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后所有局长都买车自己开

时间:2019-05-14 10:54: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车改革后所有局长都买车自己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车改革后所有局长都买车自己开》。

第一篇:公车改革后所有局长都买车自己开

公车改革后所有局长都买车自己开

2015年03月12日02:39 新京报 244分享添加喜爱打印增大字体减小字体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铜陵

市市委书记宋国权。

陆启洲

陈锡文

任正晓

公车改革

2014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标志着公车改革正式启动。

本次改革要求201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用2至3年时间全面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车改革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铜陵市市委书记宋国权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谈基层车改的经济账。

公车运行成本逐年上升

新京报:铜陵什么时候开始公车改革?

宋国权:铜陵市的公车改革从2004年、2005年开始试点。当时安徽省公车改革有两个试点单位,铜陵是其中之一。2008年安徽省试点扩大,2009年10月全省放开。

新京报:你怎么看待公车改革?

宋国权:原有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存在一定弊端和问题。公务用车消费存在“三三制”现象,即办公事占1/3,领导干部私用占1/3,驾驶员私用占1/3。而且党政机关存在用车攀比等不正之风。如超标、超编配车问题,社会反响较大。因此,从减轻财政负担、加强廉政建设、消除“车轮下的腐败”现象等方面考虑,推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都十分必要。

新京报:公车的使用成本有多大?

宋国权:2008年测算的时候,每年一辆公车运行成本平均在8.3万元左右。现在成本几乎要翻一番,因为工资、燃油成本、维修费用、各种车辆保险都在增长。

我们在2010年、2011年测算的时候,平均一辆车的成本超过10万块,现在估计应该是在13万-14万。

新京报:当地一个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是多少?

宋国权:这个不好讲。现在驾驶员的工资,包括福利、奖金在内,一年应该在8万块钱。

新京报:到现在为止,铜陵市因为公车改革减少多少公车?

宋国权:改了260辆公车。

2012年节支700余万

新京报:铜陵市的公车改革具体是怎么做的?

宋国权:除了公安执法车辆外,全市70多家单位都参加了改革。改革以后实行按照职级补贴,正县级干部是1000块钱,副县级干部750元,一般干部300元,副厅级以上的干部,根据自愿,也可以参加车改,一个月补贴1200元。车改效果比较好,民意调查显示,愿意改的人占90%,不愿意改的只占百分之二点几。

新京报:为什么官员会有这么高的响应度?还是心里有怨言,没有公开表达?

宋国权:车改并没有影响官员的工作,从来没有人因为车辆问题开会迟到。另外,车改后,官员下乡调研额外有补助,鼓励私车公用,开私车调研超过15公里,半天补50块钱。

新京报:这个补贴标准是怎么定出来的?

宋国权:根据每年财政给公车的整个支付金额测算。比如车改前,一年所有的公车费用,包括新车购买、车辆维护、燃油费等,大概是2600万元。车改后,算上补贴,市里一年在这方面的支出是2000万。仅2012年,就节约费用700余万元,节支率在27%左右。若考虑车改后无公务车辆配备更新费用、车改单位公共交通费有节余等因素,节支率会更高。

新京报:这个数字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

宋国权:但受益面不一样了。过去只有少数人能享受公车,现在大家都能享受到车补,更加公平。

公务员有购车补贴

新京报:像你这样曾经有专车的官员,心里有落差吗?

宋国权:没有落差。现在我们所有的局长都买车了,自己开。我们给购车的公务员额外有购车补贴,也是根据级别来的,一般干部每个月的购车补贴在500块钱到1000块钱之间。其他补贴照常发。所以我说,车改拉动了内需,使购车的人群多了。

新京报:这个政策是铜陵独有的吗?

宋国权:是的,因为全国的改革还没有开始,我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方法改。现在主要的问题是,省里的公车改革实施意见出台后,我们要把补贴标准调整到省统一标准。

新京报:就你的感受,地方在车改中,存在哪些不足?

宋国权:车改是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在车改过程中,财政要着眼大局、算大账。财政不能光算这一年能省下多少钱。车改本身是解决了一个体制性问题。

声音

公车改革别忘完善配套措施

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说,公车改革等改革制度很好,方向也对,但在实际过程中还是因为缺乏配套措施而难以落实,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他曾经去过东京,公共交通很好,从酒店到目的地,“坐什么线,几站,都安排好的。”如果确实需要用公务车,有一个发票本是专门给税务部门的,制度很完善。“我们现在很多制度在细化、深化,但是要切切实实提高执行力,从细小处解决这些问题。”

超配车辆已封存等待拍卖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表示,公车改革是中央统一部署的。首先要把多配的、超配的车先封存起来,一个也不能动。国家粮食局已经按照要求,把这些车停在指定的地方封起来。下一步,国家有关部门会组织公开的竞价拍卖,把它们处理掉,然后落实好新的措施。

在被问及工作人员对这一项改革是否存在意见时,任正晓说,改革之初,对一些工作任务比较重的部门,比如需要下乡、外出任务比较多的部门,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这需要一个过渡阶段。但是从整体上看,“广大干部对公车改革是拥护的,是自觉来执行的”,任正晓说。

广东公车改革方案拟4月实施

广东的公车改革有望在4月率先实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发改委主任李春洪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广东省的公车改革方案已经制定完成,目前已经报国家发改委中央公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如果不出意外,这一方案有望在十天左右的时间获批。

此前,在今年的广东省“两会”上,李春洪曾介绍了该省公车改革的实施计划:省直单位公车改革率先进行,原计划是4月1日开始实施;接着,推进到市一级,到今年6月底之前要完成;县以下的公车改革,则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他强调,这是暂定方案,具体实施要看方案的批复情况。

政府大院建公租自行车系统

全国人大代表、湛江市长王中丙介绍,目前,湛江正在按照广东省的要求,制定相关计划。为了适应公车改革,湛江提倡公务员骑自行车上班,从今年元旦开始,在政府大院内,凡是能够停自行车的地方,都建立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市场化运作),不少原来是停汽车的地方,现在也改停了自行车,自行车已成政府大院“一景”。

公司对无车族有一定补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总经理陆启洲介绍,他所在的央企是新公司,并没有那么多公车。除了集团领导班子成员有一部车之外,其他人是没有车的。同时,另有一些车是大家根据工作需要都可以用的,使用时间不固定,也是仅仅够用,可能是十部车左右。另外,对没有车的人会有一定的补贴。

链接

公车改革将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司局级每月补贴1300元、处级800元、科级及以下500元。而地方不得高于中央补贴标准的130%。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林其玲 谷岳飞 金煜 赵嘉妮 邢世伟

(原标题:“公车变车补,受益面广更公平”)

第二篇:浅谈公车改革后的变化

浅谈公车改革后的变化

范炜星

广东省作为全国车改先行试点地区,承担率先推进地方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重要使命。公车改革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现行公务用车制度所固有的诸多弊端,使行政运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并且从源头上消除“以车谋私、公车私用”的隐患。此外,专车出行养成了一些领导干不会过群众生活的毛病,而公车改革就是要让领导回归到群众的生活方式中,切实感受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这样在决策时才不会凭空做决定。实际上体现了官民平等的制度设计理念。

改革后,普通公务出行方式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而公务交通补贴标准是按照节约成本、保障公务的要求,充分考虑不同岗位的公务出行频率,一切从工作需要出发来确定的。推行公车改革,干部需要一个适应期,同时也增添了许多新气象,如步行上班、公交地铁出行,甚至是时下时髦的“拼车”和使用APP打车,机关干部以这些方式在“适应”车改新政。打车难、停车难、挤公共交通工具更难,这些每天都在白领、打工一族身上发生的事情,如今更多地出现在了机关领导干部身上。车改给很多干部带来的不仅是习惯的改变,还让他们更加贴近基层,知道广州哪里停车难、哪个地铁站拥挤,哪里没有公交车坐,这对于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施政政策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然而,在《广东省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正式获批出台以后,不少干部仍存在担忧,甚至表示在实施细则上,可能会打击到一些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例如对于经常出差到外地的人来说,会比较难以适应。出差带着工作上用的文件、器材等,去乘坐火车、大巴很不方便,更主要的是时间都耗在路途上,效率低下。部分机关干部表示是否能采取“私车公用”,但新规定肯定是不让报销了,对于想“私车公用”的人来说是个打击。

机关干部对于车改方向是赞成的,但在实施细则方面希望能更加灵活变通。如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车改后的困难,成立优先为公务人员服务的社会化的出租车队,按照市场价格结算。在用车高峰期首先保证公务员的需要,在公务员不需要的时候回到市场流通。事实上,公布的车改方案中,也明确要“探索发展适合公务出行的市场化交通定制服务,增加社会化交通供给”。同时,还要求“对集中车辆保障出差和下乡公务出行的地区,要避免出现公务出行保障范围小、补贴标准高的不合理现象”。在改革后,公务人员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按照现行有关出差管理规定执行;选择租赁车辆方式出行的,在保证节约的前提下,经所在单位批准,由机关后勤管理部门或社会化车辆租赁公司提供出行服务。

第三篇:公车改革后富余司机如何安置

公车改革焦点难点释疑

(五)公车改革后富余司机如何安置

笔者在《衡量公车改革成败的标准是什么》一文中,把“有利于稳定”列为四项标准之一,并非无的放矢。因为“车轮上的腐败”属于马路上的公开腐败,早已万众瞩目,成为众矢之的。这个问题能不能及时解决,解决得好不好,牵动着全国上下的神经。

如果把范围收窄一点,在公车改革中受冲击最大的是两类人,一是领导干部,二是单位司机。对于坐车的人,“车改”触动的是面子;而对于开车的人,“车改”触动的却是饭碗。这就不难理解,几年前,甘肃省政协委员贾光明在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快推行公务用车改革的建议》后,接到了20多个责难电话。责问他:“车改了,当官的有了车贴,我们司机怎么办,去喝西北风?”甚至有人扬言要砸他家的玻璃。虽然玻璃最后没有被砸,但他的私家车车胎却果真被人扎破了。由此可见,公车改革后,如何妥善安臵好富余司机,是保障社会稳定和“车改”成功的重要环节。

公车司机属于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一般占行政编制的10-15%。司机队伍中来自部队退伍兵、志愿兵的不少,而且是经过严格考察后选调进来的,一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都比较高。“车改”后大部分司机无车可开,需要转行或另谋出路。根据各地“车改”试点经验,在坚持做好深入细致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对司机去向安排了五条出路:一是本人具备条件的鼓励其报考公务员或转任其他岗位;二是成立社会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机关出租车队,安臵一批司机;三是已到或接近退休年龄的可按政策办理退休或提前退休;四是愿意退职后自谋职业的按有关政策办理并提供帮助;五是对临时工、合同工按合约规定解除雇用关系。从珠三角地区的实践来看,只要领导思想重视,做好过细的思想工作并确实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公车改革后司机安臵工作的压力,并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大。

(2004年一稿,2009年二稿)

第四篇:为什么革命建设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为什么说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要走自己的路? 坚持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基本国情的需要。就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我们国家所经历和走过的漫长历史,和任何其他国家都不完全一样!他有他自己独特的、特殊的成长历程。因此他的未来和发展也都有自己由于受这些影响而走与众不同的路!因此他的任何发展建设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也包括他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若不遵循这个原则,而照抄照搬别人的,那么势必不符合自己的特点,因此也就达不到协调发展!

革命走自己的路

虽然马克思、列宁的论断,解决了在资本主义国家,革命胜利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般原则问题,这对中国解决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中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历史不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不同,不论革命,还是建设,都不可能从马克思、列宁那里找到现成的答案,也不能照搬俄国的经验,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走自己的路。

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在经过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这三大起义之后提出的。因为当时中共面临的情况是:蒋介石夺取北伐胜利的果

实,制造四一二事变,马日事变,彻底和革命决裂。中共自己手中没有足够力量的军队实力,以至于在敌人富集的大城市发动的起义均以失败告终。但在农村敌人的力量相对薄弱,而且有利于发动占中国人口大部分的农民群众,可以有良好的阶级基础,并且发动群众,军民合作,可以为革命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所以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是很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而经过陈独秀及苏联顾问的右倾投降主义统治后,中共经过分析得出中国革命必须依靠广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不能再依靠军阀,和两面性很强的资产阶级的结论。“政权是枪杆子里打出来的”。那么多的工人运动有很多都以失败告终,都和没有军队支持由关系。所以中国革命必须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

与此同时,这条新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深入,为亚非拉美其他国家的革命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同时,中国的革命也由此掀开崭新的一页,打响了武装反对反动派的第一枪。不仅中国革命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而且革命胜利后搞社会主义,也要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的中国式的建设道路。建设要走自己的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不接受新事物的精神状态。我们决不能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或者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上,或者停留在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上,而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思想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勇于探索,大胆试验,及时总结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改革要走自己的路

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教训来看,中国走自己的路也是十分必要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但均遭到挫折,而后失败,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脱离本国实际,照搬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并没有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采用的也是“斯大林”模式,大跃进运动,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人民公社化运动,过度强调财产的公有化,这些都严重偏离当时的社会实际,违反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给当时的中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并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伟大的改革开放,从此走上中国人自己探索的一条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航天事业迅速创新,体育事业蒸蒸日上,今日的巨大成就证明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发展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国的迅速崛起的梦想才会在持续的发展中得到实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走上此条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更是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结果,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应该自己的路,而且必须走自己的路,唯有如此,中国才能在纷乱复杂的当代国际关系中立稳脚跟,中华民族才能长久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五篇:公车改革后“私车公用”发生交通事故该单位负责

公车改革后“私车公用”发生交通事故该单位负责

公车改革后“私车公用”发生交通事故该单位负责

一、界定是“私车公用”还是“私车私用”:

“私车公用”行为无疑是职务行为,而执行公务期间,应是指从踏上执行该公务的路程开始到完成公务返回单位或家中时为止。如果是职工驾驶车辆正常上下班就不属于“私车公用”了,那属于“私车私用”。

二、“私车公用”适用法律、法规: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高法《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

三、“私车公用”损害赔偿分类:

一是职工本人或职工的车辆遭受了损害;二是三者人员或三者财产遭受了损害;三是同乘人员遭受了损害。(一)事故造成职工本人或职工车辆损害

从法律上讲,“私车公用”期间发生事故,造成职工负伤、残废或死亡,都属于因工负伤、残废或死亡,并应享受因工负伤、残废或死亡的待遇。《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有明确规定,即只要是非上下班途中因公受害,不管责任大小,就能享受工伤、工亡的相关待遇;而职工驾驶车辆正常上下班虽不属于“私车公用”,但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规定,职工本人上下班途中驾驶自有机动车发生事故造成本人受伤、死亡,职工本人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的,不能认定为工伤、工亡,其余则可以认定为工伤、工亡。保险公司赔偿上,因考虑到人的生命、身体无价性,“私车公用”发生交通事故,无论职工本人承担何种责任,其都有权按照保险合同请求保险公司赔偿。

对于职工在执行公务时造成本车车辆发生损失,司法实践中参照《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除保险赔偿外其余损失最终应由单位承担。(二)三者人员或三者财产遭受损害

在车辆事故造成三者或三者财产损失时,明确了职工“私车公用”的性质,按照《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保险公司理赔后,该职工因履行职务的驾车行为所产生的其余法律后果均应由单位承担。(三)车辆同乘人员遭受损害

如若同车乘客与车主为同事,且一起去办理公务,那么通车人所遭受的损害当然也属于工伤,可以获得工伤赔偿和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双重赔偿。若同车人非公司职工的乘客,则由车主或驾驶员承担责任,同时按照《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之规定,该职工因履行职务的驾车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最终应由单位承担。

总之,合法“私车公用”行为无论发生何种损失,其损失在工伤赔偿和保险赔偿后的剩余部分,最终由接受车辆服务的单位买单。但是如果“私车公用”者存在过错,如职工无证驾驶、醉酒驾驶等行为造成同乘人员或者三者损失,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 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的相关规定,最终的责任承担者应该是有过错的无证驾驶者、醉酒驾驶者,但是为保障受害方利益,受害方仍然有权利要求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单位赔偿后再向过错方追偿。

下载公车改革后所有局长都买车自己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车改革后所有局长都买车自己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