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时间:2019-05-14 10:4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篇: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目 录

第一章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开创山西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节 “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

第二节 “十二五”规划时期面临的形势

第三节 指导思想

第四节 主要目标

第二章 优化生产力布局 构建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基础

第一节 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

第二节 优化投资结构 加大投资力度

第三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章 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第二节 培育壮大接替和新兴产业

第三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四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五节 实施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战略

第六节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四章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节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第二节 加强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第三节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第四节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五节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第六节 深化农村改革 加大“三农”投入

第五章 加快推进市域城镇化 统筹城乡发展

第一节 加快太原都市圈发展

第二节 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和城镇群辐射带动作用

第三节 实施“大县城”战略

第四节 实施百镇建设工程 第五节 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第六节 加强城镇化管理

第六章 加快推进城乡生态化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一节 建设“绿化山西”

第二节 建设“气化山西”

第三节 建设“净化山西”

第四节 建设“健康山西”

第七章 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建立健全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一节 加强民生建设

第二节 创新社会管理

第三节 强化安全管理

第八章 大力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走出资源型经济全面转型的新路子

第一节 全面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

第二节 深化综合配套改革

第三节 全力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工作

第九章 深入实施文化强省战略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一节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

第二节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第三节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十章 大力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 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节 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第二节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第三节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第十一章 加快改革攻坚步伐 创新完善体制机制

第一节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第二节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第三节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第四节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第五节 推进金融改革发展

第六节 推动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

第七节 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第十二章 大力实施开放引进战略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一节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第二节 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

第三节 深化区域合作

第四节 强化与中央企业合作

第五节 优化发展软环境

第十三章 推进依法治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发主政治

第二节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第三节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第十四章 加强规划实施 实现宏伟蓝图

第一节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第二节 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取向,明确政府的工作纲领,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省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行动指南。

第一章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努力开创山西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必须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节 “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的重重困扰,面对经济社会建设的繁重任务,全省上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迎难而上、砥砺奋进,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就。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全省“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11.2%。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7%。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成果。重点工程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基础设施显著改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加强,产业竞争力逐步提升。特色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得到扭转,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圆满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4%。大力实施教育均衡、医疗健康、创业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安居五大惠民工程,城乡居民得到了更多实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有序推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体制活力不断增强。大部门制政府机构改革有序推进,投资管理体制基本理顺,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明显成效。国家批复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启动和运转,并取得可喜成绩。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市县取得初步成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工作稳慎推进。以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为重要内容的国企改革取得较大成效。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政府二级公路收费顺利实施。集体林权制改革在全省推开。邮政体制实现政企分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对外开放不断深化。成功举办了“港洽会”、“沪洽会”、“珠洽会”、“农博会”和能源博览会等招商活动,积极参加“世博会”、“西洽会”、“厦洽会”、“中部博览会”、“东盟博览会”、“高交会”等重要会展活动。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7.8%。与周边省份、中部各省以及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兄弟省市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密切,对外合作不断加强,“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借用国外长期低息优惠贷款工作成效显著。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节能减排取得较大进步,淘汰落后产能取得重大成效,循环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明显。积极实施“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修复与保护和造林绿化工程,实现县县有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产业结构单一化、初级化、重型化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压力较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欠账较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发展环境欠佳,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政府职能转变还不能适应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少数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比较突出。对此必须在“十二五”期间着力加以解决。

第二节 “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推进,国内外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省转型跨越发展。国家扩大内需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对能源、材料和装备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我省仍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循环经济试点省和生态省试点特别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为我省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我省进入工业化跃升期、城镇化加速期、节能环保攻坚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期,将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十一五”时期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和不断完善的软硬发展环境,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全省上下创先争优、奋力赶超,形成了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

同时,我省发展也面临着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与我省经济抗风险能力不足的双重压力;煤炭产业边际效益递减与新兴产业竞争力不足的双重压力;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的双重压力;保障国家能源供给与生态脆弱、污染较重的双重压力;民生欠账较多与公共服务需求扩张的双重压力。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准确判断形势变化,科学把握发展规律,抢抓机遇,破解难题,加快推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第三节 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从我省实际出发,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以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总揽,以安全生产为重要保障,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基础上,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再造一个新山西。

第四节 主要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的总量翻番,就业持续增加,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资源型经济转型取得明显进展。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更趋合理,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对以煤炭为主的资源依赖有所减弱,接替产业、循环经济、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人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拓展,对外合作水平不断提升。

第二章 优化生产力布局 构建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基础

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更加注重优化生产力布局,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的基础上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第一节 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

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总体要求,调整和完善空间开发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城市空间、生态空间布局,努力形成区域分工合理、区际良性互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不同功能定位和要求,进一步优化空间开发结构,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分工合理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际良性互动。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大运骨干通道沿线地区,要优化开发,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从严控制一般性传统产业项目,不再布局煤炭、焦炭、冶金、化工、水泥等项目,对现有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项目要逐步关停淘汰或搬迁改造。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人口集聚度较高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要重点开发,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在煤、水和土地资源富集区,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等资源深加工产业。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鼓励发展以林果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林业。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重要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按照国家生产力布局要求,建设晋北动力煤基地、晋中炼焦煤基地、晋东无烟煤基地及相应的电力基地,推动能源资源集中开发、集约生产和生态环境集中治理修复。

构建“一核一圈三群”为主体的城镇化格局。按照“空间集聚、组群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吸引人口、产业向发展条件好的6个盆地相对集中,形成“一核一圈三群”城镇空间布局,推进区域性国土开发进程。“一核”即由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城、阳曲县城构成的太原都市区,是全省城镇体系的组织核心,经济转型发展的增长极核。“一圈”即太原都市圈,是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辐射阳泉、忻定原、离柳中城镇组群的都市圈,包括太原、晋中、吕梁、阳泉、忻州5市的30个县、市、区。该区域是省域经济与社会事业最为发达的核心区域和最为重要的城镇密集地区。“三群”即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中部城镇群,以临汾、运城为核心的晋南中部城镇群,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中部城镇群。三个城镇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省域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区域。加强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建设,完善都市圈和城镇群之间的联系,壮大大运、太焦城镇发展轴线、加快县城和重点镇建设,使其成为承载区域人口和产业转移的重要增长极,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

形成五大产业板块,构建以六大区域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战略格局。推动雁门关、晋中、晋南、太行山、吕梁五大农业产业板块总体布局的形成,以河谷盆地为重点建设地区,构建以六大区域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战略格局。汾河河谷盆地形成优质小麦、玉米、特色杂粮、油料、蔬菜、优质畜禽、特色林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综合性农业发展区域。桑干河河谷盆地、滹沱河河谷盆地与寿阳阳泉地区形成优质杂粮、蔬菜、玉米、薯类和优质肉乳产品为主的农业发展区域。漳河河谷盆地、沁河河谷盆地形成优质杂粮、蔬菜、林果、中药材、蚕桑、草山草坡牧业为主的农业发展区域。

构建以“一带三屏”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一带”:建设西部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区为主体的生态治理带。“三屏”:建设以吕梁山为主体的黄河干流和汾河源区生态屏障带,以太行山为主体的海河主要支流源区生态屏障带,以太岳山、中条山为主体沁河、涑水河与黄河干流源区屏障带。

形成“点状开放”的生态友好型能矿资源开发格局。“点”即能矿资源的集中开采区域,“点状开发”必须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并重的原则,开发一点、修复一点、保护一片。突出集约有序、高效开发,通过生产水平的提升降低开发强度,缓解资源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加快建立完善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政策法规体系、利益补偿机制和绩效考核办法,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编制规划、布局项目、谋划发展。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配套完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环境等政策。省级财政要逐年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增强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逐步建立符合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投资体制,修改完善现行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鼓励、限制和禁止类产业。实行差别化的土地管理政策,科学确定各类用地规模,严格土地用途管理。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不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标准。

第二节 优化投资结构 加大投资力度

充分考虑我省所处的发展阶段,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基础上,加大投资力度,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优化投资结构。确保在建、续建重点项目顺利完成并发挥效益,统筹基础设施与产业开发,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新兴产业投资规模。统筹经济、社会、生态建设,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向革命老区和贫困落后地区倾斜。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育更多最终需求。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

完善投资体制机制。进一步规范核准制,简化备案制,制定政府投资管理法规。建立集中审批和网上审批平台,优化审批流程,推行并联审批、联合审批。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严格按照《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流程图》的要求,形成省市县三级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流程体系和运行机制。根据“十二五”确定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修订产业布局指导意见和产业指导目录,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和带动作用。科学编制和有效执行年度投资计划,完善项目咨询评估制和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完善政府投资项目支出评价制度。

第三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基础设施优先发展。按照优结构、提效益、均空间的原则,加快构筑综合交通网、水资源综合利用网、高速信息网,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和协调化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按照合理布局、统筹协调、有效衔接的基本原则,着力打造“一轴两纵三辐射,四网五横六枢纽”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构架,实现省会到各地级市高速公路3小时通达、相邻地级市2小时通达、地级市到本行政区各县(市、区)1小时通达和省会到省内主要区域性中心城市航空1小时通达。

公路。加快实施高速公路网规划,到2015年,“三纵十一横十一环”高速公路网基本成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000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提高国省干线在路网中的比重,改善县(市)过境公路。加快城乡交通协调发展,加强县乡公路改造,实施旅游景区、农林产业区、工业园区“三区”公路连通工程。

铁路。全面推进客运专线建设,重点建成大西客专,规划建设大同至张家口、太原至焦作、忻州至五台山至保定等客运专线。完善晋煤外运通道建设,重点建成中南部铁路通道、准朔铁路、太兴铁路、太原枢纽货运东环线等铁路以及和顺至邢台、运城至三门峡、榆次编组站扩建等项目。加快完善煤运后方通道,新建偏关至瓦塘、韩城至运城等铁路,加大石太线、京原线和太焦线、南同蒲等既有线的扩能改造力度。支持省内各城市之间规划建设城际铁路。统一规划建设地方铁路,加快铁路专用线、战略装车点及集运站建设。到2015年,全省铁路营运里程达到7000公里。

航空。完善全省机场布局。加强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将太原机场打造成全国一流的区域枢纽机场。加快支线及通勤机场建设,完成大同、运城、吕梁、五台山、临汾机场扩建新建工程,迁建长治机场,新增平朔机场、平遥通勤机场。大力发展经停航线,提高中转服务品质,构建省内轮辐式航线网络。

综合运输枢纽。按照“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化衔接”的要求,重点建设太原、大同、运城、临汾、长治、吕梁6个国家综合运输枢纽和晋城、忻州、晋中、阳泉、朔州5个省级综合运输枢纽。

加快构筑水资源综合利用网。加强水利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西引黄河、东抓拦蓄、连通互济、节调并举,努力增加供水量,优化配置水资源,全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由“水瓶颈”向“水支撑”转变。

加大利用黄河水。积极扩大万家寨引黄工程供水能力,南干提高供水量,北干确保建成供水。提高禹门口和浪店提黄工程的供水能力,加快实施西山沿黄地区黄河水利用工程。努力建成碛口和小浪底引黄工程,争取开工古贤引黄工程。切实加大黄河干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制订利用黄河水分配给我省的2.6亿立方米余量方案。到2015年,黄河干流水的年利用量达到24亿立方米。

充分拦蓄地表水。加快完建35项应急水源工程,重点建设吴家庄水库及漳河引水工程、晋中东山供水工程等骨干水源工程。提高现有供水工程实际供水能力,到2015年,境内地表水供水能力达到37亿立方米,达到中等开发利用程度。

有效涵养地下水。强化地下水的管理和保护,建设地下水监控系统,实行水权分配。加强人工增雨基地建设,扩大人工增雨规模。

构建山西大水网。以黄河干流和境内汾河、沁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六大主要河流和区域性供水体系为主骨架,通过连通工程建设,形成两纵十横、六河连通,纵贯南北、横跨东西,多源互补、丰枯调剂,保障应急、促进发展的山西大水网。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城际轻轨和地铁等轨道交通,推进交通、邮政、电信、供电、供排水、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优化城市气源布局,加快建成区输气管网建设,燃气普及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缺水城市供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加强供水水质检测能力建设,城市供水水质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新建、改扩建、提升改造一批大中城市污水处理厂,全省三分之二的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厂负荷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完善道路系统和停车设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太原轨道交通1、2号线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大中城市建成区主要市政道路达到市政化标准。全省所有县城全部建有垃圾无害化处理场、集中供热、生态文化公园。重点镇建成基本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主要道路基本达到市政化标准,污水处理设施完善,生活垃圾实现集中处理。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开展集中供热。第三章 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按照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思路,通过“七条路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以产业循环化为基本途径,以推进整合升级兼并重组为突破口,加快产业集聚,促进多元发展,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产品更新换代,促进产能大型化、生产集约化、利用清洁化、发展高端化。

一、煤炭工业

以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为依托,以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为目标,大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积极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努力实现煤炭产业的高效安全绿色发展。到2015年,煤炭产量控制在10亿吨/年以内。

做大做强煤炭企业。继续推进和完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两到三年内完成对重组整合矿井的技术改造工作,彻底关闭淘汰矿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煤炭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提高煤炭企业管理水平。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多元化发展。加快建设煤—电—路—港—航为一体的晋北动力煤基地,煤—焦—电——化为一体的晋中炼焦煤基地和煤—电—气—化为一体的晋东无烟煤基地。探索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提升我省煤炭产业的市场话语权。重点培育4个亿吨级、3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提升我省煤炭企业市场竞争力。

提高煤炭产业现代化水平。实现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提高煤炭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鼓励重点煤矿采用世界先进技术装备,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自动化、智能化矿井。重组整合后的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建成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优先建设特大型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严禁在国家规划矿区新建120万吨/年以下的矿井。在薄煤层矿井推广使用刨煤机或连续采煤机,在急倾斜煤层矿井推行机械化采煤技术。积极推广连续牵引车和无轨胶轮辅助运输,努力提升井下运输水平,实现煤炭运输连续化。

推进煤炭产业循环发展。按照全局化、基地化、高端化的基本原则,立足资源的循环发展、就地转化、价值提升三大核心任务,努力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煤炭产业循环发展体系。科学规划空间布局,积极推进晋北动力煤循环发展、晋中炼焦煤循环发展、晋东无烟煤循环发展三大板块建设,努力打造煤电材、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四大循环链条。实现伴生矿、煤矸石、粉煤灰充分利用。

二、焦炭工业

努力适应钢焦一体化的新趋势、以兼并重组为战略重点,以化产精深加工为突破口,加快技术改造和产业集聚,严格控制总量,推动我省由焦化大省向焦化强省转变。到2015年,将全省焦炭总产能动态控制在1.2亿吨/年左右。

优化焦化产业布局。积极推进焦炭企业兼并重组,鼓励推进煤、焦一体化,开展焦炭产能置换,建设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能规模经济合理的特大型焦化项目。新型大型焦化项目重点布局在吕梁、临汾、晋中、长治、运城现有的焦化园区内或焦化集中区内。全省现有零星布点的焦化项目通过产能置换逐步关停。到2015年,分期分批淘汰未纳入国家准入公告的焦化产能5000万吨左右,培育一批采用国际先进炉型产能达1000万吨级和500万吨级的特大型焦化园区,使全省前10位焦化企业产能占全省产能比例达到60%以上。

提升焦化产业技术水平。大力扶持骨干企业推广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全面应用,加快对7.63米焦炉设计、设备制造、管理控制技术的消化吸收及再创新。加大对6米以上捣固焦炉建设支行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开发推广炼焦清洁生产新工艺。提升现有清洁型热回收焦炉的技术水平。

推进焦化产业节能减排。对污染物排放实行在线检测,加强对焦化行业污染物排放的日常监管。省内所有焦化企业必须健全废水治理、废气脱硫、消烟除尘三大环保设施,并完善各项制度,确保正常运行。

三、冶金工业

以企业大型化、装备现代化、布局基地化为导向,以控制总量和兼并重组为突破口,以不锈钢材、铝材、铜材、镁合金等产品为重点,加强相关产业的多元化经营,积极推进产业链延伸,全面提升我省冶金行业竞争力。

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推进大型基地建设。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体,努力建设五个钢铁基地、四个氧化铝生产基地、四个电解铝及铝材加工产业园区、四个镁及镁合金深加工生产基地、一个铜产业基地。支持太钢集团、中铝山西分公司、鲁能晋北铝业、银光镁业、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等省内外大型骨干企业,对相关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和升级改造。加快太钢集团与省内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步伐,重点推进太钢集团吕梁钢铁基地、太原不锈钢深加工园区建设。加快冶金产业集约型、集团化发展。

严格控制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所有建设项目必须以淘汰落后、产能置换、联合重组为前提。到2015年,全省生铁、粗钢产能分别控制在4500万吨(含铸造生铁)、4000万吨,氧化铝、电解铝、金属镁产能分别控制在800万吨、200万吨、180万吨。淘汰1000立方米以下的炼铁高炉、50吨以下转炉和电炉以及与其配套的烧结、连铸、轧钢系统,淘汰190KA电解铝生产线及年产2万吨以下金属镁生产企业。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生产技术工艺,努力研发高磁感取向硅钢生产工艺技术以及电解铝液和金属镁直接合金化技术、连铸连轧生产工艺技术以及镁产品表面抗氧化处理工艺技术。着力打造钢铁、铝材、镁合金、铜材四大冶金生产体系。

四、电力工业

立足省内、省外用电市场,以建设晋北、晋中、晋东南三大煤电基地为重点,推动电力产业优化升级,积极扩大晋电外送规模,实现电力产业跨越式发展。到2015年,电力装机达到0.8亿千瓦至1亿千瓦,其中外送装机容量3000万千瓦至4500万千瓦。

优化电源结构。努力改变全省电力布局上的北富、中平、南缺的格局。鼓励煤电联营,集约开发建设大型坑口电厂。加大“上大压小”力度,坚决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小火电机组。积极推进热电联产工程。加快煤层气和煤基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发黄河北干流水电,鼓励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加强电网建设。加快特高压变电站布点和外送通道建设,实现大功率、远距离、低损耗输电。加快山西南北纵向500千伏骨干网架建设,提升电力汇集和传输能力。突出差异化设计,提高电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提高供电可靠性。积极发展智能电网。

推进高效清洁生产。鼓励利用中煤、煤泥、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建设大中型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新建火电项目要重点发展高参数、大容量机组,采用超临界、超超临界技术,提高发电效率、降低煤耗,采用高效脱硫、脱硝、除尘、空冷等先进技术。鼓励开开发IGCC、热电冷多联产等低碳发电新技术,示范推广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技术,推进电力产业低碳清洁发展。

五、建材产业

依托资源优势,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开展跨地区、跨部门兼并重组,逐步形成晋北、晋南、晋东南、晋中、晋西北五大产业集群。

全面提升水泥生产技术。大力支持新型干法水泥和散装水泥替代落后产能,淘汰水泥土窑、普通立窑、干法中空窑、湿法窑、机立窑等落后生产方式。重点支持纯低温余热发电,日产5000吨及以上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和年产100万吨水泥磨粉系统。到2015年,全省水泥行业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100%,水泥散装率达到50%以上。

大力发展新型建筑材料。重点发展承重、非承重空心砖、空心砼砌块、粉煤灰、煤矸石烧结砖,加快发展硅镁板、GRC板、石膏等轻质高强板材,推广应用水泥干混砂浆。在粉煤灰、钢渣、矿渣等工业废渣集中地方,因地制宜发展相应新型建材。

积极培育和发展其他建筑材料。培育发展大型陶瓷企业,形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知名品牌。努力研发生产电子平板显示玻璃、优质浮法玻璃、光伏太阳能玻璃、低辐射镀膜等技术含量高的玻璃。加快高岭土、石膏、石墨等其它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和利用。

六、建筑业

抓住我省加快城镇化的机遇,以市场为导向,深化企业改革,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培育和壮大建筑业。

优化建筑业组织结构。支持我省资质等级高的企业通过改造和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培育房屋建筑、路桥、水利、电力、矿山建设等几大优势企业集团,提高本省市场占有率。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建筑业市场竞争力。继续扩张省外市场、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市场。

优化建筑企业发展环境。加强建筑市场监管体系、诚信体系建设,健全对工程招投标、施工许可和质量安全的监管。做好对重点工程的组织协调服务,政府投资工程要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和项目代建制。

第二节 培育壮大接替和新兴产业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为重点,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突出创新引领、标准为上,推进产业园区化、规模化、生态化,努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一、现代煤化工业

提升传统煤化工业,积极发展现代煤化工,大力开发工程化成套技术,围绕“气、醇、烯、苯、油”五条主线,构筑我省煤化工发展的七大产业板块,努力把煤化工建设成为我省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合理布局煤化工业。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煤炭资源、水资源和现有产业为基础,以基地化、园区化、一体化为发展模式,科学布局煤化工产业。在晋北、晋东南、吕梁地区布局三大现代煤化工基地,重点发展煤制油、煤制烯烃、炼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现代煤化工产业。以现有煤化工产业为基础,重点发展吕梁交城、晋中介休灵石、临汾洪洞、运城河津闻喜新绛特色化工园区,做大做强焦油加工、苯下游、乙炔精细化工。鼓励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对现有化工企业进行整合。鼓励煤炭与化工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组织结构。

加强现代煤化工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潞安集团以浆态床技术为核心的540万吨/年合成油项目、晋煤集团100万吨/年MTG合成油项目、焦煤集团30万吨/年低温干法煤制油项目建设,探索在合适区域发展煤直接液化项目。积极筹建焦煤集团100万吨/年等大型炼制烯烃工程,到2015年,烯烃总产能达到340万吨/年。积极推进同煤集团、国际电力集团40亿立方米/年等煤制天然气项目,到2015年,煤制天然气总产能达到150亿立方米/年。鼓励现有煤焦油加工企业扩大产能,实现焦油三级以上深加工。大力推进焦化粗苯精制及下游精细化学品、新材料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煤层气精细化工转化。焦炉气集中、富余量大的地区,建设年产30万吨/年以上的焦炉气制甲醇装置。

加快关键技术的研发。充分发挥我省煤化工技术优势,引进、开发以国内外先进粉煤加压气化为基础的气化技术,总结示范工程经验,积极完善灰熔聚气化技术,密切跟踪TRIG炉工业示范进展,努力推进山西粉煤气化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巩固提升传统煤化工业。传统煤化工的主要任务是提升行业技术水平,淘汰落后产能。煤制化肥重点是合理控制产能,提升技术装备水平,采用先进、适用的煤气化技术改造现有落后合成氨装置。淘汰18万吨/年以下(不含18万吨/年)固定床合成氨装置。甲醇发展重点是做好产业技术升级、积极发展甲醇下游产业,淘汰20万吨/年以下单醇装置,规范M15等低比例甲醇汽油的使用,做好高比例甲醇汽油的试验、示范,提高甲醇装置的开工率。

二、装备制造业

坚持高端化、系列化、成套化方向,依托大企业大集团,强化自主创新,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军地联合,将装备制造业发展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努力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煤机。重点发展集采煤、掘进、输煤于一体的煤机成套装备,加快发展煤炭加工洗选和煤化工装备。以太重煤机为主体,对省内煤机企业及各大煤炭集团所属的煤机修造企业进行联合重组,组建煤机装备成套制造联合体。全力打造太原经济开发区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汽车。发展重型卡车、专用车和微型汽车,引进开发商务车、小型车,并提高汽车零部件的技术水平和配套能力,建设晋中、大同、运城、长治、晋城、临汾等产业配套群。积极引进和开发新能源汽车。

铁路装备。以智奇公司、大同电力机车、太原轨道交通、永济电机、晋西集团、太重集团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动车组轮对总成、高速列车配套装备、电力机车、铁路电机、火车轮轴等。充分利用技术、原材料优势,积极推进动车车体和城轨车体生产基地建设。

重型机械。以太重集团为核心,以工程成套为方向,整合产业资源,建设以太原为中心的重型装备制造国家示范基地。重点发展起重设备、管轧成套设备、高速线材轧机、带钢冷轧主轧设备、锻压成套设备等,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制造能力。

其他装备制造。以晋中经纬纺机为龙头,建成国内大型纺织机械制造国家示范基地。以榆次液压集团为主体,重点发展高端和智能化液压系统,建成国内高性能液压元器件及液压系统国家示范基地。以阳煤丰喜化工为龙头,建设化工机械设备基地。以大型和精密铸锻件为方向,大力发展铸锻造产业集群。积极引进和开发太阳能光伏设备制造、风电设备制造等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特色军工品和农业机械。

三、新型材料

以资源优势为基础,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集团的平台作用,研发应用前沿技术,加快产业链群发展,努力实现“材料加工”向“加工材料”转变。

化工新材料。延伸煤焦油、焦化苯深加工和煤制烯烃产业链,打造针状焦、超高功率电极、TDI、聚丙烯等拳头产品。发展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和白炭黑,提高粉煤灰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有机硅深加工产品。

高性能结构材料。发展高强高韧和专用特种钢材。加快发展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镁铝合金型材,重点拓展动车、城轨车辆、汽车等领域用大型特种镁铝合金深加工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低稀土含量永磁材料、高温永磁材料,大力发展钕铁硼深加工产品。加快推进高性能钕铁硼磁体材料研究成果产业化。

高精尖新材料。在太原布局高精尖新材料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电磁防护材料、全息光盘等新材料,建设高性能碳纤维材料项目和PPS长丝高性能纤维材料项目。大力引进技术和资金,发展先进陶瓷材料、高端纳米材料和生态环境材料。积极发展我省尚处空白的复合材料和智能材料等新材料项目。

四、特色食品产业

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提升品位,加强市场营销,加快技术改造,做大做强传统食品,做精做细特色食品,培育壮大现代食品,全力打造龙头企业,实现我省食品产业跨越发展。积极推进以汾酒集团为龙头的汾酒产业园区建设,加快省内白酒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我省白酒业的市场占有份额。认真实施“醋八条”,提升山西陈醋在食醋市场上的品牌地位。着力提高古城乳品的知名度,形成引进品牌和省内自主品牌共同发展的乳业市场格局。以做精做细小杂粮为龙头,着力发展肉类加工、特色食用油、功能食品、干鲜果蔬等特色食品工业。培育壮大饮料制造、淀粉制品、方便食品三大现代食品工业。

五、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为导向,以加强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重点,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推进我省7+2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

新能源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煤层气、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煤层气开发要坚持采煤采气一体化、采气服从采煤和高效利用的基本原则,以大企业为龙头,围绕“(燃)气、(气代)油、(发)电”三条发展主线,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结合风电场开发建设条件和电网发展水平,加快风电场规模开发。以国家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和“太阳能屋顶计划”为契机,建设大型光伏发电项目和太阳能采暖、制冷示范工程,推广户用太阳能利用。大力推进沼气工程和秸秆能源化利用,有序推进非粮生物燃料和生物固体成型燃料发展。发展风电、核电、燃气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以晶硅为主的太阳能电池材料和以薄膜为主的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材料。推进运城核电前期工作。统筹布局新能源发展,努力把长治、运城等打造成我省新能源基地。

节能环保产业。坚持以提高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水平为重点,以重点工程为依托,围绕煤炭、冶金、电力、焦化、化工等产业清洁生产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培育一批具有综合开发、生产、建设和运营能力的环保产业集团。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品牌,在废水污染防治与利用、大气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置及综合利用、生态恢复与重建及环保装备等领域形成拳头产品。重点引进开发煤炭、冶金、电力、焦化、化工等主要高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与装备,推动重点节能装备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干熄焦、煤调湿、流化床锅炉、粉煤灰气力输送等先进技术和LED等高效节能环保装置,推广先进的粉煤灰、煤矸石、煤矿瓦斯等综合利用装备,努力推进中水回用。加快发展高压变频调速、静态无功补偿等节电装备。重点引导LED灯、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高效节能产品的产业化。积极发展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的应用。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新机制。积极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建设。

生物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用品、生物制造。推进生物技术药物、诊断试剂、现代中药、新型原料药、新型疫苗等创新药物品种开发。继续完善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药品质量保障体系和配套服务体系三大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大同、太原、晋中、运城、长治、侯马六大医药产业集聚区建设,努力把大同、运城医药园区打造成国内重要的生物医药园区。大力培育动植物生物育种产业,推广绿色农产品,促进生物农业发展。积极应用生物制造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示范应用和三网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煤焦物流、安全检测、污染源监测等系统和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大力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信息服务和软件服务能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努力开发高清晰摄像机、微光电子器件、各种传感器等高技术产品,扩大电子及通信设备生产规模。积极培育多媒体视频教学、自动化仪器仪表及其系统和移动电视等产品。

新能源汽车。继续推进煤制甲醇车用清洁燃料的推广工作,进一步完善标准和产业化实验。积极引进大型汽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和先进动力电池、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生产项目。整合现有汽车零配件企业,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当地配套率。

第三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为目标,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引导服务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努力构建与我省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服务业发展体系。

一、现代物流业

以建设中西部物流中心为目标,以综合交通网络为基础,以重点物流工程建设为抓手,以物联网公共信息和保税政策平台为依托,以煤炭物流为重点,有效整合物流资源,积极建设大型物流园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努力形成专业化、信息化、集约化的现代物流体系。逐步实现我省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提升跨越。

优化物流业布局。按照我省“一核三区多通道”的现代物流业空间布局和全省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围绕“多层次、多通道、多节点、一盘棋”总体格局,加快形成以省城太原——晋中为核心,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节点,以县城为支撑,以中心集镇为网点,城市间、城乡间对接有序、安全快捷,高效率低成本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体系。

建设高效便捷的综合物流枢纽。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体化综合物流枢纽,发展多式联运,促进各种物流方式的衔接和配套,实现铁路、机场、公路以及港口码头“无缝对接”。积极争取铁道部在我省设立集装箱集散地。把路港一体化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加强与沿海地区开展陆海战略合作。加快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和应用物联网,提高物流效率。

建设大型现代物流园区。合理布局建设一批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集约的大型物流园区。积极推进以煤炭、焦炭、矿石、钢材、建材、化工、汽车、粮食等大宗物资为特色的专业化物流市场建设。统筹和协调城乡物流体系建设,疏通农产品进城,工业产品下乡渠道,推进城乡物流体系一体化,实施全省农村商业连锁便民店全覆盖工程。重点建设山西煤炭综合物流配送体系和三晋综合保税物流港,突出抓好太原地区货运(物流)中心项目和山西(太原)国际陆港方略保税物流中心项目建设。推进“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和“山西煤炭期货交易所”建设,努力打造国家级煤炭物流平台。加快研究设立“山西综合保税区”。推进太原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建设。

推进物流专业化发展。加快采掘、制造等行业内部物流的剥离,推进物流产业专业化、社会化。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和打造一批大型物流旗舰企业。以省属煤炭物流企业为龙头,重点培育煤炭物流体系。

二、旅游业

以建设旅游强省为目标,以旅游目的地建设和提升完善精品旅游线路为重点,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加强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引进培育大型品牌旅行社,提升山西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建设。重点推进五台山、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关帝庙、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五大景区的旅游目的地建设。五台山景区要以人文五台山为核心,建设风光五台山、休闲五台山、会展五台山、开成礼佛、游览、度假、会展一体化的高品质服务业集群。平遥古城景区要更加突出晋商文化、晋中民俗特色,加强旅游娱乐产品开发,提升国际、国内影响力。云冈石窟景区要结合华严寺、九龙壁等景区(点),努力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一流的观光休闲旅游目的地。解州关帝庙要深度挖掘关公文化,建设成海内外华人寻根朝圣的旅游目的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要连通武乡、黎城、左权等县的其他红色旅游景点,形成国内一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继续提升完善古建宗教、晋商文化、寻根觅祖、太行山水、红色经典、黄河文明六条精品旅游线路。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点(旅游中心城市、旅游目的地、景区)、线(交通线路)、网(信息网络)三个层面构建省、市、景区三级旅游服务体系。在太原、大同、长治、运城等旅游中心城市和五台山、平遥等重点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餐饮、住宿产品,协调发展星级宾馆、快捷酒店、乡村客栈及农家乐设施。继续完善重点景区的旅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公厕、旅游信息、旅游标识等服务设施建设,强化景区安全设施和安全管理,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所有A级景区在五年内要实现交通畅通、标识完善、公厕达标以及停车场满足需要。加强重点景区内部及周边、景区支线公路两侧的环境整治。

加强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加强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深入挖掘和展示山西的文化资源,在各旅游要素中融入地方文化元素,使旅游线路的“形”与旅游文化的“魂”融为一体。加强表现山西名胜、山西文化的影视、文艺、文学、书画艺术、工艺美术、摄影等艺术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做好重点旅游目的地的影视作品创作,发挥影视作品在宣传上的叠加效应。积极推进十大文化景区建设。

三、房地产业

适应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要求,围绕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总体目标,优化房地产业发展环境,培育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科学规划和合理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增加住房有效供应,侧重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开发规模,适度开发中、高档住宅。继续增加保障性住房,重视开发针对农民进城的住宅小区。开发节能省地、绿色健康的低碳住宅、生态小区。

四、其他服务业

积极发展商贸、运输、金融、会展、科技服务、快递服务、研发设计、节能服务、信息服务、住宿、餐饮等其他服务业。加快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资质的外包企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规范发展中介服务业。

第四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为契机,按照“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的思路,以循环经济为基本经济形态和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从企业、行业、园区、社区、区域五个层面,着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循环型工业。把循环经济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基本路径,坚持把循环经济作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主要手段,作为新产业、新项目的准入门槛,作为资源配置的优先领域。依托园区和大型企业,以推进煤炭、冶金、电力、焦炭等传统产业为重点,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循环发展,加大循环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加快清洁生产,延长煤电材、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煤电铝等资源循环产业链,提高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废渣、矿井水、中水等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在焦炉煤气制国醇制烯烃,煤矸石发电,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白炭黑,氧化铝到电解铝,到铝材、铝制品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加强共伴生矿及尾矿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发展循环型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物流、废品回收等循环型服务业态。加强风景旅游区污染控制设施建设,完善景观与生态保护宣传、环境保护标识、废物分类收集等设施,实现景区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管理和无害化处理。发展绿色酒店,开展绿色旅游服务,提倡一次性用品的减量循环利用,推广酒店小中水系统,实现水资源有效利用。推进综合生态物流园区的建设,强化生态物流标准,培育壮大一批生态物流企业。加强对煤炭等物流企业的管理,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源。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和废弃物分类回收为主的静脉产业,建设废旧电子回收、餐厨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

发展循环型农业。构建“养殖—沼气—种植、农—林—牧、沼气—发电—生活”等农业循环链。积极推广大中型沼气、秸秆青贮氨化、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四位一体”(太阳能—种植—养殖—沼气)生态能源模式、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农业节水、农用地膜替代或回收等一系列循环农业技术。扶持“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循环型生产模式的农业深加工龙头企业。重点搞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资源化、无害化、实现肥料就地还田、秸秆集中利用。

建设循环经济园区。把循环产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的主要载体,改造提升循环工业园区,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构筑纵向延伸、横向耦合、链接循环的产业体系,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大力推进太钢、潞安、西山煤电、安泰和同煤塔山工业园、中煤金海洋循环经济园区等国家、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园区建设。以园区带动社区、辐射区域、逐步形成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互动格局。

完善循环经济支撑体系。增强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政策激励和法律保障。构建循环经济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体系,加快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引进、开发和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统计制度,加强资源消耗、综合利用和废物产业的统计管理;建立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制定和完善节能、节水、节材和废物再利用、资源化等标准;建立健全产品的资源消耗标识制度,并支持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完善循环经济投融资、价格调控、土地调控等政策体系,加强循环经济地方立法和执法工作。

第五节 实施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战略

充分发挥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对经济发展引领作用,积极实施重大项目,努力培育大企业,大力提升各类园区发展水平。

以大项目为抓手,强力推动重点工程建设。按照策划大项目、培育大产业、搞好大配套、形成大格局的思路,围绕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和城乡生态化,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生态环境项目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推动10户以上重点国有企业在“十二五”期间各自实现“双千亿工程”,即投资1000亿、新增销售收入1000亿。积极谋划实施“双五百亿工程”、“双百亿工程”。选择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大,投资拉动效应强的项目做为重点工程,举全省之力,强力推进。同时,支持中小微企业实施一批“中项目、小项目”,增强经济活力,创造需求,吸纳就业。

以大企业建设为重点,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发挥大企业引领作用,集中培育一批以资产和股权为纽带,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以及军民融合的大企业。推进煤、焦、化、电、冶等相关产业一体化,建设大型资源型产业基地。深化煤炭化工企业的联合重组,构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鼓励资源型企业发展新兴产业。国有企业以资产资本化、资本股权化、股权多元化为重点,加快兼并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高端化发展,形成若干行业龙头企业和全国全球500强企业。加快军民融合,推动我省与各军工集团的战略合作。

以大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快产业集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效整合提升已有的各类开发区和园区。积极发展各类循环经济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和服务业园区。在符合生态环境、产业政策的前提下,重点提高园区单位面积的投入和产出。大力引导同类企业集中发展,发挥集群协同效应,降低企业发展成本。产业园区的建设要与城镇功能定位相衔接,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改造提升各类园区的基础设施,完善和创新园区发展政策,形成集群发展产业集聚的突破态势。

第六节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以建立更加先进、便捷、安全的信息通信网络为目标,统筹优化信息通道建设,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培育新型信息技术服务,加快构筑高速信息网。

强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基站布局科学、通信覆盖全面、服务质量高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大力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改善网络服务质量。推进数字电视和移动电视发展。加快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

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科教文卫、政法机关、社区服务等社会事业信息化,逐步形成网络化社会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全省人口、养老、医疗、就业、计生、教育、安全等功能齐全、规范透明的社会信息服务体系。加快遥测、遥控等空间信息技术应用。抓好基础测绘、国土资源和生态、环保等公共信息资源开发,推进数字山西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大力培育新型信息技术服务。重点发展面向市场的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服务,开展物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服务,促进软件业发展,引导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高度重视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第四章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以提高农民的收入为主要目标,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第一节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稳定粮食、做强畜牧、提高果菜、发展加工”的思路,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和科技支撑,实行产业化发展、板块化布局、集约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社会化服务,做大规模、提升品质、做强品牌,加快建设特色农产品大省。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建设。按照现代农业的理念及生产方式和经营形式,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抓好大同、晋中、运城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10个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等专业示范园和设施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等相结合的综合示范园,引领全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依托自然优势和资源禀赋,规划建设一批“一村一品”专业村、“一县一业”基地县和雁门关、太行山、吕梁山、晋中盆地和晋南盆地五大特色农业板块。到2015年建设10000个专业村、60个基地县。围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特别是“菜篮子”生产,重点抓好粮食高产创建工程,百万棚设施蔬菜建设工程、千园万场规模健康养殖工程,启动抓好水果双增工程。按照梯次推进、重点扶持的原则,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通过鼓励资源型企业转产和招商引资,新上一批新建和扩建项目,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打造粮食、畜禽、乳品、果品、蔬菜、薯类、油脂、中药材等八大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链。

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大对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发展农产品流通产业,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益和效率,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市场供给。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新型业态,以培育一批大型流通农产品企业集团为重点,以“放心粮油工程”、“新网工程”、“万村千乡工程”为载体,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流通环境,加快城乡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力抓好新增1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继续推进农田水利和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加快实施10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和大同盆地100万亩盐碱地改造工程,加大农田灌溉工程节水改造力度。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健全县乡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强化政策引导,积极稳妥推动土地流转,为发展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全面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稳定和提高本地应季蔬菜自给水平。

第二节 加强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以公益性服务体系为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农业公司为补充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社会化服务主体和统一经营的基本形式,按照“一村一品一社”的思路,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以扶持“示范社”为抓手,着力在提高质量、拓宽领域、完善机制上下功夫,让合作社覆盖更多农户。推动有条件的县组建专业性联合社,在产权清晰、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进行跨区域协作与重组,提升应对市场能力。

加强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种养业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市场信息和农业综合执法等体系。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制度。加强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服务。

创新农业服务形式。支持建设一批集研发、推广和商贸流通于一体的农科公司、农贸公司,推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依托“村村通”工程,建设农村信息化平台,实现农民和市场有效对接,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第三节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保障农民权益,千方百计开辟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巩固提高经营性收入。健全落实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探索建立以目标价格为核心的反周期补贴机制。引导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效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加强就业信息引导,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坚持就地转移、异地输出和返乡创业并举,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并重,加大力度推进农民就业创业。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就业同工同酬。增加县域内城镇的非农就业机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努力扩大农村就业,千方百计拓展农民增收空间。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增加农民劳务收入。

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继续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新型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增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和报销水平,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加农业保险费补贴的品种并扩大覆盖范围。

创造条件增加财产性收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承包权,确保农民分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按照有关规定,提高征地补偿标准,逐步实现农村集体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拓宽租金、股金、红利等财产性收入增长渠道。

推进扶贫纵深化。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按照“以片规划、突出产业、集中投入、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工作帮扶力度,加快“四基”建设,突出片区开发、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整村推进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五个重点,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继续抓好机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鼓励社会各界帮贫济困,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扶贫开发的总体格局。

第四节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提升“五个全覆盖”工程,启动实施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努力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构建便捷实用的县域交通网,突出抓好县域乡村道路建设。加快农村供排水体系建设,突出抓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加快推进大型灌区和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实施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加快农村“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引导和支持农民建设富有地方特色、传统风貌的适用宜居住房。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深入开展林业生态县、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加强农村饮用水保护和水污染综合治理。控制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污染,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加快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加强农村垃圾处理,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防止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积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公益事业,抓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事业、农民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等工作,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危房改造、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等方面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通邮服务,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第五节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按照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工业化为支撑、城镇化为载体,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科学布局县域主导产业。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本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合理布局主导产业。煤炭资源丰富的县,以煤炭资源整合为契机,发展煤炭的配套工业和服务业,引导资源型企业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旅游资源丰富的县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大力发展传统特色手工业和文化旅游纪念品。农业基础好的县,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工业基础好的县,要统筹规划工业集中发展区域,实现产业集聚发展。

壮大县域板块经济。把市场引导和政府推动结合起来,以专业化分工协作为纽带,培育打造一批产品加工度深、企业依存度高、产业关联度大、富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培育扶持汾阳白酒、清徐陈醋、榆次医药、山阴乳业、太谷玛钢、定襄锻造、交城机械加工、永济油脂、祁县玻璃器皿、阳泉耐火材料、怀仁日用陶瓷等发展基础较好、区域特色明显的产业集群。

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支撑。通过健全政策体系,加大调控力度,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县域流动。扩大县级调控经济的权限。支持整合各类支农资金。积极开发适合县域及农村需求的金融产品。

第六节 深化农村改革 加大“三农”投入

以深化改革为推进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完善各项政策,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进行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完善征地利益补偿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合作社,扩大村镇银行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促进“三农”发展的体制机制。

加大“三农”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加大财政资金和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用于农业农村的份额,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以工补农特别是以煤补农机制。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制定实施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支持“三农”工作的政策体系。第五章 加快推进市域城镇化 统筹城乡发展

抓住国家把太原城市群列入战略性重点发展区域的机遇,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紧扣提速、提质主题,按照“一核一圈三群”布局,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区域中心城市为节点、大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加快推进市域城镇化,形成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第一节 加快太原都市圈发展

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辐射阳泉、忻定原、离柳中三个城镇组群,构建太原都市圈“一核一区三组群”的城镇空间格局,形成有机融合的交通圈、物流圈、商贸圈、旅游圈和生态圈,努力把太原都市圈打造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重点开发区域,成为中部崛起新的增长极,成为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强大引擎和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区。

全力支持太原率先发展。按照全国重要的新兴产业基地、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资源型经济创新驱动市、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宜居城市的总体定位,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提升科技、教育、人才集聚辐射作用。建设新城、疏解老城、开发古城,加大西山地区综合整治力度,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美化汾河、绿化两山、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彰显特色,把太原市建成一流省会城市,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

加快推进太原榆次同城化。太原榆次同城化要由省级统筹,以“三规”为引领,实现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五个统一,推进两市互动、互通、互享。加快太原南部新区和晋中北部新区开发建设,将两市结合部划定为“共建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实现两市道路、轨道交通、供水、供热等设施对接共建,整合协调两市之间的开发区和物流园区,共建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大型综合物流园区。推进两市公共服务设施、旅游资源共享和金融、电信同城化,共同构筑要素市场,实现交通同网、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旅游同线。

推进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发展。加快介孝汾城镇组群发展,推进晋中108综合发展走廊建设,构建盆地西部清徐、交城、文水、汾阳、孝义、介休工业城镇带,东部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旅游城镇带和中部汾河生态带,形成以太原都市区为主核,介孝汾城镇组群为次核,三带为支撑的城镇密集区空间框架。强化密集区快速交通联系,形成高速公路和铁路环线。

保进三个城市组群化发展。阳泉市要发挥资源与区位优势,按照新型能源和新型材料生产加工基地、晋东地区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着力推进资源型产业循环化,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加大城市生态修复和环保力度,实现工矿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和宜居城市的转型。推进市区、郊区、平定的一体化和以阳泉北站、盂县县城组成的北部组团发展,建成连接太原与石家庄的区域性大城市。

忻州市要按照以渡假和旅游服务、轻型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城市定位,积极推进工业新型化进程,完善旅游服务及城市综合功能。加快北部新区和经济开发区建设,推进中心城区与原平、定襄整合发展,构建忻定原城镇组群,形成都市圈北部区域发展核心。

吕梁市要按照山西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强化经济服务、文化和物流等功能。以李家湾新区和北部高科技产业园区建设为着力点,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保进离柳中及方山大武镇的一体化发展。加强与陕北地区的联系与协作,形成都市圈西部中心和连接西北地区的门户。

第二节 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和城镇群辐射带动作用

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强化城市间的协作与联系,统筹区域城镇及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构筑跨市域的城镇群,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竞争能力。

推进晋北中部城镇群建设。以大运、同蒲通道为轴线,以大同、朔州两个中心城市为核心,大同盆地为重点区域,形成联系紧密的晋北中部带状城镇群。

大同市要按照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晋北及晋冀蒙交界地带中心城市的定位,发挥资源、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大力推进转型发展。依托塞外古都、大佛名城,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积极发展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端产业,精心打造新型能源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城市和华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御东新区,提升口泉片区,推进中心城区与周边怀仁县、大同县的一体化发展,构建大同都市区,对接京津、融入环渤海城市群,提升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朔州市要按照新型煤电能源基地、晋北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加大资源型产业循环化力度,做大做强优势特色支柱产业,强化金融、信息、文化、教育、物流商贸等功能,实现由工矿区向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转型。加快城北新区和经济开发区发展,构建以主城区为主体、井坪、神头为两翼的组团城市,壮大城市规模、提升品位,建设现代化工业新城,加快东西向通道建设,形成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

加快晋南中部城镇群建设。实施点轴开发,强化临汾、运城、侯马等中心城市的作用,以大运、同蒲综合通道为主轴,侯月—侯西通道为次轴,带动沿线城镇发展,构建节点走廊式的城镇空间格局。

临汾市要按照晋南区域性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大市的目标,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区域性服务功能。以集群化和循环化为导向,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发展。抓住山西南部东西大通道及大西客专等建设的机遇,强化其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区域地位。以河西新区和南部新城为重点加快中心城区发展,推进中心城区与洪洞、襄汾的一体化发展,构建从霍州到侯马以临汾为中心、侯马为副中心的城镇带。

侯马市要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强化商贸物流功能,逐步增强综合服务能力。推进侯马曲沃一体化发展,加强与新绛的联系与协作,建成晋南中部城镇群南北连接临汾、运城,沟通东西并向晋城、河南、陕西延伸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运城市要依托区位和文化资源优势,按照晋南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具有河东文化特色的新型工贸旅游大市定位,完善服务功能,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大力发展果品、肉鸡、油脂、轻纺、芦笋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以先进装备制造、新型化工、新型材料、高新技术等为主的新兴产业,着力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现代物流中心。积极发展以关公文化、盐文化和黄河文化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加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主城区,加快空港新区和盐湖新区组团发展,建设东部新区、北部新区和南山生态区。促进中心城区与永济市、临猗县、夏县组团发展,推进与三门峡、渭南的深度合作,构建黄河金三角城市群,形成与西安、郑州、洛阳联动发展的格局,实现共生共赢。加强与关中和中原地区的联系,成为山西向西向东开放的桥头堡和大通道。

促进晋东南中部城镇群建设。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构建以长治、晋城两个中心城市为核心,太焦综合通道为轴带的城镇空间格局。

长治市要按照具有上党文化特色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综合性工业城市的定位,加快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强化文化教育等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北部新区,改造提升旧区和马厂、故县片区,实现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努力把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辐射潞城、壶关、长子、屯留、长治、襄垣的“1+6”城镇群,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城镇群。加强与河北、河南及山东的联系,扩大开放,加快发展。

晋城市要按照能源和煤化工服务基地、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积极培育以物流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强化科技、文化、教育和旅游服务功能,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加快城市新区开发,推进沁河特色小城镇带建设,形成绿色生态型产业区。加强与中原城市群的联系与协作,成为我省面向中原的门户城市和晋豫区域的中心城市。

第三节 实施“大县城”战略

加快县城发展是我省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以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完善功能、塑造特色为基本途径,引导生产要素、优势资源向县城集中,提高服务能力,形成县域经济发展核心。建设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中心和商贸服务中心,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形成彰显特色的标志和亮点。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加大以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城市道路、集中供热、供电、供水、供气、生态文化公园等为重点的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搞好造林绿化,提升城镇品位,改善人居环境。通过“大县城”建设,培育一批新的中小城市。到2015年,1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县城达到20个左右,5—10万人口规模的县城达到40个左右。

第四节 实施百镇建设工程

坚持规划引领,改革推动,实施“百镇建设工程”。在全省选择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建制镇,确定省、市级各100个重点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支持其加快发展。开展以垃圾治理、排水沟渠建设、街巷照明、公共活动中心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村镇整治,实施产业集中园区、市政道路、燃气、供排水系统、垃圾处理设施、休闲公园六项重点镇工程建设,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到2015年,力争全省建制镇主要基础设施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重点镇新改扩建基础设施符合市政标准,基础设施主要指标达到全国中等以上水平。

第五节 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我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要因地制宜地探索不同的转型策略和模式。按照工业新型化的总体战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改造提升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支柱产业多元化和产业结构优化。整合“城”“矿”,促进融合与互动。强化城市综合功能,增强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扩大辐射和组织效应。加大资源型城市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加强城市绿化,逐步还原生态功能。继续推进太原西山地区、大同矿区、阳泉矿区等工矿地区的综合治理。第六节 加强城镇化管理

完善城镇规划,创新城镇建设理念,推进城镇扩容提质,创造发展条件,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加快城镇新区开发和旧区综合整治。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设施配套、一次到位”的原则实施新区综合开发建设。以完善功能、改善环境、提升品位、突出特色为目标,结合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对城镇旧区进行成街成坊综合整治。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对城镇重要街道、河湖、公园、文化及商业中心、广场、主要出入口等重点地段进行重点塑造和建设。建立健全城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特别是地下管线档案动态管理系统,加强管库建设。

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城镇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搞好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新建和扩建。积极推进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为重点的县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达标,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新建和改扩建。设区城市至少建设一所达到三级甲等水平的综合医院,县级综合医院完成改扩建。全面完成建制镇卫生院改造,社区卫生服务基本满足居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需求。

稳步推进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大、中、小型城市要差别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改进大城市落户政策,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取消小城镇落户限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调整完善现行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住房等方面制度和政策,消除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体制性障碍,使农民工及其子女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第六章 加快推进城乡生态化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绿色、低碳、洁净、健康”的发展理念,以加强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

第一节 建设“绿化山西”

以建设生态省为目标,以造林绿化为重点,努力提高生态空间比重,改善生态空间质量,构建河流、农田、铁路、干线公路绿化带,与人工防护林相结合的生态屏障网络格局,增强生态服务功能,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坚持增绿增收并重、造林造景并举、绿化美化并行,继续深入推进造林绿化工程,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每年完成营造林400万亩以上。加快推进晋北晋西北防风固沙林区、吕梁山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区、太行山土石山水源涵养林区和中南部盆地防护经济林区四大生态屏障建设。积极推进退耕还林及成果巩固、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村镇绿化以及平原绿化、矿区植被恢复和碳汇造林十大林业生态工程。大力实施干果经济林、速生丰产林、林木种苗、花卉、森林旅游建设五大林业开发工程。积极推进以天然林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和恢复、未成林造林地管护、中幼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等六大森林资源保护经营工程。突出抓好林业科技、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和生态文化公园等基础工程。推进集体林权改革和国有林区林管理创新,完善激励约束和生态补偿机制,引导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建设。

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加快推进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优先安排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河流及河段,治理河段达到国家防洪标准。继续实施国家八大水土保持工程,重点推进省级六大水土保持工程。尽快启动重点水源地保护工程。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建立气候变化监测系统,制定温室气体排放计量、统计、监测体系。摸清全省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评估试点工作,建立管理平台,严格执行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加快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技术研发和示范,加强国内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

第二节 建设“气化山西”

坚持科学规划、有序发展、适度竞争、安全高效、加快推进的指导方针,以气源建设和管网建设为重点,以惠及民生为根本,全力推进气化山西建设。到2015年,设区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0%,县城燃气普及率达到80%,建制镇燃气普及率达到30%。

理顺“四气合一“体制机制。以理顺产权关系和扩大规模为突破口,形成有利于煤层气、天然气、焦炉煤气、煤制天然气四气合一可持续的气化运行机制。以政府为主导,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以资产为纽带,整合各类资源和企业,实现风险共担、共赢发展。

优化气源布局。提高供气总量,完善气源总体配置。加快我省六大煤层气开发利用基地(开发区)(即沁南、沁北、三交柳林煤层气开发基地、河曲—保德、临兴、大宁—吉县煤层气勘探开发区)、十大焦炉气综合利用园区建设,积极推进LNG储备调峰设施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大幅度提高加气母站、加气站规模和覆盖面。扩大社会用气规模和范围,基本形成可覆盖我省“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燃气利用格局。

加快管网建设。按照“三纵十一横”输气管网总体布局,积极推进管网干线建设。加快建设通达大中城市、重点工业企业和园区、重点矿区、重点城镇的支线管线。全面增强燃气的输配气能力,提高管网覆盖率,使天然气、煤层气利用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积极推进东延、南下出省输气管道建设,打通煤层气向邻省外输通道,适时利用余气向外输送。

加大农村以沼气为主的新能源建设力度。户用沼气重点安排退耕还林地区、粮食主产区,兼顾畜牧业较发达区、革命老区和山庄窝铺区等。大中型沼气工程重点安排在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对大中型沼气工程运行管理队伍和服务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建、管、用、护水平。

第三节 建设“净化山西”

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推进、污染减排与环保设施同步共进,以“节、减、治、创”为路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蓝天碧水扩容提质工程,努力为城乡群众创造一个清洁的环境。

实施污染减排工程。确保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和粉尘排放总量控制任务。强化结构减排,从源头控制污染物排放。以规划环评、循环经济准入标准为手段促进重点产业的结构调整,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强化工程减排,实施重点行业脱硫、脱硝“双脱工程”,实现煤炭、焦化、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全脱硫”,形成以削减火电行业排放为重点的工业氮氧化物防治和以消减机动车排放为重点的城市氮氧化物防治体系,火电行业实现全脱硝。实施火电行业废水“零排放”工程。加快电力、焦化、钢铁、造纸工业企业污水深度处理进度,基本实现污水闭路循环不外排。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档升级改造工程,所有县级以上城市配套管网建设。强化管理减排,加大对重点排污企业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强化技术减排,健全我省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体系,建立省级污染防治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加强煤炭、焦化、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污染治理技术研发。

实施节能重点工程。限制和改造“两高一资”项目,综合运用经济、技术、管理、法律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强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加快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区域热电联产工程、余热余压利用工程、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电机系统节能工程、能量系统优化工程、建筑节能工程、绿色照明工程、政府机构节能工程、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等节能项目。加强煤炭、电力、冶金、焦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加大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监督检查力度,促进企业加强用能管理。

继续实施蓝天碧水扩容提质工程。将蓝天碧水工程范围扩大到11市66个县(市),使占全省经济总量和污染总量80%以上的区域全部纳入蓝天碧水工程范围,所有市、县(市)建成区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标准,主要河流水体水质实现明显好转,地表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做好重污染企业搬迁工作,整体推进污染企业“退城进园”。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全省设区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5%以上,县城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70%以上,加快集中供热锅炉烟气高效脱硫及除尘改造工作进度。在城市及近郊禁止新建污染重的燃煤小锅炉,逐步拆除已建燃煤小锅炉。加强重点流域、饮用水源地和市区水域污染综合防治,提高市界断面水质达标率,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继续实施“2+10”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继续实施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重点建设汾河干流坝、路、林一体化建设工程,干流堤坡整治及退水涵闸改造工程和汾河源头生态移民及土地复垦工程,继续加大干流河道疏浚整治工程和人工湿地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太原西山综合整治工程,对区域内企业进行全面整治,整体退出水泥、焦化、化工、煤炭等高污染行业,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开展10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强化林草植被建设与保护,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积极推进河道治理、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污染企业关停整治、采煤(矿)沉陷区治理、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等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全力推进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及清水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

第四节 建设“健康山西”

树立“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到2015年,全省群众健康素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群众健康保障水平处于中部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实施城乡环境同治工程。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在城市推行“绿色清洁施工”,控制扬尘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排放,全面提升空气质量。抓好太原市环境质量改善试点,在全省率先完成重点污染行业高效除尘改造任务。大力推进城中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大力改善城乡结合部环境质量。逐步建立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将环境监测与评估、污水及垃圾等环境治理设施、环境应急、环境信息等纳入环境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完善城镇环境基础设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着力解决农村安全饮水、清洁能源、卫生公厕、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问题,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完成“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建设,新创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使全省大多数村庄环境状况得到较大改善。积极开展土壤污染修复示范工程。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重大疾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处置能力建设,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改善出生人口素质。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落实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推进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诚信体系建设,完善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实施餐饮服务食品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基本建立起覆盖市县并延伸到农村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初步完善。完善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加强对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加大对农村药品安全和高风险品种等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加强粮油食品安全工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食品药品技术支撑体系,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建设覆盖全省的省、市、县三级电子监控、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化系统。

积极发展体育事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和群众性体育比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切实加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和建设,推进市、县两级体育设施“五个一”工程。建立完善的国民体质监测服务系统,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培养城乡居民崇尚健身、参与健身、科学健身意识。扎实抓好青少年体育工作。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工程,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低碳生活方式,推进公民健康素养和行为养成,引导居民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倡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营养意识,形成良好的饮食、健身、休息、心理习惯。

第七章 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逐步完善符合省情特点、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一节 加强民生建设

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力度,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制度,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积极扩大就业。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采取信贷、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规模。完善税费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技能鉴定补贴,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完善和落实小额贷款、财政贴息、场地安排等鼓励自主创业政策,促进各类群体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就业援助政策,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对外劳务合作。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创业服务。高度重视就业培训,加快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努力实现每个市办好一所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强化政府保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支持和规范发展就业中介服务,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和产业规划促进就业的机制,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地区间劳务协作,扩大贫困地区农村劳务输出。完善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做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失业动态监测和预警工作。

调整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者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

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市场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积极稳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实行国有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缩小行业间平均工资差距。完善公务员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完善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管理的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

健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出让制度,建立国有土地、矿产、森林等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全民共享机制,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公共服务支出。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扩大国有资本收益上缴范围,提高上缴比例,统一纳入公共财政。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全面建立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分红制度。保障技术成果在收入分配中的应得份额。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严格控制职务消费。

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健全地方法规,强化政府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加快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清理和规范工资外津贴补贴、非货币性福利等。健全领导干部收入、房产、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清理整顿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建立信息监测系统,完善收入分配统筹机制。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努力提高城乡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

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巩固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切实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达到省级统筹。努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三个全部,一个重点”。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加紧建成和发放“社会保障一卡通”。

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分类施保,实现应保尽保。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加强城乡低保与最低工资、失业保险和扶贫政策的衔接平衡。做好低保边缘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加强优质安置工作。健全灾害突发等临时救助制度。

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逐步提高居民福利水平。坚持家庭、社区和福利机构相结合,逐步健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推动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化。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增强社会慈善意识,积极培育慈善组织。落实完善公益性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入推进劳动合同制度,提高集体合同制度覆盖面。依法推进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实现对用人单位签订、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动态监管。进一步加强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设,大力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活动。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能力建设,提高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能力。全面推行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网格化”管理体制,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劳动保护和劳动执法监察,规范用工行为,落实劳动标准,改善用工条件,促进体面劳动,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积极扩大消费。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调整优化政府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大型购物中心、超市、专营店、便利店等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文化旅游等新兴服务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加强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求治、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协调互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国家重大公共服务项目。积极预防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病,提高突发重大卫生事件处置能力。逐步建立农村医疗急救网络。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所服务体系,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政策。加快构建各级医疗机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探索形成各类城市医院和基层医院机构分工协作格局。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初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和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

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健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推进各项医疗保险制度整合。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筹资标准及保障水平,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支付限额。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机制。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地市级统筹,逐步实现省级统筹。

推广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其他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实现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提高基本药物实际报销水平。规范和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

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加强中医药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快完善符合省情的住房政策体系,推进住房供需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居民收入基本适应,实现广大人民群众住有所居。

健全住房供应体系,立足保障基本需求、推动合理消费,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对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廉租房制度,政府提供基本住房保障。对中等偏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公共租赁住房制度,政府给予适当支持。对中、高收入家庭,实行租赁与购买商品住房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健全住房标准体系,倡导租买结合、梯度消费。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健全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强化政府职责,动员社会参与,探索保障性住房建设新模式。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使其成为保障性住房的主体。全面完成国有工矿棚户区、城市棚户区、国有林区垦区棚户区改造任务和煤矿采煤沉陷区危房搬迁和改造,实现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全覆盖。到2015年,基本解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3平方米以下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和农村危房改造问题。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定公平合理、公开透明的保障性住房配租政策和程序,严格规范准入、退出管理和租赁标准。

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把保障基本住房、稳定房价和加强市场监管纳入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目标。完善土地供应政策,增加居住用地供应总量,有效扩大普通商品住房供给。落实国家差别化住房税收、信贷政策,合理引导自住和改善住房需求,抵制投资性购房需求。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扩大覆盖范围。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信息发布制度。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全面实施优生保进工程,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深化“关爱女孩”行动,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改善。加大对老龄事业的投入,基本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体现城乡不同特点的多元、多层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施“金人工程”,完善全员人口统筹管理基础数据库。贯彻落实国家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重视残疾预防,建立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社会保险补贴待遇、社会福利的保障体系,以及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托养、无障碍、文化体育、维权等内容的服务体系。

第二节 创新社会管理

适应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公共需求急剧增长、思想观念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把握方向、整合力量、统筹各方。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公民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培养公民意识,履行公民义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加快构建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和应急管理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社会管理机制。加强源头治理,更加注重民生和制度建设,尽可能防止和减少社会问题产生。加强动态协调,更加注重平等沟通和协商,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应急管理,更加注重应急能力建设,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公共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化解消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全面推进政府服务型管理。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保障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政府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健全以市县政府为主、统一与分级相结合的多层次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总量,注重提高质量,促进均衡发展。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在可能的前提下,引入市场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上方式参与,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加强社区建设和社会组织建设。全面开展城镇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共同体。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推进社区居民依法民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完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体系,加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地等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发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驻区单位的积极作用,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以及综治、维稳、信访等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构建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有效承接基层政府委托事项。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改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完善归口管理、登记管理办法,促进社会组织发展。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强化行业自律,发挥沟通企业与政府的作用。加强社会组织监管,引导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自律性。

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立健全方式多样、畅通高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完善公共决策的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完善信访制度,注重民意收集与信息反馈,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联系群众制度。充分发挥互联网通达社情民意新渠道作用,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加快建立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和决策纠错机制。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领导协调机制、排查预警、疏导转化、调节处置机制。整合各方面力量加强信访工作,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及时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健全社会应急管理体系。树立全面预防观,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全社会抗御突发事件能力,有效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加强应急信息平台、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加工供应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在全省重点建设区域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建立省、市、县(市、区)三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区域、骨干、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加大防震灾体系建设力度。加强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构建气象灾害立体监测体系。提高气象综合观测能力和自动化水平,提升保障服务能力。

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加快国防动员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省战时首脑指挥工程改造、省市国防动员中心,装备维修机构、民兵预备役训练基地建设。建设以民兵防空队伍为重点的作战力量和省级应急专业救援力量。健全完善重点人防城市防控和应急预案,突出人员隐蔽工程建设和重要目标综合防护。继续加大交通战备基础设施投入,交通设施规划建设要充分满足军事需求。在重点城市建设经济动员中心,形成完备的“双应”经济潜力动员格局。依托国家物资储备,支持社会应急保障品储备,建立军民一体的战略物资储备体系。抓紧建立电磁频谱数据库,提高省域情报侦察、电磁对抗、雷达预警、武器制导等信息作战和电磁安全保障能力。深化军队社会化保障,将军官经济适用房逐步纳入政府规划保障范围,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加大军地共育人才力度,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双拥共建,进一步增强全民国防和双拥观念。

第三节 强化安全管理

进一步强化安全发展理念,牢固树立抓好安全生产就是政绩的观念,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健全完善社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切实解决突出的社会安全问题。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强化安全技术和装备设施保障,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以煤炭行业为重点,深入开展覆盖所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并使之制度化、常态化。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各项规定。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不断创新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机制。严格现场管理,强化工作纪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严肃对待事故,严格责任追究,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由明显好转向稳定好转转变。加强和改进社会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坚持全面管理与重点控制结合,深入推进流动人口动态管理。通过摸清底数、动态管控、分类管理,做好重点人员管理帮教工作。完善滚动排查机制、多元调解机制,从源头化解社会矛盾。把社会组织纳入依法有序管理之中,实现社会组织常态监管。健全网上动态管理机制、网上网下综合打防机制、网上舆情引导处置机制,提高虚拟社会综合管控能力。建立健全现代警务指挥体系、全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和打防管控疏一体化动作机制,加强社会治安打防管控。明确责任主体,完善协作机制,加大打击力度,依靠科技手段,坚持举报重奖,切实加强民爆物品安全管理。第八章 大力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走出资源型经济全面转型的新路子

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面、系统性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充分利用试验区这个大品牌、大载体、大平台,紧扣“资源型经济转型”和“综合配套改革”两个关键,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为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积累经验。

第一节 全面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

资源型经济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以及现代服务业等接续替代产业,实现支柱产业由单一向多元、产品由低端向高端转变。同时,要统筹推动区域良性互动,特别是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增强发展的均衡性;统筹城乡发展,拓宽资源型产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途径,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按照不欠新账、渐还旧账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补偿机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技术支撑。

第二节 深化综合配套改革

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有效的支持平台和制度保障。继续实施和完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政策,进一步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生态环境治理、煤炭企业改革和转型转产。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煤炭行业资源税从价征收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采矿权市场和资源有偿使用机制,推进其他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改革,建立与资源利用水平和生态环境治理挂钩的动态补偿机制。创新金融体制,加快推进区域金融综合配套改革,着力发展资本市场,引导社会资金参与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为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强大金融支撑。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开发整合废弃工矿土地,集中用于转产转型项目建设,保障国有重点煤矿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搬迁改造项目用地。创新扩大开放体制机制,开展资源型经济转型国际合作,增强对外开放能力。

第三节 全力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工作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举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全力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组和办事机构,全面组织领导改革试验工作。建立部省合作机制,协调解决改革试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确保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有序进行。制定领导班子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绩效考评制度和目标责任制。

制订总体方案和专项规划。明确转型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提出具体的转型、改革目标、推进路径和重要任务,以及对国家层面的政策诉求等。围绕财税、金融、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科技人才、社会保障、区域发展、产业发展、投资、对外开放、城镇化等方面编制专项规划。

开展先行先试。统筹布局一批资源型经济转型试点市、县,按照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针对阻碍本地区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因地制宜探索转型发展的路子。力争率先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上实现突破,成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排头兵,为试验区建设提供先导性经验和路径。

加强学习借鉴。围绕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财税、产业、金融、生态保护政策等方面,学习借鉴德国鲁尔、日本北九州、荷兰和美国休斯敦等国家、地区的转型成功经验。深入研究我国其他试验区做法和经验,并借鉴移植。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要对本区域、本领域、本行业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提出建议,形成“方案—实施—反馈—调整”的动态机制。

建立转型政策储备库和项目储备库。加强对我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相关前沿政策的研究,建立支持改革的政策储备库,形成强大的制度供给能力。在现有重大项目库的基础上,选择高端的、转型特征显著以及具有示范意义的循环经济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类等项目建立转型项目储备库,在年度投资计划中优先布局建设,优先安排资金,加快建设进度,争取尽快达产达效,发挥示范效应。

创造宽松环境。扩大社会舆论影响,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营造勇于创新、勇于探索、敢闯敢冒、敢为人先的干事创业社会氛围。研究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逐步将资源型经济转型改革试验纳入法制化轨道。

第九章 深入实施文化强省战略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发展是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发挥我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全面加强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全省人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第一节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

坚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基本原则,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取得进展,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推动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完善绩效考评机制。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积极探索适合基层特点、适应群众需要的新型文化服务方式,鼓励有条件的文化单位开展流动服务、联网服务,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向城乡基层延伸。

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积极推动国有文艺院团、重点新闻网站、非时政类报刊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把深化改革和资源整合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资源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培育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推进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广电网络集团、山西演艺集团、山西广电传媒集团、山西影视集团、山西日报传媒集团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快组建山西文化产业投资集团。

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积极探索对转企改制后文化企业的有效管理措施和办法。建立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第二节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积极运用市场机制,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特别是农村和社区为重点,健全服务网络,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省级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山西广播电视中心、山西电影大厦、山西戏剧艺术中心、山西省群众艺术文化活动中心、赵树理文学中心、山西省省情(方志)馆、山西省美术馆、山西省少儿图书馆和山西音乐厅。抓好山西大剧院、省图书馆新馆的运营。填补市级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空白点,实现“市市有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的目标。大力实施“百县强基工程”,加大图书馆、文化馆、艺术表演场所(剧场)等县级文化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建设,提升全省县级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综合服务能力。积极鼓励指导行业博物馆和民办博物馆建设。大力实施“万村千乡文化设施建设工程”,进一步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继续支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支持城乡电影院线建设。推动流动文化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开展流动文化服务,逐步形成以城乡文化设施为重点,以流动文化设施和数字资源建设为补充,省、市、县、乡、村五级联网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向20户以下自然村覆盖,加快农村文化场所全覆盖、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万村千乡公益文化建设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和农家书屋等工程建设。继续推动公共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和有条件的公共美术馆、工艺美术馆、科技馆免费开放。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强化县级宣传文化部门班子建设,配齐乡镇、村和街道、社区宣传文化工作人员。

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加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充分发掘和利用我省丰厚的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推出一批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培育一批德艺双馨、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名家大师。加大对文化产品扶持和奖励力度。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充分发挥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作用,加强基础理念研究,加大有关我省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研究的力度,推出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促进优秀社科成果的评奖和推广应用。

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管理。加强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重要新闻媒体建设,推动内容、形式、手段和机制创新,提高引导社会舆论能力。加强重点新闻网站、山西网络电视台和新兴媒体建设,健全全省互联网信息内容情况通报、分析研判机制,加强对网络的行政监管、行业自律和公众监督。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加大对世界文化遗产、大遗址、历史文化名城(村镇)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开发。加强文物保护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不断完善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类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第三节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

实施“大作品、大集团、大景点、大会展、大服务”战略。抓住创意这个核心,推出一批叫得响、留得住、传得开的文化产品,用山西良好的文化形象和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效,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加大整合与重组力度,培育一批有实力、有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与旅游企业集团,通过市场运作,提升我省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以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景点为突破口,重点抓好一批体现山西文化符号和元素的景点和项目,集中进行包装、推介、扩散。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准,引进文化与旅游产业领军人才,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服务层次。加快建设区域性会展中心,引进和扶持综合实力强、专业水准高的会展企业,吸引承办国内外专业性商务会展,争取举力国内外大型文艺会演、体育赛事、专业论坛,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会展品牌。继续办好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等节庆会展活动。

推进“一策一业一品一节一剧”工程。整合资源,培育文化品牌。制定出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抓好一批带动性强、有发展前景的重点产业项目,推出一批有地域特色和优势、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产品,打造一批集文化、旅游、商贸为一体,能提升当地形象和影响力的节庆会展活动,创作一批群众喜爱、服务基层、叫好又叫座的文艺剧目,加快发展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百花竞放”的全方位文化发展新格局。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业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打造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市场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把政策引导和市场调工结合起来,把转企改制和联合重组结合起来,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集中优势资源,大力推动基础较好、优势明显、潜力巨大的文化旅游业、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等九大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形成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

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高度重视现代科技在文化发展与传播中的主要作用,积极改造传统文化形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产品换代。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数字立体电影、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业态,发展网络文化、数字娱乐产品、工艺美术等新兴业态,拓宽文化产品服务范围和领域,增强多元化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传播力和吸引力。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不懈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省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太行精神”、“右玉精神”等。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努力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拓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展。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弘扬科学精神,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网上舆论引导,整治互联网、手机、广播电视节目等领域的庸俗、低俗、媚俗现象。加大校园周边环境净化工作,重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抓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健康成长。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第十章 大力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 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面贯彻国家和我省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第一节 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积极实施“科技创新跨越工程”,着力推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双向融合,全面增强科技研发能力,努力实现科技创新跨越发展的目标。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努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突出科技研究、技术创新和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公共服务的共享平台建设,建立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构建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能力,突破和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园区建设,组建山西工业技术研究院。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设,努力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国防民用成果转化、省校合作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鼓励组建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促进军民科技合作。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进重大专项的实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科技人才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制定和实施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优惠政策。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

构建产业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建立财政拨款、企业投资、银行贷款、社会投入等相结合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强化企业科技投入主体地位。继续加大财政性科技资金投入,设立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担保资金,引导企业及各类投资者投资科技创新。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吸引煤焦领域资金支持科技创业。加快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探索开展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强化科技合作和交流。拓展产学研对外交流渠道,依托“环渤海技术转移联盟”,支持企业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科技孵化机构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支持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我省联建科技园区。支持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来我省设立研发机构、中试基地、产业化基地。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中部、周边、环渤海地区以及其他8个国家级试验区科技的合作。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跨越工程”。充分发挥科学技术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部省会商机制的作用,有效集成国家及山西的科技资源,推进我省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积极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在煤炭清洁生产利用、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减排、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第二节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完善现代教育体系。积极发展城乡学前教育,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努力实现全省职业教育全覆盖。高等教育要坚持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的原则,优化结构,增强实力,加快推进高校新校区建设。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支持特殊教育发展,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注重各级教育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良知的培养。组织实施教育6项重点工程。

推进教育改革开放。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逐步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动素质教育,促进培养创新人才。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增强办学活力。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促进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协调发展。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扩大教育开放,提高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组织开展8项教育改革试点。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和管理。整合教育资源,实现社会共享。加强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强化教育督导评估。

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大力促进产学研用结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服务能力。加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建设一批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特色重点学科。尤其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注重在学科设置、专业布局上向资源型经济转型适当倾斜。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作,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加强联合攻关,组织实施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在形成新产品和推进新产业上取得新进展。统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资源,增强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健全社全培训网络,积极开展企业岗位技能培训和农业科技服务。主动参与文化事业建设,促进文化强省建设。第三节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快人才培养步伐,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突出抓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新兴产业创业型领军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开发。实施“党政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大规模、多渠道培训在职在岗干部。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能力培养计划”,提升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提升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抓好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建立与转型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动态调控机制。加强重点科研院所和实验室建设,发挥重大科研平台在人才素质提升中的孵化作用。加快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以项目为载体,重点引进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以及重点学科、重大工程所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完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回晋(来省)创新创业政策,拓展延伸“百人计划”,实施高端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工程和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培养引进工程,大力吸引国内外拔尖人才。实施“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重大产业项目工程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依托重点学科、重大项目、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技术开发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及项目和课题,面向国内重点大学和一流科研院所公开招聘一批拔尖人才。实施面向“211”和“985”院校的潜力人才储备计划。采取灵活多样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鼓励用人单位以短期服务、承担委托项目、合作研究、技术入股、承包经营、人才租赁等多种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引进人才评估机制,提高引进人才的水平和质量。

切实用好现有人才。以实践能力和工作业绩为主要依据,科学评价人才。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大力推广竞争性用人机制,科学选拔人才。建立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大力推进专业技术资格评价的科学化、专业化、社会化进程。加大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和重大产业项目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制定并实施“三晋学者”计划,培养造就一批在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才。建立健全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工作生活待遇,确保人才队伍稳定。

创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创新人才政策,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确保重大人才政策的实施和重大人才工程的推进。建立政府重大项目专家论证制度,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建立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特殊编制政策。建立一体化、全开放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各类人才合理配置,设立山西省突出贡献人才奖、对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进行表彰奖励。完善“三晋技术能手”和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评选表彰制度。加强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进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第十一章 加快改革攻坚步伐 创新完善体制机制 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源泉,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第一节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增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能力,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实行首办责任制,提高审批效率。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完善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和政府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强化行政问责,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第二节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合作者,鼓励省外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重组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依法加大对严重资不抵债、扭亏无望国有企业的改革破产力度。加快主辅业分离、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步伐,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配使用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进国有资产监管方式,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集体企业改革,推进集体企业关闭和重组,积极发展股份合作制集体经济,加强集体资产的监管和运营。

第三节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扩大民间资本市场准入范围,凡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对民间资本全部放开。重点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文化产业等领域。鼓励和支持煤焦、钢铁等资源型产业领域的民营企业转产转型,发展新兴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搭建民营企业转产转型服务平台,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民营经济的服务,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四节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在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事权的基础上,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增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改革试点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完整性和透明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全面落实国家税收制度改革政策措施,逐步健全有利于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地方税收体系。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第五节 推进金融改革发展

积极创造与转型跨越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格局。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提高各级政府管理、协调和服务金融业的能力。鼓励支持国有大型银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服务力度。加快推进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发展,进一步理顺地方金融机构产权关系,完善地方金融机构治理机制。积极支持省外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来晋设立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健全中、小、微企业商业性信用担保体系。加大培育后备上市资源,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方式上市,尤其是中小板和创业板。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债券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发展股权投资、创业投资,推进企业资产证券化,开辟融资新途径。积极推进煤焦期货交易平台和股权交易平台建设。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打击逃废金融债务、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第六节 推动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煤炭及其他重要矿产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理顺煤、电、气、热、水、矿产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收费制度改革。扩大排污权交易试点范围。健全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完善市场监管机制,规范市场秩序。

第七节 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培育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改革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鼓励社会资金兴办社会事业,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城乡群众多样化需求。

第十二章 大力实施开放引进战略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实施开放引进战略,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合作与竞争,努力实现对外开放的新突破。

第一节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换市场、技术、资金、项目,以优惠政策为牵引,以优质服务为支撑,吸引更多有利于转型发展的项目、企业进入山西。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充分利用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等会展招商引资平台,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面向国内外广泛招商。鼓励以企招企、以商招商、以项目招商,实行定点式、跟进式、持续式的精细化招商引资,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积极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来晋投资,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充分发挥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各类园区的支撑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突出产业链招商,围绕我省重点行业,以完善供应链为重点,积极引进产业链中的上下游配套企业,推动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配套,培育产业集聚优势和综合环境优势。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人才、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为山西建设服务。积极稳妥开展境外投资。

第二节 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

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保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加强出口商品基地建设。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在提高传统优势商品质量和档次的基础上,高度重视装备制造、新材料、特色食品、文化创意产品等高附加值、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培育服务外包市场,积极推进我省服务外包基地建设。优化进口商品结构,加大对高新技术、环保、节能低碳产品以及关键设备的引进力度。加快推进内陆口岸和综合保税区建设,扶持发展具有仓储、报关、检验检疫、配送、加工贸易等复合功能的大型物流园区。

第三节 深化区域合作

以能源、旅游、农产品、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合作为载体,加强与京津冀的协作发展,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以能源、冶金、煤化工、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为载体,引深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主动承接相关产业向我省转移。以能源经济、物流、旅游、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为载体,加强与呼包鄂、关中城镇群、中原城镇群合作。全面落实省际等战略合作协议,加强政府、企业和行业组织等各层次的经常性沟通和磋商。鼓励支持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突破行政界限,开展区域协调发展试验。

第四节 强化与中央企业合作

大力支持中央企业在山西的发展,深入开展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合作。将与中央企业合作作为对外开放的突破点,引进更多的优质项目、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积极主动地加强与中央企业的沟通交流,为更多的中央企业在山西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实现互利共赢。立足双方共同需求,找准合作的结合点,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抓好签约项目落地和新项目谋划,推动山西与中央企业的战略合作持久、稳定发展。

第五节 优化发展软环境

在加强硬环境建设的同时,特别注重优化软环境。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行政不作为和渎职责任追究制,严格执行行政许可公开制度、收费公示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创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规范行政执法和司法行为,创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积极推进以政府信用为先导、企业信用为核心、个人信用为基础的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建立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制度,搭建手续全程代理等服务平台,形成良好的服务环境。破除封闭保守的狭隘观念,树立开放合作的全新理念,加强舆论宣传,提升对外形象,形成包容开放、海纳百川、互利互惠、共赢发展的人文环境。第十三章 推进依法治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发挥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投身我省转型跨越发展。

第二节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全面落实依法治省基本方略,扎实推进法制山西建设,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地方法规体系。加快完善财税、环保、土地、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规范政府行为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廉洁执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制精神,形成人人学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人权保障,促进人权事业发展。

第三节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加有效地预防腐败。加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建设,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严格管理。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第十四章 加强规划实施 实现宏伟蓝图

本规划经过省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具有法律效力。要举全省之力,实现未来五年发展宏伟蓝图。

第一节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推动规划顺利实施,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级人民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合理配置公共资源,调控引导社会资源,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本规划提出的预期性指标和转型跨越等任务,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各级人民政府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法制环境,打破市场分割和行业垄断,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与省战略相一致。

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是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承诺。约束性指标要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其中耕地保有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指标,要分解落实到各市。公共服务特别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要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主要运用公共资源全力完成。

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加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统筹协调,注重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衔接配合。按照公共财政服从和服务于公正政策的原则,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政府投资结构,逐步增加省级政府投资规模,建立与规划任务相匹配的省级政府投资规模形成机制,重点投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更多投向革命老区和欠发达地区。

加快制定并完善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改善民生、公共服务、节能减排将主要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地方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地方人民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训教育、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完善监测评估制度,加强监测评估能力建设,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跟踪分析。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规划相关领域实施情况的评估,接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检查。规划主管部门要对约束性指标和主要预期性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并向省人民政府提交规划实施年度进展情况报告,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由省人民政府组织开展全面评估,并将中期评估报告提交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经中期评估需要对本规划进行修订时,要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完善统计制度,加强对服务业、节能减排、劳动就业、收入分配、房地产等薄弱环节的统计工作,为监测评估和政策制定提供基础。

第二节 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加快规划立法进程,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统领,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支撑,形成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完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编制程序,健全责任明确、分类实施、有效监督的实施机制。

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组织编制一批省级专项规划特别是重点专项规划,细化落实本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省级重点专项规划,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形成落实本规划的重要支撑和抓手。

市县规划要切实贯彻国家及省战略意图,结合市县实际,突出地方特色。要做好市县规划与本规划明确的发展战略、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的协调,特别是要加强约束性指标的衔接。市县规划与本规划总体要求不一致的,应在市县年度计划中做出相应调整。

加强年度计划与本规划的衔接,对主要指标应当设置年度目标,充分体现本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年度计划报告要分析本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特别是约束性指标的完成情况。

美好蓝图催人奋进,转型跨越时不我待。全省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奋力进取,为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任务、实现 再造一个新山西宏伟目标而奋斗!

第二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第一节 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

把握科技发展趋势,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推动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学科产生,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纳米科技等领域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紧密结合,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在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生态环保、能源资源、信息网络、新型材料、公共安全和健康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

第二节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建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创新战略联盟,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提高服务企业能力。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若干区域创新中心,把北京中关村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三节 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强相互配套、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在重点学科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新建若干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构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在关键产业技术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优化国家工程中心建设布局。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面向企业的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

第四节 强化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保持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稳定增长,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投入,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激励政策。实施知识产权质押等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建立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鼓励采用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专栏14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 新华社发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学前一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提高质量和水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发展,推进“双语教学”。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第二节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行县(市)域内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同一标准,以及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新增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创新东西部高校校际合作机制。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实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第三节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严格教师资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校长和教师专业化水平,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

第四节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改进考试招生办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制度。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责任,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规范办学秩序。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专栏15 教育发展重点工程 新华社发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第一节 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第二节 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大力开发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国际商务、能源资源、农业科技等经济领域和教育、文化、政法、医药卫生等社会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第三节 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推动人才管理部门职能转变,规范行政行为,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深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改进人才服务和管理方式,落实国家重大人才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专栏16 重大人才工程 新华社发

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提高政府保障能力,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第一节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明确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标准,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管理权限,健全地方政府为主、统一与分级相结合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

专栏17 “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重点 新华社发 第二节 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第一节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规模。完善税费减免、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完善和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场地安排等鼓励自主创业政策,促进各类群体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健全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机制。完善就业援助政策,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开展对外劳务合作。

第二节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就业信息全国联网,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建设。对未能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普遍实行劳动预备制培训。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鼓励企业开展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加强创业培训,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人员纳入培训范围。完善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健全失业监测预警制度,开展就业需求预测。

第三节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不断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全面推进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规范劳务派遣用工。改善劳动条件,加快劳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

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第一节 深化工资制度改革

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积极稳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加强对部分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缩小行业间工资水平差距。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完善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第二节 健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

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出让制度,建立国有土地、海域、森林、矿产等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全民共享机制,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公共服务支出。扩大国有资本收益上交范围,提高上交比例,统一纳入公共财政。完善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保障技术成果在收入分配中的应得份额。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严格规范国有企业、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严格控制职务消费。

第三节 加快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

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合理调整个人所得税税基和税率结构,提高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逐步建立健全财产税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加大社会保障投入,较大幅度提高居民转移性收入。

第四节 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加快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清理规范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外收入、非货币性福利等。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清理规范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加快收入信息监测系统建设。建立收入分配统筹协调机制。

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第一节 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切实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健全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失业、生育保险制度。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继续通过划拨国有资产、扩大彩票发行等渠道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

第二节 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分类施保,实现应保尽保。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加强城乡低保与最低工资、失业保险和扶贫开发等政策的衔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保障低保边缘群体的基本生活。第三节 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逐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坚持家庭、社区和福利机构相结合,逐步健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推动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化。加强残疾人、孤儿福利服务。加强优抚安置工作。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积极培育慈善组织,落实并完善公益性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第一节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重大疾病防控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积极预防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提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逐步建立农村医疗急救网络。普及健康教育,实施国民健康行动计划。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70%以上的城乡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孕产妇死亡率降到22/10万,婴儿死亡率降到12‰。

第二节 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政策,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达到2人。加快推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形成各类城市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格局。完善区域卫生规划,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放宽社会资本和外资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第三节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及保障水平并缩小差距。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和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全面推进门诊统筹。做好各项制度间的衔接,整合经办资源,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加快实现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和医疗费用异地就医结算。全面推进基本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改革付费方式。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

第四节 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其他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实现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建立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基本药物实际报销水平。加强药品生产管理,整顿药品流通秩序,规范药品集中采购和医疗机构合理用药。

第五节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有效形式。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积极推进支付方式改革。以病人为中心大力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改善医患关系,方便群众就医。推进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注重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第六节 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重视民族医药发展。发展中医药教育,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药资源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推进质量认证和标准建设。医疗保障政策和基本药物政策要鼓励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

专栏18 医疗卫生重点工程 新华社发

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快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第一节 健全住房供应体系

立足保障基本需求、引导合理消费,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对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廉租住房制度。对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中高收入家庭,实行租赁与购买商品住房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健全经济、适用、环保和节约资源的住房标准体系,倡导符合国情的住房消费模式。

第二节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

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基本解决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的问题。多渠道筹集廉租房房源,完善租赁补贴制度。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逐步使其成为保障性住房的主体。加快各类棚户区改造,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建立稳定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资金、住房公积金贷款、银行贷款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定公平合理、公开透明的保障性住房配租政策和监管程序,严格规范准入、退出管理和租费标准。

第三节 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

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和问责机制,把保障基本住房、稳定房价和加强市场监管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目标,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级人民政府负直接责任。完善土地供应政策,增加住房用地供应总量,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用地,有效扩大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健全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合理引导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加快制定基本住房保障法,修订完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强管理和扩大覆盖范围。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信息发布制度。

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第一节 加强计划生育服务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完善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政策体系,提高家庭发展能力。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少生快富”工程奖励金和特别扶助金的标准,扩大范围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继续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拓展服务范围。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大出生缺陷预防力度,做好健康教育、优生咨询、高危人群指导、孕前筛查、营养素补充等服务工作,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农村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第二节 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妇女发展纲要,全面开发妇女人力资源,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就业创业,提高妇女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能力。加强妇女劳动保护、社会福利、卫生保健、扶贫减贫及法律援助等工作,完善性别统计制度,改善妇女发展环境。严厉打击暴力侵害妇女、拐卖妇女等违法犯罪行为。

第三节 保障儿童优先发展

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实施儿童发展纲要,依法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改善儿童成长环境,提升儿童福利水平,消除对女童的歧视,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婴幼儿早期启蒙教育和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孤残儿童、艾滋病孤儿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等问题。严厉打击拐卖儿童、弃婴等违法犯罪行为。

第四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事业和产业,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具有护理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拓展养老服务领域,实现养老服务从基本生活照料向医疗健康、辅具配置、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紧急援助等方面延伸。增加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和便利化设施。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

第五节 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 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为残疾人生活和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性保障。实施重点康复和托养工程、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和“阳光家园”计划,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大力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生产扶助和生活救助力度。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构建辅助器具适配体系,推进无障碍建设。制定和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

专栏19 改善民生行动计划 新华社发

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适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统筹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

第一节 健全社会管理格局

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把握方向、整合力量、统筹各方,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服务型管理能力。发挥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制化。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培养公民意识,履行公民义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第二节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加快构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加强源头治理,更加注重民生和制度建设,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防止和减少社会问题的产生;加强动态管理,更加注重平等沟通和协商,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应急处置,更加注重应急能力建设,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化解消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第一节 完善社区治理结构

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社区居民依法民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完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体系,加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地等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积极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发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驻区单位积极作用,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鼓励因地制宜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

第二节 构建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

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延伸基本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发展社区服务站等专业服务机构,有效承接基层政府委托事项。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以及综治、维稳、信访等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完善优秀人才服务社区激励机制,推进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加快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专栏20 城乡社区服务能力提升计划 新华社发

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第一节 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改进社会组织管理,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重点培育、优先发展经济类、公益慈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城乡社区社会组织。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强化行业自律,发挥沟通企业与政府的作用。完善扶持政策,推动政府部门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向社会组织开放更多的公共资源和领域,扩大税收优惠种类和范围。

第二节 加强社会组织监管

完善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健全法律法规,严格依法监管。建立社会组织监管机制和管理信息平台,制定社会组织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提高政府监管效力。实行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和评估制度,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强化社会监管。引导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自律性。

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第一节 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完善公共决策的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注重民意收集与信息反馈,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信访制度。发挥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大众传媒等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发挥互联网通达社情民意新渠道作用,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第二节 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

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领导协调、排查预警、疏导转化、调解处置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整合各方面力量,有效防范和化解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企业重组和破产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群众工作制度,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作用,共同维护群众权益,兼顾好各方面群众关切,积极化解社会矛盾。

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适应公共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推动建立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第一节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制定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安全责任链。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强化快速通报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监管执法,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公信力。继续实施食品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检查和不良反应监测等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快速检测能力建设,整合社会检测资源,构建社会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强化基本药物监管,确保用药安全。

第二节 严格安全生产管理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预防机制。加强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建设,严格安全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健全安全技术标准体系,严格安全许可。实行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制度,深化煤矿、交通运输等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健全协调联动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防范治理粉尘与高毒物质等重大职业危害。开展安全科技攻关和装备研发,规范发展安全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安全技术援助和服务。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6%,工矿商贸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6%。

第三节 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以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公安、武警、军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专家队伍、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提高生命救治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强综合管理,优化布局和方式,统筹安排实物储备和能力储备。建立健全应急教育培训体系。完善特大灾害国际救援机制。

第四节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做好刑罚执行和教育矫治工作。完善和规范安全技术防范工作,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建设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加强特殊人群安置、救助、帮教、管理和医疗工作,加大社会治安薄弱环节、重点地区整治力度。加强情报信息、防范控制和快速处置能力,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刑事犯罪预警工作,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格公正廉洁执法,提高执法能力、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全面持续有效地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守法、敬业诚信和勤俭节约,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第二节 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建立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第三节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有效遏制违法有害信息传播。综合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

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第一节 创新文化内容形式 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研究设立国家艺术基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第二节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深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完善版权法律政策体系,提高版权执法监管能力,严厉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

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第一节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鼓励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注重满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促进基层文化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加强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依法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建立国家文化艺术荣誉制度。

第二节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培育骨干企业,扶持中小企业,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和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研发制定文化产业技术标准,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快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影院建设。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构建以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专栏21 文化事业重点工程 新华社发

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深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四十五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第一节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实现整体上市,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快股权多元化改革,有必要保持国有独资的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快公司制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铁路、盐业等体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稳步开展输配分开试点。继续推进电信、石油、民航和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稳步推进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垄断行业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

第二节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完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监管体制机制。探索实行公益性和竞争性国有企业分类管理。健全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合理分配和使用国有资本收益。完善国有金融资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监管体制。

第三节 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文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要公开透明,不得对民间资本单独设置附加条件。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完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优化外部环境,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改善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服务。切实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

第四十六章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加快建立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第一节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健全政府职责体系,提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水平,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调整和规范政府管理的事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坚定推进大部门制改革,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完善公务员制度。深化各级政府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改革,降低行政成本。第二节 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完善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决策程序,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询意见,充分协商和协调。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严格依法行政,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完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第三节 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实行内部考核与公众评议、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发挥绩效评估对推动科学发展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度。强化审计监督。推行行政问责制,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和纠错改正机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第四节 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严格认定标准和范围,对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规范转制程序,完善过渡政策,将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转为企业,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继续保留的事业单位强化公益属性,推进人事管理、国有资产和财政支持方式等方面的改革。

第四十七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预算制度和税收制度,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

第一节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完善分税制。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特别是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调减和规范专项转移支付。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探索建立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制度。第二节 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完善公共财政预算,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基础上研究编制社会保障预算,建立健全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强化预算支出约束和预算执行监督,健全预算公开机制,增强预算透明度。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及国债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政府会计改革,逐步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第三节 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

按照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分配关系、完善税权配置的原则,健全税制体系,加强税收法制建设。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合理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税率结构和征税环节。逐步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机制。继续推进费改税,全面推进资源税和耕地占用税改革。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

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全面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构建组织多元、服务高效、监管审慎、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功能,更好地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第一节 深化金融机构改革

继续深化国家控股的大型金融机构改革,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强化内部治理和风险管理,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继续深化国家开发银行改革,推动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研究推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继续推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改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促进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规范发展。强化保险机构的创新服务能力和风险内控能力,加强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深化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提高资金运作水平。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

第二节 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继续鼓励金融创新,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拓宽货币市场广度和深度,增强流动性管理功能。深化股票发审制度市场化改革,规范发展主板和中小板市场,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扩大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加快发展场外交易市场,探索建立国际板市场。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完善发行管理体制,推进债券品种创新和多样化,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推进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促进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健康发展,规范发展私募基金市场。加强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市场法律法规。继续推动资产管理、外汇、黄金市场发展。

第三节 完善金融调控机制

优化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健全货币政策决策机制,改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环境。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评估体系和处置机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进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拓宽使用渠道,提高收益水平。

第四节 加强金融监管

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健全金融监管机构之间以及与宏观调控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强化地方政府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责任。制定跨行业、跨市场金融监管规则,强化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发展信用评级机构。参与国际金融准则修订,完善我国金融业稳健标准。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境外监管机构的国际合作。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和安全。第四十九章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建立健全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第一节 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继续推进水价改革,完善水资源费、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和城市供水价格政策。积极推进电价改革,推行大用户电力直接交易和竞价上网试点,完善输配电价形成机制,改革销售电价分类结构。积极推行居民用电、用水阶梯价格制度。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按照价、税、费、租联动机制,适当提高资源税税负,完善计征方式,将重要资源产品由从量定额征收改为从价定率征收,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第二节 推进环保收费制度改革

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提高排污费征收率。改革垃圾处理费征收方式,适度提高垃圾处理费标准和财政补贴水平。完善污水处理收费制度。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选择防治任务繁重、技术标准成熟的税目开征环境保护税,逐步扩大征收范围。

第三节 建立健全资源环境产权交易机制

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健全矿业权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规范发展探矿权、采矿权交易市场,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规范排污权交易价格行为,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促进资源环境产权有序流转和公开、公平、公正交易。

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风险,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第五十章 完善区域开放格局

坚持扩大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协同推动沿海、内陆、沿边开放,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区域开放格局。

第一节 深化沿海开放

全面提升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从全球加工装配基地向研发、先进制造和服务基地转变。率先建立与国际化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区域国际竞争软实力。推进服务业开放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吸引国际服务业要素集聚。深化深圳等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加快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建设。

第二节 扩大内陆开放

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依托,以各类开发区为平台,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发挥资源和劳动力比较优势,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外商投资优势产业领域,积极承接国际产业和沿海产业转移,培育形成若干国际加工制造基地、服务外包基地。推进重庆两江新区开发开放。

第三节 加快沿边开放

发挥沿边地缘优势,制定和实行特殊开放政策,加快重点口岸、边境城市、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发展面向周边的特色外向型产业群和产业基地,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建成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把新疆建成向西开放的重要基地,把广西建成与东盟合作的新高地,把云南建成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不断提升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水平。

第五十一章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外贸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

第一节 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

保持现有出口竞争优势,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提升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质量和档次,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完善政策措施,促进加工贸易从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物流等环节拓展,延长国内增值链条。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和功能,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中。鼓励企业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提高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第二节 提升进口综合效应

优化进口结构,积极扩大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国内短缺资源和节能环保产品进口,适度扩大消费品进口,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优化贸易收支结构。发挥我国巨大市场规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促进进口来源地多元化。完善重要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机制,有效利用国际资源。

第三节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促进服务出口,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提高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在稳定和拓展旅游、运输、劳务等传统服务出口同时,努力扩大文化、中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建设若干服务外包基地。扩大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对外开放,稳步开放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引进优质资源,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

第五十二章 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提高安全高效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第一节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优化结构,引导外资更多投向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鼓励投向中西部地区。丰富方式,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境内企业兼并重组,促进外资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发展。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先进技术,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制度、经验,积极融入全球创新体系。优化投资软环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做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有效利用国外优惠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完善外债管理。

第二节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深化国际能源资源开发和加工互利合作。支持在境外开展技术研发投资合作,鼓励制造业优势企业有效对外投资,创建国际化营销网络和知名品牌。扩大农业国际合作,发展海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积极开展有利于改善当地民生的项目合作。逐步发展我国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做好海外投资环境研究,强化投资项目的科学评估。提高综合统筹能力,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宏观指导和服务。加快完善对外投资法律法规制度,积极商签投资保护、避免双重征税等多双边协定。健全境外投资促进体系,提高企业对外投资便利化程度,维护我国海外权益,防范各类风险。“走出去”的企业和境外合作项目,要履行社会责任,造福当地人民。

第五十三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

扩大同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增进相互信任,提高合作水平。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繁荣。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维护共同利益。积极开展多边合作。

推动国际经济体系改革,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合作,推动建立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积极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合理化。加强与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的修订制定,在国际经济、金融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进一步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联系,深化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利用亚太经合组织等各类国际区域和次区域合作机制,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合作。加强南南合作。优化对外援助结构,创新对外援助方式,增加对发展中国家民生福利性项目、社会公共设施、自主发展能力建设等领域的经济和技术援助。

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五十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权。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好侨务工作,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

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重点加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以及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廉洁执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形成人人学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法律援助。加强人权保障,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

第五十六章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以保持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扎实推进政风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严格管理,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收入、房产、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定期报告制度。深入推进改革和制度创新,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开展社会领域防治腐败工作。加强反腐败国际交流合作。

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深化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推进海峡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支持香港、澳门充分发挥优势,在国家整体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节 支持港澳巩固提升竞争优势

继续支持香港发展金融、航运、物流、旅游、专业服务、资讯以及其他高增值服务业,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支持香港发展高价值货物存货管理及区域分销中心,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增强金融中心的全球影响力。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加快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

第二节 支持港澳培育新兴产业

支持港澳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支持香港环保、医疗服务、教育服务、检测和认证、创新科技、文化创意等优势产业发展,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范围。支持澳门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会展商务、中医药、教育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

第三节 深化内地与港澳经济合作

加强内地和香港、澳门交流合作,继续实施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深化粤港澳合作,落实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支持建设以香港金融体系为龙头、珠江三角洲城市金融资源和服务为支撑的金融合作区域,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构建现代流通经济圈,支持广东在对港澳服务业开放中先行先试,并逐步将先行先试措施拓展到其他地区。加快共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步伐。加强规划协调,完善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的交通运输体系。加强内地与港澳文化、教育等领域交流与合作。

专栏22 粤港澳合作重大项目 新华社发

第五十八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八项主张,全面贯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和六点意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巩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全面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努力加强两岸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交流,积极扩大两岸各界往来,持续推进两岸交往机制化进程,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

第一节 建立健全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积极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两岸其他协议,推进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的后续协商,促进两岸货物和服务贸易进一步自由化,逐步建立公平、透明、便利的投资及其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

第二节 全面深化两岸经济合作

扩大两岸贸易,促进双向投资,加强新兴产业和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合作,推动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明确两岸产业合作布局和重点领域,开展双方重大项目合作。推进两岸中小企业合作,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加强两岸在知识产权保护、贸易促进及贸易便利化、海关、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合作。积极支持大陆台资企业转型升级。依法保护台湾同胞正当权益。

第三节 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的先行先试作用,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和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发挥福建对台交流的独特优势,提升台商投资区功能,促进产业深度对接,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推进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支持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

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第五十九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着眼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持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以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为根本着力点,深入推进军事训练转变,坚持科技强军,加强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建设,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步伐,加紧培养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加强科学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优化领导管理体制,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推动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力量,增强执勤处突和反恐维稳能力。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第六十章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坚持国家主导、制度创新、市场运作、军民兼容原则,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充分依托和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国防实力和军事能力,大力推进军地资源开放共享和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移,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满足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需要的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体系。

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优化结构,增强以信息化为导向、以先进研发制造为基础的核心能力,加快突破制约科研生产的基础瓶颈,推动武器装备自主化发展。完善武器装备采购制度。改进军队人才征招选拔,完善从地方直接征召各类人才的政策制度。完善退役军人安置政策,加强退役军人培训和就业安置工作。稳步推进以生活保障、通用物资储备、装备维修等为重点的军队保障社会化改革,形成与国家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体系相适应的军队职工管理制度,建立军民结合的军事物流体系和军地一体的战略投送力量体系。

坚持经济建设贯彻国防需求,加大重大基础设施和海洋、空天、信息等关键领域军民深度融合和共享力度,完善政策机制和标准规范,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良性互动。强化全民国防观念,健全国防动员体系,加强人民武装、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交通战备建设和国防教育,增强国防动员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能力

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本规划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具有法律效力。要举全国之力,集全民之智,实现未来五年宏伟发展蓝图。

第六十一章 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推动规划顺利实施,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级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引导调控社会资源,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第一节 明确规划实施责任

本规划提出的预期性指标和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任务,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各级政府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法治环境,打破市场分割和行业垄断,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与国家战略意图相一致。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是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承诺。主要约束性指标要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要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主要通过政府运用公共资源全力完成。

第二节 强化政策统筹协调

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统筹协调,注重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衔接配合。按照公共财政服从和服务于公共政策的原则,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政府投资结构,逐步增加中央政府投资规模,建立与规划任务相匹配的中央政府投资规模形成机制,重点投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

第三节 实行综合评价考核

加快制定并完善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具体考核办法,弱化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评价考核,强化对结构优化、民生改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各级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第四节 加强规划监测评估

完善监测评估制度,加强监测评估能力建设,加强服务业、节能减排、气候变化、劳动就业、收入分配、房地产等方面统计工作,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跟踪分析。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规划相关领域实施情况的评估,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检查。规划主管部门要对约束性指标和主要预期性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并向国务院提交规划实施进展情况报告,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由国务院组织开展全面评估,并将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需要对本规划进行调整时,国务院要提出调整方案,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第六十二章 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加快规划法制建设,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为支撑,形成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完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编制程序,健全责任明确、分类实施、有效监督的实施机制。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组织编制一批国家级专项规划特别是重点专项规划,细化落实本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形成落实本规划的重要支撑和抓手。

地方规划要切实贯彻国家战略意图,结合地方实际,突出地方特色。要做好地方规划与本规划提出的发展战略、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的协调,特别要加强约束性指标的衔接。

加强计划与本规划的衔接,对主要指标应当设置目标,充分体现本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计划报告要分析本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特别是约束性指标的完成情况。

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

第三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录

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发展环境

第二章指导思想

第三章主要目标

第四章政策导向

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

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

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

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

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战胜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技领域实现重大跨越。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积极进展,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积极成效,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医药卫生、财税金融、文化体制等改革取得新突破,发展活力不断显现。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位,利用外资水平提升,境外投资明显加快,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第二章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今后五年,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第三章主要目标

按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达到74.5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57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第四章政策导向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兼顾,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明确重大政策导向: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财政、货币、投资、产业、土地等各项政策协调配合,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合理调控经济增长速度,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最终需求。

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辐射带动作用,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驱动作用,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产业有序转移,在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健全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优化能源结构,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资源环境税费制度,健全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标准,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建设各领域各环节,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差距。

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体系,合理调整国家、企业、个人分配关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和充满活力。

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第一节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广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强粮食物流、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第二节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促进水产健康养殖,发展远洋捕捞。积极发展林业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第三节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加强高效栽培、疫病防控、农业节水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实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

第四节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供销合作社、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加快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第一节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收入

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稳步提高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完善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使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第二节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开展劳务输出对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增加县域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结合新农村建设,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增加农民劳务收入。

第三节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

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继续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增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和报销水平,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加农业保险费补贴品种并扩大覆盖范围。加大扶贫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

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第一节提高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

适应农村人口转移的新形势,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村民意愿,突出地域和农村特色,保护特色文化风貌,科学编制乡镇村庄规划。合理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合理安排县域乡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第二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加快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配套改造,在水土资源丰富地区适时新建一批灌区,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集中式供水。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通达通畅率和管理养护水平,加大道路危桥改造力度。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继续加强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大力发展沼气、作物秸秆及林业废弃物利用等生物质能和风能、太阳能,加强省柴节煤炉灶炕改造。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场)、棚户区、垦区危房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加强农村邮政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节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治理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和水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推动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严格禁止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

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第一节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完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加快农垦体制改革。

第二节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

加快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调整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加大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农村倾斜力度。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认真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

第三节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加对县级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在投资审批、工商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推动形成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

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

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

第一节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

装备制造行业要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加强重大技术成套装备研发和产业化,推动装备产品智能化。船舶行业要适应国际造船新标准,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和配套设备。汽车行业要强化整车研发能力,实现关键零部件技术自主化,提高节能、环保和安全技术水平。冶金和建材行业要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扩张,优化品种结构,在产品研发、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石化行业要积极探索原料多元化发展新途径,重点发展高端石化产品,加快化肥原料调整,推动油品质量升级。轻纺行业要强化环保和质量安全,加强企业品牌建设,提升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包装行业要加快发展先进包装装备、包装新材料和高端包装制品。电子信息行业要提高研发水平,增强基础电子自主发展能力,引导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建筑业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着力用先进建造、材料、信息技术优化结构和服务模式。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压缩和疏导过剩产能。

第二节优化产业布局

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综合考虑能源资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优化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主要依托国内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重大项目,优先在中西部资源地布局;主要利用进口资源的重大项目,优先在沿海沿边地区布局。有序推进城市钢铁、有色、化工企业环保搬迁。优化原油加工能力布局,促进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引导生产要素集聚,依托国家重点工程,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发展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的现代产业集群。

第三节加强企业技术改造

制定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支持企业提高装备水平、优化生产流程,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鼓励企业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推动研发设计、生产流通、企业管理等环节信息化改造升级,推行先进质量管理,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推动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第四节引导企业兼并重组

坚持市场化运作,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完善配套政策,消除制度障碍,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加快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第五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法规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强化质量诚信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推动中小企业调整结构,提升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环境,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信用担保体系,提高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和比重,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落实和完善税收等优惠政策,减轻中小企业社会负担。

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第一节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和信息服务。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生物农业、生物制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核能、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风电技术装备、智能电网、生物质能。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共性基础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

第二节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

以掌握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加速产业规模化发展为目标,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引领支撑作用,依托优势企业、产业集聚区和重大项目,统筹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应用示范等环节,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拓展,组织实施若干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和示范基地。

第三节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扩大政府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规模,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带动社会资金投向处于创业早中期阶段的创新型企业。综合运用风险补偿等财政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完善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收支持政策。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支持新产品应用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培育和拓展市场需求创造良好环境。

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第一节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

发展安全高效煤矿,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有序开展煤制天然气、煤制液体燃料和煤基多联产研发示范,稳步推进产业化发展。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稳定国内石油产量,促进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推进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清洁高效、大容量燃煤机组,优先发展大中城市、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机组,以及大型坑口燃煤电站和煤矸石等综合利用电站。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重点推进西南地区大型水电站建设,因地制宜开发中小河流水能资源,科学规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加强并网配套工程建设,有效发展风电。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新能源。促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应用。

第二节优化能源开发布局

统筹规划全国能源开发布局和建设重点,建设山西、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东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重点在东部沿海和中部部分地区发展核电。提高能源就地加工转化水平,减少一次能源大规模长距离输送压力。合理规划建设能源储备设施,完善石油储备体系,加强天然气和煤炭储备与调峰应急能力建设。

第三节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

加快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建设,完善国内油气主干管网。统筹天然气进口管道、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跨区域骨干输气网和配气管网建设,初步形成天然气、煤层气、煤制气协调发展的供气格局。适应大规模跨区输电和新能源发电并网的要求,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完善区域主干电网,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依托信息、控制和储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切实加强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增强电网优化配置电力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一节完善区际交通网络

加快铁路客运专线、区际干线、煤运通道建设,发展高速铁路,形成快速客运网,强化重载货运网。完善国家公路网规划,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剩余路段、瓶颈路段建设,加强国省干线公路改扩建。大力推进长江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推动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和港口规模化发展。完善煤炭、石油、铁矿石、集装箱等运输系统,提升沿海地区港口群现代化水平。完善以国际枢纽机场和干线机场为骨干、支线机场为补充的航空网络,积极推动通用航空发展,改革空域管理体制,提高空域资源配置使用效率。

第二节建设城际快速网络

适应城市群发展需要,以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骨干,以国省干线公路为补充,推进城市群内多层次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建设。建成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城际交通网络,推进重点开发区域城市群的城际干线建设。

第三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率。科学制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路线,规范建设标准,有序推进轻轨、地铁、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积极发展地面快速公交系统,提高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规范发展城市出租车业,合理引导私人机动车出行,倡导非机动方式出行。优化换乘中心功能和布局,提高出行效率。统筹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

第四节提高运输服务水平

按照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化衔接的要求,加强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城市公共交通的有机衔接,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广先进装备技术应用,提高交通运输信息化水平。优化运输组织,创新服务方式,推进客票一体联程、货物多式联运。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积极发展公路甩挂运输。加强安全管理,保障运输安全。

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第一节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形成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国家干线传输网络。引导建设宽带无线城市,推进城市光纤入户,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以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促进网络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

第二节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

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推动面向全社会的信用服务、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和完善网络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网上信访、电子监察和审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地理、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强化信息资源的整合,规范采集和发布,加强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

第三节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完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制度。加快推进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应用试点示范和推广,加强信息网络监测、管控能力建设,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点信息系统安全。推进信息安全保密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信息安全保密防护体系。加强互联网管理,确保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

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

第一节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积极发展海洋油气、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产业,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强海洋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技术研发,提高海洋科技水平,增强海洋开发利用能力。深化港口岸线资源整合和优化港口布局。制定实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推进山东、浙江、广东等海洋经济发展试点。

第二节加强海洋综合管理

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海洋管理体制。强化海域和海岛管理,健全海域使用权市场机制,推进海岛保护利用,扶持边远海岛发展。统筹海洋环境保护与陆源污染防治,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控制近海资源过度开发,加强围填海管理,严格规范无居民海岛利用活动。完善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海洋综合调查与测绘工作,积极开展极地、大洋科学考察。完善涉海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大海洋执法力度,维护海洋资源开发秩序。加强双边多边海洋事务磋商,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保障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

第一节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

服务实体经济,防范系统性风险,有序发展和创新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发挥大型金融机构的综合性服务功能,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围绕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绿色经济、支持企业跨境经营,以及发展网上交易等新型服务业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更好地发挥信用融资、证券、信托、理财、租赁、担保、网商银行等各类金融服务的资产配置和融资服务功能。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的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系统。拓宽保险服务领域,积极发展责任保险、信用保险,探索发展巨灾保险,创新保险营销服务方式,规范发展保险中介市场,推进再保险市场建设,建立健全保险服务体系。

第二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农产品、大宗矿产品、重要工业品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支持物流园区等物流功能集聚区有序发展。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

第三节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

以高技术的延伸服务和支持科技创新的专业化服务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业,促进工业设计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加强信息服务,提升软件开发应用水平,发展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信息安全服务和数字内容服务,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积极发展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支撑服务。培育发展一批高技术服务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

第四节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

大力发展会计、审计、税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经纪代理、管理咨询、市场调查等专业服务。积极发展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经济仲裁等法律服务。加快发展项目策划、并购重组、财务顾问等企业管理服务。规范发展人事代理、人才推荐、人员培训、劳务派遣等人力资源服务。促进广告、会展业健康发展。

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面向城乡居民生活,丰富服务产品类型,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

第一节优化发展商贸服务业

优化城市综合超市、购物中心、批发市场等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支持便利店、中小超市、社区菜店等社区商业发展。鼓励和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服务网点,支持大型超市与农村合作组织对接,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引导住宿和餐饮业健康规范发展。支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

第二节积极发展旅游业

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坚持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并重,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点旅游区、旅游线路建设。推动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和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全面推动生态旅游,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第三节鼓励发展家庭服务业

以家庭为服务对象,以社区为重要依托,重点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和病患陪护等服务,鼓励发展残疾人居家服务,积极发展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因地制宜发展家庭用品配送、家庭教育等特色服务,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家庭服务市场和经营机构。加快建设家庭服务业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家庭服务业市场秩序。

第四节全面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

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体育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优化竞技体育项目结构,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发展健身休闲体育,开发体育竞赛和表演市场,发展体育用品、体育中介和场馆运营等服务,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以开放促改革,以竞争促发展,推动服务业制度创新,完善服务业政策体系,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第一节加快推进服务领域改革

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打破部门分割、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向服务业,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服务企业,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服务业市场。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探索有利于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有效途径。

第二节完善服务业政策

实行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同价。扩大服务业用地供给,工业企业退出的土地优先用于发展服务业。结合增值税改革,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税收制度。拓宽服务业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扩大政府采购服务产品范围。建立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支持服务业企业品牌和网络建设。优化服务业发展布局,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第一节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网络,建设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和重点水利枢纽,加快推进油气管道和主要输电通道及联网工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继续实施重点生态工程,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发挥资源优势,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在资源富集地区布局一批资源开发及深加工项目,建设国家重要能源、战略资源接续地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特色农业、旅游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支持汶川等灾区发展。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进重庆、成都、西安区域战略合作,推动呼包鄂榆、广西北部湾、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经济区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二节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装备制造、原材料、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以及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服务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厂办大集体改革和“债转股”资产处置,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稳固的国家粮食战略基地。着力保护好黑土地、湿地、森林和草原,推进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增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重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长吉图经济区、哈大齐和牡绥地区等区域发展。

第三节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提升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改善投资环境,有序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综合治理。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中部地区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加快构建沿陇海、沿京广、沿京九和沿长江中游经济带,促进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加强与周边城市群的对接和联系。重点推进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

第四节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发挥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着力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域等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化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重点推进河北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区域发展,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

第五节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改善老少边穷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实施扶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大力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陆地边境地区享有西部开发政策,支持边境贸易和民族特需品发展。在南疆地区、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秦巴山-六盘山区以及中西部其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大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力度。支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和发展。推进三峡等库区后续发展。对老少边穷地区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级并逐步减少市级配套资金。实行地区互助政策,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援。

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第一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人口和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具备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产品主产区,要着力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对影响全局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

第二节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

基本形成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利益补偿机制。中央财政要逐年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特别是中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省级财政要完善对下转移支付政策。实行按主体功能区安排与按领域安排相结合的政府投资政策,按主体功能区安排的投资主要用于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的发展,按领域安排的投资要符合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修改完善现行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鼓励、限制和禁止类产业。实行差别化的土地管理政策,科学确定各类用地规模,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不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标准。相应完善农业、人口、民族、应对气候变化等政策。

第三节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

在强化对各类地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评价基础上,按照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评价考核。对优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强化经济结构、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的评价。对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综合评价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质量效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吸纳人口等。对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等指标。对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全面评价自然文化资源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情况。

第四节建立健全衔接协调机制

发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方面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作用。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规划编制,做好专项规划、重大项目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协调。推进市县空间规划工作,落实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功能区布局。研究制定各类主体功能区开发强度、环境容量等约束性指标并分解落实。完善覆盖全国、统一协调、更新及时的国土空间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开展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跟踪评估。

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第一节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若干城市群为依托、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

在东部地区逐步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积极挖掘现有中小城市发展潜力,优先发展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把有条件的东部地区中心镇、中西部地区县城和重要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第二节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充分尊重农民在进城或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切实保护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权益。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特大城市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大中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继续发挥吸纳外来人口的重要作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落户条件。鼓励各地探索相关政策和办法,合理确定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的规模。

对暂时不具备在城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改善公共服务,加强权益保护。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保证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做好与高中阶段教育的衔接。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建立农民工基本培训补贴制度,推进农民工培训资金省级统筹。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采取多种方式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第三节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原则,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健全城镇建设标准,强化规划约束力。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规范新城新区建设,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预防和治理“城市病”。

统筹地上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交通、通信、供电、供热、供气、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水平,增强消防等防灾能力。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和公共活动空间,加快面向大众的城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改造。加强建筑市场监管,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深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发行市政项目建设债券。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提高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注重文化传承与保护,改善城市人文环境。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第一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综合运用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增加森林碳汇等多种手段,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严格用能管理,加快制定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总量控制目标和分解落实机制。推进植树造林,新增森林面积1250万公顷。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控制工业、建筑、交通和农业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探索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推进低碳试点示范。

第二节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制定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总体战略,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观测和影响评估。在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加快适应技术研发推广,提高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和沿海、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水平。加强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和预防,提高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

第三节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参与国际谈判,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交流和战略政策对话,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推动建立资金、技术转让国际合作平台和管理制度。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各类资源保障程度。

第一节大力推进节能降耗

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健全奖惩制度。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制订完善并严格执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和产品能效标准,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完善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制度。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强节能能力建设。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第二节加强水资源节约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严格水资源保护,加快制定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加强水权制度建设,建设节水型社会。强化水资源有偿使用,严格水资源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推进农业节水增效,推广普及管道输水、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新增5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支持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在保障灌溉面积、灌溉保证率和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工农业用水水权转换机制。加强城市节约用水,提高工业用水效率,促进重点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和居民生活节水。加强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实施地下水监测工程,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大力推进再生水、矿井水、海水淡化和苦咸水利用。

第三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从严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实行先补后占,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按照节约集约和总量控制的原则,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结构、时序。提高土地保有成本,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鼓励深度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管控,严格用途管制,健全节约土地标准,加强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下降30%。

第四节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合理开发

实施地质找矿战略工程,加大勘查力度,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的战略接续区。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加强重要优势矿产保护和开采管理,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规划分区管理制度,促进矿业权合理设置和勘查开发布局优化。实行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标准,推进规模化开采。发展绿色矿业,强化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完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加强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保护执法监察,坚决制止乱挖滥采。

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第一节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

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在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重点领域推进清洁生产示范,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加强共伴生矿产及尾矿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和建筑、道路废弃物以及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规划、建设和改造各类产业园区,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构筑链接循环的产业体系。资源产出率提高15%。

第二节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加快完善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完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推进餐厨废弃物等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第三节推广绿色消费模式

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节能省地型住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制过度包装,抑制不合理消费。推行政府绿色采购,逐步提高节能节水产品和再生利用产品比重。

第四节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

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制订循环经济技术和产品名录,建立再生产品标识制度,建立完善循环经济统计评价制度。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深入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组织实施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推进甘肃省和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示范区等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第一节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

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行严格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提高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加强造纸、印染、化工、制革、规模化畜禽养殖等行业污染治理,继续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湖库及河流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加大重点跨界河流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推进火电、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强化脱硫脱硝设施稳定运行,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深化颗粒物污染防治。加强恶臭污染物治理。建立健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控制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比例达到80%。有效控制城市噪声污染。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80%。

第二节防范环境风险

加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以湘江流域为重点,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加大持久性有机物、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治力度,开展受污染场地、土壤、水体等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强化核与辐射监管能力,确保核与辐射安全。推进历史遗留的重大环境隐患治理。加强对重大环境风险源的动态监测与风险预警及控制,提高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能力。

第三节加强环境监管

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环境保护科技和经济政策,加强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实行严格的环保准入,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强化产业转移承接的环境监管。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强化总量控制指标考核,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环保社会监督机制。

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第一节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第二节强化生态保护与治理

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护好林草植被和河湖、湿地。搞好森林草原管护,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机制。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监管,提高管护水平。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加大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力度,有效防范物种资源丧失与流失,积极防治外来物种入侵。

第三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研究设立国家生态补偿专项资金。推行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鼓励、引导和探索实施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生态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地区的生态补偿。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制定实施生态补偿条例。

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继续推进大江大河治理基础上,积极开展重要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强城乡供水和防洪能力。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第一节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完善南北调配、东西互济、河库联调的水资源调配体系,建设一批跨流域调水和骨干水源工程,统筹推进中小微型水源工程建设,增加水资源供给和储备能力。推动解决西南等地区工程性缺水和西北等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新增年供水能力400亿立方米。加强雨洪资源和云水资源利用。推进水文水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和重大水利工程调度管理系统建设。

第二节增强防洪能力

继续加强淮河、长江、黄河、洞庭湖、鄱阳湖等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和重要蓄滞洪区建设,建成一批控制性枢纽工程,提高重点防洪保护区的防洪能力。加大中小河流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力度,基本完成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有防洪任务的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加快病险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消除安全隐患,增强防洪能力。加强海堤达标建设和重要河口综合治理。搞好跨界河流国土防护治理。

第三节加强山洪地质气象地震灾害防治

提高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加快建立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加快实施搬迁避让和重点治理。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地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对滑坡、泥石流等重点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实施监测预警和综合治理示范,开展重要城市和地区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缓变性地质灾害的综合治理。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提高地震监测分析与震灾防御能力。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第一节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

把握科技发展趋势,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推动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学科产生,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纳米科技等领域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紧密结合,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在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生态环保、能源资源、信息网络、新型材料、公共安全和健康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

第二节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建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创新战略联盟,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提高服务企业能力。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若干区域创新中心,把北京中关村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三节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强相互配套、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在重点学科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新建若干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构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在关键产业技术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优化国家工程中心建设布局。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面向企业的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

第四节强化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保持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稳定增长,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投入,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激励政策。实施知识产权质押等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建立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鼓励采用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学前一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提高质量和水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发展,推进“双语教学”。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二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行县(市)域内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同一标准,以及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新增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创新东西部高校校际合作机制。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实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第三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严格教师资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校长和教师专业化水平,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

第四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改进考试招生办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制度。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责任,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规范办学秩序。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第一节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第二节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大力开发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国际商务、能源资源、农业科技等经济领域和教育、文化、政法、医药卫生等社会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第三节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推动人才管理部门职能转变,规范行政行为,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深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改进人才服务和管理方式,落实国家重大人才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提高政府保障能力,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第一节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明确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标准,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管理权限,健全地方政府为主、统一与分级相结合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

第二节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第一节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规模。完善税费减免、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完善和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场地安排等鼓励自主创业政策,促进各类群体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健全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机制。完善就业援助政策,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开展对外劳务合作。

第二节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就业信息全国联网,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建设。对未能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普遍实行劳动预备制培训。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鼓励企业开展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加强创业培训,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人员纳入培训范围。完善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健全失业监测预警制度,开展就业需求预测。

第三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不断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全面推进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规范劳务派遣用工。改善劳动条件,加快劳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

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第一节深化工资制度改革

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积极稳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加强对部分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缩小行业间工资水平差距。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完善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

第二节健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

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出让制度,建立国有土地、海域、森林、矿产等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全民共享机制,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公共服务支出。扩大国有资本收益上交范围,提高上交比例,统一纳入公共财政。完善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保障技术成果在收入分配中的应得份额。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严格规范国有企业、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严格控制职务消费。

第三节加快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

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合理调整个人所得税税基和税率结构,提高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逐步建立健全财产税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加大社会保障投入,较大幅度提高居民转移性收入。

第四节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加快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清理规范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外收入、非货币性福利等。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清理规范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加快收入信息监测系统建设。建立收入分配统筹协调机制。

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第一节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切实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健全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失业、生育保险制度。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继续通过划拨国有资产、扩大彩票发行等渠道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

第二节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分类施保,实现应保尽保。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加强城乡低保与最低工资、失业保险和扶贫开发等政策的衔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保障低保边缘群体的基本生活。

第三节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逐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坚持家庭、社区和福利机构相结合,逐步健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推动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化。加强残疾人、孤儿福利服务。加强优抚安置工作。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积极培育慈善组织,落实并完善公益性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第一节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重大疾病防控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积极预防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提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逐步建立农村医疗急救网络。普及健康教育,实施国民健康行动计划。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70%以上的城乡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孕产妇死亡率降到22/10万,婴儿死亡率降到12‰。

第二节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政策,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达到2人。加快推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形成各类城市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格局。完善区域卫生规划,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放宽社会资本和外资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第三节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及保障水平并缩小差距。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和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全面推进门诊统筹。做好各项制度间的衔接,整合经办资源,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加快实现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和医疗费用异地就医结算。全面推进基本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改革付费方式。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

第四节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其他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实现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建立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基本药物实际报销水平。加强药品生产管理,整顿药品流通秩序,规范药品集中采购和医疗机构合理用药。

第五节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有效形式。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积极推进支付方式改革。以病人为中心大力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改善医患关系,方便群众就医。推进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注重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第六节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重视民族医药发展。发展中医药教育,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药资源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推进质量认证和标准建设。医疗保障政策和基本药物政策要鼓励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

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快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

第一节健全住房供应体系

立足保障基本需求、引导合理消费,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对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廉租住房制度。对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中高收入家庭,实行租赁与购买商品住房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健全经济、适用、环保和节约资源的住房标准体系,倡导符合国情的住房消费模式。

第二节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

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基本解决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的问题。多渠道筹集廉租房房源,完善租赁补贴制度。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逐步使其成为保障性住房的主体。加快各类棚户区改造,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建立稳定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资金、住房公积金贷款、银行贷款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定公平合理、公开透明的保障性住房配租政策和监管程序,严格规范准入、退出管理和租费标准。

第三节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

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和问责机制,把保障基本住房、稳定房价和加强市场监管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目标,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级人民政府负直接责任。完善土地供应政策,增加住房用地供应总量,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用地,有效扩大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健全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合理引导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加快制定基本住房保障法,修订完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强管理和扩大覆盖范围。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信息发布制度。

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第一节加强计划生育服务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完善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政策体系,提高家庭发展能力。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少生快富”工程奖励金和特别扶助金的标准,扩大范围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继续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拓展服务范围。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大出生缺陷预防力度,做好健康教育、优生咨询、高危人群指导、孕前筛查、营养素补充等服务工作,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农村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第二节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妇女发展纲要,全面开发妇女人力资源,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就业创业,提高妇女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能力。加强妇女劳动保护、社会福利、卫生保健、扶贫减贫及法律援助等工作,完善性别统计制度,改善妇女发展环境。严厉打击暴力侵害妇女、拐卖妇女等违法犯罪行为。

第三节保障儿童优先发展

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实施儿童发展纲要,依法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改善儿童成长环境,提升儿童福利水平,消除对女童的歧视,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婴幼儿早期启蒙教育和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孤残儿童、艾滋病孤儿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等问题。严厉打击拐卖儿童、弃婴等违法犯罪行为。

第四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事业和产业,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具有护理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拓展养老服务领域,实现养老服务从基本生活照料向医疗健康、辅具配置、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紧急援助等方面延伸。增加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和便利化设施。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

第五节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

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为残疾人生活和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性保障。实施重点康复和托养工程、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和“阳光家园”计划,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大力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生产扶助和生活救助力度。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构建辅助器具适配体系,推进无障碍建设。制定和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适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统筹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

第一节健全社会管理格局

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把握方向、整合力量、统筹各方,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服务型管理能力。发挥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制化。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培养公民意识,履行公民义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第二节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加快构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加强源头治理,更加注重民生和制度建设,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防止和减少社会问题的产生;加强动态管理,更加注重平等沟通和协商,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应急处置,更加注重应急能力建设,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化解消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

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一节完善社区治理结构

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社区居民依法民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完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体系,加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地等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积极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发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驻区单位积极作用,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鼓励因地制宜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

第二节构建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

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延伸基本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发展社区服务站等专业服务机构,有效承接基层政府委托事项。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以及综治、维稳、信访等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完善优秀人才服务社区激励机制,推进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加快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第一节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改进社会组织管理,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重点培育、优先发展经济类、公益慈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城乡社区社会组织。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强化行业自律,发挥沟通企业与政府的作用。完善扶持政策,推动政府部门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向社会组织开放更多的公共资源和领域,扩大税收优惠种类和范围。

第二节加强社会组织监管

完善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健全法律法规,严格依法监管。建立社会组织监管机制和管理信息平台,制定社会组织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提高政府监管效力。实行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和评估制度,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强化社会监管。引导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自律性。

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第一节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完善公共决策的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注重民意收集与信息反馈,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信访制度。发挥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大众传媒等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发挥互联网通达社情民意新渠道作用,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第二节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

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领导协调、排查预警、疏导转化、调解处置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整合各方面力量,有效防范和化解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企业重组和破产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群众工作制度,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作用,共同维护群众权益,兼顾好各方面群众关切,积极化解社会矛盾。

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适应公共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推动建立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

第一节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制定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安全责任链。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强化快速通报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监管执法,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公信力。继续实施食品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检查和不良反应监测等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快速检测能力建设,整合社会检测资源,构建社会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强化基本药物监管,确保用药安全。

第二节严格安全生产管理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预防机制。加强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建设,严格安全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健全安全技术标准体系,严格安全许可。实行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制度,深化煤矿、交通运输等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健全协调联动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防范治理粉尘与高毒物质等重大职业危害。开展安全科技攻关和装备研发,规范发展安全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安全技术援助和服务。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6%,工矿商贸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6%。

第三节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以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公安、武警、军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专家队伍、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提高生命救治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强综合管理,优化布局和方式,统筹安排实物储备和能力储备。建立健全应急教育培训体系。完善特大灾害国际救援机制。

第四节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做好刑罚执行和教育矫治工作。完善和规范安全技术防范工作,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建设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加强特殊人群安置、救助、帮教、管理和医疗工作,加大社会治安薄弱环节、重点地区整治力度。加强情报信息、防范控制和快速处置能力,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刑事犯罪预警工作,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格公正廉洁执法,提高执法能力、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全面持续有效地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一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守法、敬业诚信和勤俭节约,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第二节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建立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第三节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有效遏制违法有害信息传播。综合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

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第一节创新文化内容形式

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研究设立国家艺术基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第二节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深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完善版权法律政策体系,提高版权执法监管能力,严厉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

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第一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鼓励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注重满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促进基层文化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加强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依法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建立国家文化艺术荣誉制度。

第二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培育骨干企业,扶持中小企业,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和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研发制定文化产业技术标准,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快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影院建设。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构建以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深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第一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实现整体上市,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快股权多元化改革,有必要保持国有独资的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快公司制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铁路、盐业等体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稳步开展输配分开试点。继续推进电信、石油、民航和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稳步推进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垄断行业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

第二节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完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监管体制机制。探索实行公益性和竞争性国有企业分类管理。健全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合理分配和使用国有资本收益。完善国有金融资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监管体制。

第三节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文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要公开透明,不得对民间资本单独设置附加条件。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完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优化外部环境,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改善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服务。切实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

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加快建立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第一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健全政府职责体系,提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水平,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调整和规范政府管理的事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坚定推进大部门制改革,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完善公务员制度。深化各级政府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改革,降低行政成本。

第二节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完善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决策程序,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询意见,充分协商和协调。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严格依法行政,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完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第三节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实行内部考核与公众评议、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发挥绩效评估对推动科学发展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度。强化审计监督。推行行政问责制,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和纠错改正机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第四节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严格认定标准和范围,对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规范转制程序,完善过渡政策,将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转为企业,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继续保留的事业单位强化公益属性,推进人事管理、国有资产和财政支持方式等方面的改革。

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预算制度和税收制度,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

第一节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完善分税制。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特别是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调减和规范专项转移支付。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探索建立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制度。

第二节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完善公共财政预算,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基础上研究编制社会保障预算,建立健全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强化预算支出约束和预算执行监督,健全预算公开机制,增强预算透明度。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及国债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政府会计改革,逐步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第三节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

按照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分配关系、完善税权配置的原则,健全税制体系,加强税收法制建设。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合理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税率结构和征税环节。逐步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机制。继续推进费改税,全面推进资源税和耕地占用税改革。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

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全面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构建组织多元、服务高效、监管审慎、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功能,更好地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

第一节深化金融机构改革

继续深化国家控股的大型金融机构改革,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强化内部治理和风险管理,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继续深化国家开发银行改革,推动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研究推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继续推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改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促进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规范发展。强化保险机构的创新服务能力和风险内控能力,加强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深化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提高资金运作水平。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

第二节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继续鼓励金融创新,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拓宽货币市场广度和深度,增强流动性管理功能。深化股票发审制度市场化改革,规范发展主板和中小板市场,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扩大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加快发展场外交易市场,探索建立国际板市场。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完善发行管理体制,推进债券品种创新和多样化,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推进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促进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健康发展,规范发展私募基金市场。加强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市场法律法规。继续推动资产管理、外汇、黄金市场发展。

第三节完善金融调控机制

优化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健全货币政策决策机制,改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环境。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评估体系和处置机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进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拓宽使用渠道,提高收益水平。

第四节加强金融监管

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健全金融监管机构之间以及与宏观调控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强化地方政府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责任。制定跨行业、跨市场金融监管规则,强化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发展信用评级机构。参与国际金融准则修订,完善我国金融业稳健标准。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境外监管机构的国际合作。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和安全。

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建立健全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第一节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继续推进水价改革,完善水资源费、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和城市供水价格政策。积极推进电价改革,推行大用户电力直接交易和竞价上网试点,完善输配电价形成机制,改革销售电价分类结构。积极推行居民用电、用水阶梯价格制度。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按照价、税、费、租联动机制,适当提高资源税税负,完善计征方式,将重要资源产品由从量定额征收改为从价定率征收,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第二节推进环保收费制度改革

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提高排污费征收率。改革垃圾处理费征收方式,适度提高垃圾处理费标准和财政补贴水平。完善污水处理收费制度。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选择防治任务繁重、技术标准成熟的税目开征环境保护税,逐步扩大征收范围。

第三节建立健全资源环境产权交易机制

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健全矿业权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规范发展探矿权、采矿权交易市场,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规范排污权交易价格行为,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促进资源环境产权有序流转和公开、公平、公正交易。

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风险,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

坚持扩大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协同推动沿海、内陆、沿边开放,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区域开放格局。

第一节深化沿海开放

全面提升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从全球加工装配基地向研发、先进制造和服务基地转变。率先建立与国际化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区域国际竞争软实力。推进服务业开放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吸引国际服务业要素集聚。深化深圳等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加快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建设。

第二节扩大内陆开放

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依托,以各类开发区为平台,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发挥资源和劳动力比较优势,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外商投资优势产业领域,积极承接国际产业和沿海产业转移,培育形成若干国际加工制造基地、服务外包基地。推进重庆两江新区开发开放。

第三节加快沿边开放

发挥沿边地缘优势,制定和实行特殊开放政策,加快重点口岸、边境城市、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发展面向周边的特色外向型产业群和产业基地,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建成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把新疆建成向西开放的重要基地,把广西建成与东盟合作的新高地,把云南建成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不断提升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水平。

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外贸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

第一节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

保持现有出口竞争优势,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提升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质量和档次,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完善政策措施,促进加工贸易从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物流等环节拓展,延长国内增值链条。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和功能,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中。鼓励企业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提高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

第二节提升进口综合效应

优化进口结构,积极扩大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国内短缺资源和节能环保产品进口,适度扩大消费品进口,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优化贸易收支结构。发挥我国巨大市场规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促进进口来源地多元化。完善重要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机制,有效利用国际资源。

第三节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促进服务出口,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提高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在稳定和拓展旅游、运输、劳务等传统服务出口同时,努力扩大文化、中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建设若干服务外包基地。扩大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对外开放,稳步开放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引进优质资源,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

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提高安全高效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第一节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优化结构,引导外资更多投向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鼓励投向中西部地区。丰富方式,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境内企业兼并重组,促进外资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发展。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先进技术,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制度、经验,积极融入全球创新体系。优化投资软环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做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有效利用国外优惠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完善外债管理。

第二节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深化国际能源资源开发和加工互利合作。支持在境外开展技术研发投资合作,鼓励制造业优势企业有效对外投资,创建国际化营销网络和知名品牌。扩大农业国际合作,发展海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积极开展有利于改善当地民生的项目合作。逐步发展我国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做好海外投资环境研究,强化投资项目的科学评估。提高综合统筹能力,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宏观指导和服务。加快完善对外投资法律法规制度,积极商签投资保护、避免双重征税等多双边协定。健全境外投资促进体系,提高企业对外投资便利化程度,维护我国海外权益,防范各类风险。“走出去”的企业和境外合作项目,要履行社会责任,造福当地人民。

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

扩大同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增进相互信任,提高合作水平。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繁荣。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维护共同利益。积极开展多边合作。

推动国际经济体系改革,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合作,推动建立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积极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合理化。加强与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的修订制定,在国际经济、金融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进一步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联系,深化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利用亚太经合组织等各类国际区域和次区域合作机制,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合作。加强南南合作。优化对外援助结构,创新对外援助方式,增加对发展中国家民生福利性项目、社会公共设施、自主发展能力建设等领域的经济和技术援助。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权。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好侨务工作,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

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重点加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以及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廉洁执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形成人人学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法律援助。加强人权保障,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

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以保持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扎实推进政风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严格管理,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收入、房产、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定期报告制度。深入推进改革和制度创新,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开展社会领域防治腐败工作。加强反腐败国际交流合作。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深化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推进海峡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支持香港、澳门充分发挥优势,在国家整体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节支持港澳巩固提升竞争优势

继续支持香港发展金融、航运、物流、旅游、专业服务、资讯以及其他高增值服务业,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支持香港发展高价值货物存货管理及区域分销中心,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增强金融中心的全球影响力。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加快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

第二节支持港澳培育新兴产业

支持港澳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支持香港环保、医疗服务、教育服务、检测和认证、创新科技、文化创意等优势产业发展,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范围。支持澳门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会展商务、中医药、教育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

第三节深化内地与港澳经济合作

加强内地和香港、澳门交流合作,继续实施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深化粤港澳合作,落实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支持建设以香港金融体系为龙头、珠江三角洲城市金融资源和服务为支撑的金融合作区域,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构建现代流通经济圈,支持广东在对港澳服务业开放中先行先试,并逐步将先行先试措施拓展到其他地区。加快共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步伐。加强规划协调,完善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的交通运输体系。加强内地与港澳文化、教育等领域交流与合作。

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八项主张,全面贯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和六点意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巩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全面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努力加强两岸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交流,积极扩大两岸各界往来,持续推进两岸交往机制化进程,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

第一节建立健全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积极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两岸其他协议,推进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的后续协商,促进两岸货物和服务贸易进一步自由化,逐步建立公平、透明、便利的投资及其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

第二节全面深化两岸经济合作

扩大两岸贸易,促进双向投资,加强新兴产业和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合作,推动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明确两岸产业合作布局和重点领域,开展双方重大项目合作。推进两岸中小企业合作,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加强两岸在知识产权保护、贸易促进及贸易便利化、海关、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合作。积极支持大陆台资企业转型升级。依法保护台湾同胞正当权益。

第三节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的先行先试作用,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和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发挥福建对台交流的独特优势,提升台商投资区功能,促进产业深度对接,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推进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支持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着眼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持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以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为根本着力点,深入推进军事训练转变,坚持科技强军,加强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建设,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步伐,加紧培养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加强科学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优化领导管理体制,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推动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力量,增强执勤处突和反恐维稳能力。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坚持国家主导、制度创新、市场运作、军民兼容原则,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充分依托和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国防实力和军事能力,大力推进军地资源开放共享和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移,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满足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需要的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体系。

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优化结构,增强以信息化为导向、以先进研发制造为基础的核心能力,加快突破制约科研生产的基础瓶颈,推动武器装备自主化发展。完善武器装备采购制度。改进军队人才征招选拔,完善从地方直接征召各类人才的政策制度。完善退役军人安置政策,加强退役军人培训和就业安置工作。稳步推进以生活保障、通用物资储备、装备维修等为重点的军队保障社会化改革,形成与国家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体系相适应的军队职工管理制度,建立军民结合的军事物流体系和军地一体的战略投送力量体系。

坚持经济建设贯彻国防需求,加大重大基础设施和海洋、空天、信息等关键领域军民深度融合和共享力度,完善政策机制和标准规范,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良性互动。强化全民国防观念,健全国防动员体系,加强人民武装、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交通战备建设和国防教育,增强国防动员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能力。

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本规划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具有法律效力。要举全国之力,集全民之智,实现未来五年宏伟发展蓝图。

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推动规划顺利实施,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级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引导调控社会资源,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第一节明确规划实施责任

本规划提出的预期性指标和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任务,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各级政府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法治环境,打破市场分割和行业垄断,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与国家战略意图相一致。

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是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承诺。主要约束性指标要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要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主要通过政府运用公共资源全力完成。

第二节强化政策统筹协调

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统筹协调,注重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衔接配合。按照公共财政服从和服务于公共政策的原则,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政府投资结构,逐步增加中央政府投资规模,建立与规划任务相匹配的中央政府投资规模形成机制,重点投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

第三节实行综合评价考核

加快制定并完善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具体考核办法,弱化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评价考核,强化对结构优化、民生改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各级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第四节加强规划监测评估

完善监测评估制度,加强监测评估能力建设,加强服务业、节能减排、气候变化、劳动就业、收入分配、房地产等方面统计工作,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跟踪分析。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规划相关领域实施情况的评估,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检查。规划主管部门要对约束性指标和主要预期性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并向国务院提交规划实施进展情况报告,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由国务院组织开展全面评估,并将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需要对本规划进行调整时,国务院要提出调整方案,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加快规划法制建设,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为支撑,形成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完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编制程序,健全责任明确、分类实施、有效监督的实施机制。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组织编制一批国家级专项规划特别是重点专项规划,细化落实本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形成落实本规划的重要支撑和抓手。

地方规划要切实贯彻国家战略意图,结合地方实际,突出地方特色。要做好地方规划与本规划提出的发展战略、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的协调,特别要加强约束性指标的衔接。

加强计划与本规划的衔接,对主要指标应当设置目标,充分体现本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计划报告要分析本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特别是约束性指标的完成情况。

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完)

第四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节选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新华网

第一节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实现整体上市,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快股权多元化改革,有必要保持国有独资的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快公司制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铁路、盐业等体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稳步开展输配分开试点。继续推进电信、石油、民航和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稳步推进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垄断行业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

第二节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完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监管体制机制。探索实行公益性和竞争性国有企业分类管理。健全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合理分配和使用国有资本收益。完善国有金融资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监管体制。

第三节 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文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要公开透明,不得对民间资本单独设置附加条件。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完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优化外部环境,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改善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服务。切实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

第五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新华社北京2011年3月16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目 录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 发展环境第二章 指导思想第三章 主要目标第四章 政策导向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 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 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 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第五十八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五十九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六十章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定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会议主要议程之一。

7月22日和9月28日召开的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别确定了此次会议的主要议程和日期,并讨论了拟提请全会审议的文件。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明确信号

中央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通常都有重要标识意义。近年来,通过定期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全会的平台,党先后讨论和作出了包括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具体决策部署。比如,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社会和谐部署,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决定。十七届五中全会有关“十二五”规划建议,将勾勒出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引起各方高度关注。9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会议强调,制定“十二五”规划,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下载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