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效应

时间:2019-05-14 10:11: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理学效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理学效应》。

第一篇:心理学效应

异性效应

所谓“异性效应”不是夫妻关系,或者男女之间日常的一般性接触,而是异性在工作、学习、娱乐中,为了加深了解,而有较多的接触交流。是男女双方,自觉自愿为了事业进步、丰富人生、感情愉悦的有益活动,是多姿多彩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男女之间同样存在友情和友谊,并且是人际交往的重要部分,与同性之交的区别仅仅是,情感有限度之别而已。

在人际关系中,异性接触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相互吸引力和激发力,并能从中体验到难以言传的感情追求,对人的活动和学习通常起积极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异性效应”。

“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效应尤以青少年为甚。其表现是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这是因为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而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男性和女性一起做事、处理问题都会显得比较顺利。

异性效应有自己发生的条件。在一个集体中,异性人数的构成,无论哪一方,不能少于所需要的最低比例——百分之二十,而且,年龄要相差不大。随着学生身心走向成熟,特别注意异性对自己的评价,寻求机会表现自己。在异性面前,重视个人的容貌和装束,更强烈地维护自己的自尊心。这本身便是一种道德约束力,异性效应的道德教育机制,关键也在这里。

酒与污水定律

管理学上一个有趣的定律叫“酒与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显而易见,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酒与污水定律说明对于坏的组员或东西,要在其开始破坏之前及时处理掉。

皮格马利翁效应(百度)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bert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的说,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会一定会发生的。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1]

“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晕轮效应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1]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环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晕轮效应是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有时候晕轮效应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作用,比如你对人诚恳,那么即便你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而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2]。

权威效应

权威效应,又称为权威暗示效应,是指一个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权威效应”的普遍存在,首先是由于人们有“安全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往往是正确的楷模,服从他们会使自己具备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其次是由于人们有“赞许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规范相一致,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赞许和奖励。

说话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则所说的话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权威效应!权威效应,又称为权威暗示效应,”。“权威效应”的普遍存在,首先是由于人们有“安全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往往是正确的楷模,服从他们会使自己具备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其次是由于人们有“赞许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规范相一致,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赞许和奖励。

权威暗示效应的寓意:迷信则轻信,盲目必盲从权威暗示。权威效应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在现实生活中,利用“权威效应”的例子很多:做广告时请权威人物赞誉某种产品,在辩论说理时引用权威人物的话作为论据等等。在人际交往中,利用“权

[1] 威效应”,还能够达到引导或改变对方的态度和行为的目的。

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即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

责任分散效应

责任分散效应(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也称为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南风法则

“南风”法则也叫做“温暖”法则,它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这则寓言。它告诉我们:温暖胜于严寒。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南风法则要求管理者要尊重和关心下属,时刻以下属为本,多点“人情味”,多注意解决下属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下属真正感受到管理者给予的温暖。这样,下属出于感激就会更加努力积极地为企业工作,维护企业利益。

木桶效应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或“木桶定律”,又称“短板理论”。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恋母和弑父都是俄狄浦斯,他不认识自己的父母,在一场比赛中失手杀死了父亲,又娶了自己的母亲,后来知道真相了,承受不了心中痛苦,就自杀了。心理学用来比喻有恋母情结的人,有跟父亲作对以竞争母亲的倾向,同时又因为道德伦理的压力,而有自我毁灭以解除痛苦的倾向。

厄勒克特拉情结

伊拉克特拉情结(Electra complex),亦译“恋父情结”。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概念。伊拉克特拉(Electra)为希腊神话中人物,曾助弟俄瑞斯忒斯杀母为父报仇。弗洛伊德认为伊拉克特拉是女孩在2-3岁时具有的一种无意识欲望,其内容是对父亲的爱,对母亲的轻视与敌视,并认为这一情结持续时间长,不易升华。

伊拉克特拉情结又称厄勒克特拉情结(Electra complex):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佛洛伊德把恋父情结命名为厄勒克特拉情结。

第二篇:心理学各种效应精选

1、认知地图效应

“庖丁解牛”、“胸有成竹”和“老马识途”

认知地图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对行为的目标,取得目标的手段,达到目标的途径和获得目标的结果的认知,就是期待或认知观念的获得.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学习的中介过程,即认知过程的研究,强调学习的认知性和目的性.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托尔曼用大白鼠做实验,建立起了符号学习理论,提出了“认知地图效应”原理,也成就了他在认知心理学领域的先驱地位。白鼠有三条可以从起点通往食物处的道路,而且它们的远近依次递增。通常,如果依次堵塞1、2通路时,老鼠则依次通过1、2、3途径取得食物。实验中,从原来堵塞第二条路处堵塞第一条路(途径一与途径二有一段共同途径),此时老鼠已经知道途径一和途径二同时不通,径直趋向途径三而避开途径二。托尔曼认为,白鼠跑通道时头脑中形成了通道的认知地图,白鼠是根据“认知地图”来行动,而不是根据盲目的习惯来寻到目的物的。

2、法厄同行为

把不听劝告,不自量力的行为称为法厄同行为。

3投射作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见青山多抚媚,青山见我亦多情” 投射作用是弗洛伊德心理防御机制之一,指个体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承受但又是自己具有的冲动、动机、态度和行为转移到他人或周围事物上,认为他人或周围事物也有这样的动机和行为。心理投射测量法,是利用投射作用原理而设计出的对个性心理进行测量鉴定的一种比较客观、准确、有效的测量方法。

4、习得性无助行为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特征:自卑、焦虑

心理状态:低成就动机、低自我概念、消极定势、低自我效能感

学生产生的原因:学业不良状态的长期积淀、不恰当的评价方式、不正确的归因。总之,习得性无助的重要的矫治策略是元认知、问题解决、示范、自我谈话、自我控制、自我评价。

5、霍桑效应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当同学或自己受到公众的关注或注视时,学习和交往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同学和老师所接受和赞赏的,我们只有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赏,也才可能让我们的学习不断进步,充满自信!

一年之前入学的一批学生的测验结果由于某种失误被颠倒了,也就是说现在的优秀班其实是普通的孩子,而真正聪明的孩子却在普通班。但是这一年的课程成绩却如同往年一样,优秀班明显高于普通班,并未出现异常。原本普通的孩子被当作优等生关注,他们自己也就认为自己是优秀的,额外的关注加上心理暗示使得丑小鸭真的成了白天鹅。基于霍桑效应的心理暗示还可以治疗抑郁、自卑、紧张等各种心理疾病。

6、软糖实验

196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瓦特·米伽尔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他们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软糖只能吃1颗;如果20分钟后再吃,将奖励1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

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有些孩子则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他们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或闭上眼睛不看软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结果,这些孩子终于吃到两颗软糖。

实验之后,研究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1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则表现得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产生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

启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善于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的能力,即平时我们所说的“耐力”,让孩子学会坚持与等待。当然这种等待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不难想象,如果父母在孩子提出某种需求时设法“延迟满足”,让孩子感觉实现这个需求很艰难,那么,孩子不仅在需求满足的过程中,心理承受能力得到了锻炼,上进心或积极性得到了强化,而且在需求满足之后,会倍感愉悦,倍觉幸福,也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满足。相反,如果我们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头脑中会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思维“定势” :我要什么马上就能有什么。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任性,越来越贪心。可一旦离开家庭走入社会,那种任性、暴躁、急功近利的性格特点肯定会令他们饱受挫折和打击。而事事不顺心的他们,往往不会从自身找原因,反而觉得别人有意跟他们过不去,总是与周围人处于一种对峙状态,长此以往,很可能酿成忧郁、偏执、狂躁等各种心理疾病。这恰恰是家长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愿家长们都能重视孩子的延迟满足,让孩子从小学会延迟满足。在延迟满足中,孩子学会期待、学会感激、学会珍惜、学会克制、学会奋斗,体验成功的快乐和人生的幸福。

7、叶克斯-道森定律

后续对人类进行的研究则证明;个体智力活动的效率与其相应的焦虑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的函数关系,表现为一种倒"U"形曲线.当人的情绪过于放松,丝毫也不紧张时,认识操作的成绩很差;当人的情绪比较紧张但又不过分紧张时,认识操作成绩最好;当情绪进一步紧张,达到过度兴奋时,认识操作的成绩又降下来。

这个规律告诉我们,我们对自己在某件事情上发挥水平的期待应该是适度的。在面临重大行动之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目标的相对难度来调节焦虑水平,可以通过模拟或参照以往的结果来了解自我,判断行动的难度,然后量力而行。

8、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是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于1948年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它主要表现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而要避免巴纳姆效应,就应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

9、狄德罗效应

一种常见的“愈得愈不足效应”,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心里很平稳,而一旦得到了,却不满足。

10、定势理论

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定势使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一种倾向习性,并影响问题是否顺利解决。定虽然有时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但从总体上来说是消极的,它使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变得呆板。当定势阻碍问题解决时,应暂时信下来,休息一下,或进行一些别的工作,过一会儿,定势会自然消除。

11、门槛效应

“门槛效应”对我们的启示很多,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一下子不宜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先提出一个只要比过去有进步的小要求,当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并力求达到。“登门坎效应”蕴涵的是一种教育的理性、教育的智慧。

根据“登门坎效应”,教师所制定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根据不同素质、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的基础与表现,制定不同层次的、具体的目标,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即“跳起够得着”,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将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结合起来,将较高的目标分解成若干层次不同的小目标,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一旦实现了一个小目标,或者说迈过了一道“小小门坎”,我们的教育前景就宽阔得多了。比如,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们可以首先要求学生从找准自己的不足做起,根据自身问题制订一个时间段(一周、半月或一个月)养成一个好习惯的目标。如养成“不随意发脾气”、“抓紧时间做事”、“倾听别人说话”、“不随地扔垃圾”、“勤于思考”、“聚精会神听课”、“做题仔细认真”等等。长此以往,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便会功到自然成。还有,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切忌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而要富有爱心和欣赏心,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和发展潜力,对他们作出积极的、鼓励性评价,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满意的微笑,一次真诚的祝福,都可能换起他们的自信,使他们看到自身发展的希望,从而积极健康成长。再有,课堂提问时,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设计问题,一步步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从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

12、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给教师以极大得启迪。当学生尚没有形成自发内在学习动机时,教师从外界给以激励刺激,以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这种奖励是必要和有效的。但是,如果学习活动本身已经使学生感到很有兴趣,此时再给学生奖励不仅显得多此一举,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一味奖励会使学生把奖励看成学习的目的,导致学习目标的转移,而只专注于当前的名次和奖赏物。因此,作为教师,要特别注意正确使用奖励的方法而不滥用奖励,要避免“德西效应”。

根据德西效应,教师和家长在表扬学生时,要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理,使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平时,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良好行为,给预表扬。引导他们自主的良好行为,引导他们朝自我成长方向发展。有体育才能,可以推荐参加运动队;有文艺才能参加乐队等;爱读书的可以给予更多的读书机会,举办讨论会等;爱写作的可以让其有公开发表的机会;爱发明创造的,可以提供更多实验的机会。一味外在奖励会使学生把外在奖励看成学习的目的,导致学习目标的转移,而只专注于当前的名次和奖赏物。

13、潘多拉效应

潘多拉效应的心理实质是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在起作用。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情绪失控,道德观念和社会化发展不成熟。他们不迷信、不盲从,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实践意识。但家长或教师在教育孩子时,为了让孩子不走弯路 ,常用自己的所得经验阻击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受好奇心的驱使,听不进大人们忠告,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这样,孩子不听劝告的逆反行为就形成了。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经过青春期这个特殊的阶段,它是架设在幼稚与成熟之间的一座桥梁,也是人生理和心理上发生巨大变化的过渡期,而中学生正处于这样一个非常时期,他们在生理上已经显现出了不同于儿童的性征,在心理上也具备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但他们还不够成熟,所以我们经常听到这些“特殊学生”的家长抱怨:“这孩子真长大了,连我们的话也不听,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你说东他偏要说西„„。”这句听似平常的话却道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中学生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用心理学理论上讲就是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接受的阈限,而使个体产生的一种相反体验。

14、心理饱和现象

由于不断地重复同一要求,致使人的心理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并由此影响到人的工作或学习效果。进入高三后,大多数学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考大学。为了这一目标,不再参与其他活动,只是重复地进行着大量的练习,由于活动很单一,常会出现心理饱和现象,结果在以后的学习中出现疲惫、学习效果不佳的现象。刚进入高三阶段,由于目标很明确,这一阶段思维敏捷、解题速度快、学习效率很高,但后来,不仅学习的速度慢了,还常会出差错。因此,心理饱和现象的影响多为负面的。这就要求在高三的学习和复习阶段要学会合理地安排各项复习任务,不断变化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学习的要求,避免重复性的学习时间过长带来的饱和心理影响到复习效果。同时还要善于进行自我调节,在遇到心理饱和状态、出现厌烦情绪时,不妨先放下学习,活动活动身子,极目远眺片刻,或散散步,或与别人说说话,分散一下紧张的情绪,这样可以减少饱和效应带来的精神压力。平时也应有积极的心理准备,一经遇上它,要沉着,采取有效的方法,将它大化小,小化了。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效果,为最终取得成功奠定基础。

15、仰巴脚效应

出丑效应又叫仰巴脚效应,犯错误效应:是指才能平庸者固然不会受人倾慕,而全然无缺点的人,也未必讨人喜欢。最讨人喜欢的人物是精明而带有小缺点的人,此种现象亦称为仰巴脚效应。

在教师于学生之间平等民主关系的形成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人格吸引力是一种特殊的影响因素。观察发现,在其它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个教师的能力越强,学生对其教学越有信任感,也会更喜欢这个教师。学生认为教师能力强教得好而自己就会“学得好”,产生教师于学生自己之间能力上一致化的联想。这一点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因为“学生都有一种要使自己正确的需要”。但是,决定人际吸引的因素更多的是人的情感在起作用。当能力强的教师偶尔出现错误——写字的错误、记忆的不准确以及行为上有偏差,往往会引起学生情感的奇妙变化,感到教师更富有人格魅力,进而促进教育中平等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这种现象称为“出丑效应”。“出丑效应”使自然发生的,在性质上,这是一种对人际关系产生影响的心理效应。由此提出一个问题,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人格吸引力? 显然,“出丑效应”并不是在每个教师身上都能发生,只是能力强的教师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所以,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人格吸引力,首先要提高教学能力,并力图达到较高的水平。这时候,不管“犯错误效应”是否发生,教师都能树立起较高的自我形象。学生的态度也随之产生积极的变化。

《论语·泰伯》中载,颜渊谓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而,虽欲从之,未由也已。”颜渊对孔子的这种崇拜,承认和确立是教师在教育中的权威,本质上是一种“教师中心论”。在今天,由于受这种传统教师观的影响,不少教师把自己当作真理的化身,事事正确,特别是一些能力强的教师,总想维护个人的权威。他们还不了解,“犯错误效应”会使他们更具有人格吸引力,学生也更喜欢他们。教师如果掩盖错误,就成了一个真正存在的问题——那将是一处教育过失。对于自己偶然出现的错误,教师应该承认和改正,在改正过程中,学生会看到教师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追求真理的高贵品质。教育观察还发现,对于教师改正自己的错误,学生往往特别关注,也令学生感到震撼,从内心真正接受教师以至景仰,这是人格吸引力达到的最高境界。断臂的维纳斯为什么更具风韵?就是因为打断双臂的这个错误,给人们留下了创造空间和引起无限的遐想。教师“犯错误效应”同样具有美学特征。

假如教师故意去犯错误,那将是危险的和愚昧的行为,是一种“错误造假”,这会引起其它方面的问题,也不会产生“犯错误效应”。决定人际吸引的因素通常是极复杂的,“犯错误效应”只是其中的一种,并有其发生的范围。我们对此进行研究,涉及的是一个平常不被教师注意的问题,但却比较重要。教师通过“犯错误效应”能更积极的进行教学反思,重视教学过程中人格因素的作用,开发一切课程资源,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16、温水煮蛙效应

“青蛙效应”实验与班集体的管理有密切的相似之处。教师好比实验者,实验的池子好比班集体,青蛙好比受教育的学生,水池中的水就好比班集体中的常规制度。加强素质教育过程管理,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青蛙效应”这个实验在班级管理中有如下的启示:规章制度应载负强化性。青蛙为什么能在沸水里死里逃生?青蛙死里逃生力量主要来源于沸水,它的强化作用应激起自我逃生的反映。班级规章制度如果像沸水那样载负强化性,学生就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般不会去碰“沸水”。如稍有涉足,他也能自拔。

班级管理须营造“他律”转“自律”的氛围。实验中的第二只青蛙,为何不能在第二次实验时跳出水池逃生?由此可知,教师应加强德育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有利条件,还应让规章制度逐渐由“他律”的强化转化为“自律”的遵守。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管理的目标,达到治病救人。

班级管理应加强适应能力培养,创设一些特殊环境。青蛙生活在田野里,把它置入一个特殊环境的水池中,本就不一样。如果置入的是学生,就更有不同。学生不但能增强自我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更会分清“水池”是一个特殊环境。特别是对那些“有问题”的学生,可清醒头脑,不做温水中的被麻痹的青蛙。诸如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就能让学生有效地感知真、善、美的内涵。

班级管理应重视可控性。“青蛙效应”实验是把青蛙控制在实验状态中,实验人员的调控起关键作用。有人把班级比作一个企业,把班级规章制度比作游戏规则(企业管理)。游戏规则束缚人们行为时,人们是自觉去遵守、去适应,这主要是可控性发挥作用。班级如果注重可控性,学生便能按教育者的意愿培养出理想的人才来。“青蛙效应”的启示,为加强班级管理中认知和行为的引导,为班集体的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根据。

17、泡菜效应

人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其性格、气质、素质和思维

泡菜 的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别,这正如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泡菜效应”揭示了“人是环境之子”的道理,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作用。人在幼年时期对环境的影响更为敏感,染苍则苍,染黄则黄。“出于污泥而不染”是对某些成人而言的,却不符合儿童的实际。

“泡菜效应”的启示 学校管理方面

学校要重视校园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建设,重视通过良好的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校园的硬环境主要是指校容校貌,它由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楼一台等建筑物构成;校园的软环境主要是指正确的舆论风气、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的管理方法、严明的校纪校规、独特的校风校训等。校园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具有“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为此,学校要努力让校园的硬环境整洁、优美、有序,让校园的软环境充分体现人文精神,蕴含丰富的教育因素,从而给学生诗情画意、温馨怡人的感受,发挥对学生启迪智慧、激发灵感、培育志向的作用。

教师家长方面

面对正在成长中的儿童,教师要真诚地热爱和关心孩子,要时时对他们报以友善、和蔼可亲的态度,因为教师的态度会成为孩子从镜子里看到的态度,会激发出孩子成倍友善、和蔼可亲的态度回应教师,教师友善、和蔼可亲的态度和儿童回应的态度共同营养双方的精神、温暖双方的心房、保健双方的心灵。

幼儿直接浸泡在幼儿园与家庭的环境之中,每一位教师和父母是否认真细致地考虑过孩子所处环境的各种因素是否健康?每一种因素将对幼儿产生怎样的作用?对显在的有害因素是否予以了积极的消除或控制?从心理健康角度看,精神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作用往往超过了物质环境的作用,老师与父母为孩子营造了怎样的精神环境?是否是多支持、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多欣赏、多自由、多自主、多选择精神环境?

18、强亨利效应

心理学上把因接受虚假的信息或刺激产生了盲目的自信或积极的态度,从而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正面效果,称之为“亨利效应”。亨利效应同样相当于被试身上的期望效应。含而不露的期望具有无穷的教育力量。它是一种含蓄的期待,是一种信念的点燃,是一种“自我诱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具有暗示性,而且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真正的道德教育,不是把社会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一个个“美德的集合体”,而是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真义。而“启发”和“唤醒”的方法就是暗示期待。

教师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能够有效诱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教师期望的目标相符合,这正是“亨利效应”的神奇之处。

19、南风效应

教育应用

差别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法则。有教育就有“差生”,不管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也不管称作“后进生”也好,称为“潜能生”也罢,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其差别总是客观存在的。而我在这里讲的“差生”,不是那种学习勤奋而成绩不佳的学生,而是那种不讲学习而又调皮捣蛋,经常违反纪律而又屡教不改的学生。这类学生最令教师头疼,因为他们不管教师和学校怎样批评教育甚至处分,就是“恶习”不改。你指东他窜西,常常与教师和学校的要求南辕北辙。有的教师碰到这样的学生,开始时还能用平和的心态对他们进行教育,希望用自己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去感化他们,可当这些工作的“转化”效果微乎其微,甚至一点都没有时,很快就失去了信心和耐心,继而火气上升,心浮气躁,工作方法也变得简单而粗糙。结果出现一种讨厌的心理,一见他们就没好心情,更没好脸色。只要这些“差生”一犯纪律,对他们不是批就是骂,教师原先的那份耐心全失,可结果是“差生”的表现越来越差,“差生”人数也越来越多。

教育这类软硬不吃、“刀枪不入”的“差生”,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我觉得用“严厉”的方法十有八九是会失败的,因为这些“差生”身上的许多不良习惯,是多年积累的结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岂能让你教育一两次,砍他“三板斧”即能凑效的?要说“严厉”,他们从小学到中学,哪种批评,哪种整治没经历过,说不定他们在学校几年所经历的“批斗”,比教师一辈子还要多呢!因此用通常“整治”的办法是行不通的。但学生毕竟是学生,尽管表现有些“差”,但他们要求进步的愿望还是有的,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认可,是人类的一般心理。只是他们的“外壳”比较坚硬,“严厉”而简单的教育方法难以穿透,而用表扬的方法,一两次也不易感化他们。因此教育这类学生,千万别指望自己的感情投资马上得到回报,而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采取长线投资,暖风长吹,金石一定为开。这里有一个“南风法则”可给我们一些启示。

“南风”法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教师在转化“差生”过程中运用“南风”法则,对他们采取“暖风长吹”“细雨润物”的教育方法,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运用“南风法则”要注意几个要点:

一、要真诚的鼓励,不要虚假的表扬。“差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是没有得到过表扬,而是他们觉得有时老师对他们的表扬不真实。同样一件事,有时“好生”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差生”反而受到老师的一种夸张的表扬,这在“差生”看来,是老师对他们的另一种歧视。其实这类学生心理最需要的是老师把他们放在一个集体中,然后对他们一视同仁和平等对待,而不是着意的关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对“差生”要多给予鼓励,而不要动不动就给廉价的表扬。比如“差生”做了一些学生应该做的事情,可用“你下次应该还可以做得更好”的语句,而不用“你做得真好”这种过分的表扬语言。

二、要“南风”长吹,而不是浅尝辄止。“差生”易反复,这是教育中最一般的规律。因此,教育“差生”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一种平常的心态。“差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和习惯,都是多年积累形成的,有一定的顽固性,因此他们不仅对教育中的“寒风”有很强的抵抗力,就是对“暖风”也有一定的麻木性与“不理症”。教师如果不了解“差生”的这些特点,就很容易产生对自己的“转差”工作失去信心,觉得自己投入那么多的情感了,却得不到“差生”相应的回报,连一点转好的迹象都没有。其实“转差”工作,与其它的所有事情一样,在没有达到一定的度和量时,事物的质是不起变化的。因此要使“差生”出现变化,教师一定要有一种耐心,保持“南风”长吹不停。只要这样,“转差”工作一定会取得你预期的效果。当然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月,也可能是一年,但只要你不放弃信念,成功总是不远的。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它不可能无能。20、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有经验的班主任还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所谓的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曲条件反射。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暗示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救治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关键在于接受心理暗示的个体自身如何运用并把握暗示的意义。

一般来说儿童比承认更容易接受暗示,在家教中,家长就可以应用一个“抽象诱导语”的暗示策略使孩子产生暗示效应。[2]

第三篇:心理学效应

同学们早上好,我今天的主题是《弄假成真的谎言——关于认知失调》

著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实验中,先让两组人从事重复乏味的任务1小时,然后让他们告诉别人任务是有趣的。这两组人的惟一差别是,第一组的人得到1元钱的报酬,第二组人得到20元的报酬。最后问这两组人对任务的真实感受。结果发现,第一组报告说任务有趣、有意义,第二组则报告说任务乏味无意义。

费斯廷格认为,两组之所以有差别,是因为第二组人觉得说谎有理由,即可以得到20元钱“哦,我这样做只是为了得到钱”,他们没有感到高度的认知失调。但第一组人在1元钱条件下要说谎,收益太小,说谎理由不充分,认知发生失调,感到很大的心理压力,为了缓解焦虑,他们就要从任务本身找到其有趣好玩的理由。这样从心理上说,谎言弄假成真了。

费斯廷格根据实验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即当两种想法不一致或想法与行为不协调时,就会感到不舒服。“我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与“我做了一件损人利己的事”,这就是想法与行为的不协调。为了缓解不协调,就必须做出调整,只有人的认知平衡时,心理才会不紧张。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现象,比如有的人在刚伤害过一个人之后,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可能会更加讨厌这个人。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我们的行为和我们的自我概念不一致的时候,我们便会感到不自在。为了降低这种内心的冲突,我们会为自己的“不合理”行为寻找理由,使之与自我概念保持一致。这里,当我们无心或有意地伤害某个人时,便产生了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要这么对他呢?”;然后,合理化的解释出现了,“一定是因为我真的一点也不喜欢他,是他自己活该!要不然会是什么原因呢?我很粗心或者我很糟糕?不可能是这样的!”

战争中历来讲究心理战,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空城计”正是利用了认知失调这种心理效应。三国时期,诸葛亮失街亭后,司马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但司马懿来到城下却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城门大开,里外有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吩咐全军撤退。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来犯的敌人以为攻击对象会严阵以待,至少会格外警惕。这是他们旧有的经验和惯常的思维逻辑。但是他们看到的事实却完全是另外的样子。这与他们逻辑和先前经验是完全相违背的,于是,认知不协调就产生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心理压力会骤然增加,为了解决他们心中的这种压力和不断增加的疑惑与恐惧,他们选择了与旧有观念和行为完全相反的举措——退兵。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如你和你喜欢的人一起玩或不理睬与你有过节的另一个人。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如尽管你很不喜欢某个人,但为了某种原因却不得不在一起。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途径:

第一,改变行为,使行为符合想法。比如正在减肥的你有一个吃货朋友,常常晚上在朋友圈发美食的图片,这时候分泌的唾液告诉你你非常想吃,但克制自己不能吃,于是你辗转难眠,这时候你只需要跑几脚路,来蹭一点吃心情就会非常愉悦满足。

第二,改变想法,使其符合行为。体能测试坐位体前屈的时候,有些长腿MM极度羡慕我们这种小短腿,刷的一下就满分了,但看自己可能只有负值,郁闷不得志啊,这时候你就想,哎,体能测试每年就一次,长腿受益终生啊,心情就会好多了。

第三,引进新的想法,改变不协调的状况。我们大多女生都爱淘宝,逛着逛着看上一件款式超级赞的,销量超高的你超级想买啊,但手里头工资就那么几块,觉得我穿上一定很好看啊之类的让自己分外难受,那其实引进一种新想法,销量好的易撞衫。

总之当我们的认知产生失调的时候,希望同学们善于打破旧有的不良协调,产生认知失调,然后通过调整失调,达成新的良好的认知协调。

第四篇:心理学效应——“贴标签效应”

心理学效应——“贴标签效应”

李文慧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效应叫“贴标签效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了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地接受教育,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这一心理现象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你想要把一张纸贴在墙上,你会选择用浆糊?胶水?双面贴?还是透明胶呢?不管你会选择用哪一种方式,有一点是众所周知的就是:当你把纸撕下来要换新内容的时候,不管你多小心,不是墙上会留下印痕,就是纸上会撕下疤痕!而当你为孩子的性格、行为、处事的态度贴上小标签的时候,会给孩子的性格、行事的行为和处事的态度造成不好的影响。

为什么贴上标签会发生如此大的效应?一般认为如下因素在起主要作用:

一是标签的以点概面作用。一般来说,原来个体的许多特征都散落于整体之中,某一特征很难为人特别关注,只有当它成为知觉对象时,它才会被人注意,被人认知。

二是标签的类化作用。一般来说,某一特征被标签后,人们就会按照所贴的标签去理解,去反映这一特征所代表的个体。

三是标签的暗示作用。一个人一旦被贴上某一标签,即使没有标签所具有的某些特征,由于标签的使用,常常会暗示自己必须与标签内容相一致,否则自我认知就会失调,心理就会不一致,从而产生自我印象管理,产生积极的标签效应。

四是标签的指向作用。一个人一旦被贴上某一标签,他往往会认为,我即使再努力,也很难摆脱这一标签的消极作用,因此就会错误地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念头,放弃自己努力的方向,而转向于标签所定的方向,从而更像标签所具有的特征,成为名副其实的标签人。

这一心理规律无论是在学校中还是在家庭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孩子吼“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因此,请你重视语言的力量,重视你对孩子每一个行为的评价,请你一定要学会用积极正面的语言,去评价我们的孩子;不用消极负面的语言去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做任何的界定。对孩子多贴正向的标签,孩子就会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

第五篇:教育学心理学效应

赫洛克效应

赫洛克效应是指及时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工作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效果明显优于批评,而批评的效果比不予任何评价的好。

扇贝效应

临时抱佛脚、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开夜车学习

马太效应

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边际递减效应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

穷人没鞋子,得到第一双鞋子感觉无价之宝,随后再得到第二个鞋子的时候感觉价值没这么贵重了。

蝴蝶效应 一个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

霍布森选择效应

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上一个条件,即只许挑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无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对于个人来说,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道理很简单,任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反感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超限效应

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皮格马利翁效应(比马龙效应、期待效应、比马龙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赞美可以改变一个人,说他这个人有特别的天赋,然后这个人就觉着自己不一样,努力学习,最后结果是成功。

南风效应(南风发展、温暖效应)

多注意解决下属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下属真正感受到管理者给予的温暖。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要采取温和的方法。

霍桑效应

当人们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行为或者是言语表达的效应。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情况。智力测验的结果将学生分为优秀班和普通班。结果,有一批学生的测验结果因失误被颠倒了,也就是说优秀班其实是普通的孩子,而真正聪明的孩子却在普通班。但是这一年的课程成绩却如同往年一样,优秀班明显高于普通班,并未出现异常。

巴纳姆效应(福勒效应、暗示效应、巴霖效应)

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你是个爱动物的小朋友,即使自己不是,对大部分人都是认可有效的。

酝酿效应

有时候学习者尽力去解决一个复杂的或者需要创造性思考的问题时,无论多么努力,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在这种时候,暂时停止对问题的积极探索,可能就会对问题解决起到关键作用,这种暂停就是酝酿效应。酝酿效应来源于阿基米德实验中对浮力定律的发现,具有非逻辑性和自发突变性的特点。

詹森效应

曾经有一名叫詹森的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让自己和他人失望。不难看出这主要是压力过大,过度紧张所致。由此人们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德西效应

认为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在生活中,教学中,培养个人积极主动、持之以恒的兴趣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仅靠物质的刺激远远不够。虽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由物质刺激所激发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淡薄的,也是短暂的。

登门槛效应(得寸进尺效应)

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反馈效应

反馈原来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称做“反馈效应”。

林格尔曼效应

拉绳子实验 当他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拉绳时,林格尔曼发现尽管总体拉力增加,但每个成员施加的平均拉力减少,这与团队合作时成员更卖力的传统理论相悖。林格尔曼将其归因于当时所谓的“社会惰性”:当人们参加集体活动时,他们的个体贡献会因人数增加而减少。把责任归于个人,则可以消除这个影响。

启动效应 指由于之前受某一刺激的影响而使得之后对同一刺激的知觉和加工变得容易的心理现象。有研究者认为,这是内隐记忆的体现。情绪启动的方法一般采取情绪—符合词语和情绪—不符合词语作为刺激,使用词语诱发相应的情绪状态。

(1)当给人们呈现一个还没完成的草图,随着这个草图越来越完整,人们就越来越辨认出这张图画的是什么。之后,再给他们呈现其他还没完成的草图时,他们会更早辨认出这张图画的是什么;

(2)如果当给人们呈现一组汉字,假如里面含有”河“这个字,随后让他们写出部首是”氵“的字时,这些人回答”河“的几率会更大。

词优效应

“词优效应”举例来说,“绎陡吕垣”中的“陡”字与“陡坡”中的“陡”字相比,你把后者的读音读对的几率就会更高一些。[2] 词优效应是指,同出现在非词(即一串无关的字母,如orwk)中相比,当一个字母(如k)出现在真词(如work)中时,我们对它的识别更快、更准确。

蔡加尼克效应(契可尼效应)

是指人们对未完成的工作的记忆优于已完成的工作的记忆的现象

鲶鱼效应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想方设法的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鲶鱼效应对于“渔夫”来说,在于激励手段的应用。渔夫采用鲶鱼来作为激励手段,促使沙丁鱼不断游动,以保证沙丁鱼活着,以此来获得最大利益。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要实现管理的目标,同样需要引入鲶鱼型人才,以此来改变企业相对一潭死水的状况。

瓦拉赫效应

根据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传奇成才过程而得出的现象。学生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旦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使智能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这一现象人们称之为“瓦拉赫效应”。

甜柠檬效应

具有“甜柠檬心理”的人,认为凡是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不得不吃的时候,柠檬也是甜的。这样可以减少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例如某生考不上大学而考上中专,就说考上中专更好,学习年限短又花费低,可以早参加工作早挣钱。比如说,有的女子嫁个木讷寡言的丈夫,却说“这才可靠呢!”

下载心理学效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学效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典心理学效应(图文)

    经典心理学效应 一、晕轮效应 简介: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

    常见心理学效应

    巴纳姆效应 此外从基因角度上来看,每个人几乎都是一样的。相似的基因造出了相似的大脑,大脑中相似的机制引发每个人的思维。尽管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每个人的思......

    【心理学】35个心理学效应

    【心理学】35个心理学效应瓦拉赫效应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教师为......

    心理学十大效应

    一、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

    趣味心理学效应

    趣味心理学效应 首因效应:不可忽视的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又称作“第一印象效应”,指两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得的初次印象。第一印象真的有那么重要,能够对今后的......

    心理学十大效应

    心理学十大效应 巴纳姆效应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己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即所谓的“从众”。......

    101个心理学效应

    101个心理学效应 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

    心理学的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提出的。他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到一个学校,从校方手中得到了一份全体学生的名单。在经过抽样后,他们向学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