联系以及政治、行政组织联系。

(二)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特点(熟悉)(新)

1、城市的社会经济特点

工业和服务业(也可称为非农经济)是城市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2、乡村的社会经济特点

农业和畜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大纲要求

1、了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

2、熟悉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差异

3、熟悉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一)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了解)P8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技术进步、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推动力量主要包括自然条件、经济作用、政治因素、社会结构、技术条件等。现代城市的发展凸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动力机制是:

(1)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并存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因。

(2)科技革命与创新。科技进步是推动城市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方面科技革命与创新本身可以催生新的技术门类和产业部门;另一方面又可以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使传统产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进而优化整个社会的产业构成,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3)全球化与新经济。全球化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4)城市文化特质。城市文化特性的凸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

(二)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差异(熟悉)(新)P8

1、阶段:城市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农业社会的城市、工业社会的城市和后工业社会的城市。

2、差异:

(三)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熟悉)(新)P9

1、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

(1)从封闭的单中心到开放的多中心空间环境。(2)从平面空间环见到立体空间环境。(3)从生产型城市空间到生活性城市空间。

2、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主要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土壤等自然条件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城市空间的发展,他们主要体现在城市选址、城市空间特色、空间环境质量等方面。(2)社会文化因素。城市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空间结构形成后又反过来影响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行为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3)经济与技术因素。(4)政策制度因素

第五篇:注册规划师模拟题-城市规划师2001

2005年06月16日城市规划师2005·规划原理[3]

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总计70分]

1、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是()。

A.由于人类劳动的大分工

B.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大分工 C.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的分离 D.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

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

A.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其后续动力

B.农业为城市化提供生产原料、提供市场、提供劳动力

C.工业为城市化提供了经济基础,使得人口与资本向城市聚集 D.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城市化带来了就业机会与人口的增加

3、下面对城镇群体性理解不对的一项是()。

A.城镇体系的群体性是由一群或一组城镇共同构成的整体,一个或少数几个城镇不能构成

B.只有一定数量以上的城镇的聚集才能成体系

C.群体性使其具有差异性、多样性,这是一个群体能够存在而必然会具有的特性

D.群体要能协调运转、发挥功能,合理分工是基础要求之一

4、城市布局有多种空间结构形态,最基本的形态可分为()两种。

A.集中式和放射式 B.集中式和分散式 C.环式和带式 D.星座式和分散式

5、戈涅的工业城市的设想,它的最基本的思路是()。

A.城市建设的一切其他方面的问题,均以城市运输问题为最前提

B.各类用地按照功能划分得非常明确,使它们各得其所,这些基本要素(工厂、城镇、医院)都互相分隔以便于日后各自的扩建

C.通过新建城市来解决过去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D.通过对过去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本身的内部改造,使这些城市能够适应城市社会发展的需要

6、赖特提出的广亩城的设想,将城分散发展的思想发挥到了极点,下面对这一设想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把集中的城市重新分布在一个地区性农业的方格网格上的方案 B.他的这种新的、分散的文明形式,是建立在小汽车大量普及的前提下的 C.是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生活居住、就业相结合在一起的新形式 D.这是需要人的帮助才能建立起来的

7、《中国21世纪议程》是根据中国国情,阐述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可以分为多个部分,分别涉及()。

A.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B.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C.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D.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8、下列对战略性发展规划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战略性发展规划是制定城市中长期战略目标的依据

B.战略性发展规划是制定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准则和空间策略

C.战略性发展规划是为城市各分区和各系统的实施性规划提供指导框架 D.战略性发展规划是为城市各分区的开发控制提供直接依据

9、技术经济条件的评价主要包括()。

①区域经济条件 ②交通运输条件 ③用水条件 ④供电条件 ⑤用地条件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0、城市形态是指()。

A.城市各项用地集中成片

B.组团状城市,一个城市分为若干不连续的用地,每一块之间被农田、山地、较宽的河流或铁路站场森林所分隔 C.城市空间的整体结构 D.城市呈现的主要形态

11、组织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是()。

A.城市景观组织 B.城市轴线艺术 C.城市总体布局艺术 D.城市布局

12、检验规划是否经济合理的重要标志是()。

A.城市性质

B.城市自然环境

C.城市总体布局能否集中紧凑 D.城市管理

13、现状调查基本方法有()。

A.现场调查、专题座谈会调查、条块分类分开调查 B.现场调查、专题座谈会调查、条块分类结合调查 C.现在调查、踏勘性调查、专项性调查 D.现场调查、主题座谈会调查、专项性调查

14、城市分区规划的图纸不包括()。

A.规划分区图 B.细部结构图 C.分区现状图

D.分区土地利用规划图

15、城市规划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

A.图表法和方格网法 B.平均法和等值线法 C.因果分析法和比较法 D.排列法和矩阵法

16、在自然环境的调查中,不能涉及到的一方面是(A.自然地理环境 B.自然气象因素 C.自然位置环境 D.自然生态环境

17、不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是()。

。)A.工程地质 B.水文地质 C.地理环境 D.生物资源

18、城市经济环境的调查不包括的一方面是()。

A.城市整体的经济状况 B.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的状况 C.有关城市土地经济方面的内容 D.城市固定资金的筹资

19、下列关于不同等级道路的红线宽度标准叙述正确的是()。

A.快速干道的标准为50~100m B.主干道的标准为40~60m C.次干道的标准为30~50m D.一般道路的标准为20~40m

20、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作用表现之一为()。

A.城市交通规划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交通建设问题

B.建立完善的交通系统,全面地协调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关系,并对城市交通设施提出任务和要求,使各种运输方式能密切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完成运输任务的重要手段

C.城市交通规划改变了城市规划现状

D.城市交通规划可以确定城市交通发展目标,设计达到该目标的策略制定和实施计划

21、下列对公共交通的概念阐述不正确的是()。

A.运送速度是车辆运送旅客从线路起点到终点中的最高速度,是衡量乘客在旅途消耗时间多少的一个重要依据

B.满载系数是为实际客运周转量和额定客运量周转的比,车辆全线平均满载系数通常小于1.0 C.运载能力是公共交通线路的运载能力,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以小时计)沿线路一定的方向(单向)所能运载的乘客数。它等于车辆的载客量与发车频率的乘积

D.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km/km2)是指在有服务的单位面积城市用地上,有公共交通线路的道路中心线长度

22、下列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作用的主要体现,看法有误的一项是()。

A.通过各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和工程管线综合规划,有利于增强城市行政建设 B.通过各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所作的调查研究对各项城市基础设施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有深刻的剖析,抓住矛盾和问题结症,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C.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明确本工程系统的发展目标与规模,统筹本系统建设,制定分期建设计划,有利于建设项目的落实与筹建

D.城市工程系统详细规划对建设地区的工程设施和管网作具体的布置,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有效指导实施

23、在详细规划阶段,竖向规划的方法和步骤要因地因时制宜,不可固定。下列有关详细规划阶段作法不正确的一项为()。

A.道路红线的设计标高与居住小区内自然地形的标高相关较大,在红线内可以做一段斜坡,不必将居住小区内部的设计标高普遍压低,以免挖方太多

B.在布置建筑物时应尽量配合原地形,采用多种布置方式,在照顾朝向的条件下,争取与等高线平行,尽量不要过大的改动原有的自然等高线,或只改变建筑物基底周围的自然等高线

C.居住小区内用地坡度较大时,可以建一些挡土墙,形成一些台地,以便布置建筑物,但不必考虑底层房屋的室外用地

D.居住小区内的地面排水,根据不同地形条件采用不同方式。坡度大时要用石砌以免冲刷,部分也用沟管,在低处设进水口

24、下列关于城市防灾措施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防灾措施分为政策性措施和工程性措施,二者相互依赖,相辅相成 B.政策性城市防灾措施建立在区域防灾政策基础上,有利于保障城市防灾工程的逐步进行和持续稳定

C.政策性城市防灾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建立与完善 D.城市的工程性防灾措施是在城市防灾政策指导下,建设一系列防灾设施与机构的工作

25、对于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发展过程,不恰当的阐述是()。

A.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保存和收藏古董,通过对过去时代的器物的珍藏与欣赏,获得对历史的认识、纪念与追寻,这是最初意义的文物保护

B.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工作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考古科学研究

C.北京大学于1922年设立了考古学研究所,后又设立考古学会,成为我国最早的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机构

D.1941年8月国民政府颁布《古物保存法》

26、下列有关城市规划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规划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纲领

B.城市规划的实施关系到城市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也关系到公民和法人和社会团体方方面面的根本利益 C.实施城市规划是政府和城市规划师的事

D.城市规划是由政府来指引,城市规划师全权设计,不需其他人合作

27、财政机制在城市规划实施中有着重要地位,其表现之一为()。

A.政府可以按城市规划的要求,通过公共财政的预算拨款,直接投资新建某些重要的城市设施,特别是城市重大基础工程设施和大型公共建设设施 B.政府可以自由发行财政债券来筹集城市建设资金,以加强城市建设 C.政府可自由调节税率,实现城市规划的目标

D.政府可以雇佣工作人员,直接投入资金,以实现城市规划的目的

28、下列有关行政公开原则中应向社会统一公开的是()。

A.行政立法程序、行政决策程序和行政诉讼公开

B.除地方政府外,一切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必须向社会公开,未经公布者不能发生法律效力,直到公开为止

C.国家行政机关及公务员在进行行政处理时,必须公开一切处理过程,并接受监督,告知相对人不服处理的申请和起诉时限和方式

D.行政相对人向行政主体了解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时,行政主体不必提供解释权

29、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表现为()。

A.农村的推力;城市的推力 B.农村的引力;城市的推力 C.农村的推力;城市的引力 D.农村的引力;城市的引力

30、城市化过程的几个阶段中经历时间最长的是()。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完成阶段

31、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可表现以下特性,但()不是。

A.其经济职能具有多级性

B.其形成和发展受相关区域资源及其他条件制约 C.中心城市与区域其他城镇既相互干扰,也相互促进 D.每个中心城市均可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32、通常所说的城市发展规模主要是指()的发展规模。A.人口规模 B.用地规模

C.行政管辖范围 D.城市影响区域范围

33、“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是古代书籍()中记载的。

A.《周礼·考工记》 B.《孙子兵法》 C.《管子》 D.《墨子》

34、城市以()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

A.斗兽场 B.广场 C.公共建筑 D.铜像

35、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以()为前提。

A.城市运输 B.城市工作 C.城市居住 D.城市道路

36、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得以实现的。

A.对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的操作 B.城市规划管理法规

C.对城市土地的分配和安排 D.政策引导和信息供应

37、地下水按其成因与埋藏条件,可以分成()。

A.上层滞水、下层滞水 B.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C.潜水、承压水、下层滞水 D.上层滞水、潜水和下层滞水

38、居住用地中的住宅用地是指()。

A.住宅基底和宅基周围合理间距的用地 B.住宅基底 C.住宅基底和四周敬水用地 D.住宅基底和四周4m以内的用地

39、“邻里单位”理论思想是由()提出的。

A.佩里

B.克里斯泰勒 C.赖特 D.赫鲁晓夫

40、在我国,城市总体规划是()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

A.战略性发展;微观规划 B.宏观规划;微观规划 C.宏观规划;实施性发展 D.战略性发展;实施性发展

41、开发控制可以分为()两种形式,我国的城市开发控制属于()。

A.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宏观控制 B.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微观控制 C.通则式和判例式;判例式 D.通则式和判例式;通则式

42、一般来讲,城市的特色与风貌主要体现两个方面,即()。

A.政治和经济 B.经济和文化

C.经济环境、社会环境 D.社会环境、物质环境

43、城市规划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A.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B.宏观分析、微观分析

C.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空间模型分析 D.宏观分析、中观分析、微观分析

44、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值是()。

A.平均数 B.众数 C.极差 D.标准差

45、一般来说,在政治经济比较稳定的时期机械人口增长率呈现的状态是()。

A.稳定 B.不稳定 C.很难说 D.不变

46、城市地形中,从宏观尺度来看,绝对高度为200m,相对高度为50m,属于()用地。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盆地

47、城市分区规划中可以不包括以下()项内容。

A.原则确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标 B.确定市、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用地范围

C.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等 D.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48、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不属于用地控制的是()。

A.用地兼容性 B.容积率

C.用地位置与边界 D.最小地块规模

49、城市住宅绿地率的控制,新区建设不应低于();旧区改造不宜低于()。

A.45%;35% B.35%;30% C.30%;25% D.28%;22%

5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

A.150 B.200 C.300 D.500

51、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交通行为的运作是指()。

A.城市运输系统一 B.城市道路系统 C.城市交通管理系统 D.城市对外交通系统

52、城市交通中,被称为“大交通”的是指下列()项内容。

A.指全国范围内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B.指城市所在区域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C.指城市内交通,特别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D.指公路、铁路、航空、水路和管理交通系统

53、城市公共交通的行车间隔时间在上下班高峰时为()。

A.8~15min B.4~8min C.4min D.2min

54、在大城市中对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应按每()人一辆标准车。

A.600~800 B.800~1000 C.1000~1200 D.1200~1500

55、大城市出租汽车规划拥有量为每千人()辆出租车。

A.2 B.5 C.8 D.10

56、城市公共交通站点服务面积,以 300m为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A.90% B.80% C.60% D.50%

57、市区港湾式停靠站长度,至少应有()长。

A.两个停车位 B.三个停车位 C.四个停车位 D.五个停车位

58、燃气调压站供气半径以()为宜。

A.0.1km B.0.5km C.1.0km D.2km

359、气化和混气站的液化石油贮罐总容量10m以下的,与站内办公用房防火间距为()m。A.15 B.20 C.30 D.35

60、直埋电缆埋置深度为()m。

A.0.4 B.0.7 C.1.0 D.1.2

61、城市供热对象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A.先大后小;先分散后集中 B.先大后小;先集中后分散 C.先小后大;先分散后集中 D.先小后大;先集中后分散

62、用户达到71万户的城市移动电话网,应采用()移动电话网。

A.小区制 B.中区制 C.大区制 D.无量级

63、城市给水管网中,平行的干管间距为()m,连通管间距为()m。A.500~600;800~1000 B.500~800;800~1000 C.500~800;500~1000 D.500~1000;500~1000

64、垃圾埋填场埋填完工后,至少()年封场监测。

A.2 B.3 C.5 D.8

65、对现有的文物古迹根据其本身价值和环境的特点,一般设置()三个等级。

A.文物保护区、文物控制区、文物影响区 B.环境保护区、环境控制区、环境影响区 C.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 D.绝对保护区、建设控制区、环境协调区

66、截至2000年12月底,我国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共()项。

A.18 B.19 C.24 D.25

67、以下四组城市中,()组城市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A.泉州、毫州、兰州 B.徐州、杭州、泰州 C.广州、潮洲、扬州 D.福州、漳州、沧州

68、一个国家的城市规划体系包括()组成部分,其中()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

A.规划法规、规划行政、规划运作;规划法规 B.规划编制、规划行政、规划运作;规划编制 C.规划编制、规划行政、规划法规;规划行政 D.规划编制、规划运作、规划法规;规划运作

69、设某城市在向阳坡地建造住宅,坡面为正南向,住宅拟平行等高线正南向布置,地面坡度角为150,前幢住宅高18m,后幢房屋底层窗台距标高点1.5m,前后两幢房屋进深均为9m,该城市冬至日中午前后的高度为28014’,冬至日中午前后2h所需日照间距为()m。A.17 B.18 C.19 D.20

70、居住区在不同地区噪声容许标准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郊区住宅、市区住宅、市中心、附近有工厂或主要道路、工业区 B.市区住宅、郊区住宅、市中心、工业区、附近有工厂或主要道路 C.郊区住宅、市区住宅、附近有工厂或主要道路、市中心、工业区 D.市中心、市区住宅、郊区住宅、工业区、附近有工厂或主要道路

二、多选题[共30题,每题1分,总计30分] 71、影响建筑物价值变化趋势的因素包括()项。

A.经济和社会发展 B.区位条件变化 C.技术进步 D.可达性

72、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可以归纳为以下()的特点。

A.城市化增大势头猛烈而持续

B.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C.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增加速度很不稳定,波动十分明显 D.城镇人口增长较多,但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不快

73、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地区。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新兴工业化国家 D.欧美国家

74、城市公共设施指标确定的方法包含()。

A.按照千人指标制定公共设施指标 B.按照人口增减情况,通过计算来确定

C.根据地方的特殊需要,通过调研,按需确定

D.按公共设施设置的目的、功能要求、分布特点来确定

75、了解城市人口年龄构成的意义有()。

A.比较成年组人口数与就业人数可以看出就业情况和劳动力潜力 B.分析年龄结构,可以判断人口发展规模

C.掌握劳动后备军的数量和被抚养人口比例,判断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变化趋势 D.掌握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的数字和趋向,是制定托、幼及中小学等规划指标的依据

76、城市人口中的劳动构成分为()类。

A.劳动人口、被抚养人口

B.基本人口、服务人口、被抚养人口 C.基本人口、非基本人口、从属人口 D.固定人口。流动人口

77、作为远离江河城市的主要水源的是以下()类用水。

A.上层滞水 B.潜水 C.承压水 D.地热水

78、以下各项指标中不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性指标的是(A.用地性质

B.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C.人口容量

D.地块内主体建筑控制线

79、港口的组成有()部分。

A.水域 B.陆域 C.航道 D.堆场

80、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因素主要有()。

A.城市外部交通联系 B.城市自然地理条件 C.交通工具

D.城市骨架关系

81、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

。)A.公共汽车/电车 B.轨道交通 C.出租汽车 D.轮渡

82、热力管一般不应与()管道共沟。

A.雨水管 B.电力管线 C.通信电缆 D.污水排水管

83、以下各项区域中,不宜向公众开放的有()。

A.森林公园 B.水源保护区 C.城市组团分割带 D.江心洲

84、按活动功能属性分,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由以下()功能构成。

A.政治和行政管理活动中心 B.城市商务活动中心

C.教育、科技信息活动中心 D.娱乐、游憩公共活动中心

85、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位置选择要考虑以下()因素。

A.利用原来基础 B.遵循城市总体规划 C.带动老城区发展 D.兼顾城市景观艺术

86、福建泉州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因是()。

A.城内有我国最早的伊斯兰清真寺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早期著名的海边军事防御城市 C.我国历史上较早的海上贸易中心 D.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源地

87、现公布的9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省拥有量多。

A.河南 B.湖北 C.山东 D.江苏

88、文物古迹点大体可分为()。

A.古建筑物 B.遗址 C.非建筑物 D.古树名木

89、历史地段保护的内容包括()。

A.地段生活的保护 B.建筑的保护

C.街道格局、空间系统的保持 D.景观界面的保持

90、后工业城市的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A.技术与城市化关系十分密切 B.劳工结构均匀分布

C.办公楼及其在城市中的地位明显提高 D.国际劳动分工与跨国公司应运而生

91、城市发展的内在因素有()。

A.政治斗争 B.经济发展 C.价值观念

D.生活方式变化

92、下面各项中,()是城市规划编制应注意的原则。

A.承担编制城市规划任务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关于规划设计资格的规定 B.编制城市规划应当进行多方案比较和经济技术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意见

C.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对城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城市建设的历史与现状等情况进行深人调查研究,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 D.编制城市规划应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创造条件

93、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分析包括以下()类分析。

A.地理位置条件 B.区域自然条件 C.区域自然资源储量与利用 D.区域发展宏观战略

E.区域运输系统及容量分析

94、《雅典宪章》中提出城市具有()四大功能区。

A.居住 B.工作 C.绿化 D.公共生活 E.游憩

95、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现状图的内容包括()。

A.不同地段土地质量综合评价 B.城市现状各类用地范围

C.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的范围 D.主要地名和主要街道名称

E.周围居民点、乡镇企业各项用地范围

96、城市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以下()部分。

A.车行道 B.步行道 C.绿化带

D.道路设施带 E.分隔带

97、考核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要从()方面来衡量。

A.迅速 B.准点 C.安全 D.方便 E.卫生

98、集中式城市布局的空间结构形态包括以下()类。

A.带状 B.星座状 C.放射状

D.多中心组团状 E.环状

F.单中心块聚状

99、城市道路网类型主要有以下()类型。

A.方格网

B.环形放射状 C.带状 D.星状 E.环状 F.星座状

100、城市开发中常提到的“七通一平” 中的“七通”是指(A.给水管道 B.排水管道 C.电力线路 D.电话线路 E.热力管道 F.燃气管道)的贯通。答案:

第1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城市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城市是人类劳动大分工的产物。以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农牧业生产力的提高产生了剩余产品,就导致了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这就是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就成为了城市。所以综上所述,形成早期城市的主要动因是人类劳动的大分工。

考点: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3: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

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在原始社会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商业和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出现了城市。

据考古发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因。一方面是农村的推力,另一方面是城市的引力。

第2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因为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受到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等三大力量的推动和吸引。

考点: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16: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城市化进程

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城市化速度缓慢,较长时期才达到30%。

中期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速度加快,不长时期就达70%左右。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已转化为城市人口。

2.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

产业革命前,城市化发展缓慢,局部城市化;产业革命后,城市化发展急进,城市化普遍发展,原因是生产力的急进。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也越高。

第3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B项说得比较的模糊,而实际应为只有一定数量以上的城镇聚集在一个地域内才能组合而成一个城镇体系。

考点: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23: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

群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城镇体系不是简单的机械系统或自然系统,也不是严格的经济系统或政治系统,而是兼有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层面的社会系统。

第4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集中式分为单中心块聚式和多中心组团式;分散式分为带状、星座状、放射状、环状等。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25:城市用地布局的主要模式;

主要包括集中和分散两大类。1.集中式形态

城市各项主要用地集中连片。分为网络状,环形放射状,星状,带状,环状五种形态。

2.分散式形态

分组团状、星座状、城镇组群式的城市形态。

第5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A项是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的基本原则。C项是霍华德“田园城市”设想的目的。D项是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考点: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考点5: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管理。2.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

城市应当集中发展,由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3.其他的探索

(1)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城市建设的一切其他问题,均以城市运输问题为前提;

(2)戈涅的工业城市:现代城市在生活和技术基本背景中的组织功能、用地功能分区的雏形;

(3)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对当今城市设计产生影响;

(4)格迪斯的学说:城市--区域研究;先诊断后治疗:调查--分析--规划。这一思想经芒福德等人发扬光大,形成了对区域的综合研究和区域规划。

第6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赖特认为广亩城市根本不需要人的帮助就能建成,它将自己建造自己,并且完全是随意的。

考点: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考点7:城市分散发展模式----有机疏散理论;

城市发展的原则是可以从自然界的生物演化中推导出来的。

目标: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把上述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作其他最适宜的用途;保护一切老的、新的使用价值。

把大城市这一整块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并把这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有功能的集中点。

方法:“对日常生活进行功能性的集中”;“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

广亩城:

赖特的主张是将城市分散发展推向极端的状态,发挥到了极致,每户一英亩用地,依靠高速公路相互联系。根据这一理论,城市就成为地球表面均匀分布的人类聚居地。

第7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中国21世纪议程》阐述的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而A、C、D三个选项都不够全面,只是说到其中的三个部分。

考点: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考点13: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987年,布伦特委员会即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全面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其内涵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源自于因经济的发展而造成的对环境的破坏,使人们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注意到对环境的保护。2.《21世纪议程》:

关于促进稳定的人类居住区的发展;为所有人提供足够的住房;改善人类居住区的管理,其中尤其强调城市管理;并要求通过各种手段采取有创新的城市规划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

促进可持续土地使用的规划和管理;

促进供水、排水和固体废物管理等环境基础设施的统一建设;

在人类居住中推广可循环的能源和运输系统;

加强多灾地区的人类居住区规划和管理;

促进可持久的建筑工业活动行动的依据;

鼓励开发人力资源和增强人类居住区开发的能力。

第8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战略性发展规划不足以成为开发控制的直接依据。

考点: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考点4: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基本概念;

1.规划动作体系

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战略性发展规划和实施性发展规划(开发控制规划)。实施性发展规划又称作法定规划。(1)战略性规划:

主要涉及城市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准则和应对策略,为城市各分区和各系统的实施性规划编制提供指导框架。但因其内容比较宏观,不足以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2)实施性规划:

以战略性发展规划为依据,针对城市中的各个分区,制定实施性的空间发展规划,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3)非法定的补充性规划: 有多种形式,如各类规划研究报告、区域规划、城市设计、开发区规划、各种专项规划、各类规划导则和开发要点等,通过政府的通告形式发布。2.开发控制方式

两种基本方式:通则式和判例式。我国使用判例式。

第9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这些条件包括:城市是否靠近原材料、能源产地和产品销售地;对外交通联系是否畅通便捷;是否能经济地获得动力和用水供应;是否有足够合适的建设用地;城市与外界是否有良好的经济联系。

第10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A是集中式城市形态的概念。B是分散式城市形态的概念。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25:城市用地布局的主要模式;

主要包括集中和分散两大类。1.集中式形态

城市各项主要用地集中连片。分为网络状,环形放射状,星状,带状,环状五种形态。

2.分散式形态

分组团状、星座状、城镇组群式的城市形态。

第11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城市轴线是组织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通过轴线可以把城市空间布局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在轴线上组织布置主要建筑群的广场和干道,使之具有严谨的空间规律关系。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26:城市空间布局的艺术问题;

1.城市总体艺术布局的要求

(1)城市总体艺术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关系;(2)城市总体艺术布局与城市面貌的关系;

(3)城市总体艺术布局的协调统一:艺术布局与适用、经济的统一;近期艺术面貌与远期艺术面貌的统一;整体与局部、重点与非重点的统一;历史条件、时代精神、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处理手法的统一;艺术布局与施工技术条件的统一;

(4)城市艺术面貌与环境保护、公用设施、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关系。2.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工程设施与城市艺术布局的关系(1)自然环境的利用;(2)历史条件的利用;

(3)结合城市工程设施,组织城市艺术面貌。

第12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集中紧凑不仅可以节约用地,缩短各类工程管线和道路的长度,节约城市建设投资,有利于城市运营、生产,方便城市管理,而且可以减少居民上下班的交通时间,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方便居民生活。

第13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现状调查基本方法有现场调查,条、块分类结合调查,专题座谈会调查。现场调查可分为两种:一是踏勘性的,二是专项性的。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9: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和主要方法;

1.调查内容

(1)区域环境调查:

a.城市化水平:城镇和人口的数量;城市化水平的历年变化;农村各行业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发展可能;耕地总量的历史变化;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流动方向;城镇建设投资的数量及增加量。

b.城镇体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征和其影响范围的作用、地位;资源状况;经济、社会结构状况;各城镇地位、社会经济发展、主导产品、产业;市域交通供给水平、利用率。(2)历史环境调查:

体现在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3)自然环境调查:

自然地理、自然气象、自然生态。(4)社会环境调查:

人口、社会组织和结构、家庭、政府、企业和社区。(5)经济环境调查:

整体经济状况、各产业部门、土地、建设资金。(6)城市土地使用。2.主要方法

(1)现场踏勘和观测;(2)问卷和抽样调查;(3)访谈和座谈会;(4)文献分析。

第14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城市分区规划的图纸主要包括规划分区图、分区现状图、分区土地利用规划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等。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55:分区规划文件及主要图纸;

1.分区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收入附件; 2.分区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分区位置图、分区现状图、分区土地利用及建筑容量规划图、各项专业规划图。图纸比例为1/5000。

第15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图表法、方格网法和等值线法均是空间模型分析常用的方法。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15:城市规划中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常用方法;

1.定性分析 2.统计分析 3.一元回归 4.模型分析

第16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在自然环境的调查中,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自然气象环境;自然生态环境。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9: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和主要方法;

1.调查内容

(1)区域环境调查:

a.城市化水平:城镇和人口的数量;城市化水平的历年变化;农村各行业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发展可能;耕地总量的历史变化;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流动方向;城镇建设投资的数量及增加量。

b.城镇体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征和其影响范围的作用、地位;资源状况;经济、社会结构状况;各城镇地位、社会经济发展、主导产品、产业;市域交通供给水平、利用率。(2)历史环境调查:

体现在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3)自然环境调查:

自然地理、自然气象、自然生态。(4)社会环境调查:

人口、社会组织和结构、家庭、政府、企业和社区。(5)经济环境调查:

整体经济状况、各产业部门、土地、建设资金。(6)城市土地使用。2.主要方法

(1)现场踏勘和观测;(2)问卷和抽样调查;(3)访谈和座谈会;(4)文献分析。

第17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诸多方面。D项是自然生态因素所包括的内容之一。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9: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和主要方法;

1.调查内容

(1)区域环境调查:

a.城市化水平:城镇和人口的数量;城市化水平的历年变化;农村各行业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发展可能;耕地总量的历史变化;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流动方向;城镇建设投资的数量及增加量。

b.城镇体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征和其影响范围的作用、地位;资源状况;经济、社会结构状况;各城镇地位、社会经济发展、主导产品、产业;市域交通供给水平、利用率。(2)历史环境调查:

体现在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3)自然环境调查:

自然地理、自然气象、自然生态。(4)社会环境调查:

人口、社会组织和结构、家庭、政府、企业和社区。(5)经济环境调查:

整体经济状况、各产业部门、土地、建设资金。(6)城市土地使用。2.主要方法

(1)现场踏勘和观测;(2)问卷和抽样调查;(3)访谈和座谈会;(4)文献分析。

第18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城市经济环境的调查包括的四个方面中,D项的正确说法为城市建设资金的筹资安排与分配。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9: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和主要方法;

1.调查内容

(1)区域环境调查:

a.城市化水平:城镇和人口的数量;城市化水平的历年变化;农村各行业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发展可能;耕地总量的历史变化;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流动方向;城镇建设投资的数量及增加量。

b.城镇体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征和其影响范围的作用、地位;资源状况;经济、社会结构状况;各城镇地位、社会经济发展、主导产品、产业;市域交通供给水平、利用率。(2)历史环境调查:

体现在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3)自然环境调查:

自然地理、自然气象、自然生态。(4)社会环境调查:

人口、社会组织和结构、家庭、政府、企业和社区。(5)经济环境调查:

整体经济状况、各产业部门、土地、建设资金。(6)城市土地使用。2.主要方法

(1)现场踏勘和观测;(2)问卷和抽样调查;(3)访谈和座谈会;(4)文献分析。

第19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对于快速干道、主干道、次干道和一般干道,红线宽度分别为60~100mm,40~70mm,30~50mm,20~30mm。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11:城市道路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

1.交叉口间距:取决于道路性质和等级及设计车速、隔离程度。2.道路网密度:δ

干一般2.5~4.0km/km

2;δ

2路一般5~8km/km。

3.道路红线: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红线内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和分隔带。

快速干道、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红线宽度一般分别是:60~100m、40~70m、30~50m、20~30m。

4.道路横断面类型:1块板(适于钟摆式交通)、2块板(车速≥50km/h)、3块板(交通适应性最好)、4块板(较少使用)。

第20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城市交通规划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使城市交通系统获得最佳效益的方法。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15: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作用;

1.建立完善的交通系统,协调各种运输方式。2.提出解决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3.使交通系统获得最佳效益。

第21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运送速度属于平均速度。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5: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

1.类型

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出租汽车、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2.衡量标准

经济、迅速、准点、方便、安全、舒适。3.基本概念

概念含义:行驶速度、运营速度、行人时间间隔(正常4~8min)运载能力、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区3~4km/km2,边缘区2~2.5 km/km2)、非直线系数(不大于1.4)。4.规划一般要求

(1)拥有量:公共汽车、电车大城市每800~1000人1辆,中小城市每1200~1500人1辆;出租车大城市每千人2辆,小城市0.5辆。规划人口超过200万人口城市,应预留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2)公交线路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线路不宜大于40min行程。(3)公交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面积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小于90%。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迎面错开30m。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

第22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A项应改行政建设为基础设施建设。

第23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需要考虑底层房屋前有一块室外用地的情况。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8:竖向规划的基本知识;

1.原则

(1)安全、适用、经济、美观;(2)充分发挥土地潜力,节约用地;

(3)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满足城市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4)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

(5)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景观效果。2.主要内容

(1)制定利用与改造地形的方案;

(2)确定城市用地坡度、控制点高程、规划地面形式及场地高程;(3)合理组织城市用地的土石方工程和防护工程;

(4)提出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景观的规划要求。3.方法

设计等高线法,高程箭头法,纵横断面法。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9:详细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

详细规划阶段竖向规划的方法,一般有设计等高线法、高程箭头法和纵横断面法。

设计等高线法--确定、标注设计等高线(标高),尽量保护土方量基本就地平衡。

高程箭头法--确定、标注标高,以箭头表示排水方向;适用于地形变比较简单的情况;工作量较小、制作快,但比较粗略。

纵横断面法--绘出方格网,标注每一交点的原地面及设计标高;用于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工作量较大。

第24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城市防灾措施首先必须满足国家的防灾政策系统。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30:城市防灾系统规划的基本知识;

1.防灾措施

可以分为政策性措施和工程性措施两种,也可称为软、硬措施。2.主要灾害防灾标准

(1)防洪标准:以洪水重现期大小体现。≥150万人口城市,重现期按≥200年设计标准;150~50万人口城市按200~100年设计标准;50~20万人口城市按100~50年设计标准;≤20万人口城市按50~20年设计标准。

②抗震标准: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6度是强震,7度是损害震。

③消防标准:参阅《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

④人防工程:战时留城人口约占城市人口的30%~40%,按人均1~1.5㎡的面积标准建设人防工程.居住区则按总建筑面积的2%设置,或按地面建筑总投资的6%左右进行安排。

(3)城市生命线系统

①设施高标准设防;

②设施的地下化;

③设施节点的防灾处理;

④设施的备用率。

第25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古物保存法》于1930年6月颁布,共有14条,明确规定在考古学、历史学、古生物学等方面有价值的古物为保护对象。

第26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A选项中的城市规划应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未经批准的城市规划不能作为行动纲领。实施城市规划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事情,故选项C、D都不正确。

考点:

第六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

☆☆☆☆考点1:城市规划实施的基本概念;

城市规划实施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既是指政府的工作,也涉及到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的行为。

第27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财政是关于利益分配和资源配置的行政。

考点:

第六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

☆☆☆考点8:城市规划实施的财政机制;

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在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与各个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是关于利益分配和资源分配的行政权利和行为。

政府可以按规划要求通过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投资兴建某些重要城市设施。通过资助方式促进公共工程建设。还可发行债券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加强城市建设。通过税收杠杆促进和限制某些投资和建设,实现规划目标。

第28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行政裁决程序也必须公开,一切社会行政团体的法规文件都必须面向社会公开。行政主体有义务解释法律、政策等规范。

考点:

第六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

☆☆☆考点12:城市规划实施的原则;

1.行政合法原则

核心是依法行政。2.行政合理原则

首先行政行为应合法,行政机关享有一定程度自由裁量权,但需控制。3.行政效率原则

为追求效率,行政机关采用首长负责制。4.行政统一原则

分为行政权统一、行政法制统一、行政行为统一三项内容。5.行政公开原则

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原则在行政法上的体现。

第29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提示: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工业化对于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村的推力,工业技术使劳动生产力得到空间提高,不仅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类基本需求,而且导致越来越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是城市的引力。工业的兴起为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工业的就业规模逐渐超过了农业。

考点: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3: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

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在原始社会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商业和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出现了城市。

据考古发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因。一方面是农村的推力,另一方面是城市的引力。

第30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初期阶段,工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农业人口仍停留在农业生产上,转移到城市的人口数量少。要达到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30%,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而中期阶段只需短短几十年时间。

考点: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16: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城市化进程

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城市化速度缓慢,较长时期才达到30%。

中期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速度加快,不长时期就达70%左右。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已转化为城市人口。

2.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

产业革命前,城市化发展缓慢,局部城市化;产业革命后,城市化发展急进,城市化普遍发展,原因是生产力的急进。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也越高。

第31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提示:每个中心城市应有其相应的经济区域,中心城市受到区域资源和其他条件的制约,对整个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呈现出不均匀状态。

考点: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21: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

区域有中心,中心城市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中心所依托的城市;中心城市有层级;中心城市与区域内其他城镇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这些区域条件包括区域资源与经济发展条件,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联系,区内各主要城镇之间的职能分工。

第32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规模包括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用地规模随人口规模而变化,因此预测城市发展规模,主要预测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

考点: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21: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

区域有中心,中心城市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中心所依托的城市;中心城市有层级;中心城市与区域内其他城镇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这些区域条件包括区域资源与经济发展条件,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联系,区内各主要城镇之间的职能分工。

第33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提示:战国时代丰富的城市规划布局,首先得益于不受一个集权帝王统治的制式规定,另外更重要的是出现了《管子》和《孙子兵法》等论著。其中《管子》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模式,理性思维和以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确立起来了。

考点: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考点2: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

1.文献

《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城市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代表封建社会以礼制为主导的皇权至上的规划理念。《商君书》: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及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阐述,开创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研究中区域城镇研究的先河。

《管子》:打破《周礼》规划的单一模式思想,提出因地制宜的规划思想。代表了崇尚自然、自然至上的规划理念。2.规划理念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始终体现了农耕文化时代顺应自然与改造自然并重的整体观念,城市格局体现了农业社会时期以图腾崇拜为哲理思想的权力中心结构形态,即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3.典型城市

(1)唐长安城:中轴对称的格局,规整的方格路网,居住分布采用里坊制。(2)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布局。

第34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提示: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城邦时期,提出了城市建设的希波丹姆(Hippodamus)模式,这种城市布局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广场是市民集聚的空间,城市以广场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

考点: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考点3: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

1.文献

《建筑十书》: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著,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唯一完整的古典建筑书籍。在第一卷及第五卷中的“建筑师的教育、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及“其他公共建筑”中提出不少关于城市规划、建筑工程、市政建设方面的论述。

《按艺术原则进行城市设计》:西特(Camillo,Sitte)著。从城市美学和艺术角度来解决当时大都市的环境问题、卫生和社会问题,是一本较早的城市设计论著。

2.规划理论

欧洲是封建领主制,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规划体现封建社会突出统治者地位的以图腾崇拜为主要哲理思想的权力中心结构。3.典型城市

(1)古希腊城市:格网状布局,广场和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的核心。

(2)古罗马城市:广场群、广场、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与焦点;道路、桥梁、城墙、输水管道等城市设施齐备(罗马)。

(3)中世纪城市:教堂成为城市中心;不规则的街道和广场;城市的有机发展;后期的公共建筑成为城市活动中心(佛罗伦萨)。

(4)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城市: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绝对君权时期出现轴线放射的街道、宫殿花园和规整对称的公共广场(巴黎的城市改建----爱丽舍田园大道、凡尔赛宫、协和广场)。

第35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线形城市是铁路交通大规模发展时期的产物,通过交通运输加强了城市内部与其腹地之间联系。

考点: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考点5: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管理。2.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

城市应当集中发展,由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3.其他的探索

(1)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城市建设的一切其他问题,均以城市运输问题为前提;

(2)戈涅的工业城市:现代城市在生活和技术基本背景中的组织功能、用地功能分区的雏形;

(3)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对当今城市设计产生影响;

(4)格迪斯的学说:城市--区域研究;先诊断后治疗:调查--分析--规划。这一思想经芒福德等人发扬光大,形成了对区域的综合研究和区域规划。

第36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规划的对象是以城市土地使用为核心内容的城市空间系统,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对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的操作而得以实现的。

考点: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考点1:城市规划的作用;

1.作为国家宏观调整手段 2.作为政策形成和实施工具 3.作为城市未来空间构架

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

第37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提示:地下水按其成因与埋藏条件,可以分成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类。具有城市用水意义的地下水,主要是潜水和承压水。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18: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

1.用地评定的要求

(1)用地评定是城市规划的一项基础工作,是为城市总体规划服务的;(2)用地评定主要以自然条件为内容,同时也考虑一些人为的影响因素;(3)用地自然环境的评定,不应只是各个环境要素单独作用的总和,而是要从环境意义上考虑文化相互的作用关系,综合地鉴定其利弊。(4)用地评定要因地制宜。2.用地评定的内容

以用地为基础,综合与之相关的各项自然环境条件的优劣,来鉴别各种用地是否符合规划与建设的需要。通常按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程度,适应城市设施建设需要分成三类用地。

第38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住宅用地包括宅间小路与宅问绿化在内的住宅基底和宅基周围合理间距内的用地。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23:城市用地的构成;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用地按大、中、小类3级划分。城市用地共分10大类、48中类、73小类。

城市总体规划达到中类为主,小类为辅深度,详细规划应达到小类深度。10大类用地英文同(近)义词及代号:

居住用地:RESIDENTIAL----R.包括4个中类。

公共设施用地:COMMERCIAL AND PUBLIC FACILITIES----C,包括8个中类。

工业用地:INDUSTRIAL,MANUFACTURING----M,包括3个中类。

仓储用地:WAREHOUSE----W,包括3个中类。

对外交通用地:TRANSPORTATION----T,包括5个中类。道路广场用地:ROAD,STREET AND SQUARE----S,包括3个中类。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MUNICIPAL UTILITIES----V,包括9个中类。

绿地:GREEN SPACE----G,包括2个中类。

特殊用地:SPECIALLY DESIGNATED----D,包括3个中类。

水域或其他用地:WATER AREA AND OTHERS----E,包括8个中类。

第39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1929年美国社会学家佩里(Perry)提出了“邻里单位”,1933年《雅典宪章》将“邻里单位”作为城市的基本细胞。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23:城市用地的构成;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用地按大、中、小类3级划分。城市用地共分10大类、48中类、73小类。

城市总体规划达到中类为主,小类为辅深度,详细规划应达到小类深度。10大类用地英文同(近)义词及代号:

居住用地:RESIDENTIAL----R.包括4个中类。

公共设施用地:COMMERCIAL AND PUBLIC FACILITIES----C,包括8个中类。

工业用地:INDUSTRIAL,MANUFACTURING----M,包括3个中类。

仓储用地:WAREHOUSE----W,包括3个中类。

对外交通用地:TRANSPORTATION----T,包括5个中类。

道路广场用地:ROAD,STREET AND SQUARE----S,包括3个中类。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MUNICIPAL UTILITIES----V,包括9个中类。

绿地:GREEN SPACE----G,包括2个中类。

特殊用地:SPECIALLY DESIGNATED----D,包括3个中类。

水域或其他用地:WATER AREA AND OTHERS----E,包括8个中类。

第40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提示:各国和地区的发展规划体系不同,可以分成两个层面,分别是战略性发展规划和实施性发展规划(或开发控制规划)。

考点: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考点4: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基本概念;

1.规划动作体系

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战略性发展规划和实施性发展规划(开发控制规划)。实施性发展规划又称作法定规划。(1)战略性规划:

主要涉及城市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准则和应对策略,为城市各分区和各系统的实施性规划编制提供指导框架。但因其内容比较宏观,不足以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2)实施性规划:

以战略性发展规划为依据,针对城市中的各个分区,制定实施性的空间发展规划,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3)非法定的补充性规划:

有多种形式,如各类规划研究报告、区域规划、城市设计、开发区规划、各种专项规划、各类规划导则和开发要点等,通过政府的通告形式发布。2.开发控制方式

两种基本方式:通则式和判例式。我国使用判例式。

第41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提示:我国开发项目都必须申请规划许可,开发控制属于判例方式。

考点: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考点4: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基本概念;

1.规划动作体系

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战略性发展规划和实施性发展规划(开发控制规划)。实施性发展规划又称作法定规划。(1)战略性规划:

主要涉及城市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准则和应对策略,为城市各分区和各系统的实施性规划编制提供指导框架。但因其内容比较宏观,不足以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2)实施性规划:

以战略性发展规划为依据,针对城市中的各个分区,制定实施性的空间发展规划,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3)非法定的补充性规划:

有多种形式,如各类规划研究报告、区域规划、城市设计、开发区规划、各种专项规划、各类规划导则和开发要点等,通过政府的通告形式发布。2.开发控制方式

两种基本方式:通则式和判例式。我国使用判例式。

第42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提示:每一个城市由于其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原因,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能形成各自的特色,社会环境与物质环境能体现其特色与风貌。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9: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和主要方法;

1.调查内容

(1)区域环境调查:

a.城市化水平:城镇和人口的数量;城市化水平的历年变化;农村各行业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发展可能;耕地总量的历史变化;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流动方向;城镇建设投资的数量及增加量。

b.城镇体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征和其影响范围的作用、地位;资源状况;经济、社会结构状况;各城镇地位、社会经济发展、主导产品、产业;市域交通供给水平、利用率。(2)历史环境调查:

体现在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3)自然环境调查:

自然地理、自然气象、自然生态。(4)社会环境调查:

人口、社会组织和结构、家庭、政府、企业和社区。(5)经济环境调查:

整体经济状况、各产业部门、土地、建设资金。(6)城市土地使用。2.主要方法

(1)现场踏勘和观测;(2)问卷和抽样调查;(3)访谈和座谈会;(4)文献分析。

第43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提示:定性分析分为因果分析和比较法,常用于城市规划中复杂问题的判断。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回归分析、矩阵分析、层次分析。空间模型分析包括实体模型与概念模型。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16:熟悉城市规划的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 2.定量分析 3.空间模型分析

第44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提示:众数一般可以用来概括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或典型情况。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15:城市规划中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常用方法;

1.定性分析 2.统计分析 3.一元回归 4.模型分析

第45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机械增长由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城市建设和发展及国家城市发展方针政策决定,当政治经济比较稳定时,其机械人口增长比较稳定。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17:城市规划中的研究工作及常用方法;

1.城市性质的研究

城市类型、依据;方法(定性定量结合)。2.城市规模的研究

(1)人口规模:综合平衡法、比例法、区域分配法、环境容量法、回归分析法。

(2)用地规模。

第46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提示:地形一般分三类:山地,绝对高度为500m以上,相对高度为200m以下;平原,绝对高度为200m以上,相对高度为50m以下;丘陵,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间。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18: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

1.用地评定的要求

(1)用地评定是城市规划的一项基础工作,是为城市总体规划服务的;(2)用地评定主要以自然条件为内容,同时也考虑一些人为的影响因素;(3)用地自然环境的评定,不应只是各个环境要素单独作用的总和,而是要从环境意义上考虑文化相互的作用关系,综合地鉴定其利弊。(4)用地评定要因地制宜。2.用地评定的内容

以用地为基础,综合与之相关的各项自然环境条件的优劣,来鉴别各种用地是否符合规划与建设的需要。通常按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程度,适应城市设施建设需要分成三类用地。

第47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提示:分区规划内容还包括:确定绿化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风景名胜的用地界线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确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41:分区规划包括的内容;

分区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原则规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及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标;

2.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范围;

3.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度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位置和控制范围;

4.确定绿地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风景名胜的用地界线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 5.确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第48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提示:容积率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环境容量控制指标。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4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2.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3.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4.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5.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第49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提示: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7.0.2.3条规定: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不宜低于25%。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4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2.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3.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4.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5.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第50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提示:为保证出入停车场方便及停车场内部的安全,500个车位以上的停车场,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9:城市交通枢纽布局;

城市交通枢纽包括货运交通枢纽、客运交通枢纽及设施性交通枢纽3类。

停车场包括城市中心停车场、城市主要出入口停车场、超级市场和大型城外游憩地的停车场。

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总面积按照城市人口每人0.8~1.0m2安排。

第51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交通行为的运作由城市运输系统完成,城市交通行为的通道是城市道路系统,城市交通行为的控制由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进行。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1: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概念;

1.城市综合交通

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从地域关系上,大致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2.城市交通系统

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即交通行为的运作、交通行为的通道、交通行为的控制。

第52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交通可以分为“大交通”和“小交通”两个系统,“大”“小”交通在交通枢纽换乘、转运、相互衔接,实现乘客出行和货物转运的全过程。选项C是“小交通” 的内容。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1: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概念;

1.城市综合交通

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从地域关系上,大致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2.城市交通系统

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即交通行为的运作、交通行为的通道、交通行为的控制。

第53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提示:为了缩短乘客等待公交车的时间,城市公共交通的行车间隔时间正常为4~8min,上下班高峰时,可以缩短至2min左右或更短;反之在人流少时,可延长到8~15min或更长些。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5: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

1.类型

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出租汽车、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2.衡量标准

经济、迅速、准点、方便、安全、舒适。3.基本概念 概念含义:行驶速度、运营速度、行人时间间隔(正常4~8min)运载能力、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区3~4km/km2,边缘区2~2.5 km/km2)、非直线系数(不大于1.4)。4.规划一般要求

(1)拥有量:公共汽车、电车大城市每800~1000人1辆,中小城市每1200~1500人1辆;出租车大城市每千人2辆,小城市0.5辆。

规划人口超过200万人口城市,应预留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2)公交线路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线路不宜大于40min行程。(3)公交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面积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小于90%。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迎面错开30m。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

第54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大城市应每800~1000人一辆标准车,中、小城市应每1200~1500人一辆标准车。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5: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

1.类型

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出租汽车、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2.衡量标准

经济、迅速、准点、方便、安全、舒适。3.基本概念

概念含义:行驶速度、运营速度、行人时间间隔(正常4~8min)运载能力、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区3~4km/km2,边缘区2~2.5 km/km2)、非直线系数(不大于1.4)。4.规划一般要求

(1)拥有量:公共汽车、电车大城市每800~1000人1辆,中小城市每1200~1500人1辆;出租车大城市每千人2辆,小城市0.5辆。

规划人口超过200万人口城市,应预留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2)公交线路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线路不宜大于40min行程。(3)公交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面积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小于90%。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迎面错开30m。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

第55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出租汽车规划拥有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大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2辆;小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0.5辆;中等城市可在其间取值。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5: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

1.类型

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出租汽车、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2.衡量标准

经济、迅速、准点、方便、安全、舒适。3.基本概念

概念含义:行驶速度、运营速度、行人时间间隔(正常4~8min)运载能力、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区3~4km/km2,边缘区2~2.5 km/km2)、非直线系数(不大于1.4)。4.规划一般要求

(1)拥有量:公共汽车、电车大城市每800~1000人1辆,中小城市每1200~1500人1辆;出租车大城市每千人2辆,小城市0.5辆。

规划人口超过200万人口城市,应预留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2)公交线路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线路不宜大于40min行程。(3)公交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面积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小于90%。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迎面错开30m。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

第56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公交站点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得小于50%城市用地面积,以500m半径计算,不得小于90%。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5: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

1.类型

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出租汽车、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2.衡量标准

经济、迅速、准点、方便、安全、舒适。3.基本概念

概念含义:行驶速度、运营速度、行人时间间隔(正常4~8min)运载能力、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区3~4km/km2,边缘区2~2.5 km/km2)、非直线系数(不大于1.4)。4.规划一般要求(1)拥有量:公共汽车、电车大城市每800~1000人1辆,中小城市每1200~1500人1辆;出租车大城市每千人2辆,小城市0.5辆。

规划人口超过200万人口城市,应预留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2)公交线路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线路不宜大于40min行程。(3)公交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面积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小于90%。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迎面错开30m。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

第57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港湾式停靠站应考虑一辆车停驻,另一辆车能顺利通过。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5: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

1.类型

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出租汽车、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2.衡量标准

经济、迅速、准点、方便、安全、舒适。3.基本概念

概念含义:行驶速度、运营速度、行人时间间隔(正常4~8min)运载能力、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区3~4km/km2,边缘区2~2.5 km/km2)、非直线系数(不大于1.4)。4.规划一般要求

(1)拥有量:公共汽车、电车大城市每800~1000人1辆,中小城市每1200~1500人1辆;出租车大城市每千人2辆,小城市0.5辆。

规划人口超过200万人口城市,应预留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2)公交线路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线路不宜大于40min行程。(3)公交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面积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小于90%。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迎面错开30m。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

第58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提示:燃气调压站供应能力可由数幢楼达数千户居民,供气半径宜为0.5km。当地形狭长或住户居住分散时,供气半径也可适当加大。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6: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

1.城市供电工程

由城市电源工程和输配电网络组成。电源工程有城市电厂和区域变电所(站)等电源设施。城市输配电网络工程由输送电网与配电网组成。2.城市燃气工程

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3.城市供热系统

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

由邮政、电信、广播、电视4个分系统组成。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

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组成。6.城市排水工程系统

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7.城市防灾工程系统

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工程、抗震工程、防空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8.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

有城市垃圾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以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设施。

第59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液化石油贮罐总容积为10m3以下的气站,与站外民用建筑防火间距为30m,与重要公共建筑防火间距为35m。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6: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

1.城市供电工程

由城市电源工程和输配电网络组成。电源工程有城市电厂和区域变电所(站)等电源设施。城市输配电网络工程由输送电网与配电网组成。2.城市燃气工程

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3.城市供热系统

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

由邮政、电信、广播、电视4个分系统组成。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

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组成。6.城市排水工程系统

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7.城市防灾工程系统 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工程、抗震工程、防空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8.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

有城市垃圾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以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设施。

第60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提示:直埋电缆地点不应有腐蚀金属的物质,埋深(地面至电缆顶)为0.7m。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6: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

1.城市供电工程

由城市电源工程和输配电网络组成。电源工程有城市电厂和区域变电所(站)等电源设施。城市输配电网络工程由输送电网与配电网组成。2.城市燃气工程

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3.城市供热系统

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

由邮政、电信、广播、电视4个分系统组成。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

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组成。6.城市排水工程系统

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7.城市防灾工程系统

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工程、抗震工程、防空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8.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

有城市垃圾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以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设施。

第61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提示:供热应先满足居民家庭、中小型公共建筑和小型企业用热,先选择布局较为集中的用户作为供热对象,以达到系统在经济上的合理性。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6: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

1.城市供电工程 由城市电源工程和输配电网络组成。电源工程有城市电厂和区域变电所(站)等电源设施。城市输配电网络工程由输送电网与配电网组成。2.城市燃气工程

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3.城市供热系统

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

由邮政、电信、广播、电视4个分系统组成。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

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组成。6.城市排水工程系统

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7.城市防灾工程系统

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工程、抗震工程、防空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8.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

有城市垃圾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以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设施。

第62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移动电话网根据其覆盖范围,采用大区、中区和小区制式,以及组网结构。大区系统一般几十至几百户,多到几千至一万户,服务半径30km左右;小区制容量为100万户,站区半径为1.5~15km;介于二者之间的是中区制,容量为1000~10000户,服务半径15~30km。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6: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

1.城市供电工程

由城市电源工程和输配电网络组成。电源工程有城市电厂和区域变电所(站)等电源设施。城市输配电网络工程由输送电网与配电网组成。2.城市燃气工程

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3.城市供热系统

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

由邮政、电信、广播、电视4个分系统组成。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

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组成。6.城市排水工程系统

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7.城市防灾工程系统 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工程、抗震工程、防空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8.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

有城市垃圾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以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设施。

第63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给水管网布置必须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宜成环状,按主要流向布置几条平行干管,其间用连通管连接。干管位置尽可能布置在两侧有较大用水量的道路上,以减少配水管数量。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6: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

1.城市供电工程

由城市电源工程和输配电网络组成。电源工程有城市电厂和区域变电所(站)等电源设施。城市输配电网络工程由输送电网与配电网组成。2.城市燃气工程

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3.城市供热系统

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

由邮政、电信、广播、电视4个分系统组成。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

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组成。6.城市排水工程系统

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7.城市防灾工程系统

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工程、抗震工程、防空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8.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

有城市垃圾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以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设施。

第64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提示:垃圾填埋场填埋完工后,至少经3年封场监测,不准使用。经鉴定达到安全期时方可使用,可作绿化用地、造地种田、人造景园、堆肥场、无机类物质堆放场等。

下载2011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08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法规考题(合集5篇)

    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法规部分考题 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 2、 实现沟通的高效率,一是要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二是要沟通技术现代化。 3、 2004年4月1日是〈城市规......

    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原题 及答案

    2005年注册规划师-实务试题与参考参考答案试题一:(15′) 某地级市总体规划确定,主城区在现状基础上仍分为5个组团,该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3条河流,主导风向东北风,主城区......

    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的复习经验

    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的复习经验 在国营建筑设计院工作,但是本科学的是城市规划。说来惭愧,我参加注规考试的年头不短:2003年第一次报名,那时正念建筑学的在职研究生,英语统考因为......

    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心得——四大方法(范文模版)

    有些考生的考试成绩往往会超过平时的水平,而有些同学则正好相反,这就是如何发挥考试技巧的问题。我建议你不妨按以下方法试试看。 一、注意临场心理调节。当你进入考场后切莫......

    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的复习经验

    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的复习经验 第一:资料和信息的搜集和整理。 复习之初,我把能搜集到的复习资料都找齐了,大致翻翻,做一下筛选。注规的复习资料要准备三类。一是指定用书,就是计......

    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申请表说明书

    http://babake.com 注册城市规划师个人申报系统 操作说明 北京建设信源资讯有限公司 目录 1.关于系统.........................................................................

    2016年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办法

    2016 年起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办法 导读 2016年9月27日,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注册城市规划师管理委员会一次会议,会议研究并通过了《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办法》......

    2013年度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

    附件12013年度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 报考条件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参加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 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