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小说)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结合例题技巧解读

时间:2019-05-14 11:0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考记叙文(小说)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结合例题技巧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考记叙文(小说)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结合例题技巧解读》。

第一篇:中考记叙文(小说)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结合例题技巧解读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题 型

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3、为什么设这个标题?这个标题好不好,好在哪里?

一、分析标题的含义

1、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2、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二、理解标题的作用 贯穿全文线索、表明写作对象

总结: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作用往往是:表明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贯穿全文线索;透露情感主旨。此外还有作用:寓意含蓄,引人深思;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记叙文阅读方法之理解题目的含义及作用

如何分析文章的“眼睛” ——记叙文标题含义揣摩

【考点透视】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不少文章的标题与中心意思、作者情感有密切的联系。综观2008年中考阅读试题,关于文章标题的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因此,有必要来探究此类题的设题类型和答题技巧。

【中考链接】

【设题类型】

从2008年的中考试题来看,此类题目的主要题型有三个: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3.评价标题的好处。【解题指导】

一、分析标题的含义

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如人教版七年级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标题的表层含义是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是父亲的去世。再如《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标题的表层含义是他们最后倒下的姿势被固定在废墟里,深层含义是他们壮烈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永驻人们心中。附例文:

定 格 一 种 倒 下 的 姿势

迄今没有见到为他们流行的影像,定格他们到在废墟里的姿势。也许根本就没有人为他们留下过影像。但是,随着搜救人员一点点挖开瓦砾、水泥和砖块,我们依旧记住了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

21岁的幼儿园老师瞿万荣,被扒出废墟时,人们看到她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水泥板,紧紧护住自己怀里的一个孩子。孩子只受了轻伤,呼吸很平稳,而年轻的女教师,却因为头部和背部骨折,早已停止呼吸。

这一幕,定格在‚512‛汶川大地震的第二天,人们扒开四川绵竹世遵道镇幼儿园废墟中的那一刻。

在地震刹那间摧毁我们的家园后,在城市的碎片下,不止一处,人们看到这定格的姿势。

5月13日22时12分,震后第二天,在四川德阳市看到这种姿势。在汉旺镇东汽中学的废墟下,50岁的教导主任谭千秋,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护着4个学生。他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深地凹下去,但4个学生都活了下来。5月14日7时,震后第三天,在四川崇州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当一夜未眠的搜救人员从怀远镇中学垮塌的教学楼下找到吴忠红的遗体时,这位45岁的英语老师背部向上弓着,双手撑地,身下是两名已经死去的学生。

5月14日早上,震后第三天,在四川什邡市看到了这种姿势。搜救人员在龙居中心小学的废墟里刨出一个死去的女子,她同样正努力护着3个孩子,而她的头已被砸下的重物削去一半。幸存师生仔细辨认,才认出那是学校最年轻的女教师向丽。

5月14日10时,震后第三天,在四川绵阳市看到这种姿势。在平武县南坝小学塌下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下,48岁的代课女教师杜正香正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死死地各拉着一个孩子,胸前还护这个孩子。

在四川汶川县也看到了这种姿势。当那里的幸存者们徒手搬开垮塌的映秀镇小学的教学楼的一角时,他们惊呆了:29岁的男老师张米亚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孩子还都活着,这位平时爱唱歌的老师却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他紧紧搂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他的手臂锯断。

不仅仅是老师们。

人们还在各地的废墟中,发现了那些躲在父母身下幸存的孩子。在家园崩塌的那一刻,父母用自己的躯体扛住了砸落的重物,为他们阻挡死神。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了他们在这世上的最后一次努力,那就是用自己的牺牲去换取孩子们的生命。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相信没有功利的考量,来不及是非的权衡,而只有人性深处的本真,以及人类心中永不泯灭的爱。再强大的自然伟力,也摧毁不了它。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

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们,但也许就在同一瞬间,他们以不同的姿势,倒在这个刚刚过去的春天。

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比如“变色龙”的字面意义是一种善于变色的蜥蜴,而契诃夫的《变色龙》中的“变色龙”是比喻像变色龙一样的奥楚蔑洛夫。再如2008年四川眉山卷《拔掉那颗蛀牙》一文的标题“拔掉那颗蛀牙”并不是写拔掉生病的牙齿,而是用标题来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告诉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要学会去爱,付出爱,才能健康、快乐、幸福。

二、分析标题的作用

要了解标题的作用有那些,我们不妨来看看几篇课文。《藤野先生》——表明写作对象,《智取生辰纲》——关联主要情节,《羚羊木雕》——贯穿全文的线索,《心声》——透露情感主旨。此外还有含蓄寓意,引起读者兴趣,制造悬念。如2008年江苏南京卷的《田野上的白发》中的“白发”:(1)“白发”是全文的叙事线索;(2)“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表明写作对象);(3)敲盆赶鼠、跪着插秧时的“白发”,突出母亲的辛劳(关联主要情节);(4)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对母亲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采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珊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丁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丁下采,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珊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谊享一事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予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进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11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另外,设题类型中的“标题好不好?能不能换另外一个”这类考题实际上也是在考查标题的作用。但是要按照要求来答:第一步,表明观点(如:不可);第二步,说出理由(围绕标题的作用);第三步,说出改后的标题的不足。如2008年浙江绍兴卷《一只土碗》的第8题,参考答案:不可。理由是:(1)“一只土碗”作为小说线索,情节围绕它展开;(2)以“一只土碗”为标题,寓意含蓄,可以引起读者兴趣;(3)以“转变”为标题,过于直白,不够含蓄。

总之,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标志,它常常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串联文章的结构,起到揭示主旨和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

一只土碗

游睿

这是有先生家的客厅,青年和先生相对而坐。

青年西装革履意气风发,从头到脚都是用钞票堆起来的名牌。他的面前摆着一只土碗。碗毫无特色,是在乡下随处可买到的那种,做工粗劣,而且还有几个缺口。先生微眯着眼睛,从规则的圆形眼镜片里透出专注的目光。先生端着碗,反复端详着,片刻之后,才小心地将碗放下。

没错,这就是我当初准备花20万元买下的那只碗。先生说。

青年呵呵地笑了笑,然后又搓了搓手说,现在……现在5万元我就卖给你。如果你真想要的话,价格还可以商量。

哦?先生偏了偏头,有些吃惊地看了看青年。你想通了?

先生是这一带的名人。先生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其为人为文在这一带几乎家喻户晓。三年前,先生被一所大学邀去做讲座。先生历来为人低调,讲座开始前先生谢绝了校方前来迎接的专车,一个人徒步来到学校。先生喜欢这种一边欣赏风景一边思考问题的生活方式。路过食堂的时候,一个学生和先生撞了个满怀。端在学生手里的碗顿时落到地上,碗里的饭也撒了一地。

先生连连说对不起,并蹲下来捡那只碗。但这时候,先生愣住了。先生看见那只落在地上的竟然是一只土碗,庆幸的是,碗并没有破,但碗的边缘却摔了好几个缺口。先生早年当过知青下乡,他知道除了偏远的乡下,城里是没有人用这种土碗的,更何况是在这充满前卫和时尚的大学校园。

先生抬起头,发现这个端土碗的学生格外清瘦,高高的个子穿着极不合身而且破旧的衣服。看见先生,他连忙退了一步,拿起那只碗怜爱地抚摩着碗上的缺口。先生发现,这个学生的眼睛顿时有些红了。

先生站起身,想对这个学生说点什么,但学生转眼跑开了。先生的心似乎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

先生的讲座很成功。讲座结束之后先生没有离开。他想起了那只土碗和土碗的主人。经过努力,先生好不容易打听到那个学生的一些情况。那个学生和先生想的一样,来自乡下,家里的经济条件十分不好,一直是学校帮扶的对象。而他手中的那只土碗,从进校时就在使用。他是学校里唯一一个使用土碗的人,这几乎成了学校里的一道风景。

最后,先生找到了那个学生。先生说,对不起,是我摔坏了你的碗,我想看看你的碗摔成什么样子了。

学生就把碗递给了先生。

先生拿起碗仔细看了看说,这碗,已经破了几道口子,你看我干脆赔你一只好吗?

学生摇了摇头说,你以为你赔得起吗?

哦?先生吃惊地看了看学生,看来你我已经知道了,那我就实不瞒了,你这只碗的确是只价值不菲的古董,说吧,你准备多少钱卖给我?

你看走眼了,这只是我们家吃饭的碗。学生说。但你出多少钱我都不卖,这是我上学时我爹亲手交给我的,爹说,看到这只碗你就知道自己是山里的孩子,就应该努力学习。为了给我找学费,爹的腿……

先生的眼睛一亮。先生说,这明明是个古董嘛,反正你也需要钱,我出20万卖给我。

我说了,你出多少我都不卖。最后学生转达身离开,只留下先生一个人在风中沉思。

一晃三年过去了。这三年里,先生一直惦记着这个学生。先生每学期都会匿名给这名学生捐助全部学费。但先生没想到,三年后的今天,当年的那个学生,也就是现在坐在他面前的这个青年,竟然会主动找到他,要把那只土碗卖给他。

先生问,你想通了?

青年笑了笑说,我早就想通了,现在钱才是最重要的,有钱什么都好办。还真谢谢您,三年前您愿意出20万元的价格没买走我这只碗的消息传出去以后,有不少媒体报道了我的故事,我收到了不少捐款,不过那些钱只够我读书用,现在我大学毕业了,急需钱找工作嘛,所以我就想到了您。

那你爹的腿……先生问。

老样子,医生说治不好了。我爹听说有人愿意出20万元买我的碗我没卖,狠狠地打了我一个耳光,还差点不认我这个儿子了,我今天来您这儿,也算是他的意思。您看,这碗……

先生又端起碗,端详了片刻,然后叹了口气说,老实说,你这碗其实就是一只土碗,一开始我就知道它不值钱。不过,既然你今天来了,我还是愿意出一万元买下它。接着先生就从抽屉里取也一沓钱扔过去说,送客。

青年高兴地收下钱,接着起身。转身之际,青年马上又站住了。我想问问,既然你一开始就知道它是一只平常的土碗,为什么还要出高价呢?

我当初出20万元是为了买一种精神,现在出一万元是为了买一份教训!先生并没有抬头,只一挥手,那只土碗顿时在地上摔得粉碎。

【概念阐释】

题目含义理解题能快捷、准确地考查出学生领悟作品内涵、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类试题多以简答题形式出现,考查的角度有:标题的深刻含义;拟写标题;分析多义;理解深义;题眼展现等。文章的题目,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信息,一般来说,它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我们有所启迪,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阅读技法】

1.理解标题与主题的关系。文章的标题与主题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①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主题,所谓标题即主题。这类文章以议论文为多。近几年的中考,议论文阅读考查题中尚没有出现标题含义理解的题目。②有的文章标题形象地暗示主题。③有的文章标题引导读者对主题进行深思,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后两类文章以散文和小说居多。

2.透过表象,善于联想。散文、小说的标题往往不像议论文、说明文那样直截了当,而是很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因此,其标题除了有它的表层意思之外,还有更为深层的含义,即它的比喻义和象征义。理解标题的含义也就是要挖掘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

3.整体感知,善抓点题句。

附例文:

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有的人在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明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丰盛细致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你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因此,你没有能够了解到: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三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岗,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三十二架飞机,十多辆坦克和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地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岗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涌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身上、帽子上冒着呜呜的火苗向敌人扑去,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把要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尸体,做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卡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捺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崩裂,涂了一地。另有一个战士,他的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们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的手指都折断了。……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但他们却打死了三百多敌人,特别是,使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聚歼了敌人。

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鼓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及用刺刀和敌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胡传

九、井玉琢、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这个营长向我说了以上的情形,他的声音是缓慢的,他的感情是沉重的。他说他在阵地上掩埋烈士的时候,他掉了眼泪。但他接着说:‚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而伤心,我是为他们而骄傲!我感觉我们的战士是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

朋友们,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觉得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值得自豪吗?

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的仁义,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二十一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岗县人。他长着一幅微黑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的淳朴可爱。不过因为他才从阵地上下来,显得稍为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他原来是炮兵连的,在有一天夜里,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出去一看,是一个朝鲜老妈妈,坐在山岗上哭。原来他的房子被炸毁了,又在山里搭了个窝棚,但窝棚又被炸毁了。……回来,他马上到连部要求到步兵连去,因为步兵连的需要,就批准了他。我说:‚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那,不同!‛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

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里,有一天他从阵地上下来做饭。刚一进村,有几架敌机袭过来,打了一阵机关炮,接着就扔下了两个大燃烧弹。有几间房子着火了,火又盛,烟又大,不敢到跟前去。这时,他听见烟火里有一个小孩子哇哇哭叫的声音。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一个朝鲜的中年男人在院子里倒着,小孩子的哭声还在屋里。他走到屋门口,可是屋门口的火苗呼呼地已经进不去人,门窗的纸边已经烧着。小孩子的哭声随着那浓烟滚滚地传出来,听得真真切切。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我就用脚踹开门,扑了进去。呀!满屋子灰洞洞的烟,只能听见小孩哭,看不见人。我的眼也睁不开,脸烫的像刀割一般。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上着了火没有,我也不管它了,只是在地上乱摸。先一摸摸着一个大人,拉了拉没拉动,又向大人的身后摸,才摸着一个小孩腿,我就一把抓着抱起来跳出门去。我一看小孩子,是挺好的一个小孩子呀。他穿着个小短褂儿,光着两条小腿儿,小腿乱跳着,哇哇地哭。我心想:‘不管你哭不哭,不救活你家大人,谁养活你哩!’这时候,火更大了,墙上的纸也完全烧着了。我就把他往地上一放,就又从那火门里钻进去了。一拉那个大人,她哼了一声,再拉又不动了。凑近一看,见她脸上的血,已经把她胸前的白衣流红了,眼睛已经闭上。我知道她不行了,才赶忙跑出门外,扑灭身上的火苗,抱起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事迹的时候,你的感觉又是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

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他们是怎样的呢?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咱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他又指了指狭小潮湿的防空洞说:‚你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闷的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阳,光光的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那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呀。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呀。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遛dā@①,边说话也行。那是多么幸福的呢!所以,‛他又把雪放到嘴里,像总结似地说:‚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吃点苦又算什么哩!‛我又问:‚你想不想祖国呀?‛他笑起来:‚谁不想哩,说不想那是假话。可是我不愿意回去。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我们托付给你们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啦?’我怎么答对呢?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我接着问:‚你们经历了这么多危险,吃了这么多辛苦,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他想了一下,才回答我:‚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定恰当呀。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他笑着,用手指比个铜子儿大小,怕我不明白,又说:‚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

朋友们,用不着繁琐的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到我们的战士,是怎样的一种人。这种人是什么一种品质,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的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善良爱好和平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看我:‚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已经知道了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领袖,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如何做“标题”题 1.标题

分析标题的含义。

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比如《变色龙》一文,标题“变色龙”就不是写善于变色的蜥蜴,而是比喻像变色龙一样的奥楚蔑洛夫。如四川眉山卷中《拔掉那颗蛀牙》一文的标题并不是写拔掉生病的牙齿,文题的“蛀牙”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文题告诉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要学会去“爱”,付出爱,才能健康、快乐、幸福。

例2:《蔷薇几度花》的第15题:请简要分析标题中的“蔷薇”在文中的作用。(江苏南京市)

拔掉那颗蛀牙

秦素衣

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 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 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⒀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蔷薇几度花 丁立梅

①喜欢那丛蔷薇。

②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趴着。我把它当作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这个时节,花开了。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蔷薇开花了。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

③也顺带着打量从蔷薇花旁走过的人。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

④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识。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老人着靛蓝的衣,瘦小,皮肤黑,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幅旧画:担子两头各臵一匾子,担头上挂副旧铜锣。老人手持一棒槌,边走边敲,当当,当当当。惹得不少路人循了声音去寻,寻见了,脸上立即浮上笑容来。呀!一声惊呼,原来是卖灶糖的啊。

⑤可不是么!匾子里躺着的,正是灶糖。奶黄的,像一个大大的月亮。久远了啊,它是贫穷年代的甜。那时候,挑糖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只要一听到铜锣响,孩子们立即飞奔进家门,拿了早早备下的破烂儿出来,是些破铜烂铁、废纸旧鞋的,换得掌心一小块的灶糖。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把心填满的。

⑥现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不少人围过去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人买的是记忆,有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

⑦便养成了习惯,午饭后,我必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一半为的是看蔷薇,一半为的是等老人的铜锣敲响。当当,当当当——好,来了!等待终于落了地。有时,我也会飞奔下楼,循着他的铜锣声追去,买上五块钱的灶糖,回来慢慢吃。

⑧跟他聊天。‚老头!‛我这样叫他,他不生气,呵呵笑。‚你不要跑那么快,我追都追不上了。‛我跑过那丛蔷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担前,有些气喘吁吁地说。老人不紧不慢地回我:‚别处,也有人在等着买呢。‛ ⑨祖上就是做灶糖的。这样的营生,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做了五十多年。天生的残疾,断指,两只手加起来,只有四根半指头。却因灶糖成了亲,他的女人,就是因喜吃他做的灶糖嫁给他的。他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灶糖,女儿做裁缝,女儿出嫁了。

⑩‚这灶糖啊,就快没了。‛老人说,语气里倒不见得有多愁苦。

⑾‚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呢?‛

⑿‚以前我在别处卖的。‛

⒀‚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他敲下两块灶糖给我。奶黄的月亮,缺了口。他又敲着铜锣往前去,当当,当当当。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开了。

⒁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老人的糖担儿,刚好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我要求道:‚和这些花儿合个影吧。‛老人一愣,笑看我,说:‚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照,还真没拍过照片呢。‛他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我拍好照,给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蔷薇花。他看一眼,笑。复举起手上的棒槌,当当,当当当,这样敲着,慢慢走远了。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罢。

分析标题的作用:

要了解标题的作用有哪些,我们不妨来看看人教版初中教材的几篇课文:《羚羊木雕》——贯穿全文线索;《藤野先生》——表明写作对象;《智取生辰纲》——关联主要情节;《海燕》——象征或比喻;《心声》——透露情感主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作用主要有:贯穿全文线索、表明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象征或比喻、透露情感主旨。此外还有:引起读者兴趣、制造悬念、烘托、使形象生动等。结合以上示例,认真阅读《蔷薇几度花》,就不难答出“蔷薇”在文中的作用:①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②引出挑糖担的老人;③比喻(象征)老人的品格;④烘托老人的形象。

例3:第14题:通读全文后,请为文章取一个合适的标题。(江苏连云港市)

解析:如何给文章取个合适的标题。

要给文章取一个合适的标题,不妨从标题的作用入手:以贯穿文章的线索为题,以写作对象(即关键的人、物)为题,以文章的主旨为题,以主要情节为题等。另外,在拟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的特点,要紧扣文本,要言简意赅。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就可以完成2009年连云港市的第14题。标题一:冬天的橡树(关键的物或线索);标题二:穿破毡鞋的小男孩(写作对象、关键的人);标题三:震撼心灵的“家访”(情感主旨或主要情节)……

例4:《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第7题:为什么以“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为题目?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作答。(四川成都市)

解析:为什么以此为标题。

要完成此类题目,必须在把握文章内容、主旨和情感的基础上,从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两个方面来答。此题答案示例如下:因为文章写的是“我”在童年久病不好心生悲哀的情况下,偶遇野菊花而获得一种启迪,改变了“我”生活态度的一段经历(含义)。作者以此为题,既凸显了抒写的主体对象(作用),又形象地表现出“野菊花”在自己生命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含义与作用)。

总之,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标志,它常常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串连文章的结构,起到揭示主旨和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这类题只要考生走进文本,细细揣摩,看清要求,相信一定能迎刃而解。

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

赵 宁

①成长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岁月的不断锤炼打磨,才能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怯弱走向勇敢。

②我是母亲的第四个孩子,出世没几天,便被送进医院。医生告知,孩子心脏发育不好,有肺炎、先天性气管炎,很难养活。而我的父母亲,始终不肯放弃我,一天天的打针吃药,细心的照管,使我终于幸存下来。

③我所能记起的是五六岁前后的事情。当别的孩子在村里像兔子一样欢快追逐时,我躲在医院的病床上;当一群孩子相约戏水时,我被关在家里;当小伙伴们爬树、捉知了时,我只能远远地看着。我常搬着小凳子,坐在家门口,看他们跳皮筋、打沙包,时常心生悲哀,我甚至自己一点也不喜欢自己。

④深秋的一天,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感到嘴里干渴,嚷着要喝水。父亲过来习惯地摸我的额头:‚这么烫, 又发烧了。‛他迅速地给我穿戴好,叮嘱了母亲几句,就去推自行车,领我去镇上的医院。当我坐在父亲自行车的后座的时候,才知道,此刻天刚蒙蒙亮,路上几乎没有人。深秋的早晨寒气袭人,父亲飞快地骑着自行车, 我则昏昏沉沉地靠在他的背上。镇医院离家并不远,很快就到了,听诊、化验、取药、打针……这一系列过程,小小的我已是非常熟悉了……出了医院已是9点多了,小镇上早已热闹起来,父亲带着我往家赶。晴朗的天,阳光是金色的,照在一张张兴奋的脸上,我无力地靠在父亲的背上,什么也不想说,也不想看,我只觉得自己与这充满活力的景象格格不入,我像是被快乐遗弃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长大。我无声地哭泣着, 泪水将父亲的外套弄湿了一大片。他感到了什么, 车子骑到前面一个转弯处忽然改变了方向,父亲对我说:‚ 咱们抄小路能近点。‛我从来不知道这条小路也能通向村子。说是一条小路,其实是灌溉渠的渠岸,这条水渠很深,也很宽,渠岸大约一米宽,并不是很平坦。我坐在后座上,觉得有点紧张,便坐直了身子,也没有了一丝困意。⑤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就在前方渠边斜坡上竟然有一大片一大片白色的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开得那样鲜艳,那样精神。‚爸爸,那是什么花?你放我下来吧。‛我从自行车上跳了下来。父亲说:‚这是白菊花,像是野生的。‛我蹲在了路边兴奋地看着这些花,A一丛丛,一簇簇。紧密地挨着,矮矮的,却精神抖擞,一些小虫在上面跳跃飞舞,花朵不大,可开得那样灿烂,没有一丝倦怠之意。我已无法准确地描绘那个时刻小小的我的心境,我只记得那一刻有一幅画面深深地刻印在我脑海里:清凉的风,湛蓝的天,金闪闪的阳光,加上一大片白色的野菊花明艳美丽,清香袭人,一个瘦弱的小女孩看得痴迷,看得绽放了久违的笑颜。而就在那一刻, 她坚定地告诉自己,她要生长得像这花一样美丽……

⑥那一天回家后,我破天荒头一回吃药没有让父母催促,那一大碗药,我第一次面无惧色,一饮而尽。只有我知道,我饮下去的是希望,是力量,是渴望生命如花绽放的动力,那一刻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觉得自己长大了。

⑦多年以后,我终于摆脱了疾病,健康地长大,并没有留下一丝疾病侵扰的痕迹。B 如果说生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那么在我生命的这幅画卷中,那路边的野菊花就该是神来之笔吧!

第二篇:记叙文文章标题作用及含义

中 考 复习------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文章的标题,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既然是“眼睛”,那一定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即文章的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因此,理解文章的标题有助于我们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倾向。

中考中,往往会从标题上出题,考查对作品理解的深度。常见主要考法

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3.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 真题重现----标题的含义

谈谈你对标题“成熟的稻谷会弯腰”的理解。

—— 2010重庆卷《成熟的稻谷会弯腰》 题目“风雨中的菊花”有何含义?

——2010湖北黄石《风雨中的菊花》 真题重现----标题的作用

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标题中的“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田野上的白发》

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

——《天窗》

对文题的综合考察

阅读全文,谈谈选文以“江南

江南”为题有什么好处?

福建漳州《江南 江南》

小说的标题好不好?为什么?

内蒙包头《钟点工的三千元晚宴》

.作者为什么以“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为题目?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作答。(4 分)(09成都市)

.作者为什么以“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为题(4 分)(08成都市)

方法指导

(一)揣摩标题的含义

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 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走一步,再走一步》

表层含义: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

深层含义 :大目标化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击破,取得最后成功。解析:

揣摩标题关键字“走”

联系文章内容看文题指的是:全文写“我”爬上悬崖却恐惧得不敢爬下来,后来是在父亲指点鼓励下“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结合文末主旨句分析,“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因此文题具有更深层的含义,暗含人生哲理。《爸爸的花儿落了》 表层含义:夹竹桃凋谢

深层含义:父亲去世,也预示我长大了 解析:

揣摩标题关键词“花儿落了”

文题一语双关。“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结合文末主旨句揣摩标题深意,“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因此文题也暗含着另一层含义:我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2008年眉山卷《拔掉那颗蛀牙》 标题有何深刻含义?

标题本身是个比喻句,分析比喻义)

 “蛀牙”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性格畸形发展)。

告诉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学会去“爱”,付出爱,才能健康、快乐、幸福。(因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小结

理解标题的含义

 一

联系表层含义  二

体会深层含义  三

联系全文内容  四

结合文章主旨 温故知新

 课文《我的第一本书》

 “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解析: 揣摩标题关键词“第一本书”

联系文中内容(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结合相关抒情议论的句子,理解这第一本书蕴含的深意。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

(二)分析标题的作用  表明写作对象  体现主要内容  贯穿全文线索  揭示情感主旨  引起读者兴趣

(三)品味标题精妙之处--------解题思路 标题风格+(标题特点)+标题作用 标题特点:

标题风格: 准确鲜明、新颖巧妙、简洁凝练、含蓄隽永。

运用某种手法,比如修辞、符号等  1.揣摩标题含义

先看标题的本义(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名对象), 再思考深层含义(与主旨的关系---揭示,点明;与人物的关系----表现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感情和态度,感情变化的触发点;结构---线索、悬念;写法---修辞或表现手法)

 2.分析标题作用

表明写作对象、体现主要内容、贯穿全文线索、揭示情感主旨。 3.最后分析其效果

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

第三篇: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巧回答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巧回答

我们知道:标题一般是文章的眼睛,一般都会直接或间接的表达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它的含义考查形式有四种。

1,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文章标题含义的理解。

2,怎样理解标题中的“xx”的含义。

3,用“xx”作标题有什么好处?

4,为本文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那么我们如何回答标题的含义类题型呢?

我认为标题含义的答题技巧就是:

首先要理解标题的含义,一个根本的原则就是要弄清楚标题的表层含义,然后结合文章的主题,作者的写作意图来思考。

其次要掌握具体的答题思路就是:1,标题运用了修辞方法的,要从分析修辞方法入手来理解其含义。套路看前面的修辞方法。2,从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具体内容,情感,线索等入手来理解标题的含义。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如《母亲的羽衣》一文的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其含义则是

又如《紫藤萝瀑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这样从这个角度入手,就可以这样回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紫藤萝茂盛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追求和对旺盛的生命力的赞美。

再如《北京时间不到点》含义就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让乡下的父子买到优惠的汉堡,“我”和顾客以及服务员故意将错就错,二,这是一句善意的谎言,充分体现出众人的爱心,善心和同情心。

还有《心声》,从表面来说是李京京的心声,而从中心方面考虑,则又包含着作者对教育存在的问题呼吁的心声。

分析标题的作用(好处)也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即,一必须结合文章的内容,主旨,情感,从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两方面来回答。

二必须了解标题的作用。

标题的作用大致有以下几种,1,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线索。

2,确定文章的描写内容,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3,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

4,揭示(暗示)文章的确主旨(中心)。

5,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7,富有哲理,引人思考。

只有了解了上面内容。再结合文章练习,才能有的放矢。

例如《母亲的羽衣》一文的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其作用自然应是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标题是富有内涵和韵味,容易引发读者深层的思考。

又如《紫藤萝瀑布》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其作用自然应是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标题是富有内涵和韵味,容易引发读者深层的思考。

再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用则有1,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线索,2,确定文章的描写内容,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3,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见解,愿和大家共同探讨。

下载中考记叙文(小说)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结合例题技巧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考记叙文(小说)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结合例题技巧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