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庄合小学四年级
刘艳娟
我们班的郝冰雨是一名“特殊”孩子,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到头痛、棘手。他的脾气很倔强:平时同伴间有了矛盾,老师如果不帮他,他有时会怒气冲冲、瞪眼与你对峙半天,一言不发,令你无法收局;有时会情绪激动,像一头发怒的小狮子一样,措到东西就扔就甩。有一次让我震惊、担心了许久。记得是在收拾,我看见他追着冬冬乱跑,我拉住他,好言相劝,我讨厌你们„„”说完就往外冲,我眼疾手快地抓住了他。
一.教师与家长携手,达成共识。
原来,郝冰雨父母工作忙,从小就是婆婆一人照料他。他调皮,爱捣蛋,腿脚有点不方便的婆婆,总是会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非常的溺爱孩子。平时,在家里,不吃饭,婆婆总是到处追着他喂饭吃;婆婆从来不会骂孩子,即使有错也会迁就他的。父母起早贪黑工作繁忙,回家后也难得与孩子相处,索性爱心倍加,常常放纵孩子,让为所欲为。于是,只要稍有不顺心就赌气不吃饭或者摔东西,甚至出手打人。有一次,妈妈气不过打了孩子几下,他竟然与妈妈对打,爸爸不但不阻止,反而大笑起来,这就更加助长了他的嚣张、任性。为了尽快改变他,我决定家访,利用家访的时间与家长沟通。具体做法:
1、家访时我带书,利用书的魅力吸引他,让他能愉快的接纳我,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
2、在与他的父母交谈时,我以诚恳的言语换取了家长的信任。在拉家常的过程中,婉转的提出问题,举例说服家长,让他们认识到他不良性格的严重性,劝说家长与我互相配合,携手共同教育孩子。同时也要求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应连成一线,唱一个调,不让孩子有空隙可钻。
3、在说服家长,得到他们的认同以后,我为他们推荐了几本早已准备教育杂志,特别的“家教职坛”栏目,使他们知道教育孩子必须家园同步,进一步更新观念,强化行为。
二
持之以恒,事半功倍。
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凡事贵在坚持,特别是对于孩子某种不良习惯性格的纠正,就更不能操之过急。所以老师与家长应该做好心理上的长期准备,只有统一战线,坚持不懈,不让孩子钻空隙,逐步提高要求,才会最终达到目的。在这学期里,我做了大量的家长工作,家园共唱一个调,注意经常保持联系
具体做法:
1、当家长感到疲惫无力过问时,我就上门家访,把意见对策送上门,得到家长的同意,支持后再行动,保持家园的一致性。
2、当孩子取得了小进步,家长兴致较高时,就通个电话简单扼要的讲明下一步计划,同意意见,双方互相提醒不可放松,以防孩子出现反复。
3、当孩子出现突发事件,三言两语无法讲清时,我就写纸条,讲明事发原因,我的处理意见,并劝孩子的父母双方统一意见,心平气和的处理事情,坚持家庭之内、家园之间唱一个调。
4、过一段时间后,我与孩子的父母通过电话联系,互相总结孩子近期表现,找出闪光点,予以引导鼓励,找出不组之处,探索新方法。通过我与家长双方的不断努力,他变了,变得活泼开朗,爱说爱笑了,学习也认真了。虽然有时还会发脾气,但教师的提醒和暗示下会很快扭转过来的。现在,他能主动的与伙伴和睦相处了,我已将他与其他孩子一样对待,不再“特殊”看待,“特殊”照顾了。
第二篇: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用爱为一个无助的学生撑起一片天空
会昌庄口初中
刘强
一、案例描述
2014年秋,新的学年又开始了,我被学校任命为九(1)班的班主任。九(1)班是重点班,所以在很多人看来,重点班的工作一定很轻松,但一个学期下来,却经历了太多事情,有些事情是从教15以来 在痛苦中度日。
但是更惨的还在后面。同一年她的爷爷奶奶把她和她父亲从家里赶了出来。所以一开始他们父女俩住在自己家的破房子里还算好。但2012年,因为修路,她们家的房子被政府征用了。当时补到了一笔钱。她的爷爷奶奶把大部分钱拿走后就不管她了,他的父亲手里剩下一点钱,由于经常在外赌博和喝酒,不久也花光了。他的父亲只好住到别人一个没人要的烂房子里,没有门,没有窗,没有桌子,也没有做饭的东西。这样的条件根本不是人住的。幸好杨美的大伯收留了她。
好景不长,就在去年冬(2014年),杨美因为两次很晚回家,她大伯一家人到处寻找才找到她。她大伯一气之下就把她赶出了家门。所以她只好回到她父亲现在住的又烂又破的危房里了。据我年级的另一位女生反应,她每餐吃酱油抖饭。至于洗澡,只好去别人家了。出现的问题:离家出走。一开学时,她经常迟到,尤其是早操迟到次数较多,上课经常和科任老师顶嘴;经常和同学闹矛盾,不合群;性格怪异。有两次不在教室里上课,也不在家里,害得我派人四处寻找;还有两次周未不在家里睡觉,害得她大伯也到处找人也找不到,后来才知道她去了同学家里了。
但是就这样一个问题多多的女生,期中考试的成绩在全年级排名较前,在80名之前。如果任由她这样发展下去,她就很可能考不进会昌一中,她也就再了没有机会读书了,因为她的家庭条件不允许。
二、成因分析
发现这样的情况后,我及时与学生本人和她的家长交谈,对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与家庭教育有关
从小没有母亲,缺少母爱,所以对任何人都有很强的戒备心理,难于沟通,也很难相处;父亲也不管她,缺少安全感,所以性格非常内向,甚至有些自闭症,不喜欢与别人交往;她的爷爷奶奶不管她,导致她缺少隔代教育,所以在她的家里,她从不和任何人的招呼,别人和她打招呼,她也不理睬。孩子希望别人有时间听自己讲讲心里话,给自己一些精神上和情感上的关爱。但是又不相信别人,当这种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孩子就会采取其他的方式获得一些安慰,引起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再加上,孩子犯错时,老师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原因,使孩子同样的错误不断出现。
2、与家庭条件有关
由于家庭贫困,导致她自卑;尤其是受到她的爷爷奶奶的伤害,把她赶出家门,所以导致她不相信任何人。极度敏感,有时家里人或老师说她几句,她会一直怀恨在心,所以会采取离家出走这种极端的方式来报复家人和老师。
3、得不到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
孩子在家得不到温暖,与同龄孩子相比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在这个时候作为班主任发现问题,做好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母子般的交谈疏导孩子心灵深处的阴影,多鼓励同学们接近她,帮助她,让她感受到同学们的关心,老师的关爱。但以前的班主任,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一或者初二的班主任都忽视了这方面的教育,结果这个孩子慢慢养成了很多坏习惯。
三、教育策略:
1、在平等的交谈中走进孩子的心灵。
发现问题后,我多次与她进行交谈。在一次次谈话中,我不断给予她自信心,让她知道在老师心中她是优秀的学生。没有过多地讲述大道理,也没有刻意地提起她所坏的错误,只是和孩子谈她的兴趣,谈她的理想,谈她看的书,谈她的趣事……渐渐地,孩子的话多了,心中对老师的信任感也多了一分。同时,我也发现孩子的本性不坏,只是缺少了关爱,而她的行为只是为了引起老师、家长、同学的关注,只是内心不快乐情绪的发泄。而后的交谈中,偶尔地她还会犯点小错误后,我每次都是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孩子的自尊,生怕孩子的内心再次受到创伤,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帮她分析问题,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并告诉她老师和家长对她的信任。一段时间后,亲切的交谈,爱心的浇灌,孩子也能敞开心扉地交谈,释放了自己的感情,承认了自己错误,并且保证要尽快地改正错误,努力学习。
2、努力与她的家长联系。
家庭的教育对孩子尤为重要,可以说是孩子教育的 她的自信心,也降低了犯错误的机会。另一方面,利用班集体的温暖感化她,发动班级干部的力量来帮助她。由此,她感受到了同学的关爱,与同学交流的机会也就多了,和同学的关系也变得友好起来。大家实际行动让她真正感受到同学们的爱,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4、解决她的后顾之忧
上个月,我多次打电话去她家,跟她的大伯谈了很久。要求她的大伯重新接纳她到他家里去住。但是她的大伯一家人始终不同意。并且,如果这样的话,下个学期杨美也面临辍学,因为没有人缴她读书了。杨美曾经多次跟我说,她的父亲想要她去外面打工。鉴于此,所以我也曾经对她承诺,只要她成绩好,下个学期的学杂费由我来想办法解决。得到这个保证之后,她后面读书明显更认真了,成绩也有提高。我也给她定了一个目标,全年级前70名。
四、案例反思
1、对待特殊的学生,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进行关爱 在我曾经想放弃这个孩子的时候,是我的家人提醒了我,我的女儿告诉我:“没有母亲,多可怜,父亲不管她,老师再不管她了,她以后就完了!” 听了这话我深深地被打动了,是呀,我的母亲也不在了,我知道这让我有多伤心,对于一个这么小的孩子来说,她的失去,等于失去了一切的爱,这时的她当然会排斥所有人对她的好,更加的自悲,更加的叛逆,而这时,如果我们老师再去放弃的话,那我们还配得上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任何的人或事都可以去用“宽容、平和”的心去对待,孩子也一样,她需要我们去“赏识、激励、表扬、赞许”,虽然对问题学生我们要花很多的时间进行细致的教育和引导,然而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教师的考验,而这正是教师的天职。作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她 们,鼓励她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2、要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班主任。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杨美这样住宿生我放下架子亲近她,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她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她,用情去感化她,用理去说服她,从而促使她主动地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把时间花在学习上。
在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自从期中考试以后,杨美同学慢慢地改正了坏习惯,同学们也都改变了对她的看法,开始信任她,并且愿意和她一起玩了。在学校,有问题的时候也懂得与老师交流,与同学商量,很好地融入了班集体中。她从错误中走了出来,开始了新的生活。
通过杨美同学的教育案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每一个问题学生,她的身上都具有闪光点,她的内心一样充满温暖,只要多一份关注,多一份爱心,她们也能放射出最耀眼的光芒。
校长审核:
第三篇: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学校:双港中心小学
姓名:王 海 燕
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下面就谈谈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把后进生转化为先进生这一典型案例。
我班有个学生叫明翔。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不做作业,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是学校有名的“捣蛋鬼”,真让我头痛。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单元课堂测试各科竟然不及格。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
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
此时,我觉得逃避不了,必须正视现实!我内心一横:我不改变你,誓不罢休!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再找对策。接待我的是其母亲,通过其母亲的介绍,我大吃一惊:原来,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还拿过许多大奖,刚开始在学校最喜欢语文,最喜欢我这个语文老师,但是不知什么原因连我也恨起来了,他们也不知什么原因。
在家访回学校的路上,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像打翻了的五味瓶!于是,转化他的行动在悄然中进行。
我首先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经过观察,我发现他喜欢打羽毛球。打羽毛球不正是我自己擅长的吗?到了课外活动时间,我约他打羽毛球,给他讲打羽毛球的技巧,谈论目前我国羽毛球在国际上的地位,谈论“苏迪曼杯”,谈论张军等羽毛球健将。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通过几次的接触,我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的纪律等并无多大改进。
后来,我便加强攻势:一边与他打羽毛球一边与他交流讨论生活,进而讨论学习。不动声色地教他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在路上遇到他,我会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利用休息时间给他补课,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生病时我就给他买药........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信赖他。他也逐渐明白了我的苦心,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通过半个月的努力,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也能依时上交。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各科任老师都夸奖起他。
由于纪律表现不断好起来,学习成绩也不断好起来了。趁着良好势头我不断加强巩固,我安排班长和学习委员与他交流讨论学习生活。通过我和科任老师一个月的共同激励、启发及同学们的共同帮助。奇迹出现了:早读大声朗读,自习课他不仅自己遵守纪律,还管起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同学。于是,我试着让他当值日生。果然,在他值日那天全班纪律特别好。在良好的纪律保证之下,他的学习成绩得到迅速的提高。
看着他上课如此聚精会神的神态,看着他课外活动时间仍然与学习委员一起钻研难题的影子,看着他准确工整的作业„„我会心地笑了起来。
案例分析:
一、以人为本,倾注师爱
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潘明翔这样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
二、良师益友,宽容以待
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以待之。在中学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与潘明翔同学从交朋友做起,和他一起打羽毛球,让他感受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让他感受到老师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鼓励他。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我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抓住他喜欢打羽毛球,与他交朋友;抓住他家庭艰辛,给予生活上的帮助;抓住他生病,我给他买药……
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通过一个多月的潜心努力,精心转化,终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潘明翔同学由“捣蛋鬼”转变为乖小孩,由后进生转变为先进生!
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热爱之情,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长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
作
者:王
海
燕
通讯地址:响水县双港中心小学
联系号码:***
邮
编:224632
第四篇: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走近学生 走进学生
一.班级背景:我校地处秦豫鄂三省交界,80%大部分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即父母双方或一方常年在外务工),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这些孩子比城市里的孩子更加难以管教。我所带的这个班班上共有31人,男生16人,女生15人,其中有27人属于留守儿童,3个单亲家庭,这些学生的日常饮食起居除了在校住宿外,回家都由爷爷奶奶照顾,经常下来,养成了有些孩子性格孤僻,叛逆,自尊心强,敏感,但又十分自卑,不与人交流,情绪品质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花钱大手大脚。
二.案例描述:
(1)起因:
初二新学期开学后不久,发现每星期头几天发现总有一些学生无精打采,上课精神萎靡不振,打瞌睡,后经调查后发现,原来经过一个暑假,部分学生学会了上网,此举就像“瘟疫”,很快,几乎全班的学生都对上网有了浓厚的兴趣,又苦于绝大部分家里没有电脑,周六日便去网吧上网,网吧收费白天每小时两元,有些学生负担不起,黑心网吧老板推出夜机从晚上十点到第二天凌晨八点十元或八元甚至更低廉的价格来吸引未成年人。于是,这一部分留守儿童成了受害对象,周末晚上通宵达旦在网吧上网,一到学校就造成以上现象。
(2)处理:
针对这种情况,我立即召开专题班会,和学生一起探讨中学生上网的问题,连续几周专题讲解,让学生慢慢远离游戏和虚拟聊天,并且适时地给他们讲解一些电脑网络安全等知识,对于一些去网吧上网的同学给他们布置一些学习任务,对于任务完成的好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且规定每次上网不能超过两个小时,最后,还特别告诉了学生我的QQ号和电子信箱,并希望同学们加我为QQ好友,有什么学习、心理疑难问题给我发电子邮件。
(3)后记
经过一间时间的磨合,我取得了学生的信任和理解,几乎上网的学生都加我为QQ好友了,而且学生上网的时间也有了节制,不再像以前一样通宵达旦的玩游戏,聊天,为此我专门给他们建立了我们班级的QQ群和博客,为师生的平等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慢慢的班上的其他科任教师也参与进来,老师和和学生网上、网下打成一片,学生的成绩也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
三.评析反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初中学生的生活,部分学生有了另一个名字——网民,他们对网络的热衷程度远远大于学习,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开放性、无约束性及信息的隐蔽性往往带来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导致初中生道德失范,甚至有学生由于从网上接触了黄色、反动的信息,误入歧途,道德失范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唯有了解、关心学生上网的情况,指导学生正确对待上网,以“导”代“禁”,才是唯一的出路。那么,对于学生上网的问题,我们班主任老师需要注意以下这些问题:
1、积极进取,提高班主任的“网络素质”
网络作为新生事物往往让老班主任望而却步,因此大多数班主任对学生上网问题避而不谈,怕讲错会引起学生笑话;或缺乏对网络的认识,坚决反对学生上网,称上网和玩电子游戏机一样只会消磨时光。这是两个极端的做法,都不可取。班主任应该具备以下“网络素质”。
(1)了解、掌握一些简单的网络知识、电脑的基本操作,了解一些网络术语,如域名、虚拟社区、搜索引擎、防火墙等等。
(2)学会上网获取信息、收发邮件、下载软件,对教育、艺术、游戏、聊天等网络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将自己或学生有关的网站点收入收藏夹。
(3)学会利用网络搜集教育资料,如教育新闻、教育论文、心理咨询资料等等,这些都有助于我们班主任的工作。
只有自身具备了上网知识和上网经验,才会与学生在网络方面有共同的话题,才有发言权,才能与学生交流。
2、社会、家庭、学校齐配合,还给青少年网络上的一片“净土”。
顺德市政府在整顿电子游戏机室方面已经加大力度,目前,顺德市的电子游戏机室已由几百家减少到50多家,而且,都在电子游戏机室里,张贴“非节假日不接待中小学生”的字样。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网吧,象雨后春荀,纷纷开业。我个人认为,政府、工商管理部门应规范网吧的经营行为,安装能够过滤网络色情与暴力的防火墙软件等。其次,学校与家长密切配合,特别是让家长也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一般家长都有一种“望子成龙”的心理,为了让孩子学好电脑,几千块钱掏出来买台电脑,都是毫无怨言。但许多家长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对网络知识缺乏了解,或是由于工作繁忙的关系,对孩子在家电脑的使用,缺乏监控。班主任应该利用家长会等机会,向家长们介绍一些简单的网络知识,学校或者安排一部分家长回校,听一下电脑课,了解自己的子女在学校学习电脑的情况,提高家长的网络认识,才能有效地引导他们的子女正确对待上网。
三、用“爱”去唤醒沉沦网海的“羔羊”。
《中国教育报》2001年5月10日的《中小学生触网的美丽与哀愁》中写道:当网络来到我们身边并融入我们的生活时,孩子们首当其冲大步迈进了虚拟世界。网络在把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奉献给了他们的同时,也把“垃圾”和“黄毒”塞到了他们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摆在我们的面前,网络色情和网络游戏吸引着大量的学生网民,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五光十色的网络世界提供的信息集文、图、声、像于一体,形成一个具有高度动感而逼真的仿真世界,使精力充沛、涉世未深、倾向于猎奇冒险的青少年学生如痴如醉,乐此不疲。小黄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初一入学时,他的成绩是全班第9名,但他已经是有两年“网龄”的网民了,小黄在小学一至五年级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就在他念五年级的时候,父母闹离婚,他受不了这个打击,开始跟着同学去游戏机室、泡网吧,而且,一玩就沉迷下去,难以自拔,后来甚至逃学上网,为了网络游戏流连忘返、彻夜不归。是他的父亲把他痛打一顿后,送他去考升学考试。到了初一,曾有一段时间,他都极力克制自己不上网吧,但不久,许多科任老师就告诉我,小黄上课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甚至有时不来上课。我知道小黄又去网吧了,我多次找他谈心,了解他的思想动向,关心他的生活,原来,他的父母已经分居了,而且,他的父亲是保安员,上班时间不定,他又偷偷到网吧去了,我没有直接去批评他,而是让他思考,上网与自己将来的前途,哪一样重要呢?小黄好象是明白了,以后一段时间,上课打瞌睡减少了,但他毕竟是玩了两年,上网的诱惑战胜了他的意志,我反复找他谈心,多次家访,有一次甚至和梁主任爬上他家的小阁楼,劝他上学,而且还请来了街道青教小组的领导与他座谈,老师、学校、社会对小黄无微不至的关怀,令小黄的家长也非常感动,小黄在后段时间再也没有缺课,而且,还认真复习去迎接期末考试。
四、引导学生正确上网。
许多学生上网都没有明确的目的,上网后随意浏览,花在游戏类的网站占上网时间比例较大,我们应将一些优秀的教育网站介绍给学生,鼓励他们利用教育网站进行学习,各个学科可根据各自科目的特点,到网上寻找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如地理课,在学习中国地理时,可以“祖国山河知多少”为题,让学生分组在网上收集资料。数学课,可以让学生到网上收集“我国古代数学家”资料,下载一些名题,大家讨论。班主任可通过班会,以“上网的利与弊”,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辩论中的出结论。
学生上网决不是“洪水猛兽”,我们不应只看到它的负面影响而忽视它的积极意义。只要对学生认真加以引导,端正学生的上网的态度,共同利用网络的优势,有计划地上网,对学生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案例一,利用QQ实现与学生平等对话。
传统德育工作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即使是最民主的教师,也不可能使学生知无不言,因此,教师“受蔽”是常事。这也是传统德育的致命弱点。但是,如果运用网络中的即时通讯工具QQ,则可弥补传统德育中的这一弱点。由于QQ具有匿名、隐蔽的特点,能充分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教师职业所赋予的权威给学生带来的威压感,学生可以大胆地各抒己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在七月份的第一节课上,我在自我介绍的时候,特别还告诉了学生我的QQ号,并希望同学们加入我为QQ好友,这样能在暑假里与我谈谈对这个班级和我这个新班主任的意见和建议。果然,不出几天,我的QQ里就已经有不少学生的号了。当然他们都没有使用真实姓名。同学们纷纷向我介绍了七班的一些情况并提出了些自己的想法。比如:“班里积极发言的人极少,就那么几个,请老师想法改变改变”、“谁与谁玩的好或是合不来”、“谁适合当什么班干部”、“班级座位除每周左右调整还应该前后移动”等等。这些建议帮我这个新班主任很快就适应了这个新班集体,还有些建议我都没想到。说句实话,能够平等对话,确实是我的本意,但同时还能在短短几天收集到这么多这么好的建议,这的确叫我喜出望外。很快,我们班级的QQ群就建立起来了。(解释:QQ群就好比是让多个好友在一起开大会一样。)
案例二,利用QQ实现对学生上网时间和场所的监控。正当我得意于利用QQ实现了与学生快速相互适应和与学生的平等交流的时候,学生的一条信息进入了我的屏幕“老师,我们班的彭某违反班规,总是上网吧聊天”。第二天处理完“彭某上网吧聊天”的事后,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新问题“该如何监控学生上网的时间和场所呢?”实现监控首先要想办法弄清楚他们的真实身份。但不被他们察觉就弄清身份,谈何容易。一次与学生的聊天中,我刻意的引导他说出自己成绩上的遗憾,他说出了年级里退步了21名。我心里暗自窃喜:哈哈,上当了。我立即对照成绩表找到了“当事人”。我又如法炮制,利用套问期末的“语文分数”、“物理成绩”等等,解决了几个人。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很快在QQ群里就有一条信息“小心老师套话,不要说自己的具体分数或名次”。没办法了,逼我使出我的“杀手锏”了。我注册了一个新QQ号,并冠以三七班的学生的身份,而且经常在QQ群里大谈“火影忍者”、“柯南”、“罗德岛战记”等等。这一次学生们集体中招了,他们说天也没想到30岁的“老班”也对他们的卡通偶像了如指掌。利用取得信任的2号QQ身份,再加上学生卧底的协助,学生们的真实姓名很快就全清楚了,而且还意外的收获了不少学生的第二个QQ号。再之后,我使用了一种特殊的QQ程序——LumaQQ,它的特殊之处在于:通过它,我能很方便的查出学生上网的IP地址,这样上网的地点也就解决了;而且只要学生上网打开QQ,不论是否处于隐身状态,我都可以通过我的LumaQQ看到。从而初步实现了对学生上网时间和场所的监控。
案例三,利用博客实现与家长的即时交流。
学校的德育工作离不开家长的配合。那么就要求班主任架设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学生的问题,有时如果能更及时地让老师和家长沟通,那么解决起来往往就更完善。怎样才能在老师和家长之间,建立一条及时快捷的沟通渠道呢?当今社会,“网络”正在以极快的速度走入千家万户。而且“网络”具备方便快捷的特点。充分利用好这一现代的教育资源,就很容易建立老师与家长间的桥梁了。为此,我在网易163申请并建立了初三七班的博客。“博客blog”的一个主要特点是简单易用。每个会使用网络的普通人都可以随时在博客中写下自己看到、听到或者想到的信息。用博客进行班级管理可以起到以下的作用:
1.促进班务公开。将班级的“博客”向全班同学、学生家长公布。对涉及班级的活动计划、班级规章制度、奖惩、班费收支等,第一时间在博客中公开,这样可以使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有关情况,实现老师家长两手抓。
2.学生档案式管理。
博客特别适合于学生的电子档案管理。将每一位学生的在校情况,例如:平时表现,好人好事、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以及迟到、早退、旷课等。由班主任亲自定期档案记载。当然都是设置在相应得保密文件夹下。文件夹的密码只有学生本人和家长知道,以方便他们随时查询,并随时进行整改。
3、通知交流平台。
博客为新型的师生心理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家长和学生通过博客中的“留言功能”通过知名或不知名的留言向班主任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班主任则可以通过留言:公布当天的作业及时解答家长和学生们的疑问。
网络在德育工作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班主任应充分挖掘网络德育的新功能,积极探索网络育人途径。创新德育工作的新思路。让每位家长和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当然,利用网络协助进行德育工作,还处于尝试之中,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同我一道把网络教育的尝试进行到底
前言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初中学生的生活,部分学生有了另一个名字——网民。事实表明,网络的开放性、无约束性及信息的隐蔽性往往带来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导致初中生道德失范,甚至有学生由于从网上接触了黄色、反动的信息,误入歧途,道德失范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对我校学生的问卷调查:25%的学生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有30%的学生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30%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调查结果普遍是:为什么上网?回答是:觉得新鲜,没什么目的。上网时浏览最多的网站是什么?回答是:到哪里是哪里,没固定。在网上花时间最多的是干什么?回答是:听歌,上QQ,进聊天室与网友聊天。一般什么时候上网?回答是:一有机会就去。
于是,有人惊呼“网狼”来了,有人提出强制学生远离网络。堵,不是办法。学校,特别是班主任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网络道德教育当成一个迫切的课题来研究。可以运用网络中提供的虚拟技术和隐蔽性特点,进行主体自律精神的塑造;可以运用网络中的多元文化和多元道德,培养学生的主体批判思维,提高他们比较、选择的能力,从而构建正确的道德价值体系;可以运用网上交互的特点,引导学生在网络中寻找志同道合者,进行理想信念的切磋,并与错误的、反动的文化意识、思想观点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还可以在网上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等等。教 育 过 程
【案例】 班会起始课,我给学生唱了一首《朋友》的歌,然后深情地说:“天底下最难得的是知心朋友,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份快乐;你把忧愁告诉一个朋友,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我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能够成为可以共享快乐,共担忧愁的朋友。”掌声响起。我接着说:“因为咱们还不太熟悉,同学们还不了解我,还不一定敢当着我的面说心里话,因此我公布我的QQ号和电子信箱,欢迎大家随时随地与我沟通。” 惊呼声响起。我的话立竿见影,第二天我的电子信箱便被塞得满满的:
“老师,您的头发长了一点,请注意为人师表”“请老师不要当着学生的面抽烟”“老师,您说话很风趣,但有时候严肃不足”等等。第二星期,火药味渐浓,第四周,我就有点受不了了,第五周的一封“犯上作乱”的“伊妹儿”终于使我大光其火。我憋不住,当众质问道:“今天的‘伊妹儿’是谁发的?”众学生如惊弓之鸟,默不作声。我威严地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希望能从他们的脸色中找到蛛丝马迹。但我失望了:学生的眼神、脸色基本保持一致。我原以为接下去会收到更出格的“伊妹儿”,但是我错了,信箱是空的,接下来还是空的,我感到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正在拉大。终于,我向学生作了诚恳的检讨,希望同学们不计前嫌,继续把我当朋友,给我发什么“伊妹儿”都行。后来,我又收到了两封“伊妹儿”:“希望叶公好龙的故事不要发生在我们可爱的老师身上”“老师,那天的是我发的,事后我也很后悔。因为我的粗鲁的语言,不只伤害了老师的自尊心,更说明我还不是一个合格的雁洋中学的学生。”
【评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成功的网络德育案例。班主任为了及时了解新生,加强与新生的沟通,在发表了一通热情洋溢的“演说”后,把自己的联系方式(主要是QQ和“伊妹儿”)公诸于众,从而激发了学生与教师接近的兴趣,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心理。然而,当有学生接连不断地向自己“发难”时,老师未能正确处理,居然破起案来,这是德育的大忌,结果学生噤声不语,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就此中断。好在自己及时向学生作检讨,才重新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那两封伊妹儿,一封希望老师能够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能够真正虚心地听取学生的批评意见,而另一封则说明学生已折服于老师的人格魅力,作了认真的自我批评。教师以此实现班主任工作目标的第一步,为今后德育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基础,较好地体现了网络的德育促进功能。
经过在网络德育工作中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钻研探讨,我在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都对上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都能够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在上网时都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去浏览不良的信息,不沉溺网络虚拟时空中,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素养。
【反思】 网络这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的德育工作造成诸多麻烦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网络教育所拥有的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化、表现的多样化、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制性和虚拟化等特点,都为德育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关键是我们如何用好这把“剑”„„
结 束 语
这则班主任教育工作案例,给了我有这样的启发:传统德育工作往往是班主任一言堂,即使是再民主的教师,也不可能使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此,“屏蔽”是常有的事。这也是传统德育的致命弱点。但是,如果运用好网络的教育功能,便可以弥补传统德育中的这一弱点。网络德育能充分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教师权威给学生带来的威压感,学生可以大胆地各抒己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班主任在发现有不和谐因素时,及时交流引导,让师生共同奏出和谐优美的乐章。
叛逆搏关注 脆弱容易误解他人
自尊心很强到敏感的地步但其实又十分自卑
做事的时候很认真,如果他们做的事不是梳头发穿乞丐裤这些事情而是学习那是可以成为优秀生的
有移情现象,常依恋对自己稍好的班主任或年长朋友
第五篇:优秀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班主任工作案例
赵艳
作为一个班主任,后进生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在班级工作中,由于后进生的影响比较大,如果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转化,那么他们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班级的班风。班级中的大多数学生都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旦后进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他们对班级的影响可想而知的。所以班主任必须针对后进生的不同特点,掌握科学的方法,持之以恒,和风细雨,精心管理引导,科学合理的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我所带的班有个学生叫张新帅,每天上课要么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影响别人学习;下课却和同学追逐、打闹;作业要么不做,即使做了,也是马马虎虎,相当潦草„„经常不是任课老师向我反映,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一次次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做一个同学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可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虽然答应了。可过后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面对这种情况!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好他的转化工作。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又一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我们班的张老师。我心里一喜,让他认识错误的机会来了。我轻声问他:“你为什么会恨那个老师?”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为他常常在课堂上批评我。”我顺着问:“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他说:“因为我上地理课时常违反纪律,没按时完成作业„„”“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同学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同学,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 1
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接下来,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做他前面,目的是发挥同学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该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当然,有时这个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她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某某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这也激励他学习上更加努力,劳动也更加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舒心地笑了。”
分析: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庞杂的工作,班主任要付出真心和爱心,掌握科学的方法,并持之以恒。具体来说要做到:
1、要深入了解和分析后进生,并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教师要广泛、深入、细致了解后进生,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不能局限于班级,要把了解的范围拓宽到家庭和社会;要了解后进生的过去、现在,判断他们发展的动向;要了解后进生的优点、长处和缺点,对于后进生的优点和长处要及时给予肯定,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后进生的缺点要严格地进行指导教育。
2、要关心爱护帮助后进生
进生在人际关系上往往表现出:和家长对立关系;在班级中没有地位;师生关系紧张;他们经常生活在受人歧视和嫌弃的阴影里,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关心,久而久之,就与同学和老师在心理上产生对立情绪。有句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打动他们、感染他们,关爱他们。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影响有时甚至超过老师。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因此,我让郭岱山从与其它同学交朋友做起,和吉方建同学晚自习一起坐,让他感受同学对自己的信任,对自己的关心,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努力为后进生创造一 2
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给予他们关心爱护的同时,又要向他们讲明道理,认识自己的不足,教师要循循善诱,并对他们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
3、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 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关心爱护能使后进生获得积极满意的体验,获得温暖、信心和力量。后进生一般比较自卑、内向、孤僻,甚至有种玩世不恭的心理,就更需要教师、同学和家长对他们的关心爱护。有关资料表明,同学受表扬越多,对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学习就越努力。反之,受到表扬越少,同学随之产生的自我期望和努力就越少。因此,同学需要教师不断的鼓励,尤其是要善于发现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进行鼓励和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