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战争》现代微小说 阅读习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战
争 【美】迈尔尼
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到了晚上,我兼职什么也看不进。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3老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
“哈罗?” “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我们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我一再许诺为她保留,直到战争结束。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他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她说,“你好像很焦急。是吗?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以“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
B.“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话中有话,既委婉地表达了“我”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又为两人进一步交往作了铺垫。
C.得知事情真相时“我”只说了句“别说了,请你别说了”,就放下了话筒,这看似不合常情的表现,背后传达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悲哀。
D.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小说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精巧。
E.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参考答案】
(1)答案:D项3分,C项2分,B项1分,AE不给分。
(2)答案:①喜欢读书,待人礼貌。②饱受苦难,热忱坚强。③真诚善良,敢于信任。④厌恶战争,热爱生活。(答对其中三点即可给满分)
(3)答案:①线索集中,便于贯穿全文。②想象自由,便于结构安排。③抓住语言,便于刻画人物。④首尾呼应,形成情节落差。⑤控诉战争,揭示小说主题。(答对其中三点即可给满分)
(4)答案:①合适。②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③凸显战争的残酷和苦难。④故事虽小但情节发展耐人寻味。⑤战争发生让不同地方的人却有相同的命运。
第二篇:战争小说读后感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小铁道游击队员》,是一个叫江峻风的人写的。故事里那几个活泼可爱、工作认真的小侦查员,一直浮现在我脑海中。在那样一个危险地抗日时期,竟然会有三个和我们差不多大,甚至只有八九岁的还不明事理的小孩,主动要求参加铁道游击队,口气还这么坚决,决心还这么坚定,无论洪大队长斩钉截铁的拒绝,他们还死缠烂磨,洪大队长无奈,只好先测试他们一下,而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出色的完成了侦查任务。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壮举!在我们看来,这是多么“可怕”!就像我们现在的消防队员,凶多吉少。他们不知道,哪一天会死在日本鬼子的手下。
他们在侦查过程中,善于乔装打扮,巧妙地和敌人周旋,机智的回答敌人的问题,有时还会上演一出“声东击西”。并不亚于“小兵张嘎”、“小金马”、“小英雄雨来”、“王孝和”和“小武工队员小凤”等。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尽早让中国解放。
读着读着,我联想到了自己。那些小英雄们为了集体,敢于牺牲自我。而我呢?有时候总会耍一些“小聪明”。就拿春游那一次来说吧!组长让我带餐布,我家的餐布多着,可我想:小组这么多人,干嘛偏要我带餐布。于是,我说:“我家没有餐布,别人带吧!”话音刚落,张慧凝自告奋勇担任起了这个职务,我不由得脸红了……
是呀,生活在一个集团里,应该互相团结。这本书教会了我这样一个道理
《小英雄雨来》读后感
我还记的,四年级下册有一课《小英雄雨来》,我最近看了一本红色系列的书,书名也叫《小英雄雨来》!
雨来很爱书!“雨来怕揉坏了,向妈妈要了一块红布,包了个书皮,上面用铅笔歪歪斜斜地写了”雨来“两个字。雨来把书放在腿上,翻开书。”从这一段可以看出雨来十分爱惜书本,不想让书有一点损坏。
雨来十分爱国!不管日本鬼子怎么威逼利诱,雨来始终没有说出交通员李大叔的下落。就连日本鬼子毒打他也不说半个字!虽然,雨来只是个孩子,而面对他的却是强壮的日本鬼子们,但是他一点都不向他们屈服,是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坚持着他这么做!
雨来同时也十分聪明!就在我真的以为雨来死了,叹息的时候,聪明的雨来居然没有死!他是用平时戏水时的经验,逃离的魔掌。他很聪明,也很冷静,原来,在枪声以前,雨来早就已经逃到水里去了!
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这句话让我感到十分意味深长。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家!我想:这句话似乎在提醒我什么。雨来都可以做到,为什么我不能做到呢?
同时“有志不在年高!”这句话激励了我,我一定要爱党、爱国、爱学习、爱生活。争做将来国家的栋梁!
第三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习题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选择题
1、“第八款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该条款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在“爱我中 华,勿忘国耻”的演讲赛上,李华悲愤地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大肆烧杀抢掠,致使城内尸积数里,大量珍贵文物被抢劫一空。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沦为‘洋人的朝廷’„„”李华提到的不平等条约指的是()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3、有关20世纪初的四位中国公民工作、生活情况的表述,不符历史事实的是()A、李立在重庆外国人的工厂上班 B、吴常目睹外国军队驻扎山海关 C、钱钟居住在北京东交 民巷 D、田美在天津的一座教堂工作
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
A、1840年 B、1860年 C、1901年 D、1937年 5、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选项是()A、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许多城市 B、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开设工厂 C、巨额赔款给人们增加了沉重负担 D、清政府保障严禁人们参加反帝活动
6、“中国带着首都被外敌占领的耻辱进入了20世纪。我们苦难深重的祖国啊,在穷凶极恶的列强面前,赤裸着孱弱的身躯。”这指的是()A、火烧圆明园 B、黄海大战 C、签订《马关条约》 D、签订《辛丑条约》
7、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A、都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都有巨额赔款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8、《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这说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地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进程
9、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除了()A、八国联军侵华 B、中华民国成立 C、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杀惨案 D、国民党政权覆灭 10、114年前的今天(即1900年6月20日),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向巡街清军开枪,清军击毙克林德。这一事件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 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纥付款。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材料二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劫掠者是谁?(3)写出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C
4、C
5、D
6、D
7、B
8、C
9、A
10、C
二、材料分析题
(1)鸦片战、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两国(3)《辛丑条约》(4)根本原因:清朝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启示:要积极对外开放,解放思想,吸取外国优秀成果,不能固步自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落后就要挨打,要大力发展国防力量;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第四篇:微小说《母亲》
【一】
两年前,乡亲们在村口敲锣打鼓地给湘儿送行,嘱咐她:“好好读书,将来接你妈去城里享福。你妈一个人把你拉扯大,不容易。”两年后,乡亲们在村口含着眼泪给湘儿的母亲罗瑛送行,告诉她:“一定不能放过那个撞湘儿的司机,他把你们这个家都给毁了!” 乡亲和亲戚有要陪罗瑛去大连的,可是,她想了半天,还是拒绝了。她怕人一多,她的心就乱了。
从湖南安化县高明村到安化县城,然后从安化县城到长沙,再从长沙到大连,将近三千公里的路途,罗瑛坐了两天一夜的车。本来,大连方面让她坐飞机,可是一听价钱,她觉得还是能省就省吧。沿着儿子韩湘上学的路,最远只去过镇上集市的罗大妈东问西打听,总算上对了车。
坐在座位上,汗还没擦干,罗瑛的眼泪就掉下来—不出来不知道,世界这么大。她的湘儿从那个穷乡僻壤走出去,真是太不容易了。【二】
到了大连火车站,湘儿的老师、同学,还有公交集团的领导以及那个肇事司机小付都来接她。公交集团和校方都国罗瑛安排了宾馆,可是罗瑛却要求去司机小付家看看,让其他人先回。
对于罗瑛的要求,大家唯一能做的就是满足。公交集团领导对小付说,不管人家怎么闹,你都受着。人家唯一的儿子没了,怎么闹都不为过。罗瑛去了小付的家。五十平方米不到的房子,住着一家五口—小付的父母和小付一家三口,孩子刚上幼儿园。就在小付的媳妇不知道该跟罗瑛说什么好时,罗瑛说:“你们城里人住的地方也太挤巴了。”
罗瑞的话让小付媳妇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她借机诉苦:“从结婚就和老人在一起过。都是普通工人,哪买得起房子?一平方米一万多的房价,不吃不喝两辈子也买不起。”罗瑛惊呆了:“一万一平方米,就这跟鸽子笼似的楼房?” 小付媳妇说:“可不是,小付一个月工资两千不到,一个月只休三天,没白没黑地跑,跑的公里数多就多赚点,跑的公里数少就少赚点。从干上公交司机就从来没有睡到自然醒的时候,生生落下一个神经衰弱的毛病。这些年,他也没跟家人过过一个团圆的节日。现在可好,又出了这么大的事故……”小付媳妇干脆放声大哭起来。
罗瑛见状,赶紧对小付媳妇说:“姑娘,大妈想在你们家吃顿饭。”小付媳妇赶紧擦干眼泪,忙不迭地让小付出去买菜。可是,罗瑛坚决不同意,她说:“家里有啥吃啥。” 吃完饭后,罗瑛要去湘儿的学校看看。从进门到走关于湘儿的死。罗瑛一个字都没提。【三】
湘儿的同学领着罗瑛,把湘儿生前上课的教室、睡过的寝室等有过湘儿足迹的地方都走了个遍。校方为罗瑛组织了强大的律师团,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严重肇事司机,二是最大限度地争取经济赔偿。
罗瑛没见律师团,只是把湘儿的系主任叫了出来,跟他说:“湘儿给你们添麻烦了。我还得继续添个麻烦,帮我把湘儿的尸体早些火化了。再派一个和湘儿关系最好的同学,领着我和湘儿把大连好玩的、他没去过的地方都转转。其余的事,我自己来解决,不能再给你们学校添麻烦了,也不能再让孩子们为湘儿耽误学习了。”系主任还想说什么,罗瑛说:“湘儿昨晚托梦给我了,孩子就是这么说的,咱们都听他的吧” 罗瑛把湘儿的骨灰盒装在背包里,像抱着一个婴儿那样,用一天的时间把滨海路、金石滩和旅顺口都走了一遍。
一天下来,湘儿的同学把眼睛都哭肿了,可是,罗瑛一滴眼泪都没掉。湘儿的同学对她说:“阿姨,你就哭出来吧。”罗瑛说:“湘儿四岁没了爸爸,从那时开始,我就没在湘儿面前掉过眼泪。孩子看见妈妈哭,那心得多痛……” 【四】
第二天,校方四处找不到罗瑛。原来,她一个人去了公交集团。对于她的到来,集团做好了各种准备。他们已经将公司按交通伤亡惯例赔偿的钱以及肇事司机个人应赔付的钱装在了信封里。家属能接受就接受,接受不了那就走法律程序。
为了不使气氛太激烈,集团领导没让小付露面,几个领导带着一个律师来见罗瑛。领导们做好了罗瑛痛不欲生、哭天抢地的准备—从下车到现在,罗瑛表现得过于平静,他们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反正他们人多,每个人说一句好话,也可以抵挡一阵。结果,罗瑛和公交集团领导的见面没超过十分钟,掐头去尾,真正的对对话不过五分钟。罗瑛说:“我请求你们两件事。第一件,希望你们别处分小付师傅;第二件,小付师傅睡眠不好,你们帮我转告他一个偏方—把猪心切成片,再加十粒去核的红枣,拌上盐、油、姜煮熟,早晚热着吃,吃一个月左右,肯定管用。”
集团领导一时反应不过来,罗瑛顿了顿,说:“湘儿给你们添麻烦了。”
罗瑛走了,对集团领导非要塞给她的钱,她怎么也不肯收:“这钱我没法花。把小付师傅的那份儿还给他,城里车水马龙的,行人不容易,开车的也不容易。” 【五】
罗瑛走了,比来时多了一件东西,那就是湘儿的骨灰。她小心地把湘儿抱在怀里,看上去像一尊雕塑。
公交集团上上下下全震惊了。不久,集团出资,买了整整两卡车的米、面、油向高明村进发。尽管走之前,他们知道那是湖南一个偏远的农村,可是,到了目的地,还是被那真实的贫穷惊呆了,破败的房屋与校舍,孩子们连火腿肠都没见过;罗瑛家的房屋由几根柱子支撑,摇摇欲倒。
罗瑛带着公交集团的人,挨家挨户送米送油。她说:“你们看,我说得没错吧,这些人的心眼儿好着呢。”
一行十五人,走的时候除了留下回去的路费,把其余的钱全拿了出来,大家恨不得把罗瑛一年的吃穿用都给准备好。
时到今日,那场车祸已经过去五年了,但依然有大连人络绎不绝地来到高明村,不光是公交集团的人,还有对此事知情的其它人。他们不光去看望年岁渐长的罗瑛,也为那个村庄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投资,修路,建新校舍…
湘儿是寡妇罗瑛这辈子最大的骄傲……但正是这位母亲的放弃,让一个悲剧有了昂扬的走向,有了最出人意料的后来。(摘自《读者》)
第五篇:微小说策划书[范文模版]
微小说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名称:新意·微时空之旅
二、活动时间:2011年 10月底至11月初
三、活动背景:
在这个日益繁忙无序的社会,简单已成为奢望,微小说以其短小精焊的篇幅,简洁有新意的语言,成功影响了现代人的生活,它既能节省读者的时间,也充满乐趣。阿·托尔斯泰认为:“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如今微小说的存在,着实为我们大学生的生活增添了少有的趣味。
四、活动目的及意义: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为了让大学生更轻松的了解社会新事,也为了发掘培养喜爱微小说的同学有地方发展他们的特长,表现自己。希望能引导同学们用善于发现的眼睛,用属于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一展自我风采。希望能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并喜欢上微小说,能投身于创作中,给大家交出更多好的作品,更能提高同学们写作能力,想象力。并通过一系列活动,促进同学朋友之间的友谊,让同学在无聊的课余找个一丝乐趣。
五、活动对象: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
六、活动地点:浙江中医药大学 17 18 19 号楼下 征文发送至邮箱 BJB9010@126.com
七、活动内容:
1,通过微小说创意写作比赛以征文的形式把好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2,微小说情节 现场表演,模仿比赛,观众当评委,谁演的最像谁获胜,附赠礼物。情节选定由抽签方式进行。
3,“我自己的生活微小说”由同学现场写微小说,以便利贴形式贴在展示板上,要求不用太高,有相应情节,文字,符合条件即可。
八、活动参与条件
1、只要你热爱文学,只要你敢于创新,就来参与微小说互动吧;只要微小说字数在300字以内,是创作情节完整的小说,那你就来投稿吧
2、如果你有那份创作心思,如果你想在展示才华的同时能开心游戏,那你就来吧
3、如果你想丰富课余找到乐趣,尝试表演,那你就来玩玩吧
4、如果你想多交朋友多多开心一些,增长知识,那你就来参与吧
九、活动负责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编辑部
2011年10月15日
管理学院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