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做好留守儿童中的学困生转化
如何做好留守儿童中的学困生转化
大通县多林镇中心学校 周树有
.留守儿童群体,已全面引起社会和教育界的关注。作为一名农村的一线教师,数年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由于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很少或者是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所以他们在漠不关心和放纵下变“野”、变“差”、变“坏”。我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留守儿童需要源源不断的真爱,一个全方位的爱。如只给他们一点爱或一时爱,是没有收效的。正如干涸的土地,一点水是不能解救庄稼的命运。根据我对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调查了解,留守儿童中学困生占大多数。就我校而言,学困生的比重也大。如何解决好这部分学生的转化,最初我也很困惑,很迷茫。常言说得好:没有过不去的坎。于是我静下心来,对他们进行一次过细“诊断”,我发现他们成为学困生的原因有个共同点:学习习惯差。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得到真爱,没有得到一个完整的爱。于是我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究,看着他们逐渐转变,我也更有信心了。在享受成功喜悦之后,得出以下的感悟。
一、走进他们做他们的朋友
新课标强调人文性,提倡创造“生本”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成长,所以如何去让学生自主学习是很重要的。学困生很多都特别讨厌学习,易被老师忽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比较远,学习是被动的,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为此,我首先敞开心扉,用友爱的语言和他们进行交流,用喜爱的眼光去关注他们,用关爱的肢体语言去抚慰他们,真诚对待他们。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就经常走到他们中间像大哥哥一样时刻关心他们,并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大加表扬。慢慢的他们也开始喜欢和我聊天了,在和他们的聊天中我便更多地关怀和鼓励他们,并以聊天的方式去引导们。比如王海东同学,他的成绩变差完全是因为缺少亲人的关怀和督促。所以这时候教师不光是引领他学习的主人,还要变成给予他更多关怀的亲人。我知道他的情况后,每天都会找时间和他聊天,问他生活或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刚开始他还很别扭,后来也就侃侃而谈了,有什么开心的事都愿意和我分享,甚至是伤心的事也会向我诉说。学习方面也有了进步,爱发言了,作业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样的变化我使我暗暗欣喜。
二、设法给他们家的温暖
取得初步成功后,我便着手进行第二步方案:组建由老师、留守儿童、结对小朋友的“三人行”小家庭,共同学习。去年秋季,我班转来了一名新留守儿童.。开学第一天,我便把她郑重地介绍给全班同学:同学们,我们的“家庭”中又增添了一名新的成员,这位成员从现在起和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接着我把她的学习情况也向同学们做了介绍,当知道她的这种状况后,班里很多孩子都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她在学习上碰到难题总会看见热心的同学在给她讲解;作业因为字写不好没有得到优时,字书写规范的阿艳花带领几个同学主动去教她怎样练字;上课忍不住走神时同桌的手总是会轻轻的敲打她的腿……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上,一有困难就会得到班里同学的帮助,这使她增添了信心,有了学习的动力。还有学生过生日的时候我组织全班同学为他庆祝;在他生病时组织同学去看他照顾他,发动班里的同学去关爱他;让结对同学陪伴他,让他到结对同学家生活,共同学习共同玩耍。在班会让结对同学谈谈自己帮助同学的感受,孩子们把关爱给了别人自己也收获了快乐,他们的真诚的语言打动了倾听的同学和老师。我从很多拭泪的孩子身上看到了他们的内心一定有种东西正在成长,那就是“爱”,这种无私的爱会在班里不断地延伸。
三、要经常关爱并鼓励他们,让爱时时陪伴
用爱拉近师生距离可以让学生真正做到爱学习、要学习。这便是我开出的第三剂药方。同学间的相互帮助能让他们觉得学习中不再孤单,但学习吃力的他们还是会没有自信,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班队活动从不上台……为了让他们变得自信,我在备课上课的时候就特别留意这个问题,备课中总会涉及几个特别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上课的时候总是给他们鼓励的眼神和表扬的话语;课后针对他们的弱项出题给予专门的培训,丰富语言积累,训练思维。以后的课堂上能听见他们宏亮的声音了,班队课上还会自己出节目表演了。在《三人行——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班会上他们的发言让在场上的人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四、给他们一颗真诚的心,用真诚换取信赖
走进孩子的家庭,走进孩子的心灵,洞察他们的需要,给予呵护,有位女生性格内向,穿戴不整。长期不完成作业。于是我在得知其父母回来的消息后进行了家访。我拉着孩子的手与他的父母进行了交流。我很委婉地将孩子在校的情况告诉其父母。并与家长一道探究了对她的教育方法,并经常关心她的生活。后来,她变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刚过半期能将全册课文背诵。王海东比较难解决,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只是和打工的姐姐在一起。幼小的他思念亲人,回家没有人督促学习。后来我联系到了上中学的姐姐后,与他的姐姐进行交流,了解到了他们家的状况。他姐每天去上学都会给弟弟留一张纸条,上面有对弟弟的关心。而且我也和他远在外地的家长取得了联系,让他们每隔几天来我家上QQ或打电话与他们的父母聊天谈心。他渐渐地变得乐观活泼了。经过以上的工作,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真谛。更让我知道了给孩子的爱要真、要久。我相信在这条充满爱的路上和孩子们同行,会越走越好。走在爱的路上,展望农村教育的未来,我的内心已充满希望和憧憬。
第二篇:浅谈如何转化留守儿童中的学困生
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和学困生
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学困生队伍的不断状大,一直困扰着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因他们打工单位不固定,只好把他们的幼小子女留在了农村家里,形成了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那么如何对待学困生和留守儿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则成为我们每位老师所面对的最棘手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这些学生与父母相伴的时间甚少,大部分是由爷爷奶奶看管,家庭教育脱节,孩子的学习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鼓励,厌学情绪油然而生,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班主任工作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和学困生,成了一门新的课题。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这学期我担任四二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学困生,他们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在家由爷爷、奶奶照顾,他们在学习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低下,纪律较差,对于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任课老师也为之烦恼不已。为了每个学生能更好的全面发展,都能升入理想的中学,于是转化学困生成为了我班级管理中的主要思路,也是班级工作的重点之一。
尤其是我班的徐圣棋同学,他是一名留守儿童,也是我班的典型学困生。他是一个聪明活泼的男孩,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学习基础较差,成绩始终跟不上,上课也不能专心听讲,甚至经常影响他周围的人,经常给课堂添个“小插曲”,严重的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在作业方面,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字迹非常的潦草,简直就是龙飞凤舞,根本看不清写的是些什么,成了让我很头疼的学生。为此,从开学初,我把他作为了我转化学困生的重点之一。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入手:
一、分析具体现状,采取相应措施,培养学习习惯。
在确定该生为转化对象后,我开始对他深入了解,从他上课、作业、辅导和平时表现进行观察,还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他在其他课程中的表现和成绩,并通过和家长电话联系沟通,了解他在家中的表现和家长的看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究其原因,是他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于是我决定采取课上为主课下为辅,教学中“抓紧一点”,辅导时“关注一点”,批作业“照顾一点”的策略,并多以表扬鼓励为主,重新建立他学习的兴趣与信心,逐渐地我发现他上课不再像以前那么好动了,努力地在听老师讲课,还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了,脸上充满了自信的神采。
二、善于赏识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其进步。
闪光点也就是优点,人人都有优点,学困生也不例外。我发现徐圣棋爱欺负同学,尤其是经常抢其他同学的好吃的,晚上抢其他同学的牛奶,经常有同学向我告他的状。有时,在老师说话时爱插嘴,上课时爱起哄,他还有爱哭、情绪不稳定、性格倔强的特点。针对他的这些毛病,我课余时间经常和他沟通,只要他有进步,就对他进行表扬和鼓励,后来他的这些毛病慢慢地改正了,而且上课也能积极回答问题,打扫卫生也很认真,在家还帮爷爷和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还会自己洗校服了,他再也不是那个“调皮蛋”了。可见,从学生闪光点出发去转化学困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平时多关心和爱护学生。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人关心和爱护。学生喜欢关心爱护她的老师,愿意和老师做朋友。对于徐圣棋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在课下我与他亲切交流和沟通,让他充分体会到我对他的关爱,让他感觉我就是他的一个朋友,也通过学生了解他的一些想法,真正成为他的良师益友。通过这样的沟通,他非常喜欢与我交流,十分信任我,愿意和我说他的心里话,说他的喜怒哀乐,逐渐他的成绩不断进步,渐渐地对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也能遵守学校和班级的纪律了,不再让我那么头疼了。
四、家校互促,共同进步。
教育学生仅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碰到了徐圣棋这样与众不同的孩子,教师所花费的心血就更多了。他的爸爸、妈妈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在家带,奶奶要忙家务活加上年龄大了,学习没人辅导。所以,我一旦发现他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就会打电话跟他奶奶或他远在他乡的父母,相互沟通。他的家人一直很合作,总是积极地配合着我们,他的学习习惯渐渐好了起来。
五、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引导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有时会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这时班主任不能一味责备,应该采用个别谈心法与“留守儿童”谈心,向他说明道理,正确引导他们走出误区。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如下入手:
1、加强常规心理健康教育。
2、对出现的问题专项指导教育。
⑴意志品质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等意志品质。加强学生自然调控能力,开展“挫折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⑵情绪品质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理智感,自尊心,自信心,乐观,积极向上。自觉克制克服不良情绪,掌握调控情绪的技巧和方法。⑶交际品质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诚信,友爱,团结互助能力。初步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能较好的处理人际交往问题。学会表达情感,愉快接纳自己,亲友,乐于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⑷人格品质心理教育:有健康的生活情绪和特长,勤奋、认真、谦虚、乐观、俭朴,有优良的性格,气质结构,积极的生活态度。
⑸能适应客观环境,随遇而安,能正确评价自己,具有改正缺点的勇气和毅力。客观正确待人接物,头脑清醒,正确对待社会舆论和别人的批评表扬。
作为班主任,我体会到:老师要对留守儿童多一点了解,多一份关爱,在生活上、学习中去关爱他们,使这些特殊学生都能享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和老师的“特别的爱”。让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总之,转化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全身心的投入其中,用爱心、耐心、信心、细心去关注每个孩子,相信这些迟开的花朵一定会开出漂亮的花朵,一定会有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
第三篇:做好学困生转化是
做好学困生转化是高效课堂建设的基础
要使课堂高效,就不能忽视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如果学生的整体层次相对接近,一节课的效益就会更高,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学困生本身并不是不想学习好,大多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跟不上了才放弃。学困生的转化首先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有效的德育支撑,如建立课堂巡视制度。德育处要在学生的课外管理与教育上下功夫,教学部门也要重点针对学困生学习用具准备、听讲情况等巡视检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此基础上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帮扶,进行课外辅导,低难度、小步子,使学困生的学习信心逐步增强,最后跟上班级的整体水平。另外,要进行高效课堂建设还要在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心理健康辅导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缓解学习的压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只有充分重视课堂教学外的途径,使课内外形成合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说课”要说哪些内容
说课的关键在于其内容,即“说什么”的问题。通过说课的内容,可以充分体现出教者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方案,还可以体现出教者对教学要素的深层次理解程度和应用教育教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功底。那么,说课要说什么?我认为说课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
1、说教材。说教材,即阐述说课者对教材的理解。只有对教材深刻理解,对编者意图准确把握,才能制定较为完满的教学方案,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前提条件。说教材主要包括:
(1)本课时教学内容在本节、本章乃至全套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教材的前后联系及编者意图,以及对学生知、能和个性发展的意义,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某课时的教学内容。
(2)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具体化了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说课时要说清楚如下两个方面: ①三维目标。包括(i)知识和技能;(ii)过程和方法;(iii)情感、态度、价值观。
②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各门学科教育的特点,各科《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有关课程的总体目标、分类目标及学段目标。以数学学科为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标准》中不仅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标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知
识
技
能
目
标 了解
(认识)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
理解 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 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灵活
运用 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过
程
性
目
标 经历
(感受)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
体验
(体会)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探索 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因此,我们在拟定教学目标时必须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3)分析教材的重点、教学的难点及关键。这就要求对教材作知识点分析,说说本课教学内容包括哪些知识点,其中重点是什么,教学的难点及关键又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确定。有些教学内容既是重点,又可能是难点。
2、说学情。通常说,备课要吃透“两头”,一头是大纲、教材,一头便是学生。说课也是这样,要进行学情分析。只有对学生充分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做到“知、识、爱”。要说一说所教班级的情况,班风和学风;说一说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发展的情况,如: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要求等,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情况,以便选择和运用教法、进行学法指导时能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以利于教者作好心理准备,发挥教学机智,随机应变,得心应手地驾御课堂。
3、说教法、学法。即叙述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教学所主要采取的教学方式和引导学生学习所采用的主要方式,这是改进课堂教学的主要方面。比如,在教学思路和策略上,可以选择目标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发现法,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自学辅导法,问题法等;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选用题组呈现或一题多变的方法,投影、播音的方法,教具模型演示的方法,实验操作的方法等;在思维活动中,采取由实例抽象的方法,从个别到一般的概括方法,由此及彼的类比推理方法,比较、猜想、分析、综合的方法等等。总而言之,“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我国教育家关于教学方法的辩证观。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虑以下几点:①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②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③根据学科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④根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关于学法指导。在理论上,学法指导弥补了教学论长期管教不管学的缺憾;在实践上,学法指导在“教”与“学”之间找到了真正的衔接点。学法指导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学习观点、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等全方位的指导。南通市虹桥二中校长顾飞宇在《新世纪素质协同教育探讨》中提出:素质协同教育研究把学习方法分为学会生疑(怀疑)的方法――学疑;学会思考理解(思索)的方法――学懂;学会应用知识(辨别)的方法――学会;学会举一反三知识迁移(发问)的方法――学活;学会一题多解,发表独立见解(求解)的方法――学创。
并提出“注意策略”、“编码策略”、“提取策略”、“解题策略”和“专家策略”五种学习策略。常见的,在指导学习方法方面,有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自学的方法,有组织学生有序观察的方法,有引导学生议论归纳、概括的方法,有安排学生操作、实验的方法,有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等等。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我县教育局柳夕浪副局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教科所实验基地”专家指导小组成员,南通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在其专著《为了共生的理想》(教育部“九五”青年专项“中小学生人际交往指导模式”课题研究成果)中写道:“就儿童说来,一方面他们需要学会交往,学会与不同的人合作共处,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在交往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学会做人的。儿童自身积极主动有效的交往,是其情感陶冶,品行养成,知识获得,个性形成不可缺少的中介。”因此,柳副局长积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我们应该注意指导学生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教法学法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撰写说课材料时我们要因材因班因人而异。叙述教法和学法,要注意坚持使教法学法有利于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年龄特征,不是为了花样翻新,形式花哨。
另外,还要说一说教具和学具的准备。
4、说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是否合理,符合认知规律,也是课堂教学是否优化的改进途径之
一。说课中的教学程序有点近乎于教案上的教学过程安排,但决不是简单地把教案中的教学过程“平移”过来,二者的区别在于:(1)教案是写给教者自己看的,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说课是说给同行、领导听的,目的、作用不同;(2)教案上重视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而说课时侧重教学“链”、“环”的次序和逻辑连接,备和谈的重点不同;(3)内容构成不同,备课只要备出“是什么”,说课不但要说“是什么”,更要说说“为什么”,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让别人接受信服。
练习作业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说教学程序时要谈是如何安排练习作业的。练习内容上要围绕重点,巩固新知;层次上要逐层深化,拾级而上;形式上注意变换,方式交替;数量上适度适量,紧凑而有弹性,有时,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自选或自编突出创新意识的思考题。
5、说板书设计。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和集中反映。板书要醒目突出,合理有序,精当巧妙,逻辑性强。还要考虑与电教手段的紧密配合。一般地,可在说课材料的最后附上一个“板书设计”的简图。当然,有时有的课的板书并不显得十分重要,也可不必说了。
说课,除上述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有的老师还说教学效果的预测。比如,在课的末5分钟左右,安排“当堂目标检测”这一环节,以反馈学生双基掌握的信息。说课时可预估学生的得失分情况,以及调整的措施。关于当堂目标检测的意义,检测题制定的依据,编拟要点以及检测方法,在本人与许开成老师合写的论文《初中教学“当堂目标检测”摭谈》(省重点教研课题南通市“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结题会获奖论文)中有较为详细的阐述,这里从略。即便不进行当堂目标检测,亦可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回答的情况,实验操作的过程和结果,练习作业的质量等方面对课的效果作一大概的预估。
有的老师还说一说各个教学环节大体占用的时间,也是可取的。
三、“说课”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撰写说课材料要注意如下几点:
(1)从听者着想去撰稿,要注意区分口气和语言。哪些需要写,需要说,哪些不需写,不需说,应以听者的标准去揣度。教师面对学生讲课说习惯了,往往居高临下,而说课面对的是同行、领导,要注意变换口气,不给听者以好为人师之嫌。说课所用语言应是介绍、陈述性的语言,而不是直接的教学操作性语言。注意语言过渡,要有领起语。如:“我对这节课教材作如下分析”,“基于这样的教学思路,本课学习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本课拟采用如下教学方法”,“我想,本课按以下几个环节(步骤)进行”等。
(2)重视理论依据的申述。这也就是要说“为什么”的问题。要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观点作为个人理解教材,处理教法,安排程序设计的依据,使自己所说之课站得住脚。只说“是什么”,不讲或少讲“为什么”的说课是浅层次的说课。理论依据要从教学原则、教学思想、教育心理学、教学论以及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有关观点出发,结合学生实际、认知特点进行分析。引用教育名言,但不要太多,要贴切自然。
(3)要凸显主体教育论,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里,我和大家一起重温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的讲话中的一段教导:“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在精心培育人才方面负有特殊的责任,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平等待人,更要善于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创造性品质。”撰写说课材料时,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法的选择、学法的指导、教学程序设计中各个教学环、链的展开等方面要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有些教材的处理,在进行教学程序设计时,教师不做教材的奴隶,而是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对教材等课程资源有独到见解、巧妙地选择、重组、加工、整合,使课程更加适合学生成长的需要,促进学生主体最大限度的发展,那么,这将是本次说课最绝妙的一笔,听众眼前将会豁然明亮,则说课效果将不言而喻。
(4)要注意发挥电教多媒体的作用。所说之课在教学手段上如果运用了多媒体课件,说课时要选择重点内容而又精彩的片段予以演播,说课材料中要写明操作指示语。另外,若说课材料未印发给听众,则可将材料中的大纲小目制作成投影片或光盘按序播映,以增强视觉效果,从而提高说课的质量。
(5)要突破程式化局限。说课的内容大致包括了前述几个方面,但又不是凝固不变的。从结构到语句,不应僵化,以致形成程式化的框框。行文在准确的基础上,可以生动活泼点,连贯要自然。
2、说课时要做到:衣着整洁、形象动人,举止端庄,仪态自然;普通话准确,语言规范,生动流畅,富于情感,“说课”是说不是读,不要照本宣科,要口语化。不要做播音员传信息,要做主持人传情感。
第四篇:学困生留守儿童教育计划
学困生留守儿童教育计划和措施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能面向全体,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特制定“学困生辅导和转化”的具体措施:
一、学困生的确定:依据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哪学科成绩不合格既为哪科学困生。课任教师填写学困生档案和学困生辅导计划。
二、要要对学困生增加感情投资,用爱心哺育差生,而耐心教育学困生,用恒心转化学困生。
三、要和学困生可以做好双向选择,“一帮一”,对其安排特殊座位,以优带差。
四、要抓好学困生的“闪光点”,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五、要采取倾斜政策,对学困生给以“偏爱和厚爱”。
六、要注意抓学困生特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七、要抓住时机“传情报”、“送喜报”,采用激励赏识的教育方式。
八、要定期做好家访,及进了解后进行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学困的转化。
九、“学困生辅导和转化”工作中,要全面渗透激励教育,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
十、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十一、建立“学困生转化档案”,目标到人,责任到人,并作好学困生的辅导记录,一个学期不少于12次。
十二、重视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转变学困生的思想
十三、要善于总结“学困生辅导和转化”的典型经验。
第五篇:关爱学困生,呵护留守儿童
关爱学困生,呵护留守儿童—— “课外访万家”家访手记
南门小学
王火星
每个学生都是一本精彩的书,我们一起用朴实的心奋笔疾书。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会欣赏,不仅陶醉于他们美丽动人的一面,还要找出疵瑕之处,使之日臻完美。
2011年11月10日下午5:00,我和四(2)班的班主任高红英老师、科任老师万骏、蹲点领导孙天峰一起来到四(2)班的留守儿童郑晓宇和学困生周慧玲两位同学的家里家访。
这两名学生的成绩都不太好,在班上的表现也算不上好,在路上,我们心情忐忑,因为我们接触过不少这样的家长,他们不太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免不了敷衍了事,不过这样也好,我们可以早点回家了。
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很快来到了郑晓宇同学的家里,由于事先进行过电话联系,孩子的奶奶在家,一进家门,家长很热情的让我们坐。孩子的奶奶说,由于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在外打工,自己年纪大了,眼睛看不见,一些题目也不会做,没有能力辅导。我们向孩子奶奶说明了来意,汇报了孩子在校的表现,询问了孩子在家的情况,同时也介绍了学校开展“校外访万家”活动的具体情况。孩子奶奶对于老师的到来非常高兴,起初她以为自己的孩子成绩不好,老师就没有当回事,事实却不是这样,后悔自己不太重视孩子的教育,并表示以后一定尽全力配合学校努力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谈话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过去了将近30分钟,但对于教育孩子的话题,孩子的奶奶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由于我们还要家访,只好告辞,并相约下次再交流。接着,我们来到了另一位家访对象——周慧玲同学的家里,孩子的父亲在家,这位憨厚的父亲赶紧拿出准备好的饮料让老师们解渴。孩子的父亲满怀歉意地告诉老师,由于自己平时忙于上班,无暇顾及孩子的管教,给老师们添了很多麻烦,希望老师们对孩子严加管教,自己以后也将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陪孩子,家庭和学校一起将孩子培养成人。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大家得告辞了,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大家感慨良多,家长的表现让我们感到意外,也让我们无比感动。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需要老师反馈孩子在校的情况,需要他们眼中的教育专家给他们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尤其是处于困境中的家庭和孩子,更需要学校和我们老师的关爱,而我们却往忽视了这一点,也许我们的一次微不足道的行动在孩子的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成为他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关爱学困生,呵护留守儿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奉献一份自己的爱心,来关心、爱护、教育、帮助我们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