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健康指导建议(★)

时间:2019-05-14 11:39: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指导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生心理健康指导建议》。

第一篇:初中生心理健康指导建议

初中生心理健康指导建议

新环境新挑战,我们经常说“喜新厌旧”——这并不完全是贬义,因为它也包含了我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求,也体现了我们孜孜不倦的努力,但是当新的挑战(孩子上初中,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接触新的人群、逐渐步入青春期等等)真正出现在各位家长朋友面前的时候,大家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常见案例:

1.某初二同学自进入初中之后,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班上排名经常在中下徘徊。起初还有学习的愿望,希望通过努力能赶上,但是在学习过程中非常吃力,经过尝试未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遂回避或装着漠不关心成绩,兴趣转移别的事情上。其家长说:孩子基础不好,几次大考都排名全班中下,刚开始还知道成绩下降了要求补课,但越到后面越没有兴趣学下去了。

2.15岁的张某是一名初三学生,目前以生病为由,请假呆在家里。初一时因为和班主任老师发生矛盾,担心老师为难自己,在第一学期结束后,强烈要求家长为其转学,说只要换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他就会努力学习。当时,家长认为孩子说得很有道理,就给孩子办了转学手续,可是,时隔一年,张某又因为和两位主课老师发生摩擦,再次提出转学。这时家长仍然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又动用关系为孩子选择了离家较远的学校。可是,张某升入初三半年来一直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常常感到莫名的孤独和焦躁,最后发展到拒绝上学。

3.赵某,男,某校初二学生。前段时间,自己觉得与同班的一女生相爱了。那时,他们常常形影不离,一起上学,放学一块回家,好象有说不完的话,一到星期天,他们就千方百计从家里跑出来,逛公园、看电影、滑旱冰等等。不管干什么,只要两人在一起都觉得特别开心。但不知为什么,过段时间后,两人在一 起似乎没什么话可说了,一块玩也没什么兴致了。因此,赵某问:“我和他是不是真有爱情呢?”

4.一个在家倍受疼爱的小男孩,只因要吃几粒进口糖,而堂姐则让他留几粒给父母吃,于是就觉得大受打击,而上吊自杀;一个学生只因在校被老师批评了几句,而跳楼自杀。

各位家长朋友,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了上述情况,您会如何面对呢?

现在我们来看看以上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应对策略:

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一般有如下几类:

(1)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科目增多,难度提高,竞争更加激烈(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严格的考试选拔出来的)。对学习现状的不满和不恰当的比较,不能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过分追求结果却不注意分析过程,因而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周围环境的变化,如学校、交流人群的改变,一种陌生感的产生。要学生真正做到放弃比较,接纳自己的确不易。

(2)厌学情绪

不仅是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同学会出现不愿意学习的情况,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会出现厌学情绪。产生原因:考试科目过多、学习压力得不到缓解、学习主动性差、课堂沉闷课程烦琐难、应试教育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的限制等。

(3)考试焦虑

在青少年学习类心理问题中占突出地位。大部分孩子都有考试焦虑情绪,只不过是严重的程度不同而已。考试焦虑可以使孩子产生一些身体上的障碍,最常见的是头痛、头晕、睡不好觉、吃不好饭。考试焦虑严重的孩子,常常在考前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如果经常有严重的考试焦虑,可能导致孩子形成胆怯、紧张、不安的个性心理特征。对考试不能正确的认识和对待:过于重视分数;不恰当的比较;考试之后,老师家长的不合适态度。

应对方式:

(1)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一般,学习动机分内在(具有持久性)和外在(具有短暂性)两种,学习者只有“知学”、“好学”并且“乐学”,从价值上给自己的学习以较高的评价,才会产生持久的学习动机。当然,学习的外在动机也是必要的,比如家长给孩子的鼓励、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只有二者和谐作用,才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习目标动机水平,过强或过弱的动机水平都容易使认产生失败体验而导致心理压力。为孩子制定一个适当的学习目标(长期目标、短期目标相结合),让孩子在学习中能够体验到未知数,不要过多地担忧将来的事情,而应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3)心理研究发现,保持适度的心理压力有利于考试复习、备考。压力过大,会造成紧张、急躁心情;没有压力,也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考前作好知识准备以及应付考试突发事件的对策和心理准备,有备才能无患。有时候,可以采用“极限思维法”,想像你所面对的事件可能的最坏结果,你就会发现现状还是值得乐观的。

二、人际关系类问题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如对学生的不恰当评价、对学生进行不恰当的分类)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逆反行为等问题。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 因人际关系压力而产生烦恼的学生通常表现为自卑、过分注意他人评价、容易受到伤害、虚荣心强、怕丢面子等。除了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很多学生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如果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学生就会流露出孤独感。这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质量。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随着思考方式的改变,孩子改变了对父母的看法,开始重新审视父母的言行,甚至“批判”、“看不起”父母,形成代际隔阂。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因亲子关系的冲突而导致双方的不悦。再者,孩子逐渐追求独立自主,力求减少依赖父母,而有些父母却不关心孩子的自主精神,力求把孩子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与孩子的对话方式不正确,造成亲子争吵、家庭不睦。就孩子而言,一方面,他们要求独立,希望能够摆脱依赖父母的生活,渴望走出家庭,建立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又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如果不能正确处理,部分孩子会产生压抑和抑郁,部分孩子则产生强烈的叛逆心理。

应对方式:

(1)鼓励孩子多与老师交流,不管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中的问题,主动与教师沟通,给老师留下正面的印象。家长多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形成孩子、老师的多重信息渠道,这样,才能更全面、更客观的了解孩子情况,以便做出应对。

(2)家长、教师应帮助孩子改变一些不恰当的认知和态度(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接受失败等),引导孩子客观分析自己的现状和与同学的关系,认清自己,承认自己有缺点,有失败;同时,也能认可同学、朋友的优点,接纳别人的不足和缺点,而不是一味的“自我良好”和“人不如己”思想。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意见,正确对待他人的短处和缺点,善于与各种类型的人相处,培养多种人际关系。

具体而言(孩子):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要一味付出、主动交往、观察大家的共同话题和兴趣、在和大家交往中寻找价值观较为接近的人成为好朋友、善意的欣赏他人、帮助他人。(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最初打开孩子智慧心灵重要的一环。家长要多了解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转变与孩子相处的传统观念。家长要信任尊重孩子,做到与孩子平等相处。

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易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都会容易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三、青春期问题

一般来说,女孩子的青春期比男孩子早,大约从10~12岁开始,而男孩子则从12~14岁才开始。不过,由于个体差异很大,所以,通常把10岁至20岁这段时间统称为青春期。在心理学上,它又称为青年初期,相当于教育学上的中学阶段,以身体的急速成长为特征。青春期主要是以生理上的性成熟为标准而划分出来的一个阶段,它与从心理或社会方面划分出的人生阶段有重叠。

(1)青春期闭锁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即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轻易向外界敞开心扉,变得孤僻,对他人的态度显得冷淡,这是孩子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正常心理反应。

(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变化,必然引起孩子在情感上的激荡。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但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甚至出现焦虑与抑郁。

(3)早恋: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由于受认知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应对方式:

(1)对家长来说,必须正视青少年这一正常心理现象,尊重他们的“私秘权”,不可强行让其敞开心扉,可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孩子的人生道路作积极的正面引导,当然,对其错误或危险的苗头,则应及时予以疏导和纠正。(孩子:第一,正确认识自己。第二,主动开放自我。第三,善于关心别人。)

(2)情绪处理技巧和方法:

1、转移注意力

2、合理发泄情绪 ①哭--适当的哭一场。②喊--痛快地喊一回 ③诉--向亲朋好友倾诉衷肠 ④动--进行剧烈的运动

3、学会控制情绪。控制情绪就是要做到“喜怒有常”和“喜怒有度”。

(3)第一、防先于治。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让孩子了解有关知识,不要把“性”当做毒品,谈之色变。孩子在青春期本来就拥有一颗强烈的好奇心,现在的学生的早恋更多的是出于尝试,寻找刺激,出于虚荣等。越是不让他知道、不让他了解的事情,他们越想知道。可以让孩子阅读一些有关青春期的书籍,如《青春期教育知识手册》、《心理健康医生》等,让他们了解青春期这个神秘的世界。第二、疏而勿堵。当孩子出现这些问题之后,万不可以责骂对待。过多的去干涉他们,可能会使他们内心会有更多的抵触,这个抵触是对父母压抑其自主能力的反抗。应与孩子细细分析利弊:有没有条件,值不值得?多和孩子共同探讨,给予关注,以心交心,可以告诉他们各种选择,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做决定会更好。把选择的权利留给他,把需要承担的什么责任告诉他,然后怎么做就是他的事了,父母也可能需要学会等待。但是要告诉他,无论怎么样父母都尊重他,并陪着他走到最后,给他足够的信任和安全感。

四、挫折适应问题

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也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等方面。

应对方式:

(1)期望法:遇到挫折时,尽量少考虑暂时得失,多想美好的未来,不断激励自己:“振作起来,一切都会过去,将来一定会成功。”(2)知足法:在挫折面前,要满足已经达到的目标,对一时难以做到的事情不奢望、不强求,同时多看看周围不如自己境况的人。这样,就容易从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为将来的成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3)补偿法:古人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即在某方面的目标受挫时,不灰心气馁,以另一个可能成功的目标来代替,而不致陷入苦恼、忧伤、悲观、绝望的境地。

(4)升华法:在遭受挫折打击之后,化悲痛为力量,发奋图强,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学习或者生活中,这是应付挫折最积极的态度。

◎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能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2.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

3.善于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尊重友谊。

4.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

5.保持健全的人格。

6.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

7.热爱生活、热爱集体,有现实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

8.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征。9.能与现实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

10.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

第二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讲稿

黄羊镇广场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讲稿

导入新课:(让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案例1:一个“社交恐怖症”的孩子

小张是名初中生,性格内向。上初一时,由于爱斜着眼睛看同一排的女生,引起了对方的反感。座位被教师调换后,仍无法改变这种行为,后来连男生也不愿意坐在他旁边了。从此他便认为世上最难打交道的是人,十分害怕与人交往。老师说,每次遇到同学必须轮流上台发言,他宁愿装病逃学,也不敢面对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学说话,他说“要我上台发言,还不如把我杀了。”。小张显然是得了社交恐怖症。案例2:一个“考试焦虑症”的孩子

“我现在一拿到试卷,脑子里就一片空白。”小莉从小成绩优异,可进入初三后,成绩一降再降,由于一心想考重点高中,因此她一直都在菪我加压的情绪下紧张学习。总复习开始后,她每次拿到试卷,脑子里就一片空白,数理化公式忘得精光,以前会做的题现在也不会做了。她说:“我觉得自己无颜面对父母,还不如死了算了。”

案例反映了在教育工作中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根据国家“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实验课题组”对近万名学生进行心理检测后发现,约有32%的中小学生存在心理异常现象。说明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初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2-3分钟)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理解。(2-3分钟)

1、对“健康”的理解。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健康的新概念已突破了只注重生理健康的局限,健康包括了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其中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则属于心理健康范畴,可见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个主要部分。

2、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来说,“心理健康”可理解为:①无心理疾病(没有心理障碍),无心理或行为异常情形。②具有积极心理状态,即指人们能经常保持和促进良好心理健康状态,努力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心理处于最佳发展状态。(例子:从沙漠中走出来的两个人,突然得到一瓶水-----)

3、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 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2-3分钟)

(一)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提出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

1、具有良好的适应力,具有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当的评价;

3、学习、生活和工作目标能切合实际;

4、与自然、社会环境保持正常的接触;

5、具有完整的与和谐的人格特征;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必要时能作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需要能恰如其分地给予满足。

(二)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理事长张声远提出心理健康的三条标准:(这三条既简约又易掌握)

1、正确认识自己(自知)。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各方面有一个符合自己本来面目的系统了解;能对自己的能力等方面作出恰当的评价。

2、阅纳自己(自爱)。就是自己对自己不但要充分地了解、正确地认识,而且还要坦然地承认、欣然地接受,喜欢自己,高兴我是我自己,心甘情愿地成为我自己,而不是成为别的什么人;

3、控制自己(自制和自律)。就是要清晰地感到自己的行动和生命是在自己的控制之中,而且要控制得更好。

(三)贫困山区初中学生的健康心理的标准:

1、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幸福感;

2、学习上刻苦、自觉,能克服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3、关心集体、愿与同学交流交往;

4、热爱劳动,能帮助父母从事简单的生产劳动;

5、遵守社会公德,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6、富有爱心和同情心,自觉帮助他人;

7、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三、贫困山区初中生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简介

2分钟)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发展阶段,是身心发展的一个突变期,从小学到中学,环境改变、课程增多、难度增大,导致学生内心发生变化,产生许多烦恼、困惑,造成了一定的不健康心理,主要有以下表现:

自私任性:当前有很大部分学生有这种不健康心理,他们在家中完全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理严重,顶撞父母,不孝敬长辈,在学校里吃不得一点亏,不礼让同学,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贪玩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是影响我县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许多学校的后进生比例在30-50之间----)自卑孤僻:有的学生由于生理素质弱,学习成绩差,家庭经济状况不如人家等原因,产生了自卑孤僻的心理,不愿与同学、老师交往,尤其不愿与 条件比自己好的同学或是学习好的同学交往,他们心理压抑、行为孤僻,有时甚至有古怪异常的行为。

骄傲自负:有部分学生在小学时学习成绩好,或是长期担任班干部,或是经常参加比赛并获奖,或是自恃父母有钱有权而骄蛮无理等。进入中学后不能正确对待以往的成绩和外在的条件,不习惯中学的学习生活方式,又没有继续学习的决心和行动,他们就产生失落、怨恨心理,总认为自己“失宠”被“冷落”没有人“关心”等。

贪图享受:现在的农村生活好过了,一些家境较好的学生,家长宠爱有加,不愿让孩子吃一点苦,使他们逐渐变得行为懒散,好逸恶劳,学习上怕苦、生活上讲究吃穿、抗挫能力差。

过分依赖: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上过于被动,遇到难题就等老师讲解,考不好就闹情绪;生活上自理能力差,总觉得寄宿生生活很苦,很想回家,这部分学生往往容易造成流生。

虚荣妒忌:有这种心理的学生无法正确对待比自己强的同学,对比自己强的同学、对被老师表扬的同学总是心存忌妒。

盲目从众:有些学生看到有“没有读完初中就去打工”,总认为这样可以“既可为父母减轻经济压力,也可逃脱学习上的困难”,于是中途纷纷辍学去随打工潮;有些学生无法正确看待其他同学的违纪行为,总认为“别人可以抄作业,我也可以抄”、“你敢抽烟、我也敢”,“上网”、“追星”等。

漠视“生命可贵”:

另外,由于农村中学还不够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许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例如一味抓教学质量、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孩子与父母、老师缺少沟通等,农村学生的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不容乐观。

四、开展班级心理辅导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班主任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之一,应该是三种角色的集合:教师角色、班级管理者角色、心理辅导员角色。班主任如何恰到好处地扮演每种角色,做到解决什么样问题用什么样的方法,正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应该认真考虑并且解决的问题。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学校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咨询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展案例研究。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就是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性问题。下面就和大家探讨一下班主任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途径和方法。

(一)班主任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影响学生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班主任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用自身的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

因此,班主任对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心理素质高的班主任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系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成功地扮演班主任心理辅导的角色。

班主任在青少年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师生关系的好坏,对于青少年自我 概念的形成、生活目标的确定、身心健康的状况都具有深远影响。

如果班主任自己心理不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没有保证,为此,班主任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否则就无法承担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任。

2、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①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

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可促进人际交往,建立团结、合作、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体验生活在集体中的乐趣,使不同才能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表现自己,取得成功的机会,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班主任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针对性,即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哪些心理品质,设计什么样的活动作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班主任要心中有数。

②在环境布置中渗透心育

班主任在布置教室环境时,可贴上一些生动活泼的图片和条幅,如:爱卫生、讲文明、爱学习的名人佳句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班主任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室里的黑板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

如:每期的黑板报都留下一个板块开辟一个栏目----“奇思异想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可以用几句简短的话写下来,把它贴在“奇思异想角”里,然后动员全班的同学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答案,每周评出最佳解答员。

这一过程,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智慧的火花经常在这一小小的板块闪现。

3、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

随着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班会作为班主任疏导教育学生的一种形式,被班主任赋予了新的功能----心理辅导的功能,这种班会也被称为 班会心理课。主题班会前应有所准备,摸清学生的心理发展脉络,加以适当的引导,以确保班会的正确导向。

召开班会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表述时言语和情感上的细微变化,理解学生没说出的深层次意思,寻找学生群体趋向,及时补充自己的计划,以解开学生心中的症结。

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首先要认同学生的想法,然后有意识引导,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由学生自己自然地改变原有的不正确观念或想法。但同时必须注意,避免揭露学生隐私,防止出现新的心理问题,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畅谈自己看法的积极性,通过同学间的互补,使学生放下心理负担。

4、在处理学生间的矛盾时,着重学生心理层次的分析

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人的发展性的问题,在处理学生的矛盾时,就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对与错就行了,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你当时是怎么想?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让学生在自悟中慢慢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发展。

5、将心理学常识讲座引进课堂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是最适宜的角色,将心理学常识引进课堂,让学生获取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能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有积极的意义。

但要注意讲座不能“满堂灌”,也不能把讲座当作学校集体辅导的主要形式,应该用具体实例展开心理学讲座。

总之,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很重要的是转变观念,借鉴心理辅导的理念与方法,从与学生积极“沟通”开始,最好是结合 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尤其是上好班会课)来进行。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给学生一定的条件,让他去锻炼;给学生设计问题,让他去找答案;

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去解决;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去抓住;

给学生设计冲突,让他们去讨论;给学生竞争对手,让他们去竞争;

给学生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出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二)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原则 预防为主的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尊重学生个性的原则 自由、民主、开放的原则 注重情感体验的原则

(三)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主要内容

学习心理辅导、人际交往辅导、青春期心理辅导、情绪调节与心理保健辅导、自我意识辅导。

(四)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方法

班级辅导活动是学校心理辅导最为重要且广为实施的方法。它类似于学校主题班(队)会,主要是针对学生共通性问题开展的辅导活动,它以班级为实施单位,根据需要可分为若干小组开展同一主题的活动;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的需要为前提,采取讨论、表演、训练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达到了解自己、了解环境、使自我和环境相适应的目标。吴增强先生提出心理辅导活动需要的四项基本内容:①确定活动主题;②明确活动目的和要求;③进行理论分析;④提出具体操作步骤等。这使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顺利实施并走向规范。下面分别介绍讲授法、集体讨论、角色扮演、心理训练、自我反省法、心理测练法及作业法等辅导活动的具体方法。

1、讲授法:就是针对初中阶段学生可能遇到的生理、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的知识,开展系统的讲座活动,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心理健康常识,对自己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并能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做出正常的应急行为,并自我调整心理。

2、集体讨论:

以学生成长中产生的心理问题为话题,组织讨论,让全班同学充分地发表意见,畅所欲言,通过讨论逐步形成集体的共识。根据团体动力学理论,这种班级形成的共识可以有力地影响集体中的个人观念和行为。(例:解决厌学问题,文明举止的问题―――――)

活动过程一般应有这样几个步骤:①辅导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典型材料或故事;②分小组讨论,使同学们能充分发言,谈想法;③全班交流,可采取小组推荐代表发言谈感受,也可采取辩论方式交流;④教师归纳总结。

3、角色扮演:

(例:一个学生由优逐渐变坏的过程―――,早恋对中学生学习、成长及整个人生发展的影响―――)

也称为心理剧。即根据一定的辅导目的进行的情景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活动情景的感知与体验,解决心理的疑惑和障碍,并且促使其行为的改进。活动设计的特点在于它的隐蔽性,即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有所收益。在团体辅导中,心理剧是十分重要且有效的辅导方法。辅导教师担负着分派角色和总体协调的职责。首先,辅导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学习中发现问题,确定活动主题,进行理论分析。然后要帮助学生明确他要解决的问题,辅导教师或辅导教师与学生共同从学生学习、生活中挖掘素材,创设情景,设计出生动有趣的剧本,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分派角色,进行演练。当出现问题时立即中止演出,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启发他们想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如心理剧的不同结尾,然后继续演出。同一个节目可以交换角色进行多项重复。心理剧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价,并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把活动中学到的东西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去。

4、心理训练

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某些技能而设计的一些训练活动。例如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意志力、情绪调节等训练。人的不少技能是后天训练获得的,完全可以通过辅导者精心设计的程序来训练。心理训练一方面要矫正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和习惯,提高他们某方面的学习技能。另一方面,从积极的意义上看,心理训练有助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言行一致的行为方式。学校心理训练的方式有三种:

①心理体验:学校进行这方面训练的关键在于精心地设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使学生从中充分地感受、体验、领悟。如“深呼吸放松法训练”、“肌肉放松法训练”;一般来说“深呼吸放松法训练”适用于考试紧张等时间紧迫的情况下用,“肌肉放松法训练”适用于对付那种长期的、弥漫性的紧张。(见课本72页,教师也可以体验一下)

②自我反省教育法: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自己提出任务,主动制定计划,自觉控制自己行为的教育,它是最好的教育。自我反省教育是学生通过反思促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断调整的过程,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机会为学生提供自我教育的机会,使学生进行心理调整训练。

③实践磨炼:深入生活、生产实践活动,接受实践的考验,学生的多种心理素质将能得到锻炼,并能相互影响,全面综合地得到发展和提高。

5、心理测试法:如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能力测验、人格测验等等。学校心理测验一般采用完成心理测验试题来进行。

6、活动产品分析法(作业法):如学生的心理日记、学生作文、图画、手工作品等,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着学生的心理特点。

五、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活动

(一)什么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相应技巧,针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建议,缓解来访学生的心理紧张和冲突,提高其适应能力,维护和增进来访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其人格完善和潜能发挥的过程。

(二)心理咨询的原则

保密性原则

尊重信任的原则

预防性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 委婉启发原则

具体分析原则

整体性原则

(三)学校心理咨询的方法

1、聆听法

聆听法是指咨询者认真、耐心地倾听来访者诉说的技巧,包括耳闻与目睹。耳闻即用耳听,目睹即观察来访者的体态语言,从而听出来访者的心声。咨询者在与来访者的交谈中,主要是听,而不是说;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不是师生关系,而是朋友关系。咨询者对来访者要平等相处,热情接待。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会听。交谈时咨询者与来访者需保持适当的距离,这个距离是一种心理距离,这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听来访者讲话时,咨询者既不能一直盯着人家,也不能一直不看人家。在听的过程中,咨询者要不时有简短的鼓励对方讲下去的反应,如“嗯”,“是这样吗?”等等,表示自己是在关注他的讲话。在听对方的讲话时,咨询者自己的情感和体态语言也要与对方相适应。如对方高兴,咨询者要表示喜悦;对方悲伤,咨询者要表示沉重。在聆听时,咨询者的身体要微微前倾,并不时适当地点头。总之,聆听法的关键是用心去听。

2、移情法

移情(Empathy)的意思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来理解和分担来访者的各种精神负荷。如一个来访者谈到自己在班里当众受辱一事时说:“我当时气极了,真想拿马刀把他捅死,我也不想活了。”咨询者则可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你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你是不是感到这件事对你的伤害太大了?”

3、认知调整法

认知法又称ABCDE理论,它是指发生了事件A,由于有B的想法,便产生了心理障碍的后果C。如果通过心理咨询,将B的想法改为为D(新的想法),就会有E这个新的后果,C这个心理障碍就消除了。这种改变认知结构的方法,就是认知法。这个方法也可以称为“说理开导法”,接近于日常的个别思想教育。(案例1:A:看女生,B:想法:此行为见不得人,C:心理障碍的后果:恐惧与他人交往,D:新想法:我喜欢女生是一种正常的行为,E:新结果:不害怕与他人交往了

4、移置法

移置法是指一个人的一种奋斗目标惨遭失败,心理上受到了严重伤害,如能将其奋斗目标加以转移,从而改变其痛苦的方法。如孔子仕途生涯屡遭失败而作《春秋》,司马迁受宫刑而著《史记》,张海迪高位截瘫而刻苦自学等等。如来访者因中考考重点高中落第而痛不欲生,咨询者就可移置其奋斗目标,可以建议其去考普通高中、职高或就业,这样也可以达到上好大学的目标,何必非考上重点高中呢?

5、暗示法

暗示是一种常见的、奇妙的心理现象,人们可以通过它把病治好,也可以因为它而无病生起病来。这就是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暗示法指咨询者通过自己的语言或行为,让来访者接受积极的暗示,治好心病的方法。暗示法对增强自信心,克服考试焦虑、比赛怯场、自卑心理等有很好的作用,其关键是来访者要相信这种暗示,否则收效甚微。(例:看医生时,医生说“――――”,学生有难题做不起时,教师说“―――――”)

6、松驰法

松驰法是指在暗示的作用下,使人的全身肌肉从头到脚逐步放松的方法,顺序为几句语言表达的公式:①我非常安静;②我的右(左)手或脚感到很沉重;③我的左(右)手或脚感到很暖和;④我的心跳得很平稳、有力;⑤我的呼吸非常轻松;⑥我的腹腔感到很暖和;⑦我的前额凉丝丝的很舒服。这个公式最早是由德国精神病学家舒尔茨提出的,以后各国心理学家根据这 个公式,编制了放松训练的指导和暗示语,制成录音带让来访者进行松驰。一般一次20分钟左右,一个疗程为10天。经过训练后,来访者掌握了这套松驰技术,会迅速使自己的肌肉松驰下来,血压会降低,心率会放慢。除了这种方法以外,也可以用深呼吸或冥想的方法使人放松。冥想就是让来访者回忆起自己经历过的最愉快的一件事的经过,越具体形象越好。运用松驰法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放松前,人要坐或躺得舒服,注意力集中,排除杂念,呼吸平稳,入静。此法对因紧张而引起的各种焦虑以及恐慌,尤为有效,还可改善人的记忆力,提高学习能力。这个方法通常与系统脱敏法结合起来使用。

7、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是指有步骤地、由弱到强地逐步适应某种引起过敏反应的刺激源的方法。如克服考试焦虑,可将引起学生过敏刺激的过程,分解成若干阶段;①考试当天走出家门;②离学校还有100米;③离校还有50米;④离校还有10米;⑤跨进校门;⑥进入走廊;⑦走进教室;⑧入座;⑨考试铃响;⑩拿到试卷。依次做好10张卡片,编好号。系统脱敏时,先拿出第一张卡(考试当天走出家门),想象当时的情景,心理有些紧张,就接着做松驰练习,放松全身肌肉。放松后,再拿起这张卡片,如再紧张,再进行放松,直到不紧张了,才做下面一张卡片,依次类推。直到10张卡片都做完了,考试焦虑也就消除了。这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般一天最多做一张卡片,不可心急。做后面的卡片要重做前面的卡片,一直做到想象考试的情境时不于紧张为止。

8、厌恶法 厌恶法是使外界刺激与来访者的变态行为之间,建立起密切的条件反射,这主要用于治疗那种有社会危害性的心理障碍,如性变态。咨询者可指导来访者,当自己一有“坏”念头时,就用像皮筋弹痛自己的大拇指,使“坏”念头与手指的疼痛建立起条件反射:一有“坏”念头,就感到手痛,以此来戒除恶习。这种方法,一定要在来访者本人有克服这个心理障碍的迫切愿望时,才能进行。

9、宣泄法

疏泄法是指将沉郁在人体内的种种不愉快感受,如悲伤的情绪等排出体外的心理过程。疏泄法有以下几种:一是让其痛哭一场。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表明,哭不仅可以减轻心理的悲痛情绪,还有利于人的生理健康。有人碰到悲伤器不起来,可建议他看悲伤的小说或影视节目,帮助他把眼泪排泄出来。二是向知心好友诉说自己的烦恼或悲痛。第三,可向咨询教师或自己的班主任写信,以疏泄自己心中的不快。

10、领悟法

领悟法又称认知领悟疗法,是中国式的精神分析方法,由钟友彬等创立。钟友彬认为,成年人产生神经症的根源不在现在,而在于幼年时无意识的创伤体验,如父母离异、缺少母爱、各种躯体病痛和灾难、体罚、严重的情绪刺激、剧烈的惊吓等,由此产生的焦虑为初级焦虑。成年人处在困境中或受到严重的心理创伤而产生的焦虑,为次级焦虑。次级焦虑经过心理机制的加工被变成种种神经性的症状,但当事人本身并未意识到。所谓领悟,就是通过当事人对病因的回忆和咨询者的解释,使当事人醒悟到发病的根源,从而治好他的心病。

11、激励法

激励法是指激发一个追求某些既定目标的愿意程度的技术,包括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等因素。咨询者要密切注意来访者身上的闪光点,要肯定这个闪光点,鼓励它燃烧起来,以挖掘来访者的心理潜能。激励要讲究方法,它要求咨询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明确的目标、诚恳的态度和娴熟的技巧。激发对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此法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唤起被激励者的成功经验和对成功的向往,并创造条件让其成功。

12、突破法

心理上的突破法是指人类为创造成功的人生,调整不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的措施和技术,其目的是建立新的适合自己健康发展的心理机制。例如,一个高考落榜,情趣低落,自认为是一个失败者,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想心甘情愿平平庸庸地度过一生。咨询教师同他一起讨论,帮他寻找他自身的某些有点和特点,从而克服失败的阴影,寻找出自己人生的一条新路。咨询师也可以例举出古今中外许多成功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并没有考上大学,但靠刻苦自学、奋斗而获得成功的例子。这样学生突破自卑心理,重新获得自信,去争取新成功。这就是突破法。

班主任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之一,应该是三种角色的集合:教师角色、班级管理者角色、心理辅导员角色。班主任如何恰到好处地扮演每种角色,做到解决什么样问题用什么样的方法,正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应该认真考虑并且解决的问题。

保持心理健康的11个方法:

著名心理健康专家乔治·斯蒂芬森博士总结出11条保持心理健康的方 法。

(1)苦恼时,找你信任的,谈得来的,同时头脑也较冷静的知心朋友倾心交谈,将心中的郁闷及时倾吐出来,以免积压成疾。

(2)遇到较大的刺激或遇到挫折失败而陷入自我烦闷状态时,最好暂时离开你所面临的情境,转移一下注意力,暂时回避,以便恢复心理上的平静,将心灵上的创伤抚平。

(3)当情感发生激烈震荡时,宜将情感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忘我地去干一件你喜欢干的事,如写字、打球、唱歌等,从而将你心中的苦闷、烦恼、愤怒、忧愁、焦虑等情感转移或替换掉。

(4)对人谦让,自我表现要适度,有时要学会当配角和后台工作人员。(5)多替别人着想,多做好事,可使你心安理得,心满意足。(6)做一件事情要善始善终。面临很多困难时,宜从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逐个解决,以便信心十足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7)性格急躁的人不要做力不从心的事,并避免超乎常态的行为,以免紧张焦虑,心理压力过大。

(8)对别人要宽宏大量,不要求别人一定按你的想法去办事,原谅别人的过错,给别人以改错的机会。

(9)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10)自己多动手,破除依赖心理,不要老是停留在观望阶段。(11)制订一个既能使你愉快而又切实可行的调适身心的计划,给自己以希望。

第三篇:初中生心理健康学习心得

看不到外面的阳光,使你只会一个人躲在阴暗的角落独自饮泪。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心理健康学习心得5篇,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生心理健康学习心得一

这周星期六七点四十五,在妈妈的陪同下我们一起观看了湖南公共频道的心理健康教育节目。

这个节目是由著名的教育家王金战老师讲的,王金战老师首先出了一道高二奥数题,让现场的孩子来回答。奥数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难,大部分孩子都不愿意学奥数,都十分讨厌奥数,对奥数完全没兴趣,家长给孩子报个奥数班,一心以为孩子至少能学到点什么。可到头来,班上有人考满分,而自己的孩子却考零鸭蛋。为什么呢?那就是孩子对这门功课没兴趣,没兴趣的话学了也等于白搭!所以,一个孩子最重要的是培养学习兴趣,干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我相信谁都能做得很完美。

第二点就是别把学习当受罪,一个学生在学习时会有一点小压力,但是决不能将学习当受罪,否则什么也做不好!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王老师说的劳逸结合,王老师举了个例子说自己家的女儿高考,时间很紧迫,作业也很多,一天要在学校待十五个小时,回家时便倒头大睡,一直睡到早上六点钟,马上就要上学了,自己作业没做完,可是王老师却说:“你睡了十二个小时,精力充沛,效率肯定比你睡六个小时做五个小时效率高!”女儿一做,果然是这样!

看完节目后,我突然发现,其实作业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课程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这都只是自己心理上的压力罢了,如果丢弃这些烦恼与压力,我想学习一定会成为最美好的事!

大家请切记:别把学习当负担,美好迎接每一天!为了自己的美好前程而努力!

初中生心理健康学习心得二

现在我们初中的老师被要求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考试。为的是可以教育学生。其实我发现老师的心理也不健康,在我们学校,大部分的老师心理不健康。只有一个时间是健康的。那就是暑假。因为那时没心理负担。但是一到开学。心理就又开始不健康了。因为压力实在是太大。首先是到哪里去任教的问题。一不小心你就会被调到偏远的山区。那就有苦吃了。还有就是学科成绩,这是唯一的目标。你是合格还是不合格全看你的成绩。其它的不管。所以一开学就没得空了。心上象有一块沉沉的石头。一直抓学生的成绩。唯恐落后。一直到暑假开始。知道了结果。如果成绩好的话,整个暑假就比较好过。如果成绩比较差。就还是得胆心这个不合格会不会轮到自己头上。所以说老师心理上的这块石头往往影响到对学生的态度上。恨铁不成钢和体罚,变相体罚等等简单粗暴的做法就是这种心态的体现。

以上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就是待遇问题。虽然老师有假期。但是也没什么可以做呀,旅游需要钱,就那么点钱游多远这一次去海南用了6000多。还真点心疼呢。但平时我们除了工资,几乎没什么钱了。工作时间呢从早上6点多。到晚上5点半。作为班主任的一星期两次要到9点多才能离开学校。上夜课就更不用说了。而其它事业单位就没这种情况了。他们8点钟上班。下午也是很迟才上班的。而我们中午为了抓学生的成绩几乎是没得休息的。他们工资比我们高。高中的老师尽管跟我们差不多辛苦。但他们工资比我们高多了。这样的一比较心态又不平衡了。还有班主任,没几个愿当班主任,因为实在是太辛苦了。整个学校的调查结果显示,没几个愿当班主任,当的大多数是不得已而为之。

最说领导上的课差不多都是副科,不用调测的。有的还不用任课,多余的课压在一部分老师身上,老师累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却在那儿高唱“今年我们学校老师超编……“活儿谁干得多。谁挨的批评就最多。钱就拿得最少。活儿干得最少的,好事样样有份,坏事一样都轮不到。

所以说要心理疾病要治疗的首先是老师而不是学生。

初中生心理健康学习心得三

青春,就像一颗梅花树,是那样的坚强,又是那样的脆弱。它在寒冬腊月奔放,又在阳春三月凋落。它是默默无闻的,但却是向往未来,充满激情的。

当我们年老,当我们韶华不再,当我们在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迟钝,而那个时候,还可以依然在一起快乐的生活,这就是我想要的。大学,一个洋溢着青春的地方,原本习惯被束缚着的我们,就仿佛是一群被关久了的小鸟突然回到天空,不知该往何处飞翔。刚开始的时候,我并不适应所谓的自主生活,但是我却跟着时间一起成长。经过时间的洗礼,我们才能真正成熟。每个人都要经历蜕变才能长大,所以我们总是欠挫折一声“谢谢”。

专业的选择是职业规划的核心,做选择是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来说,应该愁的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觉得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也许,现在我们每个人都不知道,你所浪费的今天就是你昨天奢望的明天,你所厌倦的现在是你未来回不去的曾经。所以现在我应该制定一个长远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做出规划,一步一步的为之作出努力。

时常听说,梦想很美,但是却很远。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挫折,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应该感到庆幸,因为它证明,你将面临更大的难题和挑战,也就是证明我们还有提升的空间,只要我们一直坚持着梦想,我相信一定会有春暖花开的一天。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是自我实现的人,他们具有更深刻和深厚的人际关系,才能拥有更多的融合,更崇高的爱,更完美的认同以及更多摆脱自我限制的能力。我时常能遇见非常好的人,温顺,善良,智慧,充满勇气,坚毅,忍耐地活着,他们时刻提醒我这个人世间的高贵和完满。也正是因为她们让我总结出了一句话:“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别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到。”在大学我遇到了教会我成熟的朋友,跟之前相比,少了些天真,多了一些稳重。无论怎样都愿我惦念之人远离祸害岁岁平安,即使生生不见又或者年年常相伴。

张小娴曾说:“要想成为一个快乐成功的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学会将过去的错误,失误统统忘记,不要沉湎于懊恼,悔恨之中,要一直往前看;时光一去不复返,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不要使过去的错误,失误成为明天的包袱。”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健康的心理,并且拥有好的心态。虽然现在的我们会觉得在学业上很无奈,周围的氛围总是轻易的把一切雄心壮志消磨殆尽。环境的变化,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总是会让我们找不到前进的方向。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冷静的思考到底自己想规划一条什么样的道路,然后就算道路坎坷,也要勇往直前。

人生为棋,我愿为卒,行动虽慢,可是却不曾后退一步。每一个城市不管如何都有一个你停留的理由,而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离开我生活18年的城市。18年前,我在沈阳,如今我在大连。希望在这个城市里可以放飞自己的梦想,用梦想砸向现实。

初中生心理健康学习心得四

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正确、匆容、坦然的面对一切。才能对幸福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才能对幸福有一个合理的追求,你才会有幸福感。

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们在那破烂不堪的教室里,用塑料布蒙盖着窗户、门框,遮风档雨。用石块当凳子,坐在用木板搭起的课桌旁,津津有味地听老师讲课,努力学习的时候,他们的脸上都泛着幸幅的微笑。有老师传授知识,他们能学到知识,他们感到了幸福。因为他们的心理很健康:青少年时期学习是第一重要。所以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吸收着知识的养分,他们快乐着,他们觉得幸福。

同学们,你有何感想?

你有没有感到他们的环境和条件与我们城市里学校有那么大的差别?我们教室宽敞明亮,设施齐备,老师辛勤地教诲着我们。我们是否每位同学都在努力地学习?我们在学习中会遇到疑难,在生活中会遇到同学之间的友谊向题,师生关系的处理问题。我们每个人是否都能正确对待?都能正确处理?我们的脸上是否能都泛起山区小朋友们面颊上的幸福微笑!

问题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各种困难,都会经受各种挫折,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有认真面对,勇敢地接受挑战,在困境中求发展,求提高。当我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战胜了一次又一次地挑战,向困难挑战其实是向自己挑战,能一鼓作气通过考验,人生就从突破和创新中获得无限的意义,我们就会有成就感,就会感到快乐。幸福没有距离、没有标准,幸福是一种感觉。当你心满意足时,当你感到快乐时,就是幸福。

初中生心理健康学习心得五

原来的我总是斤斤计较,不肯吃一点儿亏,不管别人有意还是无意碰了我一下,哼哼,那个人可要小心点,我会以一还十。可是自从碰到这件事后,我整个人都变了,变得宽容别人了。

那是在一个星期天,我乘公交车去亲戚家。上车后,我向车内环视了一下,啊,没有空位置。我只好无奈地拉住扶手向窗外看风景。汽车在一个站停了下来,一位老人上了车,看上去年纪很大了。他站在我身边,“啊―”车子突然一刹车,我的身子失去平衡,一个劲得向前冲,正好撞到了那位老爷爷,还踩着了他的脚。我连忙向老爷爷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没关系。”老人慈祥的笑容是我放宽了心,但脸还是涨得红了。真是出乎意料,他竟然一点也不怪我,他瞧着我不好意思的样子,继续安慰我:“这也不是不的错!”这时我的心甜甜的,真切得体会到别人宽容的滋味,好感动。

宽容是一副心理健康的良药,朋友间宽容是一种友谊的理解,它是一种大度,一种美德,一笔财富。宽容是要用广阔胸怀去包容别人的过错,原谅他。宽容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宽容,是一门做人的学问。生活中为人处事要懂得宽容,学会宽容,只有拥有宽容的心,才能找到真正的朋友!

初中生心理健康学习心得5篇

第四篇:关于初中生心理健康研究

《关于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研究报告

满洲里市第三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一)社会背景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不断加剧,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据2002年卫生部通报,由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17岁以下的学生有3000万人,他们喜怒无常,情绪不稳,心里承受能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定,人格偏执扭曲,耐挫力差,人际交往有障碍,青春期有困惑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在正常的德智体美育外,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为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克服消极心理,增强自信心,提高他们对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磨练他们坚强的意志,叫他们掌握抗挫折的对应方法,为学生的健康生活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学校家庭背景

一切教育活动必须通过学生的心理因素才能起作用。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校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流动人口多,不稳定因素多,父母不在身边的多,离异家庭的多,孩子寄养的多,家庭贫困的多,有些家长把学校当成孩子的临时寄养所,从不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因此,我校的问题学生较多,尤其是俄语班这种情况更为突出,俄语班是上课纪律最差的,也是学习成绩最差的,针对我校学生的这种现实状况,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现实的需要,也是我校全体教师面临的一项全新的课题。

二、目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通过教育和辅导,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克服消极心理,增强自信心,提高他们对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磨练他们坚强的意志,教他们掌握抗挫折的对应方法等,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通过心理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天地,能正确的面对自己,正确的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

(三)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科研能力。本课题实验教师以解决三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展开研究,通过学习、研究、解决实际问题,逐渐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三、本课题研究思路、方法、技术

(一)思路

1、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渠道开展,一方面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在班主任班级日常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政治教师着重从品格方面在课堂上渗透,生物教师着重从青春期教育入手在课堂上渗透,班主任从开展信心教育培养学生自信心做起。

(二)方法、技术

总体方法:行动研究法和调查实验法

1、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边研究边修改计划边实践总结。

2、通过调查收集大量材料,为研究提供依据。

四、课题实施情况

(一)确立课题组织领导体系

本课题立项之初,学校就格外重视此课题,由当时的德育副校长李晶岩和教学主管校长宋美华及科研处主任杜秀颖亲自参与此课题的实施。此课题批准立项后,就成立了我校的心理健康领导机构。组长:徐淑华

副组长:宋美华

李晶岩

组员:杜秀颖

何俊仙

铁大为

王黎宏

久江春

李海燕

(二)课题组研究队伍建设

本课题立项之初,学校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较好的经验与做法可供借鉴,本课题组研究成员中,也没有专业的心理教育教师,所以为了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使研究能规范深入地开展,我们坚持从《中学生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走向心理健康:活动篇》等教育教学理论中寻找理论依据。为课题组成员开出必读书目,组织学习并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促使课题组成员能从一定的理性高度来实施并审视自己所从事的实验研究活动。

(三)具体实施

1、信心教育:

我校开展的信心教育活动,最早源于上海扎北八中的《成功教育》其主要思想是“以一特长促全面”。通过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生活中挖掘学生的优点,教师不断给与表扬,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以我能行,我一定行”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帮助和鼓励,促进学生在其他各方面逐渐进步。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对学生的特长培养。这种教育方式特别适应于我校当时“纪律、学习”双差的俄语班。因此担任我校俄语班班主任的三位教师王黎宏,铁大为,李海燕,在课题组中承担起了对学生开展信心教育的任务。三位班主任在班级内开展信心教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班级日常管理与学生相处中,充分了解学生的特长,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发挥他们的特长,以他们的特长带动其他学生和班级工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积极向上。

(2)、对于无特长,成绩纪律各方面差的学生,教师要逐渐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如劳动好,乐于助人,在同学中号召力强等闪光点,在班级生活和管理中树立他们的榜样和领导作用,树立他们的信心,以其榜样作用带动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将他们引向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上。

(3)、对于班级内遵守纪律但成绩不佳又默默无闻,不爱参与的学生,多是自信心不足。班主任则要和科任教师配合,多与他们接触,了解其成绩不佳,不爱参与活动的原因,有目标的对他们施予帮助。在接触中,了解他们的性格弱点,通过活动帮助他们逐渐树立自信。

(4)、对班级内出现的个别有心理或行为异常倾向的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有目标的进行辅导和帮助。(如暴力倾向严重,自尊心扭曲明显,极没有班级集体荣誉感等)

2、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阶段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心理和身体上都有较快的发育过程,此时无论身体上还是心理发展上,他们都需要正确的帮助和引导,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是非常重要的。我校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分为青春期生理健康课和青春期性心理教育。青春期生理健康教育和性心理教育主要由生物教师承担,结合生物课教学适当扩充教学内容,以课堂讲授,讲座及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课堂讲授的内容以揭开两性神秘的面纱,满足对异性的好奇心理为主要目标,通过公开讲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两性生理结构及其主要生理特征。而针对两性生理期保健内容,则采用分性别的讲座形式开展。青春期性心理教育则以课堂讨论讲授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

3、心里品格教育

初一年级的思想品德教材,侧重于心理健康、道德、法律等教育内容,与学生心理、思想发展实际及学校班级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思想品德课为载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4、心理健康课

初中阶段,随着青春期的临近,学生心理也迅速发展起来,随着心理的发展,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逐渐表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独立意识的逐渐增强,逆反心理也逐渐增长。要求独立体现自我,不服别人管束,但是非观念较弱,很多时候是非难辨,容易盲目相信,安全意识又较差,抗挫折能力差,要求独立的同时,自强能力又很弱,很大一部分学生又缺乏上进心,甚至缺乏自尊,大部分学生还有自卑心理。随着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学生中,班级中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不利于学生发展和班级管理的事件,而我校学生家庭贫困的多,父母离异得多,寄养的多,父母无固定工作每日为生活疲于奔波而无暇教育孩子的更多,孩子的心理发展在家庭又缺乏引导,基于这些实际情况,我们还开设了心理健康课,每班隔周一节,有我校德育副校长和生物教师何俊仙承担,教学内容由教师根据学生班级实际情况,以《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和《走向心理健康》为参考,自主选择题目内容。教学形式可以讲解、讨论、活动及班会等各种形式开展。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课题成员针对各自的研究内容总结形成我们共同的经验

1、“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轮椅教我三分矮,我叫人生步步高”,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本课题组成员李晶岩十多年从事德育工作的副校长,王黎宏、铁大为和李海燕是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的教师。信心教育主要通过班主任从主题班会和所有教师的课堂渗透入手进行。不论从哪方面进行研究,在信心教育中我们课题组总结出以下几点:

(1)抓住学生的心理,以情感人

在学科教学中,教师不居高临下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和自己一起去探求知识。教师乐意听取每位学生的意见,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以情感人。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特别是在纠正学生的违纪行为时,不伤害学生,满足学生人格尊重的需要,多鼓励、多信任、多肯定、多表扬,多理解,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获取信心,带着乐观、愉快、轻松的心境去主动学习。赞赏犹如春风暖,谩骂好比严冬寒。在没有笑脸的教师面前,学生的心灵会受到伤害,课堂教学中免不了会有批评,但一定要慎重地选择批评的方式和方法。有时交流比单纯的责骂更有效果。例如,在一次二年三班的生物课上,那是第八节课,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学生一片散沙,象是没看见我一样,当时我很生气,但我强压怒火,很平静的说,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已经很累了,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并且是最苦的一件差事,但我们如果想活出点样子来就得学习,这是每一位成功人士必须走的路,我们别无选择,只有迎难而上。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距很小,成功与否只是看谁的毅力强,看谁能坚持到最后。老师理解你们已经很累了,但我们现在别无选择,只能坚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较量一下,看谁的毅力强。结果那节课比任何一节课的效果都好。芦薇教研员说得好,抓住学生的心就抓住了成绩。我们的口号是走进学生心理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

(2)保持良好的教学情绪

教师要用自己的真诚情感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要用自己的饱满情绪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老师的每一个笑容、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是在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要把积极的情绪传递给学生。课堂上也会出现一些偶发或突发的事件,如果学生情绪反常或发生过错时,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时拿出相应措施,作好应变处理,决不能让学生的不良行为影响自己的情绪,破坏教学的气氛。例如,在二年六班的一节生物课上,几乎没有几个学生带课本。当时我很气恼,但我有经验,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说咱们班的学生很聪明,但就是有一个毛病“懒惰”,如果你们能克服懒惰这一毛病,我相信你们的成绩会超过其他兄弟班级的成绩。今天,我不追究没带课本的学生,但我要看你们能不能补漏,否则二错归一,一起罚。结果那堂课的内容,学生接受的特别好,几乎不用重复。

(3)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对于该学科的兴趣,需要我们每位老师有意识地主动培养。我们研究的一部分学生是从英语转为俄语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主要特点是学习基础差、纪律差、家庭条件差等。对于这些学生,一方面我们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另一方面,我们把学生视为与自己平等的一员,要善于相互沟通。

在学科教学中,教师不居高临下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和自己一起去探求知识。教师乐意听取每位学生的意见,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我们结合学科知识对学生讲清该学科对未来生活、将来事业、为国为民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认真上好不偏科;深挖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通过展示该学科的美去吸引学生主动钻研;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观察、阅读、记忆、思维和动手操作,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的教师在学生学完环境保护一课后,利用一周时间,开展有关环保内容的活动课,以小组为单位,具体内容自己选择,自己收集有关材料,自作课件,人人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展示,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像这样在平等的人际关系中,和谐的氛围里,学生参与自己有兴趣的学习活动,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觉性、创造力和坚强的意志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4)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我们把教育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过程。我们改变以往的观念,一堂课上多讲一例,少讲一题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处理好所学知识和自身的关系,要使学生有兴趣去学,要越学越有兴趣,因此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生物教学为例,课题的引入就采用游戏、实验、故事、录像、录音、多媒体课件展示等有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兴趣的多种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开展分组比赛、个人表演、作品展示、相互提示、实验材料互通有无等方法。在讨论过程中,允许相互补充提醒,互相质疑问难,比一比创造力、想象力、记忆力等,将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己才能的场所。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交往学习、集思广益、解决问题,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合群的性格、学习的信心、追求真理的人格。再如班会,主题定下后,具体的活动由学生自己去完成,相信学生,放手学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2、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心理健康辅导课,才能学以致用。现代社会由于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生存问题越来越尖锐,高科技化的劳动世界、愈演愈烈的竞争市场、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等,使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显重要。随着知识经济的悄然而至,需要我们的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知识、能力基础,更需要有敢于创新、善于合作的意识,有百折不挠、精益求精的精神,有热爱生活、工作、他人的美好而丰富的情感。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才是知识经济所需的人才,才是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

我们学校安排隔周一节心理健康辅导课。课程的内容基本上由学生自己来决定,由课题组成员集体备课,共同来完成。例如,我们自编的“朋友”、“评价健康”、“成功需要合作”、“我要好好学习”、“青春期性心理健康讲座”等心理健康课,进行公开教学,开展交流研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四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课题组成员共同编写了满市三中的校本教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安全度过危险时段,让青春不再骚动——性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校、社会普遍关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由于受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性心理健康教育常 常被 教师和家长给省略掉,或是一带而过。但是随着学生步入青春期,性生理的发育必然要导致性心理的发育和性意识的觉醒,家长和学校的封闭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老师和家长虽然不讲,但是社会对性却持有开放的态度,大量关于性的不良信息会扑面而来,不健康的影碟和卡通漫画,色情网站、色情小说、林立街头的性用品商店甚至是手抄本之类的东西会投其所好找上门来。同时,青少年对性健康知识普遍缺乏,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如何维护自身生理健康,有时也会产生一些性心理问题。因此对步入青春期的学生 加强性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的需 要,也是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育人的需要。经过我们课题组成员近三年的实践研究总结,认为将性心理健康教育与生物教学相结合是一条非常好的途径,因为初中生物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第三节介绍的就是人的生殖与青春期发育的内容,正是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然只对学生进行这些内容的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以生物学教学为契机,适当增加一部分内容全面地对学生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课题课组研究决定由课本中的两课时增设为五课时

第一、二课时:进行性生理教育,教学内容以义务教育新课程试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为主,适当增加一些常识知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增强学生生活的适应性。第三课时:介绍青春期性生理及心理的发育,教学内容以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青春期》的内容为主增加介绍:如何正确对待月经、遗精的常识。第四课时:进行两性生理卫生、健康的保健讲座。第五课时: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教给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两性的交往。

4、“润物细无声”之点滴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研究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认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涵之一的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也需要渗在各科课堂教学中并得到落实,所以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科教学中的渗透”的研究,旨在通过该项研究,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科渗透可以通过教材中的生动事例以及各学科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大,起到了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

(1)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品格教育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具备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为主线,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教育有机的整合起来,其中七年级更侧重与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的整合。这就为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师提供了一个课题研究的舞台,那么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思想品德课中呢?我们的教师对这些做了专门的研究,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A、通过问卷调查“摸透”学生的心理问题

为了较客观的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多方查找资料精心设计了一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问卷涉及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人际关系、学习问题、青春期问题等与中学生关系密切的心理问题。问卷发出后,学生们反响十分强烈,填写非常认真,问卷收回后,统计结果令我们十分吃惊:由31%的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如厌学、焦虑和单相思等轻度心理障碍,这些问题形成于家庭,表现于学校,其病根主要在于不正当的家教方式,激烈的学业竞争和枯燥的学习生活及缺乏心理健康指导。

B、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是学生在积极参与中领悟和解决他们所面对的心理问题

在课堂上,我们的教师精心营造宽松而平等的气氛,放弃“说教者”的身份,成为学生的一名循循善诱的朋友,引导他们从身边的小故事中领悟,在自身积极的参与中成长,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灵活的运用辩论、角色扮演、表演等多种形式和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打开心扉。例如,在“学会调控情绪”一课中,采取“角色扮演法”,根据学生中常发生的具有明显情绪色彩的“同学吵架”事件,设计典型情景,让不同当事人变换角色来表演,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对方当时的情绪,也可以使其他同学通过表情来观察情绪的变化,进而感悟到情绪的多样性及其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再如,在“走进青春”一课中,我们的教师仿造“实话实说”节目设计了题为“倾诉、倾听”的谈话活动,同学们畅所欲言,倾诉自己遇到的困惑、烦恼,倾听他人的建议和帮助,课堂充满了理解、包容、支持和共鸣的融洽气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加深了,师生的距离缩小了,同学们学会了倾听自己的心声,也学会了倾听他人的心曲。C、对部分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在辅导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把自己当成“助人者”。心理辅导不是说教,也不是灌输,而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克服自身的不足,进一步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把辅导建立在相互信赖、理解、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

首先,不管学生存在怎样的心理问题,都让他说出来,教师做个专注的倾听者,不急于做出评判,在听的过程中了解事情的背景,分析事情的“症结”,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并不一定要老师帮助他们解决什么实质性的问题,只要老师能听他们把话说出来,心里就好受多了,他们需要的是“倾听者”。

然后,当事情的背景有了眉目,教师应从他们的角度去面对问题,给他们提供另一个选择的机会,帮他们分析别人的立场和态度,帮他们学会在别人的立场分析问题,即“换位思考”,这其中没有强加于人的说教,而是尊重他的感受。

最后,引导他们自己做出判断和决定,而不是替他们做出决定。D、拓展心理教育渠道,寻求家长配合创造和谐家庭氛围

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源于家庭。如,父母离异、不正确的家教、家庭成员不和睦等,这些问题对孩子的伤害很大,造成部分学生与父母关系紧张,进而影响到学习和与他人的交往,加上中国的父母大多数不善于和孩子进行沟通,造成孩子和父母之间产生了很多误会,也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发育,所以,我们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了“亲子面对面”活动,把部分有代表性的学生的家长请到课堂上来,让他们放下家长的架子,平等的与学生进行交流,活动非常成功,学生们把平时不敢对父母讲的活都说出来了,父母们也把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工作的压力讲了出来,有的父母为听到孩子的心声而感动的哭,有的学生为知道了父母对自己的全心付出而泪下,活动结束后,父母和孩子的隔阂消除了,沟通加深了,有的学生表示以后要多对父母说心里话,父母也表示,以后要做孩子的朋友。除此之外,我们还开展了针对师生之间关系的“师生零距离”活动和促进同学之间交往的“心与心的交流”等多种活动,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E、对学生富有爱心,自觉学习心理知识

中学生心理极其敏感,对老师有一定的防备心理,这种防备是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教师只有以一颗慈爱的心去关注每个学生,才会发现他们的困惑,才能及时地给与学生有效的援助。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应回避,也不讥讽,而是内心的倾听、解答,告诉他们教师的看法和建议,在课堂上解释不充分的,就放在课下单独交流,这样我们课题组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非常好的。(2)在生物课堂上利用心理学知识让每个学生都活跃起来

现代心理学表明,尽管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智力活动,但仍在智力活动中具有动力和调节效能,是智力活动的动力系统。在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学,非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肯不肯学,至于学得好不好,则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决定。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活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A、重视情感教学,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任何认识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都是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的,对生物知识的学习也不例外,学生“尊其师”方能“信其道”。十多年的教学的教育实践给我很多的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某些学生由于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读这个老师教的那门课,也由于不喜欢某个老师而不喜欢他教的那门课。这种例子是不胜枚举。例如,不久前刚毕业这届毕业班,是我从初一一直带到初三,师生感情很深,我从没有让他们在生物学科上多花时间,但他们都喜欢做生物习题,他们生物也学得很好,在各种竞赛和升学考试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现在教的这届初二,因为刚接收只有一个学期,还未建立良好师生情感,学生学生物的热情就不如上届高。还有学生学班主任这门课的自觉性一般来说比较强,这其中一个原因也是由于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一般较多。学生与班主任的感情较深。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生物教学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那么怎么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首先要对学生要有颗“爱心”,真诚的鼓励和热情的期待,容易唤起学生的进取心,因此,对学生 要信任不要歧视,要关心不要冷漠,尤其是对那些成绩差的有厌学情绪 的学生,更应该采取各种手段激励、鼓舞、唤醒他们的学习动机,给予 他们以成功与欢乐的体验,因此对学生的真诚是联结师生情感的最强有力的纽带。其次是教师的为人师表,教师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正直、刚正不阿的为人,具有渊博的知识等才能赢得学生对你的尊重,学生才能从心底里佩服你,才能“信你之道”。

另一方面,由于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大,焦虑、依赖、畏惧、厌学等心理问题比较严重。中学生中心理不健康比例的增大,已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针对这些情况,更需要我们教师从多方位去关心他们,对他们进行心理指导,和他们交朋友,给他们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从师生感情中吸取向上的力量,从而克服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增强自信心,使学生形成一个努力学习,热爱生活的心理环境。

B、利用教材内容,渗透思想教学,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理想是学习的动机,也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性,树立远大理想,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如利用阅读教材和学生所学的知识向学生介绍所学内容的发展史,生物发展史往往伴随着一则则动人的故事,无疑会引起同学们探索和联想的心理。同时 结合介绍古今中外的生物学家研究生物的伟大成就,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且能够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而发奋学习的动机,从而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C、展示生物学美的魅力,进行生物学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也是学习的源动力之一。心理学认为:人们对美的各种形式的感受,能使大脑进入兴奋状态,从而产生愉快的体验。因此,美的东西最容易被人们接受,而且很难忘记。生物学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瑰丽多姿的大千世界。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生物却能提供以上的一切。“在教学中充分展示生物的美,就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D、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勇于克服学习困难。爱迪生说:”伟大人物的明显标记,就是他的坚强意志。“苏轼曾讲:”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之志。“一个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刚强的品格等心理素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培养这些心理素质。例如对挫折、失败的承受能力差是意志薄弱的的表现形式,而经受挫折是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有效手段。若提供给学生的问题都是机械地模仿和查找课本,总是一帆风顺,缺少波折,就无助于意志品质的培养。教师可以”稚化“例题思路,讲讲探索失败的一面。即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退回到与学生相仿的思维态势,或一筹莫展,或逐步尝试,或遭困受挫,然后与学生一起探寻走出困境的途径,这样就可以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学生看到,失败对任何人都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的途径和方法很多,而学生具有坚强意志品质,将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勇于探索,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造就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E、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中要通过指导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良好习惯。

a.指导学生自主地预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正确指导学生预习,使他们由”去预习“变为”会预习“,针对生物学科的特点,着重指导学生加强生物语言的翻译,生物应用能力的训练。尤其是重视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如主要知识点是什么,是怎样得到的,有什么应用,应用时应注意什么?这样既可以提高预习效果,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b.指导学生怎样听课。生物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要从讲课语言的生动有趣来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入手,让学生集中精神听教师对每堂课提出的要求,对凝难问题的解释和课后小结。让学生顺着知识的”延伸“来听课,这样能大大提高听课效率。

c.指导学生有重点地去复习巩固,指导学生在复习中用发展的观点来研究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并归纳要点,掌握关键,吸取精华,形成知识体系,养成巩固学习知识的习惯。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传授记忆方法。如类比联想记忆,编成顺口溜记忆,借助图形,表格记忆。

d.指导学生学会思考、用教师的思维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举一反三,扩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联想,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综合,同时要求学生多提”为什么",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非智力因素包含的内容很多,培养非智力因素方法也很多,只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勇于探索,不断改进,活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肯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经过课题的研究促进了班级管理、学生的发展

通过本课题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适时的引导,解决了学生心理发展诸多的困惑,通过集体教育和个别辅导,大多数学生能克服自卑,找回自信,上进心强了,能克服较强的逆反心理,能够悉心听他人的劝解,在班级中能多方面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人际关系和谐,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在学习和纪律上的好转,也促进了学生特长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尤其是俄语班,纪律改变非常大,学生打仗现现象明显减少。

(三)总结经验撰写论文: 何俊仙撰写的《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获自治区级二等奖; 宋美华撰写的《浅析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思想品德课的整合》获自治区级二等奖;

杜秀颖撰写的《中学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获自治区级二等奖;

杜秀颖撰写的《“非专门渠道”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获自治区级二等奖;

另外,我们每一学期每人都有阶段性经验总结。

(四)编辑形成校本教材

本课题组自编的校本教材已成册。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信心教育《自信——成功的基石》。

六、讨论分析

本课题的研究从社会、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从多方面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也逐渐发现本课题研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课题组成员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也缺乏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指导,使得研究不够深入,尤其是在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时,课题组成员尤感专业知识的贫乏,只能从表层上以说理的方式进行辅导,因此收效并不明显,另外我们也尝试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查问卷,但对题目的选择和结果的分析上却因缺乏专业知识而不够深入。

(二)本课题研究内容的确定,是根据当时学校的德育工作和学生实际开展的,并没有专家的辅导,所以研究内容并不专业也不系统。

七、小结

本课题的研究,虽说不算成功,但在这么多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有很多经验和体会,让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反思和进步。课题组的成立,有利于把个人的的研究与大家一起分享,同时也在分享着其他同事的成果,把大家的融汇到一起,取各自的成功点克服各自的不足,让我们有了进一步的研究的的动力。

八、参考文献

《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心理发展》、《走向心理健康:活动篇》、《心理健康教育》。

九、成果应用及后续研究

2007年以后,总结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将比较好的经验和方法在全校范围内推广。

(一)在本课题的研究中,信心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成效。所以由政教处组织将信心教育的主要思想纳入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及本课题研究中的一些经验向全校班主任推广应用和借鉴。

(二)性心理健康教育对初中生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本课题虽然结题,我校的生物教师一直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本课题研究中对学生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成功经验和方式也一直为生物教师所采用。

(三)本课题结题之后,从2007——2009年间,由于学校师资力量的缺乏,教师工作量大,没有教师能承担心理健康课,但是根据学生实际需要,每学期都要定期开展一些相应的心理健康讲座。2009年9月之后,学校建成了心理咨询室,生物教师王丽担任兼职教师,2010年3月后,学校在六、七年级开设心理健康课,由副校长韩伟担任,授课内容参考《学生心理发展》和本课题组编定的校本教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自信——成功的基石》。同时,也从网上下载借鉴一部分内容。2010年下学期,我校预计引入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系统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满洲里市第三中学心理健康课题组

2010-3-30

《关于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研究报告

满洲里市第三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课题组

2010-3-30

第五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案

初中生心理健康辅导教案

目标的设定

【设计理念】

本活动是针对青少年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缺乏目标意识,一部分青少年学生缺乏远大志向、盲目做事的特点而设计的。

青少年学生尽管在意志品质的发展方面随年龄的增长有所进步,但有些学生的自控能力还是不够,耐挫能力低,怕苦,怕累,同时也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很有必要进行关于立志方面的学习,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是获得成功的基础,激励学生追求美好的理想,确立远大的志向,学习一些如何达到目标的具体方法,并通过榜样的学习进一步增强自我激励水平,形成奋发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

【活动目标】

1.通过联想、讨论、小组交流、合理设计未来等活动,使学生懂得目标对人生的引导作用。思考、分析自己的人生目标。

2.学习达到某一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验达到目标时的激动心情,促进学生更加奋发向上,向新的目标迈进。

难点: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制订可实施的计划或方案。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张白纸、一个信封。

2.一盒舒展、悠扬的音乐磁带。

【适应对象】

中学生。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引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设想过自己的未来吗?生命的旅行将如何到达理想的彼岸?自己将成为怎样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取得怎样的成绩?„„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其实是非常有意义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

二、游戏活动:未来畅想曲

1.教师指导学生做“看未来”的游戏

(关掉教室的灯光,有窗帘的把窗帘拉上)请学生找一个舒适的坐姿,闭上眼睛,身体放松,情绪放松,静下心来,平稳呼吸。

在悠扬的音乐背景下,听着引导语,渐渐地进入时间隧道,看自己的“将来”。

导语:“每一个人都从过去走到现在,又从现在走向将来。大家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前进,前进。看到了一些你曾经向往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时间在慢慢地流逝,5年了,你看到了5年之后的自己,你在做什么?”(稍作停顿)

“我们继续前进,时间慢慢地流逝。10年了.这时,你又在哪里?从事什么职业?”(稍作停顿)

“再往前走,时间不断地流逝。15年了,我们又看到15年之后的自己,身体是否健康?工作是否取得成绩?少年时的梦想是否实现?”

(停顿一会儿)“大家慢慢地睁开眼睛,回到现实。”

(教师在讲导语时,要做到声音低沉、平稳、缓慢,留有空间,令人产生联想)

2.交流分享活动

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分享‘看未来”的经历。交流时可提出这些问题:看到自己的将来了吗?看见了什么?如没看见,想一想,为什么看不见?然后请几位学生参加全班交流。

3.教师点评、归纳

同学们对未来的梦想或设想即是每个人的人生目标。而目标就是你通过活动希望得到的结果。每个同学看到的景象并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理想是不同的,实现的程度也不一样。

目标有理想目标(长期目标)和现实目标(阶段目标)之分。理想目标的实现需通过一个个阶段目标的实现来完成,并在阶段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根据社会需要、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兴趣的转移而不断地修正。一个恰当的人生目标应当介于理想和现实之间。人生是由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环节组成的连续统一体。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过去,也不在于未来,而在于人的现实活动,在于对现实的突破和超越。

三、情景讨论:目标是海上航行的灯塔

1.出示材料:在一个跳高实验中,实验对象被分成两组,第一组,教练不作任何技术指导,只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差异,每天确定不同的跳高目标。另一组也不作任何技术指导,不具体确定跳高目标,完全随实验者自己的意愿,想跳多高就跳多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有目标的一组与无目标的一组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2.小组讨论:两个组的跳高成绩为何出现明显差异?

3.教师归纳

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人在一个确定的目标下,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心理到生理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没有目标,生活就是盲目的,人就不会运用和发挥自己的智慧才能,就会无所事事、庸庸碌碌、虚度光阴。确定积极的人生目标,能帮助我们掌握自己的生活,最大

限度地开发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填写“问卷”:检视自己的目标概况

1.你曾经有过哪些目标?

提示:包括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以及其他日常活动,如游泳、学自行车、做风筝等。

2.你认为哪些成功了?哪些失败了? 3.原因是什么?

4.交流分享“问卷”的前两个问题。

五、讲述名人故事: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

1.教师向学生介绍约翰•戈达德的故事:

约翰•戈达德,是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会员和纽约探险家俱乐部的会员。他出生在洛杉矶,从小就充满了幻想。15岁那年,他把自己一生想干的事情列在一张表上,题名为“一生的志愿”。表上列着:“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思山;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结婚生子;参观全球„„”每一项都编了号,一共有127个目标。现在约翰•戈达德在经历了8次死里逃生和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后,已经完成了其中的106个目标。他说下一个目标就是游览中国的长城。约翰•戈达德常说的话就是“我决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目标,一有机会到来,我总是准备就绪”。

2.小组讨论:约翰•戈达德是怎样为自己确立目标的,又是怎样付诸行动的?你听了约翰•戈达德的故事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3.教师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回顾与展望,与学生分享成长的喜悦。

(教师介绍小时候的梦想、对未来的设计以及人生格言)

4.请学生静静地回顾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的未来,写自己《一生的志愿》及人生格言。

要求:认真思考,想想自己究竟有些什么愿望,不管暂时有无实现的可能,写下来。郑重写上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与日期,作为送给老师的珍贵礼物。我们约定30年后再启封,看看自己的愿望实现了多少。

六、“心理透析”:分享将梦想变成现实的策略,设计实现目标的计划或方案

1.教师讲述:

“人无志不立”,“立志不定,终不济事”。理想是人生的灯塔,志向是生活的路标。中学时代,正是立志的最好时机。马克思就是在中学时代立下了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的远大理想,并为此奋斗了终生。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代读到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他为书中介绍的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等的英雄业绩所感染,即给自己起名“子任”,表示要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科学史上许多大科学家,也都是在中学时代立下攀登科学高峰的宏伟志愿,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明代学者王守仁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如果你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大干一番事业,那就应该早早确

立自己远大的理想。一个人到了中学时代还浑浑噩噩没有明确的志向,就会造成终生的遗憾。

2.出示配图多媒体:向学生介绍“立志”的三个心理过程:

动机斗争——确立目标。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我要考上某某大学”、“我要在初二年级加入共青团组织”等等。

暗示成功——相信梦想能实现。梦想是很有力的暗示,虽然梦想不一定会实现,但没有梦想却是“零”;如果一开始就感觉自己会输,那么肯定会失败。

自我激励——实现目标。每个人都能通过暗示或自我暗示激励自己。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就是记住一句话,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这句话能从下意识心理状态闪现到意识心理状态。梦开始时总是可望不可及的,惟有不断地自我激励才能获得成功。

3.小组讨论:对“立志”的三个心理过程的理解。

七、行为训练

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实现目标的方案(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技能、习惯、健美等都可以)。

示钢

目标:减肥。

步骤:购买吃了不会发胖的食物;不要像过去一样无节制地饮食;计划在第一星期后减轻体重一公斤;坚持每天跑三千米;把自己较瘦时的照片贴在床头。

八、结束活动

再做一次“看未来”的游戏:

请同学们找一个舒适的坐姿,闭上眼睛,身体放松,情绪放松,静心,呼吸平稳。

在悠扬的音乐背景下,听着引导语,渐渐地进入时间隧道,看自己的“未来”。

导语:“每一个人都从过去走过来,又从现在走向未来。一个人的现实面貌并非是临时出现的,而是他过去生活的积累。”

“每个人都有一个未来,每个人的未来都不一样,这完全取决于每个人过去的经历和付出的努力。”

“我有一个远大的目标,有一个理想的目标。我正在慢慢地接近这个目标。5年了„„10年了„„l 5年了„„我看到了曾向往的事情变成了现实。我庆幸自己少年时确立了志向,庆幸自己不断朝这个目标努力,才有这样的成长和收获。”

“啊,我感到快乐,感到幸福,感到人生是多么地美好„„”

九、扩展活动

回家调查父母或亲戚朋友年轻时的理想是什么?现在是否实现?怎样实现的?如果没有实现,是什么原因阻碍他实现的?

【活动后记】

这是一堂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满足、使学生难以忘怀的心理辅导课。在课堂上,通过联想、讨论、小组交流、合理设计未来等活动,学生们不仅思考、分析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懂得了目标对人生的引导作用,初步确立了自己的人生志向,他们更从约翰•戈达德特别是马克思、毛泽东等伟人身上汲取了向上的动力,也从他们平凡的心理老师身上看到了脚踏实地所带来的人生回报。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沉浸在对自己美好未来的憧憬之中。对自己的人生设计,少的十多条,多的七十多条。他们这种对自己未来人生志向的安排,对于我们研究、掌握和指导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学生考试焦虑

教学重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分析,以及调控措施。

难点:结合实际,从内部因素分析成因,并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调控。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关于自我意识方面的知识。2.导入新课。

由谜语引入“虑”字,再引出课题。——“中学生考试焦虑” 谜语:有心的老虎没几只(虑)。

考场上的竞争,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角逐,也是心理状况的较量。在考试中,总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取得辉煌成绩,同样,也有一些“尖子”“失手落马”。因为前者轻轻松松,没有压力,超水平的发挥,后者过度焦虑,显得惊慌,恐惧等,影响其正常发挥。而这种现象又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每年的中考,高考前夕,北京孔庙都有大量考生敬香,专家分析,他们是通过这种方式缓解其对考试的焦虑。有一个考生在考试时就是因为没有焦虑,考了一会就交卷出来了,试卷上写了几个字“小子本无才,老子逼上来,卷子交上去,鸭蛋滚下来”。可见没有焦虑也是不行的。焦虑必须有,但是有一个度的限制。

过度的考试焦虑,会有许多不良影响,比如:出现头昏,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出汗,失眠,震颤和运动不安等明显的躯体症状,在行为上,表现得惶恐不安,多余动作增加,胡乱答卷,早早退出考场等。3.讲授新课。

1)关于考试焦虑的成因: A、内部因素:

a复习不充分:据调查80%的学生其考试焦虑是由于复习准备不充分引起的,因此考前进行充分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

b自我期望值:从期望价值理论分析,行为取决于期望和价值,任何一个行为都取决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和目标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失败正确面对,避免产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挫折心态。c性格因素:外向的人,重视外在世界,爱社交,活泼,乐观,开朗,自信,勇于进去,对环境适应力强,易不安和兴奋。内向的人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孤僻,乏自信,易害羞,冷漠,寡言,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脆弱,对自己过分苛刻,易出现负向情绪。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更易焦虑,应该多与朋友交往,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

d身体健康因素:身体不健康的人在担心自己身体状况的同时,总想让自己在某一方面超过别人,比别人优秀,因此,他们更致力于学习方面的努力,加大自己的压力,增强了考试焦虑。

e 性别因素:女性本身的焦虑特质就比男性高,而且不良情绪的宣泄表现的没有男性明显,因此常常因为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调控,其焦虑程度比男性偏高。

B、外部因素:a 社会因素:现在相当的企事业单位过分追求高学历,特别在经济发达地区,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学历看得特别重,甚至出现连厕所清洁员也要求本科或以上学历的人员担任的荒谬现象,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度浪费,在“一棒定终身”的现实社会中,这也就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压力,人为的加重了学生对考试分数的期望值,造成考试焦虑。

b 家庭因素: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与管教过严,期望水平过高,或强迫式的学习,都会让孩子对学习反感,产生压力,形成考试焦虑。

c 学校因素:虽然国家进行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我国受到封建社会采育的教育制度的影响,现行的教育制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一现象仍普遍。2)如何进行调控。

A、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准确了解自己,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是解除心理顾虑第一步。高考中,大部分人是定高了目标,这个目标很难实现,在心理上自然而然地产生恐惧感。另外一部分人虽然没有明确地定下目标,但总幻想有奇迹的出现,这就增加了思想负担。目标是建立在能力基础上的,应对自己的水平、在班级名次、各科的优劣作客观的分析,根据这个分析去定目标,就多了一份现实,少了一份幻想,考起试来塌实得多。B、以心理状态积极,健康的人作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话有一定道理。

在心中暗暗的向自己的榜样学习,把他变成激励者,组织者,行为的评定者,也可以与他多多谈话,体会那种遇险不惊,沉着机智等良好心理状态。C、有意克制不良心理活动,使之向良好心理活动转化。有些同学的心理状态是波浪式的,时好时坏,自己也深为苦恼。这是不良心理与良好心理进行冲突,进行斗争的结果,有时良性的占据主导地位,有时反之。当恐惧、烦躁等不良心理出现时,考生就应该克制,或通过转移注意力把它转化。———(应注意持之以恒)。

D、增加愉快的情绪体验,在学习生活中寻找乐趣。学习的某些失败肯定存在,失意也很正常。在考试复习中,更是充满酸甜苦辣。考生不要把心思全放在分数上,应尽量增加生活情趣,让自己有更多的愉快情绪体验。只要认真发行,即使在“沉闷”的课堂也有很多新鲜事,“枯燥”的复习也有许多乐趣。放松紧绷的神经,体验生活学习的精彩。

E、表现不良心理。复习考试的种种烦闷,苦恼、痛苦,考生还可以把它表现出来。第一,请老师、家长和朋友帮助。考生大可不必认为倾诉不良心理状态不好意思。请他们帮助、疏导,大脑变得清醒,心灵也得到了慰籍;第二自我宣泄。放声大哭、剧烈体育运动等,都以证明事调节不良心理的好办法。F、进考场前的自我调节: 不断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相信自己,一定考好”。

身体的放松是大脑放松,调节心态的最好办法。(右半脑的控制)

考前睡眠:7-8小时,晚上不得超过10点。方法“先睡心,后睡眼”。

系统脱敏:

G、给过去的失败归因。害怕担心是不必要的,要想消除,重要的方法是对过去失败正确归因。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过去的失败,丢掉模糊不清的担忧、摆脱失败阴影,把考生的心理活动与客观联系起来、总结经验教训,走向成功。———引出下次课题:如何进行正确归因。4.总结:教给学生考试答题的基本要领:

“慢做会的求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也不浪费,舍去全不会的。”

会做的题慢慢做,保证全对,中档题可以上手,很多科都按步计分,做一步给一步分,中档题能做一步就做一步,舍去全不会是指难题,不是说一看不会就舍去,要认真看认真思考,确实不会再舍去。板书设计: 中学生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的成因:

1、内部因素: a复习不充分:

b自我期望值:

c性格因素:

d身体健康因素: e 性别因素:

2、、外部因素:a 社会因素:

b 家庭因素: c 学校因素:

中学生的身心发展

课题:青春期:成长的季节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了解、认识青春期身体发育心理变化。教学重点:青春期身体发育:形态、机能、性发育。

青春期心理变化:内心世界、两性心理差异、端正性态度。

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青春期心理变化的特点,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心理变化和调解心理因素。课型:讲读课。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引言:二十一世纪是世界经济、科技、综合国力竞争激烈的世纪,谁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走在发展的前列主要取决于心理素质的较量,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和民族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表现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走出心理困境、寻求心理健康是保证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中心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内容。心理素质是指以先天的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主要目的就是要帮助同学们解决身心压力,解决心理负担,提高心理素质,健康成长提高学习成绩。

1.青春期:成长的季节。

青春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字眼,在青春期会发生很多动人的故事,到处是讴歌青春的诗篇,到处是赞美青春的词句,青春是人生最美妙的阶段,同学们大都是16-18岁之间,正是青春年少,人们称之为“花季”。

(1)人一生的阶段:幼儿期、童年期、青年期到中年期、老年期。

(2)青春期是人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从11、12至17、18岁是以性成熟为核心。

(3)主要变化:从儿童依恋父母的感情转向去依靠朋友的感情奇语。青春期,漫长人生旅途中短暂的一瞬就象夏夜星空中的一颗流星,真切生动而又转瞬即逝,同学们抓住这人生成长的季节,潇洒轻松地走过这所青春的岁月,奏响一曲饱满和谐的生命之歌。

2、认识身体发育。

机能发育(放自制片)。

认识心理变化

认识两性心理差异(阅读)。

3、端正性态度。

拒绝求爱(讲读)

生理变化:A身体外形的改变

B内脏机能的健全

C性生理发育的成熟 心理变化:A认识能力

B情感

C社会性

D性心理 总结: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身体发育、心理变化、两性心理 作业:完成身心压力自测,自我意识自测

中学生学习心理

课题 中学生学习心理

作者:吉林市二十七中 刘丽娟。教学目的:通过讲练,调节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掌握科学正确的听课方法,提高学习学习效率。教学重点:科学、正确的听课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克服上课溜号现象,解决心理问题。教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预习效果,谈心得。

二、新授:科学正确的听课方法。

(一)提问:平时是怎样听课的?

总结目前班级出现的几种听课现象:凭兴趣,看老师学习;不分主次,边玩边学;基础不好,缺乏信心,顺其自然学;受各种干扰,想学学不进去;注意难集中,紧张,效果时好时坏。

(二)讨论:上述听课方法的利与弊,对与否?

(三)总结:科学正确的听课方法: 1. 以最佳状态,聚精会神听。

良好的心态,可促使你对学习感兴趣。注意集中才能感知清晰;记忆准确;思维流畅;想象丰富。最佳状态:就是以愉快的心情,良好的心境,积极的态度,渴求知识的欲望,注意集中地听课。聚精会神:注意高度集中,不溜号。

解决办法:(1)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信心--我行。

(2)调节学习情绪,排除干扰,同溜号做斗争。

(3)科学用脑,自我调控,正常游戏,预防疲劳。

2.听老师讲课思路,听中心内容。

思路-环节,步骤,各学科特点不同,中心内容-重点,难点,关键。

3.听看,听想,听说,听答,听读,诉记-眼、耳、口、手、心/脑并用。

听课顾然以听为主,同时也要动用耳、眼、脑去捕捉知识,注意看老师板书、动作、手势、表情、教具等,积极动脑,以适当的速度进行思考。凡事问一个为什么?培养判断、推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发现老师提出的重要内容,牢记问题,准确回答,以适当速度、方式做好课堂笔记,以便日后复习,同时学会“跳障碍”。

4.带着预习时提出的问题听,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听课效果。

听会-听清楚,听明白,听完整,会输出,会反馈调节

三、训练

看图说话--寓言故事: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

1.问题:

(1)狐狸为什么开始时说葡萄是甜的,后来又说是酸的?

(2)如果狐狸吃到了葡萄会说什么?

(3)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没有狐狸吃葡萄这类现象?

(4)假如你是狐狸你能想办法吃到葡萄吗?

(5)这则寓言故事告诫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结论:

(1)人们不能追求一个目标失败后,不再努力反而否定追求的目标没价值。

(2)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做任何事情只有主现努力,才有可能真正做好。教学过程2:

导言:从小学到初中,同学们都不停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学习已成为大家生活的主要内容了。将来,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更需要不断学习。如果没有学习,人类恐怕不会发展今天;如果没有学习,人生也只能是个美丽的设想。学习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学习是我们个人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那么,什么是学习?你会学习吗?面对这样的问题,肯定有许多同学会不屑一顾,也许有的同学要说:学习不就是听课、看书、作业吗?有什么会不会的?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那么怎样理解方全面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学习:通向成功之路》一课。

1.板书课题:《学习:通向成功之路》。

2.交待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3.提出思考题:

(1)什么是学习?

(2)中学生学习的关键是什么?

(3)学习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4)学习应掌握哪些策略?

4.学生读教材,思考上述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讨论,回答思考题,教师启发点拨。

6.教师结合实例精讲并板书要点,使学明确:

(1)学习是人在生活中获取个体经验的过程,是信息的输入、输出与反馈调节的动态过程。信息的输入、输出与反馈调节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如果学习结构不完整,就能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学习成功的关键是掌握学习策略,学会策略性的学习。优化学习过程。

(3)掌握学习策略包括以下内容:

A 掌握学习技能:获取知识的技能(记忆技能;理能技能;提取运用知识技能);调控心理状态的技能(增强自信心的技能;调节学习情绪技能;防止学习疲劳技能)

B掌握调控技能:激活与保持适度的学习心理状态;认识与分析学习情境的因素、特点、规律;确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时间,选择学习技能;实施已定计划,实际使用学习技能;维持或更改原定计划与技能;评价学习计划和学习技能的执行效果。

(4)中学生的学习,原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心理过程,它不仅是求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包含有追求知识的快乐。

要克服:意志力薄弱,注意力不集中、考试焦虑等不健康心理因素。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讨论,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学习的含义,懂得了要取得学习的成功,必须学会有策略的学习。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学习,走向成功。板书设计:

具体方法

1.调节学习过程:

学习优异的学生,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能够驾驭自己的学习过程。这样才能主动地进行学习,而不是肓目被动地被老师推着走,才能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

学习过程一般分为五大环节:预习、学习、复习、作业、评价。(1)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措施,听课有针对性;

(2)听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环节;

(3)复习是一个系统提高的过程,查漏补缺;

(4)作业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5)评价具有反馈功能,明确自己学习时弱点、重点,进而增进学习效果。

2.调控心理状态:

(1)增强学习信心:所谓自信心,就是充分地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相信一般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一定能做到。自信所迸发出来的勇气和毅力,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我们掌握自身的潜力,去完成学习任务。

(2)调节学习情绪:情绪是与学习效率密切相联的,良好的情绪状态作为一种潜在的心理动力,能够激发出强烈的学习欲望,使思维高度活跃,进入一种极佳的学习意境,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3)预防学习疲劳。

(4)调整应试心理。

(5)学习过程自我检测。

(6)考试焦虑自我检查表。

(7)学习习惯与应试技能测验。

中学生的交往心理 课题:中学生交往心理。课题:中学生的交往心理 作者:张

教学目的:培养和训练中学生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其乐于与人交往,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形成积极的交往态度,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护和发展自己。

课型及授课方式:讲授法,讲授与训练相结合。教具:幻灯 教学过程1:

一、定义:形象解释什么是交往?

交往,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且有感情的人类必然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

二、青少年交往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同性群友期。

第二阶段:同性密友期。

第三阶段:异性群友期。

第四阶段:异性密友期。

三、训练

1.领会交往艺术

(1)给予赞美:给予别人以赞美,是发展成熟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能满足需要,增进交流。

(2)接受赞美,也是发展成熟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之一。

(3)识别姿势:身体是信息交流无声的语言。

(4)自我空间: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空间。

(5)认识不良交往行为 2.学会保持友谊

(1)珍惜友情。

(2)遵循交往准则:朋友关系有深有浅,谈话一定要遵循交往准则,否则就会损害友情,使交往中断。

(3)走出交往误区。

A 异性交往紧张,如何克服(端正认识;端正态度;讲究方式;自我暗示)。

B 代沟。

C 嫉妒。

四、测验

1.人际交往能力测验。

2.人际交往类型测验。

3.交往的性格倾向测验。

4.与人相处状态测验。

五、课后小记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交往的方式,领会交往的方式,领会交往艺术,学会保持友谊,如何走出交往误区。同时,通过学习,也使教师的工作有利充实,尽而达到教育目的。

教学过程2:

一、引入新课

通过“学生集体活动”、“去医院看病”、“上街购物”、“促膝谈心”、“共同学习”、“听报告”灯片教学,认识交往是人类生活主要组成部分。(幻灯教学)

二、讲授新课

1.通过学习交往的作用,总结出交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交往也是人身心发展的主要途径。

(1)获取友谊(举马克思、恩格斯友谊的故事)。

(2)提高素质(回忆自己成长的过程)。

(3)稳定情绪(进出问题:你为一件事烦脑怎么办)(讲读讨论)。

2.通过启发帮助学生总结交往发展的阶段。

(1)同性群友期(加快小学时期学生生活)。

(2)同性密友期(举教材中的例子)。

(3)异性群友期(指导看书)。

(4)异性密友期(略)。

3.通过“小品”、“观看录相”引导学生总结出友谊的特征。(小品表演)

(1)稳定性(学生自编小品演出,闹意见后和好)。

(2)亲密性(可看录象片《年轮》节选)。

(3)矛盾性(引导学生看书或讨论)(录相教学)。

4.中学生交往的新特点。

需要迫切性;观念开放性;行为自主性;范围广泛性;手段多样性。

(通过讲课、阅读、举例、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我们需要交往,我们需要友谊,友谊是从心灵走向心灵的交往,让我们大家都在友谊的陪伴下走过自己美丽的季节。(启发教学)板书设计:

1.交往的作用。

(1)获取友谊。

(2)提高素质。

(3)稳定情绪。

2.交往发展的阶段。

同性群友期;同性密友期;异性群友期。

3.友谊的特征

稳定性;亲密性;矛盾性。

4.交往的新特点

迫切性;自主性;开放性;广泛性;多样性。

友谊是从心灵走向心灵的交往

智力:认识世界的钥匙

作者:舒兰市实验中学 于力力 教学目的:

1.使中学生能正确认识智力的内涵及构成,了解中学生智力发展的趋势和特征,使其把握智力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充分把握自身的结构特征,为中学生智力的培养和训练打基础。

3.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智力的构成,中学生智力发展的趋势与特点。教学难点:中学生智力发展的趋势与特点。教

具:投影仪。

教学方法:探究法(启发学生探索智力结构特征,研究智力的特点和规律,在归纳总结 的基础上把握自身的智力结构特征)教学过程:

[诱导][提问学生回答]

1.智力的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也与每个同学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息息相关。

2.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各年龄发展阶段中的最佳时期。有人把它称为人生的黄金时代,每天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人的智能发挥着功能。[板书]课题

[激疑][学生分组讨论]

1.同样的环境,听同样教师讲课,为什么同学们的成绩出现差异。

2.一名同学的数学成绩很好,为什么下棋的技术很差,另一各同学棋艺很高,为什么学习成绩不佳。

3.我们经常听到这种说法,李同学真聪明,张同学能解难题。可是我怎么这样笨呢? [诊断]

1.智力是人们基本的能力,智力主要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几种基本因素构成的,是这几种因素构成的统一体。

2.发展智力,就要协调统一地发展各种能力。

3.构成智力的几种因素是密切联系的,彼此制约、相互影响的。其中,每个因素也有其相对独立作用。[板书]

智力的构成(配幻灯片)[引伸]

一个智力高度发展的人,应具备什么样的特点(举例: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的学习、工作、生活的片断,配幻灯片画面三张)

(1)敏锐的观察力。即能对事物进行有目的,有意识持久的观察力;能迅速抓住事物间的本质、规律。

(2)稳定注意力和强记忆力。做事时精神集中,注意力的水平高,有助于其深刻、完整、清晰地意知事物和思考问题。

(3)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组成智力的一个必备的心理品质,深刻地认识事物的规律。

(4)严密灵活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往往决定着智力的整体发展水平,是构成智力的核心,而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和想象力都是围绕着它发挥作用的。

[板书]高智力的特点(配合幻灯片)

[转折]即然在座的每位同学从生理学的观点看,都是智力正常发展的,让我们分析一下,自身的智力发展特点。

[启发][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意知、学习、生活、交往的过程 [开拓思路、进行归纳] 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丰富,智力发展呈现日趋成熟,定性的趋势。

1.逻辑思维占明显的优势,在学习过程中能掌握更多的抽象概念。命题、原理、原则,在运用这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解决问题时,使抽象逻辑思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逐渐占据优势。举例:对数、理、化的学习过程。

2.学生的智力基本定型。其特点是:

(1)智力的各种构成因素基本上趋于稳定状态;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基本上完成了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

(2)智力发展趋于成熟,智力个体差异水平,智力层次已经基本定型。

(3)智力品质日趋成熟。主要表现在敏锐性、实际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等品质的发展上。[板书]中学生的智力现状(配合幻灯片)

[激疑转折]怎样才能把我们的智力因素充分的发挥出来,使其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精讲、引导、分析][调动学生积极性]

为了使我们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应当采取主动的态度,努力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积极进行训练,充分把握自身的智力结构特征。

1.个人的智力形成和发展,是跟个人的主观努力分不开的,如果一个人主观不努力,尽管遗传因素很好,环境和教育条件也很优越,仍不会有成就。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长期坚持不懈,百折不挠,顽强地与困难做斗争,具有坚韧不拨的精神。

2.要全面深刻地观察事物,区分主要和次要,必然和偶然的现象,有意识地用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习惯,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认识问题,能运用各种方法、法则、规律去分析思考问题。

3.要具有独创性的发展。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不拘泥于陈规旧习,勇于独立思考。[阅读][同学阅读本节教材] [总结]1。智力构成。

2.高智力的特点。

3.中学生的智力现状、特征。

[课后思考题]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开发自己的智力因素 教学过程2:

引言:我们班有40名同学,在文化课的学习上,成绩有高有低。正因为如此,有的同学,特别是成绩偏低的同学,会认为自己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笨,智力差,而学习好的同学是因为他们聪明、智力好。这种认识是否正确呢?请大家打开书阅读教材P94-96第自然段,注意对智力的理解及智力的基本构成。(教者板书课题)

1.智力是由哪几种基本因素构成的?(重点板书)

2.牛顿通过观察水壶烧水沸腾壶盖振动现象发明了蒸气机,这一事例能说明牛顿 具备哪些能力?

3.在《芝麻开门》节目中,有一项是要求选手在瞬间记住十位数的阿拉伯数字,绝大多数选手过关了。这反映出选手主要具备哪些能力?

我们知道了有关智力的基本构成因素,那么它是天生就有一成不变的吗?

4.指导阅读:

(1)我们知道了智力是发展的,那么智力发展有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阅读本节教 材后一部分。

(2)提问:日常学习应注意什么吗?(投影仪出示训练题)

(3)评价训练结果。

5.课堂总结及反馈。

(1)有人问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爱困斯坦回答道:“勤奋工作加上科学的工作方法”。因此可见,我们学习成绩差距大的主要因素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2)课堂小结。(4)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智力:认识世界的钥匙

1.智力的基本构成(1)观察力。

(2)记忆力。

(3)思维力。

(4)想象力。

(5)注意力。

2.智力的特点:是发展的

中学生情绪心理

课题:情绪:微笑着面对生活 作者:舒兰十中 张丽华 教具:投影仪

教学目的:了解什么是情绪,掌握情绪的种类;理解情绪对人的影响,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自己的情绪;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分析的习惯。教学重点:情绪的种类;中学生情绪的特点。教学难点:情绪对我们有何影响,应怎样做? 教学过程:

一、自学前三段

理解什么是情绪。

默读前三段,思考:

1.什么是情绪?

2.情绪与认识、意志、语言的关系是什么?

二、精讲4、5段、理解掌握情绪的种类

1.指名说出几种情绪。

教师总结:

(1)孔子的“七情”;

(2)陈无泽的“七情说”;

(3)情绪的三种状态。

2.情绪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哪几类?(板书)

三、讨论中学生情绪特点,使学生了解中学生情绪特点

1.指名说说自己的情绪特点;

2.小组讨论中学生情绪的特点;

3.教师总结中学生情绪特点。

四、指名朗读最后一段,了解情绪对人的影响作用,知道应怎样对待自己的情绪

1.听完了这段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本段内容。

五、训练、巩固重点、学以致用

利用本节课所学的情绪知识分析你过去因某件事而产生的情绪,说出这种情绪的类型、特点和地你的影响及你今后的打算。

六、小结

1.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

2.教师适当补充、评价。

七、作业

学完本节课后,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培养积极的情绪,使消极的情绪向积极方面转 化,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课题:情绪:微笑着面对生活 作者:吉林市二十九中学

胡桂春

教学目的: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使其懂得自尊、自爱、自重、自强,形成一定的身心自我调控能力,能适应身心的变化。教学内容:

1.通过讲解或阅读,使学生认识情绪的内涵与类型,了解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认识青春期情绪发展中的特殊现象。

2.通过自我情绪分析,使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掌握情绪健康标准,使其学会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培养积极情绪,改变消极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教学重点: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课型及授课方式:讲授课、讲授与训练相结合 教具:幻灯 教学过程:

一、讲读(教师讲解,学生阅读)

1.明确什么是情绪?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与人或事打交道时,总会产生一定的态度,如喜、怒、哀、乐都是我们对客观物所形成的一种态度上的体验,这种体验,心理学上称之为情绪。

2.情绪在交际中的作用。

(1)情绪与认识的关系;情绪由认识而产生,它比认识更具体,更真切,更强烈。

(2)情绪在现实交往中的巨大作用。

(3)情绪能让人互相了解,彼此其鸣,传递交际的信息,是人建立相互关系的纽带。

3.情绪的不同表现形式。

(1)孔子认为,人有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

(2)宋代名医陈无择的七情说: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情绪分类法。

(3)今天,按强度和稳定性不同,分为三种形式:心境、热情、激情。

4.情绪的特点及不同类型

(1)情绪肉格性的特征;

(2)按复杂性,情绪可分为简单情绪和复杂情绪;

(3)按所起作用情绪分为增力性情绪和减力性情绪;

(4)按强度不同可分为强弱两种状态;

(5)按性质不同分为肯定情绪和否定情绪。

5.中学生的情绪特点。

(1)没有摆脱两极性,烦躁不安是其情绪的主旋律;

(2)中学生情绪更复杂,一方面,情绪的延续性增加了;另一方面,情绪也带上了文饰的内隐的曲折的性质。

二、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自我情绪分析

三、训练:要想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关键在于掌握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一方面培养积极的情绪,另一方面把消极的情绪引导和调节到积极的方面来。

四、全课小结

喜、怒、哀、乐构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七彩画卷。在生活中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情绪世界同样是复杂多变,丰富多彩的。我们的情绪无论具有怎样的特点,始终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既可以起到增强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减弱的作用,关键在于如何调节和利用。因此,我们每一个中学生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努力培养积极的情绪,使消极的情绪向积极的方面转化,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五、作业

结合自身情绪的特点,谈一谈不同的情绪在学习生活中的不同作用。板书设计

情绪:微笑着面对生活

1.什么是情绪?

2.情绪的作用。

3.情绪的演变。

4.情绪的特征.

5.中学生的情绪特点。

6.情绪的调节。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

作者:吉林市第二十九中学

鏖 教学目的:

1.通过讲解帮助中学生认识心理挫折的原因,主要表现以及如何消除心理挫折。

2.通过训练,帮助中学生形成对现实的正确态度,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社会。

3.通过心理测验,帮助中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学会战胜心理挫折,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成为一名具有“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强者。课型及授课方式:讲授法:讲授与训练相结合。教具:幻灯;图片。教学过程:

课前测试:要求学生不记名的方式写出“我的烦恼”的小文章,便于教师把握。

一、讲读

1.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外在的客观因素;内在的主观因素)

2.心理挫折的主要表现(学习中的挫折;社交障碍;自我觉醒的挫折;交往与情感上的挫折)

3.学会用积极的方式应对挫折。正确认识挫折的两重性,注意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不断调整目标和行为,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不断完善个性!

二、训练

让学生讨论,老师传授训练方法为主,辅以幻灯教学,尽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课后作业

课后小记

通过学习,使学习了解挫折心理,并树立应对的信心。同时,通过学习,也使教师的工作有了充足的依据和数据,尽而达到教育目的。板书设计: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

1、心理挫折的原因;

2、心理挫折的主要表现;

3、应对心理挫折的主要方式。

下载初中生心理健康指导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生心理健康指导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案

    九年级二班心理健康教案 谢高芳 一、主题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讲,心情也称为心境,是人的情绪状态,也属于情感的内容,是情感的具体表现之一。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微弱,影响人的整个......

    初中生写作指导

    初中生写作指导周雅露 往往会有人这样问:初中生的语文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也有人会问:语 文每题的得分好像都是差不多的,我的孩子应该如何提高语文分数,在语文上去占优势呢?还有的......

    《初中生家庭教育指导》

    《初中生家庭教育指导》 各位家长: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家长会,天下的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栋梁?但很多家庭并知道怎样做才能使孩子成......

    浅谈初中生作文指导

    浅谈初中生作文指导 蛟河三中李晶 作为一名初中的语文教师,每当看到学生的作文,真是有太多的感慨。已是初中的学生,但习作中不免出现错别字连篇,不画分段落,不会使用标点符......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多元社会的立足点——完善自我 如果有人问你:“某某是怎样一个人?”如果你认识这个人,你会滔滔不绝,列举一二三。但如果有人问你:“你是怎样一个人?”你也......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的目的: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中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学校及社会的重视。作为一名......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土门中学 吴胜金 第1课时教案 课题 :中学生学习心理教学目标: 通过讲练,调节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掌握科学正确的听课方法,提高学习学习效率。 教学......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案(二)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案 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颗宽容之心 学校:汉沽九中 班级:八年级二班 班主任:刘丽萍 背景分析: 1、学生情况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目前正处于生理急剧变化的时期,随之......