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健康说课稿
心理健康说课稿
健康心理的表现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政治组的焦铭,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健康心理的表现》,选自04年劳动版《德育》第一册,下面我就从学生、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向各位老师说课。
一、说学生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职业学校学生,年龄大多在十五六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从横向比较来看,进入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很多经历中考失利,大多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常被忽略的弱势群体,因而他们的心理问题要比同龄的其他孩子更多发、易发、也更复杂;从纵向比较来看,从普通中学进入技术学校,学生面临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都已有很大变化,如何适应新的环境,树立自强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学会主动调节自己心理,将是摆在学生与我们每位老师面前的一道问题。
二、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课文特点
这本教材在传统政治理论的基础上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具有较强的时代感。本次说课内容出自教材的第二课第一节,在学习第一课《谱写新的人生》时指出了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目标,第二课《培养健康的心理》就是完成这个目标所要具备的第一要素:要培养健康的心理,就要明白健康心理的表现特征,掌握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从 而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为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引导学
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
健康心理的标准,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的关关键性的 由理论到实践,出现心理问题 时如何进行自我调适
心理问题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就算出现了心理问题也不知道如何来调适,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说教法
德育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要善于启发、相机诱导,教学效果才更突出。依据三个原则:启发性、主体性、思维性,我采用如下教学方式
1、开放式教学法
指导学生课前浏览相关事例,预习课本,对书中的小问题提前分析,总结观点。
2、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典型的案例人物中探究其心理特征、问题。
3、讨论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相互交流,把贯穿全课的问题分给各个小组,在集体协作中总结归纳问题答案,然后各组选派代表进行陈述。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体现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思想。
四、说学法
教学是一种双向行为,科学的学习方法既能使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能“乐在学中”,所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本节课安排学生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观察法,通过对视频和图片的观察,从直观上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2、合作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作意识,在合作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互相启发,往往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自学探究,然后再各小组之间交流展示小组内的讨论结果。在学生讨论时,我注意指导和参与,及时发现问题,引导交流,促进合作的有效性。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 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复习: 我以提问的方式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通过回答问题来考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1、实情导入
首先出示一组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心理问题相关数据:13亿、1600万、28.7万,全世界有近13亿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我国心理疾病患者高达1600万人,每年自杀死亡人数多达28.7万人。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很直观的说明了一个问题,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竞争加剧,当代人心理承载太多的负担,特别是请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凸显,如青少年犯罪、社会情感淡漠、挫折容忍力差等问题都很普遍,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掌握度。
2、联系实例 观看视频,图片
心理健康的表现(衡量标准),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通过视频和图片,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一个更观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出现的问题,总结人的“健康”所应包涵的内容,如躯体、心理、道德、社会适应能力等。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从图片和视频中获取心理健康的常识。并通过这一过程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度。参照以上实例,并联系课本理论,学生讨论总结归纳心理健康都有哪些表现特征。引出本课的重点:心理健康的表现特征。
掌握了健康心理的的六条基本标准,并以此衡量自我后,每个学生对自身心理状态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目前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我设计了一个课堂调查表,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简单的了解。
通过对学生填写的调查问卷,我简单总结了一下目前在他们的学生和生活中存在的相关的心理问题。自卑依赖 主要是对自己缺乏信心,感觉处处不如别人,常常有很 强的依赖心理。凡事总怕遇到困难。胆层懦弱:胆小怕事,遇事好退缩。
狭隘嫉妒:心胸狭窄,斤斤计较,对他人的优势心怀不满。紧张焦虑:遭受挫折后紧张烦躁,焦虑不安。敌对冲动:情绪波动较大,遇事容易冲动。
总结后同学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后,引出了本节课的下一问题。• 遇到以上心理问题时,你是如何来调试自己的心态,(小组讨论)• 根据各组选派代表的发言,分别记录,对踊跃发言的小组及成员进行表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根据学生的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得到调试心理问题的方法。分析:正确评价自己,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和长处。努力建立积极的自我印象,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把握较大的事情,为自己增加信心。在人际交往中,不要只想着自己的私利,要豁达大度,宽以待人。在平时
生活中,要有勇气的承认各有所长的现实。不能把别人的优势看成是对自己的威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懂得区分行为的善恶,当遇到问题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的思考之后再做决定。和同学们或者老师发生矛盾冲突时,要能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让问题在互相理解中消除。
小结: 学生来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概括。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程度,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我再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并重申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
并告诫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困扰,这是很难避免的。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长期积累起来,就极有可能产生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勇敢正视现实,人生的不如意不会因我们的惧怕而不存在,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理是我们学习、就业所必备的要素,调节好自己心态,做一个心理坚强、意志坚定、行动坚决的学生。
板书:由于本节课属于理论性较强,所以我采用的是罗列式的简单明了的板书设计方案。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中职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二篇:心理健康说课稿)
篇一:心理健康课说课范例
《给情绪找个家》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给情绪找个家》,我将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心得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本课内容选自高一《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第一分册第18课。学好本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思维水平,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调适自己情绪的方法,以便以更佳情绪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充分挖掘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2、学生状况:当代中学生在科学不断进步,文化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变革的今天,虽然能很快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但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在情绪特征上表现为好冲动、不稳动、极端化等特点。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表现缺乏深刻地认识,也不善于调适自己的情绪。
二、说教学内容
本来在现行教材中,这节课的课题是《最近比较烦》,结合教学具体的实践、学生状况和我教完本课内容的教学反思,在原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确定本课课题为《给情绪找个家》,主要目的是要帮助学生认识各种情绪以及它们对人的影响作用,并使学生在了解自己情绪特征的基础上,学会对情绪的自我调适,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以增进心身健康。
在此基础上,我将本节课的目标确定为:
1、认知目标:教学生了解情绪的表现及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明了情绪产生的原因。
2、态度和情感目标:重视情绪的调控,培养良好的情绪。
3、能力或问题解决目标:能觉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绪,认识情绪对自身的影响,并能应用有效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对情绪进行自我调适,给情绪找个家,做情绪的主人。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情绪的重要性
难点:结合自身情绪体验,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寻求控制、调适情绪的方法。
四、教法、学法分析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强调师生互动。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主动、积极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利用,能够学会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1、本课设计为五个板块,分别为:
(一)情绪故事吧;
(二)情绪图片吧;
(三)情绪聊吧;
(四)锦囊妙计;
(五)教师小结
2、过程:
(一)情绪故事吧。为了贴近学生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向学生说明,愤怒、悲伤、痛苦等不良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而愉快、欢乐、满意、平静等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同时,结合两个故事,告诉学生任何情绪的表现都应适应,否则,就会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二)情绪图片吧。分为两个小环节:一是教师出示各种情绪图片,引导学生辨认各种情绪的不同表现。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情绪与表述一一对应,学生体味各种情绪的外部表征。二是列出喜、怒、惧、哀、思等情绪,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这些情绪在日常生活中的形容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在课堂中加以整理并理性分类,同时,又提高了学生正确表达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最近一周或半个月以来的情绪体验进行勾划,句划出最适合自己情绪体验过的词,如以上没列出来,自己也可补充写上。
(三)情绪聊吧。通过以上分类,教师趁热打铁,提出以下十种情境,请学生说出他们会产生何种情绪及产生该情绪的原因。比如有人弄坏了你的文具,你会产生什么情绪?有过这种体验吗?当时又是怎样处理的?如果一旦再出现类似的这种情况,产生这种情绪时又如何调适呢?等等。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如产生激怒情绪时,①分析一下为什么发怒;②分析一下发怒的后果;③怎样使自己不过分激动;④如何控制、调节激怒的情绪等。
我这节的目的是通过以上三个环节让学生在弄清情绪的各种分类后,当面对这些不良情绪时,怎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何来调适情绪。
(四)锦囊妙计。为学生提供一些不良情绪的自我调适方法。
1、怡悦调适法。利用古代的一个故事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自己怒骂无常,愤怒难耐,也可以通过这种怡悦法来进行调适。
2、宣泄法。分为三种:①在产生痛苦、悲伤、难过等情绪时,可通过哭来渲泄、释放积聚在内心的痛楚,达到心理平衡;②有郁闷、愤怒、困惑等消极情绪时,可通过体味或书写渲泄法来调适;③如受了委屈或欺侮后,可借物来渲泄。
3、还可以用自我暗示法、意志控制法、理智调适法、活动转移法、注意力转移法、交往调节法、情绪升华法等调适方法。
这一教学环节,诱导和启发学生在不良情绪出现时,应及时采取正确的调适方法,让学生达到不良情绪的有效化解,使自身的精神堤坝坚不可摧,让精神之库不断注入振奋、欢欣和愉悦,让心境之水永远清澈与蔚蓝。
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在这里只列出一些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老师必须重在诱导和启发学生。或许,这个不足能够留给学生更多的想像空间,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其他的方法。
(五)教师小结。
1、结合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布置作业:①想一想了解自己的情绪是否还有其他方法?②情绪与人的关系,以及对人的影响有哪些?③我该怎样培养良好的情绪?
2、教师结束语:情绪是人心理能量的调节器,它可以发动人的行为,确定人的行为方向,对人具有无法估量的感染力。我们要充分利用积极情绪的正确作用。让我们都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让自己的情绪永远有个快乐老家,让自己的心理世界更多地呈现出一片晴空。
六、教学心得
本节课落实了重点、难点,也较好地完成了已定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内容设计中,由于受课时限制,还留下一些遗憾。如我国自古就有“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的说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并没有讲清楚不良情绪给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上带来了哪些危害,这样就可能会让学生不能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调适不良情绪。
篇二:心理健康说课稿模板 心理健康说课稿
一、说教材内容与学情分析
《 》是心理健康三年级上/下册中的一课。三年级心理健康内容按“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这个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从生活心理辅导、学习心理辅导、人格心理辅导三个方面安排内容。小学三年级从整个小学段来讲,是学生重要的转折期,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很容易出现心理波动。与同伴的友谊进入了一个双向帮助阶段、但是还不能共患难。他们对友谊的认识有了提高,但还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点。他们的择友标准也发生着变化。由此概括学生的心理特点为:
1、个性差别大:
2、情绪不稳定:
3、自控力不强,所以老师在做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辅导应该加以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的人生之路更加绚丽多彩。
二、说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中心。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标准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综合课程目标、教师教学用书的要求和三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和已有的基础,我确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并把目标中的()确定为教学重点、()作为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评价
目标1将通过学生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第二个教学环节 来检测;目标 2将通过 教学环节的扎实实施,学生在经历扎实的实践活动中去实现;目标3将通过
四、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座位准备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强调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要从学生出发。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学生思维变化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学生对课程的多元化反映和个别差异等价值取项使课堂教学中不可控因素增多。心理健康课程呈现开放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是情绪调节,情绪体验,是心灵的沟通,理念的认同,强调学生的心理体验和分享,重视开放的,互动的,共同的对话。在这种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我将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份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采取自主探究、团体讨论、小组讨论等形式的启发式、互助式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充分参与、体验、分享与感悟,在这种体
验式的心理场中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建立人际间互相信任,相互帮助的友爱关系,实现学生的自助与互助。
六、说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引发兴趣
(二)层层深入,情景体验
(三)共同分享,感悟升华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
热身活动:
(一)活动导入,引发兴趣
任何学习都从情景开始,只有活动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降低心理防御性,从而自信的开放自己,表现自己。
(二)层层深入,情景体验
心理健康课是以学生主体参与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活动,是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分享,在分享中获得心灵的成长。
(三)共同分享,感悟升华
心理健康课是一种生成性课程,问题的解决、观念、方法的获得是学生在参与、体验感悟和分享过程中的自我生成,这种生成具有很大 的变化性,有时并不全面,有时比较幼稚,但这些是最宝贵的,我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给予鼓励。
作业设计:
七、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突出重点,反映课文的思路,做到简明、概括,力求体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篇三:高中心理健康说课稿 新的环境新的我 心理健康教育《新的环境新的我》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新的环境新的我》,下面,我就从教材、学生、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向各位老师说课。
一、教材分析:《新的环境新的我》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高一上册。它从学生的知、情、意、行来提高其心理素质,培养其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而不是纯粹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学好本节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与环境有关的适应问题,探索如何适应新环境;以便以更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通过学习以合理的方式、方法融入新的环境,以增进身心健康。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依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而设计。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增强,自我意识、独立意识也明显增强,对权威的认同不再是无条件的,这就使他们处于既依赖又独立、既认同又批判的心理冲突之中。再加上学生从初中到高中是其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和初中相比,无论在同学、老师、校园环境还是在课程设置上都有很大变化,进入高一以后,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出现了不适应现象,因此对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辅导是十分必要的。
三、.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分为三个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自己所在的学校,了解高中与初中的不同之处,包括同学、老师、环境、课程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认识高中的学习环境,尽快适应高中新的学习生活。
2、能力目标:通过“新学期、新面貌”的活动,更深入地思考怎样尽快适应高中新的学习生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与同学分享。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充分认识展现在自己面前的高中生活的各种新变化,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四、教学重点:是增强学生在学校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为战胜新生活中的困难树立勇气,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走进”新生活的过程中保持良好心态。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
五、教法、学法分析:教法主要采取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体验式教学、活动式教学、研究探讨式教学、分组教学等。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以及角色扮演。通过引导,尽量让学生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
六、说教学程序:为了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心理适应能力,根据螺旋递进式原则,这堂课我共设计了三个模块,它们之间在逻辑上既相对独立,又保持连续和递进。同时三个 模块在教师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发展上也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1.模块一:身临其境(感受新生活)
(1)通过多媒体(图片、视频等)展示“新生活”中的变化,让学生产生共鸣,同时对将要遇到的困难有一定的心理准备。(2)让学生讨论后补充还有哪些“新”的变化。
在这个模块中,重点是多媒体素材的选取,一是在反应“新生活”的内容上要有代表性、典型性,二要使学生感觉到“新生活”与原来的生活反差很大,也就是对比要明显。2.模块二:刨根问底(探讨“不适应”的原因)
“刨根”游戏步骤:(1)教师向学生展示事先做好的“纸板”,介绍其内容和操作方法。(2)挑选一至两名学生和教师一起做主持人,组织学生游戏。(3)要求学生讨论并补充其它原因。(4)教师根据“游戏”和“补充”总结“不适应”的原因。
在这个模块中,织组好学生成败的基础,师生互动是成败的关键。3.模块三:各显神通(找出“不适应”的对策)(21分钟左右)
活动一:“我也有对策”:(1)教师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环境的变化,学习的变化,气质、性格差异,心理准备的情况,家庭社会的压力)(2)请学生把“对策”写在“我也有对策”纸上。(3)教师收上后,边展示边讲解。
活动二:高中阶段自我设计:要求学生根据今天的学习和以往的经验,给自己的高中阶段做个设计,教师组织学生主动发言和写在“自我设计”纸上相结合。
在这个模块中,教师要准备了一些影视资料,当活动中出现“沉默”时,用来引导和启发学生。
4.小结与课后拓展(1)小结,这堂课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很重要的一堂课,目的是让大家树立战胜一切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我们以后还会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课后拓展,浏览学校网站,到学校论坛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分坛提问并参与讨论。这节课的内容设计贴近现在高中生的生活,符合高中生的心理命脉。并通过创设情境解决了师生间隙,使学生打开心灵之窗。课堂贯穿了素质培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课堂的教育效果来看,力求让学生达到“迎困难,避消极”的乐观意识。事实上我们也知道,学生不可能因为一节课就达到完美的人格,但只要学生在未来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意识到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能起到及时给学生敲警钟的作用,我想我也就实现了这节课的设计意图。
各位评委,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篇四:创新思维心理健康说课稿 创新思维
设计思路
21世纪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创新态度、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因此,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是很有必要的。而消极的思维定势是禁锢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中重要原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需要打破固有的、消极的思维定势,尝试黄一个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心理辅导让学生感知自己存在着思维定势,理解这种定势不利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其次采用小组活动及讨论分享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到突破思维定势所带来的感受。
活动目的
1、认知目标:了解什么是思维定势,让学生认识其思维定势的存在
2、态度和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突破思维定势,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
3、能力或问题解决目标:使学生能运用所学习的思维策略,通过活动掌握和学会突破消极的思维定势的方法。
辅导难点
使学生能运用所学习的思维策略,通过活动掌握和学会突破消极的思维定势的方法。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对象 高一学生
活动形式
讲授法、情境质疑法、活动教学法相结合
通过设计一个活动情境让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引发情感体验,分享对活动的反诬,体验,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达到教学目的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两个苹果、一把水果刀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奇怪的问题
1、设问
师:上课之前,我这儿有个问题想考一考大家。问题是这样的:有人不小心把自己的手表掉进装满咖啡的杯子里。他伸手从干杯中取出手表。此时,不但他的手指没有湿,而且连手表也没有湿。问:这可能吗? 2、4人小组现实讨论。
3、请2-3个小组代表表述他们的观点。
4、简要分析
师:在大家的观念里咖啡是液体的,而杯子一般是用来装液体的,所以大家头脑里就会形象出现装有液体咖啡的杯子,大家没有想到咖啡可能是粉末状或者颗粒状。不少同学被咖啡是液体这一思维定势禁锢了,所以没答好。什么叫思维定势?简单地说就是过去的思维影响当前的思维。
二、画图
师:这时一幢有四个证发行够成的图,现在请大家根据要求进行画线。
(1)请把a正方形中的白色区域二等分
(2)请把b正方形中的白色区域三等分
(3)请把c正方形中的白色区域四等分(4)请把d正方形中的白色区域五等分
有简单到复杂,大家开动脑筋,运用已掌握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三、创造性思维训练
(一)点子多多——思维流畅性训练
师:大家使用过曲别针吗,大家能够说出曲别针的不同用途吗?
师:大家看看“中国思维魔王”许国泰的答案
师:运用曲别针的其实,面对困扰你的工作难题,你能想出什么新的方法吗?
(二)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思维的变通性训练
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考方式,换种角度思考你会发现新的想法。现在我们来做站报纸的活动
(1)活动要求:想出一个办法,把一张报纸铺子啊地上。不允许把报纸剪开或撕开,也不允许把两人捆绑起来或者不许他们动。两人面对面地站在上面,却碰不到对方。
(2)活动思路:把报纸放在门口,赶上门,两份人分别站在门得两侧。
(三)跳出常规,挑战规则——思维的新颖性训练
导语:在生活中,人民常羡慕那些非常有创造力的人,认为他们一定是具备什么特别的天赋。人民不知道,生活中大多数发明创造其实来源于普通人。那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相信这个训练会给你很多启示
师:大家吃过苹果吗?吃过的举手
老师统计人数(同学很定会觉得莫名其妙)
师:好!大家都吃过苹果,那么我有一个问题,你们看到过苹果里面的五角星吗?
请看过五角星的举手(这时可以发现没有一个同学举手)。这就奇怪了大家都吃过苹果,为什么没有人看过苹果里的五角星呢?
教师让一个同学上来看平时是怎么切苹果的,(一般是竖着苹果从上往下切)。等切完了没有看到五角星。教师:你们是这样切的吗?难怪看不到。五角星是这样切才可以看到的(教师这时将另外一个苹果拦腰切开,将五角星展示给大家)
教师借此开始引申游戏的深层意义:阐述习惯的制约作用、常识的制约作用、思维模式的制约作用。
五、学生课堂总结:学以致用——谈谈本科给你的启示
这节课大家认识到了创新思维,了解平时看问题不能被思维定势所禁锢,而应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就会发现有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吊悬于天花板的两线。他们是如此的员,双手不能同时够到两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同一时间抓住两根线(利用地面上的工具,使身子甩动起来)
请谈谈本次活动带来的启示。
内容小结:训练、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回到生活中进行运用,学习贵在能迁移。学生在亲身体验后能让他们进一步总结,升华感性的认识,更能巩固活动的效果。
六、教师课堂总结
没有普通的知识当然难以解决问题,但是这些经验也同时对我们解决问题产生阻碍。要成功地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打破一些试探策略的局限,打破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克服这些障碍就是要有创新力地解决问题。
答案是多姿多彩的。很多时候它们是很简单的,知识我们有发现的心,在利用我们已知的知识的基础上,发挥我们脑袋的力量,打破老想法的限制,让脑筋大转弯,我们就会豁然开朗。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克服这些障碍就能有创造力地解决问题,住院大家变得更有创造力。
篇五:心理健康说课稿 健康心理的表现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政治组的焦铭,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健康心理的表现》,选自04年劳动版《德育》第一册,下面我就从学生、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向各位老师说课。
一、说学生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职业学校学生,年龄大多在十五六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从横向比较来看,进入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很多经历中考失利,大多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常被忽略的弱势群体,因而他们的心理问题要比同龄的其他孩子更多发、易发、也更复杂;从纵向比较来看,从普通中学进入技术学校,学生面临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都已有很大变化,如何适应新的环境,树立自强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学会主动调节自己心理,将是摆在学生与我们每位老师面前的一道问题。
二、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课文特点
这本教材在传统政治理论的基础上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具有较强的时代感。本次说课内容出自教材的第二课第一节,在学习第一课《谱写新的人生》时指出了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目标,第二课《培养健康的心理》就是完成这个目标所要具备的第一要素:要培养健康的心理,就要明白健康心理的表现特征,掌握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从 而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为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了解健康心理的表现与衡量标准(2)出现心理问题,学会主动调适,自觉维护心理健康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语言
表达能力。通过师生互协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培养目标 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
健康心理的标准,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的关关键性的内容。设定这个重点的依据:只有让学生懂得什么样的状态是心理健康的状态,才能使学生积极地去追求,并及时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实现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调适。
4、教学难点 由理论到实践,出现心理问题 时如何进行自我调适
心理问题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就算出现了心理问题也不知道如何来调适,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说教法
德育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要善于启发、相机诱导,教学效果才更突出。依据三个原则:启发性、主体性、思维性,我采用如下教学方式
1、开放式教学法:指导学生课前浏览相关事例,预习课本,对书中的小问题提前分析,总结观点。
2、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典型的案 例人物中探究其心理特征、问题。
3、讨论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相互交流,把贯穿全课的问题分给各个小组,在集体协作中总结归纳问题答案,然后各组选派代表进行陈述。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体现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思想。
四、说学法
教学是一种双向行为,科学的学习方法既能使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能“乐在学中”,所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本节课安排学生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观察法,通过对视频和图片的观察,从直观上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2、合作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作意识,在合作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互相启发,往往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自学探究,然后再各小组之间交流展示小组内的讨论结果。在学生讨论时,我注意指导和参与,及时发现问题,引导交流,促进合作的有效性。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复习:我以提问的方式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通过回答问题来考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1、实情导入
首先出示一组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心理问题相关数据:13亿、1600万、28.7万,全世界有近13亿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我国心理疾病患者高达1600万人,每年自杀死亡人数多达28.7万人。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很直观的说明了一个问题,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竞争加剧,当代人心理承载太多的负担,特别是请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凸显,如青少年犯罪、社会情感淡漠、挫折容忍力差等问题都很普遍,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掌握度。
2、联系实例
观看视频,图片 心理健康的表现(衡量标准),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通过视频和图片,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一个更观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出现的问题,总结人的“健康”所应包涵的内容,如躯体、心理、道德、社会适应能力等。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从图片和视频中获取心理健康的常识。并通过这一过程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度。
参照以上实例,并联系课本理论,学生讨论总结归纳心理健康都有哪些表现特征。引出本课的重点:心理健康的表现特征。
掌握了健康心理的的六条基本标准,并以此衡量自我后,每个学生对自身心理状态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目前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我设计了一个课堂调查表,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简单的了解。
通过对学生填写的调查问卷,我简单总结了一下目前在他们的学生和生活中存在的相关的心理问题。
自卑依赖 主要是对自己缺乏信心,感觉处处不如别人,常常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凡事总怕遇到困难。
胆层懦弱:胆小怕事,遇事好退缩。
狭隘嫉妒:心胸狭窄,斤斤计较,对他人的优势心怀不满。
紧张焦虑:遭受挫折后紧张烦躁,焦虑不安。
敌对冲动:情绪波动较大,遇事容易冲动。
总结后同学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后,引出了本节课的下一问题。? ? 遇到以上心理问题时,你是如何来调试自己的心态?(小组讨论)根据各组选派代表的发言,分别记录,对踊跃发言的小组及成员进行表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
团结、协作意识。根据学生的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得到调试心理问题的方法。
分析:正确评价自己,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和长处。努力建立积极的自我印象,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把握较大的事情,为自己增加信心。在人际交往中,不要只想着自己的私利,要豁达大度,宽以待人。在平时生活中,要有勇气的承认各有所长的现实。不能把别人的优势看成是对自己的威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懂得区分行为的善恶,当遇到问题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的思考之后再做决定。和同学们或者老师发生矛盾冲突时,要能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让问题在互相理解中消除。小结:
学生来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概括。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程度,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我再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并重申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
并告诫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困扰,这是很难避免的。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长期积累起来,就极有可能产生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勇敢正视现实,人生的不如意不会因我们的惧怕而不存在,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理是我们学习、就业所必备的要素,调节好自己心态,做一个心理坚强、意志坚定、行动坚决的学生。
板书:由于本节课属于理论性较强,所以我采用的是罗列式的简单明了的板书设计方案。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中职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篇六:高中心理健康说课稿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读本说课辅导:意志与成才
《意志与成才》高中心理健康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执教的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读本》上册意志篇中的“意志与成才”一课。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体会坚强意志对成才的作用,认清自身存在哪些意志薄弱的现象,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高一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关口,已经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是自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还比较薄弱,又处于发展的不完全成熟时期,形成了他们内心需要与意志调控能力之间的失调,从而导致他们在具体事情处理上,经常决心大于行动,计划难以持久。在实践中,很难将自己的行为同远大的目标真正连在一起,导致他们不能坚持不懈地完成一些任务。针对这样的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学生锻炼意志的情感,让学生体会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认清自己身上存在的惰性,主动磨砺自己的意志.2.掌握磨砺意志的方法,自觉磨砺。
教学重点为: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教学难点为:磨砺意志的方法。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在主体活动部分,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1.看名人取得成就的时间表,初步感受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2.讲述“由于坚强意志而成才的故事”,进一步体会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3.通过自测,学生了解自己的意志水平;4.师生互动,自我剖析,寻找意志薄弱的地方;5.总结方法,指导行为。
在结束活动部分,教师以激励性的语言结束本节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完成,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反思一:心理氛围创设很重要。
此外,要让学生说心里话,特别是说自己的缺点,学生一般都有些不好意思,这就要求教师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心理氛围。在这儿,我运用了自我开放技术,首先说自己意志薄弱的地方,这样就拉近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创设了一种轻松的谈话氛围。
反思二:生成,很重要。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境,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我相信,这位教育家告诉我们两点:
1.课前预设很重要,精心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2.课堂生成要关注,精彩的生成犹如课堂里闪光的金子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教育机制捕捉学生些好的想法,特
别是心理辅导课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感悟,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碰撞、影响,将引起学生心灵深处的震撼。
这些是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学习和加强的地方。<意 志 与 成 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学生锻炼意志的情感,让学生体会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认清自己身上存在的惰性,主动磨砺自己的意志.2.掌握磨砺意志的方法,自觉磨砺。
教学重点: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教学难点:磨砺意志的方法。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偶像,那么,你知道老师最崇拜的人是谁吗?(出示照片,附简介)2005年中央电视台的“面对面”栏目对她进行了专访,我们来看一下其听几个片断。
二、看名人取得就的时间表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时间表:
看过时间表后,你有什么想法吗? 是啊,他们的成功浸满了时间的积累与旷日持久的意志,历史向我们证明了坚强的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
三、讲述“由于坚强意志而成才的故事”。
那么,现在你能说一说你知道的由于坚强的意志而成才的故事吗? 好,看来坚强的意志对一个人成才太重要了。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的意志水平呢?
四、通过自测,了解自己的意志水平。
好,我们来做一个小测试:
指导语:下面这个小测验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意志力,共有20道题。每题都有5个备选答案,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最适合你的答案;a、非常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较不符合;e、很不符合。
1.很喜欢长跑、长途旅行、爬山等体育运动,但并不是因为我的身体条件符合这些项目,而是因为它们能锻炼我的意志力。
2.给自己订的计划,常常因为主观原因不能如期完成。3.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我要每天按时起床,从不睡懒觉。
4.定的计划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果完成计划有困难,随时可以改变或撤消它.5.在学习和娱乐发生冲突的时候,哪怕这种娱乐活动很有吸引力,我也会马上决定去学习。
6.我学习和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立即求助于师长或同学.7.在练长跑中遇到生理反应,觉得跑不动时,我常常咬紧牙关,坚持到底.8.我常因读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而不能按时睡眠。
9.我在做一件应该做的事之前,常想到做与做的不同结果,而有目的地去做.10.如果对一件事不感兴趣,那么不管它是什么事,我的积极性都不高.11.当我同时面临一件该做的事和一件不该做却吸引着我的事时,我常常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让前者占上风.12.有时我躺在床上,下决心第二天要干一件重要事情,但到第二天,这种劲头又消失了。13.我能长时间做一件重要但枯燥无味的事情。
14.生活中遇到复杂情况时,我常常优柔寡断,举棋不定。
15.做一件事之前,我首先想的是它的重要性,其次才想它是否使我感兴趣。16.我遇到困难时,常常希望别人帮我拿主意.17.我决定做一件事时,常常说干就干,决不拖延或让它落空。
18.在和别人争吵时,虽然明知自己不对,却忍不住要说一些过头话,甚至骂对方几句。19.我希望做一个坚强的、有意志力的人,因为我深信“有志者,事竟成”。20.我相信机遇,很多事实证明,机遇的作用有时大大超过个人的努力。
评分规则:
凡是单号题(1、3、5、7??),a记5分,b记4分,c记3分,d记2分,e1分;双号题则相反,a记1分,b记2分,c记3分,d记4分,e记5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0-20分
意志力很薄弱;21-40分
意志力比较薄弱;41-60分
意志力一般;61-80分
意志力比较坚强 81-100分
意志力很坚强。
好,现在每个同学都知道了自己的意志力水平,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老师做这个测试得了多少分? 我才打了59分,意志力属于一般。
反思一下我自己,有时候意志力真的不够坚强。(教师谈自己意志薄弱的例子)那你有没有像我这样意志薄弱的时候呢? 好,实际上,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这本身就需要莫大的勇气。意志薄弱的一面,我们已经看到了,提高离我们还远吗?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磨砺自己的意志呢?
五、总结方法,指导行为。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个心理实验。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实验,给一些4岁的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巧克力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可以吃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再吃,则可能吃两颗,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另一些孩子却能等待,对他们来说是无尽期的20分钟,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他们闭上了眼睛,不看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唱歌,玩游戏,有的甚至睡着了,他们终于吃到了两颗糖。
结果发现,那些急着吃糖的孩子长大以后经不起挫折,胆怯,退缩,脾气暴躁,自制力极差;而那些通过唱歌、玩游戏转移注意力来抵制诱惑,坚持到最后的孩子长大后有较强的自信心,都获得事业的成功。
同学们,从这个实验中,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 此外,你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吗? 同桌间可以讨论一下。
谁有好的方法介绍给我们? 好,大家都很聪明,总结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归纳出磨砺意志的方法: 1.明确目的,树立远大志向;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3.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4.持之以稀,善始善终 5.自我激励法 6.名言暗示法等?? ?? 不论什么方法,大家要切记的一点,多为成功找方法,少为失败找借口。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磨砺意志的方法,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课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意志训练方案。
六、结束语
今天,我们通过和“意志”零距离接触,老师相信,我们高一()班,今天是永荣中学的莘莘学子,明天一定是祖国的栋梁之材;老师也相信,只要你拥有坚强的意志,你们的人生会更加精彩!篇七:心理健康说课稿
《阳光总在风雨后》心理健康说课稿(课前说课)
饶阳县饶阳镇东草芦中心小学 宋璞玉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阳光总在风雨后》。下面我将从主题选定、目标解读、设计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课堂教学构思及其理论依据。
一、主题选定
(一)主题选定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挫折是指人们在从事有目的活动时,由于受到阻碍和干扰,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如果处理不当,它会给人造成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损害身心健康。从教中,我发现现代物质生活的舒适安逸、家长的过度保护以及学校疏于这方面的教育,造成了小学生耐受力较差,经不起挫折,吃不了苦头,受不了委屈。美国儿童心理专家认为,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这是因为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为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因此,为使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成为能经受挫折,勇于开拓创新的强者,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从现在做起,让孩子走出温室,经受艰苦生活的磨练。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五、六年级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父母过分溺爱,缺乏挫折经历,再加上生活阅历浅,看待挫折难免带有片面性。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和探讨加深学生对“挫折”的认识。
2、辨证地看待“挫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能运用一些恰当的方式方法疏通“挫折”带给自己的心理压力,变压力为动力。
二、目标解读:
1、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它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关键在于怎样正确认识挫折。
2、通过经典故事使学生懂得挫折也是人生可贵的财富.3、通过身边同学的事例,使学生知道战胜挫折需要有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意志。
我确定以上教学目标的依据是:①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心理健康课程标准》(试用稿);②情感教育理论;③六年级学生的具体学情。
三、说教法
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课时,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1、问题教学法
根据“思维总是始于疑问的思维规律”的要求,我将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2、直观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把教材文字变成可视的图文信息,增强学生接受知识过程中的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这是由教学改革的趋势决定,也是教学应唤起学生主体意识的具体要求。
3、情景教学法
借助故事材料、“连线竞赛”活动形式和观看视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情景,以情感人,以情入理,加强对挫折观点的理解。其理论依据是:情感 教育理论:激发情感是明理所借助的一种手段。
四、说学法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本课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正视挫折,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本课的学法指导是:
1、指导学生用对比等方法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发学生广开思路,捕捉身边的事例,结合自身体验去认识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以上学法指导的理论依据是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特别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感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各项活动的安排注重师生的互助交流,注重学生感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新的教学理念提倡“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的要求。”本课的教学过程具体如下:
(一)活动导入,拉近你我
首先我将选择四位名人,将其遇到的挫折和所获得的成就打乱,让学生进行连线竞赛,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农民、教师、父母、学生”等角色遭遇挫折的情景模拟表演,在趣味活动中,让学生加深对人生难免有挫折的情感认知,让学生得出结论:“不论是名人、伟人还是普通人都会遇到挫折的”。
通过这个环节主要达到舒缓一下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感知上帮助学生形成对挫折初步了解的目的。
(二)情感分享,吐露心声
因为挫折对一般人来说都是一次痛苦的经历,所以也是一个避讳的话题,为了让学生能勇敢地面对它,我打算先讲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让同学们知道老师也曾有过挫折,但正确面对后,经过不断地自我暗示,克服了焦虑心理和不安的情绪。接着让同学们静下心来回忆一下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的挫折失败.在你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挫折或失败是什么?当时你的心情怎样?把这些填写在“心灵絮语”这张问卷上,在问卷最后一项:当时你的心情怎样?这个问题设计中,我打算让学生用颜色来表示,也可以画一幅简单的画。因为有些时候的心境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清楚的,而颜色和绘画可以使一些心理活动用最直接形象地投射出来。
多种教学手法,突破教学难点
这两个环节我主要采用问题、直观和情景教学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地突破教学难点。首先提出问题“你认为,挫折对于我们的成长有帮助吗?”,而分析“最终你是怎样克服挫折的?”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克服挫折的那些积极因素。通过这个环节,我想了解不同学生对挫折的感受能力、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让学生也能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挫折在自己人生道路上产生的影响,找到存在的共同问题,寻求辅导的突破口。
(三)测试调查,故事启迪
当学生对挫折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后,我打算进行一个简单的挫折体验测试,目的是想让学生辨证地看待挫折。
(1)你是否认为挫折就意味失败?
(2)当困难落到自己头上时,你往往会认为这是个锻炼的机会吗?
(3)如果有令你担心的事发生时,你还能安心学习吗?
对于挫折大多数同学们希望越少越好,希望自己的人生如那些祝福语那样,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如果一个人的成长路上真的没有挫折,没有失败,又会怎样呢?展示蝴蝶的故事,之后交流故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迪。
附四:蝴蝶的故事
蝴蝶原来可以凭借自己的翅膀,凭借自己的力量在空中自由的飞行,后来人类看它们太辛苦,就决定帮助它们。蝴蝶考虑了很久最后答应了人类的要求。于是人类把微型飞行器放在它们身上,这样它们就可以毫不费力地飞行,它们也得意于这种方式。有一天,天气骤变,马上要下大雨了,它们必须赶快离开,否则就会被大雨浇死。可这时偏偏飞行器坏了,它们拼命扇动翅膀想飞起来,可是,由于久不练习飞行,它们已经失去飞行的能力。最后它们悲惨地被大雨拍死了。
该环节设计让学生认识到在成长道路上都留下过挫折和失败的印记,通过测试让孩子们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出现失败或挫折时,应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而蝴蝶蛹因为人为帮助反而失去飞翔能力的故事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学生会有所动的。
(四)案例分析,交流方法
学生对挫折有了正确的认识,积累和交流经验方法就成了以后面对挫折困境时的一剂良药。
1、请大家观看一段根据同学真实经历拍的录象。
讨论交流:主人公失败的原因、产生了什么样的不良情绪,进而反思遭受到失败或挫折后,我们应该如何做?
对于真实的案例,同学们作为第三者去看,或多或少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引起共鸣。从案例中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进而在交流中找到恰当的方式去疏通挫折带来的危害。
2、教师给学生看一份林肯失败档案记录(22岁生意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24岁再次生意失败;27岁精神崩溃;29岁竞选州议长失败;34岁竞选国会议员失败;35岁当选州议员;39岁竞选国会议员再次失败;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51岁当上美国总统),再去感悟名人经受更大的挫折后,是怎样靠自己的意志取得成功。
3、“【挫而不折,积极进取】的故事”
附三【挫而不折,积极进取】
材料一:下面是初中生小尚的挫折日记:
人生难免有挫折,这话一点都不假。周一数学课上,错题改了几遍仍做不对──郁闷、无助;周二校篮球队选拔落选,还因个子矮被同学嘲笑──失望、伤心;周三英语测试又得59分──无奈、灰心;我的生活怎么会这样?唉„„ 材料二:2008“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李峰,出生在沂蒙山区的一个贫苦家庭,2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后被诊断为二级残疾;家庭的贫困和童年的不幸,给了他坚毅的品格和顽强的意志,以优异成绩考取安徽大学后,他当选为公益性社团春晖学社会长,先后组织策划爱心课堂、春芽残障站义工服务等一系列公益活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从国内外招募约600名志愿者帮助绵阳市17所学校开展夏令营,在20多天的时间里,他克服水土不服、余震不断、突发事件频发等重重困难,始终坚守在一线,使3000名灾区学生受益;获得“安 徽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等20余项重要荣誉。
对比感悟,实现目标
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就会有不同的结果的结论。在小尚和李峰两种面对挫折心理反应的对比中,递进延伸出我们青少年应该树立积极对待挫折的人生态度,选择做意志坚强的挑战者。让学生知道失败并不意味着结束,成功者不过是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
五、课堂小结
请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对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教师进行补充,这主要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并以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结束课堂,让学生在意味深长中品味收获。
六、练习巩固
收集名人、伟人与挫折的故事,并设计3条与挫折有关的激励语言,加深学生对人生难免有挫折的认知,激励学生在挫折中奋进。
七、板书设计
人生难免有挫折 克服挫折的因素
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
青少年应该选择做意志坚强的挑战者
我的板书以简明扼要的网络结构,从整体上再现本课的知识要点。
《阳光总在风雨后》心理健康活动课反思
此次《阳光总在风雨后》心理健康课,我预设的目标是知道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初步感悟对待挫折的态度和方法,知道要用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此次心理健康稿为课前说课,我觉得有所进步的地方是:
1.本次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主题相对还是比较明确的,层次也比较鲜明,层层推进,让学生对挫折“先体验,后感悟”。
2.课堂能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的体验。
3.课堂教学中能采用多种的活动形式:连线竞赛,案例分析,讨论等。自我课堂审视,本节课存在着以下不足:
由于自身理论与经验的不足,心理健康活动课该如何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题,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附
一、心灵絮语问卷
附二:
附:连线竞猜题
姓名 挫折 成就
林肯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 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 51岁当选为美国总统
.巴雷尼 失业 竞选失败 企业倒闭 2 5岁时,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
篇八:心理健康课说课稿——独一无二的我 《认识自我》初中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说课稿件
一、说教材分析
《认识自我》是初中一年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单元第一节《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第一课时,主要向学生展示了认识自我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的态度和方
法。这堂课是继初一新生适应课程结束后,学生学习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为后面情绪管理、生命教育等课题奠定基础。
教材地位: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生理心理的双向成熟使得自我意识的教
育成为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之一,通过学习同学们能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
己。
教材作用:本课着重引导学生从全面、客观的眼光看待现在的自己,初步树立完善自己的信
心。引导学生学会客观的看待自己,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学会从内在与外在、优点
与缺点两个角度认识自己,为下面根据自身实际确立努力目标奠定基础。最后介绍一些认识
自我的途径,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来认识自我。
二、说学情分析
十三四岁的初中学生正是青春期少年,“自我”概念形成时期,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对这一
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内容。生理心理的双向成熟,让他们的他们的自我意识具有
以下特点:
①、意识到自己的形象②、要求深入的了解自己,关心自己的成长③、自我意识的分化④、好表现自己,自尊心较强
在自我认识中容易出现两方面偏差:一方面,表现为自我评价的依附性高,以他人的评价来
衡量自己;另一方面表现为自我评价的稳定性差,有时因为一件成功的事而无限扩大自己的
能力,有时又因为一时的失败而自卑。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心理并由此切入教学是心理健
康课的一大特色。
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储备:上一单元新生入学适应的讲解使同学们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生活,对
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对于自我概念的理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外
学生之间也相互熟悉起来,课堂教学活动也可以加入更多的内容,采用更丰富的形式。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够理解自我的概念。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教学,提高学生感受自身感觉的能力,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
形象,并敢于在课堂上发言,表达自己的体会,并分享给大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得同学们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发展地认识自己,课后能够做到自觉反思自我评价。
教学重点:“自我新认识”中关于“优缺点”的反思。将这一知识点设计为重点的原因在于
要让学生自觉形成发展、全面看待自己的观点。初中学生容易受“思维定势”(会把事物看
成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的过分影响,通过对这一知识点的重点教学使得学生能够
用新的、客观的眼光重新审视自身。要认识到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
和缺点,我们要正确看待,并试着接受自己的全部包括缺点,真正的悦纳自我。
教学难点:理解自我的概念和内容,是本课的难点,可能我们成人看来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
是非常好理解的,但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他们在理解心理学抽象概念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当然,这困难是能够克服的,那么我运用了形象生动的归类探究法可以解决。
四、说教学方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互动体验法、暗示教学法
互动体验法: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知识性课程的学习,它对学生个体心理的体验要求更
多。教师通过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互动参与,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将心
理训练活动、心理体验和心理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是同学们在领悟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自
我意识的组成部分,并运用所学的认知自我的方法更好的认识自我。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归纳探究法等方法。
五、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6个部分,(一)课前准备
对学生提前分组,讨论小组每组在6人。
教具:ppt、彩色卡片,彩色信封,(二)展开话题“猜猜谜语”(3分钟)
首先,为了展开教学,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个经典的谜语:什么动物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
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腿最多时最无能?答案是人,向学生发问:为什么人会有这么
多的变化呢?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每一个方面都描述出来吗?我们这堂课的主题就是认识
自己,这个环节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初一学生的好奇心强的特点,设计这个具有娱乐性质的谜语,给
接下来的教学活动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三)自主探究“问我是谁?”(12分钟)
接下来,我请同学们准备纸和笔,填充句子“我是谁”。通过选择形容词的过程中逐步完成
对自我的认识。
1、教师向学生说明了解自己的一种方法,既填充句子“我是谁”的方法,并通过例子示范
来说明。在写的过程中,不用思考,直接下笔,表达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在形容词的选择
上,尽量选择表现自己个性的词语。例:我是谁?我是一个爱笑的人。
尽量避免这样的回答:我是一个身高160的人。
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完成我是谁的描述各10个句子。编号为1-10.写完之后想一想:自己
的评价是不是特别符合自己的特点,有没有过高或者过低的评价自己?
在这个环节,我充分利用了学生要求深入的了解自己,关心自己的成长的心理发展特点,运
用例子示范,让同学们清晰的了解题目,并能够迅速完成老师的任务。
2、他(她)是谁。教师将纸张收齐叠好,放在纸箱内。请学生从中抽取一张纸,并念出纸
中句子,让大家猜这张纸是谁写的。然后,教师请猜中的同学说出猜他的理由,也请没猜中
的同学说出理由。如此循环。这个环节充分利用初一学生好奇心的特点,结合活动的趣味性、娱乐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体验中完成对自我形象的清晰认识。
师生合作交流有关自我了解和他人的了解之间的关系是否一致的问题,并对不一致情况进行
分析,以增进自我认识的客观性。
(四)讲授知识“我就是我”(10分钟)
1.“归归类”将“我是谁”陈述的10项内容作下列归类:
a.身体状况(你的体貌特征,如年龄、身高、体形、是否健康等)。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b.情绪状况(你常持有的情绪情感,如:乐观开朗、振奋人心、烦恼沮丧等)。编号:________ c.才智 状况(你的智力、能力情况:聪明、灵活、迟钝、能干等)。编号:________ d.个性方面:包括(性格、气质、兴趣、信念、世界观等个性特征)。编号 ________e.社会关系状况(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和别人应对进退、对他人常持有的态度、原则,如:
乐于助人的、爱交朋友的、坦诚的、孤独的等等)。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识我”
从小到大用来表达自我概念的最多的字就是“我”,那自我的心理学定义是什么呢?
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对自身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就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你认为的好的和不好的方面。
生理自我:对自己的身体、性别、年龄、容貌、仪表、健康状况以及所有物等方面的认识。社会自我:对自己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地位、名望等方面的认识 心理自我: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气质、兴趣、信念、世界观等个性特征的认识。不管是你自己觉得好的还是不好的自己,那都是你最独特的风采,通过自主探究分类的方法,学生对自我意识的概念会有了初步的认识,再通过界定明确的自我意识的概念和内容,使同学们对自我意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也是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
(五)升华主题“倾听我心”(7分钟)
下面请同学拿出纸笔,用一个好朋友的身份自己给自己写一段话,信中可以写你对最近表现的肯定,你认为你还有那些方面需要更加努力,你觉得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者过低,你对自己的期望等等都可以,一定要把内心里最真实的想法说出来,然后,把你的这段话装进课前发的信封里,(六)课堂小结“最好的我”(3分钟)
课下同学们的任务是:
1、请同学们完成自主完成课上“我是谁”游戏的分类,看看你对自己的评价是否恰当,在
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这三个方面,你对自己的评价是否全面,如果很全面,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可以全面的认识自己了,如果不完善,那么,希望你再接再厉,完善对自己的评价。
2、补充完全下面的小诗。不论工整与否,不论文采好坏,把你最真实的想法写下来。并记
录在你的“心灵周记”上。
曾经的我是___________,现在的我是___________,虽然在别人眼中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但我会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我自己,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好比一次远航,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可能知道每个人对我的要求,但我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微笑着告诉你,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我也在告诉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课下的归类和反思、补充诗歌的形式,使同学们能够更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并能够更好的接纳自我,在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时候,不至于全盘否定自己,也不会对自己的错误无动于衷,这些活动可以促使同学们开始去完善自己。为下节课管理自我打下基础。
第三篇:心理健康说课稿
心理健康说课稿1
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是小学低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目是《学会赞美别人》
一 说学生
通过我得调查研究,发现低年级的孩子在交往方面存在这问题,起根本原因是因为存在以下两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自负 一般表现在成绩较优秀的有一定特长的学生身上,而且他们家庭条件较优越,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他们,尤其是受赏识教育的影响,“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孩子的聪明可爱使亲戚朋友们赞不绝口,总是一味地夸奖表扬,这些过分的夸奖。客观上助长了自视过高,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因而得意忘形,目空一切,看不到其他学生的优点。因自负而不能和同伴友好地相处,傲慢无礼,常常有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之感。自负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普遍存在的不健康心理,这说明,孩子还缺乏全面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
自卑 对一些学困生来说,以学习成绩差,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批评,同学的嘲笑,感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总觉自己很笨,发现不了自己的身上的优点,不能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而变得不爱与人说话,不爱余人交流。从而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使孩子形成胆怯、自卑、抑郁的不健康心理。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作出一些报复性行为如:趁人不注意弄断铅笔,撕毁作业本,在他人书上乱画。
一些中等生和学困生已能和优等生交往为荣,他们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以心爱的玩具相赠,甚至为他们买零食吃,以换取一些虚伪的友爱,短暂的友情。这些不正常的交往手段和不符合年龄的举止行为,缘自那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因为小学生心理健康中的自我认识的客观程度以及社会适应性命去规定: 心理健康的小学生能将自己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主动地从周围环境中寻找评价自己的参照点,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开始表现出客观性。他们往往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社会生活,乐于与同学、老师交往,不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大发脾气,能让自己融入集体生活,自觉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狂妄自大,或把自己孤立起来,怯懦自卑,与周围的人群格格不入。
这些孩子都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直接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陷入困境,他们都需要帮助,都需要学会欣赏和赞美别人,从而正确认识自己。因为赞美别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策略,也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在人和人的交往中,适当地赞美对方,总是能够创造出一种热情友好,积极恳切的交往气氛。这是因为,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赞许,是人类一种本能的需要,人们正是在别人的赞美声中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的。其次,赞美能促使对方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有利于相互交往向积极肯定的方向发展。
我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年龄特点, 特意设计了《学会赞美别人》一课这节操作性很强,儿童易于接受。这样能使自负的孩子要学会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并不是事事都是最优秀的,自己总有不如人之处进而从狂妄自大中走出来。自备的孩子通过别人的赞美,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从而树立自信,从自备的阴影中走出来。通过这节课的交流,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学会推己及人,为他人着想,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建立正常的师与生、生与生等人际关系。养成社交活动的兴趣,学习掌握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术,使其能度过健康的有意义的校园生活。
二 说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认识到赞美别人在人际交往中的魅力,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掌握一些赞美别人的方法和技巧,体会愉悦的情感。因为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评价别人的面比较窄,语言比较单一,仅停留在学习一个方面,不会从多角度多方面赞美别人,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制定为学会赞美别人的方法、技巧,从别人的赞美中获得情感的体验。
因为实事求是的真诚地赞美才能一起对方心灵的共鸣,达到赞美的目的。而虚情假意的赞美容易使对方误认为讽刺挖苦。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学会用真诚、积极的态度赞美他人。
三 说教法:
从学生实际出发,我准备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和快乐教学法,运用:图画、音乐、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通过情景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给学生创设赞美别人的情景,提供畅所欲言的空间,有利于学生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降低教学难度。
四 说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故事导入。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往往停留在节奏明快的音乐上,色彩鲜艳的图画上,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上,生动有趣的动画片上,因此这节课我用‘‘情景教学法’’一开始就用孩子喜欢的动画故事《称赞》导入新课,鲜活的画面,可爱的小动物,欢快的音乐一下子把孩子们带入到神奇的故事中,紧紧地吸引住了孩子,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欲望,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学习兴趣,欣赏完故事后。我请孩子们说说;“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孩子们触景盛生情,畅所语欲言,一切都顺理成章。
初步感受到别人的赞美,不仅能给人带来快乐,而且也能使交往的双方彼此喜欢。
(二) 寻找优点,激发情感,尝试赞美,情绪体验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游戏则永远是孩子们玩耍的主题,好比玩的游戏对孩子具有无穷的魅力,我采用‘‘抽纸条,贴苹果’的游戏,请孩子们参与其中。(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游戏,这有一个盒子,里面放着一些纸条,上面写着每一位小朋友的名字,我请一位小朋友来抽一个,看能抽住谁的名字?指名抽,学生从中抽出一个同学的名字。下面请全班同学来帮他找一找优点。然后把写有他们的优点的苹果帖到这棵大大的优点树上,看看他能得的几个苹果?好吗?)无论是抽纸条的学生,还是被抽到的同学,都是兴致高涨,充满了期待,尤其是被抽到的同学更是坐姿端正,再要谈和他朝夕相处的小伙伴的优点,同学们更是信信手拈来,此时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发现别人的优点,不光学如劳动、纪律、卫生、学习、文明礼貌、自理能力、爱护环境等,从而掌握夸奖别人的方法。然后,以优点树上的一个学生为例,去夸奖去赞美她。我问:“大家发现了他的优点,谁来夸夸她?”相机指导学生掌握赞美的技巧。之后让学生同桌互相夸奖,这样,教学过程由“扶到放”体现教学训练的层次性,参与的人员“由点到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赞美的愉悦,人人都获得情感的体验。使孩子们都能清醒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从而都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评价别人。同时,也进一步使学生们感受到赞美的魅力,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温馨和快乐,而且也能激发人的自信和希望,体会到赞美是桥梁和纽带,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行健康的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顺利地解决了重点。
(三) 示范演练、发现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用真诚坦率的态度去赞美然,为突破难点,我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角色扮演法,以小品的形式创设情境。小品的大意为:有两个竞选中队长的小朋友抽到的测试题是“夸一下身边的小伙伴。”两人的表现方式截然不同,其中一人的赞美是实事求是、适度的,让人听了舒服。而另一人则是夸大其辞,有意恭维,给人的感觉是难受、不舒服,觉得在嘲笑他。问:为什么有不同的反应呢?
使学生在欣赏中体会到对别人的赞美,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要真诚,是发自内心的,否则,不仅达不到赞美的目的,发呢与适得其反。这忘记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也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同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轻松突破了难点。
在学生掌握了赞美的方法和技巧后,进行“赞美大轰炸”重点关注班中弱势群体。使这些自备的学生也惊喜地发现自己身上也有这么多优点,使他们获得成就感,愉悦感,树立自信,扬起生活的风帆。
(四) 总结延伸,感情升华
此环节,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配诗朗诵《赞美》:同学们,请不要吝惜你的赞美,因为赞美是春风,它能使人温馨和快乐,请不要小看赞美,因为赞美是力量,它可以激发自信和希望。赞美也是心灵的阳光,没有阳光,我没便不能生长。因此愿赞美的力量激励每个人进步,愿赞美的阳光普照在每个人的身上。
让学生的心灵再次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让学生在如诗入画的氛围中充分的感悟赞美的魅力,从而激发赞美的欲望。于是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动手写,把真诚地赞美写下来,送出去。让他们的心灵在声与话的碰撞中接受洗礼。
五 说板书
一个好的板书,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能把教学的内容,教师的思路,学生的思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按照简单明了,整齐大方,重点突出的原则,设计了一个图文并茂的板书:
学会赞美别人
找出优点 态度诚恳
看着对方 面带微笑
实事求是 用词准确
六 说体会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赞美”贯穿始终,同桌互夸,小组互夸,师生互夸,全方位的夸奖并非泛滥成灾,而是以真诚为基调,以事实为基础,让学生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赞美的方法和技巧,纠正了自负与自卑的不健康的心理,培养了学生赞美别人的意识,提高了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心理健康说课稿2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体育与情绪的调控》。学好本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调适自己情绪的方法,以便以更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良好情绪对于学习的动力作用以及挖掘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二、说学情
学生状况:当代中学生在科学不断进步,文化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变革的今天,虽然能很快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但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在情绪特征上表现为好冲动、不稳定、极端化等特点。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表现缺乏深刻地认识,也不善于调试自己的情绪。而且高一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关口,已经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是自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还比较薄弱,又处于发展的不完全成熟期,形成了他们内心需要与意志调控能力之间的失调,从而导致他们在处理很多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时冲动、极端化,难以很好的调试自己的情绪。
三、说教学内容
本次课的主题是《怎样合理调适自己的情绪》。是来自教材中的《最近比较烦》一课,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各种情绪以及它们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并使学生在了解自己情绪特征的基础上,学会对情绪进行自我调试,以合理的方式、方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以增进身心健康。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分为三个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的表现及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清楚的知道情绪产生的原因。
2. 态度和情感目标:重视情绪的调控,培养良好的情绪。
3. 能力和问题解决目标:能觉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绪,认识情绪对自身的影响,并能应用有效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对情绪进行自我调适。
五、说重点
重点:理解合理调适情绪的重要性
六、说难点
难点:结合自身情绪体验,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寻求控制、调适情绪的方法。
七、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我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以及角色扮演法等进行教学。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强调师生互动。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主动、积极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加以运用,能够学会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八、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达到前面所说的认知、态度和情感、能力和问题解决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具体的教学过程:
本课设计为六个板块,分别为:
(一)故事导入
(二)情绪的故事
(三)情绪的图片
(四)情绪的假设
(五)锦囊妙计
(六)教师小结
故事导入:教师主要通过一个关于林肯和他的陆军部长斯坦顿的情绪的故事导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下面的而活动做好准备。
过程:(一)情绪的故事。为了贴近学生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向学生说明愤怒、悲伤、痛苦等不良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而愉快、欢乐、满意、平静等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同时,结合两个故事,告诉学生任何情绪的表现都应去适应,否则,就会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二)情绪的图片。分为两个小环节:一是教师出示各种情绪图片,引导学生辨认各种情绪的不同表现。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情绪与表述一一对应,学生体会各种情绪的外部表征。二是列出喜、怒、惧、哀、恐等情绪,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这些情绪在日常生活中的形容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在课堂中加以整理并理性分类,同时,又提高了学生正确表达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最近一周或半个月以来的情绪体验进行勾划,勾划出最适合自己情绪体验过的词,如果以上又没列出来的词语,学生自己也可补充写上。
(三)情绪的假设。通过以上分类,教师趁热打铁,提出以下十种情境,请学生说出他们会产生何种情绪及产生该情绪的原因。比如有人弄坏了你的文具,你会产生什么情绪?有过这种体验吗?当时又是怎样处理的?如果一旦再出现类似的这种情况,产生这种情绪时又如何调适呢?等等。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如产生被激怒的情绪时:
1、分析一下问什么发怒
2、分析一下发怒的结果
3、怎样使自己不过分激动
4、如何控制、调节被激怒的情绪等。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以上三个活动让学生在弄清情绪的各种分类后,当面对这些不良情绪时,怎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何来合理调适情绪。
(四)锦囊妙计。为学生提供一些不良情绪的自我调适方法。
1、怡悦调适法。利用古代的一个故事作为背景。让学生通过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并利用“怡悦调适法”来解决剧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内心的冲突和痛苦,告诉学生如果自己怒骂无常,愤怒难耐,也可以通过这种怡悦法来进行调适。
2、宣泄法。分为三种:
①在产生痛苦、悲伤、难过等情绪时,可通过哭来宣泄、释放积聚在内心的痛楚,达到心理平衡
②有郁闷、愤怒、困惑等消极情绪时,可通过音乐或书写宣泄法来调适
③如受了委屈或欺侮后,可借助一些外物来宣泄,比如说拳击、打沙包等方法。
3. 还可以用自我暗示法、意志控制法、理智调适法、活动转移法、注意力转移法、交往调节法、情绪升华法等调适方法。
这一教学环节,诱导和启发学生在不良情绪出现时,应及时采取正确的调适方法,让学生达到不良情绪的有效化解,使自身的精神坚不可摧,让精神之库不断注入振奋、欢欣和愉悦,让心境之水永远清澈与蔚蓝。
(五)教师小结。
1.结合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布置作业:
①想一想良好调适自己的情绪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
②情绪与人的关系,以及对人的影响有哪些?
③我该怎样调控才能获得良好的情绪?
2.教师结束语:情绪时人心理能量的调节器,它可以发动人的行为,确定人的行为方向,对人具有无法估量的感染力。我们要充分利用积极情绪的正确作用。让我们都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让自己的情绪永远都拥有舒适、温暖的环境,让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多地呈现出一片晴空。
心理健康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下面我把这节心里活动课的设计思路向大家汇报一下,希望能够得到各位方家的批评指正。
首先要说说课题的选择。七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在学习生活中渴望成功,但又不能坚持不懈地努力。遭遇失败时,常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他们没有深刻地认识到主观努力才是成功的必由之路。在我们班,考试后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把考不好的原因归咎于座位靠后,同桌纪律不好,老师讲得太快,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不能辅导自己等等。他们总是在为失败找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而不愿从主观上刻苦努力。因此帮助学生认识努力的重要性,养成他们不放弃、不服输、不懈怠的的意志品质,对学生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所以我就选择了这个课题:努力打造实力。
通过这节班会课上,我想达到两个目标:
(一)、帮助学生认识努力的重要性;
(二)、让学生通过自我反省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获得一些可操作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知道心理活动课重在学生参与,师生共同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感悟、体验,从而达到学生自我了解、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目的。所以在设计方案时我充分考虑到心理活动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活动”和“体验”,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一些心理体验。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角色扮演,创设情境————自我反省,暴露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榜样引导,加深体验———矫正反馈,自我激励——再创情境,强化体验这六个环节。
首先我运用角色扮演法引入本节课的话题。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让学生扮演活动中的角色,进行现场表演,通过观察、体验,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在我的指导下,学生自编自演了小品“超超为什么总是考不好”,通过学生的表演和其他同学的观察,使得全体学生能很快认识到失败时找任何客观理由都是于事无补的,关键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第二个环节是自我反省,暴露问题的环节,这也是本节课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暴露,让学生有知不足而后进的思想。
第三个环节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来寻求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法。讨论法是心理活动课最基本方法。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自由讨论,达到相互接纳、相互包容、情感互动、自助助人的目的。在这节课的讨论中,学生们自己归纳出自己一些努力学习的具体做法。
学生有了努力的方法,还应该付诸于行动。接下来在榜样引导这个环节中我注重让学生在自己身边寻找榜样,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可学习、仿效的对象,帮助他们尽快把内心的体验付诸于行动。约翰·库缇斯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可能无法直接去仿效他的做法,但他却从更深层次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深化了学生内心的体验。
对超超说一句警醒的话,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把自己的内心体验转化成可以用来鞭策自己、激励自己的一句话,也针对性地解决了上课伊始学生自我暴露的问题。
课的最后,全运会的视频片段和永不言弃这首歌搭配起来,是为了再一次创设情境,继续深化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理体验。
课上完后,我自己觉得这节课对学生还是有所触动的。当然,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们不能奢望通过一两节心理活动课就能解决学生不刻苦、不努力的问题,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刻去唤醒学生的努力意识,激发学习努力向上的欲望。所以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将继续努力。希望各位老师、各位领导能给我提出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心理健康说课稿4
【主题背景】
想象在儿童的学习和思维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人的想象力越强,思维能力越强;想象力强的人,记忆能力一般也较强。调查资料显示,想象力特别强的学生,学习成绩也比较好。而且,想象力强的儿童个性鲜明,他们思维活跃、敏捷,求新求异,有独立见解,寻根问底,记忆力强,知识面较广,联想丰富,学习新事物快,对感兴趣的问题专注。然而现实生活中,儿童的想象力却经常被严重幽闭,或者被繁重的课业负担所禁锢。
儿童时代是一个人想象力迅速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对低年级小学生开展激发想象力的辅导活动,有利于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本节课的目的就是通过多种途径的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这节课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圆为载体,通过一些和圆有关的活动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感受想象的快乐和神奇魅力。
【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使学生感受想象的快乐和魅力。
2、创设情境,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圆、白纸、剪好的圆、彩笔、剪刀、圆的绘画作品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我做你猜
老师做出敲门、拍手、招手、弹琴、拍拍等动作,学生猜老师在干什么?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不拘于一种答案,引导学生大胆的进行猜测。引出这种联系生活和以往经验的思考,其实就是一种想象的过程,告诉学生想象这种心理活动在一个人2岁左右就开始萌芽,它真是陪伴我们成长的好朋友,引入课题《张开想象的翅膀》。
二、神奇想象
这部分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的初想象、“○”的再想象、“○”的深度想象
在“○”的初想象活动中,先出示画好圆的A4纸,让学生交流一下,看到这份礼物之后,你想到了什么,你觉得它能变成什么?激励学生大胆想象,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想象的天空自由翱翔。
然后进行“○”的再想象
让学生拿出自己神奇的笔,涂一涂画一画,将刚才的想象变成一幅画,想让它变成什么就变成什么。
画完后进行“奇妙的.圆”的绘画展,首先展示学生的作品,在充分肯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老师再展示自己的创作,和学生一起感受想象带来的神奇魅力。
再进行“○”的深度想象
一个圆我们能想象、创作出这么丰富的作品,如果是两个圆、三个圆、更多的圆呢?
学生在空白的A4纸上进行多个圆的创作,进行第二轮画展。
画展结束后,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由一个圆、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更多的圆的动画创作,进一步升华想象的神奇魅力,引导学生认识到:想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能千变万化,无穷无尽,比大海还宽广,比天空还辽阔,值得我们用心探究。
三、玩转想象
分两步来玩。1、剪剪“○”2、穿穿“○”
1、剪剪“○”
请发挥你的想象,把手中的“○”变成一个大大的圆环,让它能穿过你身体的某个部位。
学生们有的穿过手腕、有的穿过手指、还有的男生穿到了膝盖,有的女生顶到头顶当做花环。在展示中自然就比较出大小。
2、穿穿“○”
老师有一个和同学一样的圆,却能穿过自己的身体。更神奇的是另一个圆还能穿过小组同学的身体。师生不同大小圆的对比,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和想象欲望,同样的圆,老师的为什么比我的大?带着这样的疑问揭晓答案:沿螺旋形画了许多圆,剪下来。然后首尾相接就变成了一个大圆环。
这样的结果让许多的孩子感到诧异,这就是展开想象的翅膀,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想象带来的益处。
四、想象有益
想象不仅仅体现在游戏中,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想象的影子,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用想象,生活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1、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想象创意,这是一个关于刷牙用具的创意作品,随视频的进展相机暂停,让学生想象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用?
在学生不可思议的惊叹声中,再一次感受想象带来的快乐和魅力,这样一件富有情趣的设计,将刷牙变成了一件非常快乐和享受的事情。
2、生活中这样充满想象的创意还有很多呢!展示生活中的创意图片,创意勺子、创意钟表、创意自行车、创意沙发、创意的建筑,学生交流感受想法。进一步认识到想象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它就像魔术师一样,能把平凡变有趣,能把平凡变神奇,人类正是凭着这些海阔天空的想象,开拓视野改变生活,进行了许多的发明创造,把很多的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五、课后延伸
让学生课后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或者查阅网络等资料,了解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人类想象的结晶。同时,就学习或生活中的某个物品进行创意想象和设计,将这节课激发的想象火花,张开的想象翅膀进一步升华,使生活更便利、充满更多的乐趣。
心理健康说课稿5
一、说学生:
智障学生爱以自我为中心,又加之现在集体活动不多,大多数的孩子都不会合作,在集体生活中不考虑集体的利益,只顾个人喜好,不会与人友好相处,共同完成事情。即使在合作中,有时也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耍小性子。这是因为孩子们在生活中缺乏与人合作的经验,缺乏“团结合作力量大”的意识。还有一些孩子内心渴望与人交朋友,愿意和别人共同完成事情,但是不知道怎样与人合作,缺乏这方面的认识,也缺少这方面的指导。因此,本节课就以此为出发点,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活动的平台,在活动中认识、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团结合作力量大的意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学会与人合作,掌握一些与人合作的经验和方法,能与身边的每一个人搞好关系。同时,学会用真诚、积极的态度与他人交朋友,体会团结合作而获得成功的快乐。
三、说教法:
从学生实际出发,我以游戏和角色表演为主,富有趣味性与适应性。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教学法和愉快教学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采用引导、鼓励、表扬、游戏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共同参与,在活动中明白道理,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团结合作力量大的意义,并提供畅所欲言的空间,活动中有感而发,降低教学难度,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激发兴趣。
在这次活动课中,以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兴趣的培养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动性。我在上课一开始就组织学生听歌曲《幸福拍手歌》,师生围成一个圈,边走边跟着节奏拍手。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二)实际操作,揭示课题。
实践是最好的依椐。我请两个同学分别用五个或者十个手指系红领巾看谁快谁慢,让学生试一试、比一比、说一说,来揭示本节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通过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感受团结合作力量大的奥秘,引人入胜。同时渗透多种学科教育在内,有数学的比多比少;有常识教育的人有两只手,十个手指头,在一起做事就会比较快,我们的手指兄弟,各有各的本领,只有团结起来力量才大。让学生联系生活,结合实际,想一想手指的作用。拓展他们的思维,领悟手指团结的力量大,理论联系实际;还有师生互动场面:让学生倒计时数数,制造紧张而热闹的课堂氛围。
(三)游戏和角色表演,紧扣课题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以游戏和角色表演为主,富有趣味性与适应性。教学内容适合于低年级的教学手段,如游戏“拔河比赛”和“分豆子比赛”;角色表演有“值日生扫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富有趣味性。比如:在拔河这一项目,让学生认识到个子高矮和体重多少及个人体质,还有人数的多少与比赛输赢是有直接关系的,而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人多力量大;通过把红绿豆分开并运送到超市,看谁做得快,请优胜组的学生们说出胜利的秘诀,从而体会到一起做事情不仅要团结还要懂得分工合作;为了进一步巩固“做事情除了要团结还要懂得分工”我开设了角色表演“值日生扫地”,通过同学间的讨论,上台各抒己见,既教育学生要懂得分工干活才能把事情干得又快又好,又对学生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如学校大扫除时不拈轻怕重,应该大同学挑重活干,小同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依赖别人,在家里也一样。
这样由有了一定的认识到进一步认识,再到更加深刻的巩固,符合了智障学生循序渐进这个特点,以游戏活动为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差异,在玩中学习,玩中认识,玩中体会。从游戏比赛中寻找合作成功的快乐与失败的教训,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团结合作力量大”这一主题展开,环环相扣,互相照应,充分体现了主题明确,重点突出。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行健康的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顺利完成了教学目的。
(四)分享学生体验结果,总结教学内容。
此环节,我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自己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体会,从而反馈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团结也是一种美德,团结还能感受快乐!快乐使人身心健康,愿同学们都能快乐健康地度过每一天!让同学们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心中想说的心里话。使教学目的得到升华。并把快乐健康的心情带到课堂外,校园外……
五、说体会:
在这次活动课中,以“团结合作”为主线,通过热身运动,游戏活动,角色表演,同桌互相讨论,自由发言,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肢体活动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团结与成功的乐趣。当然,在活动过程中,可能有的学生会有情绪高涨,爱自我表现,会不由自主地上台表演或发言,出现纪律涣散,难以控制等场面,但我想,通过本次活动课定能增强学生与人为善,和睦相处的意识,或多或少纠正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合群的缺点。从而帮助他们逐渐消除一些人际交往的障碍。
心理健康说课稿6
【教学目标】
1、懂得喜怒哀惧是人之常情,悦纳自己的情绪。
2、让学生懂得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我们身心健康的影响。
3、初步了解和掌握妥善调控情绪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悦纳情绪。
教学难点:认识情绪对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并学会调控情绪。
【教学方法】
游戏、故事分享、讲授、练习法
【课前准备】
ppt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教室后面来了这么多听课老师,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生自由回答)师相机导入并板书课题:丰富多彩的情绪世界。(生齐读课题)
二、活动体验
活动一:师生、生生互动游戏
步骤:
1、师出示词语生根据词汇表演相应的情绪。
2、每组推选一名学生上台,老师给这个学生发一张写有情绪词汇的卡片。
3、上台的同学根据词汇表演此词汇所表现的情绪。
4、其他同学猜猜该同学所表演的是何种情绪。猜对了就将这个词语贴在黑板上。
5、师引导分类并总结:喜、怒、哀、惧是最基本的情绪形式。(课件出示)
活动二:说说我能行
师:喜、怒、哀、惧是最基本的四种情绪,在这四种情绪形态的基础上,可以派生出不计其数的情绪形态,比如:表示“喜”的词语有满意、愉快、欣喜若狂等。老师相信同学们还能说出更多这样的表示情绪的词语。
1、课件一一出示表示喜、怒、哀、惧的词语。
2、四个小组的学生分别代表喜、怒、哀、惧队,比赛说出表示喜怒哀惧的词语。
三、教学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说出了这么多丰富多彩的情绪词语,其实我们可以把它们归为两类,即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1、课件出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2、列举实例,让学生感受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的不同。
3、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4、总结归纳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特点。
四、怎样调节情绪
师:不良情绪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摆脱不良情绪,走出情绪的深渊,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呢?
1、故事启发:(课件出示)
从前,有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草帽,小儿子卖雨伞。两个儿子都很孝顺,照理说老太太应该很开心。可是她却每天愁眉苦脸,为什么呢?原来,雨天的时候,她愁大儿子的草帽卖不出去;晴天的时候,她愁小儿子的雨伞卖不出去,于是她晴天也愁,雨天也愁。后来有一个人告诉她,你可以这样想,晴天的时候,你就想太好了,大儿子的草帽有人买了;雨天的时候你就想:太好了,小儿子的生意一定不错。后来他总是这样想。从此以后老太太就过着快乐的生活。
①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②生自由说一说。
2、教学调节情绪的方法。(课件出示总的原则具体方法)
五、巩固练习。(课件出示习题)
六、谈收获。
七、总结升华。
同学们,我真心希望在我们的集体中,人人都是快乐的天使,而且要做为别人排忧解难的天使。不但要自己保持快乐的情绪,还要留心身边的人,并给他们带去快乐。最后祝愿同学们永远快快乐乐!
八、板书设计:
丰富多彩的情绪世界
情绪的基本形式:喜、怒、哀、惧
情绪的类型: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情绪转移法
调节情绪的方法:理智控怒法
心理换位法
心理健康说课稿7
一、说教材分析
《认识自我》是初中一年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单元第一节《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第一课时,主要向学生展示了认识自我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的态度和方法。这堂课是继初一新生适应课程结束后,学生学习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为后面情绪管理、生命教育等课题奠定基础。
教材地位: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生理心理的双向成熟使得自我意识的教育成为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之一,通过学习同学们能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
教材作用:本课着重引导学生从全面、客观的眼光看待现在的自己,初步树立完善自己的信心。引导学生学会客观的看待自己,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学会从内在与外在、优点与缺点两个角度认识自己,为下面根据自身实际确立努力目标奠定基础。最后介绍一些认识自我的途径,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来认识自我。
二、说学情分析
十三四岁的初中学生正是青春期少年,“自我”概念形成时期,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内容。生理心理的双向成熟,让他们的他们的自我意识具有以下特点:
①、意识到自己的形象
②、要求深入的了解自己,关心自己的成长
③、自我意识的分化
④、好表现自己,自尊心较强
在自我认识中容易出现两方面偏差:一方面,表现为自我评价的依附性高,以他人的评价来衡量自己;另一方面表现为自我评价的稳定性差,有时因为一件成功的事而无限扩大自己的能力,有时又因为一时的失败而自卑。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心理并由此切入教学是心理健康课的一大特色。
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储备:上一单元新生入学适应的讲解使同学们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生活,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对于自我概念的理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外学生之间也相互熟悉起来,课堂教学活动也可以加入更多的内容,采用更丰富的形式。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够理解自我的概念。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教学,提高学生感受自身感觉的能力,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并敢于在课堂上发言,表达自己的体会,并分享给大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得同学们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发展地认识自己,课后能够做到自觉反思自我评价。
教学重点:“自我新认识”中关于“优缺点”的反思。将这一知识点设计为重点的原因在于要让学生自觉形成发展、全面看待自己的观点。初中学生容易受“思维定势”(会把事物看成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的过分影响,通过对这一知识点的重点教学使得学生能够用新的、客观的眼光重新审视自身。要认识到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要正确看待,并试着接受自己的全部包括缺点,真正的悦纳自我。
教学难点:理解自我的概念和内容,是本课的难点,可能我们成人看来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是非常好理解的,但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他们在理解心理学抽象概念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当然,这困难是能够克服的,那么我运用了形象生动的归类探究法可以解决。
四、说教学方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互动体验法、暗示教学法
互动体验法: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知识性课程的学习,它对学生个体心理的体验要求更多。教师通过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互动参与,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将心理训练活动、心理体验和心理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是同学们在领悟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并运用所学的认知自我的方法更好的认识自我。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归纳探究法等方法。
五、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6个部分,
(一)课前准备
对学生提前分组,讨论小组每组在6人。
教具:ppt、彩色卡片,彩色信封,
(二)展开话题“猜猜谜语”(3分钟)
首先,为了展开教学,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个经典的谜语:什么动物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腿最多时最无能?答案是人,向学生发问:为什么人会有这么多的变化呢?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每一个方面都描述出来吗?我们这堂课的主题就是认识自己,这个环节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初一学生的好奇心强的特点,设计这个具有娱乐性质的谜语,给接下来的教学活动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三)自主探究“问我是谁?”(12分钟)
接下来,我请同学们准备纸和笔,填充句子“我是谁”。通过选择形容词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对自我的认识。
1、教师向学生说明了解自己的一种方法,既填充句子“我是谁”的方法,并通过例子示范来说明。在写的过程中,不用思考,直接下笔,表达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在形容词的选择上,尽量选择表现自己个性的词语。
例:我是谁?我是一个爱笑的人。
尽量避免这样的回答:我是一个身高160的人。
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完成我是谁的描述各10个句子。编号为1-10.写完之后想一想:自己的评价是不是特别符合自己的特点,有没有过高或者过低的评价自己?
在这个环节,我充分利用了学生要求深入的了解自己,关心自己的成长的心理发展特点,运用例子示范,让同学们清晰的了解题目,并能够迅速完成老师的任务。
2、他(她)是谁。教师将纸张收齐叠好,放在纸箱内。请学生从中抽取一张纸,并念出纸中句子,让大家猜这张纸是谁写的。然后,教师请猜中的同学说出猜他的理由,也请没猜中的同学说出理由。如此循环。这个环节充分利用初一学生好奇心的特点,结合活动的趣味性、娱乐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体验中完成对自我形象的清晰认识。
师生合作交流有关自我了解和他人的了解之间的关系是否一致的问题,并对不一致情况进行分析,以增进自我认识的客观性。
(四)讲授知识“我就是我”(10分钟)
1.“归归类”将“我是谁”陈述的10项内容作下列归类:
A.身体状况(你的体貌特征,如年龄、身高、体形、是否健康等)。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B.情绪状况(你常持有的情绪情感,如:乐观开朗、振奋人心、烦恼沮丧等)。编号:________
C.才智状况(你的智力、能力情况:聪明、灵活、迟钝、能干等)。编号:________
D.个性方面:包括(性格、气质、兴趣、信念、世界观等个性特征)。编号________
E.社会关系状况(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和别人应对进退、对他人常持有的态度、原则,如:乐于助人的、爱交朋友的、坦诚的、孤独的等等)。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识我”从小到大用来表达自我概念的最多的字就是“我”,那自我的心理学定义是什么呢?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对自身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就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你认为的好的和不好的方面。
生理自我:对自己的身体、性别、年龄、容貌、仪表、健康状况以及所有物等方面的认识。
社会自我:对自己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地位、名望等方面的认识。
心理自我: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气质、兴趣、信念、世界观等个性特征的认识。不管是你自己觉得好的还是不好的自己,那都是你最独特的风采,通过自主探究分类的方法,学生对自我意识的概念会有了初步的认识,再通过界定明确的自我意识的概念和内容,使同学们对自我意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也是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
(五)升华主题“倾听我心”(7分钟)
下面请同学拿出纸笔,用一个好朋友的身份自己给自己写一段话,信中可以写你对最近表现的肯定,你认为你还有那些方面需要更加努力,你觉得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者过低,你对自己的期望等等都可以,一定要把内心里最真实的想法说出来,然后,把你的这段话装进课前发的信封里,
(六)课堂小结“最好的我”(3分钟)
课下同学们的任务是:
1、请同学们完成自主完成课上“我是谁”游戏的分类,看看你对自己的评价是否恰当,在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这三个方面,你对自己的评价是否全面,如果很全面,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可以全面的认识自己了,如果不完善,那么,希望你再接再厉,完善对自己的评价。
2、补充完全下面的小诗。不论工整与否,不论文采好坏,把你最真实的想法写下来。并记录在你的“心灵周记”上。
曾经的我是___________,
现在的我是___________,
虽然在别人眼中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但我会__________________了解我自己,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 。
生活好比一次远航,
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可能知道每个人对我的要求,
但我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微笑着告诉你,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我也在告诉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课下的归类和反思、补充诗歌的形式,使同学们能够更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并能够更好的接纳自我,在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时候,不至于全盘否定自己,也不会对自己的错误无动于衷,这些活动可以促使同学们开始去完善自己。为下节课管理自我打下基础。
心理健康说课稿8
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常常会面对的有哪些困难,正确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
2、懂得遇到困难时要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敢向困难挑战。
3、认真参与活动,体验解决困难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故事《弗洛格找宝藏》PPT、电网场地创设
2、经验准备:幼儿有困难的经验,有失败和成功的体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主题,知道遇到困难是正常的。
1、提问:小朋友们,幼儿园生活开心吗?在活动中,游戏中,你都碰到过哪些困难呢?
教师总结:原来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遇到困难是件正常的事情。
通过提问引入,顺其自然的引出困难的主题,为下面的环节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听故事,讨论,了解弗洛格的困难。
1、介绍故事:今天老师带来一个青蛙弗洛格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弗洛格发生了什么事情?
2、教师讲故事,幼儿倾听故事并提问:弗洛格怎么了?它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做的?最后怎么样了?
3、说说自己的困难及做法:小朋友们,你们遇到过困难吗?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怎么做的。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在生活、游戏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有的孩子退缩了,有的孩子坚持下来获得了成功。
弗洛格是孩子们很喜欢的一个动物的形象,很多孩子也阅读过它的系列图书。这个环节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择了这个故事,通过故事来让幼儿产生共鸣,从弗洛格的困难联想到自己的困难,激发了孩子们表达的欲望。
三、挑战困难。
1、介绍游戏内容。
师:今天青蛙弗洛格要去其他小动物家,可是在路上它遇到了一个困难,要通过“电网”,弗洛格试了好几次都没有通过,请小朋友们来试试,看看能不能顺利通过。
2、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并进行讨论,找出失败的原因,分享成功的经验。
3、请失败的幼儿再试一次。
4、加大难度,请幼儿进行尝试。
这个环节遵循“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的原则,重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这个挑战困难的游戏,让幼儿知道困难是不可怕的,有时候努力努力就战胜了。游戏体现了心理课递进强化的原则通过第一次尝试——找出困难的原因——再次尝试——加大难度,层层递进,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孩子在游戏中强化困难的概念,积极积累经验。
四、总结面对困难的方法。
师:小朋友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大家要积极面对困难,认真分析困难的原因,慢慢战胜困难,我们会越来越棒的。刚才游戏中还没通过的小朋友,你们已经比第一次有进步了,努力找找原因,相信很快就能通过的,到时候别忘了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哦!
最后老师针对性的总结面对困难的态度、方法,帮助孩子进行梳理,让孩子再次面对困难有了心理基础。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范文三:《别生气》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经常受不良情绪的困扰会有损身体健康。
2、让幼儿学会排解不良情绪的一些方法。活动准备轻音乐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1、师生一起表演唱《表情歌》
教师:请小朋友告诉老师,你喜欢什么样的表情?不喜欢什么样的表情?
幼儿自由表达。
教师:高兴、快乐是好的情绪,难过、生气是不良的情绪。好的情绪、不好的情绪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呢?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狐狸是个爱生气的小家伙,让我们一起听听她的故事吧。
2、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一段
教师:小狐狸有个什么坏毛病?结果怎么了?
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小结,引导幼儿继续听故事:小猴子爱生气,结果气坏了身体,是牛伯伯医生教给她治病的方法,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3、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二段
教师:小狐狸唱歌比赛没有得到奖,她生气了,她是怎样让自己高兴起来的?
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小狐狸漂亮的花瓶被小猴子不小心打碎了,她生气了,她是怎样让自己高兴起来的?
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小朋友也会经常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你还有哪些办法能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好起来呢?鼓励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排解不良情绪的多种方法。(轻轻地哭,听听轻音乐、向好朋友诉说,做运动…)
教师播放轻音乐,师生共同欣赏,体会音乐给人带来的快乐。活动延伸设置拳击区,为幼儿提供发泄不良情绪的场所。结合美术活动,将自己的心情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布置成“心情区”。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幼儿的不良情绪,指导、帮助幼儿学会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心理健康说课稿9
一、说教材: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它的教育对象是少年儿童。少年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我们不仅仅要教会他们求知,教会他们办事,教会他们健体,还要的是教会他们做人,做一个能够关心他人的人;做一个能够承受困难和挫折,勇于进取的人。结合当今孩子普遍与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现象及《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开展活动让孩子们深受教育,学会融入集体,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学会真情待人。
二、说学生: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根据当今学生的特点,他们都是独生子女,较以自我为中心,无视自己的不足,缺乏真诚的交流与沟通。经常会认为同学间发生的一些小事,就是别人在欺负他,排斥他,为此我们以此为话题,而开展活动。让学生从小认识什么是友谊,学会与人沟通,与人交流。
三、说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发现,善于观察,能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扬长避短。学会帮助他人,学会和谐相处。感受同学间浓浓的情谊,初步学会合作。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会认识自己,懂得与人相处,学会宽容和理解。
四、说教法:本节课主要以“情”为主线,运用情景创设、角色扮演、故事明理、采访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明确的目标,有真实的感受,有情感的体验,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珍惜朋友之间的友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情感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五、说教学过程:
(一)走进知心小屋——聊“朋友”:这节课一开始我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走进知心小屋玩游戏《抱团》(游戏规则:教师口令,梅花开几朵,梅花开3朵,那就要3个人抱在一起),玩后,我请孩子们说说你从游戏中认识到什么?孩子侃侃而谈,接下来我顺势引导,作为朋友我们除了学会团结,还要学会欣赏别人。让学生赠送亮点卡,夸夸同学或朋友。
(二)实话实说——做“知心朋友”:采用“实话实说”的形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同学们心把心打开,讲出自己的优缺点,请求别人的帮助、大胆表白。学会交友的方式。
(三)友情小故事——做“真心朋友”:这一环节首先运用角色演示教学法,让学生现场再现朋友在生活中、班级里发生的故事,及朗读友情信箱的来信,让学生从中明白什么才算是朋友,朋友间应该怎样相处。然后运用讨论交流法让孩子们谈感受及自己对友谊的看法。这样子以正面例子做引导,更有说服力。由扶到放体现教学的层次性、开放性、可操作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从而让学生明白如何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团结合作:让孩子们玩“解锁”游戏,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学会合作,然后运用讨论交流法初识合作的意义及目的,学会合作的前提是学会与人交流,是建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
五、说体会:该活动课题主要是根据当今学生的特点,他们都是独生子女,较以自我为中心,无视自己的不足,缺乏真诚的交流与沟通而提出的。我觉得在“友情小故事”、“友情小信箱”这一个环节还是设计得比较好,让学生能利用这一机会,学会真诚面对,懂得交朋友,对待同学的方法。结果课后,两个“死党”又恢复了好友关系,我觉得比较成功。但本节课由于是一堂常态课,没有过分的准备,再加上我也过于相信学生的能力,很自然就出现许多问题,如游戏中学生过于兴奋,使我难以控制,场面显得有点乱。在“友情小故事”再现时,没有给学生充分地时间准备,过于仓促。学生比较拘紧,不够放开。而在一个同学说出“朋友就是亲人”时我应该抓住这一课堂生成,跟学生探讨引导其深入理解,到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应该让学生谈一谈收获,使这一主题达到情感升华,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心理健康说课稿1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闫美玲,来自金茵小学。今天我主要说说《学会感恩》这节课。
一、设计背景: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 ”,“知恩图报”一直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自古以来,人类感恩的美德一直在延续。然而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地位特殊,长辈的呵护、父母的溺爱,使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还有不少的学生令人遗憾地成了不知感恩,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我们身边,这些现象比比皆是:在家里,吃饭时最好的菜他一人独享;电视遥控器他一人主宰;一点儿不如意就大吵大闹,或时不时给父母脸色等等,不知感恩父母。为了把中华民族感恩的传统美德一直延续下去;也为了唤回学生回报爱心的良知,重新构筑健全的人格,激发学生爱的情感。所以,我设计了《学会感恩》这节课。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为了达到预设的效果,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能够体会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唤醒孩子们麻木的心灵,感受亲情的温暖,培养感恩意识。
2、引导学生在自主反思,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的学习中,认识到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3、通过体验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升华,学会感恩,以充满爱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感恩意识,学会感恩。
难点: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三)时间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环节:
1、故事导入,渗透话题。
2、倾诉心声,感受亲情
3、感悟亲情,学会感恩。
4、创设情境,体验亲情。
5、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6、行前站,做一做。
三、教学方法: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本节课具体的内容,我采用了故事、测试、创设情境、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情感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渗透话题。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而生动有趣的童话、寓言故事最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启发他们思考,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上课,我先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人同时去见上帝,问上天堂的路怎么走。上帝见两人饥饿难忍,就给他们一人一份食物。一个人接过食物,甚是感激,连声说:“谢谢,谢谢!”而另一个人接过食物,却无动于衷,好像别人就应该给他似的。于是,上帝让那个说“谢谢”的人进了天堂,另一个人则拒之门外。被拒之门外的人很是不服:“我不就是忘了说句‘谢谢’吗?”上帝说:“不是忘了,没有感恩的心,就不可能说出谢谢的话;不知感恩的人,就不知爱别人且也得不到别人的爱”那个人还是不服:“那少说一句‘谢谢’差别也不能这么大呀?”上帝说:“这没有办法,因为上天堂的路是用感恩的心铺成的,上天堂的门也只能用感恩的心才能打开。”讲完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上帝为什么让那个说‘谢谢’的人进了天堂,另一个人则拒之门外呢?”这正是这节心理课要讨论的要点,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懂得: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感恩的理解,初步了解感恩就是感谢别人给予你的恩情。
(二)倾诉心声,感受亲情:
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应该感恩的人莫过于父母,因为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享受到了人世间的亲情和幸福,亲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础,只有爱父母,才会爱老师、爱学校、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才能永驻真爱,形成质朴健全的人格。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选择了父母作为切入点,找了一些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图片(出示)这些图片是孩子们生活的缩影,可以帮助他们打开记忆的大门,回忆一下过去和父母相处的日子。学生一边看,我一边叙述:“同学们,是妈妈冒着生命的危险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从我们呱呱坠地到哑哑学语,又到上学读书,这期间少不了风风雨雨、磕磕碰碰,同学们在这漫长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啊!父母是一把屎一把尿的养大你,想想生日时父母的祝福,想想生活中父母的关怀,回忆一下和爸爸在一起的欢乐时刻,想想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再回忆一下和父母在一起的幸福时刻。此时此刻你最想对父母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讲一讲平时父母是怎样关心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事例,说一说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心理健康课对老师来说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说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的机会和场所。课堂上,我为尽量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说出他们的心声,在感知、倾诉、明理之后,再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进行反思、检查、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用实际行动关爱父母。
(三)感悟亲情,学会感恩:
教学中,我们经常运用正面事例来教育和引导学生,但是,反面事例运用好了更能给学生以警戒和启迪。所以这个环节,我从生活中选取了一个典型的反面事例(出示)。小学生的情绪很容易激动,看了这则报道,可能会说出一些偏激的话,“小良真是太没良心了!我真想揍他一顿!”面对这些情绪化的孩子我会及时引导他们:“小良确实太让人生气了,但是我们揍他一顿能解决问题吗?假如小良就站在你的面前,你会怎么说?”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理智地面对现实,学会冷静地处理问题,帮助小良改过自新,从小良身上汲取教训。然后,我再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小良,你会怎么做呢?”让学生在角色转换中,体会到父母心灵深处对自己的期望,感悟亲情,从而学会感恩。
接下来我准备了一个亲情小测试(出示),让学生从这个小测试中懂得做子女的不仅要接受来自父母的爱,更应该懂得回报父母的爱。我及时捕捉教育时机,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出示):“请闭上眼睛想像,假如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就在你的面前,此刻,你最想为父母做些什么呢?”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用
为您服务
为您服务 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唤回学生爱的良知,把亲情回报付诸于行动,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四)创设情境,体验亲情:
心理健康课上,无论多么精彩、多么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学生亲身的体验,只有体验才会让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感悟。所以,我设计了这个环节,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出示)。我先让同学们选一个最舒服的姿势,然后闭上眼睛,想像此刻我们正坐在一架宽敞明亮的飞机里,耳边回响着美妙的音乐,望着窗外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飞机下方是一片汪洋大海,景色是那么迷人,空气是那么清新,心情是那么的愉快,我们陶醉其中。突然,飞机剧烈的抖动,甚至还发出刺耳的鸣叫,这时,扬声器里传来机长的声音:“各位乘客请注意!飞机发生故障无法排除,五分钟之后将坠入大海,请在五分钟之内写下您最后的遗言!”遇到这样突如起来的事件,也许会有同学大哭起来,也许会有同学不愿接受这个现实,我会这样引导他们:“同学们,我知道你们不愿意离开你们的父母,但你们必须接受现实,只有五分钟的时间,此刻,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呢?把它写下来吧”也许他们会写出平时想说却没有对父母说出的心理话;也许会写出自己以前的任性不懂事;也许他们想再听听妈妈的唠叨,看看爸爸严厉的目光,此刻,他们会感到妈妈的唠叨声是那么动听,父亲严厉的目光是那么亲切……写完后,我这样引导:“同学们,飞机将要坠入大海了,如果你想让父母听到你的心声就大声的念出来了吧!”学生念完后可能已经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我再次引导:“同学们,飞机就要坠入大海了,让我们一起大声喊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通过“写遗言-念遗言” 使学生的情绪得到了很好的宣泄,这样既营造了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又能增强学生的心灵体验,从而有助于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去调整自己的某些观念,进而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我相信孩子们经历了这样一次“生死离别”之后,对感恩会有更深的体会,相信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对父母会多一份的理解和关怀,做一个懂父母爱父母的人。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为了引导学生把感恩父母拓展到感恩更多的人和物上,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同学们,生活中我们应该感恩的太多了,除了我们的父母还有教我们知识的老师,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以及赐予我们万物的大自然等等。同学们,如果你对他们有感恩之心,感激之请,就尽快的表达出来吧!”(出示)我感谢—(老师、同学、社会、大自然……)我相信学生们兴致一定会很高,一定会说出很多感谢的话。他们可能会感谢老师给予他们知识,感谢同学给予他们帮助,会感谢阳光给予他们温暖,感谢医生给予他们健康……这时,孩子们每一句感谢的话,都是一颗颗纯真的心,我相信一颗颗感恩的种子已经悄悄地播种到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而且将生根、发芽。
为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感恩,培养正确的感恩观。我又选择了这首诗(出示)。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周围所有的人。感恩伤害你的人,是他们磨练了你的意志。感恩鼓励你的人,是他们让你信心十足。感恩授予你知识的人,是他们照亮了你前进的道路。感恩哺育你的人,是他们让你丰衣足食。感恩帮助你的人,是他们给了你再生的希望。感恩嘲笑你的人,是他们激发了你的自尊。通过配乐朗诵创设情景,烘托气氛,激发了学生读诗的热情,目的是引导学生做一个胸怀宽广的人,这样才能对社会对他人长存感恩之情。
精彩的结束语不仅仅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升华,更是对学生寄予的无限期望与启迪。所以,最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同学们,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这样做并不难,只要我们有这份心,我们终会发现,如果有一颗感恩的心,生活便会在我们的眼里变得越来越美好!”
(六)、行前站,做一做:
我安排了这样的实践活动——做一做:每天为父母、老师、同学等最少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表达你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写一写:课下写一写,你要感激的人以及你打算为他们做些什么。
最后我选择了《感恩的心》这首歌曲(出示),和同学们一起用手语来表达感恩之心,用歌声来唱出感激之情,使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情感得到升华,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心理健康说课稿11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优势,为自信赋能》,我将从活动理念、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方法、活动设计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活动理念
相较于初中,高中生自我意识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自我意识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和深刻了,出现了这样的特点:他们的内心深处是比较脆弱和不自信的,很在乎外界给予的评价。而一旦接收到消极的评价,他们就很容易受到暗示,由此产生自卑心理,大大挫败自信。而学会发现自身的优势,肯定自身优势的能量对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他人的认可、自我的肯定能有效帮助更多学生建立自信,提升自我效能感。因此,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本次活动课的设计定位在用优势来为自信赋能。
二、说活动目标
1、使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促进相互肯定与接纳;
2、让学生体验他人对自身的肯定评价产生的积极体验;
3、让学生学会肯定自我,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
三、说活动重难点
“我的优点你来说”和“自信树”两个环节既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旨在以他人认可和自我肯定这两种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体验,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自信心。
四、说活动方法
学会发现自身的优势对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课堂主要以团体活动的形式为主,通过课堂活动中学生的自我肯定和同伴的积极评价来帮助他们提升自信。
五、说活动设计
第一环节是暖身活动“大风吹”,活动规则是未能成功完成抢位置的同学要说出自己的三个优点,活动目的是活跃课堂氛围,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肯定自己的优点能让人更自信,从而引出主题——优势,为自信赋能。
第二环节是呈现画家的故事,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将故事填写完整,并让他们感受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都有不足。就像这幅画,若只关注其缺点,就会让人怀疑自己的能力。相反的,关注优点,获得他人的认可,则会让我们肯定自己,更加自信。
第三环节是“我的优点你来说”,该环节分成两个部分——“优点座椅”和“优点轰炸”,“优点座椅”即在活动场地中间摆一张椅子,由一位同学坐着,其他学生陈述其优点,教师引导学生赞美时要客观、真诚、具体,拒绝吹捧和调侃,目的是为随后小组内进行的“优点轰炸”做一个良好的示范。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想了解在同学眼中,自己有些什么优点,提升自我效能感的同时,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对待他人。
第四环节则进行自我寻宝——自信树活动,让学生真切地体会自身的优势,从内心引发自信心。
课堂的最后,以安东尼博士的一句话强化学生的认知和体验。
教学方案设计
优势,为自信赋能
辅导理念:
自信是指个体面对生活时,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心态。自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促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成才和成功的重要条件,一个充满自信的人才能积极思考,积极行动并能承受住挫折和失败的打击,争取成功。相较于初中,高中生自我意识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自我意识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和深刻了,出现了这样的特点:他们的内心深处是比较脆弱和不自信的,很在乎外界给予的评价。而一旦接收到消极的评价,他们就很容易受到暗示,由此产生自卑心理,大大挫败自信。而学会发现自身的优势,肯定自身优势的能量对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他人的认可、自我的肯定能有效帮助更多学生建立自信,提升自我效能感。因此,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开展自信心训练十分必要。
设计思路:
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本课以“体验式教学”为主,通过课堂活动中学生的自我肯定和同伴的积极评价来帮助他们提升自信。课堂先以“大风吹”活动引入,让学生说自己的优点,从而引出主题——优势,为自信赋能。之后呈现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很多事物尽管不完美,却不妨碍其拥有良好的性能。只需发挥特长,就能为人所称道。
随后进行“优点轰炸”活动,让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的同时,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对待他人。最后进行自我寻宝,让学生真切地体会自身的力量,从内心引发自信心。
辅导目标:
1、使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促进相互肯定与接纳;
2、让学生体验他人对自身的肯定评价产生的积极体验;
3、让学生学会肯定自我,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
活动重点:
“我的优点你来说”和“自信树”两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旨在激发学生从他人认可和自我肯定这两种方式来增强自信。
活动难点:
“我的优点你来说”和“自信树”两个环节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需要据此激发学生的积极体验,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136
辅导对象:高中二年级
辅导时间:40分钟
辅导准备:
1、用扑克牌进行团体活动分组。
2、准备自信树的海报和叶子。
3、课件制作。
辅导过程:
一、暖身活动:大风吹
活动规则:找出一个学生A站到圆圈的中间,把他的凳子撤走,让椅子的数目比学生的数目少一个。活动开始时,A喊“大风吹”,其余学生问“吹什么”。A喊“吹所有××的人!”(××表示具有某同一共同特征的人,如:戴眼镜的人,穿运动鞋的人,短头发的人等)这时所有具备该特征的人都要立刻站起来迅速跑动去另外小组找空位置坐下来。同时,A也必须找到一个位置坐下来。没有找到位置的人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说出自己的三个优点。
师:从刚才的活动中,老师发现了一点,几位同学说自己的优点时,他们的眼神、神态和声音都表现得特别自信。的确,展现自我的特长,肯定自己的优势会让你变得更自信!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活动课的主题——优点,为自信赋能!
二、引出主题:优点,为自信赋能!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画家的故事:
有一位画家画了一幅画,放在公众场合展示,并在画的边框上写上“若您认为此画有不恰当之处,请不吝赐教”。结果,展示一天下来,画上密密麻麻做满了记号。画家沮丧极了,对自己的画画能力产生了怀疑。这时,他的老师告诉他:“你在画上写上‘请您标注此画的精彩之处’,看看会怎么样?”。结果,这幅画又被密密麻麻的做满了符号。
画家看了以后,_____________。
请把故事填充完整,并谈谈你的感受。
师: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都有不足。就像这幅画,若只关注其缺点,就会让人怀疑自己的能力。相反的,关注优点,获得他人的认可,则会让我们肯定自己,更加自信。那么,你是否想了解别人是怎么看待你的呢?在同学眼中,你有些什么优点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了解一下。
三、我的优点你来说
1、优点座椅
活动规则:在活动场地中间摆一张椅子,由一位同学坐着,其他学生陈述其优点(可包括其性格特征、为人处世、才能、仪容仪表等各方面),对其进行赞赏。
要求:赞美要客观、真诚、具体,发自内心,拒绝吹捧和调侃;优点多多益善。(此处务必强调要真诚,不能调侃,否则会伤害别人)
注:一生说出优点后,教师可以问“是什么让你觉得他...”(师可以据此适时提醒大家,赞美对方的优点时,不能局限于泛泛而谈,比如说“你很棒”,“你很优秀”,而是基于对方的实际情况,具体有深度,比如“从...事上看得出来你很...”“...事,让我觉得你很...”)
活动毕,让该学生谈谈感受。
师:刚才这位同学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下面我们就遵循相同的活动规则,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进行优点轰炸。
2、优点轰炸
规则:每小组指定一名学生最先接受轰炸,并要求其记住被轰炸的内容和相应的轰炸者。一轮过后由该小组另一名同学接受轰炸,以此类推。
问题1:别人赞美你时,你感觉如何?
师:我们要在短暂的时间里找到自己的优点不容易,可是大家通过合作找到的优点就很多。我们应该为自己身上存在的优点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告诉自己,我值得别人的赞美。也希望大家逐渐养成用“谢谢”来回应别人赞美的习惯,珍惜别人的赞美。
问题2:你赞美别人时,有什么感受?
师:能够真诚地赞美别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也是自信的一种体现。如果你养成习惯,在身边的人身上寻找正面的东西,便能够让你很好的练习如何对美好的、优秀的东西敞开心扉。这也会让你更容易发现自己身上美好的一面。
师:这个活动让我们更了解了自己的优点。得到他人的认可,是我们增强自信的一大法宝。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别人时刻肯定自己,一个人内心的自信才是真正的自信。
在接受别人赞美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学会寻找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以及你的优势可以帮助你做些什么。下面我们就让我们静下心来,想想自己身上的优点能带给你什么样的优势。
四、自信树
活动规则:每人一片叶子,以“我自信,因为我...,所以我可以...”的句式写几句话。
写毕,可请几位同学分享,随后请大家上台黏在大海报上。全班都黏好后交给班长。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当然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自己,肯定自己,让自身的优势。建议班长将我们的自信树海报粘贴在教室后面,每天可以看看,默念几遍,细心地体会你的优势带给你怎么样的变化。
五、结束:我真的很不错
美国的激励大师安东尼博士出版的《自信的秘密》一书中提到有这样的一句话:
将自己的每一条优点都列出来,用赞美的眼光去看他们,经常看。通过集中注意自己的优点,你将在心理上树立信心:你是一个有价值、有能力、与众不同的人。——罗伯特安东尼
师总结: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勇于肯定自我。当你的自我肯定形成习惯,融入你的血液里,那么你会成为一个自信的人,一个真正的强者!
心理健康说课稿12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学会做到有计划、合理地利用时间。
2、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要爱惜时间。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感受时间的珍贵,一去不复返。在教学中交流自己及身边的人在生活中虚度光阴的行为,通过交流、讨论及老师的指导,树立学生正确的观念,能够在生活中合理的、科学地利用自己的学习生活时间。
三、教学内容
时间管理能力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基本能力之一。每个人得到的时间是一样的,只有科学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去做事情,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可以获得更多的成功和机会。七年级的学生还比较贪玩,虽然玩的过程中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不过,学习科学知识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但是学生们还不知道如何去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所以,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意识和能力非常重要。让他们开始懂得如何去合理、科学地利用时间,是今后成长中获得更多成功的关键。教师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时间的宝贵,并教给学生合理科学地安排时间,告诉他们怎么才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时间。
四、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取情景感染,语言沟通,相互交流,观察钟表感受时间的珍贵,利用数学的统计方法等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
五、教学过程:
伴随着音乐时间都去哪儿了?同学们走进教室做好开始上课。
(一)激趣揭题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一个猜谜语的游戏,好吗?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另人后悔的是——?(板书:时间)出示钟表,请同学们看时间,感受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师总结,时间从我们洗手的水盆里流过,从我们吃饭的饭碗里流过,我们要做时间的小主人(板书),看看小精灵是怎么利用时间安排时间的。
(二)导航灯
观察四幅图,分别讲讲四幅图的意思。(1)做计划:有的时候有很多事情要做,小精灵经常做计划,这样可让时间安排的更合理。(2)先学习,再去玩:做事情要分清楚主次,小精灵总是先学习,然后再去玩个痛快。(3)玩要限制好时间:玩也应该有节制,小精灵给自己规定好玩的时间的长短。(4)睡觉不能晚,休息好可以让自己第二天更有精神,小精灵从来都按时上床睡觉。你还知道哪些名人珍惜时间的例子?老师讲解鲁迅小时侯刻“早”字的例子,父亲生病了,因为鲁迅每天都得变卖家中的东西再去药铺抓药,然后再上学。有一次鲁迅去私塾迟到了,先生狠很地批评了他,他什么都没说,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在自己的书桌角刻了一个“早”字,他发誓以后再也不迟到了,做事要时时早,事事早,以后每天早晨鲁迅都早早地起床去当铺和药铺,再也没有迟到过,后来成了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革命家。小糊涂也是我们的朋友,他做的可不如小精灵好,我们一起去看看。
(三)小诊室
(1)放学了,玩个痛快:小糊涂不管不顾,一放学就知道玩,把完成作业忘记的一干二净,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玩了,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2)先要享受看电视的乐趣:回到家里,小糊涂先打开电视看个没完,不吃饭,不学习,只知道看电视。(3)该睡觉了,可是作业还没有做: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小糊涂才想起来要做作业。(4)不会做计划:遇到事情多的时候,小糊涂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你们有没有像小糊涂这样,没有合理安排时间的行为,指名说一说。
(四)感受1分钟
其实,如果我们能珍惜时间,1分钟都能做很多事情,下面我们全班就一起来感受一下1分钟到底能做些什么?可以记英语单词,可以记生词,可以写口算卡,老师记时,说开始再开始,说停止就一定停了。指名说1分钟完成的内容,听完了这些发言,你有什么感受?(1分钟都能做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应该珍惜时间,多做有意义的事情。)
(五)指南针
活动一:排排队锻炼身体、写作业看动画片、看课外书、预习、复习,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给这些事情排排队,认为应该最先做的事情排第一,然后依次类推。请两组同学展示,交流,说说这么排的原因。活动二:制定时间管理表先请同学说说每天回家后都干什么?师板书,可互相补充,如写作业,看课外书,上网,看电视,吃饭等。如果这些内容有的你回家不做,就不要写,如果黑板上还有没写到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写。重要性有五档,按一点都不重要,有点重要,重要,比较重要,很重要填写。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坚持按照时间管理表去做,在下面记录每天的情况,检查自己是否真的按照时间管理表去做的!在即将下课的时候,老师和智慧爷爷一起推荐给同学们几句珍惜时间的格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六、学具、教具和教学媒体的使用
1.通过观察钟表,感受时间的流逝,让同学们懂得珍惜时间。
2.通过积累名人故事,名人格言,学习名人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七、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听课情况,我结合前几节课的情况,我要反思,学生是否真的知道了时间的重要性,当然我也应该在以后的上课中去再次的灌输时间重要性的思想。
心理健康说课稿13
一、说教材与学生
1.教材分析
《走进新生活》节选自湖南省教科院编写的《心理健康教育》高一分册。它从学生的知、情、意、行来提高其心理素质,培养其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而不是纯粹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走进新生活》又是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篇,因此还要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热情与兴趣。
2.学情分析
我校高一学生大部分是独自一人,从落后的小学校到先进的示范性中学,从偏僻的瑶山深处到繁华的县城中心,又加上学习上的变化,绝大部分都出现了“不适应”现象,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瑶族学生更是如此。
二、说目标与方法
1.教学目标
让学生熟悉高一新生活是“新”在哪些方面,并找出“不适应”的原因及对策。教学的重点是增强学生在学校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为战胜新生活中的困难树立勇气,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走进”新生活的过程中保持良好心态。
2.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体验式教学、活动式教学、研究探讨式教学、分组教学等
三、说教学程序
为了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心理适应能力,根据螺旋递进式原则,这堂课我共设计了三个模块,它们之间在逻辑上既相对独立,又保持连续和递进。同时三个模块在教师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发展上也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
1.模块一:身临其境(感受新生活)(7分钟左右)
(1)通过多媒体(图片、视频等)展示“新生活”中的变化,让学生产生共鸣,同时对将要遇到的困难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2)让学生讨论后补充还有哪些“新”的变化。
在这个模块中,重点是多媒体素材的选取,一是在反应“新生活”的内容上要有代表性、典型性,二要使学生感觉到“新生活”与原来的生活反差很大,也就是对比要明显。
2.模块二:刨根问底(探讨“不适应”的原因)(11分钟左右)
“刨根”游戏步骤:
(1)教师向学生展示事先做好的“纸板”,介绍其内容和操作方法。
(2)挑选一至两名学生和教师一起做主持人,组织学生游戏。
(3)要求学生讨论并补充其它原因。
(4)教师根据“游戏”和“补充”总结“不适应”的原因。
在这个模块中,织组好学生成败的基础,师生互动是成败的关键。
3.模块三:各显神通(找出“不适应”的对策)(21分钟左右)
活动一:“我也有对策”:
(1)教师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环境的变化,学习的变化,气质、性格差异,心理准备的情况,家庭社会的压力)
(2)请学生把“对策”写在“我也有对策”纸上。
(3)教师收上后,边展示边讲解。
活动二:高中阶段自我设计:要求学生根据今天的学习和以往的经验,给自己的高中阶段做个设计,教师组织学生主动发言和写在“自我设计”纸上相结合。
在这个模块中,教师要准备了一些影视资料,当活动中出现“沉默”时,用来引导和启发学生。
4.小结与课后拓展(1分钟左右)
(1)小结,这堂课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堂课,目的是让大家树立战胜一切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我们以后还会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课后拓展,浏览学校网站,到学校论坛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分坛提问并参与讨论。
四、说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中的三个模块是否实现了当初的设计构想,反思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是否真正得到了实现,在加以修改后写成《走进新生活》教学案例。
心理健康说课稿14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心理健康活动课《无敌风火轮》。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由于没有现成的教材,我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要,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独生子女较多,在家庭、学校生活等多层面中表现出不合群,不善于与人合作的弱点。
心理学认为,合作是个体和个体,群体和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行为。学会合作是未来工作、社会适应的基础。在中学阶段,合作和协调精神是学生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所必须的心理品质,也是教师塑造良好的学生班集体所必须加以培养和训练的。因此,培养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非常必要。为此,我设计了《无敌风火轮》这一心理活动课。
2、教学目标:
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合作意识。
(2)态度和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合作的快乐和意义。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3)能力或问题解决目标:通过合作体验,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能力,为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积累经验。
二、说教法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两个游戏,一是“有缘相识”,让学生通过游戏“有缘相识”促成团体成员初步的互动,二是“无敌风火轮”,这是本课的主体心理活动,为学生设置了一个贴近生活实际、反映学生成长困惑的活动或情境,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体验、思考。
学生每参予一个游戏,都会思考完成游戏的办法,然后在游戏中体验,在讨论的环节中联系实际,自由发言。教师从学生遇到的问题入手,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对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设计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趣味性,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三、说过程:
1、开场导入:
教师简单的开场导入,让学生明确上课的主题。
2、分组热身游戏:有缘相识
在欢快的背景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中,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温暖、安全的氛围,让学生根据要求迅速地组建自己的团队,并完成完成三项任务:
在《相亲相爱一家人》背景音乐的欢快气氛下,教师将纸片随机分发给每个学生。请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纸片的颜色与形状,到群体中寻找能与自己手中纸片颜色一致的“一家人”。找到“一家人”之后,几个人围在一起,把手中的纸片拼成一个心形,一家人就组成一个队。
组队之后,要完成以下三个任务:(1)每个队要选一个队长。(2)每个队要取一个队名。(3)每个队要有一句响亮的口号。
完成任务后,每组必须集体大声地说出本队的队名及口号,如:大家好,我们的队名是……我们的口号是……
3、为了让学生增强完成主体活动——“无敌风火轮”的信心,我设计了学习自我激励手势语这一环节,既激励自己也激励同伴,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铺垫。
4、无敌风火轮
活动之初,先向学生介绍活动规则和注意事项,确保让每个学生明确活动规则,以便活动的顺利开展。
1)每队队长到老师处领取20张废报纸、一卷封箱胶带、两把剪刀。
2)每一队要利用这些材料做成一个大纸圈,然后队长要把队员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进行迎面接力赛。两组分别站在两条标志线(距离约8米)后,听到信号后,一组同学成一纵队站立在圈中先出发,当到达另一条标志线后(圈必须全部过标志线),从圈中走出,另一组队员也成一纵队站立在圈中,推动大圈滚至另一标志线,当纸圈全过标志线时比赛即结束。
3)比赛开始,时间分为两个阶段统计,制作风火轮的时间和风火轮滚动的时间、两个时间加起来耗时最少的队为胜利者。(老师计时并公布成绩)
在准备风火轮的阶段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在正式比赛开始时,以《加油歌》为背景音乐,增强比赛的气氛营造。
5、学生讨论阶段:
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鼓励团体成员之间交换不同观点的,在支持与面质之间取得平衡。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控,引导学生关注目标,鼓励学生相互倾听,共同探讨有效对策。
6、教师总结
四、小结
本节课,通过心理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感悟,并让学生集体讨论,分享感受体会,增强学生合作意识,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选自高一《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第一分册第18课,本教材是由湖南省
教科院编著。学好本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调适自己情绪的方法,以便以更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良好情绪对于学习的动力作用以及挖掘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二、说学情
学生状况:当代中学生在科学不断进步,文化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变革的今天,虽然能很快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但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在情绪特征上表现为好冲动、不稳定、极端化等特点。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表现缺乏深刻地认识,也不善于调适自己的情绪。而且高一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关口,已经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是自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还比较薄弱,又处于发展的不完全成熟时期,形成了他们内心需要与意志调控能力之间的失调,从而导致他们在处理很多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时冲动、极端化,难以很好的调适自己的情绪。
三、说教学内容
本次课的主题是《怎样合理调适自己的情绪》,是来自教材中的《最近比较烦》一课,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各种情绪以及它们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并使学生在了解自己情绪特征的基础上,学会对情绪进行自我调适,以合理的方式、方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以增进身心健康。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分为三个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的表现及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清楚的知道情绪产生的原因。
2、态度和情感目标:重视情绪的调控,培养良好的情绪。
3、能力和问题解决目标:能觉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绪,认识情绪对自身的影响,并能应用有效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对情绪进行自我调适。
五、说重点
重点:理解合理调适情绪的重要性
六、说难点
难点:结合自身情绪体验,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寻求控制、调适情绪的方法。
七、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我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以及角色扮演法等进行教学。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强调师生互动。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主动、积极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加以运用,能够学会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八、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达到前面所说的认知、态度和情感、能力和问题解决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具体的教学过程:
1、本课设计为六个板块,分别为:
(一)故事导入;
(二)情绪的故事;
(三)情绪的图片;
(四)情绪的假设;
(五)锦囊妙计;
(六)教师小结
2、故事导入:教师主要通过一个关于林肯和他的陆军部长斯坦顿的情绪的故事导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下面的活动做好准备。
3、过程:
(一)情绪的故事。为了贴近学生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向学生说明,愤怒、悲伤、痛苦等不良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而愉快、欢乐、满意、平静等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同时,结合两个故事,告诉学生任何情绪的表现都应去适应,否则,就会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二)情绪的图片。分为两个小环节:一是教师出示各种情绪图片,引导学生辨认各种情绪的不同表现。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情绪与表述一一对应,学生体会各种情绪的外部表征。二是列出喜、怒、惧、哀、恐等情绪,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这些情绪在日常生活中的形容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在课堂中加以整理并理性分类,同时,又提高了学生正确表达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最近一周或半个月以来的情绪体验进行勾划,句划出最适合自己情绪体验过的词,如果以上有没列出来的词语,学生自己也可补充写上。
(三)情绪的假设。通过以上分类,教师趁热打铁,提出以下十种情境,请学生说出他们会产生何种情绪及产生该情绪的原因。比如有人弄坏了你的文具,你会产生什么情绪?有过这种体验吗?当时又是怎样处理的?如果一旦再出现类似的这种情况,产生这种情绪时又如何调适呢?等等。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如产生被激怒的情绪时,
①分析一下为什么发怒;
②分析一下发怒的后果;
③怎样使自己不过分激动;
④如何控制、调节被激怒的情绪等。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以上三个活动让学生在弄清情绪的各种分类后,当面对这些不良情绪时,怎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何来合理调适情绪。
(四)锦囊妙计。为学生提供一些不良情绪的自我调适方法。
1、怡悦调适法。利用古代的一个故事作为背景。让学生通过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并利用“怡悦调适法”来解决剧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内心的冲突和痛苦,告诉学生如果自己怒骂无常,愤怒难耐,也可以通过这种怡悦法来进行调适。
2、宣泄法。分为三种:
①在产生痛苦、悲伤、难过等情绪时,可通过哭来宣泄、释放积聚在内心的痛楚,达到心理平衡;
②有郁闷、愤怒、困惑等消极情绪时,可通过音乐或书写宣泄法来调适;
③如受了委屈或欺侮后,可借助一些外物来宣泄,比如说拳击、打沙包等方法。
3、还可以用自我暗示法、意志控制法、理智调适法、活动转移法、注意力转移法、交往调节法、情绪升华法等调适方法。
这一教学环节,诱导和启发学生在不良情绪出现时,应及时采取正确的调适方法,让学生达到不良情绪的有效化解,使自身的精神堤坝坚不可摧,让精神之库不断注入振奋、欢欣和愉悦,让心境之水永远清澈与蔚蓝。
(五)教师小结。
本环节分为两个部分,作业的布置和教师的小结:
1、结合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布置作业:
①想一想良好调适自己的情绪是否还有其他方法?
②情绪与人的关系,以及对人的影响有哪些?
③我该怎样调控才能获得良好的情绪?
2、教师结束语:
情绪是人心理能量的调节器,它可以发动人的行为,确定人的行为方向,对人具有无法估量的感染力。我们要充分利用积极情绪的正确作用。让我们都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让自己的情绪永远都拥有舒适、温暖的环境,让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多地呈现出一片晴空。
第四篇:心理健康说课稿
心理健康说课稿
心理健康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快乐每一天》。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说学情,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资料来源,说教具准备,说教学设计。
情绪伴随着人的成长过程。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比较丰富的情绪体验,也能够比较明确地分辨自己的喜怒哀乐,但相对来讲调控情绪的能力还很弱。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首先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状况,认识调节情绪的重要性。其次,能正确区分积极情绪与不良情绪,知道情绪是可以调节和控制的,初步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最后,让学生明确情绪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正常表现,树立正确的情绪态度。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对待、转化不良情绪。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生对情绪的认知,我采用游戏、情景设置、心理剧表演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更自如地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
本课所采用的资料来源于学生和家长的实际生活,表现的是学生的真实情绪。
在教学准备方面,我在课前准备一些相应的视频资料及课堂上所需的教具等等,下面我主要说说教学设计
一、游戏导入,体会情绪。
游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又能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各种情绪。所以教学开始,我通过做抛糖果的游戏让学生体会情绪。老师背对着学生向学生抛糖果,然后相继采访得到和没得到糖果的同学的感受。由于游戏中有真切体验,学生会说出:“我接到了糖果,很高兴”、“我唯恐得不到糖果,很着急”、“我没得到糖果,很失望”等。教师小结:你们的这种感受就是情绪。
二、观察辨析,认识情绪
我在课下收集学生及家长在学习与生活中表现情绪的素材,所选取的素材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能激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举一反三,认识各种情绪,为下面突破难点作铺垫。我先逐一播放收集的视频材料让学生观察,辨析情绪。
边观看边思考:他们的情绪怎样?(是高兴、伤心、生气、害怕还是烦恼?从什么地方看出他们的情绪?想象一下,他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
然后:再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表现出的其他情绪。如愤怒、紧张、难过、好奇、兴高采烈等。
三、实践体验,表现情绪
为了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情绪,不管是积极的情绪,还是消极的情绪,并且时刻都在表现着自己的情绪,因此我设计表现情绪这一环节,目的是承上启下,为下一步突破难点——有效调控不良情绪做铺垫。
第一个游戏是画一画
以小组为单位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老师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个信封发个坐在第一位的同学,老师喊开始,第一位同学打开信封,拿出一张纸,纸上画六个圆,每人在一个圆上画一个东西,看哪一组最快。然后说说比赛过程中的情绪。(如:高兴、快乐、紧张、失望、难过等等。)
第二个游戏是尝一尝
老师准备一些杯子,杯子里准备一些无色液体:白水,白糖水,白酒,白醋,白盐水,芥末水通过品尝表现情绪。
通过猜一猜体会好奇、着急的情绪。通过选一选体会紧张、期待的情绪。通过尝一尝体会兴奋、疑惑、紧张或害怕的情绪。)
四、情景表演,调控情绪
心理剧的表演,不但直观,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特别有成就感,孩子们本身就产生了积极情绪,在学生们的表演中寻找转化情绪的方法。知道如何调控情绪。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环节我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选一个所提示的内容,排演心理情景剧。
1、有一天,你偶然发现妈妈偷偷看你的日记(亲子关系)
2、你和同学因为意见不合,产生了矛盾(同学关系)
表演之后,老师着重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感受:表演者表演时的心情如何?其他同学遇到过这种情况吗,你当时的情绪是怎样的?
然后小组合作讨论,集思广益,想一想:面对不良情绪我们应怎么做?
五、总结方法,拓展延伸。
学生想出的办法是零散的,这时我们师生合作总结调控情绪方法,让学生知道,消极情绪和不良情绪是时刻存在的,但只要我们调整心情,情绪是可以调控的。最后我让学生写体会写名人名言,并把它贴到收获树上,以此时刻激励自己。达到升华情感的目的。
六、作业练习,巩固方法。
这项作业设计的意图是巩固调控情绪的方法,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知道遇事不激动,少生气,调控好自己的情绪,真正做到快乐每一天。
一周情绪晴雨表
时间
我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我的情绪
调节方法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心理健康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号学员,石丽君,来自史家院九年制幼儿园。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健康活动《有趣的萝卜》。
一、说设计意图
此活动选材来源于生活。我们都知道,萝卜是幼儿比较熟悉的蔬菜之一,它的品种非常丰富,有白萝卜、胡萝卜、卞萝卜等,其中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它营养丰富,吃法繁多,可煮汤、可凉拌、可红烧、可腌着吃,有的还可生吃呢!民间还有“十月萝卜小人参”的美称。
然而幼儿虽然知道萝卜,但对萝卜的种类、用途、营养价值等还不太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现幼儿不爱吃萝卜的现象。因此,有必要使幼儿形成对萝卜正确的认识,加深对萝卜的特征、用途等的理解,激发幼儿爱萝卜的情感。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二、说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因此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设定了以下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幼儿在感知萝卜的基础上,能表达萝卜的特征及用途,并能按萝卜的特征进行分类。
(二)能力发展目标:在游戏中了解萝卜的生长过程,体验萝卜生长的快乐。
(三)情感态度目标:幼儿乐于探索,能大胆表述,在活动中感受萝卜的有趣,产生爱萝卜的情感。
以上活动目标既有知识经验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又有愉悦情感的体验,融合了各领域的目标要求,体现了目标的整合性。
三、说活动重点、难点
(一)说活动重点:感知萝卜的有趣,主要是萝卜的特征、用途及生长过程。通过探索发现、多媒体课件、歌曲引路、游戏体验及品尝萝卜制品,使活动得到深化。
(二)说活动难点:根据萝卜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主要通过小组商量自主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意识到分类标准及分类结果,提高幼儿的分类能力。重难点突破的方法是通过让幼儿自己尝试,在实际操作中来解决的。
四、说活动准备
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幼儿以及环境材料的积极互动,中班幼儿的思维还具有具体形象性,他们必须借助丰富的环境材料来获得知识经验。为了更好的完成活动内容和目标,我为幼儿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准备:
(一)物质准备:兔子玩具、各种萝卜、篮子每桌一套、创编歌曲、多媒体 课件、萝卜食品、轻音乐。
(二)经验准备:幼儿对蔬菜有一定的经验(吃过或看过)。
(三)环境准备:操作台6张呈半圆形摆布在前面和侧面,便于操作评价。
五、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我采用的教法有:
1、操作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操作,主要是探索萝卜的趣味性、多样性,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中获得感知。第二次操作是对萝卜进行分类。幼儿分类是指幼儿把具有一个或几个共同特征的物体聚集在一起的活动,分类活动是观察活动的延伸和应用。
2、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本次活动的第三环节中,我就引导幼儿扮演萝卜籽,共同体验萝卜生长的快乐。由于我利用了节奏快的旋律巧填歌词,编成了一首《萝卜歌》,这给游戏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理解了萝卜的生长过程,更是创造了一个个可爱的萝卜形象。教师的适时赏识,把幼儿的创造之花点燃,显示了无穷的力量。
3、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实物或教具陈示给孩子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动中的演示法是通过制作多媒体动画“萝卜的生长过程”,让幼儿对萝卜生长有全新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理解和认识更透彻。
4、情境教学法: 本次活动的全过程,我就引入了幼儿喜欢的兔子形象,引发幼儿融入到看萝卜、分萝卜、品尝萝卜的情境中,使幼儿主动探究,积极思维,达到科学素质的提高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二)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分一分、尝一尝、学一学、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萝卜发生了兴趣。
2、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第二次操作活动中我们就鼓励幼儿分萝卜,引导幼儿按萝卜的特征进行分类。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商量、合作、尝试着不同的分法。
3、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为了让幼儿对萝卜的生长过程有更深的印象,我们就采用了游戏体验法,在唱唱演演中引导幼儿体验萝卜生长的快乐。
六、说活动过程
为了能紧扣教学目标,展开教育活动,根据活动的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活动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情境:小兔的萝卜丰收了)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利用幼儿熟悉的小兔形象,为幼儿创设了“小兔萝卜丰收”的语言情境和物质(萝卜)情境,引发幼儿观察萝卜的兴趣。在以下的环节中,我都是以小兔作为情节发展主线,从形式上,内容实质上深深吸引孩子。
环节(二)自由探索(看小兔的萝卜)
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第二环节我就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我们为每组提供了充足的萝卜,供幼儿观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轻音乐播放的轻松氛围中,幼儿比比、摸摸、说说各自看到的萝卜的特征。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获得经验是零碎的,那怎样进行加工整理呢?为此,在自由探索后我们就通过幼儿介绍,集体讲评的方式,对幼儿获取萝卜的经验进行整理。由于材料的投放在孩子的视线前面,故讲评时可结合实物进行,避免了空洞性。为了拓宽幼儿对萝卜的认识,教师还结合收集到的图片和实物萝卜作了一个概括,点到了课题中萝卜有趣的含义。
环节(三)操作分类(情节:帮小兔分萝卜)
幼儿通过说一说、分一分、在尝试和自我纠正中完善各组的分类。这里主要是按萝卜的自然属性——形状、大小、颜色等进行分类。由于中班幼儿还不具备多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故分类要求不是十分严格标准。我们允许产生错误和争论,引导幼儿在多次操作、反复尝试中积极思考,自己修正,学习到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因此,只要幼儿分得有理,他们就完成了帮小兔整理萝卜的任务,就可以把分好的萝卜送到小兔家,这样幼儿就有了成功的体验。
环节(四)游戏体验(体验萝卜的生长过程)
幼儿感受知萝卜的特征后,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其生长过程。因此,及时设问“你们知道萝卜是怎么长大的吗?幼儿通过联系实际经验的交流,结合多媒体课件,幼儿真切地理解萝卜怎样由一粒萝卜籽慢慢长大的过程,其动感使孩子感知生命的力量,替代了图片死扳不动的传统方法。为了使幼儿的兴奋点上升,全体幼儿又在一曲《粉刷匠》旋律中自编自演了《萝卜歌》,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了成长过程的快乐。
环节(五)品尝交流(情节:小兔请大家品尝萝卜食品)
在讨论交流萝卜的用途后,大家一定很想品尝了,为了满足孩子嘴馋、控制能力弱等特点,我就及时安排了小兔请大家品尝萝卜的情节,,很自然地引导
幼儿进行品尝交流萝卜的吃法,我们在每组提供的食品有:(生吃的、腌制的、红烧的、炒的、凉拌的)。大家吃吃讲讲,在兴奋的状态之中,幼儿也逐步意识到多吃萝卜(蔬菜)营养好的道理,从而自觉地做到不挑食,让身体吸收更多营养,使身体长得更捧。在这一过程中萝卜的吃法也全面体会,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七、说活动延伸:审美延伸(萝卜小制作展示)
活动结束,我们不能马上告一段落,关键是引导幼儿持续不断地对萝卜产生兴趣。小朋友知道了萝卜不仅有趣,它还有很多吃法,接着以加工制作玩具,使幼儿在审美心理、创作欲望上得到满足。教师通过几件小制作,引发幼儿对萝卜的创作欲望,使审美心理得到愉悦,进而为孩子有意愿投入下一个非正规性的自主活动奠定基础。同时,请幼儿把小兔和萝卜带走,既是为兔子帮忙的表现,又是为可能进行的制作创造条件,相信孩子会对萝卜产生持续的兴趣,或许还可以从中生成更有价值。
八、说活动特色
1、教材取材于生活,充分体现了《纲要》中强调“幼儿活动的选材既要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和“幼儿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
2、通过孩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让孩子探究,通过让孩子充分动手操作,通过玩来让孩子主动的去探索与发现,最终达到积极探究、身心健康,养成良好
的生活习惯。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心理健康说课稿3
一、说选题和选材的依据
中职生处于青年前期,人际交往开始由幼稚简单走向成熟复杂。他们的主要人际关系是与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不如以前亲密,与老师的关系上不会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同学关系有时超过与父母和老师的关系,并由此获得了安全、尊重、爱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由于没有考上高中,中职生在家长的责怪、亲朋的惋惜下,心不甘情不愿地进入职校;再加上目前人才市场供应失衡、就业压力大等,这让不少中职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在与同龄人和师长交往时,人际关系易出现矛盾和冲突。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容易发生交往困难,比如过分注重自己的形象,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里,不愿与考上高中的老朋友来往,自我封闭,怕与人交往,或者自我心理设防过重,与新同学沟通困难甚至相互对立;另一方面又注重“友谊”,崇尚“义气”,难免益友、损友不辨,甚至“拉帮结派”。比如不忍拒绝好朋友的邀请,尝试吸烟、早恋、群殴、去网吧玩游戏甚至赌博,最后不能自拔。
许多班主任反映,中职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亟待提高,父母说话重了一些就离家出走,老师管教稍严一点就出言不逊,学生之间常常因为谁在谁背后说了谁的坏话、谁泄露了谁的隐私而闹矛盾,因此十分有必要在人际交往中帮助中职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二、说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大多中职校都把“学会做人”作为中培养目标的核心,中职学生社会交往倾向更加突出,他们内心渴望和同学交往,但是实际生活中又不懂得怎样交往,往往会出现困惑甚至障碍。
由于独生子女的身份和初中沉重的学习压力,中职生普遍缺少同龄交流伙伴,喜欢通过QQ、MSN、E-MAIL、手机短信等现代网络联络方式进行人际交往,有的交往对象还是虚拟世界的陌生人,缺乏真实的人际交往历练,也使他们不喜欢不擅长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形成自卑、猜疑等人际交往障碍。
90后学生421的家庭教育模式,导致他们大多自我中心主义突出,在人际交往中很少顾及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往往会排斥他人的价值观念而树立自我认同,容易产生嫉妒、偏激、报复心强等人际交往的障碍。
本课利用调查、活动、视频等方式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分析与同学交往存在的困惑与障碍,并通过学生体验、讨论以及老师引导、总结等方式,让学生发现一些人际交往的有效途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争通过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验,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人际交往的奥秘。
三、说本课的亮点、特点
(一)本课的亮点:
1.在情境中感悟。以“动之以情”为突破口,通过调查、活动、视频等多种形式,设置符合课堂教学所需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地去参与、感悟、分享,引发内心情感的触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感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习效果的升华。
2.在实践中锻炼。以“在人际交往中学习人际交往”为主旨,布置同学完成一个相关的调查任务,还特别设计了人际交往的体验活动和训练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切身体验什么是人际交往,并从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本课的特点:
1.贴近学生的生活。
本课教学内容的设计源于中职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与同学、老师、父母的人际交往现实,课前完成一个调查任务、每人调查四位同学,配合活动、训练,能有效地指导他们未来的生活。
2.以学生发展为本。
针对中职生人际交往的实际设计了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在课堂中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实现助人自助的教学目的。
四、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人际交往障碍产生的原因。
2.了解基本的人际交往的方法与技能。
(二)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原因。
2.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够积极面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困惑与障碍。
2.能够主动与人交往,拥有稳定的情绪状态。
五、说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
2.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并运用于日常生活。
(二)教学难点:
1.学会运用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六、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体验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二)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体验学习法、问题解决学习法等
七、说教学环节
(一)导入课题:
1.播放歌曲,导入新课。播放周华健的《朋友》,引入课程主题……友谊。
2.提问:“人为什么要有友谊?”,引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重点讲述爱的需要即社交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说明人是社会的人,要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能满足个体爱与尊重的需要。
(二)人际交往的体验:
1.进行“囊中失物”活动,体验人际沟通的方法。
通过活动和讨论,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同学之间面对同样一个问题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时,通过尊重、理解、宽容达到共识,并有效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2.展示课前调查——“人际交往障碍”的结果。
通过讨论和分享,引出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3.观看视频《亮剑》片断,引出人际交往的倾听、赞美、沟通、互助的技巧,重点介绍倾听的技巧。
(三)人际交往的训练:
1.进行“听与说”活动,练习倾听技巧。
(1)请学生分享活动的感悟。
(2)根据学员的表现来评价哪些表现是好的倾听。
(四)课堂小结:
1.了解自己的人际交往状况、障碍及原因。
2.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的方法与技巧。
(五)拓展训练:
课后完成以下两个拓展训练的任务:
(1)编排校园心理剧。要求学生自愿编组,合作编排一个校园心理剧,以友情为主题,选择一个视角,比如同学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的某种障碍,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2)“皮格马利翁效应”活学活用。
找一个你最想与之改善关系的人,结合皮格马利翁效应,主动与对方交往,看看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
心理健康说课稿4
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消除误会》,下面我就从设计理念、活动目标、学法设计、活动流程等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整体构思以及理论依据。
一、设计理念
在现今社会中,一个人活在世上,就免不了被人误解和误解他人。误解对人的心灵创伤非常之重,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许会因此而失去一个要好的朋友、亲爱的老师,使同伴、亲友、师生之间关系遭到破坏。六年级的孩子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时期,对于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冲突,往往意气用事,不能替对方着想,相互不理解,或者不知道怎么办,甚至很多人默默地憋在心里。也有的采取极端行为,如何指导小学生正确面对误解,掌握被别人误解后的处理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二、活动目标
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我把活动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加以处理,化误会为理解。掌握处理误会的人际交往技巧。
能力目标:面对别人的误会,学会采取恰当的态度,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换位思考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三、学法设计
1、合作学习探究法: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团体合作的精神,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
2、问题讨论法:通过讨论、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角色扮演法:运用角色扮演,提高学生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我确定以上学法的理论依据是: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强调师生互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四、活动流程
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活动目标,收到较好的活动效果,整节课我设计了如下流程“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的“角色扮演”“自主探究”来实现“学”有所“思”、“思”有所“得”、“练”有所“获”。
具体流程:
一、游戏导入:
《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心理辅导范畴,
因此我在开头就用以游戏“比手划脚”导入主题,目的有二:第一,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第二,与活动主题相关联,自然导入。
二、寻种方法,消除误会
(一)现场调查
首先,我们来做个现场调查。在我们生活中,是否有过误会的经历呢?让学生感受到误会是美好生活中的小插曲,是平静心海的几朵浪花,使同学在身体成长的同时,心灵也在成长。
(二)心理短剧
这一环节用心理短剧折射学生的生活现象,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发现问题、理解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初步了解人人都有可能被误解,误解时不必气愤,要调控好自己的情绪。
(三)联系实际谈感受
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让学生亲身体验,为孩子提供充分交流诉说的平台,让孩子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四)消除误会的金点子
当孩子们说自己的委屈时,得到了倾诉,得到了帮助,明确了办法。并形成资源共享。这里作为重点的落实和突破难点的环节。最后让学生感受到误会消除的美好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阳光的心态。
(五)角色扮演,化解和父母之间的误会
这一环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把消除误会的方法学以致用,深化主题。
三、小结
结束环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懂得理解、懂得宽容。达到了健康茁壮成长的目的。
总之,本节课根据新课改理念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认知发展为主线,情感发展为内容,交往互动为呈现形式,立足于学生的“体验”,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活动效果。
心理健康说课稿5
一、说教材分析
《认识自我》是初中一年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单元第一节《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第一课时,主要向学生展示了认识自我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的态度和方法。这堂课是继初一新生适应课程结束后,学生学习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为后面情绪管理、生命教育等课题奠定基础。
教材地位: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生理心理的双向成熟使得自我意识的教育成为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之一,通过学习同学们能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
教材作用:本课着重引导学生从全面、客观的眼光看待现在的自己,初步树立完善自己的信心。引导学生学会客观的看待自己,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学会从内在与外在、优点与缺点两个角度认识自己,为下面根据自身实际确立努力目标奠定基础。最后介绍一些认识自我的途径,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来认识自我。
二、说学情分析
十三四岁的初中学生正是青春期少年,“自我”概念形成时期,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内容。生理心理的双向成熟,让他们的他们的自我意识具有以下特点:
①、意识到自己的形象
②、要求深入的了解自己,关心自己的成长
③、自我意识的分化
④、好表现自己,自尊心较强
在自我认识中容易出现两方面偏差:一方面,表现为自我评价的依附性高,以他人的评价来衡量自己;另一方面表现为自我评价的稳定性差,有时因为一件成功的事而无限扩大自己的能力,有时又因为一时的失败而自卑。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心理并由此切入教学是心理健康课的一大特色。
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储备:上一单元新生入学适应的讲解使同学们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生活,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对于自我概念的理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外学生之间也相互熟悉起来,课堂教学活动也可以加入更多的内容,采用更丰富的形式。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够理解自我的概念。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教学,提高学生感受自身感觉的能力,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并敢于在课堂上发言,表达自己的体会,并分享给大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得同学们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发展地认识自己,课后能够做到自觉反思自我评价。
教学重点:“自我新认识”中关于“优缺点”的反思。将这一知识点设计为重点的原因在于要让学生自觉形成发展、全面看待自己的观点。初中学生容易受“思维定势”(会把事物看成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的过分影响,通过对这一知识点的重点教学使得学生能够用新的、客观的眼光重新审视自身。要认识到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要正确看待,并试着接受自己的全部包括缺点,真正的悦纳自我。
教学难点:理解自我的概念和内容,是本课的难点,可能我们成人看来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是非常好理解的,但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他们在理解心理学抽象概念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当然,这困难是能够克服的,那么我运用了形象生动的归类探究法可以解决。
四、说教学方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互动体验法、暗示教学法
互动体验法: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知识性课程的学习,它对学生个体心理的体验要求更多。教师通过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互动参与,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将心理训练活动、心理体验和心理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是同学们在领悟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并运用所学的认知自我的方法更好的认识自我。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归纳探究法等方法。
五、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6个部分,
(一)课前准备
对学生提前分组,讨论小组每组在6人。
教具:ppt、彩色卡片,彩色信封,
(二)展开话题“猜猜谜语”(3分钟)
首先,为了展开教学,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个经典的谜语:什么动物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腿最多时最无能?答案是人,向学生发问:为什么人会有这么多的变化呢?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每一个方面都描述出来吗?我们这堂课的主题就是认识自己,这个环节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初一学生的好奇心强的特点,设计这个具有娱乐性质的谜语,给接下来的教学活动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三)自主探究“问我是谁?”(12分钟)
接下来,我请同学们准备纸和笔,填充句子“我是谁”。通过选择形容词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对自我的认识。
1、教师向学生说明了解自己的一种方法,既填充句子“我是谁”的方法,并通过例子示范来说明。在写的过程中,不用思考,直接下笔,表达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在形容词的选择上,尽量选择表现自己个性的词语。
例:我是谁?我是一个爱笑的人。
尽量避免这样的回答:我是一个身高160的人。
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完成我是谁的描述各10个句子。编号为1-10.写完之后想一想:自己的评价是不是特别符合自己的特点,有没有过高或者过低的评价自己?
在这个环节,我充分利用了学生要求深入的了解自己,关心自己的成长的心理发展特点,运用例子示范,让同学们清晰的了解题目,并能够迅速完成老师的任务。
2、他(她)是谁。教师将纸张收齐叠好,放在纸箱内。请学生从中抽取一张纸,并念出纸中句子,让大家猜这张纸是谁写的。然后,教师请猜中的同学说出猜他的理由,也请没猜中的同学说出理由。如此循环。这个环节充分利用初一学生好奇心的特点,结合活动的趣味性、娱乐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体验中完成对自我形象的清晰认识。
师生合作交流有关自我了解和他人的了解之间的关系是否一致的问题,并对不一致情况进行分析,以增进自我认识的客观性。
(四)讲授知识“我就是我”(10分钟)
1.“归归类”将“我是谁”陈述的10项内容作下列归类:
A.身体状况(你的体貌特征,如年龄、身高、体形、是否健康等)。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B.情绪状况(你常持有的情绪情感,如:乐观开朗、振奋人心、烦恼沮丧等)。编号:________
C.才智状况(你的智力、能力情况:聪明、灵活、迟钝、能干等)。编号:________
D.个性方面:包括(性格、气质、兴趣、信念、世界观等个性特征)。编号________
E.社会关系状况(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和别人应对进退、对他人常持有的态度、原则,如:乐于助人的、爱交朋友的、坦诚的、孤独的等等)。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识我”从小到大用来表达自我概念的最多的字就是“我”,那自我的心理学定义是什么呢?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对自身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就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你认为的好的和不好的方面。
生理自我:对自己的身体、性别、年龄、容貌、仪表、健康状况以及所有物等方面的认识。
社会自我:对自己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地位、名望等方面的认识。
心理自我: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气质、兴趣、信念、世界观等个性特征的认识。不管是你自己觉得好的还是不好的自己,那都是你最独特的风采,通过自主探究分类的方法,学生对自我意识的概念会有了初步的认识,再通过界定明确的自我意识的概念和内容,使同学们对自我意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也是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
(五)升华主题“倾听我心”(7分钟)
下面请同学拿出纸笔,用一个好朋友的身份自己给自己写一段话,信中可以写你对最近表现的肯定,你认为你还有那些方面需要更加努力,你觉得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者过低,你对自己的期望等等都可以,一定要把内心里最真实的想法说出来,然后,把你的这段话装进课前发的信封里,
(六)课堂小结“最好的我”(3分钟)
课下同学们的任务是:
1、请同学们完成自主完成课上“我是谁”游戏的分类,看看你对自己的评价是否恰当,在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这三个方面,你对自己的评价是否全面,如果很全面,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可以全面的认识自己了,如果不完善,那么,希望你再接再厉,完善对自己的评价。
2、补充完全下面的小诗。不论工整与否,不论文采好坏,把你最真实的想法写下来。并记录在你的“心灵周记”上。
曾经的我是___________,
现在的我是___________,
虽然在别人眼中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但我会__________________了解我自己,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 。
生活好比一次远航,
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可能知道每个人对我的要求,
但我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微笑着告诉你,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我也在告诉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课下的归类和反思、补充诗歌的形式,使同学们能够更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并能够更好的接纳自我,在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时候,不至于全盘否定自己,也不会对自己的错误无动于衷,这些活动可以促使同学们开始去完善自己。为下节课管理自我打下基础。
心理健康说课稿6
中学生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日趋成熟的阶段,对异性产生朦胧的情感、好奇和渴望是其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的一种具体表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中学生对男女交往中所萌动的青春情感进行理性的探讨和思考,帮助他们健康地走进青春年华。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上学期心理篇的第二篇,是在学习了生理知识的基础上来探询心理之路。
因此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正确与异性交往。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异性交往的心理学意义,顺利地走过青春期。
3、行为与习惯目标: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愉快地度过青春期。
教学重点:怎样与异性正常交往。
教学难点: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表现的非常谦虚,不愿意说出自己与异性交往的困惑。
二、学情分析:
中学生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日趋成熟的阶段,对异性产生朦胧的情感、好奇和渴望是其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的一种具体表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中学生对男女交往中所萌动的青春情感进行理性的探讨和思考,帮助他们健康地走进青春年华。因此,我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景,扑捉本课中的时代气息,增强其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三、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
适时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对课堂教学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设计相应的活动,课件中融入色彩鲜艳的图片,增强教学的直观感受,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实效性。
四、教法与学法:
本课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大量地运用了活动,力图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和引导学生加深对青少年早恋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请全班同学听歌曲《女人是老虎》。
提问:美丽可爱的小姑娘,老和尚却把她比喻成老虎。
1、这是为什么?
2、难道这个小姑娘和咱们班的女同学不一样?真的会吃人?
教师小结:这个小和尚已经进入青春期了,他喜欢和女孩子在一起,看见这个小姑娘就高兴,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
(二)点题:萌动的青春期
活动一:讨论(时间二分钟):到了花季我们每个同学都喜欢和异性玩,那么和异性同学相处对我们的身心发育有什么帮助?
(三)引入新课:异性交往的心理学意义:
1、智力方面:男女同学在智力的类型方面有差异,保持正常的交往,可以提高智力水平和学习效益。
2、情感方面:情感的内容及表达方式不同,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达到和谐。
3、个性方面:多项的人际交往,可以使差异较大的个性相互渗透,个性互补,性格更为开朗,情感体验更为丰富,意志也更为坚强。
(活动二)小品:请两位同学上台给我们表演你们看见的男女同学交往的场景。
表演结束后请同学们说说他们这样做对他们会有什么影响?(活动三)实战演练:请同学们打开《金钥匙》阅读短文,并请同学们帮助小慧出主意。
(四)导出重点:男女同学到底该如何交往?
学生先谈,教师总结1、交往的心态:心无杂念,淡化对方的性别,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2、交往的深度:疏而不远,掌握好距离。3、交往的范围:本班同学。提倡集体交往,不提倡个别交往。
4、交往中的身体接触:不要动手动脚。讲究文明。5、语言忌讳:不提倡谈吃、谈穿、谈玩。
6、交往的场合:本班教室
(五)内容梳理:
青春期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和倾慕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在交往中顺其自然,保持健康的心态,注意交往的深度、范围和场合,就能使我们性格更为开朗,情感体验更为丰富,意志也更为坚强,从而提高我们的智力活动水平和学习效率。
(六)课堂练习:1、突然有一天你发现班上的一位男生(女生)总是在注意自己,你感受如何?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2、你一直很欣赏班里的一位异性同学,有一天他向你表示好感,其实你从未想过与他的关系有任何变化,但你又不希望失去这个朋友,你怎么办?(七)花絮:
青春的浪漫会让你铭记一生,但浪漫背后的陷阱也会让你负出一生的代价。
八、教学效果预测:
1、本节课在教学的过程中开展了大量的活动,特别是对青春期男女同学的交往以小品的形式进行展示,估计应该对学生的内心产生极大的震动,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男女同学该如何交往。
2、课堂教学中贯穿了素质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的两次讨论以及一次的学生小品表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自我表现中得到自我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3、中学生早恋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这个问题的背后,更多的是青少年对于异性交往的无知,给他们从科学的角度介绍一些交往的知识,解除交往中的困惑,引导他们顺利地渡过青春期,为培养健康的人生奠定基础。
心理健康说课稿7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们开发的课题是《走进记忆王国》,下面我将从教学设计、学案、课件、拓展资源和作业设计5个方面对资源包进行说明。
一说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教材分析:
《走进记忆的王国》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课。本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记忆愿望,使学生初步掌握增强记忆的几种方法,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
学情分析:
记忆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高年级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对于直观、具体形象的事物容易记住,对于一些学科概念知识等抽象的事物不容易记住。因此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要帮助学生从小了解科学记忆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记忆的技巧和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准确掌握各科知识和技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三个方面:
1、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懂得讲究记忆方法,掌握记忆方法。
2、学生在交流与小组合作中,了解运用简单实用的记忆方法,体验巧记的乐趣。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记忆的良好习惯。
其中引导学生学习记忆的规律,在学习中应用它是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记忆的良好习惯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基于本目标,教学过程分以下四个方面:
活动一:走近记忆大师,了解记忆常识
课标中指出,在课程设计中,教学目标应涵盖“了解常识”这一方面。所以,我设计了“走近记忆大师”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真实的事例,了解记忆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的,并通过自我体验了解自己的记忆能力,从而激发学生探究记忆方法的兴趣。
活动二:了解记忆方法,体验记忆诀窍
对于记忆方法,孩子们并不是非常陌生,关键是要把这些方法提炼总结出来,并使之为己所用。我班有几位记忆达人,曾在校级“吉尼斯节”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让学生来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于是我挑选这些记忆达人分别交流了他们记忆知识的方法,这些记忆方法简单实用,便于所有学生接受,学生掌握得也很快,学生的交流比老师一味的枯燥的讲授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们也学得兴趣盎然。接着我把课前通过问卷调查汇总起来的记忆难题,出示在课件当中,放手小组讨论,让学生发挥集体的力量运用记忆方法来解决如:背记二十四节气及时间分布规律;快速记忆形近字;快速记忆吉祥物的名字等问题,学生们的交流踊跃且方法多样,小组内的交流不但给学生个人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也总结出了许多记忆的好方法,学生更是从中体验到了掌握记忆方法的无限乐趣。
活动三:深入记忆探究,分享记忆苦乐
课标中指出,教学内容应对学生中的共性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帮助。所以,我设计了“深入记忆探究,分享记忆苦乐”这一环节,通过大家一起帮助苦恼的小磊,潜移默化地解决了学生们普遍存在的记忆问题,而且让学生们一起分享学习中的苦与乐。
活动四:相关知识拓展,良好习惯导行
在拓展环节,我首先播放了一段录音,结合班级的实践设计了一个悬念:为什么平日有的同学明明课文背上来了,但经过一晚或一段时间之后却又忘记了呢?“背上来了却又忘记了”这种现象在我们日常学习中经常遇到,学生对此并不感到奇怪,但谁又知道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对学生非常地有吸引力,大家纷纷想知道原因所在,在这里,我并没有急于把原因告诉大家,而是通过讲叙宋代著名学者宋正之成才的故事从而引导学生思考找出“背上来却又忘记”的原因是记忆不但与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时间也息息相关,同时我们介绍了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绘制的著名的“遗忘曲线”,让学生明白重复记忆方法的重要。但我们的学习并没有止于此,根据记忆的遗忘规律,结合当前的学习实际,我让学生想一想怎样安排复习功课的时间更合理,学生在此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板书设计:将本课的教学内容简洁明快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一目了然,起到很好地引导学习的作用。
二说学案:以贴近学生的口吻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别设计了:记忆难题、记忆方法、记忆游戏三个方面,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
三说课件:
本课课件设计包含了三大特点:
1、视频展现生活实例,有效激发学生对记忆方法的探究欲望。
2、以文字、图片形式呈现了学生们平时的记忆难题,直观、内容丰富,紧贴学生生活,激起学生学习共鸣。
3、以录音形式提供记忆问题学生的案例,给学生以神秘感,吸引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说拓展资源:
本堂课我准备了如下的拓展资料
(一)文字资料: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2、记忆的方法
3、百科名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二)视频资料:
1、单词记忆达人视频片段
2、古诗词记忆达人视频片段
3、编字组词记忆达人视频片段
4、记忆大师王峰视频片段
上述资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坚定了学生学习掌握记忆方法的决心,也必将给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教育印象。
五说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突出本课重点,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
我对《走进记忆的王国》课程资源包的解说到这里,欢迎各位评委及老师们批评指正。
心理健康说课稿8
一、说活动设计的背景:
高三学生很快就要面临择业或继续求学的人生选择。面对新的挑战,何去何从?这对于涉世未深的高三学生来说,实在是个难题。进入高三,经过一段时间和学生的交流,我发现很多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心理上都存有很多的困惑。这次心理辅导课旨在帮助学生更好的调整自己,激励大家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由梦想直达成功的彼岸。
二、说辅导的目的:
帮助高三学生正确认识高考,面对困难,勇于挑战,并介绍缓解心里压力几种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调整自己,建立自信,并树立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的决心。
三、说辅导的重点:
帮助高三学生正确认识高考,面对困难,勇于挑战,并介绍缓解心里压力几种方法
四、说辅导的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面对困难,勇于挑战
五、说辅导方式:
小品、讲述与讨论、交流、观看录像等
六、说辅导准备:
调查问卷、小品、视频录像、课件
七、说教学设计:
本节课我设计了七个环节:
(1)辅导课前的准备,调查问卷“面临高三,你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2)以一张鲜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引入主题
(3)学生探讨话题“高考,意味着什么?”
(4)情境小品
(5)学生讨论交流
(6)观看录像
(7)学生为自己写一句鼓励的话
(1)第一个环节是辅导课前准备,在学生当中进行调查问卷“面临高三,你最大的困惑是什么?”,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深入学生,了解学生们最关心什么,最大的烦恼和困惑是什么,从而发现热点,就找到了教学内容的主题。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其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围绕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来进行。
(2)第二个环节是创设情景,以一张鲜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入手,你最希望上面写的是谁的名字?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非常强调“内在动机”对学习的作用,“大学录取通知书”是每个高三学生梦寐以求的,从教育心理学上来说,它就是诱因,可以激化和强化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兴趣,活跃氛围,直接进入主题
(3)第三个环节是“设疑”,创设问题情景,将学生引入到话题“高考,意味着什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谈谈对高考的感受和认识,拓展到对成功的看法,从而引出对成功正确的认识。贯穿一条线从高考录取通知书——高考意味什么——对成功的理解。心理学上要求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唱“主角”,在活动设计中要给学生发挥想象留有余地,在辅导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在活动中,尽可能让学生讨论、交流,通过讨论,对一些问题能达成共识,一些不正确的负面的心理得到正确的指引。
最后我做个归纳小结:高考只是成功的一个步骤,就算在这一次竞赛中失去了主动还有下一次,让学生知道其实人生还有很多的机会,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明白人生应该不懈的奋斗,真正的高考胜利者,并非是指那些成绩拔尖的状元,而是在高中这三年里成长起来的乐观、自信、坚韧不拔的你们!高考的竞争是压力和挑战,也是机遇和希望,成功属于战胜自我的人。
(4)第四个环节是情境小品,小品反映的内容是:第一位同学没有进入高三的状态,懒散,上课睡觉,发短信,课后泡网吧,玩游戏,没有信心,基础差,放弃学习第二位同学非常渴望上大学,学习勤奋,晚上学习很晚,压力很大,过度紧张导致失眠,非常焦虑不安。
这个小品是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的,我所带的高三(5)班是普通学校里的普通班级,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班上学习成绩两极分化。成绩差的同学自卑,没有信心,放弃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感觉压力大,焦虑不安。以往的课堂,常常是老师讲,学生听,考虑本班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这节课我把学生也当作一种课堂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他们来亲自表演小品,方式有变化,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参加表演的同学,在排练的过程中受到的教育是最深刻的。体现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
(5)第五个环节是学生讨论交流,我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位同学的表现,鼓励学生发言,剖析原因,找出根源,思考:你遇到过这样的困惑吗?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一切良好的教育应从建立儿童集体开始,让儿童在集体中接受教育。集体心理辅导,就是让学生在集体中接受教育,通过集体活动调整心境,明白道理,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感悟道理。集体的教育育人无形,润物无声,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集体心理辅导的教育,形成了较好的集体氛围,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最后我小结:高三的压力大,有些同学在压力面前显得意志薄弱,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高考的挑战,逃避现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救世主,这些同学应该努力改变自己、完善自我,改掉懒散的毛病,勇敢地接受挑战,不管高考考得怎样,为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在最后9个月的时间里,一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一些同学由于几次考试成绩不好,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就认为自己不行了,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而也容易产生苦闷自卑的心理。欲胜人,先胜己。复习备考,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精神分析者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书中说:“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是自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为我们发现我们所处的现状都是可以进一步改善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卑也可成为一个人进步的动力,人生正是在对自卑的不断超越中而渐入佳境的。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勇敢接受挑战,树立信心。介绍几种树立信心的方法,针对同学们提到的学习方法问题,可适当地介绍: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鼓励同学们科学地记忆和合理地安排时间,并读高考状元的10条经验介绍,供同学们参考。
高三的同学们困惑最多的还有一个压力的问题———无奈,脾气暴躁,感到迷茫,没有自信,害怕,紧张。这时我提出问题:你也有过这样的焦虑吗?高三的紧张情绪要如何来进行自我排解?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积极发言。我指出:其实学习需要一定程度的焦虑,心理学试验表明:焦虑水平与学习成绩呈倒“U”形关系。无焦虑或焦虑水平过低,学习无紧迫感,对什么都无所谓,肯定学不好;而焦虑水平过高,人的精神极度紧张,又会影响正常的思维;只有处于中等焦虑水平的同学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变压力为动力,学习效果最好,能够形成一种最好的应考心态。介绍几种缓解压力的方法
(6)第六个环节是观看录像,我觉得这应该是我这节心理辅导课的精彩之处。从高一到高三,我和我的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真心地关爱他们。学生们课后都是亲切称我为“阿缨姐”,课堂上我是他们的老师,课后我希望是他们的朋友,活动初期在调查问卷中,反映出学生各种各样的困惑与烦恼,来自家庭的,身边朋友的,自身的等等,面临高考的压力,他们还要背负沉甸甸的心里负担,我真的很心痛,让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不必要的困惑。考虑到以往的班会活动都是教师说教式的,或者学生单纯的节目表演。这次活动我决定给学生一个意外的惊喜。我在活动前采访了我们学校的校长和书记,部分科任老师,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与配合,我把他们对全班同学寄以的期望与鼓励都拍成了视频录像,我还召开了全班同学的家长会,我要求每一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一句鼓励的话,不少家长是流着眼泪对着镜头呼唤孩子的名字,鼓励孩子要加油。这一段录像是瞒着全班同学拍摄的,目的是让学生能真切地感受身边的老师亲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触动真情,从而树立信心,战胜困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文明最精细地表现在情感的文明里。”情感对学生的学习、品德乃至身心健康都有着巨大的作用,按照心理学上的解释,情感是一切行为的生命线,我们只有把情感融入课堂,才能把信服、震撼驻存在学生的内心,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我们认为,教学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的本领,还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情感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当他受到情感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在人的一切活动中,情感因素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情感激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学习,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最后我告诉学生:在非洲的草原上,羚羊刚睁开眼睛,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跑得还快,不然,我就会被吃掉;而在同一时间,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慢的羚羊跑得快,不然我就会饿死。生活就是这样——不论你是羚羊还是狮子,当每天太阳初升时,就得毫不犹豫地奔向前方!从高一到高三,我们一路风风雨雨走过来,还有9个月时间你们就要踏进高考的考场,其实我们都会紧张,但是当你们焦虑、苦恼、无助时,不妨抬起头看看四周,你们有老师、父母、同学,高考的路上我们一起走过!
(7)第七个环节是学生为自己写一句鼓励的话。播放音乐《我的未来不是梦》大屏幕投影上出现的是同学们的照片,校运动会拼搏的身影,校文化艺术节上的节目表演,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全班同学的合影等等。那一时刻,相信所有的同学都很激动,感觉到前进的道路是有老师、家长、同学的陪伴,浑身充满了力量。
最后我指出:高三有苦有累,有渴望有理想,高三,寄托了所有,付出了所有,为的只是成功时的喜悦,也为圆我们心中那个彩色的梦。就让我们大家都笑着面对高三,勇敢地接受挑战吧!相信我们高三(5)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以最好的心态走过高三阶段。相信我们整个班级会携手共进。让我们一起拿起笔写下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事先准备好的图纸,背景是蓝天,将每个人的梦想写在事先准备好的白云状纸片上,贴上去,拼成一幅鸽子形象,相信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自我激励是人们精神活动的动力之一,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方法。心理研究发现:没有什么力量比自我激励的力量更强大、更长效地作用于一个人。本环节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激励的教育作用,由外激励转化为内激励,不断追求进步和成功,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八、说体会:
(1)这节心理辅导课辅导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面对困难,勇于挑战。莎士比亚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重要原因。有了自信心才能充满信心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近年来,许多国家都把增强学生自信心作为培养目标。强烈的自信心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全过程中始终保持较强的兴趣。因此,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养树立他们相对应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我在这节辅导课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发表看法,我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心理学研究表明,高智商和低智商的人只占整个人群的4%左右,大多数人的智力在90—110之间。虽然平时有的同学表现得比较聪明些,有的反应较慢些,但这并不表明我们的智商不如别人,事实是:大家的智力都是平等的。只要你努力,只要你用功,只要你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只要你自信,你就能成功!自信还来自家长和老师的激励,学生需要激励,因此辅导课的最后我特意安排了录像,激励可以把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促使他们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从而使学生自信。
(2)以往的高三心理辅导都是临近高考后期才进行,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把心理辅导的时间提前到开学初,距离高考还有9个月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充分的准备,及时调整自己。这正是遵循了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学校心理辅导兼有矫治、预防与发展三种功能,就整体而言,应该是预防、发展重于矫治。
(3)心理辅导要能打动学生,必须做到真正为学生着想,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理解和接纳,从而抛开心理上的防范,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作更自由的、深入的探索。从高一到高三,我和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课上是老师,课下是朋友。我努力使自己遵循尊重与发展学生的原则。
(4)开设心理辅导还要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围绕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来进行,活动设计给学生发挥想象留有余地,辅导过程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宣泄情感,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在辅导前进行了调查问卷,对“高考,意味着什么?”进行探讨,对小品中人物进行剖析,观看录像这些环节的设计遵循的正是这一原则。
(5)心理辅导的重要基本原则之一整体性发展原则,心理辅导追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要树立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观念,不论从事哪一个领域的辅导,都要关注学生人格整体的完善,这一原则强调不宜把心理辅导课程变为单存的知识传授。心理辅导涉及到学生知识、社会技能、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学习,而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因此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这节辅导课我太多的不是谈具体的学习方法指导,而是着重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从高考录取通知书,让学生谈对高考的认识,提升到对成功的理解;从对小品中人物的剖析,结合教育学心理学观点,让学生提高认识,从而让学生卸下心理的包袱;从录像中领导老师家长们寄语,接受情感教育,提升到自己鼓励自己,从而树立起信心,接受挑战,努力去实现梦想。
心理健康说课稿9
一、说学生:
智障学生爱以自我为中心,又加之现在集体活动不多,大多数的孩子都不会合作,在集体生活中不考虑集体的利益,只顾个人喜好,不会与人友好相处,共同完成事情。即使在合作中,有时也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耍小性子。这是因为孩子们在生活中缺乏与人合作的经验,缺乏“团结合作力量大”的意识。还有一些孩子内心渴望与人交朋友,愿意和别人共同完成事情,但是不知道怎样与人合作,缺乏这方面的认识,也缺少这方面的指导。因此,本节课就以此为出发点,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活动的平台,在活动中认识、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团结合作力量大的意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学会与人合作,掌握一些与人合作的经验和方法,能与身边的每一个人搞好关系。同时,学会用真诚、积极的态度与他人交朋友,体会团结合作而获得成功的快乐。
三、说教法:
从学生实际出发,我以游戏和角色表演为主,富有趣味性与适应性。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教学法和愉快教学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采用引导、鼓励、表扬、游戏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共同参与,在活动中明白道理,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团结合作力量大的意义,并提供畅所欲言的空间,活动中有感而发,降低教学难度,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激发兴趣。
在这次活动课中,以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兴趣的培养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动性。我在上课一开始就组织学生听歌曲《幸福拍手歌》,师生围成一个圈,边走边跟着节奏拍手。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二)实际操作,揭示课题。
实践是最好的依椐。我请两个同学分别用五个或者十个手指系红领巾看谁快谁慢,让学生试一试、比一比、说一说,来揭示本节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通过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感受团结合作力量大的奥秘,引人入胜。同时渗透多种学科教育在内,有数学的比多比少;有常识教育的人有两只手,十个手指头,在一起做事就会比较快,我们的手指兄弟,各有各的本领,只有团结起来力量才大。让学生联系生活,结合实际,想一想手指的作用。拓展他们的思维,领悟手指团结的力量大,理论联系实际;还有师生互动场面:让学生倒计时数数,制造紧张而热闹的课堂氛围。
(三)游戏和角色表演,紧扣课题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以游戏和角色表演为主,富有趣味性与适应性。教学内容适合于低年级的教学手段,如游戏“拔河比赛”和“分豆子比赛”;角色表演有“值日生扫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富有趣味性。比如:在拔河这一项目,让学生认识到个子高矮和体重多少及个人体质,还有人数的多少与比赛输赢是有直接关系的,而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人多力量大;通过把红绿豆分开并运送到超市,看谁做得快,请优胜组的学生们说出胜利的秘诀,从而体会到一起做事情不仅要团结还要懂得分工合作;为了进一步巩固“做事情除了要团结还要懂得分工”我开设了角色表演“值日生扫地”,通过同学间的讨论,上台各抒己见,既教育学生要懂得分工干活才能把事情干得又快又好,又对学生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如学校大扫除时不拈轻怕重,应该大同学挑重活干,小同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依赖别人,在家里也一样。
这样由有了一定的认识到进一步认识,再到更加深刻的巩固,符合了智障学生循序渐进这个特点,以游戏活动为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差异,在玩中学习,玩中认识,玩中体会。从游戏比赛中寻找合作成功的快乐与失败的教训,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团结合作力量大”这一主题展开,环环相扣,互相照应,充分体现了主题明确,重点突出。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行健康的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顺利完成了教学目的。
(四)分享学生体验结果,总结教学内容。
此环节,我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自己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体会,从而反馈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团结也是一种美德,团结还能感受快乐!快乐使人身心健康,愿同学们都能快乐健康地度过每一天!让同学们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心中想说的心里话。使教学目的得到升华。并把快乐健康的心情带到课堂外,校园外……
五、说体会:
在这次活动课中,以“团结合作”为主线,通过热身运动,游戏活动,角色表演,同桌互相讨论,自由发言,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肢体活动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团结与成功的乐趣。当然,在活动过程中,可能有的学生会有情绪高涨,爱自我表现,会不由自主地上台表演或发言,出现纪律涣散,难以控制等场面,但我想,通过本次活动课定能增强学生与人为善,和睦相处的意识,或多或少纠正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合群的缺点。从而帮助他们逐渐消除一些人际交往的障碍。
心理健康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本教材出自20xx年第10期活动设计栏目,一般应用于高一上学期开学初期。
二、说教学目标
理解、掌握人际沟通中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技巧。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人际沟通中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技巧。
难点:掌握人际沟通中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技巧。
掌握某项技能并不是听了就会运用,还需要在以后的交流中慢慢体会、领悟。所以本节课重在体验领会,难在掌握技巧。
四、说教法
讲授、行为训练、游戏活动、故事、心理体验、讨论交流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5分钟)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泰戈尔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爱到痴迷
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选用这首诗的第一部分引题,语言优美,意义也与本节课很贴近。请同学们简要谈谈自己在沟通中曾经出现过的矛盾和烦恼。
(二)人际沟通的方法与技巧(31分钟)
本节课主要设计了四个活动分别体验四种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1、相互信任,主动交往(8分钟)。设计了《倒下与接住》。由于是在教室进行的,场地有限,所以我设计了一个四人参与的小活动,两人一组。一个人面向黑板站在讲台边缘,合起双臂抱于胸前,向后直倒:注意脚不可以踩讲台下的地面,身体尽可能平直。后面的学生距离前面的学生大约半个身位,要用力接住。依次换位进行。
(1)倒下的那一刻你害怕吗?你相信其他同学会稳稳地托住你吗?倒下的时候你的身体是弯曲的还是挺直的?
(2)你现在的感觉是什么?
(3)你从这个游戏中学到了什么?
通过刚才活动的体验和亲身感受,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信任。能放心倒下去的人是信任别人的人,而接住别人的人是被人信任的人。要想被人信任,首先应信任别人。这种相互信任还可以延伸到与人交往的方方面面。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期望,那就是希望别人能喜欢自己,接纳自己,支持自己,承认自己。但是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喜欢我们、接纳我们。别人喜欢我们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我们首先要喜欢他们。要想被人尊重,首先应尊重别人;要想被人关心,首先应关心别人……。对于交往的同学,我们首先主动敞开心扉,接纳、肯定、喜欢他们,保持在人际关系的主动性,这样别人才会接纳、肯定、支持、喜欢我们。
教师引导:“人际交往中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主动表达对别人的喜欢和肯定?”
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小组发言,教师概括出若干与人主动交往的方式,如主动向别人问好、打招呼,主动向别人点头、微笑,主动关心别人,主动约别人一起出去玩等等。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首先这样对待别人,相互信任、主动交往,这是我们人际沟通永久不变的终身受用的黄金法则和沟通技巧。
2、互相帮助,助人助己(6分钟)。设计了一个小故事《天堂和地狱》
教师引导:同样的装满食物的大锅,同样的带着长柄的勺子,天堂和地狱的景象却有天壤之别,这究竟是为什么?
学生讨论
原来天堂的人们用长柄的勺子互相将食物喂到对方的嘴里,生活在互帮互助互爱的世界里,这是人们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的基础与前提。
启示:快乐并不在于勺子有多长,而在于你如何去用它。
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中,我们都喜欢热情、乐于助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是幸运和幸福的;而帮助别人,最大的回报就是快乐!(助人为乐)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3、学会倾听。(9分钟)
现场随机演示
情境创设:请一位学生讲讲在班上哪位同学最受欢迎,他哪些方面值得自己学习?学生在讲话时,老师东张西望,似乎在寻找什么物品,或打断对方说话,或是到学生中间处理问题,学生讲完了,老师追着问:“你刚才讲什么?
问题讨论:刚才我扮演的这个角色是不是一个合格听众?为什么不是一个合格听众?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对?
分析引导:请这位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分析不合格听众的表现。如:不看对方、不感兴趣、做其他事情、不断插嘴、不耐烦等。指出在倾听时,除了耳朵之外,还要学会用眼睛、表情、动作、语言告诉对方你在真诚、认真地倾听。
倾听的技巧眼睛自然的眼神接触
表情配合内容的专注表情
动作身体面向说话者
语言适度简短的语言
倾听训练:请学生听一篇名为《花雨》的文章。文章中多次出现“花朵”和“雨滴”这两个名词。每当听到“花朵”时,女学生起立,听到“雨滴”时,男学生起立。如果连续听到两个相同的名词,则站立不动。站立的学生要等另一组学生起立后才可坐下。
教师总结:在人际沟通中,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倾听。不仅要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听对方所传达的信息,才能真正达到沟通的目的。这种倾听的能力,既是一种尊重人的态度,也是一种可以训练的、十分有效的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在人际交往中灵活运用倾听的技巧,将会拥有更多的朋友,赢得好人缘。
4、双向沟通设计了折纸游戏。(8分钟)
游戏规则:请大家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然后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操作过程中:全班同学分为六组,第一组学生面对面,可以商量,也可以询问教师;其它五组学生背对背,不能相互商量,也不能询问教师,独立完成。
游戏过程:
(1)折一折:①把这张纸上下对折;②再把它左右对折;③在右上角撕掉一个等腰三角形;④然后把这张纸左右对折;⑤再上下对折;⑥在左下角撕掉一个等腰三角形。
(2)看一看:做完后,请将这张纸展开来看一下,它的形状是什么?比较第一组与其它五组学生撕的“作品”,发现第一组学生的作品形状一样或接近,而其它5个组的学生撕出来纸的形状差别很大。
(3)议一议:为什么同样的材料、同样的指令,其它5个组的学生撕出来的“作品”形状会如此千差万别?
学生讨论。教师概括学生的讨论结果,如“没有交流”、“不能问老师”、“不能看别人的”等,肯定学生的看法。
教师小结:第一组同学在折纸过程中,因为可以与同学、老师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感情沟通,不断反馈修正结果,取得的效果自然很好。其他组的同学因为不能实现双向、多向沟通,作品自然千差万别。一个小小的游戏尚且因为理解不同又无法沟通而出现了这么多的结果,要是我们的人际交往中缺乏理解交流或者理解偏差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产生误解、人际关系紧张等常常是因为你所表达的并不一定就是别人所理解的,你所听到的未必就是别人想表达的。人际交往从来都不是一厢情愿的,它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我们要有意识地增加双方的信息交流和感情沟通,不断反馈、调节沟通方式,才能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实现人际交往愉快,人际关系融洽。
(三)教师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做人际沟通的拓展练习(4分钟)
通过同学们参与体验和讨论交流,我们了解掌握了相互信任,助人助己,学会倾听,双向沟通这四个人际沟通方法和技巧,下面请大家在熟悉的歌声中,运用本节课学到的这几个十分有效的人际沟通方法与技巧,用表示友好的各种动作、语言(如握手、微笑、问好、招手、鼓掌、拥抱、点头、拉手、击掌等)来表达我们与老师、同学主动交往的心愿,体验与人交往带来的快乐,相信这一路走来,欢笑伴随你,友情伴随你。
在欢笑声中结束课程。
心理健康说课稿11
一、教学理念
“我就是我”这一课我是根据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告诉你,我最特别的地方》这一课,改编的第二课时。这一课主要是培养低年级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对自我有个初步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自我意识,培养自信心。旨在通过将对自己的认识与他人眼中的自己进行对比,矫正对自己的认识。自我意识是儿童能否积极对待生活,对待他人的内在依据,是健康形成的基础。小学一二年级自我意识正在初步发展,因此我在该年龄段安排了这一节课,目的是引导其了解自己与别人的不同,通过自己认知自己“最特别的地方”,获得和别人不同的自我评价感受,学会发现别人的特点。
二、学习目标链:
本活动课我围绕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链:
1、在活动体验中,进一步了解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树立自信心,对自我有个初步的认识。
2、明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不能盲目学习别人。
3、学会发现别人的特点,与人友好的交往。
三、教法学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以活动性和体验行学习为主的学科,为了使学生有较强的感受,我采用了以下教法学法:
1、讨论交流法:在“神奇宝贝”游戏时让学生猜猜他是谁,为什么是他(她),要学生主动讨论,反馈交流,我尽量让学生去诉说。
2、活动感悟法:活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内心的体验性。本课教学贯穿在“神奇宝贝”、“涂画花瓣组成花束”、“诗歌表演”几个活动中。
3、音乐调节法:音乐最能促动人的心弦,有时也往往能给人一种调试,适时利用能促进对课文的理解,所以本课我利用背景音乐来渲染气氛。
四、教学过程:
本课设计注意活动性,从游戏“神奇宝贝”出发,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宝贝,非常神奇;进而举行涂涂画画,选择自己的花型,涂花色,并说清为什么选择这些花型涂上这种颜色,最后把美丽的花插入花瓶,让学生感受到人人都不同,都有各自的特点,正因为这样就组成了这个温暖的大集体;第三个环节让学生进行心理诊断,针对教学实际,从儿童生活中捕捉教育敏感的信息,以“芳芳事例”进行拓展升华,明白该学的一定要学,不该学的千万别学;最后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读读说说、唱唱跳跳,编编儿歌,来结束本课,得出“我就是我”,一个与众不同的我。
心理健康说课稿12
各位老师上午好,现在我对今天的这节活动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心理健康活动课没有国家统一规定使用的教材,很长一段时间我校使用的是北京教育出版社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本学期使用的是中国书籍出版社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我们参考以上两本教材,再依据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了我校的心理健康活动课程。
今天这节课属于初二年级生命教育部分的第一节课。初中阶段同学们已经开始关注生与死,思索生命意义,不断调整自己对待生命的态度。初二上期师生之间建立足够的信任感,所以这个学期才安排生命教育部分的内容。这节课的理论依据来源于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认为,发现和利用自身的优势,明白自己生命存在的独特价值,可以提升人的幸福指数。我们需要学生们明白,成功的标准不只一个,成功的方法途径也有很多,不是人人都要像冠军或者榜样那样生存。
二、说学情
在与初二年级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个年级的很多同学缺乏内在的动力,所以他们会表现出学习动机的欠缺。部分同学非常缺乏自信,他们并没有发现自身有着怎样的优势。还有小部分同学在面临生活困境的时候,会采取伤害身体的方式。生命的意义在这些同学们的眼中还不够深刻。所以,我设计了这节课,希望能够引起同学们对自己生命优势的关注,能够认真去思考自己生命意义何在,然后为自己的学习和未来生活增添动力。
三、说教法和学法
心理健康活动课程不像其它学科那样很重视知识的传授,它更多地是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去感悟。所以,这节课我并没有太多的台词,我的作用只是在每个环节适当地引导一下,把同学们没有体会到的再进行一些提示。
初二年级的同学需要从不同的渠道维持对课程的注意力,所以我设计了视频的观看,动手撕纸条的环节,尽量让同学们在一节课里从眼、耳、手、脑等几个方面都有刺激,都有收获。关于生命意义,同学们其实都是知道道理的,如果再以很枯燥很灌输的方式来上这节课,同学们的耳朵会自动关闭。采取多样的活动,也是为了更好地开启同学们的心门,引起他们的关注。
这节课中最主要的是同学们的领悟和反思,任何一个活动情境的设置其目的都是要引起同学们的思考。所以同学们的领悟分享是本节课最重要的内容,希望发言者的观点能引起更多同学的深度思考,从而达到这节活动课的目的。每个环节之后设置同学们观点的分享,这保证了同学们自主探索,以及领悟的及时。
四、说活动过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活动目的,整个活动课我按照四个环节展开。
环节1播放视频《跳》。这个视频是由朱德庸大师的同名漫画改编的,放在课程最初,可以很快地把同学们的注意集中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快速地引到本节课的主题内容上。
环节2组织同学们参与游戏“生命的长度”。从第一环节引出一个话题:我们应该珍惜生命。让同学们通过这个游戏,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生命其实真的很短暂。看起来几十年的生命,我们真正可以为自己梦想努力的时间其实没有那么多。有了紧迫感,才会引起他们对时间对生命的珍惜。然后,我又设计了一个非常短的视频播放。生命的镜头居然被压缩成了28秒,这对同学们的冲击是比较大的。顺势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此短暂的生命,我们有什么办法增加他呢?再次通过纸条,我们引出下一个环节的内容,即增加生命的精度。
环节3同学们领悟生命的精度。通过分组讨论四个问题,让同学们对增加生命的精度——活出自己生命的意义这一内容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通过这一环节,以便同学们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生命极有意义。
环节4 总结部分。因为这节课很在乎的是同学们的领悟,所以总结部分也由同学先来概括,再由我强调一下主题。
五、说板书设计
虽然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呈现本节课的内容,但是板书作为另一个平台的展示仍旧很重要。板书主要记录的是同学们的分享内容,以及需要强调的主题词。这样,板书可以和多媒体相互呼应,也可以改变多媒体相对唯一的刺激。
谢谢大家。
心理健康说课稿13
一、学情分析:
本活动我是针对初中年级的学生,在研究学生反感学习、厌学的一系列用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的原因后展开的一次心理辅导教育。本活动主要以角色体验,反思自己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良行为,注重学生的心理感觉,身心体验,从而唤醒学生隐性的积极情绪。
二、目标分析:
1、通过活动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角色,自我剖析厌学的原因。
2、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找到克服自己厌学的方法和技巧,从而约束自己,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三、活动方式
本活动我主要以课件或漫画中的小品《小燕子的学习生活》和词语接龙的方式进行开展。
四、活动过程:
本活动我分四个环节来完成。
1、暖身环节:我以一个游戏—词语接龙开始,本游戏主要是用来激发学生的活泼性,感受到知识的乐趣,调节教师中的气氛。游戏的规则是:以“学习”这个词开始,第一个学生以“学习”的“习”来组词,第二个学生以第一个学生组词的后面一个字为自己组词,依次类推一直到最后一个学生。此时让学生互相观看同桌脸上的表情。这个游戏完后,抽几个学生说说自己内心的感受。
2、活动情景环节:主要是以“小燕子的学习生活”的课件来展开,这个课件里讲的是小燕子的一些学习生活中的厌学情景。主要内容是:上课铃响了,小燕子急忙的跑进教室,满头大汗,迅速坐入自己的座位,这样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一些经历。下面又通过课件里一系列的漫画来演示出小燕子学习过程中的不良行为来展开。如小燕子在敲了铃才进教室后还发出感叹说自己没有迟到,刚敲铃。然而在上课中,老师问昨天布置的作业做完了没有,小燕子以昨晚家里没有电没有做来欺骗老师。在老师讲《静夜思》这首古诗时,小燕子趴在桌子上打瞌睡,在老师的提醒下,又和周围的同学讲话,以至于在老师提问时,别的同学都答对了,只有小燕子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下课后呢,金锁响紫薇讨教不懂的问题,而小燕子跑出了教室和其他同学玩成一片。进行这样的活动情景主要是让学生从这个漫画中体验到自己的角色,从而达到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学习生活。
3、小组交流环节:让学生判断本活动中小燕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系列行为,在纸上写出小燕子学习过程中的四个缺点,然后再给小燕子提出一些改正缺点的方法,再写出活动中谁做的好,好在那里。写完后,同桌互相讨论彼此的方法。
4、课外延伸环节:我让几个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答案及感想。这样是为了让学生自己找到自己克服厌学的方法,总结出自己身上的缺点,又通过学生们的总结找到改正小燕子学习中的缺点的方法及技巧来升华自己学习兴趣,从而引导自己克服厌学的情绪,达到我设计的主题。
五、总计:
通过本活动及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乐趣,自觉克服厌学的情绪,达到唤醒学生隐性的积极情绪。强调认知过程是心理行为的决定因素,认为情绪和行为的产生依赖于个体对环境情况所做的评价,而此评价又受个人的信念、假设观念等认知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强调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来纠正本人不良适应的情绪或行为。从而实现我设计的主题“让心中的船儿流进知识的海洋”。
心理健康说课稿14
各位评委、各位同行:
大家好!
今天我要跟大家说笑。
本节活动课来自于XX州市小学试用读本,心理健康教育里面四年级下学期的一节活动课。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
1、让学生体验笑的感觉,了解笑的时候面部、身体等的生理表现。
2、初步了解笑容背后的内涵。
3、明白建立在不同基础上的笑容会对别人产生不同的效果。
活动的重难点是:
知道笑有很多种,了解笑容背后的内涵,明白建立在不同基础上的笑容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活动过程呈现如下:
(一)热身并揭题
(二)初步感受笑
(三)体味笑容
(四)体验笑背后的内涵
(五)活动感悟、反思
(六)小结
本次活动,我利用了四个信息整合点,轻松地引入课堂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以下我将会逐个介绍。
一、幽默短片轻松引入课题
传统的引入课堂手段有:复习引入、讲故事、播放音乐等等,但是这些手段对教师的要求高、而且不能从视、听、想等多角度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在课的引入阶段我播放一段幽默的短片,非常简单地就让学生通过看短片,从听、视、说、想多角度,生动形象、直观地进入学习笑容的情境。
二、不同的笑声音效切换引起学生注意
就像刚才大家听到的幻灯切换声音一样,我在幻灯片的切换上也设置了一系列的音效,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且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知道笑也分许多种这个教学重点。
三、数码照片呈现笑容教学的内容对比,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上课前、上课时分别抓拍照片,利用软件,对数码照片进行放大、缩小等处理。
看:在正式上课前,我抓拍下学生无表情的样子,在观看刚才的动画短片时,我又抓拍到学生笑的时候的样子,通过放大、缩小等信息技术软件处理,突出两幅图的不同,让学生轻松掌握教学目标:了解笑的时候面部、身体等的生理表现。
在课堂中,我出示了预先准备好的两组照片的让学生进行对比,突出两种笑容内涵不同的对比,让学生掌握了教学的重点:笑分许多种,建立在不同基础上的笑会对别人产生不同的效果。
四、网络投票交互功能反馈教学效果
传统的师生投票式交互,举手、小组统计等等。比较费时,低效。
最新网络投票式交互,利用局域网、广域网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投票。优点:马上知道学生的选择,即时、迅速反馈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以上这四个整合点提高了我的教学效率,让学生的学习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笑一笑,十年少,最后在这里,我送给大家一个大笑脸,希望每位每天能拥有真挚的笑容,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心理健康说课稿15
一、主题的选定:
学校的心理健康信箱中收到的来信中的不少是关于亲子关系的。其中有一部分来信深深的触动着我,我们的学生不懂得感恩,他们习惯的享受着父母的爱,却还之以冷漠,指责甚至是挑剔。我总是在想一个不懂得感恩父母的人,又怎么能感恩他人,回馈社会呢?而缺少了感恩的情感、感恩的行为,我们培养的学生也只有一颗颗冰冷的心,缺少幸福感,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一堂班级心理活动课。
二、目标的解读:
1、认知辅导目标:感知父母的辛劳,知道父母也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关心。
2、情感教育目标:感受父母无微不至的爱,理解父母,热爱父母。
3、能力训练目标:通过辅导,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感恩的行为。
三、活动形式:
1、通过视频资料,再现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让学生自己感受、发现、感悟。
2、以小组交流为主要形式,教师给以适当的点拔和建议,让学生用心感动、用行动实践。
三、方案设计:
在整个设计中,我突出的体现了用故事,实例、图片等生动的事实代替苍白的说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互动,让学生带着生活去感受、交流、反思,共鸣。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活动氛围。往往越是这样的无声设计却能达到胜有声的效果。
四、教学环节:
高中阶段的学生的情感已经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但是往往情感的走向不太稳定,所以他们更需要一种引导,按照这种规律,我在本次活动中,设计了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
1、情景导入,怦然心动
2、扪心自问,心灵自测
3、行动胜于美言,行为自测
4、拷问心灵,心灵+行动综合自测
5、心灵的鸡汤,用文字填充心灵
6、分享心得,总结收获
7、用行动来完成的作业,主题延伸
下面,我具体说说我是怎样设计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怦然心动:
我精心选择了四个与亲子关系相关的、与主题相关的故事,配以恰当的音乐(《天亮了》),声情并茂的为学生讲述,引起学生的共鸣、碰撞。在这四个故事的设计上,我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对比父母对孩子的爱,和孩子对父母情感的冷漠,形成强烈的对比。让学生在差别中反思、触动。
二、扪心自问,心灵自测
在上一环节的铺垫下,在本环节中,又通过一系列对比问题,让学生思考,小组交流,让学生自测心灵“感恩指数”。
1、你知道父母的生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吗?
父母记得每年过生日吗?
2、你每年过生日的时候,父母为你做了什么?
父母每年过生日的时候,你为父母做了什么?
3、妈妈知道你喜欢吃什么菜吗?
你知道父母喜欢吃的菜吗?
4、你最要好的朋友过生日,你送他礼物吗?
你父母过生日时,你送他礼物吗?
教师总结:
对于最爱我们的人,我们却给了最少的爱。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多么重要。
由教师提炼总结。在这部分设计中,目的是要使学生对目前自己的感恩情感现状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定位。
三、行动胜于美言,行为自测
紧衔接上一环节,在这一部分,我主要是通过设计的几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来进一步的启发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缺失的不但是情感,还有行为,同时把在上一环节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入,让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回归行动、回归实践。这一部分的问题设计要高于上一环节,成梯度上升,更值得说明的是在这一部分引入大家熟悉、喜爱的央视公益广告“妈妈洗脚”进一步渲染了气氛,把对“感恩行动”的讨论推向高潮。
四、拷问心灵,心灵+行动综合自测
在这一部分的设计中,我适当的拓展了学生思维的角度,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把对感恩的思考从“父母”延伸到“生活”中的、与学生相关的方方面面。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这一部分一改前两部分的交流与合作,要求学生静静的感受多媒体中展示的图片、用笔去算图片中的问题,激起他们对生活的感恩。并通过老师的启发让学生明白,感恩生活要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
五、心灵的鸡汤,用文字填充心灵
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朗诵:
感恩不但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心态,当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时,发现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就会有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生活就会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而我们一味报怨只会使自己越来越萎靡消沉。让我们选择感恩的生活,用心、用行动,它会是成就我们人生的重要支点。
这一部分的设计希望帮助学生梳理情感,为前一部分循序渐进的活动来简洁的整理。
六、分享心得,总结收获
在这堂上,我们要开始什么样的感恩之旅?
让学生在小组互动中交流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对学生的总结给予评点,补充,同时也把心理健康课的活动效果通过学生做最有效的检测。在这一部分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畅谈本节课学习的感受。
七、用行动来完成的作业,让主题延伸
精心的设计了两个作业:
1、续写下面的这段文字:感谢……
感恩父母,因为他们给予我们生命,让我们健康成长。
感恩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们教诲,让我们抛却愚昧。
感恩兄弟,因为他让我们在这尘世间不再孤单,和我们血脉相连。
感恩朋友,因为他们给了我们友爱,让我们在孤寂无助时可以倾诉和依赖。
感恩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恩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
感恩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强了你的智慧。
感恩……
2、母亲节到了,发起倡议:为父母洗脚。并请做到的学生自豪的告诉老师自己怎么完成的,一起分享幸福。
这两个作业的设计,力争再一次让理论与实践做一次恒久的结合。
在音乐《感谢你》中,让学生去欣赏这首歌的歌词,象一个诗人一样的去续写歌词,也让感情再次升华,为第二个作业中的行动做了完美的铺垫。更期望让学生明白这次活动不是45分钟的课题活动,而是学生为心、用行动来完成的生命中的感恩之旅。
第五篇:心理健康课说课稿
大家好:
我叫张妍婷,来自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10.1班。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掌握交往技巧 构建友谊之桥》。我授课的对象是高一上学期的学生。我将从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理念
高一新生交友热情高,重视同伴之间的友谊,渴望生活在一个温暖与和谐的集体中,但是面对新环境、新老师和新同学,会产生陌生感和不适应。而且,高中生情绪体验较初中生更为强烈,充满了青春的热情,但是有时易冲动且往往自尊心过强,自我中心突出,易出现交往障碍。因此,需要老师给予正确的知道。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掌握人际交往技巧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3.情感目标:使学生能够用热情、真诚、率直的态度与他人相处,懂得善解人意。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沟通。
重点的依据是只有掌握了沟通这一技巧,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他人际交往的技巧。教学难点:学会表达自己
难点的依据是要正确表达自己,学生首先要了解自己,其次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方面,这些都是比较不容易做到的。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考虑到心理活动课的特点以及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将采取以下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具体方法有:
1.讲授法:在讲授过程中,利用图片、音乐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能够对知识的掌握。
2.游戏法: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游戏而有所感悟,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能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等。
3.讨论法:针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讨论中集思广益,交流分享,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准备:1.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文字等;
2.相关故事
3.白纸若干张
这些准备,是为了使这节课更丰富多彩,而且能顺利进行。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主要从三大环节来说,分别是导入环节,正课活动环节和结课环节。
(一)导入环节
导入方式:用一个小故事《阿麻的苦恼》进行导入
阿麻的苦恼是人缘不好,不知道如何与他人进行人际交往,相信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在座的不少同学。接下来我们正式开始这节课,主要教大家掌握一些交往的技巧。
这样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自然引出课题。
(二)正课活动环节
其次说正课活动环节,这是本节课的主要部分。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活动: 活动一:赞美游戏(学会赞美别人)
1.首先要进行一个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要求学生赞美自己的同桌(1分钟时间)
2.然后让同学们说出被人称赞的感受并分析当称赞别人时自己的感受与得失。
3.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赞美别人的技巧:
①要能把握准确。假如一个女同学相貌平平,可你硬说她很漂亮,美若西施,她听了未必高兴。你可以赞美她其他真实的方面,比如学习好、心地好、性格好等。
②要具体。
③要真诚。赞美的语言必须是由衷的,而不是虚假的,言不由衷的赞美只会让人生厌。
这样设计的目的:只有活动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其积极地参与进来,有利于学生降低心理防御水平,更好地敞开自我,了解别人。这是心理活动课以学生为中心的表现之一。
活动二:情景剧(学会表达自己)
首先演绎一个情景剧,名称是《说话的艺术》,看看“失言”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这个情景剧讲得是,一个人在生日那天请客,但因为不会说话,得罪了所有的客人。故事讲完后,让学生完成两个任务:1.对主人献计献策;2.表达的艺术有哪些?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在交往中要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表达技巧有幽默、委婉、条理清楚„„
这样设计的目的:通过一个生动的富含哲理的小情景剧,让学生自己体会,然后分组讨论。有利于加深学生的感受,讨论也是他们思维的一个升华,对于他们的提高是很重要的。活动三:折纸游戏(学会沟通)
1.首先进行一个小活动,活动的名称是妙手生花。活动的规则为:①请同学们拿好手中的纸,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操作,活动过程中大家独立完成,不能提问,同学之间也不能相互偷看;②教师请学生根据以下提示进行操作:把纸上下对折,再把它左右对折,在左上角撕掉一个边长为2c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再左右对折一下,然后上下对折,最后在右上角撕掉一个半径为2cm的扇形。
2.然后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同样的操作指令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3.最后教师总结:不能说话,没有沟通,我们就只好根据自己猜测来各行其是,但往往是别人说的和我们自己想的不一样。缺乏沟通,就会导致彼此的不理解,那么,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会埋怨别人不理解我们,包裹我们最亲的人、我们的父母,因为别人的不理解,使我们会因为交往而带来很多的烦恼。因此说明了沟通在人际交往中是很重要的。
这样设计的目的:与第一个步骤的目的有些相似,主要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亲自参与、体验,印象会更加深刻,有利于知识的学习。活动四:图片分析(学会换位思考)
通过一组图片(因角度不同分别看出老人和少女)使学生明白换位思考的技巧,以避免一些矛盾的发生。
活动五:头脑风暴(其他技巧)
1.同学们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交往技巧,可以和大家分享呢?如,学会倾听,诚心、专心、用心、耐心、应心;给人以微笑,热心助人等;
2.教师总结。与人交往有很多技巧,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要忽略一些小事,它们往往是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最好方式,比如学会聆听;记住别人的姓名;主动与人打招呼,不要把别人的好,视为理所当然,要知道感恩;说话的时候记得常用“我们”开头;不要期望所有人都喜欢你,那是不可能的,让大多数人喜欢就是成功的表现,当然,自己要喜欢自己等等。
这样设计的目的:参加者不应该受任何条条框框限制,放松思想,让思维自由驰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大胆地展开想象,突出独创性的想法,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让他们真正学有所获。
(三)结课环节
向大家推荐一本书《方与圆》,并建议大家课下多阅读有关人际交往的书。说课结束语:
以上是我设计的《掌握交往技巧 构建友谊之桥》这节课,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那就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人际交往技巧,并将这些技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知道如何与他人交往并能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