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司法考试日历
司考日历
司法考试乃国之大事,整个运作要经过多个环节,前后持续一年的时间。其中准确的日程,每年都有调整。在此提供一个大致的情况,供广大考生参考,具体日程要看当年司法部的相关规定。
4月份
公布《国家司法考试大纲》,用以确定司法考试考察的具体内容和考试的具体形式。
5月份
发布司法考试公告,用以规定司法考试报名的条件、方式以及考试日期等相关事宜。一般是各省根据司法部的公告做出自己的公告,说明本省考试的具体安排。
6月份
网上报名。现在一些发达省份多要求先进行网上报名,也有很多地方不需要网上报名。
7月份
现场确认,当场领取准考证。有些地方没有网上预报名,只有现场报名,领取准考证可能要在报名后几天。
9月份第三个周末
进行考试。2010年是9月11日、12日,2011年是9月17日、18日。2012年可能是9月15日、16日。
9月下旬
一般考后三天司法部公布考试试题及答案。
11月份
公布司法考试成绩和分数线。
12月份
申请司法考试资格证。
来年的3月份
听取司法考试资格证。
总体上来说,从司法考试大纲公布之日到领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大致要经过7个阶段。
第一阶段 司法考试大纲公布(4月下旬)
司法考试大纲是考生复习的指南,每年的司法考试大纲一般是在4月下旬公布。
第二阶段 司法考试有关事项公告(5月下旬)
司法部就司法考试有关事项的公告一般在5月下旬到6月初这段时间出台。公告将就报名的资格和条件、报名的方式,时间和地点、报名所需要的材料、考试的时间、考试的内容,方式和科目、试题参考答案异议、考试成绩与资格授予等一系列问题作出具体的规定。各省市根据其具体情况也将出台公告。
第三阶段 司法考试报名阶段(6月上旬-7月中旬),报名方式分为网上预报名和现场报名。网上预报名时间为6月5日至20日。实行网上预报名地区的报名人员可在上述期间内登录中国普法网进行网上预报名。各地是否实行网上预报名,由省一级司法行政机关确定并公告。现场报名时间为7月1日至20日。已网上预报名的人员须在上述期间内到报名地司法行政机关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确认;不实行网上预报名地区的报名人员应当在上述期间内,由本人到户籍所在地市(地)司法行政机关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报名。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可以根据本地区报名工作的实际需要,在上述规定的期限内确定具体的现场报名时间,并向社会公布。
报名人员报名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国家司法考试报名表。
2.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居民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原件及复印件。
3.本人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持港澳台地区或国外高等院校学历的人员报名时,须同时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证明。
4.本人近期同一底片1寸彩色免冠证件用照片3张。
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在报名时采用数码照相的方式摄取照片。
5.户籍在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区的报名人员,须提交户籍证明复印件(打印版);报名表中所填写的户籍代码应与户籍地一致。6.报名人员报名时,应当交纳报名费。
第四阶段 考试阶段及答案公布、异议阶段(9月中旬-9月下旬)
司法考试时间一般是9月第三周的周六周日两天。考试的命题范围以司法部制定并公布的当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为准,司法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考试分为四份试卷,每份试卷分值为150分,四卷总分为600分。
考试结束后,司法部会及时公布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并允许考生对答案提出异议。
第五阶段关于成绩查询、合格分数线、法律资格申请及证书颁发的公告(11月下旬或12月初)
成绩查询可以通过司法部网站——中国普法网和声讯电话查询本人成绩。应试人员对考试成绩有异议,可自考试成绩公布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市(地)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分数核查的书面申请。
合格分数线针对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规定。非特殊地区一般是360分。
第六阶段 申请资格授予阶段(12月中上旬)
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应试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向报名所在市(地)司法行政机关提出授予法律职业资格、颁发《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申请,并按照司法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有关材料。
提交的材料有(以07年为例):
(一)本年度国家司法考试成绩通知书;
(二)身份证及复印件。符合放宽报考学历条件、放宽合格分数线条件的申请人,还须提供本人户口簿(由受理申请机关审验后退回)及复印件;
(三)学历证书原件(由受理申请机关审验后退回)及复印件;
(四)近期同一底片2寸(46mm×32mm)免冠彩色证件照片3张;
(五)司法行政机关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七阶段 领取职业资格证书阶段(来年的2月底到3月初)
领取资格证书所需材料是身份证,准考证,学历证书,还有符合规定要求的照片和费用,具体时间以报名当地的司法局公告为准。
第二篇:2012司法考试日历专题
2012司法考试日历
4月份公布《国家司法考试大纲》,用以确定司法考试考察的具体内容和考试的具体形式。
5月份发布司法考试公告,用以规定司法考试报名的条件、方式以及考试日期等相关事宜。一般是各省根据司法部的公告做出自己的公告,说明本省考试的具体安排。
6月份网上报名。现在一些发达省份多要求先进行网上报名,也有很多地方不需要网上报名。
7月份现场确认,当场领取准考证。有些地方没有网上预报名,只有现场报名,领取准考证可能要在报名后几天。9月份中旬的周末进行考试。2010年是9月11日、12日,2011年是9月17日、18日。
9月下旬司法部公布考试答案。
11月份 公布司法考试成绩和分数线。
12月份申请司法考试资格证。
来年的3月份听取司法考试资格证。
总体上来说,从司法考试大纲公布之日到领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大致要经过7个阶段。
第一阶段 司法考试大纲公布(4月下旬)
司法考试大纲是考生复习的指南,每年的司法考试大纲一般是在4月下旬公布。08年大纲公布时间于4月24日,今年对大纲的调整较大,删除了大量的非重点考点。同时也新增了不少考点,应当引起考生的重视。
第二阶段 司法考试有关事项公告(5月下旬)
司法部就司法考试有关事项的公告一般在5月下旬到6月初这段时间出台。公告将就报名的资格和条件、报名的方式,时间和地点、报名所需要的材料、考试的时间、考试的内容,方式和科目、试题参考答案异议、考试成绩与资格授予等一系列问题作出具体的规定。今年公告的最大变化毫无疑问是报名的资格条件的变化,即允许大三学生尚未完成学业的学生参加司法考试。各省市根据其具体情况也将出台公告。
第三阶段 司法考试报名阶段(6月上旬-7月中旬)
以07年为例,报名方式分为网上预报名和现场报名。网上预报名时间为6月5日至20日。实行网上预报名地区的报名人员可在上述期间内登录中国普法网进行网上预报名。各地是否实行网上预报名,由省一级司法行政机关确定并公告。现场报名时间为7月1日至20日。已网上预报名的人员须在上述期间内到报名地司法行政机关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确认;不实行网上预报名地区的报名人员应当在上述期间内,由本人到户籍所在地市(地)司法行政机关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报名。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可以根据本地区报名工作的实际需要,在上述规定的期限内确定具体的现场报名时间,并向社会公布。
报名人员报名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国家司法考试报名表。
2.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居民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原件及复印件。
3.本人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持港澳台地区或国外高等院校学历的人员报名时,须同时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证明。
4.本人近期同一底片1寸彩色免冠证件用照片3张。
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在报名时采用数码照相的方式摄取照片。
5.户籍在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区的报名人员,须提交户籍证明复印件(打印版);报名所填写户籍代码应与户籍地一致。
6.报名人员报名时,应当交纳报名费。
第四阶段 考试阶段及答案公布、异议阶段(9月中旬-9月下旬)
司法考试时间一般是9月中旬的周六周末两天。考试的命题范围以司法部制定并公布的《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为准,司法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考试分为四份试卷,每份试卷分值为150分,四卷总分为600分。
考试结束后,司法部会及时公布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并允许考生对答案提出异议。
第五阶段关于成绩查询、合格分数线、法律资格申请及证书颁发的公告(11月下旬或12月初)
成绩查询可以通过司法部网站——中国普法网和声讯电话查询本人成绩。应试人员对考试成绩有异议,可自考试成绩公布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市(地)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分数核查的书面申请。
合格分数线针对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规定。非特殊地区一般是360分。
第六阶段 申请资格授予阶段(12月中上旬)
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应试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向报名所在市(地)司法行政机关提出授予法律职业资格、颁发《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申请,并按照司法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有关材料。
提交的材料有(以07年为例):
(一)本国家司法考试成绩通知书;
(二)身份证及复印件。符合放宽报考学历条件、放宽合格分数线条件的申请人,还须提供本人户口簿(由受理申请机关审验后退回)及复印件;
(三)学历证书原件(由受理申请机关审验后退回)及复印件;
(四)近期同一底片2寸(46mm×32mm)免冠彩色证件照片3张;
(五)司法行政机关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七阶段 领取职业资格证书阶段(来年的2月底到3月初)
领取资格证书所需材料是身份证,准考证,学历证书,还有符合规定要求的照片和费用,具体时间以报名当地的司法局公告为准。
第三篇:日历标语
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指在社会消费中,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子孙万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它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方向转变。在追求舒适生活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绿色出行
绿色出行就是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即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多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车,环保驾车,或者步行、骑自行车等。只要是能降低自己出行中的能耗和污染,就叫做绿色出行。
生活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
生态市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答:生态市就是指建立一个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聚居环境,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农业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的一种反思。
目前威胁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而。
一棵树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一棵50年树龄的树,产生氧气的价值约25万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50万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25万元:涵养水源价值35万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约25万元:产生蛋白质价值2万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总计创值约150万元。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世界环境日
1972年6月5日在联合国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世界环境日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我们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宣传口号
1、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2、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共在一片蓝天下,让我们采取新行动保护和净化我们的地球。
3、控制全球变暖刻不容缓
4、西部开发环保先行
5、家园只有一个 地球不能克隆
6、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命
7、地球是万物生灵共同的家园,共生共荣来自万物的和谐。
8、保护赖以生存的海陆环境需要我们人类的节制和努力!
9、洁净的空气、幽雅的环境是我们共享的,每个人都应对环境保护尽一份义务。
10、沙化、风尘、赤潮是环境对人类的惩罚。
11、拯救地球,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
12、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13、美好的环境来自我们每个人的珍惜和维护。
14、善待自然也便是人类自珍自重。
15、改善环境,创建美好未来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16、水是生命的源泉,珍惜水源也就是珍惜人类的未来。
17、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8、人类若不能与其它物种共存便不能与这个星球共存。
19、让我们共同行动,还家园碧水、蓝天。
20、保护自然平衡,拯救绿色环境。
21、保护海洋,防止赤潮。
22、搞好水土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23、森林是地球的肺,我们要保护森林。
24、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25、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清除白色污染。
26、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存。
27、早一天保护环境,多一份生命保证
28、保护生态,改善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9、请您以宽宏大量之心给生而自由的动物们以自已的空间,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已。
30、污染环境,害人害已
31、保护环境,持续发展
32、破坏环境就是自掘坟墓
33、保护碧水蓝天,共建绿色家园
34、保护野生生物,人与自然共存
35、锁住黑龙保蓝天,治理污水护家园
36、为了子孙的幸福,请您珍爱环境
37、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38、上项目必须先办环保审批手续
39、烟尘污染要减轻,集中供热是途径
40、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
41、要做保护环境的有为之人,不做污染环境的负罪之辈
42、污染环境 千夫指 保护环境 万人颂
43、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城市改革开放功能
44、动员起来,为拯救我们的地球掀起一场环境革命
45、保护绿水蓝天,共建绿色家园
46、“保护环境,受益你我,请您给环境多一些关爱”
第四篇:日历大聚会
大班科学活动:日历大聚会
活动目标:
1.了解日历的不同形式和种类
2.知道不同日历的作用,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快乐的一年》、教学PPT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参观日历博物馆,观察不同种类的日历 创设情境:参观日历博物馆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日历有什么特点? 2.尝试给日历分类
提问:你能帮助博物馆的叔叔把日历们分分类吗?(挂历、台历、电子日历)
二、参观各个日历展厅,了解日历的种类和用途 1.参观挂历厅,了解挂历的用途
提问:这些日历适合放在那里?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小结
2.参观台历厅,了解台历的种类和用途
提问:这些日历适合放在那里?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教师小结
3.参观特殊日历展厅,了解各类用途 卡片式日历便于携带,可以随时查看
台垫式日历可以记录许多事情,比如特别重要的日子,容易忘记的事情等
电子日历提问:这个日历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这些按钮是做什么的?有什么好处?
三、参观艺术展厅,了解日历图案的作用
1.欣赏带有艺术图案的日历,了解日历图案的欣赏、装饰作用 2.欣赏带有公益宣传、知识传播、广告的日历,了解日历的宣传作用 3.提问:请你介绍一下你见过的日历图案,他有什么作用? 4.小结日历图案的作用
四、结束参观,结合教材进一步理解日历对生活的作用
引发幼儿思考:还有哪些地方有日历?有什么用途?鼓励幼儿互相交流
第五篇: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1月份
1月1日:元旦
1月6日:中国第13亿人口日 1月第一个星期日:黑人日 1月8日:周恩来逝世纪念日 1月21日:列宁逝世纪念日
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国际麻风节)2月份
2月2日:世界湿地日
2月7日:京汉铁路罢工纪念日(1923)2月10日:国际气象节(1991)2月14日:西方情人节
2月15日:中国12亿人口日(1995)2月19日:邓小平逝世纪念日(1997)2月21日:反对殖民制度斗争日(1949)2月21日:国际母语日(2000)2月24日:第三世界青年日
2月28日: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2003)3月份
3月1日:国际海豹日(1983)3月3日:全国爱耳日(2000)3月5日:周恩来诞辰纪念日(1898)3月5日:“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1963)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2000)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1910)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纪念日(1925)3月12日:中国植树节(1979)3月14日:马克思逝世纪念日(1883)3月14日:国际警察日(节)
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983)
3月16日: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全国统一行动日 3月17日:国际航海日
3月17日:中国国医节(1929)3月18日:全国科技人才活动日
3月21日:世界林业节(世界森林日)(1972)3月21日: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1966)3月21日:世界儿歌日(1976)3月21日:世界睡眠日(2001)3月22日:世界水日(1993)3月23日:世界气象日(1960)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1996)3月30日:巴勒斯坦国土日(1962)
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全国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日(1996)4月份
4月1日:国际愚人节 4月2日:国际儿童图书日 4月7日:世界卫生日(1950)4月15日:非洲自由日
4月21日:全国企业家活动日(1994)4月22日:列宁诞辰纪念日(1870)4月22日:世界地球日(1970)4月22日:世界法律日
4月23日:世界图书和版权日(1995)4月24日:世界青年反对殖民主义日(1957)4月24日:亚非新闻工作者日
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1986)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2001)4月27日:联谊城日
4月30日: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 4月第四个星期日:世界儿童日(1986)4月最后一个星期三:秘书节 5月份
5月1日:国际劳动节(1889)5月3日:世界新闻自由日 5月4日:中国青年节(1939)5月4日:五四运动纪念日(1919)5月5日:马克思诞辰纪念日(1818)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1948)5月8日:世界微笑日
5月第二周的星期二:世界哮喘日(1998)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1914)5月12日:国际护士节(1912)
5月15日: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1994)5月15日:国际家庭(咨询)日(1994)5月17日:世界电信日(1969)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1977)5月20日:全**乳喂养宣传日(1990)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1990)5月22日:生物多样性国际日(2000)5月第三个星期二:国际牛奶日(1961)5月第三个星期日:全国助残日(1990)5月25日:非洲解放日(1963)
5月26日:世界向人体条件挑战日(1993)5月27日:上海解放日(1949)
5月30日:“五卅”反对帝国主义运动纪念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1988)
1925)6月份
6月1日:国际儿童节(1949)
6月4日:受侵略戕害的无辜儿童国际日(1983)6月5日:世界环境日(1974)6月6日:全国爱眼日(1996)6月11日:中国人口日(1974)
6月17日: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1995)6月20日:世界难民日(2001)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1934)6月22日: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 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1948)6月23日:世界手球日
6月25日:全国土地日(1991)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国际反毒品日)(1987)6月26日: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1987)6月26日:国际宪章日(联合国宪章日)(1945)6月26日:支援酷刑受害者国际日(1997)7月份
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1921)7月1日:香港回归纪念日(1997)7月1日:国际建筑日(1985)7月1日:亚洲30亿人口日(1988)7月2日:国际体育记者日
7月第一个星期六:国际合作节(国际合作社日)(1995)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1937)7月11日:世界人口日(1987)7月11日:中国航海节
7月26日:世界语(言)创立日 7月31日:非洲妇女日(1962)8月份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1927)8月5日:恩格斯逝世纪念日(1895)8月6日:国际电影节(1932)
8月8日:中国男子节(爸爸节)(1988)8月9日:世界土著居民国际日(1994)8月12日:国际青年日
8月13日:国际左撇子日(1976)
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日(1945)8月22日:邓小平诞辰纪念日(1904)8月23日:贩卖黑奴及其废除的国际纪念日 8月26日:全国律师咨询日(1993)9月份
9月1日:全国中小学开学日
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45)9月8日:国际新闻工作者日(1958)9月8日:世界扫盲日(1966)9月9日:毛泽东逝世纪念日(1976)9月10日:中国教师节(1985)9月14日:世界清洁地球日
9月16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1994)
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中国国耻日)(1931)9月20日:全国爱牙日(1989)9月21日:国际和平日(1981)
9月第三个星期六:全民国防教育日(2001)9月21日:世界老年性痴呆宣传日 9月27日:世界旅游日(1980)9月第四个星期日:国际聋人节(1958)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心脏日(2000)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海事日 10月份
10月1日:国庆节(1949)10月1日:国际音乐日(1980)
10月1日:国际老年人日(国际老人节)(1990)10月4日:世界动物日
10月5日:世界教师日(1944)
10月第一个星期一:国际住房日(世界人居日)(1986)10月第二个星期四:世界视觉日
10月9日:世界邮政日(万国邮联日)(1969)10月10日:辛亥革命纪念日(1911)
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心理健康日)(1992)10月第二个星期三:减少自然灾害国际日(1990)10月11日:声援南非政治犯日 10月11日:世界镇痛日(2004)10月12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10月1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诞辰日(1949)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1969)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白手杖节)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10月17日:世界消除贫困日(消灭贫穷国际日)10月22日:世界传统医药日 10月24日:联合国日
10月24日:世界发展宣传日(世界发展信息日)10月25日:抗美援朝纪念日(1950)10月28日:关注男性生殖健康日 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 11月份
11月1日:植树造林日
11月6日:防止战争和武装冲突糟蹋环境国际日(2001)11月7日: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1917)11月8日:中国记者节
11月9日:中国消防宣传日(消防节)11月10日:世界青年节(日)
11月12日:刘少奇逝世纪念日(1969)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纪念日(1866)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1995)11月16日:国际容忍日(国际宽容日)11月17日:国际大学生节(国际学生日)11月20日:非洲工业化日(1989)11月20日:国际儿童日 11月21日:世界电视日
11月21日:世界问候日(1973)11月24日:刘少奇诞辰纪念日(1898)
11月25日: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国际日(1999)11月28日:恩格斯诞辰纪念日(1820)11月29日: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1977)11月第四个星期四:美国感恩节 12月份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12月2日:废除奴隶制国际日(废除一切形式奴役世界日)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 12月4日:中国法制宣传日
12月5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自愿人员国际日 12月5日:世界强化免疫日 12月5日:世界弱能人士日 12月7日:国际民航日
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纪念日 12月9日:国际反腐败日 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1950)12月第二个星期日:国际儿童电视广播日 12月11日:世界防治哮喘日 12月12日:西安事变纪念日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12月18日:国际移徙者日 12月20日:澳门回归纪念日 12月21日:国际篮球日 12月25日:西方圣诞节 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纪念日
12月29日:生物多样性国际日(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