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复习题与答案

时间:2019-05-14 11:1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复习题与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复习题与答案》。

第一篇: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复习题与答案

二、自测试题

【A型题】

1.寒凉药不具备下列何作用

A.清热泻火

B.凉血解毒

C.滋阴除热

D.补火助阳

E.泻热通便 2.两药配合后,药物疗效降低的配伍关系称

A.相须

B.相使

C.相恶

D.相畏

E.相反 3.确定道地药材的关键因素是

A.品种

B.产地

C.加工

D.采制

E.疗效 4.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神农本草经集注 E.神农本草经 7.下列何组药不是属于十八反的内容

A.甘草反甘遂

B.乌头反白薇

C.海藻反甘遂

D.细辛反藜芦

E.藜芦反丹参6.下列何药组不属于十九畏的内容

A.巴豆畏牵牛子

B.丁香畏郁金

C.黄芩畏生姜

D.肉桂畏赤脂

E.水银畏砒霜 7.中药炮制中”炒炭”属于

A.水制

B.水火共制

C.修制

D.火制

E其它方法 8.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典是 A.《本草纲目》 B.《中药大辞典》 C.《证类本草》 D.《新修本草》 E.《神农本草经》 9.解表药的主要归经是

A.肾、肺

B.肺、脾

C.肺、心

D.膀胱、三焦

E.肺、膀胱 10.白芷用于何种头痛最佳

A.少阳头痛

B.厥阴头痛

C.阳明头痛

D.太阳头痛

E.少阴头痛 11.既能平肝阳又能清肝热的药物是

A.石决明

B.牡蛎

C.夏枯草

D.龙胆草

E.刺蒺藜 12.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的药物是

A.川芎

B.延胡索

C.郁金

D.乳香

E.丹参 13.开窍力强,寒闭.热闭均用的药物是

A.麝香

B.冰片

C.苏合香

D.牛黄

E.郁金 14.治疗膏淋、白浊的首选药是

A.车前子

B.滑石

C.泽泻

D.扁蓄

E.萆薢 15.具有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消肿功效的药

A.薄荷

B.牛蒡子

c.蝉蜕

D.升麻

E.葛根 16.麻黄治疗风寒表实无汗,常与其相须为用的药物是

A.荆芥

B.防风

C.桂枝

D.细辛

E.香薷 17.青皮的功效是

A.理气止痛,和胃化痰

B.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C.理气活血,散结消痞

D.行气散寒止痛

E.疏肝理气,降逆止呕 18.上清肺热,中清胃热,下泻肾火的药物是

A.天花粉

B.石膏

C.知母

D.栀子

E.黄柏 19.确定道地药材的关键因素是

A.品种

B.产地

C.加工

D.采制

E.疗效

20.善治血热之尿血的药物是

A.

地榆

B.侧柏叶

C.小蓟

D.大蓟

E.槐花 21.下列药物中,不具备润肠能便作用的药物是

A.大麻仁

B.杏仁

C.桃仁

D.砂仁

E.柏子仁 22.以下药物中,善治石淋的药物是

A.木通

B.车前子

C.冬葵子

D.金钱草

E.海金砂 23.以下药物中,活血又能补血的是

A.桃仁

B.川芎

C.红花

D.益母草

E.鸡血藤 24.治疗油腻肉食积滞,常选用

A.神曲

B.麦芽

C.山楂

D.莱菔子

E.鸡内金 25.以下除哪项外,均是攻下药的适应证

A.饮食积滞

B.虚寒泻痢

C.火热炽盛

D.大便秘结

E.大肠燥热 26.过量久服可能引起浮肿的药物是

A.山药

B.人参

C.甘草

D.大枣

E.扁豆 27.下列何药既能祛风湿又退虚热.清湿热

A.秦艽

B.地骨皮

C.青蒿

D.胡黄连

E.防己 28.既能泻肺平喘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A.桑白皮

B枇杷叶

C.百部D.苏子

E.杏仁 29.以下中被称为“疮家圣药”的药物是

A.栀子

B.芦根

C.天花粉

D.连翘

E.知母 30.湿浊中阻,脘腹胀满甚者宜选

A.藿香

B.丁香

C.黄连

D.厚朴

E.生姜 31.大蓟小蓟均有的共同功效是

A.收敛止血

B.解毒消痈

c.化瘀止血

D.清肝泻火

E.解毒敛疮 32.以下补气药中又能补气养阴又能生津清火的药物是

A.黄芪

B.白术

C.党参

D.山药

E.西洋参 33.巴豆的适应症是

A.热结便秘

B.寒结便秘

C.肠燥便秘

D.血虚便秘

E.阳虚便秘 34.称之为”夏月之麻黄”的药物是指

A.香薷

B.紫苏

C.白芷

D.桂枝

E.生姜 35.治疗脾阳虚,脾不统血之便血常选药物是

A.生姜

B.艾叶

C.炮姜

D.干姜

E.附子 36.能破气除痞,又可化痰消积的药物是

A.陈皮

B.木香

C.青皮

D.枳实

E.香附 37.下列药物善清心胃之火的是

A.金银花

B.连翘

C.蒲公英

D.栀子

E.黄连 38.外感表证兼有食滞者,何药尤宜用之

A.神曲

B.鸡内金

C.麦芽 D.山楂

E.鸡矢藤 39.功能凉血止血,尤宜于下焦之便血,痔血的药物为

A.侧柏叶

B.地榆

C.白茅根

D.苎麻根

E.大蓟 40.具有活血止痛功效,又能化瘀止血,常与蒲黄相须为用的药物是

A.乳香

B.没药

C.川芎

D.五灵脂

E.姜黄 41.既能养心安神,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A.夜交藤

B.柏子仁

c.合欢皮

D.酸枣仁

E.杏仁

42.具有发散行气作用的药物大多具有的药味特征是

A.甘味

B.苦味

C.酸味

D.辛味

E.咸味 43.升麻与葛根都具有的功效是

A.清热解毒

B.疏肝解郁

C.解表生津

D.解表透疹

E.清利头目 44.中药炮制中“炙”属于

A.火制

B.水制

C.修制

D.水火共制

E.其它制法 45.入汤剂宜后下的药物是

A.钩藤

B.牡蛎

C.滑石

D.木通

E.川乌 46.既能清热泻火,又能生津润燥的药物为

A.寒水石

B.淡竹叶

C.鸭跖草

D.知母

E.栀子 47.因为苦寒伤胃,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A.石膏

B.知母

C.天花粉

D.淡竹叶

E.栀子 48.补气药中能大补元气、补虚救脱的药物是

A.人参

B.党参

C.黄芪

D.白术

E.th药 49.干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都可以用的药物是

A.牛黄

B.地龙

C.珍珠

D.天麻

E.钩藤 50.既能收敛止血,又能消肿生肌,常用于肺胃之出血的药物为

A.白芨

B.蒲黄

C.大蓟

D.地榆

E.紫珠 51.金银花、连翘的共同功效是

A.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B.清热解毒利湿

C.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D.清热解毒凉血

E.清热解毒燥湿

52.善散肝气郁结,治疗胁肋胀痛,又善于调经止痛为妇科调经之要药是

A.木香

B.香附

C.佛手

D.乌药

E.沉香 53.活血化瘀药在使用时,最常配伍应用的是

A.温里药

B.理气药

C.清热药

D.化湿药

E.补阳药 54.用于下焦虚寒而致的月经不调,崩漏,妊娠下血首选

A.地榆

B.艾叶

C.蒲黄

D.干姜

E.炮姜 55.紫苏除能解表散寒外,还兼有的作用是

A.宣肺平喘

B.祛风解痉

C.通窍止痛

D.行气宽中

E.利水消肿 【B型题】

A.散寒解表,利水消肿

B.散寒解表,温经通络

C.散寒解表,消肿排脓

D.散寒解表,解鱼蟹毒

E.散寒解表,温中止呕 1.麻黄具有功效 2.桂枝具有的功效

A.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B.疏散风热,熄风止痉

C.疏散风热,解毒透疹

D.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E.疏散风热,疏肝解郁 3.柴胡具有的功效 4.牛蒡子具有功效

A.乳痈

B.肠痈

C.肺痈

D.疔毒

E.大头瘟毒 5.蒲公英善于治疗 6.鱼腥草善于治疗 7.红藤善于治疗

A.附子

B.肉桂

C.干姜

D.吴茱萸

E.细辛

8.善温中散寒者是 9.善暖肝散寒者是

A.木通

B.石韦

C.金钱草

D.萆薢

E.茵陈 10.善治热淋者

11.善治砂淋、石淋者 12.湿热黄疸的首选药是

A.蒲黄

B.地榆

C.大蓟

D.三七

E.白茅根 13.宜治尿血、血淋涩痛的药物是 14.宜治下焦血热出血证的药物是

A.川芎、延胡索

B.桃仁、红花

C.益母草、牛膝

D.水蛭、虻虫

E.乳香、没药 15.皆能活血行气的药组是 16.具有破血消癓作用的药组是

A.石菖蒲

B.远志

C.龙骨

D.酸枣仁

E.合欢皮 17.功能疏肝解郁,宁心安神的是 18.功能养阴益血,宁心安神的是 【X型题】

1.既能理气又能安胎的药物有

A.紫苏

B.藿香

C.防风

D.砂仁

E.菟丝子 2.金银花可用于治疗

A.肠痈,肺痈

B.外感风热

C.疮痈肿毒

D.热毒泻痢

E.胃寒呕吐 3.下列药物中,有清热利咽作用,可用治咽喉肿痛的是

A.射干

B.黄连

C.山豆根

D.马勃

E.蝉蜕 4.下列补阴药中,具有清心功效的药物有

A.沙参

B.百合C.枸杞

D.麦冬

E.玉竹 5.下列药物中,有止泻作用,可治泄泻的有

A.茯苓

B.白术

C.补骨脂

D.车前子

E.肉苁蓉 6.丹参具有的功效包括

A.活血调经

B.祛瘀止痛

C.凉血消痈

D.利水消肿

E.除烦安神 7.下列药物中,属于用炙法炮制的药物是

A.蜜制黄芪

B.酒制大黄

C.醋制柴胡

D.土制白术

E.盐制杜仲 8.以下属于炒炭的药物是

A.荆芥炭

B.地榆炭

C.血余炭

D.棕榈炭

E.槐花炭 9.以下药物中具有清肺作用的是

A.百部

B.白果

C.

枇杷叶

D.车前子

E.马兜铃 10.以下药物中属于润肺止咳的药物是

A.百部

B.川贝母

C.桔梗

D.前胡

E.紫菀 11.当归可治的病证有

A.月经不调

B.

跌打损伤

C.

阴虚发热

D.肠燥便秘

E.痈疽疮疡 12.益母草与泽兰的共同功效是

A.调经止痛

B.

活血调经

C.

活血疗伤

D.利水消肿

E.清热解毒 13.桂枝的功效包括

A.发汗解肌

B.降逆止呕

C.温通经络

D.温通血脉

E.宣肺平喘 14.下列药物中,可采用醋制降低毒性的是

A.巴豆

B.甘遂

C.芫花

D.京大戟

E.红大戟 15.具有安胎作用的药物有

A.山茱萸

B.白术

C.补骨脂

D.续断

E.杜仲 16.习称“焦三仙”的药物是

A.山楂

B.大黄

C.枳实

D.神曲

E.麦芽 17.决定和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有

A.质地

B.性味

C.形态

D.炮制

E.配伍 18.既能利水,又能健脾的药物有

A.茯苓

B.薏苡仁

C.泽泻

D.白术

E.猪苓 19.善治风湿热痹的药物有

A.秦艽

B.五加皮

C.汉防

D.独活

E.桑枝

20.既可平肝潜阳,又可息风止痉的药物有

A.羚羊角

B.龙骨

C.钩藤

D.天麻

E.蜈蚣

【填空题】

1.制何首乌功效长于______,生何首乌功效长于_______。

2.川贝母功效长于_______,浙贝母则长于________。

3.羌活与独活均能_______、_______。

4.生姜善于________而止呕,黄连善于__________而止呕。

5.龟板,鳖甲的功效共同点是_______,鳖甲兼能________。

6.能引血下行的药物是________,有载药上行作用的药物是_______。

7.黄连与黄柏共同的功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百合的功效为________,_______。

9.补益药中能补气升阳的药物是______,能补血又能止血的药物是______。

10.止血药中,白芨善治_______出血,小蓟善治________出血。

11.金银花与连翘的共同功效是_________、________。

12.能引火归原的药物是_________,能调和诸药的药物是_________。

13.安神药按功效主治的不同,分为___________药与_______药两大类。

14.用法上,附子入煎剂宜________,人参入煎剂宜________。

15.祛风湿药中,能补肝肾,强筋骨的药是________、________。

16.石膏和知母的共同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17.酸味药有________的作用,可治疗________。

18.化痰药中,既能化痰,又能止呕的药是________,_________。

【是非判断题】

1.熟地功能补血止血,益精填髓。

2.苍术功效能燥湿健脾,祛风除湿,明目。

3.独活与羌活均能祛风除湿治痹证,前者治痹证偏于上半身,后者偏治下半身。4.泽泻的功效为利水消肿,渗湿,泻热。

5.丹参的功效是补血调经,解毒消痈,安神。

6.五味子与乌梅均能止咳,止泻,止渴。

7.肉桂具有补火助阳、引血下行的功效。

8.桔梗的功效为润肺化痰,解毒排脓。

9.羚羊角功能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

()()()()()()()()()

10.朱砂能清心安神,活血化瘀,解毒。

()11.解表药中兼能疏肝的药物是柴胡,蝉蜕。

()12.中药的“七情”都是临床常用的配伍。

()13.蒲黄和天花粉均为以植物开花收集花粉入药。

()14.大黄,牡丹皮皆有凉血的作用。

()15.古今关于药物毒性的认识是一致的。

()16.香薷有夏月之麻黄之说,无论阴暑、阳暑均可使用。

()17.生地既可用于实热也用于虚热。

()18.金银花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功效。

()19.人参和黄芪均有补气升阳作用。

()20.关于道地药材,最重要的是产地。

()21.石决明与草决明均为清肝明目之品。

()22.甘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23.丁香有公丁香与母丁香之分,公丁香以果实入药,母丁香以花蕾入药。

()24.生地与玄参均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25.用人参治疗气脱之危重症,剂量为5-10克即可。

()

三、自测试题答案

【A型题】

1.D

2.C

3.E

4.E

5.B

6.C

7.D

8.D

9.E

10.C 11.A

12.A

13.A

14.E

15.B

16.C

17.B

18.C

19.E

20.C 21.D 22.D

23.E

24.C

25.B

26.C

27.A

28.A

29.D

30.D

31.B 32.E

33.B

34.A

35.C

36.D

37.E

38.A

39.B

40.D 41.B 42.D

43.D

44.A

45.A

46.D

47.E

48.A

49.D

50.A 51.C 52.B 53.B

54.B

55.D 【B型题】

1.A

2.B

3.E 4.C

5.A

6.C

7.B

8.C

9.D

10.A 11.C

12.E

13.A

14.B

15..A

16.D

17.E

18.D 【X型题】

1.AD

2.ABCD

3.ACDE 4.BDE

5.ABCDE 6.ACE

7.ABCE 8.ABE

9.CDE

10.ABE

l 1.ABDE

12.BD

13.ACE

14.BCDE 15.BDE 16.ADE

17.DE

18.ABD

19.AC

20.ACD 【填空题】

1.周肾乌须,补益精血;截疟解毒,润肠通便

2.润肺化痰止咳;清肺化痰止咳 3.祛风胜湿;止痛

4.温胃;清胃 5.滋阴潜阳;软坚散结

6.牛膝;桔梗

7.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8.养阴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9.黄芪;阿胶

10.肺胃;小便 11.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12.肉桂;甘草

13.重镇安神;养心安神

14.先煎;温火另煎 15.五加皮;桑寄生

16.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17.收敛固涩;滑脱诸证

18.半夏;竹茹 【是非判断题】

I.×

2.√

3.× 4.√

5.×

6.√

7.×

8.×

9.× l0.×

11.×

12.×

13× 14.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第二篇: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中药学总结

中药学

第一单元、解表药

一、发散风寒药

1.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2.桂枝:发汗解表,温经通阳,助阳化气。

3.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脾胃气滞

4.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胃寒呕吐 5.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水肿脚气 6.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7.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风中之润剂,治风之通药 8.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9.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燥湿止带,消肿排脓。10.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煎服1-3g,反藜芦 11.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12.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13.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

二、辛凉解表药

1.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2.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散肿。

3.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小儿夜啼不安 4.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5.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6.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7.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8.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阳气。(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9.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10.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第二单元、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1.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宜先煎 2.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3.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4.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5.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6.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7.夏枯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8.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二、清热燥湿药:

1.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2.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3.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4.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5.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6.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7.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三、清热解毒药

1.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2.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3.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6-9g,煎剂易致呕吐,多作丸散 4.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5.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6.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7.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8.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9.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10.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11.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12.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13.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散肿。有毒 14.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15.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16.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

17.鸦胆子:清热解毒,截疟治痢,腐蚀疣。苦寒,有小毒 18.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19.熊胆: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四、清热凉血药

1.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2.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3.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无汗骨蒸之要药。4.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反藜芦 5.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6.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定惊。先煎3小时以上

五、清虚热药

1.青蒿: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2.白薇: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疔疮。3.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生津止渴。4.银柴胡:退虚热,除疳热。

5.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第三单元、泻下药

一、攻下药

1.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2.芒硝: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3.番泻叶:泻下通便。

4.芦荟:泻下通便,清肝,杀虫。

二、润下药

1.火麻仁:润肠通便。

2.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3.松子仁: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三、峻下逐水药

孕妇忌用 1.甘逐:泻水逐饮,消肿散结。2.京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3.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藻戟芫遂俱战草 4.牵牛子:泻下逐水,去积杀虫。不宜与巴豆同用

5.巴豆: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

第四单元、祛风湿药

一、祛风寒湿药

1.独活: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2.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消骨鲠。3.川乌:祛风湿,温经止痛。4.蕲蛇:祛风,通络,止痉。5.木瓜: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二、祛风湿热药

1.秦艽: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2.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3.豨签草:祛风湿,利关节,解毒。4.絡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5.雷公藤:煎服,10-25g,文火煎1-2小时;研粉,每日1.5—4.5g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

1.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2.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3.狗脊: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绒毛有止血作用。第五单元、化湿药

1.藿香:化湿,止呕,解暑。2.佩兰:化湿,解暑。

3.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尚能明目 4.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5.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6.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7.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第六单元、利水渗湿药

一、利水消肿药

1.茯苓: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

2.薏苡仁:利水消肿,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3.猪苓:利水消肿,渗湿。

4.泽泻:利水消肿,渗湿,泄热。

二、利尿通淋药

1.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袪痰。包煎 2.滑石:利水通淋,清解暑热,收湿敛疮。3.通草:利尿通淋,通气下乳。4.瞿麦:利水通淋,破血通经。

5.地肤子:利尿通淋,清热利湿,止痒。6.海金砂:、利尿通淋,止痛。

7.石韦: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8.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

三、利湿退黄药

1.茵陈蒿:利胆退黄,解毒疗疮。

2.金钱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3.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泻热通便。

第七单元、温里药

1.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煎服3-15g,有毒,先煎0.5-1小时 2.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3.肉桂:辛甘热,归脾肾心肝经。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原。煎服1-4.5g,宜后下,畏赤石脂

4.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5.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6.丁香: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7.高良姜:温中止痛,温中止呕。8.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第八单元、理气药

1.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2.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3.枳实:破气除痞,化痰消积。尚可治脏器下垂 4.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5.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6.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7.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8.荔枝核:行气散结,散寒止痛。

9.香附: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10.佛手: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11.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12.柿蒂:降气止呃。

第九单元、消食药

1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2.神曲:消食和胃。

3.麦芽:消食健胃,回乳消胀,疏肝解郁。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4.谷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5.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6.鸡内金:消食健胃,涩精止遗。

第八单元、驱虫药

1.使君子:杀虫消积。小儿每岁1-1.5粒,一日总量不超过20粒。服用忌饮茶 2.苦谏皮:杀虫疗癣。有毒,文火久煎。

3.槟榔: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对绦虫疗效最佳 4.雷丸:杀虫消积。

5.榧子:杀虫消积,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第十单元、止血药

一、凉血止血药

1.小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尤善治尿血,血淋

2.大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多用于吐血,咯血及崩漏 3.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下焦血热便血。烫伤之要药 4.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5.侧柏叶: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6.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

二、化瘀止血药

1.三七:化瘀止血,活血止痛。2.茜草:凉血化瘀止血,通经。3.蒲黄:止血,化瘀,利尿。

三、收敛止血药

1.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2.仙鹤草: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补虚,解毒杀虫。3.棕榈炭:收敛止血,止泻止带。4.血余炭:收敛止血,化瘀利尿。

四、温经止血药:

1.艾叶: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2.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第十一单元、活血祛瘀药

一、活血止痛药

1.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2.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

3.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畏丁香 4.姜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5.乳香: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6.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7.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二、活血调经药

1.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反藜芦 2.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3.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4.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5.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下行。6.鸡血藤: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

三、活血疗伤药

1.土鳖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孕妇忌用

2.马钱子:散结消肿,通络止痛。0.3-0.6g。孕妇,体虚者忌用 3.自然铜: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4.骨碎补:破血续伤,补肾强骨。

5.血竭: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1-2g。丸散。

四、破血消癥药

1.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孕妇,经多忌用

2.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功效同上,偏于破血,莪术偏于破气 3.水蛭:破血通经,逐瘀消癥。

第十二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温化寒痰药

1.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反乌头 2.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止痛。孕妇忌用 3.禹白附:祛风痰,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4.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3-6g,用量不宜大 5.旋覆花:降气行水化痰,降逆止呕。包煎 6.白前:降气化痰。

二、清化热痰药

1.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反乌头。2.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痈。反乌头。3.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滑肠通便。4.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凉血止血。5.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6.前胡:降气祛痰,疏散风热。7.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8.海藻: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9.黄药子:化痰散结消瘿,清热解毒。

三、止咳平喘药

1.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小毒,不宜过大,婴儿慎用 2.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3.百部:润肺止咳,杀虫灭虱。4.紫菀:润肺化痰止咳。5.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6.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7.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8.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利水作用强。

9.白果:敛肺化痰定喘,止带缩尿。不可多用,中毒严重出现呼吸麻痹死亡

第十三单元、安神剂

一、重镇安神药

1.朱砂:清心镇惊,安神解毒。只入丸散,0.1-0.5g。有毒,入药只生用忌火煅 2.磁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定喘。丸散不可多服。3.龙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宜先煎

4.琥珀: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只入丸散,1.5-3g,忌火煅

二、养心安神药

1.酸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敛汗。2.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3.合欢皮:解郁安神,活血消肿。

4.远志: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第十四单元、平肝熄风药

一、平抑肝阳药

1.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打碎先煎。

2.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外用燥湿收敛。3.牡蛎: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煅用)4.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因含微量砷,不宜长期服用 5.刺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6.罗布麻:平抑肝阳,清热利尿。

二、息风止痉药 1.羚羊角: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1-3g单煎2小时以上。研末0.3-0.6g 2.牛黄:化痰开窍,凉肝熄风,清热解毒。入丸散剂0.15-0.35g孕妇慎用 3.珍珠: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4.钩藤:清热平肝,息风定痉。后下

5.天麻:息风止痉,平抑潜阳,祛风通络。

6.全蝎: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3-6g大毒,孕妇慎用。7.蜈蚣: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8.地龙: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9.僵蚕: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第十五单元、开窍药

1.麝香: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催生下胎。入丸散剂0.03-0.1g 2.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只入丸散0.15-0.3g。3.苏合香:开窍醒神,辟秽止痛。

4.石菖蒲: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噤口痢

第十六单元、补虚药

一、补气药

1.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文火另煎。反藜芦 2.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反藜芦 3.党参:补脾肺气,补血,生津。4.太子参:补气健脾,生津润肺。

5.黄芪: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6.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7.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8.白扁豆:补脾和中化湿。

9.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10.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11.蜂蜜:补中,润燥,止痛,解毒。

二、补阳药

1.鹿茸: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1-2研末吞服 2.紫河车:补肾益精,养血益气。3.淫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4.仙茅:温肾壮阳,祛寒除湿。5.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6.续断: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8.肉苁蓉: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9.补骨脂: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10.益智仁::暖肾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唾。11.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12.沙苑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13.蛤蚧: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14.冬虫夏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

三、补血药

1.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2.熟地黄: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3.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4.阿胶:补血,滋阴,润燥,止血。

5.何首乌:制用补益精血,固肾乌须;生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6.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四、补阴药

1.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2.南沙参:养阴清肺,清胃生津,补气,化痰。3.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4.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5.天冬:养阴润燥,清肺生津。6.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7.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8.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9.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肝肾阴虚及早衰证。10.墨旱莲:滋补肝肾,凉血止血。11.女贞子:滋补肝肾,乌须明目。

12.龟板: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13.鳖甲:滋阴潜阳,清热除蒸,软坚散结。

第十七单元、收涩药

一、固表止汗药 1.麻黄根:固表止汗。

2.浮小麦:固表止汗,益气除热。

二、敛肺涩肠

1.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2.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渴。3.诃子: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利咽开音。

4.五倍子:敛肺降火,止咳止汗,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5.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6.赤石脂:涩肠止泻,收敛止血,(外)敛疮生肌。

三、固精缩尿止带

1.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止血止汗。2.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3.金樱子:固精缩尿止带,涩肠止泻。

4.海螵蛸: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5.莲子:固精止带,健脾止泻,益肾养心。6.芡实: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7.椿皮: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止泻,止血。

第十八单元、攻毒杀虫止痒药

1.雄黄:解毒,杀虫,祛痰截疟。二硫化二砷,内服0.05-0.1g入丸散,不可久服。孕妇忌用,忌火煅

2.硫黄:(外)解毒杀虫疗疮,(内)补火助阳通便。治疗疥疮要药 3.白矾: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化痰。4.蛇床子:杀虫止痒,燥湿,温肾壮阳。

5.蟾酥:解毒,止痛,开窍醒神,。内服0.015-0.03g入丸散,勿过量,外用不可入目,孕妇忌用。

5.蜂房:攻毒杀虫,祛风止痛。

第十九单元、拔毒化腐生肌药

1.升药:拔毒,去腐。

2.砒石:含砷矿物。内服一次用量0.002-0.004g入丸散。3.炉甘石: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炮制后用。

4.硼砂:(外)清热解毒,(内)清肺化痰。内服1.5-3g入丸散。

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

1.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炒炭止血的药物是 荆芥

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 薄荷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散肿的药物是 牛蒡子

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的药物是 蝉蜕

既能透疹又能升举阳气的药物是 升麻

既能透疹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药物是 葛根 既能透疹又能凉血解毒的药物是 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药物是 牛蒡子、升麻、紫草

2.通窍——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既能通鼻窍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 白芷

既能通鼻窍又能温肺化饮的药物是 细辛

既能通鼻窍又能解表的药物是 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3.清肝明目——羚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母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 桑叶、菊花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润燥的药物是 桑叶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菊花、羚羊角、熊胆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燥湿止痢止带的药物是 秦皮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羚羊角、熊胆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羚羊角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决明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药物是 车前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的药物是 石决明、珍珠母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药物是 珍珠母

4.清虚热——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鳖甲、银柴胡

专清虚热的药物是 银柴胡

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 知母

既能清虚热又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药物是 牡丹皮

既能清虚热又能解暑截疟的药物是 青蒿

既能清虚热又能清肺降火、凉血止血的药物是 地骨皮

既能清虚热又能除疳热、清湿热的药物是 胡黄连

既能清虚热又能祛风湿、清湿热的药物是 秦艽

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药物是 鳖甲

5.下乳——关木通、穿山甲

既能下乳又能利尿通淋的药物是 关木通

既能下乳又能活血消癥、消肿排脓的药物是 穿山甲

6.截疟——青蒿、生何首乌、槟榔、常山

既能截疟又能清热解暑的药物是 青蒿

既能截疟又能润肠通便、解毒的药物是 生何首乌

既能截疟又能吐痰涎的药物是 常山

既能截疟又能驱虫消积、行气利水的药物是 槟榔

7.安胎——紫苏、黄芩、砂仁、桑寄生、杜仲、续断、菟丝子、白术、苎麻根、艾叶

既能安胎又能解表、行气宽中的药物是 紫苏

既能安胎又能清热燥湿的药物是 黄芩

既能安胎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 砂仁 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是 桑寄生、杜仲、续断

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的药物是 桑寄生

既能安胎又能凉血止血、解毒的药物是 黄芩、苎麻根

既能安胎又能温经止血的药物是 艾叶

既能安胎又能补气、健脾、止汗的药物是 白术

既能安胎又能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的药物是 菟丝子

8.开窍——郁金、皂荚、麝香、冰片、蟾蜍、苏合香、石菖蒲、牛黄、远志

既能开窍又能活血通经的药物是 麝香

既能开窍又能外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冰片

既能开窍又能宁神化湿和胃的药物是 石菖蒲

既能开窍又能解毒止痛的药物是 蟾蜍

既能开窍又能熄风止痉、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牛黄

既能开窍又能宁心安神、祛痰、消散痈肿的药物是 远志

9.杀虫——苦参、贯众、芦荟、牵牛子、花椒、川楝子、苦楝皮、槟榔、百部

(皂荚、雷公藤、仙鹤草、使君子、南瓜子、鹤草芽、雷丸)

既能杀虫又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药物是 贯众

既能杀虫又能泻下清肝的药物是 芦荟

既能杀虫又能逐水去积的药物是 牵牛子

既能杀虫又能温中止痛的药物是 花椒

既能杀虫又能疗癣的药物是 川楝子、苦楝皮

既能杀虫又能行气止痛的药物是 川楝子

既能杀虫又能消积行气的药物是 槟榔

既能杀虫又能润肺止咳的药物是 百部

10.润肠通便——郁李仁、火麻仁、桃仁、当归、瓜蒌(仁)、决明子、(苦)杏仁、苏子、肉豆蔻、生首乌、硫黄、柏子仁、知母、虎杖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郁李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肝明目的药物是 决明子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活血祛瘀的药物是 当归、桃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药物是 瓜蒌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止咳平喘的药物是 杏仁、苏子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肾阳、益精血的药物是 肉苁蓉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调经的药物是 当归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解毒截疟的药物是 生首乌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阳的药物是 肉苁蓉、硫黄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的药物是 当归、桃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养心安神的药物是 柏子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养阴的药物是 麦冬

第三篇:执业医师考试 中药学功效 总结

一.解表药 7.柴胡:解表退热 疏肝解郁 升举阳气发散风寒:

(和解少阳)1.麻黄: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8.升麻:解表透疹 清热解毒 升举阳气

(发汗强)风寒表实无汗 9.葛根:解肌退热 透疹 生津止渴

2.桂枝:发汗解肌 温经通脉 助阳化气升阳止泻

(有汗无汗皆可)10.淡豆豉:解表 除烦 宣发郁热 3.紫苏:解表散寒 行气宽中 解鱼蟹毒 二.清热药 4.生姜:解表散寒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清热泻火:

解毒 5.香薷: 发汗解表 化湿和中 利水消

肿(暑湿证)6.荆芥: 祛风解表 透疹消疮 止血 7.防风: 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 止痉 8.羌活: 解表散寒 祛风胜湿 止痛(外感风寒夹湿证 上半身)9.白芷:解表散寒 祛风止痛 通鼻窍

燥湿止带 消肿排脓 祛风止痒

(阳明经头痛 眉棱骨痛)10.细辛: 解表散寒 祛风止痛 通窍

温肺化饮(阳虚感冒 1-3g)11.藁本:发散风寒 除湿止痛(巅顶)12.苍耳子 发散风寒 通鼻窍 祛风湿

止痛 鼻渊要药 13.辛夷: 发散风寒 通鼻窍 鼻渊要药发散风热: 1.薄荷: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利咽透

疹 疏肝行气 2.牛蒡子 疏散风热 宣肺祛痰 利咽透

疹 解毒消肿 3.蝉蜕: 疏散风热 利咽开音 透疹 明目退翳 息风止痉 4.桑叶: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 清肝明

目 清肺润燥 凉血止血 5.菊花: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 清肝明

目 清热解毒 6.蔓荆子 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1.石膏: 生用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 煅用敛疮生肌 收湿 止血 2.知母: 清热泻火 生津润燥

3.芦根: 清热泻火 生津止渴 除烦

止呕 利尿(胃热呕吐)4.天花粉 清热泻火 生津止渴

消肿排脓

5.淡竹叶 清热泻火 除烦 利尿

6.栀子 泻火除烦 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

焦栀子凉血止血

7.夏枯草:清热泻火 明目 散结消肿

(泻肝火)8.决明子 清热明目 润肠通便 清热燥湿: 1.黄芩: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上焦)

止血 安胎(凉血止血)2.黄连: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中焦)3.黄柏: 清热燥湿 泻火除蒸(下焦)

解毒疗疮 退虚热 4.龙胆草 清热燥湿 泻肝胆火 5.秦皮: 清热燥湿 收涩止痢 止带

明目

6.苦参: 清热燥湿 杀虫 利尿

7.白鲜皮:清热燥湿 祛风解毒(皮肤常用药)清热解毒: 1.金银花: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凉血

止痢:热毒血痢)

2.连翘: 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 疏散24野菊花 清热解毒

风热(疮家圣药)

清热凉血: 3.穿心莲: 清热解毒 凉血 消肿 燥湿 1.生地黄:清热凉血 养阴生津

4.大青叶: 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利咽2.玄参: 清热凉血 泻火解毒 滋阴

消肿 3.牡丹皮:清热凉血 活血祛瘀 5.板蓝根: 清热解毒 凉血 利咽(无汗骨蒸要药)

(痄腮)4.赤芍: 清热凉血 散瘀止痛

6.青黛: 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清肝泻(凉血活血)

火 定惊(肝火犯肺咳嗽咯血)5.紫草: 清热凉血 活血 解毒透疹 7.贯众: 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杀虫8.蒲公英: 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利湿

通淋(乳痈)9.紫花地丁 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 10.土茯苓 解毒 除湿 通利关节(梅毒)11.鱼腥草: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利尿

通淋(肺痈)12.射干: 清热解毒 消痰 利咽 13.山豆根: 清热解毒 利咽消肿 14.马勃: 清热解毒 利咽 止血 15.白头翁: 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热毒血痢)16.马齿笕: 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止痢17.鸭胆子 清热解毒 止痢 截疟

腐蚀赘疣 18.白花蛇舌:清热解毒 利湿通淋 毒蛇咬伤 19.熊胆 清热解毒 息风止痉

清肝明目 20大血藤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21败酱草: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祛瘀

止痛。22山慈菇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23漏芦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痛

经下乳,舒筋通脉。6.水牛角:清热凉血 解毒 定惊 清虚热: 1.青蒿:清透虚热 凉血除蒸 解暑 截疟 2.白薇:清热凉血 利尿通淋 解毒疗疮3.地骨皮:凉血除蒸 清肺降火

生津止渴 4.银柴胡:退虚热 除疳热 5.胡黄连:退虚热 除疳热 清湿热 三.泻下药 攻下药: 1.大黄: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 逐瘀通经(阳明腑实证-痛胀吐闭)2.芒硝:泻下攻积 润燥软坚 清热消肿3.番泻叶: 泻下通便

4.芦荟: 泻下通便 清肝 杀虫

润下药:

1.火麻仁: 润肠通便

2.郁李仁: 润肠通便 利水消肿

3.松子仁: 润肠通便 润肺止咳

峻下逐水: 1.甘遂: 泻水逐饮 消肿散结(癫痫)2.京大戟:泻水逐饮 消肿散结 3.莞花:泻水逐饮 祛痰止咳 杀虫疗疮4.牵牛子:泻下逐水 去积杀虫 5.巴豆:峻下冷积 逐水退肿 祛痰利咽

外用蚀疮

四.祛风湿药: 7.草果:燥湿温中 除痰截疟 祛风寒湿 六.利水渗湿药 1.独活: 祛风湿 止痛 解表(下半身)利水消肿

2.威灵仙:祛风湿 通络止痛 消骨鲠 3.川乌: 祛风湿 温经止痛 4.蕲蛇: 祛风 通络 止痉 止痒 5.木瓜: 舒筋活络 和胃化湿(吐泻转筋)6.乌鞘蛇 祛风,通络,止痉。7.青风藤 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 祛风湿热 1.秦艽: 祛风湿 通络止痛 退虚热 清湿热 2.防己: 祛风湿 止痛 利水消肿

(风湿痹症偏热者)3.欷莶草:祛风湿 利关节 解毒 4.络石藤:祛风通络 凉血消肿 5.雷公藤: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 消肿止

痛 杀虫解毒(麻风顽癣)6.桑枝 祛风湿,利关节 祛风湿强筋骨 1.五加皮: 祛风湿 补肝肾 强筋骨 利水(风湿痹痛兼有肝肾亏虚)2.桑寄生:祛风湿 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 3.狗脊: 祛风湿 补肝肾 强腰膝 狗脊绒毛可止血 五.化湿药 1.藿香:化湿 止呕 解暑 2.佩兰:化湿 解暑

(中焦秽浊陈腐之气--口臭)3.苍术:燥湿健脾 祛风散寒 明目 4.厚朴:燥湿消痰 下气除满(实满 湿满)5.砂仁:化湿行气 温中止泻 安胎 6.豆蔻:化湿行气 温中止呕 1.茯苓: 利水消肿 渗湿 健脾 宁心 2.薏苡仁:利水消肿 渗湿 健脾 除痹

清热排脓 3.猪苓: 利水消肿 渗湿

4.泽泻:利水消肿 渗湿 泄热

(肾膀胱湿热)

5.香加皮: 本品有毒,服用不宜过量 6.冬瓜皮 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利尿通淋

1.车前子:利尿通淋 渗湿止泻 明目

祛痰(湿热淋证 暑湿泄泻)

2.滑石:利水通淋 清解暑热 收湿敛疮 3.通草: 利尿通淋 通气下乳 4.瞿麦: 利尿通淋 破血通经 5.地肤子:利尿通淋 清热利湿 止痒 6.海金沙:利尿通淋 止痛(淋证痛)7.石韦:利尿通淋 清肺止咳 凉血止血

(肺热咳喘 石淋)8.卑藓: 利湿去浊 祛风除痹(膏淋)9萹蓄 利尿通淋,杀虫止痒。10木通 利尿通淋,清心火,痛经下乳。

利湿退黄

1.茵陈蒿:利湿退黄 解毒疗疮(黄疸要药)2.金钱草:利湿退黄 利尿通淋 解毒消

肿(石淋--肝胆结石)3.虎杖: 利湿退黄 清热解毒 散瘀止

痛 化痰止咳 泻热通便

七.温里药 5.莱菔子 消食除胀 降气化痰 1.附子:回阳救逆 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消食,行气除胀)

(诸阳虚皆可)6.鸡内金 消食健胃 涩精止遗 2.干姜:温中散寒 回阳通脉 温肺化饮 十.驱虫药 3.肉桂: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 温通经脉 1.使君子:杀虫消积(小儿蛔虫)

引火归原(肾阳虚)2.苦楝皮:杀虫 疗癣

4.吴茱萸: 散寒止痛 降逆止呕 助阳3.槟榔: 杀虫消积 行气 利水 截疟

止泻(巅顶头痛 五更泄泻)4.雷丸: 杀虫消积

5.小茴香:散寒止痛 理气和胃(寒疝

腹痛,睾丸偏坠疼痛)6.丁香:温中降逆 散寒止痛 温肾助阳7.高良姜:温中止痛 温中止呕 8.花椒: 温中止痛 杀虫止痒 八.理气药 1.陈皮: 理气健脾 燥湿化痰 2.青皮: 疏肝破气 消积化滞 3.枳实: 破气除痞 化痰消积 4.木香:行气止痛 健脾消食 5.沉香:行气止痛 温中止呕 纳气平喘6.川楝子 行气止痛 杀虫(肝胃不和胸

胁疼痛兼有热者)7.乌药 行气止痛 温肾散寒(尿频遗尿)8.荔枝核 行气散结 散寒止痛(长于疝气疼痛,睾丸疼痛)9.香附:疏肝解郁 调经止痛 理气调中10.佛手 疏肝解郁 理气和中 燥湿化

痰 11.薤白:通阳散结 行气导滞(胸痹)12.柿蒂:降气止呃 13.大腹皮 行气宽中,利水消肿 九.消食药 1.山楂:消食化积 行气散瘀(肉食)2.神曲: 消食和胃(食积+腹泻/表证)3.麦芽:消食健胃 回乳消胀 疏肝解郁4.稻芽: 消食和中 健脾开胃 5.榧子:杀虫消积 润肠通便 润肺止咳 十一.止血药 凉血止血药: 1.小蓟: 凉血止血 散瘀解毒消痈(利尿通淋--尿血、血淋)2.大蓟:凉血止血 散瘀解毒消痈(散瘀)3.地榆:凉血止血 解毒敛疮(下焦血热 烫伤要药)4.槐花:凉血止血 清肝泻火 5.侧柏叶:凉血止血 化痰止咳

生发乌发(脱发)6.白茅根:凉血止血 清热利尿 清肺胃热(尿血)

化瘀止血药:

1.三七: 化瘀止血 活血定痛

2.茜草: 凉血化瘀止血 通经

(血热夹瘀的各种出血证)3.蒲黄: 止血 化瘀 利尿(血淋尿血)4.降香 化瘀止血,理气止痛 收敛止血药: 1.白芨:收敛止血 消肿生肌(肺胃出血 手足皲裂)2.仙鹤草:收敛止血 止痢 截疟 补虚

解毒杀虫 3.棕榈炭:收敛止血 止泻止带 4.血余碳: 收敛止血 化淤利尿

温经止血药: 5.血竭:活血定痛 化瘀止血 敛疮生肌 1.艾叶: 温经止血 散寒调经 安胎 破血消癥

(崩漏 安胎要药)1.莪术: 破血行气 消积止痛 2.炮姜: 温经止血 温中止痛(血瘀气滞 行气好)十二.活血化瘀药 2.三棱: 破血行气 消积止痛(破血好)活血止痛 3.水蛭 破血通经 逐瘀消徵(1.川芎: 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瘀血重证)

(血中气药 头痛要药)4.穿山甲 活血消癥,通经,2.延胡索 活血 行气 止痛(长于止痛)下乳,消肿排脓 3.郁金:活血止痛 行气解郁 清心凉血

利胆退黄 4.姜黄: 破血行气 通经止痛 5.乳香: 活血行气止痛 消肿生肌 6.没药: 活血止痛 消肿生肌 7.五灵脂 活血止痛 化瘀止血 活血调经 1.丹参:活血调经 祛瘀止痛 凉血消痈

除烦安神 2.红花: 活血通经 祛瘀止痛(通经止痛要药)3.桃仁:活血祛瘀 润肠通便 止咳平喘4.益母草 活血调经 利尿消肿 清热解毒 5.牛膝: 活血通经 补肝肾 强筋骨 利

水通淋 引火(血)下行 6.鸡血藤 行血补血 调经 舒筋活络 7.王不留行 活血通经 下乳消痈,利

尿通淋 8.泽兰 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活血疗伤 1.土鳖虫:破血逐瘀 续筋接骨(骨伤要药)2.马钱子: 散结消肿 通络止痛

(0.3-0.6g)3.自然铜:散瘀止痛 接骨疗伤 4.骨碎补: 破血续伤 补肾强骨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温化寒痰: 1.半夏: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

外用消肿止痛(燥湿化痰,温化寒痰要药 止呕要药 痰饮)2.天南星 燥湿化痰 祛风解痉 外用消肿止痛 3.禹白附 祛风痰 止痉 止痛 解毒散

结(熄风止痉 毒蛇咬伤)4.白芥子 温肺化痰 利气 散结消肿

(关节经络之痰 阴疽)

5.旋覆花 降气行水化痰 降逆止呕 6.白前: 降气化痰

清化热痰

1.川贝:清热化痰 润肺止咳 散结消肿 2.浙贝母:清热化痰 散结消痈 3.瓜蒌:清热化痰 宽胸散结 润肠通便 4.竹茹:清热化痰 除烦止呕 凉血止血 5.天竺黄:清热化痰 清心定惊(小儿惊风)6.前胡: 降气祛痰 疏散风热 7.桔梗: 宣肺 祛痰 利咽 排脓

(引经药 任何咳嗽都可)

8.海藻: 消痰软坚 利水消肿 9.昆布: 消痰软坚 利水消肿 10.黄药子 化痰散结消瘿 清热解毒 11.海蛤壳 清肺化痰 软坚散结

止咳平喘: 6.罗布麻:平抑肝阳 清热 利尿 1.杏仁: 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 息风止痉药: 2.紫苏:降气化痰 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 1.羚羊角平肝息风 清肝明目 清热解3.百部: 润肺止咳 杀虫灭虱 4.紫苑: 润肺化痰止咳 5.款冬花:润肺下气 止咳化痰 6.枇杷叶:清肺止咳 降逆止呕 7.桑白皮:泻肺平喘 利水消肿 8.葶苈子:泻肺平喘 利水消肿 9.白果: 敛肺化痰定喘 止带缩尿 十四.安神药 重镇安神 1.朱砂:清心镇惊 安神解(0.1-0.5g)2.磁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 聪耳明目

纳气定喘 3.龙骨: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生)收敛固涩(煅)(滑脱诸证)4.琥珀:镇惊安神 活血散瘀 利尿通淋养心安神 1.酸枣仁:养心益肝 安神 敛汗 2.柏子仁:养心安神 润肠通便 3.合欢皮:解郁安神 活血消肿 4.远志:宁心安神 祛痰开窍 消散痈肿5.首乌藤 养血安神,祛风通络 十五.平肝息风药平抑肝阳药: 1.石决明:平肝潜阳 清肝明目(平肝清肝)2.珍珠母:平肝潜阳 安神 定惊明目

外用燥湿收敛 3.牡蛎:重镇安神 潜阳补阴 软坚散结

(滑脱诸证 收敛制酸)4.代赭石:平肝潜阳 重镇降逆

凉血止血 5.刺蒺藜:平肝疏肝 祛风明目(肝郁肝阳上亢)

毒(热极生风 清肝火明目)2.牛黄:化痰开窍 凉肝息风 清热解毒 3.珍珠:安神定惊 明目消翳 解毒生肌 4.钩藤:清热平肝 息风定惊(肝阳上亢有热者)5.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 祛风通络 6.地龙 清热定惊 通络平喘 利尿 7.全蝎:息风止痉 攻毒散结 通络止痛 8.蜈蚣:息风止痉 攻毒散结 通络止痛 9.僵蚕: 祛风定惊 化痰散结 十六.开窍药 1.麝香:开窍醒神 活血通经 消肿止痛

催生下胎

2.冰片: 开窍醒神 清热止痛

3.苏合香:开窍醒神 辟秽 止痛 4.石菖蒲:开窍醒神 化湿和胃 宁神益

志(醒神宁神)十七.补虚药 补气药: 1.人参 大补元气 补脾益肺 生津 安神益智 2.西洋参 补气养阴 清热生津 3.党参: 补脾肺气 补血 生津 4.太子参 补气健脾 生津润肺

5.黄芪: 健脾补中 升阳举陷 益卫固

表 利尿 托毒生肌 6.白术:健脾益气 燥湿利尿 止汗 安胎(补气健脾 脾虚胎动不安)7.山药:补脾养胃 生津益肺 补肾涩精

(平补脾肺肾)

8.白扁豆:补脾和中 化湿

9.甘草:补脾益气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清热解毒 调和诸药(心动悸脉结代)

10.大枣:补中益气 养血安神 缓药性 度劳伤心脾的血虚失眠)11.蜂蜜: 补中 润燥 止痛 解毒 补阳药 1.鹿茸: 补肾阳 益精血 强筋骨 调冲任 托疮毒 2.紫河车:补肾益精 养血益气 3.淫羊藿:补肾壮阳 祛风除湿(长于补肾壮阳)4.巴戟天:补肾助阳 祛风除湿 5.仙茅: 温肾壮阳 祛寒除湿 6.杜仲: 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 7.续断:补益肝肾 强筋健骨 止血安胎

疗伤续折 8.肉苁蓉:补肾助阳 润肠通便 9.补骨脂: 补肾助阳 固精缩尿 温脾

止泻 纳气平喘(五更泄泻)10.益智仁 暖肾固精缩尿 温脾开胃摄唾 11.菟丝子 补肾益精 养肝明目 止泻

安胎(肾虚胎动不安)12.沙菀子 补肾固精 养肝明目 13.蛤蚧: 补肺益肾 纳气平喘 助阳益

精 肝肾两虚咳喘 14.冬虫夏草:补肾益肺 止血化痰 15.锁阳 补肾壮阳,润肠通便 补血药 1.当归:补血调经 活血止痛 润肠通便

(补血圣药 补血活血)2.熟地黄 补血养阴 填精益髓 3.白芍:养血敛阴 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柔肝平肝)4.阿胶: 补血 滋阴 润肺 止血(补血止血)5.何首乌 制首乌补益精血 固肾乌须;生首乌解毒 截疟 润肠通便 6.龙眼肉 补益心脾 养血安神(思虑过补阴药 1.北沙参:养阴清肺 益胃生津 2.南沙参:养阴清肺 益胃生津

补气 化痰

3.百合: 养阴润肺 清心安神 4.麦冬: 养阴生津 润肺清心

5.天冬: 养阴润燥 清肺生津

6.石斛: 养胃生津 滋阴清热(胃阴虚 肾阴虚)7.玉竹: 养阴润燥 生津止渴 8.黄精: 补气养阴 健脾 润肺 益肾

(补气补阴,补脾肺补肾)9.枸杞子: 滋补肝肾 益精明目 10.墨旱莲:滋补肝肾 凉血止血 11.女贞子:滋补肝肾 乌须明目 12.龟甲: 滋阴潜阳 益肾健骨

养血补心

13.鳖甲:滋阴潜阳 退热除蒸 软坚散结 十八.收涩药 固表止汗 1.麻黄根:固表止汗 2.浮小麦:固表止汗 益气 除热 敛肺涩肠 1.五味子:收敛固涩 益气生津 补肾宁心 2.乌梅:敛肺止咳 涩肠止泻 安蛔止痛

生津止渴 3.五倍子 敛肺降火 止咳止汗 涩肠止泻 固精止遗 收敛止血 收湿敛疮 4.诃子:涩肠止泻 敛肺止咳 利咽开音5.肉豆蔻:涩肠止泻 温中行气

6.赤石脂:涩肠止泻 收敛止血 敛疮生

肌(止泻止血)

固精缩尿止带

1.山茱萸:补益肝肾 收敛固涩 2.桑螵蛸:固精缩尿 补肾助阳

3.金樱子:固精缩尿止带 涩肠止泻 4.海螵蛸: 固精止带 收敛止血

制酸止痛 收湿敛疮

5.莲子:固精止带 补脾止泻 益肾养心

(长于止泻又能安神)6.芡实:益肾固精 健脾止泻 除湿止带 7.椿皮:清热燥湿 收敛止带

止泻 止血

十九.攻毒杀虫止痒药

1.雄黄: 解毒 杀虫 祛痰截疟 2.硫磺: 外用解毒杀虫疗疮

内服补火助阳通便

3.白矾:外用解毒杀虫 燥湿止痒

内服止血 止泻 化痰

4.蛇床子 杀虫止痒 燥湿 温肾壮阳 5.蟾蜍: 解毒 止痛 开窍醒神

(内服0.015—0.03克)

6.蜂房: 攻毒杀虫 祛风止痛 二十.拔毒化腐生肌药 1.升药: 拔毒 去腐 2.砒石: 0.002~0.004克

3.炉甘石 解毒明目退翳 收湿止痒敛疮

4.硼砂: 外用清热解毒 内服清肺化痰

第四篇: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复习题(一)

A1型题 答题说明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 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1.下列五种感染过程最常见的是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2.确立传染病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 A.隔离期 B.症状明显期 C.潜伏期 D.传染期 E.前驱期

3.关于抗HBs与抗HBc,下列那一项是正确的 A.两者均为自身抗体 B.两者均为保护性抗体

C.抗HBs为自身抗体,抗HBc为保护性抗体 D.抗HBs为保护性抗体,抗HBc不是保护性抗体 E.抗HBs不是保护性抗体,抗HBc为保护性抗体 4.在下列诊断阿米巴肝脓肿要点中,其中错误的是 A.脓液中找到阿米巴滋养体即可诊断 B.脓液中找到阿米巴包囊即可诊断 C.脓液中找到夏科-莱登结晶可考虑诊断 D.服用甲硝唑有效 E.脓液为棕褐色可考虑诊断 5.下列霍乱休克抢救措施中错误的是 A.尽快补充液体及电解质,扩容治疗

B.大量应用缩血管性血管活性药物是升血压的关键 C.必要时加用氢化可的松 D.及时补充钾离子

E.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者用强心剂毛花苷 6.下列疾病不是由日本血吸虫病引起的是 A.上消化道出血 B.肝纤维化 C.急性肠穿孔 D.淤血性脾肿大

E.肠壁增厚,黏膜浅表溃疡形成或形成息肉 7.引起恶性疟疾发作不规则的主要原因是 A.恶性疟原虫侵犯各期红细胞 B.潜伏在肝脏中的裂殖子侵犯细胞 C.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时间不一致 D.黏附在血管内的疟原虫再度侵犯新的红细胞 E.疟原虫释放毒素

8.下列不是脑囊虫病临床类型的是 A.颅内压增高型 B.癫痫型 C.脑膜炎型 D.脊髓型 E.末梢神经型

9.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传播环节中最重要的中间宿主是 A.蚊 B.幼猪 C.成年猫 D.乙型脑炎带毒者 E.虱

10.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是 A.梅毒螺旋体 B.霍乱弧菌 C.布氏杆菌 D.淋球菌 E.白喉杆菌

11.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的部位是 A.盲肠 B.回肠末端 C.直肠和乙状结肠 D.升结肠 E.降结肠 1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诊断价值的细胞是 A.原始淋巴细胞 B.幼稚淋巴细胞 C.异常单核细胞 D.异常淋巴细胞 E.正常成熟小淋巴细胞

13.流行性斑疹伤寒的最主要的临床特征为 A.发热、皮疹 B.支气管肺炎 C.脑膜刺激征 D.肝脾肿大 E.中毒型心肌炎

14.重症肌无力的病变部位在 A.周围神经 B.横纹肌 C.脊髓前角细胞 D.神经肌肉接头处 E.大脑皮层运动区

15.典型偏头痛的先兆症状可能是由于 A.颅外动脉收缩 B.颅外动脉扩张 C.颅内动脉收缩 D.颅内动脉扩张 E.颅内和颅外动脉扩张 16.诊断癫痫通常主要依靠 A.脑电图检查 B.神经系统体检 C.脑CT D.临床表现 E.脑脊液检查

17.黑质纹状体系统内使左旋多巴转化为多巴胺的酶是 A.单胺氧化酶 B.多巴脱羧酶 C.酪氨酸羟化酶 D.儿茶酚胺邻甲基转移酶 E.胆碱酯酶

18.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先天性脑底动脉瘤 B.颅脑外伤 C.血液病 D.血管畸形 E.动脉粥样硬化

19.高渗性缺水时,血清钠高于 A.145mmol/L B.155mmol/L C.160mmol/L D.165mmol/L E.170mmol/L 20.影响钾的跨细胞转移的主要激素是是 A.胰岛素 B.肾素 C.生长素 D.甲状腺素 E.甲状旁腺素

21.引起输血发热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 A.细菌污染 B.致热原 C.血型不合 D.红细胞破坏 E.过敏物质

22.决定心肌微循环灌注量的主要因素是 A.动脉收缩压 B.动脉舒张压 C.外周血管阻力 D.心脏每搏量 E.心肌收缩力

23.外科疾病五大类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损伤 B.感染 C.外伤 D.肿瘤

E.其他性质的疾病

24.手术后早期恶心、呕吐常见的原因是 A.颅内压增高 B.麻醉反应 C.术后腹胀 D.肠梗阻 E.低血钾

25.肥胖症常用的测量方法除外 A.体重指数(BMI)B.腰围 C.臀围 D.腰臀比

E.CT或MRl计算皮下脂肪厚度或内脏脂肪量 26.诊断丹毒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是 A.头痛、畏寒、高热 B.好发部位 C.色鲜红界限清楚 D.局部发生水疱 E.所属淋巴结肿大

27.腹部闭合性损伤中最易损伤的实质性器官是 A.肝脏 B.脾脏 C.胰腺 D.。肾脏 E.肾上腺

28.心跳呼吸停止后,最容易出现的继发性病理改变是 A.肾小管坏死 B.心肌损伤 C.脑缺血缺氧性改变 D.肺水肿 E.肝坏死

29.防治室性期前收缩或阵发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是 A.利多卡因 B.碳酸氢钠 C.阿托品 D.氯化钙 E.溴苄胺

30.急性乳腺炎最常见于 A.妊娠期妇女 B.初产哺乳的妇女 C.哺乳半年后的妇女 D.长期哺乳的妇女 E.乳头凹陷的妇女 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B 6.C 7.C 8.E 9.B l0.C 11.C l2.D l3.A l4.D l5.C l6.D l7.B l8.A l9.A 20.A 21.B 22.B 23.C 24.B 25.C 26.C 27.B 28.C 29.A 30.B

第五篇:2016年执业医师考试答案

手机、网页、电脑三位一体学习模式www.xiexiebang.comtianyu.com(复制网址到浏览器打开)。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即刻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发挥作用的细胞是 A.NK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皮肤粘膜上皮细胞及吞噬细胞 E.抗原提呈细胞 2.吞噬细胞包括有

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中性粒细胞 B.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NK细胞

手机、网页、电脑三位一体学习模式www.xiexiebang.comtianyu.com

A.生成补体 B.释放活性氧 C.分泌溶菌酶 D.参与ADCC E.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 10.同时具有CD56分子和CD16分子的细胞是: ★ A.B细胞 B.巨噬细胞 C.NK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Th1细胞

参 考 答 案

1.D 2.A 3.B 4.B 5.D 6.A 7.D 8.D 9.E 10.C

第 11 题(单项选择题)如拟应用抗菌药物来预防手术后感染时,一般原则应是()A.术前应用三天,术后继用三天 B.术前应用一天,术后继用一周 C.术前和术中各给一次,术后继用1-2天

手机、网页、电脑三位一体学习模式www.xiexiebang.comtianyu.com

B.咳嗽 C.气短 D.恶心 E.休克 正确答案:B, 第 15 题(单项选择题)6个月男婴,发热、咳嗽2天,伴喘憋1天来诊。查体:体温38.2℃,气促,鼻扇,可见三凹症,二肺闻及喘鸣音,肺底部闻及少许细湿啰音,胸片示:小片状阴影及支气管周围炎症改变。考虑诊断为()A.支原体肺炎 B.金葡菌肺炎 C.衣原体肺炎 D.毛细支气管炎 E.腺病毒肺炎 正确答案:D, 第 16 题(单项选择题)新生儿衣原体眼结膜炎治疗首选()A.多西环素 B.红霉素 C.阿奇霉素 D.琥乙红霉素

手机、网页、电脑三位一体学习模式www.xiexiebang.comtianyu.com

B.胸椎正侧位x线片 C.胸x线片 D.结核菌素试验 E.放射性核素扫描骨扫描 正确答案:E, 第 20 题(单项选择题)以下哪项是肺炎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A.外毒素 B.内毒素 C.高分子多糖荚膜 D.溶血素 E.血浆凝固酶 正确答案:C,更多内容请登陆天宇考王官网查看

下载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复习题与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复习题与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考试大纲(五篇模版)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考试大纲 京师杏林医学教育: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四气 要点: 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 2.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 细目二:五味 要点......

    2、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总结——中药学

    ·第八章解表药(发表药) 鱼腥草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泽泻利水渗湿、渗湿、泄热 艾叶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 敛固涩(煅) 第三节:补血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 射......

    2018执业医师考试

    2018执业医师考试 2018 年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时间为 6 月 9 日至 15 日,医学综合笔试考试时间为 8 月 25 日至26 日。医学综合笔试(纸笔考试)执业医师考试时间为 2 天,分......

    执业医师考试

    1、《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暨授予医师资格申请表》一式2份; 2、考生有效身份证明(身份证、军官证或护照等)原件及复印件1份; 3、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4、试用机构出具的试用期满......

    2015年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5年内科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1 选择一题 A1型 1.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型为: A.单纯型、混合型 B.单纯型、喘息型 C.急性型、慢性型、迁延型 D.单纯型、喘息型、迁延型 E.单纯......

    执业医师考试练习题100题及答案

    执业医师考试练习题100题及答案 第 1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A1型选择题 慢性肾功能不全周围神经病变中较明显......

    2018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药学考试大纲(含5篇)

    2018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药学》考试大纲 准备参加2018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都十分期待的2018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已经公布,2018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与2017年相......

    2017年执业医师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共5篇)

    2017年执业医师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是非常头疼的,很多考生在口腔执业医师考试之前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来复习、做题,但是考试结束之后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