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双氧水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双氧水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1.0目的
为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预防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以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为重点,以对应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目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一旦发生双氧水泄漏的突发事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化合车间双氧水泄露的应急救援。
3.0 双氧水储存罐分布情况
双氧水储存罐分布情况参见《危险目标分布图》。
4.0双氧水的特性、储存、健康危害及症状 4.1 双氧水的性质
4.1.1 一般性质: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其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油状液体。是一种强氧化剂,漂白、防腐和杀菌作用强,碱性介质中作用更强。4.1.2 毒性:双氧水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无毒的,但对皮肤、眼睛的粘膜有刺激作用,浓度低时可产生漂白和灼烧的感觉;浓度高或长时间接触时,可使表皮起泡或严重损伤眼睛;其蒸气进入呼吸系统后可刺激肺部,甚至导致器官严重损伤。
4.1.3 助燃性:任何浓度的双氧水均不可燃,但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当金属离子、酵母菌、灰尘等杂质混入后,特别是当浓度高时,易分解产生大量氧气,故而易引起其它可燃性物质的燃烧,其引燃过程中分解与氧化的结合。双氧水较长时间与可燃性物质接触也会引起可燃物的燃烧。
4.1.4 爆炸性:由于双氧水分解能放出氧气和热量,温度和浓度越高分解越快。一旦引发了分解,分解放出的热会使物料温度升高,更加速了双氧水的分解,产生更多的气体,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膨胀,此时容器若密闭则会产生高压,从而导致容器爆炸。虽然双氧水在常压下一般不会爆炸,但其分解产生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可燃蒸气或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此混合物一经引发(如火花、静电等),即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双氧水在阳光直射下,亦可导致剧烈分解,甚至爆炸。4.2 双氧水的储存
4.2.1 双氧水的储存应定期清洗储存罐,防止杂质富集造成双氧水分解或总碳超标。4.2.2 双氧水储存罐在夏季应有防暑降温措施,具体参见《防暑降温管理制度》。4.2.3 安全部应定期对双氧水储存罐的阀门、管道进行检查。4.2.4 双氧水储存罐区应有“禁止烟火”等安全标识。4.3 双氧水的健康危害及主要症状 4.3.1 急性健康危害
a)吸入:蒸汽会造成眼睛、鼻子及喉咙之刺激感。
b)皮肤接触:会造成刺痛及暂时性变白,冲洗干净2-3小时会恢复,残留会造成红肿及起泡。c)眼睛接触:会造成严重之伤害及有目盲之可能性,此症状可能历时一周或更久才出现。
d)吞食:会伤害胃及喉咙,可能导致食道及胃出血。4.3.2 慢性健康危害
a)吸入:导致慢性呼吸道器官疾病。
b)皮肤接触:导致皮肤病。
c)眼睛接触:导致眼疾。
4.3.3主要症状:刺激感、皮肤刺痛及暂时性变白、红肿、起泡、眼疾、胃出血。当为腐蚀性伤害时,严重时可造成失明、组织坏死、肺水肿。4.4 双氧水的防护措施
4.4.1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带防毒面具。4.4.2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4.4.3 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4.4.4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4.4.5 其他防护: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5.0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
5.1当双氧水储存罐发生泄露时,启动本预案,具体参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2应急指挥的组织机构及职责
5.2.1应急指挥中心人员组成参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2.2应急指挥小组人员组成参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2.3应急指挥中心职责参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之3.6.1。5.2.4各应急小组职责参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之3.6.2至3.6.7。5.3应急物资准备
5.3.1化合车间以及指挥中心、各救援小组必须有联络的通讯工具,并且必须保证畅通。5.3.2化合车间应设置观测风向的简单装置或者指定会观测和识别风向的人员观测风向。5.3.3在化合车间门口配备至少十套防毒面具和配套的正压式氧气呼吸机和空气呼吸器。5.4应急救援预案的装备
5.4.1公司配备应急救援装备,这些装备必须保证充分,并定期由安全部进行检查。5.4.2常备的应急救援的装备参见《重大事故救援预案》第3.7.2项。5.5紧急服务信息
5.5.1医疗急救电话120或就近医疗机构的医疗条件,外部联络时请参见《外部单位联络表》。5.5.2指挥中心应清楚发生双氧水发生泄露的具体地点及危害程度,可参见《危险目标分布图》。5.5.3现场人员在撤离现场时,应向上风向方向撤离。6.0应急反应和救援
6.1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参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5指挥机构的设置。
6.2 当双氧水储存罐发生泄露时,事故现场人员参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8.1进行报警。6.3 人员救援
当现场作业人员遭遇泄露的双氧水腐蚀时,救护组应对被腐蚀人员进行如下急救:
6.3.1人员皮肤被双氧水腐蚀时,应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救护人员应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6.3.2 双氧水进入眼睛时应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后立即就医。
6.3.3 若有误服双氧水人员时,应立即漱口并给饮用牛奶和蛋清后就医。
6.3.4 因双氧水泄露爆炸而产生的伤害,轻伤人员在事故现场清洗、包扎护理并根据情况转送医院,重伤人员经简易清洗包扎后立即由120急救转送医院。6.4 事故现场处理 6.4.1 较大泄露未着火
a)当现场作业人员遭遇双氧水泄露时应迅速向上风向撤离现场至安全区。现场由治安组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进行交通管制和疏导交通,并保护事故现场。
b)参加救援人员应佩戴防护器具,着防护服,做好自我保护工作。
c)双氧水发生泄露后,抢险小组应按照查明泄露部位、关闭泄露源、转移泄露介质、稀释泄露介质、人员撤离等顺序进行。
d)若是罐体上部阀、管泄漏,应立即用消防水喷淋稀释保护,利用根部阀管,启动泵,进行倒罐处理;同时关闭地沟到排污总管阀,将泄漏液引入应急槽。
e)若是在罐根部阀门处大量泄漏,应立即穿戴防护器具在消防水的掩护下强行关闭阀门。f)若是贮罐根部泄漏,强行关阀有困难或泄漏点在根部阀与罐体之间,此时应在消防水幕掩护的同时,采取向泄漏点缠绕擦布等措施,减少泄漏量,便于组织抢修。
g)在泄漏未消除前,治安组应加强周围警戒,禁止车辆通行。作业时要使用铜质工具,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防止发生火灾爆炸。6.4.2 泄露已起火
a)应采取多方面的喷淋,消防冷却保护。
b)若是在阀门根部大量泄漏起火时,应立即用消防水炮进行冷却掩护,抢险救援人员应穿避火服进行强行关阀。
c)在关阀难以实现或泄漏点在根部阀与罐体之间,此时可采取向罐内顶水的办法,减少泄漏量。d)如关闭阀门或顶水措施成功,泄漏点得到有效控制,用干粉、水流灭火,火势扑灭后,密切注意环境可燃气体浓度,持续控制一切火源。
e)火势过大,可在控制火势冷却措施保护下,用蒸汽将气态介质稀释。
f)若是罐区上部阀管发生泄漏着火,应采取下部倒罐的办法,对上部火势进行控制、冷却使其稳定燃烧,并关闭有险情罐与相邻罐的连通阀,冷却保护有险罐与相邻罐。g)在灭火过程中若储存双氧水的容器已变色或发出声音,必须立即撤离现场。6.4.3 已发生爆炸
a)根据爆炸后现场的具体情况,组织对未爆炸的贮罐进行冷却保护。b)对燃烧的部位进行冷却,掩护清场、扫除外围。
c)采取切断物料并经确认后再进行灭火,防止发生二次爆炸。d)加强对周边环境可燃气体浓度监测。
e)加强观察,注意保护现场人员安全,必要时及时组织人员撤离。
6.6现场如有人员伤亡,善后处理小组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包括家属的安抚与事故的理赔工作。6.7协调组负责妥善地处理和外界职能部门的联系,配合并参与上级职能部门对双氧水泄漏的调查工作,并做进一步的跟进。
6.8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完成整个事件的报告以及后续整改问题的制定,落实,执行与审核。7.0奖罚
7.1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对于玩忽职守和消极应对事件的部门和个人,按照《重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处理。8.0文件
8.1《重大事故应急预案》。9.0 记录
9.1 《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第二篇:双氧水应急救援预案
杨 木 化 机 浆 车 间
编制:宋建涛 时间:2015年
月
双 氧 水 泄 漏 应 急 救 援 预 案
审批:郭平时间:2015年6 月 6
双氧水应急救援预案
1.双氧水的危害
双氧水为强氧化剂,遇碱、重金属、光、热等发生分解,体积迅速增大,并放出大量的热,操作不当极易造成设备超压,严重时引起爆炸并引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同时双氧水大量泄漏对设备及建筑物基础造成腐蚀,空气中双氧水含量过高,造成人员呼吸系统刺激,严重者造成伤害。2.介质特性
2.1介质名称:过氧化氢
1).危规分类及编号:第5.1类,51001,UN号2015。氧化剂;腐蚀品
2).理化特性:
本品用于漂白,用于医药,也用作分析试剂。
物性: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相对密度1.46(无水),熔点-2℃,沸点158℃(无水),饱和蒸汽压0.13KPa(15.3℃)。溶于水、醇、醚,不溶于苯、石油醚。3).危险特性:
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属爆炸性强氧化剂。过氧化氢本品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和氧气而引起爆炸着火。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容易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100℃以上时,开始剧烈分解。他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火星催化剂,尘土、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能产生气象爆炸。有害燃烧产物:氧气,水。4).健康危害:
吸入本品蒸汽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眼直接接触液体可导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
过氧化氢对皮肤有漂白和灼烧作用,皮肤受其浸蚀后,可引起发炎,重者长期不愈,长期接触本品可导致接触性皮炎。空气中过氧化氢最高允许含量为5mg/m3。5).灭火方法
工作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臵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水、雾状水、干粉、砂土。6).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7).操作与贮存管理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氯丁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汽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质。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度。保持容器密封,应与可燃物、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配备泄漏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3.事故处理措施 3.1.泄漏处理方法 1).分解事故
岗位人员要认真做好巡检工作,发现槽罐车内温度上升时,停止向槽内放料,应立即派人员将槽上放空阀打开,排污阀打开排放,用消防水喷淋罐体,防止事故扩大,在组织处理同时由班长向公司领导(或调度)汇报,汇报时说明槽罐车编号,槽罐车内双氧水数量及采取措施,特别说明可能引发爆炸。在处理同时应安排专人与四周人员及邻居联系,组织人员撤离并阻止无关人员靠近事故地点。参加处理
人员应戴好面罩及防护用品,抢救受伤人员的同时应向社会求救“119”、“120”等,并派人接车。2).泄漏事故
发现槽罐车泄漏时,应立即停止向槽罐车内放入双氧水,开启消防水稀释双氧水,如泄漏量不大,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工作人员可穿戴好防护用品后,用事先准备好物料进行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如果泄漏较大或处理无效时可将该槽罐内双氧水打入其他槽罐内,防止事故扩大,如果泄漏严重时,工作人员应在立即组织人员处理的同时向公司领导(或调度)汇报,汇报时应说明泄漏情况,槽罐车编号,双氧水数量及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如泄漏严重时应加大冲洗水量,防止双氧水漫延,及时清除易燃物,防止发生火灾,如发生火灾应当及时扑救、报警(报警时讲清物质、地点等)拨打119并派人接车,对周围槽罐车降温,处理的同时应有专人负责组织人员撤离并禁止无关人员靠近。3.2.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3.2.1.撤离方式
应急救援组组长可根据当时现场的情况,决定工作人员先撤离、后处理,或是边撤离边处理。其余人员则协助处理或撤离危险场境。撤离前,由组长指定专人带领,并负责撤离现场后的人员清点,务必将清点情况反馈给领导。3.2.2撤离路线
按照逃生路线图,根据不同风向和事故发生部位由指定人员带领进行撤离。4.应急预案
4.1责任与分工职责:
预案领导小组:宋建涛(联系电话:***)堵漏组:刘璐 ***、田震 ***、宋志强 *** 疏散组:李家军(联系电话:***)警戒组:王青山(联系电话:***)车辆及设备储备组:徐继文(联系电话:***)4.2预案处理程序
1.发生重大泄露事故时,当班班长立即向车间主任汇报,同时启动应急预案,班长向主任汇报,公司经理向公司董事长汇报。其他按照预案中有关要求处理。
2.夜间发生重大泄露事故,班长行使指挥权,负全责,立即启动应急方案作停车、切断等处理,通知公司经理申请支援,同时通知公司总经理、夜间值班领导。(形成主导意见向夜间值班领导汇报)。3.报警及通讯联络方式
(1)岗位电话(2)电铃(3)紧急停车铃(4)紧急停车按钮
4、对外联系方法
保卫部:刘世新 *** 急救中心:120 消防队:119
5.演练计划
1.演练准备,由公司负责组织以运输班组为单位进行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提供物资准备,现场组织等工作。
2.预案管理,每季度组织一次演练,由公司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并及时修订完善预案内容。
第三篇:双氧水泄露应急救援预案
双氧水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一、目的为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预防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以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为重点,以对应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目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一旦发生双氧水泄漏的突发事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的危 害程度,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双氧水泄露的应急救援
三、双氧水储存罐分布情况
镀锌厂危化库
四、双氧水的特性、储存、健康危害及症状
1、双氧水的特性;
(1)一般性质: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其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 的特殊气味。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油状液体。是一种强氧化剂,漂白、防腐和杀菌作用强,碱性介质中作用更强。
(2)毒性:双氧水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无毒的,但对皮肤、眼睛的粘膜有刺激作用,浓度低时可产生漂白和灼烧的感觉:浓度高或长时间接触时,可使表皮起泡或严重损伤眼睛:其蒸气进入呼吸系统后可刺激肺部,甚至导致器官严重损伤。
(3)助燃性:任何浓度的双氧水均不可燃,但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当金属离子、酵吋菌、灰尘等杂质混入后,特别是当浓度高时,易分解产生大量氧气,故而易引起其它可燃性物质的燃烧,其引燃过程中分解与氧化的结合。双氧水较长时间与可燃性物质接触也会引起可燃物的燃烧。
(4)爆炸性:由于双氧水分解能放出氧气和热量,温度和浓度越高分解越快。一旦引发了分解,分解放出的热会使物料温度升高,更加速了双氧水的分解,产生更多的气体,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髙而膨胀,此时容器若密闭则会产生高压,从而导致容器爆炸。虽然双氧水在常压下一般不会爆炸,但其分解产生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可燃蒸气或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此混合物一经引发(如火花、静电等),即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双氧水在阳光直射下,亦可导致剧烈分解,甚至爆炸。
2、双氧水的储存
(1)双氧水的储存应定期淸洗储存罐,防止杂质富集造成双氧水分解或总碳超标。
(2)双氧水储存罐在夏季应有防暑降温措施。
(3)应定期对双氧水储存罐进行检查。
(4)双氧水储存罐区应有“禁止烟火”等安全标识。
3、双氧水的健康危害及主要症状
(1)急性健康危害
a)吸入:蒸汽会造成眼睛、鼻子及喉咙刺激感。
b)皮肤接触:会造成刺痛及暂时性变白,冲洗干净2-3小时会恢复,残留会造成红肿及起泡。
c)眼睛接触:会造成严重之伤害及有目盲之可能性,此症状可能历时一周或更久才出现。
d)吞食:会伤害胃及喉咙,可能导致食道及胃出血。
(2)慢性健康危害。
a)吸入:导致慢性呼吸道器官疾病。
b)皮肤接触:导致皮肤病。
c)眼睛接触:导致眼疾。
(3)主要症状:刺激感、皮肤刺痛及暂时性变白、红肿、起泡、眼疾、胃出血。当为腐蚀性伤害时,严重时可造成失明、组织坏死、肺水肿。
4、双氧水的防护措施
(1)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带防毒面具。
(2)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3)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
(4)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5)其他防护: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五、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
(1)当双氧水储存罐发生泄露时,启动本预案。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六、应急组织机构
(1)为确保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指挥有力,分工负责,快速抢险,处理得当,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其组成人员为:
总指挥:黄国焕
副指挥:徐月华
组员:王斌、姚玉荣、盛小平、戴小飞、杨舒、赵浩然
(2)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1)指挥部:当发生重大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应急救援行动,同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的情况,根据事故发展情况向有关单位发出应急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若发生事故,总指挥不在时,由副指挥负责,当总指挥、副指挥均不在时,按照指挥机构顺序顺延执行总指挥职责,指挥部其它成员配合。指挥部设在安全办公室。
2)指挥人员分工
a、总指挥:组织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负责事故现场总体协调及决策,实施应急救援行动;及时与当地公安部门、消防部门、急救中心取得联系,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b、副指挥: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组织指挥现场人员实施应急救援行动:负责指挥技术人员及应急专业队,依据技术规范要求,对抢险、抢修作业提供准确可行的抢险方案,并随时向总指挥汇报情况:布置善后现场保护、维护工作秩序防止意外事故情况发生。当总指挥不在现场时代替总指挥行使指挥权。
c、后勒保障组负责后勒车辆的调配和受伤人员的抢救和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
d、安全警戒组负责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的管制工作。
e、应急抢险组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事故的处理,直接负责组织抢险队伍,进行事故的抢险工作。当总指挥不在现场时,负责代理总指挥行使应急救援权利。非本单位发生事故时,按照统一布置,积极组织抢险队伍随时支援,做好确定事故状态下各级指挥人员的职责。
f、医疗救护组协助总指挥、副指挥做好现场医疗救护,分类抢救中毒、受伤人员并将他们护送、转医院治疗。负责组织环境监测人员对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的洗消、监测工作,及时将环境情况的信息报告总指挥。
g、通信联络组负责做好事故报警,事故情况的通报及事故处理。
3)应急小组职责
a、通讯联络组主要职责
随时向总指挥、副指挥汇报,负责按指挥部命令进行上、下级的联系,做好抢险工作的记录,协助检查预案执行情况。
组长:金建军
成员:徐艳,付卉芳
b、应急抢险组主要职责
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做好危险区域附近人员的疏散和重要物资抢险工作,当受伤人员脱离现场后根据现场事故情况及时对设备及道路进行清理。
组长:潘林保
成员:蒋仁儿、钟家圣、张春林、陈云生
c、医疗救护组主要职责
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的救护,及时与医院和医务人员联系,拨打120,配合护送转移伤员。
组长:周幸福
成员:邵乃滨、吴金龙
d、安全警戒组主要职责
负责安全保卫,布置警戒线,疏散周边群众和车辆,限制人员、车辆进入。
组长:赵鑫
成员:杨永军、洪庆忠
e、后勤保障组主要职责
负责一切后勤事务、工具材料及抢救物资的供应,配合各组工作。
组长:顾兆庆
成员:徐立新、陈华
f、环保组主要职责
七、应急物资准备
(1)标网公司以及指挥中心、各救援小组必须有联络的通讯工具,并且必须保证畅通。
(2)标网公司应设置观测风向的简单装置或者指定会观测和识别风向的人员观测风向。
(3)在危化品库门口配备至少2套防毒面具和配套的正压式氧气呼吸机和空气呼吸器。
八、应急救援预案的装备
标网公司配备应急救援装备,这些装备必须保证充分,并定期由安质部进行检查。
九、紧急服务信息
(1)医疗急救电话120或就近医疗机构的医疗条件。
(2)指挥中心应清楚发生双氧水发生泄漏的具体地点及危害程度。
(3)现场人员在撤离现场时,应向上风向方向撤离。
十、应急反应和救援
当双氧水储存罐发生泄漏时,事故现场人员进行报警。
十一、人员救援
当现场作业人员遭遇泄漏的双氧水腐蚀时,救护组应对被腐蚀人员进行如下急救:
(1)人员皮肤被双氧水腐蚀时,应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救护人员应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2)双氧水进入眼睛时应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后立即就医。
(3)若有误服双氧水人员时,应立即漱口并给饮用牛奶和蛋清后就医。
(4)因双氧水泄漏爆炸而产生的伤害,轻伤人员在事故现场清洗、包扎护理并根据情况转送医院,重伤人员经简易清洗包扎后立即由120急救转送医院。
十二、事故现场处理
(1)较大泄漏未着火
a)当现场作业人员遭遇双氧水泄漏时应迅速向上风向撤离现场至安全区。现场由治安组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进行交通管制和疏导交通,并保护事故现场。
b)参加救援人员应佩戴防护器具,着防护服,做好自我保护工作。
c)双氧水发生泄漏后,抢险小组应按照查明泄漏部位、关闭泄漏源、转移泄漏介质、稀释泄漏介质、人员撤离等顺序进行。
d)若是罐体上部阀、管泄漏,应立即用消防水喷淋稀释保护,利用根部阀管,启动泵,进行倒罐处理;同时关闭地沟到排污总管阀,将泄漏液引入应急槽。
e)若是在罐根部阀门处大量泄漏,应立即穿戴防护器具在消防水的掩护下强行关闭阀门。
f)若是贮罐根部泄漏,强行关阀有困难或泄漏点在根部阀与罐体之间,此时应在消防水幕掩护的同时,采取向泄漏点缠绕擦布等措施,减少泄漏量,便于组织抢修。
g)在泄漏未消除前,治安组应加强周围警戒,禁止车辆通行。作业时要使用铜质工具,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防止发生火灾爆炸。
(2)泄漏已起火
a)应采取多方面的喷淋,消防冷却保护。
b)若是在阀门根部大量泄漏起火时,应立即用消防水炮进行冷却掩护,抢险救援人员应穿避火服进行强行关阀。
c)在关阀难以实现或泄漏点在根部阀与罐体之间,此时可采取向罐内顶水的办法,减少泄漏量。
d)如关闭阀门或顶水措施成功,泄漏点得到有效控制,用干粉、水流灭火,火势扑灭后,密切注意环境可燃气体浓度,持续控制一切火源。
e)火势过大,可在控制火势冷却措施保护下,用蒸汽将气态介质稀释。
f)若是罐区上部阀管发生泄漏着火,应采取下部倒罐的办法,对上部火势进行控制、冷却使其稳定燃烧,并关闭有险情罐与相邻罐的连通阀,冷却保护有险罐与相邻罐。
g)在灭火过程中若储存双氧水的容器已变色或发出声音,必须立即撤离现场。
(3)已发生爆炸
a)根据爆炸后现场的具体情况,组织对未爆炸的贮罐进行冷却保护。
b)对燃烧的部位进行冷却,掩护清场、扫除外围。
c)采取切断物料并经确认后再进行灭火,防止发生二次爆炸。
d)加强对周边环境可燃气体浓度监测。
e)加强观察,注意保护现场人员安全,必要时及时组织人员撤离。
(4)现场如有人员伤亡,善后处理小组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包括家属的安抚与事故的理赔工作。
(5)协调组负责妥善地处理和外界职能部门的联系,配合并参与上级职能部门对双氧水泄漏的调查工作,并做进一步的跟进。
(6)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完成整个事件的报告以及后续整改问题的制定、落实、执行与审核。
江苏振光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2021年7月5日
第四篇:《液氨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有限公司
应急救援预案
液氨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引
言
为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提高对突发性重特大事故的处理能力,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组织实施抢险救援,防止事故扩大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以《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为指导,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了液氨泄漏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虽然不能彻底消除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完善良好的救援预案,训练有素的救援队伍,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及时正确的抢险救援,能够有效地减少事故损失,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和影响。
我公司液氨用于发酵工序,储存于液氨罐区,为公司主要危险源,液氨罐发生事故时,若应急救援不及时,将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及损失,因此制定《液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为处理液氨泄漏、着火、爆炸事故的指导文件,公司各单位、部门要认真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按文件规定进行贯彻落实。
本预案由公司安委会提出。
本预案由公司安办归口。
本预案由公司安办负责起草。
本预案主要起草人:
本预案审核:
本预案审定:
本预案审批:
本预案由安全委员会负责解释。
1.总则
1.1
编制目的液氨罐区是公司级的重大危险源,液氨的大面积泄漏有可能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及人身伤亡事故。为了确保公司的人员和财产安全,防止液氨罐液氨泄漏事故的发生,并能够在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及时、准确、有序地控制和处理事故,有效地开展自救和互救,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化学危险品名录》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有限公司液氨罐区液氨的接卸、存储、使用以及车间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时的救援、应急处置和恢复的全过程管理。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
加强现场管理,预防为主。加强液氨罐及涉氨设备的日常检查和设备的维护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开展风险评估和预控工作,针对可能出现的事故,制定应急措施与实施细则,避免液氨泄漏事故的发生。
2.2
以人为本,确保重点。发生液氨泄漏时,应遵循保人身安全、保环境安全、保生产安全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快速反应的处理原则。
2.3
分类管理,分级实施。根据液氨泄漏事故现场的情况及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的危害程度,分为一般事故和严重事故,启动最初应急响应和全体应急响应。
2.4
统一指挥,有序处理。应急工作按照公司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管理原则。能够在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及时、准确、有序地控制和处理事故,有效地开展自救和互救。尽可能把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2.5
及时通报,积极求助。当出现氨严重泄漏事故,并可能引发重大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事故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汇报,并向周边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同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3.风险分析
液氨易燃、具有刺激性,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造成污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或爆炸危险,吸入氨气能引起人体严重中毒,窒息或死亡,液氨可致眼灼伤或失明,致皮肤灼伤。
液氨罐区危险性由《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确定。
我公司现有一个液氨罐区,内有液氨贮罐4个,构成了一处危险源。
4个贮罐液氨总储存量为:50m³×4
3.1具体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
3.1.1健康危害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患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可有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氨气对人的毒性
浓度
mg/m3
时间
min
反应
6500-7000
1750-4500
700
553
可即时死亡
可危害生命
立即咳嗽
强烈刺激现象,可忍受1.25min
175-350
140-210
鼻和眼刺激,呼吸和脉搏加速 尚可工作,但明显不适
140
70-140
眼和上呼吸道不适,恶心,头痛 可以正常工作
呼吸变慢,皮肤电阻逆转
67.2
9.8
<3.5
0.7
鼻咽有刺激感
无刺激作用
可以识别气体
感觉到气体
3.1.2环境危害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3.1.3爆炸危险
易燃,其蒸气混合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爆炸极限体积比15.7%~27.4%引燃温度651℃)
3.1.4事故严重度分析
因本单元中,可能发生重大事故包括氨气泄漏中毒事故和氨火灾爆炸事故,其中,尤以前者为重。
3.2
危险目标的确定及危险特性影响分析
3.2.1危险目标的确定
根据液氨贮存的数量和氨使用的流程,结合氨发生泄漏时可能造成的重大紧急情况,确定以下应急救援目标:
3.2.1.1液氨储罐的气相进出口、液相进出口、排污口、液面计接口、安全阀接口、压力表接口等接管、阀门、法兰连接密封等部位失效或泄漏。
3.2.1.2
氨管道法兰、阀门、法兰连接密封部位失效或泄漏。
3.2.1.3
氨罐车装卸用软管泄漏或爆裂。
3.2.2
氨的危险特性
3.2.2.1
物化特性:氨(液氨),分子式NH3,分子量17.03,相对密度0.82(水=1.000),熔点-77.7℃,沸点-33.5℃,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液氨危险性类别为第2.3类,有毒气体。液氨易燃、具有刺激性,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造成污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或爆炸危险,吸入氨气能引起人体严重中毒,窒息或死亡,液氨可致眼灼伤或失明,致皮肤灼伤。
3.2.2.2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气可致眼和皮肤灼伤。
3.2.2.3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3.3
氨泄漏后可能会造成的不安全事件或事故
3.3.1
液氨或高浓度氨气可使接触人员皮肤或眼睛受到灼伤。
3.3.2
现场人员大量吸入氨气后引起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严重时导致呼吸停止。
3.3.3
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引发燃烧爆炸,酿成重大火灾事故,造成人员受伤害和设备受损。
3.3.4
液氨大量泄漏后引发环境污染事故。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有限公司“液氨泄漏事故预防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管理液氨泄漏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经理、安监科、生产车间、动力车间、保卫科、办公室等部门领导组成,下设液氨泄漏事故应急准备与救援办公室(设在安监科),日常工作由安监科兼管。具体组织体系如下图4.1。
4.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根据液氨事故危害程度和应急救援的需要,公司设有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和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设安监科,负责应急救援的日常管理工作。
针对事故的实际情况和影响,成立各应急救援专业小组具体实施应急救援行动,各个应急救援小组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领导下,各司其职,协同作业,共同完成应急预案所赋予的应急职责和应急救援指挥部部署的应急任务。各专业应急救援小组的人员组成可根据救援的实际需要,由指挥部决定。
4.2组成人员
4.2.1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人员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
****
****
****
****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下设现场指挥部。
4.2.2
各应急救援专业小组名称及人员组成a)生产运行控制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及当班运行人员。
b)设备抢修组:设备管理人员及检修成员。
c)安全防护组:安全管理人员及工艺管理人员。
d)技术支持组:公司技术管理人员。
e)消防营救保卫组:消防保卫人员。
f)警戒及医疗救护组:保卫人员。
j)通讯保障组:办公室。
h)物资供应、后勤保障组:供应、仓库及后勤管理人员。
4.3主要职责
4.3.1领导小组职责
(1)组织制订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7)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9)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10)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4.3.2现场应急救援职责
(1)指挥部职责
a)发生液氨泄漏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b)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c)向上级汇报和向周边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d)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2)总指挥职责
全面负责液氨泄漏事故应急状态的一切应急响应活动和应急预案规定的执行任务。其主要职责包括:
a)分析紧急状态和发布进入应急状态的命令,启动内部的应急组织;
b)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向外部的应急组织报告、通报、联络应急信息;
c)决策现场的重大应急行动,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
d)保证现场和厂外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
e)应急评估;
f)协调后勤确保对现场应急救援的后勤支持;
g)宣布应急状态的终止;
h)在应急终止后,领导组织恢复工作。
(3)副总指挥职责
a)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和协调工作,总指挥不在时,为总指挥的替补人员;
b)保持与现场的直接联系和联络;
c)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他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4)生产指挥职责
生产指挥应在现场进行指挥,为现场应急行动总指挥,其首要任务是全面负责公司的运行、设备抢修及事故后果评价并向总指挥报告公司的安全状态,在应急救护指挥部启动之前代行应急总指挥的职权,生产指挥的主要职责是:
a)现场总指挥,负责现场的生产、技术和行政应急行动的总协调并随时保持与总指挥的紧密联系;
b评价公司的安全状态和发展趋势,控制生产紧急情况;
c)管理公司的应急运行操作活动;
d)决定并管理对设备、设施的补救、抢修活动;
e)向总指挥提出重大应急行动的建议;
f)随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提供公司的事故工况信息。
(5)技术指挥职责
技术指挥的首要任务是向总指挥和生产指挥提供运行控制、设备抢修、补救措施、防护措施、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技术支持。技术指挥的主要职责是:
a)组织诊断设备和系统的安全状态,评价设备的损伤程度;
b)分析事故原因,提出纠正措施和补救行动的方案;
c)组织评价事故的内外后果,提出应急预防措施的建议;
d)组织制定应急终止后的恢复计划。
(6)综合指挥职责
a)组织指挥现场人员的搜寻和抢救,评价人员的伤亡程度;
b)组织指挥现场灭火和外部应急救援机构(医疗、消防)的联络;
c)组织现场的保卫和警戒工作,以确保各应急行动的顺利有序进行;
d)向总指挥提出应急行动所有后勤保障的建议;
e)协调、组织各应急救援后勤保障工作,包括物质、通信、食宿、交通运输、人员安置等,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7)应急救援专业组组长职责
结合各自日常职责和专业小组职责,具体落实指挥部的各项应急命令和决策,实施具体的各项应急救援行动并随时向各指挥员汇报。
(8)
各应急救援专业小组职责
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都负有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各专业应急救援小组是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主要任务是担任各类紧急情况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其各职责分工如下:
a)
运行控制组:最初应急处置、隔离、现场气体测量。
b)
设备抢修组:设备抢修的人员、物资准备和抢修。
c)安全防护组:人员防护监督和防止环境污染指挥。
d)技术支持组:技术支持。
e)消防营救保卫组:现场灭火、人员抢救、搜寻、清洗、消毒、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和交通指挥引导。
f)医疗救护组:现场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g)通讯保障组:应急行动中所有通信器材的配备、保持。
h)物资供应、后勤保障组:负责伤员生活必需品和抢救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负责所有应急行动人员的食、宿、交通运输工作。
4.4应急反应救援的组织体系
4.4.1最初应急反应救援组织体系
液氨罐液氨泄漏事故最初应急反应救援、组织、协调行动由动力车间主任负责,担任临时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的责任,直到有更高级别的人员来替代。同时,各值班负责人(当值值长、零米班长、组长)担任初期应急岗位指挥,直到按应急预案规定的负责人到岗后交接。
5.4.2全体应急反应救援组织体系
建立液氨罐区液氨泄漏事故全体应急反应救援组织体系,当事故严重到需要动员全体力量以进行应急救援时启动该组织体系,及时消除和减少事故带来的严重影响。全体应急反应救援组织由“氨罐区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和全体应急反应救援专业小组组成,公司领导、运行、检修、安全、保卫、消防等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人员参加。
5.液氨泄漏事件分级
液氨泄漏应急行动分为预警、现场应急和全体应急三类;根据发生紧急情况后所采取的应急行动的类别,按后果的严重程度依次分为黄色(三级响应)、橙色(二级响应)、红色(一级响应)三级,届时由应急总指挥确定发布。
5.1黄色应急
当发生液氨泄漏时,需要采取“预警”行动时即为黄色应急状态。“黄色应急”状态意味着液氨罐区已发生氨泄漏,如不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存在大面积泄漏或爆炸的可能。此时,需要现场人员履行职责,并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公司消防队和救护车趋于待命状态。
5.2橙色应急
当液氨泄漏时,需要采取“现场应急”行动时即为橙色应急状态。“橙色应急”状态表明液氨泄漏事故已经发生或升级,对泄漏点远程隔离无效,公司要立即采取行动以保护现场人员。此时可能尚不会对公司外造成大的影响,但需要二个或以上部门进行协调解决,要求公司内应急组织全面启动。
5.3红色应急
当液氨泄漏时,需要采取“全体应急”行动时即为红色应急状态。“红色应急”状态包括液氨泄漏持续,泄漏量增大且短时间内无法有效控制;或发生人身伤害及以上事故,影响范围还有可能持续扩大,很可能对公司外造成影响,必须由一个统一组织进行指挥协调。此时公司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以保护现场人员和设备、设施,并保证公司邻近区的安全。现场人员除了应履行本岗位职责外,还需要进行公司外援助,公司应急组织全面启动。
6预防与应急准备
6.1在液氨储存区域安装洗眼器、水喷淋装置,配备自动消防水喷淋装置及液氨探头等。
6.2接触液氨的作业人员,应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3检修车间、动力车间、生产车间等部门应加强液氨贮存、接卸等系统设备易泄漏部位的检查,及时发现缺陷并处理。
6.4检修车间结合春、秋季及安全专项检查对液氨贮存区域进行检查,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对易发生泄漏的设备、设施和部位进行检修维护、技术改造工作,按规定做好相应的检查记录。
6.5由安监科组织相关部门对液氨泄漏事故进行反事故演习,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
6.6进出液氨罐区域的相关人员要严格遵守液氨罐区域进出管理制度。
6.7检修车间需定期对漏氨检测仪进行校验,确保其准确性。
6.8检修车间需定期安排人员进行消防水定期喷淋试验,确保消防水喷淋装置的可靠备用。
7信息报告
7.1
报警
7.1.1
24小时有效报警装置
火警电话:119
值班电话:*******/*******
7.1.2
报警程序
发生液氨罐区液氨泄漏事故初始控制反应都由动力值班主任负责,发生任何紧急情况时应立即报警。报警程序如下图所示。
7.2
通报电话
7.2.1当地政府
通报受理电话为:
公安:110
火警:119
急救:120
7.2.2********有限公司
根据********有限公司应急救援管理规定,通报受理电话为:
总值班室
:********
********
安监科:*******
7.2.3通报内容要求
通报包括下列信息:
a)通报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b)本单位名称;
c)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及预期持续时间;
d)液氨的泄漏程度和泄漏量;
e)已造成危害程度及预期发展状态(包括安全、健康风险);
f)已经采取的措施;
g)预期对外界的影响及需要支援意图;
h)应急行动级别。
8应急响应
8.1应急启动条件
经现场确认非误报警后,并有如下任一情况发生时,启动本应急预案。
a)有人员伤亡。
b)氨站区域出现火警。
c)氨气污染半径超过氨站消防喷淋设施的喷淋范围。
d)液氨储罐本体或液氨槽车泄漏,无法实现远程漏点隔离。
8.2应急启动程序
应急启动命令由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授权发布。
8.3应急响应分级
8.3.1最初应急响应组织启动
在液氨泄漏初期,视泄漏的情况,成立现场最初应急反应救援组织体系。应急指挥与控制内容包括:
a)紧急评价,包括现场当前事故情况、可能后果、发展趋势;
b)紧急定级,包括事故处理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
c)紧急减缓,包括迅速采取必要措施降低液氨泄漏事故的影响;
d)通报本公司相关部门和人员;
e)通报集团公司等上级单位和当地政府机构;
f)启动人员防护行动;
g)救援受伤人员;
h)现场的恢复。
8.3.2全体应急响应组织启动
如液氨泄漏持续,泄漏量增大且短时间内无法有效控制;或发生人身伤害及以上事故,影响范围还有可能持续扩大时,启动全体应急响应。
8.4处置措施
相关人员发现液氨储罐区域发生氨泄漏时,立即启动喷淋和警报装置,同时拨打电话*****/****报警,由动力车间值班人员关闭液氨储罐出口阀,并拨打119报警。
8.5人员紧急疏散与撤离
8.5.1当液氨罐区发生火灾,按火灾应急预案规定实施人员疏散与撤离。
8.5.2发现液氨泄漏事故并危及人身健康安全时,现场人员应根据就地风向标确定风向后,自行撤离至上风口,同时立即报警。由当各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人清点现场人数,有缺员立即汇报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8.5.3氨罐附近区域人员应朝上风向进行有序撤离。
8.5.4非事故现场人员接到公司紧急疏散与撤离警报,由班组长或车间主任组织,有序撤离至安全区域并清点人数。有缺员立即汇报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8.5.5抢修与救援人员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程序按公司应急总预案规定进行。
8.6危险区的隔离与警戒
8.6.1
保卫科协助警察部队实施危险区150米范围内进行人员、车辆的隔离。
8.6.2在液氨罐隔离区域各路口设置警戒围栏,并安排专人值守。
8.7检测、抢险及救援措施
8.7.1检测方法
由氨罐区专责检修人员持便携式氨气浓度检测仪进行测量。
8.7.2抢险与救援原则
a)发生伤亡事故,抢救、急救工作要分秒必争,及时、果断、正确,不得耽误、拖延;
b)救护人员进入有毒气体区域必须两人以上分组进行;
c)救护人员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
d)救护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了解氨的泄漏以及现场情况,进入现场时防护器具佩戴齐全;
e)迅速将伤员抬离现场,搬运方法要正确。
8.7.3液氨泄漏抢险与救援措施
液氨为易燃有毒、具有刺激性的压缩气体,可能发生的事故有液氨贮罐泄漏、着火和爆炸。
1、液氨贮罐出现渗漏、滴漏,启动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抢险救援。
2、液氨贮罐开裂,150米以内有危害时,启动集团级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抢险救援。
3、贮罐爆炸、开裂,150米以外也受到危害时,在启动集团级应急救援预案的同时,应立即上报当地政府,启动政府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
a)拨打电话119向消防队报警、拨打电话120通知医务人员到事故现场待命。
b)组织成立最初应急反应救援组织体系,进行应急救援指挥。必要时,由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宣布启动全体应急响应。
c)启动现场所有的消防喷淋设施,对泄漏区进行喷淋,防止液氨气化后大面积扩散。
d)将氨泄漏区域(附近150米以内)所有无关人员疏散撤离至上风处,并严格限制人员靠近泄漏区域,禁止一切明火。
e)在氨罐隔离区域各路口设置警戒围栏,并安排专人值守。由事故处理引导车指挥引导并负责进行附近人员应急疏散。
f)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通过电话向公司内部发布事故消息,做出紧急疏散和撤离等警报。就近生产区域内(动力车间、****车间、****车间等)的人员带好应急防护用具,随时准备进行撤离。
g)在确保有人员监护的情况下,由熟悉现场设备的运行和检修人员,协同消防人员一起,对泄漏点进行判断并试隔离。所有进入氨泄漏区域的人员必须佩戴好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穿戴重型防化服,靠近泄漏点时须有消防喷淋水幕掩护。
h)消防人员对现场人员中毒或受伤的情况进行确认并开展搜救,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伤员搬离现场,实施急救。
i)如泄漏点试隔离后无效,由检修和事故应急处理人员对泄漏区域进行消缺和堵漏。并视泄漏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启动地方重大危险源泄漏应急申报程序,请求地方专业消防支援。
j)运行人员应密切监视消防系统的运行情况,确保消防供水以及消防水池的液位正常。
k)在确认有效隔离的前提下,组织人员清理所有可能燃烧的物品及阻碍通风的障碍物,保持泄漏区域内通风畅通。
8.8人员防护与监护
8.8.1参加救护、救援人员必须防护规定着装,并注意风向,如夜间需带照明工具。
8.8.2参加救护、救援的人员以互助监护为主,按照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的原则处理。
8.9受伤人员现场救护与救治
8.9.1受伤人员分类
按照液氨泄漏后可能导致的伤害,受伤人员按以下分类:
a)液氨化学性灼伤。体表、眼部等接触灼伤。主要伤害对象岗位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
b)高温物理性烧伤。液氨爆炸或燃烧后,引起的高温热焰烧伤。主要伤害对象以岗位作业人员、爆炸危险源点50m半径范围内工作人员、应急救援人员。
c)氨气体中毒和窒息。吸入大量氨气导致的中毒和因为环境中氧气浓度低而导致的窒息伤害。伤害对象主要有岗位操作人员、应急救援人员。
8.9.2患者现场救治方案
a)液氨化学性灼伤。立即脱去被污染衣着,迅速用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b)高温物理性烧伤。立即脱去燃烧起火的衣着,或者找水源冲洗患部及灭火(如冲洗装置、生活用水龙头等),在一时难以找到冲洗水源且不能及时脱衣服,可以就地打滚灭火。迅速就医。
c)氨气中毒与窒息。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若现场出现人员伤亡时,由经过现场急救培训,有能力实施现场急救的人员,按照急救步骤对受伤人员立即实施初步处置。
8.10应急救援物资配备
公司仓储及仓库管理人员负责急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保障。
8.11现场保护和现场清洗
8.11.1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现场保护由公司保卫科负责,公司应急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负责现场的保护工作,以便调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为预防和制定防护措施提供第一手资料。
8.11.2事故现场洗消工作的负责人和专业队伍
事故现场的清洗由保卫科科长负责组织实施,现场清洗由消防人员负责,做好防护后进入现场,用大量清水或稀酸溶液对泄漏区进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溶解的废氨水用稀盐酸中和后,启动废水泵排至化学废水处理池进一步处理合格后进行排放。
8.12应急结束程序
8.12.1通过实施最初应急处置方案,处理现场事故直至危险消除,由部门最初应急响应领导小组可发布解除指令终止应急响应。
8.12.2实施全体应急救援,处理事故现场,直至无重大影响或重大威胁,由公司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发布指令终止全体应急响应。
后期处置
9.1事故处理结束后,事故部门按正常工作程序开展生产自救工作,恢复正常生产。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生产,减少损失。
9.2事故部门针对事故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9.3事故部门及时整理、液氨泄漏事故应急物资、材料,妥善保存。
9.4事故部门应对液氨泄漏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及时进行总结,提出不足并改进,并及时上报安全生产技术部。安全生产技术部及时完成公司相关总结,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集团公司等上级单位。
9.5事故期间发生的设备和人身事故,按照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中的规定,开展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
应急保障
10.1通讯保障
10.1.1危险目标所属部门应根据实际需要,提出通讯保障设备、设施配备要求(主要是无线对话机)经应急救援办公室批准后采购使用。
10.1.2危险目标所属部门使用的各类通讯装备应有专人管理和专门台帐,并定期测试和检查。
10.2内部保障
10.2.1应急队伍
见公司应急准备与响应救援总预案中各专业应急小组组成。
10.2.2相关信息存放点及保管人员
a)液氨罐的运行系统图和运行操作规程。由生产科保管。
b)现场平面布置图。由各部门自行保管。
c)液氨罐的安全评估报告。由安全管理部门保管。
d)液氨的安全技术说明书。由各使用部门和技术部保管。
10.2.3物资保障
由使用部门负责检查并配备各专业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器材等,并确认是否合格、齐全、充足,做好相应台帐。安监科负责定期检查物资准备情况。供应科负责做好救援物资的采购工作。
10.2.4运输车辆安全保障
由安监科负责对液氨运输车辆的安全、消防设备、器材及人员防护装备进行检查,未配置齐全,没有进行安全检验的车辆不允许进入厂区。
安监科定期安排对液氨输送单位及人员的运送资质进行确认,杜绝手续不齐全的人员进行液氨的运输和押运。
10.2.5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设备、设施及器材
危险目标
消防器材
安全设施、物资
个人防护用品
液氨罐区
11培训与演练
每年定期进行液氨罐区液氨泄漏事故应急培训和演练一次。
11.1培训
本预案的培训分班组、车间、公司三个层面进行。
11.1.1危险目标所属班组是及时处理事故、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事故及早发现、及时上报的关键。一般轻微的液氨泄漏事故在这一层次上能够及时处理而避免,对班组职工开展事故急救处理培训非常重要。培训内容:
a)掌握应急救援预案。
b)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方法。
c)氨气的特性。
d)事故情况下自救和应急方法。
e)事故处理。
11.1.2危险目标所属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能够熟练使用现场装备、设施等对事故进行可靠控制。它是最初应急救援的指挥的和事故得到及时可靠处理的关键。培训内容:
a)包括班组级培训所有内容。
b)掌握应急救援预案,事故时按照预案有条不紊地组织应急救援。
c)针对部门生产实际情况,熟悉如何有效控制事故,避免事故失控和扩大化。
d)针对可能需要启动全体应急救援预案时,部门应采取的各类响应措施(如组织大规模人员疏散、撤离,警戒、隔离、向公司报警等)。
e)如何启动最初应急救援响应程序。
f)事故现场的清洗方法。
11.1.3公司层面除班组和部门应掌握内容外还包括:
a)如何启动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程序;
b)各部门如何依据应急救援的职责和分工开展工作;
c)组织应急物资的调运;
d)如何对事故现场的警戒和隔离,以及事故现场的清洗方法。
11.2演练
本预案的演练在公司及部门两个层面进行,公司面演练主要侧重于指挥与控制、专业应急小组与物资的调配等,由安全生产技术科组织实施;部门级演练主要侧重于具体设备操作、现场应急处置,各部门自行组织实施。演练视具体情况安排,一般为每年一次。
12附则
12.1
本预案由安监科编制、修订,由安委会负责解释。
12.2
本预案经当地安监局备案后,经主要负责人签字发布后实施。
附件一:组织机构
附件二:主要负责人联系电话
1、值班联系电话82324492、各单位负责人电话表:
各单位负责人
领
导
(姓名)
(手机号码)
(网号)
安监科
机修车间
车间
3:化学品生产单位应急咨询服务电话:
4:部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
火警电话:
119
医疗急救电话:120
5: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茌平县安监局电话:4276281
附件三:应急救援器材
(1)灭火器材:8kg干粉灭火器4个,35
kg干粉灭火器2个。
(2)防护器材:防氨面具4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2台,防化服2套,存放于炉修车间。
第五篇: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项目部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为防止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时,对危险源进行控制,避免事故扩大,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特制定本救援预案。
一、应急系统
1、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中心
经理部应急救援中心由项目经理任指挥长,生产副经理任副指挥长,成员由项目副经理、各职能部门组成,日常机构设在项目经理部办公室。
陕建十一公司第二经理部应急救援中心人员名单如下: 指 挥 长:余明生
副指挥长:贾
晨
姬银虎
成员:王文建
王英杰
方顺平
王
锋
贾占涛
徐
涛
刘章喜
彭
武
电
话:029-68922572
***
2、应急救援小组
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直属应急救援中心的领导。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组员由工程主要管理人员、义务消防人员、急救人员等组成,义务消防人员、急救人员可由一般职工组成,但必须接受过消防知识、急救知识的培训。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事故发生时进行救援、疏散工作,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3、应急救援器材
a)通讯器材:对讲机、电话。
b)救援器材:灭火器、沙箱、消防斧、简易灭火工具、急救药品和器械、车辆等。c)防护器材:呼吸保护器具、防护服、防护靴、防护手套、头盔等,有条件者可根据需要配备。
4、应急电话
火警电话:119、匪警电话:
110、急救中心:120
二、事故报警
1、当发生突发性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不可控制时,现场人员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检查事故部位,按照应急分级原则与初始条件初步判断应急状态并报告有关人员和向“119”报警,从而启动应急反应程序。
2、根据事故级别的不同,发出的报警信号也不同,一般分口头通知、电话通知和广播电视通知。
3、向“119”报警的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露量、事故性质(外溢、爆炸、火灾)、危险程度、有关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三、切断泄漏
1、岗位人员要迅速戴好防护器具,切断与生产系统相联的有关阀门,特别是发生火灾时,与生产系统隔绝可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发生。
2、火势初起时而且确认泄漏切断成功,可进行灭火。
四、紧急疏散
1、建立警戒区。事故发生后,应根据化学品泄漏性质、风速、风向等确定扩散情况或火焰辐射热所涉及到的范围,并建立警戒区,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a)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b)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c)泄漏溢出的化学品为易燃品时,区域内应禁止明火作业; d)对警戒区内的毒物浓度加强监测。
2、紧急疏散。迅速撤离警戒区内与事故处理无关的人员,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3、紧急疏散时应注意:
a)如事故物质有毒时,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
b)应向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c)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d)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
五、现场急救
1、在事故现场,化学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中毒、窒息、烧伤、冻伤、化学灼伤等。对伤害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到医院救治。
2、进行急救时,不论伤者还是救护人员都需要进行必要的适当防护。特别是把患者从严重污染的场所救出时,救援人员必须加以预防,避免成为新的受害者。
3、应将受伤人员小心地从危险的环境转移到安全的地点。
4、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互相监护照应,所用的救援器材必须是防爆的。
5、急救处理程序化,可采取如下步骤:先除去伤病员污染衣物→然后冲洗→共性处理→个性处理→转送医院。
6、处理污染物。要注意对伤员污染衣物的处理,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7、对受到化学伤害的人员进行急救时,几项首先要做的紧急处理是:
a)置神志不清的病员于侧位,防止气道梗阻,呼吸困难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b)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c)眼睛污染时,立即提起眼睫,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d)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42℃恒温热水浸泡,使其在15~30分钟内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
e)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f)口服者,可根据物料性质,对症处理,有必要进行洗胃。g)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六、泄漏控制
1、易燃化学品的泄漏处理不当,随时都有可能转化为火灾爆炸事故,而火灾爆炸事故又常因泄漏事故蔓延而扩大。因此,要成功地控制化学品泄漏,必须事先进行计划,并且对化学品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性有充分的了解。
2、容器发生泄漏后,应采取措施修补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学品的进一步泄漏。
3、要控制住物料的流向,尽量不使其范围扩大,特别是不要使泄漏出来的液体流散到有明火的地方或要害部位。
4、尽量避免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当易燃,可燃物料泄漏在库房、厂房等有限空间时,要及时打开门窗,加强通风以防气体达到爆炸浓度。
七、对泄漏物的处理
1、泄漏被控制后,要及时将现场泄漏物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2、泄漏物处置主要有四种方法:
a)围追堵截:如果化学品为液体,泄漏到地面上时会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经流到安全地点。对于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
b)稀释与覆盖:为减少大气污染,通常是采用水枪或消防水带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使其在安全地带扩散。在使用这一技术时,将产生大量的被污染水,因此应疏通污水排放系统。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对于液体泄漏,为减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
c)收容(集):对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d)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资,冲洗水排入含油污水系统处理。
3、泄漏处理注意事项:
a)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b)如果泄漏的化学品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
c)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d)应从上风、上坡处接近现场,严禁盲目进入。
八、危险化学品火灾控制
1、危险化学品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化学品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火灾时,其扑救方法差异很大,若处置不当,不仅不能有效扑灭火灾,反而会使灾情进一步扩大。此外由于化学品本身及其燃烧产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毒害性和腐蚀性,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灼伤。因此,现场应急救援人员不可盲目施救,进行消防应急救援人员平时应熟悉和掌握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及其相应的灭火措施,并定期进行防火演习,加强紧急事态时的应变能力。
2、一旦发生火灾,每个职工都应清楚地知道他们的作用和职责,掌握有关消防设施、人员的疏散程序和危险化学品灭火的特殊要求等内容。
3、灭火注意事项:
a)发生化学品火灾时,灭火人员不应单独灭火。b)出口应始终保持清洁和畅通。c)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d)灭火时还应考虑人员的安全。
4、灭火对策: a)扑救初期火灾:在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前,应使用适当移动式灭火器来控制火灾。迅速关闭火灾部位的上下游阀门,切断进入火灾事故地点的一切物料,然后立即启用现有各种消防设备、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
b)对周围设施采取保护措施:为防止火灾危及相邻设施,必须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并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有的火灾可能造成易燃液体外流,这时可用沙袋或其他材料筑堤拦截飘散流淌的液体或挖沟导流将物料导向安全地点。另外,用毛毡、海草帘堵住下水井、阴井口等处,防止火焰蔓延。
c)火灾扑救: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决不可盲目行动,应针对每一类化学品,选择正确的灭火方法来安全地控制火灾。化学品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其他人员不可盲目行动,待消防队到达后,介绍物料介质,配合扑救。
d)必要时采取堵截或隔离措施,预防次生灾害扩大。当火灭了后,仍然要派人监护,清理现场,消灭余火。
批准:
审核:
编制:
陕西省第十一建筑工程公司 白桦林居Ⅲ区项目部
2006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